古代汉语代词分

2024-04-14

古代汉语代词分(通用6篇)

篇1:古代汉语代词分

代 词

代词

代替名词、动、形或数量词的词

古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一类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种是辅助代词“者”和“所”。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又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又叫自称、对称、他称。

1、第一人称,常见的有“吾”、“我”、“予”、“余”等。

(现代汉语,“我”、“咱”可作主、宾、定、状)古的代词,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全同。“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吾”的用法在上古只作主语,很少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晋,我吾亲也,岂信我哉?《左传》

如果作宾语,也只限于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但到了汉代以后,“吾”作宾语的用法就比较常见,如: 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史记》

上古第一人称还有朕,台(yì),卬(áng)朕可作定,也可作主。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我的先父叫伯庸。

朕:在先秦时期用于一般人的自称,到秦始皇时便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台恐德弗类。《尚书》 我恐怕自己的品德不善。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每天进善言,帮助提高我的品德。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别人过河了我还没,我要等我的朋友。

2、第二人称,对称。(现代“你”,可作主定、宾、状)古常见:尔、汝(女)、若、乃、而。尔、汝、若,可作主、宾、定。

尔无我诈(欺骗),我无尔虞(防备)《左传》(尔)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论》

若毒(痛苦,以之为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苦赋,则何如?《捕》

五侯九伯,女实证之,以夹捕周室《左传》 “而”“乃”常作定语,不能作宾语,一般也不作主语。吾翁即若翁,如欲烹乃翁,幸分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而„„欠幸„„《史记》 希望

肉羹

“而”有时也可作主语,“乃”也有,很少。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太传》 乃能从我乎?《汉书》

先秦时,还有一个第二人称代词“戎” 戎虽小子,而式弘(天)大。《诗》 你虽是年轻人,但作用很大。

3、第三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有一个“他”,古汉语本无他称代词,遇到要说第三人称时,不是重复一遍名词,便是省去不说。但有时也借用“之”、“其”、“彼”等来表示,久而久之,这些指示代词也可以看作人称代词。

“之”和“其”不能作独立句子的主语,这和现代汉语“他”是不同的。同时,“之”和“其”本身的作法也有差异。

一般说来“之”的主要作用是作动、介词的宾语,有时也作兼语句的兼语。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

令女居其中,浮之河中。《石让豹治鄴》 吾属令为之虏矣。《项羽本记》 成,将以之攻宋。《公》 云梯造成

虽有稿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

“其”主要作定语,主谓词组的主语,极个别有作宾语的。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语板》

(冯谖)于是,乘(其)车,指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喂马的人

到汉魏以后,才可作主语。

第三人称没有用作主语的,现代汉事用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示,一是重复前面出现名词。宋人或得天,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另一种省略。

使子路反见之,(子路),中(大人)行矣。“彼”有时作主语,但实质上,它是指示代词。彼谒我盈,故克之。《左传》

真正第三人称代词到元朝时出现。最早是“伊”“梁”。伊女能克蜀。女婿昨日来,要是渠所窃。《三国志》

“他”字的意义在上古是“其他”“别的”。从唐代开始他才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但只出现在接近口语的诗词和其他作品中,一般文言文很少用。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高适》论文词)人称代词,除了一、二、三人称外,还有已身称和旁称两类。

4、已身称

表“已身”称公认的有“自”和“己”两个词,有人称他们为“己”称,有人称“己身称”。还有人叫它“反身代词”或“复称代词”。现代汉语“自己”是一个词。

不患人之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左传》

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自有人认为是付词,在动词前作状语。A、凡属动作由自己发出又及于自身的(反身),可以分析为状语。(知不足然后能自事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己反求于自己)。B、只是自指,可看作代词。自吹自擂,自食其果,吹喇叭,打鼓。

5、旁称

和自己相对的人称代词,现代汉语的口语里,有“别人”、“人家”古汉语里有俩有用“人”字的。

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反对自由主义》。有的泛指,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赤壁。《苏轼》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

现代汉事人称代词的复数加“们”字,我们、你们、他们,古代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

如:齐师伐我。《左传》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从上下文来看,上面例我,汝都是复数。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以加“侪”“属”“曹”等字,表示复数,不只一人,例如:

吾侪何知焉?《左传》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 “侪”“属”“曹”意义比较具体。“吾侪”“若属”“汝曹”大致相当现代汉语的“我匀这班人”“你们这些人”和“我们”“你们”结构不同,意义也有差异。

古代汉语还常用谦称和尊称代替人称代词。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不受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边)但是,从意义上说它们却代表我和你。

谦称代第一人称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臣从其计。《史记》

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 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 寡人只了限于国君用。

尊称第二人称子将若何?《左传》 足下事皆成。《史记》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

例句“子”“足下”“君”“大王”都是名词。用来尊称对方,起第二人称代词的作用。

古人的名字不只一个,名和字是分开的,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呼别人的字也是一种尊称。孟尝君顾谓冯谖早:“先生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占国策》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少卿报不测之罪。

(二)指示代词

指示人或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或“用来区别人或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古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彼”“夫”“兹”“之”“其”等指示代词按所指代的人或事物的距离远近、时间的远近以对象的不同情况,分成远指和近指两类,把“之”叫作科学家指,与特指“其”相对应。

1、近指。

常见的有“是”“此”“斯”“兹”,相当现代汉词的“这”“这个”“这样”“这里”。

是,指人、事、时间、处所等情况,可作主语、定语、还可作宾语。是要射雕者也。《李将军传》(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

此,指代人、事、是、时、处,及行为的状态,可作主、宾、定、状,此壮士也。《史记》 贤者亦示此乎?《孟子》 天何为而[此]醉?《哀江南赋》

斯,指代人晤、情况、处所、可作宾(主要介言)是: 子非三闾大夫乎?何至于斯?《屈原列传》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送呢。

兹,指代人事、方式、时间、处所,可译为这(此、种类)等兹可作主宾定状。

不教而诛,兹谓虐。《汉书》 不教育一犯罪就杀掉,这叫做虐政。父王既没,父不在兹乎? 死后,(周代)文化不在这里吗。登(兹)泰山,周览东极《史记》。另外“若”“尔”也可作近指代词。君子哉若人,《论语》这人是君子啊。(尔)夜,风恬月朗。《世说新语》

2、远指

古汉语远指代词有两个“彼”“夫”。

彼,的指示性很强,与近指代词“此”相对可代人、事、处时,可译即(此、个、儿)等,作主宾、定。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孟子》(那是一个时候,这又是一个时候)(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 不是白白地吃饭吗。故去彼而取比。《老子》

“夫”指示性比“彼”轻得多,译成现代汉时往往可以不译出来,它带有修饰的性质。

王知夫苗乎?《孟子》

王知道(即)禾苗(生长的情形)吗?

由于“夫”的指示性轻,固此用在句首时,往往虚化成句首语气词,表示下面要发议论。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遊褒禅山记》

3、之、其

“之”字是一个泛指代词,“其”是一个特指代词,例如:之作定语,之作宾语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众多,民亦如之。《左传》 其作指代词,主要作定语。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西门豹治》

然,也用指示代词,各相当现代汉语如此,是这样,“然”字多用作谓词。河内凶,移民河东,移粟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

焉:“焉”字是一个特殊的是示代词,它既是指示代词,同时,又具有语气词的性质,这就是说,它不仅指示某一范围或方面,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还经常用在叙述句的末尾,表示停顿和提示语气。

焉,兼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焉”常用于叙述句的句尾,既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又用于句尾表示停顿,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后面不再加别的语气词。

制,严邑也,虢叔死焉。(表处行)《左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范围)《论语》 非曰能之,愿学焉。(表方面)《论语·先进》

“焉”指代,常用在不及物动词后面。例:存在、表存在后边是名词。例三,古代“能”是及物动词。“学”是不及物动词。“焉”字的前面如果是形音词,就指代比较对象。例如:晋国天下莫强焉(比它强)。《孟子》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比它大)。

“焉”字用在疑问句中,它仍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既指示代某一方面或范围,又兼有语气词的作用,因在疑问句中,行以它有了帮助表示疑问的语气。

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既高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焉”字虽是一个指示代词,但由于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语气词的性质,有时,它和“于”字的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联。《孟子·梁》 有时虽没有“于”的介宾结构,“焉”字也失去了代词词性。作纯粹的语气词。

击之,必大捷焉。《左传》

此外,古书中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公输子自言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墨子·

问》 有人认为连词,王力先生认为仍是暂代取待某种关联词的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苟子》

例句中的“焉”字相当于“于是”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又因为在句尾,兼有表示停顿和指示语气作用。“焉”字一般是用在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作宾语。

“焉”字由于经常用在句尾,表示语气的作用逐渐加强,而表示指代词作用逐渐减弱,因而在有些句子中就变成了纯粹表示停顿和提示语气的句尾语气词。

三、疑问代词

1、代人的有:谁、孰、畴 谁,代人作主、宾、定 谁无父母?《诗小雅》 子为谁?《论语》

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左传》 谁作定语,也有在名词前不加“之”的,较少见。

孰,主要代人,虽然也有代事,一般作主语,个别也有作定语。熟知赋敛之毒有甚足蛇者乎?《捕蛇者说》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左》 这事什么

畴,见于《尚书》,指代人,作主语。畴资若时登庸,《尚书尧典》

采光:“唉!谁(谁代羲和担任司授时职务)顺应时的变化,再获得功得呢?”

2、代事物、处所的有:何、胡、奚、曷、安、恶、乌、焉。

何,文言中使用最多的疑问代词,一般用以问事物和处所,问事物相当“为什么”,问原因、情况、相当“为什么”,“怎么”,问处所相当“哪里”经常作宾、状,也可作谓、定,偶而也可作主语。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战国策》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 诸将云何?《汉书》何谓四维?《管子》 吾[何]爱一牛?《孟子》 单佰者何?《公平》

(用法与何其本相同),主要状语、宾语,偶而作定语。一般不作主、谓语。

主要代事,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 其得竟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

(看近间处)得象这样称心如意,那么什么该禁止的不能禁止,什么样的政令不能施行。

其险也如此,嗟午远道之人,胡为午来哉!《蜀道难》

奚作疑代词,一般代事,也可代处所,主要作宾语,也作状语、定语偶而作主语,没有何用的普遍。

许子奚为不自织?《许行》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孟子》 子[奚]不为政?《论语》 你为什么不做官。彼且奚适也?《庄子》 奚谓轻法?《商君书》

一般作状语,個而作定语。“为什么”“怎么” 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淮南子》 长久操劳

亲轼看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公平传》 而王人,„„蹈死不顾,亦[曷]故哉《王人墓碑记》

以上四个主要代事,何,奚也可代处所,安;恶;焉,主要代处所。安,主要代处所(也可代人)作宾语,也可作状语。皮之不存,毛之安傅?《左》 沛公安在。《史记》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嗟呼,燕燕雀[安]知鸿鸪之志哉。《陈》

恶,恶常代处所,有时也代人或事,主要作宾语,有时也作状语。(常和“乎”连用,代事物或处所)

学恶午始,恶乎终。《劝学》 学习从那里开始,一来。天下[恶]乎定《孟子》 天下靠什么安定? 居恶在?《孟子》

先生饮一年易醉,[恶]能饮一石哉?《史记》 齐楚之事,又[乌]足道午?

齐国楚国的事情,又哪里值得再谈呢?

焉,作代词用法很多,可代物(它属人称代词,有时也作指示),代词,但更多的是作疑问代词。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

美女玉帛,则若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

父老都归附国王,他们的子女还会住那里去呢?

四、无定代词“或”“莫”

现代汉语里没有这一类词,所以值得注意。

“或”字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某人”只用作主语。

指人或事其中的一部分,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史记》 宋人或得玉《左传》

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不能看作选择连词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极安书》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止》

“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含有“没有那一个人(那一样东西或事情)的意思,无定代词除“莫”外,还有靡,无”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齐》 吾盾之坚,物莫能咨也。《韩非子》 四海之内,靡不受获《史》 没有谁不得到好处。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诗》

我怀念的人在卫国,没有一天不思念(他)。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

五、“辅助代词”“者”“所”

在古汉语里“者”和“所”一样都是很特殊的词,它们有指代作用,但又不能单独使用,“所”通常都是用在动词的前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质的词组。“者”通常用在动词(包括动宾词组,或形宾词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质的词组。可以大多数语法书都声称“者”“所”为特殊的代词。(也有人认为把它归划到法构助词,但却要强调他们有指代作用),者,所组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这种特定结构所指代的内容,都是与“者”“所”相结合的那些词语有关的人或事物,因此,也只有正组成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的结构中所指代的意义才能明确的表示出来,如果单独与“者”“所”是无法表示指代什么,正因如此,就在它们头上加上“辅助”二字。

者:放在动词(词组)形容词后,代人代事,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相当现代汉语某某的。

1、同动词或助词词组(动宾、主谓)结合,代人代事中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

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吾未冗(力不足)者。

不为者与不能乾之形何以异?《孟子》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报任》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 《齐谐》是记载志怪事性的书。

名词语用作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采草药》 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无论》

立功的人是他们自己建立功,是遭祸的人是他们自己招来灾祸。

2、同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法云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后汉书》 很高的东西容易折断,很白的东西易玷污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

贤德的人懂得大道理,„只懂得小道理(只抓了些末节)。

3、放在数词或时间名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 种类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礼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的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向者陛下问关海道。《戊午上高宗封事》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是食也。《封建论》 “所”后面多是及物动词。

所,所只能放在动词(动词词组)之前,组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各词性。所字结构比较复杂,分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指代的具体对象不出现的。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 郦元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 郦元见到和听到的,大半跟我一样。

2、“所”字结构前可用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粟者,民之所种《汉书》 粮食,是老百姓种植的。

追之所称的(流俗)之所不讲。(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北陵,(妇)之所避风雨也,《左传》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

3、所„„者格式,它的作用和“所„„”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所食者,等于“所食”(指吃的东西)不等于食者(吃东西的人)。

所爱者,挠法而语之,所憎者,曲法而诛之。《史记》 孟尝君曰:“视吾家之所寡有者。”《战国策》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求之。《察今》

4、所字结构做所指代人或事的定语,所字结构不能具体表示什么人或事物,因此还可在“所”字这后再加上名词,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所”字结构放在前面作定词修饰它。

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史记》 夜,则以吾围(所寓)舍。

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 此(韩非)之所著书也。《史》

5、所后边加介词

所加“自”“从”“由”“与” 抚军不忘所自,《促织》 巡抚没有忘记这好运造的来由。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园记》 孔某不问肉这所由来而食《墨子》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无采下锅,十多天后,子路给他烧了头小猪,孔子不问肉是从儿来的就吃了。

不在所与居,而在所与谋。《韩非子》

问题,不在于跟谁住在一起,而在于跟什么人去商量。所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凝固结构,它有以下两种用法 ①表示动作,行为,依赖借助的事物,工具,手段,方法等。聿笔,所以书也。《说文》

彼吾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苟子议兵》 师者,所以传送,解授业惑也。《师说》 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战守策》

②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或目的,介词“以”当“因为”讲。由于„„原因 此其怕以败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 “所”是所以,所由的意思所不再作为代词

指代

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孟子》。所有爱其母者。

篇2:古代汉语代词分

一、第一人称最谦虚。若把错误责任担。第一人称须当先。

人称代词你我他,单数排列you、he、I, 若有责任“I ”当先,其他人称没意见。物主代词形与名,形物主代my your her, 名物主形后加“s ”, 他的它的都不变,我的就是my →mine, 指示代词不难记,这是this 那是that, 电话文中分仔细,我是this 你是that, 单答it,复答they, 不定代词人与物,指物不定定语后,指人不定多肯定,否定变换找any, 带no 等于not any, 反身代词要强调,One-oneself 亲自去,By-oneself 独自来,For-oneself 为自己,Teach-oneself 人自学,Help-oneself 你自便,Enjoy-oneself 玩尽兴。

注:①人称代词你我他(即:you/I/he/she/we/you/they)。②名物主形后加“s ”(即:your →yours,our →ours, their→theirs, her→hers)。

③他的它的都不变(即:his →his, its→its)。④单答it, 复答they(即:What ’s this/that? It’s „/What’re these/those? They ’re „)。

篇3:外国学生汉语代词照应习得研究

代词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类实词, 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基本的人称代词如“你、我、他”等更是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词汇。这些代词从词汇和语法的角度来看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在话语交际中却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即代词是篇章照应的一个重要手段。代词照应与名词照应和零形式照应一起构成了现代汉语的照应系统, 满足了语言表达明确、经济、变化三原则的需要。代词也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首先掌握的一类实词, 而且“你、我、他”这些基本的人称代词从词汇和语法的角度来看比较容易理解, 外国学生熟练掌握后在单句层面上很少会出错, 不能算作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但是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成段表达的时候, 我们就必须突破句子的范畴来仔细分析学生成段、成篇的语言材料, 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篇章照应的偏误正是出在这些代词上, 所以有必要将代词的偏误情况置于篇章中去考察。

照应是指语言表达中某个语言单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与上下文出现的另一语言单位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同的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表达中, 当一个人物或一种事物第一次被引进篇章时, 一般要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出现, 这样才能使读者清晰明了。但是当这个人物或事物再现时, 就不一定重现这个名词, 而往往以同指的代词或零形式来指代这个名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代词照应和零形式照应。然而有时人们在下文提到这个指称对象时, 仍旧重复使用原来的名词, 或者选择另一个相关的名词来与之照应, 这样的情况称之为名词照应。

代词照应、名词照应和零照应是篇章照应的三种主要形式, 这三种形式交替使用是语言表达原则的需要。语言表达总的原则是明确、经济和变化。明确是要求表义清晰, 解读容易;经济是要求形式简洁, 操作省力;在保证明确、经济的前提下, 人们的语言表达还有一个追求, 这就是变化, 避免重复。在分布上, 三种照应形式既有对立的一面, 又有互补的一面, 同时还有兼容的一面, 所以说这三种照应形式彼此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现代汉语照应系统。①

对于说汉语的本族人来说, 在篇章中何时采用名词照应, 何时采用代词来替代名词, 何时可以省略名词代词而采用零形式, 可以说已形成了一种语感。而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者来说, 如何将这三种照应形式恰到好处地应用于篇章之中, 则成为汉语学习的一个难点。长期以来, 这个难点并未成为汉语教学的重点, 无论是外国学生还是汉语教师, 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句子层面的偏误上, 即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而对篇章中的照应偏误则有所忽略。当我们从篇章照应的角度出发, 代词的问题则应成为重中之重。以往也有一些学者关注过此类问题。高宁慧 (1996) 对中高级阶段外国学生的30篇作文和55份代词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类, 将篇章中的代词偏误分为三种情况, 即不该用代词而用了、该用代词而没用和错用代词, 然后对这些偏误进行了一定的说明和解释, 并总结出代词在篇章中的一些使用原则。曹秀玲 (2000) 考察了韩国学生语篇中的指称现象, 认为运用代词指称是各种指称类型的主要手段。文章还将韩国学生使用各种类型指称的情况与本族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 从而得出韩国学生语篇中使用指称方式的倾向及偏误形式。肖奚强 (2001) 指出了外国学生照应偏误的六种可能, 其中四种是因代词使用错误而产生的。文章不但对各类偏误的表现及影响进行了列举分析, 而且指出了各类偏误容易在哪一个学习阶段出现的总体倾向性。然而这些研究还缺乏初级语料和本族语者语料的定量统计, 缺乏中介语语料与本族语者语料系统的对比, 因此所得结论多为推理性的, 还需要通过统计分析做进一步的验证。本文以时贤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以初、中、高三个学习阶段的中介语语料作为考察对象, 首先将三个等级的外国学生使用名词、代词以及零形式照应的情况与本族人等量语料中这三种照应形式进行总体的对比, 得出中介语中照应系统的使用倾向;然后着重分析四种由代词产生的照应偏误, 对比初、中、高三个等级语料中各种照应的偏误比率, 从而得出外国学生在各阶段出现照应偏误的倾向性;最后, 据此提出适当的教学建议。

