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的现状及发展趋向分析

2022-09-11

和其余类型的地方电视台节目相互对比, 纪录片本身保留较强的人文价值, 特别是在国家和特定区域民族文化发展工作中产生不可小觑的指导服务效用;与此同时, 记录片更有助于针对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活动进行协调性促进。如今在电视节目商业化趋势全面凸显的背景下, 涉及地方电视台纪录片也开始朝着产业化方向持续过渡扭转, 这类状况对于后期纪录片的广泛传播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至于当前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筹划的实际状况, 以及日后具体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笔者将在后续内容予以一一舒展。

一、现阶段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的筹划现状研究

笔者经过长期调研分析, 决定结合实际状况针对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的创作现状划分出三类结构层次。

(一) 务实者无法保证长期坚守纪录片创作岗位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我国地方电视台开始关注到纪录片发展的大好形势, 纷纷予以效仿, 但是没过多久, 纪录片的主导地位便濒临溃败境遇, 许多地方亦因此终止了纪录片的筹划和录制活动。在此类背景下, 许多纪录片创作人员被迫全面转行, 或是选择在宣传任务下达状况下进行拍摄。

诸如成都地方电视台曾经是我国纪录片创作的核心阵地, 代表作品极为丰富, 包括《空山》、《婚事》等等, 从中获得知名成就的导演亦数不胜数。但是经过时代变迁和人事变动过后, 成都台毅然决然地选择终止纪录片的创作活动, 尽管说还存在一些编导从事纪录片拍摄的工作, 但是通常状况下都属于其个人行为。总的来讲, 这类层次的地方电视台几乎占据全国总体数量的一半左右。

(二) 钟情者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和拍摄

就像是大连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和摄制团队, 他们的成就也是极为突出的, 其代表作品包括《老宅2003》、《海路十八里》等等, 一时间曾连续斩获国内和国际等多个大奖。尽管说该类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无法顺利完成预设的创收目标, 单位年限仅有的三四部产量也难以滋生出所需的规模化效应。不过难能可贵的是, 他们创作纪录片所赢得的一系列奖项, 以及业界和学术界对他们的一致认可, 都展现出大连地方电视台纪录片摄制的软实力, 这也是大连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可以长久化生存与竞争发展的主要原因。再有济南和昆明等地方电视台, 尽管说同样面对的是不景气的市场环境, 但是他们仍旧选择坚守于纪录片阵地之中, 单位年限之中每个地方电视台也可以保证提供至少两部的纪录片作品, 而实际调查之后, 发现达到这类层级要求的地方电视台数量未能超过两成。

(三) 先见者, 积极地进行更好的发展前景开拓

好比南昌地方电视台就一直保留着专题纪录片创作的优良传统。实际上, 自从零九年数字频道运营开放之后, 该类电视台就开始设置了纪录片专栏, 从晚上八点半到十二点半, 数字频道上都会不间断地进行有关纪录片播放, 持续到第二天白天时段6点半开始再进行重播。透过片源角度认证, 合作拍摄作品占据的比例相对较高一些, 而直接进行外购的居中, 涉及自主创作的相对少一些。不过负责这类电视台运营管理的广电影视文化发展公司明确地表示, 单纯利用数字频道进行纪录片播放, 不足以收回前期投入的经济成本, 如若想要保证盈利渠道的有机拓宽结果, 就必须在保证涉足微电影等领域的同时, 自行创作更多类型的纪录片。

二、新时期下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的规划发展趋向解析

基于上述状况, 笔者主要以黔南电视台为研究对象, 探讨日后地方电视台科学合理性的发展趋向, 相关细节性内容将表现为:

(一) 时刻强化纪录片自身的思想深度

判定一类纪录片是否足够优质化, 主要看其能否融入引入瞩目的题材内容, 相反地, 不能激发观众观看欲望的都是不理想的。实际上在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专栏创办和运营至今, 不管是人物访谈或是专题记录类型的片源, 都主张锁定一些知名的成功人士作为记录对象, 对应的内容安排上无非就是介绍其成功前期面临的窘迫状况基础上, 记录其努力上进的点点滴滴, 以及最终取得的具体成就。但是这类题材如今已经无法满足受众人群的猎奇需求, 诸如《探寻古城遗址、感受亘古文明》这类保留深刻性和与社会关注度的作品着实是不多见。尽管说随着时代的进步, 一些地方电视台创作的纪录片在选材立意上开始懂得紧紧把握本土化的趋势, 使得某些历史故事得以重现, 不过在题材表现上始终缺乏应有的深度效果, 换句话说, 作品始终停滞在完整事实表述的层面之上。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如今我国已然不主张纪录片基于客观反映而进行创作, 但是纪录片本身始终还是要保留一类高度的主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扮演历史的镜子这类角色, 尤其是文献纪录片, 其不单单十分注重历史事实的重现, 同时还希望将当中蕴藏的文化和思想内涵一并托出。

