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2024-04-29

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精选14篇)

篇1: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公司质量目标: 1.保证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0%以上; 2.保证产品100%使用合格材料; 3.顾客满意度90%以上; 4.顾客客诉及时处理率100%。综合办质量目标:

1.保证岗位人员98%具有所需能力; 2.保证人员培训合格率90%以上; 3.保证垃圾处理率100%。质检部质量目标:

1.计量器具校验率100%; 2.检验失误率≤1%。财务部质量目标:

1.保证财务准确率100%。销售部(内、外)质量目标:

1.定期走访用户,设法满足用户要求,用户投诉落实率达100%; 2.顾客满意度95%以上;

3.保证98%及时、准确了解顾客需求。采购部质量目标:

1.保证供方调查率100%; 2.保证原料合格率98%。技术部质量目标: 1.图纸准确率100%; 2.技术变更及时率100%; 生产部质量目标:(各车间)

1.保证人员98%具有所需能力; 2.保证生产设备使用完好率95%; 3.关键、特殊岗位人员培训合格率100%; 4.主要生产工艺控制合格率98%以上; 5.保证产品一次验交合格率96%以上。

公司环境目标和指标: 1.守法达标,包括环保法规、排放标准、管理制度、国际履约等; 2.选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降低噪声源的分贝值; 3.采用清洁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节约用电和用水,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量。综合办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1.识别、获取、登记国家规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制定本公司的环境保护有关规章制度,并负责登记、保管、发放、管理。负责组织识别公司的环境因素;

2.制定的公司各部门的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管理的预算及调整;

3.负责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人员培训、考核和记录; 4.负责紧急状态应对措施的制定,保持和修正; 5.提高办公纸张的使用尽量双面使用; 6.识别本部门工作过程的环境因素;

7.负责对生产车间生产人员进行环境管理教育;

8.对环境因素进行管理,编制各项作业程序和指导书,每月至少两次不定期对各生产车间环境进行检查;

9.负责指导生产车间生产过程达到公司规定的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目标和指标,确保设备维修费用每年降低5%以上;

10.进行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11.噪声管理指标,生产现场小于等于65(Laeq/Db); 12.办公场所每天清理一次,并垃圾放置指定位置;

13.办公场所环境卫生,地面干净,各种办公设施摆放整洁有序; 14.水路畅通,无跑冒滴漏,节均用水,提高工人的节水意识; 15.积极地响应和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环境因素教育和活动。生产部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1.识别本部门生产过程的环境因素;

2.负责对生产车间生产人员进行环境管理教育;

3.对环境因素进行管理,编制各项作业程序和指导书,每月至少两次不定期对各生产车间环境进行检查;

4.负责指导生产车间生产过程达到公司规定的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目标和指标,确保设备维修费用每年降低5%以上;

6.进行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7.噪声管理指标,生产现场小于等于65(Laeq/Db); 8.生产现场每班清理一次,并垃圾放置指定位置; 9.生产现场环境卫生,地面干净整洁,各种原材料摆放有序,设备清洁,管道畅通,无跑冒滴漏;

10.水路畅通,无跑冒滴漏,节均用水,提高工人的节水意识; 11.电器设备完好率100%,安全用电,节约用电;

12.积极地响应和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环境因素教育和活动。质检部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1.识别本部门工作过程的环境因素;

2.识别采购物品的环境因素,确保采购物品100%符合环保要求; 3.负责对生产车间质检人员进行环境管理教育;

4.对环境因素进行管理,编制各项作业程序和指导书,每月至少两次不定期对各生产车间环境进行检查;

5.负责指导生产车间生产过程达到公司规定的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目标和指标,确保设备维修费用每年降低5%以上;

6.进行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7.噪声管理指标,生产现场小于等于65(Laeq/Db); 8.办公场所每天清理一次,并垃圾放置指定位置;

9.办公场所环境卫生,地面干净,各种办公设施摆放整洁有序; 10.水路畅通,无跑冒滴漏,节均用水,提高工人的节水意识; 11.电器设备完好率100%,安全用电,节约用电;

12.积极地响应和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环境因素教育和活动。采购部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1.识别本部门工作过程的环境因素; 2.识别采购物品的环境因素,确保采购物品100%符合环保要求; 3.负责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管理教育;

4.对环境因素进行管理,编制各项作业程序和指导书,每月至少两次不定期对各项环境进行检查;

5.进行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6.准确了解顾客和相关方生产过程环境影响; 7.办公场所每天清理一次,并垃圾放置指定位置;

8.办公场所环境卫生,地面干净,各种办公设施摆放整洁有序; 9.提高工人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用水意识,10.积极地响应和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环境因素教育和活动。技术部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1.识别本部门工作过程的环境因素;

2.识别采购物品的环境因素,确保采购物品100%符合环保要求; 3.负责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管理教育;

4.对环境因素进行管理,编制各项作业程序和指导书,每月至少两次不定期对各项环境进行检查;

5.进行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6.准确了解顾客和相关方生产过程环境影响; 7.办公场所每天清理一次,并垃圾放置指定位置;

8.办公场所环境卫生,地面干净,各种办公设施摆放整洁有序; 9.提高工人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用水意识,10.积极地响应和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环境因素教育和活动。财务部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1.识别本部门工作过程的环境因素;

2.识别采购物品的环境因素,确保采购物品100%符合环保要求; 3.负责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管理教育;

4.对环境因素进行管理,编制各项作业程序和指导书,每月至少两次不定期对各项环境进行检查;

5.进行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6.准确了解顾客和相关方生产过程环境影响; 7.办公场所每天清理一次,并垃圾放置指定位置;

8.办公场所环境卫生,地面干净,各种办公设施摆放整洁有序; 9.提高工人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用水意识,10.积极地响应和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环境因素教育和活动。销售部(内、外)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1.准确了解顾客和相关方对生产过程环境影响的各项要求; 2.负责顾客和相关方信息100%接收和传递到内部和外部; 3.识别本部门工作过程的环境因素; 4.负责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管理教育; 5.对环境因素进行管理,编制各项作业程序和指导书; 6.进行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7.提高工人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用水意识; 8.办公场所每天清理一次,并垃圾放置指定位置;

9.办公场所环境卫生,地面干净,各种办公设施摆放整洁有序; 10.积极地响应和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环境因素教育和活动。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死亡事故为0; 2.工伤频率<3‰。综合办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保证上下班交通事故为1%以下; 2.保证夏季中暑为1%以下;

3.每一年组织公司各部门进行一次消防演练; 4.确保工作过程死亡事故为0;

5.确保各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工作工伤事故控制在3‰以下; 6.确保与顾客和相关方沟通过程安全事故控制在1‰以下。生产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确保生产车间生产过程死亡事故为0;

2.确保各生产车间按照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工伤事故控制在3‰以下;

