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序良俗:社会和谐的基石

2024-05-03

公序良俗:社会和谐的基石(精选9篇)

篇1:公序良俗:社会和谐的基石

公序良俗:社会和谐的基石

杨昌茂

社会要和谐,就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并拥有维护良好公共秩序的机制。没有社会的安定有序,和谐就无从谈起。社会要和谐,还必须有良好的习俗和行为规范,并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也就是说,社会和谐,必须要有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良俗,是社会和谐的两大基石。

“人类可以没有自由而有秩序,但不可没有秩序而有自由”。(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良好的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胡锦涛同志在阐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时指出,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没有社会的公序,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秩序离不开规则,只不过不同时代,规则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代,“规则”某种程度上更倾向于“政策”,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实施;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则”则表现为一种“契约”,即相关利益群体集思广益、反复博弈之后达成的需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其既非计划经济时代的命令,也不体现某一特定利益群体的利益,而是各方均衡博弈后有益于社会进步与和谐运转的结果。市场经济离不开规则,越成熟的市场经济,其规则便越为完善,而缺乏规则或仅有粗糙规则的市场经济,必然产生大量社会失范。

规则的建立健全侧重点是解决利益关系失衡问题。市场经济激励效率而易造成失衡,社会运行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是“扶贫济弱,提倡公平,让社会和谐发展”。这样的规则应该是对落后地区,对弱势群体无条件的倾斜。如果这样的规则操作缺乏有效的实施,必然会导致整个底层人员的心理差距,从而引发不满与冲突。如果想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解决利益关系失衡的规则的建立健全,必不可少。

解决利益关系失衡,协调利益关系,政策、措施很重要,机制更为根本。可以说,社会不公的背后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失衡的结果。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背后,往往都无例外地存在这个因素。农民负担问题成为一个顽症,是与农民在利益追求能力上的弱势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征地和拆迁中发生的严重不公,是与利益被损害者缺少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有直接关系的;民工权益屡屡被侵犯,求总理帮忙讨工资,也在于他们缺少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追逐渠道的机制。社会和谐并不是没有或很少有矛盾与冲突,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矛盾与冲突,在矛盾和冲突面前不至于束手无策,同时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解决冲突与纠纷的能力。在近些年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我们依稀看到了以理性化方式化解利益冲突的模式正在开始显现:SARS暴露了从信息控制到公共卫生体制一系列的弊端,最终有关灾难的信息披露制度开始形成;孙志刚之死以及其后引起的强大社会舆论,最终导致了实行了几十年的收容制度的废除以及对于社会歧视的关注;而由拆迁导致的社会抗议在很多地方也成为改革拆迁办法的直接动力。现在的问题是,需要将这些有益的尝试加以制度化,形成解决利益冲突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的司法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行制度建设,是因为制度能够提供和保证秩序,提供和保障稳定,提供和保证激励;没有制度,我们就无法生存,这是一个公认的真理。

良俗,即善良风俗,系指为社会、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是特定社会所尊重的起码的伦理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巨大调整,经济成份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客观上形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思想方式的多元化。我们的和谐是面对多样性、并且积极有效地引导多样性的和谐,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并且妥善处理复杂矛盾的和谐。这样的和谐,不是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而是运用大智慧,积极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性,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社会的“良俗”。正因如此,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是为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

我们倡导的“良俗”,一是必须切合实际。中外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曾致力于理想社会的构建。在他们的经验教训中,有一点非常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所追寻的理想社会的模式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把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道德标准立得过高,过于理想化、抽象化,是无法实行和推广下去的。无论是儒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理想,还是道家“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的和谐追求,均带有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我们需要的“良俗”就象“八荣八耻”一样,既简练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又切合改革开放的时代实际,这应是“良俗”建设的标杆。二是必须兼容并收。当今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已经越来越多元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谁也无力、无法再倒退到以往那种一元化的局面,谁也无力、无法用扣帽子、大批判或高压手段来斩除、消灭被认为离经叛道的社会思潮”。我们应善于兼容并收,博采众议,因势利导,以理服人。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民族的向心力和前进动力,达到“和而不同”,进而在“和而不同”之上追求超越“不同”的“大同”,倡导社会起码的伦理要求。三是“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良俗”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一方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所作出的论证;另一方面是价值的追求。追求追求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追求摆脱社会的各种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实现“天下为公”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从自然界的束缚和社会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而获得的自由,劳动的解放,富足的安定的生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真正的解放。这一理想既是对人类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又提出了一个具有道德感召力的、人们值得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赋予这一价值目标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说:“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温家宝总理也特别强调要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权利是和谐社会的阿基米德支点。和谐社会与权利保障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只有社会成员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才可能有社会和谐可言;另一方面,只有和谐社会才有能力使所有人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两者相依相生,在循环之中互动不已。不过,两者的互动关系并非自发进行的,需要以一定的公序良俗,还需要以一定的制度为保障,其中加强权利保障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权利的保障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对普通民众来说,民主意味着关注、参与公共生活(政治的、经济社会的、文化的等)的权利。首先要从制度上切实保护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不使这些可贵的权利受到压制,甚至遭受打击。公众参与是民主建设的必要条件。缺少公众参与,民主、法治都将是空中楼阁。也只有从制度上切实保护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从根