一外国学生汉语代词照应偏误的整体考察

本文对初级、中级、高级外国学生的作文语料各10000字进行了考察, ②对这三个阶段外国学生在篇章中使用代词照应的情况进行了标注统计。③与此同时, 为了便于对比, 我们对零形式照应以及名词照应的使用情况也做了相应的统计。

外国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便可以进行成段的语言表达, 而且也可以在篇章中正确使用名词、代词和零形式这三种照应方式。比如:

(1) 虽然我对南师大的很多老师都有印象, 但有一个人i在我心里印象最深, 那就是我一年级时候班上的口语张老师i。她i是一位五十岁左右中年教师, 0i瓜子脸, 0i小眼睛, 0i笑脸上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在这个语段中, 学生在恰当的地方使用了名词、代词和零形式来进行指代。“张老师”照应前文中的“一个人”, 即名词照应;“她”照应“张老师”, 即代词照应;最后三个小句都是描述“她”的, 因此采用零形式来照应, 实际上应该是“ (她) 瓜子脸, (她) 小眼睛, (她的) 笑脸上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三种照应形式灵活使用, 使得整段表达自然通顺。我们对初、中、高各级的10000字中介语语料和10000字的本族人语料的统计结果如右:④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 外国学生尽管可以在篇章中交替使用这三种照应形式, 但在使用数量上与本族人还不是完全一致,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使用频率上来看, 三个等级的外国学生与本族人使用三种照应形式的情况基本一致, 即使用最多的是代词照应, 其次是零形式, 使用最少的是名词照应。

(2) 外国学生在篇章中使用代词照应的数量高于本族人, 年级越低这种情况越严重, 随着年级升高有所缓解, 但总体仍高于本族人的代词使用数量。相反, 中介语语料中的名词照应和零形式照应却存在用量不足的现象, 虽然外国学生对这两种照应形式的使用从初级到高级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 但仍低于本族人的使用量。其中零形式照应使用不足的现象更为明显。

之所以会有以上现象, 也许是因为外国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汉语篇章照应的明确、经济、变化三原则所致。正因如此, 他们所使用的每种照应形式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偏误。理论上说, 照应偏误有三大类, 即代词照应与零形式照应的相互误用、代词照应与名词照应的相互误用以及名词照应与零形式照应的相互误用。换句话说, 外国学生三大类照应偏误表现为以下六种可能:1.名词照应误为代词照应;2.名词照应误为零形式照应;3.代词照应误为名词照应;4.代词照应误为零形式照应;5.零形式照应误为名词照应;6.零形式照应误为代词照应。⑤从真实语料中我们发现, 名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和零形式照应误用为名词照应这两种形式的误用并不多见, 而其他四种与代词有关的偏误数量占了绝大部分。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二代词照应与零形式照应的误用

在初中高三级的中介语语料中, 都大量存在着代词照应与零形式照应误用的情况, 有时将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 有时则将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

(一) 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

将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的直接表现就是代词的冗余, 即不该用代词而用了。这样的偏误会使篇章结构松散, 缺少连贯性, 让人感觉冗杂唆。在三个等级的语料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照应偏误。前文我们提到了语言表达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明确、经济和变化, 其中明确是第一要素, 在保证表义明确的前提下才可以追求经济和变化。尽管这种误用使得篇章重复唆且不连贯, 但毕竟满足了明确的需要。因此, 将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仍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请看下列例句:

(2) 我的朋友叫里歌。她1是留学生, 她2在南师大学习汉语。她3汉语学习很努力, 0也很认真。她4发音不错。她5常常跟中国人聊天儿, 练习她的6口语, 所以她的7口语非常流利。

(3) 以前老师让我们看他1的力气, 那时候他2拿着像词典一样的很厚的一本杂志, 他3一下子就撕破了。

(4) 我1来到中国以后我2的观念变了。

例 (2) 在一段有9个小句的语段中出现了7个代词“她”, 都是用来指代首句中的先行语“我的朋友里歌”, 例 (3) 3个小句使用了3个代词“他”来照应“老师”。从语法和语义角度来看, 每个单句都没有问题, 但从篇章的角度来看, 整个语段给人的感觉却不够连贯。这种情况正是由于连续使用代词, 将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而造成的。如果将文中加点的代词换成零形式, 整个语段会显得紧凑连贯、简洁自然。以上两例都属于超句人称代词照应, 而例 (4) 是出现在单句中的一个代词使用偏误, 即句内人称代词照应。在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第一人称代词“我”, 这让人感觉重复唆。若将加点的“我1”换成零形式, 句子就通顺了。

表2是三个等级的外国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情况: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初级阶段的外国学生将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的情况比较严重, 也就是说, 在篇章中的687处代词有145处是冗余的, 偏误率是21.11%, 中级阶段的偏误率为18.15%, 这也是初中两级代词使用数量偏高的原因所在。高级阶段的外国学生此类偏误有所减少, 偏误率降到了13.75%。

(二) 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

将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直接表现为代词的缺失, 即该用代词而没用。在语料中, 学生往往由于忽略了话题链的变化而连续使用零形式, 结果出现偏误。如下例:

(5) 他的外貌不吸引别人的兴趣, 个子高, 瘦瘦的, 短黑发, 有高高的鼻梁。0 很少说话, 上课时候常常在最后座位上, 看某一种书。

例 (5) 中前5个小句都是说“他的外貌”, 因此其中的后4个小句的主语都以零形式来照应。而后3个小句则是说他平常行为, 与前5个小句属于两个不同的话题链, 因此例句中标记出的零形式的位置应该由代词“他”替代。这样的偏误仍然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 因为在整个语段中只出现了一个人物, 因此不会产生歧义。但下面两例则不同:

(6) 第一次去娱乐室的时候, 她不会打, 可是我教她以后, 0 每天都去练习。

(7) 他让我很感动, 春节的时候他给 0 妈妈打电话, 替我问候她。

例 (6) 中出现了“我”和“她”两个人物, 例 (7) 中出现了“我”“他”“妈妈”三个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再使用零形式照应就容易表义不明, 使人误解。如例 (6) , 第三小句的主语是“我”, 而“她”是宾语, 这时第四小句采用零形式照应则会使人理解为“我教她以后, 我每天都去练习”, 与语句所要表达的语义不同。例 (7) 在“妈妈”前的定语位置上采用了零形式, 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他给他妈妈打电话”, 而作者想要表达的则是“他给我妈妈打电话”。因此这两例对零形式的选择并不合适, 应该将这两处零形式照应换为代词照应。这样的偏误单纯为了追求经济变化避免重复唆而违背了语言表达的第一原则——明确, 使得文章表义不明, 因此这种偏误使得语句的可接受性大大降低。表3是三个等级的外国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情况:

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 外国学生在初级阶段是慎用零形式照应的, 随着年级的升高, 外国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 使用零形式照应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 偏误率与初中级相比也随之升高了。

三代词照应与名词照应的误用

当某一新事物第一次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被引进篇章以后, 我们倾向于在下文以同指的代词或零形式来指代这个名词, 但有时却仍旧重复使用原来的名词, 或者选择另一个相关的名词来与之照应, 这同样是确保表义明确的需要。那么何时该力求达到经济变化而选择代词或零形式来照应, 何时又该满足明确的需要而再次选择名词来照应, 这便成为外国学生驾驭篇章的另一个难题。由于名词和零形式的可及性相差较大, 彼此的误用并不多见, ⑥因此这里主要考察代词照应误用为名词照应和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两种偏误。

(一) 代词照应误用为名词照应

如果一个名词在始发句里作为话题, 那么不管它在后续句中是否处于话题位置, 一般都可以用代词作照应语, 而不应总是重复名词。因为重复使用名词这样毫无变化的表达会使人感觉语言单调, 词汇匮乏。如:

(8) 我有一个好朋友。星期天我跟朋友1一起去公园玩儿, 我跟朋友2很高兴。我带朋友3去我的家玩电脑, 我的朋友4很高兴。

(9) 以前小爱还不大, 所以妻子把专门给小爱1洗澡的小澡盆放在厨房的洗碗池里, 在那里给小爱2洗澡。但是我回家的时候小爱3比较大了, 让小爱4在小澡盆里洗澡的话比较窄小, 所以我洗澡的时候顺便让小爱5洗澡。这样, 小爱6也可以在浴池的大澡盆里洗澡, 舒服得多。

例 (8) 在第一小句中给出了先行语“好朋友”, 但在后面的4个小句中仍旧每一句都重复使用名词“朋友”进行照应, 例 (9) 也是一样, 在9个小句中7次用到名词“小爱”, 这都远远高于本族人汉语中名词照应的使用频率, 也使得这两段表达都显得重复、单调, 结构松散。例 (8) 中若将第2处“我跟朋友”换成“我们”, 其余1、3、4处的加点部分换成代词“他”, 表达就会通顺许多。例 (9) 中1、2、4、5处都倾向于使用代词“她”来对先行语“小爱”进行照应, 而不应该一直使用名词“小爱”照应。表4是三个等级的外国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情况:

从使用数量来看, 外国学生使用名词照应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的。这是由于初级阶段的外国学生水平有限, 即使是成段的篇章表达, 人物和内容也都比较单一, 因此使用名词照应并不多。到了高级阶段, 学生作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比较复杂, 需要用名词照应的地方较多, 因此使用量也有所增加。但从偏误数量来看, 低年级的偏误率却是最高的。

(二) 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

导致学生将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的原因与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的原因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追求经济简约而没有保证文章的明确性。学生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名词而过多地使用了代词, 在需要再次使用名词照应时仍使用代词, 这就使得语言表达混乱不清。如下例:

(10) 打电话来的人是我的好朋友, 她跟我说关于一个同学的事情。她是想帮他 (那个同学) 的忙而打我的手机。这个男同学也是我的好同学, 据说他跟我在同一个班后, 他默默地爱上了我。她 (朋友) 就这样告诉我。她让我给他 (那个男同学) 回答。听了她的话之后, 我不知不觉地发了火。其实我早就感觉到了他 (那个男同学) 对我的爱……于是我拒绝了他, 而且我还批评了他一顿说……就这样我给他发了短信之后, 再也没有他的回音。然后我的心里就难受, 因为我伤了他的心。她 (朋友) 又打来手机竟然骂了我说:“你太过分了吧!他多难过啊。”

例 (10) 是从学生作文中摘选出的一部分, 除了自述人“我”之外, 还有两个人物——“我的好朋友”和“一个同学”。下文中所有的“她”都指代“我的好朋友”, 所有的“他”都指代“一个同学”。尽管从书面上来看我们可以辨别出“她”和“他”分别指代哪一个先行语, 但是在长长的一段文字中都采用两个第三人称代词来照应不但不符合语言表达的原则, 而且还会在口语表达中造成指代不明的现象。我们应该把加点的代词换成括号中相对应的名词, 表达才会清晰准确。有时虽然不会对理解造成障碍, 但仍不符合篇章的要求。请看下例:

(11) 我有几个好朋友, 其中最好的朋友是金怜美。她跟我在中学一年级的时候相识……

她的身材胖墩墩的, 脸圆圆的……

她的心眼儿很好, 从来没有对我发过脾气。下课以后我们俩几乎每天一起去娱乐室……

她从小时候就很会画画儿……

例 (11) 是一篇学生作文中四个自然段的节选, 这四段的中心内容各不相同。第一段写的是与朋友相识的情况, 第二段描写朋友的外貌, 第三段介绍朋友的性格, 最后一段介绍朋友的爱好。但作者除了在第一段中用了名词“金怜美”以外, 下文全都用代词“她”来照应。虽然这几段话描写的是同一个人物, 完全用代词照应不会造成指代不明, 但在汉语篇章中, 类似例 (11) 的情况并不是一直使用代词指代, 而往往是隔一段距离就得用名词重提一下, 通常是在新段落开始的位置使用名词照应。外国学生的语料中, 将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的偏误多发生在段首, 有的甚至在文章的第一句就直接使用代词, 前面没有任何先行词, 这同样不符合汉语正常表达的习惯。表5是三个等级的外国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情况:

总体来看, 三个等级的外国学生将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的偏误不是很多, 因为外国学生写人记事的篇章相对于本族人的表达来说比较简单, 因此由于此类偏误造成表义不明的情况不多见。从数字上来看, 年级越高越容易发生这类偏误。

以上是外国学生代词照应与零形式照应误用以及代词照应与名词照应误用的情况, 这两种大类是外国学生照应偏误的主要类型。还有一类是名词照应与零形式照应的误用, 这类偏误出现得很少, 三个等级的语料中, 将名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共有10例, 将零形式误用为名词照应的共有18例,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举例分析了。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按照认知语法的可及理论, 名词是低可及标记, 而零形式是高可及标记, 这两者各处一个极端, 彼此的可及性相差较大, 如果错用会造成严重的表义不清或繁杂唆, 这与人们的认知心理相悖, 因此外国学生在此产生的偏误也很少。⑦而代词的可及性介于名词与零形式之间, 与二者的关系均十分密切, 因此代词照应与名词照应的误用以及代词照应与零照应的误用更为常见。

四外国学生篇章中代词照应偏误数据分析

表6是对以上四种照应偏误的一个综合列表, 列举了每种偏误在三个等级语料中的总数以及各阶段偏误所占的比例, 同时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变化。

通过表6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对三个等级的外国学生在篇章中使用代词照应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1) 将零形式或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的偏误三个年级共有416例, 而将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或名词照应的仅为252例, 这就导致在外国学生的语料中代词照应的使用数量高于本族人, 而零形式照应和名词照应的使用量与本族人相比又使用不足。三个等级的语料中都呈现这种情况, 二者之差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缩小, 这说明随着外国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这种情况有所缓解。

(2) 将代词照应与零形式照应误用的偏误相对较多, 三个等级共有518例, 将代词照应与名词照应误用的偏误相对较少, 三个等级共有150例。这说明学生对何时使用代词照应、何时使用零形式照应更难把握。初中级外国学生出现最多的偏误是将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 高级出现最多的偏误是将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 这也为不同阶段篇章教学的侧重点提供了依据。

(3) 从代词照应与零形式照应误用的偏误中我们可以看到, 将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大多出现在初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最少;相反, 将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则多出现在高级阶段, 初中级阶段偏少, 从数量上看都呈一个递减的趋势。再看代词照应与名词照应误用的偏误分布, 将代词照应误用为名词照应多发生在初中级阶段, 高级较少, 而将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则多出现在高级阶段, 初中级阶段相对较少, 这其中也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五结语

本文首先将外国学生在篇章中使用人称代词进行照应的情况与本族人等量语料进行了数据对比。我们发现, 三个阶段外国学生使用代词照应的数量要高于本族人, 而同时考察的零形式及名词照应则低于本族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外国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汉语篇章照应的规律, 篇章中出现很多代词照应与名词以及零形式照应误用的偏误, 其中将零形式或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的偏误要比将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或名词照应的偏误要多。

本文还分别对初级、中级、高级中介语语料中照应形式进行了统计, 数据显示, 三个等级的学生对何时使用代词照应、何时使用零形式照应都难以把握, 偏误率较高。将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更易出现在初中级外国学生中, 而高级阶段外国学生易犯的偏误是将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从代词照应与名词照应误用的偏误分布来看, 将代词照应误用为名词照应多发生在初中级阶段, 高级较少, 而将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则多出现在高级阶段, 初中级相对较少。

统计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肖奚强 (2001) 《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中的论述: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与代词照应误用为名词照应这两种偏误都是将高可及标记替换为低可及标记, 因而造成篇章结构松散, 连贯性欠佳, 这是学生表达能力有限而又力求表义明确所致, 是初级水平的学生常出现的偏误。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与名词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则是将低可及标记替换为高可及标记, 会造成表义不明确, 是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后追求经济、避免重复使然, 这是高年级学生易犯的偏误。

以上结论不仅使我们对于外国学生在篇章中使用代词照应的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 而且对各阶段外国学生易出现的照应偏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认清篇章教学的必要性及其教学重点,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外国学生发生照应偏误的倾向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篇章教学。

参考文献

[1]曹秀玲.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篇指称现象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 2000, (4) .

[2]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 1987, (5) .

[3]高宁慧.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 1996, (2) .

[4]黄玉花.韩国留学生的篇章偏误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5) .

[5]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指同的表达[J].中国语文, 1986, (2) .

[6]王灿龙.现代汉语照应系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1999.

[7]肖奚强.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 2001, (1) .

[8]肖奚强.略论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 2001, (1) .

篇4:古代汉语代词分

【关键词】是;古代汉语;指示;代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033-02

作者简介:杨艳(1984-),女,四川眉山人,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是”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用法也非常多且较特殊。许慎《说文解字》中将“是”释为“直也,从日正”。段玉裁先生在注中释为“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五代裴迪的《宫槐》就曾有“门前宫槐柏,是向欹湖道。”后引申为“对”“正确”之意,但其本意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少,我们经常见到的“是”的用法和意义都是后来引申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古代汉语中用法十分广泛,可用作动词(系词)、连词、形容词、代词、助词、副词、与其它词合用作复合连词等,从句子成分上看又可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等成分。在众多的用法中,“是”作为代词的用法最为广泛,本文主要分析“是”作为代词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在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中,“是”作为代词使用的时候一般以假借而用的身份出现,可指代人、事、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情况和事物的数量、类别等内容,根据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一般译为“这(人)”“这(事)”“这时候”“这(地方)”“这些”等等,代词“是”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个别时候用作兼语。据统计,“是”在古代汉语中作定语和状语的时候只有指示作用,而作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时候则同时含有指示和代称作用。为此,“是”作为代词以指代身份出现的时候最多,特别是上古时期(夏商-秦汉以前),几乎一半以上的“是”以指代身份出现,而这部分“是”又以作主语成分居多。例如,《孟子》一书中“是”字共出现255次,其中以指示代词身份出现的“是”达210次,占全书“是”字总数的84.3%[1];《论语》中“是”字出现60次,但以指示代词身份出现的“是”却高达42次,占全书“是”字总数的70%[2]。通过对古代汉语中“是”字的用法的归纳和分析,笔者发现用途最广的指示代词“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充当句子主语成分

“是”在古代汉语中充当句子主语成分时具有指代作用,此时它后指代的对象皆会在前文中有所体现,所不同的是句子所指代的对象在位置上有的离“是”较近,有的则离它较远,还有的指代对象不直接出现在句子中,而要读者根据上下文加以归纳概括才能体现出来。而“是”字的指代对象出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词(或词组)、一句话、一段文章,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份或文章的一部分,甚至是隐含于前文当中,此时的“是”可将所指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无论处于何种情况都必须肯定的是:“是”作主语时的指代功能十分强,前文中的各种实体或结构都能作为指代对象,读者只要了解上下文的所指,就能够很容易地分析出“是”字的意思和所指内容。主要如下:

1.1 指代对象离“是”字较近,且为一个词(词组)或句子:例(1)“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论语•阳货》)[3]

根据上下文稍作分析便知该句中“是”所指代的对象离“是”字很近,且以一个词语的形式出现的前一分句中的“三疾”,即下文中具体描述的“古者狂也肆”、“古者矜也廉”和“古者愚也直”三种毛病,作分句的主语,译作“这”。

例(2)“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之处。”(周顺昌《五人墓碑记》)[4]。

此句中前一个“是”为代词,指代对象离“是”字也很近,为前一个分句“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充当后一分句的主语成分。而该句中后一个“是”则为其引申义的用法,作形容词“对”或“正确”解。

1.2 指代对象离“是”字较远:例(3)“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问於孟子,然后行事’。……孟子曰:‘然,……是在世子’。……世子曰:‘然,是诚在我’。”(《孟子•滕文公上》)[5]。