3.保证夏季生产过程中暑为3%以下; 4.保证上下班交通事故为1%以下。

5.确保各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工作工伤事故控制在3‰以下; 销售部(内、外)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保证上下班交通事故为1%以下; 2.保证夏季中暑为1%以下;

3.确保各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工作工伤事故控制在3‰以下; 4.确保与顾客和相关方沟通过程安全事故控制在1‰以下。质检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保证上下班交通事故为1%以下; 2.保证夏季中暑为1%以下; 3.确保工作过程死亡事故为0;

4.确保各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工作工伤事故控制在3‰以下。技术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保证上下班交通事故为1%以下; 2.保证夏季中暑为1%以下;

3.确保各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工作工伤事故控制在3‰以下; 4.确保与顾客和相关方沟通过程安全事故控制在1‰以下 采购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保证上下班交通事故为1%以下; 2.保证夏季中暑为1%以下; 3.确保工作过程死亡事故为0;

4.确保各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工作工伤事故控制在3‰以下; 5.确保与顾客和相关方沟通过程安全事故控制在1‰以下。财务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保证上下班交通事故为1%以下; 2.保证夏季中暑为1%以下; 生产车间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保证生产过程按照规范要求组织生产; 2.保证生产过程死亡事故为0; 3.保证夏季生产中暑为3%以下。4.保证上下班交通事故为1%以下。

5.确保各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工作工伤事故控制在3‰以下;

篇2: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1质量目标分解

1.1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遵纪守法、服务优质、环境优先、诚信务实,以人为本、管理严谨,质量求精、与时俱进,打造一流品牌。

质量目标:

1.服务质量满意率达到96;

2.清洁合格率

96;

3.业主回访率98;

4.房屋主体及公共设施完好率100;

5.生活垃圾清运率100;

6.固体有害废弃物回收率100;

1.2目标分解

1.2.1本公司质量目标分解成三层。公司质量目标由总经理确定,各相关部门质量目标由公司总经理分解下达,各相关部门对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再分解到各班组。

公司质量目标

一级

各部门质量目标

二级

各班组质量目标

三级

1.2.2质量目标展开

以质量目标分解图的形式,其中包括公司质量目标、目标展开、目标值及各相关部门的责任。质量管理部负责提出质量目标分解图,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公司总经理确认批准后下达至相关部门。

1.3质量目标计划

公司质量管理部根据公司的2003质量/环境目标,结合各部门涉及的质量/环境要素,分解出各部门2003的质量/环境目标:

1.3.1行政人事部2003分目标

a)固体有害废弃物回收率100。

1.3.2项目部2003分目标

a)服务质量满意率达到96。

b)清洁合格率96。

c)业主回访率98。

d)房屋主体及公共设施完好率100。

e)生活垃圾清运率100。

f)固体有害废弃物回收率100。

1.3.3经营部2003分目标

a)服务质量满意率达到96;

2质量目标考核

2.1由质检中心根据《质量目标管理程序》规定,汇总各部门上报的《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提交考核小组,作为考核依据。

2.2考核基本方法

考核采用打分的方式,以得分率来评定。以各部门的目标值项作为基础分值,每项1分。考核评定的结果作为实际得分,计算得分率。

2.3考核评定条件

2.3.1凡是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且满足质量要求的,每项加分1分。

2.3.2按计划完成目标,按基本分计算。

2.3.3凡未按计划目标完成的:

a)由于本部门的目标未完成,影响到公司总体目标未完成的为不合格;

b)由于本部门原因的,每项减1分;

c)由于相关部门原因的,但未及时沟通,每项减0.5分;

d)由于相关部门原因的,已作沟通,按基本分计算;

e)由于资源、设施未配置引起的,本部门已提出要求的,按基本分计算;

f)由于资源、设施未配置引起的,本部门未提出要求的,每项0.5分。

2.3.4由于本部门原因,造成其他相关部门目标未完成的,每项减1分。

2.4考核结果评定

2.4.1得分率在100以上的,考核结果为优秀;

2.4.2得分率在85以上的考核结果为合格;

2.4.3得分率在85以下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考核小组依据考核结果,提出本次考核的奖惩意见,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实施。

2.5考核结果措施

2.5.1对考核中未完成的目标,根据责任部门提出改进措施意见,考核小组进行评审确定。

2.5.2确定的改进措施,由相关部门实施,由质检中心验证。

[1]

篇3: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1、研究内容

建立污染物排放量—入河量—控制断面通量—水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1) 选择典型河段, 分别在上、下游设置控制断面, 对该河段排污口进行调查, 计算排污量和入河量; (2) 控制断面水质和流量实测; (3) 对控制断面进行污染物通量计算, 水质指标选择CO D和氨氮; (4) 根据污染源实际排放量与断面通量计算, 确定输入响应系数, 建立响应关系。

2、研究技术路线

选择典型河段, 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污染源进行调查, 测算各排污口污染物排放量, 采用实测法测定控制断面流量和水质状况, 选择合适的通量计算方法计算典型河段控制断面污染物 (COD和氨氮) 通量, 确定污染物排放量与通量之间的响应系数, 利用响应系数, 建立污染源排放量—入河量—断面通量—河流水质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3、伊通河水质目标确定研究

3.1 典型河段确定

选取伊通河新立城水库坝下断面—靠山大桥断面之间整个河段作为研究的典型河段进行水环境质量目标确定的研究。新立城水库坝下断面、靠山大桥断面为控制断面。

3.2 典型河段污染源及排污口调查

对伊通河典型河段入河排污口开展了现场查勘和社会调查, 确定了入河排污口的数量、分布、入河方式、排水性质和排放方式以及主要排污单位。调查结果表明, 伊通河典型河段现有入河排污口4 4个, 入河方式多以暗管入河为主, 占总排口数的54.54%, 明渠入河为14个, 支流概化为排污口直接入河的排口为6个;排水性质以混合为主, 占总排口数量的47.73%, 其次为生活污水排口及工业排口。入河排污口主要集中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城镇附近河段, 入河排污口以暗管排放为主, 生活污水多为集中排放, 排污形式以常年连续排污口为主。

3.3 污染源信息统计及主要污染物入河量核定

根据各类污染源信息统计, 各类型点源污染源产生的COD和氨氮排放量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染负荷最大, 其余依次为城镇生活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工业污染源。

根据各类型污染源污染排放总量及入河系数, 计算出各类型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见表2。

伊通河典型河段新立城水库坝下—靠山大桥断面点源COD年入河量为19314.19t, 氨氮入河量为1180.83t, 其中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入河排放量最大, COD和氨氮入河贡献率分别约为56.47%和54.37%, 其余依次为城镇生活源、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工业污染源。

