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传统文化走进政治课堂

2024-05-04

让经典传统文化走进政治课堂(精选8篇)

篇1:让经典传统文化走进政治课堂

采撷中华文化的芬芳

——浅谈让民族传统文化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文章摘要:

在“快餐文化”日益泛滥的今天,以及 “韩流”、“日流”、“过洋节”和“跨国界追星”在我国未成年人群体中越来越流行。面对伴随着外国大片、卡通动漫、网络视屏等一起扑面而来的高强度的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文化根基薄弱、生活阅历浅和鉴别能力弱的未成年人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从而丧失文化自信,成为文化缺失的一代。(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追求高效率,对功利性心理的盲目崇尚,让“快餐文化”大行其道;迅捷便利的文化交流渠道,让各种外国文化蜂拥而至。对于成年人来说,百花争鸣的各种文化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诸如唯美凄惨“韩剧文化”,潮流时尚“日流”,惊险刺激的“美国大片”,商机无限的“洋节日”。这其中各种糟粕与精华共存,要想明辨其中是非,成年人也是模棱两可,更何况生活阅历浅和鉴别能力弱的未成年人,况且本民族文化根基薄弱,长此以往,未成年人极易迷失文化方向,从而丧失文化自信,成为文化缺失的一代。)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文化传人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本篇文章精选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如典故、成语、诗词、名人名句、民族舞蹈这5个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思品课堂

前言:

(调查的数据)在前不久的一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对西方的风情习俗以及相关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了解的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优秀品质缺乏领悟。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上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老师,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学生在上完政治课后,喜欢上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受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一、经典传统文化的内涵

根据《辞海》给予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1

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经典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能有效地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知识,精选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经典传统文化走进初中政治课堂

(一)借用典故,抛砖引玉,让学生深受启迪

典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离奇 动人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借用典故,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课《立志成才》时,我借用了“人尽其材”这一典故:公孙龙在赵国时,时常对学生们说:“一个没有本领的人,我是不收他做学生的”。有一天,一个衣衫破烂的年轻人前来拜师。公孙龙问他有什么本事,年轻人回答说:“我能大声呼喊。”旁边的学生们都笑了起来。公孙龙环顾大家问道:“你们中有能大声呼喊的吗?”大家又哄的笑了起来,说没有。公孙龙便对年轻人说:“好,我收你做学生”。过了数日,赵王叫公孙龙去燕国做说客,当他们一行匆匆来到一条大河边时,只见河水茫茫,船却停在对岸。大家没有办法,那个年轻人却不慌不忙把手拢成个话筒样,对着那边大声呼喊。洪亮的声音传过去,船家听见了,很快把船划了过来。”在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听完这一典故后,我不失时机地问他们:“你心目中的人才是怎样的?”学生们马上议论起来。随即我让学生概括“人才”的含义,接着我便及时总结:在当代社会,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大量的。只要你的一技之长是对国家有用的,并把它充分发挥的,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像公孙龙都能把“大声呼喊”作为他的优点并加以利用后受到别人的器重。我相信我们班的学生肯定比公孙龙还有本事和长处。讲到这里,我看到班里很多学生的眼睛顿时充满了光芒,充满了希望。这个典故的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有些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二)运用成语故事,让学生通俗易懂

成语是我国民族语言的璀璨珠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极其精炼的语言,蕴藏着十分深刻的思想内容。许多成语,或是讲述一个历史故事,或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或是丰富哲理的阐述。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一些成语故事,既能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让学生通俗易懂。

比如我在上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七课《融入社会 发展自我》的第一框《了解社会 自主自立》中“青少年待人处世要有自己的主见”这个知识点时,我运用了一个成语《邯郸学步》。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燕国少年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觉得自己的走路姿势太难看了,就去邯郸学别人走路的姿势,他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讲完这个成语故事,我随即就问 “这个燕国少年为什么到最后爬着回去呢 ?”学生们马上就能回答出来。这样,我就很自然而然地启发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都能答出做什么事情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能人云亦云。从而很顺利地过渡到我今天要讲的知识点“青少年待人处世要有自己的主见”。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让学生一下子明白知识点,既积累了知识,又加强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三)应用诗词,使教学富有诗意

