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粮食安全

2024-05-18

甘肃省粮食安全(精选七篇)

甘肃省粮食安全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三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变过去对农民多取少予或只取不予为只予不取,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在最近这一轮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中, 中国粮食供应平稳, 实现连续5年丰收, 粮食产量连年突破5亿吨大关, 为世界粮食安全作了贡献。但从长期看, 中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水等资源禀赋的约束, 粮食安全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本文以甘肃省域的粮食安全为载体, 通过对影响粮食安全各项因素的剖析, 以得甘肃省粮食安全之我见。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及政策目标

粮食在国际上的概念是指谷物, 分为细粮和粗粮, 细粮指稻谷和小麦, 粗粮主要指玉米;我国粮食除了谷物外, 还包括薯类和豆类。1996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在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 对粮食安全定义为:“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 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 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的核心有三点, 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价格合理, 因而将粮食安全具体细化, 主要包括三个政策目标:一是通过各项政策措施实现粮食生产的最大化。二是通过促进粮食流通的市场化努力实现产需平衡, 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

(一) 在粮食安全的三个政策目标中, 重中之重首推粮食的生产

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 包括: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位产量、主要粮食品种的相互替代、粮食生产技术条件和自然环境等, 而这些因素的优化都有赖于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推进, 只有进一步采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措施, 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 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粮食安全。党和国家关注民生、体恤粮农, 采取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惠农补贴政策, 虽然无论从补贴制度的完善还是从补贴的数额, 与发达国家 (欧美国家农民收入的60%来自于政府补贴) 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但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对农民的关爱、以积极政策加强粮食生产的引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 在粮食的流通环节, 要以市场调节和经济手段为主, 控制生产环节

放开流通环节可以说是国际共识。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已全面放开, 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逐步形成。但国有粮食企业虽然完成了改制, 继续深化改革遨游市场的思想准备却不足, 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等政策、要补贴”的层面, 长此以往若不与时俱进, 势必成为影响粮食流通和稳定供应的隐患。

(三) 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生活所需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价格合理的粮食

业内有一种认识, 为保证粮食安全, 政府应储备更多的粮食, 以解决城乡民众的吃饭问题。但应明确的是, 政府储备从来都不可能包揽整个市场, 也不具备依靠储备解决所有人所需粮食的财力。世界粮农组织 (FAO) 对粮食储备的定义为“在新的作物年度开始时, 可以从上一年度收获的作物中得到 (包括进口) 的粮食储备量, 也称作结转储备或缓冲储备。”粮食储备包括:后备储备 (专项储备) 、周转储备 (商品储备) 和农户自行储备。后备储备主要用于平抑年际间因气候等因素造成的粮食产量波动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情况。因而, 应该区分不同的人群, 以不同的政策按不同的支出渠道予以保障, 即以政府更广泛、更大的投入,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进一步提升城镇低保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 从而实现粮食安全的终极目标;政府职能部门引导和扶持好农民科学自储粮食, 也是间接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

二、甘肃省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

(一) 甘肃省的粮食生产资源

下表1各项指标的稳定增长, 反映出省委、省政府支持“三农”一系列政策措施成效显著, 相对于全国各省耕地面积锐减, 中央耕地18亿亩红线不能逾越的一再警示, 我省不仅耕地面积, 包括粮食播种面积的增长, 都为我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也为我省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单位:万亩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 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单位:亿立方米

而甘肃省年水资源总量为294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万元产值耗水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不足50%。因而我省通过有效利用水资源, 兼以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很大。

由下表3可以看出, 我省耕地中水地所占比重很低, 平均仅为总量的0.3%。因而, 从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增产来讲, 增加投入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就显得尤为迫切, 同时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是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动力和农村能耗的逐年增长, 一方面反映了政府惠农政策 (农机具补贴) 的成效, 另一方面说明我省近年来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 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单位:万亩、万千瓦、亿度、万吨

“十一五”期间, 我省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平均产需差为9.3万吨, 近三年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每年均反映为供需盈余。但我省粮食生产虽然连年增产, 其盈余主要是玉米和薯类, 主食品种小麦和大米仍存在结构性缺口, 每年需从外省调入。但从全国的大市场来讲, 我省主食品种的结构性缺口恰是全国市场的相对盈余品种, 且国内市场的紧缺品种如玉米恰是我省的盈余品种。

单位:万吨

(二) 甘肃省支持粮食安全的政策体系

1. 粮食风险基金。

根据国发[1994]31号《粮食风险基金实施意见》, 我国开始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食风险基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 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 实施经济调控的专项资金。这是我国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而建立的第一个专项宏观调控基金。

单位:万亩

单位:万元

目前, 我省经财政部核准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规模为58178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27123万元, 省级财政31055万元。但限于财力, 我省目前仅配套23000万元, 缺口8055万元。我省粮食风险基金的支出, 一是粮食直补2.6亿元, 亩均标准6.5元;二是省级粮油储备费用1亿元;三是支付政策性粮食挂账利息约2亿元。

2. 惠农粮食补贴。

从2004年起, 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补, 当年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不少于100亿元的资金, 主要用于对主产区种粮农民的补贴。2006年国家出台实施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改革, 逐步理顺石油、柴油等成品油价格体系。经国务院批准, 中央财政新增补贴资金, 通过粮食直补建立的可靠补贴渠道, 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补贴。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实施,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三、甘肃省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 支持粮食生产的惠农补贴机制还有待完善

粮食生产的核心就是农民的积极性, 农民愿意不愿意种粮, 关键是看种粮收益。因而, 如何发挥惠农补贴的政策导向作用至关重要, 要使补贴资金发挥导向作用, 对粮农而言, 其关心的一是补贴标准的高低, 二是如何安全无误地发到手中;从补贴总量来讲, 政府投入连年增长, 我省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从2004年的1.02亿元到2011年的19.13亿元, 7年间增长了18倍, 但具体到全省474万农户, 标准明显偏低, 究其原因, 一是补贴发放的范围过大, 据调查, 多数县区是以计税面积或二轮承包面积作为发放补贴的基础, 而非经过核实的粮食播种面积, 因覆盖面过大而使标准降低;二是补贴发放未体现品种差异。如在计算粮食产量时, 马铃薯等薯类作物是按5斤折算1斤粮食的, 但在享受补贴时却与主要粮食品种标准相同, 显失公平。至于补贴发放的安全性和时效性问题, 一是层层下拨以及拨款的繁琐程序影响资金到位的时间;二是由于补贴资金是通过开设在农发行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封闭运行的, 而86个县区中农发行仅在40个县区中设有营业网点,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补贴资金的及时到位;三是年年要经过村委会评议、审定、公示等一系列程序;四是补贴发放虽已实行“一册明、一折统”, 但仍时有乡、村干部将农民的惠农补贴卡和身份证集中起来, 以方便农民为名帮农民代领补贴, 继而用于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的现象发生。

(二) 市场化程度低导致省属国有粮食企业陷入困境

根据国务院“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精神, 2004年我省开始以购销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2006年又全面启动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 至2007年末, 基本结束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通过改革, 置换国有粮食企业人员32783人, 根据产权制度改革“中小企业退出国有、重组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发展非国有企业”的精神, 全省国有粮食企业由1028户减少到167户, 其中:国有独资77户, 国有控股90户;250万吨高价位库存老粮, 由省财政给予一次性价差补贴;对其余较高价位库存, 核定费用、利息等补贴并进入挂账总额, 全部交企业包干销售, 剥离政策性粮食亏损挂账38.34亿元;基本解决了“老人、老粮、老账”的历史包袱。