本上扭转“遇事躲着走”的委琐的精神风貌。当我们为在突发事件现场围观而不采取积极行动的“沉默的大多数”而痛心疾首时,我们应当想到因为参与权被忽视,公序良俗已经备遭蹂躏,“自保”成为必然。只有从微观体制上保护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社会风气,刷新民族的精神风貌。

其次是公共生活的知情权。暗箱操作是社会生活中许多弊端的一个病根,是社会的毒瘤。暗箱操作、潜规则盛行不仅导致重要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腐败现象的广泛发生,更重要的是,它成为瓦解制度和规则,从而瓦解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因此,除了真正的“国家秘密”外,其他一切有关权力行使的信息都要向公民开放,一切国家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有义务答复任何一位公民的询问。政务信息不是当政者可以拥为已有,进而谋取私利、愚弄公众的工具。宪法保障了每一个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平等权利,包括对公共事务的建议权和批评权。保护批评权是头等大事。一方面要严惩打击报复者,确保批评者不被打击报复;另一方面要严惩各级说谎者,令其政治上破产。实际情况是,公开了的批评也是“稀缺品”,因而在公共话语体系中批评性的真话难觅。没有批评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保护批评者,公开批评意见是改善社会生态、提升社会形象的急务。这也是公众参与的意旨所在。我们应当确保公民在公共生活方面的知情权;同时,在制定政策时、在行政时应当能够听到民众的声音,使每个人都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诉求的渠道和途径,都有以公开、合法的方式主张他们的利益的机会和途径。

第三,法律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平衡点,它通过向社会提供公平的机会,消除可能的障碍,尽可能让所有人的有一个公平的起点;它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自身建设能力,为矛盾寻找排泄的出口,让产生的矛盾能顺利进入有效的解决程序,防止矛盾激化;它提供人文环境需要的物质和智力支持,培育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自觉地用法律定纷止争;它保障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和谐的阳光,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理性和秩序。现阶段法制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对公共权力行使的监督。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权力历来都是受到顶礼膜拜的,我们的文化自古以来就缺乏分权和制衡的传统,能否建立国家和社会的平衡,能否让国家尊重社会和普通公民的个人权益,关键还是在于各级政府官员是否真的愿意把行政权力放在法律之下,是否真的愿意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是否真的愿意接受法律的监督和权力制衡。在这里独立公正的司法系统始终是关键之关键,核心之核心,也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中国维权事业和公民权的保障取得很大进步,通过媒体大量报道、公众舆论的强烈关注许多侵权案件,使得这些案例得到公正处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面临权利受到损害时开始运用法律手段维权,这的确反映了维护民权逐渐成了社会的主流。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制度化,公民能否在没有报界、舆论和专家的关注下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公民权这才是我们最应期待的。

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一个理性的社会,一个社会成员的正当权利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的社会。

篇2:公序良俗:社会和谐的基石

经济与法治关系密切,市场经济是依法治理的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交易有序、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法治经济。法治经济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石。法治经济把和谐有序、公平竞争作为价值取向,要求人们按照诚实信用、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建立起一套公平的矛盾解决机制,从而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法治经济对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社会各种经济关系平衡协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能够规范调整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等市场法律关系,使一度失和的经济关系重新达到和谐状态。法治经济通过商事法律规范来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交易关系,通过政府规制、商主体、商行为、商事登记、商事规则、公司治理和权利救济等法律制度来规范调整和保障经济良性发展。法治经济能调整规范商人与商人之间的关系,调整规范商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调整规范商人与环境社区之间的关系,调整规范商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最终使这些关系达到和谐。建立起利益平衡机制、公平竞争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法治经济是有序经济,通过各种法律规范确定市场经济活动中合法的商事主体资格,确定商事主体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范围,确定其权利救济程序和救济方式。法治经济是契约经济,通过规范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交易主体间的契约关系,保障合同的依法制定和踏实履行。法治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通过消除各种歧视与壁垒,保障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法治经济引导市场经济行为,保障市场主体公平占有社会资源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以法律的手段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

要求政府对市场适度干预。法治经济要求国家权力对经济活动适度干预,合理调控和整合资源配置关系,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政府在行使对市场经济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为目的,在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市场经济行为、调整市场法律关系,加强宏观调控过程中与市场各类商事主体建立和谐关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作为行使经济管理职责的指导思想,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应防止经济政策与法律相冲突、防止经济政策规定之间相互冲突。防止地方经济政策规定与国家政策规定相冲突。政府肆有效引导各种利益主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来表达利益诉求,缓解和消融社会矛盾。政府在注重经济效率和保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应注重对各类商事主体合理利益分配和保护,通过政府协调职能使失和的市场经济关系重新达到和谐状态。

