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2022-08-10

第一篇: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

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类数量较少、几乎可以全部列举、一般不再增加的词类。 从《现代汉语词典》(

2005

年第五版)中可以查找到的语气词不足一百个,仅八十多

个;且迄今为止,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的数量比较固定,新出现的语气词极少。因此,我 们认为语气词是一个封闭词类。

作为封闭词类,语气词的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其大多都出现频率高或较高,这也是 汉语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它可以表达各种语气和口气,并表现出细微的差异。并 且一个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而一种语气也可以由多个语气词表达。因此语气词在 汉语语法和表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语气词意义比较空灵,使用又多依赖于语用 因素,在句法结构上并没有明确的形式依据,使得语气词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未引起学 术界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虽然出现了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论文和书籍,但由于语气词本 身具有复杂性以及学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总难取得共识。不过由于语气词绝对数量 有限,是一个封闭词类;这就为语气词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第二篇: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完整版

一、按

根据,依照。

1.按+名。按后边可以是单音节名词,也可以是多音节名词或名词短语。用在多音节前时,“按”后边可加“着”。

按时汇报 | 按期完工 | 按一定的程序加工制作

| 按着厂长的指示办事

当名词为表示道理、条件、规律之类的时候,常与“说(来说)讲(来讲)”搭配,后面的部分表示说话人根据某种事理作出论断。

按理说,班长一定会来的

| 这件事按其性质来说是极为恶劣的

| 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按说”是省略名词后形成的习用语。

2.按+动 | 小句。

他既然没有请假,那就按缺席处理吧

| 这些苹果先按每人十斤发给职工们

二、按照

意义和用法同介词“按”。但“按照”后面不能出现单音节名词。

按照上级的指示认真执行政策 | 按照一磅等于九两折合,共计七斤六两五 | 按照规定的时间交卷(*按照时交卷)

三、把

1.与表示受事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在表意上侧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

他把挎包拿起来 | 你把地图朝左边挪挪 | 请把窗户关上 | 牧民们马上把这两个孩子送走了

上边几例的动词都可以和受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那挎包 | 挪地图

| 关窗户 | 送孩子

有时,把字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受事,但可以看成是整个动词短语的受事。

别把肚子吃坏了 | 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

| 接连把三支铅笔写秃了 | 把脚走大了

| 好孩子,你把我的心哭乱了

上边几例的动词短语也可以和受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吃坏肚子| 哭哑嗓子

| 写秃了铅笔

| 走大了脚 哭乱了心

与表示处所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在表意上也侧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

老葛把屋子堆满了

| 一口气把那三百级台阶走完了|

你把里里外外再检查一遍| 把城东城西都跑遍了

以上几例的动词或动词短语都可以和处所名词构成动宾关系:堆满屋子| 走完那三百级台阶|检查里里外外|跑遍东成西城

3.与表施事(当事)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这里的动词多数是表示消失意义的不及物动词。整个句子表示发生不如意的事情。

别把犯人跑了| 真没想到,把个大嫂死了| 偏偏把老李病了|去年又把老伴儿没了|

我还不怕,就把你怕成那样?

上边几例的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和施事名词直接构成动宾关系:*跑犯人| 死大嫂 |病老李

如果再动词后面加个了就,可以构成动宾关系,但这种宾语是存现宾语:跑了犯人| 死了大嫂 | 病了老李

即使是及物动词,“把老伴儿没了”和“没老伴儿”不是一个意思,“把你怕成那样”和“怕你”更不想干。

这种用法的“把”如果不用,句子就变成一般的主谓句:真没想到,大嫂死了 | 偏偏老李病了 | 我还不怕,你就怕成那样?

4.与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直接作谓语,即后边不出现动词。表示责怪或无可奈何。

我把你这个小精灵丫头!| 我把你这个冒失鬼啊!

这种用法都出现在我把你这个„„固定格式中,一般只用于口语。

5.与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动词后面还有宾语。

1)由动词接双宾语变化而成的。

我告诉了他这个消息——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通常是用“把”将直接宾语(远宾语)前置,而间接宾语(近宾语)仍留在动词的后边。

老师把新的运算方法交给我们 | 王林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刚回来的同学们 | 这家出版社把新出版的一百套十万个问什么赠送给灾区的希望小学

双宾语中,如果有一个或两个宾语比较复杂,就应当用“把”前置一个宾语。否则,句子结构不明晰。

*王林告诉了刚从实习基地回来的同学们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这家出版社送给灾区的希望小学新出版的一百套十万个为什么

2)与当类动词连用,组成“把„(1)„当„(2)„式”。当类动词包括“当作、作为、看作、说成”等。

我妈就把我看成宝贝了 | 年轻的赵永进把老主任当做自己的老师 | 人们亲切地把这头小象叫做版纳 | 他们在草原上把天当做被 | 我们应该把获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

这种用法,(1)和(2)应该在意思上属于同一性质,同一范畴。有的用于比喻(如把天当做被,把地当做床 ),当属特殊情况。

这种用法,有时在“成、为、作”前边还有另外一个动词。

群众填了小沟,把席棚改建成瓦房 | 把这些青年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 | 我要把那本英语小说翻译成汉语 | 他们要把杜家山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 你应当把这几次失败理解为交学费

最后一例的(2)“交学费”不是名词短语,而是动词短语。更为常见的是,(1)不是动词短语,而是动词短语。

无产阶级把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 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当做大事来抓

3)“把”后边和动词后边各有一个宾语,其中一个表示出所,一个表示受事。

隔壁老丁把白菜放满了楼道 | 隔壁老丁把楼道放满了白菜

上边两例是两种类型。前者“把”后边是受事,动词后边是处所;后者“把”后边是处所,动词后边是受事。前者又如:

我回头把爷爷送回家去| 快把书放桌子上| 又把三老扔进了河里| 奶奶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新房子去

后者又如:

队长把墙挖了一个洞 | 把花瓶插满了鲜花| 把围墙的东南西北都刷上了标语| 你别等我回来,先把炉子生上火 | 咱们就把菜刀贴上邮票 (寄还老乡)

4)“把”后边的宾语和动词后边的宾语具有领属关系 。

把苹果去了皮儿 | 把大门上了锁 | 把他免了职 | 把鲤鱼刮了鳞,剖了肚

上边几例中,“皮儿”是苹果的皮儿,“锁”是大门的锁

“职”是他的职

“鳞”和“肚”是鲤鱼的鳞和肚

还有一种,动词后边的宾语是数量短语,而数量短语说明的正是把后边宾语的数量,所以也可以看作两者具有领属关系。

你把苹果给他送去两筐 | 老杨同志把材料复印了一大堆 | 昨晚把《读者》杂志翻了几页| 刚才把衣服脱了

5)动词后边的宾语是一个代词,和“把”后边的宾语具有复指关系。

把这碗参汤喝了 | 今天谁能把准备工作做完它

6.与“被”连用,组成“被„„把„„”式。

“把”用于主动句,“被”用于被动句,一般说,“把”与“被”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有的句子即用“把”有用“被”。通常是“被”在前,“把”在后。使用条件是:

1)“被”前的受事和“把”前的受事具有领属关系或者全体和部分关系。

幸子被摩托车把腿压折了 | 他被人家把小辫子抓住了 | 小妞被玫瑰花把手刺破了 | 这只小狗被他把尾巴剪短了 | 全班同学被班主任把一般带走了

2)“被”前的受事和“把”后的受事具有同一关系或复指关系。

我是被一起子听戏的爷们把我气着了 | 你多半又被什么女人把你迷住了 | 这调皮鬼被我把他赶走了 | 胡统领被土匪把他宰了

【注意】 由“把”字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一般称为把字句。把字句有下面几个特点:

1.把字句的主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或者名词短语充当。“把”的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或者名词短语充当。也有非名词性单位作“把”的宾语的。

养病期间,我把下围棋学会了 | 上海人民把开发浦东、振兴上海看作头等大事

2.“把”的宾语必须是有定的,不能使无定的。

宾语代表有定的事物,可以用“把”前置(当然也不可以不前置);宾语代表无定的事物,只能放在动词的后边。

把那位大夫请来了 | 把大夫请来了 | *把一位大夫请来了

第1例“大夫”前有指示代词“那”,显然是有定的。第2例,没有“那”,可是指的也是确定的某一大夫。第3例“大夫”有不定数量短语“一位”,所以是不合格的说法,只能说成“请来了一位大夫”。

所谓“有定”,指大多已见诸上文或者对双方来说是已知的。如果“把”的宾语在上文中未出现过,或对听话者来说不是已知的,那么这个宾语就常常包含一个修饰语,变成有定的。

老栓把一个碧绿的包,一个红红白白的破灯笼,一同塞进灶里 | 这样,我就不得不把游湖的计划延长了一天 | 我吞吞吐吐地把昨晚的事说了出来

前边只有数量短语的名词,通常是无定的,有时,“把”的宾语虽然包含数量短语“一个”等,这个宾语还是有定的,只是说话者以为无须指明或者根本无法指明。

刚才我把一个孩子撞倒了 | 老马从你的书架上把一本书拿走了,我没看书名

前一例的“一个孩子”就是被“我”撞倒的那个孩子,是确定的;后一例的“一本书”就是被“老马”拿走的那本,也是确定的。

有时,“把”的宾语还可以是一类事物或抽象的事物,这种泛指也属有定的。

这是个自动售报机,只要你把硬币放进这个眼儿里,报纸就出来了 (放硬币,而不是放别的 )| 他挥了一下手,似乎要把一切烦恼统统带走

由此可见,“把”的宾语包括特指的和遍指的,通常不使用任指的。

他把值勤的人教训了一顿(特指) | 他把所有的人都教训了一顿 (遍指) | 他把任何人都教训了一顿 (任指)

但有一些例外情况值得注意。

他目空一切,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 把一个青年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材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想把一部长篇小说译成日语,你说译哪一部好?|你以后不要把话说得含含胡胡的,那样容易误事

以上四例都不是已经发生的某一件事,具有任指的特点。第一例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第二例是论述一般道理。第

三、四例是尚未发生的事。在这几种情况下,“把”的宾语通常是有定的,不过这四个句子中“把”的宾语无疑都是无定的。应当承认,这四句是合格的把字句。

3.把字句的谓语动词大部分都是及物动词,而且不是光杆动词。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接了 着

伙计们已经把灯熄了 | 你把介绍信带着 2)重叠式动词。

咱们吧屋子拾掇拾掇 | 我把几点想法说说 3)动结式动词短语。

你把作业写完,再去玩 | 小强,不要把裤子弄脏 4)动趋势动词短语。

大嫂没有把孩子接回来 | 车队明天把春节慰问品运去 | 莫把大好机会错过!

5)动词接介词再接宾语。

老杨把山水画挂在墙上 | 老作家把一半的稿费寄往灾区

6)介宾短语接动词。

他把袖子往上卷 | 我把他往外拉,但拉不动 7)状语接动词。

老陈把膝盖一拍,站了起来 | 别把废物乱扔 ! 8)动词+补语。

人家已经把这件事压了几天| 他竟然重复地把话说了三遍 | 祁小乙把老爷子举得跟头一样高

9)动词+宾语。

我们要把荒山变成果树园 | 必须把新的规划通知甲乙两队

10)少数把字句的谓语动词是光杆动词,这些动词本身往往含有结果意义。

我们可以把运动场扩大 | 把队伍解散

11)歌词和戏曲唱词,因受字数限制和考虑押韵,可以在把字句中使用光杆动词。

夫妻双双把家还 | 那一天同志们把话拉

4.把字句中使用否定词有下面几种情况:

1)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不能采用否定形式(谓语动词前面不能直接加上否定词)。如果是一个否定词,否定词要放在”把”的前面。

他没有把馍掰开(他把馍没有掰开)| 别把杂物堆在公用走廊上 | 怎么不把集合地点改到庙里来?

2)只有极个别的情况,允许否定词直接放在谓语动词前面,如“真是太把人不放在眼里了”。即便如此,这个“不”仍然可以放在“把”的前面:“真是太不把人放在眼里了”。

这种为数甚少的例外具有熟语性,“不”可前可后。再举几例:

把人不当人(不把人当人)| 把他不当一回事儿 (不把他当一回事儿)| 把这点困难简直不放在眼里 (简直不把这点困难放在眼里)

5.把字句中的助动词。

在把字句中,助动词不能直接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应该放在“把”的前面。

你怎么会把家属带来呢?(*你怎么把家属会带来呢?) | 人人都要把卫生工作搞好 (*人人都把卫生工作要搞好)

6.只宜用把字句的情况如下:

1)谓语动词是动结式、动趋式的动词短语,而且除了受事宾语,后边还有处所宾语。

反动派把他关入监狱(*反动派关他入监狱| *反动派关入他监狱) | 工人们把机器运上了高山(* 工人们运机器上了高山 / 工人们运上了机器高山) 2)谓语动词后面,既有宾语,又有较为复杂的补语。

他把文章写得又好又快 (*他写得又好又快文章|* 他写文章得又好又快) | 他把数学复习得滚瓜烂熟

3)谓语动词有一个复杂的宾语,又有一个动量补语。

他把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功课复习了一遍 (*他复习了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功课一遍) | 大家把小英、小莉、小芬、和小芽鼓励了一番

4)谓语动词有两个宾语(即双宾语),其中一个或两个很复杂。 5)谓语是把A当B类型。

6)谓语动词是加以、XX化或者是动词性的固定短语。

董事会把会上的意见加以归纳 | 话剧把这些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 这时,方志敏同志已经把生死臵之度外

7)谓语动词前用“都”、“全”一类表示范围的副词来总括受事宾语。

我一定要把我全部的手艺都传给你 | 妈妈立刻跑到银行把几年来存下的几千元钱全都取了出来 | 她把地上的乱草统统翻了起来

7.不能用把字句的情况如下:

1)谓语动词是不表示动作的“有、是、像、在、存在、属于、姓”一类动词。

我有《辞海》(*我把《辞海》有)| 我是雷锋班的战士(* 我把雷锋班的战士是)

2)谓语动词是“回、进、出、来、去”一类的趋向动词,或者是动趋式动词短语;并且没有受事宾语,只有处所宾语。

我回家 (*我把家回)| 他说出口来(*他把口说出来)

3)谓语动词是纯粹表示感觉、知觉的动词,如“感到、听见、看见、知道”等。

我知道这件事了(*我把这件事知道了) | 我没有看见我的老朋友(*我没有把我的老朋友看见)

4)谓语动词后面又表示可能的补语。

我办不好这件事(*我把这件事办不好)| 我吃不下这碗饭 (*我把这碗饭吃不下)

5)宾语是代表不确定的事物的名词。

我买了很多书|* 我把很多书买了(“很多书”是不确定的)

试比较:

我卖了很多书 |* 我把很多书卖了(“ 很多书”是确定的) 8.可用可不用把字句的情况如下:

1)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动宾谓语句大都可以(也可以不)变换为把字句。

2)尽管是可用可不用(把字句),但是用于不用在语义上是有差别的,甚至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一定要修好淮河(着重”淮河”) |我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强调”修好”) | 他养猪养得很好(泛指,意思是他善于养猪) | 他把猪养得很好(确指某头或某些猪) | 你拿牛奶去(你到某个地方去拿牛奶)| 你把牛奶拿去吧 (你把原来在这儿的牛奶拿到别处去)

【比较】1.“把”与“将”

1)都有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功能。“将”主要用于书面语。“将革命进行到底”可以说城“把革命进行到底”。戏曲唱词中的“手执钢鞭将你打”却不宜说成“手执钢鞭把你打”(除非说成”手拿钢鞭把你打”)。

2)都可以表示“拿”或“用”的意思。“将”主要用于成语中,如“将功折罪”、“恩将仇报”等。把主要出现在一些习惯用法中,如“你能把我怎么样”,“我们把他没办法”。

2.“把”与“使”

“把”有时表示致使的意思,可用“使”替换。如“三个报警电话把(使)严所长忙得不可开交。”“这场大火把(使)老人家急得团团转。”“旧社会把(使)人变成鬼,新社会把(使)鬼变成人。”

1)“把”后边的动词限于“忙、累、急、气、羞、变”等,“使”后面的动词不受限制。“使群众相信”不能说成“把群众相信”。

2)“使”后面的名词有时可以省略,直接用在动词前面,如“严加把关,是符合标准”。“把”没有类似用法。

四、被

表示被动。

1.与表示施事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短语,用在动词前,共同充当句子的谓语。

玉宝被地主打了一顿 | 任洪元也被我们俘虏了 | 尘土被狂风吹起 | 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 | 这个秘密又被人发现了

有时,在动词前加一个助词给。

我的自行车被小明给骑走了 | 你们真是被什么给迷糊了 | 孩子被你给惯得越来越不听话了 | 据说小时候被驴给咬了一口 这种形式只用于口语,而且限于北方话。

有时,在动词前加一个助词“所”。

他不被金钱所惑 | 她怕被关军所俘,自刎而死 | 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被沙漠所吞没 | 我被他谈话时的姿态所迷惑,竟然和他一聊就是半天 | 我时常会被一种感情、一种思想、一件事件所袭击

这种形式多用于书面语,而且动词都是光杆动词。如果“所”后边是双音节动词,这个所有的可以不用。如果“所”后边是单音节动词,这个所非用不可(如前两例)。

2.直接用在动词前,共同充当句子的谓语,施事不出现。

我们被冲散了 | 小船被抬得很高 | 敌人的油库被炸毁了 | 这个请求被接受了 | 全村的人都被赶到场上 | 突然,办公室的门“哐当”一声被撞开了

一般地说,用介词“被”表示被动,总要引出施事来,可是由于某种原因,施事不必说出来,或不便说出来,或不能说出来。

有的句子,实际上施事已经出现了,只是不出现在“被”的后面。如“困难在群众面前一个一个地被克服了”,这个句子中的“群众”正是克服困难的施事。

3.有些“被”字句,在动词后边再加一个宾语。

1)由动词接双宾语变化而成的。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宾语留在宾语位置上,间接宾语出现在“被”的前边,充当主语。

大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被大会授予一枚金质奖章

另一种是间接宾语留在宾语位置上,直接宾语出现在“被”的前边,充当主语。

我送给小李一支笔→那枝笔被我送给小李了

2)由“把X当Y”格式变化而成的。其中Y留在宾语位置上,X出现在“被”的前边,充当主语。

年轻的赵永进老师吧老主任当做自己的老师→老主任被年轻的赵永进当做自己的而老师 | 人们把这种字称为形声字→这种字被人们称为形声字 | 我们把这些民间小调改编成了一套器乐组曲→这些民间小调被我们改编成了一套器乐组曲

3)表示受事的词语做动词的宾语,表示处所的词语出现在“被”的前边,充当主语。

大门上被人上了锁

| 奴隶的背上被烙上了船的名字| 窗户被工人们刷上了油漆

4)表示处所的词语做动词的宾语,表示受事的词语出现在“被”的前边,充当主语。

所有的桌椅都被我们搬到新教室里去了 | 那几具尸体已经被扔进大海里 | 小演员全被村民们拉回家去

5)表示工具的词语作动词的宾语,表示受事的词语出现在被的前边,充当主语。

箱子被他捆上了绳子 | 蜻蜓被系着细线 | 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被公安局烤起手铐,给抓走了

6)动词后边得宾语和全局的主语具有领属关系。

刘明新在睡梦中被人家捆住了手和脚 | 王先生竟然被那和尚识破了机关 | 小周那年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打伤了腿 | 阿Q糊里糊涂地被杀了头

上边几例中,“手和脚”是刘明新的手和脚,“机关”是王先生的机关,“腿”是小周的腿,“头”是阿Q的头。

这种宾语可以移到前面,跟领属者一起组合成一个主语,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你被地主害死爹,我被地主害死娘→ 你的爹被地主害死 ,我的娘被地主害死

由于主语不同,前者说的是“你”和“我”遭遇了不幸,后者说的是“你的爹”和“我的娘”遭遇了不幸。

还有一种,动词后边的宾语是数量短语,而数量短语说明的正是”被”前边的主语的数量,所以也可以看作两者具有领属关系。

红橙被批发部买了3000箱

| 刚才无烟煤被卡车运走了5吨 | 政治犯被该国新政府释放了一批

7)动词和宾语合起来是个惯用语,通常都是连在一起的。

就这样,他被人家将了一军

| 好像又被他们打了折扣

| 敌人被我们打了埋伏 | 她的丈夫被姚士杰暗中勾引的国民党拉了壮丁

4.零主语。

一般情况下,用了“被”,表示受事的词语总是出现在“被”的前面,充当主语。有一种用法却让表示受事的词语仍然留在动词后边,在句末出现,而句首没有受事主语。

到了年头,又被财主逼死了几个人 | 在粮食仓库里,被小如针孔的虫口毁掉了多少粮食啊!| 被他这一句话害死了两条性命

5.并列式。

只出现一个“被”,管几个并列的部分(由被的宾语和动词组成)。

所以有些人虽幸免于子弹,仍是被木棍、枪柄打伤,()大刀砍伤| 庄稼被人踏()马踩(炮轰)

【注意】

“被”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一般称为被字句。被字句有下述几个特点:

1.被字句的主语大都是由名词、代词或者名词短语充当,绝大多数是表示受事的词语。

2.被字句中被的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或者名词短语充当,都是表示施事的词语。也有非名词的性单位作被的宾语。

这些日子,我们三个被唱卡拉OK迷住了 | 他俩的婚事被参军上前线耽搁了 | 她全身被悔恨、羞愧、痛苦、恐惧所控制

3.被字句的谓语动词都是及物动词,而且绝大多数不是光杆儿动词。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接“了”。

我的发言权被主席取消了 | 做小买卖的本钱被人骗了

2)所接动词。

火车被风雪所租 | 观众被精彩的演技所吸引

3)动结式动词短语。

他的车唯恐被丁四拉坏 | 嚓——我的上衣被猪栏上一颗铁钉挂住

4)动趋式动词短语

儿童们被组织起来了

| 祝寿的人竟然被他家赶出来

5)动词接介词+宾语。

十二名矿工就这样被吞没在黑暗社会的地狱里 | 新产品迅速被我们推向市场

6)动词接补语。

周扒皮已经被打得半死 | 那戴眼镜的青年才真正被我吓了一跳

7)状语加动词。

我被他这么突然一问,当时也怔住了 | 他被这些人三番五次地骂,忍不住要发火

8)动词接宾语。 他们到达美国海岸时,被拒接登陆就 | 衣服被火烧了一个洞

9)少数被字句的谓语动词是光杆动词(限于双音节的)

你的话会被人误解 | 这些建议已经被市政府采纳 | 闻一多先生与1946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以上几例,“被”字前边都有助动词或表时间的词语。否则,句子还是站不住。 如“*你的的话被人误解。”“*这些建议被市政府采纳。”这两句至少要在句末加个“了”才行。

4.被字句中用作谓语动词的必须是及物动词。但是并非所有的及物动词都能用于被字句,如“有、在、当、像、等于、属于、接近、离开、依靠、产生、发生”等都不能用。

5.就传统的用法说,被字句主要是说明主语有所遭受,遭受自然不是自愿的,因此只能表示受损害或不愉快、不愿意一类的行为。如“刚才说的话被他听见了”,一定是不愿意让他听见,跟“他听见了刚才说的话”意思不完全相同。又如“李四被张三打了一顿”是通的,而“李四被张三赏了十块钱”却是不通的;“张三是被人毒死了”是通的,而“李四被人医好了是”不通的。因为受赏和治好了病都不是不如意的事情。

现在的书面语因为受西洋语法的影响,渐渐打破这个限制,而表示其愉快如意的事情来了。

这次他评了一等奖 | 他被选为人民代表 | 他被培养成为一个优秀党员

但是这三个句子,在口语里往往这么说:

这次他评上了一等奖 | 他当选为人民代表 | 他得到(领导的)培养,成为一个优秀党员

还有介乎两者之间的被字句,无从辨别愉快和不愉快的。

河水被晚霞照得有些微红

| 有些直写事实的作者,就这样的被蒙上了“讽刺家”——很难说是好是坏——的头衔

【比较】1.介词“被”与动词“被”

被字句中的“被”必须是介词“被”。如果用作动词,则表示“遭” “受”的意义,那么全句就不是被字句。下边几个例句引自《水浒》,其中“被”是动词: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 杨春转身得快,被一飞刀,战马着伤,弃了马,逃命而走

| 此时独身抢来,被曾升一箭,腿上正着

2.介词“被”与介词“叫、让、给”

