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园创建方案

2022-08-18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产业园创建方案》,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科技产业园创建方案

科技产业园物业管理方案(最终版)

***园区现阶段物业管理方案

一、园区状况

*******

二、物业管理服务原则

1、责权分明,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和责任明确;

2、服务第一,物业管理企业是代表业主为业主管理物业,是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

3、统一管理,陆通园区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的任何一部分都会联动其他部分,将本区域的建筑、设施、环境、治安、车辆等统一由一家物业管理企业负责,克服多头管理带来的许多弊病;

4、依法行事,因为物业管理遇到的事情错综复杂,在处理问题时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5、专业高效,物业管理涉及面比较广,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物业管理积极组织、协调和管理,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6、收费合理,物业服务收费遵循合理、公开、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三、物业管理重点

因本园区功能的特殊性,业主企业主要以生产、办公、客户接待为主,为此,本园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在于:

1、维护园区公共设备良好运行,满足园区的能源供应;

2、园区公共秩序维护,保护园区财产不受损失;

3、美化园区环境,提高园区形象;

4、完善服务,提高园区服务功能。

四、园区构架设置:

五、人员编制:

1、项目经理1名,兼任品质管理,具有物业管理经理岗位证书;

2、项目现场主管1名,兼任管理部部长,具有物业管理岗位证书;

3、会计1名,兼任文员;

4、物业管理员1名,兼任客服,具有物业管理员岗位证书;

5、秩序维护队长1名,兼任环境主管,维护员9名,外围保洁1名,内部保洁

2名,绿化工2名。

6、工程维修班长1名,万能工1名,高压、低压操作工证件。

7、商务部人员根据经营项目情况决定编制。

共计管理人员2名,员工18名。

六、管理服务具体内容:

1、项目经理职责:

1) 项目规划、方案制定、调整确定;

2) 人员培训及管理;

3) 财务的管理及费用收缴;

4) 服务品质管理;

5) 项目质量认证的执行管理;

6) 员工考核管理;

7) 突发事件处理;

2、现场主管职责:

1) 全面协助经理做好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2) 负责业主客户服务工作;

3) 负责项目管理部所有工作;

3、管理部服务内容:

1) 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对内协调园区关系,对外与市政、卫生、交通、

治安、供水、供电、供热、街道等行政部门相关事务的协调;

2) 业主接待、服务质量调查、意见收集;

3) 业主投诉工作的处理及回访;

4) 日常的行政管理;

5) 园区各项工作的具体安排监督执行;

6) 园区各项制度、服务项目及各项工作流程制定;

7) 各种证件的办理;

8) 各类相关服务信息发布;

9) 书刊信报和邮件的收发;

4、工程技术部服务内容:

1) 房屋本体的维护管理

2) 设施设备运行检查、维护、检修、记录;

3) 装修管理指导、监督、记录;

4) 变配电系统的运行、保养、记录;

5) 空调暖通系统的管理、维护保养、记录;

6) 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维修保养、记录;

7) 弱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保养、记录;

8) 消防自控系统的运行、维护、记录;

9) 电梯的运行、维护记录;

10) 其他需要维修维护的设备设施维护。

5、秩序维护部服务内容:

1) 门岗对人员、车辆出入查证、验证,对人员、车辆的控制管理做好记录;

2) 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对来访人员的严格管理,需各业主单位全力配

合;

3) 货物出入情况检查记录;

4) 按照巡视路线对园区进行巡视,对园区人、事、物等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5) 对园区车辆进行管理、疏导;

6) 监控室24小时值班,时刻监控要害部位及大门动态,发现状况及时处理;

7) 检查、管理、维护园区消防设备设施,合理处理园区各位置存在的安全

隐患;

8) 配合消检、电检部门企业消防安全检查和室内电检;

9) 园区公共财产安全管理;

10) 园区车辆管理。

6、环境部服务内容:

1) 负责处理园区公共场所、公共绿地、主次干道等位置的卫生、保洁工作;

2) 负责处理F4及综合大楼各层公共空间、卫生间、茶水间等部位的卫生保

洁工作;

3) 负责园区绿化的管理养护工作;

4) 垃圾清理、外运工作;