此句中“是”的指代对象与“是”字之间相隔250多个字,一时难以弄清“是”的所指,但是根据上下文仔细分析便知“是”与其指代对象的指代关系十分明显,复指前文中的“行大故之事”,即给已故的滕定公办丧事的事情,译作“这件事”。虽然此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不多见,一时难以弄清楚作者的所指,在文章结构上显得不够连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其指代对象的存在。例(3)中“是”的指代对象综合上下文分析便知在分句中充当主语成分。

1.3 指代对象不直接出现在文章中:例(4)“逢蒙学射於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已,於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孟子•离娄下》)[6]

例句(4)中“是亦羿有罪焉”中“是”字的指代对象表面上看是前文中的“逢蒙学射於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已,於是杀羿”,实际是指“羿随意收受弟子,没能好好在道德上加以教导,以致被弟子杀害的结果”,这里的指代对象必须对上下文认真分析和概括才能体现出来,而“是”在分句中充当句子主语,译作“这件事情”或“这种结果”。

2 充当句子宾语成分

纵观“是”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其指代用法除充当主语成分外,用作宾语的时候为最多。 “是”作宾语时也可指代前文中的一个词(词组)、一个句子或一段文,甚至隐藏于前文中,在用法上主要有前置和不前置两种:

2.1 作宾语时前置的用法:古代汉语中,宾语一般置于介词或动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句式,即宾语前置。“是”作为指示代词充当宾语时,经常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形成动词宾语前置,与介词“以”“于”“用”等联用形成倒装,也即介词宾语前置。

例(5)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孟子•万章上》)[7]

此例句中,后一个“是”字作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指代前文的“瞽瞍之非臣”(瞽瞍不是天子的臣民)。

例(6)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司马迁《报任安书》)[8]

此句中,“是”放在介词“以”之前形成介词宾语前置之现象,译作“这”“此”。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比较普遍,这也说明“是”作指示代词充当句子宾语成分时也可不置于否定或疑问句中而直接前置。

2.2 作宾语不前置的用法

例(7)推是言之(《韩非子•五蠹》)[9]

此句中,“是”放在动词“推”之后作“推”的宾语,形成动宾结构短语,译作“这”。

例(8)“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10]

此句中,“是”放在介词“于”之后作“于”的宾语,形成介宾结构短语,译作“这(事)”。

3 充当句子定语成分

“是”字作主语时,既有指示作用又有代称作用,故而“是”之前有其相应的指代对象,《马氏文通》称其为“前词”,但“是”字充当句子定语成分时只有指示作用而无代称作用,故“是”作定语时便无指代对象,只有指示对象,且其指示对象均为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如:

例(9)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韩愈《马说》)[11]

该句中“是”修饰名词“马”,作中心语“马”的定语,译作“这(类)”“这(种)”

例(10)当是时,项羽……新丰鸿门。(《史记•项羽本纪》)[12]

本句中“是”修饰紧跟其后的名词“时”,作指示对象“时”的定语,译作“这(时候)”。

4 作谓语成分

代词“是”作谓语时与作主语时一样其指代对象在前文会有所体现,可以是一个词(词组)、一个句子、一段文或隐含于前文之中。如:

例(11)终而复始,日月是也。(《孙子兵法•势》)[13]

该句子中“是”复指前文“终而复始”作后一分句的谓语,译作“这样”。

例(12)“有人於此,其待我……此亦妄人也已矣。”(《孟子•离娄下》)[14]

此句中“是”所处的整个分句的意思是“他的蛮横无理仍然如此(如同先前)”,“是”所指代的对象在前文中没有直接出现,根据上下文仔细分析便不难得出“是”指代“妄人”的强横态度,充当分句的谓语成分。此外,指示代词“是”作谓语时所指代对象为前文一个词或一段文时的情况与其作主语时用法较相似,故此不再一一例举。

5 作状语成分

“是”在古代汉语中作状语的情况不多,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以修饰谓语中心语。如:

例(13)何也是嘐嘐也?《孟子•尽心下》。

此句话的意思是“……”,“是”在句中修饰谓语中心,作形容词“嘐嘐”的状语,表示事情发展的程度,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较相似,可理解为“如此”“这般”。

6 结语

“是”作为代词在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中是用法最多且意义最复杂的词语之一,由于其能在不同句子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并且其指代或指示范围非常宽泛,在不同文章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有着不同的指代或指示对象,故在翻译上有着不同的表达结果,但是其指代或指示的对象在前文中均会有所反映。

参考文献

[1] 贾齐华.《孟子》中 “是”字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 刘芳.《论语》中“是”字的用法考析[J].科技信息,2010,(19)

[3] 孔丘.论语[M].中国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4][8][10][11] 郭锡良.古代汉语[M].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6][7][14] 孟轲.孟子[M].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 韩非.韩非子[M].中国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12] 司马迁.史记[M]中国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篇5: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

胡伟1,张玉金2(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作者简介:1.胡伟,男,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2.张玉金,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考察上古文献中第二人称代词的称数,比较它们的发展变化,我们就会发现:第二人称碟词在殷商时期的卜辞中极少出现,“汝”、“乃”表示单数,“尔”为复数。西周时期,“女(汝)”、“乃”、“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戎”为单数。春秋时期,“尔”、“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而”只表示单数。战国时期,“女(汝)”、“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基本为单数。秦至汉初,“若”、“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尔”只指称单数。西汉中晚期,“汝(女)”、“尔”、“若”、“而”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为单数。

篇6:古代汉语(王力版古代汉语笔记)

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从2001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

1、古代汉语的含义

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近年来有人对汉语采用了三分法,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里的三分法,古代汉语大约相当于文言,近代汉语大致相当于古白话。

2、本课程学习的重点

因为一者文言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二者我国古代的文献大多是用文言写的,因此,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文言文。

(三)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学习一门语言,一般要求做到四会:听、说、读、写。但古代汉语只留下书面语,无法听、说,又因为现代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使用现代汉语,也不要求用文言文写作,因此,学习古代汉语只要求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就要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其特点是把文选、常用词和通论系统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文选主要是培养对古代汉语的语感,侧重于感性材料;常用词一方面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概括;而通论则侧重于理性知识。教师讲授时只讲文选和通论,时间大致各占一半,至于常用词,在讲授文选遇到具体词时选一些进行讲解,其余为自学。同学们要在彻底弄懂弄通文选的基础上,要更深刻地理解常用词的用法和古代汉语在文字、音韵、语法等方面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地方。

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题解】

本文所反映的既是家庭内部(兄郑庄公、弟共叔段、母姜氏)的矛盾,又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文中刻画了郑庄公的阴险毒辣和虚伪。

【补充注释】 武姜,“武”为丈夫的官职,“姜”为自己的母家姓,这是古人表示已出嫁的女人的名字的一种方法。又如文嬴即晋文公夫人(秦穆公之女,姓嬴)。

佗邑唯命:其他地方只听您的命令。

“请京”以下三句:每分句主语不同,第一分句主语为姜氏,第二分句为郑庄公,第三分句为泛指(人们),均已省略。

都城过百雉: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都城”是两个词。“中,五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的省略,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超过首都的五分之一。下“小九之一”同,均为古汉语常用的分数表示法。

不度:不合法度。度:名词用如动词。西鄙北鄙:鄙,边邑,本义。无生民心:生,动词的使动用法。暱:“昵”的异体字。亲昵:指对兄长亲。夫人将启之:启之,为他开门(作内应)。有献于公:指有土特产献给庄公。

未尝君之羹:羹,肉羹。从美从羔,会意字。其是之谓乎:正常语序为“其谓是”,“谓”为谓语,“是”为宾语前置。

齐桓公伐楚

【题解】

齐桓公为称霸而讨伐楚国,楚使者面对管仲貌似有理实则无理的讨伐理由,随机应变,楚使者屈完更是在齐侯带有威胁的语气面前,不亢不卑,以理相对,齐终未达到目的。本文屈完与齐侯的对答表现了《左传》精彩的外交辞令。

【补充注释】

以诸侯之师侵蔡:以,介词,带领。注意“伐”“袭”“侵”的区别,《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一说“风”,放失,走失。依此,本句意为即使放牧时走失了牛马,也到不了对方国境之内。

赐我先君履:履,这里用作名词,指可以践踏征伐的范围。双宾结构。

寡人是徵:“徵”现已同音简化为“征”,两字原来意义不相同。昭王南征而不復:征、復这里都是用本义。君其问诸水滨: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不谷是为:宾语前置。不谷:不好,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与不谷同好,如何”:此乃“城下之盟”的要挟之辞。徼福:徼,通“邀”,求。前面的“惠”是表敬副词。下文“辱收寡君”的“辱”也是表敬副词,今犹有“惠存”“惠顾”“辱承指教”。

辱收寡君:蒙辱收留我们国君。

宫之奇谏假道

【题解】

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以攻打虢国,宫之奇识破其阴谋,力谏虞公,虞公不听,结果晋灭虢返国时顺势灭虞。文中主要写了宫之奇的劝谏过程,谏词分三层:先陈述形势,次揭露晋无情(第二自然段),后阐述修德重民的道理。

【补充注释】

假道于虞以伐虢:以,连词,表目的关系。虞之表:表,《说文》:“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引申为外表,外面,这里比喻屏障。

其虞虢之谓也:宾语前置。寇不可翫:敌寇不可轻视。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虢仲、虢叔是王季(文王)的儿子。昭穆:宗庙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昭右穆(参本教材P56)。图如下:

始祖„„大王→王季→文王→武王

大伯 虢仲 虞仲 虢叔

按从表可看出,虢是国君文王的亲兄弟,而虞是文王的叔父,虢与文王是血统关系,虞与文王是非血统关系,虢于周比虞要亲。

将国是灭:宾语前置。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再说晋爱虞能比桓庄两族更亲吗?其,指晋;之,指虞。

不唯偪乎:不只是因为他们使晋感到有点威胁吗?偪:同“偪”(异体字而非通假字)。亲以宠偪:至亲仅因为地位尊宠而感到有威胁。以:介词,因为。丰絜:丰盛洁净。絜:通“洁”(本义为用绳子度量物体周围的长度)。《庄子人间世》:“见有社树„„絜之百围。”

神必据我:据,依据,这里指保佑。下“惟德是依”的“依”同。鬼神非人实亲:鬼神并非人人都亲近(并非亲近所有的人),宾语前置。惟德是依:只依附有德行之人,宾语前置。下“惟德是辅”同。

惟德繄物:只有有德行的人供的才是鬼神享用的祭品。注意:此句结构与“惟德是辅”“惟德是依”不同。

明德以荐馨香:修明德行而把馨香的祭品供献给鬼神。荐:进献。按:此处的“明德”与“明德惟馨”的“明德”不同,前者为动宾结构,后者为偏正结构。

神其吐之乎:鬼神难道会把它吐出来吗?其:语气语,加强反问语气,难道。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离开晋国。以: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题解】

秦晋二强以郑文公没有以礼待晋文公为理由包围了郑国,郑文公采纳了佚之孤的建议,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慷慨陈辞,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他撤兵回国。烛之武的陈辞,既有对形势的分析,又有史文的引用,富有说服力。

【补充注释】

以其无礼于晋:此为僖公二十三年事。贰于楚:《史记·郑世家》:“(文公)四十一年,助楚击晋。”

臣之壮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之:用于时间状语的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敢以烦执事:“以”后省“之”,指代“亡郑而有益于君”这件事。鄙远:以远方的国家为边邑。鄙:名词意动。亡郑以陪邻:以,连词,表目的关系。“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土地扩大了,就等于您力量削弱了。以为东道主:“以”后省宾语(“东道主”的词源此)。行李:本指人(外交使节),现转指物(行李)。

为晋君赐:给晋君施过恩惠。按此指指接纳晋惠公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东封郑:以郑为东面的疆界。封:名词意动。肆其两封:扩大它西面的疆界。阙秦:使动用法,阙,使„„阙,即损害的意思。微夫人之力:微,相当于英语的without。敝之:“敝”本义为坏,破旧(今有“敝帚自珍”),此为引申义。以乱易整:把两国的和睦相处变为战乱相打。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

晋灵公不君

【题解】

本文主要刻画了晋灵公和赵盾两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但晋灵公的荒暴残忍和赵盾的忠心为国、犯颜直谏,刻画得生动形象。

君:用如动词;不君,不行君道。(《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

灵:谥号,乱而不损曰灵。表批评的谥号还有好内远礼曰炀(隋炀帝),杀戮无辜曰厉(周厉王)。谥号是诸侯死后才根据其生前德行功绩而起的。

【补充注释】

厚敛以彫墙:加重赋税来雕画装饰城墙。厚:形容词使动。敛:动词用如名词。《潜夫论·浮侈》:“晋灵公厚赋以雕墙。”以:连词,表示目的的关系。装饰城墙如秦建阿房官,乃劳民伤财之举。

观其辟丸:辟避古今字。其:指代被弹弓弹射者。宰夫胹熊蹯不孰:《史记晋世家》集解引服虞曰:“蹯,熊掌,其肉难熟。”孰熟古今字。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宰夫,“乎”为介词。使妇人载以过朝:王力注引孔颖达说,孔说认为此举是想借以让众人怕自己,若依此解,则下文赵盾见其手(证明死尸是被裹蒙住的)不好解释。《史记·晋世家》作“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依此,则晋灵公并不想让人知道,此说较近情理。

患之:患,担心,忧虑。“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您进谏如果不被采纳,就没有人再接着进谏了。按赵盾为正卿,在朝臣中位最尊,故如此说。之:活用为第二人称,指赵盾。

会请先:请让我先进谏。请:表敬副词。会:士季名,对长者故称名。“不入,则子继之”:假设复句。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指士季。“三进及溜,而后见之”: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士季,第二分句的主语是晋灵公。三进:注意古汉语行为数量的表示法。

吾知所过矣:过,动词,犯(过错)。

善莫大焉:善,先行词,用作名词,指善事。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焉:于此,“此”指“过而能改”。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谁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有人能有好的结果。意即善始易,善终难。

夫如是:依“诗经”所说。是:指《诗经》所言。岂惟群臣赖之:难道只是我们群臣才依赖吗? 衮职:《说文》:“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向。从衣,公声。”按即龙袍。句子里指天子。下句“衮不废矣”指君位。

衮职二句:人臣之职是进谏君王,君王有所不逮,则人臣进谏,弥补其不足。后代有“拾遗”补阙“官,杜甫就当过此职,故又称杜拾遗。

仲山甫:周宣王大臣的字。仲:表排行。甫:音fǔ,成年男子的尊称,又可写作“父”。能补过也:判断句,(这是说)能弥补过错啊。骤谏:《说文》:“骤,马疾步也。从马聚声。”引申为泛指的急速(如“暴风骤雨”),再引申为经常,多次,副词。

贼之:《说文》:“贼,败也,从戈则声。”按本义为杀,故从戈,句中用本义。《史记·晋世家》作“使鉏麑刺赵盾”。

盛服将朝: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正准备上朝。按一大早即起,且穿戴整齐,此乃对朝廷恭敬的表现。

坐而假寐:坐着打盹。《左传》注:“假寐,不脱衣冠而睡。”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触槐而死: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晋侯饮赵盾酒:“饮”作使动,变读为yìn。注意:并非晋侯喝赵盾的酒,而是晋侯请赵盾喝酒。

其右提弥明知之:右,车右,又称骖乘。《汉书·文帝纪》注:“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骖者,三也,盖取三人为名义耳。”

趋登:快步登上。非礼:(这)是不符合礼仪的,判断句。扶以下:以,连词。

搏而杀之:而,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

死之:为之(指赵盾)而死。有人称这种句式为动用法。“初,宣子田于首山”:按此段为插叙。田:上古“田”作动词时有种田、打猎二义,后分别造“佃”、“畋”来表示,可为由猎向农转变的见证。

饿:上古“饥”“饿”有别,程度有轻重之分。《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用一旬饿。”

食之:给他吃。食音sì,与“饮”作“给他喝”读音yìn同。注意本段还有作一般动词用和名词用的“食”,教材中前音shí,后音sì,《辞海》《辞源》均音shí。

舍其半:留下一半不吃。

宦三年矣:《说文》:“宦,仕也,从宀从臣。”(即会意字)。按《说文》非本义,从宀从臣,本义当为家内的臣仆,后才引申为“仕”,即当官(对天子而言,当官也只是天子的奴仆)。此句译为“服事人家三年了”。

近焉:焉,于此,指代家。

请以遗之: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即“其半”);请,表敬副词。使尽之:“使”后省略宾语“灵辄”。为之箪食与肉:双宾语。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箪食与肉。免之:免,使动用法。《史记·晋世家》:“而竟脱盾。” 遂自亡也:《史记·晋世家》作“明亦因亡去。”但按下文,应取王引之说为是。以示于朝:以,介词,后面省宾语。示:给人看。英语show。“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逃亡不越过国境,回来又不讨伐弑杀国君的贼子。竟境,反返均为古今字。《孙子家语》正作“境”“返”。

“我之怀矣,自治伊慼”:之,介词,取消独立性。慼:又写作慼,忧患。今有成语“休戚相关”。

其我之谓矣:《诗经》这句话大概是说我吧。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

书法不隐:根据记事的法则来行事,而不加以隐讳。按赵盾久得民心,古有为尊者讳之说,但董抓狐作为史官却秉公处事。

为法受恶:因为董狐按法行事,自己遭受恶名。“惜也,越竟乃免”:可惜啊,如果他越过国境就可免去恶名了。

齐晋鞌之战

【题解】

鞌之战是《左传》五大战役之一。《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其写战争主要笔墨往往不在双方如何交锋,而在于战争的前因后果,并尽可能揭示出胜负的原因。本篇的外交辞会也很出色,但不太好理解。

鞌之战的战争双方是齐晋,导火线是齐先入鲁卫,鲁卫为小国,抵挡不住,遂向晋求救(鲁卫晋都是姬姓国,齐为姜姓)。齐仗国大兵强,轻敌冒进,求胜心切,结果未能得逞,主帅齐侯还差点成为俘虏。晋国国君虽未出战,但将士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终于大败齐军。

【补充注释】

邴夏御齐侯:御,驾车。《说文》:“御,使马也。”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我暂且先把晋军灭掉才吃早饭。按齐侯骄傲轻敌,不可一世。《史记齐太公世家》:“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

不介马而驰之:没有给马披上甲就驱马进兵。介:名词用如动词。伤于矢:被动句,被箭射伤。余病矣:上古“疾”“病”词义轻重不同,“疾”轻“病”重。“病”或指重病(如《晋灵公不君》),或指精疲力尽,或指重伤(本句如此)。“疾”“病”连用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两个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疾病,卒于军。”(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死在军营里)

自始合:合,交战。

矢贯余手及肘:依王力注,“及”为介词,但《史记·齐太公世家》“我始入,再伤”,则中两箭,“及”为连词。

余折以御:我把箭头折断,继续驾车。

吾子忍之:吾子,比“子”更表尊敬,“您”。苟有险:《说文》:“险,阻难也。从阜僉声。”按本义为阻,即地势不平坦难走。句子用本义。又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子岂识之:识音zhì,知道。

固即死也:即,走向。今成语有“若即若离”。右援桴而鼓:《说文》“援,引也”,此正用本义。

马逸不能止:马狂奔不能停下来。逸:奔逸,会意字。师从之:军队跟着赶上去。

三周华不注:周,动词,围绕。三周:围绕着追了三圈。旦辟左右:明早(上阵时)躲避车左和车右(居于中间)。按古代兵车安排座位有两种情况:

国君或元帅出战时 御者 主帅 车右 国君或元帅不出战时 尊者 御者 车右

韩厥为所坐兵车的尊者,但非主将,本应居左,却代御者居于中。从齐侯:追赶齐侯。

越于车下:越,指越过车轼而坠落地上。

毙于车中:倒在车上。毙:向前仆倒。注意:并非死,下文“俯定其右“即其证。仆倒为本义,死为引申义。

丧车:失去战车。丧:失。“从左右,皆肘之”:第一分句主语为綦毋张,第二分句主语为韩厥。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制止。

