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的企业文化

2024-05-07

港口的企业文化(精选6篇)

篇1:港口的企业文化

加强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对于正在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的港口企业,特别是从事装卸生产的港埠公司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是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走向市场的需要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港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改革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重要地位。为适应形势要求,港口企业需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特点、能反映港口员工共同价值观、集体意识和企业最高目标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外部对港口企业接受的标尺越来越高,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对社会展示本企业的精神风貌,还可以通过增强对外形象,赢得用户的充分信任和广泛支持,为发展港口生产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

2、是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港口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载体,其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形成企业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把企业的经营哲学、基本信念、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等灌输给职工,使企业上下形成一种共识,每个职工都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信仰而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企业文化把人作为重要资源,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促使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使职工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出最大的热情和创造力,在生产和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3、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传统的企业管理是以严格的制度为中心的理性模式,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管理不仅要有其科学性,而且还要有文化性。文化性强调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它强调人是企业的财富,从而把“通过管职工达到管企业”的管理方式变为“凝聚职工自觉地共同管好企业”。

可见,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是在新形势下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提高对外形象,改善企业管理,促进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企业及企业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准则、是企业员工的信念和凝聚力的体现。

由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同,故塑造企业文化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结合我们天津港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应包括企业精神的塑造、企业哲学(经营理念)的提炼、企业作风的培养、职工队伍的建设、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贯彻、文化生活阵地的规划、企业形象的树立等几个方面。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养员工集体意识,凝聚全体职工的主要精神力量,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如天津无缝钢管厂“艰苦奋斗过日子,求实创新争第一”的无缝精神;天津碱厂“团结、奋进、求胜”的天碱精神等都是长期激励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团结拼搏的精神支柱。

企业哲学是对企业经营思想中具有理性的观念进行的概括和提炼,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宗旨。如“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就是丰田公

司独具特色的企业哲学。我局提出的“四个第一、五方满意”作为港口企业的企业哲学就很具代表性。

企业作风是企业职工群体在长期生产工作中形成的,表现在思想工作生活上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企业作风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促使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充沛的精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努力工作。大庆“三老四严”的企业作风举国闻名,教育了几代人。

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为此,我们要坚持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职工,既要生产又要育人,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职业道德是规范职工行为,使本企业的产品或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得到社会公认的重要前提。港口企业外部有着广泛的社会公众,在生产经营中需和船方、货主、铁路、外理、外代、商检、运输单位等多方交往,企业内部又是多工种联合作业,因此局和公司都制定和贯彻了各种职业道德规范,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风气。

企业文化生活阵地的规划包括职工教育,文化生活及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等方面。完善设施建立阵地,提高职工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素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业余时间有一个优美舒适的休息环境,通过感情投资,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使职工以港为家,爱港如家。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个性化的表现。在现代社会,企业不单纯是创造利润的经济组织,还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否得到社会认可,直接关系企业形象,影响企业前途,作为改革开放的港口企业,也必须树立起受社会欢迎和货主信赖的企业形象。

总之,企业文化理论既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又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既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紧密联系,又不完全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门新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

三、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企业领导者要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要有文化意识,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创造有利的环境,要做塑造企业文化的领路人。

2、要树立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一种企业人格化的产物,在企业文化诸要素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港口企业是服务性行业,以优质装卸、优质运输、为货主和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已任。当我们企业的大多数职工自觉树立了为用户优质服务观念的时候,就形成了企业价值观。

3、做好企业自我诊断、分析,这是确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准备工作。要对本企业建立以来已形成的传统作风、行为模式、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那些积极向上的优秀的东西。

4、搞好企业文化模式的设计工作。结合本企业特色,发动企业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设计,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归纳、提炼、修订,以能反映出本企业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本企业的经营信条、企业目标、发展方向、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为原则。

5、企业文化要用简明、准确、富于哲理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正式发布,然后在职工中大力提倡和宣传,为广大职工认同和接受。