“叫、让、给”有许多用法。其中有一个用法跟“被”相同,也可以表示被动。

墨水瓶叫弟弟打翻了(=墨水瓶被弟弟打翻了) | 战士们让风雨裹住,迈不动脚(=战士们被风雨裹住,迈不动脚) | 她的时间大半给家务和耕种占去了(=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1)“ 叫、让、给”表示被动,主要用于口语,而“被”不受限制。 2)“叫、让、给”仍旧和传统用法一致,经常用来表示不行或者不愉快的事情。“被”的用法已有所扩大。

五、本

见 “本着”。

六、本着

按照,根据。限于跟“精神、事实、政策、心理、思想、见解、想法、原则、态度、立场、方针、指示、决心、信心”等少数抽象名词组合,名词前常有修饰语。可用在主语前或后,在主语前时,后边有停顿

本着政策办事

| 本着良心说话

| 台湾的回归和祖国的统一,是本着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而提出来的实际问题 | 本着精诚合作的态度,两国首脑坦率地交换了各自对局势的看法 【比较】“本着”与“本”

“本”的文言色彩更浓厚一些。“本”后只能接单音节词。

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决心本着上述纲领,站在抗日的最前线,为保卫祖国流进最后一滴血

| 本次进行,方可奏效

七、比

引进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可以是人物(他比我胖| 油比水轻),也可以是事情(坐比立好 | 冷比热舒服)。

1.用于比较的内容,通常是事物的形状。一般用形容词表示,也可以用形容词性短语表示。

小王比小李聪明 | 说比做容易 | 这个字比那个字难认

| 这条路比那条(路)好走

你比我会说

2.有时除说出比较的形状之外,还用数量词说明比较的程度。有时述语用动词,表示比较的范围,比较的形状用在“得”的后边,即用补语表示。

他比我大五岁 | 这个月的收入比上个月多十万元

| 哥哥比弟弟跑得快 | 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 我们的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注意】 1.表示比较,通常用于同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有时,由于修辞的需要,可以打破这个界限。

他的话比蜜糖都甜

| 人情比纸还薄

2.“不比”的意思是“差不多”。“他不比你小”是指他和你的岁数差不多

3.“比”可以是动词,如“我们来比一比”。

八、朝

表示动作的方向

1.后面接方位词或表示方位的名词

朝前走 | 朝后退 | 门朝南开 | 朝岸边游去

| 朝树上开枪

2.后面接人称代词或名词

朝我看 | 朝他笑笑| 朝观众鞠躬 | 朝大海呼叫

【比较】“朝”与“向”

1.“朝„„”只能用在动词前边,“向„„”不但能用在动词前边,(如“向前走”)。还可以用在动词后边(如“走向胜利”)。

2.“朝”只表示动作的方向,“向”除了表示动作的方向之外,还可以表示对象(如“向人民负责”)

九、朝着

用法与“朝”相同,但后边不能接单音节的方位词。

十、趁

表示利用某种条件或实际。当后面词语为多音节时,可加“着”。

1.趁+名。

我们趁冬闲时整修水利工程 | 她总是趁着这工夫去串门 | 趁节假日回一次家

趁包饺子的时候,烧一大锅水

2.趁+动(形)/小句。

趁热打铁

| 趁没人拿了件衣服就走 | 店里的座客,便又出现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 | 趁他不备,她掏出小手绢,给他擦了擦额上的汗

十一、乘

意义和用法同“趁”。口语多用“趁”,书面语可用“乘”。

乘风而入

| 乘虚而入

| 请你乘便把那本书带给我 | 乘天气晴朗,登上西安城楼,遥望西北,巍峨的九峻山尽收眼底

十二、冲

1.表示动作、行为针对的方向,相当于“对”或“向” 。后面的词语如果是多音节的,“冲”后可加“着”。

头冲南睡 | 他冲我发了一通脾气 | 小王扭过头来冲她笑了笑 | 她们冲着火光跑上去,从大火里往外抢救物资

2.表示凭借、根据。可加“着”。

就冲这几句话,我也不能不答应

| 冲着他们这股子干劲儿,一定可以提前完成任务|

冲他的文化水平,他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十三、除(除了)

1.表示引进的事物,不在说明的范围之内。

除了节假日,他每天按时上班 | 除外语外,他的成绩都列入甲等|

我们这几个人,除了小王,谁也不会说广东话

2.表示引进的事物,虽在说明的范围之内,但不是要解说的重点。说明的重点用“也、还”等指明

除了作曲之外,他还经常参加演出

|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 除欧洲外,别的地方也发现了这种病毒

3.表示引进的事物,可能是说明的要点,也可能不是。跟“就是”连用,表示“不这样就那样”。

除了你,就是他,两个人总有一个借了我的笔

| 这个人好吃懒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游戏机

十四、从

1.表起点

1)跟方位词或处所词组合,指动作的出发地、来源

从北京到上海 | 从前往后数 | 从山上下来 | 从远处走来一个人 | 从兜里挑出一张纸条 | 从遥远的天边传来一阵轰隆隆的雷声

| 他从革命斗争的时间、、实践中认识到了党的正确和伟大

2)跟时间词语、动词性词语或小句组合,表示时间起点。常与起、开始等搭配使用

从早到晚 | 从古以来

| 从今往后

| 这个方案从现在开始实施 | 从接到小刘的电话起,她就一直这样不安

| 从做大自然的奴隶到做大自然的主人,当然不会一帆风顺

从合作社成立以来,支部年年种试验田

3)与“到”等配合,引出谈论的话题。

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实行改革 | 从领导到群众,没有一个人不赞成这个方案 | 从创作到表演,报纸上都有不少评论

4)表经过。跟处所词语或方位短语组合。

飞机从大桥上飞过 | 陆路走不通,就只能从海上走了

| 一排大雁从队伍头顶上掠过| 3.与“看(来看、看来)”、“说(来说、说来)”等词语搭配使用,强调所依据的事理或说话的着眼点。

从四年多的实践看来,我们的政策是对头的 | 从这一点上看,你还是有良心的 | 我们的开放政策,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

| 从衣着和谈吐上看,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十五、打

意义同“从”。多用于北方话口语 1.表起点 ,

打这儿往西,再走十分钟就到了

| 打今儿起,你不用每天浇水了 | 打十多岁到今天,我没有上过医院

2.表来源

支书打书架上拿下一本书送给了我

| 他打心眼里喜欢小青 | “刹那”这个词是打梵语译过来的

3.表经过

打这条小路上去就到了

| 他打门缝里往外看

十六、打从

意义同“打”、“从”,但只能表示时间的起点。多见于北方话口语。

打从那一天起,小李就再不去他家了 | 他打从1964年起就当了书记 | 他打从中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 | 打从来到这儿,我就没见过她

十七、对

1.表方向。后面又时可以加着,相当于“朝”、“向”。

他对小李发了誓

| 对他表示谢意

| 决不对困难屈服

| 小郑对着镜子笑了笑

2.表对象

1)对人

他对我是分关心

| 他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没有信心

| 领导对他意见很大

2)对事或物

对新事物应持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 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3.有时可构成“对„„来说(说来)”的格式,表示判断或评论某件事的角度。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 对地球发展史来说,一百万年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

十八、对于

1.表受事

对于车,他不再那么爱惜了 | 我对于这件案子的详细情形已经完全知道了 | 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

2.表关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 对于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 |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 对于这部分人,应当采取不同的政策

3.构成“对于„„来说(说来)”的固定格式,表示判断或评议某件事的角度

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把工作做好,这是他应尽的义务 |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事业

【比较】“ 对于”与“对”

“对于”和“对”在很多场合可以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于”。

1.“对”后宾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代词,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一般不能用对于替换。

我对小张没有信心(*我对于小张没有信心) | 我们对你完全信任(*我们对于你完全信任)

2.对表示“朝、向”之意时,不能用对于替换。

有什么想法,对大家说吧(有什么想法,对于大家说吧)|

他对我笑了笑(他对于我笑了笑)

3.“对„„”可以用在助动词或副词的而后面,“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或副词的后面。

你应该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你应该对于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 我们都对这个电影感兴趣(*我们都对于这个电影感兴趣)

十九、赶

1.表示等到某个时候。多见于口语

1)赶+名 。

天已经晚了,赶明儿个再走吧

| 赶年下再回家 | 赶他走到时,船已经开了

2)赶+动 小句。

赶吃完了桌上最后一口饭,却见对面的李华早已走了 | 赶飞机冲开云雾,稳稳当当地落到地面上,我发觉自己真正来到了一个奇妙的地方

2.表示趁着某个时机

赶这几天晴天,还不快把麦子晒一晒? | 赶天还没黑,部队又急行了十几里路

十、给

1.引进交与、付出的对象。可用在动词前或动词后。“给” 后边为名词或人称代词。

给他买了一本书 | 给学生发课本 | 送给他

| 贡献给祖国

2.引进行为的对象,相当于“为”。

他给我们当翻译 | 医生给他们种牛痘 | 我给厂里拉煤 3.引进动作的指向,相当于“向”。

小朋友给老师行礼

| 他给我使了个眼色

4.表示某种遭遇,相当于“被”。

羊给狼吃了 |

树给炮弹打断了 | 钱包给小偷偷走了

| 玻璃给小孩打碎了

5.引进动作的受害者。

我把刀子给他东丢了

| 没几天他就把书房给我翻了个乱七八糟

6.直接用在动词前边,加强语意。

我把衣服给弄脏了 | 衣服被我给弄脏了

| 衣服我给弄脏了

7. 用于祈使句,加强祈使语气。

你给我滚开! |

快给我把门关上!

二十一、根据

表前提或基础。

1.“根据”+名词。一般用在动词前。用在主语前时要有停顿。

越剧《祥林嫂》是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 | 根据群众的意意见,你们把计划修改一下

| 根据地图的示意,摩天岭就在这架山峰上

2.“根据”+动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用在主语前,有停顿。

根据统测,全校有一半人成绩在八十分以上 | 根据详细验算,这些数据不不准确的

根据气象台的预报,明天要下雨

| 根据广大群众的推举,老王当上了机床厂的厂长

3.“根据”有时也可以跟来看等搭配使用,强调所一句的事理或着眼点。

根据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台湾的回归也是必然的 | 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张桓是有着极大嫌疑的

【比较】“根据”与“据”

“根据”与“据”的用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

1.“据”可不受音节的限制自由组合,而“根据”则不能与单音节词组合

据理力争

|* 根据理力争

“据”还可以与“说、报、闻、传”等搭配,“根据”则不行。

据说有这么一个人

| 根据说

2.“据”后边可出现谓语短语,表达同样的意思,“根据”后边跟名词性短语。

据医生说,这种药你不能吃

| 根据医生的说法,这种药你不能吃 | 根据医生说

二十二、跟

1.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昨天,老师跟我们讲了期终考试的问题 | 我近来很忙,没有跟他通过信 | 你怎么常常跟老爷爷开玩笑? 2.引进比较的对象,说明双方相同或不相同,相相似或不相似。

我跟我哥哥都喜欢踢足球

| 北方的饮食习惯跟南方不一样 | 有些方言中十的发音跟四的发音差不多

| 鲁迅的小说跟夏目漱石的小说在某些地方有些相似

【比较】1.“跟”与“向” 都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用“跟”,引进的对象带有感受者得性质。用“向”,引进的对象不必是感受着。如“向国旗敬礼”中的“向”,不能改用“跟”。

2.“跟”与“比”

都引进比较的对象,用“跟”,比的是同异;用“比”,比的是“差别“。如”我比他高“中的”比“,不能改用”跟“;”我跟他一样高“中的”跟“,不能改用”比“。

二十三、关于

表关涉

1.用“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一般位于句首。

关于兴建楼房,上级已经作了指示

|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以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了

| 关于扫雷,虽然我们的步兵战士没有经验,但是他们经过学习就会掌握这门技术

2.用“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作定语(后面要加“的”)或嵌入“是„„的”格式中

他买了几本关于语言学的书

| 今天厂里开了一个会,是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

【注意】“关于X的+名词”(X可为任何词语)可有两种理解,应放在上下文中加以判断。如“关于用车的问题”这个短语,放在“这只是关于用车的问题,其他问题还很多呢这”个句子中,是一个偏正结构,介宾短语“关于用车”修饰“问题”,放在“关于用车的问题,我想再说几句”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介宾短语,由介词“关于”跟“用车的问题”构成。 【比较】“ 关于”与“对于”

1.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

关于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

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

兼有两种意思的,则关于、对于都可以用。

关于(对于)订立公约,两国政府都没意见

2.“关于”有提示性质,“关于„„”可单独作文章的标题。

关于人生观 | 关于杂文

用”对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做题目。

对于百花齐放的认识

3.”关于„„”作状语,只能用在主语前,”对于„„”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

关于国际形势,我了解得不多 |* 我关于国际形势了解得不多

对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 我们对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二十

四、管

作用同“把”,只跟叫搭配使用。多用于口语。

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 | 物理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共振

二十五、归

1.引进事情的负责者或动作行为的执行者。相当于“由”,用于口语。

喝的水有人送,用的水归我去挑 | 所有汉奸的财产都应当没收,归政府处理

| 这所重点大学归教育部直接管辖

2.引进事物的所有者。

一切的山川、森林、土地以及地下资源都归国家所有

| 水池修在他家地上,就归他家所有

二十六、和

1.引进动作或事件的参与者、协同者。后面的谓语都是交互类动词。 我和他吵了一架

| 小张和小王握了握手 | 和你商量个事儿,好吗?

2.引进动作的对象,想当年关于向、对、跟。 有意见和领导提

| 我和他开了个玩笑

3.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

这本书和那本书差不多 | 前面和后面是一致的

| 李和里的发音相同 4.表联系。

他在不在场和结果不相干 | 我和你没有什么关系

二十七、基于

表根据或前提。

基于以上理由,我不赞同他的意见

| 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当采取一种新的方法

| 基于战争的特殊性,就有战争的一套特殊组织,一套特殊方法,一种特殊过程

二十八、及至

表时间。相当于等到、到。具有书面语色彩。

1.及至+名。限于时间名词。

及至中午,轮船才开进长江三峡

| 及至十一月,那边的消息才传了过来

2.及至+动 小句。

我拼命地赶路,及至到了渡口,汽船已经起锚开走了 | 有委托而无检查,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 | 他被作者的描写深深地吸引住了,一致工作人员来催促他,他才发现时间已过了六点半

二十九、鉴于

表依据,有“考虑到、察觉到”的意思。只与名词性词语组合。用于句首,后边有停顿。

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厂领导决定改变奖金的发放时间和数额

| 鉴于群众学习的需要,出版社即时编印了大量辅导材料

十、叫

1.引进动作的施动者。相当于“被”。用于口语。也可写作“教”。又是动词前可以出现“给”(叫„„给+动),这样显得更加口语化。

1)叫„„+动。动词后通常带有表示结果、完成的补语或时态助词。 他叫雨淋了 | 你把窗户打开点儿,别叫煤气熏着

| 书架都叫他给弄倒了

2)叫„„+动+宾。条件限制是:

a)宾语是主语的一部分或属于主语。

窗玻璃叫他打碎了两块 | 很多战士叫火烧伤了脸和手,但他们仍旧咬牙坚持着

b)宾语是受动作支配而达到的结果。

好好的一块布料叫你弄成了这个样子!

c)宾语和动词是固定搭配。

这下叫人抓着辫子了吧?| 小心叫人揭了你的老底

d)主语或宾语指处所。

屋里叫小张刷上了油漆

| 皮包叫他扔进了河里

3)叫„„把+(给)动。”把”后的名词或属于主语或复指主语。

新新的一件衣服叫他把领子给撕破了

| 那几张纸叫我把它扔到垃圾箱去了

4)跟“看、说”搭配,构成“叫„„说(看)”的格式,相当于“依”或“照”。用于句首,后边有停顿。

叫我看,小李今天不会来了 | 叫你说,这天旱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三十

一、较

引进比较的对象。有文言色彩,句中常有“为”与之呼应。

这次进攻较上次更为猛烈 | 校长现在的学习已较过去有了一些进步 | 现今的表现较好

三十

二、教

意思和用法同“叫”。

三十

三、借(藉)

表凭借。有时可加“着“。用它构成的介宾短语可出现在主语前或后。 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借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 我们借出差去北京的机会,看望了几位老同学 | 借着浓浓的夜色,部队潜入阵地的前沿

三十

四、尽

与名词性词语组合,“尽”后常加“着”。

1.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

尽着这些天把事情办好

| 东西也差不多了,你们尽着这些用吧 | 尽料裁衣,你做主吧!

2.表示让某些人或事物优先

先尽旧衣服穿 | 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 | 咱们丈地的时候先进那些最零碎的地方丈起

三十

五、经

文言词。意义和用法同“经过”。 几经周折,终于返回故乡 | 经他一问,我才恍然大悟

三十

六、经过

表示过程或手续。后面的宾语只能是动词或小句。

1.经过+动。

经过大家讨论,大家一致同意了小李提出的方案 | 经过再三追问,他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经过整顿,公司的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

2.经过+小句。

经过专家鉴定,这件古物确系清代乾隆时期制造的 | 经过老师耐心指导,同学们顺利做完了这次实验

三十

七、就

1.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范围。

你们不能就事论事 | 同学们可以就我刚才讲的内容进行讨论

| 就手头现有的材料,我们打算先生产一批配件

2.表示论述的出发点或某一侧面,后常与“说”、“来说”、“看”、“来看”、“而言”、“而论”等词语搭配使用。

就中国队的实力而言,取胜不是没有可能 | 就工作经验来看,他无疑是最佳人选 | 就我来说,爬上去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你怎么办?

3.顺着、趁着(某种便利)。“就”后边可加“着”,但加“着”后不能与单音节词组合。

就近

| 就便

| 就手 | 就地(以上“就”均不能加“着”) | 就这别人喝茶的功夫,他把地里剩下的活儿全干完了

| 主席就这刚才的话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4.就+此。表示“从、由、到”等意思。

一个新的村落就此诞生了 | 李公权就此落下个残疾

| 好了,不要再说了,就此打住吧!

三十

八、据

按照,依照。

1.据+名。可不受音节限制。多用于书面语。

据理力争 | 据王安忆同名小说改编

| 据我们得到的情报,胡传魁已经死心塌地投靠日寇了

2.据+动/小句。动词多为”看、说、传、想、估计、统计、猜测、推测、了解、报道、预报”等。动作的主体出现时,便构成小句。

据说

| 据传 | 据了解

| 据他说,他是请了假的 | 据气象台预报,今夜有大风雪

据一些老农估计,今年的麦田每亩可以收获四五百斤

3.据+名+看(来看)。强调所依据的事例或出发点。

据墓葬里的随葬品看,劳动分工出现了新的变化 | 据现有的材料看,这种奇妙的自然现象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有记载

三十

九、距

表示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

距此不远,就是小王庄 | 距今已有十载

| 1982年,正好距现在半个世纪以前 | 这里距目的地还有十几华里,我们加快行进速度,在天黑之前赶到

【比较】

“距”与“距离”、“离”

1.“距”只能表示具体的时空距离,而“离”、“距离”还可以表示抽象事物之间的距离。如:“我们虽然做了些工作,但距离(离)(*距)党对我们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2.“距离”不能与单音节词组合,而“离”则侧重于空间,因此有时“距”和“离”也不能互换。如“距今„„(*离今„„)”,“离天三尺三(距天三尺三)”。

十、距离

1.表示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同“距”。

距离此地三十多里处,就是你要找的村子 | 现在距离唐代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 天津距离北京只有二百四十里左右

2.表示抽象事物之间的间隔。

数据虽然已经不少,但距离最后检测的标准还差很多

四十

一、离

1.表示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相隔。

回到麻栗坡,是九月二十九日,离国庆节还有一天

| 老吴站得离秀鹏很近,似乎随时要做些挑剔

| 离房不远,还有一座美丽的小钟鼓楼 | 从现在算,离洪峰到来只有三十多个小时了

2.表示抽象事物之间的距离。

这点成绩算不了什么,离群众对我们的要求还远着呢

四十

二、连

1. 连带。

连根拔去 | 在这种情况下还讲究什么?连皮儿一块吃吧

2.包含,加上。用于计算数量的句子。用它构成的介宾短语出现在主语前时,有停顿。

连我三个人 | 连皮三十张

| 这辆车连驾驶员能做十二个人 | 连目录和索引,这本书共有三百二十页

3.“连„„带„„”。

1)表前后两项或是几项是相加关系,后边有都、共等表总括的词语,与之搭配。连、带后边的词,词性相同,或为名词,或为动词。

连车带牲口都借来了 | 连老带小一共去了二十三个 | 连人带车带行李,都摔到了沟里

连吃带喝花了差不多二百元

2)表示两种动作紧接着,差不多同时发生。多与单音节动词组合。

连说带笑

| 连哭带闹

| 连蹦带跳

| 连喊带叫

4.表示强调。常与都、也、还等副词配合使用。

1)连+名词性词语。

连当差的都有如此进步的意识,可见随城是多么文明的 | 连爷爷都笑了 | 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了| 这半年来,她是怎样和刘得胜好起来的,连她自己也不知道 | 你看,连我这老头字还忍得住呢,你年轻轻的倒吃不消这点苦吗?

2)连+动词性词语/小句。

王二愣的派头不小,连打电话都独具风格 | 连记者写文章都管,何况是我们 | 他连自己的命在哪里也不知道了

3)连+数量名结构。数词限于指小的

一、半或几等,谓语多为否定式。

这里这么热,我连一天也不想多呆 | 白活了这三十年,连半个媳妇都取不上 | 给我们打仗,连几颗豆子都不肯白吃我们的 | 别说人了,连个影儿也见不找

四十

三、临

将要,快要。只能用在动作动词或“动词+时(的时候)/前(以前、之前)”的前面。组成的介宾短语可在主语前或后。

临别|临睡|临行|临走时,他哭了|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临交卷前,同学们再仔细检查一遍|临回家以前|临出发之前|他临行前喝了杯酒|临行他喝了杯酒

四十

四、论

1.表示按照、依据某种单位或类别。“论”后边为量词或名词。谓语中多为“买卖”类或“计算”类动词。

鸡蛋论斤卖还是论个卖?| 出租车论钟点收费 | 泥工木工论天计算工资 2.表示从某一方面进行衡量和评论。多用于有所比较的句子中。“论„„”多用在主语前,有停顿;用在主语后时主语后常有停顿。

1)论+名。

论庄稼活儿,他是把好手 | 论成绩,谁也比不上他 | 你呀,论辈分还得叫他叔叔呢. 2)论+动。

论吃,谁也赶不上小李

| 要论爬山看地形,我们这里的几个团长,哪个也跟不上我!|

这个连队,论实弹演习在全师是数第一的 【注意】“论理”是按常理讲,用在发端句时,后续句是与常理相反的结果。如:“论理我早该回家探望一下,只是工作实在放不下。”

四十

五、拿

1.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后面的名词限于抽象名词。

拿事实说话

| 这胜利是拿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 拿老眼光看人

| 王师傅经常拿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家史教育小李

2.引进所处置的对象,相当于“把”、“对”;。介宾短语“拿„„”所修饰的限于“当„„、怎么样、穷开心、穷开玩笑、没办法”等。

3.拿+名+说(来说) 看(来看)。表示从某一方面论述,多用于比较句。

拿游泳来说,小张可比你棒多了 | 拿产品质量来看,也比过去好多了 | 那我们家乡说,一切都已变了样

四十

六、凭(凭着) 表依靠、根据。

1.凭+名。当“名”为多音节时,“凭”后者可加“着”。

凭票入场

| 凭经验推断

| 凭着从几个地方传过来的喊杀声音,他判断出闯王和刘芳亮等几支人马都在继续同官兵混战 2.凭+动/小句。

在农村,仅凭种地是发不了财的

| 光凭你说还不能让我完全相信 【注意】“凭”后可加“什么”表示质问。 你凭什么打我?| 他凭什么说这些话? 四十

七、让

1.引进动作实施者,相当于“被”。用于口语,有时可与“给”搭配(让„„给+动)。

1).让„„+动。动词后带有表示完成、结果的补语或时态助词。 例子:行李让雨淋了|一筐苹果都让他们抢走了|小王差点让烟给呛死 2)...让„„„+动+宾。条件限制是: a) 宾语是主语的一部分或属于主语。 鸡腿让小猫偷吃了一只|脸让树枝挂破了皮 b) 宾语是受动作支配达到的结果。 自行车让他拆成了一堆废铁 c) 主语或宾语指处所。

脸上让人涂上了重重的油彩|钥匙让他落屋里了 d) 动词和宾语是固定搭配。 这活让你打了折扣了吧? 1)让„„把„„+(给)动。“把”后的名词属于主语或复指主语。 例子:小李让镰刀把手指破了|张总差点没让你一句话把他给噎死

2、“让”可与“说、看”搭配,构成“让„„说(看)”格式。相当于“依”、“照”。用于句首,有停顿。

例子:让我看,这件事八成是黄了|让你说,小八子的眼睛还有治没治? 【比较】“让”与“被”、“叫”

1、“让”、“叫”的介词用法与“被“基本相同,只是语体色彩有差别。“让”、“叫”多用于口语,“被”则多用于书面语。如果是比较正式、庄重的场合,用“被”而不用“让”、“叫”。如“1934年5月6日。他被组织正式吸收为党员。”

2、“叫”、“让”不能用于表示如意的事件中,只能 用于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被动句中。

你的建议已经被党委采纳(*你的建议已经叫/让党委采纳) 他被大家选为小组长(*他叫/让大家选为小组长)

3、“叫”、“让”具有较强的动作性,因而用在指人的名词前时,可能产生歧义(与动词用法相混),“被”已完成虚化,不会产生歧义。

自行车没叫他骑走=没命令他骑走/没容许让他骑走/没被他骑走 我让他拉了一下=请他拉了一下/容许他拉了一下/被他拉了一下

4、“被”可直接附着在动词前表被动,“叫”则很少这样用,“让”没有这种用法。 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暖瓶被打破了

四十

八、任

任凭,听凭。跟名词性词语组合。“任”后为非单音节词时,可加“着”。

你已是个大孩子了,不能老是任着性子胡闹|他常常任着自己的主意去要求别人 【注意】“任人唯贤”的“任”是“任用”的意思,是动词。“任”后边常接人称代词,构成兼语式,如“任你挑选”。这个“任”相当于“让”,也是动词。

四十

九、任凭

意义和用法同介词“任”。

十、顺

1、依着、沿着。后边为非单音节词时,可加“着”。

顺流而下|水顺着山沟流|顺大路走|牵牛花顺着篱笆爬上了屋顶|我顺着他指点的方向望去,只见慢坡的野花开得正艳

2、趁便、顺便。

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顺路来串个门子 【比较】“顺”与“沿”

“顺”只能用于具体的途径,而“沿”还可用于抽象的途径。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向前(*顺着社会主义大道向前)

五十

一、替

表行为的对象。后边只跟表人的名词或代词。

医护人员替魏排长擦干血迹,打好止血针,仔细进行了包扎|小李病好了,同学们都替他高兴|没有酒,这杯清茶就算替你送行吧|他会把事情做好的,你不必替他担心||你能替我寄一信吗?