俛定其右:俛,“俯”的异体字。按此举给下文的逢丑父与齐侯易位提供了可乘之机。骖絓于木:骖马被树绊住。伤而匿之:(手臂)受伤却隐瞒实情。按如不隐瞒,则第二天出战齐侯不会让他当车右。故不能推车而及:所以不能下去推车,因而被(韩厥)赶上了。《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而:表因果关系。

韩厥执絷马前:省略介词(于)。

奉觞加璧以进:双手捧酒杯,把玉璧放在杯中,进献给(齐侯)。《说文》:“奉,承也。”按奉即捧,后来才写作“捧”。进:进献。这是对方国家臣子抓住对方国君后所修的礼节。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我们国君派我们替鲁卫(向贵国)请求。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令,让。

属当戎行:刚好遇上了贵军。属:副词,刚好,碰巧。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忝,形容词使动,使„„蒙耻。按臣子的礼节是要竭力杀敌,故不能逃跑躲避。

臣辱戎士:我(在军队中只能)使军队蒙辱。敢告不敏:敢,表敬副词。

摄官承乏:因承乏而摄官,即“我军人材缺乏,自己只好承担充数”。摄:代理。《左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其时齐君臣已换了位置,抓住他们的韩厥又不认得他们,故丑父就冒充齐侯叫真正的齐侯下车取水喝,乘机逃免。

载齐侯以免:载着齐侯而逃免一死。以:表结果关系。任患:担当患难。

将为戮乎:将要被杀掉吗。被动句。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人家不把“以死免其君”看作难事。难:形容词意动。以死免其君:

用死来使自己的国君脱身。

楚归晋知罃

【题解】

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晋楚泌之战,楚俘虏了晋知罃,而晋也俘虏了楚公子谷臣并持有被晋射死的楚连尸襄老之尸。本文是写知罃的父亲佐中军之后,双方交换战俘之事。文中主要写了楚共王在送行知罃时双方的对话,表现了知罃忠君爱国、对楚不亢不卑的精神。

【补充注释】

连尹:春秋时楚国主射之官,以求知罃: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于其怨我乎:您大概恨我吧。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怨:恨。不胜其任:“任”作名词时可为具体名词,也可为抽象名词,前者义为负荷,担子,后者义为责任,职责,后义由前义引申而来。

以为俘馘:而当了俘虏。按:“以为”为两个词。以:连词,用法同“而”,表示结果关系。

即戮:就近杀掉。即:靠近,本义。今成语有“若即若离”,这里指回国。谁敢怨:宾语前置。

图其社稷:为自己的国家考虑。图:考虑。

惩其忿:惩于一时的怒气。惩:因受打击而产生警戒之心。今成语有“惩前毖后”。两释:双方都释放。

不任受怨:担当不了被仇恨这种情况。以君之灵:托你的福。

寡君之以为戮:即“寡君以之为戮”的倒装。免之:赦免了我。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戮于宗:在宗庙中杀死。《说文》:“宗,尊祖庙也。”按祖庙为本义,会意。次及于事:轮到(我)承担军事职务。封疆:治理边境。

其不敢违:将不敢躲避。《说文》:“违,离也。”这里正用本义。今有“久违”。所以报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你的方式。

重为之礼而归之:为之礼,双宾结构。归之: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许之。于,介词,在;是,指示代词,这时候。

祁奚荐贤

【解题】

此乃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表现了祁奚任人唯贤的思想。【补充注释】

晋侯问嗣焉:焉,兼词,于此。嗣:继承人。称解狐:称,推举,与“荐”义近。

于是羊舌职死矣:于是,两个词,在这时候。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于是,两个词,在这件事上。

不为比:为,算作。下两句同。比本义为排列,并排,引申为勾结,无原则地结合。句子用引申义。

举其偏:偏,部属。不为黨:不算作偏袒。《说文》:“黨,不鲜也,从黑尚声。”引申为集团(名词),偏袒

(动词),均含贬义。句中为动词。又如成语“黨同伐异。”注意古汉语“党”“黨”不同词。

其祁奚之谓矣:这大概是指祁奚了。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因果复句,前果后因,“也”是用判断句形式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祁奚有焉:祁奚有这种德行在里面。

子产不毁乡校

【题解】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有名的政治家,在他执政期间,精心图治,使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的郑国获得安定。本文写作为郑相的子产把乡校作为倾听人民评政的阵地。

【补充注释】

游于乡校:到乡校游玩。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人们早上晚上收工回来而到这里游玩。焉:于此,兼词。其所善者:他们认为好的。其所恶者:他们认为正好的。

是吾师也:这是我们的老师啊。是:指“议执政之善否”。若之何毁之:为什么要毁掉它呢?若之何:即“若何”。我闻忠善以损怨:我听过多作忠善的事来减少仇恨。

作威以防怨:抖威风来堵塞仇恨。防:本义为堤坝,引申为堵,再引申为防止。吾不克救也:我们挽救不了。克:能够。不如小决使道:道,导。古今字。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之,以之为药,名词意动。

通论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学习古代汉语,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依靠查阅工具书来解决。而不同的工具书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比较有效地查阅,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本节先介绍一般工具书的编排法、注音方法和释义特点。再对十几本常用字典辞书进行简单介绍。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

1、编排方式

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如《释诂》:“赉、贡、锡、界、予、贶,赐也。”“如、适、之、嫁、组、逝,往也。”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偏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偏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如“亻”为两画,“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笔画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最早创立部首编排法的是许慎,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其后的字典辞书分部不一样。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现代汉语词典》189部。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号码也是按形编排。这种编排法是根据方块汉字的特点,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别用0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意为,这个角如果是一横就取1,竖就取2,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颃”字为0128。这种编排法曾使用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编排

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辞书按注音字母勹夂冂匚等的顺序排列,如《国语词典》、《词诠》等。当代编写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则多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等。

以上三种编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汉字新旧形体的不同,有时单独使用某一种检字法,查检比较费劲,因此,现代新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按部首排列还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书中都有两种以上的检字法供运用。

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中“尨音茫”,“屯音肫”之类。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

(2)反切。这是在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反切在字书中一般只讲“某某切”。如《左传成公二年》:“请寓乘。”《经典释文》:“乘,绳登反。”“将及华泉”《经典释文》:“华,户化反。”

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

夸kuā←苦(k-)+瓜(-uā)

如果我们不具借古今语音演变的知识,很多反切就不能拼合出正确的读音来。正因为古今语音有所不同,反切注音也就难以为人们普遍掌握。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以前,1913年由读音统一制订了一套注音字母(后改名为注音符号),即勹夂冂匚等四十个字母。如《辞源》修订本在每个字头下用拼音字母注音的同时,也采用了注音字母注音。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以来,新编写的字典辞书即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二)常用字典辞书介绍

一般工具书往往是倾重某个方面的,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如有的侧重于字,有的侧重于词。在侧重于词的工具书中,有的侧重于文言词,有的侧重于白话词;有的侧重于实词,有的侧重于虚词。因此,对每一部工具书的性质用途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查阅。另外,每部工具书的编排方法,释义方法,注音方法及其特点都有所不同,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阅你所要查阅的字词和典故等。教材中介绍了14字典辞书,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框架进行的。

1、特点用途

(1)以字为侧重点的单音词可查此类。《说文字典》 9353字 《康熙字典》 47000多字 《汉语大字典》 56000多字 《中华大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新华字典》

(2)以词为侧重点 虚词:《经传释词》《词诠》《助字辨略》 文言词:《辞源》《汉语大词典》 古白话词:《诗词曲语辞汇释》 今白话词《现代汉语词典》

应了解齐工具书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对症下药,很快地找到你所想要查阅的字词,否则效率将很低,甚或劳而无功。如查找乖字僻字,应找收字较多的几部字典。找百科知识方面词或语,应找修订本《辞海》,如“淝水之战”、“官渡之战”都可在这里查到,其他工具书找不出。找唐宋以后才出现的古白话词语,应找《诗词曲语辞汇释》。如杨万里来海南时写下《尊贤堂》诗二首,其一有“底个短檐长帽子?青莲居士谪仙人”,其二有“底事百年谭太守,却教宾主不同时”,其中的“底”,该书曰:“底,何也。”(海南话“什么”正用此字)。

找常见虚词的非常用义,可找《经传释词》。如《庄辛说楚襄王》(《战国策·楚策》本教材P115):“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其中的“因”是什么意思?该书云:“因,犹也,亦声之转也。”例证下正收此句。

找常用虚词比较常用的意义,则可以找《词诠》。不过,“词诠”用的术语与现在不同,这点应该注意。

2、体例

所谓体例,就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对工具书而言,也就是解释字词时表述文字的组织形式。每部字典辞书都有它的体例,了解了它的体例,才能更好地利用该工具书。这里主要介绍《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和《经籍纂诂》的体例。

(1)《康熙字典》

该书的体例是先音后义。在到了每个形体之后(有些词有几个形体,即异体字)首先是注音,注音用的是反切法,该书罗列了比较重要、韵书对该字的反切音。如“社”字(教材P70)引《唐韵》《韵会》《正韵》的注音,云是“并常者切”。接着释义,一个字有几个义的就逐个解释(但不像现在那样分①②③义项,本义引申义杂陈)。“社”第一个义是“土地神主”,这是本义,后面引《礼祭义》为证。

(2)《说文解字》 这里补充《说文解字》的特点: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之前有《急就篇》等简易字典)。释篆文形体,只说解他认为的本义;首创部首偏排法,把9353个字归入540个部首。

该书的体例为: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如“天”字先列篆体,义是“颠也,至高无上”,其形体结构为“从一大”。(按许慎未看到“天”的甲文金文,其释义和分析形体结构都是错的。“天”在金文中,是一个指事字,本义为人头,后代“刑天”即砍了头的人)。

(3)《经籍纂诂》 按平水韵106韵编次,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对该字的解释,类似现在的资料汇编。

(三)优缺点。还应了解每部书的不足之处。

通论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因为继承,使汉语古今相对稳定,有相同的一面,因为发展,就形成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就有不同的一面。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习俗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随着

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概念的产生,词组对这一切反映最迅速,新义不断产生,旧义不断消亡。汉语的这种新陈代谢,使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词的形式和内容上。从形式上看,一方面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另一方面,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从内容看,词义也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有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有古今完全不同的,也有古今有同有异的。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如天地人马牛,日月风雨雪霜,东西南北左右上下,大小轻重短长,坐退说讲,一二三百千等。这些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历史悠久,经过各个语言时代一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意义基本相同,没有发生变化,古今一脉相承。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虽然词形没有变化,但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例: ①走,今义为慢慢散步,古义为跑。②去,今为往,古义为离开。

③慢,今为动作迟缓,古义为懈怠无礼。

④行李,今义为出行时携带的行装物品,古义为外交使节。

⑤牺牲,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古义为祭神的猪、牛、羊。⑥烈士,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生命的人,古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⑦丈夫,今义为女子配偶,古义为男人。⑧厌,今义为厌恶,古义为满足。⑨毙,今义为死,古义为倒下。

⑩卑鄙,今义为品质恶劣行为下流,古义为出身卑贱,见识短浅。

(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此类词数量很多,词义古今有相同之处,又有某些差异其中有些是一种微殊的异。例如: 给:今义给予,古义供应,使之满足,jǐ。

勤:今义指勤快,与惰相对;古义指辛苦,与逸相对。访:今义采访访问,古义指咨询。

古今词义异同是词义演变发展的结果,新义和原义比较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秋,从禾从火,本义为谷子成熟,引申为秋季,再引申为年。江河,古专指长江、黄河,今泛指江河。

睡,古指打瞌睡,今扩大为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睡。菜,《说文》:“草可食者。”扩大为鱼肉及其他食品。醒,本文为酒醒,扩大为睡醒。皮,本指兽皮,扩大为动植物的皮。

2、词义缩小

子,本指儿女,不分男女,统称为子,后专指儿子。

臭,从自从犬,本人指气味,包括香气秽气,后专指秽气。汤,本指热水,开水,后指菜汤内汤。瓦,《说文》:“土器已烧之总名。”后专指屋顶的瓦片。宫,本指住房,后指帝王室,现在指公共活动场所。

3、词义转移

脚,原指小腿,后来指人体接触地面的部分。闻,本义是听,现代指用鼻子嗅。

庙,原指供奉祖先的地方,后专指供奉神的地方。坟,本指土堆或河堤,后指坟墓。

4、词义褒贬色彩不同

谤,古指公开议论,今指诽谤毁谤。

贿,古指财物或赠送财物,后指行贿,受贿。祥,古指征兆,包吉兆凶兆,后代专指吉兆。

5、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疾病疾:小病,病:大病

怨恨怨古重今轻,恨古轻今重。

畏惧都表害怕。畏多作及物动词,带宾语;惧,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如果带宾语往往表示被动。

通论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本节主要是讲古汉词中词的构成及其特点。古汉词的构成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致的地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学习古代汉语,重点是要了解古今不一致的地方。

(一)古今汉诗词汇在音节上的差异

从音节上看,古今汉语词汇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是双音词占优势,时代越古,这种现象越明显。上古除了个别情况外(主要是连绵字),几乎是一字一词,正因为如此,古人往往把它混同于词,只有字的概念,而没有词的概念。这种区别,在把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时,表现得特别明显。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的“缮甲兵,具卒乘”,现代汉语要说成“修理铠甲武器,准备步兵兵车”。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是六个词,但古汉语用六个字,现代汉语却用十二个字表示,字数翻了一番。这个例子比较典型,因为这几个词在古汉语中都是单音词,而现代汉语却都要译成双音词。其实,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双音词,如“遂寘姜氏于城颍”的“城颍”;现代汉语也有单音词,如上句的“于”译为现代汉语的“在”,古今都是单音词。不过,从总体上说,古代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教材中指出,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三种情况中第一种和第三种出现较多,第二种较少(现代汉语中附加式的词所占的比较不高)。第三种教材中说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这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用并列式的方法组合而成。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是以原来的词作为一个词素用偏正式的方法组合成,如“郑”译为“郑国”,“隧”译为“隧道”。上面我们举的两个例子中,译成现代汉语后第二种情况都没有出现,“具卒乘”译成“准备步兵兵车”,“遂”译为“于是”,“缮”译为“修缮”属于第一种情况,“甲兵”译为“铠甲兵器”,“宜”译为“放置”属于第三种情况(“兵器”是偏正式,“铠甲”、“放置”是并列式)。第二种情况没有出现。

古汉语中很多貌似双音词的语言片断,实际上是由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的词组,后来才逐渐凝固成双音词,词组凝固成词有一个过渡时期,我们一定要有历史主义的现点,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种现象,不能以今律古,用现代汉语复音词套古代汉语。教材中举了“阻隘”、“险阻”

“婚姻”、“饥馑”、“恐惧”、“朋友”,这都是并列式结构的,类似这种结构的下面再举一些例子加以比较。

英雄

1、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徒英而不雄,则雄才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应劭《人物志·英雄》。

2、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班彪《王命论》 前句“英”、“雄”显然是两个词的组合,文章标题题亦然,后句已经凝固成复音词。疾病

1、亮疾病,率于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掌养万民之疾病。《周礼·天官·疾医》

3、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小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第一句是两个词的组合,译成现代汉语是: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第二句已经凝固成了一个复音词,第三句可看作是偏义复词,词义落在“病上”。

除了并列结构以外,其他结构的都有这种貌似现代复音词的现象。如:

1、赵王扫除自迎,引公子而就西阶。《史记·魏公子列传》。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以上是动宾式词组。“扫除”意为打扫台阶,“除”的本义为台阶,“知道”意为懂得道理。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以上为偏正式(前为定中,后为状中)。“秋天”即秋天的天空,“响应”是像四声一样呼应,“响”本义为回声(《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

5、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则不辨。《韩非子·外储说》

6、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以上为主谓式。“身体”意为亲身体验,今成语尚有“身体力行”。“谍报”中的“谍”指间谍,即刺探情报的人,“报”是报告,“谍报”意为间谍报告。

上述双音词组,是两个词的组合,而不是一个双音词。

总之,古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后代的复音词除了专有名词与连绵字外,基本上都是由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的,必须注意这种变化。

(二)几种比较特殊的复合词

1、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有一种复音词,其两个词素地位作用不一样,其中一个词素负担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完全没有意义,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一般叫做偏义复词。从两个词素原来所具有的意义关系来看,有两种情况。

(1)两个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③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朱》 ④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录》

⑤今天下三分,益州益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君命》 上面几个例子中,“作息”只“作”有义,“异同”只“异”有义,“寒暑”只“寒”有义,“死生”只“死”有义,整个词的意义偏在前。而“存亡”是“亡”有义,“休祲”只“祲”有义,整个词的意义偏在后。

2、两个词素意义相关或相类 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③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李渔《芙蕖》

⑤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⑥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野。《后汉书·班超传》 上面几个例子,“风雨”“父母”“弟兄”“金鼓”“耳目”“园圃”均只后一个词素有意义(古代战争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忠孝”只前一个词素有意(忠于君国,孝于父家,忠于外,孝于内)。

偏义复词本来用一个单音词义已足,之所以会加上一个音节成为双音节词,可能是有时在与其他词搭配成句时可达到节奏均衡平稳,语句整和谐的效果。如上述所举十二个例子,第一种情况的第一、二、五几个例子,第二种情况前五个例子,或者本身为韵文,或者虽为散文,但此处要求整句,若以单音形式出现,则显得十分拗口,韵文体中的句子自不必说,散文体中的句子如《出师表》中四个语言片断,前三个每个语言片断均为四个音节,最后一个语言若为三个音节,则看起来不匀称,读起来不和谐。

现代汉语偏义复词大为减少,但仍有一些,如“窗户”“人物”“睡觉”只前一词素有义,“干净”是后一词素有义。

2、连绵字

古汉语中连绵字的现象较为常见。前面讲过,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除了专有名词与连绵字,基本上是单音词,几乎是一字一词。所谓连绵字,是指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的词语。连绵字也叫联绵字,都是前人的叫法,其实是复合单纯词的一种,两个字合起来才表示一个词素。连绵字从语音上讲,有如下四种类型。

(1)双声连绵字。所谓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倜傥”“忸怩”“造次”“兹基”(锄头)“抑郁”,又如“蜘蛛”“仿佛”“参差”“流离”“踌躇”等。

(2)叠韵连绵字。所谓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而不是韵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徘徊”“彀觳”(发抖的样子)“逍遥”“须臾”“披靡”“辟易”。又如“蹉跎”“仓皇”“窈窕”“莽苍”等。

(3)双声兼叠韵连绵字。即两个字声母相同,韵也相同。这种情况很少,如“辗转”。(4)非双声叠韵连绵字。即声母不同,韵也不同的,教材中没有举此类的例子。如“芙蓉”“浩荡”“滂沱”等。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连绵字是指古汉语范围内,因而所谓声母相同和韵相同,都是指古声母或古韵。若按现代汉语,则“造次”“兹基”“逡巡”声母不同,“窈窕”韵不同,而古声母和古韵则是相同的。关于古声母和古韵,第二册讲到“诗经”的韵部时再详细介绍。

总之,连绵字中以双声叠韵者为最多,非双声叠韵很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双声叠韵会造成一种悦耳的感觉。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汇和词义是不断发展的,古汉语词汇又以单音词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一词多义的现象,如:

①逃亡。《陈涉起义》:“今亡亦死,举大义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出外。不在家《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③失去,丢失。《韩非子》:“醉寐而亡其裘。” ④死亡。《韩非子》:“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⑤通“无”。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一个词不管有多少义项,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纲,其他义项是目,抓住本义,就可纲举目张。

(一)词的本义

1、什么叫本义

本义是指词的本来意义,一般是词在文字产生时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的反映的并有史料证明的意义。

2、为什么要探求词的本义

①掌握本义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古书中词的意义,古书中不少词用的是本义。如《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 “塞向墐户”中的“叔”和“向”。

②掌握本义可以以简驭繁,理清词义的相互关系。如“理” 治玉→纹理→条理,规律→道理。

3、如何探求本义?