3.4 控制断面污染物通量核算

对伊通河新立城水库坝下断面及出境断面靠山大桥断面污染物通量进行估算。计算指标为COD和氨氮, 污染物通量计量模型如下。

W为某断面污染物年通量;Ci为某断面污染物第i月平均浓度;Qi为某断面第i月均流量;K为时间转换系数。

采用污染物通量计量模型和2007年新立城水库坝下断面、靠山大桥断面COD和氨氮监测数据及流量数据, 估算出2007年新立城水库坝下断面、靠山大桥断面COD和氨氮的通量, 详见表3。

3.5 输入响应系数的确定

根据污染源实际排放量与断面通量计算, 确定输入响应系数, 建立响应关系是课题研究的关键。

3.5.1 输入响应系数确定

污染物入河量与通量的输入响应系数 (用A表示) 为:

污染源实际排放量与入河量的关系如下:

污染物入河量=污染源实际排放量×入河系数

因此污染物排放量与通量的输入响应系数 (用A表示) 为:

3.5.2 伊通河典型河段输入响应系数确定

以伊通河典型河段为例确定该河段的输入响应系数。

通过上文估算出2007年伊通河典型河段点源污染物排放量及入河量见表4。

通过“3.4控制断面污染物通量核算”得出2007年伊通河典型河段通量, 见表5。

因此得出伊通河典型河段污染物入河量与通量的输入响应系数 (用A表示) 如下:

综上,伊通河典型河段污染物排放量与通量的输入响应系数(用A表示)如下:

3.6 输入响应关系的建立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 可得出伊通河典型河段污染物排放量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式中:PCOD—选取河段COD排放量;

ACOD—选取河段COD排放量与通量的输入响应系数;

CCOD—控制断面达到水环境质量目标 (COD) 的浓度;

Qi—控制断面第i月均流量;

K—时间转换系数。

式中:P氨氮—选取河段氨氮排放量;

A氨氮—选取河段氨氮排放量与通量的输入响应系数;

C氨氮—控制断面达到水环境质量目标 (氨氮) 的浓度;

Qi—控制断面第i月均流量;

K—时间转换系数。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初步完成了污染源排放量与河流控制断面通量之间的输入响应系数, 建立了污染物排放量与河流水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结果表明污染物排放量与河流水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数量引起的河流水质指标增加或减少, 起到了定量描述污染源与环境目标关系的作用。

4.2 不足与展望

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 鉴于资金与监测能力等原因, 仍存在不足与缺憾之处, 有一些内容亟待完善:

4.2.1控制断面监测数据有限。由于通量的计算需要大量的瞬时的河流断面流量与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数据, 由于资金的限制, 本课题通量的计算采用的月均监测数据与月均流量, 使通量的计算存在不足之处。

4.2.2由于2007年污普数据库很庞大, 在污染源调查的过程中已尽力获取较全面的污染源信息, 但难免有落下之处, 但污染源信息基本覆盖全面。

摘要:本文通过选择伊通河典型河段, 建立污染物排放量-入河量-控制断面通量-水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将规划任务和项目与规划目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很好地衔接, 使吉林省污染物减排效果更具有显示度。

篇4: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利乐公司的2020环境目标

说到利乐公司,业内同行通常这样定义——“全球领先的食品加工和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定义为“著名的印刷包装公司”。从前者来看,透露了几个重要的信息:一是领先,二是食品加工,三是解决方案。

“领先”,我们可以理解为创新;“食品加工”是利乐公司的市场着眼点,即“液态食品包装”,抓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市场态势;“解决方案”就更好理解了,古人云“人欲利己先利与人”,先帮助别人把问题解决了,让别人“发财”,自己才有利可图。综合这三点来看,利乐公司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技术。

再来看一下利乐公司制定的“2020环境目标”:第一,可持续产品的研发;第二,减碳(利乐公司承诺不论业务如何增长,力争将2020年全价值链的碳排放量控制在2010年的水平);第三,利乐包的回收。可见,利乐公司在圈定市场(液态食品包装)的同时,也给技术研发布置了一个大的作业题,旨在通过技术研发引导行业发展,实现减碳目的,体现公司品牌战略的价值。

无菌包印刷企业的思考

作为无菌包印刷企业,应向利乐公司学习,瞄准市场,再进行技术研发,同时配套以服务为导向的销售政策。

销售部门是印刷企业的关键部门,而销售部门的掌门人——销售总监更是关键角色,他的关键能力在于“市场规划”。因此,销售部门的整体使命是分析市场动态、建立销售渠道、展现企业文化、构建企业品牌,用品牌赢市场,用实力得民心。

管好企业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管好企业的生产,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佳质量的产品,其中最关键的是技术研发的力度和技术转换为经济效益的速度。可见,技术研发能力是企业实力的综合体现。

篇5: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市政分公司2008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00%,产品一次交验质量等级在合格以上,道路工程综合评分90分以上,排水工程综合评分85分以上,顾客满意度90%,投诉整改率100%。

环境目标:施工作业文明有序,废水排放、粉尘释放有控制措施,施工场界噪声按国家标准执行,减少废物、节约能源,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平均干净整洁,现场达到市区环境综合整治文明施工要求,无重大环境事故/事件,社区投诉处置率100%,无重大社区投诉。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无重大伤亡、火灾、机械伤人、管道中毒事故,全年一般事故力争减少或不发生,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职业病的发生,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施工现场按JGJ59标准评分合格率100%。

篇6: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自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我公司一直奉行“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服务用户、奉献社会、绿色施工、保障安全、遵纪守法、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方针,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我公司还将继续努力实现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各项目标,为公司的更快、更好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一、方针实施情况

1、质量第一,信誉至上

在现行经济条件下,质量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兴市”、“质量兴国”等口号的提出和传播,足以证明市场对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尤其像我们这样的施工企业,过硬的工程质量更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2005年,公司整体施工质量上升,在我们施工的工程中,获奖喜讯频报:清华大学A05获总公司优质工程银奖;清华大学学生公寓C01—C02楼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总公司优质工程银奖;苏州园区文化水廊街二期土建工程获苏州市结构优质、“扬子杯”;隆达电力花园15#住宅楼获周口市优质工程。与此同时,我公司继续强化质量管理,公司年初制定了“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3项”的指标,充分说明了我公司“质量第一”的方针。

3、绿色施工,保障安全

绿色施工,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模式,它将成为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公司以“环保”为主题,在施工中尽量使用环保产品,采取各种环保措施,预防污染,保护环境。

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切实保障员工和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在于实施和保持,目的在于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保证企业员工和相关人员身心健康。要实施和保持并做到持续改进,并非是几个人、几个部门能做好的,只有企业的全体员工在思想上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行动上落实下来,才能防患于未然。

4、遵纪守法,持续改进

公司从上层领导到下层员工,都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修养。公司经常下发各种学习材料,领导和员工都能认真学习和总结,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公司营造出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篇7: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系运行报告

