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喝水常规教育随笔

2024-05-08

幼儿园喝水常规教育随笔(通用16篇)

篇1:幼儿园喝水常规教育随笔

喝水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小斌的爸爸要去新疆工作了,临行前满怀心事地找到我:“郭老师,孩子平时在家特别能喝水,可在幼儿园喝得很少,回到家就使劲喝,我们让他自己跟老师说要喝水,可这孩子性格内向。这不,只好我自己跟您说了,麻烦老师操心了!”小斌平时少言寡语,在我的印象里,他基本上是和其他的孩子一起排队接水喝的,倒没有发现他有这么大的“水量”。看着家长一脸的愁云,我由衷地说:“您放心吧,我们老师一定会尽心照顾好小斌的!”

听完小斌爸爸的话,我自责没有做好小斌的家园沟通工作,竟不知小斌在喝水方面的特殊需求,深感平时疏忽了对小斌的关注。我蹲下身子,抚摩着小斌的头说:“小斌,你知道吗,人如果体内缺水会有生命危险的。你在家真好,能主动地喝水,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感谢你呢!在幼儿园喝水为什么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呢?”他看着我,欲言又止,重又低下了头。我趁势微笑着把他揽在怀里:“小斌,老师像妈妈,没关系,老师妈妈想知道呢!”

“我不敢。”小斌低着头小声断续地说。

“为什么?”

小斌又不语了。

“幼儿园就是家啊,老师不是说了吗,你们有两个家,一个小家,有爸爸、妈妈和小斌,还有一个大家,就是我们小一班啊!”

“我怕。”小斌低着头,声音小到我几乎听不见。

就是这两句小到几乎听不见的话,使我意识到小斌对我和我们这个班级还没有产生认同感和接纳感,还不能融人到这个集体。幼儿园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他的心扉是闭着的,这样怎么能让他在幼儿园喝水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呢?

“小斌,老师不知道你特别喜欢喝水,老师做得不够好,对不起。以后喝水时多接些,想喝就去接,如果遇到上课时间,只要悄悄地,不影响小朋友就行,老师不会说你的,不用怕。”小斌怯怯地看着我,腼腆地点点头。

“那咱们拉勾!”

我知道,引导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不能单靠我一两句特别关照的话,更需要在我们的接触中,在每一个细微处来体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

以后的日子里,我有意识关注、关怀小斌,帮他系鞋带,看他有没有露肚皮,和他说话语气缓慢、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并力图做到蹲下身子以达到和他平视;拉着他的小手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创造条件引导性格活泼、能力强的同伴主动带他一起玩;时时用平和友善的目光关注他,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抿嘴、一个俏皮的扮相……我和小斌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

私下里,我和小斌有个约定:如果每次多接些水,喝完后就能得到一个小吸管,一天当中如果集到五个以上的小吸管,到离园时就能得到老师为他用纸折的小动物。渐渐地,小斌得到的吸管多了,但大多是在我主动提示下才得到的。要让小斌做到按自己的需求喝水,使“要他喝”变为“我要喝”,还差那么一点点儿。我的期望是那样的迫切,但又深知不能心急,尤其像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如果在他面前稍微露出那么一丁点儿的急噪、不耐烦,触动他敏感的内心,那我就会前功尽弃。为了尽量不打扰其他幼儿,也为了避免接水时引起同伴的关注让敏感的小斌感到不自在,我把小斌的座位排在了离水桶最近的位置。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在一天天地努力,也在一天天耐心地等待。有一天在区角游戏中,我发现,小斌朝热水桶看了几眼之后又有些犹豫地朝我看,我知道他想喝水了。我庆幸自己捕捉到了这一时机,我的嘴立马向上抿起、眼睛一眯、微微点头,以示鼓励,然后目光似离非离。只见他忐忑地离开坐位、胆怯地拿起水杯、接水、喝水、悄悄回到坐位。小斌终于迈出了质的一步,虽说这一步带着些许谨慎,但我相信有了这质的一步,一定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此时的我内心是那样的激动与欣慰,他认同了和他朝夕相处的老师、认同了自己的班级,我多日来努力营造的和谐、温馨、安全、接纳的班级氛围使他紧闭的心扉敞开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小斌确实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喝水了。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小斌较以前活泼了,课堂问答的时候也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有时还会向我“报告”情况了。

一件喝水的小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意义: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小社会,为他们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激活他们的个性,释放他们的天性,就可以为他们未来走向大社会培养健康独立的人格。这是幼儿教师的天职!