5) 园区害虫的消杀灭等工作。

7、商务部服务内容:

根据园区业主需要,利用园区现有资源,开展多种经营,为业主便民服务。

8、财务部:

1) 负责物业管理费的收缴;

2) 固定资产管理;

3) 代收代缴服务;

4) 项目资金管理、分配;

5) 日常的财务工作。

七、管理服务的目标:

1、管理服务费及代收代缴费收取率98%

2、房屋及配套设施完好率98%

3、维修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4、房屋零修、急修及时率100%

5、业主综合服务满意率两年内达97%以上

6、维修工程回访率100%

7、保洁率99%

8、治安案件年发生率,力争不发生

9、火灾年发生率力争不发生

10、

11、 年有效投诉率5‰ 投诉处理率100%

八、我公司在北京已于2007年完成ISO9000的认证,对各部门均有详细的管理

制度和工作流程及标准,有详细的作业指导。陆通园区在收费接管之后,我公司将按照通过ISO9000认证的流程标准对***园区项目进行管理。

第二篇: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金湖县实验初中

一、背景简说

我校确立“科技教育”作为特色创建基于如下思考:一是开展科技教育,是为了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提出的“苏北领先,全省进位,特色显著”创新创优活动的意见,以及县教育局、县科协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二是开展科技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发扬我校丰厚的科技教育传统,着力推进科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三是随着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把科技教育纳入课程管理,融入校园文化构建,有利于科技教育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思想更加领先。

二、主题名称

科技教育课程与校园文化建构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挖掘身边科技资源,有效开发与实施科技教育课程,营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形成学科课堂教学融科技、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校园科技节、智能机器人操作与制作等科技教育特色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努力使我校成为苏北一流、省内有名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

四、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罗梅英

副组长:徐洪俊

成员:邹修元鲜启国郑泽宏崔登乾

2.工作小组:

组长:徐洪俊

副组长:崔登乾

成员:李传俊鲜启才张风李振平王华

杨如军李书清华庆付黄永清万后湘

陈乔林姜广梅邵玉萍张劲松缪登松

陈太平吴春龙王小棚

3.涉及对象

有科技实践能力的学生,全体理科教师,以及有奉献于科技教育的文科教师、后勤人员。

五、活动时间:

2010年4月18日至12月18日。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4月18日-4月30日,制订方案、宣传发动。 学校领导班子在研究并确定“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来创建的前提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讨论研究并精心选定本学年科

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的活动项目:科技教育课程与校园文化构建。学校教科室作为职能“口子”,制定好切实可行的特色学校创建方案。学校领导在全体教职会上宣讲科技教育活动的构想,召开“科技教育”工作小组会议,明确目标、要求及具体任务,拉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的序幕。

第二阶段:5月4日-5月31日,科技教育,融入课堂。

1.将科技教育融入学生道德课堂。各班级用好用足用充分身边的科技材料,如,科技书、科技类杂志,特别是《中学生科学大众》杂志,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科技资料宣传片,利用班会课开展“科技新闻发布会”、“科技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领导小组从

七、八年级中,各选一个典型班级向全校公开教科教育或教学活动,展示该班级科技教育活动成果,以“点”带“面”,全力营造校园科技教育氛围。

2.将科技教育融入物理、生物、地理、美术、信息等学科的课堂教学。①任教物理学科的老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以电机为主的科技制作活动。②任教生物学科的老师,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开展以“生物标本”为主的科技制作活动。③任教美术学科的老师,带领学生写生,让学生发挥想像,画身边的科技现象,创作符合省、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要求的科学幻想画。④任教地理、信息学科的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地

球与空间科学,信息与未来科技,制作地球仪、科技课件等。以上学科要选出教师代表,展示学科教学与科技教育融合的课堂教学优质课,从课堂教学层面,来推进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

3.在科技教育融入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成绩优秀的教师,学校推荐他们参加县以上科技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他们自身科技创作与科技辅导的能力。

第三阶段:6月1日-9月30日,举办省“金钥匙”竞赛,开展科技综合实践活动。

1.做好省“金钥匙”竞赛初赛工作。根据县教育局文件《关于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加省第二十二届“金钥匙”科技竞赛的通知》精神,在做好报名宣传,确保