目前, 我省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虽已结束, 但国有粮食企业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因此有所转变, 即市场化的进程仍较滞后, 全省国有粮食企业虽经改制减员近90%, 但转换身份职工主要反映在市县两级, 省属企业负担仍较重, 为解决职工生活问题, 在缺乏依靠市场经营牟利发展的手段和办法的情况下, 收入的主要途径只能依靠国家储备的财政补贴为主, 因而省级所属12个库点并非一家专业公司管理, 而是平均分配给各家公司利益均沾。省级库点前些年为中储粮代储了部分储备, 但近年来随着中储粮仓储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 逐步取消了省级库点的储备粮代储, 给本就难以维持的省属企业雪上加霜, 增加了更大的困难。粮食部门要保证省属粮食企业的正常运营, 在依靠市场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 只有增加储备一途可用。

(三) 粮食储备的单向性扩张

粮食储备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 但绝非唯一途径。正常稳定的粮食供应, 应该依靠市场加强粮食流通来解决。粮食储备因其数额有限和资金使用效益极低, 其主要作用是应急和应对自然灾害等, 以我省落后的财政经济状况和窘困的财力来讲, 在安排或使用任何专项资金时, 都应注重讲求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在粮食储备的问题上, 一味的追求储备数量, 将影响资金效益的发挥和粮食企业因坐吃补贴而缺乏改革发展的紧迫感, 进而延缓我省粮食流通的市场化进程。

我省目前实际储备已达22.9亿斤 (114.5万吨) , 其中:省级储备13亿斤 (65万吨) , 市县粮食储备49.5万吨左右, 大大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储备规模。更何况, 应对特大和特情宏观调控, 我省还有粮食商业周转库存约18.7亿斤 (93.5万吨) 左右, 以及中央储备粮30亿斤 (150万吨) 和10亿斤 (50万吨) 的商品库存作为后盾, 如此规模的粮食储备显然是不够理性和适度的。

(四) 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不尽合理

根据表5数据, 在我省的粮食播种面积中, 小麦种植面积较大, 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4%。然而受自然条件和水利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我省小麦种植面积虽不少, 但亩产却很低, 加之近年来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 使得种植小麦的比较效益偏低, 据统计, 我省正常年景小麦亩均受益仅300元, 玉米亩均达到了1300元, 马铃薯亩均超过了2000元, 受市场和收益的影响, 虽然广大农民自发地调整种植结构, 但范围有限且受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 担心因主食品种的短缺而引发恐慌,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升。

四、甘肃省粮食安全管理政策建议

(一) 我省各项粮食安全指标

1. 粮食自给率。

如果不考虑小麦的结构性缺口, 我省的粮食自给率是100%。若考虑小麦每年的缺口180万吨和大米缺口80万吨左右, 则应考虑全国范围的粮食品种盈余, “2010年, 全国粮食的产需缺口为625万吨, 其中:稻谷缺口50万吨, 小麦盈余87.5万吨, 玉米盈余12.5万吨, 大豆缺口837.5万吨。”而且, 我国每年除大量进口大豆外, 小麦、稻谷和玉米已经十几年是净出口了。因此, 我省的粮食品种性缺口, 有充足的来源予以保障 (口粮自给率完全可以保证100%) , 并不会影响粮食自给率。

2. 粮食储备率。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发行《关于下达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指导性计划的通知》 (国粮调【2008】128号) , 下达我省地方粮食储备规模75万吨。

我省目前有省级粮食储备65万吨, 食用油2000万斤, 市县粮食储备49.5万吨左右, 我省粮食储备合计114.5万吨。我省属于粮食产销平衡区, 按规定应按3个月进行粮食储备, 依据《甘肃年鉴》人口数据, 2009年末我省常住人口2635.46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860.48万人, 乡村人口1774.98万人, 则按 (我省人均占有粮食为58斤/人、月, 但其中包括了工业、饲料等其他用粮, 粮食储备只考察口粮用粮) 30斤/人、月及城镇人口860.5万人计算, 我省应储备的粮食数量为38.5万吨, 即使按粮食主销区6个月销量计算, 我省应储备粮食也仅77万吨。仅以考察口粮来讲, 我省的粮食储备率达74.4%, 若以大口径考察, 我省粮食储备率也已达到38.2%。

在保障正常供应上, 我省粮食商业周转库存约93.5万吨左右, 中储粮还有50万吨的商品库存, 此外我省境内还有中央储备粮150万吨, 食用油3000万斤。在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等应急事件发生时, 也是我省的粮源和后备。

3. 粮食产需缺口规模 (产需缺口绝对值越小越安全) 。

根据表四数据, 以粮食产需总量考察, “十一五”期间我省粮食生产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平均产需缺口为-9.4万吨, 即保持了产需的盈余态势。若分品种考察, 则每年小麦缺口约180万吨, 大米缺口80万吨, 其余如马铃薯、玉米、杂粮和啤酒大麦等都属盈余。

4. 粮食产量波动率 (应控制在2%以内) 。

“十一五”期间我省平均粮食产量波动率为4.4%, 虽然高于理论安全值, 由于我省粮食产量属于持续增长的态势, 暂无下跌的情况, 应属安全, 但应指出的是粮食产量持续的增长, 主要反映在玉米、马铃薯等品种, 小麦、大米缺口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二) 不断完善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

粮食安全最根本的问题是最大限度的提高粮食产量, 激励粮农生产粮食积极性的惠农补贴政策、制度设计还有待完善,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 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予以完善。

1.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核实粮食播种面积。

针对补贴发放对象, 全省各地现行粮食补贴计算依据或计税面积或二轮承包面积等不统一, 其中必然存在将经济作物等非粮食作物纳入补贴范围。因而, 财政应安排一定数额的工作经费, 组成由农业、财政、统计等部门参与的核查组织, 查清核实粮食播种面积, 核实后, 进行公示并由种粮农民确认, 三至五年相对固定, 不再每年重复进行分配、公示等一系列工作, 以求农民、社会、政府各方满意。

2. 调整补贴标准, 体现品种差异。

针对补贴发放方式, 一直以来社会各方意见不一、众说纷纭, 有提出以农民交售粮食作为发放依据的, 也有其他一些提议的, 但我以为依据商品量显然不妥, 不符合我省省情, 由于我省粮食主食品种产量相对较低, 且全省平均商品量为负, 以商品量发放补贴将补贴仅惠及少数种粮大户, 与党和政府对所有种粮农民普惠的政策宗旨相悖。结合我省实际, 为提高政策的激励作用, 我认为一是要明确享受补贴的粮食作物品种, 即我省补贴范围包括小麦、玉米、稻谷和杂粮及马铃薯。二是区分主要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的标准差异, 即根据现有资金总量测算, 将小麦、玉米、稻谷设定为一类标准, 按一类标准的二分之一确定杂粮标准, 按一类标准的五分之一确定马铃薯标准, 如此一来势必相应提高了主要粮食作物的补贴标准, 自然发挥出惠农补贴的政策激励作用。

(三) 应坚持理性适度的粮食储备

我省的粮食储备规模以多少为宜呢?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建议各国按照消费量的17-18%储备, 我国的粮食储备率达到40%, 确定粮食储备规模主要涉及几个因素:一是地方区域属于粮食产区、销区还是产销平衡区;二是粮食储备中消费量的计算口径;三是国家下达地方储备规模的指导计划并依据以上两个因素计算的地方储备总规模。我个人认为我省在以上几个因素的计算和认识上存在偏差, 具体分析如下:

1. 产销区的界定。

根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 (国发[2004]17号) 要求, “各省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 建立地方粮食储备, 没有达到国家规定规模的, 要逐步充实和补充。”循例产销平衡区按产区进行储备。

2. 粮食储备中消费量的计算口径。

按国际惯例和国务院的相关文件精神, 粮食储备消费量的计算都是以纯购粮人口为依据的, 但主管部门却以全省人口进行计算, 难免会形成数据认知的很大偏差, 通常应以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为计算依据, 最多再加上10%的流动人口。不能将全省粮食的消耗量等同于粮食储备的消费量。