编辑:cicy

篇2:幼儿园喝水常规教育随笔

我们教师带早班时,经常听到家长们这样的一句话:“老师,麻烦你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而且由于家长们说的多了,我甚至有了一种反感的情绪。

由于家长的提醒和不断交待,我于是悄悄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情况: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有的孩子能喝半杯水;有的孩子能喝一杯水;还有的孩子接了满满一杯水,趁老师不注意只喝了一两口,然后偷偷放回茶杯架上,这样怎么行呢?难怪家长们老是不停提醒我要让他孩子多喝水。

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搅进了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先是让孩子们互相监督,外加老师的督促,效果不太理想;然后,我又自编了两个小故事“嗓子里的小虫子被冲跑了”和“我的尿不黄了”,使孩子们真正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效果不错。通过故事,使孩子们知道自己该喝多少水,喝水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部位不舒服等生活小常识。

孩子们进入到大班后,明显懂得多了,于是我经常采用故事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知道喝水的重要性,果然效果不错,也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妈妈告诉老师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

孩子喝水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是孩子喝水的问题却牵动着许多家长们的心。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提醒孩子们去喝水,有的孩子能够喝足量的水,而有的孩子是为了完成老

篇3:幼儿园常规教育误区

一、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理解

“常规”是幼儿园教师接触较多的专业术语 ,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开始, 教师就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指幼儿在园中的日常的规则教育,旨在促使幼儿理解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各种行为准则。它贯穿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最终养成相应的习惯,具有内容具体、种类繁多和要求严格的特点,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幼儿园建立常规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存在,对幼儿和教师都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系统地把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进行梳理, 将其规范化、制度化,不但让幼儿明白要怎么做、什么时候做、为什么做,还要教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减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感和不适应感,调动幼儿生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 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很多人可能觉得,生活常规活动太过于细小,它不像一次又一次的教学活动那么有效。但我却觉得,它虽然看似无形,但其实是无处不在, 使幼儿掌握必要的常规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可以使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它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认真展开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 是我们每个老师必须慎重对待的一件事。综上所述,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无论对于幼儿的教育还是他们自身的良好发展,都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1. 幼儿教育的需要

常规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是实现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重要保障。它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活泼的心态,保证幼儿一直处在一个健康、活泼的成长环境。

2. 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所处的时期是幼儿形成基本的人生观和培养良好素质的黄金时期。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也是对幼儿进行品性教育。一个良好的班级常规可以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习惯、人生习惯,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学习、懂得与他人共同生活,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误区

1. 只注重表象

一说到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时,很多人便会觉得,开展常规教育的目的是维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将常规教育看成是班级管理及教育的手段,较少关注其积极意义。这样,仅仅是把常规教育锁死在维持纪律上, 在教育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节奏是快了,可是效率却不见得提高。因为,这样只是注重了“形”,并没有注重“意”,无视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活动有序开展只是表象,内在是常规教育目标难以落实,幼儿学到的只是机械的理论。

2. 扼杀孩子的天性

有些老师还习惯传统常规教育中所谓的规则意识, 教育方法过于格式化,常规教育变成对幼儿行为的约束,喜欢套用死板的规则。例如:“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不说话;小手放在膝盖上,一二三,坐神气。”这些口令虽然琅琅上口,但却把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小机械人”。其实,孩子的天性都是活泼好动的, 这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孩子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不能像大人那样集中注意力很长时间,他们有时会到处跑,到处叫。孩子是在活动和游戏中接触周围世界的,如果我们总强迫他们按老师的要求规规矩矩, 他们怎么能健康发展,怎么去认识周围事物呢? 这样教出来的幼儿,很容易导致性格孤僻、缺少自己独立判断能力,难以同其他幼儿有效合作。

3. 忽视幼儿心理成长

幼儿园时期,孩子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充满爱的积极向上的环境。现实生活中,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幼儿管理的效率化,常常会在幼儿发生违反常规的行为时大声喝斥,有些老师会当着全体幼儿训斥那些“不守规矩”的幼儿,老师可能不觉得不妥,但是实际上却使幼儿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久而久之,便会使幼儿产生自卑的心理,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不可磨灭的伤害。

4. 过度强调常规教育

有些老师一直觉得“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将常规视为一切教育实行的先决条件,似乎没有了这个前提,他们就不能进行任何教育了。一味强调常规与纪律,忽视了基本的教学,这无异于本末倒置。一个幼儿违反了常规, 老师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纠正, 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在不经意间开始倾斜。在常规的培养上花费太多时间,不单影响教学,也影响了其他幼儿的活动。在日常的活动中,常规的确不能少,但是真正的纪律性并非老师的约束,而是靠幼儿自身进步。

四、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

1. 平等对待幼儿,让他们参与到常规管理中

老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观察者, 给幼儿以理性的评价与分析,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在他们接受常规教育的最初,我们可以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全体幼儿。在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们可以让小朋友变成活动的组织者,让他们做“小老师”,代替老师管理其他幼儿,亲身参与到常规管理中。这样一来,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幼儿也能更快地接受规则,对于一日常规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2. 注重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对新事物的理解是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教师、教科书的说教起到的效果是很少的。因此, 常规教育也必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这样便于幼儿的理解并学会遵守规则。