七、八年级学生参赛率不低于98%的基础上,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职能“口子”教科室与年级部一道,统筹安排,选聘好辅导老师(含课外),引导学生认真研究“初赛试题”,通过查阅资源、网上搜集的方法,来解答试题;引导学生通过科技实践活动来获得体验,去完成科技论文;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完成电脑设计题与科技创新制作题。学生完成初赛试卷后,于9月10日前交校教科室,教科室组织有关老师公平、公正阅卷,评出

一、

二、三等奖,并在校内公示,以此鼓励。

2.积极开展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各班级倡导并鼓励热爱科技制作的学生,在家长或教师的帮助下,至少成立一个3-4位学生为宜的科技活动学习小组,利用已学知识,从身边的生活现象中获得灵

感,制作小创作、小发明。各班级倡导并鼓励善于调查研究的学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至少成立一个,3-5位学生为宜的科技活动学习小组,调查研究身边的科技现象,确立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并撰写科技论文。以上成果为在第六届校园科技节上展示作准备。

3.做好省“金钥匙”竞赛复赛(县级赛区)工作。在省“金钥匙”竞赛初赛中获壹等奖的同学,校教科室组织教师对他们进行系列辅导,特别是引导他们参加动手制作训练及科技活动体验,以便于9月下旬在复赛中考出优异的成绩,展示出会动脑、能动手的科技创新能力。

4.学校添置智能机器人,同时也建立起校科技制作能手人才库,选出优秀者参加智能机器人操作与制作培训,力求在智能机器人制作获奖上有零的突破。

5.教科科室帮助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工作出色的老师认真总结,将他们的论文推荐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未来杯”科学教育论文比赛,以及市政府举办的科技论文比赛,力争获得好的奖次,获奖数不少于6篇。

第四阶段:10月4日-12月18日,举办第六届校园科技节成果展评,参加省、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总结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1.举办第六届校园科技节成果展评活动。活动期间,邀请省科技“大篷车”进校园,以激发学生的科技创作的激情。各班级将学

生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科技幻想绘画、优秀科技活动(做成光盘)、科技论文、科技制作,以及教师的科技制作或活动方案,一并在学校升旗广场上展评。具体安排见《金湖县实验初中第六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2.做好省、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工作。紧紧围绕该项竞赛的四个竞赛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县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力求在获奖档次与数量上有历史性地突破。

3.认真做好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的总结工作。在科技教育工作中,亮点工作要留有痕迹,即文字材料、音像材料。并将科技教育中的亮点工作及时在有关媒体上报道与宣传,推广学校的科技教育成果与经验做法。教师与学生的优秀科技论文、优秀科技活动方案,要推荐到省级杂志上发表。教科室与电教中心一道,将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创建工作,做成PPT,交校科技教育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审核、调整,并报县教育局,也以便校领导在有关研讨会上陈述,或参加县“创新创优”评奖。

以上活动安排只是设想,在实际工作中,还须调整与补充。

2010年4月29日

第三篇:广西关于科技支撑环境倒逼机制下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方案

广西关于科技支撑环境倒逼机制下

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方案

自治区科技厅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环境倒逼机制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我区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我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9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广西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依据,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工程为抓手,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强化科技基础,着力发展环保科技,为我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区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制约我区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保护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力争到2015年,研发一

1 批先进适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建成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研发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一批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通过科技攻关和创新载体建设,使得科技支撑我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健全。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金属尾矿资源高效利用和安全处置研究与示范。

1. 金属尾矿资源和尾矿库稳定性调查研究和评价。对全区金属尾矿库资源进行调查,查清自治区内主要金属尾矿不同时期的入选矿石成分、选矿工艺、回收率,尾矿的排放、堆存、管理及尾矿库区周边环境(包括地质环境)和金属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分析尾矿中有价元素的种类、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大宗非金属矿物的种类、含量、粒度与嵌布关系。建立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数据库,为金属尾矿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划分出自治区内金属尾矿库安全稳定性等级和相应的措施,为开展金属尾矿库原位修复提供依据。

