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版

2024-05-14

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版(共7篇)

篇1: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版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6号)

《甘肃省促进科学成果转化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4月1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甘肃省促进科学成果转化条例》公布,自年6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6年4月1日

篇2: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版

5月25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日前,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2016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规定,县级以上政府选聘的科技特派员,可以取得技术服务报酬、创办企业或者从企业获得股权、期权和分红。

据悉,修订后《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借鉴吸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对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激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增强了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条例》明确了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年度报告制度的规定,为促进甘肃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确定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规定了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可以兼职到企业等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者离岗创业。

篇3:甘肃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与成效

1 科技计划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

甘肃省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科技计划, 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产业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星火计划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引擎

甘肃省自1985年实施星火计划以来, 致力于农业产业化, 推广农村先进适用技术,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 相继推行了星火计划“113工程”和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截止2007年, 全省共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6961项, 总投资59.8亿元, 总增产值243亿元, 总增利税和农民纯收入71.9亿元。

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自2003年建设以来, 实施了一大批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与应用的科技项目。制种、酿酒原料、畜牧、高原蔬菜、食用菌等一批特色产业优势凸现, 引领农业特色产业快步发展。2007年, 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内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数8900个, 产值110亿元, 其中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6家, 星火示范企业15家。

啤酒大麦是星火计划持续支持的重点产业, 共获得项目资助资金达1000多万元, 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的发展, 种植面积、产量和加工能力均居全国前茅。目前, 甘肃省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达200万亩, 产量80万吨, 产值16亿元。啤酒大麦芽加工能力达75万吨, 产值达22亿元。

1.2 火炬计划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

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1988年, 国务院批准实施火炬计划。20年来, 甘肃省共实施火炬项目408项, 总投资64.09亿元。“优质专用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及产业化开发”、“高性能稀土储氢合金粉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板式换热器”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 有效地培育了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创新基金助力地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9年, 为支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部启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999~2007年, 甘肃省共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29个, 资助金额7292万元。2001年, 甘肃省启动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分别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国家项目匹配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每年投入科技三项费600万元。目前已累计支持资金约1亿元。

1.4 “农转”资金促进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通过对现代农业、生物质开发应用、村镇绿色社区建设、农林生态等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支持, 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 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自2001年以来, 甘肃省共承担国家农转资金项目54项, 共投入资金1.66亿元。2006年, 甘肃省设立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进入大规模生产的前期性开发, 每年配套经费400万元。天水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威金苹果有限责任公司、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得到“农转”资金项目的支持。2007年, 天水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繁育航天种子5000kg, 示范种植面积3.33万多km2, 带动农户2.5万户, 产值达4亿元。

2 创新模式拓展产业化服务领域

根据甘肃省实际情况, 运用市场机制, 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 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科技特派员制度、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专利转化、企业孵化器等为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2.1 科技特派员制度提升农业产化水平

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服务“三农”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 全省共下派科技特派员5 626名, 在4245个村点、734个利益共同体、198个龙头企业开展工作, 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 365项, 引进新技术新项目3469项, 建立示范基地194个, 参加试点农户年均增收9.1%, 培训农民近110万人次。宁县66名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采取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科技中介服务和领办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 为农户和企业服务, 使服务区农民增加收入679.5万元, 科技特派员个人获利23万元, 实现了科技人员和农户的“双赢”。天水市秦州区实施“农户+基地+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的产业经营模式, 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0500km2、芦芛7333.34km2、特种玉米1333.34km2, 培训农民5 000人, 技术骨干1 000人, 种植农户直接获经济效益334.2万元, 辐射带动周边县区2万多农户参与特色产业发展。

2.2 院地院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2002年, 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地方和企业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2002年, 甘肃省与中科院合作, 建设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区。2007年, 与中科院兰州分院联合组织“科技支甘工程”, 中科院投入600万元专项经费, 围绕甘肃特色优势综合开发的科技需求, 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产业化项目的孵化。各市州、企事业单位也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多层次、多方位的院地院企合作, 充分发挥了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人才、设备方面的优势, 地方和企业的资源、资金等优势, 促进了以企业为主体, 科研院所、中介服务和地方政府联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2004年年底, 全省就已有18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实施合作项目680余项, 引进技术340余项, 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520多个, 开发新产品360余项。中科院在兰单位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通过院地院企合作, 产生了一批科技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航天育种科技合作、生物乙烯炼制技术开发、镁合金汽车轮毂生产应用技术研究等。