3. 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了解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将班级常规做好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了解, 在向幼儿提出要求之前,必须先想一想这项要求是否会对某个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巨大的差异性, 我们教师要做到对每个幼儿都很熟悉,了解他们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制定出一套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管理方法。

4. 注重家园合作

生活常规的培养,除了需要老师的指导外,也需要家长的重视。要想让幼儿掌握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我们必须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在家中也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规范,同时家长和老师们也要从自身做起, 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楷模。老师在教育的时候,面对几十个幼儿,难免会忽视部分的幼儿,而家长只需要专注于一个孩子,往往能够看到孩子的优缺点。老师此时需要的,只是给家长一个正确的指导。我们可以通过家校路路通、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规范的幼儿行为常规,充分发挥家庭对幼儿的教育规范作用,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五、结束语

篇4:探析幼儿园常规教育和学前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 常规教育 学前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8-01

常规教育指的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一日的生活安排和行为准则,它是幼儿从家庭融入社会集体这一阶段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也是学前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常规教育对于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幼儿常规教育内容和方法中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问题,从学前教育改革中幼儿发展为本的内容出发,提出了幼儿常规教育的创新举措。

一、幼儿发展为本在学前教育改革中的体现

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是学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让幼儿教育目标重回幼儿本身,坚持以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价值取向,并注重知识技能与幼儿情感态度培养的结合。

1.注重幼儿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虽然幼儿的心理还不成熟,但幼儿却是存在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幼儿教育不仅是单纯的传授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他们对个性和创造力的追求,从小就树立创造意识。在幼儿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更多的是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实现动手操作,要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在涂画中通过造型的操作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创作发展积累素材。

2.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

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主要是让他们去感知生活,通过生活中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幼儿对美的情感表达。他们在对事物的感知方面主要通过视觉来完成,教学中常常创造更多的条件让他们去接触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通过视觉去感受大自然的各种风光美景,通过艺术作品去感知不同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在审美情趣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幼儿常规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1.常规教育内容的构建忽视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的常规教育内容的构建往往是由教育者决定,但各种因素常常导致教育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意向,反而造成幼儿的不情愿。比如某些教育者认为幼儿不具备成熟的思维能力,在常规教育中只要以服从教师的管理为主,长时间后,幼儿的常规行为便失去了发自内心需要的个性特点,不利于幼儿个性发展。

2.常规教育教学中的内容缺乏灵活性

受传统的幼儿常规教育的影响,许多教育者在幼儿常规教育中经常教导幼儿说“不听老师的话就不是好孩子”、“坐在自己座位上不许动来动去”等话语,这是因为许多教育者对幼儿的评价只用“好”与“坏”两个角度。所以常规教育内容也比较刻板,意在将幼儿打造成为教师言听计从的规规矩矩的人,抹杀了幼儿的灵性。

3.常规教育的方法单一

幼儿常规教育的方法应该多样性,这样才能多方位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实际的教育中,教育者常用的日常教育方法便是让幼儿玩游戏,首先讲解游戏规则和提醒注意事项,对违反规则的要求表演节目或讲故事。这种默守常规式的游戏特点不利于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也忽视了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

三、幼儿常规教育创新举措

1.让幼儿参与常规教育内容构建

常规教育的内容要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也参与内容的构建中,以幼儿需要为导向,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比如在我是解放军的游戏中,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做才能使动作更加标准,形象更接近解放军,让幼儿自己表达这一游戏需要注意的要点,然后在游戏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不规范问题加以修正。

2.教育方法要多样性

幼儿常规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玩游戏,还要采用更多的教育方法去促进幼儿发展,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陶冶幼儿的情趣,增长他们的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方面的启发、以及情感方面的感染和影响。另外,还可以通过情景表演方法让幼儿融入角色中,让他们在角色的扮演中去感知社会和体验生活。

3.加强教育者在常规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幼儿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者的影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注重教育者良好形象的树立,教育者一身作则的同时,幼儿家长也必须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营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常规教育也必须进行创新,不断探索科学的常规教育方法,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黄通波.《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建议》.教育. 2015

[2]沈艳凤.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理性思考》.教学研究.2007

作者简介:

篇5:幼儿园小班喝水常规的培养

幼儿园小班喝水常规的培养

一、研究背景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如果有儿童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不受到重视那是一个很严重的结果,所以我们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的培养,加强幼儿常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水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年龄越小,体液占人体体重的百分之八十,如果失去了百分之二十的水分,就会危及生命。水是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部分代谢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排除体外。所以培养幼儿养成喝水的好习惯,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人体各系统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充做各种物质的吸收、运输及排泄的携带体,协助维持体内一切体液的正常渗透压。每天喝一定量的水,可以保护肾脏,排除体内毒素。