6、努力实践,不断提高。通过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深化理论的公式,使企业文化锤炼成具有本企业特色、本企业风格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篇2:港口的企业文化

福州港务集团自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以来,职工的素质和企业的形象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服务了港口的经济建设,对福州港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当前,港口建设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与时俱进地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从而进一步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广大职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作用和性质的认识(一)企业文化的作用

我理解的企业文化不是一种工具,至少不是拿来就用立即有效的工具,它应该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基础,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决定着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和价值取向,这个平台也是公司内外形象的展台。

说企业文化是一个平台或展台,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都是基于这个基础建立的,企业机制和日常管理行为无一不在诠释着这种文化。说企业文化是“领导”文化,很有道理,这是因为公司的领导层对资源和利益拥有几乎绝对的分配权,人们常说“领导迈什么步,职工走什么路”,形象地阐述了领导行为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推进中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性质

我认为,企业文化本身并无好与不好之分,它都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成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的个性、素质、目标和氛围,体现的是企业对价值的认知。不同企业文化的区别只是在于能否适应市场环境,能否体现本企业特点和价值,能否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这就好比人的不同气质类型,各有利弊,就看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当前存在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以下几种错误或片面的认识:

1、企业文化政治化

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混同,认为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建立起了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承认,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联系,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载体,而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但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将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企业文化建设。

2、企业文化表象化

有的企业为了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在脱离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的情况下罗列了一套经营理念或企业精神,并通过画册、图版、标语等形式进行“包装”,尽管很漂亮,但对于企业而言,就像一个漂亮的“花瓶”,中看不中用。还有的企业更加表象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楼堂馆所和工作着装等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设备摆放的整齐优美等。

3、企业文化空泛化

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借鉴别的企业的文化理念或者照搬成功企业的CI策划,如此一来,使得很多企业文化千篇一律,过分重视文字的工整,忽略企业特性的表达等等。诸如创新、开拓等词语都是好字眼,都很重要,都应该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就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使得本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的“通用精神”,它到底能否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和管理风格;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地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否规范和指导员工的行为举止;能否体现本企业特色,恐怕谁都说不清楚。

4、企业文化文体化

许多企业想当然的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唱歌、跳舞、打球、演讲等多样的文体活动,这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的肤浅化。客观讲,举办文体活动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它能增进友谊、沟通感情,增强企业活力,但这些活动更多的是部分文体爱好者的事情,不能靠这个去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和留住人才,因为企业毕竟不是专业文体团体,管理和效益才是第一位的

三、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发展港口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系统化、个性化、创新化、与经营管理同步化

1、企业文化建设要系统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通常的说法,它包括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精神层主要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体现企业文化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物质化,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这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时必须系统地抓,分层次地抓,但又不能只注意其中的一个层次而忽视其他。

2、企业文化建设要个性化

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企业文化的特征也会不同,并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这样才能在万变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没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无异于没有企业文化,在当前强调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年代里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纵观中外成功企业的案例,不难发现成功的企业都有其不一般的企业文化。如“海尔是海”、“真诚到永远”;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等等。

3、企业文化建设要创新化

当企业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应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海尔从濒临倒闭的电冰箱厂到如今的跨国知名企业,海尔文化也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为国内外企业树立了榜样。

4、企业文化建设要与经营管理同步化

企业文化不是蹦蹦跳跳的娱乐活动,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这种文化应该体现在公司的决策和管理、经营的方方面面,应该始终与经营管理同步,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内涵,也才能达到推动企业全面进步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把握“五个结合”

