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2022-05-15

小编精心整理了《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淄博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先后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功能玻璃产业基地。

第一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高科技产业发展与政府的作用

高科技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但其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着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主要选取具有可比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韩国和印度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得出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即政府需要在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引导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人才等多个方面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政府作用;风险投资;知识产权

于 军(1964—),男,山东平度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副研究员,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100080)邱菀华(1946—),女,江西南昌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3)

随着信息革命步伐加快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日趋激烈,高新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

我国提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有: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即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科技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高科技产品出口额比重逐年上升。[1]见下图1所示:

然而,我国目前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加快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中国政府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首先必须对我国当前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有个明晰的认识。

一、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863”计划、“火炬计划”和“产学研工程高科技产业化计划”等一系列高科技计划,我国在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人类基因组测序、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等。然而,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制约了高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

1.高科技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融资平台

高科技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和资本密集的产业,它具有高风险、高收益且生命周期长的特点,所以决定了其融资方式主要是风险投资。从总体上看,我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有限,资本结构单一。资金的缺口仍非常大,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存在着风险投资公司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为风险投资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太少、熟悉风险投资的人才严重匮乏、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等问题。[2]总之,目前我国在融资方面的体制还不健全,操作不够规范,科技成果推广率低。

2.高科技产业发展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等。[3]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量年增长速度快,平均达到37.2%,但授权的核心发明专利不多。[4]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保护范围比较小,权利内容较弱,保护期限较短,权利限制条件不严格;第二,知识产权保护执行不力,如我国的知识产权争端的解决机制不健全。

3.我国政府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功能不完善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也有少数企业脱颖而出,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落后。总体来说,我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还没有到位,国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尚未落实。我国科技供给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对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技术支撑乏力;国家科技计划的立项缺乏全面的论证,相当一部分项目偏离支柱产业必须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执行国家科技项目的主体基本上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在重大产业技术攻关上的主力军作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产业化进程缓慢,我国高科技成果商品化率为20%左右,产业化率为7%左右,而与发达国家平均60%-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差甚远。[5]

4.高科技产业发展缺乏充足的高科技人才

众所周知,在我国教育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才流失却很严重。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科研投入相对不足,科研经费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人才队伍的扩大;第二,缺乏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使人才队伍不能有稳定的发展;第三,人才的流动性不足,限制了科研人员的交流和创造性的发挥;第四,人才的国际化方面的工作不足,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二、外国政府在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先进经验

众所周知,韩国电子行业和印度软件行业均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为何我国高科技产业与他们的差距如此巨大?这里着重分析韩国和印度两国政府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经验教训,给我国政府以启迪和借鉴。

(一)韩国政府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措施

韩国是发展中国家中依靠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7%,高于5.8%的世界平均水平。[6]

1. 韩国政府在促进风险投资方面的做法

(1)创业资金上的支持。金大中总统亲自主持召开韩国政府第一届全国中小企业代表大会,提出筹措1万亿韩元的风险企业投资基金,对企业从过去的融资、直接支援为主改为投资、间接支援为主,以公共基金为启动基金,形成官民共同的投资基金。加强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的建设,增加风险基金额。

(2)金融政策上的支持。主要有利率调整、优惠贷款和税收优惠等。1999年,韩国政府就把年均贷款利率维持在4%~5%的超低水平上。

(3)提供法律保障。韩国政府大力加强科技立法,还于1999年专门颁布了《科技创新特别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发展中小型风险企业的责任。

(4)对风险企业的信息、技术支持。努力构筑风险企业信息网络,通过Venture-Net、Techno-Net等八个网站向企业提供产品、市场、经营等信息;大幅简化对风险企业优秀新技术认证产品的审查手续。

(5)韩国政府对二板市场的支持和管理。韩国的二板市场又称高斯达克(KOSDAQ)市场,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二板市场的发展铺平道路;同时,既引导风险企业在二板市场上融资,又针对二板市场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不公正交易的监视,健全企业上市与退出的登记制度和提高信用评价的可信度。

2. 韩国政府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实现知识和技术资源的产权化和资本化,进而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已成为韩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法律制定,为取得、保护和使用知识产权创造良好的条件。

(2)积极打入国际知识产权相关组织,争取国际空间和发言权。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2003年韩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已达2947件,位居世界第七。

(3)运用核心技术专利引进战略,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双重发展。例如韩国三星的CDMA从美国引进后,始终坚持市场和研发两条路并进,经过几年的磨练就已掌握了从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到手机外观设计的全套本领。

