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的困境和解决途径

2022-11-01

在我国政府“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提出和政策激励下,全民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经济”形势下的一股浪潮,随着这股浪潮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全国高校中如火如荼的展开。因为“创造性”是设计的本质属性,所以艺术设计专业是具有进行创新教育的巨大优势的。但是,经过近年来的创新教育实践,以及和其他兄弟院校同行交流创新教育经验发现,在普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创新教育,存在着很多类似的问题和困境。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不利于创新教育因素

与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相比,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都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其基础和水平往往参差不齐;甚至有部分学生在专业加试前突击培训,美术基础较为薄弱。学生专业水平的不均衡肯定会对专业教学造成一定影响,也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和最终效果。

其次,普通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与其他非艺术专业学生相比较,普遍偏低。成绩较差虽然不能全面否定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水平,但是也暴露出他们存在着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等问题。

二、教师的专业背景对教学设计的局限

教师的专业背景决定了学术视野,决定了他对负责课程的宏观理解,更决定了教师在对课程内容和意义的诠释。

在同一所高校中,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在讲授面对同一专业的同一门课程时,其教学的基本内容、侧重点和难点等都有极大的不同。以《平面构成》这类专业基础课程为例,毕业于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师,在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授课时,他的讲授内容往往容易偏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平面元素在三维空间中的构成可能性。而一个具有美术专业或艺术设计专业学术背景的教师,更注重点、线、面等要素在平面上以一定规律和原则构成的图案关系。教师授课如果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来“扬长避短”,容易影响教学效果,也必然不利于学生对艺术设计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普通高校创新教学计划设置的局限

普通高校在为艺术设计专业制定创新教学计划时,经常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全校所有专业都按照一种标准、一个规章制度来执行,虽然会制定一定的弹性政策,但并不能按照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而是要“照顾”大多数专业的总体发展需要。这种“统一规划”式的创新教学计划,便于学校整体布局和行政统一管理,但不利于艺术设计专业发挥其专业优势和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而且目前很多普通高校的“创新教育”变成了批量化的教育模式。这种创新教育的“大跃进”给教师和学生都在短时间内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并势必会影响创新教育成果的质量。

四、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1、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集教学、研究、生产、实践于一体,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以课题研究及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简单的说,工作室教学模式就是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首先,在工作室教学的内容上,鼓励教师将自身的科研课题、项目等带入工作室,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其次,工作室教学以研究型教学为主,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获得和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再次,创新活动中灵感的产生,需要“广泛并能相互联结的知识背景,积极、持续的创新性思维活动”。工作室教学恰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连续、开放、互动的教学平台,工作室中的教师团队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课题,建立工作室内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连续性,帮助学生孕育创新项目,并有助于创新成果的最终孵化。

2、灵活的创新教育制度安排

目前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纷纷出台各种加大创新教育力度的政策和制度,比较常见的举措包括:制定大学生创新教育教学计划、提高创新学分在最终毕业学分考核中所占的比重等。但有部分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和学分要求的制定与传统的教学计划之间联系不大,使得学生并不能将创新项目或创新研究等与一般的课程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反而割裂了创新教育和一般高校教学,使大学生创新变成了学生的额外负担,也较难使大学生创新教育得到良好的成果。如果能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将创新教学融入一些课程,特别是有工作室或产学研基地的课程中,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促使教与学走向“教学相长”的良性发展轨道。

建议一些创新学分设置较多的学校,可以尝试将创新学分评定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分段化评定。比如大一、大二的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奖的给予更多的创新学分;或在低年级时参加校内外培训、听专家讲座等给予相对高年级学生更多的创新学分等措施。通过创新教育学分评定的分阶段化,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空间。

五、总结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对我国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快我国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等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创新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的背后所隐藏着的诸多问题。要将创新教育从形式落到实效,还需要从上到下的一致努力。相信通过师生的一致努力,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会有越来越丰富的形式和丰硕的成果涌现。

摘要:在我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激励下,高校的创新教育也随之蓬勃开展。但是在高校纷纷加大创新教育力度的同时,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开展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其中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教师专业背景和学校教学计划设置等诸多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目前存在的困境,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提出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厚石、孙海燕.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P19

[2] 王力椮.工作室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2015(2)

[3] 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P369

上一篇:在小学数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下一篇:基于感性设计理论的汽车内饰形态设计教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