篇3: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重构新型劳动关系, 稳定和谐最重要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劳动关系还不稳定, 用工临时化、合同期限短期化的情况在不少企业大量存在, 因此产生了“长期的临时工, 固定的合同工”现象。劳动关系不稳定带来了员工过高的流失率。国际惯例表明:优秀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应在15%左右, 而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接近30%, 中小型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竟高达50%以上。过高的流失给企业带来了离职成本、重置成本、培训成本、时间成本的损失和商业秘密及客户资源流失等潜在威胁。要形成劳动关系新格局, 重要的是改变这种不稳定现状。

重构新型劳动关系, 平等合作是关键

劳动者和企业是“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互相依存的利益共同体。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 使员工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理念, 减少劳动关系的对抗性, 使劳动关系的双方共生共荣、共谋发展。平等合作需要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 使员工在思想上对企业产生信任感、认同感、安全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促进企业内部有效协调和良好互动, 培育员工积极向上的“主人翁精神”, 营造开放、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大家庭”氛围, 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平等合作、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

重构新型劳动关系, 互利双赢是根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 有两个“下降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总额占GDP比重一直偏低且呈下降趋势, 二是在国民收入分配最终格局中居民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从总体水平上看, 我国居民的收入30年来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仍然偏低, 迫切需要建立劳动者充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所得在最终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尽可能使居民收入和劳动所得同企业利润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及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协调的关系。

重构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应采取的对策

1. 政府要通过就业促进法的实施, 扩大就业需求, 用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多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缓解就业压力。

从短期看, 企业在面对劳动力成本提高和劳动关系规范时的本能反应必然是减少聘用新员工, 甚至裁员, 这就会产生紧缩就业的效应。企业可能会采用一种“五个人的活, 三个人干, 给四个人工资”的紧缩就业对策。为此, 需要政府从实施就业促进法的角度, 加大对就业的财税支持, “对冲”劳动合同法对就业的影响。在利用各种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时, 将扩大和促进就业增长作为优先考虑因素。为了实现社会就业的总目标, 需要政府调整财政税收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就业促进法的实施, 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收支持, 共同分担规范用工制度造成的高成本, 鼓励企业多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缓解劳动合同法短期给企业带来的就业压力。在税收政策方面, 对安排就业贡献大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对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 根据条件, 给予安置补助和社会保险补助。

2. 企业要转变观念, 改变过度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模式, 转变靠劳动力低成本赢得有效竞争的发展理念。

企业要认识到, 高工资不一定带来低竞争力, 能否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赢得竞争实现高额利润的关键。我国人工成本相当于韩国1/13、日本1/26、美国1/27。但是韩国、日本和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我国的12倍、18.68倍和17.35倍。我国目前“低工资、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 造成了“低技术”和“低劳动者素质”。劳动力价格较低, 往往会使企业忽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忽视对员工的培养。长此以往, 劳动者素质得不到提高, 创新的动力难以形成, 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可见增加成本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一种机遇。在企业改变传统的低成本、特别是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模式的同时, 一些地方政府也要改变过度依赖招商引资和盲目追求GDP高增长的倾向,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加重视保护劳动者权益, 更加重视实现社会公平。

3. 社会要建立法制,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关系。要依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需要全社会建立五种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劳动关系三方沟通协商或共决机制、职工不满申述处理机制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从而在法律上制度上改变利益格局的“企业强势、员工弱势”的态势。

4. 企业与员工之间要实现合作双赢, 处理好共建企业和共享利益的关系。

篇4:公正:社会和谐的基石

【关键词】“十六字心经” “道”“中”“心” 和谐社会

一、解读“十六字心经”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禹谟》),在历史上被盛誉为“十六字心经”,其来历大致如此:帝尧在禅位给舜时告诫他“允执厥中”,帝舜在禅位给禹时也如是叮咛,并在此前增加了三句话。之所以又增加三句话,原因在于舜认为心灵只有达到前三句境界,行为才能“中”。据考古学家及训诂学家考证:中,以□象四方,以∣界其中央;最早的“中”是氏族社会中的徽帜,古有大事则建“中”以集众;“中”也是古战场王公将帅用以指挥作战的旗鼓合体物之象形。古人立“中”位而号令指挥,为的是众人共同生存的公益,因此其所在的“中”位就代表着“公正”。其实,《尚书》尚“中”的思想比比皆是;《中庸》也主张“执两用中”,其“中”都代表“公正、中立”,即要统治者拥有公正之德、保持中间立场。“允执厥中”就是“保证行为公正”之意,关于此句的理解基本无异议。

那么,心灵应处于怎样的境界才能“确保行为公正”?对这一点的看法歧义较大,其中争议的关键是对“危”的理解。以朱熹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危”是“危险”、“变动不居”、“不安全”之意,笔者在查阅了一些文献后,认为“危”应解释为“警惧”、“谨慎”之意。理由如下:

其一,从经济与文化间关系来看。“十六字心经”形成于尧舜禹时代,也就是孔子认可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运》),私有制还未产生,人没有私心可言,也就不存在“人心险恶”的说法。只有到了后世,人各亲其亲,私心胜于公心,私有制产生,才会有“人心险恶”一说,也才会从思想文化上有所表现。朱熹等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其根本原因正基于此。其二,从文本考据看。“十六字心经”最早见于《尚书》,而《尚书》反映的时代,也就是西周及之前,还没有见于文字的“人性”讨论,更遑论“人性”的属性了。若“危”解为“危险”,则意味着“人心是危险的”,也就隐含着人性是危险的、恶的判断。实际上时人认为:惟民生厚,因物有迁(《君陈》),则意味着人性本善。所以包括孔子在内的多数古代思想家倾向于“人性”本善。何况,若古人认为人心是危险的,人性是恶的,则当行为人触犯刑律应受罚时,就可直接推断行为人用心不良,大可不必区分行为人动机的善恶及主观状态的故意或过失;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详见后文。其三,从传统主流文化看。古人一直推崇这种“谨慎小心”、“警惧”的文化传统,如“君子乾乾夕惕,若厉,无疚”,“或跃在渊,无疚”等,就是要人早晚保持小心谨慎、如临深渊的状态。孔子也曾批评子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不足取,认为只有“临事而惧”方可成就大业。总之,君子应该“戒慎乎其所不闻,恐惧乎其所不睹”,这种“见乎隐,显乎微”而“慎其独”的“警惧”文化传统,是与《尚书》“危微之几”思想一脉相承的。对“危微”做出明确释义的是荀子,他认为: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危”即解为“警惧”、“谨慎”之意。

综上所述,这段话的大意即为:人心应该时时警惧,道心应该细致入微,心灵应该集中专一,行为才能(体察天道)确保公正。由此可见,要做到“处事公正”何其不易,先贤圣王尧舜禹尚且如此谨慎小心,时时警惧,何况吾辈后人。

二、礼法“同心”——实现“公正”的途径

“十六字心经”是最早关于道、心与行的关系的阐述,对后世影响极大。能否“执中”取决于“心”对“道”的体验,所以“心”才不得不时时保持于“危微”之际,警惧外界及心灵自身,以保证行为合于“道”、“中”、“心”的作用如此重大,难怪古人不屑于专使用刑,而重视教化的功用。

历史是有根的,诚如“十六字心经”所要求的,为达到“公正”,礼法共同对“人心”给予了重视。当行为人不“用心”时,就会反过来依据“心”即主观状态的不同追究责任。反映到礼法上,法律对行为人主观状态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实行对故意犯、惯犯从重,过失犯、偶犯从轻处罚的刑法原则(《舜典》),刑与不刑,视其主客观恶性程度,全面审查之;从而避免了单纯依客观行为定罪的片面化,不失为“公正”之举。从《尚书》对“眚”与“非眚”、“终”与“非终”的区别(《康诰》),到汉律立法对“故意情节”-“造意”与“非造意”的区分(“造意”指犯罪前即有谋化、策动如何实施犯罪行为,即蓄谋;而“非造意”则指事先无计划预谋的、临时起邪意的故意犯罪行为),此举不仅是立法技术上的长进;也是当时世界法史上所罕见,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对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也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概而言之,在礼法、心与“公正”的关系上,礼法是手段,“公正”是宗旨,礼法“同心”,才能达到“公正”。为了“执中”,礼法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重心”的特征,原因正如荀子所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解蔽》),正是对“十六字心经”的发展。但是,当法律沿着“心化”这一思路发展到极端,法以礼为指导思想时,法就失去了他自身的特点,沦为礼的附庸,“原心论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就成了必然,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让统治者随“心”所欲;古代最完备的法典-《唐律疏议》旨在“惩其未犯而防其未然”,究其思想根源,与传统“重心”的文化源头不无关系。

三、公正——和谐的基石

通过对“心经”的解读,结合他的发展,得知“公正”作为“心经”的核心是无疑义的。但“心经”本身并没有明确“执中”的原因与目的,联系《尚书》上下各篇,应是“和”:不仅应“协和万邦”(《尧典》),还应“神人以和”(《舜典》),要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就应在一切事务上“执中”。这大概源于古人对天道所具有的“公正、和谐”等自然属性不言自喻﹑不证自明的普遍认同。在古人眼里,天不仅有情绪,还具有废私弃偏的公正之德,他对人间一切不公正的行为都将予以惩罚;若天惩罚不公,天下老百姓便没有好的政令(《吕刑》)。天的“中”即是为保证“和”,人类应遵循、效仿天道,实现天人合一。

“和”既是“执中”的原因,也是“执中”的目的。“执中”自然达到和谐,也必然达到和谐,二者是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或者说,“执中”是实现和谐的基石。追求“中和”的理想,在“礼”被体系化之后依然如故,只是“中和”的依据主要换作“礼”。而等级制是礼的核心原则,在这种条件下,“中”逐渐失去原始平等意义上的公正性;后世八议入律、官当请减即为明证,这些等级特权的制度化,从法律上保证了以“礼”制“中”。当然,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追求原始公正、平等意义上的“中”的理念仍会时不时地出现,但这已不是历史的主流了。

