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文章结合青岛农业大学实际,从实验教学、课程教学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出了加强此专业管理的建议。

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谈毕业生对文献资源的利用

摘要: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衡量一个大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毕业生完成学业并取得学习文凭必不可少的考核项目。顺利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离不开丰富文献资源的支撑。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利用文献资源的手段和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本文旨在这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认识,谨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毕业生;毕业论文;文献资源;利用

作者简介:初吉斌(1975-),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馆员。(辽宁 大连 116052)

毕业论文设计不仅是对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核,还能够培养和检验大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调查研究、查阅、获取、分析、综合文献资料的能力;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规范的正确选择的能力;本专业常用手段、设备的应用及相关实验数据的获取及分析处理能力;外文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报告的能力;语言表达、思辩能力,阐述观点准确、清楚回答问题的能力。但一篇好的论文需要大量的、精确的文献信息来支撑,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文献资源对毕业论文的作用

1.文献资源与毕业论文的关系

文献资源检索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先期工作,文献资源是学习和研究毕业论文的基础,没有文献资源就无法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所有的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都将根据搜集到的文献资源来开展。文献资源越丰富、越适应需要,毕业论文撰写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可能性离不开对某一领域过去的研究成果、研究背景进行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利用,这对于较好完成毕业学术论文有重大意义。也就是说在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成果等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均与文献资源有着密切关系,必须预先做大量的文献资源检索工作,以便了解、分析和评价所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和新颖性,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无法了解课题的学术意义、学术创新和国内外最新进展,也无法了解课题的最新动态、进展情况和难点所在,从而导致所选课题不科学、不合理或不切实际,使整个毕业论文的研究毫无意义,白白浪费精力,无法形成有价值的论文。所以说,文献资源是撰写毕业论文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毕业论文的撰写依赖于文献资源。

2.图书馆与毕业论文的关系

毕业论文能否顺利完成需要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和信息资源支撑,而信息资源的获取的最佳途径则是有效的利用图书馆,如图像资源、电子资源、文字资源等。图书馆不仅要保障信息量的储备,还有责任和义务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帮助。这个指导和帮助应在论文整个过程中都有体现,因为只有图书馆员才具备较高层次的图书情报知识,才能较好地指导毕业生在整个论文过程中的文献检索,给予毕业生文献信息获取方面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是大量的,但面对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源,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只能通过文献检索来解决。若采用传统的检索途径,如工具书检索室、期刊阅览室的印刷型检索,显而易见效率是低下的,而数字化资源检索却十分方便、快捷。现在利用效果较好的检索系统有数字化学术期刊(CNKI、VIP)、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文电子图书(超星、书生、apabi、数图)、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万方数据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外文信息资源检索我们一般只介绍EBSCO 数据库(BSP、ASP)、CALIS 西文期刊篇名目次数据库(CCC)、IEEE、ProQuest 等。对于这些具有公认学术价值的全文数据库,都可通过篇名、关键词、作者、刊名或书名等多种检索途径直接进行检索,也可通过布尔检索及检索年份限制获取更为精确的文献信息,可直接阅读、下载或打印全文。这一切都需要图书馆来提供和支撑,可以说,图书馆是毕业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毕业生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

目前,高校毕业生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不是很理想。造成这种现象既有毕业生的原因,也有图书馆方面的原因。

1.毕业生方面的原因

(1)主动学习检索能力的热情缺乏。当代大学生整体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热情,逃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已成为普遍现象。据了解,多数图书馆都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但同学们对此的兴趣不大或厌烦,使该课程开设的效果很不理想,从而导致多数毕业生对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没有掌握或掌握不是很好。