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唐诗、宋词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饮誉海内外。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用一些诗词,挖掘其内在的思想内涵,能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如在学习九年级的“爱国主义”时,我选用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读着岳飞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我,包括我的学生都会热血沸腾,发自内心地体会到国家强大对于我们老百姓的重要性。或者选用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让学生欣赏这首诗并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国家,是因为有国才有家啊。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热情与激情,也让课

堂增添了一份诗意。

(四)利用名言名句,使课堂教学新颖别致,让学生回味无穷

在祖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名言名句,它们文字优美,思想新颖、寓意深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利用名言名句,能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让学生回味无穷。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二学期《为振兴中华奉献青春》,最后总结时,我选用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学生上完这节课,都有所启发,对于自己今后如何为国奉献也有了一份认识和思考。还有在学习六年级的《集体主义》时,最后总结时我选用了雷锋的一段话作为本课的结尾。“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要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不汇入江河永远也不能汹涌澎湃!”通过雷锋这段激昂的话,学生更能体会集体主义的重要性,也为课堂增添了几分韵味。

(五)巧用民族舞蹈,让学生感受民族的风采

民族舞广泛流传于民间,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感染力强,不仅可以涵养性情,开阔视野,还可以增加道德修养,调动思维的参与。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巧用舞蹈,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烘托课堂的气氛,还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例如,我在上七年级《让生命焕发光彩》时,我播放了舞蹈《千手观音》,这是由一群聋哑人用他们的坚强和信念演绎的一段美丽的舞蹈,不仅给学生美的享受,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即使自己身体残缺,也可以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焕发出活力,这就是一种生命的舞蹈。学生们看完这段舞蹈,不用老师多说,同学们平时遭遇到的挫折、失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只要生命存在,只要自己还活着,总有成功的一天。一支支用生命、用坚强演绎的舞蹈,一次次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善的启迪。这种震撼像海边的大浪一样反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对生命更多的思考、对人生更多的感悟。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实,流行音乐中的融入民族风,发扬传统文化也不啻是一个方式。因为流行音乐的渲染力、普及性及流通度,是其它创作载体所无法比拟的,能更好地传播古典传统的优秀内涵,让接受者比较不会抗拒。推广或传播古典文化,应该多

利用通俗文化的力量。

另外,运用相声、小品、漫画、歌曲、寓言故事、名家名著等传统文化艺术,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三、实践后的感知

经典传统文化是浓缩的精华,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确定目标,修剪自己、提高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蒂尔曼说得好,修养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而就业只是暂时的。当然要想让我们经典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说来容易,做来难。这需要一个政治老师长期地积累和不断地涉猎,将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积累素材上,也将会花很多的心思在备课上。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了当务之急。思想品德课堂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行为的培养,更要让学生熟悉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树立经典文化意识,让课堂成为传承人类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树立危机意识,承担起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提升下一代人文素养的重任,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尽匹夫之责!

参考文献:

1.台湾省国立大师、台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财贵《经典诵读》。

2.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文出版社,1989

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1-2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http://cyzx.czedu.com.cn/keti/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1

2007年1月23日《文汇报》——“故宫里的星巴克”之争揭示了什么

6、黄道祥《中学生道德教育缺点什么》

篇2:让经典传统文化走进政治课堂

灵石一中

张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学生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高中语文课程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了,而加强国学经典的学习则是提高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很好一个途径。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贤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的文化资产。所以,让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势在必行。