3. 韩国政府的政策及导向作用

(1)重点开发关键技术。

(2)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目前,韩国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

(3)大力推行国际科技合作方针,充分利用他国优势为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

(4)确立及强化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体地位。

(5)大力培养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管理,增强科研后劲。这是韩国政府所公认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

(6)实施了一系列高科技产业奖励措施,并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补助等措施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二)印度政府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

印度软件业现已居全球第一,近几年的增长率都达到50%(世界软件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是20%)。麦肯锡公司预计,到2008 年,其产值将达到850 亿美元,其中出口为500 亿美元,将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7]

为什么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印度软件产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先进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学习。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1)实施积极的财政和投资倾斜政策。例如,为鼓励软件的出口,印度政府在税收上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2)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行为的连续性。印度发展软件业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政府投资,由于政府执行了一系列积极引进外资和鼓励国内软件企业发展的政策,使投资主体不断增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3)制定积极的软件产业政策。印度政府最成功的计划之一是软件技术园区计划。十多年来,印度政府通过实施“软件技术园区计划”,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8个软件技术园,其产值平均增长率在50%以上。目前,印度软件技术园区的出口额占印度计算机软件总出口额的70%以上。

第二,充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1)高度重视培养人才。(2)培养尖子人才的教育政策。五十年来印度执行的是一种培养尖子人才的教育政策。印度政府每年用于教育的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其中的2/3被用于高等教育。(3)吸引留学人员回国。(4)通过国际合作计划,吸引国外人才,培养国内人才。

第三,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是通过“立法作保障,司法、行政、民间三方积极互动、紧密配合”来完成的。正是通过其版权法及其严格执行,印度软件的盗版比率降低了30%,这不仅使印度软件产品免受制裁,源源出口美国和欧洲,同时使以美国软件厂商为首的西方跨国软件企业到印度投资设厂及建立软件研发机构,大大促进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

总之,韩国和印度的高科技产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同本国政府的作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作用。

三、我国政府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在项目融资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风险投资越来越重视,有关问题已经写入十六大报告。那么,政府应如何建立适应发展要求的风险投资体系?

1.建立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制环境

当前,风险资本的法律形式问题,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风险资本组合的法律形式问题,第二个层面是激励约束制度的法律形式问题。在组合方面,虽然我们有很多重要的文件,但是始终不能从操作层面上根本解决。另外,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我们去年对有限合伙行为的重新规范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还在法律上面存在着模糊概念和一些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政府从法制的角度来改善风险投资环境。例如:修改和完善风险投资保险的法律制度;完善有关知识产权法律;建立对风险投资税收方面的法律制度;规范风险投资运营机制的法律制度;维护和重建信用准则的法律制度;完善企业制度,尤其是股份制方面的法律表现。

2.建立适合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科技环境

具有创新性、可转化性和市场化潜力的科技成果,是风险投资的前提和基础。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众多,每年都可以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但由于缺乏资金和经营管理经验,缺少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每年将科技成果转化得很少。另外,我国许多企业资金雄厚,熟悉生产经营管理,了解市场需求,但缺乏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经济效益欠佳。

因此,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如: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所挂钩;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所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等等。此外,政府还要对高技术成果的转化和高技术企业的建立予以适当的财税支持。科技工业园区融人才、知识、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集约化和高效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必然成为风险投资由点到面扩散的基地和先行区。

3.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1)在活跃主板市场的同时,尽快建立和完善二板市场。风险投资能够顺利变现退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二板市场及主板市场之外的创业板市场的建立。

(2)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通过被投资的创业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售出股票,是最佳退出方式。但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企业上市要求较严,因此,应开辟风险资本退出的主渠道——产权交易市场。这样可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获得资金支持,也为风险资本的转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鼓励多种融资方式。比如:a.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把民间的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b.鼓励机构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其最佳来源是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 c.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也是风险资金的重要来源;d. 政府按照风险投资发展的不同时期来参与风险投资; e.积极利用外资。

(二)完善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

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特别是韩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探索成果,中国政府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1. 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大力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切实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

2. 进一步完善立法。我国现行的各种知识产权单行法之间存在某些不协调乃至冲突的地方,使司法机关无所适从。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有利于协调各单行法。

3. 实施的完善。第一,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可使知识产权审判的民事、行政、刑事理顺以及使专利复审、商标评审最终具准司法性质,并可减少法院的审判成本和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第二,建立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包括:a.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b. 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c. 使这些成果“产业化”(进入市场)。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三)加强政府在高技术项目类型选择(方向引导)中的作用