3. 我省粮食储备总规模的确定。

省政府甘政发【1993】44号文件确定我省省级粮食储备规模为15亿斤, 至1998年因国家将粮油购销市场放开, 以及部分粮库上划中储粮等原因, 省政府研究决定, 将省级粮食储备规模由15亿斤调整为10亿斤。2008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发行《关于下达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指导性计划的通知》 (国粮调【2008】128号) , 下达我省地方粮食储备规模15亿斤, 即整个甘肃省的粮食储备规模为15亿斤, 而非甘肃省省级粮食储备规模15亿斤 (75万吨) 。

(四) 应大力扶持粮食产业的发展

解决好粮食问题, 根本的途径是市场化, 这是我国几十年来改革经验的总结。粮食流通要通过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加速流通、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就是加强粮食产业化的发展, 延长产业链, 提高粮油产品产品附加值, 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形成市场流通的良性循环, 摆脱国有粮食企业的困境。

因此, 笔者认为无论从保障我省粮食安全角度, 还是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国有粮企市场化进程进而解困来讲, 政府都应增加投入, 大力扶持粮食产业化的发展。

1. 通过政府的扶持, 一是重建国有粮食企业对关系民生的普通食品诸如豆制品、粮油食品的垄断生产和经营, 通过严格食物质量标准、规范食品加工流程, 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二是重建经过科学规划覆盖城乡民众的便民网点, 从而既保障民众的食品安全, 又促使国有粮食企业依靠市场提高效益, 实现“民众得实惠与健康, 政府得民心, 企业得效益和市场”的政策目标。

2. 在确保国家下达粮食储备规模的基础上, 建议政府增加投入, 建立粮油产业发展资金, 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 对商业周转储备规定标准并给予补贴性激励。一方面积极消化粮食政策性挂账, 另一方面专项扶持粮食产业, 提升我省粮油产品的转化能力, 通过加强粮食市场流通, 足以保障日常的稳定供应。同时, 整合国有粮食企业, 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与粮食产区农户或农业合作组织的联合, 推广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的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模式, 形成依托省内外市场、多种经营的龙头企业, 带动全省粮食产业良性发展。

(五) 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

从我省的地理、气候、水利等生产条件来讲, 小麦生产的单产和比较效益都较低, 因而建议农业部门通过核查, 确定我省具备旱涝保收的优质耕地, 用于种植小麦, 而将那些条件较差、靠天吃饭的劣质耕地, 转而引导种植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且比较效益高的双垄沟播玉米或马铃薯等, 既能促进农民增收, 又能提高我省粮食增产, 确保我省粮食安全。

(六) 深入挖掘我省粮食增产潜力

通过增加农田水利和农业科技投入, 促进粮食增产。一是大力推广双垄沟播、深松整地、测土配方等农业科技, 充分利用我省水资源, 大力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和效益。二是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 引导和改变我省民众的食品消费结构, 一方面口粮消费向多品种和营养方面转化, 另一方面配合省政府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的要求, 引导酒类消费趋向, 变粮食酒类消费为葡萄酒消费。三是调整、整合省内相关产业, 减少粮食消耗。

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

摘要:文章以甘肃省域的粮食安全为载体, 通过对影响粮食安全各项因素的剖析, 最后提出了保障甘肃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甘肃省粮食安全 篇2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5〕74号 【发布日期】2005-06-13 【生效日期】2005-06-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

(甘政办发〔2005〕7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甘肃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六月十三日

甘肃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粮食收购资格的审核管理和监督检查,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凡在甘肃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直接向粮食生产者收购粮食的活动,以及与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监督相关的行为,适用本办法。

本条所称粮食,是指小麦、稻谷、玉米、杂粮等原粮。

第三条第三条 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直接向粮食生产者收购粮食,必须经县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称“审核机关”)审核,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称“登记机关”)登记。

第四条第四条 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粮食收购资格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市州、县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粮食收购资格的审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 资格条件

第六条第六条 在甘肃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取得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2、具有30万元以上的经营资金,其中自有资金5万元以上;

3、自有或通过租借具有20万公斤以上的粮食仓储设施及相应的保管能力,自有或聘用有粮食保管资格的专业人员;

4、具备相应的粮食检验化验仪器设备或取得具有粮食检验化验机构委托检验的证明,自有或聘用具有粮食质量检验化验资格的专业人员;

5、建立粮食收购台账及统计制度。

第七条第七条 从事粮食收购的个体工商户,必须具备筹措经营资金3万元以上的能力,建立粮食收购台账。

第八条第八条 从事季节性临时粮食收购的经营者,应与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签订合同,实行委托代理收购。

第九条第九条 粮食收购资格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从事跨地区粮食收购的,只需持粮食收购资格证明副本和营业执照副本,到收购地与原审核机关和登记机关同级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即可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收购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再进行审核,不得有任何歧视行为。

第十条第十条 本办法出台前批准的粮食收购资格须在本办法出台后3个月内,由审核机关重新审核。

第三章 资格申请与审核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尚未登记的新设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申请粮食收购资格时,应先向登记机关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凭《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向与登记机关同级的审核机关提出申请,审核合格取得收购资格后,再办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并在经营范围中注明粮食收购。

已登记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申请粮食收购资格时应向与其登记机关同级的审核机关提出申请,审核合格取得收购资格后,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在经营范围中注明粮食收购。

驻甘的中央直属企业收购粮食,应向其登记机关同级的审核机关申请收购资格。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审核机关应在办公场地或其他相关场所公布申请粮食收购资格所需的材料和办理程序,并提供填写申请材料的示范文本。

审核机关不得要求申请者提供与收购资格审核无关的材料,对申请者提供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材料,审核机关有责任依法予以保密。

申请者对审核机关公示的有关资格审核的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及需要提交材料的目录和资格审核示范文本内容有疑义的,有权要求审核机关予以说明、解释,审核机关有义务进行相关说明、解释。

申请人所提交材料存在错误、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允许申请人当场修改和完善;对当场不能修改和完善的,应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修改完善的内容。

无论受理与否,审核机关都必须向申请人出具加盖本机关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证明。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申请粮食收购资格,须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加盖单位印章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印鉴的《甘肃省粮食收购资格认定申请表》;

2、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

3、有效资信证明;

4、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有效租赁证明;

5、有关机构认定的检验化验仪器和设施证明,专业人员从业资格证明,或委托粮食检验化验机构检验的证明;

6、《营业执照》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仅限新设企业)复印件;

7、个体工商户申请粮食收购资格,应当向审核机关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及资金证明等材料;

8、审核机关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申请粮食收购资格,申请者可以亲自到审核机关办理,也可委托有关组织和个人代为申请;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电子政务方式进行申请和审核。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对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内的审核事项,审核机关应及时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科目及材料格式进行形式审查。

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审核机关能当场作出受理决定的,应当场作出决定;不能当场作出受理决定的,必须在自接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逾期不作出决定的,视为受理。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审核机关应根据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之规定,对申请者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如有必要,审核机关可以对申请者的经营场所、仓储设施、检验仪器和设施进行实地核查,也可以对申请人提供的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询问。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审核机关自受理之日起,须在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者作出答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发给《粮食收购许可证》;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向申请者作出书面说明;逾期不向申请者提供书面通知的,视为授予资格。申请者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出行政诉讼的权利。

审核机关应定期公示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名单。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审核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粮食收购资格审核时,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牟取其他利益。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粮食收购许可证》由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统一规定的文本格式印制。

有关粮食收购资格申请、受理等材料的式样文本由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取得审核机关核发的《粮食收购许可证》的经营者,应在取得之日起30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必须依法从事粮食收购活动,认真履行下列义务:

1、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不得损害粮食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接受粮食、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卫生、价格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3、在收购场所公示或告知售粮者现行收购粮食的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

4、认真执行有关粮食收购政策,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为任何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任何款项;

5、储存粮食应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得发生污染,不得超量使用化学药剂;

6、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不得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不得囤积居奇、欺行霸市;

7、有法人资格的粮食经营主体,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合理库存。必要时,由县以上人民政府规定最高或最低库存数量,并服从政府部门的统一调配;

8、按期、如实向收购地审核机关上报收购粮食的品种、数量、库存和价格等经营情况。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上级审核机关应加强对下级审核机关实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粮食收购资格审核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各级审核机关应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将本辖区内上一季度的粮食收购资格审核情况报上一级审核机关备案。同时,应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粮食收购资格审核情况汇总报上级审核机关。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审核机关应当根据有关要求,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对下列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1、粮食收购者是否具有粮食收购资格;

2、粮食收购者《粮食收购许可证》所登记的内容有无重大变化;

3、粮食收购者有无伪造、倒卖、涂改、出租、转借《粮食收购许可证》的行为;

4、粮食收购者是否对粮食的收购价格、质量标准等进行公示;

5、粮食收购者是否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粮食收购价格等政策情况。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粮食收购者有下列行为之一,且情节严重的,审核机关可暂停或取消其收购资格。

1、《粮食收购许可证》所登记的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已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条件的;

2、未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而被举报,并经查实的;

3、违反《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代扣代缴税费及其他款项的;

4、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未按规定报送粮食收购、销售和库存数据的;

5、未设立完整准确的经营台账的。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粮食收购者对审核机关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向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审核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粮食收购者在其资格授予机关辖区外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时,应接受收购活动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收购活动所在地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及处理结果抄送该收购者的资格审核机关。

粮食收购者违法经营,按规定需要取消粮食收购资格的,应由其资格审核机关作出决定。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粮食收购者从事粮食收购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并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各级审核机关和登记机关应当建立粮食收购监督检查通报机制。审核机关应当及时把取消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的相关情况告知同级登记机关,由登记机关进行变更或注销登记。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粮食收购者违法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有权向收购活动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举报。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对举报人要求保密的,有关部门必须为举报人保密,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有关法律责任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中“以上”包含本数。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粮食局、省工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维系粮食产能 确保粮食安全 篇3

关键词:粮食安全;困难;压力;关键;措施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是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

一、确保粮食安全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人口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人均耕地不足1.4亩,约为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3,我们要用8%的耕地养活20%的世界人口,其压力是巨大的。近十年,我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数略有减缓,约为800万人。而同一时期,粮食年均增产量与此前的20年相比,从1037万砘锐减为164万砘。所以,相对于人口而言,粮食增产能力匮乏,确保粮食安全的压力在逐年增大。2008年前后,世界性粮荒的蔓延给我国敲响了警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二、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维系粮食产能

粮食安全问题按其影响因素可细分为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人造性粮食安全问题。四种粮食安全问题中,前三种最终的成因都是因为粮食产能不足、产量下降。所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點在于维系粮食产能,提高粮食产量。

三、维系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

(一)构建合理粮价体系,维护粮食稳定产量

所谓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生产者对粮食价格的反应而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产量的增减变化与粮食价格起伏密切相关,两者变动趋势表现出基本同步性。比如,1994~1997年期间,粮食价格连续处于高位,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51230万吨。1999~2002年期间,由于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粮食产量在2003年滑到了低谷,仅43070万吨,以至引发了粮食安全问题。

维持粮食价格相对稳定、适度增长的状态,是确保合理的种粮利润空间,促进粮农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构建合理的粮价体系,首先要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避免粮农利益被非正常侵占;其次要健全农产品供需平衡体系,避免丰收粮贱的现象。①2010年出现的大蒜、绿豆等农产品的价格风波,充分暴露出我国对农产品市场监控失力的弊端。我国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简化、净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建立完备监控体系,打击不法行为,避免农民利益受损。②建立农产品供需平衡体系。首先建立强大的农产品收储系统,在2008年前后的世界性粮荒中,我国之所以未受大的冲击,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1.5至2亿吨储备粮,为当年粮食消费量的30%至40%,是世界粮食储备安全水平的二倍。其次建立农产品余缺调控系统。扶持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建设,以实现对陈旧粮的开发利用,实现粮食的动态供需平衡。

(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所谓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是否具备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而诱发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能力主要包括耕地数量和耕地性能两个方面。

1.耕地数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1980-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约400万亩。为不突破我国耕地18亿亩的红线,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①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②对于因土建、化工、开矿等活动造成耕地损毁的,损毁方必须采取事后恢复措施。③加强对脆弱性耕地的保护,提高其抵御洪涝、沙化等自然破坏的能力。

2.在维持一定耕地数量的同时,维护提高耕地产出性能是十分必要的。①增加投入,推进对中低产农田的改造工程,不断提升优质高产农田的比重。②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量,并可避免化肥使用不当对耕地的污染性破坏。③大力推行有机肥工程。有机肥可更新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生物活性, 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和抗逆性能,从而提升耕地产能。

(三)加强粮食生产抗逆能力,降低粮食生产受灾程度

所谓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意指自然灾害诱致的粮食减产和绝收的粮食安全问题。近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年均成灾面积约为2.7亿亩,年均造成粮食损失约300亿公斤。自然灾害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可通过事前预防措施来降低其负面影响程度。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破坏程度。我国投巨资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旨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②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耕地防涝抗旱能力。抓紧实施病险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改造工程;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兴建山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③推行种粮优种战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国家应加大优质粮种推广力度,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减灾增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甘肃省粮食安全 篇4

一、关于粮食安全

甘肃历史上是一个缺粮省份, 粮食生产始终是关系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 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长期困扰甘肃的粮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步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特别是2004年以来, 由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加大, 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全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总产已连续9年保持在800万吨以上, 连续6年保持了持续稳定增产的良好态势。2012年, 全省粮食生产达到创纪录的1109.7万吨, 对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纵观甘肃粮食生产发展的轨迹, 我们不难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的粮食生产呈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从1983年, 全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吨大关, 到1998年第一次实现800万吨, 15年间我们跨越了600万吨、700万吨、800万吨3个台阶, 达到了产需基本平衡, 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从1998年实现800万吨以后, 直到2003年的5年间, 甘肃的粮食生产一直在800万吨左右徘徊。从2004年开始, 甘肃的粮食生产迈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快车道, 总产又连续跨越了900万吨、1000万吨、1100万吨3个台阶, 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从2004年的806万吨, 到2012年的1110万吨, 甘肃仅用了8年的时间, 又实现了粮食生产由产销基本平衡到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甘肃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50%的人均占有水资源, 生产了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94%的粮食, 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近年来甘肃的粮食生产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目前甘肃的粮食生产只是实现了低水平的自给, 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 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小麦、大米等口粮主食缺口量大。2012年, 全省粮食单产达到261千克, 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2千克, 粮食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水平24千克。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短期内无法改变, 加之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粮食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态势, 供给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昔日作为全省商品粮基地的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粮食产能有所下降, 个别地区已由原来的主产区变为主销区, 目前只能保持好他们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藏粮于地。相反全省广大的旱作农业区, 由于耕地面积大, 在长期的结构调整中, 经过多年的实践选择, 种植粮食虽然经济效益比不上经济作物, 但相对比较稳定, 也比较保险。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后, 为旱作农业区找到了一条发展草食畜牧业和马铃薯精深加工等产业、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稳定提高的新路子。种植高产粮食作物已成广大旱作农业区农民群众的必然选择和自觉行动。旱作农业区已成为甘肃粮食生产新的主产区和增长极, 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重任已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广大旱作农业区。保护和提高广大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对确保全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 甘肃粮食生产的基数已相对较大, 在更高的起点上, 如何继续保持稳定增产, 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持成功做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创新思路, 转变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 不断探索粮食生产科学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是扩大面积已无潜力可挖。甘肃省粮食连续九年丰收, 播种面积增加了510万亩, 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30%, 粮食面积的潜力已挖掘得比较充分, 再要靠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 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必须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统筹协调发展, 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二是结构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近年来, 甘肃省粮食生产连续快速增长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 就是顺应天时、调整结构, 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 压夏扩秋, 压劣扩优, 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全省夏秋比例由2003年48∶52调整为2012年的34∶66;夏粮面积由2003年的1791万亩减少到2012年的1447.95万亩, 减少了343.05万亩;秋粮面积由1957.95万亩增加到2811万亩, 增加853.05万亩, 其中玉米面积达到1293万亩, 扩大了651万亩, 马铃薯面积达到1045.05万亩, 扩大300万亩。秋粮总产量达到786万吨, 比2003年增加385万吨, 占全省粮食总产的70.8%, 比2003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由于夏粮面积调减幅度大, 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目前缺口已达200万吨以上。继续大幅压减夏粮、扩大秋粮的空间已十分有限, 必须依靠科技, 在保持夏粮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努力提升生产水平。