水的需要量取决于机体的新陈代谢的需要。孩子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较多,肾脏处于“常虚”的阶段,其浓缩功能较差,因此所需水分相对较多。此外,活动量、外界气温和食物性质也影响孩子对水的需要量。活动量大的孩子散热多,需水量较大;多吃蛋白质和矿物质时,排泄这些物质所生的废物需水较多,水的需要量也因此而增加。所以,孩子体内水分相对比成人多,约占体重的70%~75%。

专家提醒,如果所进水分远远超于身体正常需要量也无好处,可能会发生水中毒,因此要适度饮水。如果给予孩子的水超过了正常需要量,也没有好处,白白增加了尿量的排泄,也增加了心、肾的负担,产生不良的作用。宝宝每天每千克体重大约需要100~150毫升的水。营养学家建议一天中喝水的最佳时刻有7个时段,分别为起床后、早餐前、上午中间时刻、午餐前、下午中间时刻、晚餐前、晚上中间时刻。

一.是别等口渴了才喝水。做父母的要在每天随时给孩子喝水,随时补充水分。

二.是极度干渴时别喝过多的水。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如果孩子渴得厉害时,要让孩子缓缓饮水,若拿起水瓶喝个没完,会造成胃难以适应,引发不良后果。

三.是睡前不宜多饮水。孩子在睡前喝较多的水,会影响夜间休息,还有不少孩子会因此而遗尿。

四.是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不少脾胃阴虚或有疳积的孩子,特别爱在饭前和吃饭时要水喝。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以往对身体不利。

五.使早晨起床时喝水有助健康。

三、研究目标

1.初步懂得人的身体需要水分,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2.帮助我们通过小便排毒,是身体更健康。

3.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

4.实际练习,幼儿排队喝水。

四、研究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3.案例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

五、研究措施

(一)培养幼儿一人一杯的良好习惯。

通过故事等形式告诉幼儿一人一杯更卫生的道理。

(二)开展关于水的主题教育,促进幼儿饮水

教育活动可以比较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为了促进幼儿饮水,在小班本学期我班开展了许多关于水的知识,如:《口渴了,怎么办?》、《天热了,喝什么?》、《白开水,我爱喝》、《多喝水,身体棒》等等。幼儿从这些活动中懂得了白开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为了巩固这一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意识地与幼儿一起运用故事中的对话,如:“你渴了,快来喝杯水吧!”和“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由于幼儿对故事较熟悉,所以喝水时,许多幼儿都能反应出来。此外,为了调动幼儿饮水的积极性,我们收集并创编了一些相关的儿歌,教给幼儿,同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饮水

幼儿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充分利用环境与幼儿互动,将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让幼儿多喝一些水,我们布置了半杯水和满杯水的对比图,以提醒幼儿接水时尽量多一些。

(四)培养幼儿随渴随喝的习惯

(1)、最初老师讲道理

效果:不是很明显,只有一半的幼儿是随渴随喝,仍然是有很多的小朋友是属于被动喝水,需要老师和保育老师的提醒.分析:还是孩子们太贪玩,不想在游戏和玩耍的时间来喝水,还有的表示说不想喝水。

(2)采用奖励贴花,看看哪个小朋友今天喝水了,喝了几次了,以此来鼓励孩子们喝水。

效果:喝水的小朋友增多了,每个小朋友几乎每次都能喝水,多的有8次,少的有6次。

最后为了做到全方位的给幼儿补水,让孩子不会因为缺水而生病。养成主动喝水好习惯,家长接孩子回家后,也要及时给孩子喝白开水。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习惯的培养上,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同等重要。

家园共育才是最好的幼儿教育,才能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培养出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入园开心,家长工作安心。

保集半岛幼儿园

濮丽华 秦雪 晏智琴

篇6:幼儿教师小班常规教育随笔

“记着你的好,记着你的笑……”当一位孩子依偎着对我轻唱这首歌时,我感到孩子很有趣——学着大人的腔调还有摸有样的,但笑过之后那熟悉的歌词引起了我的思考。

对着小小的孩子我们总是告诉他们,我们大人对他们有多好,要他们时时记着我们对他们的好,在生活中孩子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当我微笑着迎接他们,亲切地抱抱他们时,孩子总是高兴地笑着向我问好;当我带着孩子开心地活动完坐着时,孩子总会亲切地问:“老师你累吗?我帮你捶捶吧。”当我关心地问候他们,帮他们穿衣裤时,孩子总会亲昵地亲亲你。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但孩子的爱很纯真,他们没有世俗的偏见,只有真诚的表现,他们最直接地表现着你的好、你的坏。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在要求孩子的时候却自己忘了。有时孩子想亲亲你,你却生硬地推开他告诉他:“你很脏”;有时孩子想向你诉说,你却会因为繁忙的事务很敷衍他;孩子在热情地对待我们时,我们总是忘却了要以同样的热情对待他们。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一首《小孩不小歌》提醒了我们,不要小看了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让孩子记着我们的好时,我们也要记着孩子的好。