今天,我们致力于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强调与国际接轨,更不能抛弃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用“心”求“中”。在公正的基础上追求和谐,既是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公正的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才能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实际上,现当代许多社会矛盾的产生、激化,都源于不“中”即不公正,“公正”应成为社会各行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目标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依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的和谐社会不能失去历史基础,脱离民族特性的社会将难以更好地推进。当然,以等级性“礼”作为“中”的标准是后来阶级社会的产物,在平等日渐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显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理应遭到摒弃。

总之,“十六字心经”所反映的谨慎、公正观念,即使是现代,仍不失其进步性,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在我们今天大力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力图融入世界,学习、移植西方文化理念之际,尤其不能忽视民族本土固有的优秀文化;且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在重视心性教化的基础上由“中”而“和”,必将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参考文献】

[1] 杨任之:尚书今译近注[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

[2] 胡念耕:唐兰释“中”补苴[J].安徽师大学报,1991,(2)

[3] 王筠:文字蒙求[M] .中华书局,1962

[4] 唐兰:殷虚文字记[M] .中华书局,1981

[5] 李裕华、马银华:论语·大学·中庸[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6]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 周山:解读周易[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8]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篇5:公序良俗:社会和谐的基石

法信码聚焦法律纠纷争点,一站推荐法律依据、匹配案例、权威观点。【小贴士】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往期文章;一键关注“法信”,从此不错过每一篇实务干货和法律资讯。

导读: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裁判者在判定民间借贷合同效力时有遵行公序良俗进行司法审查的义务。实务中有违公序良俗的民间借贷情形多样,诸如因托人情、找关系、赌博吸毒所欠债务,索要“分手费”债务,负有赡养义务的子女为排挤其余子女独占遗产利益而虚构父母债务等等,在这些情形下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应认定为无效。本期法信小编搜集整理相关法信码,为您推送相关依据、案例和观点,供您参考。

法信码 | A2.J1740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法信 ·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七条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七条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4.《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16.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借贷合同的认定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是指法律行为的内容及目的违反了社会的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当事人因此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一)因非婚同居、不正当两性关系等产生的“青春损失费”、“分手费”、“精神损失费”等有损公序良俗行为所形成的债务;

(二)因赌博、吸毒等其他非法行为形成的债务;

(三)因托人情、找关系等请托行为形成的债务;

(四)具有抚养、赡养义务关系的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之间发生的有违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所形成的债务;

篇6:新农村建设——社会和谐的基石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社会和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占人口的2/3以上, 农村是我国的主体, 农村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然而, 长期以来, 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发展却严重滞后,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三农”的发展已迫在眉睫。只有真正解决了“三农”问题,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才能使农村、农民与农业得到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从而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

我党自2000年在农村推行税费改革以来, 就着手大力解决“三农”问题, 把农村的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天,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作出了重要的指示:“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严格保护耕地, 增加农业投入,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发展乡镇企业, 壮大县域经济, 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1]

胡锦涛同志的话掷地有声,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解决, “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不深入落实,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如果说中国革命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奇迹, 那么中国的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则延续着农村支持城市的格局。如今, 我国城市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现在则是城市反哺农村的大好时机。胡锦涛同志的讲话, 更加坚定了公众服务向农村倾斜的政策, 国家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 全方位扶持农村的政策。农民将是十七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最佳的惠民方式, 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那么, 要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2]按照统畴城乡发展的要求, 把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加大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通信设施等的建设。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加强投入,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给农民、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农民乐于农业、安于农业、发展农业,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给农村的发展赋予新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 把最有效的资金、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农村中来, 鼓励其服务于农村, 使农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充分运用人才优势,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增加农业投入,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3]农村有了优秀的人才, 农业的科技含量升高, 农民有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 农村的发展就有了新的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是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逐步建立新的农村管理体制。当前的管理体制是多年以前形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 难免出现不适应新农村发展之处。破除二元结构体制, 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发展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 使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相互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使工业反哺农业。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是大多数农民梦寐以求的事。满足大多数农民的心愿,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出新型的农民。只有使农民的观念更新了, 才能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素质, 使农民有文化, 懂技术, 擅经营, 农村与农业的发展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4]农民朋友历来就是埋头苦干的代表。他们极需要新的知识的指引, 极需要新的理念, 新的技术, 他们从来都愿意刻苦学习, 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业,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5]社会要和谐, “三农”问题就必须要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综合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与社会竞争能力, 提高农民素质, 让农民通过自身的完善来改造农村、发展农村,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6]党的十七大报告表明:我们党将会时时关注我国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 解决不和谐的问题, 将会长期重视“三农”问题, 时时关注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7]贫穷也肯定会造成不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就要让工业反哺农业, 让城市反哺农村, 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让农民、农村真正富裕起来。使农民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8]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22-23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22-23页;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22-23页;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55页;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17页;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17页;