三是技术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生产要上大的台阶, 必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或品种做支撑。近年来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使甘肃玉米、马铃薯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目前全省的情况看, 短期内有突破性、带动性、全局性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明显不足, 依靠像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样的单项技术突破大幅提高粮食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只能走不断完善已有技术,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集成推广成熟技术的路子。

四是资源的约束日益趋紧。目前甘肃省化肥、农药、灌溉水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效率低下, 利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城镇化加快、耕地减少, 劳动力素质下降、数量减少,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 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 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依靠大水大肥猛药的增产方式, 必须改变过去重用地轻养地、重投入轻效率、重覆膜轻回收的增产方式, 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五是灾害频发重发的态势难以避免。甘肃省十年九旱, 旱灾、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有、月月有。加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各种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加, 突发性、爆发性、危害性显著增强, 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多年来防灾抗灾的成功经验, 建立起一套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的科学抗灾减灾新机制, 努力把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今后,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手抓的思想不动摇, 进一步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集成技术、强化措施, 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要稳定面积产量。要坚持立足省内粮食自给的基本方针, 按照“稳定面积, 优化结构, 依靠科技, 提高单产, 确保产能”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 突出旱作农业区, 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 稳定小麦生产;突出关键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突出防灾减灾,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今后五年,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4200万亩以上, 总产必须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力争达到1200万吨,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农民增收腾出更大空间、拓宽更多渠道。

二要扶持生产大县大户。目前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生产大县已主要集中在旱作农业区。2012年全省粮食产量在1.5亿千克以上的32个生产大县中有24个在旱作农业区, 占到75%。这些县区耕地和粮播面积普遍较大, 由于地方财政拮据, 投入跟不上, 基础条件较差, 中低产田面积大, 单产水平低, 但增产潜力巨大。另据省农牧厅调查, 2012年全省有种植规模50.1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05万户, 年粮食种植面积271.05万亩, 占全省的6.4%;年粮食产量136万吨, 占全省的12.3%。这些大户为全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大县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 将项目、资金、科技等要素向粮食生产大县、大户倾斜, 提高大县和大户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窘态。农业“四项补贴”等惠农政策资金新增部分要重点向粮食生产大县和大户倾斜。集中力量经过5年的努力, 把目前产量在2.5亿千克以上的凉州、甘州、环县、通渭、安定、会宁、镇原、永昌、民乐、宁县等10个县 (区) 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5亿千克左右的粮食生产大县, 把目前产量在1.5亿~2亿千克的崆峒、临洮、秦安、秦州、永登、靖远、灵台、古浪、甘谷、静宁等10个县 (区) 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2.5亿千克以上的粮食生产大县。

三要加大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力度。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旱作农业技术水平。在稳定扩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 着力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 尽快形成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体, 以全膜黑膜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为补充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其次要加大对粮食作物, 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优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 尽快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作物新品种, 为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再次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技术, 普及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和地膜回收利用技术,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然后要积极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体系建设, 提升应急防控能力。最后要坚持农机、农艺与农业信息的深度融合, 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用信息化武装现代农机, 推动农机智能化、农艺精准化, 努力提升粮食生产, 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的机械化水平。

四要积极推进大面积高产创建。以小麦、玉米、马铃薯3大作物为重点, 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资源、集成各种生产要素、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使高产创建与科研单位、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相结合, 深入推进高产创建, 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认真总结各地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创造的成功经验, 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突破技术瓶颈, 组装配套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在面上推广。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整县整建制大规模推广应用, 形成一批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区域, 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增产。

五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 重点做好干旱、低温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防范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 提高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 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同时, 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现代装备建设, 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使粮食生产建立在一定程度可控的水平上。

二、关于旱作农业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 年均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 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 70%的降水集中在第三季度。全省5200万亩耕地中, 旱地占到70%, 是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过去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严重影响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干旱多灾, 全省粮食生产长期低而不稳, 单产水平低, 人均占有粮少, 年际间波动大。因此, 解决干旱问题, 发展旱作农业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旱作农业,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总结探索形成了“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兴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旱作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甘肃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不断完善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反复试验研究, 终于在2003年研究探索出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等技术为一体, 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蓄了土壤水分, 从根本上解决了旱地土壤水分蒸发的问题, 大幅度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 实现了田间雨水的集流和富集叠加利用, 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受制于水的难题, 成为目前甘肃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全地面覆盖后, 强化了地膜的增温增光效能, 增加了有效积温, 使原来不能种植玉米的区域可以种植玉米, 使原来玉米种植的早熟区变为中熟区、中熟区变为晚熟区, 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在正常年景下, 玉米平均增产30%以上, 马铃薯平均增产25%以上, 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可控能力和稳定性, 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

这一技术一经问世就以强大的抗旱增产效果, 得到了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就一项技术而言, 推广速度之快、面积之大、增产效果之好、重视程度之高、扶持力度之大、群众接受程度之快, 都是前所未有的。从2007年省委、政府组织大面积推广开始, 到2012年, 中央和省级财政6年累计投入资金9亿元, 市州和县区配套近12亿元, 极大地支持了推广工作, 调动了种植农户的积极性, 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推广面积由2006年的12万亩达到2012年的1258.05万亩, 6年累计推广4400.1万亩, 累计增产粮食超过400万吨, 为全省粮食生产“九连丰”立下了汗马功劳。

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全省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 受益农户占到全省总农户的31%, 示范带动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旱作农业区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严重干旱县区, 如今已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县和先进县, 成为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和新的商品粮基地。2012年, 全省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达到860.4万吨, 比2006年增加了292.5万吨;占到全省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7.5%, 比2006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

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使甘肃省的旱作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全省粮食生产初步摆脱了被动抗旱的局面, 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的目标, 但目前也存在许多不然忽视的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有所下降。由于多年大面积推广中实行县区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三不变”原则, 确保了推广工作的落实到位, 但同时大面积推广所需的配套资金也给市县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两年来许多地方领导出现了松懈情绪, 除推广面积大的少数县区外, 绝大多数县区领导重视程度大不如前, 支持的力度和行政推动的力度都明显减弱。加之近两年来省上取消了由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队组织人员互相抽查验收的做法, 导致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或大幅减少, 农民种植成本加大, 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推广面积缩水较多, 虚报现象严重。个别地方甚至只用省上补助的部分地膜去落实全部的推广面积, 结果可想而知。