为保证发展的高技术项目既适合科技园区或某个城市的发展,又能吸引到足够的风险资金,政府需要花大力气对方向进行引导。例如:第一,成立由一些熟悉项目评估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机构;第二,重视评估该产业对绿色GDP(即综合考虑环境影响与GDP值)的影响;第三,应当引导那些有助于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的建立。

(四)政府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作用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来说,更是如此。政府应该在吸引人才方面发挥战略性作用。

1.有效吸引海外科技人才

目前,我国人才流失非常严重。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灵活措施,有效利用国外人才资源。如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坚持回国服务与为国工作并举的方针,开展合作研究、委托项目、学术交流、咨询考察等多种形式吸引人才,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人才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2. 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

提高“海归”人员的待遇是必要的,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全面提高国内人才待遇才是根本解决办法。此外,政府还应为有志之士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创设出硅谷式的创新区域环境。其一,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知识人才链。其二,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和信息网络。其三,形成与高技术开发配套运作的服务系统。

3. 注重人才结构

政府还应当注意引进人才的结构问题。各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引进人才的结构,不要一味的只注重“高、精、尖”人才。

四、结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高技术项目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产业的推动乃至国家技术经济的进步都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技术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特别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政府需要在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引导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人才等多个方面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高技术产业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发动机。

[参考文献]

[1]http://www.sts.org.cn.

[2]郝泽军.论中国发展风险投资的制度环境 [D].湖北:武汉大学,2001.

[3]Crawford, Merl C. The hidden costs of accele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2, 9:188—199.

[4]中国工程院课题组.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4,(10):21-26.

[5}王冬芳.高技术园区政府治理模式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刘敏,刘蓉.科技工业园区的新发展-软件园机器规划建设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彭 勃】

作者:于 军 邱菀华

第二篇: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淄博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先后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功能玻璃产业基地。2010年淄博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获科技部批准,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跻身于国家级创新团队行列。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淄博高新区位于淄博市张店区北部,目前辖区面积121.13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術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7.04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西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东距青岛国际机场210公里,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205国道以及新泰铁路、淄东铁路在区内交汇贯通。据悉,2019年,淄博高新区共有市区重点项目181个,计划总投资1098亿元。截至2019年年底,36个市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82亿元;新建项目开工建设23个,数量列全市第一,项目开工率100%。23个市重大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3个续建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内外装修或生产调试;完成到位外来投资额160亿元,引进重大产业项目50个;新增签约项目43个,重点在谈项目79个。

近年来,淄博高新区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力打造特色产业创新集群,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在30%左右。现有各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营业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79家,上市公司13家,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合作,西门子、美国GE、荷兰DSM、芬兰美卓,意大利伊玛和中国化工、中国中材等2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内外大企业先后进区发展并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

作为高科技发展的窗口,淄博高新区投资80多亿元,按照专业化划分、孵化器、加速器国际化运作模式建设的先进陶瓷、医药生物、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6个特色产业创新园已初具规模,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进入国家高新区前列。区内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拥有国家级研究中心12家,院士工作站20家,省级研发中心72家;市级研究中心74家;与高校院所共建国家级研发机构8家,共建省部级研发机构24家。积极实施科技创新“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按照“国外孵化、国内加速”的模式,在美国和德国分别规划建立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科技孵化器,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经济合作。

据悉,在2019年淄博市重大科技成果获奖项目名单中,淄博高新区组织申报的26项科技成果中有22项列入名单,获奖率高达85%,获奖项数在全市各区县获奖总数的占比高达44%。其中,重大科技发明成果4项,包括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重大科技创新成果17项,包括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重大科学技术国际合作成果1项,也是全市唯一一项重大国际合作成果奖。

逐步形成创新集群

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同时,淄博高新区把推进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高标准编制完成了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导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聚力建设新材料科技城,以新材料为主线和龙头,统筹带动新装备、新能源、新电子、新医药四大关联产业,着力打造“三个千亿、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全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高地。规划建设的功能玻璃、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先进陶瓷、现代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分子新材料7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铝加工、钛合金和不锈钢3个有色金属新材料板块初步形成。