1、企业文化建设应将“传统总结提炼与价值导向设计”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总结提炼企业发展过程中优秀的精神和值得保留的传统做法,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人为地设计一些理念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建设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举例来说,过去企业奖励的往往是员工的劳动,现在企业奖励的却应该是员工的绩效,如果不能形成新的价值理念,就会出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的薪酬制度,因此在企业文化体系设计中就应该把绩效和贡献作为奖励的依据,公司制定考核激励机制时,都以业绩为标准,完成利润目标、成本目标、销售目标、增值目标或者其它目标的行为,就受到奖励。这种把价值观融入管理制度,成为制定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的做法,要比靠反复说教更有效。员工其实都是明眼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公司鼓励什么样的行为,反对什么样的行为,然后自己会判断,进而做出行动。在这样管理之后,再向员工讲解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员工就很容易理解了。

2、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从两者关系看,应该始终是先有战略后有文化,企业初建时必然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常规设计的或自发的战略,在这个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显现出来的就是领导风格、管理机制、企业风气、员工价值取向等。同时企业文化又决定着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就是对战略具有反作用力。形象地比喻战略和文化,战略应该规划,是涉及到未来的决策,而文化则更关注细节和执行,制定战略过程中体现一种决策文化,而战略管理过程中则需要一种执行文化。所以说企业文化其实就反映企业的执行力能力。

3、企业文化建设要内外兼修相结合

许多人把企业形象当成企业文化,把导入视觉识别系统(VI)当成是企业文化建设,于是出现了“企业形象重新设计了,钱也花了,就是没什么效果”的感慨。这就好比一个人可以花钱买名牌服装,可以满嘴的时尚,但这都是表面形象,能蒙得一时,能在初次交往中留个好印象,但这种好印象是短暂的,对一个人真正的评价除了外表之外,更多地取决于其修养、能力、素质、办事原则和风格等内在的东西。好的外表固然可以约束一个人的行为,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人的素质,素质的提升是日积月累或者剧烈的刺激结果。企业也是这样,做了形象(VI)之后,还需要从管理机制、行为规范、利益分配、员工成长等方面长期坚持不断地做努力,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内在素质,才能实现“内外兼修”。

4、企业文化建设要软硬兼施相结合

现在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多种多样,有的企业今天学习“严、罚”当头的泰勒式管理,明天引进注重感情的人性化管理,后天再创建一种新的模式,等等,但在具体运作中往往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错把某一种管理方法当成灵丹妙药,希望“一针见效”。殊不知,企业的员工千奇百怪,行为模式多种多样,有的人自尊心强,只要被批评一次就永不再犯,有的人却需要时时督促。因此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中就必须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要区别不同的员工结构和个体特点,理清不同层次员工、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文化基础、不同性质经营单位之间的文化差异,找到每个人的“软肋”,用最适合他们的办法去激励。因此说,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更多地体现在企业的基础管理之中,有效的基础管理可以培育、示范和宣讲企业的文化。

5、企业文化建设要“虚”与“实”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表面的、形象化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更要把精力集中在企业的管理行为和发展战略上,通过最有效地整合和配置内部资源,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最终赢得竞争的胜利。之后,再回过头来总结这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哪些方面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哪些方面的做法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需要对这种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进行变革——形成新的价值观,这样做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四以”原则

1、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以德治理”的原则

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偏重于软管理,重在对企业员工“心的管理”。现代企业文化管理应当在以法律手段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基础上,不断地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向更高层次发展,以实现个人行为由他律转向自律。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给企业文化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2、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以和相融”的原则

在当代企业文化管理中,其目的无外乎是谋求内外团结的氛围,员工之间相互了解,关系和谐共融,员工归属感强,愿意参加企业活动并承担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维护企业利益和荣誉,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通过以“和为贵”价值观培育为主的各项有效措施来塑造企业团队精神,激励群体意识,构筑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强化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人本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现代企业更强调得人之道、用人之道的文化理念。因此,要真正按照人本管理的思想来开展各项工作。必须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具体应从尊重和关心职工、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满足员工不断进取的需求等方面加以考虑。

4、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以廉生威”的原则

以廉生威是塑造企业家形象的关键。企业经营者在企业活动中处于中枢地位,直接代表了企业文化的特征,而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又是企业形象的核心,“清正廉洁,干净干事”是企业经营者的立身之本。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个人魅力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应当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到:端正“官”念、率先垂范、廉洁自律。