公司工会一年来根据集团公司工会全年工作重点,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其中在履行监督和维护职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一、召开职工大会

我公司的工会监督职能行使的主要体现方式是职工大会。具体有以下方面:

1、听取、审议、表决公司总经理行政工作报告;

2、听取、审议、表决公司计财部经理财务预决算报告;

3、听取公司招待费使用情况的汇报。

二、召开合理化建议座谈会

我公司的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近年来是根据人员少、工作部门相对集中的实际情况,一直采取召开“合理化建议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今年我们召开了合理化建议座谈会,共搜集有关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等方面建议11条。由于公司的重视,及时确定整改部门、限定整改时间,现已全部落实解决。

三、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并参与监督执行

工会主席作为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 1

决定、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决策和监督执行。

四、参与公司安全检查

工会负责安全生产的委员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迄今参加

公司的安全检查83次, 以人员密集场所和作业现场为重点,进行“横到边,竖到底”的拉网式检查清理,努力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享安全”的良好局面。

五、继续开展“健康快车俱乐部”活动。

我公司09年与市总工会“大学习、大培训、大提高”活

动相结合,开展了以“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整体健康水平、起到增强企业凝聚力”为主要目的的“健康快车俱乐部”活动,先后组织广大女工参加庆“三八”手扑球比赛、举行了拔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多种类型的比赛活动,吸引了广大员工人次参加了比赛活动,其中对取得较好成绩的名职工进行了奖励,促进了公司职工健身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员工的身体素质、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及员工的团队精神,为员工更好的做好岗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努力做好爱心传递

今年为9+名家庭有暂时困难的职工发放困难补助。根据工

会“爱心传递”要求,发放职工生日礼品截至10月份共计

篇8: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一、蔬菜种植农户的经营目标

人的行为是受目标控制的, 不同的目标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农户对蔬菜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取决于其蔬菜经营的目标。

1.农户蔬菜经营的双重目标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 农户蔬菜经营的最根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农户的利润最大化是通过一定的资源配置实现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这种资源配置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系列参与市场交易的过程, 而交易是互利的, 因此, 农户的利润目标并不能孤立地得以实现, 一定伴随着市场其他主体某种利益的同时实现。也就是说, 农户在实现自身利润目标的同时, 一定也在实现着某些市场主体的某些利益, 农户的经营目标因而具有双重性质。这种双重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 农户既是为追求利润而生产蔬菜, 又是在为消费者生产蔬菜, 因此农户蔬菜经营具有双重目标:最根本的是利润目标, 即最大程度实现自身的利润;同时利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 这使得利润目标又表现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标, 即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

2.双重目标之间的关系

农户在蔬菜经营中所具有的追求利润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这对双重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对立性。

统一性表现如下几方面。首先, 农户是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来实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标的;其次, 农户又只有在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边界条件看, 最大程度实现利润的目标和最大程度满足需求的目标这二者的边界条件是一样的, 都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农民在最大程度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一定最大程度实现了自身的利润, 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 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是统一的。

对立性表现在:双重目标之间的统一性是在两个目标都有同一个价值标准时才会表现出来。如果两个目标的价值标准不一样, 就有可能表现出对立性, 导致农民利润最大程度得到实现与消费者需求的最大程度被满足可能不能同时存在。对农户而言, 他是在自身的价值标准的指导下来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当农户个人边际收益等于个人边际成本时, 这两个目标被最大程度实现。然而, 对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个目标而言, 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却不能用农户的个人价值标准来评价, 而应以社会价值标准来评价。当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状态时, 个人边际收益 (成本) 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成本) , 这时两个目标的价值是一样的, 都是社会价值标准, 从而可以表现出统一性。但是, 如果市场偏离完全竞争状态, 个人边际收益 (成本) 就可能不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成本) , 那么, 两个目标之间就可能表现出对立性。

从上述分析可知, 当市场满足完全竞争条件时, 这两个双重目标之间就会表现出统一性;反之, 当市场不具备完全竞争条件时, 双重目标之间就有可能表现出对立性。

3.基于质量安全控制的双重目标

蔬菜作为一种商品, 具有多方面的客观属性, 能产生多种使用价值, 从而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效用。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 将蔬菜的使用价值分为满足消费者生存需求的价值和满足消费者安全需求的价值, 即蔬菜具有生物能量属性和质量安全属性。在不同条件下, 消费者对蔬菜的这两种属性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当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时, 农户满足消费需求的目标也就会发生改变, 随之, 农户蔬菜经营的行为也会改变。那么, 当这一演变过程发生时, 农户在蔬菜经营中的追求利润和满足需求这对双重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呢?本文接下来将对此进行分析。

二、蔬菜经营模式的演变

以前, 蔬菜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数量 (生物能量属性) 需求, 以解决数量上供不应求的矛盾。随着收入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开始升级, 消费者不仅只追求对蔬菜数量需求的满足, 而且开始注重蔬菜的营养和质量安全, 继而市场上出现了对蔬菜的质量安全属性 (或者 “安全蔬菜”) 的需求。同时, 另一方面, 随着周年化、跨地域化的发展, 蔬菜供应体系日趋复杂, 使得蔬菜的质量安全的风险增大。〔1〕因此, 从供求两方面看, 蔬菜供求间已开始出现质量上的供不应求这个新矛盾。这种变化必然要求蔬菜经营要由以满足数量需求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向以满足安全需求为目标的经营模式的转变, 也就是, 要由 “数量供给”模式向 “安全供给”模式转变。

然而, 我国蔬菜经营的这种由 “数量供给”模式向 “安全供给”模式的转变并不充分, 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蔬菜的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重。总的看来, 目前我国蔬菜经营仍以 “数量供给”模式为主。为何在“数量供给”模式下蔬菜的质量安全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为何 “数量供给”模式向 “安全供给”模式的转变不够完全?下面将对此进行分析。

三、“数量供给”模式下蔬菜种植农户的质量安全控制目标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 无论是 “数量供给”模式还是 “安全供给”模式, 农户蔬菜经营的目标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 就蔬菜的质量安全而言, 农户满足消费者质量安全需求的目标 (下文简称 “安全目标”)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 (下文简称“利润”目标) 之间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关系?农户蔬菜经营的利润可一般地表示为 π=P·Q-C (Q) 。在不同情况下, 价格P、产量Q及成本C的构成及实现方式都不一样, 这些都会影响农户两种目标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将分析在 “数量供给”模式下, 农户的安全目标与利润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 “数量供给”模式下, 对分散的蔬菜种植农民的蔬菜经营行为可作如下假设: (1) 农户是价格接受者, 即单个农户的蔬菜产量不影响价格。 (2) 单个农户的蔬菜产量等于其销量, 即不存在滞销, 这也是假设 (1) 的另一层意思。 (3) 农户的蔬菜生产技术具有同质性, 即在相同自然条件下, 农户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且产品是没有差别的。 (4) 农户的蔬菜生产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点, 即P=MC=AC。在这些假设下, 农户的利润可以抽象为π=P·Q-C (Q) = (P-C) Q。可见, 农户蔬菜经营的利润主要由价格P、产量Q及成本C三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构成。因此, 农户蔬菜经营的利润目标可以分解为价格、产量及成本控制等多目标, 〔2〕这样就可以分别从P、Q及C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户的安全目标与利润目标之间的关系。