清华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微纳米系统(MEMS)制造产业化基地和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可降解塑料、新能源电池、氮化硅、高效节能开关磁阻电机、高效无毒脱硝催化剂、纳米无机非金属材料、航空铝、航空钛等25条高端产业链条正在快速拉长、膨胀、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成为省内唯一一家内陆保税物流中心。中国·淄博太空港、印象齐都出版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汇金大厦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

目前,区内已形成了新材料、现代医药、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创新集群。

优化流程审批加速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次办好”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再造施工流程,容缺施工图审查办理审批手续。

所有工业项目、政府投资或政府主导项目、市政府重大项目(不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可容缺施工图审查办理施工许可审批手续。建设单位在完成施工图报审并取得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具的受理凭证后,可容缺《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由建设单位承诺在开工前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同时,淄博高新区落实施工图多审合一政策,提升施工图审查效率。目前淄博高新区已经将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的消防、人防、技防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行“多图联审”,将逐步做到“网上流转、联合审图、数字交付、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方便服务对象,压缩联审时限,降低企业办事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淄博高新区还建立“联合审查”模式,根据项目类型、规模等,住建、行政审批部门同步安排相应的图审机构进行技术审查,同步进行形式审查、消防设计审核。技术审查机构按规定时限分别出具审查审核意见。

开创人社服务“新速度”

2019年,淄博高新区人社局在人社业务综合柜员制改革基础之上,持续开展“找难点、疏堵点、变亮点”活动,在如何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上下工夫,瞄准办事群众和参保企业诉求,不断提升高新区参保满意度。

自2019年3月起,淄博高新区参保人员可在人社服务大厅一次性办理社保卡的申请、制卡、激活、补卡、密码变更、无余额卡注销等相关业务,制发卡时间由3个月缩短至3分钟,激活金融功能3分钟,合并办理约5分钟,仅需8至10分钟便能完成电子银行开立业务,避免了办事群众在社保经办机构和银行服务机构之间的重复跑腿。2019年即时制卡发卡共计300余张,给区内广大参保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为让服务“跑出”加速度,淄博高新区瞄准群众办事“堵点”和“痛点”,大力推广应用“温暖淄博人社”“淄博医保”等功能实用的手机APP、“淄博高新社保”微信公众号、电子社保卡和医保电子凭证,提升“掌上查”“掌上办”服务水平,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办理人社业务,并印发企业网上缴费对公账户支付缴费使用手册,指导参保单位按流程进行网上缴费操作,协调财政部门和邮政EMS,在年初预算中增加项目经费用于实现网上缴费单位的社会保险专用票据的寄递,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参保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零跑腿”,让辖区企业在“在办公室”办理人社业务。

未来,淄博高新区将继续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特色产业创新园区和现代科技城的目标任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招商引智为根本途径,以富民强区为根本目标,大力实施“六五三五”创新和发展赶超工程,举全区之力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环境,使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现代化气息浓郁的高科技园区巍然屹立。

第三篇:关于“西部高科技产业论”的再思考

摘 要:西部地区由于人才、资金、制度体系和法律环境 等方面的问题存在,并不完全适合发展新型高科技产业。因此,西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摒 弃" 西部新兴高科技产业论"的观点,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逐步升级到 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不仅不相冲突,而且是最终走 向高科技产业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高科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风行一时的"西部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论",由于与当前的知识经济和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热潮相适应,存在一些看似充分的理由,而且得到较广泛的认同。但若经过深 入分 析就会发现,这种论断严重脱离西部经济发展的实际,甚至可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 响,因此需要进行再思考。

一、西部大开发中"高科技产业论"的依据

综合西部大开发中的相关报道和有关论文可以看到,"西部新兴高科技产业论"的主要观点 可以总结为:在世界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西部地区经济必须采取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模式,而要实现这种赶超战略,只能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和民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方式,最终实现产业结构迅速升级换代,这样,西部才有希望赶上东部甚至走到东部之前,才有希望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为此,"新兴高科技产业论"的支持者提出了许多看似充分的理由,其主要论据可以归纳如下:(1)西部落后的原因在于人口众多,但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发展高科技产业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才能避免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开采,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西部地区的希 望。只有这方面的产业迅速发展了,西部才有可能实现跳跃式发展的赶超战略。"以高科技 为标志的新兴产业的兴起,其意义将不仅仅是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同时在推动以国有经济包括上市公司为主体的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①(3)西部地区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三线建设中 西部一些地区聚集了大量科技人才、资源和条件。(4)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为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这就是第三次浪潮、信息时代网络化带给西部的希望,它超越时空和地缘因素的限制给西部在未来开发中提供直接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产业上寻找突破的可能。"②通过建立西部的数字图书馆、网 络学校、网络研发中心等,使技术研究和开发脱离地理区域的限制,从而为西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我们认为,"西部新兴高科技产业论"虽然给予人们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但考虑到西部的具 体 情况,这种观点不仅在理论上缺乏支撑基础,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下面我们从多个方面 进行分析。