篇3:港口的企业文化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安全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 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所有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安全文化是指在企业内部为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生产正常运行而形成的一整套安全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所提出的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中, 首当其冲的即是“安全文化”。

1.1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是在港口企业生产活动中, 由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创造的一系列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也是港口安全价值观与港口安全行为准则相互融合的一种体现。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它源于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 体现出港口企业人员对安全理想的追求。港口安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港口企业生产安全和社会安全态度的改善, 促进企业员工思维及行动方式的改变, 从而对港口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港口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通过教育培训塑造起来的安全价值观可以引导员工的安全行为, 进行自我控制和约束;具有激励功能, 积极向上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观念可以是员工产生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凝聚功能, 能使全体员工在行为准则、安全观念及目标等方面保持一致, 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具有规范功能, 通过港口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启示, 可使员工实现自我控制, 形成强制的和非强制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规范作用。因此,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生命、实现员工价值的文化。为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研究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 有助于将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律用一种概念模式简洁地表达出来, 可以有效清晰知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形式。

首先是安全标准化建设项目, 内容是对各种危险源进行安全标准化作业建设 (危险物, 装卸机械、码头安全、船舶安全等) , 方式是定标准、定项目、定内容, 目标是在硬件建设上做到达标合格, 提高硬件的本质安全化水平, 对象是生产一线, 责任者是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

其次是绿色岗位建设项目, 内容是针对特殊岗位进行全方位 (人、机、环境) 安全建设, 方式是定方案进行全面建设, 目标是提高特殊岗位的事故防范能力, 对象是特殊岗位, 责任者是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再者是人机界面安全设计项目, 内容是对企业内部各种条件下的人机界面进行研究、分析, 通过硬件设施、改善本质安全, 方式是技术革新, 硬件改造, 目前是提高各种条件下的人机界面的安全, 对象是人机操作岗位, 责任者是技术部门和安全部门。

再次, “三点”控制项目。 (1) 通过对化工品罐、油罐、危险货物集装箱区等进行整体重点控制, 方式是以为单位, 进行有目标、责任明确的分级控制和分级管理, 目标是对危险的生产作业点进行整体有效的控制; (2) 严抓装卸安装, 树立“做人如锚、做事如帆”的货物装卸理念, 避免装卸过程中“空中飞人”的 (浮吊误操作将作业人员从坡上起吊, 空中旋转) 、“驾车冲水” (港口作业车辆失控, 从码头前沿冲入水中) 、“空城计” (船舶无人当班、全船空无一人) 及“梦幻驾驶” (船舶驾驶员在梦中操舵, 火车驾驶员操作过程中打瞌睡) 等恶性事件时时出现。控制对象是人和机械, 责任者是安全部门; (3) 强化船舶进出港管理, 避免交通等各种事故发生, 消除船舶航行隐患, 内容是对进出港、航行等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治, 方式是技术革新, 实现系统化和自动化管理。管理对象是船舶, 责任部门是船舶管理部门。

3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程序

目前, 安全文化建设在核工业、矿产企业、建筑行业等领域已经初具规模, 关于上述行业的安全文化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比较充分。但是, 相对于上述行业而言,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却较为滞后, 不仅在理论上缺乏成熟的指导, 在实践上也很难找到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因此, 在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仍必须合理适度借鉴其他行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路径, 结合港口企业的生产特点, 总结出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程序。

3.1 决策

港口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 要根据港口企业不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频发区域、频发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目标, 并有据此做出决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非一朝一日之功, 需要围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方式及程序等各方面展开, 总结和探索出符合港口企业生产特征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3.2 资料收集与整理