2. 尾矿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对自治区内典型危险尾矿库开展尾矿库边坡、库底和坝基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并进行技术示范,稳定修复的尾矿库边部,确保库底不泄露和坝基稳定,成为安全性好的尾矿库。

3. 尾矿渣有价金属高效提取技术研究与示范。研发多种有价元素梯级回收技术及在过程中污染物减排节能的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浓缩和提炼技术,解决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和

2 锰矿尾矿有价元素难分离和难工程化的技术难题,并进行1-2套工程示范,使冶炼成本较传统技术下降20%,能耗下降30%。

4. 大宗尾矿渣无害化处理及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研发低成本、尾矿渣高浓度大泵量井下输送、无二次污染充填关键技术,结合金属矿山多为地采、采空区多并有较大储存空间的实际特点,为大宗尾矿渣无害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研发非金属矿物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高效利用大宗尾矿渣。

5. 尾矿库重金属污染阻隔净化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究以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扩散为主要目标的重金属稳定化和钝化联合修复技术与示范;针对矿区周边的中轻度污染耕地土壤,重点研究以防止重金属进入食物链为主要目标的重金属去除和阻隔化联合修复技术与示范;解决自治区内一些尾矿库处于岩溶区和防渗措施达不到要求,尾矿渗滤液渗漏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进一步改善尾矿库周边水体和生态环境,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6. 金属矿尾矿膏体堆存处置与重金属污染联合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开发绿色高效金属矿区尾矿膏体快速固化剂和重金属固定剂,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矿山日处理量、膏体的特性、地形、气候条件、处理场地的距离、处理场地的面积以及投资和维修方面等因素, 研究尾矿膏体输送与堆存工艺。研究水力旋流脱水和浓密脱水过程中的溢流控制与回用,以及尾矿在堆存过程中的重金属固化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系统快速恢复。

7. 尾矿库灾害远程监控装备和灾害预测技术研究。研究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尾矿库灾害远程监控系统,解决尾矿库地质灾害常规监测设备远程数据传输与纠错技术,常规监测设备耦联远程监控系统组建及其稳定性技术,尾矿库远程监控数据适时处理技术等。研究在远程监控系统基础数据上建立灾害预测与预警技术,解决尾矿库灾害数据预测理论与应用,尾矿库灾害灾变的安全判据与可靠度评价,尾矿库地质灾害前兆预报与安全预警技术。

(二)开展高能耗行业节能、绿色技术研发和示范。

1. 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研发。围绕石化、有色金属、冶金、建材、电力、制糖、淀粉等高耗能行业,加快节能技术和设备研发,突破流程工艺绿色化技术,重点开发特高压输变电、电机节能、余热废弃物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光伏电池及组件、节能工业锅炉、LED半导体照明光电子产品等相关技术。

2. 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与示范。研究和制定适合广西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标准,推动环保和废弃物回收利用型建材的研发;加快建筑可再生新能源利用技术,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三)开展重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1. 铝等金属矿产资源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构建。重点开展铝产品技术研发,铝合金新材料研究与新产品开发,铝合金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氧化铝新型陶瓷产品及超细粉体材料研发,铝工业生产和节能关键技术研发,铝的循环利用、赤泥资源化利用及三水铝土矿研发,

4 解决制约广西铝资源开发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2. 完善非金属生产行业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相关研究。重点开展糖料甘蔗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制糖生产过程控制与信息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制糖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及集成,甘蔗资源综合利用及糖品深加工研发与产业化,甘蔗糖能、糖酒联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糖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研究水泥建材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研究废弃混凝土循环利用,有效地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提高耐久性,系统解决混凝土中减排节材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木薯淀粉及木薯酒精生产废渣循环利用技术研发。

(四)开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

1. 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开展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技术研究。减少由于随意堆放有害物质渗漏等问题的发生,重点针对广西废弃物资源成分复杂、低活性、难处理的特点,进行废弃物的烘干、除害、均化、活化等预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

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共性关键技术、余热废弃物回收相关技术研究;加强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再生利用、无害化及稳定化处理、危险废物污染控制与管理、化学品与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支撑技术和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加大外来入侵植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积极推广外来入侵植物生产沼气发电及有机肥等技术研究。