首先,国学经典可以软化语文课堂。

虽然,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想要改变之前语文课堂的现状。然而,真实情况是,语文课堂依旧沉闷,乏味,教师依旧在唱独角戏,高考指挥棒依旧占统治地位。原因有很多,但有一条便是,如此的课堂充斥着功利色彩,不是学生喜欢,愿意接受的课堂。就拿我所在学校的语文课堂来说,以上文言课,枯燥、单调的文言字词,古汉语语法向学生猛灌。学生没有接受基础,课堂内容单调、乏味,语文教学效率又怎会提高?所以,我们要让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如此,语文课堂中充斥着的不再是单调、乏味,难懂的文言字词,语法知识,而是浓浓的经典气息,百家思想,鲜活人物,趣味故事,人生哲理,处世之学。这样的课堂不再生硬、僵化,而是变得灵动鲜活起来。与此同时,学生经由国学经典而有了学习文言的语感,也就不再排斥语文课堂了,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其次,国学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朱自清说:“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得经过各种古典的训练,才能成其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国学经典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读国学经典可以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国学经典让学生学会了为人处世:读《论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学生知道了,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虚伪、阴险、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读《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即,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踏实肯干。国学经典优化了学生的人格:读《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学生知道了,人们应该保持人的本性不丢失,并且把人的善性扩充,不断培养仁、义、礼、智“四德”,才能为他人所悦纳,才能有所作为,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君子”、“圣人”。

读国学经典,学生可以体悟人生,树立理想,培养意志。在此,学生获得了真正的成长,人文素养得到了真正的提升。

篇3:让辩论走进政治课堂

课堂辩论是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指导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中争论性问题的思索、辩论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突出特点是能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交往活动空间, 在辩论活动中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 并可以顺势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适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 大胆质疑。

课堂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它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 课堂辩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在课堂上展开辩论, 就创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 为了驳倒对方, 给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 学生会主动深入钻研教材, 寻找与正反观点有关的参考资料, 积极准备辩论发言内容, 这样就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消化、吸收, 因此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往往既有广度, 又有深度, 并学会辩证地多角度地看问题。

其次, 课堂辩论可以激发学生质疑,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辩论, 是激发学生质疑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所谓辩, 即抓住对方的要害, 寻找存在的疑点, 从而提出问题, 进行辩驳。因此在辩论中, 学生必然会去寻找对方究竟有没有错, 错在哪儿, 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寻找答案。经过长期训练, 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不断发展。

最后, 课堂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求异创新。这是因为辩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的争斗, 它必然会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去探求不同见解的依据。如果没有求异创新的思考能力, 是很难奏效的, 试想一个墨守成规或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去积极参与争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课堂辩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 我们应当怎样去组织课堂辩论, 充分发挥课堂辩论的教学价值呢?

一、营造辩论条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保护学生独到见解的意识, 而且善于把握学生有价值的不同见解, 适时引发中心明确的争议, 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条件, 以求通过争议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激发辩论精神

要充分发挥课堂辩论的教学价值, 首先要激发学生敢于辩论的精神。学生的模仿性较强, 相对来说, 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弱, 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的从众心理。同时由于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 灌输接受意识的影响, 往往使学生不习惯去深入思考问题, 强化自己的独立见解。所以培养学生敢于辩论的精神就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的培养, 应从于无疑处求疑开始, 因为疑是辩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 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才有了敢于争议的思想基础。

三、培养辩论能力和方法

辩论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 可以认为是反映了一种整体的素养。辩论的结果, 孰是孰非, 当然取决于不同认识本身的科学性, 但辩论能力强, 也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课堂上的辩论还有其特殊意义, 即辩论不是目的, 只是一种手段或过程, 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因此, 教师在辩论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也就是在引导学生政治知识的学习、进行参与意识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此同时, 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培养和指点下, 掌握了辩论的一般方法, 就会更乐于辩论活动。

四、引导辩论过程

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培养能力。因此, 在学生辩论时, 教师要集中注意力, 细心倾听, 及时捕捉有效资源, 如学生闪光的话语、独特的思维以及细微的错误等, 在学生思维堵塞时, 适时地给予点拨。同时, 也要组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随时准备补充同伴的发言, 这样在情感的互动中, 在思维的碰撞中, 不但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学会了欣赏别人, 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互动学习中激发起主动学习、参与的意识。