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结合文献材料来证明。如: 行,象形。如“遵彼微行”(诗经)。本,指事。如“伐木不自其本而复生”(国语)。盥,会意。如“奉匝沃盥”(左传)。造,形声。如“不幸有疾,不能造朝”(战国策)。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叫引申义

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如: 向

朝北窗户→朝着、对着 道

道路→途径→正当手段→规律,学说

2、引申义是怎样派生出来的? ①直接引申(辐射式引申)

引申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或者说以本义为中心,辐射状生出多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均与本义有直接联系。

如:节(節)

符节

节制 木节 节操 竹节 关节 礼节 节气

节奏

②间接引申(链锁式引申)从本义引申出引申义,再由引申义引伸出新的引申义,各引申义之间象链环一样一环扣一环,类似链条状,如:

数飞→复习、练习→熟悉,通晓——习惯 过

经过 超过 过分 过错 责备 ③综合式引申

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义交错在一起的引申。

(三)词的假借义

1、什么叫假借义

由音同或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假借义产生的途经有两种: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

莫—→没有人

其—→第三人物代词 笑—→动作

一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如财通裁。

2、如何区分引申义和假借义

主要看它和本义有无联系,有联系的是引申义,没有联系的是假借义。

第二单元 文选: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题解】

本文记述我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一个食客冯谖的故事。冯谖通过收债“市义“、游说诸侯和立宗庙于薛三件事,表现了他的卓越才能,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文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补充注释】

自存:指养活自己。

食之:给他吃,食音si。

揭其剑:揭,高举,成语有“揭竿而起”。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以我为客。客:名词的意动用法。

于是孟尝君不复歌:从此孟尝君不再唱歌。于是:从此,两个词。怪之:以之为怪,形容词的意义动用法。先生不羞:先生不以之为羞,“羞”后省略“之”,形容词意动。欲为收责于薛:“为”后面省略宾语“我”。辞曰:辞,告别。以何市而反:“以”后面省略宾语“债款”。

视吾家所寡有者: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意为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诸民当偿者:应当偿还债的老百姓。定语后置。窃以为君市义:“以”后面省略宾语“之”。

顾谓冯谖:回头对冯谖说。顾:回头看,本义。高枕:形容词使动。

“孟尝君为相”句:此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赵威后问齐使

【题解】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对话,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政治主张。【补充注释】

趋登:快步登上。上古臣见君,礼节上应快步走,故触龙脚上有毛病,见赵太后时也要装出“趋”的姿势(徐趋)。登:古人喝酒,一般在高处。《诗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是其为人:这个人他的为人。

振困穷:救济困穷的人。振:即后来的“赈”,如“赈灾”。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这是帮助他的君王蕃殖老百姓的人啊。息:繁衍,增长。如神话传说中就有“息壤”。

胡为:与下文的“何为”同义,为的是避免呆板。

鲁仲连义不帝秦

【题解】 战国末,秦日盖强大,出兵围赵,魏派辛垣衍尊秦为帝。而齐国游士鲁仲连却挺身而出,反对妥协投降,和辛垣衍进行了单刀直入、针锋相对的斗争。文中生动地表现了鲁仲连反对投降的正确立场和功成不居的高贵品德,也刻画了国难当头束手无策的平原君和企图名利、毫无政治主见的辛垣衍。鲁仲连的议论,具有远见卓识,分析利害入情入理,又善于运用历史事实与生动的比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义不帝秦:根据正义不尊秦为帝。义:名词作状语,今成语“义不容辞”的“义”作用同。帝:名词的使动用法。下面第二、三段就说是“尊秦为帝。”

【补充注释】

间入:偷偷进入。间,音jiàn。按“间”原写作“閒”,本义为门中见月,此为引申义。因平原君谓赵王曰: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因:介词,通过。争强为帝:按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王一般称“王”,《说文》:“王,一贯三为王。”王本是至尊之称,但春秋后,楚、吴、越各国也自称王,战国时各大国国君都先后称王。因各国都称王,于是有些强国为了表示与其他“王”不同,便称为帝,齐悯王与秦昭王就自称为帝。汉代以后,“帝”便成了“王”之上的最高统治者,而“王”则变成了“帝”之下(类似古诸侯)一级了。

以齐故:因为齐的缘故。以:介词,表原因。“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适”与“会”都是副词,二者同义,都是“刚好”“碰巧”的意思,故二字可连用。下文(倒数第二段)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请让我替您责备他,让他回去。归:不及物助词的使动用法。见于之先生:让他谒见先生。见:使动用法,音xiàn。无从容而死:心胸不开阔而死。“众人不知,则为一身”:一般人不了解,就认为他是为个人打算。众人:一般人。“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那个秦国,是废弃礼义而崇尚斩首之功的国家。韩非子《五蠹》:“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彼:含轻蔑之意。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权”,“虏”都是名词作状语,以权作之术来使用他的士,把他的人民当作奴隶来使用。权:用作褒义时义为权变,灵活。《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用作贬义时指多变,反复无常,此句即是。

彼则肆然而为帝: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为之民:双宾语,给他当老百姓,即当他的老百姓(但“之”并非“民”的定语)。欲以助赵也:“以”介词,后面省略“之”。助之奈何:即“如何助之”。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这是因为)梁国没有看见秦称帝的危害的缘故啊。诸侯莫朝:诸侯没有谁去朝拜。莫:否定性无定代词。诸侯后吊:吊,哀悼。今成语有“形影相吊”“吊死问疾”。“而母,婢也”:你的母亲,是个婢女。卒为天下笑:结果被天下人取笑。

诚不忍其求也:的确忍受不了这种苛求啊。

其无足怪:大概没什么奇怪。其:表委婉语气的语气词,大概,或许。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先生难道没有看见那些奴仆吗。独:难道。夫:指示代词,那。十人而从一人:十个奴仆却跟着一个主人。而:转折连词。然梁之比于秦:既然这样,那么梁国和秦国比起来。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主谓倒装句。“鬼侯有子而好„„纣以为恶”:好,貌美(本义);恶,貌丑(注意这种用法)。卒就脯醢之地:结果走向被脯被醢的境地。执策而从:拿着马鞭跟着。策:马鞭(本义)。而:用在状语而中心词之间。“彼吾君者,天子也”:我们那个国君啊,是天子啊。彼:作“吾君”的定语。纳筦键:交出锁匙。原始的钥匙用竹子制成,故从竹,“箴”(即针)亦从竹。“筦”是“管”的异体字。《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下文“投其籥”,“籥”也是指锁头,与“键”同义。

摄衽抱几:摄衽,提(牵)起衣襟,这是奴仆伺候主人的礼节。听朝,上朝听政办公。

不果纳:结果没有让他入境。不果:未成为事实,没有结果。

倍殡柩:背着灵柩,实指不正面对着灵柩。按道理,儿子吊父亲应面对灵柩。设北面于南方:在南边设置朝北的位置。北面:即面北,面是动词。“南面”同。生则不得事养:(国君)活着时不能奉事供养,极言国弱。事:奉事,伺候。

饭含:古时一种殡仪,把米、玉贝放入死者口中,表示食用无乏。饭:古音读上声(扶晚反)。

“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都是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有称王的名声。“俱”“交”同义互文,避免呆板。

从而帝之:随之就尊秦为帝。无已而帝:《战国策》鲍虎注:“无已,言无止之者。”据此,则句意为没有人阻止而称帝。

“彼将”二句:他将撤去他所认为没有才能的而把位置给他认为有才能的,撤去他所憎恨的而把位置给他所喜爱的。

安得晏然而已:怎么能平安地了事呢。已:停止,指了事。何以得故宠:怎么得到旧日的尊宠。

为却军:因为他退兵。为:介词,后面省略宾语。

“适会”句:刚好碰上魏公子无忌夺去晋鄙军救赵去秦。“适”“会”同义连用。引而去:撤退后离开了(赵国)。“引”的本义是开弓,此为引申义。鲁仲连辞让者三:鲁仲连辞让多次。注意此句的语法结构。为鲁连寿:向鲁连祝寿,双宾结构。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对于天下之士来说,最为可贵的是。“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是,代词,复指“有所取者”。

触詟说赵太后

[题解]

本文的主旨在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本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心为国、富于生活经验、善于进谏的老臣形象和一个气盛偏执、溺爱幼子的女统治者形象,作者善于用轻松细腻的笔调刻画人物的言谈举止,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触詟,汉作“触龙”,当为“龙言”二字竖写过密所致。《史记·赵世家》作“触龙”。触,姓。

【补充注释】

新用事:刚上台执政。新:新近,刚(英语newly)。用事:指掌权执政。

必以长安居为质:一定用长安君作人质。质:抵押品,人质。作动词时义为抵押,《战

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

盛气而揖之: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至而自谢:与上“入而徐趋”的“而”都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谢:道歉,谢罪。窃自恕: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窃:表敬副词。玉体之有所郄:贵体有什么毛病。

恃辇而行:靠着车子走路。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辇:会意字。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吃的喝的该不会减少吧。少解:少,副词,古“少”今“稍”,古“稍”今“渐”。贱息:不争气的儿子。“息”有增长义(与“消”相对),儿子是增长物,故称“息”。媳妇也是生长物,故原只作“息”,后才加女字旁。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希望趁着(这把老骨头)还没扔到山沟时把他托付给你。及:介词,趁。托:托付。

丈夫亦怜其少子乎: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丈夫:今义缩小。怜:爱。异甚:厉害得很,特别厉害。父母之爱子:“之”,介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媪之送燕后也:您给燕后送行的时候啊。之:用法同上。也:句中语气词。必勿使反:一定别让他回来,“使”后而省略宾语。反:后来写作返。三世:三代。按唐以前父子相传只用“世”,《说文》“三十年为一世。”后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改为“代”,“代”原指朝代。

至于赵之为赵:上推到赵氏开始建成赵国的时候。按赵开国之初是晋国的一个大夫,后与韩魏三家分晋。

赵主之子孙侯者:赵主子孙当诸侯的。侯:名词用作动词。

此其近者:这样看来,近的灾祸降临自己。此其:同义词连用。身:自身。“位尊而无功”三句:(这是因为)地位尊贵却没有功绩,俸禄优厚却没有功老,而持有的贵重宝物太多了啊。也:表示判断(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尊长安君之位:使长安君的地位很高。尊:形容词使动。

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不趁现在让他对国家建立一点功量。及:介词,趁。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恣君之所使之:任凭你怎样支使他,即你想怎么支使他就怎么支使。所使之:支使他的方式。

约车,套好车子。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国君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啊。判断句。

通论

(五)——汉字的构造

阅读古书,主要是词汇问题,因为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多义词,而这些多义词与现代汉语又有很大的差异,要一一记住常用词的每一个义项,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词的本义,由于年代久远,往往被压在多个义项的最底层。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造字时代,字形与本义的关系更密切,而弄清了本义,可以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有助于对词义的掌握。因而,有必要了解汉字形体的结构。

一、关于“六书”

汉字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分析,如“徒”“行”“章”三个字,启蒙教学和书法教学从记忆字形和安排结构考虑,前两个认为是左右结构,后一个认为是上立下早的上下结构。但如果要从造字意图来分析,就不会这样分析,我们的古人早就学会从造字意图

来对汉字进行分析,这就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即“小学”所说的“六书”,下面我们进行介绍。

(一)“六书”三家说

“六书”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养国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书是六艺之一,但书中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到了汉代,才有人对六书进行了阐述,有三家,其名称和次序如下:

班固:形象、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转注、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从三家所解说来看,“六书”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名称稍异,次序也不同。清代以后,一般人在名称上采用许慎的,次序上采用班固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和字例

三家中,班固和郑众只说出了“六书”的名称,而没有给“六书”下定义,也没有举出字例。只有许慎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其理论和实践就在他花21年心血写成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其理论主要在《说文解字叙》中,在叙中,许慎给六书下了定义,还各举了两个字为例。下面简要介绍: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段注:“诘诎,犹今言屈曲也。”许氏的解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画成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形状而屈曲。物象总是由弯弯曲曲的线组成的,因而在该屈曲之处要屈曲,如“日”是圆的,字形也是圆转的。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按:段注:“有在一之处者,有在一之下者,视而可识为上下,察而见上下之意。”(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武信是也。” 按:比者,排比之意;“谊”是“意”的本字;指撝,指意义的指向(“指”即意旨字)。许氏的意思是说,把几类排列起来,合成一个意义,以见它的意旨所在。如“信”可分为“人”与“言”,排比人与言可以知道是信(言语真实)意。“武”由“止”和“戈”组成,排比“止”和“戈”可知是武勇意。(许氏按春秋以后流传的“止戈为武,认为制止战争就是勇武,把“止”解成制止,这是错误的。其实止古文字是脚义,“止戈”是人出征时荷武器,故有武勇之意)。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许氏的用字现在不太好懂。段注:“以事为名,谓半形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许氏的意思大概是,以意义所指的门类为总名,再取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相配而成。如江河都属河流这个事类,水是总名,“工”和“可”则是用来譬况“江”和“河”整个字的读音的。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后代对许氏所作“转注”的定义,在理解上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对所举“考老”两个字倒是认同的。在许书中,二字同属老部,亦同义。“老”下说:“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上,言须发变白也。”“考”下云:“老也,从老省,丂声”。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氏对假借下的定义最好理解,其意是说,本来没有这个字,(因为读音相同)依托读音才把事义寄托在该字上。但他所举的两个字例,后人大多认为不属假借,与许氏的定义不符。如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就认为是引申而不是假借(引申义与本义有联系,假借义与本义没有联系)。“令”本义为号令,“长”本义为久远,“县令”义由发令义引申而来,“县长”义也可认为是由久远义引申而来。真正“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如借小麦表示来

往的“来”。在文字产生前,小麦和来往的“来”都读lái,文字产生后,人们用象形的方法为小麦造了“来”字,因来往的lai不好造,人们就借同音的小麦的“来”来表示。《诗周颂思文》有“遗我来牟”(送给我小麦大麦)。许慎的六书理论及其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四体二用”说

四体二用说是为了对六书理论进行修正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汉人提出“六书”这个名称后,一般人都认为它是六种造字方法,班固《艺文志》中称为“造字之本”。但这种说法明清时受到了挑战,如戴震就提出了“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这就是所谓“四体二用”说。戴氏的意思是说:“六书”不全是造字之法,而应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前四书,第二类是后二书,前四书才是真正的造字之法,而后二书造不出新字,是用字之法。戴氏此说一出,遂为文字学家和训诂学家所接受。这两类的确不同,因为用前四书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造出新字,后二种却不然。如上面许慎所举的转注“考老”,“考”是从老省丂声的形声字,“老”是从人毛匕的会意字。我们另外所举的假借“来”,对小麦义来说则是一个象形字,都没有超出前四书这个范围。

“四体二用”说直到现在仍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有人对把转注、假借列入用字之法而摒弃于造字之法持不同意见,如有人认为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法”。

(四)对“四体”的进一步分类 对前四书即戴氏的“四体”,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一是从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来区分,象形、指事两种为独体字,会意、形声两种为合体字。一是从是否有表音成分来认识,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都是没有表音成分的纯表意字,而形声则是有表音成分的。独体、合体是我们现在的说法,许慎称之为“文”“字”。《说文解字叙》:“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盖,即谓之字。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这样一划分,对“六书”的分析就更加科学了。

综上可以说,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结构得出的六种条例。

(五)前四书例释

前面我们在介绍许慎对“六书”下的定义时已经顺便分析了许慎所举的字例,为了使大家对造字之法——前四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里再各举一些例子。

(1)象形

在四种造字法中,象形是一种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说它原始,是指从无文字到刚学会造字,象形应该是人们最先使用的方法。最早的文字是由画图而来的,图画是为了帮助记忆,比结绳记事使用的范围更广,但图画还不是文字,只有当图画所代表的概念得到社会承认并且有了读音,才能成为文字。说它最基本,是指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基本上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

因为象形是以物为对象的,所以象形字基本上是一些具体的概念,这些具体概念要勾画出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绘出该事物的形,一种是除了该事物的形外,还要某些背景作烘轮,前者一般称为纯体象形,后者称为合体象形。“日”“月”“牛”和教材上的“马”“鹿”都属前一种,“果”“瓜”属于后一种。如果单绘该物,则形不显,或容易与其他相似之物混淆(因为只是勾勒特征而不是写实),如只画果实,则不易分辨,只画笔形,则容易与扫帚混淆,故果实便加“木”、笔便加“手”作背景烘托。

(2)指事

指事班固《艺文志》叫“象事”。指事造字有两种形式,一是纯粹符号,一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一个符号(往往是一点或一横)以标识,指明意旨所在。

用纯粹符号代表的往往是抽象意义的词,主要是教词、方位词和次序词,如:一五上中

下甲乙。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标示符号的大多是指称对象是某一物体中的某一个部位的名词,整个物体用一个象形字,指明标示某一部位则用一个符号。如:本、末、亦、寸、刃、母,“本”“末”是以象形字“木”为基础,下面一个符号表示树根所在,上面一个符号表示树梢所在。“寸”(肱)是以“又”即手为基础,手腕下一点指示为中医摸脉时的寸口所在。

“亦”是腋的初文,象形字“大”乃人的正面形象,两点指明腋部所在。“母”由“女”和两点符号组成,符号指明乳房。

指事字中有个别不是表示事物的名词,而是动词或形容词等。如“曰”“甘”二字都由“口”加一个指事符号组成,“曰”为口上一短横,口上一短横代表口中发出的声音,“甘”本义为甜,口中一短横代表含在口中的甜物。

许慎给会意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也就是排比若干部分会合成新的意义,所排比的可能是物形,也可能是文字,前者有人称为比形会意,后者称为合字会意。

先看第一类的例子:陟、伐、休、寇 “陟”是双脚往山上爬,“伐”是人持戈,“休”是人走近树(木)旁边,“寇”由宀(mián)元和攴(pū)三个物形组成,“元”是人头,“攴”是用手拿棍子打,整个字意为在室里用持棍子打人头(本义是盗匪)。

第二类即合字会意,即会合若干字组合以表示一个新义。如:尖、尘、劣、男、婦、吠、鸣、岩、炎、焱(biāo)、林、森等。合字会意与比形会意不同,比形会意是几部分是具体的物象,含有直观性,而合字会意的几部分是抽象的文字,需要通过大脑思维借助文字的意义而体会出意义。如用力于田为“男”,手(又)持帚“婦”。因为人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所以在最初造字时代,主要是第一类会意字,第二类会意字较少(上面的“男”“婦”),春秋战国之后,第二类会意字才逐渐增多。上面我们说过,许慎在会意中举“武”为例,并且认为是止戈为武,即制止战争为武,这是以文字意义来会合成意。我们认为,“武”应该是通过物象会合成意,即人荷武器出征,换句话说,我们认为此字属于比形会意,而不是象许慎所说的合字会意。

从词性上看,会意字主要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和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4)形声

形声是一种比较晚起但最能产的一种造字方法。上文说过,形声与会意都是合体,其区别在于会意字本身没有表音成分而形声字有。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象形、指事、会意都只是表意,而形声除了保留其表意的功能外还可表音,故它越来越受到青睐。

形声字的表意程度有两个档次,第一档是意符就是整个形声字的意义,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船”、“爹”、“馨”、“頭”等。第二档只是表示本义的意义范围,意义比较宽泛,不能直接从意符获知词义,这种情况占了形声字的绝大多数。教材上举了“过”、“征”“举”、“叔”四个字,“过”意符为辵(chuî),只能告诉我们本义与走路有关,“征”的意符亦然。“举”是从手舆声,“叔”意符为“又”,又亦手,二字的本义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到底是什么动作,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但从与它们所具有的其他意义的比较中可推知。