(2)撰写毕业论文的态度不够端正。据有关报刊报道,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撰写的学位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反映在论文内容具有缺乏独特见解和原创性。分析其内在原因,既有学生对撰写学位论文目的意义认识和写作技巧上的不足,也有文献检索和应用能力的欠缺。原因主要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识不到位,态度不够端正,精力投入不足。多数高校的毕业论文写作都安排在毕业前的几个月,此时毕业生忙于考研和求职,这使得学生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中。此外,由于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对求职的作用不太大,一部分学生也就没有心思去做更多的研究,在及格万岁的态度怂恿下很难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很多学生为了增加工作的筹码,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考证、考级上。使得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研究投入的精力较少,在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方面投入的精力更少,不能很好地静下心来撰写论文。另一方面是文献内容分散,增加了信息检索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剧增,学术研究也向专业化、分类细微化和综合化等多元方面发展,专业期刊登载论文的内容也存在交叉渗透的现象,这就给毕业生选择文献内容、查找参考资料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2.高校图书馆方面的原因

(1)对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众所周知开展文献资源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高校图书馆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只将图书馆文献资源检索课作为选修课程,而学生选择选修课程只注重实用性、兴趣性、易学性等,因此,参加文献资源检索课学习的学生要么人数不多,要么就是单纯为完成学分,教与学双方都没有足够的重视,根本就达不到教育效果。

(2)图书馆整体服务效应不理想。图书馆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很少有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进行长期、及时、有效的沟通,进而无法掌握和了解彼此所需,导致图书馆的服务效应不理想。现代信息服务不再是单一的纸质文献“借借还还”的服务,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检索、管理等都利用计算机。馆员除了要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胜任工作。当前,多数馆员达不到这个条件,也无法给读者提供高效的指导,制约了图书馆的服务效应。

三、提高毕业生对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想改变毕业生对文献资源利用不高的状况,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自己掌握检索利用文献资源的能力。对此既需要大学生本人能够具有主动去学习掌握这种能力的欲望,也需要图书馆能够给予充分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1.教学方面

(1)关注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图书馆首先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使大学生能够增强信息意识,熟练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并能尊重他人成果,激发并促进大学生主动提高信息素质。在这方面可以通过文献检索课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发挥一线馆员的知识导航作用等多种途径来实施。

(2)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不到位,态度不够端正,精力投入不足的前提是高校对毕业论文的把关不够,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一般”、“可以”基本上就“放行”。部分高校是一个教师要同时指导20多个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自身的精力有限,加之个人态度的偏差,严重时会与学生产生不该有的“共鸣”,对于抄袭、层次偏低的毕业论文,更是视而不见,在低要求的标准下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毕业论文的“形式化”。因此,提高毕业论质量的要求是解决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最基本的前提。

2.图书馆方面

(1)加强协作配合式服务。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资源利用的根本,但任何一个馆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学生的文献需求,因此,要加快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大力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发挥图书馆整体资源优势,以满足学生在撰写论文时的文献信息需求。同时还要建立协作配合的咨询服务体系。在学生查找文献资料时肯定会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涉及文献指向、检索方法、计算机操作技能等等问题。针对学生查询问题,给出确切的信息解答,是解决学生疑难问题最直接的方法。但是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而图书馆队伍是由多专业人员组合而成的,有大量人才所在。因此,建立协作配合的咨询服务体系,发挥团体人员的智慧,就能解决这一难题。

(2)提供知识型服务。当今是信息文献量剧增的时代,在网络资源中信息量的采集只注重数量,难以兼顾到质量,有价值的、无价值的信息混合在一起。学生由于社会见识有限,经验少,识别、捕捉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图书馆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时不仅仅靠提供原始文献信息,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提供知识型服务。即要转移工作重心,注重对文献信息的筛选,筛选出有内容、有新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通过分类加工转化为系统化知识库。编辑文摘、综合性信息、评价性信息等等,使之形成可供参考的“增值”信息,为学生提供知识产品。

(3)提升馆员素质,重视馆员作用的发挥。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要注重馆员作用的发挥,注重馆员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提升馆员的文化水平。平时要加强学生需求研究、信息分析、信息选择、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检索、咨询服务、文献传递等等。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建立长期的激励和竞争机制,鼓励和促进在职馆员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晓霞.论高校毕业生论文和文献检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

[2]钟晓辉.浅谈高校图书馆如何为毕业论文撰写服务[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

[3]林晓英.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时的文献信息需求与图书馆服务[J].咸宁学院学报,2008,(1).