五、把握辩论要务

辩论, 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呈现出严密的逻辑, 包容了一个人所有的素质。课堂辩论, 常常会使学生精神振奋, 全神贯注, 思维敏锐, 兴趣高涨。它对于增进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以及发展个性和潜能等方面均能产生较好的效果。课堂辩论, 很好地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口动起来、心动起来。所以, 应当让辩论真正走进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篇4:让生活走进政治课堂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它的重要性如同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

1. 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紧跟时代脉搏。

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比较关心社会,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结合时政热点和焦点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涵的政治问题。如贫富悬殊、反腐倡廉、和谐社会、十八大工作报告以及中国梦等,都是学生非常关注的。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专家解读,观看相关影片,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其中蕴涵的政治问题。例如在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脱离教材“前言”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最近关注比较多的国际国内大事,很多学生都谈到了日本的政坛更迭、中国股市的变幻莫测、贫富悬殊、腐败现象、本地的房地产等等,大家对现实生活中的最新事件畅所欲言。巧妙的课堂设计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高中政治课的时代性、知识性、应用性在他们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乡土资源属于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由于乡土资源来自本地区,教学资源更贴近学生生活,可信度高,因此学生更乐于接受。我组织学生参观梅州市耕山致富的模范村——安流镇红山村,让学生感受到三高农业的发展。

3. 有效利用与教材相关的艺术元素,激发学生兴趣。

张艺谋导演曾说:“我们可以动用任何艺术手段来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教师也可以把艺术元素引入政治课教学,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既贴近生活、触动心灵,又达到了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在讲到“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中生产实践的作用时,我让学生看了一段赵本山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其中赵本山说“没有生产你吃啥?没有生产你穿啥?没有吃没有穿,你还臭美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深刻内涵,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哲学,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二、启发学生结合理论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分析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要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依据,总结归纳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积累经验,认识不足和差距,寻找问题的关键、重点、突破口等,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政治课教学也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1. 分析对象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政治课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政治生活为主线,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展开教学内容,使理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加强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讲到“市场交易原则”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列举自己在交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我自己去买衣服的时候,卖衣服的人态度很不好,认为我买不起,和爸爸一起去买衣服时,他们态度就非常好”。接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分析透彻,效果很好。

2. 培养学生结合不同理论多角度分析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由于生活中到处是政治,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把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并不难,也不枯燥。教会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从思考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经济生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课,针对教材中的漫画:分配不公、企业面临破产,如果你参加新任领导的竞聘演讲,该怎么办?

甲:我要公平,公平才能得人心,要一碗水端平,大家工资平均算。

乙:我要效率,效率是企业的生命,收入差距必须拉大。

丙:我要……

问题1:你认同甲和乙的观点吗?为什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问题2:如果你是丙,你会怎么做?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一种不露痕迹、润物无声中接受理论观点。这样容易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养成一种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也符合高考的考核目标。

三、指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许多活动性建议应尽可能安排在教学内容中,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例如:我在讲经济生活这一课进行了调查:你知道怎样存款、取款吗?你知道存款有哪些形式吗?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去了解:(1)如何存款?(2)如何挂失?(3)银行储蓄的种类及特点。(4)如何计算利息?(5)除银行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存钱?同学们去了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认真了解并进行记录,在课堂上由每组选派一名同学进行讲解。有的公布自己纪录的当前银行存款利率,有的同学拿来存款、取款凭证进行填写,有的同学还把家里的储蓄卡拿来在课堂上展示,甚至平时被认为“不听话”的同学,在这一过程中更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欲望。发言的同学非常认真、专业,俨然是一名银行业务员。介绍银行办理结算业务的同学,认真地将每一项业务介绍得清清楚楚:怎样使用转帐支票、现金支票、信用卡等。

让生活走进政治课堂,把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眼去看,用心去体会,培养主体意识,锻炼潜能。让生活走进政治课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结合理论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指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周围的人与社会,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篇5:让阅读走进政治课堂论文