五十

二、通过

表媒体或途径,可用于句首或句中。在句首,后边有停顿。

1、通过+名。其中“名”多为人称代词或指人名词以及抽象词语。

我的作品,大部分是写给农村中识字的人读的,并且想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的人听的|通过这一历史事实,我们可以更具体地分辨清楚中西文化在起源和流变两方面的根本分歧之所在|我愿意通过你们的电视台,转达我对总统和夫人的良好祝愿|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进行磋商

2、通过+动/小句。

通过改革,取得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条件|通过分析,他们决定把高地作为首要的打击目标|通过市长从中斡旋,双方才算和解了事 【比较】“通过”与“经过”

“通过”主要表媒介或途径,而经过则侧重表示一个过程,因此,“经过”后多为动词或带有时间意义修饰语的名词性词语,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如:“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的问题更大。”“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

“经过”后一般不接表人、物或抽象事物的名词。如:“通过先进代表我们的决心带到大会上去)。”“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经过内因起作用)。”

五十

三、同

表示共同、协同。后边为交互类动词。 有事同群众商量|小张同小李握了握手

3、表交涉的对象。

我们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我们提出的大陆同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3、表比较的对象。

同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文化几乎在每一方面都表现出它的独特形态|同美国比起来,我们的政策稳定得多|他同老张一样,都是劳动模范

五十

四、往 表方向。

1、用在少数有移动性义的单音节动词后,如“飞、冲、奔、逃、调、开、通、漂、扔、寄、升、送、派、发、邮、运、驶”等。“往”后跟处所名词。 通往四乡的官道上挤满了驮儿背老的老百姓|残匪可能隐藏在那里,从森林里逃亡国外|一辆辆卡车和拖拉机。把粮食从田野直接运往保险仓库

2、用在动词前。后跟方位和处所名词。

往东走|往哪儿跑|往村公所去|往坡上爬|我往山下望去,并不见方秋生来,只有那浑厚的歌声,一阵近似一阵

3、往+动/形+里,构成固定搭配,用在单音节动词前。

这孩子一个劲儿地往高里长|往死里打|这箱苹果往少里说也有二十来斤 【注意】

1、“往下”:“下”指实际空间方位时,“往”表示动作的方向;“下”不表示实际空间方位时,表示动作的继续。 往下表|往下挪|往下扔东西(表方向) 往下听|往下说|快往下看(表继续)

2、“往后”:“后”指实际的空间方位时,“往”表方向;“后”指时间方位时,表示“从今以后”。 例子:往后退|往后撤(表方向)|往后再不敢去了|往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时间词) 【比较】“往”与“朝”

1、“往”可用于动词前,也可用于动词后;“朝”只能用于动词前。 朝(往)南走|朝(往)前看 飞往拉萨|*飞朝拉萨

2、“朝”的意义较单一,仅指“对着”或“向”;而“往”虽然也表方向,但不强调面对,并含有移动的意思。因此,当只有移动,没有面对之意时,只能用“往”,不能用“朝”;而只强调面对,不表示移动时,只能用“朝”,不能用“往”。 往北京写信|*朝北京写信 朝东跪拜|*往东跪拜

3、“往”只能与处所名词、方位词组合,不能直接跟指人或物的名词、代词组合;“朝”不限。

朝我踢了一脚|朝我这儿踢了一脚 *往我踢了一脚|往我这儿踢了一脚 朝大象洒水|朝大象身上洒水 *往大象洒水|往大象身上洒水

五十

五、为

1、表行为对象,相当于“给”、“替”。 1) 为+名。

不要总为自己找借口|为人民服务|这个基本法还要为澳门、台湾做出范例 2) 为+动/小句。

这为开辟下河坡道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这就为周王朝代替商王朝的统治,从上天那里找到了根据

2、表原因、目的。 1)为+名(代)。

哥哥为这件事情担惊受怕|为此,他得罪人,招忌恨,但战友们尊重他,也正是受他的傲骨正气 2)为+动/小句

王树经为完成任务贡献了自己的生命|就为头上有这项“不法”帽子,俺们爷儿俩在“文革”中差点儿没把命搭上|为多了解一些情况,我翻阅了一些书籍,访问了一些老人

3)为(了)„„儿„„

政治上,我们共同为世界的和平、首先是亚洲的和平而努力|中国人民有着为争取独立而斗争的光荣传统|他具有为了所爱的人而献身的精神

“为„„而„„”能表行为的目的,不能表行为的对象。如“为人民服务”不能说成“为人民而服务”。

4)为+动/形+起见。类似固定搭配。

为慎重起见,再让技术员来检验一下|为方便读者起见,书末还附了一个年代表 【注意】“为什么”已成为短语词,用来询问原因或目的。它的后边跟上“不”,常含有劝告的意思,如“为什么不来呢?” 【比较】“为”与“替”、“给” 表示行为对象的时候,“为”通常可以替换为“替”、“给”。但“为”还可以表达原因或目的,如“为正义而献身”;“给”还可以表达被动、朝向等,如“自行车给小李骑走了”,“小朋友给国旗敬礼”。

五十

六、向

1、表动作方向。跟方位词、处所词组合。“向”接短语时,可加“着”。 向下滴水|向那条路上走|向井底坠下|车子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奔

3) 用在动词后。动词限于“飞、走、航、开、飘、漂、驶、流、倒、通、划、杀、投、推、摄、转、指、冲、引、刺、吹”等位移动词或方向动词,一般都是单音节。

飞向蓝天|奔向远方|队伍不向大路走,而是折向了通往山上的一条小道|十万大军挺进大别山,讲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2、引进动作对象。介宾短语只用于动词前。

例子:他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向国际社会宣传这些原则|要向人民作出交代|首先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

五十

七、依

表示按照,遵循。

1、依+名。其中“名”为双音节或双音节以上的词语时,可加“着”。

依次前进|依样画葫芦|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华北局报请中央批准,依法律手续将刘青山、张子善逮捕|依着王法坑死人,依着佛法饿死人

2、依+人称代词+说/看来。多用于句首,也可用于句中。

例子:依您看来,一厘钱是没有价值,没有分量的|这事依我看没准儿能成|依我说,都别去

五十

八、依照

同“依”第1项用法。但不能用在单音节名词前。

依法惩处(*依照法惩处)|依样画葫芦(*依照样画葫芦)

五十

九、以 文言词,多保留在固定的说法中。

1、相当于“用”。

以毒攻毒|以石投水|以好言相劝|以不变应万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相当于“凭”、“依据”。

以貌取人|以优劣定等级|以记者身份参加会议|以每人耗粮三百斤计算

3、相当于“因为”、“由于”。

以出产竹器著名|以能名列前茅而感到高兴

4、“给„„以„„”是一种固定格式。“给”后边带的是具体义的事物,“以”后边带的是抽象的事物,表示“给予”什么。 给他以鼓励|给敌人以打击 【注意】“加以”、“予以”“借以”、“难以”、“足以”、“用以”都是动词,它们要求带非名词性宾语。但“给以”是例外,可以带名词性宾语。

十、因

表凭借、依据。用于书面语。

引人而异|因势利导|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这种安排因民族而异

1、表原因。

因病请假|因股改期|1953年冬天开始动笔,中间又因事打断了好几次,到今年春天才写成《三里湾》这本书|惠山因泉而出名,泉因陆羽而出名

2、表随从。

例子:因陋就简|因小见大

六十

一、因为 表原因或理由。

要是因为入社的关系能叫有翼不坚持分家,收入的粮食就更多了|她听说玉生和小俊离婚是因为一支有窟窿的尺子吵起来的|就因为这么个心思,两位老太太可就惹出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来啦

3、用于“因为„„而„„“格式中。

我因为感到亲切而微笑地笑了|库里的水倒灌入江,因为水面的温差而产生了雾|他劝几位因为受重伤而伤身体不好的同志多休养一些日子

六十

二、由

1、引进施事者。跟名词或代词组合。

由你牵头,大家积极配合|全部由上面包,怎么能搞好工作|准备工作由我负责

2、表示方式、原因或来源。

出路最终要求生物工程来解决|减产是由干旱带来的|水是由两份氢和一份氧化合成的

3、从。

1)表处所起点或源点。

由东向西|由北京回来|你只能由这里往外跳了 2)表时间起点。

由春天到夏天|由今天起。你不要再来了 3)表发展变化的起点,

例子:由乱变治|由国内战争转变到和平经济建设|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逐步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4)经由。后跟处所词语。述语多为位移动词。

例子:我们由堑壕转入最近的一个门洞|他们由前室走进了一间小小的里屋。 5)表凭借、依据。主要动词多为“看、可见、看来、推测、计算”等。 例子:由这些数据来看,大桥应该没有问题|由风的走向推测沙化趋势|由此可见一斑 【比较】“由”与“归” “由”的意义和用法很多。“归”只在第一种用法上与“由”相当,即用于划分职责范围时,用“归”的句子都可用“由”替换,其他意义和用法则不可以替换。以下几例只用“由”不用“归”。

由此可知(*归此可知)|人体是由各种细胞组织而成的(*人体是归各种细胞组织而成的)|由他发言(*归他发言)|由北京出发(*归北京出发)

六十

三、由于

表原因或理由,只能用于名词性词语前。“由于”可用于句首,也可用于句中,还可以用于“是”的后面。在句首时,介宾短语后还有停顿。

由于这对眼睛,她整个面庞散射着一种迷人的光辉|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部书没有写成|塔里木河如今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流沙,完全是由于和田河穿过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缘故

六十

四、于:

1、用于动词、形容词后边。

1)用于表发生、变化、消失等意义的动词后,表示处所或来源。

出生于北京|杨开慧同志1930年就义于长沙|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2)表示时间。前面的动词多为非持续性动词。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学会成立于1980年|鲁迅出生于1881年 3)表动作、行为等关涉的对象。这里的“于”有时可省。

致力于科学研究|献身于革命事业|他已习惯于这样的生活|忠诚于党的事业|热心于写些诗和散文什么的

4)表示被动。前面的动词仅限于“限、败、负、苦”等少数几个。

限于时间,今天就谈到这里|甲队以1:5的比分,大败于已队|明显对负于老教练对|苦于没有时间 5)表示比较和区别。

现在江苏几个城市有些技术不低于上海|五军团同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恶战|事业高于一切|他的文化程度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水平|这就是A区别于B之处

2、“于„„”用在动词前。 1)表示时间。

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北京口语语法》一书,于1952年出版

2)表关涉的对象。相当于“对”、“向”等。

例子: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这是于民众有好处的事啊!|散文于我,难以抗拒的是它的诚 3)表范围。跟方位短语短语组合。 例子:南宋时,于《外集》、《别集》之外,又出现了一个《续别集》,是书坊托名编造的|于宁静和安逸之外,小镇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和睦

六十

五、与 同“跟”,多用于书面语。

六十

六、在

1、引进处所。

1)用在及物动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他们在上海买了一套住房|讲普通话,在我国正大力提倡|李先生曾在全国各地推销他的新产品

2)用在及物动词后边,表示动作行为达到的处所。

老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那张照片挂在他的书房里|一发炮弹打在敌人阵地中间 3)用在不及物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状态存现的处所。

病人在里屋睡着|病人睡在屋里|李白出生在碎叶|李白在碎叶出生|他在球场上摔倒|他摔倒在球场上

当然,并非所有的“在„„”既可以用在动词前边又可以用在动词后边。如“在前方战斗”却可以说成“战斗在前方”,区别在焦点不同。又如“坐落在城西”不能说成“在城西坐落”。

2、引进时间。

1)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包括届时、当时、同时等。

你在出发的那天早晨一定要把我叫醒|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发生过六级地震|我们在考虑提高产量的同时,不能忽视质量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进行的时间。

会议安排在今年年底|学校的图书馆建立在1950年|这本书出版在光绪年间

3、表条件或范围。

1)用“在„„下”表示条件。

他在朋友的帮助下解决了目前的困难|在阳光的照耀下,积雪开始融化了|在情况复杂的条件下,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2)用“在„„上/中/方面/以内/之外”等表示范围。

在质量上,我认为没有问题|他在群众的欢呼声中走上了讲台|在技术方面,我们还须加以改进|参加会议的人限制在一百人以内|不能把他排斥在正式代表之外 【比较】

1、介词“在”于动词“在”

1)删去接宾短语后边的动词性成分,句子站不住,如“我在明天(动身)”。“我在家里动身”的“在”是动词,全局属连动式;因为删去“动身”,句子仍然成立。

2)介宾短语不直接陈述主语,它与动词直接联系。如“他在上海买了住房”中的“在”是介词。“他在上海,买了住房”中的“在”是动词。

3)“他种了一棵树在花园里”中的“在”是动词。这种句式与“我买了一本书缺两页”类似,是一种紧缩的句式。

2、介词“在”于副词“在”

副词“在”不但可以修饰动词,而且可以用在介宾短语前边。副词“在”如果用在介宾短语“在„„”的前边,两个“在”就合二为一了。这属于语音归并。如“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含有“正在”的意思,这个意思不是由介词“在”表示,而是 由副词“在”赋予的。 六十

七、照(照着):

1. 对着、向着。

照标牌踢了一脚|我照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能看见前方海面上一大片灰黑的点子

2. 依照、按照。“照”后可加名词性词语或小句。

照章办事|照这样子做|照着群众的意见办|就照一人十斤去分吧 “照例”意为“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例子: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照例证婚人要演说几句,那是从基督教婚仪中牧师致训词脱胎而来的 3.照+名/代+看(说)。

照我看这么着,各位先歇着去,留下我们爷儿俩在这里清静会儿|照这么说,得扛机关枪上台?

“照说”意为“按照道理说”,后边小句为转折句或问句。

班会照说这会儿也该开完了,怎么人到现在还不回来? 【注意】“照着”只有第

1、2种用法,而且后边不能跟单音节词。 【比较】“照”与“按”

“照”只有“遵循、依照”之意,但不能限定期限和界限。“按”可以。以下各例只能用“按”。

例子:按时吃药|按期检查|按天计工|按职位高低排列|按年龄和地区分组 六十

八、自

1、“自„„”用于动词前。

1)表时间起点。跟名词、动词、小句组合。有时可在句首,后有停顿。 万山自小有个相好,叫丑妮儿|中国的“士”自孔子以来便具有这样的传统|自进这家门,他就时时预备着女人要说出这样的话来|自昨天我第一次见到这个人,心里就产生了不愉快的感觉

2)用于处所词语与方位短语前,表示起点或经由。 他自外地回淮安探亲|阳光自舱门洞射进来 3).自„„而„„

例子:自上而下|自远而近|自左而右

2、“自„„”用于动词后。限于“寄、荐、来、出、选、引、抄、录、摘、译、转、引、发、援引”等,表示事物的来源或出处。

例子:来自安徽|发自内心|选自《阳光日报》|援引自《列宁全集》第二卷

六十

九、自从

“自从„„”用于句首或动词前。跟方位短语、动词短语、小句等组合,表示过去的时间的起点。

自从她去世以后,我就与酒为伴了

|自从失去了小晴,他便努力想忘记她|自从老院子出了事,这个家庭好几年没来一个“拜年”的客人 七

十、遵照

遵循、依照。带有庄重色彩。后面的名词多指上级、长辈或官方的指示、教导、方针、原则等。

朱总遵照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在华北组织民众,调动大军,展开了神出鬼没的游击战|遵照圣训,韩太太都为儿女们准备齐全了|我是遵照上级的教导,履行国际主义的义务,到国外帮助修铁路去了 【比较】“遵照”与“按照”、“依照”

三者都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但“依照”有“完全照办”的意味,带有强制性,因此法律条文中用得较多;“遵照”带有庄重色彩。多为下对上,少对老,老地方对中央时使用,恭敬和尊敬意味较强;“按照”使用范围最广。

第三篇:古代汉语(王力版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从2001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

1、古代汉语的含义

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近年来有人对汉语采用了三分法,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里的三分法,古代汉语大约相当于文言,近代汉语大致相当于古白话。

2、本课程学习的重点

因为一者文言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二者我国古代的文献大多是用文言写的,因此,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文言文。

(三)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学习一门语言,一般要求做到四会:听、说、读、写。但古代汉语只留下书面语,无法听、说,又因为现代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使用现代汉语,也不要求用文言文写作,因此,

学习古代汉语只要求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就要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其特点是把文选、常用词和通论系统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文选主要是培养对古代汉语的语感,侧重于感性材料;常用词一方面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概括;而通论则侧重于理性知识。教师讲授时只讲文选和通论,时间大致各占一半,至于常用词,在讲授文选遇到具体词时选一些进行讲解,其余为自学。同学们要在彻底弄懂弄通文选的基础上,要更深刻地理解常用词的用法和古代汉语在文字、音韵、语法等方面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地方。

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题解】

本文所反映的既是家庭内部(兄郑庄公、弟共叔段、母姜氏)的矛盾,又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文中刻画了郑庄公的阴险毒辣和虚伪。

【补充注释】 武姜,“武”为丈夫的官职,“姜”为自己的母家姓,这是古人表示已出嫁的女人的名字的一种方法。又如文嬴即晋文公夫人(秦穆公之女,姓嬴)。

佗邑唯命:其他地方只听您的命令。

“请京”以下三句:每分句主语不同,第一分句主语为姜氏,第二分句为郑庄公,第三分句为泛指(人们),均已省略。

都城过百雉: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都城”是两个词。 “中,五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的省略,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超过首都的五分之一。下“小九之一”同,均为古汉语常用的分数表示法。

不度:不合法度。度:名词用如动词。 西鄙北鄙:鄙,边邑,本义。 无生民心: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暱:“昵”的异体字。亲昵:指对兄长亲。 夫人将启之:启之,为他开门(作内应)。 有献于公:指有土特产献给庄公。

未尝君之羹:羹,肉羹。从美从羔,会意字。 其是之谓乎:正常语序为“其谓是”,“谓”为谓语,“是”为宾语前置。

齐桓公伐楚

【题解】

齐桓公为称霸而讨伐楚国,楚使者面对管仲貌似有理实则无理的讨伐理由,随机应变,楚使者屈完更是在齐侯带有威胁的语气面前,不亢不卑,以理相对,齐终未达到目的。本文屈完与齐侯的对答表现了《左传》精彩的外交辞令。

【补充注释】

以诸侯之师侵蔡:以,介词,带领。注意“伐”“袭”“侵”的区别,《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一说“风”,放失,走失。依此,本句意为即使放牧时走失了牛马,也到不了对方国境之内。

赐我先君履:履,这里用作名词,指可以践踏征伐的范围。双宾结构。

寡人是徵:“徵”现已同音简化为“征”,两字原来意义不相同。 昭王南征而不復:征、復这里都是用本义。 君其问诸水滨: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不谷是为:宾语前置。不谷:不好,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 “与不谷同好,如何”:此乃“城下之盟”的要挟之辞。 徼福:徼,通“邀”,求。前面的“惠”是表敬副词。下文“辱收寡君”的“辱”也是表敬副词,今犹有“惠存”“惠顾”“辱承指教”。

辱收寡君:蒙辱收留我们国君。

宫之奇谏假道

【题解】

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以攻打虢国,宫之奇识破其阴谋,力谏虞公,虞公不听,结果晋灭虢返国时顺势灭虞。文中主要写了宫之奇的劝谏过程,谏词分三层:先陈述形势,次揭露晋无情(第二自然段),后阐述修德重民的道理。

【补充注释】

假道于虞以伐虢:以,连词,表目的关系。 虞之表:表,《说文》:“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引申为外表,外面,这里比喻屏障。

其虞虢之谓也:宾语前置。 寇不可翫:敌寇不可轻视。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虢仲、虢叔是王季(文王)的儿子。昭穆:宗庙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昭右穆(参本教材P56)。图如下:

始祖„„大王→王季→文王→武王

大伯 虢仲 虞仲 虢叔

按从表可看出,虢是国君文王的亲兄弟,而虞是文王的叔父,虢与文王是血统关系,虞与文王是非血统关系,虢于周比虞要亲。

将国是灭:宾语前置。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再说晋爱虞能比桓庄两族更亲吗?其,指晋;之,指虞。

不唯偪乎:不只是因为他们使晋感到有点威胁吗?偪:同“偪”(异体字而非通假字)。 亲以宠偪:至亲仅因为地位尊宠而感到有威胁。以:介词,因为。 丰絜:丰盛洁净。絜:通“洁”(本义为用绳子度量物体周围的长度)。《庄子人间世》:“见有社树„„絜之百围。”

神必据我:据,依据,这里指保佑。下“惟德是依”的“依”同。 鬼神非人实亲:鬼神并非人人都亲近(并非亲近所有的人),宾语前置。 惟德是依:只依附有德行之人,宾语前置。下“惟德是辅”同。

惟德繄物:只有有德行的人供的才是鬼神享用的祭品。注意:此句结构与“惟德是辅”“惟德是依”不同。

明德以荐馨香:修明德行而把馨香的祭品供献给鬼神。荐:进献。按:此处的“明德”与“明德惟馨”的“明德”不同,前者为动宾结构,后者为偏正结构。

神其吐之乎:鬼神难道会把它吐出来吗?其:语气语,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离开晋国。以: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题解】

秦晋二强以郑文公没有以礼待晋文公为理由包围了郑国,郑文公采纳了佚之孤的建议,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慷慨陈辞,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他撤兵回国。烛之武的陈辞,既有对形势的分析,又有史文的引用,富有说服力。

【补充注释】

以其无礼于晋:此为僖公二十三年事。 贰于楚:《史记·郑世家》:“(文公)四十一年,助楚击晋。”

臣之壮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之:用于时间状语的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之”,指代“亡郑而有益于君”这件事。 鄙远:以远方的国家为边邑。鄙:名词意动。 亡郑以陪邻:以,连词,表目的关系。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土地扩大了,就等于您力量削弱了。 以为东道主:“以”后省宾语(“东道主”的词源此)。 行李:本指人(外交使节),现转指物(行李)。

为晋君赐:给晋君施过恩惠。按此指指接纳晋惠公事。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东封郑:以郑为东面的疆界。封:名词意动。 肆其两封:扩大它西面的疆界。 阙秦:使动用法,阙,使„„阙,即损害的意思。微夫人之力:微,相当于英语的without。 敝之:“敝”本义为坏,破旧(今有“敝帚自珍”),此为引申义。 以乱易整:把两国的和睦相处变为战乱相打。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