[7]《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三卷第261页;

篇7:利益和谐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石

【关键词】利益和谐;和谐社会

一、利益和利益和谐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或精神上得到的好处,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所说:“就是我们每个人认为对自己的幸福是必要的东西”。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利益至关重要,它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直接影响人们的基本生活状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归根到底都与其利益有关。而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和谐 。

所谓利益和谐,就是指人们在利益追求和享用上的和谐,或者说是社会成员都能够相互认可彼此获取利益的方式以及彼此所获取的利益的种类、质量与数量,表现为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协调一致、稳定发展的状态或过程。利益和谐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就否认实现利益和谐的可能性。利益和谐是把利益的矛盾和冲突,重点是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缩小,使之达到可以控制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要实现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首先要实现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

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就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而要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和谐。因为抓住了利益关系,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处理和协调好利益关系,也就把握了工作的重点。

二、正确认识利益和谐的重要作用

(一)利益和谐是执政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自人类有史以来,“每个事件都证明,每项行动怎样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而不是从伴随物质动因的辞句产生”。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根本动因,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执政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搞好利益整合,积极稳妥地解决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努力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社会格局不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因此,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谐便成为一个执政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这种利益和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利益和谐是推进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不仅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利益和谐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的全面发展出发,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谐。马克思曾经说过,有利益的地方,才有为之奋斗的人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本身并没有错,但在追求利益、实现利益的过程中,由于手段、方法和程序不当,导致了利益的失衡和缺损,才产生了影响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说,利益和谐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内容。一方面,发展是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只有不断地向前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和谐是基础,是根本,只有和谐才能保证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消除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冲突的灭火器。

(三)利益和谐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核心准则。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可以说,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对市场秩序的治理也总是陷入“屡禁不止,屡治屡乱”的困顿状态,眼下食品市场的乱象就足以说明问题。要摆脱这些困顿状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市场秩序失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市场秩序的本质,重新確定治理市场秩序的核心准则。

(四)利益和谐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和分配不公已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课题组研究,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的基尼系数已达0.45,超出了通常所说的安全线水平,不仅显著高于当代资本福利国家,而且高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水平。贫富差距及其扩大化的总体趋势是社会风险的重要征兆,不仅不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会使社会各个阶层很难形成共同的利益基础,致使各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很难确立社会共识,很难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很难实施有效的社会控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形成社会风险,造成社会动荡。所以利益和谐还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积极探寻实现利益和谐的有效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归根结蒂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全局上构建一种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在利益的识别、表达以及协调过程中实现公平正义。

(一)建立健全利益的识别机制。只有首先识别各种主体的利益需求,才能进行利益的定位与分配。共同利益是社会力量实现联合的基础,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有效手段。推动改革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加强人们对共同利益的认同,扩大共同的方面,协调矛盾的方面。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应以国家共同利益为纽带,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团结联合起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但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我们应当认识到个体利益的特殊性仍然是存在的,如果忽视了特殊的个体利益,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因此,在强调社会共同利益的同时,还应保留相应的机制赋予个体以识别特殊利益的机会与渠道,处理好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努力形成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关系格局。

(二)建立健全利益的表达机制。建立健全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的机制,既是促进社会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利益的表达机制除了要建立完善舆情收集和民意反映制度以外,关键是要有法律上的保障。立法活动要达到利益和谐,其前提是立法过程中让各种利益诉求充分反映与表达。因此,在立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放与畅通利益诉求与表达渠道,使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甚至个体成员均能充分反映、表达其利益诉求,是构建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

篇8:公序良俗:社会和谐的基石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 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 这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 顽强拼搏的精神, 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 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 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再者,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曲折和反复, 比如说企业腐败问题的产生等, 这些问题极易导致员工在精神上产生一些不健康因素,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和谐稳定。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员工的幸福感产生一定的认识误区, 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幸福感的高低与报酬多少有直接关系, 简单地认为给予员工的报酬越多其幸福感越强, 反之, 他的幸福感越弱;二是把幸福感的高低与职位高低有直接关系, 一些人认为在企业中职位越高的员工越幸福, 职位越低就越自卑。其实这种看法也很片面。职位越高的人他所拥有的权力确实比职位低的人拥有的权力要多, 享受的权利也要多,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职位越高的人他所承担的责任也越多, 风险也会越大, 而其所承受的压力也会更重, 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这些压力, 还有幸福干吗?三是把幸福感的高低与工作量大小联系起来, 简单地认为工作量大的人幸福感就低, 而工作量小的人他的幸福感就弱。由于企业员工的分工不同、岗位差别, 必然导致员工工作量大小存在差异。如果说在一个企业中, 员工的工作量大, 则恰恰说明你的重要性, 说明你能胜任你的岗位, 而且干得还相当不错, 充分体现了岗位价值量, 反之, 你的工作量越来越小的话, 那么你离岗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2 正确认识员工的幸福感