篇7:喝水幼儿园托班教学随笔

我认为,幼儿在园喝水是幼儿在园的基本生理需求。对于正处于长身体的幼儿来说,基本生理的需求满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因此,在我们班里,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幼儿是否能够喝足够的水,作为衡量我们班教育效果的指标之一。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只有每天提供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活动所需,特别是在春季,充足的水分供给,对于活动量较大的幼儿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关注每一个孩子每天都能喝到充足的水,我们班的三位老师采取各种办法,来让孩子们不漏喝一次水。如:分组接水,一名老师在水灌旁专门关注每一名幼儿接水量。个别督促喝水,有生病带药、咳嗽、出汗多等幼儿进行个别督促喝水。像集体或分组喝水,一上午最少3次,下午2:30起床到4:20晚餐前之间喝水2次。我们还培养孩子们懂得,自己只要口渴就要喝水,养成随渴随喝,并在喝水时不贪玩的好习惯。当然,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有时玩起来,就顾不上喝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细致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在健康教育中,我们利用图片讲述、听故事、看《良好行为习惯》图书等教育活动,让幼儿知道多喝水对防病有好处。

篇8:幼儿生活常规教育探究

一、 传统教育模式下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特 点

(1)反复性。我们知道对幼儿生活习惯的教育及培养从小班就开始了, 这其中基本涵盖了幼儿期的大多数生活习惯教育,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生活习惯在小班就完全建立起来了, 许多习惯在中班乃至大班时还需要教师不断提醒、不断监督,幼儿才能有效完成。(2)高控制。在 生活常规 教育中, 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不能……”、“不许……”等限制性话语,这些包含着“不行”、“不要”、“不许”、“不能”等指令性字眼的言语说明:在教师的心目中,常规就是限制幼儿的不良行为, 就是管,结果使常规教育失去了对幼儿行为的指引作用, 使幼儿的 实践缺乏目标感而显得 无所适从, 甚至引起幼儿的反感和挫败感。(3)被动性。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教育中, 每一项规则都是教师指定的,大到桌椅的摆放、小到餐勺的取放等, 这些规则没有一个是由幼儿自己主动建构形成。

2.影 响 因 素

(1) 教师忽视 对幼儿规 则意识的培养。常规教育不应单纯为各种教育活动服 务, 而应为幼 儿主体服务。常规教育本身不是目的, 也不是仅仅为教 师完成自 己预设的教育活动提供 便利, 其根本价值和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园常规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教师转变对规则的看法。在常规教育中, 规则应被看成是幼儿主体品质的组成部分, 因为真正地理解规则、遵守规则反映了 幼儿主体 意识的觉 醒,是幼儿主体性的体现。教师只有将规则视为幼儿主体的一种品质,把它当成是幼儿内在的、在幼儿积极的自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东西, 才能找到正确的 常规教育 方向, 才能真正培养出 幼儿的规 则意识。(2)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偏差。教师都知道在教育中必须以幼儿为主体, 必须充分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但在教育实践中, 由于受幼儿园教育活动琐碎性、复杂性等的影响,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进行统一。尤其是在常规教育中,教师最多 只是告诉 幼儿什么 能做、什么不能做,而没有告诉幼儿如此做的原因或后果。(3)不同教育方法的选择造成不同的教育效果。在常规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忽视了幼儿的年龄与心理发展特点,选择的是否定式、命令式的教育。比如,在饮食习 惯方面 ,会出现幼儿吃饭比较慢的情况, 若一味地对幼儿进行说教、批评,也许只能引起 幼儿的不 满和抵触 情绪。如果转换一种 教育方式 ,如 ,通过以吃饭速度来换取一次奖励的机会来鼓励幼儿逐渐加快吃饭的速度, 不仅达到了提高幼儿吃饭速度的目的, 而且还能避免伤害幼儿脆弱的心灵。因此,只要教师细心, 就会发现在促进幼儿生活习惯能力方面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榜样引导法、儿歌故事教育法、生活体验欣赏法等。

二、 现代教育模式下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实施策略

对幼儿进行有效地生活习惯培养就需 要建立起 一套科学 合理、便于实践操作的生活习惯培养模式。这个模式的建立不仅仅是建立一个规章或一个制度就可以了结的, 而需要教师对幼儿生活习惯培养中所要关注的各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对幼儿园教育模式有充分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1. 形成一套 完整的教 育活动模式。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不仅仅是生 活活动的 基本组织 形式 ,也是幼儿园 培养幼儿 良好生活 、卫生等习惯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不是机械地重复行为技能和行为规则的训练,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有计划、有目的培养教育的过程。