晋灵公不君

【题解】

本文主要刻画了晋灵公和赵盾两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但晋灵公的荒暴残忍和赵盾的忠心为国、犯颜直谏,刻画得生动形象。

君:用如动词;不君,不行君道。(《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

灵:谥号,乱而不损曰灵。表批评的谥号还有好内远礼曰炀(隋炀帝),杀戮无辜曰厉(周厉王)。谥号是诸侯死后才根据其生前德行功绩而起的。

【补充注释】

厚敛以彫墙:加重赋税来雕画装饰城墙。厚:形容词使动。敛:动词用如名词。《潜夫论·浮侈》:“晋灵公厚赋以雕墙。”以:连词,表示目的的关系。装饰城墙如秦建阿房官,乃劳民伤财之举。

观其辟丸:辟避古今字。其:指代被弹弓弹射者。宰夫胹熊蹯不孰:《史记晋世家》集解引服虞曰:“蹯,

熊掌,其肉难熟。”孰熟古今字。 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宰夫,“乎”为介词。 使妇人载以过朝:王力注引孔颖达说,孔说认为此举是想借以让众人怕自己,若依此解,则下文赵盾见其手(证明死尸是被裹蒙住的)不好解释。《史记·晋世家》作“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依此,则晋灵公并不想让人知道,此说较近情理。

患之:患,担心,忧虑。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您进谏如果不被采纳,就没有人再接着进谏了。按赵盾为正卿,在朝臣中位最尊,故如此说。之:活用为第二人称,指赵盾。

会请先:请让我先进谏。请:表敬副词。会:士季名,对长者故称名。 “不入,则子继之”:假设复句。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指士季。 “三进及溜,而后见之”: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士季,第二分句的主语是晋灵公。三进:注意古汉语行为数量的表示法。

吾知所过矣:过,动词,犯(过错)。

善莫大焉:善,先行词,用作名词,指善事。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焉:于此,“此”指“过而能改”。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谁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有人能有好的结果。意即善始易,善终难。

夫如是:依“诗经”所说。是:指《诗经》所言。 岂惟群臣赖之:难道只是我们群臣才依赖吗? 衮职:《说文》:“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向。从衣,公声。”按即龙袍。句子里指天子。下句“衮不废矣”指君位。

衮职二句:人臣之职是进谏君王,君王有所不逮,则人臣进谏,弥补其不足。后代有“拾遗”补阙“官,杜甫就当过此职,故又称杜拾遗。

仲山甫:周宣王大臣的字。仲:表排行。甫:音fǔ,成年男子的尊称,又可写作“父”。 能补过也:判断句,(这是说)能弥补过错啊。 骤谏:《说文》:“骤,马疾步也。从马聚声。”引申为泛指的急速(如“暴风骤雨”),再引申为经常,多次,副词。

贼之:《说文》:“贼,败也,从戈则声。”按本义为杀,故从戈,句中用本义。《史记·晋世家》作“使鉏麑刺赵盾”。

盛服将朝: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正准备上朝。按一大早即起,且穿戴整齐,此乃对朝廷恭敬的表现。

坐而假寐:坐着打盹。《左传》注:“假寐,不脱衣冠而睡。”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 触槐而死: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 晋侯饮赵盾酒:“饮”作使动,变读为yìn。注意:并非晋侯喝赵盾的酒,而是晋侯请赵盾喝酒。

其右提弥明知之:右,车右,又称骖乘。《汉书·文帝纪》注:“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骖者,三也,盖取三人为名义耳。”

趋登:快步登上。 非礼:(这)是不符合礼仪的,判断句。 扶以下:以,连词。

搏而杀之:而,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

死之:为之(指赵盾)而死。有人称这种句式为动用法。 “初,宣子田于首山”:按此段为插叙。田:上古“田”作动词时有种田、打猎二义,后分别造“佃”、“畋”来表示,可为由猎向农转变的见证。

饿:上古“饥”“饿”有别,程度有轻重之分。《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用一旬饿。”

食之:给他吃。食音sì,与“饮”作“给他喝”读音yìn同。注意本段还有作一般动词用和名词用的“食”,教材中前音shí,后音sì,《辞海》《辞源》均音shí。

舍其半:留下一半不吃。

宦三年矣:《说文》:“宦,仕也,从宀从臣。”(即会意字)。按《说文》非本义,从宀从臣,本义当为家内的臣仆,后才引申为“仕”,即当官(对天子而言,当官也只是天子的奴仆)。此句译为“服事人家三年了”。

近焉:焉,于此,指代家。

请以遗之: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即“其半”);请,表敬副词。 使尽之:“使”后省略宾语“灵辄”。 为之箪食与肉:双宾语。 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箪食与肉。 免之:免,使动用法。《史记·晋世家》:“而竟脱盾。” 遂自亡也:《史记·晋世家》作“明亦因亡去。”但按下文,应取王引之说为是。 以示于朝:以,介词,后面省宾语。示:给人看。英语show。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逃亡不越过国境,回来又不讨伐弑杀国君的贼子。竟境,反返均为古今字。《孙子家语》正作“境”“返”。

“我之怀矣,自治伊慼”:之,介词,取消独立性。慼:又写作慼,忧患。今有成语“休戚相关”。

其我之谓矣:《诗经》这句话大概是说我吧。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

书法不隐:根据记事的法则来行事,而不加以隐讳。按赵盾久得民心,古有为尊者讳之说,但董抓狐作为史官却秉公处事。

为法受恶:因为董狐按法行事,自己遭受恶名。 “惜也,越竟乃免”:可惜啊,如果他越过国境就可免去恶名了。

齐晋鞌之战

【题解】

鞌之战是《左传》五大战役之一。《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其写战争主要笔墨往往不在双方如何交锋,而在于战争的前因后果,并尽可能揭示出胜负的原因。本篇的外交辞会也很出色,但不太好理解。

鞌之战的战争双方是齐晋,导火线是齐先入鲁卫,鲁卫为小国,抵挡不住,遂向晋求救(鲁卫晋都是姬姓国,齐为姜姓)。齐仗国大兵强,轻敌冒进,求胜心切,结果未能得逞,主帅齐侯还差点成为俘虏。晋国国君虽未出战,但将士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终于大败齐军。

【补充注释】

邴夏御齐侯:御,驾车。《说文》:“御,使马也。”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我暂且先把晋军灭掉才吃早饭。按齐侯骄傲轻敌,不可一世。《史记齐太公世家》:“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

不介马而驰之:没有给马披上甲就驱马进兵。介:名词用如动词。 伤于矢:被动句,被箭射伤。 余病矣:上古“疾”“病”词义轻重不同,“疾”轻“病”重。“病”或指重病(如《晋灵公不君》),或指精疲力尽,或指重伤(本句如此)。“疾”“病”连用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两个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疾病,卒于军。”(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死在军营里)

自始合:合,交战。

矢贯余手及肘:依王力注,“及”为介词,但《史记·齐太公世家》“我始入,再伤”,则中两箭,“及”为连词。

余折以御:我把箭头折断,继续驾车。

吾子忍之:吾子,比“子”更表尊敬,“您”。 苟有险:《说文》:“险,阻难也。从阜僉声。”按本义为阻,即地势不平坦难走。句子用本义。又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子岂识之:识音zhì,知道。

固即死也:即,走向。今成语有“若即若离”。 右援桴而鼓:《说文》“援,引也”,此正用本义。

马逸不能止:马狂奔不能停下来。逸:奔逸,会意字。 师从之:军队跟着赶上去。

三周华不注:周,动词,围绕。三周:围绕着追了三圈。 旦辟左右:明早(上阵时)躲避车左和车右(居于中间)。按古代兵车安排座位有两种情况:

国君或元帅出战时 御者 主帅 车右 国君或元帅不出战时 尊者 御者 车右

韩厥为所坐兵车的尊者,但非主将,本应居左,却代御者居于中。 从齐侯:追赶齐侯。

越于车下:越,指越过车轼而坠落地上。

毙于车中:倒在车上。毙:向前仆倒。注意:并非死,下文“俯定其右“即其证。仆倒为本义,死为引申义。

丧车:失去战车。丧:失。 “从左右,皆肘之”:第一分句主语为綦毋张,第二分句主语为韩厥。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制止。

俛定其右:俛,“俯”的异体字。按此举给下文的逢丑父与齐侯易位提供了可乘之机。 骖絓于木:骖马被树绊住。 伤而匿之:(手臂)受伤却隐瞒实情。按如不隐瞒,则第二天出战齐侯不会让他当车右。 故不能推车而及:所以不能下去推车,因而被(韩厥)赶上了。《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而:表因果关系。

韩厥执絷马前:省略介词(于)。

奉觞加璧以进:双手捧酒杯,把玉璧放在杯中,进献给(齐侯)。《说文》:“奉,承也。”按奉即捧,后来才写作“捧”。进:进献。这是对方国家臣子抓住对方国君后所修的礼节。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我们国君派我们替鲁卫(向贵国)请求。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令,让。

属当戎行:刚好遇上了贵军。属:副词,刚好,碰巧。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忝,形容词使动,使„„蒙耻。按臣子的礼节是要竭力杀敌,故不能逃跑躲避。

臣辱戎士:我(在军队中只能)使军队蒙辱。 敢告不敏:敢,表敬副词。

摄官承乏:因承乏而摄官,即“我军人材缺乏,自己只好承担充数”。摄:代理。《左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其时齐君臣已换了位置,抓住他们的韩厥又不认得他们,故丑父就冒充齐侯叫真正的齐侯下车取水喝,乘机逃免。

载齐侯以免:载着齐侯而逃免一死。以:表结果关系。 任患:担当患难。

将为戮乎:将要被杀掉吗。被动句。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人家不把“以死免其君”看作难事。难:形容词意动。以死免其君:

用死来使自己的国君脱身。

楚归晋知罃

【题解】

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晋楚泌之战,楚俘虏了晋知罃,而晋也俘虏了楚公子谷臣并持有被晋射死的楚连尸襄老之尸。本文是写知罃的父亲佐中军之后,双方交换战俘之事。文中主要写了楚共王在送行知罃时双方的对话,表现了知罃忠君爱国、对楚不亢不卑的精神。

【补充注释】

连尹:春秋时楚国主射之官,

以求知罃: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于其怨我乎:您大概恨我吧。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怨:恨。 不胜其任:“任”作名词时可为具体名词,也可为抽象名词,前者义为负荷,担子,后者义为责任,职责,后义由前义引申而来。

以为俘馘:而当了俘虏。按:“以为”为两个词。以:连词,用法同“而”,表示结果关系。

即戮:就近杀掉。即:靠近,本义。今成语有“若即若离”,这里指回国。 谁敢怨:宾语前置。

图其社稷:为自己的国家考虑。图:考虑。

惩其忿:惩于一时的怒气。惩:因受打击而产生警戒之心。今成语有“惩前毖后”。 两释:双方都释放。

不任受怨:担当不了被仇恨这种情况。 以君之灵:托你的福。

寡君之以为戮:即“寡君以之为戮”的倒装。 免之:赦免了我。之:活用为第一人称。 戮于宗:在宗庙中杀死。《说文》:“宗,尊祖庙也。”按祖庙为本义,会意。 次及于事:轮到(我)承担军事职务。 封疆:治理边境。

其不敢违:将不敢躲避。《说文》:“违,离也。”这里正用本义。今有“久违”。 所以报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你的方式。

重为之礼而归之:为之礼,双宾结构。归之: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许之。于,介词,在;是,指示代词,这时候。

祁奚荐贤

【解题】

此乃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表现了祁奚任人唯贤的思想。 【补充注释】

晋侯问嗣焉:焉,兼词,于此。嗣:继承人。 称解狐:称,推举,与“荐”义近。

于是羊舌职死矣:于是,两个词,在这时候。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于是,两个词,在这件事上。

不为比:为,算作。下两句同。比本义为排列,并排,引申为勾结,无原则地结合。句子用引申义。

举其偏:偏,部属。 不为黨:不算作偏袒。《说文》:“黨,不鲜也,从黑尚声。”引申为集团(名词),偏袒

(动词),均含贬义。句中为动词。又如成语“黨同伐异。”注意古汉语“党”“黨”不同词。

其祁奚之谓矣:这大概是指祁奚了。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因果复句,前果后因,“也”是用判断句形式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祁奚有焉:祁奚有这种德行在里面。

子产不毁乡校

【题解】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有名的政治家,在他执政期间,精心图治,使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的郑国获得安定。本文写作为郑相的子产把乡校作为倾听人民评政的阵地。

【补充注释】

游于乡校:到乡校游玩。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人们早上晚上收工回来而到这里游玩。焉:于此,兼词。 其所善者:他们认为好的。 其所恶者:他们认为正好的。

是吾师也:这是我们的老师啊。是:指“议执政之善否”。 若之何毁之:为什么要毁掉它呢?若之何:即“若何”。 我闻忠善以损怨:我听过多作忠善的事来减少仇恨。

作威以防怨:抖威风来堵塞仇恨。防:本义为堤坝,引申为堵,再引申为防止。 吾不克救也:我们挽救不了。克:能够。 不如小决使道:道,导。古今字。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之,以之为药,名词意动。

通论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学习古代汉语,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依靠查阅工具书来解决。而不同的工具书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比较有效地查阅,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本节先介绍一般工具书的编排法、注音方法和释义特点。再对十几本常用字典辞书进行简单介绍。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

1、编排方式

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如《释诂》:“赉、贡、锡、界、予、贶,赐也。”“如、适、之、嫁、组、逝,往也。”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偏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偏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 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如“亻”为两画,“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笔画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最早创立部首编排法的是许慎,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其后的字典辞书分部不一样。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现代汉语词典》189部。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号码也是按形编排。这种编排法是根据方块汉字的特点,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别用0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意为,这个角如果是一横就取1,竖就取2,

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颃”字为0128。这种编排法曾使用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编排

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辞书按注音字母勹夂冂匚等的顺序排列,如《国语词典》、《词诠》等。当代编写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则多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等。

以上三种编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汉字新旧形体的不同,有时单独使用某一种检字法,查检比较费劲,因此,现代新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按部首排列还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书中都有两种以上的检字法供运用。

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中“尨音茫”,“屯音肫”之类。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

(2)反切。这是在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反切在字书中一般只讲“某某切”。如《左传成公二年》:“请寓乘。”《经典释文》:“乘,绳登反。”“将及华泉”《经典释文》:“华,户化反。”

反切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

夸kuā←苦(k-)+瓜(-uā)

如果我们不具借古今语音演变的知识,很多反切就不能拼合出正确的读音来。正因为古今语音有所不同,反切注音也就难以为人们普遍掌握。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以前,1913年由读音统一制订了一套注音字母(后改名为注音符号),即勹夂冂匚等四十个字母。如《辞源》修订本在每个字头下用拼音字母注音的同时,也采用了注音字母注音。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以来,新编写的字典辞书即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二)常用字典辞书介绍

一般工具书往往是倾重某个方面的,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如有的侧重于字,有的侧重于词。在侧重于词的工具书中,有的侧重于文言词,有的侧重于白话词;有的侧重于实词,有的侧重于虚词。因此,对每一部工具书的性质用途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查阅。另外,每部工具书的编排方法,释义方法,注音方法及其特点都有所不同,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阅你所要查阅的字词和典故等。教材中介绍了14字典辞书,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框架进行的。

1、特点用途

(1)以字为侧重点的单音词可查此类。 《说文字典》 9353字 《康熙字典》 47000多字 《汉语大字典》 56000多字 《中华大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新华字典》

(2)以词为侧重点 虚词:《经传释词》《词诠》《助字辨略》 文言词:《辞源》《汉语大词典》 古白话词:《诗词曲语辞汇释》 今白话词《现代汉语词典》

应了解齐工具书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对症下药,很快地找到你所想要查阅的字词,否则效率将很低,甚或劳而无功。如查找乖字僻字,应找收字较多的几部字典。找百科知识方面词或语,应找修订本《辞海》,如“淝水之战”、“官渡之战”都可在这里查到,其他工具书找不出。找唐宋以后才出现的古白话词语,应找《诗词曲语辞汇释》。如杨万里来海南时写下《尊贤堂》诗二首,其一有“底个短檐长帽子?青莲居士谪仙人”,其二有“底事百年谭太守,却教宾主不同时”,其中的“底”,该书曰:“底,何也。”(海南话“什么”正用此字)。

找常见虚词的非常用义,可找《经传释词》。如《庄辛说楚襄王》(《战国策·楚策》本教材P115):“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其中的“因”是什么意思?该书云:“因,犹也,亦声之转也。”例证下正收此句。

找常用虚词比较常用的意义,则可以找《词诠》。不过,“词诠”用的术语与现在不同,这点应该注意。

2、体例

所谓体例,就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对工具书而言,也就是解释字词时表述文字的组织形式。每部字典辞书都有它的体例,了解了它的体例,才能更好地利用该工具书。这里主要介绍《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和《经籍纂诂》的体例。

(1)《康熙字典》

该书的体例是先音后义。在到了每个形体之后(有些词有几个形体,即异体字)首先是注音,注音用的是反切法,该书罗列了比较重要、韵书对该字的反切音。如“社”字(教材P70)引《唐韵》《韵会》《正韵》的注音,云是“并常者切”。接着释义,一个字有几个义的就逐个解释(但不像现在那样分①②③义项,本义引申义杂陈)。“社”第一个义是“土地神主”,这是本义,后面引《礼祭义》为证。

(2)《说文解字》 这里补充《说文解字》的特点: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之前有《急就篇》等简易字典)。释篆文形体,只说解他认为的本义;首创部首偏排法,把9353个字归入540个部首。

该书的体例为: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如“天”字先列篆体,义是“颠也,至高无上”,其形体结构为“从一大”。(按许慎未看到“天”的甲文金文,其释义和分析形体结构都是错的。“天”在金文中,是一个指事字,本义为人头,后代“刑天”即砍了头的人)。

(3)《经籍纂诂》 按平水韵106韵编次,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对该字的解释,类似现在的资料汇编。

(三)优缺点。还应了解每部书的不足之处。

通论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因为继承,使汉语古今相对稳定,有相同的一面,因为发展,就形成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就有不同的一面。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习俗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随着

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概念的产生,词组对这一切反映最迅速,新义不断产生,旧义不断消亡。汉语的这种新陈代谢,使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词的形式和内容上。从形式上看,一方面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另一方面,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从内容看,词义也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有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有古今完全不同的,也有古今有同有异的。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如天地人马牛,日月风雨雪霜,东西南北左右上下,大小轻重短长,坐退说讲,一二三百千等。这些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历史悠久,经过各个语言时代一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意义基本相同,没有发生变化,古今一脉相承。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虽然词形没有变化,但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例: ①走,今义为慢慢散步,古义为跑。 ②去,今为往,古义为离开。

③慢,今为动作迟缓,古义为懈怠无礼。

④行李,今义为出行时携带的行装物品,古义为外交使节。

⑤牺牲,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古义为祭神的猪、牛、羊。 ⑥烈士,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生命的人,古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⑦丈夫,今义为女子配偶,古义为男人。 ⑧厌,今义为厌恶,古义为满足。 ⑨毙,今义为死,古义为倒下。

⑩卑鄙,今义为品质恶劣行为下流,古义为出身卑贱,见识短浅。

(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此类词数量很多,词义古今有相同之处,又有某些差异其中有些是一种微殊的异。例如: 给:今义给予,古义供应,使之满足,jǐ。

勤:今义指勤快,与惰相对;古义指辛苦,与逸相对。 访:今义采访访问,古义指咨询。

古今词义异同是词义演变发展的结果,新义和原义比较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秋,从禾从火,本义为谷子成熟,引申为秋季,再引申为年。 江河,古专指长江、黄河,今泛指江河。

睡,古指打瞌睡,今扩大为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睡。 菜,《说文》:“草可食者。”扩大为鱼肉及其他食品。 醒,本文为酒醒,扩大为睡醒。 皮,本指兽皮,扩大为动植物的皮。

2、词义缩小

子,本指儿女,不分男女,统称为子,后专指儿子。

臭,从自从犬,本人指气味,包括香气秽气,后专指秽气。 汤,本指热水,开水,后指菜汤内汤。 瓦,《说文》:“土器已烧之总名。”后专指屋顶的瓦片。 宫,本指住房,后指帝王室,现在指公共活动场所。

3、词义转移

脚,原指小腿,后来指人体接触地面的部分。 闻,本义是听,现代指用鼻子嗅。

庙,原指供奉祖先的地方,后专指供奉神的地方。 坟,本指土堆或河堤,后指坟墓。

4、词义褒贬色彩不同

谤,古指公开议论,今指诽谤毁谤。

贿,古指财物或赠送财物,后指行贿,受贿。 祥,古指征兆,包吉兆凶兆,后代专指吉兆。

5、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疾病疾:小病,病:大病

怨恨怨古重今轻,恨古轻今重。

畏惧都表害怕。畏多作及物动词,带宾语;惧,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如果带宾语往往表示被动。

通论

(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本节主要是讲古汉词中词的构成及其特点。古汉词的构成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致的地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学习古代汉语,重点是要了解古今不一致的地方。

(一)古今汉诗词汇在音节上的差异

从音节上看,古今汉语词汇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是双音词占优势,时代越古,这种现象越明显。上古除了个别情况外(主要是连绵字),几乎是一字一词,正因为如此,古人往往把它混同于词,只有字的概念,而没有词的概念。这种区别,在把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时,表现得特别明显。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的“缮甲兵,具卒乘”,现代汉语要说成“修理铠甲武器,准备步兵兵车”。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是六个词,但古汉语用六个字,现代汉语却用十二个字表示,字数翻了一番。这个例子比较典型,因为这几个词在古汉语中都是单音词,而现代汉语却都要译成双音词。其实,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双音词,如“遂寘姜氏于城颍”的“城颍”;现代汉语也有单音词,如上句的“于”译为现代汉语的“在”,古今都是单音词。不过,从总体上说,古代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教材中指出,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三种情况中第一种和第三种出现较多,第二种较少(现代汉语中附加式的词所占的比较不高)。第三种教材中说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这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用并列式的方法组合而成。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是以原来的词作为一个词素用偏正式的方法组合成,如“郑”译为“郑国”,“隧”译为“隧道”。上面我们举的两个例子中,译成现代汉语后第二种情况都没有出现,“具卒乘”译成“准备步兵兵车”,“遂”译为“于是”,“缮”译为“修缮”属于第一种情况,“甲兵”译为“铠甲兵器”,“宜”译为“放置”属于第三种情况(“兵器”是偏正式,“铠甲”、“放置”是并列式)。第二种情况没有出现。

古汉语中很多貌似双音词的语言片断,实际上是由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的词组,后来才逐渐凝固成双音词,词组凝固成词有一个过渡时期,我们一定要有历史主义的现点,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种现象,不能以今律古,用现代汉语复音词套古代汉语。教材中举了“阻隘”、“险阻”

“婚姻”、“饥馑”、“恐惧”、“朋友”,这都是并列式结构的,类似这种结构的下面再举一些例子加以比较。

英雄

1、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徒英而不雄,则雄才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应劭《人物志·英雄》。

2、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班彪《王命论》 前句“英”、“雄”显然是两个词的组合,文章标题题亦然,后句已经凝固成复音词。 疾病

1、亮疾病,率于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掌养万民之疾病。《周礼·天官·疾医》

3、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小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第一句是两个词的组合,译成现代汉语是: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第二句已经凝固成了一个复音词,第三句可看作是偏义复词,词义落在“病上”。

除了并列结构以外,其他结构的都有这种貌似现代复音词的现象。如:

1、赵王扫除自迎,引公子而就西阶。《史记·魏公子列传》。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以上是动宾式词组。“扫除”意为打扫台阶,“除”的本义为台阶,“知道”意为懂得道理。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以上为偏正式(前为定中,后为状中)。“秋天”即秋天的天空,“响应”是像四声一样呼应,“响”本义为回声(《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

5、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则不辨。 《韩非子·外储说》

6、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以上为主谓式。“身体”意为亲身体验,今成语尚有“身体力行”。“谍报”中的“谍”指间谍,即刺探情报的人,“报”是报告,“谍报”意为间谍报告。

上述双音词组,是两个词的组合,而不是一个双音词。

总之,古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后代的复音词除了专有名词与连绵字外,基本上都是由两个单音词组合而成的,必须注意这种变化。

(二)几种比较特殊的复合词

1、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有一种复音词,其两个词素地位作用不一样,其中一个词素负担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完全没有意义,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一般叫做偏义复词。从两个词素原来所具有的意义关系来看,有两种情况。

(1)两个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③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朱》 ④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录》

⑤今天下三分,益州益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君命》 上面几个例子中,“作息”只“作”有义,“异同”只“异”有义,“寒暑”只“寒”有义,“死生”只“死”有义,整个词的意义偏在前。而“存亡”是“亡”有义,“休祲”只“祲”有义,整个词的意义偏在后。

2、两个词素意义相关或相类 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③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李渔《芙蕖》

⑤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⑥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野。《后汉书·班超传》 上面几个例子,“风雨”“父母”“弟兄”“金鼓”“耳目”“园圃”均只后一个词素有意义(古代战争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忠孝”只前一个词素有意(忠于君国,孝于父家,忠于外,孝于内)。

偏义复词本来用一个单音词义已足,之所以会加上一个音节成为双音节词,可能是有时在与其他词搭配成句时可达到节奏均衡平稳,语句整和谐的效果。如上述所举十二个例子,第一种情况的第

一、

二、五几个例子,第二种情况前五个例子,或者本身为韵文,或者虽为散文,但此处要求整句,若以单音形式出现,则显得十分拗口,韵文体中的句子自不必说,散文体中的句子如《出师表》中四个语言片断,前三个每个语言片断均为四个音节,最后一个语言若为三个音节,则看起来不匀称,读起来不和谐。

现代汉语偏义复词大为减少,但仍有一些,如“窗户”“人物”“睡觉”只前一词素有义,“干净”是后一词素有义。

2、连绵字

古汉语中连绵字的现象较为常见。前面讲过,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除了专有名词与连绵字,基本上是单音词,几乎是一字一词。所谓连绵字,是指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的词语。连绵字也叫联绵字,都是前人的叫法,其实是复合单纯词的一种,两个字合起来才表示一个词素。连绵字从语音上讲,有如下四种类型。

(1)双声连绵字。所谓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倜傥”“忸怩”“造次”“兹基”(锄头)“抑郁”,又如“蜘蛛”“仿佛”“参差”“流离”“踌躇”等。

(2)叠韵连绵字。所谓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而不是韵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徘徊”“彀觳”(发抖的样子)“逍遥”“须臾”“披靡”“辟易”。又如“蹉跎”“仓皇”“窈窕”“莽苍”等。

(3)双声兼叠韵连绵字。即两个字声母相同,韵也相同。这种情况很少,如“辗转”。 (4)非双声叠韵连绵字。即声母不同,韵也不同的,教材中没有举此类的例子。如“芙蓉”“浩荡”“滂沱”等。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连绵字是指古汉语范围内,因而所谓声母相同和韵相同,都是指古声母或古韵。若按现代汉语,则“造次”“兹基”“逡巡”声母不同,“窈窕”韵不同,而古声母和古韵则是相同的。关于古声母和古韵,第二册讲到“诗经”的韵部时再详细介绍。

总之,连绵字中以双声叠韵者为最多,非双声叠韵很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双声叠韵会造成一种悦耳的感觉。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汇和词义是不断发展的,古汉语词汇又以单音词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一词多义的现象,如:

①逃亡。《陈涉起义》:“今亡亦死,举大义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出外。不在家《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③失去,丢失。《韩非子》:“醉寐而亡其裘。” ④死亡。《韩非子》:“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⑤通“无”。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一个词不管有多少义项,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纲,其他义项是目,抓住本义,就可纲举目张。

(一)词的本义

1、什么叫本义

本义是指词的本来意义,一般是词在文字产生时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的反映的并有史料证明的意义。

2、为什么要探求词的本义

①掌握本义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古书中词的意义,古书中不少词用的是本义。如《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 “塞向墐户”中的“叔”和“向”。

②掌握本义可以以简驭繁,理清词义的相互关系。如“理” 治玉→纹理→条理,规律→道理。

3、如何探求本义?