让阅读走进政治课堂

重庆市长寿区川维中学 曾 勇

说起阅读,大家一定会认为,那是语文课的事情,与我们政治课没有多大关系。殊不知,从政治中考实行开放性考试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应用。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通过阅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强调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而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就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理念要求。

一读教材,自构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先把本框题的内容浏览一遍,然后根据本框题标题的主框架(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常规思路,自行整理出本框题的知识结构图,并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多思善疑,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下一环节讨论。二读教材,共建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主要以讨论交流为主。上一环节学生的自我归纳,难免有疏漏和不完整,通过本环节的四人小组的讨论交流,总结出本框题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为内化教材奠定基础。三读教材,落实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明确知识点在书中的坐标,对知识点作出直线、浪线、打圈点等标记,同时在知识点旁写上相应的问题。 四读教材,拓展知识面。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各自的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作讲解和点拨。如本框题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中华文化为何影响深远。此问题的提出、探讨和解决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从宏观知识体系中把握、理解教材,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通过上述的四步阅读,既能训练学生的主动思考、分析、归纳等能力,又可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既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为日后考试理解答案、查找答案提供了便利,又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探究合作的兴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从心理上、情感上达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完美转化。

二、训练学生阅读考题,抓住题眼,力求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考试成绩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审题不清,出现了很多无谓失误,甚至还有漏题的现象。这些都暴露出其阅读试题的技巧不够强。针对这一现状,我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要求学生三“读”而后写。

一读考题,找出关键词,避免低级失误。这一点在做选择和简答题时尤为重要。二读考题,抓住重点,避免答非所问。有些学生在做材料分析题和辨析题时往往就材料谈材料,找不到重点,故而失分率较高。如果能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找出关键词,把握住题目重点,便能使其快捷地找到答案的切入点,同时使答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例:有“遥望中原怀故土,静观落叶总归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两句诗共同体现了什么情怀?此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这两句诗,通过阅读体现诗人的情感,然后再结合教材内容作出回答: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三读考题,把握内在联系,避免偏离书本。不少学生在做材料题时往往就材料谈材料,脱离了书本,这也是考试之大忌。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

“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生活才是学生的真实世界”。正如此话所言,每个人最关注、最熟悉的是自己每天经历的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吃饭穿衣到交通出行,从电影电视到网络文化,从爱情亲情到友情真情……可谓包罗万象,缤纷多彩。然而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课堂。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中国电影网络的繁荣,不同时代爱情方式的变化……生活的变迁岂不正好验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所以,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课堂会与生活一样缤纷多彩。

篇6:让传统文化走进小语课堂

让传统文化走进小语课堂

黄沐洁

四川省德阳市岷江东路逸夫学校(618000)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盛开传统文化之花呢?

1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应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在课堂上,我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利用动感十足的编曲教孩子们演唱《唐诗三百首》;播放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弟子规》《三字经》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

2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小学课本中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唐诗宋词》及少量古文是经编者再三斟酌的经典内容,大都是脍炙人口,传诵久远的名篇名句。无一例外地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这么多精品,在教学中如何着手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传统文化。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古诗《示儿》时,学生通过课前资料收集和课堂交流知道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知道陆游的一生大概写了近两万首诗,流传后代的也有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知道《示儿》是他最后一首作品,知道他从幼年到老年从未放弃过报效祖国的梦想。在教学中通过品读、理解诗歌到阅读大量的他的其他诗作,陆游爱国的一生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孩子们的心田。

3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文化精髓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仅储存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论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诵读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语文教学论文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通过对《论语》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了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文言文”教学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廉者的“不受嗟来之食”……这些优美的 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教师,我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4拓展课外内容,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广度

在教学《藏戏》一课时,学生在了解藏戏特点的同时也对其他戏曲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了解了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知道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有北京京剧、浙江越剧、安徽黄梅戏、东北评剧、河南豫剧。更对家乡的川剧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变脸”堪称一绝。

在《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和搜集大量资料了解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远,中国民居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使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在世界建筑史也较为鲜见。 如北京的四合院、蒙古族的蒙古包、陕西、河南的窑洞、福建的土楼、家乡四川的羌族碉楼等等。