1.价格方面的影响

价格接受者和同质性假设意味着农户面临着同一的市场价格。但是在现实中, 农户生产的蔬菜和及其售价不可能完全没有差别。就现实情况来说, 质量的同一性应是指所有农户生产的蔬菜的平均质量, 这一平均质量是大多数农户所具备的, 而价格的同一性就是指这种平均质量的蔬菜所具有的市场价格。然而, 对单个农户而言, 其生产的蔬菜质量及售价都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与平均质量和同一的市场平均价格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由自然生产力的作用造成的。虽然, 农户面临相同的生产技术, 但是, 蔬菜生产有很强的自然生产力的参与, 而自然生产力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导致最终的蔬菜产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进而导致蔬菜价格存在一定的差距。在 “数量供给”模式下, 蔬菜的价格差别主要反映的是蔬菜感观特征方面的差距, 如颜色、大小、外形, 而与关系健康的内在特性即质量安全无关。为了控制蔬菜的感观特征以获得更高的售价, 农户常采取以下行为:施用农药来减少虫害对外形的破坏, 使用生长素等来影响某些蔬菜的大小, 使用染色剂等来改变颜色, 等等。所有这些行为都会对蔬菜的质量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从价格方面来看, 农户的安全目标与利润目标关系之间存在冲突, 其实现利润目标的行为会对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2.产量方面的影响

产量主要与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有关。在现行的技术条件下, 农户提高土壤肥力主要靠化肥, 而控制病虫害主要靠打农药, 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而且, 由于农民自身的科技素质水平较低, 农户在化肥和农药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的方面, 往往乱用和滥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尤其是不合理的使用会给蔬菜的质量安全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从产量方面看, 农户的利润目标与安全目标之间存在冲突。

3.成本方面的影响

种子、化肥和农药是农户蔬菜种植过程中最主要的物质要素投入。在购买这些要素时, 农户为了节约成本, 往往选择价格更低廉的品种, 而低廉的大多都是劣质的, 这些劣质要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蔬菜的质量安全。首先, 劣质种子会使产量更不稳定且病虫害更易发生, 这样就要求化肥和农药更多的投入, 间接影响到蔬菜的质量安全。其次, 劣质化肥和农药会直接给蔬菜质量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 从成本方面来看, 农户的利润目标与安全目标之间存在冲突。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在 “数量供给”模式下, 农户的蔬菜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数量需求而不是质量安全需求, 因而农户没有安全目标。不仅如此, 农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还会损害到蔬菜的质量安全。因此, 农户的利润目标与安全目标是不兼容的。

四、蔬菜经营模式转变中农户的质量安全控制目标

在 “数量供给”模式下, 农户在蔬菜经营中没有满足消费者质量安全需求的目标,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中没有出现对质量安全的需求。那么, 在市场出现了对质量安全的需求后, 农户是不是就会有较高的满足消费者质量安全需求的目标从而向市场供给安全蔬菜呢?如果农户会供给安全蔬菜, 那么利润目标与安全目标就是统一的;反之, 两种目标就是冲突的。要回答这一问题, 就需要对农户经营安全蔬菜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

当蔬菜市场出现了对质量安全属性的需求后, 市场就会存在两种质量水平的蔬菜:一种是普通蔬菜, 就是在 “数量供给”模式下生产的;另一种是安全蔬菜, 其质量安全水平是相对比较高的。现在我们假定: (1) 安全蔬菜比普通蔬菜价格更高 (因为其更稀缺) 。 (2) 安全蔬菜生产成本比普通蔬菜生产成本更大 (否则, 农户都会生产安全蔬菜) 。 (3) 安全蔬菜的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另外, 由于信息不对称, 生产安全蔬菜的农户必须要采取差别化经营才能获得更高的价格。于是, 农户安全蔬菜生产的利润函数可表示为π= (P+ΔP) ·Q- (C+ΔC) ·Q-C1Q= (P+ΔP-C-ΔC-C1) ·Q, 其中, ΔP为安全蔬菜相对普通蔬菜的溢价, ΔC为生产安全蔬菜的平均追加投入, C1为差别化经营的平均投入成本。〔3〕从安全蔬菜的利润式可以看出, 相对于普通蔬菜, 安全蔬菜经营的成本收益的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 包括价格的变化和成本的变化。下面将分析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农户安全目标与利润目标之间的关系的 (由于安全蔬菜的产量Q是分析的结果, 因而不作影响因素分析) 。

1.价格变化的影响

安全蔬菜比普通蔬菜有更高的价格, 由P上涨到P+ΔP, 差价 ΔP体现了质量安全的价值。但由于信息不对称, 农户要实现 ΔP, 必须要采取差别化的经营, 即必须要付出C1才能获得 ΔP。然而, 在 “数量供给”模式下, 农户只是价格接受者, 无需采取影响P的行为。虽然, 前面分析提到质量也有差别, 但这只是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存在, 从整体上看, 我们可以假设, 在 “数量供给”模式下农户进行的是蔬菜的同质性经营。因此, 如果农户要生产安全蔬菜, 必须要由同质性经营向差别化经营转变。这种转变是需要增加成本投入的。对分散的农户来说, 差别化经营成本C1会很高, 从而与溢价 ΔP相比, 差别化经营的净收益会很低, 即 (ΔP-C1) 值很小, 甚至为负。因此, 分散的单个农户在安全蔬菜经营上存在路径依赖, 很难实现由同质性经营向差别化经营转变, 这也阻碍了农户由 “数量供给模式”向 “质量供给模式”的转变, 降低了农户利润目标与安全目标的统一性。

2.成本变化的影响

这里分析的成本是指生产成本, 不包括上面已分析的差别化经营成本。ΔC主要体现为物质要素、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上的追加投入。对单个农户来说, 经营规模是其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条件。〔4〕在物质要素上, 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料, 追加投入都会存在一定的规模不经济;而在对技术和管理的变革上, 由于受自身科技文化素质的限制, 无论是通过引进人才或是对自己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都要需要大量的投入, 这同样会存在规模不经济。因而, 规模不经济会使 ΔC值较大, 从而使得相对普通蔬菜而言安全蔬菜生产的附加值较小, 甚至为负, 这就降低了农户生产安全蔬菜的积极性, 甚至完全阻止农户生产安全蔬菜。〔5〕因此, 农户在安全蔬菜生产上的规模不经济降低了其利润目标与安全目标的统一性, 进而阻碍了其由 “数量供给模式”向 “质量供给模式”的转变。