(二) 灵活性贯穿融入多元化的创作方式

一直以来, 我国地方电视台在开展纪录片创作工作的过程中, 经常习惯性地沿用中心线法设定, 凭借时间发展先后顺序进行内容安排的传统方式, 其优势在于能够保证条理的清晰性和编辑的灵活便利性。不过一旦说毫无章法地沿用这类创作技巧, 只会令最终纪录片的节奏变慢、内容结构平淡无奇。而为了保证日后换取不一样的感官效应, 就必须预先考虑针对相同内容沿用不同类型的表达模式。

单纯拿《探寻古城遗址, 感受亘古文明》这类纪录片为例, 其可以细化为三类独立的片子, 并且单位片子都是沿用统一的创作方式, 无形之中严重削减了整个节目的创新能效, 基于此, 有关工作人员就必须进行多元化的创作模式应用, 进一步吸纳更多受众人群的观看。须知不管沿用什么类型的创作方式, 最为关键的就是把控好整个作品的节奏, 就像是写文章一样要注意做到结构的承上启下, 情绪的上下波动效果基础上, 做到段落层次分明和各单元内容彼此间的协调状态。

(三) 大幅度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一直以来, 承担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创作职务的人员, 包括采编记者在内, 都是拥有着十多年实践经验的。不过每当面临各类专题或是记录片的创作任务时, 这部分人员都会本能地选择透过某些优质化的作品观摩中进行学习和模仿处理, 基于这类群体的知识结构不够健全, 所以在创作期间难免会出现模式化问题, 无法保证提供所需的创新要素。因此, 想要保证及时克制该类弊端迹象, 就必须保证及时透过队伍素质提升层面着手, 进一步促进这类创作人员可持续性地竞争发展结果。如委派一线记者到省级或是更高等级层次的电视台接受培训指导;亦或是定期邀请一些知名学术专家到来进行讲座举办, 并安排所有创作人员进行学习, 再或是安排个别优质化创作人员去专业学院进行实时性进修锻炼等。归根结底, 就是利用不同方式提升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团队的业务实力和综合素养, 长期下去, 创作出更多高大上的作品来供社会大众进行欣赏和历史文化感悟。

三、结语

随着时代进步, 涉及独立制作和大众传媒并存的局势已经确立, 特别是在各类科技和经济持续性改革发展之后, 许多人都可以在摆脱过往一切时间和空间条件限制前提下, 进行各式各样的纪录片创作, 尽管说这类人群未曾经过专业化的训练指导, 不过依靠DV进行纪录片创作的模式已然深入纪录片市场并开始日渐活跃起来。随着这类工作队伍的日渐壮大, 许多纪录片作品开始透过网络和电视传媒等渠道展现在民众眼前, 同时更促进大众传播事业的进步。而地方电视台纪录片制作方面对这类市场压力, 要保证尽快锁定一类契合点和突破口, 并进行持续努力, 使得纪录片创作模式、题材、主题等创作单元都融入多样的科技要素, 至此之后真正做到持续创新与突破性发展。

摘要:现阶段我国地方电视台逐渐变得开放起来, 特别是在专题部潜心努力作用下, 有关专题片和纪录片的摄制活动开始全面布置拓展。截止至今, 每个地方电视台都凭借着专题部筹划与摄制的文献纪录片, 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积极认可。基于此, 笔者决定在客观论证当前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的现状基础上, 结合实际探讨日后这类文化事业的发展趋向, 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参考。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筹备现状,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 姚巧丽.探析中国电视纪录片频道专业化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 徐书婕.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瓶颈及路径选择[J].中国广播, 2015, 13 (03) :88-95.

[3] 黄新炎.“需求——满足”视阈下的纪录片微信传播探析[J].当代电视, 2017, 12 (05) :117-128.

上一篇:论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及主要类型下一篇:浅析如何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