首先, 收集同类型港口企业或者相关企业的有关资料, 为安全文化建设寻找可以借鉴的模式和实践经验。其次,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展开, 因此, 我们必须收集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最后, 为了是安全文化建设更具针对性和更有效率, 必须通过展开调查和分析, 尤其是企业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员工诉求等主要内容有直观的了解。

3.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 结合港口企业的生产实践, 我们可以来进一步建立制度化、科学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形成一整套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的价值观和理念。同时, 要强调用制度来塑造文化、捍卫文化, 以管理突出维系安全文化。

3.4 员工培训和教育

针对船舶与货物管理标准规范、各种危险物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及企业文化知识等核心内容, 及时对关键岗位上的员工展开培训, 建立具有安全文化理念的企业人才基础。另外, 在安全管理上大量运用图片、影像、标志等视觉化的办法, 达到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 起到提示、警示、禁令的效果, 建立健全安全文化理念识别系统、操作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 实现员工培训与信息沟通“看得见、想得着、做得到”。此外, 在强制要求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使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并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良好载体, 形成安全文化真正渗透到安全管理的所有空间的良好氛围。

3.5 定期评审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并非一劳永逸, 实际上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持续、动态的过程。所以,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展开安全管理效果评审, 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进行模式更新, 充分实现港口企业安全文化的活力。

4 结语

如前文所述, 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 安全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实现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要引导员工重视安全生产, 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同时, 要持续有效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形成一套符合港口企业生产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安全文化模式。随着安全文化逐渐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预见, 港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将呈现新的发展面貌。

参考文献

[1]徐德蜀.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92-299.[1]徐德蜀.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92-299.

[2]陈建生.坚持以人为本, 搞好安全生产[J].求是, 2005, (16) .[2]陈建生.坚持以人为本, 搞好安全生产[J].求是, 2005, (16) .

[3]尤庆华, 谢翠良.航运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世界海运, 2002, 6 (3) .[3]尤庆华, 谢翠良.航运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世界海运, 2002, 6 (3) .

[4]骆世钟.三峡船舶待闸锚地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水运, 2008 (09) .[4]骆世钟.三峡船舶待闸锚地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水运, 2008 (09) .

篇4:港口企业文化的创新与运用

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组织内外为多数成员所共同认知、拥有并影响组织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组织信念、价值观、行为特征、规范等。它为港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可分为两个层次。表层的企业文化是港口企业的形象,即CIS系统;深层的企业文化是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一套卓越的企业文化,就是把表层的企业文化与深层的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CIS宣传、推广港口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通过港口企业的价值观、港口企业精神来增强CIS内涵和市场认知度。

1、企业文化是港口企业管理的需要

企业的管理涉及个人的影响力、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目前的各大港口企业,个人影响力的干预还是普遍存在的。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企业文化是制度保障的需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有完美的管理制度。制度的执行以及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而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忠诚是靠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渲染和熏陶的。

2、企业文化是人企合一的需要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港口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与企业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留住人才。

3、企业文化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谁拥有企业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港口企业文化的特性

1、时代性

企业文化表面上看是反映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精神,展示港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理念和历程。但实际上,港口企业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建设的企业文化就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也在影响和改造着企业所处的环境,所以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2、统一性

现代企业越来越追求效益与和谐的结合。港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员工。所以,港口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提倡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现企业和人的价值。企业文化关注的中心,在于对港口企业中人的因素的管理与激发,促使企业价值的顺利实现。社会、人、企业的统一是现代和谐企业的归宿,是港口企业文化的结晶。

3、差异性

虽然每个港口企业都在同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经营,但各个企业又都在自己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历史阶段、发展程度,以及本身固有的文化积淀都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港口企业它们的企业文化也不同,具有差异性。企业文化是不能复制的,每一个企业只能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结合企业实际,建设和不断创新适合自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

4、发展性

企业文化在一定时期之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过它不会一成不变,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也随之发生改变。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特别是企业的模式和发展战略在创新,现代企业的结盟、兼并越来越多,所以港口企业文化也不得不进行融合和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