幸福即生活、境遇愉快美满。而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现实生存状态的一种正面或非常满意的主观感受, 它主要由三种感觉构成, 即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和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笔者认为, 幸福感就是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 就是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满足感, 就是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感。

2.1 幸福感就是责任感石油企业的和谐发展就能充分地发挥

石油经济命脉的作用, 保证国民经济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而作为石油企业一份子的每名员工有了幸福感之后, 他就会树立起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忠诚感, 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 竭诚地、兢兢业业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在不断构建和谐企业的进程中, 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助力和谐社会的建设。

2.2 幸福感就是满足感每一个企业的员工都愿意立足本职岗

位, 通过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员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加速其岗位成才、学习成才, 在本职岗位上干出骄人的业绩, 在为企业的发展增光添彩、添砖加瓦之外, 也实现了自身的人身价值, 这时的幸福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活出生命意义的满足感, 而这种满足感又会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2.3 幸福感就是和谐感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 由于个体的经

济条件、地位、背景的差异, 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因此, 员工的幸福感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融洽相处的和谐感。有了和谐感, 企业内部之间、客户之间, 都要注意人际关系尽量简单、简约、简化,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了和谐感, 员工之间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就会增强, 在企业内部形成舒畅、融洽的气氛, 增强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实现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保证企业的高效运作。

3 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3.1 加快企业发展, 让员工“畅享成果”员工的幸福感首先建立

在丰富的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的, 如果没有物质条件的支撑, 员工的幸福感只能是空中楼阁, 水中之月, 而物质条件的建立就需要企业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加快发展, 壮大实力。有基础的幸福才是长久的、充实的, 才能让员工畅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公司提出了“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 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工作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快发展步伐, 大力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二是要着力推进“五个转变”, 全面提升竞争力, 扩大市场占有量;三是努力践行“发展公司、服务社会”的责任目标, 深化优质服务工作, 扎实开展“爱心活动”和“平安工程”, 塑造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3.2 提高制度的科学性, 让执行“畅通无阻”强化执行力建设,

就是要使员工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不折不扣, 对于上级精神的贯彻不偏不倚, 对于职责范围的事情不推不拖, 对于不遵守规范程序的做法不依不饶, 在工作中始终有一种紧迫感和向前抢的精神, 说到就办, 办必办好, 言必行, 行必果。

当前, 就员工的执行力问题有一种片面的认识, 就是过分强调员工的执行意识、执行能力的欠缺, 而忽视了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随着公司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 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不断出台, 但是以前的一些老制度还依然存在, 有的还与新制度存在冲突。因此要对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 以切实达到“制度管人, 流程管事”的目的, 要进一步明确规章制度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要求、过程管理、节点控制和执行考核, 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对规章制度未能涵盖, 尤其是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工作, 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沟通, 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 做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管”。这样, 才能让员工执行起来切实做到畅通无阻。

3.3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员工“畅所欲言”建立和谐友善的

人际关系。从管理者的角度讲, 就是要民主治企, 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存在, 鼓励员工以企业主人翁的态度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共商企业的大事, 营造宽松而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工作时段, 如果不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快乐, 人生的幸福又能从哪里来呢?因此管理者有责任创造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 激发员工的智慧, 让员工快乐地工作, 激情地创造, 从工作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营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工作环境, 让每个员工都有岗位成才的机会, 有效地调动和融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 产生出最大的效益。

3.4 加强民主管理和激励机制建设, 让员工“畅享成长”

首先就是要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来。让决策和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在阳光下运行, 努力推动阳光管理辐射、渗透到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要进一步关心职工还想了解什么, 还有什么不了解的,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做到管理工作“六公开”:即流程制度公开;项目审查公开;决策审批公开;执行办理公开;办理结果公开;考核情况公开。

其次就是要让员工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的和谐, 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向一线倾斜的力度。把保障职工利益作为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来对待、来落实, 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重视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让员工畅享成长。要加大工资的考核力度, 充分体现每位员工的岗位价值量;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切实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针对广大一线员工希望参加新技术、新方法培训, 渴望自身价值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实现的情况, 要及时制订教育培训的相关政策, 为他们搭平台, 建舞台, 设擂台。

摘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 就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 不断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而所谓和谐, 拆开来讲, “和”就是“禾”加一个“口”, 就是人人有饭吃, 而“谐”就是“言”加上一个“皆”, 也就是人人都畅所欲言。笔者认为, 要做到这一切, 首要的是要提高广大员工的幸福感, 因为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根本和基石。

篇9:企业文化 铸就和谐企业的基石

创新的理念引领着跨越式发展

如果说大连市国有企业在历经产业结构调整、改制重组、下岗分流后仍能保持旺盛精力,靠的是坚忍不拔的文化砥柱,负重而行的精神支撑,那么新一轮国有企业实现“涅”式的重生,依靠更多的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对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引领。