(1) 将生活常 规的培养 纳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生活常规教育的目标, 将常规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活动, 以帮助幼儿将生活常规的练习与特定的活动相结合, 让幼儿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特定的情景, 进一步熟悉生活常规内容要求, 激发幼儿的生活常规习得兴趣。如 ,在“环保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寻找可回收的垃圾及不可回收的垃圾, 并要求幼儿自己 区别并用 符号进行 记录,然后分享结果,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 通过值日 生制度促 进幼儿生活常规能力的发展。值日生制度是我院特有的幼儿生活常规培养制度。通过让幼儿轮流做值日生, 并对其他幼儿进行管理与监督, 激发幼儿自觉学习常规规则, 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目的。

(3) 组织定期 的生活常 规评比竞赛, 激发幼儿对生活常规学习的兴趣。定期组织小、中 、大班幼儿一日 生活常规 竞赛活动 ,考察幼儿掌 握一日生 活常规的 情况。如,教师可组织小班幼儿系鞋带,中班幼儿叠衣服,大班幼儿整理床铺等的活动, 有效地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与动态的教育活动过程结合起来, 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以大带小 , 通过榜样激励的方式促 进幼儿常 规教育的 培养。大带小活动主要由参观大班与帮助弟 弟妹妹两 个活动组 成。在每学期开学初, 教师可引导小班幼儿参 观大班幼 儿的一日 生活; 引导大班幼儿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叠衣服、被子等。通过这种榜样激励的方式让小班幼儿向大班幼儿学习; 让大班幼儿在帮助弟弟妹妹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促进其生活常规能力的培养。

2. 将幼儿生 活习惯的 培养明确贯穿于 幼儿园的 一日生活 中。通过教师的引导, 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在园的各项生活环节当中,即幼儿入园、离园、盥洗、饮食、睡眠等 的活动中, 慢慢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根据幼儿 身心发展特点 ,制定有层次的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目标。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幼儿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 教师不能要求每位幼儿的发展水平都是相同的, 也不能要求他们达到的 目标都是 相同的。因此, 教师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的环节与教育内容, 制定具有一定层次差异的幼儿生活教育目标体系, 使得每位幼儿都能在自身已有的发展水平上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4.从不同的 教育内容 出发 ,制定相应的教师指导规则。从一日生活各环 节的教育 内容出发 ,制定相应的教师指导规则, 让教师明确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下对幼儿应使用什么样的指导语言及指导方法。如,教师告诉幼儿在入园时要和老师礼貌地打招呼, 如果这时幼儿由于害羞或者心情不好而没有这样做时, 教师不应该对其指责, 而应该主动地与幼儿打招呼,并能明确告知幼儿:老师理解他的心情, 期望下次能得到他的问候。

5. 家园同步 , 共同教育。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有着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做到家园同步才能使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教育持之以恒。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 要针对不同的家庭提出不同的指导意见,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三、 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民主性原 则 ,让幼儿充 分参与生活常规的建立。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指出, 幼儿对生活常规的执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常规阶段, 幼儿此时按个人 的意愿和 行为行事 。因此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更能让幼儿感到常规是他的内在需要而自觉遵守。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观察并抓住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引导幼儿讨论,让幼儿在协商 和争辩中 共同制定 常规。如,在幼儿喝水时 ,总是会出现接完水的幼儿站在保温桶前喝水, 而后面的幼儿在等接水喝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让幼儿自主讨论: 如何在喝水活动中既能很快地喝到水, 而且又有一定的秩序, 然后引导幼儿形成一套由他们自己制定的喝水常规。

2. 生活常规 教育内容的 构建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 受不同环境的熏陶感染, 个性与行为习惯各不相同, 因此对不同的幼儿应采取不同的常规教育方法。特别是对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较淘气的幼儿,以及体弱幼儿,教师更要有耐心,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3. 挖掘隐性 教育常规 , 将它作为幼 儿生活常 规教育的 内容。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 教师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 规教育体 现在环境 中 ,暗示幼儿应遵循哪些规范。如,在楼梯处粘贴小脚印, 提醒幼儿有秩序地上下楼梯; 在洗手间处贴上洗手顺序图, 提醒幼儿洗手的正确顺序等。

篇9:浅析幼儿园的常规教育

关键词:幼儿案例;常规管理;幼儿天性

一、案例——方枪枪的故事

电影讲述的是四岁男孩方枪枪被父亲送到幼儿园之后所遭遇的一切事情。整个电影的镜头都是在幼儿起床、吃饭、上课、盥洗等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来回穿梭。然而,正是这些普通的生活镜头却透露出深刻的含义,片段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教师夸张的处理方式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已发展很多年,但是不得不承认,片段中的某些现象还依然存在。这就反映出当今幼儿园的常规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分析

从字面上看,幼儿园常规教育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幼儿园常规”和“教育”。因此,研究者认为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分析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幼儿园常规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常规教育的主体——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一)部分常规内容不合理