企业文化还没完全转化成行为准则,尚未被所有人所遵守和认可,还不能完全从企业内所有员工身上体现出价值观。

文化与制度混淆,企业制度和文化是作用于企业的两只无形的手。谈到“治”,只能寄希望于制度,企业制度是约束机制,保证正常的经营秩序,而企业文化存在的价值是激励,从而促进港口企业的发展。

创新不够。文化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任何试图追求完美企业文化的做法都是在否定企业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导致管理气氛的压抑、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对企业文化不应该试图约束,而应采取引导的方式。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人性的发挥,目前港口企业文化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只体现在形式上,没有根据港口的实际加以引导和创新。

理解偏差。对于文化的理解,大部分的人认为,与企业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文化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就可以了。但是,港口企业是国有的企业,经济是市场经济,港口企业文化还需保持开放的心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港口企业现存有少部分人以企业文化为借口,造成对外界的拒绝,从而导致了封闭和更小利益团体的出现。

拓展港口企业文化新思路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学习对港口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得到认同和执行的有力保障。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随着其管理的核心转变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港口企业应积极纠正对企业文化理解的偏差,提高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不断带动员工加强学习,使港口企业文化做到能真正为港口的发展服务。

2、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即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港口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吸引比同行更多的投资、人才和资源。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港口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企业形象将对港口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培养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培养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它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培育能表现本企业精神风貌、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业产品文化的附加值。因为企业组织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这种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从而也就不会有组织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4、建立执行激励机制

港口企业要保持永久的创造力,必须建立起激励机制。把调动员工积极性当成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在港口企业中养成一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事业的成就感。如笔者所在公司加强激励机制的创新和执行,坚决打破国有企业员工大锅饭的思想,鼓励员工创造价值,赢得未来。

5、坚持继承兼容和发展

篇5:浅谈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

论文摘要;从国内外成功企业及其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港口企业要在全球化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强化港口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分析,提出了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并倡导的一套优良作风、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经营作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企业形象等文化观念的总和。企业文化一方面代表着企业优良传统的积累与沉淀,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另一方面又代表着企业发展的目标与导向,需要与时俱进地提出和补充许多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并丰富其内涵。从与时俱进的意义上,企业文化重在建设。

港口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有其鲜明的行业特性,其中集中体现为港口资源的有限性、港口生产的专业服务性、港口产品的不可转移性。这些港口特性决定了港口企业必须突破一般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着重于通过港口企业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进行理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构建现代港口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新的历史背景

港口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运行的命脉,也是国与国、城与城、人与人在经济、文化、商贸往来最大的交流平台。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现代港口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港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都对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着现代物流产业链的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也发展迅速,尤其是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智力、信息和经验的累积,倾向于整合的物流系统以及咨询服务。因此,现代港口企业将花更多精力围绕整个物流链或者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协同合作。在战略协作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不同性质、不同产业、不同国度的企业结成联盟,促进了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港口企业从原有政企合一的体制下解脱出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和法人实体。原有的企业发展目标、组织形态、产业定位、经营策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港口企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企业的整体战略、组织构架、经营业务、经营策略、区域范围以及产业方向都实现新的战略转型,因此,港口企业文化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也受到重要的影响。

(三)港口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港口企业文化建设面临挑战

加入WTO后,中国的港口进一步加快了开放步伐。越来越多国内外跨国企业、知名公司或民营经济加入到港口建设与经营,这些企业的加盟,形成了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而这些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各自特有的企业背景、管理模式、区域文化、组织氛围以及沟通方式,这对现代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多元文化体系下构建适应现代港口企业的优秀文化成为众多港口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目标。

二、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并成为先进企业增强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一)建设优秀的港口企业文化是港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经营哲学、价值取向、管理理念、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要素的综合体现。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把精神的力量化为员工的行动,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化为企业的形象与信誉,进而形成企业独特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合力,并能释放无法估量的能量,极大地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二)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现代港口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为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以企业管理整体优化为目标的管理学说。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直接目标就是能够有效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促进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人才、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港口企业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指导管理实践,一方面,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可以通过塑造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切实可行的企业制度和道德规范,促进港口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是港口改革发展的有力支撑