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结合文献材料来证明。如: 行,象形。如“遵彼微行”(诗经)。 本,指事。如“伐木不自其本而复生”(国语)。 盥,会意。如“奉匝沃盥”(左传)。 造,形声。如“不幸有疾,不能造朝”(战国策)。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叫引申义

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如: 向

朝北窗户→朝着、对着 道

道路→途径→正当手段→规律,学说

2、引申义是怎样派生出来的? ①直接引申(辐射式引申)

引申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或者说以本义为中心,辐射状生出多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均与本义有直接联系。

如:节(節)

符节

节制 木节 节操 竹节 关节 礼节 节气

节奏

②间接引申(链锁式引申) 从本义引申出引申义,再由引申义引伸出新的引申义,各引申义之间象链环一样一环扣一环,类似链条状,如:

数飞→复习、练习→熟悉,通晓——习惯 过

经过 超过 过分 过错 责备 ③综合式引申

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义交错在一起的引申。

(三)词的假借义

1、什么叫假借义

由音同或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假借义产生的途经有两种: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

莫—→没有人

其—→第三人物代词 笑—→动作

一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如财通裁。

2、如何区分引申义和假借义

主要看它和本义有无联系,有联系的是引申义,没有联系的是假借义。

第二单元 文选: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题解】

本文记述我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一个食客冯谖的故事。冯谖通过收债“市义“、游说诸侯和立宗庙于薛三件事,表现了他的卓越才能,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文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补充注释】

自存:指养活自己。

食之:给他吃,食音si。

揭其剑:揭,高举,成语有“揭竿而起”。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以我为客。客:名词的意动用法。

于是孟尝君不复歌:从此孟尝君不再唱歌。于是:从此,两个词。 怪之:以之为怪,形容词的意义动用法。 先生不羞:先生不以之为羞,“羞”后省略“之”,形容词意动。 欲为收责于薛:“为”后面省略宾语“我”。 辞曰:辞,告别。 以何市而反:“以”后面省略宾语“债款”。

视吾家所寡有者: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意为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 诸民当偿者:应当偿还债的老百姓。定语后置。 窃以为君市义:“以”后面省略宾语“之”。

顾谓冯谖:回头对冯谖说。顾:回头看,本义。 高枕:形容词使动。

“孟尝君为相”句:此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赵威后问齐使

【题解】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对话,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政治主张。 【补充注释】

趋登:快步登上。上古臣见君,礼节上应快步走,故触龙脚上有毛病,见赵太后时也要装出“趋”的姿势(徐趋)。登:古人喝酒,一般在高处。《诗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是其为人:这个人他的为人。

振困穷:救济困穷的人。振:即后来的“赈”,如“赈灾”。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这是帮助他的君王蕃殖老百姓的人啊。息:繁衍,增长。如神话传说中就有“息壤”。

胡为:与下文的“何为”同义,为的是避免呆板。

鲁仲连义不帝秦

【题解】 战国末,秦日盖强大,出兵围赵,魏派辛垣衍尊秦为帝。而齐国游士鲁仲连却挺身而出,反对妥协投降,和辛垣衍进行了单刀直入、针锋相对的斗争。文中生动地表现了鲁仲连反对投降的正确立场和功成不居的高贵品德,也刻画了国难当头束手无策的平原君和企图名利、毫无政治主见的辛垣衍。鲁仲连的议论,具有远见卓识,分析利害入情入理,又善于运用历史事实与生动的比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义不帝秦:根据正义不尊秦为帝。义:名词作状语,今成语“义不容辞”的“义”作用同。帝:名词的使动用法。下面第

二、三段就说是“尊秦为帝。”

【补充注释】

间入:偷偷进入。间,音jiàn。按“间”原写作“閒”,本义为门中见月,此为引申义。 因平原君谓赵王曰: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因:介词,通过。 争强为帝:按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王一般称“王”,《说文》:“王,一贯三为王。”王本是至尊之称,但春秋后,楚、吴、越各国也自称王,战国时各大国国君都先后称王。因各国都称王,于是有些强国为了表示与其他“王”不同,便称为帝,齐悯王与秦昭王就自称为帝。汉代以后,“帝”便成了“王”之上的最高统治者,而“王”则变成了“帝”之下(类似古诸侯)一级了。

以齐故:因为齐的缘故。以:介词,表原因。 “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适”与“会”都是副词,二者同义,都是“刚好”“碰巧”的意思,故二字可连用。下文(倒数第二段)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请让我替您责备他,让他回去。归:不及物助词的使动用法。 见于之先生:让他谒见先生。见:使动用法,音xiàn。 无从容而死:心胸不开阔而死。 “众人不知,则为一身”:一般人不了解,就认为他是为个人打算。众人:一般人。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那个秦国,是废弃礼义而崇尚斩首之功的国家。韩非子《五蠹》:“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彼:含轻蔑之意。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权”,“虏”都是名词作状语,以权作之术来使用他的士,把他的人民当作奴隶来使用。权:用作褒义时义为权变,灵活。《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用作贬义时指多变,反复无常,此句即是。

彼则肆然而为帝: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为之民:双宾语,给他当老百姓,即当他的老百姓(但“之”并非“民”的定语)。 欲以助赵也:“以”介词,后面省略“之”。 助之奈何:即“如何助之”。 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这是因为)梁国没有看见秦称帝的危害的缘故啊。 诸侯莫朝:诸侯没有谁去朝拜。莫:否定性无定代词。 诸侯后吊:吊,哀悼。今成语有“形影相吊”“吊死问疾”。 “而母,婢也”:你的母亲,是个婢女。 卒为天下笑:结果被天下人取笑。

诚不忍其求也:的确忍受不了这种苛求啊。

其无足怪:大概没什么奇怪。其:表委婉语气的语气词,大概,或许。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先生难道没有看见那些奴仆吗。独:难道。夫:指示代词,那。 十人而从一人:十个奴仆却跟着一个主人。而:转折连词。 然梁之比于秦:既然这样,那么梁国和秦国比起来。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主谓倒装句。 “鬼侯有子而好„„纣以为恶”:好,貌美(本义);恶,貌丑(注意这种用法)。 卒就脯醢之地:结果走向被脯被醢的境地。 执策而从:拿着马鞭跟着。策:马鞭(本义)。而:用在状语而中心词之间。 “彼吾君者,天子也”:我们那个国君啊,是天子啊。彼:作“吾君”的定语。 纳筦键:交出锁匙。原始的钥匙用竹子制成,故从竹,“箴”(即针)亦从竹。“筦”是“管”的异体字。《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下文“投其籥”,“籥”也是指锁头,与“键”同义。

摄衽抱几:摄衽,提(牵)起衣襟,这是奴仆伺候主人的礼节。 听朝,上朝听政办公。

不果纳:结果没有让他入境。不果:未成为事实,没有结果。

倍殡柩:背着灵柩,实指不正面对着灵柩。按道理,儿子吊父亲应面对灵柩。 设北面于南方:在南边设置朝北的位置。 北面:即面北,面是动词。“南面”同。 生则不得事养:(国君)活着时不能奉事供养,极言国弱。事:奉事,伺候。

饭含:古时一种殡仪,把米、玉贝放入死者口中,表示食用无乏。饭:古音读上声(扶晚反)。

“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都是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有称王的名声。“俱”“交”同义互文,避免呆板。

从而帝之:随之就尊秦为帝。 无已而帝:《战国策》鲍虎注:“无已,言无止之者。”据此,则句意为没有人阻止而称帝。

“彼将”二句:他将撤去他所认为没有才能的而把位置给他认为有才能的,撤去他所憎恨的而把位置给他所喜爱的。

安得晏然而已:怎么能平安地了事呢。已:停止,指了事。 何以得故宠:怎么得到旧日的尊宠。

为却军:因为他退兵。为:介词,后面省略宾语。

“适会”句:刚好碰上魏公子无忌夺去晋鄙军救赵去秦。“适”“会”同义连用。 引而去:撤退后离开了(赵国)。“引”的本义是开弓,此为引申义。 鲁仲连辞让者三:鲁仲连辞让多次。注意此句的语法结构。 为鲁连寿:向鲁连祝寿,双宾结构。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对于天下之士来说,最为可贵的是。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是,代词,复指“有所取者”。

触詟说赵太后

[题解]

本文的主旨在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本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心为国、富于生活经验、善于进谏的老臣形象和一个气盛偏执、溺爱幼子的女统治者形象,作者善于用轻松细腻的笔调刻画人物的言谈举止,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触詟,汉作“触龙”,当为“龙言”二字竖写过密所致。《史记·赵世家》作“触龙”。触,姓。

【补充注释】

新用事:刚上台执政。新:新近,刚(英语newly)。用事:指掌权执政。

必以长安居为质:一定用长安君作人质。质:抵押品,人质。作动词时义为抵押,《战

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

盛气而揖之: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至而自谢:与上“入而徐趋”的“而”都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谢:道歉,谢罪。 窃自恕:私下里自己原谅自己。窃:表敬副词。 玉体之有所郄:贵体有什么毛病。

恃辇而行:靠着车子走路。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辇:会意字。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吃的喝的该不会减少吧。 少解:少,副词,古“少”今“稍”,古“稍”今“渐”。贱息:不争气的儿子。“息”有增长义(与“消”相对),儿子是增长物,故称“息”。媳妇也是生长物,故原只作“息”,后才加女字旁。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希望趁着(这把老骨头)还没扔到山沟时把他托付给你。及:介词,趁。托:托付。

丈夫亦怜其少子乎: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丈夫:今义缩小。怜:爱。 异甚:厉害得很,特别厉害。 父母之爱子:“之”,介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媪之送燕后也:您给燕后送行的时候啊。之:用法同上。也:句中语气词。 必勿使反:一定别让他回来,“使”后而省略宾语。反:后来写作返。 三世:三代。按唐以前父子相传只用“世”,《说文》“三十年为一世。”后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改为“代”,“代”原指朝代。

至于赵之为赵:上推到赵氏开始建成赵国的时候。按赵开国之初是晋国的一个大夫,后与韩魏三家分晋。

赵主之子孙侯者:赵主子孙当诸侯的。侯:名词用作动词。

此其近者:这样看来,近的灾祸降临自己。此其:同义词连用。身:自身。 “位尊而无功”三句:(这是因为)地位尊贵却没有功绩,俸禄优厚却没有功老,而持有的贵重宝物太多了啊。也:表示判断(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尊长安君之位:使长安君的地位很高。尊:形容词使动。

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不趁现在让他对国家建立一点功量。及:介词,趁。令:让,后面省略宾语。

恣君之所使之:任凭你怎样支使他,即你想怎么支使他就怎么支使。所使之:支使他的方式。

约车,套好车子。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国君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啊。判断句。

通论

(五)——汉字的构造

阅读古书,主要是词汇问题,因为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多义词,而这些多义词与现代汉语又有很大的差异,要一一记住常用词的每一个义项,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词的本义,由于年代久远,往往被压在多个义项的最底层。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造字时代,字形与本义的关系更密切,而弄清了本义,可以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有助于对词义的掌握。因而,有必要了解汉字形体的结构。

一、关于“六书”

汉字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分析,如“徒”“行”“章”三个字,启蒙教学和书法教学从记忆字形和安排结构考虑,前两个认为是左右结构,后一个认为是上立下早的上下结构。但如果要从造字意图来分析,就不会这样分析,我们的古人早就学会从造字意图

来对汉字进行分析,这就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即“小学”所说的“六书”,下面我们进行介绍。

(一)“六书”三家说

“六书”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养国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书是六艺之一,但书中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到了汉代,才有人对六书进行了阐述,有三家,其名称和次序如下:

班固:形象、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转注、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从三家所解说来看,“六书”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名称稍异,次序也不同。清代以后,一般人在名称上采用许慎的,次序上采用班固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和字例

三家中,班固和郑众只说出了“六书”的名称,而没有给“六书”下定义,也没有举出字例。只有许慎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其理论和实践就在他花21年心血写成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其理论主要在《说文解字叙》中,在叙中,许慎给六书下了定义,还各举了两个字为例。下面简要介绍: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段注:“诘诎,犹今言屈曲也。”许氏的解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画成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形状而屈曲。物象总是由弯弯曲曲的线组成的,因而在该屈曲之处要屈曲,如“日”是圆的,字形也是圆转的。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按:段注:“有在一之处者,有在一之下者,视而可识为上下,察而见上下之意。”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武信是也。” 按:比者,排比之意;“谊”是“意”的本字;指撝,指意义的指向(“指”即意旨字)。许氏的意思是说,把几类排列起来,合成一个意义,以见它的意旨所在。如“信”可分为“人”与“言”,排比人与言可以知道是信(言语真实)意。“武”由“止”和“戈”组成,排比“止”和“戈”可知是武勇意。(许氏按春秋以后流传的“止戈为武,认为制止战争就是勇武,把“止”解成制止,这是错误的。其实止古文字是脚义,“止戈”是人出征时荷武器,故有武勇之意)。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许氏的用字现在不太好懂。段注:“以事为名,谓半形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许氏的意思大概是,以意义所指的门类为总名,再取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相配而成。如江河都属河流这个事类,水是总名,“工”和“可”则是用来譬况“江”和“河”整个字的读音的。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后代对许氏所作“转注”的定义,在理解上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对所举“考老”两个字倒是认同的。在许书中,二字同属老部,亦同义。“老”下说:“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上,言须发变白也。”“考”下云:“老也,从老省,丂声”。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氏对假借下的定义最好理解,其意是说,本来没有这个字,(因为读音相同)依托读音才把事义寄托在该字上。但他所举的两个字例,后人大多认为不属假借,与许氏的定义不符。如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就认为是引申而不是假借(引申义与本义有联系,假借义与本义没有联系)。“令”本义为号令,“长”本义为久远,“县令”义由发令义引申而来,“县长”义也可认为是由久远义引申而来。真正“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如借小麦表示来

往的“来”。在文字产生前,小麦和来往的“来”都读lái,文字产生后,人们用象形的方法为小麦造了“来”字,因来往的lai不好造,人们就借同音的小麦的“来”来表示。《诗周颂思文》有“遗我来牟”(送给我小麦大麦)。许慎的六书理论及其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四体二用”说

四体二用说是为了对六书理论进行修正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汉人提出“六书”这个名称后,一般人都认为它是六种造字方法,班固《艺文志》中称为“造字之本”。但这种说法明清时受到了挑战,如戴震就提出了“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这就是所谓“四体二用”说。戴氏的意思是说:“六书”不全是造字之法,而应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前四书,第二类是后二书,前四书才是真正的造字之法,而后二书造不出新字,是用字之法。戴氏此说一出,遂为文字学家和训诂学家所接受。这两类的确不同,因为用前四书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造出新字,后二种却不然。如上面许慎所举的转注“考老”,“考”是从老省丂声的形声字,“老”是从人毛匕的会意字。我们另外所举的假借“来”,对小麦义来说则是一个象形字,都没有超出前四书这个范围。

“四体二用”说直到现在仍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有人对把转注、假借列入用字之法而摒弃于造字之法持不同意见,如有人认为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法”。

(四)对“四体”的进一步分类 对前四书即戴氏的“四体”,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一是从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来区分,象形、指事两种为独体字,会意、形声两种为合体字。一是从是否有表音成分来认识,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都是没有表音成分的纯表意字,而形声则是有表音成分的。独体、合体是我们现在的说法,许慎称之为“文”“字”。《说文解字叙》:“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盖,即谓之字。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这样一划分,对“六书”的分析就更加科学了。

综上可以说,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结构得出的六种条例。

(五)前四书例释

前面我们在介绍许慎对“六书”下的定义时已经顺便分析了许慎所举的字例,为了使大家对造字之法——前四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里再各举一些例子。

(1)象形

在四种造字法中,象形是一种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说它原始,是指从无文字到刚学会造字,象形应该是人们最先使用的方法。最早的文字是由画图而来的,图画是为了帮助记忆,比结绳记事使用的范围更广,但图画还不是文字,只有当图画所代表的概念得到社会承认并且有了读音,才能成为文字。说它最基本,是指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基本上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

因为象形是以物为对象的,所以象形字基本上是一些具体的概念,这些具体概念要勾画出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绘出该事物的形,一种是除了该事物的形外,还要某些背景作烘轮,前者一般称为纯体象形,后者称为合体象形。“日”“月”“牛”和教材上的“马”“鹿”都属前一种,“果”“瓜”属于后一种。如果单绘该物,则形不显,或容易与其他相似之物混淆(因为只是勾勒特征而不是写实),如只画果实,则不易分辨,只画笔形,则容易与扫帚混淆,故果实便加“木”、笔便加“手”作背景烘托。

(2)指事

指事班固《艺文志》叫“象事”。指事造字有两种形式,一是纯粹符号,一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一个符号(往往是一点或一横)以标识,指明意旨所在。

用纯粹符号代表的往往是抽象意义的词,主要是教词、方位词和次序词,如:一五上中

下甲乙。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标示符号的大多是指称对象是某一物体中的某一个部位的名词,整个物体用一个象形字,指明标示某一部位则用一个符号。如:本、末、亦、寸、刃、母,“本”“末”是以象形字“木”为基础,下面一个符号表示树根所在,上面一个符号表示树梢所在。“寸”(肱)是以“又”即手为基础,手腕下一点指示为中医摸脉时的寸口所在。

“亦”是腋的初文,象形字“大”乃人的正面形象,两点指明腋部所在。“母”由“女”和两点符号组成,符号指明乳房。

指事字中有个别不是表示事物的名词,而是动词或形容词等。如“曰”“甘”二字都由“口”加一个指事符号组成,“曰”为口上一短横,口上一短横代表口中发出的声音,“甘”本义为甜,口中一短横代表含在口中的甜物。

许慎给会意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也就是排比若干部分会合成新的意义,所排比的可能是物形,也可能是文字,前者有人称为比形会意,后者称为合字会意。

先看第一类的例子:陟、伐、休、寇 “陟”是双脚往山上爬,“伐”是人持戈,“休”是人走近树(木)旁边,“寇”由宀(mián)元和攴(pū)三个物形组成,“元”是人头,“攴”是用手拿棍子打,整个字意为在室里用持棍子打人头(本义是盗匪)。

第二类即合字会意,即会合若干字组合以表示一个新义。如:尖、尘、劣、男、婦、吠、鸣、岩、炎、焱(biāo)、林、森等。合字会意与比形会意不同,比形会意是几部分是具体的物象,含有直观性,而合字会意的几部分是抽象的文字,需要通过大脑思维借助文字的意义而体会出意义。如用力于田为“男”,手(又)持帚“婦”。因为人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所以在最初造字时代,主要是第一类会意字,第二类会意字较少(上面的“男”“婦”),春秋战国之后,第二类会意字才逐渐增多。上面我们说过,许慎在会意中举“武”为例,并且认为是止戈为武,即制止战争为武,这是以文字意义来会合成意。我们认为,“武”应该是通过物象会合成意,即人荷武器出征,换句话说,我们认为此字属于比形会意,而不是象许慎所说的合字会意。

从词性上看,会意字主要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和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 (4)形声

形声是一种比较晚起但最能产的一种造字方法。上文说过,形声与会意都是合体,其区别在于会意字本身没有表音成分而形声字有。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象形、指事、会意都只是表意,而形声除了保留其表意的功能外还可表音,故它越来越受到青睐。

形声字的表意程度有两个档次,第一档是意符就是整个形声字的意义,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船”、“爹”、“馨”、“頭”等。第二档只是表示本义的意义范围,意义比较宽泛,不能直接从意符获知词义,这种情况占了形声字的绝大多数。教材上举了“过”、“征”“举”、“叔”四个字,“过”意符为辵(chuî),只能告诉我们本义与走路有关,“征”的意符亦然。“举”是从手舆声,“叔”意符为“又”,又亦手,二字的本义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到底是什么动作,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但从与它们所具有的其他意义的比较中可推知。

由于不同的几个意符可以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范围,所以同一个词,有时既可用这个意符,也可用那个意符,这就是异体字产生的主要来源。如“咏”与“詠”、

“踰”与“逾”、“貓”与“猫”、“嘆”与“歎”等。

上述四种造字法,指事字所占的比例最少,形声字最多,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说文9353个字的统计,各占比例如下:

象形364,占4%; 指事125,占1.3%; 会意1167,占12%; 形声7697,占82.7%。

而到了“康熙字典”,形声字占90%(黄伯荣《现代汉语》P205)。 上文说过,《说文解字》不但建立了“六书”的理论,还进行了实践,许氏对前四书所用的术语不同,象形多用“象(××之)形”,会意多用“从××”或“从×从×”,形声则用“从×,×声”。指事字较杂,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者也用“从×”。

前“四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字的分析一般要根据古文字字形,形声字基本上可以撇开古文字。

二、形声字

形声字由于部件组成比较复杂,且占全部汉字的绝大多数,所以单独列出分析。

(一)形声字的结构分析(就意符与形符的位置)