由于不同的几个意符可以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范围,所以同一个词,有时既可用这个意符,也可用那个意符,这就是异体字产生的主要来源。如“咏”与“詠”、“踰”与“逾”、“貓”与“猫”、“嘆”与“歎”等。

上述四种造字法,指事字所占的比例最少,形声字最多,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说文9353个字的统计,各占比例如下:

象形364,占4%; 指事125,占1.3%; 会意1167,占12%; 形声7697,占82.7%。

而到了“康熙字典”,形声字占90%(黄伯荣《现代汉语》P205)。上文说过,《说文解字》不但建立了“六书”的理论,还进行了实践,许氏对前四书所用的术语不同,象形多用“象(××之)形”,会意多用“从××”或“从×从×”,形声则用“从×,×声”。指事字较杂,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者也用“从×”。

前“四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字的分析一般要根据古文字字形,形声字基本上可以撇开古文字。

二、形声字

形声字由于部件组成比较复杂,且占全部汉字的绝大多数,所以单独列出分析。

(一)形声字的结构分析(就意符与形符的位置)

1、形声字的一般结构

左形右声:钢、禄、皓、畔、桥 右形左声:鸭、功、畋、翔、魂 上形下声:竿、花、景、空、崇 下形上声:想、掌、烈、裂、膏 内形外声:辨、哀、闽、辫 外形内声:匮、闸、衮、街、园 上述六种结构中,左形右声最多,内形外声最少。有些意符,其位置比较固定,如“金”、“示”“竹”等,“金”“示”在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全居左,“竹”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基本居上。由于思维定势的原因,人们一看到左边有“金”“示”,上边有“竹”,就“不假思索”地认为是当然的意符,这种类推有时候会出错。如锦(从帛金声)、视(从见示声)、笃(从马竹声)、问(从口门声)、到(从主刀声)、孟(从子皿声)等。

2、形声字的特殊结构

(1)声符或意符挤占一隅。

现代汉字被称为方块汉字,人们在刚学书写时往往画“田”字格,上面我们所讲的一般结构,其声符和意符所占的位置是有定的,前四种一般是一半对一半,后一种是四周对中间,但有些形声字的声符或意符却只占一隅。

如:徒(从辵土声)、徒(从辵止声)是声符居右上角,颖和颖(分别从禾和水,顷声)是形符居左下角,修、脩、倏(分别从彡、肉、犬,攸声)是形符居右下角。

(2)省形和省声

省形即省去意符的一部分笔画,省声,即省去声符的一部分笔画。之所以省去一部分笔画,有时仅仅是因为着书写简捷,有时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省形的如:

星,从晶省,生声; 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例一仅仅是为了减少笔画,后三例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因为若不省就不但累赘,也不成方块了。

省声的如:

星,从晶省,生声; 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例一仅仅是为了减少笔画,后三例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因为若不省就不但累赘,也不成方块了。

省声的如:

秦,从禾,舂省声;童,从辛,重省声。炊,从火,吹省声。

(二)形声字意符的表意功能

象形、指事、会意三者都是纯表意字(没有表音成分),其表意体现整个字形上,形声字的表意却主要体现在意符上。

从理论上讲,形声字的意符与造字时的意义(我们不用“本义”这个术语,因为本义是与引申义相对而言,换句话说,只有多义词才可讲本义,但有些词包括形声字表示者直到现在仍是单义词,如鹅、马等)应该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从意义的清晰度看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与整个字的意义相同,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船”、“爹”、“顗”等。第二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只是初始义的意义范畴,这种情况占了形声字的绝大多数,以至于第一个层次可以忽略。如“鄙”的初始义与城邑有关,“过”的初始义与走路有关,“贼”的初始义与干戈有关,“赖”的本义与钱财有关。第一种情况清晰度很强,第二种情况清晰度较弱,只提示一个意义范围。尽管只提供一个范围,但好比外部贴了标签,给词义归了类,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人们凭借外形可以在所提示的范围内猜测,而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字形与意义毫无联系。

以上是就理论而言,实际上有时候从意符可能看不出与现有义的联系,或意符与初始义完全无关。这两种情况教材中都讲到了,而且都各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是看不出意符与现有义有什么联系,举了“试”和“权”两个例子,通论

(二)讲过的“该”也如此。这可能是初始义已久,后来少用,文献上找不出例证。

第二种情况是意符与初始义无关,这主要是一些后起形声字,特别是为了分化词义而造的区别字(本书叫古今字,下一节将讲到)。因为后起形声字所分担的有时是本义,有时是引申义,有时是假借义,当分担的是本义如“孰—熟”、“队—坠”时,意符当然与初始义有联系,而当分担的是引申义或假借义时,意符与初始义就不一定有联系了。教材中举了“縣—悬”和“景—影”,后起形声字都是为引申义而造(縣本义为悬挂,引申为心上挂念;景本义为日光,引申为阴影)。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见—现。“出现”原来只作“见”,后来写义为“玉声”的“现”,“现”的意义是“玉声”,而“见”的初始义是看见,与意符“玉”完全没有联系。

三、汉字的部首

上面我们从汉字结构的组合来对汉字进行了分析,因工具书的编排主要是按部首来编排的,而学习古汉语离不开工具书,所以这里专门讲汉字的部首。

(一)部首与意符

部首与意符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部首的对象是所有汉字,而意符是与声符相对的,其对象只是形声字(有人把组成会意字的可独立的部分也称意符,我们正采用这种说法)。所有的字都可以归入某一部首,不管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而只有形声字才有意符。就《说文解字》540个部首,有很大一部分从来没有作过意符,特别是较少的部首,如

一、丨、丶、丿等;有些笔画多的部首也从来没有作过形声字的意符,如教材上所举的“冓”部。“冓”部所统属的只有几个字,除“冓”外,还有“再”(从冓省),爯(从爪冓省)都不是形声字,因而也没有意符。

(二)文字学原则部首和检字法原则部首

自从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首创部首编排后,后代的工具书基本上都采用部首编排法,但同样是部首编排法,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工具书中所归属的部首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文字学原则部首与一般检字法原则部首差别更大。

所谓文字学原则部首,是指根据文字学原则即“六书”而确定的部首,所谓检字法原则

部首,是指根据书写习惯而确定的部首。文字学原则部首的具体操作原则是:象形字因为是独体字,整个字作为部首,而不管其笔画多少;形声字一定以意符为部首,而不管在什么部位;指事字或以整个字作部首,或以用作烘托的象形字作部首;会意字一般以会合成意的比较重要的部分作部首。检字法原则部首是按照书写习惯,一般原操作原则是按照书写习惯取部首(上下结构,上可成部首则取上,上不成部首则取下;左右结构,左可成部首则取左,左不成部首则取右;内外结构,外可成部首则取外,外不成部首则取内。)

由于取部首的依据不同,所以同一个字,两种部首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相对而言,一致的地方是主要的,如:

例字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象形)文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检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例字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指事)“文”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检”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例字 冠 计 宦 突 涉 好 囷 析(会意)

冖 言 宀 穴 水 女 囗 木 冖 言 宀 穴氵女 囗 木

例字 松 茅 恐 简 地 空 时 宇 奸(形声)“文” 木 艸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检” 木 艹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一致的如:

例字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象形)“文”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 “检” 廿 勹目彡 彳 厂 日 勹丿 例字 朱 刃 丹 “文” 木 刃 丹 “检” 丿 刀 丿

例字 库 崇 甜 寇 雀 负 看 相 牧(会意)“文” 车 示 甘 攴 隹 贝 目 月 攴 “检” 广 山 舌 宀 小 刀 手 木 牛

例字 锦 问 视 徒 冯 和 旗 纂 佞(形声)“文” 帛 口 见 马 口 认 系 女 “检” 钅 门 礻 彳 冫 禾 方 竹 亻

例字 修 腾 刖 翔 欣 砻 贼 膏 赢(形声)“文” 彡 马 刀 羽 欠 石 戈 肉 贝 “检” 亻 月 月 羊 斤 龙 贝 高 亡 本节我们讲汉字的构造,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作为至今为止几乎是唯一的表意文字的特点,学会分析其造字意图的结构,掌握其本义,并进而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我们在这一节开始时曾举过“徒”、“行”、“章”三个字,学了这一节,我们完全可以懂得运用“六书”来分析其结构了:“徒”是形声字,从辵,土声;行是象形字,本义是路;“章”是会意字,从音从十,《说文》:“乐竟为一章”。

通论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本节是讲古书中的用字情况。汉语的用字情况比较复杂,尽管古汉语基本上一个字代表

一个词,但是字与词之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从现在的角度看古代书面语,既有几个字共表一词的情况,也有一个字表数词的情况。

几个字共表一词的主要有:①通假字(本有其字的假借);②古今字;③异体字;④繁简字。

一个字表数词的主要有:①假借字(本无其字的假借);②同形字。

关于假借字,我们在讲“六书”时已过,这里再举几个例子,如“之”既可表动词“往”(本义),义可表虚词(假借义),“夫”既可表名词男子(本义),又可表虚词(假借义)。

同形字即几个词共用一个字形,广义上的同形字包括上面的假借字,这里讲的是狭义上的同形字。如炮炙的“炮”(páo)和火炮的“炮”(pao),日晒的“暴”(pù)和疾速的“暴”(bào)(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甲胄的“胄”和后裔的“胄”(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

本节讲三个问题:①古今字;②异体字;③繁简字。

一、古今字

应当首先指出,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与古人所说的古今字不是同一个概念。古人所说的古今字,如段玉裁所言:“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说文》段注“余”字下)包括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如“亡无”“伯霸”;由形体造成的古今,如“鬴釜”“猫貓”;也有因意义分化造成的古今,如“反返”、“竟境”。后一种古人称为区别字,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只指后一种,即古人所说的区别字。

(一)古今字的定义

本教材没有给古今字下定义,这可能有它的难处,但根据其表述与例子,大约可以这么说:一个字“兼职”过多,后来造出新字来分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职务”,原有的字与新造的字便构成了古今字。

(参考:郭锡良《古代汉语》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按:这个定义与段玉裁的解释是一致的。)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兼职”太多,即一个字有多种意义。上面我们在词汇部分里讲过,一个多义词,除了本义外还有引申义,有些还被借作其他词而有假借义。因此,所谓“兼职”太多,是指该词(字)除了本义,还有引申义或假借义(有时是既有引申义又有假借义)为了分担其过重的负担,后来就造一个新字分分担其中一些意义。若从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本考察,则古字与今字在进行意义分工以后形成下面几种局面:

1、古字用于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

孰——孰 其——箕 莫——暮 衰——蓑

2、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责——债 盖——溢 原——源 州——洲 奉——捧

3、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

说——忆 赴——讣 敛——殓 道——導 昏——婚

4、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假借义。

辟——避 舍——扌舍 与——与欠 胃——谓

(三)古今字形体之间的关系

古字和今字绝大部分都有形体结构上的相承关系,只有很少没有形体上的相承关系。

1、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1)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意符(大多数)

聿——筆 它——蛇 竟——境 田——畋 昏——婚(2)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声符(极少)自——鼻 礻——祗

(3)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意符(较多)

说——悦 赴——讣 敛——敛 错——措 振——赈(4)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声符(很少)研——砚

(5)今字在古字基础上略为改变(很少)大——太 陈——阵 母——毋

2、没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吕——膂 身——娠

(四)古今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大多数是一对一,即一个古字,一个今字,也有个别是一个古字衍出几个今字的,前者无须举例,后者如:

辟 采 田 避 僻 闢 譬 採 彩 畋 佃

(五)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古今字(区别字)与通假字是从不同角度来命名的,二间之间有区别,又有交叉。中学教材中不使用“古今字”这个概念,所有古今字都说成通假字,它们的区别留待讲到通假字才讲。

二、异体字

(一)定义

异体字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完全相同,意义也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广义的异体则还包读音相同而意义只部分相同的几个字,如

“困睏”等。一九五五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录的是广义的异体字,本教材所讨论的则是狭义的异体字。狭义的异体字《说文解字》称为“重文”,此书共收重文1163个。重文不另外立字头,只附在正字的后面。

(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一个字按理说应该只有一种写法,但因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造出来的,前人造了,后人还可能另造,同一时期,甲地的人造了,乙地的人还可能也在造。除此以外,隶变之后由于隶古字产生了一批异体字,还有因为书写方便而造的笔画稍为变异,(孔乙已所说的“回”字有四种写法即回、囘、囬、廻、前三字即属此类)。

(三)异体字的形体类型

从形体上看,异体字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造字方法不同,如泪涙、嵩崧。

2、意符不同(最多),如遍徧、逼偪。

3、声符不同,如勋動、筍笋。

4、意符声符都不同(较少),如村邨、猿蝯。

5、部件位置不同,如够多句。

(四)异体字的辨识

辨识异体字,一定要本着其定义进行。狭义异体字,不仅意义要完全相同,读音也要完全相同,如果不符合定义的,就不能算是异形字。教材中举了“寘置”、“雕彫凋”、“亡无”和“沽酤”四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第一组和第四组可说是种属关系,第二、三组可说是交叉关系,而异体字应该是全同关系,故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同样,下面这几组都不能认为是异体字——游遊、獲穫、淫婬。这三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看,都属于种属关系。

还应该指出,异体字是有时代性的,有些原来是异体关系的,后来意义在某些方面有了

分工,变成了非异体,相反,有些原来不是异体的,后来变成了异体。前者教材中举了“谕”和“喻”的例子,又如“或”与“域”。《说文》——“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从土。”据此,“或域”异体(或国是古今字)。后者如“于”“於”,《说文》——“乌,孝鸟也。”“於”本义为乌鸦,原来与“于”音义均异,后来“於于”音近,人们便借“於”为介词,于是变成了异体字。

(五)异体字与古今字(区别字)的区别 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从产生时代的先后看,古今字的“今字”一定产生在“古字”后,而异体字中的几个字可能有时间先后的问题,也有可能同时或分不出时间先后的问题。

(2)从意义上看,今字所分担的只是古字的一部分意义,而一组异体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换用。这是最主要的。

(3)从读音上看,今字是为了区别意义而造的,有时与古字在读音上要有所变化(如莫暮、说悦),而异体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本教材在注释时异体字和古今字所用的术语是截然分明的——异体字用“某同某”,古今字用“某,后来写作某”。如《齐晋鞌之战》“旦辟左右”下注——“辟,避开,后来写作‘避’。”“韩厥俛定其右”下注——“俛,同‘俯’”。

古今字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的异体字是造成汉字字数越来越多的两个主要原因,东汉时代的《说文解字》包重文才收10516个(重文1163个),宋代的《广韵》已收字26194个,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增加到47035个,1986年出版的《汉字大字典》更多达56000个左右。由区别词义而造的今字绝大多数是为了便于目治,因而对阅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音义全同而只是形体不同的异体字却只能增加我们识字的负担,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对此进行了整理,确定其中一个为规范字,其他为不规范字。

三、繁简字

(一)定义

繁简字是繁体字与简化字(简体字)的合称,繁体字与简体字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个字只有一种写法,不管笔画多繁,都不能叫繁体字,不管笔画多简,也不能叫简体字。如“禮礼”两字同词,前者笔画较繁,是繁体字,后者笔画较简,是简体字。但“爨”(cuàn)是一字一词,笔画虽繁,也不能叫繁体字。

(二)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简化字是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众为了书写便捷而趋简求者的结果。虽然不是立下法则才进行简化,但一代一代趋简的结果,其方法也日趋明朗化,形成了下面几种主要来源——

1、取古体字,如礼禮、乃廼。

2、草书楷化,如头頭。

3、同音替代,如后後、向嚮。

4、取其部分,如声聲、亲親、虫蟲、烛燭。

5、改换偏旁,如庙廟、怜憐、拥擁。

6、重新创新,如國国、护護。

上述简体字,都是建国前已经出现了的,有的在唐,有的在宋,有的在元,有的在太平天国(据蒋善国《汉字形体学》P379-382)。解放后简化汉字,就是以这些早就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为基础,再运用上述方法简化了部分笔画较繁的汉字。上述六种来源,除了同音替代这种以外,其余的其实都可纳入异体字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建国以前的这些简体字,一般只出现于民间,在政府公文中一般只用相应的繁体字。

第三单元 文选

论语

(一)学而

[补充注释]

就有道而正焉——向有道理的人请教而就正于他们。焉——兼词,于此,指代“有道者”。可谓好学也已——可以说是好学的了。也已——语气词连用,重点在后一个。

(三)里仁

[补充注释]

(1)道——指道理,真理。(2)道——学说。

何谓——“谓何”的倒装,说的是什么意思。而已,语气词,罢了。(4)焉——兼词,于此(此指贤人)

(五)雍也

【补充注释】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回也贤哉”。

(六)述而

【补充注释】(1)“默而识之”的“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学而不厌”的“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2)讲——讲习,研究。按不能当讲话的“讲”讲。是吾忧也——“是”指代(复指)前面三种。(3)枕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枕。(4)女奚不曰:奚,疑问代词,为什么。(5)若圣与仁——若,至于。

(十)先进

【补充注释】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2)攻——抨击,讨伐。(3)闻斯行诸——诸,“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如之何斯闻斯行之——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赤也惑——惑,迷惑,不明白。(4)侍坐——陪坐。

毋吾以——宾语前置。以——动词,这里指回答。居则曰:居,平居,平时。《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居”与“用兵”相对,指平时。

不吾知——宾语前置。

则何以哉——就干什么呢,宾语前置。以——动词。率尔而对——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因之以师旅——因,本义是有所凭借,这里是“继之”,即“跟在后头”之意。

且知方——方,与《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方”同。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选择连词,或者(按古汉语表示选择的“或者”用“如”或“若”表示)。

“如其礼乐”句——古时视礼乐为治国之本,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冉有看孔子笑子路毫不谦让,所以在回答时有所谦让。

宗庙——古时甚重宗庙,《左传成公十二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会同——康有为《论语注》——“《春秋繁露竹林》‘刘顷公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知会同之难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注意“之”与“焉”的不同,“能”是及物动词,带“之”;学这里是不及物动词,带“焉”(“焉”是兼语,于是)

铿尔——尔,词尾,用法用“然”“焉”。《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铿”与“硿”的都是象声词。

舍瑟而作——放下瑟站起来。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介词,用作同“于”,表示比较异同。浴手沂——“乎”,介词,表示动作的处所。下“风乎舞雩”同。咏而归——而,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按——子路即季路,字子由;曾皙,名点;冉有,字子有,名求;公西华,名赤,字子华。

(十一)颜渊

【补充注释】

(1)斯谓之君子已乎——斯,这,指示代词。(2)何患——怎么担心。患——担心。

(3)于斯三者何先——斯,这,指示代词;先,先,名词用如动词。(4)“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谓语前置。

(5)如之何——对这怎么办。之——代词,指代“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如之何,如何。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君孰与不足——孰与,用于比较,“何如”的意思。

(十二)子路

【补充注释】

(1)子将奚先——您将先干什么,宾语前置。野哉由也——“由也野哉”的倒装。野——粗鄙。君子于其所不知——君子对他所不懂的东西。(3)子适卫——适,到„„去,本义。(4)宰——县宰,主持一县政事的长官。

(5)因为好人坏人都喜欢的人可能是原则性不强的稀泥),即《阳货》中的“乡原”。

(十三)宪问

【补充注释】

(2)召忽死之——召忽为他而死。死之——有人称为“为动用法”。(3)一匡天下——使天下统一。谅——诚实(本义),原为褒义。《论语季氏》——“友谅,直友,友多闻,益矣。”这里含贬义。

(十五)季氏

【补充注释】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指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即军事。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小辈拜见长辈读作xiàn。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尔是过,“尔”是“过”的宾语前置。过——《过奉论》的“过”,归过于,责备。

邦域——国家领土内。

何以伐 为:为什么要打它呢。

夫子欲之——之,指“伐颛臾”这样事。陈力就列——“陈力”是“就列”的条件。不能者止——止,指废退,卸职。危而不持——而,表示转折关系。“颠而不扶”中的“而”同。焉用彼相——干嘛用那个“相”呢?焉——疑问代词,怎么。后世必为子孙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的忧患。