港口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其中包括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工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在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上进行改革创新,而且还需要企业在精神层面进行文化创新。即在建立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同时,要积极塑造并创新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通过不断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改造传统企业文化中不合理、过时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法,建立起与时俱进的企业价值观和运营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中的文化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知识资本运营和运作的新境界,确保港口企业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三、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现代港口企业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也要全面认识企业自身的内部优势与劣势,不断提升企业的战略素养,构建起优秀的现代港口企业文化。

(一)强化理念先行,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港口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一般包括3个层面的内容: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它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是一个组织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以价值观为核心,创新为动力,知识为基础,事业为共同追求,职业道德、法规、制度为导向的长期发展战略。现代港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围绕港口产业,构建与整个社会正确价值导向相符合的港口企业价值标准,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港口企业精神,形成“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精神文化因素对现

代港口制度建设和物质生产的反作用,实现港口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现代港口企业制度文化的保障体系

积极鼓励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港口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崭新的制度平台。这就需要现代港口企业一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制定长远规划,注意近期效果,全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建立员工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员工休(疗)养制度等等;二要加强港口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广大员工发扬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杜绝行业不正之风,自觉维护港口良好形象;三要定期组织或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客户、合作伙伴充分沟通与交流,使员工在轻松的氛围中联络了感情,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支持;四要建立客户回访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货主、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互动座谈会,提取各方意见,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完善港口现代企业制度。

(三)实施行为工程,重塑现代港口企业的行为文化

首先,现代港口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为港口企业员工、广大货主和船东以及有关联检单位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搞好港容港貌,建设一个花园式的港区环境。提供港口生产生活一流的服务设备和安全可靠的后勤保障设施,港口员工、广大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其次,港口企业要加大对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投入力度,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以生动的事实感染人、打动人,给港口企业赋予浓厚的知识和文化含义,更加提升和丰满港口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内涵,进而使港口企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最后,港口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和培养人才,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广大员工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加强广大员工对现代物流、港口运营管理、生产安全知识、工艺流程以及装卸机械常识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员工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培激发广大员工高度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和文明健康的环境,培养港口企业员工高度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现代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篇6:明清时期临高的港口文化的论文

随着郑和七下西洋,明清之际大规模的贸易活动不断开展起来,促进了海南岛港口的发展,对于处在海南岛西北部地区重要位置的临高而言也是如此,而港口也处在一个不断的沿革和变迁之中。港口的沿革与变迁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临高的港口在明清时期不同时代的具体发展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对明清时期临高港口的沿革与变迁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特从《正德琼台志》、《万历琼州府志》、《乾隆琼州府志》、《道光琼州府志》等明清时期地方志所载,对临高沿北部湾东岸的明清时期港口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正德琼台志》载,明代临高县的港口有:博铺港、黄龙港、三家港、博顿港、新安港、博白港共6个港口;《万历琼州府志》载,明代临高县的港口有:博铺港、黄龙港、石碑港、博顿港、新安港、博白港、吕湾港、乌石港共8个港口;《乾隆琼州府志》载,清代临高县的.港口有:乌石港、朱碌港、博铺港、博述港、石牌港、青龙港、博顿港、吕湾港、博白港、新安港、马袅港共11个港口;《道光琼州府志》载,清代临高县的港口有:乌石港、朱碌港、博铺港、博述港、石牌港、黄龙港、博顿港、吕湾港、博白港、新安港、马袅港共11个港口;其中石牌港港东西约有五六里长;马袅港可以停泊大船十余只;而朱碌港、博铺港、博白港、乌石港、博述港、黄龙港按顺序都是在石牌港的南边,其中只有博铺港可以停泊六七只船只,其余的都是不可以停泊船只的小港,其他的港口的具体泊船情况则没有详细的记载。