二是劳动力短缺, 机械化程度低。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打工, 从事覆膜作业的劳力大多为老人、妇女。特别是保墒效果好的秋覆膜时间, 又正值农民收获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和种植冬小麦的大忙季节, 劳动力和农家肥都十分紧张, 覆膜进度迟缓。虽然近年来农机部门研发生产和采购了一批覆膜机具, 提高了覆膜的效率, 使全省机械覆膜面积达到50%以上。但由于覆膜面积大、时间紧, 加之一些覆膜机械适应性较差, 覆膜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旱作农业区大面积的山旱地由于道路等基础条件限制, 也无法开展机械作业, 影响了覆膜的速度和质量。

三是技术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劳动力素质较低, 加之技术培训指导存在死角和盲区, 导致技术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在起垄覆膜方面:普遍存在大小垄不分、垄高不合规范, 膜间压接不实或掺接过多、膜上覆土过多或太少, 打渗水孔不及时、影响集雨保墒效果, 新修梯田覆膜不喷除草剂或不施农肥、草害严重或底肥明显不足。在种植方面:普遍存在良法与良种不完全配套, 种植密度不够或播种质量不高、出苗不全、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品种选择不对路、一味追求晚熟高产品种, 造成成熟度较差。在田间管理方面:主要是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不及时或不追肥、生长后期脱肥严重, 病虫害防控不及时、不到位、收获普遍偏早、机械化程度低、造成产量损失。

四是残膜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尽管甘肃省从大面积推广开始就高度重视残膜回的收利用, 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统计数字看, 2012年全省共回收废旧农膜8万多吨, 回收利用率达到了66%。但许多地方, 特别是一膜两年用的农田废旧农膜残留仍相当严重, 随处可见。据调查了解, 目前废旧农膜回收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 部分地方的农民仍大量使用价格较低、厚度为0.005毫米的超薄膜, 这些地膜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日照、风蚀和人力、机械的踩踏碾压, 待到作物收获后已大部分成碎片, 捡拾比较困难;其二, 残膜捡拾的成本较高, 目前农村劳动力相对短缺, 用工价格普遍上涨, 农户都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捡拾废旧残膜, 导致残膜随处丢弃, 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五是秸秆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饲料和秸秆。据测算, 甘肃省每年推广的1000万亩全膜玉米和300万亩半膜玉米, 可生产干秸秆约2100万吨, 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草。尽管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力度, 使玉米的秸秆利用率由过去的3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4%, 但仍有一半左右的秸秆未得到很好的利用, 个别地方随意焚烧, 既浪费资源, 也影响环境。

下一步, 我们要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机遇, 正视问题,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坚持扩面提质增效,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努力把甘肃旱作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要改善基础条件。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 加快建设田林路渠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实施好10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 在已有3200多万亩梯田的基础上, 力争用3到5年时间, 使全省适宜兴修梯田的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 为旱作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创造条件, 打牢基础。

二要扩大推广面积。目前全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已超过1500万亩, 力争到2016年, 推广面积达到2000.1万亩左右, 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 全膜黑膜马铃薯面积由现在的260.1万亩扩大到500.1万亩,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面积由现在的100万亩扩大到300万亩。确保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力争达到1200万吨, 把旱作区真正打造成甘肃新的粮食生产基地。

三要提升技术水平。切实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和示范区建设等途径, 突出解决目前在覆膜、种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做到良法良种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努力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四要提高机械化程度。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短缺的实际, 借助国家加大农具购置补贴投入力度的机会, 加大对旱作农业覆膜机具的投入力度。在加快研发新的覆膜机具及残膜捡拾机具的同时, 改进已有的覆膜机具, 提高适应性及作用效果。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机具, 成立覆膜专业队, 开展专业化有偿服务, 提高覆膜的质量和效率。

五要延长产业链条。把发展旱作农业与后续产业培育相结合, 充分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增加的大量玉米秸秆和优质饲料,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加大转化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构建种植全膜玉米、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耕地质量的良性循环模式。力争玉米秸秆利用率由目前的54%提高到2016年的65%以上。进一步加大残膜回收力度, 增加残膜回收利用的补贴资金, 出台相关法律规定, 杜绝0.005毫米厚的超薄膜在甘肃省的使用, 尽快解决农膜残留的问题, 使残膜回收率由现在66%提高到80%以上。

全球粮食危机论文粮食安全论文 篇5

摘要:粮食问题不仅影响国内稳定,更影响国家安全。2007-2008年间的全球粮食危机出现后,非传统安全领域里的粮食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促成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层原因包括全球市场上农业领域的分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革新;中层原因包括美元贬值和粮食投机;突发原因主要是频发的自然灾害及石油价格的上涨。面对新一轮可能来袭的全球粮食危机,国家行为体应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和更加积极的措施应对威胁。同时,这场粮食危机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中国一方面应加强农业生产,力主自给自足,同时适当进口,充裕国内粮食储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优势,积极促进和开展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粮食危机;国际合作 1 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全球粮食安全

呼吁安全研究应超越传统的以国家行为体为中心,过分强调军事、科技因素的范式始于19世纪60年代。冷战结束后,两极对峙体系解体,军事威胁可能性进一步下降,国际安全环境发生变化,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与此同时,不同于传统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威胁,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恐怖主义等不断涌现,这些安全威胁由非国家行为体或由非军事性因素促成,被称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各国对持续泛滥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缺乏及时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合作机制,传统的以军事——政治为核心的国家安全理论

亦不能很好地解释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安全局势。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以人文主义关怀,世界主义理念以及非国家中心主义的研究方法为特征的非传统安全研究逐渐渗透到国际政治研究中,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相对独立的次领域。“安全到底是谁的安全”成为主要讨论议题,超越国家间差异重视人的安全、社会安全、以及国际安全的新型安全观逐渐被认可与接受。

尽管非传统安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局势也有着种类、程度和认知的差别,但是粮食安全是全球各国和各地区都不容忽视的紧迫问题。特别是2007-2008年间的全球粮食危机出现后,非传统安全领域里的粮食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被称为“货币的货币”,其生产供给的低弹性和消费需求的刚性决定了国际市场上的供需矛盾。此外,农业劳动力资源的不可储藏性和农业劳动的职业特性也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无论从空间上还是技术特征上都比较困难。因此,粮食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正如基辛格所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人民;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粮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非传统安全威胁以跨国性扩散蔓延为主要特征,一国或一地区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易产生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因此国际市场上粮价的波动将涉及到全球各个开放市场国家,并将影响国际格局的构建与走向。然而,自2007年开始,由于受极端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环境以

及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粮食生产遭遇威胁。粮食安全问题凸显,全球粮食危机愈演愈烈。在去年夏天,俄罗斯部分地区因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引发森林大火,随后俄政府发布禁止粮食出口的命令,北半球的高温干旱天气,印度、巴基斯坦洪灾,以及随后的北欧严寒、北美暴风雪、中国北方产麦大省的持续干旱,澳大利亚洪水飓风、南美地区的洪水和干旱,全球粮食市场掀起新一轮震荡。东非、亚洲、中东和中美洲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粮食饥荒。最近的中东政局动荡,引起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粮食生产、加工、运输成本的增加,给全球粮食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报告,2010年10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上涨至197,只比2008年6月的峰值低16点。而今年2月份食品价格指数为236,连续8个月走高,同时也创下该指数1990年创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已经超过了2007年到2008年粮食危机期间的最高点213.5。据粮农组织与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目前全球约有9.25亿人口长期遭受饥饿,每6秒钟就会有一名儿童因食物不足而死亡。与如此紧张的外围环境相比,中国国内也面临着粮价上涨的风潮。

非传统安全研究改变以往安全研究只关注政治、军事的高级政治领域,开始注重包括经济、文化、生态等在内的低级政治领域。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经济领域里的粮食危机问题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们的思考。那么,这种全球性的粮食安全威胁成因何在?本文将从国际政治视角分层次解读粮食危机。粮食危机成因的国际政治层次分析

