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如何将“蒙氏纪律”渗入幼儿常规教育

2022-09-10

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 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中的个体必然受到该社会和组织中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常规的制约。 因此, 在幼儿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正确掌握这些常规, 非常必要, 而且相当重要。

幼儿园在开展常规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会把重心放在幼儿常规的完善和训练方面。 利用常规来限制和控制幼儿的各种行为, 以保证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保障幼儿在园的活动安全。 传统的常规教育把幼儿管得太多, 控得太死, 严重束缚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发展。

本班开展了蒙氏教学活动以来, 通过学习蒙氏的教育理念, 我们知道了在蒙氏工作中, 孩子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幼儿只要是在“不伤害环境, 不伤害人”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因此, 通过吸收蒙氏的纪律观来指导我们班级的常规管理, 给孩子们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

那么, 如何将蒙氏纪律引入到日常常规中去,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呢? 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了解蒙氏纪律与传统常规的差别

1.1 传统常规教育的形式

在目前的幼儿园常规教育领域中, 教师常利用儿歌、铃鼓、口令来完成对儿童身体及其动作的规范, 或使用惩罚、命令、表扬、物质奖励等手段来使幼儿听话, 完成对幼儿的管理与控制。幼儿教师把常规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标准施加给幼儿。 于是, 常规教育便成了教师对幼儿严格控制的过程。 幼儿一日生活中存在过多的限制和统一管理, 集体活动时间远远多于个体自由活动的时间, 造成孩子少有自主活动的机会, 限制了幼儿的个体发展。 教师的严厉让幼儿不得不屈从于各种常规管理之中, 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 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1.2 蒙台梭利的纪律观

蒙台梭利的纪律是一种“内在的自律”。 蒙台梭利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活动的权利, 他才能建立真正的纪律, 而非强迫手段培养的外表纪律”。

可以说, 我们的常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外表纪律。 真正的纪律, 不是靠训斥、棍棒、惩罚训练出来的。 我们要将幼儿的需要作为我们教育的主体, 让儿幼能在活动中理解纪律, 进而接受、并逐步内化为集体规则, 养成“内在纪律”, 发自内心的愿意主动遵守, 形成秩序感。

2转换幼儿教师角色

传统常规教育中, 幼儿教师一直充当着“管理者”和“指挥者”的角色, 幼儿则只能是“服从者”和“执行者”。 老师利用说教、命令、惩罚, 把一大堆的条条框框强加给幼儿。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老师要不让我们这样做? ”“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在强制与压抑的环境下长期生活、学习, 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 抑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因此, 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

作为幼儿教师, 要懂得在教育过程中, 真正占主导地位的是幼儿。要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机会。我们必须研究和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 了解每一个幼儿发展的个性差异, 要给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需要, 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 给幼儿提供充分自由活动和自主活动的环境和机会。

3创设可发展的环境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 她说, “在我们学校中, 环境教育儿童。 ”蒙氏纪律的形成, 要重视环境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蒙台梭利看来, “纪律来自工作, 因为只有在工作中, 儿童的自我才得以自由发展, 能力得以发挥”。 在活动中儿童获得了自由工作的环境, 他们的活动更加完善, 从而产生良好的纪律。

如果把幼儿长时间固定在座位上无事可做, 幼儿的发展没有得到满足, 他们便会互相打闹, 大声喧哗, 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 这时候的纪律就只能是靠教师的严厉控制。 因此,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节奏和步调的环境, 服务于幼儿的发展需要, 从而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纪律。 比如, 在各个活动区域中投入丰富的, 多层次的活动材料, 让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幼儿都能充分地, 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 并在活动中得到轻松、自由的发展。 在这样的活动中, 幼儿可以自由的运用他的技能, 充分发挥他们的精力, 并按照自己内部发展的速度和节奏来行动时, 他就会表现出遵守纪律, 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等优秀品质。

4把纪律说出来

蒙台梭利认为, 应当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 自由和纪律是统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所谓自由不是孩子喜欢怎样就怎样, 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而是要服从真理, 做正确的事情。 因此, 一定要让幼儿在活动中理解纪律, 由于理解而接受集体规则。 所以, 当我们让孩子去做一件事情时, 要把应该遵守的纪律告诉他, 而不是只是要求他怎样去做。 比如, 我们让孩子们去喝水时, 就要把排队的纪律说给他们听, 使他们懂得排队喝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不会因为拥挤而受伤, 或是把水洒出来。 又比如进餐时, 把进餐的纪律告诉幼儿, 使他们理解进餐说话不卫生, 还会容易引起食物误入气管。 通过这样对纪律的解释, 逐渐会使社会规则内化, 使幼儿懂得遵守纪律的意义和价值, 将会从心而为。 比起教师时时处处的控制、强迫, 内化秩序具有更持久的效力和深远的意义。

5坚持教育的一贯性, 统一性

在蒙氏活动中, 也有很多相应的纪律需要幼儿遵守, 比如“进教室前坐着脱换鞋子, 并确定放入鞋柜内摆正。 ”“在教室要轻声慢步地走。 ”“坐椅子或离开椅子时, 应先拉开或收起椅子再取物或置物。 ”等等。 这些纪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一种习惯的养成, 需要有效的环境和时间。

我们在蒙氏工作中, 每一次老师演示完工作, 都会重复一句话“从哪儿拿的, 放回哪儿去。 ”刚开始, 幼儿会忘记, 没有归放到位, 老师不会责备他, 整理教具时老师会把教具放回去。 接着每一次都这样做, 幼儿就会慢慢记住并做得很好。 最初, 我们班上开展蒙氏教育时, 幼儿在蒙氏教室能很好地遵守蒙氏纪律, 而一旦离开了这里, 他们就会完全按照之前的习惯进行, 变得散乱, 没有规矩。 或者是在幼儿园养成的习惯, 回到家里就会抛之脑后, 任性妄为, 随心所欲。这都是因为对幼儿的培养教育不一致, 不统一造成的。

因此, 同班级教师之间, 幼儿园与家长要做到坚持一贯性、统一性的教育。 教师与家长要做好沟通, 开办家长学校, 将蒙氏教育的理念传达给家长, 与家长共同分享教育的观念和方式。一段时间后, 定期走访幼儿家长, 及时与家长反馈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 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和方法, 这样才能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蒙台梭利的强调的“纪律”是一种内在控制的纪律, 而我们传统幼儿园常规教育更倾向外部控制纪律, 外部纪律的维护更强调的是群体的利益, 而忽略了幼儿的需要。 因此, 我们要在充分理解幼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通过上述一些方式把蒙氏纪律的新理念运用到我们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去, 建立积极、主动、理解的新常规模式, 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摘要:幼儿园传统的常规教育是一种外在的纪律, 教师借助着各种方式完成了对幼儿的管理与控制, 注重常规的完善和训练, 幼儿管得太多, 控得太死, 严重束缚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发展。而蒙台梭利的纪律是一种“内在的自律”, 是在儿童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纪律, 也是建立在儿童积极、主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将蒙氏纪律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渗入到幼儿常规教育中, 能够进一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蒙氏,纪律,常规,幼儿

参考文献

[1] (意) 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M].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2.10.

上一篇:《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下一篇: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