(五)加强北部湾、西江流域及桂西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 北部湾沿海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北部湾沿海生态林防护,红树林生态保护与生态养殖、构建红树林等资源基础数据库。加强赤藻等海洋环境问题治理技术的研究,推进近海海洋环境自动检测体系、预警预报体系和标准的研究制订。加强近海海洋环境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

2. 西江流域及桂西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开展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林业碳汇和湿地生态、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等研究。开展大石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抗旱综合技术,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以及“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

(六)开展江河水环境污染防治及监控技术研究。

1. 江河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通过对广西主要江河水质水量、供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现状分布情况的调查与评价,摸清主要江河水资源质量特点、供水水源地、污染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建立江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和水污染预测、预警技术体系,为有关部门处理水污染事故提供相关预警信息和处理方案。

2. 河流突发污染物的紧急处理响应技术体系研究。开展高浓度有机废水和I类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以及污染处理技术研究,建立江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相应技术体系。

3. 岩溶地区地下河水质环境安全保护研究。研究岩溶区地下河水文情势变化及与地表水体的相互影响,加强地下河水质受污染胁迫的环境要素研究,提出地下河水质安全生态环境评估体系,杜绝地下河水质受环境污染隐患影响的对策,开展地下河水质污染防治和监控技术攻关研究。

(七)加强农村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管理、控制和修复技术研究。

加强农村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管理、控制和修复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农村土壤污染物来源、发生机理、污染特征,以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和管理方法;研究农村土壤污染物的归宿与迁移,研究开发农村废弃物的安全处置技术与设备,研究基于生物与工程措施的农村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失防控技术体系。

(八)加强研发平台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1. 强化研发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院所、社会力量建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示范基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技术创新平台,开展节能降耗、减污减排、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利用等技术攻关,为我区产业升级改造提供科技支撑。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国家“千人计划”及自治区“十百千人才计划”、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等重大人才计划的实施,把培养、引进环境保护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加强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为我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科技支撑环境倒逼机制下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科技在环境倒逼机制下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形成有利于环保科研工作和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格局。

(二)切实加大对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科技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加强对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科学研究开发的支持,有关科技计划要进一步加强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等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力度,切实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种创业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及民间资本支持环保科技产业,把发展环保科技产业作为科技和金融结合的重点,对环保科技产业化开发、成果转化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环保科技发展领域的科技信贷投入,逐步建立财政引导、企业为主、民间投入等多元化环保科技投入保障体系。

(三)切实推进环保科技交流、合作和转化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环保科技工作作为对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推进和深化环境修复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问题的科技合作。注重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泛北部湾、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的科技合作,创

8 新合作模式,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各类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的转化应用。

(四)切实营造有利于环保科技发展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环保科技工作进展与成效,引导民众关注、支持并积极参与环保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有利于环保科技发展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院校、科研机构、群团组织等,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科普讲座、展览宣传、成果推广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环保科技普及宣传,提升公众对环保科技认知水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惠与便利,提高全民生态伦理道德,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落实到日常生产生活中。

第四篇:科技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案

根据直文[2006]4号《关于2006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的文件精神,2006年市科技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立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任务,现将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进位?追赶”、创建“和谐文明机关”

为统揽,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建设“五型机关”、培养“五种习惯”、提升“五种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大局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贴近群众的原则。

二、主要活动

为使创建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见到实效,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扎实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好范文版权所有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读本》以及《廊坊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指导纲要》,进一步领会这些理论的深刻内涵。以基层党校为阵地,紧贴单位工作职能,通过选送学习深造、科技考察及业务培训等方式,加强广大干部职工对科技、经济和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在扎实开展学习动员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分析评议阶段和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整改,从而切实解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存在的七个问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进一步加强“五型机关”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推行服务承诺。在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通过公告栏和网络等形式予以公开,给群众以明白,增加服务的透明度;提高服务水平,抓好外在形象,强化文明办公“五步曲”和接听电话文明用语,不断丰富“三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乱放车辆)“四无”(无痰痕、无脏物、无污垢、无灰尘)“三化”(净化、绿化、美化)“第一接待人”、“第一承办人”的内涵。进一步完善机关制度化建设,加强我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各项工作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执行,真正做到工作规范、程序规范、行为规范和管理规范。变科技工作“弹性”服务为“刚性”服务,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效能,为社会提供全程化、优质化、标准化服务,推动科技部门服务意识和工作职能根本转变。