现阶段,幼儿园常规的内容包括生活常规、学习常规和活动常规三个方面。

与《看上去很美》中的常规不同,当今幼儿园的常规中已经没有像“每天早上必须大便”这样明显不合理的内容,但是细则还需考究。举例来说,“吃饭时保持安静”“迅速安静入睡”“上课时坐姿端正,两脚并拢、眼睛看老师、手放膝盖上”等。因此,幼儿园常规的合理性还有待考究,不必要的常规也还存在。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目的异化,且策略单一

1.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异化

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熟悉一定的规则,发展幼儿自理和自律的能力。然而,在幼儿园实践中常规教育的目的出现了异化,诸多教师倾向于把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目的理解为管理儿童。

2.幼儿教师常规教育的策略单一

在幼儿园实践中,教师倾向于采用简单高效的方法,这类方法比较单一,通常就是说教、奖励和惩罚。

(1)说教

说教是指教师通过直接给予指令或劝说的形式让幼儿遵守常规。教师在工作中看到幼儿的违规行为时,一般都会立即提醒他们,让他们改正。遇到有的幼儿无反应时,教师会进行劝说。

(2)奖励

奖励是对个体行为某种程度上的肯定。在行为主义理论中,奖励又可以被称为正强化,它是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刺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部分。幼儿也同样有这些需要。教师可能给幼儿提供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以及归属与爱的需要相对充足,但是其他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便自己抓住一切机会来获得这些需要。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早上大便的时候,方枪枪一直蹲到最后一个,直到老师来喊他,老师说今天没有就算了,他小声地问老师:“那今天会扣我的小红花吗?”在老师回答不会之后,他高兴地提起裤子跑走了。

幼儿园老师在常规教育中经常使用奖励这一手段。奖励在幼儿园有多种形式,如评小红花、小贴画、教师拥抱、抚摸、给予特权、小小的物质奖励等。

(3)惩罚

惩罚与奖励相对,心理学中对它的定义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包括呈现厌恶刺激和消除愉快刺激。它能改变幼儿的行为的依据主要在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条件反射原理,惩罚可以引起儿童的焦虑或恐惧,教师在幼儿出现违禁行为之后对其施以惩罚,使幼儿的违禁行为与焦虑或恐惧联系在一起形成条件反射,幼儿为避免产生焦虑或恐惧反应,不得不终止违禁行为。对于一些违规的行为,教师一般会通过剥夺幼儿游戏权利和语言威胁来对幼儿进行惩罚。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建议

(一)遵从幼儿的天性,合理制定适宜的常规内容

教师不能为了求得表面上的安静,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而给幼儿制定一些不必要的规则。因此,教师在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时应减少不必要的常规,避免过多的限制和统一的管理,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体会规则带来的和谐和自由。

因此,在常规教育中,教师要改变幼儿仅是常规的被执行者、运用者的现象,让幼儿参与到常规的制定中,只有幼儿的内心得到满足,才能真正遵守常规。

(二)幼儿教师常规教育要有计划性

幼儿常规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强化才能保持的。教师在刚开始接触幼儿时就要有一个计划。对于出现违规行为的幼儿,教师应该从提醒→说理→惩罚→重复动作→惩罚→剥夺游戏慢慢过渡,逐步加深教师教育行为的程度。教师切不可出现为了获得眼前的效果,就直接用惩罚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维持长远的效果。

(三)常规教育中要考虑幼儿的个性,不要过分强调共性

班级的常规是针对幼儿园整个班集体的要求,这就要求班级的幼儿要完全整齐划一。教师总是要求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就像电影中李老师命令所有幼儿起床后一起拉大便一样,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也很常见。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尽管每个幼儿所面对的常规是相同的,但是在规则的遵守上每个幼儿所需要的指导却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指导的时候要考虑到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喻琴.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策略谈[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03).

[2]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大版出版社,2000.

[3]张艳娟.对幼儿园常知教育的反思[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

篇10:教育随笔:怎样培养孩子喝水

我们老师早上接园时,家长们常常说的一句话:“老师,麻烦你

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经常

提醒孩子们喝水。

由于家长的提醒,我经常悄悄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情况:有的孩

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有的孩子能喝半杯水;

有的孩子能喝一杯水;还有的孩子接了满满一杯水,却只喝了一两口,纯属于玩水之意。

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搅进了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先

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喝,外加老师的督促,效果不太理想;然后,我又

自编了两个小故事“嗓子里的小虫子被冲跑了”和“我的尿不黄了”,使孩子们真正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效果不错。

通过故事,使孩子们知道自己该喝多少水,喝水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

部位不舒服等生活小常识。

我经常采用讲故事来教育幼儿,使幼儿知道喝水的重要性,果然

效果不错,也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妈妈告诉老师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