1、形声字的一般结构

左形右声:钢、禄、皓、畔、桥 右形左声:鸭、功、畋、翔、魂 上形下声:竿、花、景、空、崇 下形上声:想、掌、烈、裂、膏 内形外声:辨、哀、闽、辫 外形内声:匮、闸、衮、街、园 上述六种结构中,左形右声最多,内形外声最少。有些意符,其位置比较固定,如“金”、“示”“竹”等,“金”“示”在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全居左,“竹”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基本居上。由于思维定势的原因,人们一看到左边有“金”“示”,上边有“竹”,就“不假思索”地认为是当然的意符,这种类推有时候会出错。如锦(从帛金声)、视(从见示声)、笃(从马竹声)、问(从口门声)、到(从主刀声)、孟(从子皿声)等。

2、形声字的特殊结构

(1)声符或意符挤占一隅。

现代汉字被称为方块汉字,人们在刚学书写时往往画“田”字格,上面我们所讲的一般结构,其声符和意符所占的位置是有定的,前四种一般是一半对一半,后一种是四周对中间,但有些形声字的声符或意符却只占一隅。

如:徒(从辵土声)、徒(从辵止声)是声符居右上角,颖和颖(分别从禾和水,顷声)是形符居左下角,修、脩、倏(分别从彡、肉、犬,攸声)是形符居右下角。

(2)省形和省声

省形即省去意符的一部分笔画,省声,即省去声符的一部分笔画。之所以省去一部分笔画,有时仅仅是因为着书写简捷,有时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省形的如:

星,从晶省,生声; 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例一仅仅是为了减少笔画,后三例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因为若不省就不但累赘,也不成方块了。

省声的如:

星,从晶省,生声; 考,从老省,丂声; 釜,从金省,父声; 亭,从高省,丁声

例一仅仅是为了减少笔画,后三例则是为了书写的匀称,因为若不省就不但累赘,也不成方块了。

省声的如:

秦,从禾,舂省声;童,从辛,重省声。 炊,从火,吹省声。

(二)形声字意符的表意功能

象形、指事、会意三者都是纯表意字(没有表音成分),其表意体现整个字形上,形声字的表意却主要体现在意符上。

从理论上讲,形声字的意符与造字时的意义(我们不用“本义”这个术语,因为本义是与引申义相对而言,换句话说,只有多义词才可讲本义,但有些词包括形声字表示者直到现在仍是单义词,如鹅、马等)应该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从意义的清晰度看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与整个字的意义相同,这种情况比较少,如“趋”、“到”、“船”、“爹”、“顗”等。第二个层次是意符的意义只是初始义的意义范畴,这种情况占了形声字的绝大多数,以至于第一个层次可以忽略。如“鄙”的初始义与城邑有关,“过”的初始义与走路有关,“贼”的初始义与干戈有关,“赖”的本义与钱财有关。第一种情况清晰度很强,第二种情况清晰度较弱,只提示一个意义范围。尽管只提供一个范围,但好比外部贴了标签,给词义归了类,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人们凭借外形可以在所提示的范围内猜测,而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字形与意义毫无联系。

以上是就理论而言,实际上有时候从意符可能看不出与现有义的联系,或意符与初始义完全无关。这两种情况教材中都讲到了,而且都各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是看不出意符与现有义有什么联系,举了“试”和“权”两个例子,通论

(二)讲过的“该”也如此。这可能是初始义已久,后来少用,文献上找不出例证。

第二种情况是意符与初始义无关,这主要是一些后起形声字,特别是为了分化词义而造的区别字(本书叫古今字,下一节将讲到)。因为后起形声字所分担的有时是本义,有时是引申义,有时是假借义,当分担的是本义如“孰—熟”、“队—坠”时,意符当然与初始义有联系,而当分担的是引申义或假借义时,意符与初始义就不一定有联系了。教材中举了“縣—悬”和“景—影”,后起形声字都是为引申义而造(縣本义为悬挂,引申为心上挂念;景本义为日光,引申为阴影)。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见—现。“出现”原来只作“见”,后来写义为“玉声”的“现”,“现”的意义是“玉声”,而“见”的初始义是看见,与意符“玉”完全没有联系。

三、汉字的部首

上面我们从汉字结构的组合来对汉字进行了分析,因工具书的编排主要是按部首来编排的,而学习古汉语离不开工具书,所以这里专门讲汉字的部首。

(一)部首与意符

部首与意符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部首的对象是所有汉字,而意符是与声符相对的,其对象只是形声字(有人把组成会意字的可独立的部分也称意符,我们正采用这种说法)。所有的字都可以归入某一部首,不管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而只有形声字才有意符。就《说文解字》540个部首,有很大一部分从来没有作过意符,特别是较少的部首,如

一、丨、丶、丿等;有些笔画多的部首也从来没有作过形声字的意符,如教材上所举的“冓”部。“冓”部所统属的只有几个字,除“冓”外,还有“再”(从冓省),爯(从爪冓省)都不是形声字,因而也没有意符。

(二)文字学原则部首和检字法原则部首

自从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首创部首编排后,后代的工具书基本上都采用部首编排法,但同样是部首编排法,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工具书中所归属的部首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文字学原则部首与一般检字法原则部首差别更大。

所谓文字学原则部首,是指根据文字学原则即“六书”而确定的部首,所谓检字法原则

部首,是指根据书写习惯而确定的部首。文字学原则部首的具体操作原则是:象形字因为是独体字,整个字作为部首,而不管其笔画多少;形声字一定以意符为部首,而不管在什么部位;指事字或以整个字作部首,或以用作烘托的象形字作部首;会意字一般以会合成意的比较重要的部分作部首。检字法原则部首是按照书写习惯,一般原操作原则是按照书写习惯取部首(上下结构,上可成部首则取上,上不成部首则取下;左右结构,左可成部首则取左,左不成部首则取右;内外结构,外可成部首则取外,外不成部首则取内。)

由于取部首的依据不同,所以同一个字,两种部首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相对而言,一致的地方是主要的,如:

例字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象形) 文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检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例字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指事) “文”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检”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例字 冠 计 宦 突 涉 好 囷 析(会意)

冖 言 宀 穴 水 女 囗 木 冖 言 宀 穴氵女 囗 木

例字 松 茅 恐 简 地 空 时 宇 奸 (形声) “文” 木 艸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检” 木 艹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一致的如:

例字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象形) “文”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 “检” 廿 勹目彡 彳 厂 日 勹丿 例字 朱 刃 丹 “文” 木 刃 丹 “检” 丿 刀 丿

例字 库 崇 甜 寇 雀 负 看 相 牧(会意) “文” 车 示 甘 攴 隹 贝 目 月 攴 “检” 广 山 舌 宀 小 刀 手 木 牛

例字 锦 问 视 徒 冯 和 旗 纂 佞 (形声) “文” 帛 口 见 马 口 认 系 女 “检” 钅 门 礻 彳 冫 禾 方 竹 亻

例字 修 腾 刖 翔 欣 砻 贼 膏 赢(形声) “文” 彡 马 刀 羽 欠 石 戈 肉 贝 “检” 亻 月 月 羊 斤 龙 贝 高 亡 本节我们讲汉字的构造,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作为至今为止几乎是唯一的表意文字的特点,学会分析其造字意图的结构,掌握其本义,并进而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我们在这一节开始时曾举过“徒”、“行”、“章”三个字,学了这一节,我们完全可以懂得运用“六书”来分析其结构了:“徒”是形声字,从辵,土声;行是象形字,本义是路;“章”是会意字,从音从十,《说文》:“乐竟为一章”。

通论

(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本节是讲古书中的用字情况。汉语的用字情况比较复杂,尽管古汉语基本上一个字代表

一个词,但是字与词之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从现在的角度看古代书面语,既有几个字共表一词的情况,也有一个字表数词的情况。

几个字共表一词的主要有:①通假字(本有其字的假借);②古今字;③异体字;④繁简字。

一个字表数词的主要有:①假借字(本无其字的假借);②同形字。

关于假借字,我们在讲“六书”时已过,这里再举几个例子,如“之”既可表动词“往”(本义),义可表虚词(假借义),“夫”既可表名词男子(本义),又可表虚词(假借义)。

同形字即几个词共用一个字形,广义上的同形字包括上面的假借字,这里讲的是狭义上的同形字。如炮炙的“炮”(páo)和火炮的“炮”(pao),日晒的“暴”(pù)和疾速的“暴”(bào)(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甲胄的“胄”和后裔的“胄”(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

本节讲三个问题:①古今字;②异体字;③繁简字。

一、古今字

应当首先指出,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与古人所说的古今字不是同一个概念。古人所说的古今字,如段玉裁所言:“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说文》段注“余”字下)包括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如“亡无”“伯霸”;由形体造成的古今,如“鬴釜”“猫貓”;也有因意义分化造成的古今,如“反返”、“竟境”。后一种古人称为区别字,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只指后一种,即古人所说的区别字。

(一)古今字的定义

本教材没有给古今字下定义,这可能有它的难处,但根据其表述与例子,大约可以这么说:一个字“兼职”过多,后来造出新字来分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职务”,原有的字与新造的字便构成了古今字。

(参考:郭锡良《古代汉语》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按:这个定义与段玉裁的解释是一致的。)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兼职”太多,即一个字有多种意义。上面我们在词汇部分里讲过,一个多义词,除了本义外还有引申义,有些还被借作其他词而有假借义。因此,所谓“兼职”太多,是指该词(字)除了本义,还有引申义或假借义(有时是既有引申义又有假借义)为了分担其过重的负担,后来就造一个新字分分担其中一些意义。若从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本考察,则古字与今字在进行意义分工以后形成下面几种局面:

1、古字用于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

孰——孰 其——箕 莫——暮 衰——蓑

2、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责——债 盖——溢 原——源 州——洲 奉——捧

3、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

说——忆 赴——讣 敛——殓 道——導 昏——婚

4、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假借义。

辟——避 舍——扌舍 与——与欠 胃——谓

(三)古今字形体之间的关系

古字和今字绝大部分都有形体结构上的相承关系,只有很少没有形体上的相承关系。

1、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1)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意符(大多数)

聿——筆 它——蛇 竟——境 田——畋 昏——婚 (2)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声符(极少) 自——鼻 礻——祗

(3)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意符(较多)

说——悦 赴——讣 敛——敛 错——措 振——赈 (4)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声符(很少) 研——砚

(5)今字在古字基础上略为改变(很少) 大——太 陈——阵 母——毋

2、没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吕——膂 身——娠

(四)古今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大多数是一对一,即一个古字,一个今字,也有个别是一个古字衍出几个今字的,前者无须举例,后者如:

辟 采 田 避 僻 闢 譬 採 彩 畋 佃

(五)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古今字(区别字)与通假字是从不同角度来命名的,二间之间有区别,又有交叉。中学教材中不使用“古今字”这个概念,所有古今字都说成通假字,它们的区别留待讲到通假字才讲。

二、异体字

(一)定义

异体字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完全相同,意义也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广义的异体则还包读音相同而意义只部分相同的几个字,如

“困睏”等。一九五五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录的是广义的异体字,本教材所讨论的则是狭义的异体字。狭义的异体字《说文解字》称为“重文”,此书共收重文1163个。重文不另外立字头,只附在正字的后面。

(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一个字按理说应该只有一种写法,但因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造出来的,前人造了,后人还可能另造,同一时期,甲地的人造了,乙地的人还可能也在造。除此以外,隶变之后由于隶古字产生了一批异体字,还有因为书写方便而造的笔画稍为变异,(孔乙已所说的“回”字有四种写法即回、囘、囬、廻、前三字即属此类)。

(三)异体字的形体类型

从形体上看,异体字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造字方法不同,如泪涙、嵩崧。

2、意符不同(最多),如遍徧、逼偪。

3、声符不同,如勋動、筍笋。

4、意符声符都不同(较少),如村邨、猿蝯。

5、部件位置不同,如够多句。

(四)异体字的辨识

辨识异体字,一定要本着其定义进行。狭义异体字,不仅意义要完全相同,读音也要完全相同,如果不符合定义的,就不能算是异形字。教材中举了“寘置”、“雕彫凋”、“亡无”和“沽酤”四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第一组和第四组可说是种属关系,第

二、三组可说是交叉关系,而异体字应该是全同关系,故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同样,下面这几组都不能认为是异体字——游遊、獲穫、淫婬。这三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看,都属于种属关系。

还应该指出,异体字是有时代性的,有些原来是异体关系的,后来意义在某些方面有了

分工,变成了非异体,相反,有些原来不是异体的,后来变成了异体。前者教材中举了“谕”和“喻”的例子,又如“或”与“域”。《说文》——“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从土。”据此,“或域”异体(或国是古今字)。后者如“于”“於”,《说文》——“乌,孝鸟也。”“於”本义为乌鸦,原来与“于”音义均异,后来“於于”音近,人们便借“於”为介词,于是变成了异体字。

(五)异体字与古今字(区别字)的区别 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从产生时代的先后看,古今字的“今字”一定产生在“古字”后,而异体字中的几个字可能有时间先后的问题,也有可能同时或分不出时间先后的问题。

(2)从意义上看,今字所分担的只是古字的一部分意义,而一组异体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换用。这是最主要的。

(3)从读音上看,今字是为了区别意义而造的,有时与古字在读音上要有所变化(如莫暮、说悦),而异体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本教材在注释时异体字和古今字所用的术语是截然分明的——异体字用“某同某”,古今字用“某,后来写作某”。如《齐晋鞌之战》“旦辟左右”下注——“辟,避开,后来写作‘避’。”“韩厥俛定其右”下注——“俛,同‘俯’”。

古今字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的异体字是造成汉字字数越来越多的两个主要原因,东汉时代的《说文解字》包重文才收10516个(重文1163个),宋代的《广韵》已收字26194个,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增加到47035个,1986年出版的《汉字大字典》更多达56000个左右。由区别词义而造的今字绝大多数是为了便于目治,因而对阅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音义全同而只是形体不同的异体字却只能增加我们识字的负担,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对此进行了整理,确定其中一个为规范字,其他为不规范字。

三、繁简字

(一)定义

繁简字是繁体字与简化字(简体字)的合称,繁体字与简体字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个字只有一种写法,不管笔画多繁,都不能叫繁体字,不管笔画多简,也不能叫简体字。如“禮礼”两字同词,前者笔画较繁,是繁体字,后者笔画较简,是简体字。但“爨”(cuàn)是一字一词,笔画虽繁,也不能叫繁体字。

(二)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简化字是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众为了书写便捷而趋简求者的结果。虽然不是立下法则才进行简化,但一代一代趋简的结果,其方法也日趋明朗化,形成了下面几种主要来源——

1、取古体字,如礼禮、乃廼。

2、草书楷化,如头頭。

3、同音替代,如后後、向嚮。

4、取其部分,如声聲、亲親、虫蟲、烛燭。

5、改换偏旁,如庙廟、怜憐、拥擁。

6、重新创新,如國国、护護。

上述简体字,都是建国前已经出现了的,有的在唐,有的在宋,有的在元,有的在太平天国(据蒋善国《汉字形体学》P379-382)。解放后简化汉字,就是以这些早就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为基础,再运用上述方法简化了部分笔画较繁的汉字。上述六种来源,除了同音替代这种以外,其余的其实都可纳入异体字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建国以前的这些简体字,一般只出现于民间,在政府公文中一般只用相应的繁体字。

第三单元 文选

论语

(一)学而

[补充注释]

就有道而正焉——向有道理的人请教而就正于他们。焉——兼词,于此,指代“有道者”。 可谓好学也已——可以说是好学的了。也已——语气词连用,重点在后一个。

(三)里仁

[补充注释]

(1)道——指道理,真理。 (2)道——学说。

何谓——“谓何”的倒装,说的是什么意思。而已,语气词,罢了。 (4)焉——兼词,于此(此指贤人)

(五)雍也

【补充注释】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回也贤哉”。

(六)述而

【补充注释】 (1)“默而识之”的“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学而不厌”的“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2)讲——讲习,研究。按不能当讲话的“讲”讲。 是吾忧也——“是”指代(复指)前面三种。 (3)枕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枕。 (4)女奚不曰:奚,疑问代词,为什么。 (5)若圣与仁——若,至于。

(十)先进

【补充注释】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2)攻——抨击,讨伐。 (3)闻斯行诸——诸,“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 如之何斯闻斯行之——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赤也惑——惑,迷惑,不明白。 (4)侍坐——陪坐。

毋吾以——宾语前置。以——动词,这里指回答。 居则曰:居,平居,平时。《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居”与“用兵”相对,指平时。

不吾知——宾语前置。

则何以哉——就干什么呢,宾语前置。以——动词。 率尔而对——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因之以师旅——因,本义是有所凭借,这里是“继之”,即“跟在后头”之意。

且知方——方,与《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方”同。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选择连词,或者(按古汉语表示选择的“或者”用“如”或“若”表示)。

“如其礼乐”句——古时视礼乐为治国之本,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冉有看孔子笑子路毫不谦让,所以在回答时有所谦让。

宗庙——古时甚重宗庙,《左传成公十二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会同——康有为《论语注》——“《春秋繁露竹林》‘刘顷公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知会同之难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注意“之”与“焉”的不同,“能”是及物动词,带“之”;学这里是不及物动词,带“焉”(“焉”是兼语,于是)

铿尔——尔,词尾,用法用“然”“焉”。《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铿”与“硿”的都是象声词。

舍瑟而作——放下瑟站起来。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介词,用作同“于”,表示比较异同。 浴手沂——“乎”,介词,表示动作的处所。下“风乎舞雩”同。 咏而归——而,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按——子路即季路,字子由;曾皙,名点;冉有,字子有,名求;公西华,名赤,字子华。

(十一)颜渊

【补充注释】

(1)斯谓之君子已乎——斯,这,指示代词。 (2)何患——怎么担心。患——担心。

(3)于斯三者何先——斯,这,指示代词;先,先,名词用如动词。 (4)“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谓语前置。

(5)如之何——对这怎么办。之——代词,指代“年饥用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如之何,如何。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君孰与不足——孰与,用于比较,“何如”的意思。

(十二)子路

【补充注释】

(1)子将奚先——您将先干什么,宾语前置。 野哉由也——“由也野哉”的倒装。野——粗鄙。 君子于其所不知——君子对他所不懂的东西。 (3)子适卫——适,到„„去,本义。 (4)宰——县宰,主持一县政事的长官。

(5)因为好人坏人都喜欢的人可能是原则性不强的稀泥),即《阳货》中的“乡原”。

(十三)宪问

【补充注释】

(2)召忽死之——召忽为他而死。死之——有人称为“为动用法”。 (3)一匡天下——使天下统一。 谅——诚实(本义),原为褒义。《论语季氏》——“友谅,直友,友多闻,益矣。”这里含贬义。

(十五)季氏

【补充注释】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指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即军事。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小辈拜见长辈读作xiàn。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尔是过,“尔”是“过”的宾语前置。过——《过奉论》的“过”,归过于,责备。

邦域——国家领土内。

何以伐 为:为什么要打它呢。

夫子欲之——之,指“伐颛臾”这样事。 陈力就列——“陈力”是“就列”的条件。 不能者止——止,指废退,卸职。 危而不持——而,表示转折关系。“颠而不扶”中的“而”同。 焉用彼相——干嘛用那个“相”呢?焉——疑问代词,怎么。 后世必为子孙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的忧患。

盖均无贫——盖,句首语气词,这里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既来之,则安之”——“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今义已变。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来”后者略宾语“之”, 使动用法。 分崩离析——指季氏三兄弟四分公室。

萧墙之内——按当时鲁哀公实际上只是个傀儡,但因为仍为君,故季氏要专权,不得不有所顾忌,“萧墙之内”指内变。今成语有“祸起萧墙”。

(十六)阳货

【补充注释】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按注意两个“见”的用法和读音,用作使动时读作xiàn,用作一般动词当“拜见”讲时读作jiàn。

遇诸涂——在路上遇见他。诸——“之乎”的合音,之指阳货,“乎”为介词,用法同“于”。

迷其邦——使自己的国家迷乱。迷,使动用法。 日月逝矣——时光消逝了。 吾将仕矣——仕指当官。

(十七)微子

【补充注释】

(2)歌而过——而,用在状语与中心词之间。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第一分句的主语是接舆,第二分句的主语是孔子。辟——避开,后来写作“避”。

(3)耦而耕——而,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问津焉——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焉——兼词,于此。 夫执舆者——夫,指示代词,那。

而谁以易之——而,第二人人称代词;谁以,以谁,即与谁,介词宾语前置。

子路行以告——子路赶上孔子,把情况告诉孔子。介词“以”和动词“告”后面都省略“之”,前一个指子路与两位隐者的对话,后一个指代孔子。

鸟兽不可与人同群——“与”后面省略“之”,指代前面的鸟兽。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斯人之徒”和“谁”都是宾语前置。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假设复句。有道——与“无道”相对,“有道”指政治安定太平。“与”后省略“之”,指代子路等学生。

(2)从而后——跟从却落在后头。从——跟从。

拱而立——“而”用于状语与中心词之间。 杀鸡为黍而食之——食(sì)之,给他吃。

见其二子焉——见,使动用法。按——子路年长,按礼节应小辈拜见长辈。 以告——“以之告之”的省略。

至则行矣——“至”的主语是“子路”,“行”的主语是丈人。则——连词,表示与意料相反的,可译为“却”或“原来已经”。”

不仕无义——不当官是不应该的。按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

如之何其废之——怎么能废掉它呢?如之何——怎么。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君子之仕也——“之”介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下面一句“道之不行”的“之”用法相同。

(十八)子张

【补充注释】

(1)云何——说什么,怎么说。(按疑问代词用宾语但没有前置) 尊贤而容众——尊敬贤才,包容一般人。

嘉善而矜不能——表彰好的,而同情没有才能的。

“我之在贤与”句——假设复句。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如之何其拒人也——怎么能拒绝人家呢。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2)君子之过也——过,犯错误,动词。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过也——也,句中语气词(按此为时间状语)。下“更也”同,

(3)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文武之道。莫——代词,没有什么地方,即“到处”之意(everywhere)。

何常师之有: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常——固定。

礼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

【补充注释】

是非君子之言也——这不是君子的话。判断句。 参也闻诸夫子——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这句话的。诸——“之乎”的合音。之——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句话。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既然这样,那么老师是有所指而说的。然,承上;则,启下。 以斯言告于子游——把这些话告诉子游。斯——指示代词,这。

“甚矣,有子之言似夫子也”——谓语倒装句。直译 为:有子的话像老师,(像得)可厉害了;意译 为:有子的话太像老师了。

若是其靡——主谓倒装句。

载宝而朝——用车子装载宝物上朝。 其货——货,动词,行贿。

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我本来就说(这)不是老师的话。固——副词,本来。 制于中都——在中都订立制度。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由此知道他不希望(死去)快点腐烂。 “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先派子复去(试探),又派冉有去申明(其用意)。“先之„„申之”是古人尤其是《左传》经常运用之一种外交手段。

苛政猛于虎

【补充注释】

妇人哭于墓者——定语后置,哭泣于墓之妇人。 式而听之——俯身扶轼而听她哭。式——通“轼”。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您这么哭啊,的确很像连着有几重伤心事的。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似„„者——好像„„的样子。

舅——家公,与姑(家婆)常连着说。

死焉——死于此。按——用“焉”代上文的“于虎”。 苟政猛于虎,残暴的政治比老虎凶猛。

大同

【补充注释】

与于蜡宾——参与蜡祭陪祭工作。与(yǜ)——动词。蜡——(zhà)与“蠟”(là)不词,今“蠟”简化为“蜡”。观——由动词“观”(guān)引申而来,名词,读作(guàn)。

何叹——为什么叹息。

大道之行也——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个朝代的英豪。 未之逮——即“未逮之”,没有赶上这样的年代。 有志焉——焉,于此,指代“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

大道之行也——原始共产主义推行的时候。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之„„也,表示时间状语。

讲信修睦——讲求信用,修好关系,达到和睦。 “亲其亲,子其亲,子其亲”——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亲”“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矜寡孤独——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幼而丧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这四种人,都是政府优抚救济的对象。

货恶其弃于地——注意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下“力恶其不出于身”同。恶——讨厌,恨。 谋闭而不兴——阴谋杜绝而不兴起。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作乱、贼为三种危害社会的人。注意盗与贼的不同——“盗”指一般的盗窃,“贼”指“杀人、害人”。作,义同“兴”。

外户而不闭——从外门把门拉上而不上闩。户——名动用作动词。按史家常把太平盛世称为“夜不闭户”。

大人世及以为礼——天子诸侯把传位给儿子或弟弟作为礼制。父终子嗣为“世”,兄终弟接为“及”。按商代诸侯天子无子则传位给弟弟。“世及”是“以”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下二句同。