从以上分析知, 分散的农户在 “数量供给模式”向 “质量供给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 难以使利润目标与安全目标较好地统一, 两种目标的冲突仍较大程度地存在, 农户安全蔬菜生产的积极性较低。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知, 蔬菜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才产生的, 相应地, 这也要求农户在蔬菜经营上要由 “数量供给”模式向 “质量供给”模式的转变。在蔬菜市场没有出现质量安全需求时, 农户只有满足消费者的数量需求目标而没有质量安全控制目标, 这时农户的利润目标与安全目标是不兼容的。而当市场出现质量安全需求时, 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由农户组织程度低导致的规模不经济等原因, 单个分散农户在由 “数量供给”模式向“安全供给”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 从而使农户的安全目标与利润目标之间存在冲突, 这降低了农户生产安全蔬菜的积极性。为了解决单个分散农户在经营模式转变上的路径依赖, 提高其生产安全蔬菜的积极性,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加强对蔬菜市场质量安全的检测, 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对农户质量安全控制水平的不利影响。

加大安全蔬菜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 以降低农户生产安全蔬菜的成本, 从而提高其生产的积极性。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以实现农户在安全蔬菜生产上的规模经济。

发展蔬菜质量安全的供应链治理等方式。供应链既能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 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又能通过其特有的销售渠道有效地把农户生产的安全蔬菜与市场上的其它普通蔬菜区分开来。

参考文献

[1]周应恒, 霍丽王月.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

[2]刘莹, 黄季火昆.农户多目标种植决策模型与目标权重的估计[J].经济研究, 2010, (01) .

[3]陶善信, 周应恒.食品安全的信任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01) .

[4]张复宏, 胡继连.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果农无公害种植行为的作用机理分析——来自山东省16个地市 (区) 苹果种植户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 2013, (07) .

篇9: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先做好三件事

“因为360的核心一直都是安全,任何的战略布局,都是紧紧围绕这一个核心突破点,所以我们才有信心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安全公司。”前段时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周鸿祎在接受采访时透漏了自己的战略布局与决心。

周鸿祎认为,从未来发展来看,关于网络安全360有三个方面的事情要做:第一,360过去主要解决了电脑的安全,解决了手机安全,而现在要做的是企业安全,要帮助国家很多单位阻止黑客攻击。第二,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在全球继续推动360的安全服务。第三,万物互联是未来的趋势,360要用万物互联的技术,让安全从线上走到线下。

此外,周鸿祎还表示,用户的数据所有权应该是属于用户的,只是用户授权保存在这些互联网服务器上。互联网公司有责任保护好用户的隐私数据,同时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国美商品为什么价格便宜?

价格低取决于供应链整合能力

“互联网只是提供用户便捷服务的一个窗口,供应链整合能力才是价格能够便宜的核心。”日前,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表示,其价格便宜并不是因为互联网,主要取决于供应链整合能力。此外,国美的盈利能力也因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得到加强,王俊洲称:“我们的零售价比竞争对手低,盈利却比他们强,这就是规模效应。”

微信在什么情况下会被颠覆

信息终端变化

“信息终端的改变可能会诞生颠覆微信的机会,下一代终端可能是汽车或者可穿戴设备。”日前,马化腾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了演讲,PC时代从单机到连接互联网,仅是终端变化就产生出很多机会。从PC到手机,期间大约每20年,终端的演变就会对整个信息和经济业态产生重点转变。

滴滴如何看待Uber?

Uber只是滴滴在专车领域的对手

“Uber是我们在专车领域的对手,Uber去年在中国烧了15亿美元,但滴滴专车还是获得了83%的市场份额。”程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Uber只是滴滴在专车领域的对手,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问题是不够本土化。此外,程维还表示:“一直在思考有没有适合三四线城市的出行产品。”

网红一族是怎么来的?

淘宝贡献了网红一族

“网红不是大明星,但基于互联网草根产生”。日前,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未来互联网对供给端的影响将向产业上游转移,淘宝造出了网红这样一个新的“物种”。他认为网红不属于传统的任何商业分类,而来源于年青人对偶像和同好者的追逐。

如何突破BAT的垄断?

借助游戏的全球化布局

“借助游戏的全球化布局,从BAT的互联网产业格局中突破垄断,也并非不可能。”近日,世纪华通宣称将耗资134亿元人民币收购从美股回归的中手游和主攻国际市场的点点通,其CEO王佶表示对突破BAT的垄断充满信心。他认为,BAT的产品和服务并没有达到全球标准化程度。

腾讯做金融的特色是什么?

社交化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将往生活化和社交化发展,而腾讯做金融业务的特点就是社交化。”前段时间,腾讯副总裁、金融业务线负责人赖智明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了演讲,表示腾讯金融并不想做大而全,而是要在信贷、理财和互联网证券等领域做核心突破。

新年后O2O将如何发展?

80%以上O2O年后会消亡

“80%的O2O企业会消亡,但活下来的20%中,有可能未来会出现类似BAT的巨头。”

近期在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河狸家创始人雕爷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对于O2O的看法。他认为,年后80%的O2O企业都会死亡,这个数字是参照2000年PC互联网的先例得出。同时,在未来的一两年里,O2O再要炒概念已经不好使了,能活下来的企业需求切实练好内功,真正重视用户体验。

篇10: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新运安[2012]30号

关于印发2012年度生产安全、工程质量 环境、职业健康稽查计划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项目部: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生产安全、工程质量及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安全、质量、环保和职业健康行为,确保安全、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工作有序可控,现将公司2012年度生产安全、工程质量、环保、职业健康稽查计划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新运公司安全质量稽查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新运安[2011]105号)要求,认真细致地抓好各项管理工作,力保安全、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工作受控,并积极配合好各级稽查、检查组的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按照整改要求,及时整改到位,消除隐患,防止安全、质量、环保以及职业健康事故、事件的发生。附件:2012年度生产安全、工程质量及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稽查计划表(单独装订)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主题词:安全稽查计划通知抄送:机关各部门,存档。

篇11: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事们:

按照年初工作部署,xx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工作业已完成,并将于今天正式发布,受公司最高管理者周呈强总经理的委托,下面我就公司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总体情况向大会作介绍说明。

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这三个管理体系是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先进、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方法,它们主要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体系并有效实施运行,使各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接口关系顺畅,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推行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有利于企业推进规范化建设,增强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员工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xx公司今年正式转入营运,规范化管理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年初,公司新的经营班子一致决定,在公司范围内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随后,我们邀请广州xx管理顾问公司的有关人员前来我司调研。