[4]茹仙古力·艾合麦提.浅谈文献搜索与毕业论文[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5).

[5]杨莉萍.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服务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5).

[6]李雪慧.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信息需求与服务对策[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1).

(责任编辑:刘丽娜)

作者:初吉斌

第二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品质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文章结合青岛农业大学实际,从实验教学、课程教学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出了加强此专业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验与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程度[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农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新型农业产业迅猛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也出现新的特点,对新时期农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农业基础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农林类高等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

1.实验教学资源紧张,仪器设备老化。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招生经历了一场超常规扩张期,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短时期内迅速增加[2]。由于基础条件和硬件设施方面缺乏相应资金投入,导致各实验场地紧张,仪器、设备、软件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一些实验实习课程无法完整开设。同时,由于实验条件紧张,实验课学生分组的人数由以前的每组2人到现在的每组4人甚至更多,学生直接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大打折扣,操作技能无法得到提高。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与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对于一些大型或现代分析仪器的操作缺乏相关的培训,无法完全达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要求。

2.不同课程教学实习内容存在重复和交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骨干课程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作物营养与施肥、土壤农化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等,每门课程均有实践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各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缺乏统一协调,在内容上存在重复和交叉的现象[3]。比如2017年植物营养学和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的实验课程均安排了豆科作物土培和溶液培养试验,植物营养学和作物营养与施肥的实习均安排在寿光某一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造成了有限教学资源的浪费,还因为不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相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差。

3.外出实习经费短缺,难以保障实习顺利开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土壤学、土壤地理学、地质学、作物营养与施肥、土壤调查与制图等课程,要求有足够的外业实习来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但是,由于教学实习经费偏少[4],学生人数增加以及物价上涨因素,加之教学实习经费实行二级学院包干制,实习经费难以保证交通、住宿等费用的支出。

4.科研训练学生参与度低,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针对大学生的科研训练主要有:(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如“挑战杯”竞赛等;(3)各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设立的科研训练项目等三个层次[5]。雖然从国家到地方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的参与度低,效果不甚理想。一是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多数教师无法投入太多的精力指导科研训练;二是学生本身对科研训练认知的模糊,认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针对一些科研课题没有科研思路,无法完成科研训练任务;三是多数科研训练安排在大三或大四进行,此时学生考研压力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5.毕业实习管理不到位,定位不准确。毕业实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平台[6]。由于毕业实习大多集中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学期进行,导致一些作物生产试验因受作物生育期的限制无法正常进行,有些毕业生只能在实验室做些分析测试、数据统计等辅助性工作,无法涉及作物的种植与管理等生产环节。另外,随着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一些农业院校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后并不一定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有些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对就业的帮助不大,而更倾向于在毕业实习期间参加一些人才交流会或者参加公务员、事业编等考试等,不能安心在学校或实习单位参加毕业实习。

6.实践教学基地条件和设施不够完善,管理有待规范。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7]。但是多数农业院校普遍存在校内外实习基地数量偏少、条件和设施较差、合作松散等问题,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目前,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实习基地主要问题表现在校内实习场地少,基础设施差,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不强,而校外实习基地大多距学校较远,基地无食宿条件,实习须当天往返,租车费用高,实习时间短等,实习内容多以参观、观摩为主,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效果差”的现象。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几点建议