学校语文组还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分年级选编了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一、二年级重点指导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三、四年级重点指导诵读《唐诗宋词》、《论语》、中华名著;五、六年级进行戏曲欣赏、民居欣赏、茶文化、瓷器文化的指导和学习。让孩子们在课外乐学,定期反馈:每天五分钟的成果展示,一个学期,人人有展示的机会,人人有参与的意识,同时又是一种积累。让孩子们在更广阔的天地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5返朴归真,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诗经》、《唐诗宋词》……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浅显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学习、生活、与人相处的本领。所以我舍出时间来让孩子们多读:齐读、对读、分角色读、背诵、配乐诵读……在诵读中更直观地触摸这些语言,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 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家长举办中华传统文化夏令营活动。

在夏令营活动中,带领学生参观三星堆、德阳孔庙、李调元故居、三国历史博物馆等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地方,还举行演讲传统故事、诵读经书、诗歌、唱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细致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实践中思考,在娱乐中学习,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让传统文化渗入他们心中。

6抓住生活契机,宣传传统文化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文的存在。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有很多被时代、社会、学校所忽视和遗忘的东西,这恰恰是我们要抓住的契机。如“情人节”的时候要告诉学生中国还有一个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七夕节,它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清明节”时让家长带着孩子祭祀祖先,在郊区走一走,了解清明节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端午节”时让孩子们包粽子、观赏赛龙舟、和家人一起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给长辈斟上一杯雄黄酒;

中秋节举行“咏月”诗歌的背诵比赛,;元宵节让学生互相制作灯谜;在新的农历年到来时谈谈年的由来、生肖文化,写写春联……在活动中既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浓郁的节日氛围,又能让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进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篇7:让地方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大渡中学

高昌原

颜学梅 地方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方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方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方文化中的“地方”,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方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方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方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地方文化指文化在一定的地方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方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又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人教版《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地方文化在课文中时有闪现。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社戏》、《安塞腰鼓》、《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口技》,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第六单元的《三峡》、《答谢中书书》、《观潮》、《湖心亭看雪》,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第五单元的《与朱元思书》,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孔乙己》等课文,以及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各地的地方文化。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及中考中综合性学习的检测,地方文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样的形势之下,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地方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让学生深入学习了解本土地方文化已是时代的需求。《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怎样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发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发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元素,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接通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如能依托于教材,适时、适量地在课堂中涉及、讲解与文章有关的地方文化知识,那一定可以催化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自豪心,这样,不但可以带动学生认真学习相应的篇章,而且还可以引发他们去更广泛、更深入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如此一来,学生接触地方文化的兴趣提高了,相应也会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我结合了高邮其他文章中有关的地方文化,给学生讲析如果汪曾祺的作品中如没有融入这些地方特色的文化,只从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那么文章中很多人物形象就不可能如此鲜明,给人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学琦君的《春酒》一文时,我结合当地的过年习俗,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刻画的那种浓浓的人情味,从而理解文章对家醅的认识。在教学鲁迅的《社戏》时,则结合我们泸州的川剧“泸州河”,认识戏剧文化的地方特点。

学生对地方文化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认识更多有关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壤,感受家乡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这样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激情四射,更加喜爱语文课堂。

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鼓励探究形成独到见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样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从而形成独到见解。在学生接触与了解地方文化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一些疑惑与思考,此时作为老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所知、所想简单地告诉给他们,而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引导他们确立研究的专题,教会他们怎样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尽可能地使资料丰富、全面,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同时引导他们团结合作,进行广泛的研讨。并不以获得科学、合理的结果为目的,而更加注重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因为我相信,每一个探究的过程,都会从某一方面加大、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都会让他们更近地触摸到文化的精髓,都会使他们对地方文化产生新的思索。