盖均无贫——盖,句首语气词,这里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既来之,则安之”——“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今义已变。远人不服而不能来——“来”后者略宾语“之”,使动用法。分崩离析——指季氏三兄弟四分公室。

萧墙之内——按当时鲁哀公实际上只是个傀儡,但因为仍为君,故季氏要专权,不得不有所顾忌,“萧墙之内”指内变。今成语有“祸起萧墙”。

(十六)阳货

【补充注释】(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按注意两个“见”的用法和读音,用作使动时读作xiàn,用作一般动词当“拜见”讲时读作jiàn。

遇诸涂——在路上遇见他。诸——“之乎”的合音,之指阳货,“乎”为介词,用法同“于”。

迷其邦——使自己的国家迷乱。迷,使动用法。日月逝矣——时光消逝了。吾将仕矣——仕指当官。

(十七)微子

【补充注释】

(2)歌而过——而,用在状语与中心词之间。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第一分句的主语是接舆,第二分句的主语是孔子。辟——避开,后来写作“避”。

(3)耦而耕——而,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问津焉——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焉——兼词,于此。夫执舆者——夫,指示代词,那。

而谁以易之——而,第二人人称代词;谁以,以谁,即与谁,介词宾语前置。

子路行以告——子路赶上孔子,把情况告诉孔子。介词“以”和动词“告”后面都省略“之”,前一个指子路与两位隐者的对话,后一个指代孔子。

鸟兽不可与人同群——“与”后面省略“之”,指代前面的鸟兽。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斯人之徒”和“谁”都是宾语前置。“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假设复句。有道——与“无道”相对,“有道”指政治安定太平。“与”后省略“之”,指代子路等学生。

(2)从而后——跟从却落在后头。从——跟从。

拱而立——“而”用于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杀鸡为黍而食之——食(sì)之,给他吃。

见其二子焉——见,使动用法。按——子路年长,按礼节应小辈拜见长辈。以告——“以之告之”的省略。

至则行矣——“至”的主语是“子路”,“行”的主语是丈人。则——连词,表示与意料相反的,可译为“却”或“原来已经”。”

不仕无义——不当官是不应该的。按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

如之何其废之——怎么能废掉它呢?如之何——怎么。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君子之仕也——“之”介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下面一句“道之不行”的“之”用法相同。

(十八)子张

【补充注释】

(1)云何——说什么,怎么说。(按疑问代词用宾语但没有前置)尊贤而容众——尊敬贤才,包容一般人。

嘉善而矜不能——表彰好的,而同情没有才能的。

“我之在贤与”句——假设复句。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如之何其拒人也——怎么能拒绝人家呢。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2)君子之过也——过,犯错误,动词。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过也——也,句中语气词(按此为时间状语)。下“更也”同,(3)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文武之道。莫——代词,没有什么地方,即“到处”之意(everywhere)。

何常师之有: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常——固定。

礼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

【补充注释】

是非君子之言也——这不是君子的话。判断句。参也闻诸夫子——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这句话的。诸——“之乎”的合音。之——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句话。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既然这样,那么老师是有所指而说的。然,承上;则,启下。以斯言告于子游——把这些话告诉子游。斯——指示代词,这。

“甚矣,有子之言似夫子也”——谓语倒装句。直译 为:有子的话像老师,(像得)可厉害了;意译 为:有子的话太像老师了。

若是其靡——主谓倒装句。

载宝而朝——用车子装载宝物上朝。其货——货,动词,行贿。

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我本来就说(这)不是老师的话。固——副词,本来。制于中都——在中都订立制度。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由此知道他不希望(死去)快点腐烂。“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先派子复去(试探),又派冉有去申明(其用意)。“先之„„申之”是古人尤其是《左传》经常运用之一种外交手段。

苛政猛于虎

【补充注释】

妇人哭于墓者——定语后置,哭泣于墓之妇人。式而听之——俯身扶轼而听她哭。式——通“轼”。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您这么哭啊,的确很像连着有几重伤心事的。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似„„者——好像„„的样子。

舅——家公,与姑(家婆)常连着说。

死焉——死于此。按——用“焉”代上文的“于虎”。苟政猛于虎,残暴的政治比老虎凶猛。

大同

【补充注释】

与于蜡宾——参与蜡祭陪祭工作。与(yǜ)——动词。蜡——(zhà)与“蠟”(là)不词,今“蠟”简化为“蜡”。观——由动词“观”(guān)引申而来,名词,读作(guàn)。

何叹——为什么叹息。

大道之行也——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个朝代的英豪。未之逮——即“未逮之”,没有赶上这样的年代。有志焉——焉,于此,指代“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

大道之行也——原始共产主义推行的时候。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之„„也,表示时间状语。

讲信修睦——讲求信用,修好关系,达到和睦。“亲其亲,子其亲,子其亲”——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亲”“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矜寡孤独——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幼而丧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这四种人,都是政府优抚救济的对象。

货恶其弃于地——注意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下“力恶其不出于身”同。恶——讨厌,恨。谋闭而不兴——阴谋杜绝而不兴起。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作乱、贼为三种危害社会的人。注意盗与贼的不同——“盗”指一般的盗窃,“贼”指“杀人、害人”。作,义同“兴”。

外户而不闭——从外门把门拉上而不上闩。户——名动用作动词。按史家常把太平盛世称为“夜不闭户”。

大人世及以为礼——天子诸侯把传位给儿子或弟弟作为礼制。父终子嗣为“世”,兄终弟接为“及”。按商代诸侯天子无子则传位给弟弟。“世及”是“以”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下二句同。

以为固,把„„作为固守措施。固——这里用作名词。礼义以为纪——把礼义当作(治国)纲纪。《说文》——“纪,丝别也”。以贤勇知——以勇者智者为贤。

谋用是作——阴谋由此而产生。用——介词,因,由。是——指示代词,这。按——“谋用是作”与“兵由此起”对文。

著其义——使其义著,使动用法。义,合理的事情。下“著有过”同。考其信——使其信得以成就,使动用法。考,成就,完成。

刑仁——以仁为准绳。名词的意动用法。刑——铸造器物的模子(后写作“型”),引申为法则,准绳。

示民有常——指示人民要有常规。

在执者去——执,为“藝”(种植)的本字,会意,引申为权势。(后来写作“势”)

教学相长

【补充注释】

佳肴——美味的肉食。肴——从肉爻声。旨——说文——“美也,从甘匕声。”

至道——好到了极点的学说。至——形容词。知困——知道困惑。困——困惑不通。自反——自我反省。

教学相反——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学学半——直译 为:教和学各一半;意译 为:教和学是有机的统一体。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吧.其——句中语气词,大概。“是”为“谓”的宾语。

博学

【补充注释】

笃行——笃,老实。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除非不学,学了如果学不会,决不放手。下几句仿此。

人一能之——别人一次能学会它。能——动词,能学会,能做到(与今能愿动词的“能”稍异)。

已百之——自己学习它一百次。百——用作动词,学一百次。果能此道——果真能实行这个方法。能——动词,能实行。

诚意

【补充注释】

诚其意——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诚——形容词使动。

如恶(wǜ)恶(â)臭——好像讨厌不好的气味。前“恶”动词,后“恶”形容词。臭(xiǜ)——会意字,气味(本义)。今有“臭味相投”、“乳臭未干”。

如好(hào)好色——好像喜欢漂亮的女色。好(hǎo)——漂亮,貌美。色——这里指女色。

此之谓自谦——这就叫作心安理得。谦——通“慊”(qiâ),满足。小人閒居为不善——小人独处时就会作不善的事情,(因为无人监督)。閒居,独处。閒音Xián。

无所不至——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即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著其善——张扬他的善行。著——使„„显示,使动用法。人之视已——之,介词,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见其肺肝然——好像看见他的肺肝一样。如„„然——像„„的样子。

“此谓”句——这就叫做心中有实在的东西,一定显露在外面。诚——指实在的东西,此处指邪念。形——表现,显露。

其严乎——真是严肃可畏啊。

富润屋——富裕能使屋子生光彩。润——形容词使动。下句同。德润身——善德能使身荷宠光。

心广体胖——心胸开阔了,身体也会安泰舒坦。“心广”是“体胖”的条件。【思考与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2、夫子式而听之。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6、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7、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8、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二、把下面几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1、《苛政猛于虎》全篇。

2、P211《大同》第2段。

3、P213《教学相长》全篇。

4、P214《博学》全篇。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2、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5、以贤勇知,6、刑仁讲让。

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8、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人,已千之。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1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通论

(七)——判断句,也字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对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式。古代汉语的谓语可以由名词充当,也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一般说来,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判断句,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叙述句,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描写句。古代汉语的描写句比较简单,且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没什么差异,我们不讲,叙述句比较复杂,下一节将要讲到,本节只讲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语言表达形式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基本形式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如“我是中国人”,“我不是海南人”。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今天星期四”,但这种情况很少,且不能随意运用。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从一开始就不用判断词“是”,后来出现了与现代汉语一样使用判断词“是”的新形式,但书面语中一般仍用旧形式。在“是”还没有演变为判断词以前,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是下面两种语言表述形式——

1、„„者,„„也。如:(1)彼吾君者,天子也。《鲁仲连义不帝秦》(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同上)(3)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已忧者,农夫也。《许行》(4)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所谓故国者》

2、„„,„„也。如:

(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焉》。(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同上)(7)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齐桓公伐楚》(8)晋,吾宗也。《宫之奇谏假道》(9)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夫子当路于齐》

上面两种形式,从文献中看,只有“也”者最多,既含“者”又有“也”者较少。“也”用连判断句末尾煞句,帮助表示判断,“者”于主语后表示停顿。这个“者”一般认为是语气词,郭锡良认为是代词,复指主语。

除了这两种形式,还有只用“者”不用“也”和“者”“也”都不用两种。如:(10)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11)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老子》(1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1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这两种远不如前面两种常见。四种形式中,有“者”有“也”者判断的意味最佳,“者”“也”都者这种判断的意味最弱,加上“也”,判断的意味就得到加强。如(11)句《孟子·縢子公上》为:

(14)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加了“也”,判断的意味就明显了。由于古书没有标点,这种“者”“也”都不用的判断句在断句中就更难些,后两种可以说是前两种的变异。“者”“也”都不用这种如果判断句单独出现,则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加逗号停顿。

以上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第一大类形式,这种类型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谓之间书面上一般要加逗号表示较长的停顿,二是用语气词“者”“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有另一种大类型,它们在主谓之间往往都不需加逗号,又分为三种情况。

1、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副词“诚”“亦”“皆”“乃”“即”等。如:(15)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16)子诚齐人也!《夫子当路于齐》(17)是亦圣人也。《许行》(18)充即庐江人。《世说新语·方正》(19)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庄子·盗跖》 其中,“诚”“乃”“即”是加强判断肯定语气的,带有申明或辩白的口气,“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确”,“乃”“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便(是)”,因此在白语文中,“即”“乃”后面还可以加判断语“是”,说成“即是”“乃是”。由此可知,“即”“乃”本身并不是判断词。

2、主语和谓语之间有语气词唯(惟、维)联系。如:(20)民惟邦本。《伪故尚书五子之歌》(21)是维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类判断句中的“维(惟)”很像判断词,其实是句中语气词,其作用是引用谓语和加强语气,若换上副词“乃”“即”,肯定的语气会变得强一点。我们之所以说它们不是判断词,是因为它们的后面不仅可以跟着名词,还可跟着形容词和动词,跟着形容词的是描写句,跟着动词的是叙述句。如:

(22)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宫之奇谏假道》(23)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例(22)中的“馨”是形容词,例(23)中的“时”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及时”之意。

3、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动词“为”。“为”是一个包罗万象,用途很广的一个动词,有点类似于英语的do,几乎可译成任何一个动词。如我们在前面的文选中学过的“为之驾”“为国以礼”“杀鸡为黍而食之”“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各自可译为“安排”“治理”“煮”“针对”等。由于它经常用在名词或代词之间,因此动词的意味逐渐减弱,有时十分接近判断词“是”。如:

(24)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25)汝姓何,是荷叶之荷,河水之河。《北史·何晏传》 例(24)为两个判断句,一个用“为”,一个不用。例(25)也含两个判断句,“是”与“为”互文而用,意为即是荷叶之荷,又是河水之河。

但是,真正相当于判断词“是”的例子并不用,这可能是文言文中已有语气词“也”这种形式,而口语中后来又有判断词“是”这种形式,使得“为”作判断词不能广泛推行。古汉语中类似判断词的“为”,很多还有实在的动词义,如“颍叔为颍谷封人”的“为”是“担任”的意思,教材中所举的四个例子虽然可译为“是”,但动词义还比较实在,因此,王力先生认为不是真正的系词,而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否定副词“非”。如:(26)是非君子之言也。《有子之言似夫子》(27)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蹇叔哭师》 “非”虽然可译为“不是”,但这是否定整个谓语的,不是“不”与“是”的结合体。由于古文中省略主语的情况比现代汉语多,所以古代汉语中省去主语的判断句也比现在要多,在理解和翻译时要补上主语,这是需要加以注意。

(二)“是”和判断句

“是”在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在判断句经常用到“是”字。可做主语,也可作谓语。做主语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做主语,一是复指前面的话,与前面的话一起做主语,第一种情况主语往是人或物,第二种情况主语往往是一件事。

先看第一种情况:(1)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2)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赵威后问齐使》 例(1)的“是”指物,例(2)的“是”指人。第二种情况如: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宫之奇谏假道》(4)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江乙对荆宣王》(5)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这种句子的“是”是复指前面的话,指的是一件事。如例(3)中“是”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其余类推。

上述两种情况的“是”,由于用在名词性成分之前,往往被人误解为判断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这可以从两方面来旁证。一是“是”可说成“此”,一是当句中有“是”又有副词时,“是”总是放在副词之前,而不在副词之后。如:

(7)至攘人犬豕鸡豚,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8)至入人栏顾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保故也?(同上)(9)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10)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例(7)(8)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此”。例(9)(10)也是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是又”(而不是“又是”)。前面我们讲过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时,所

举的例(17)“是亦圣人也”结构同此。

我们之所以说上述“是”不是判断词,还因为这个“是”有时可不用,教材中(P246)举了三个例子。又如:

(11)不忘恭敬,(是)民之主也。《晋灵公不君》

以上的“是”都是指示代词,而不是判断词,但判断词“是”就是从这种形式中逐渐演变而成的。

(1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13)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鄴》 当要表达一件事所用文字很长时,不用“是”复指就显得主谓之间前后之间失衡,用“是”字复指如例(3)至例(6),则后面可独立成句,主谓之间就显得平衡。而例(12)主语较短,不用“是”字句子也不会失衡。用“是”后复指意味逐渐变弱,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例(13)主语谓语字数却很少,用“是”复指大可不必,应认为是演变为判断词了。但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没有语气词的,故真正的判断句应该是句末不用“也”。这种新形式的判断句西汉以前只出现个别例子,东汉以后逐渐增多,但由于文言文比较保守,所以直到清代如《聊斋志异》,判断句仍采用旧形式,而判断词是“是”又无语气词“也”的新形式主要出现在口语色彩较浓的文章中,这也说明旧势力是不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

“是”是指示代词作谓语的最常见是在判断句中,教材中举了三个例子,如“汤之问棘也是已”、“汤之问棘也”是主语,“是已”是谓语,译为现代汉语是——汤问棘的时候(是)这样的。下面再举例:

(14)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微子》 下面讲“是”的其他用法。

“是”作指示代词,还可用宾语前置句式中复指,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句中前“是”复指“不谷”(我),后“是”复指“先君之好”,都是作宾语前置。关于这种用法,下面讲叙述句中将详细分析。

“是”的一另一种用法是作形容词,意为“对”、“正确”。(16)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17)是已而非人,俗之通病。刘开《问说》

(18)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是”作这种用法时,有时可作意动用法带宾语,这种情况在理解上要多加注意,如例(17)“是已”是“以已为是”,例(18)是魏其是“以魏其为是”。

附——秦汉时期含判断词的判断句(1)韩是魏之具也。《战国策·魏策》(2)此是欲皆在王,而忧在员海。《战国策·中山策》(3)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4)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5)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6)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7)龟者是天下之宝也。《史记·龟策列传》(8)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邺》(9)是是竹梦,人主有死者。

(10)若枯即是常,常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三)判断句的话用

判断句是用谓语所指对主语所指进行判断的句子。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有时是用一事

物,有时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范围内的其中一类。从逻辑上讲,前者为同一关系(或重合关系),后者为种属关系(或上下位关系)。如:

(1)(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鲁仲连义不帝秦》(3)鬼候、鄂候、文王,纣之三公也。(4)董狐,古之良史也。《晋灵公不君》(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6)而母,婢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前三例主语所指与谓语所指为同一事物,是同一关系,后三例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的一部分,是种属关系。前者主语与谓语可以互换而意思基本未变,后者主语与谓语一般不能互换。

总之,真正的判断句如上两类,其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所谓判断句的话用,是指形式上为判断句,而内容上却并非表示判断,从古汉语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方法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很常见,即比喻中的暗喻。如“长征是播种机”,形式上是判断句,表达的却是比喻的内容,“长征”和“播种机”构不成判断。古代汉语此类情况也不少,如:

(1)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韩愈《答李翊书》(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4)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例(1)的“气”和“水”、“言”和“浮物”既不是同一关系又非种属关系,构不成判断,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比喻的内容,译为现代汉语是——思想修养(气),就像水一样,语言形式,就像浮在水上的物体一样。其余类推。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采用的是“之所以„„是因为„„”的形式,如“他昨天(之所以)不来,是因为突然生病了”。但现代汉语用了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因果关系的意味非常明显,换句话说,其因果内容是显性的,人们完全不觉得它是用了判断句的形式。古代汉语这种情况很是常见,但由于没有关联词,其所表示的因果关系内容是隐性的,需要认真揣摩。如:

(5)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类也。《祈奚荐贤》

(6)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7)所为见将军者,欲以救赵也。《鲁仲连义不帝秦》(8)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

(9)此其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同上)

(10)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上述例子都是因果复句,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前,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后,译成现代汉语的时要在后一分句前加“是由于(是因为)”,如例(5)要译为:建了一个官职,三样东西都做成了,(这是因为)他能推举自己的同类啊。上述所用的判断句形式,有“„„也”和“„„者,„„也”两者,后一种意义比较外显一点,前一种则比较隐蔽,应该特别引起注意。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一种比较复杂内容,这种情况中的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既不能用逻辑上的判断句去分析,也不是表示比喻和因果关系的内容,而是表示一种逻辑关系。如:

(1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12)百乘,显使也。《冯谖客孟尝君》

例(11)的“战”和“勇气”,例(12)的“百乘”和“显使”,很难构成逻辑上的判断,因为它们既不是同事物,又非同一类别,但它们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能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例(11)意为“打仗是要靠勇气的”,例(12)意为“(拥有)一百辆兵车那是很显贵的使者了”。

三种活用中,从出现的频率来看,第二种最多,第三次最少,第一种介于中间。从理解的难度看,第一种最容易,第二种尤其是只有语气词“也”者最难,第三种也较难。

二、也

“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一个语气词,它可以放在句末,也可以放在句中。

(一)用于句末

1、用于判断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这是“也”的基本用法。上面讲到判断句时,第一大类型后两种情况不用“也”,第二大类型主谓之间有“维”和“为”时一般也不用“也”,但这在判断句中出现得并不多,其余都用“也”字,就连最初含判断词“是”即“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的前期,句末仍往往还用“也”字,因此可以说,“也”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标志。例不赘。

2、用在叙述句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不毁乡校》(3)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叙述句中的“也”,仍然表示肯定语气,而不是表示陈述语气。如例(3)如果去掉“也”,则变成纯粹的陈述句,加上“也”,就增加了肯定的语气。