1.建立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指导教师水平。教学实验室建设要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建立不同学科或专业实验室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一些老旧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尤其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分析测试仪器,实现最大限度的跨学科或跨专业共享。在实验内容安排方面适当增加一些新技术应用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对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认知与运用能力。同时,加强对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2.大力推行专业主干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所谓主干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整合各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教学内容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8]。这就要求在现行课程设置中,减少相同或近似的实验项目,取消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一定比例的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实验内容应尽可能多的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较少的局面,提高实验实践课程效率。专业主干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实验方法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践,课堂实验和田间实验、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等各种形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充分发挥教师在科研活动的指引作用。从项目申报、研究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总结报告撰写等,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的任一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与科研经历,启发学生关注前沿的学术和科研领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科研训练选题时,指导教师应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学生研究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理论课程所学习的知识,遵循试验方案与方法设计的基本原则;实施过程中强调试验的过程管理,提示学生进行相关指标的实时监测等;在数据整理分析及科研总结撰写过程中,给学生讲述科研总结或科研论文撰写的具体方法。最终使得参与科研训练的大学生具有基本的、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

4.加强毕业实习管理,开展多元化分散实习模式。首先,根据毕业生不同的就业或升学规划,放宽毕业实习环节时间、地点和内容要求。具体来说,非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可以安排规划设计、调研报告、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时间可提前至大四上学期开始,既可有效避免实习内容受作物生育期限制,又可为大四下学期参加各种招聘考试提供方便,实习地点也不局限于校内,可至企事业单位或农业实体、农業合作社等进行;考研学生的毕业实习以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为主,选题可结合其前期参与的科研训练活动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主,或结合其研究生报考的研究方向进行,实习地点可以是校内或相关的科研院所。其次,选题均应瞄准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保证毕业设计内容与农业生产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三是要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尤其对于参加考研并结合教师科研课题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从论文内容和格式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使其对科研工作严谨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5.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保障实习顺利开展。一是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管理,结合校园建设规划及实验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些小型农业生产或科研设施,如组织培养室、光照培养室、日光温室、植物认知园等,用于校内实习活动开展;二是在扩大校地、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如建设科技小院等;三是发动专业教师加强与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园区的联系与合作,或结合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实施,开拓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教学、科研、产业三结合,努力实现校外实习基地跨学科、跨专业共享;四是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运行与安全保障制度,保证校外实习基地能长期稳定地服务于实践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伍钧,吴晓斌,邓仕槐,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S1):15-18.

[2]叶优良,黄玉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综合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4):72,109.

[3]闫双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134-135.

[4]伍维模.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0(1):82-83.

[5]李峰,董月成,朱承飞.大学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86-87.

[6]董颖,吴喜军,武宏梅.地方高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9,29(4):105-107.

[7]韩燕来,王宜伦,王玲,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育教研三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5,(12):141-143.

[8]雅乐其其格,范富,马玉露,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主干课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创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4):329-333.

作者:刘庆 李欢

第三篇:南京林业大学2010届毕业生资源表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毕业

人数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毕业

人数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林学 63 木材工业学院 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 125

林学(树木与观赏植物保护) 24 木材科学与工程(工业装备与过程自动化) 56

林学(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 30 包装工程 57

林学(植物资源利用) 28 热能与动力工程 60

林学(观赏园艺) 24 环境工程(木材工业环境工程) 25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 22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 62

环境科学 32 农林经济管理 63

食品科学与工程 29 工商管理 60

生态学 3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6

生物技术 23 市场营销 61

生物科学 27 电子商务 61

化学工程学院 林产化工 23 国际经济与贸易 51

生物工程 52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法) 24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35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 86

环境工程 55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94

化学工程与工艺 28 土木工程(给水排水) 59

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 68 森林工程 24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过程与控制) 31 工程管理 59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资源化学与工程) 58 测绘工程 5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高分子材料) 31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86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58 应用技术学院 轻化工程 3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5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9

自动化 61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58

测控技术与仪器 59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64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 59 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26

广告学 54 工业设计(产品艺术设计) 36

旅游管理 60 工业设计(家具设计) 84

风景园林学院 城市规划 37 工业设计(建筑工业产品艺术设计) 28

园林 100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艺) 61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72 轻化工程(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 53

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44 印刷工程 57

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47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设计) 31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35 交通运输 89

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 35 交通工程 56

动画(数码影视) 34 外国语学院 英语 61

上一篇:保护消费者权益议论文下一篇:钳工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