四部地方志不仅详细记载了明清这一时期临高所有港口的数量和名称的变化,同时对这些港口位于临高的具体位置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如《正德琼台志》载:“博铺港在临高县北二十里;水自县流出,与海潮连接,上有巡检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明正德到清道光这三百余年的时间里,临高的港口数量在总体上是在增加的,虽然增加的数量不是那么明显(从正德年间的6个到万历年间的8个以及到乾隆、道光年间的11个),而且也不是呈现每一时期的递增情况,但多少也说明了这一时期临高的港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这些港口的存在除了促进对外贸易和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兼有军事之功能,作为海防之用。明清时期临高有着或多或少的海患,诸如倭寇、海盗之类。在明洪武二十七年设置海南卫,隶后所,兼防临高;万历四十五年,设置哨所,守卫博顿港;光绪年间,以儋营五十八名官兵驻防博顿港,同时还有五十名官兵驻防马袅、新安两个港口,并且筑城制台防守,拨兵相望。此时临高的港口大多设有军事设施,兼具海防之功能;最主要的就是用于传递重要军事信息的烽火台。据记载明清时期海南岛各地沿海共设有27座烽火台,其中临高县境内就有11座,包括郎铺台、朱碌墩、洋甘台、博铺墩、乌石墩、博从墩、头洋台、博述墩、黄龙墩、黄龙湾、博顿墩、马袅三家墩。而在《光绪临高县志》只记载了10座,其中没有博顿墩。这些墩台至今多已荒废,但在港口以及海边还留有一些遗迹;而且在历史上,它们对加强海防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倭寇、海盗横行的明清时期,在还没有先进通讯设备的条件下,这种作用更不能低估。不仅如此,有些港口除了设置有烽火台,还有炮台,如:马袅港、石牌港等;同时都配有大量士兵驻守。

此外,因为海南岛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日照长、热量大、气温高、蒸发力强、无冰冻期,全年均可产盐。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的临高县有着众多的优良港口,而且海水中氯化钠含量浓度也较高,是海盐生产的好地方。因此明清时期临高县依靠着天然的港湾发展盐场。海南四大才子之一,临高人王佐《海边纪行》诗:“外家家住海南边,垂老聘来岂偶然。几个渔舟依海港,两三灶户傍盐田。潮痕每准星长短,水侯仍催月次躔。风景苍苍今似昔,可怜华发半盈颠。”“两三灶户傍盐田”是对海南的盐场的介绍;而临高盐田作为海南盐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

临高县的教育始于宋绍兴二年(1132年)。当时学校称学宫。明清时期设有书院、义学、社学、私塾。据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海南岛社学有179所,而临高县就有11所,在全岛名列第三位;同时自宋迄清,全岛兴办的书院共有76间,其中临高县有6间,包括澹庵书院、通明书院、鹅江书院、临江书院等,名列全岛第四位;至清朝末年,书院改为了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临高县建立了第一、第二高等小学堂。

此外,明清时期临高县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人物,如:明清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王佐和张岳崧。王佐,字汝学,是土生土长的临高人;因其家乡多刺桐,又称为王桐乡,尤以诗文见长,世称“吟绝”,代表作《鸡肋集》和《琼台外纪》等;而张岳崧也是出自于临高,字子骏,另字瀚山,号觉庵、指山,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生于临高县新化乡遵宪都罗万村(今美台乡罗万村),一生著有《筠心常文集》10卷、《筠心堂诗集》4卷、《运河北行记》1卷、《训士录》1卷、《公牍偶存》1卷。刘大霖,字孟良,号心琼,临高县永宁乡县郭都(今临城镇)人,他是明万历年间临高县唯一的进士,明万历四十三年(16)考中举人,四十七年(16)考中进士。

上一篇: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简报下一篇:职务犯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