目前研究全球粮食危机和中国粮食安全的文章达千篇之多,相关的论述著作也是难以穷尽阅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粮食安全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2007-2008年间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更加剧了各国政府、学者和普通民众对粮食安全的关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粮食现状、粮食危机成因、中国粮食安全、如何增产增收等问题。且主要从经济、技术、贸易、农业等角度论述,但很少有从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视角来分析粮食危机的文章。“以前的几次粮食危机表现为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而近几年出现的粮价上涨,则表现为结构性、综合性的特点。”除去天气恶劣、可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全球变暖、人口增长等传统性因素外,石油价格上涨引发的外溢影响、发达国家的生物能源计划、粮食金融化以及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失败这些非传统性因素造成了自2007-2008年粮食危机后的又一轮新的全球粮食恐慌。下面将从深层、中层和突发三个层次来分析粮食危机的成因。

首先,从深层原因看,主要是在于全球市场上农业领域的国际分工,部分发展中国家放弃粮食自给自足,转而生产经济作物,加剧了世界粮食市场的供应紧张。发达国家基于强大的经济和财政实力支持国内农业发展并给与高额补贴;此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给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带来不利因素。通过高额的政府补贴和绿色壁垒减少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给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出口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

结构调整,具体表现为农业部门的退化。比如,墨西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华盛顿推动的自由市场政策下,从一个玉米之乡变成了现在的玉米进口国。基于同样的原因,从20世纪90年代起,菲律宾也从一个粮食进口国退化成为一个粮食净进口国。同时,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鼓动下,发展中国家减少或取消了对农业的补贴,造成国内农业生产的萎缩。并且部分发展中国家专注于生产经济作物,实行出口创汇型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国内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自足,最终不得不依赖粮食进口。“新自由主义政策在绝大部分南方国家摧毁了公共能力(尤其是粮食储备),使南方国家加深了对粮食上的依附性。”通过出售廉价劳动力和经济作物,换取外汇来购买粮食和高科技产品,半边缘国家和边缘国家对中心国家的依附性增强,并有进一步被边缘的危险。此外,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也加速了粮食的消耗和供应危机。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并且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其对粮食的需求,特别是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扬,加大了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压力。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无限制的间接粮食需求,包括饲料需求和燃料需求引发了全球粮荒。“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富人对肉类、瓜果、生物能源等产品的需求压缩了发展中国家为本国穷人生产粮食的用地,导致全球粮食生产下降”。其次,从中层原因看,主要包括美元贬值和国际市场上粮食的投机炒作,事实上推高了粮价,诱发全球粮食危机。美国有计划地推行美元贬值政策,造成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粮食名义价格上涨。此外,由于美元贬值引起了国际

金融市场的极不稳定,国际投资家们纷纷转移战场,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风险相对较弱的粮食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而国际市场上的投机炒作行为使粮食向金融化方向逐渐演进。“在某种程度上,粮食已经实现了从商品属性向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双重并重的转换。在全球量化宽松时代,粮食作为”白金“已经成为继主权货币、黑金(石油)等新的泛货币化的价值符号,粮价基本上不是由供求所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跨国公司的囤积居奇以及粮食出口国干预粮食出口恶化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供应对立关系。传统的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而部分能自给自足的国家也大量进口粮食,这些因素加剧了粮荒的出现。如中国和阿根廷通过对出口水稻和小麦强制性征税或实施配额的方法来避免本国的粮食短缺。柬埔寨、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则禁止水稻出口。最后,从突发原因看,主要是自然灾害因素导致的粮食减产及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的生产成本的增加。2010年6月以来,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出现,包括洪涝、干旱和飓风等,给全球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带来了巨大破坏。

此外,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扬不仅直接提高了粮食的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粮价,也促使一些国家加快实行生物新能源计划,减少粮食供应。美国和巴西利用玉米生产清洁能源乙醇,欧盟则采用菜籽来生产生物柴油。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市场上的粮食供应紧张,促使粮价的全球性上涨。最近的中东政局动荡,引起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粮食生产、加工、运输成本的增加,也给国际粮食价

格上涨埋下隐患。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中国的应对

“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潜在性、突发性、扩散性和一时难控等特点,它们时常以危机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挑战政府的治理和控制能力。”此外,持续增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跨国影响性,某国或某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容易蔓延成为整个地区或全球的大灾难。单独的国家行为体可能会对这些问题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相应的治理能力。因此,物质层面的国际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不仅带来安全威胁的扩散,使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负面影响跨越国界,给整个国际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促使国际合作与共同治理成为可能。主权国家呼吁共同面对新世纪的安全威胁,从对抗走向合作共存。

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包括各主要区域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以联合国和区域内大国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尝试,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成就。在国际合作层面上,首先,多国依托联合国所举行的粮食特别会议,及其下设的粮食计划署和粮农组织等实现了合作以缓解国际粮食危机的冲击。其次,二十国集团和八国集团为有效的应对国际粮食危机以稳定国内和国际粮食市场,也进行了多次协商与合作。

与此同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需要用世界上9%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并且面临美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霸权,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中国日后将会面临巨大的粮食供给压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此前宣布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并且我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616亿斤,比2003年增产2002亿斤。但是正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告诫道:对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界而言,在国内政策选择及中外交流两个层面,粮食安全将一直是个高度敏感的话题。如何使我们的研究有利于国家的政策选择,避免自信过头,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因此,如何客观认识中国目前粮食生产及储备状况,以及基于对这些客观状况的认知和分析,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世界粮食危机并确保中国粮食安全,都值得我们关注。

粮食安全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也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鉴于中国在全球事务治理中逐渐上升的影响,并处于应对国内可能的粮食短缺现象的考虑,中国应承担起地区大国的责任,促进粮食领域里的共识与合作。这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而在寻求国际合作之前,中国必须加强粮食生产,力主自给自足。中国的粮食安全不能依赖国际市场的保障。在粮食价格高涨以及供应紧张的国际市场上,充足的粮食储备是保证一国在国际上独立自主行事及维护国内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为保证国内粮食安全,中国政府也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决议和纲要,并就此采取了实际行动。4 结论

甘肃省粮食总产再创新高 篇6

◆2014年粮食生产总体情况

2014年甘肃省粮食再获丰收, 是在“十年丰”的基础上高点爬坡, 克服各种自然灾害, 以及面积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压夏扩秋, 夏粮中减少了条锈病核心越夏区、低产区小麦面积, 扩大了秋粮中高产玉米、马铃薯面积, 使甘肃省粮食生产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据统计部门发布公告, 2014年甘肃省粮食面积4263.75万亩, 比上年减少24.3万亩;单产271.75公斤, 比上年增加6.16公斤;总产1158.7万吨, 比上年增加19.8万吨。

◆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

2014年, 甘肃省粮食喜获丰收, 分析增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气候条件总体较好, 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2014年甘肃省夏粮中冬春小麦关键生长期降水较多, 土壤墒情适宜, 无大的气象灾害, 保证了夏粮丰收。秋粮中玉米、马铃薯等大秋作物生长前期光温水匹配较好, 降水及时, 虽然7月中旬至8月中旬, 甘肃省陇东南出现伏秋干旱以及局部地方冰雹灾害等, 对秋粮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但河西、沿黄和高寒阴湿区大部分秋粮长势良好。

(二) 推广优良品种, 提高科技含量, 为粮食稳定增产奠定了基础。

在小麦上选用抗旱、抗病、抗倒伏、穗大粒多的优质品种;玉米选用抗旱、耐密、中晚熟、高产优质品种。玉米上主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推广面积达到1231.4万亩, 比上年增加151万亩;在马铃薯上实现了脱毒种薯全覆盖, 配套黑色地膜覆盖技术, 推广黑膜马铃薯297.3万亩, 比上年增加20.4万亩。建设256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创建面积达到384万亩。同时, 开展了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活动, 制定下发了《西北地区玉米和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试点方案》。另外, 下发了《关于加强秋粮田间管理努力夺取秋粮丰收的通知》等, 对粮食生产关键农时环节进行了安排部署。