3、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加大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提升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工作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机关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培养“五种习惯”、提升“五种能力”。把学习当习惯,永葆终身学习力;把创新当习惯,永葆思想创新力;把敬业当习惯,永葆职业是第一生命力;把认真当习惯,永葆求精求细的工作作风;把团结当习惯,永葆工作的协调力。为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实现“进位?追赶”,建设“和谐廊坊”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4、开展争做文明公民活动。以人为本,立德践行,深化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的机会,大力开展“建设和谐廊坊,争做文明科技人”活动。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廊坊市民行为规范》、《廊坊市民文明守则》、《廊坊市民公约》为教材,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通过我局科技信息网等,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切实将创建全国文明城作为己任,使蕴藏在干部职工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到作文明人、好范文版权所有创“和谐文明机关”的行动上,引导广大群众从告别不文明行为做起,把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在单位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家庭做好成员,为提高我市的文明水平贡献力量。

5、开展树立身边典型人物活动。开展一次“典型就在身边”活动,积极加强正面引导,发挥身边典型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推出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或典型团队,用典型事典型人感召全局干部职工,激发全体干部职工投身科技事业的热情和信心。通过积极宣传身边典型事典型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而达到思想上的潜移默化,道德上的有效规范,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科技局局长王俊臣同志任组长,纪检组长杨凤宜同志任副组长,成员为各科科长,下设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关党委,负责科技局精神文明建设日常工作的管理、协调、沟通,报告活动的进展情况,督促工作任务的落实。

2、制度保障。狠抓学习制度。学习做到出席有考勤、读书有笔记、学习有心得、讨论有记录,适时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心得每人全年不得少于12篇12000字

。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制定干部职工行为准则、例会制度、党组会议事规则、局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奖励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等各种管理制度,保证机关各项工作都有制度可依。

3、活动推动。将全局争创“和谐文明机关”活动深入到基层单位,创建“文明科、室、中心、所、站”活动为主题,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内容涉及服务水平

、工作“闪光点”、廉政建设、卫生状况等项内容,年终组织评比并给予一定表彰和奖励。

4、信息反馈保障。通过网络和发放征求意见卡等方式征求科研院所、各县(市、区)科技局等服务对象对我局在工作方法、服务水平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提高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第五篇:**县创建科技创新示范县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将**县创建为科技创新示范县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全面提升我县科技发展水平,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府为主体,引导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全县优势和特色产业聚集,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实现“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县”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二、工作目标

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县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全县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显著提高;科技经费投入稳步增加,科

- 1

菜产业科技含量,实现蔬菜生产布局专业化、发展特色化、经营产业化。三是打造绿洲奶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加快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新建标准化养殖场2-4个,创建省级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个。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新建3-5家秸秆加工销售企业。积极推进奶肉牛良种化进程,建设乳肉兼用牛新品系培育示范点3个。四是打造红提葡萄生产示范基地。以**、**和**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为科技示范点,以红提葡萄品种为核心,鼓励发展反季节鲜食葡萄,建成一批省市知名的红提葡萄专业村;完善推广葡萄延后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动全县葡萄产业健康发展。五是打造**红枣原产地保护示范基地。大力推广红枣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建立***小枣苗木繁育、栽植、修剪、防虫、冻害防范以及采收、晾晒分级、包装、贮运、保鲜和初加工等生产环节的技术规范,加大红枣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商品率和产品品质。全县建成红枣专业示范村10个,建成红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良种枣苗繁育基地稳定在600亩以上。

2. 创建高科技农业园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一是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着眼于发展绿洲现代农业,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以**为中心,建设5万亩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个乡镇,面积达到30万亩。二是创建中国现代玉米种子产业示范园区。以入驻工业园区的种子企业为依托,重点打造10家左右 “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化玉米制种企业,实现优质基地与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切实提升**种子加工企业、**玉米种子在全国市场上的信誉度。引导种子企业

