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放飞语文课堂

2022-09-1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结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这是一个新课题, 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几乎没有涉及这一问题。因此, 要使中学语文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把传统文化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 首先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正确的认识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讲演中精辟的指出:“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 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它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 抓住课堂教学, 由文入理

中学语文教学中讲授传统文化应引导学生披文入理, 咬文嚼字, 在语言文学的训练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

1.1 玩味语言, 领悟深意

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给人启迪的作用是通过词和句子的逻辑组合来表现的。因此, 我们应抓住作品中某些集中表现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 借助于一些语法、修辞等必要的手段, 做一些精当的语言分析, 来揭示蕴蓄于作品深层的丰富内涵。语言在这些作家手里成了随意驱遣的工具, 挥洒自如, 无不称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全文仅有81字, 却言简意赅, 意境深远, 有议论, 有描写, 有叙述, 写出书斋清幽、宁静的环境, 道出了书斋主人淡泊名利, 钟情于诗书琴瑟的高雅之性, 真是字字珠玑, 每字千金。《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章是《论语》中叙述较多、篇幅较长的一章, 却也体现了《论语》善于锤炼字句, 语言简约精炼的特点。文中委实有不少富于概括力、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有四字格的成语, 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分崩离析”等;还有其他形式的成语, 如“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既来之, 则安之”。这些成语格言体现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治国原则, 故成为封建时代统治者治国施政的金科玉律, 其中生命力也就特别强大, 至今仍活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

1.2 整体感悟, 把握主旨

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 应引导学生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内涵, 理解文势, 归纳主旨,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 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体会文章的思想深度, 把握其精神所在。如《师说》, 这是韩愈的一篇名文, 说的是从师求学的道理, 也抨击了士大夫中自持门第高贵而不肯拜师求学的陋习。这可以说只是文字表层的意思, 如从深层的文化意蕴说, 本文还涉及到我国古代的尊师重道这一优良传统问题。自从老子、孔子在春秋末期创立私学, 招徒讲学, 就确立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孔门之中, 师生之间既是教与学的关系, 又是师友关系。作为老师的孔子, 诲人不倦, 悉心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科知识;作为孔门弟子的子路、子贡、子夏, 则尊重老师, 虚心求学, 学而不厌。因此师生之间情深意厚, 亲密无间。因此, 讲《师说》而不讲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那只能说明讲话者没有文化眼光, 放弃了语文老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作用的麻木与无知。

2 突出情景熏陶, 披文入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 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 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推动, 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深刻教育。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切忌抽象空洞地进行政治说教, 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披文以入情”, 将文章之情, 学生之情和自身的情感结合起来, 突出情景熏陶、情感体验。

2.1 创设情境, 诱发情感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情感体会和情感意志往往离不开想象, 因为它可以活化语言情境, 容易使人受到感情的熏陶。例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千古名句, “名”就名在“绿”字用得好。如何让学生体会着富有情感色彩的“绿”字呢?唯有利用想象来构建情境, 再配合插图, 才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家乡的美景和他的思想之情。想象有时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流程去进行, 让学生产生新的情感体验。例如,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是朱自清描写桃花、杏花、梨花盛开的句子。要让学生体会句中描写的情感,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顺着句中写的视觉形象 (春天开满枝头的桃花、杏花、梨花) 向未知方面 (夏、秋果树上结满果实) 进行想象, 让学生从春华秋实的丰收图景里来体会春天的美好, 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又如《项脊轩志》蕴含着思念追悼之情, 讲授时或沉痛, 或悲戚, 或低徊缠绵, 甚至热泪盈眶。这样, 当激昂或悲痛的感情在教室里弥漫开来的时候, 学生的情操必将得到陶冶而渐趋纯真。

2.2 注重诵读, 体验情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 也是“传送情谊”的极好手段。它是视觉、听觉、情感与思想的全方位投入, 它通过各种技巧产生节奏和旋律, 使人们体验到优美的韵味, 把握到流动的气脉, 产生出妙不可言的感觉。例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城阙辅三秦, 烽烟望五津”的超时空感受, “夕阳”时分“古道西风”中游子的天涯断肠, 对“友邦人士”的无情揭露, “周总理, 你在哪里”的沉痛呼唤等等, 无一不是通过朗读而再现出作者的情感的。再如戴望舒的《雨巷》, 如不通过一字一顿、低沉幽怨的反复吟咏, 怎么也不能使学生仿佛步入“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 不能使学生仿佛遇见那位有着“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而获得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的感觉。例如写景抒怀的篇章《兰亭集序》、《赤壁赋》等, 通过绘声绘色、传情传神的语言, 凝炼而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某一思想感情或道德情操, 这些作品的语言像醇酒那样甜美浓烈、耐人寻味。在教学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 像品尝美酒那样去品味语言, 把自己的全部情感融入的作品的艺术境界中,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2.3 联系现实, 沟通情感

在对教材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客观分析时, 还需挖掘其人文内涵, 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社会的哲理, 并联系社会现实、学生实际, 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 沟通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或亢奋、或深沉的情感体验中, 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如《赤壁赋》中, 苏东坡在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和愤慨中, 从佛禅和老庄思想中获得了某种瞬间和永恒的超脱感:任自然而旷达, 有一瞬而转为永恒。正是这种超脱, 使他在苏州生活与凄苦孤独中没有沉沦, 而是“习惯了淡泊和静定”、“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

现代社会, 竞争日趋激烈, 生活于其中的人们, 承受着多种压力, 面临着各种可能的失败。在教学中, 应让学生认识到“赤壁”情节中这种失意与痛苦的超脱, 对现代人的心理调控, 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应力求把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 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 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培养其文化精神。

摘要: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 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 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推动, 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深刻教育。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切忌抽象空洞地进行政治说教, 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披文以入情”, 将文章之情, 学生之情和自身的情感结合起来, 突出情景熏陶、情感体验。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松泉著.阅读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2, 12.

上一篇:探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下一篇: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对上颌前突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