在八年级下册民俗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中我就建议学生“到民间采风去”。鼓励他们到课外采用各种方式如访问长辈、查阅文献、上网搜索等等去进行家乡的地名搜索、收集民谚民歌、民间传说、民间习俗、名人故事等。然后开展以“家乡风情”为主题的活动,大家一起说一说民谚,唱一唱民歌,演一演民间故事,讲一讲名人文化,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在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将本地区有关的名人及典故、著名事件作为探究的专题。学生分组搜集,对护国战争、川南游击队等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进行探究,让学生说说历史上的人和事。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的了解,学生对纳溪乃至泸州的历史传承,积累了文史知识。

三、利用地方文化的本土性,让地方文化资源走进校本教材。

开掘地方文化资源,突出学校特点,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可以包容本土的民风、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这样的编写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重视、爱护及发扬光大的意识。

纳溪区大渡口镇是著名的茶乡,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积淀,过去在大渡口镇占60%的人从事的职业与茶有关。我校临近纳溪城区,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那些在家庭和社会被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亲身经历,不具备能参加当地经济建设的劳动技能,尤其不具备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准备和实际本领,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劳动技能的培养。我校开展涉茶教育实验研究,编写了校本教材《名茶飘香》,在八年级上期使用,每周一节课。课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校本课程实践为契机,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地方特色的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通过对茶的生长了解,通过采茶实践、茶叶制作工艺流程参观、茶叶制作实践、茶文化体验等,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程的学习方式采用课内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即知识学习、现场实践、撰写体会等。教学方式采用课内外理论传授与实践相结合,即基础知识传授、实物演示、电教配合、现场讲解、考查考核等。课程评价以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平时实践与考查相结合;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级。评价等级分为为: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档。使用一年后,组织修订,并命名为《云溪春茶》,2008年秋再次修订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更名为《茶叶飘香》。

四、利用地方文化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提升作文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一定的写作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写作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在学生对家乡的民俗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后,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在沈丛文《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写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民俗文化艺术的品味和赞赏。我在教学此课时就加进了一题拓展写作题:在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盛会?能不能请你也以作者一样的手法来描写几个场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于是有许多学生都联系到了家乡的名酒节,国内外宾客云集,何等的盛况。还有学生写到元宵灯会,几十座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彩灯连成一队,像一条彩色的巨龙缓缓移动在大道之上,吸引十几万人民驻足观赏。这些很多都是学生亲眼目睹过的,那宏伟的场面让学生深有感触,于是在写作训练中我就鼓励学生在描写之中注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表露自豪之情。在课堂交流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那些震撼的场面通过激情的笔调去感染班中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内心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遗产的欣赏与喜爱。这一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民俗地方文化的印象,又提高了写作与口语表达的能力。

此外,在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后也可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呈现活动成果。谈感受,说使命,道未来,挖掘身边的民俗地域文化,感受它的丰富多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记录下来,抒发真情实感。同时也可以撰写实践报告,写写随笔,记记日记。

总之,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语文课堂既可补充统编教材的不足,又不影响教材的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魂。传承优秀文化,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钱理群.《贵州读本》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4.蒋红梅.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7).

篇8:让教学艺术走进政治课堂

一、自主学习

古语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活的人才教育, 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这都说明, 传授给学生知识, 不如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 这样才能达到“教, 为了不教”的目的。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明确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起主导作用, 是引导者。教学过程, 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讨论, 发表见解。当然这也不代表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自主学习在倡导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同时, 并不排斥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接受教师指导的必要性。如:调查你所在的学校或居住小区周边的环境问题, 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对回答身边的环境问题不困难, 但提合理化建议就不易说全面了, 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引导解决此类问题要从国家和个人该如何做, 如何健全法制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等方面入手。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有效的自主学习, 讲究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比如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 营造宽松、安全的氛围, 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以及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 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等。

二、合作学习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但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时, 合作学习不应该理解成狭隘的课上讨论学习, 合作学习还包括学生在课下与伙伴、教师、家长、同学等的交流, 学生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所获, 应该都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因此, 合作学习应该渗透贯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以小组为活动的主体, 每个人在完成共同任务中都要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要把握好运用合作学习的时机。尽可能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的感性认识、直觉经验较为丰富的内容和案例。在此基础上, 要做好合作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 在流程和细节上预测教学过程, 为合作学习的实施做好准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适度调控与适时介入显得尤为必要, 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看法, 并且要记录好学生的发言, 即他们认识见解的汇合与升华。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又可以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自信心, 赋予他们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会失败后的反思。