(三)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为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4年, 中央下达甘肃省“四补贴”资金36亿元, 其中, 良种补贴资金3.27亿元。同时, 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达到2.45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4.2亿元, 市县配套2.7亿元, 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28.7万亩, 超任务28.7万亩。安排马铃薯产业发展资金11236万元, 推广脱毒种薯937.82万亩。省财政安排1亿元, 推广高效农田节水面积1016万亩, 比上年增加41.2万亩。省财政还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工作, 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农业抗灾减灾。

(四) 田间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确保了粮食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因地、因时、因墒、因苗落实各项措施。分季节、分作物、分区域、分灾种制订了田间管理意见, 下发各地, 指导生产。各地广泛宣传动员, 强化分类指导, 加强技术培训, 落实田管措施。全省累计划锄镇压耙耱760万亩, 中耕除草1729万亩, 浇灌652万亩次, 施肥3215万亩次。

(五) 狠抓防灾减灾工作, 减轻了灾害损失。

针对2014年甘肃省发生的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干旱等灾害, 突出抓了抗灾救灾工作, 及时下达省级农业救灾资金500万元, 帮助灾区及时恢复生产。每次灾害发生和极端天气即将来临前,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安排部署各地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并要求各级农牧部门及早制定抗灾减灾预案, 做好物资技术准备, 切实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灾害发生后, 及时派出工作组, 深入重灾区调查核实灾情, 组织专家深入救灾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 制定具体的抗灾救灾措施, 及时改种补种, 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六) 狠抓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 有效挽回了粮食损失。

甘肃省粮食安全 篇7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 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确保省内粮食安全这一总目标, 积极实施“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稳定总产”的粮食安全战略, 强化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两个保障, 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有机质提升、地膜覆盖、高产创建、病虫害综合防治、防灾减灾六项措施, 着力调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品质结构, 稳定小麦面积, 使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向优势区域集中, 努力实现粮食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 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全力以赴促进粮食稳定生产。

(二) 目标任务

2015年全省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左右, 其中小麦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 玉米稳定在1500万亩, 马铃薯稳定在1000万亩, 小杂粮稳定在500万亩左右。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省内粮食实现动态平衡, 供需安全可控。

1. 力争夏粮稳产。

在适度调减夏粮面积的基础上, 抓住关键环节, 加强肥水调控, 保穗数、攻粒重,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稳定夏粮总产, 力争夏粮总产达到300万吨左右。

2. 确保秋粮增产。

确保秋粮面积稳定, 提高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关键增产技术应用水平, 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力争秋粮产量达到800万吨以上。

3. 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以粮食生产大县为主, 重点突破玉米、马铃薯机种机收, 以农机服务产业化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机械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力争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

二、重点工作

(一)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主动适应中央惠农政策的变化和创新, 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重点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强跟踪调度, 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

(二)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

加强统筹协调, 整合资金, 集中投入, 连片治理, 进一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 规范建设标准, 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和梯田建设, 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区的机耕道建设, 为粮食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施用土壤改良剂等措施完成耕地质量建设80万亩,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5200万亩。在粮食作物生产上开展沼液利用试点。

(三) 扎实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工程

在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实施1500万亩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膜垄作侧播黑膜马铃薯、一膜两年用为主的旱作农业工程。以河西、沿黄灌区为重点, 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科学合理规划, 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农机农艺融合, 加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发和创新, 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粮粮、粮经轮作倒茬制度, 提高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灌区粮食生产能力。

(四) 管好用好农田水利工程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粮食作物用水需求。坚持挖潜改造与新建扩建相结合, 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 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因地制宜建设“五小水利”工程, 提高旱区蓄水保水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 切实做到藏粮于水。

(五) 加快良种生产推广步伐

加快良种更新, 扩大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优质品种的应用面积。在小麦上加快选育一批抗旱、抗病、抗倒伏、穗大粒多的优质品种, 对现有主推品种开展提纯复壮, 每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片建立200亩种子繁育田;在玉米上选用抗旱、耐密、中晚熟、高产优质品种, 加快自主品种的研发审定, 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四化”示范制种基地建设。在马铃薯上重点推广抗病、抗旱优质新品种, 以原种扩繁补贴为突破口, 完善脱毒种薯生产供应体系, 健全脱毒种薯质量监测体系。

(六) 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

全面落实256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把高产创建与培育种粮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社、推进专业化服务结合起来, 逐步实现1个万亩示范片至少有1个专业合作社, 有条件的地方要将示范片做大到2~3万亩, 示范带动全省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同时, 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活动, 集成研究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生产模式, 高标准完成安定区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和凉州区玉米增产模式攻关试点任务。

(七) 做好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

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准确及时发布预报信息, 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 将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综合治理, 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玉米病害、二代粘虫等重大病虫防治, 力争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 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继续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用于植保机械购置的资金规模, 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 培育一支反应快速、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控队伍, 建设920个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

(八) 培育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 突出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地位, 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 突出关键增产技术的集成创新, 努力把旱作农业区打造成甘肃粮食的新增长极。划定全省粮食生产的主体功能区,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 集中力量把凉州、甘州、环县、通渭、安定、会宁、镇原7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10亿公斤左右的粮食生产大县, 把永昌、民乐、宁县、崆峒、临洮、秦安、秦州、永登、靖远、灵台、古浪、甘谷、静宁13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5亿公斤以上的生产大县。

(九)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预案, 提早做好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和技术准备。加强干旱、洪涝、冰雹等灾害监测预警,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大力推进科学抗灾, 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抗灾增产技术。加强灾变规律研究, 重点研究作物布局、品种结构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抗灾避灾技术路线, 努力实现由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 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提高防范自然风险的能力。

(十) 做好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全面完成100万人次农民科技培训任务,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重点培训组织化经营以及标准化管理、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应用等。组织制定分品种、分区域、分农时粮食生产技术方案。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 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下乡进村活动, 动员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 蹲点包片, 搞好科技指导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全省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 坚定抓工作落实的劲头不放松。实行粮食生产目标管理, 将粮食生产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层层分解任务。进一步抓住关键技术、关键措施、重点环节和重要农时, 全力以赴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二) 强化部门协调

省农牧厅具体负责粮食生产的结构布局和技术指导;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实施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做好有关粮食生产的项目争取和贮备;省财政厅负责按不低于上年水平的要求落实粮食生产投入资金;省水利厅负责做好抗旱生产;省科技厅负责粮食增产技术的创新研究;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统计局负责粮食面积和产量的客观统计;省粮食局负责粮食购销工作;省气象局负责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三) 努力增加投入

今年国家和省上扶持粮食生产的资金将进一步加大。在落实旱作农业、高产创建、一喷三防等资金的同时, 省财政继续设立一定规模的农业防灾救灾资金, 重点防控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动植物疫病。各地也要整合项目和资金, 努力增加粮食生产投入,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 创新体制机制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鼓励引导农民流转土地, 大力发展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 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 使之成为新一轮粮食增长的中坚力量。积极组建农村专业化服务队, 开展机种机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农田灌溉等社会化服务。

(五) 加强督促检查

继续完善粮食生产工作督导制度, 创新督导方式, 使督导工作与调查研究重大问题、解决生产突出困难和推广重大技术相结合, 努力提高督导效果。省政府有关部门要不定期深入粮食主产区进行检查指导, 协助地方解决粮食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六) 加强宣传引导

上一篇:房建监理下一篇:作文立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