2.3 专利转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随着专利制度发展, 甘肃省的企业依靠专利技术实现了自身发展, 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天水华园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速控全动高效搓丸机”专利产品, 累计销售额达4 690万元。酒泉大禹节水公司拥有的“压力补偿式滴灌管滴头”专利, 实现产值3 200万元。酒泉奥凯种子公司申请的“牧草种子加工成套设备”专利产品, 实现工业增加值4 200多万元。兰州“LDJL型全电子化计算机联锁专利产业化”等产品, 已经在市场中大展宏图, 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逐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已有1 200余项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 创造经济价值数十亿元。

2.4 中介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改革开放30年, 甘肃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得到快速发展, 全省已初步建立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要载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并不断趋向成熟。2007年, 全省已建成15个科技孵化器, 其中国家级5家, 累计孵化企业924户, 转化科技成果314项, 在孵企业上缴税金5 030.8万元。兰州金桥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首批“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

2007年, 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0家, 4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3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中心。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为760家企业开展咨询服务438项次, 申请项目42项, 提供技术服务76项, 提供信息服务13.6万条, 培训人员12.5万人次, 为企业增加销售额51 907万元, 增加利税10 910万元。

此外, 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基地建设, 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西部科技开发行动、科技三下乡、创造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区等活动的开展也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

3 政策法规保障科技成果产业化

1992年10月31日, 甘肃省颁布了《甘肃省技术市场条例》, 有利地促进了技术市场发展, 规范了技术市场管理, 维护了技术市场秩序, 保障了技术贸易当事人合法权益。1998年, 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规范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1999~2003年, 又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甘肃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甘肃省专利保护条例》。这些政策法规的及时出台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天理.2007甘肃科技发展报告[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张天理.2006甘肃科技发展报告[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张天理.2005甘肃科技发展报告[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4]张天理.2003甘肃科技发展报告[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甘肃年鉴编委会.2007甘肃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6]张天理.2007甘肃科技统计年鉴.2007.

[7]张天理.2006甘肃科技统计年鉴.2006.

篇4:发展科技市场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从法律上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交易提供交易场所、信息平台以及信息检索、加工与分析、评估、经纪等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应当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不得提供虚假的信息和证明,对其在服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根据该条规定,科技中介服务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为技术及其知识产权的交易提供交易场所或信息平台的行为,如有形的技术市场:二是为促进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而对技术及知识产权进行分析或评估的行为;三是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买卖双方提供代理服务等的经纪行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可能同时提供上述三种服务,也可能只提供上述一种或两种服务。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1996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18条规定:“在技术交易中从事代理或者居间等有偿服务的中介机构,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营业执照:在该机构中从事经纪业务的人员,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资格证书。”原国家科委于1997年印发了《技术经纪资格认定暂行办法》,该办法对技术经纪人资格的取得作出了明确规定,“从事技术经纪业务的经纪人事务所、经纪人公司、个体技术经纪人员及兼营技术经纪的其他经纪组织,其技术经纪资格的认定和具有技术经纪资格的从业人员数量,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但经过多年的实践,技术经纪人资格管理制度的运行并不理想,阻碍了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进行科技经纪服务,加之考虑到目前我国各种从业资格过多过滥的问题,科技部于2011年宣布《技术经纪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失效。本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改则删除了原第18条,从法律上彻底废止了技术经纪业务资格证书制度。

其次,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强调了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研究开发服务。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研究开发、市场分析、小试中试、工业性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等多个环节和步骤。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小试中试和工业性生产试验是关键环节,也是非常容易失败的环节,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很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就折戟在这个环节。考虑到中间性试验和工业性试验在产业内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如果由服务机构提供标准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有效降低单个市场主体的中间试验成本和工业性试验成本,因此,国家有必要在此环节给予一定支持。所以,该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支持根据产业和区域发展需要建设公共研究开发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集成、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科技成果系统化和工程化开发、技术推广与示范等服务。”