3、用在祈使句中

(4)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5)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邺》

祈使句中的“也”本身并不表示祈使语气,而是对这种祈使加以肯定,因为不用“也”,仍然是祈使句,上述例句中的祈使语气是由否定副词“无”和句中语气词表示的,试看下面的祈使句,它们都没有用“也”。

(7)(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桓公伐楚》(8)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左传隐三年》(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与例(4)(5)(6)一样,此三例的祈使语气是由句中语气词“其”表示的,例(8)“其”、“无”并用。

3、用于疑问句中

(10)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

(1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晋鞌之战》(12)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冯谖客孟尝君》 疑问句中的“也”并不表示疑问语气,上述例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词(代词或副词)来表示的,去掉

“也”后,疑问语气未变,加上“也”,是对疑问的肯定。下面同样是含疑问代词“何”、“谁”或疑问副词“若之何”的句子,都没有用“也”一样表示疑问。

(13)孟尝君曰:“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14)桀溺曰:“子为谁?”《论语·微子》

(15)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4、用在复句中

(16)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蹇叔哭师》

(17)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19)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祁奚荐贤》

前二例为假设复句,后二例为因果复句,例(18)由因及果,例(19)由果及因,“也”都用于后一分句末尾,表示对结果或原因的肯定和确认。

总之,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判断肯定语气。

(二)用于句中

“也”用在句子中表示停顿跌宕语气。

1、用于单句的主语后,可译为“啊”等。(20)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2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论语·述而》(22)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郑伯克段于鄢》。

应该指出来是,用于主语后的“也”是连上读,而不是得下读的。(20)(22)本来都可不用“也”,用了之后使语气得到舒缓。

2、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可译为“啊”。(23)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24)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行。《许行》(25)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

用在时间词后面的“也”如果去掉,就没有了舒缓语气,前后结合得很紧。语气词“者”可用于时间词后表提顿,二者作用相似,试看下面例子:

(26)古者冠绵缝,今也横缝。《礼记·檀弓》(27)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3、用于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时间状语。如:(2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29)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运·大同》(30)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上三例中,前二例的第一分句为时间状语,可译为“„„的时候啊”,如例(28)“君子之过也”译为“君子犯错误的时间啊”。

通论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叙述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要多一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下面逐一分析。

(一)双宾句

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如:(1)他送给我一本书。(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例(1)的“我”和“一本书”,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如上二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

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

(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画蛇添足》(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新序善谋》(9)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同上)七例中前四例为泛动词“为”,后三例为其他一般及物动词,这些非授予性非问询性动词所带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是把间接宾语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并调至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如“为之足”要译为“给它添上脚”,“为之下”译为“给他当下属”,“卜之鬼”译为“向鬼占卜过这件事”(“卜之鬼”的“之”为直接宾语)。又如教材中的“夺之门”译为“向他们关门”,“立之君”译为“给他们立了国君”。

这种一般及物动词带的双宾语,有些“之”似乎可以理解为“其”,如“闭之门”、“夺之食”似乎与“闭其门”、“夺其食”相同,有些“为”字似乎可以解释为介词“为”(wei),有些书也这样理解,但我们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对的。因为尽管古书中也有“之”用于动词后面义同“其”者,如“闻之死”(礼记·檀弓)、“度之欲有言”(汉书·曹参传),但这种句式中的“之”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组成主谓词给作前面动词的宾语,与双宾语的“之”后面跟着名词判然有别。古汉语中也有“为(wei)+代词或名词+动词”的句子,如“士为知已者死”,但这种句式后面是一个动词,与双宾语句的“之”后为名词是不同的。

英语中也有非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带双宾语的,如“He bought me a book”,译成汉语时也要把间接宾语me加介词后调到谓语前作状语,译为“他给我买了一本书”(而不是“他买我一本书”),正好与古汉语一般及物动词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走的是同一条路。

(二)表强调的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的宾语是放在谓语后,古代汉语大多数也如此,但还有三种情况是宾语要放在谓语前——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中宾语时,二是否定句中某些代词宾语时,三是强调宾语时。前两种后面将要讲到,这里只讲第三种情况。

在古代汉语中,不管是词作宾语还是词组作宾语,为了强调都可以提到动词谓语前,然后用指示代词“之”或“是”(有时用“实”)来复指,动宾结构由“动词+名词性宾语”变为“名词性宾语+指示代词“之”(或“是”)+动词”这样的语序。如“继先君之好”强调宾语“先君之好”,要说成“先君之好是继”,“其谓祁类矣”为强调宾语“祁奚”,要说成“其祁奚之谓矣”。教材中的已经举了几个例子,再如:

(1)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阳货》

(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谏假道》 若不强调,例(1)“尔是过”应说成“过尔”,例(2)“斯人之徒与”应说成“与斯人之徒”,例(3)“何常师之有”应说成“有何常师”,例(4)“虞虢之谓”应说成“谓虞虢”,例(1)的“是”,例(2)(3)(4)的“之”,都是指示代词复指它前面的名词性宾语。

这种强调宾语面前置的情况,有时还在前置宾语前面加副词“惟”“(唯)”,教材中已举了几例,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5)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6)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

(7)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8)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含“唯”的宾语前置句,强调的意味更浓,形式上也更容易分辨,其中很有几个已经凝固成了成语,如“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等。

相比之下,当指示代词作写宾语时,有时候只把宾语提前而不再用“是”、“之”复指,因此在分辨时就显得比较困难。如:

(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10)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如果不强调的话,例(9)应为“寡人问是”,例(10)应为“刈是濩是”。由于“是”可单独作前置宾语,又可以复指前置宾语,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容易混淆。如:

(11)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 此例中的“戎狄”、“荆舒”均为前置宾语,而例(9)处于相同位置上的“寡人”却是主语,“是”才是前置宾语,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应指出的是,这种结构中的“之”、“是”,中学教材当作助词,没有词汇意义,其语法作用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而言的,它们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对叙述句分类得出的两种句式。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称施事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接受者(或称受事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主动句的受事者为宾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被动句的施事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下面先以现代汉语为例来说明。

(1)他吃了。

主动句(2)他吃饭了。

(3)饭吃了。——无形式标志

被动句(4)饭被他吃了。有形式标志引进主动者(5)饭被吃了。有形式标志 没有引进主动者

前二例为主动句,其中例(1)受事者没有出现,例(2)受事者出现了。后三例为被动句,其中例(3)施事者没有出事,例(4)施事者出现了。例(3)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例(4)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形式标志为介词“被”。现代汉语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是“被”字句。

古汉语中意念上的被动句出现的历史比较早,也比现代汉语更为常见。古代汉语意念上的被动句译成现代汉语时有的可不加“被”,有的必须加“被”,如:

(5)如此,则将军之仇报。《荆轲刺秦王》(6)故不能推车而及。《齐晋鞌之战》(7)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译成现代汉语时前一例不加“被”,后二例必须加“被”,例(6)要译为“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赶上”,例(7)要译成“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这一节我们主要是讲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如:

(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麦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作册,麦被辟候赏赐了金(铜)。

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於”的出现,使被动句在表意上明显凸现,因而可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动句,全文中出现了有“於”作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当无形式标志时,主动句与被动句是同形的,容易发生混淆。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2)鹿禽(擒)。(3)麦易(赐)赤金。《麦方鼎》

例(2)不会产生歧义,译为现代汉语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费踌躇了,因为主语为人,既可能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动词的受事者,根据文意,应是后者,译成现代汉语是“麦被赐予赤金”。不难看出,“於”字对识别主动句被动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主语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时,“於”的有与否就成了主动被动的标志。如:

(4)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6)物物而不拘於物。《荀子·天论》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许行》(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动的意义是由及物动词来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动,“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现之后,后代在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还有个别地方仍然主动被动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如:

(9)西域诸国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汉书·西城传》师古注——“服属于匈奴,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同上)师古注——“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也。”

二例都有“某役属某”,但前例为被动句,后例为主动句,颜师古担心读者理解错,故加以注解。

还应该指出来的是,介词“於”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有时不容易确定。(11)屈原放逐於楚国。《盐铁论·相刺》

(12)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例(11)的“放逐於楚国”可以理解为“被楚国放逐”也,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例(12)的“膑脚於宋”可以理解为“被宋人挖去膝盖”,也可以理解为“在宋国被挖脚膝盖骨”。正因为“於”虽然使主动被动有识别的标志,但也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纠缠不清,所以,当有更好的被动句式产生之后,它就让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为”字句

“为”字表示被动时是介词,读作wei(其它介词读wei)。“为”字句最典型的结构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1)卒为天下笑。《鲁仲连义不帝秦》(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3)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5)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6)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上述六例中,前二例主语没有出现,中二例主语为人,后二例主语为非生物,可以看出,在主语出现时,主语如果是非生物,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句子被动的性质没有改

变,只是变成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已,主语如果是人,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则句子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如例(3)变为“身笑”。

上述被动结构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9)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齐晋鞌之战》

上述含“为”的被动句,无论施事者是否出现,其结构都跟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相同,只要简单地把“为”释成“被”就可以了。

“为”字表被动时后来还发展出“为„„所”式,“为字后面的施事者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据王力先进研究,“为„„所”式出现于汉代。如:

(10)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11)卫太子所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12)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13)复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15)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李将军列传》 上述六例,前四例施事者出现了,后二例施事者没有出现,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省略,出现的频率远没有前者多。相对而言,“为„„所”式只比原来的句式多了一个“所”字,但被动的意味更明显,且没有歧义,故它出现后便成了一种比“於”字还要常用的句式,直到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如“为风雪所阻”,“为事实所证明”。而原来那种不用“所”的句式,由于“为”字还有其他意义,有时候会产生歧义,故后来比较少用了,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看到。容易产生歧义的例子如:

(16)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17)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16)的“为”可以是介词“替”,可以是介词“被”,还可以是动词“成为”,分别译为“后代一定替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被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例(17)的“为”可以理解为动词“成为”,也可以理解为介词“被”,前者可译为“像我韩信也已成为俘虏了”,后者可译成“像我韩信已经被俘虏了”。正因为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后来被“为„„所”所取代。

3、“见”字句

单纯用“见”作被动的被动句结构比较简单,其结构为“见+动词”,施事者不出现。如: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2)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3)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史记·商君列传》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5)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只用“见”的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上述后二例“见疑”、“被谤”对举,“为戮”、“见疑”对举。

“见”字句如果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需要与“於”字句配合使用,组成“见+动词+於+施事者”的结构。如:

(5)臣诚恐见斯於上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6)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韩非子说难》

上述只用“见”的“见+动词”结构,后来产生了另一种新用法,“见”不再表被动,而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人把这种用法的“见”称为副词)。如: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8)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7)的“慈父见背”意为慈祥的父亲背我而去,例(8)的“或见恕”意为“或许原谅我”。现代汉语的“见谅”、“见怪”、“见笑”还保存了这种用法。由于同一结构可表达两种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故“见+动词”这种句式后来很少使用。

4、“被”字句

“被”用于被动句是最后起的,大致出现于战国末期,“被”用于被动句是从“被”的动词义“遭受”发展而来的。如:

(1)而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末期,“被”字由遭受义发展为表示被动,如:

(3)今兄弟被侵,必攻也,廉也;知已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4)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以上“被”字还有明显的动词义,汉以后“被”逐渐虚化,纯粹表示被动,但开始只有“被+动词”的形式,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5)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稍后,才出现了行为的主动者,魏骨之后逐渐得到推行。如:(6)臣被尚书召向。(蔡邕《被收时表》)(7)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被”字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后,“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得以完成。由于“被”字句没有歧义,尽管它是最后起的句式,却得到广泛运用,一直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式。

从上面我们看到被动句的整个发展情况:开始是主动被动同形,没有形式标志,接着出现了“於”字句,再接着出现了“为”字句和“见”字句,最后出现了“被”字句。由于“於”字句、“见”字句和“为”字句都可能产生歧义,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表意明确,于是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式终于被被动意味较强且无歧义的“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中优胜劣败的结果。

(四)古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 动量即行为动作的数量,古今汉语在表示动量时有两点不同。一是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动量词,如一次(下、遍、回、趟)等,而古代汉语原来就没有动量词,魏晋以后虽然产生了动量词,但文言文中一般还是采用数词直接与动词结果的旧形式。前者如“一鼓作气”,后者如“三发问而近不答”(胡铨《戊午上高宗土封事》)。

二是词序不同。古代汉语是“数词+动词”,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现代汉语则一般是“动词+数量词”,即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当补语。如:

(1)彼茁者葭,壹发五葩。《诗经召南驺虞》(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贾谊《论贵粟疏》 译成现代汉语,例(1)“壹发”译为“射一次”,例(2)“三思”译为“思考三次”,例(3)“再食”译为“吃两顿”。

古代汉语如果要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数词前面加上“者”字,这样原话就变成了截然分明的两部分——“者”字连同前面的词语和处于句尾的数词,前者整个充当句子的主语,后者单独当句子的谓语。如:

(4)(赵高)上殿,殿欲坏者三。《史记李斯列传》

(5)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询《六国论》

如果不强调行为动作的数量,一般语序例(4)为“殿三欲坏”,例(5)为“不匝旬而二得异地”,例(6)为“后秦再击赵”。数量单独抽出来放于句尾,原来的状语升格为全句的谓语,其地位就显得突出得多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后秦击赵者再”可译为“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两次”。似乎既能保留愿意,词序也未变,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二者的语法结构是大不一样的。

二、矣、焉

作为句末语气词,“矣”、“焉”和“也”一样,都用于陈述语气(包判断、叙述),而与表疑问“乎”与“欲”“邪(耶)”,表感叹的“哉”“夫”三足鼎立。由于感叹有时与疑问有交叉之处,故也可采用陈述与疑问两分法。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所以柳宗元《答杜温夫书》就说——“乎、欲、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所谓决辞,是指陈述确决语气。虽然同为“决辞”,但它们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下面就讲“矣”“焉”的用法,至于“疑辞”,后面一节我们即将讲到。

(一)矣字

“矣”与“也”虽然都为“决辞”,但二者的用法判然有别,正如《淮南子说林》所说——“‘也’之与‘矣’,相去千里。”

上面我们讲过,“也”用于句末时的基本用法是表示肯定确认语气,“矣”的基本用法是用于叙述句中,把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新情况告诉别人。关于这点,教材中分析得非常精彩到位,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左传庄公十年》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例(1)原来不可,现在可了,故用“矣”;例(2)原来未“庶”,现在“庶”了,故用“矣”,原来未“富”,现在“富”了,故也用“矣”,都在报道一种新的情况。

除叙述句外,“矣”还可以用在描写句、祈使句和疑问句的末尾。描写句的如:(3)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4)天之弃商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5)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描写句中的“矣”,不仅描写事物静的状态,还陈述了这种状态由弱趋强的过程,因此也是在报道一种新情况,当谓语前置时,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如例(5)。

祈使句如:(6)子行矣!《庄子列御寇》(7)若属皆罢去归矣!《史记滑稽列传》

祈使句中的“矣”也表示了一种行为动为的进程,如例(6)原来不能走,现在可以走了,例(7)原来不能回去,现在可以回去了。

疑问句的如:

(8)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大学》(9)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疑问句中的“矣”,报道新情况的意味不如其他句子强,但仍然是报道一种新情况,它本身不能表疑问,疑问语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表示的。

总之,“矣”不管用在什么句式中,都表示一个动态的过程,与表示静态的“也”是大不一样的,关于它们二者用法的区别,下面一段文字表现得非常清楚。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黎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这是太宰伯州黎与楚王的对话,楚王看到晋军每一个动作的进程,把它们作为一种新情况告诉太宰,因此句末都用“矣”。太宰向楚王逐一解释对方在干什么,所以句末都用“也”。在这里,“也”“矣”各司其职,是不能互换的。

跟“矣”作用相似的句末语气词还有一个“已”。如:(10)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贾谊《治安策》(11)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12)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矣”与“已”大致与现代汉语的“了”相当,有时候可以译为“啦”。

(二)焉字

“焉”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用法很广的词,它可以表示多种词性,具体各种用法各属什么词性,人们的看法有时不一致。就王力先生这本教材来说,“焉”字可以作语气词、疑问化词和词尾,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处地方(另两处分别为第二册P276和第二册P470)。疑问代词的例子如:

(1)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篓上》(2)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例(1)的“焉”作宾语,“哪里”的意思。例(2)的“焉”作状语,“怎么”“哪里”的意思。词尾的例子如:

(3)我心忧伤,叔焉如擣。《诗经小雅小弃》(4)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荀子议兵》 词尾的“焉”作用同“然”,上二例都可换为“然”。疑问代词词尾与语气词的“焉”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疑问代词是动词谓语前,词尾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语气词是在句末,这里讲的是处于句末的语气词。我们说人们对词性的分歧主要就在语气词。本教材的语气词“焉”分为三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兼词“于是”,一是纯粹的语气词,一是用于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1、兼词“于是”

这种用法的“焉”一般人都称为“兼词”,因为兼有两个词的作用,本教材是认为兼有指示代词和语气词的作用。说它是指示代词,因为它有指代的作用,说它是语气词,因为它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末表示停顿。杨树达认为是指示代词,兼有介词“于”和代名词“是”的作用。郭锡良认为它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既是指示代词,又同时兼有语气词的性质。王力重在语气,故列入语气词;郭锡良重在指代,故列入指示代词;杨树达则从其词汇意义来着眼。无论哪一家,都认它具有指代的作用。它常用于叙述句末尾,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物,还可能是处所,其词汇意义“于是”随文而译。如:

(5)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6)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7)智者作法,愚者制焉。《史记商君列传》(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苛政猛于虎》(9)昔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10)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大同》(11)积土成山,风雨生焉。《荀子劝学》(12)余收尔骨焉。《蹇叔哭师》

(13)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上述最有启发性的是例(8),前为“死于虎”,后为“死焉”,可见“焉”是指代虎的,“焉”正等于“于虎”。前三例是指代人的,“焉”分别译为“向他们(看齐)”,“跟他(相见)”和“被他们(控制)”。中三全指代事物,分别译为“被老虎(咬死)”,“从这里”和“在这方面”。后三例指代处所,都可译为“在这里”。因为人或事物也是大概念的处所,所以三者都可归入处所。

“焉”还可用于描写句中,组成“形容+焉”的格局,描写句中的“焉”一般用于表示比较。如:

(1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15)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语王》 “善莫大焉”意为“善事中没有哪一样比这更大,”“罪莫大焉”意为“罪行没有哪一种比这更大”。

“焉”不是此义讲时,“焉”前面或者是不及物动词,或者是动宾词组,还可能是形容词,而代词“之”前面一般为及物动词。试比较:

(17)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荀子王霸》(18)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

(19)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例(18)的“能”是及物动词,“学”是不及物动词,例(19)的“爱”是及物动词,“忠”是形容词。

2、纯粹语气词

上面讲过,作为兼语的“焉”指代范用和方面,包括对象(人、事物)和处所等,如果所指代的对象和处所等在句中已经出现,句末的“兼”就不再有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了。纯粹的语气词“焉”常用在叙述句末,如:

(20)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前面有“南方”表处所)(21)彼有人焉,末可图也。《三国志吴志主传》(“彼”已指处所)

(2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一篇之中已表范围)

(23)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国语。鲁语下》(“其中”已表处所)

有时候,句中虽然没有表范围、处所等词语出现,但完全失去了代词性,也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如:

(24)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晋公子重耳出亡》(2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26)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能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焉。《史记韩长孺列传》

纯粹语气词的“焉”有时也可用于疑问句中,其疑问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来表示的,“焉”本身并不能表疑问语气。如:

(27)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

(28)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史记伯夷世家》(按——卞随、务肖都是人名)

“焉”的兼词与单纯的语气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候分得比较清楚,但由于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候同一个句子各人看法不尽相同。试看下面的例子:

(29)崤有二陵焉。《蹇叔哭师》

上一篇:红领巾环保广播稿下一篇:930烈士纪念日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