2001年末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是一个刚刚由两大国有企业重组合并的集团公司,相对独立的运营流程,尚未整合的企业文化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公司领导下决心以企业文化创新为突破口,再造老国企的企业精神。“凝心聚力、创建一流”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涵盖经营、人才、管理、创新、工作的五大核心理念,集中了来自两大企业职工的共同心声。宣传体现企业文化的铸钢公司“永不言败、永不满足、永攀高峰”的“三永”精神和新时代产业工人代表王亮事迹,一大批铸钢式先进单位和王亮式优秀员工应运而生,凭借着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文化效应,企业赢得快速和谐发展的机遇,连续几年,企业保持着30%的发展速度,成就了全国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头衔。

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连国际合作集团,在企业创立之初就把自我超越的理念列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他们看来“自我超越”是公司变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为此,国合集团提出了“人才为本,客户至上,自我超越,共创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员工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中,突破思维和工作方式的局限,以领先的观念带动行动超前,善于在稳健与突破的平衡中开拓经营管理的新途径。创新的文化带来创新的成效,当身在异国他乡的员工感受着集团文化传递的方方面面信息的时候,“携手合作,立业五洲”的企业精神已经不再是空洞的口号。现在的国合集团已经由当初借款30万起家的小企业发展成为资产数十亿的上市公司,业务领域由当初的单一劳务输出发展为涉及从工程承包、国际劳务合作、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多元化国际企业集团。冰山集团的前身是大连冷冻机厂,20年改革发展成就了国内制冷行业的领军型企业,作为一个拥有46个下属企业的企业集团,冰山集团融合了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不同合作方式带来的多元文化。企业的合作伙伴从日本到欧美,区域多元、性质多元、员工多元、文化多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一本多元文化体系。

落地的文化助推着企业的品牌效应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无法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话,再宏伟的理念也将无济于事。市属国企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融合、核心理念与广大员工的内化作为工作推进的重点,以落地生根的企业文化做强企业品牌。

大连煤气公司走的是一条文化牵引转型的路子。作为一个市政公用企业,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坐商经营”、“皇帝女儿不愁嫁”等陈旧观念一度束缚着企业的发展。如何使企业走出困境,踏上振兴之路,公司班子决心从转变经营观念入手,激活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一场自下而上、精心策划的大讨论中,是非越辩越明,思路越理越清。

“与用户为邻,伴用户共生,唯用户至上”的服务观念逐渐被职工理解、认同。

大连热电集团公司利用传统手段着力营造浓厚的氛围。走进热电公司的车间、站所,期刊、网站、板报、橱窗这些传统的宣传手段被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深入广泛的企业文化教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员工对企业的精神和理念从认识到认同,工作态度由谋生到敬业,思想感情由愉悦到归属,对企业由信任到依托的飞跃和升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企业领导带头践行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无论是长远规划还是近期决策,都以科学发展的思想统领全局,以不断进取的目光审视未来,以追求卓越的目标引领企业快跑,把握企业发展机遇,促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热电公司多年来的用户报修、投诉处理及时率均达到100%,用户室温合格率达到99%以上,公司被大连市政府授予供暖先进单位。

瓦轴集团公司坚持整合与创新相结合,培育了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为了建设“科学发展、协调有序;爱国爱厂、求实奉献;持续改进、创新创效;增值服务、诚信合作;安全稳定、服务社会”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瓦轴”。企业坚持每年在经营计划中拨100万元专款用于企业文化建设。设立“瓦轴人才奖励基金”,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设立总经理特别贡献奖,对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人员奖励技能工资,用职工姓名命名发明创造,着力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历经多年努力,凝结着瓦轴文化的ZWZ商标已经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成为国家免检产品,ZWZ品牌成为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和国家出口推荐品牌。

提升的实力带动着企业的和谐发展

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市国有企业的理念、核心价值观、品牌等“软实力”正在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也日益显现。大连港集团在大连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龙头地位更加突出。周水子国际机场成为我国连通日本、韩国、俄罗斯的枢纽机场。大商集团、冰山集团、大显集团、大连机床集团成为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大化集团、大连染化集团、大连水泥集团、大连橡塑股份搬迁改造、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改制后的辽无二电器利润大幅提升。大连机床集团实行走出去收购国外企业的战略成效显著。大连热电集团、公交客运集团、大连自来水集团、大连煤气公司、大连供水公司的国有净资产总额已近百亿元。在市属企业中,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2户,资产超百亿元的4户,利润超亿元的7户。做强做大的市属国有企业必将对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

在2008年“五一”期间,大连市总工会表彰的全国、省、市五一奖状、五一奖章、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中,市属国有企业有34个企业(集体)和108名个人受到表彰。分别占全市受表彰单位(集体)和个人的12%和14%,仅特等劳模就占了30%,彰显了市属国有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和广大干部职工昂扬的精神风貌。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灾情传来,大连市属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群情激奋,踊跃捐款,其中捐款超过120万元的有6户企业,20万元到100万元有15户企业,32家企业捐款达到3754余万元。

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理想追求、共同的文化修养,必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过硬的职工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重新振翅高飞的大连市属国有企业必将在建设和谐大连的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浙安消防器材合同下一篇:《平移和旋转》单元综合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