公司的三大体系认证工作得到了xx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x书记多次了解有关情况并作指示,营运部x经理派人送来了资料,并对公司在调研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和顾问公司的选择等多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在xx公司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公司与xxxx管理顾问公司达成了辅导协议,于3月12日成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行领导小组,由最高管理者xxx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iso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2004年3月23日,xx公司召开了三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动员大会,正式吹响了向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进军的号角。

为加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进程,公司于3月24日与广州xx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达成辅导认证的协议。

从3月―5月,xx顾问公司的老师先后在我司举办了四期有关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公司员工对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铺平了道路。

第二季度,公司在继续推进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的基础上,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文件编写小组,编写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从2004年6月初开始着手编写,经历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经过编写人员深入调查,认真编写,历经三次会审,今天,文件终于得以完成发布。在这里我深深感谢顾问公司以及全体编写人员的辛勤劳作与和通力配合。

我们公司文件的编写,在形式上是采用先编管理手册后写程序文件;在步骤上是先调研再编写然后会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文件的连贯性。目前,我们共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1套,程序文件26个以及一批工作文件和表单。

体系文件的建立是为了完善我们的管理,使我们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随着体系文件的发布,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将由此进入试运行阶段。当然,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下一步工作需要我们按着文件要求进行运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修改。在此,结合公司当前工作的实际,我就公司下一步推行认证工作提几点要求:

★ 质量安全工期承诺书

★ 质量发言稿

★ 财政三抓一促活动总结

★ 机关三抓一促活动方案

★ 质量分析会发言稿

★ 安全质量标语大全

★ 安全质量工作计划范文

★ 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 安全质量承诺书

篇12:公司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

(2005年)

为了贯彻全国、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以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实现市政府对国家环保总局的承诺,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环境保护法》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的要求,安阳市人民政府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签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完成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和市政府《安阳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实现空气环境质量达标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1、各种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2、2005年11月15日前完成各点源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3、按照“以热定电”原则,确保供热用户正常用热。

4、2005年10月底前建成脱硫设施,污染物达标排放;全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允许排放总量之内。

5、2005年4月15日起,对贮煤场所及粉煤灰场采取有效扬尘污染治理措施。生产区和生活区地面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落实道路扬尘、建设施工扬尘、料堆场所、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6月底前完成以上任务。

二、目标考核

1、市政府将按照省政府考核办法制定《安阳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细则》,并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通报全市。

2、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要明确一位领导负责市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核工作。

3、经年终市政府环保目标考评,获得前3名的单位,由市委、市政府授予环境保护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对有关单位及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予以奖励。

4、对未完成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和违反《安阳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安办[2004]25号)有关规定的,对有关部门或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实施“一票否决制”。

请你单位要于今年4、7、10月10日前报告工作进度,2006年1月10日前将“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报市政府并抄送市环境保护局(一式伍份)。

本“责任书”一式叁份,市政府、市环境保护局、市政府有关部门或重点企业各壹份。

安阳市人民政府 安阳优创热电有限公司

篇13: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目标

一、制度环境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一) 外部环境

1. 经营环境。

上市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主要指经济政治环境, 包括产品价格、市场需求、币值变动和国家政策导向等, 这些因素是管理者无法控制的,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盈余质量产生影响。通常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存在不稳定因素, 那么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也被认为不高。同时, 如果公司盈余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 即外部环境稍有变化, 公司盈余就发生大幅度变化, 则表明公司的盈余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从而导致低的盈余质量。以物价的变动为例, 物价变动分为两种情况: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通货膨胀时期, 企业较高的会计盈余并不代表较高的盈利能力, 在剔除一大部分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水分之后, 则意味着较低的盈余质量;而在通货紧缩时期, 同样的货币代表较高的购买力, 因此意味着企业有较高的盈余质量。

2. 政府干预。

上市公司对地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上市指标与地方政府业绩有密切的联系。因而一旦出现无法配股或面临摘牌状态, 地方政府常常及时予以支持。具体表现在:第一, 给予上市公司税收减免及财政补贴。这种依赖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产生的盈余稳定性较差, 盈余质量相对较低。第二, 给予资产价值方面的优惠。在上市公司筹资进行城市开发建设时, 地方政府给予土地资源价格方面的优惠政策, 通过提供政策扶持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状况, 从而影响盈余质量。

3. 外部监管。

外部审计直接体现了社会对上市公司盈余状况的监管。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是提高公司盈余质量的重要制度。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公允评价, 提供合理的审计报告。具有高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能有效保证盈余信息的质量。但由于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且风险意识淡薄,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法规尚不健全, 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影响, 审计报告的可靠性随之降低, 盈余信息的质量也因此受到质疑。此外, 证券监管法律法规是影响盈余质量的重要法律因素, 但是由于我国证券法律法规存在诸多缺陷, 使其不能为盈余质量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主要表现在:第一, 证券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 法制建设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第二, 监管政策存在漏洞。第三, 各项监管法规之间缺乏衔接, 影响法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二) 会计制度

本文所指的会计制度即企业会计准则, 作为生成会计信息的制度规范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颁布, 对上市公司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基本准则突出强调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明确提出了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更加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同时, 基本准则还引入了“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原则, 强化了可比性、重要性等原则, 从而整体上构架了以真实可靠为前提, 以决策相关为目标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见, 高盈余质量一定要具备高的相关性及可靠性。笔者根据对盈余质量内涵的理解, 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从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角度分析。

1.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信息相关性的影响。

(1)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列出了五种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同时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经济环境及会计自身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的基础上, 在17个具体准则中适度引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 并严格界定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 以防止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引入后,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宏观经济市场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更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目标。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盈余信息的相关性, 提高了盈余质量。如新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对金融工具进行初始确认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及减值测试, 这使得企业所反映的盈余信息更加体现市场价值, 从而提高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又如, 企业利润是依据收入与成本计算出来的, 收入依据现行市场价格, 而成本费用若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符合配比性原则, 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 虽然包含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利润并不直接等于经济收益, 但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原则下确定的利润比较, 以公允价值报告的利润能更加接近经济收益的概念, 从而具有更好的决策相关性。

(2) 注重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新会计准则将企业无形资产的研发阶段分成研究和开发阶段, 重新规定了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和费用化部分, 对于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条件的部分允许资本化, 这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当期研发的真实费用及实际收益。同时, 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可以按照反映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方式选择其摊销方法, 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 这些规定大大提高了盈余信息的相关性。

2.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1) 公允价值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虽然提高了盈余信息的相关性, 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首先, 公允价值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变动性等特点及涉及较多的人为估计和判断, 严重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及合理性, 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其次, 我国当前特殊的经济环境, 如资本市场存在较大结构性问题, 市场机制不健全, 导致公允价值难以取得且操作难度大, 此时上市公司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则难以保证盈余信息的可靠性。最后,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将不确定的收益或损失计入利润表, 加剧了收益的波动, 必然影响盈余信息的可靠性。因此, 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 强调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 并且贯穿于整个体系当中, 可见盈余信息可靠性的重要性。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 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必然趋势。