- 3

工作,使其成为我县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阵地,培育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群。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技术攻关小组等,开展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或委托开发,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培育企业自主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实施“企业自主创新团队培育工程”,每年培养5个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创新团队和50名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企业百名人才创新工程”等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企业开展创新型人才培育工作,通过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培训、锻炼和培养一批能满足企业创新需要的高级人才;实施创新型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通过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建立健全激励职工积极参与岗位创新、实现岗位成才的长效机制,有效激发职工自我提升素质的内在动力和创新热情。

(三)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根据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我县实际,重点选择现代农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领域,加大科技研发攻关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风电、生物质能等为主的新能源,培育一批新能源产业集群,使能源产业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主导产业。以县工业开发区和***、***为重点,集中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参与太阳能资源开发,扩大开发规模。以北部沿山地带为重点,根据风电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一批风电项目。到2015年,太阳能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兆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50兆瓦。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 5

育和发展民生科技产业,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作用,切实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问题,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实施全民健康科技工程。按照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实疾病防治前移和重点下移的发展战略,加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实施“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创新医疗器械推广应用,改善医疗机构装备水平,积极推动专用、便携式仪器设备推广应用,为现代健康医疗提供有效服务,逐步提高疾病防治科技创新能力。要调动多方力量,普及健康知识,促进适用健康技术和产品在广大农村和社区的示范推广。要加强体育科技研究开发,建立强身健体科技公共服务网络。

2.实施公共安全科技工程。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体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预警、溯源、控制等技术支撑和保障。加强安全生产技术、重大突发事故应急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防范和打击犯罪的技术装备。加强村镇宜居社区与住宅、村镇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居民健康与安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领域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提高村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人居综合环境质量;加强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推广,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善农村宜居条件。 3.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工程。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

- 7

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构建省、市、县互通的科技信息服务网,形成资源丰富、运行规范、使用便捷、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3.深入宣教,广泛普及科学知识。 依托“科普之冬(春)”、“科技下乡”及“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文明之风。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整合各类培训教育资源,加强现有培训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培训示范点优势,切实提高农民培训实效。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精心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实用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和创业能力,引导农民自主创业、致富增收。实施“11555”农村能人培养计划,筛选确定农村能人培养对象和科技特派员进行重点培养,以点带面,整体带动劳动者素质提高。

(六)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切实搞好科技服务工作 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行业和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支持专业技术协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发展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推广机构, 逐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成为开展研发、推广、服务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发挥科技型

- 9

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组织认定一批市、县级企业技术中心。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在科技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节,构建一批基层科技机构,加快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任务明确、运转高效的市、县级科技创新基地。鼓励发展各级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评价、技术转化交易、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技促进机构建设,构筑区域技术转移中介组织体系。强化技术市场、技术经纪、创业服务咨询、民间行业协会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规范科技中介服务市场,提高服务质量。

4.加快知识产权建设。把自主创新、利用外资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关注前沿技术、引进成熟技术、开发关键技术,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原创性研究开发,带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解决行业技术难题。加强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通过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科研成果发明人的相关权益,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舆论氛围。在鼓励企业和公民开展专利申请保护的同时,通过科学技术奖励和科技项目的申报,鼓励企业和公民开展专利成果的转化,力争培育3到5家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为主、具有科技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科技创新示范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另行文),并设立精干高效

- 11

其增加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买方信贷、金融租赁等新的合作业务,扩大银行授信额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担保市场等创新创业投资领域。

(四)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省科技进步条例》、《**省专利保护条例》和《**省科技奖励办法》,研究制订科技创新人才奖励制度,重点奖励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创造者、实施者和中介服务者,以及在依靠科技创新创建国家、省名牌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和个人。认真落实《**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突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结合,加强经济政策支持自主创新的力度,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促进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全面落实企业在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税收激励政策。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行动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研究环境,培养选拔一批省级、市级科技领军人才。加快科研推广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和优化职业技能教育资源,加强企业紧缺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做好中青年学术、技术、管理带头人培养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要建立人才引进发展资金,用于保护和吸引

- 13

上一篇:客户态度不好怎么办下一篇:康复科应急处理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