以为固,把„„作为固守措施。固——这里用作名词。 礼义以为纪——把礼义当作(治国)纲纪。《说文》——“纪,丝别也”。 以贤勇知——以勇者智者为贤。

谋用是作——阴谋由此而产生。用——介词,因,由。是——指示代词, 这。按——“谋用是作”与“兵由此起”对文。

著其义——使其义著,使动用法。义,合理的事情。下“著有过”同。 考其信——使其信得以成就,使动用法。考,成就,完成。

刑仁——以仁为准绳。名词的意动用法。刑——铸造器物的模子(后写作“型”),引申为法则,准绳。

示民有常——指示人民要有常规。

在执者去——执,为“藝”(种植)的本字,会意,引申为权势。(后来写作“势”)

教学相长

【补充注释】

佳肴——美味的肉食。肴——从肉爻声。 旨——说文——“美也,从甘匕声。”

至道——好到了极点的学说。至——形容词。 知困——知道困惑。困——困惑不通。 自反——自我反省。

教学相反——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学学半——直译 为:教和学各一半;意译 为:教和学是有机的统一体。 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吧.其——句中语气词,大概。“是”为“谓”的宾语。

博学

【补充注释】

笃行——笃,老实。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除非不学,学了如果学不会,决不放手。下几句仿此。

人一能之——别人一次能学会它。能——动词,能学会,能做到(与今能愿动词的“能”稍异)。

已百之——自己学习它一百次。百——用作动词,学一百次。 果能此道——果真能实行这个方法。能——动词,能实行。

诚意

【补充注释】

诚其意——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诚——形容词使动。

如恶(wǜ)恶(â)臭——好像讨厌不好的气味。前“恶”动词,后“恶”形容词。臭(xiǜ)——会意字,气味(本义)。今有“臭味相投”、“乳臭未干”。

如好(hào)好色——好像喜欢漂亮的女色。好(hǎo)——漂亮,貌美。色——这里指女色。

此之谓自谦——这就叫作心安理得。谦——通“慊”(qiâ),满足。 小人閒居为不善——小人独处时就会作不善的事情,(因为无人监督)。閒居,独处。閒音Xián。

无所不至——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即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 著其善——张扬他的善行。著——使„„显示,使动用法。 人之视已——之,介词,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见其肺肝然——好像看见他的肺肝一样。如„„然——像„„的样子。

“此谓”句——这就叫做心中有实在的东西,一定显露在外面。诚——指实在的东西,此处指邪念。形——表现,显露。

其严乎——真是严肃可畏啊。

富润屋——富裕能使屋子生光彩。润——形容词使动。下句同。 德润身——善德能使身荷宠光。

心广体胖——心胸开阔了,身体也会安泰舒坦。“心广”是“体胖”的条件。 【思考与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2、夫子式而听之。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6、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7、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8、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二、把下面几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1、《苛政猛于虎》全篇。

2、P211《大同》第2段。

3、P213《教学相长》全篇。

4、P214《博学》全篇。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2、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5、以贤勇知,

6、刑仁讲让。

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8、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人,已千之。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1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通论

(七)——判断句,也字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对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式。古代汉语的谓语可以由名词充当,也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一般说来,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判断句,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叙述句,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描写句。古代汉语的描写句比较简单,且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没什么差异,我们不讲,叙述句比较复杂,下一节将要讲到,本节只讲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语言表达形式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基本形式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如“我是中国人”,“我不是海南人”。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今天星期四”,但这种情况很少,且不能随意运用。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从一开始就不用判断词“是”,后来出现了与现代汉语一样使用判断词“是”的新形式,但书面语中一般仍用旧形式。在“是”还没有演变为判断词以前,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是下面两种语言表述形式——

1、„„者,„„也。如: (1) 彼吾君者,天子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同上) (3)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已忧者,农夫也。《许行》 (4)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所谓故国者》

2、„„,„„也。如:

(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焉》。 (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同上) (7)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齐桓公伐楚》 (8)晋,吾宗也。《宫之奇谏假道》 (9)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夫子当路于齐》

上面两种形式,从文献中看,只有“也”者最多,既含“者”又有“也”者较少。“也”用连判断句末尾煞句,帮助表示判断,“者”于主语后表示停顿。这个“者”一般认为是语气词,郭锡良认为是代词,复指主语。

除了这两种形式,还有只用“者”不用“也”和“者”“也”都不用两种。如: (10)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11)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老子》 (1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1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这两种远不如前面两种常见。四种形式中,有“者”有“也”者判断的意味最佳,“者”“也”都者这种判断的意味最弱,加上“也”,判断的意味就得到加强。如(11)句《孟子·縢子公上》为:

(14)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加了“也”,判断的意味就明显了。由于古书没有标点,这种“者”“也”都不用的判断句在断句中就更难些,后两种可以说是前两种的变异。“者”“也”都不用这种如果判断句单独出现,则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加逗号停顿。

以上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第一大类形式,这种类型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谓之间书面上一般要加逗号表示较长的停顿,二是用语气词“者”“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有另一种大类型,它们在主谓之间往往都不需加逗号,又分为三种情况。

1、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副词“诚”“亦”“皆”“乃”“即”等。如: (15)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 (16)子诚齐人也!《夫子当路于齐》 (17)是亦圣人也。《许行》 (18)充即庐江人。《世说新语·方正》 (19)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庄子·盗跖》 其中,“诚”“乃”“即”是加强判断肯定语气的,带有申明或辩白的口气,“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确”,“乃”“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便(是)”,因此在白语文中,“即”“乃”后面还可以加判断语“是”,说成“即是”“乃是”。由此可知,“即”“乃”本身并不是判断词。

2、主语和谓语之间有语气词唯(惟、维)联系。如: (20)民惟邦本。《伪故尚书五子之歌》 (21)是维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类判断句中的“维(惟)”很像判断词,其实是句中语气词,其作用是引用谓语和加强语气,若换上副词“乃”“即”,肯定的语气会变得强一点。我们之所以说它们不是判断词,是因为它们的后面不仅可以跟着名词,还可跟着形容词和动词,跟着形容词的是描写句,跟着动词的是叙述句。如:

(22)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宫之奇谏假道》 (23)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例(22)中的“馨”是形容词,例(23)中的“时”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及时”之意。

3、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动词“为”。“为”是一个包罗万象,用途很广的一个动词,有点类似于英语的do,几乎可译成任何一个动词。如我们在前面的文选中学过的“为之驾”“为国以礼”“杀鸡为黍而食之”“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各自可译为“安排”“治理”“煮”“针对”等。由于它经常用在名词或代词之间,因此动词的意味逐渐减弱,有时十分接近判断词“是”。如:

(24)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25)汝姓何,是荷叶之荷,河水之河。《北史·何晏传》 例(24)为两个判断句,一个用“为”,一个不用。例(25)也含两个判断句,“是”与“为”互文而用,意为即是荷叶之荷,又是河水之河。

但是,真正相当于判断词“是”的例子并不用,这可能是文言文中已有语气词“也”这种形式,而口语中后来又有判断词“是”这种形式,使得“为”作判断词不能广泛推行。古汉语中类似判断词的“为”,很多还有实在的动词义,如“颍叔为颍谷封人”的“为”是“担任”的意思,教材中所举的四个例子虽然可译为“是”,但动词义还比较实在,因此,王力先生认为不是真正的系词,而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否定副词“非”。如: (26)是非君子之言也。《有子之言似夫子》 (27)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蹇叔哭师》 “非”虽然可译为“不是”,但这是否定整个谓语的,不是“不”与“是”的结合体。 由于古文中省略主语的情况比现代汉语多,所以古代汉语中省去主语的判断句也比现在要多,在理解和翻译时要补上主语,这是需要加以注意。

(二)“是”和判断句

“是”在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在判断句经常用到“是”字。可做主语,也可作谓语。做主语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做主语,一是复指前面的话,与前面的话一起做主语,第一种情况主语往是人或物,第二种情况主语往往是一件事。

先看第一种情况: (1)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 (2)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赵威后问齐使》 例(1)的“是”指物,例(2)的“是”指人。 第二种情况如: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宫之奇谏假道》 (4)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江乙对荆宣王》 (5)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这种句子的“是”是复指前面的话,指的是一件事。如例(3)中“是”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其余类推。

上述两种情况的“是”,由于用在名词性成分之前,往往被人误解为判断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这可以从两方面来旁证。一是“是”可说成“此”,一是当句中有“是”又有副词时,“是”总是放在副词之前,而不在副词之后。如:

(7)至攘人犬豕鸡豚,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 (8)至入人栏顾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保故也?(同上) (9)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10)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 例(7)(8)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此”。例(9)(10)也是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是又”(而不是“又是”)。前面我们讲过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时,所

举的例(17)“是亦圣人也”结构同此。

我们之所以说上述“是”不是判断词,还因为这个“是”有时可不用,教材中(P246)举了三个例子。又如:

(11)不忘恭敬,(是)民之主也。《晋灵公不君》

以上的“是”都是指示代词,而不是判断词,但判断词“是”就是从这种形式中逐渐演变而成的。

(1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13)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鄴》 当要表达一件事所用文字很长时,不用“是”复指就显得主谓之间前后之间失衡,用“是”字复指如例(3)至例(6),则后面可独立成句,主谓之间就显得平衡。而例(12)主语较短,不用“是”字句子也不会失衡。用“是”后复指意味逐渐变弱,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例(13)主语谓语字数却很少,用“是”复指大可不必,应认为是演变为判断词了。但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没有语气词的,故真正的判断句应该是句末不用“也”。这种新形式的判断句西汉以前只出现个别例子,东汉以后逐渐增多,但由于文言文比较保守,所以直到清代如《聊斋志异》,判断句仍采用旧形式,而判断词是“是”又无语气词“也”的新形式主要出现在口语色彩较浓的文章中,这也说明旧势力是不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

“是”是指示代词作谓语的最常见是在判断句中,教材中举了三个例子,如“汤之问棘也是已”、“汤之问棘也”是主语,“是已”是谓语,译为现代汉语是——汤问棘的时候(是)这样的。下面再举例:

(14)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微子》 下面讲“是”的其他用法。

“是”作指示代词,还可用宾语前置句式中复指,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句中前“是”复指“不谷”(我),后“是”复指“先君之好”,都是作宾语前置。关于这种用法,下面讲叙述句中将详细分析。

“是”的一另一种用法是作形容词,意为“对”、“正确”。 (16)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17)是已而非人,俗之通病。刘开《问说》

(18)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是”作这种用法时,有时可作意动用法带宾语,这种情况在理解上要多加注意,如例(17)“是已”是“以已为是”,例(18)是魏其是“以魏其为是”。

附——秦汉时期含判断词的判断句 (1)韩是魏之具也。《战国策·魏策》 (2)此是欲皆在王,而忧在员海。《战国策·中山策》 (3)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5)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 (6)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 (7)龟者是天下之宝也。《史记·龟策列传》 (8)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邺》 (9)是是竹梦,人主有死者。

(10)若枯即是常,常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三)判断句的话用

判断句是用谓语所指对主语所指进行判断的句子。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有时是用一事

物,有时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范围内的其中一类。从逻辑上讲,前者为同一关系(或重合关系),后者为种属关系(或上下位关系)。如:

(1)(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冯谖客孟尝君》 (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3)鬼候、鄂候、文王,纣之三公也。 (4)董狐,古之良史也。《晋灵公不君》 (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 (6)而母,婢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前三例主语所指与谓语所指为同一事物,是同一关系,后三例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的一部分,是种属关系。前者主语与谓语可以互换而意思基本未变,后者主语与谓语一般不能互换。

总之,真正的判断句如上两类,其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所谓判断句的话用,是指形式上为判断句,而内容上却并非表示判断,从古汉语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方法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很常见,即比喻中的暗喻。如“长征是播种机”,形式上是判断句,表达的却是比喻的内容,“长征”和“播种机”构不成判断。古代汉语此类情况也不少,如:

(1)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韩愈《答李翊书》 (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4)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例(1)的“气”和“水”、“言”和“浮物”既不是同一关系又非种属关系,构不成判断,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比喻的内容,译为现代汉语是——思想修养(气),就像水一样,语言形式,就像浮在水上的物体一样。其余类推。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采用的是“之所以„„是因为„„”的形式,如“他昨天(之所以)不来,是因为突然生病了”。但现代汉语用了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因果关系的意味非常明显,换句话说,其因果内容是显性的,人们完全不觉得它是用了判断句的形式。古代汉语这种情况很是常见,但由于没有关联词,其所表示的因果关系内容是隐性的,需要认真揣摩。如:

(5)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类也。《祈奚荐贤》

(6)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7)所为见将军者,欲以救赵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8)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

(9)此其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同上)

(10)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上述例子都是因果复句,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前,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后,译成现代汉语的时要在后一分句前加“是由于(是因为)”,如例(5)要译为:建了一个官职,三样东西都做成了,(这是因为)他能推举自己的同类啊。上述所用的判断句形式,有“„„也”和“„„者,„„也”两者,后一种意义比较外显一点,前一种则比较隐蔽,应该特别引起注意。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一种比较复杂内容,这种情况中的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既不能用逻辑上的判断句去分析,也不是表示比喻和因果关系的内容,而是表示一种逻辑关系。如:

(1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12)百乘,显使也。《冯谖客孟尝君》

例(11)的“战”和“勇气”,例(12)的“百乘”和“显使”,很难构成逻辑上的判断,因为它们既不是同事物,又非同一类别,但它们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能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例(11)意为“打仗是要靠勇气的”,例(12)意为“(拥有)一百辆兵车那是很显贵的使者了”。

三种活用中,从出现的频率来看,第二种最多,第三次最少,第一种介于中间。从理解的难度看,第一种最容易,第二种尤其是只有语气词“也”者最难,第三种也较难。

二、也

“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一个语气词,它可以放在句末,也可以放在句中。

(一)用于句末

1、用于判断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这是“也”的基本用法。上面讲到判断句时,第一大类型后两种情况不用“也”,第二大类型主谓之间有“维”和“为”时一般也不用“也”,但这在判断句中出现得并不多,其余都用“也”字,就连最初含判断词“是”即“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的前期,句末仍往往还用“也”字,因此可以说,“也”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标志。例不赘。

2、用在叙述句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不毁乡校》 (3)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叙述句中的“也”,仍然表示肯定语气,而不是表示陈述语气。如例(3)如果去掉“也”,则变成纯粹的陈述句,加上“也”,就增加了肯定的语气。

3、用在祈使句中

(4)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5)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邺》

祈使句中的“也”本身并不表示祈使语气,而是对这种祈使加以肯定,因为不用“也”,仍然是祈使句,上述例句中的祈使语气是由否定副词“无”和句中语气词表示的,试看下面的祈使句,它们都没有用“也”。

(7)(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桓公伐楚》 (8)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左传隐三年》 (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与例(4)(5)(6)一样,此三例的祈使语气是由句中语气词“其”表示的,例(8)“其”、“无”并用。

3、用于疑问句中

(10)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

(1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晋鞌之战》 (12)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冯谖客孟尝君》 疑问句中的“也”并不表示疑问语气,上述例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词(代词或副词)来表示的,去掉

“也”后,疑问语气未变,加上“也”,是对疑问的肯定。下面同样是含疑问代词“何”、“谁”或疑问副词“若之何”的句子,都没有用“也”一样表示疑问。

(13)孟尝君曰:“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14)桀溺曰:“子为谁?”《论语·微子》

(15)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4、用在复句中

(16)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蹇叔哭师》

(17)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19)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祁奚荐贤》

前二例为假设复句,后二例为因果复句,例(18)由因及果,例(19)由果及因,“也”都用于后一分句末尾,表示对结果或原因的肯定和确认。

总之,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判断肯定语气。

(二)用于句中

“也”用在句子中表示停顿跌宕语气。

1、用于单句的主语后,可译为“啊”等。 (20)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2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2)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郑伯克段于鄢》。

应该指出来是,用于主语后的“也”是连上读,而不是得下读的。(20)(22)本来都可不用“也”,用了之后使语气得到舒缓。

2、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可译为“啊”。 (23)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24)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行。《许行》 (25)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

用在时间词后面的“也”如果去掉,就没有了舒缓语气,前后结合得很紧。语气词“者”可用于时间词后表提顿,二者作用相似,试看下面例子:

(26)古者冠绵缝,今也横缝。《礼记·檀弓》 (27)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3、用于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时间状语。如: (2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9)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运·大同》 (30)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上三例中,前二例的第一分句为时间状语,可译为“„„的时候啊”,如例(28)“君子之过也”译为“君子犯错误的时间啊”。

通论

(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叙述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要多一点,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下面逐一分析。

(一)双宾句

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一般只出现于授予性或问询性动词的后面。如: (1)他送给我一本书。 (2)我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例(1)的“我”和“一本书”,例(2)的“他”和“一个好消息”分别作“送”和“告诉”的宾语,靠近动词的一般指人,是近宾语,离动词较远的一般指物,是远宾语,近宾语一般为间接宾语,远宾语一般为直接宾语。如上二例的“我”、“他”为近宾语、间接宾语,“一本书”和“一个好消息”为远宾语、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要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因为能带双宾语的除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外,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特别是泛动词“为”。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教材中各举一

例,此不赘,其他及物动词带双宾语的这里再举一些例子:

(3)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画蛇添足》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7)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新序善谋》 (9)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同上) 七例中前四例为泛动词“为”,后三例为其他一般及物动词,这些非授予性非问询性动词所带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是把间接宾语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并调至动词谓语前作状语,如“为之足”要译为“给它添上脚”,“为之下”译为“给他当下属”,“卜之鬼”译为“向鬼占卜过这件事”(“卜之鬼”的“之”为直接宾语)。又如教材中的“夺之门”译为“向他们关门”,“立之君”译为“给他们立了国君”。

这种一般及物动词带的双宾语,有些“之”似乎可以理解为“其”,如“闭之门”、“夺之食”似乎与“闭其门”、“夺其食”相同,有些“为”字似乎可以解释为介词“为”(wei),有些书也这样理解,但我们同意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样处理是不对的。因为尽管古书中也有“之”用于动词后面义同“其”者,如“闻之死”(礼记·檀弓)、“度之欲有言”(汉书·曹参传),但这种句式中的“之”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组成主谓词给作前面动词的宾语,与双宾语的“之”后面跟着名词判然有别。古汉语中也有“为(wei)+代词或名词+动词”的句子,如“士为知已者死”,但这种句式后面是一个动词,与双宾语句的“之”后为名词是不同的。

英语中也有非授予性和问询性动词带双宾语的,如“He bought me a book”,译成汉语时也要把间接宾语me加介词后调到谓语前作状语,译为“他给我买了一本书”(而不是“他买我一本书”),正好与古汉语一般及物动词的双宾语译成现代汉语走的是同一条路。

(二)表强调的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的宾语是放在谓语后,古代汉语大多数也如此,但还有三种情况是宾语要放在谓语前——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中宾语时,二是否定句中某些代词宾语时,三是强调宾语时。前两种后面将要讲到,这里只讲第三种情况。

在古代汉语中,不管是词作宾语还是词组作宾语,为了强调都可以提到动词谓语前,然后用指示代词“之”或“是”(有时用“实”)来复指,动宾结构由“动词+名词性宾语”变为“名词性宾语+指示代词“之”(或“是”)+动词”这样的语序。如“继先君之好”强调宾语“先君之好”,要说成“先君之好是继”,“其谓祁类矣”为强调宾语“祁奚”,要说成“其祁奚之谓矣”。教材中的已经举了几个例子,再如:

(1)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阳货》

(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谏假道》 若不强调,例(1)“尔是过”应说成“过尔”,例(2)“斯人之徒与”应说成“与斯人之徒”,例(3)“何常师之有”应说成“有何常师”,例(4)“虞虢之谓”应说成“谓虞虢”,例(1)的“是”,例(2)(3)(4)的“之”,都是指示代词复指它前面的名词性宾语。

这种强调宾语面前置的情况,有时还在前置宾语前面加副词“惟”“(唯)”,教材中已举了几例,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5)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6)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

(7)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8)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含“唯”的宾语前置句,强调的意味更浓,形式上也更容易分辨,其中很有几个已经凝固成了成语,如“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等。

相比之下,当指示代词作写宾语时,有时候只把宾语提前而不再用“是”、“之”复指,因此在分辨时就显得比较困难。如:

(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10)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如果不强调的话,例(9)应为“寡人问是”,例(10)应为“刈是濩是”。由于“是”可单独作前置宾语,又可以复指前置宾语,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容易混淆。如:

(11)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 此例中的“戎狄”、“荆舒”均为前置宾语,而例(9)处于相同位置上的“寡人”却是主语,“是”才是前置宾语,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应指出的是,这种结构中的“之”、“是”,中学教材当作助词,没有词汇意义,其语法作用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而言的,它们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对叙述句分类得出的两种句式。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称施事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接受者(或称受事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主动句的受事者为宾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被动句的施事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下面先以现代汉语为例来说明。

(1)他吃了。

主动句(2)他吃饭了。

(3)饭吃了。——无形式标志

被动句(4)饭被他吃了。有形式标志引进主动者 (5)饭被吃了。有形式标志 没有引进主动者

前二例为主动句,其中例(1)受事者没有出现,例(2)受事者出现了。后三例为被动句,其中例(3)施事者没有出事,例(4)施事者出现了。例(3)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例(4)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形式标志为介词“被”。现代汉语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是“被”字句。

古汉语中意念上的被动句出现的历史比较早,也比现代汉语更为常见。古代汉语意念上的被动句译成现代汉语时有的可不加“被”,有的必须加“被”,如:

(5)如此,则将军之仇报。《荆轲刺秦王》 (6)故不能推车而及。《齐晋鞌之战》 (7)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译成现代汉语时前一例不加“被”,后二例必须加“被”,例(6)要译为“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赶上”,例(7)要译成“李牧因为谗言被杀”。

这一节我们主要是讲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如:

(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麦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作册,麦被辟候赏赐了金(铜)。

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於”的出现,使被动句在表意上明显凸现,因而可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动句,全文中出现了有“於”作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当无形式标志时,主动句与被动句是同形的,容易发生混淆。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2)鹿禽(擒)。 (3)麦易(赐)赤金。《麦方鼎》

例(2)不会产生歧义,译为现代汉语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费踌躇了,因为主语为人,既可能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动词的受事者,根据文意,应是后者,译成现代汉语是“麦被赐予赤金”。不难看出,“於”字对识别主动句被动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主语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时,“於”的有与否就成了主动被动的标志。如:

(4)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 (6)物物而不拘於物。《荀子·天论》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许行》 (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动的意义是由及物动词来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动,“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现之后,后代在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还有个别地方仍然主动被动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如:

(9)西域诸国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汉书·西城传》师古注——“服属于匈奴,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同上)师古注——“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也。”

二例都有“某役属某”,但前例为被动句,后例为主动句,颜师古担心读者理解错,故加以注解。

还应该指出来的是,介词“於”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有时不容易确定。 (11)屈原放逐於楚国。《盐铁论·相刺》

(12)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例(11)的“放逐於楚国”可以理解为“被楚国放逐”也,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例(12)的“膑脚於宋”可以理解为“被宋人挖去膝盖”,也可以理解为“在宋国被挖脚膝盖骨”。正因为“於”虽然使主动被动有识别的标志,但也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纠缠不清,所以,当有更好的被动句式产生之后,它就让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为”字句

“为”字表示被动时是介词,读作wei(其它介词读wei)。“为”字句最典型的结构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1)卒为天下笑。《鲁仲连义不帝秦》 (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3)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5)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6)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上述六例中,前二例主语没有出现,中二例主语为人,后二例主语为非生物,可以看出,在主语出现时,主语如果是非生物,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句子被动的性质没有改

变,只是变成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已,主语如果是人,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则句子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如例(3)变为“身笑”。

上述被动结构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9)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齐晋鞌之战》

上述含“为”的被动句,无论施事者是否出现,其结构都跟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相同,只要简单地把“为”释成“被”就可以了。

“为”字表被动时后来还发展出“为„„所”式,“为字后面的施事者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据王力先进研究,“为„„所”式出现于汉代。如:

(10)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11)卫太子所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12)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13)复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15)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李将军列传》 上述六例,前四例施事者出现了,后二例施事者没有出现,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省略,出现的频率远没有前者多。相对而言,“为„„所”式只比原来的句式多了一个“所”字,但被动的意味更明显,且没有歧义,故它出现后便成了一种比“於”字还要常用的句式,直到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如“为风雪所阻”,“为事实所证明”。而原来那种不用“所”的句式,由于“为”字还有其他意义,有时候会产生歧义,故后来比较少用了,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看到。容易产生歧义的例子如:

(16)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17)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16)的“为”可以是介词“替”,可以是介词“被”,还可以是动词“成为”,分别译为“后代一定替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被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例(17)的“为”可以理解为动词“成为”,也可以理解为介词“被”,前者可译为“像我韩信也已成为俘虏了”,后者可译成“像我韩信已经被俘虏了”。正因为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后来被“为„„所”所取代。

3、“见”字句

单纯用“见”作被动的被动句结构比较简单,其结构为“见+动词”,施事者不出现。如: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 (3)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史记·商君列传》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5)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只用“见”的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上述后二例“见疑”、“被谤”对举,“为戮”、“见疑”对举。

“见”字句如果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需要与“於”字句配合使用,组成“见+动词+於+施事者”的结构。如:

(5)臣诚恐见斯於上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韩非子说难》

上述只用“见”的“见+动词”结构,后来产生了另一种新用法,“见”不再表被动,

而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人把这种用法的“见”称为副词)。如: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8)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7)的“慈父见背”意为慈祥的父亲背我而去,例(8)的“或见恕”意为“或许原谅我”。现代汉语的“见谅”、“见怪”、“见笑”还保存了这种用法。由于同一结构可表达两种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故“见+动词”这种句式后来很少使用。

4、“被”字句

“被”用于被动句是最后起的,大致出现于战国末期,“被”用于被动句是从“被”的动词义“遭受”发展而来的。如:

(1)而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 (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末期,“被”字由遭受义发展为表示被动,如:

(3)今兄弟被侵,必攻也,廉也;知已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4)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以上“被”字还有明显的动词义,汉以后“被”逐渐虚化,纯粹表示被动,但开始只有“被+动词”的形式,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5)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稍后,才出现了行为的主动者,魏骨之后逐渐得到推行。如: (6)臣被尚书召向。(蔡邕《被收时表》) (7)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被”字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后,“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得以完成。由于“被”字句没有歧义,尽管它是最后起的句式,却得到广泛运用,一直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式。

从上面我们看到被动句的整个发展情况:开始是主动被动同形,没有形式标志,接着出现了“於”字句,再接着出现了“为”字句和“见”字句,最后出现了“被”字句。由于“於”字句、“见”字句和“为”字句都可能产生歧义,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表意明确,于是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式终于被被动意味较强且无歧义的“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中优胜劣败的结果。

(四)古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 动量即行为动作的数量,古今汉语在表示动量时有两点不同。一是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动量词,如一次(下、遍、回、趟)等,而古代汉语原来就没有动量词,魏晋以后虽然产生了动量词,但文言文中一般还是采用数词直接与动词结果的旧形式。前者如“一鼓作气”,后者如“三发问而近不答”(胡铨《戊午上高宗土封事》)。

二是词序不同。古代汉语是“数词+动词”,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现代汉语则一般是“动词+数量词”,即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当补语。如:

(1)彼茁者葭,壹发五葩。《诗经召南驺虞》 (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贾谊《论贵粟疏》 译成现代汉语,例(1)“壹发”译为“射一次”,例(2)“三思”译为“思考三次”,例(3)“再食”译为“吃两顿”。

古代汉语如果要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数词前面加上“者”字,这样原话就变成了截然分明的两部分——“者”字连同前面的词语和处于句尾的数词,前者整个充当句子的主语,后者单独当句子的谓语。如:

(4)(赵高)上殿,殿欲坏者三。《史记李斯列传》

(5)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询《六国论》

如果不强调行为动作的数量,一般语序例(4)为“殿三欲坏”,例(5)为“不匝旬而二得异地”,例(6)为“后秦再击赵”。数量单独抽出来放于句尾,原来的状语升格为全句的谓语,其地位就显得突出得多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后秦击赵者再”可译为“后来秦国攻打赵国两次”。似乎既能保留愿意,词序也未变,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二者的语法结构是大不一样的。

二、矣、焉

作为句末语气词,“矣”、“焉”和“也”一样,都用于陈述语气(包判断、叙述),而与表疑问“乎”与“欲”“邪(耶)”,表感叹的“哉”“夫”三足鼎立。由于感叹有时与疑问有交叉之处,故也可采用陈述与疑问两分法。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所以柳宗元《答杜温夫书》就说——“乎、欲、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所谓决辞,是指陈述确决语气。虽然同为“决辞”,但它们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下面就讲“矣”“焉”的用法,至于“疑辞”,后面一节我们即将讲到。

(一)矣字

“矣”与“也”虽然都为“决辞”,但二者的用法判然有别,正如《淮南子说林》所说——“‘也’之与‘矣’,相去千里。”

上面我们讲过,“也”用于句末时的基本用法是表示肯定确认语气,“矣”的基本用法是用于叙述句中,把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新情况告诉别人。关于这点,教材中分析得非常精彩到位,这里再举两个例子。

(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左传庄公十年》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例(1)原来不可,现在可了,故用“矣”;例(2)原来未“庶”,现在“庶”了,故用“矣”,原来未“富”,现在“富”了,故也用“矣”,都在报道一种新的情况。

除叙述句外,“矣”还可以用在描写句、祈使句和疑问句的末尾。描写句的如: (3)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4)天之弃商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5)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描写句中的“矣”,不仅描写事物静的状态,还陈述了这种状态由弱趋强的过程,因此也是在报道一种新情况,当谓语前置时,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如例(5)。

祈使句如: (6)子行矣!《庄子列御寇》 (7)若属皆罢去归矣!《史记滑稽列传》

祈使句中的“矣”也表示了一种行为动为的进程,如例(6)原来不能走,现在可以走了,例(7)原来不能回去,现在可以回去了。

疑问句的如:

(8)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大学》 (9)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疑问句中的“矣”,报道新情况的意味不如其他句子强,但仍然是报道一种新情况,它本身不能表疑问,疑问语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表示的。

总之,“矣”不管用在什么句式中,都表示一个动态的过程,与表示静态的“也”是大不一样的,关于它们二者用法的区别,下面一段文字表现得非常清楚。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黎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这是太宰伯州黎与楚王的对话,楚王看到晋军每一个动作的进程,把它们作为一种新情况告诉太宰,因此句末都用“矣”。太宰向楚王逐一解释对方在干什么,所以句末都用“也”。在这里,“也”“矣”各司其职,是不能互换的。

跟“矣”作用相似的句末语气词还有一个“已”。如: (10)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贾谊《治安策》 (11)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 (12)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矣”与“已”大致与现代汉语的“了”相当,有时候可以译为“啦”。

(二)焉字

“焉”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用法很广的词,它可以表示多种词性,具体各种用法各属什么词性,人们的看法有时不一致。就王力先生这本教材来说,“焉”字可以作语气词、疑问化词和词尾,分别安排在教材的三处地方(另两处分别为第二册P276和第二册P470)。疑问代词的例子如:

(1)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篓上》 (2)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例(1)的“焉”作宾语,“哪里”的意思。例(2)的“焉”作状语,“怎么”“哪里”的意思。词尾的例子如:

(3)我心忧伤,叔焉如擣。《诗经小雅小弃》 (4)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荀子议兵》 词尾的“焉”作用同“然”,上二例都可换为“然”。疑问代词词尾与语气词的“焉”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疑问代词是动词谓语前,词尾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语气词是在句末,这里讲的是处于句末的语气词。我们说人们对词性的分歧主要就在语气词。本教材的语气词“焉”分为三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兼词“于是”,一是纯粹的语气词,一是用于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1、兼词“于是”

这种用法的“焉”一般人都称为“兼词”,因为兼有两个词的作用,本教材是认为兼有指示代词和语气词的作用。说它是指示代词,因为它有指代的作用,说它是语气词,因为它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末表示停顿。杨树达认为是指示代词,兼有介词“于”和代名词“是”的作用。郭锡良认为它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既是指示代词,又同时兼有语气词的性质。王力重在语气,故列入语气词;郭锡良重在指代,故列入指示代词;杨树达则从其词汇意义来着眼。无论哪一家,都认它具有指代的作用。它常用于叙述句末尾,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物,还可能是处所,其词汇意义“于是”随文而译。如:

(5)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6)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7)智者作法,愚者制焉。《史记商君列传》 (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苛政猛于虎》 (9)昔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10)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大同》 (11)积土成山,风雨生焉。《荀子劝学》 (12)余收尔骨焉。《蹇叔哭师》

(13)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上述最有启发性的是例(8),前为“死于虎”,后为“死焉”,可见“焉”是指代虎的,“焉”正等于“于虎”。前三例是指代人的,“焉”分别译为“向他们(看齐)”,“跟他(相见)”和“被他们(控制)”。中三全指代事物,分别译为“被老虎(咬死)”,“从这里”和“在这方面”。后三例指代处所,都可译为“在这里”。因为人或事物也是大概念的处所,所以三者都可归入处所。

“焉”还可用于描写句中,组成“形容+焉”的格局,描写句中的“焉”一般用于表示比较。如:

(1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15)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语王》 “善莫大焉”意为“善事中没有哪一样比这更大,”“罪莫大焉”意为“罪行没有哪一种比这更大”。

“焉”不是此义讲时,“焉”前面或者是不及物动词,或者是动宾词组,还可能是形容词,而代词“之”前面一般为及物动词。试比较:

(17)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荀子王霸》 (18)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

(19)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例(18)的“能”是及物动词,“学”是不及物动词,例(19)的“爱”是及物动词,“忠”是形容词。

2、纯粹语气词

上面讲过,作为兼语的“焉”指代范用和方面,包括对象(人、事物)和处所等,如果所指代的对象和处所等在句中已经出现,句末的“兼”就不再有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了。纯粹的语气词“焉”常用在叙述句末,如:

(20)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 (前面有“南方”表处所) (21)彼有人焉,末可图也。《三国志吴志主传》 (“彼”已指处所)

(2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 (一篇之中已表范围)

(23)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国语。鲁语下》 (“其中”已表处所)

有时候,句中虽然没有表范围、处所等词语出现,但完全失去了代词性,也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如:

(24)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晋公子重耳出亡》 (2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26)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能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焉。《史记韩长孺列传》

纯粹语气词的“焉”有时也可用于疑问句中,其疑问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词来表示的,“焉”本身并不能表疑问语气。如:

(27)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

(28)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史记伯夷世家》(按——卞随、务肖都是人名)

“焉”的兼词与单纯的语气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候分得比较清楚,但由于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候同一个句子各人看法不尽相同。试看下面的例子:

(29)崤有二陵焉。《蹇叔哭师》

(3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例(29)的“焉”,王力本《古代

第四篇:古代汉语作业(汉语言)

古代漢語作業(汉语言)

一、寫出下列各字對應的簡體字

1憑()2竅()3籤()4確() 5擾()6勢()7曬()8謄()

二、單項選擇

1.以下注音錯誤的有:

A.月氏(yuèzhī)B.伍員(wǔyún)C.萬俟(Mósí)D.鎬 京(hàojīng )

2.下列句中,“為”的用法與其它不同的是:

A.為人謀而不忠乎?B.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C.為長者折枝,語人曰吾不能也。D.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8.以下劃線字中不屬於通假字的有:

A.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B.不龜手之藥C.此小大之辯也

D.(曹商)見莊子曰:“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三、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1、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

2、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3、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四、簡要解答下列問題:

白文:

十三經:

之為言:

五、請指出《卷耳》各章的韻例

六、請具體指出《詩經·魏風·碩鼠》的注疏體例

七、請標點并翻譯《詩經·衛風·碩鼠》的鄭箋部份

八、閱讀王維《輞川別業》:

1、標出字面平仄

2、找出拗救

3、此詩屬於首句______韻_____起______收式______言律詩

第五篇: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通论配套练习题(北师大) 汉字练习第一套 1.填空:

(1)汉字形体演变六个阶段中的前四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依次是: 商代的甲骨文、▁▁▁▁▁▁▁▁、▁▁▁▁▁▁▁▁、▁▁▁▁▁▁▁▁。

(2)我国第一部用六书分析汉字结构、说解字义的文字学著作,是东汉许慎作的《▁▁▁▁▁▁▁▁》。清代学者解释和研究这部文字学著作的所有著述中,成就最高的是段玉裁的《▁▁▁▁▁▁▁▁》。 2.简答:

(1)什么是“六书”?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给六书下的定义及所举的例字是什么?

(2)以下面所举八字为例,分别说明象形与指事,象形与会意,会意与指事,会意与形声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木、人(象形);本、高(指事);休、囚(会意);沐、浴(形声)

(3)根据题中所提供材料,说明下列各字分别是用何种造字方法造的(即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并且说明在所举例句中,该字用的是它的本义或是引申义或是假借义: A.《说文》:“从,相听也。从二人。”《鞌之战》:“师从齐师于莘。” 答:“从”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从”字用的是▁▁▁义。

B.《说文》:“顛,顶也。从页,真声。”《汉书·司马相如传》:“偃蹇杪颠。”唐颜师古注:“杪颠,枝上端也。”

答:“顛”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顛”字用的是▁▁▁义。

C.顧 许慎:“顧,還视也。从页,雇声。”《庄辛论幸臣》:“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顧犬,未为晚也。‟”

答:“顧”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顧”字用的是▁▁▁义。

D.《说文》:“彫,琢文也。从彡,周声。”《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 答:“彫”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彫”字用的是▁▁▁义。

E.:“習,数飞也。从羽,从白(白即鼻)。”《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習之,不亦说乎?‟” 答:“習”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習”字用的是▁▁▁义。

F.《说文》:“宵,夜也。从宀——宀下冥也,肖声。”《礼记·学记》:“大学始教……《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答:“宵”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宵”字用的是▁▁▁义。

1 G.《说文》:“術,邑中道也。从行,术声。”《齐桓晋文之事》:“无伤也,是乃仁術也。” 答:“術”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術”字用的是▁▁▁义。

H.《说文》:“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本”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本”字用的是▁▁▁义。

I.《说文》:“辨,判也。从刀,辡声。”(许慎:“判,分也。从刀,半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

“辨”字的造字方法属于▁▁▁。例句中“辨”字用的是▁▁▁义。 3.讨论与思考

(1)讨论:为什么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如何利用汉字的这种性质学习古代汉语? (2)思考:就汉语言文字而言,字与词的的异同是是什么?

汉字练习第二套

1.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组形声字,形符相同的一组是( ) A、颖 颇 颠 项 B、裏 哀 裸 裳 C、栽 载 戴 哉 D、徒 造 迎 违

(2)、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A、莫 步 末 向 B、门 表 冠 暴 C、安 涉 秉 兼 D、而 监 集 寇

(3)、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一组是( ) A、刃 日 除 鱼

B、象 朱 牧 闻 C、集 日 信 暴

D、山 河 旦 车

(4)、下列各组汉字,全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欣 斯 析 近

B、宝 牢 宇 室 C、胜 功 勤 营

D、杞 采 案 材

(5)下列各组异体字,全是声符不同的一组是( ) A、雞鶏,线線 B、蚓螾,勝剩 C、俯頫,袴裤 D、软輭,时旹

(6)下列各组异体字,全属于会意和形声之别的一组是( ) A、嶽岳,野埜 B、淚泪,惭慙

2 C、岩岩,和咊 D、襍雜,渺淼

(7)下列各组汉字,完全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 A、遊游,酤沽

B、礙碍,卻却 C、傑杰,寘置

D、蚤早,哲喆

(8)下列各组字中,不属分化字的一组是( ) A、内纳

B、尉慰 C、然燃

D、泪淚

(9)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用假借字的是( ) A、蚤起,施从良人之所至

B、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C、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D、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 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繁体字形。

收获( ) 发射( )

经历( )

借贷( ) 辛丑( ) 猎获( ) 理发( )

历法( )

凭借( ) 丑恶( ) 台风( ) 出征( )

饥馑( )

回复( ) 干枯( ) 楼台( ) 征兆( )

饥饿( )

重复( ) 树干( )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分化字、异体字现象,并写出相应的本字、今字和正字。 A.姜氏欲之,焉辟害? B.无庸,将自及。

C.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E.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F.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 G.宣子田于首山。 H.惜也,越竟乃免。 I.请曲县、繁缨以朝。 J.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词汇

词汇练习第一套

1.词语解释(用现代汉语的词、词组或句子,简单解释例句下所给词在例句中的词义):

3 (1)《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

(2)《许行》:“后稷教民稼穑。” 稼: 穑:

(3)《晏子春秋》:“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 齐: 济:

(4)《礼记·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開而弗达。” 道: 開:

(5)《晋灵公不君》:“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骤: 贼:

(6)《齐桓晋文之事》:“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

(7)《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

(8)《鞌之战》:“齐师乃止,次于鞫居。” 次:

(9)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

(10)《齐桓晋文之事》:“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觳觫:

(11)《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爱:

(12)《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中:

4 (13)《桀纣之失天下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就: 走:

(14)《齐桓晋文之事》:“对曰:„将以釁钟。‟” 釁:

《郑伯克段于鄢》:“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国: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

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犹不改,宣子骤谏。

C.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D.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E.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F.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G.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H.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I.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J.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3.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并指出它在本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子倍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倍:

(2)、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比:

(3)、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三日不食矣!” 饿:

(4).子曰:“此城濮之赋也。” 赋:

(5).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昏:

(6)、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饥:

5 (7)、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竟

(8)、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 趋: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

(10)、问者曰:"徒术而无法,徒法而无术,其不可,何哉? 徒: (11).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 闻:

(12).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

(13).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益:

(14)、解狐乃引弓迎而射之。 引:

(15).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月:

词汇练习第二套

1.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双音合成词的是 A、若舍郑以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乃筑诸侯之馆 C、寡君闻命矣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 (2)、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 A、憔悴 经济 颁发

B、仓卒 参差 流离 C、匍匐 辗转 男女

D、琵琶 清静 组织 (3).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6 A.犹豫、参差、蝉娟 B.扶摇、磅礴、逍遥 C.霹雳、窈窕、徘徊 D.纷缊、荒忽、萧瑟

(4).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古今词义相同的是 A.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B.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为同义项的是

A、①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②不许楚言,是弃宋也

B、①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

②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 C、①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D、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②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不属同一义项的是 A、 ①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 ②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 B、 ①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

②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生也 C、 ①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②君子知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D、 ①而士大夫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滋民,渐不可以长 ②以尊宗庙,重朝廷,防微杜渐

(7).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未用本义的是 A.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B.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C.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 D.斩一首者爵一级

(8).下列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是用假借字的是 A.楚师薄于险

B.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

7 C.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 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2、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复合词的有 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C、是社稷之臣也

D、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

(2)、下列加着重号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常用义不同的有 A、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B、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C、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D、平原君乃免冠谢

(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单纯词的是 A、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B、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C、若仆大质已亏缺矣。

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E、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4)、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词组的是 A、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E、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5)、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合词的是 A、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B、男女同姓,其生不番。 C、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E、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

8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用本义的是 A.我君景公引领西望。

B.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E.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3、讨论与思考: (1)讨论:

①连绵词有哪几种来源?从语音上可划分为几种类型? ②古今汉语词义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③什么是多向的引申?什么是多层的引申? ④怎样判定同义词?怎样辨析同义词? ⑤什么是同源词?什么是同源通用? ⑥什么是系源、什么是推源? ⑦什么是词的本义?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2)思考:

①学习同义词的理论对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作用? ②同源词的意义与同义词的意义有无不同? 音韵练习第一套 解释: A.三十六字母 B.四声 C.清浊 D.五音、七音 E.韵、韵部 F.舒声、促声 G.开合 H.等

三声、阴阳对转 J.古无轻唇

K.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9 L.反切 2.简答:

A.平声有多少韵?都是哪些? B.什么叫“四声相配”? C.韵类与韵有什么不同? D.韵包含哪几部分内容?

音韵练习第二套 讨论:

A.判定古音相同相近的标准是什么? B.判定古音相同相近的主要利用哪些材料? 思考:

A.学习古音知识对学习古代文献有哪些帮助?

B.古今语音为什么会发生演变?上古音演变为中古音,声母变化主要有哪些? 语法

实词、短语与句子练习第一套

1.辨识并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包括名词作状语)现象: (1)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 (2)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3)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 (4)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 (5)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6)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

(7)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8)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9)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扼要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A.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B.姜氏何厌之有?

C.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10 E.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实词、短语与句子练习第二套

1.讨论:

A.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有几种类型? B.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C。古代汉语特殊的动宾语序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D.使动与意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思考:

A.学习古代汉语句法知识对阅读文献的作用。 B.词类活用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虚词练习第一套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黑体)的虚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A.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B.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C.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D.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E.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F.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G.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H.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对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J.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2.指出下列虚词在所在句子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1)《许行》:“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其: 焉:

(2)《郑伯克段于鄢》:“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以:

(3)《许行》:“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11 于:

(4)《晋灵公不君》:“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之:

(5)《晋灵公不君》:“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 以:

(6)《郑伯克段于鄢》:“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而:

(7)《学而》:“其为人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者: 之:

(8)《晋灵公不君》:“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所:

虚词练习第二套 讨论:

A.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掌握一个虚词? B.连词连接的前后部分主要有几种关系?

C.同样一个字,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这种情况下如何区别二者? 2.思考:

A.虚化在词义和词类变化上的作用。

B.如何用用当前国外语法学理论研究古汉语语法。 古书阅读

古书阅读练习第一套

1.阅读下面带古注的文章,并依注回答问题。

1.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子舆韩厥父故中御而从齐侯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帅御者皆在中将在左Ο帅所类反[疏]注居中至在左Ο正义曰韩厥为司马亦是军之诸将也以梦之故仍居中为御明其本不当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须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帅其余军之诸将皆御者在中将在左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齐侯不知戎礼Ο射食亦反下并注皆同[疏]注齐侯不知戎礼Ο正义曰僖二十二年传曰虽及胡耇获则取之明耻教战求杀敌也宣二年曰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是戎事以杀敌为礼齐侯谓射君子为非礼者乃是齐侯不知戎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越队也Ο队直类反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请寓乘綦毋张晋大夫寓寄也Ο綦毋音其下音无丧息浪反乘绳证反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以左右皆死不欲使立其处Ο处昌虑反[疏]皆肘之

12 Ο正义曰说文云肘臂节也谓左右为凶处故以肘排退之韩厥俛定其右俛俯也右被射仆车中故俯安隐之Ο俛音勉仆音赴又蒲北反[疏]韩厥俛定其右Ο正义曰言此者为下丑父与公易位由厥之俯故不觉其易綦毋张盖助厥定右故并不见之逢丑父与公易位居公处

古代军车的座位应如何安排?韩厥本应在哪个位置?为什么换位置? 为什么说“齐侯不知戎礼”?

韩厥为什么不让綦毋张“从左右”,而让他“立于后”? “肘”和本义是什么?在文中是什么词类?如何翻译? “越,队也”是形训、义训、还是声训? 根据注释,“毙”的意思是什么?

逢丑父跟齐侯交换位置,韩厥与綦毋张为什么没有发现?

2.黭然而雷击之……韩诗外传六作聚是矣 (《强国》,见教材P527~528,此处略) (1)“厌读为压”是什么意思? (2)根据注释翻译“黭然而雷击之”。

(3)“而”和“如”在古代文献中常通用,请根据古注写出三个例证。 (4)“百姓劫则致畏”这句话宋本写作什么? (5)“嬴则敖上执拘则最”俗本是怎样断句的?

(6)“执拘则最”郝懿行认为“最”应该写成什么?这句话在《韩诗外传》中是怎么写的? 3.参考古注翻译下面的文章,只译正文。

(1)故曰为高必因丘陵……自此所以责其君 (《离娄》,教材P526,此处略)

(2)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媚人国佐也甗玉甑皆灭纪所得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同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其母故远言之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使垄亩东西行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人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合命何言违王命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大雅言孝心不乏者又能以孝道长赐其志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不以孝德赐同类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疆界也理正也是物土之宜播殖之物各从土宜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或南或东从其土宜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晋之伐齐循垄东行易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阙失四王之王也禹汤文武树德而济同欲焉树立也济成也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勤而抚之以役王命役事也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疆竟也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求诗颂殷汤布政优和故百禄来聚逑聚也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言不能为诸侯害

13 古书阅读练习第二套 古注术语解释: A.某音某;某,某某切 B.言、谓 C.犹

D.读如、读若 E.读为 F、曰、为、谓之 G.讹、夺、主、倒 讨论:

A.古书注释共有哪几中类型?每一种类型发生在什么时代,主要特点是什么? B.古书注释在语言文字方面都注释哪些内容或对象? C.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3.思考:

A.《说文》、《广韵》、《尔雅》的体例、内容及其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三书对古书阅读的作用。

4.标点并翻译下面的文章: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 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 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

14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泉涌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惨而退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常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战国策·齐策》)

屈原疾王聽之不聰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窮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上一篇:郭德纲于谦相声台词下一篇:供电所收费员的职责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