案例:某教师在讲授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二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 他先由学生分组共同制作非公有制经济的表格, 允许学生参阅学习资料和配套练习, 并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学生在分组制作前提下, 相互交流, 后由小组代表上讲台发言。教师鼓励他们上讲台, 讲得好的、分析透彻的、有条理的、不照搬照套、有创意的及个别典型案例的, 都给予表扬, 对于讲错了, 偏离主题的, 及时指正。有些胆小的学生很紧张地走上讲台, 经过一次的展示, 两次的展示, 逐渐有了自信, 喜欢上讲台去讲, 看到这些学生面带笑容, 挑战胆怯, 进而取胜、成功, 有了成功的体验, 该教师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自豪。

最后由学生自主观察第40页“牛耕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温室”情景图案, 思考两个问题: (1) 结合图案及所见所闻, 谈谈对我国生产力现状的认识。 (2) 我国的生产力状况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什么关系?

发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 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分析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 并善于运用周边资源, 通过种种途径提升能力, 为学生自身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

三、角色扮演

在政治课堂中实施角色教学, 可按如下步骤操作。

(一) 确定好教学的即时对象。

打破以往政治课教学中基本上每框题一课时的课时安排, 实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办法。借助以前单元达标教学时代划分单元的办法, 根据实际情况, 把每课、每节或几课、几节确定为一个单元,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 都基本上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这一步可由教师在备课中完成, 也可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二) 熟悉课文内容, 初步进入角色。

每开始一单元的学习, 可用一课时或几课时的时间, 让学生一边阅读 (一般是泛读, 重要处精读) 这一单元的内容, 一边置身于课文内容中细细体会, 并搜集或回忆日常生活知识, 进行形象化思维, 直至在心目中编制出形象生动的课文剧本。然后再让思维进入“心目剧”中的角色, 进入那种状态, 去感知生活, 创新生活。

(三) 深入研究, 提出典型性角色问题。

学生在熟悉一个单元的内容并达到把它初步角色化、形象化的基础上, 进一步确定几个最好囊括该单元内容的、便于把形象化思维引向更深入、甚至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问题。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 也可以确定几个简易的问题, 我们把这些问题统称为“角色问题”。然后, 教师再组织学生们讨论、交流各自确定的问题, 把教师确定的问题也拿去一块交流, 让大家互相借鉴, 取长补短, 如有必要, 就让定得差的学生重新确定。

学生自行或在教师指导下建立的角色问题类型, 一般说来, 包括表演小品、短剧, 写评论、写感想、搞演讲, 搞模拟法庭, 组织新闻发布会, 对某某角色进行心理透析, 以及模拟某种人物对某事进行角色思考等。无论是在熟悉课文时, 还是在面对角色问题时, 几乎都应该先让学生自行进入情境, 进入角色, 自行尝试认识或解决问题, 这是布鲁纳的发现法给我们的启示, 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学生自行认识或解决问题一般分为两步:先是单个学生独立解决, 解决不了的再由多生合作解决 (如通过学习小组) 。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角色思考”的时间, 要事先培养学生的快捷反应能力, 要为学生提供需要的各类资料, 千方百计挖掘布鲁姆所谓的“适当的先前和现时条件”。

如果学生自行认识课文或解决问题难度较大, 教师就应该像数学课上讲几个例题一样, 做好示范, 让学生模拟解决。如果学生还是不能认识好课文内容或解决好面对的问题, 教师就应该对他们进行启发诱导。这时的教师就如同一个导演, 指导学生进入角色, 进入剧情, 去感知、体验、思考那情那景。

进行角色教学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征, 探讨如何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创新学习。教师要多运用启发的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教会他们学以致用, 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上一篇:防盗主题班会下一篇:转弯再走为题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