为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我国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与高效利用,改变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多头管理、分散投入的状况,减少科技资源低水平重复和浪费,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部门封闭、信息滞留和数据垄断的格局,2006年科技部成立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中有关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和网络科技环境等六大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参与在建平台建设项目的综合配置、中期评估与考核监督等工作:参与对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运行服务情况开展的评估和监督工作,承担相关的考评、开放共享补贴费测算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平台建设取得很大的进展,初步建成了以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六大领域为基本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体系;同时,各地方结合本地科技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和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科技平台。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形成,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科技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系统优化,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虽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所管理或联系的各类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并非仅是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而建设的,但是市场主体如果需要进行小试、中试或工业性试验等服务,仍然应该积极寻求相关领域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帮助,因为这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不仅有义务提供相关服务,同时由于国家的资助和规模效应,这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的价格通常要远低于市场主体亲自进行小试中试或工业性试验的成本。同时,科技部或地方政府的各类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亦在加强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力度。例如: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2015年4月专门推出了“科技券”制度。“科技券”的功能是由政府免费向中小微企业或创业团队发放专门用于购买科研机构创新服务的权益凭证,每个企业和团队可获得的额度上限为10万元。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共有488家企业和创业团队,申领了2400万元科创新技券使用额度。在已经申请科技券的企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占比达35%,企业人数不超过20人的小微型企业占57%,科技券的补贴功能对小微企业非常具有吸引力。通过仪器共享服务和用户补贴,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节省动辄几百万元的仪器采购、保养费用,显著降低研发成本。为盘活资源存量,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奖励评估,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提高使用效率。截至2015年5月底,上海已有502家仪器管理单位完成了8161(台/套),总价值105.21亿元的仪器信息报送。其中,409家管理单位价值74 28亿元的仪器加盟研发平台,提供共享服务。

再次,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规定国家应支持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机构的发展。科技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很多科技成果转化就与科技企业的成立相伴,所以,孵化科技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市场形式。相应地,国家支持和帮助科技企业孵化服务的发展,提升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机构孵化科技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1996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特别增加了一条作为第三十二条,该条规定:“国家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发展,为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创业辅导、研究开发与管理咨询等服务。”

我国历来重视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的发展。2010年,科技部印发了《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80号)。根据该办法,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该办法将科技企业孵化器分为国家级孵化器、地方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三类。国家级孵化器是指由科技部负责、并由各省级科技部门依据该办法所确定的标准具体认定的大型孵化器:地方孵化器是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孵化器管理办法所确定的标准认定的孵化器:专业孵化器是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的围绕特定技术领域或特殊人群,在孵化对象、服务内容、运行模式和技术平台上实现专业化服务的孵化器。

篇5: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版

记者5月5日从省科技厅了解到,重新修订的《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所有,提高了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的奖励和报酬,并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未对科技人员实施奖励和报酬的行为设立了责任追究,这是对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重要补充;条例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成果转化主体责任和政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我省的地方特色。条例还明确了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年度报告制度的规定,为促进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篇6:天津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风险性事业。没有政府作后盾,没有政府资助,单个个人或企业很难做到。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科技成果转化,首先是政府要引导,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政府应当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国科技体制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长期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局面,所以,有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对于我国这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的特殊阶段出现的特殊问题,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尽快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重任,搞好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有效的产业政策和相应的产业技术政策及产业结构政策,促使企业组织集团化,从而集中资金、人力和物力,发挥整体优势,提高技术开发,形成规模能力。

(二)企业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企业可以自行发布信息或者委托技术交易中介机构征集其单位所需的科技成果,或者征寻科技成果的合作者,也可以独立或者与境内外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合作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承担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还可以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相结合,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仍然通过资金、人力投入来实现量的扩张,通过上规模来增加企业的效益。而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还没有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吸纳科技成果能力和经营能力,而不是仅靠资金、人力的投入上规模来实现量的扩张及效益的提高。要不断提高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认识,勇挑重担,使企业寓科技成果于产品开发和发展生产之中,真正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及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是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随着“211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高校正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高校科技工作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及科研机构承担建设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基地或平台,积极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等一系列科研任务,使高校总体科技实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知识贡献与社会服务能力大大增强,正在成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

(四)中介机构

自技术市场开放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量涌现。它们存在于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的各阶段,沟通了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的联系,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切入点,是技术进入市场的重要渠道,对于技术市场化的进程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篇7: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版