二、高科技产业的科学内涵与发展条件

"高科技产业是在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的 总称。"③而高科技产业化是把生产和最终产品建立在坚实的高技术基础上的过程,包括企业生产、产品扩大和产业渗透三个环节。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研发出某个高新技术产品或某一高新技术工艺, 也不在于单个企业是否能将其从实验室转入生产环节并投入市场,而在于是否能够以该高新技术为核心进行充分应用和扩展, 从而形成企业群或企业集团。高科技产业化的过程带有相当的残酷性和惊人的跳跃性。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了解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条件,从各国及国内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技术、人才、资金、设备 是高科技产业化的基础条件;(2)制度体系和人文法律环境是高科技产业化的根本保障;(3)政府支持是高科技产业化的关键条件。

三、关于"西部高科技产业论"的再思考

1关于人才的思考

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高科技产业化,首先需要解决人才资源问题。"西部新兴高科技产业 论"通过对西部一些省份的人才密度,尤其从对高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分析提出西部具有人 才条件。但分析本文认为单纯这样分析是不可取的,以陕西为例来说明:(1)陕西以科技人才为主要指标的综合科技实力名列全国第3位,而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999年 却排名倒数第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39个百分点。(2)陕西科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与三线 建设有关,这些人才多属老知识分于。在知识革命、信息爆炸和产业升级越来越快的今天,西部相对闭塞的环境使这些科技人员的知识更 新以适应高新科技产业发展需要有很大的阻力。(3)"孔雀东南飞"导致人才大批流失。90年代前5年,全省年均流出人才4895人;1996年以后的几年有所减缓,每年流出仍达2400人左右。

这些事实一方面反映出人才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才数量和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合经济发展,更不用说适合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西部大开发中,西部许多省区都在调整人才政策,希望吸引东部人才到西部去创业。但是,吸引入才,一靠待遇,二靠机遇。在机遇和工作环境方面,显然东部整体上远优于西部,而在待遇方面,由于西部当前经济底子薄,效益低,财力困难,目前难以大幅度提高大批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科技人员和业务尖子的工资待遇。因此,西部虽然部分省份人才密度较高 ,但由于结构、流失、适应性、配合性、知识更新等各方面制约因素,要依靠现有的人才资 源和基础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高科技产业化是非常困难的。

2关于资金的思考

一般意义上讲,高科技意味着高投入。西部地区本身就是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因此,要西部脱离本地区实际 ,投入大量资金,甚至赶超东部去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高科技产业化是非常不现实的。从经济总量上看,1998年,西南6省的GDP总值为9639.52亿元,入均GDP为3969.8元,远低于全国人均GDP 6361.3元的水平④。

从经济结构上看,1998年,西南6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占GDP总值的26.13%、41.14%和32.73%,与全国一、二、三产比例18.4%、48.7%和32.9% 相比,西南地区农业产值比重过大,制造业和建筑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比例则基本与全国 一致,但这是低生产水平下的一致。西北6省情况与西南地区情况基本相同。经济水平的低 下和制造业的发展不足,无法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和产业链衔接支持。从资金来源的角度看,一个地区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资金供应渠道不外乎以下几个:自身积累、财政注资、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外资。自身积累方面,19 97年面部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全国的13.4%,远低于东部地区65.1%的数值;银行贷 款方面,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97年占全国的15.6%,而东部地区为57.1%;证券融 资方面,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数额占全国的4%,东部却占84.4%⑤;利用外资方面 截至1998年底,西部地区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16.93亿美元,仅占全国的3.8%;实际利用 外资87.65亿美元,仅占全国的3.3%。可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资金供应量严 重不足,资金来源有限。从资本形成的角度看,西部的资本形成总额和资本形成率都是很低 的。资料表明,在1998年,东部地区11个省资本形成总额为21489.57亿元,占全国的58.2 4%,西部地区12个省资本形成总额为6329.53亿元,占全国的17.15%,不足东部地区的1/ 3。此外,西部资本生产率低下,难以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不可能依靠自身滚动发展来实现对高科技产业的再投资。因此,西部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面对资金来源有限、资金供给不 足和资本形成率低下的严重挑战。