(2) 充分的信息披露。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范围, 要求全面充分的信息披露。如新会计准则对损益的附加披露要求更加具体, 除“财务报告列报”之外, 其他各项具体准则几乎都有相应的补充披露要求。又如, 新会计准则以一项独立完整的信息披露具体准则对分部信息披露做出了全面的规定。企业披露分部信息时应当区分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 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同时规定企业披露的分部信息, 应当与合并财务报表或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总额相衔接。对于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分部的期间费用、资产和负债, 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总之, 新会计准则不仅增加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而且完善了会计披露要求, 从而提高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而影响了盈余质量。会计准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盈余质量。因此, 完善会计准则, 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是提高盈余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建议

(一) 完善监管政策, 加强外部监督

第一, 立法机构应当逐步完善证券监管法律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财政、审计、税务部门、证监会作为政府监督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 应充分发挥其监督、检查职能, 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方面加强管理与监督, 加大对企业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 加强对获取不当利益的个人及组织的约束, 针对资本市场中可能出现的非公平公正和弄虚作假的交易情况制定严厉的处罚条例。第二, 通过改进股票上市发行政策、配股政策及摘牌政策, 切实提高政府效率, 同时降低政府行为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第三, 健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法规建设,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确保审计质量, 从而提高盈余质量。

(二) 建设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 关于公允价值运用问题的焦点已从是否运用转变到如何运用上来, 会计理论界应继续加强对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的研究, 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相关性及可靠性等方面进行重新评估, 减少公允价值应用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力求既能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相关性, 又能保证可靠性。第二, 新会计准则变化大, 客观上提高了企业会计人员的执行难度, 给会计盈余质量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 应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 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及道德素质, 从而保证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第三,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整体上提升了会计盈余质量。另一方面, 新会计准则某些具体规定又不能保证提供完全高质量的盈余。因此, 新会计准则在理论体系、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协调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我们应立足国情, 稳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努力构建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

(三) 健全内部制度环境

要从根本上提高盈余质量, 上市公司自身需要加快企业内部制度环境建设。首先, 要建立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保证。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间的有效制衡机制。其次,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进行相应的全面预算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全控制及内部审计控制。只有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才能保证盈余信息的可靠性, 从而提高公司盈余质量。再次, 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起到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活动、协调内外审计关系的作用, 能使管理者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 从而保证盈余质量。

篇14:狠抓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

走出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的误区

现在,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容忽视的三大误区。

管理误区:1.认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就只是攻关小组的事,似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仅限于攻关小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包括:新产品开发设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生产技术准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采购供应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生产制造过程控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检验管理,使用过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计划,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改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审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成本,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可靠性管理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等等。我们还有很多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有待开展和深化。可惜不少单位误认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就只是管理部门设立一个人或半个人(兼职)在那里“对付”,像这样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吗?

2.认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在阻碍生产,好像加强管理就是在限制生产。其实,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促管理、兴科技,将关系理顺了就能促进生产,这与抓生产并不矛盾。同时,也只有将“事后把关型”的管理转变为“预防进攻型”的管理,才能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

3.认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吹牛扯淡,似乎不能立竿见影。君不知,提高质量、治理环境和保障健康安全是个慢功夫,需要从设计、生产试制、制造、检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严格管理、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质量、治理环境和保障健康安全。

操作误区:1.一些基层操作人员(及管理者)由于自己对技术管理统计方法欠缺了解,科学方法不熟悉,为了出成果,等待数据达到理想值时,再按科技管理方法编出一些成果,加之单位未能严格把关,导致“水分”增加,自己不按科学的管理程序操作,反过来又说科研成果是“水的”,甚至以点概面又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攻关是“假的”。

2.个别单位为了达标、升级、认证等目标,不是为振兴企业而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促管理、兴科技,而是为认证而认证。于是认认真真作假,实实在在的去搞花架子便屡见不鲜。现在,企业不搞升级、认证,但并不等于不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不抓管理、不搞创新、不兴科技。然而,有的单位一旦获奖之后,便不再向这方面投入,甚至削弱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部门。不少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者为支持改革而离开这“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生命线——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使其力量大大削弱。

3.个别厂级领导对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认识片面、不重视,但迫于上级要求,又不得不搞,故导致操作者“穷对付”,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对科技创新工作而言,新东西多、操作复杂,不但要理解、支持,关键还在于要为操作者、管理者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明白人,并按国际惯例操作。

政策误区: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国家、行业、部门直至企业难免存在一些不配套的政策,致使基础工业投入多、产量低,抑或某些产品对企业而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好坏并无大碍,这样就使得一些厂领导宁抓产量,不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更不搞科研。产品要参与“世界级”的国际竞争,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靠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靠名牌拓市场。

由于上述误区的存在,使我国许多企业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效期、消耗高、品种少、效益低、管理落后仍是一个严重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产品合格率和优质产品率分别达到98%和74%,而我国目前仅为71.3%和24%。据国务院权威人士披露,企业中不良品每年损失达2000亿元。中央领导针对当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尖锐地指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令人担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松驰,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有效手段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出口产品中掺杂、假冒名牌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信誉。

要走出误区就得贯彻“质量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创新求生存、靠科技促发展、用体系拓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的发展之路,用一流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建成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加强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

1.树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坚持“以质取胜”。

2.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组织,增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扭转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重数量的做法。

3.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培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复合型人才。

首先是重点培训厂处级领导和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层干部。其次是加快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骨干人才的深化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在企业培养国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审核员,使他们成为懂得现代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理论,又能运用生产实践的专门人才。

4.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注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改进。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是企业进行科技管理的依据,也是企业的产品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企业要不断地搜集和反馈用户对产品的性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以及消费者的心理等有关信息,才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还必须注重国内外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发展动态以及同行业科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发展动向等科技信息,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在决策上提供可靠的依据,能不断地推出深受用户青睐的具有超群特色的名优产品。

5.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研究,增强企业活力。

很多产品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并非技术原因,而是管理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不把有效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当务之急,不加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研究,不重视提高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就会失去活力、失去机遇,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6.加强考核力度,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发展。

要通过健全和完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与工资挂钩、与奖金挂钩、与行政职务晋职升迁挂钩,充分调动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领导要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出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事故要认真地抓,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及时整改。如果出了问题领导漠不关心,下边就会照样干,同样的问题就会再次发生。领导还必须抓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机构设置、力量配备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规划。要拿出方案,如何使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上台阶、赶超国际名牌、与国际上的大型企业集团竞争。要抓好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水平。还要建立一整套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否决和奖励制度,促进企业振兴。

7.加强管理创新,完善管理体系。

上一篇:餐馆促销策划方案下一篇:六年级描写父爱作文:父爱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