成果转化项目。第十一条 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依法独立建立或者联合建立示范性生产基地、中间试验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第十二条 有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均可以依法创办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的科技顾问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市场咨询公司,会计、律师咨询机构,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第十三条 技术出资方可以用依法取得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非专利技术成果的使用权等技术成果财产权作价入股。

作为出资的专利权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剩余的法定保护期应当不少于三年。第十四条 科技成果经具有无形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评估后,可以作价出资、入股,出资比例或者入股的份额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20%。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的不超过35%。成果完成人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可以获得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所占比例不受限制。凡属政府资助项目实施转化的,从收益之日起三年内,成果完成人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可以共享不低于50%的该成果股权收益。从收益之日起第四至第六年,成果完成人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可以共享不低于30%的该成果股权收益。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用于科学技术、农业发展资金及扶贫资金、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等经费中,应当有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省级财政预算中的科技三项费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部分不低于10%,市、县级财政预算中的科技三项费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也应当逐年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经费,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资金、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等。第十六条 依法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基金的设立、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第十七条 有条件的组织可以依法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风险投资公司,支持高收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它组织和个人可以参与投入,分享收益,共担风险。第十八条 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试销产品的规定,在三年内试销。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产品,除国家和省明确限价的产品外,在试销期内,其试销价格由生产单位自行确定。第十九条 各类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可以从事国内外科技成果的采集、贮存、发布和推广以及生产、应用领域需要科技攻关的信息的收集、贮存和发布,建立科技界与

产业界、金融界的沟通渠道,开展产学研成果信息交流,并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立项、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和政策咨询等提供服务。第二十条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取得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职务科技成果,自完成之日起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科技成果权益的前提下,可以与本单位签订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让,该单位对上述成果转化活动应当予以支持。职务科技成果的完成人和参加人,不得阻碍职务科技成果的转让,不得以任何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及技术资料据为己有或者作为非职务科技成果进行转让。第二十一条 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科技发展计划中的应用性研究项目,其研究成果在通过鉴定之日起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向社会公开转让,并暂停对承担单位和个人的政府资助。第四章 优惠与奖励 第二十二条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购置的试制用设备、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以一次或者分次摊入管理费用。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 的50%,抵扣当的应纳税所得额。第二十三条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企业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年净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所得税;对新创办的从事咨询、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自开办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减免的税金,必须专项用于技术开发。第二十四条 省内首家生产的属高新技术类的发明专利产品从投产之日起在三年内、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和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在二年内,新增属地方使用的增值税全部返还给企业。经省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项目,从投产之日起,三年内新增部分的所得税、新增属地方使用的增值税,可以由财政返还给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减免税收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70%以上的,经财税部门审查核定,对其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所得税应税额的50%部分给予三年先征收后由财政返还的优惠。第二十五条 经省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用地应收取的耕地造地费或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按有关规定的低限收取,确有困难的,经审核批准,可以缓交;建设过程中的上水、排水增容费可以缓交;部分房产契税可作为政府的补贴返还;免收组建项目公司时行政机关收取的有关费用(国家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六条 对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产生显著效益的,予以重奖。第二十七条 省外以及国外组织和个人的科技成果在我省实施转化的,享受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惠待遇。第二十八条 职务科技成果转让后,转让单位应当从转让该科技成果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奖金奖励给对完成该项目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投产成功后,接受转让科技成果的单位应当连续3~5年从实施该科技成果新增留利中提取不低5%的奖金,奖励给对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采用股份形式的企业实施转化的,可以用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第二十九条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可以申报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并逐步提高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转化类科技成果的授奖比例。从事应用性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应当将其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业绩作为必要条件。业绩突出的,可以不受学历、资历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等条件的限制,破格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优先推荐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科技人员,申报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以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弄虚作假,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奖励和荣誉称号、诈骗钱财、非法牟利的,责令改正,取消该奖励和荣誉称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第三十一条 在技术交易中从事代理或者居间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从事经纪业务的人员,欺骗委托人的,或者与当事人一方串通欺骗另一方当事人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除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和资格证书。第三十二条 对科技成果进行价值评估时,故意提供虚假评估证明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对该评估机构处以10000元以上2

上一篇:小学生群口快板下一篇:招商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