3制度体系与法律环境的思考

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还需要一个适合其产业化的社会环境,包括开放的社会思想意识、良 好的体制环境、市场导向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发达的技术交易商场以及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体系等等。而西部在这些方面的制度供给都非常不足。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中国东部沿 海地区已率先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但在西部不少地区,长期以 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旧的管理体制和旧的思想观念至今仍广泛存在,并严重制约着当地 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西部地区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经济外向程度低,经济发展具有封 闭性和半封闭性。这些桎梏和障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改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 会意识形态、制度体系和法律环境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全改观。因此,西部的整体 社会环境对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高科技产业化不利,至少不比东部地区优越。

4关于东部竞争的思考

目前,东部地区在传统优势产业上普遍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局面,出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考虑,东部许多地区都将高科技产业列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势必面对东部的直接竞争。而由于东部地区在思想意识、创新机制、产业配 套、资源占有、社会经济、法律环境等各方面的优势,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西部发展新兴 高 科技产业将导致在新的层面上又一轮的重复建设,并破坏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损害西 部整体经济的发展,反而造成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1)无论是在高科技产业所需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的占有和储备上,还是在 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优化配置机制上,东部地区都远远优于西部。(2)东部已经初步 建立了适应市场机制的一整套社会经济法律体系和创新机制, 高科技产业化的基础条件--社会意识、生态环境、交通通信、信息化程度、科研机构改革 、居民教育文化水平和人力素质等。而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至今仍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 西部人在观念上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在闭塞的环境中思想易变得保守,不敢或不愿尝 试新的东西,这种社会经济法律环境显然是不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3)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东部的企业参与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都非常强,企业技术创新体制也基本形成良性循环。而西部地区国有资产比例过大,所有制结构和产权体制不合理,企业对市场的反映迟钝,内在创新动力不足,对现代高科技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小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和东部相距甚远。(4)高科技同时意味着高风险,而在风险承担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上,东 部在整体上要远远优于西部,东部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更能承受高科技的风险损失。

四、结论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国家将鼓励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鼓励东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附加值和高智力含量的新兴产业和信息、金融为主导的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从而促使东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逐步转向中西部,实现一轮新的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创造新的发展机制。"并以"地区倾斜政策向产业倾斜原则"为原则,以产业政策配合区域政策,统筹规划并建立地区合理分工体系,实施符合地区特点和比较优势的发展政策。《纲要》反映了中央对东西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鼓励东部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而支持西部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逐渐升级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优势互补。

虽然东部地区本身也是靠劳动力密集型经济起家的,但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奠定了工 业向高新技术化发展的经济技术基础。因此西部地区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摒弃"西部新兴高科技产业论"提出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地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逐步升级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实际上,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不仅不相冲突,而且是最终走向高科技产业的必经之路。这里反驳"西部新兴高科技产业论",主要是反驳那些在西部大开发中,不顾西部地区的实际,全力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或将新兴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作法。我们并不反对西部省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展一些技术水平与本地区实际相适应的科技产业,或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做准备,"技术水平与本地区实际相适应的科技产业"与"新兴高科技产业"毕竟是有区别的。实际上,西部的一些省份、一些地区根据自己在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与本地区省情、市情相适应的科技产业 ,还是非常有必要的。①《如何迎接西部大开发》,兰州商学院,孙洁,引自Internet

②《西部崛起的曙光》,苟小泉、刘辉,《陕西日报》2000-02-18

③《知识经济下的高技术产业化》,王建伟、张永成,选自《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 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第628页

④数据均源于国家统计局《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下同

⑤数据来源:《1999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Re-Study on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y Ind ustry in Westareas

DAI Tian-yu1,LIU Ling-yun2,WANG Li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 jing 100084 China;

2. Institute of Application Economy of Beijing Zhongding, Beijing 100084 China)

Key words: westareas development;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dense la bor industry

(责任编辑、责任校对:书明)

收稿日期: 2002-07-19

作者简介:戴天宇(1973-),男,湖北云梦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 士后,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服务链管理;刘凌云(1966-),男,河南驻马店人,经济学硕士,北京中鼎应用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区域发展经济学和零售业态经营模式分析;王力(1970-),男,天津蓟县人,经济学博士,北京中鼎应用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研 究方向:区域发展经济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分析。

作者:戴天宇等

上一篇:lte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医学遗传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