孩子喝水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是孩子喝

水的问题却牵动着许多家长们的心。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提醒孩

子们去喝水,有的孩子能够喝足量的水,而有的孩子是为了完成老师

布置的任务滋润一下嗓子就算喝水了,没能够达到喝水的目的。

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反思、实践才能

篇11:幼儿园教师生活常规随笔

微笑是他们的表情,他们用微笑传递关爱和温暖,用微笑鼓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让爱走在教育的全过程。他们时刻关注孩子脸上的“晴雨表”,精心呵护孩子的情感,在孩子伤心时给他一个拥抱,在孩子焦虑时给他一个鼓励。

他们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以平和、宽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出格”和“不服从”,谨言慎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颗颗敏感而娇嫩的心灵,许多无意识的言行和习惯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他们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能够学习什么,他们不会像制造产品一样去塑造孩子,不会随意地去“修剪”孩子,因为他们知道,孩子是正在成长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有它的生长季节,所以他们更愿意说:“孩子,你慢慢来!”

他们拥有儿童般的纯真,跟孩子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做不完的游戏。他们把孩子的兴趣引入教学,充满诗意地引领孩子走进真善美的世界,让“善良、责任、诚信”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他们整天忙碌、操劳,担心孩子的安全,面对家长的不理解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压力,但他们会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在平凡琐碎中寻找感动和快乐,他们在成全孩子发展的同时也成全了自己的职业幸福。

在一个称作幼儿园的地方,有一群快乐的孩子。

他们眼中的世界,就像是童话一样新奇而诱人,一朵小花、一株小草、一只飞虫、一抹晚霞,都会让他们惊喜半天,那些在我们成人眼里的寻常事物,在他们眼里都蒙上了一层诗意的浪漫。面对神奇的世界,他们的小脑袋中总是藏着那么多的问题:天上的云朵哪里来?小兔子的耳朵为什么那么长?蚯蚓为什么能钻到泥土里?

他们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断有精彩的想法诞生;他们喜欢做实验,什么都想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他们喜欢玩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生活、学习,游戏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喜欢自己做决定,长大的感觉让他们充满自信;他们喜欢和老师在一起,老师就是他们的玩伴,从老师那里能得到支持和肯定。

他们率性而动、自然不伪,所有行为皆出自真诚。他们有时候不太“乖”,还会闯点“小祸”,但他们活泼灵动、生气勃勃。看到他们,你就会想起天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含苞的花蕾、枝头的嫩芽……他们有的热情、有的沉静、有的温顺,能力各异,喜好不同,就像是一树的绿叶,摇曳多姿却又各不相同,充满活力地按自己的方式在空中舒展。

篇12:大班一日常规教育随笔

大家知道,孩子们特喜欢看动画片,特别是里面的动画人物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孩子们的这一特点促成了我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那一天的午餐是西葫芦鸡蛋汤和一肉菜,有些孩子面对西葫芦鸡蛋汤眉头紧皱,只看不吃,看来不合口味。任凭我和值班老师苦口婆心,他们就是不动勺。就在我们无计可施之时,电视屏幕上的葫芦娃动画形象让我忽生一计。“哎呀,这可是“葫芦娃鸡蛋汤”,真好吃!吃了葫芦娃鸡蛋汤就像葫芦娃一样勇敢、有本领”。我边说边大口的吃,边吃还边咂嘴。说:“我变成葫芦娃了!多有劲!看我战胜妖怪”。其他喜欢吃的孩子一听也来劲了,兴奋的说:“我吃了葫芦娃鸡蛋汤就变成一娃”,“我变成五娃”,······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终于打动了那些不吃的孩子,他们也开始大口的吃着,并争论着自己变成几娃,会吐水,会喷火······此时我也大口的吃着,并神秘的说自己希望变成金刚葫芦娃那样有本领。经过这一鼓动,今天的西葫芦鸡蛋汤一点也没剩,吃了个精光。

篇13:如何进行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

关键词: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培养途径

对幼儿园班级来说, 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 幼儿就不易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对小班而言, 建立良好常规尤为重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 由于环境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 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 在小班常规培养中, 教师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 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 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以下是我教学小班的体会。

一、爱幼儿,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 这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前提。自从带了小班之后, 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小班幼儿年龄小, 自理能力差, 大、小便时不会脱裤子、提裤子, 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 要想办法哄。教师的爱不止这些, 还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上。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 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 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 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深厚的感情基础, 有了这种感情基础, 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 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培养良好常规。如我班一位小朋友, 胆子很小, 刚入园时不愿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 不喜欢说话, 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了解到这种情况后, 我经常耐心地帮助他, 在组织活动时特别注意他, 经常提问他。渐渐地, 他对我不再感到害怕, 还把我当成朋友, 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响应, 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多了。是他让我明白爱孩子是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的前提。

二、创设情境, 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特点, 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户外游戏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 但幼儿活泼好动, 常发生追跑现象。我经常提醒, 但收效甚微。于是, 我试着换一种方法, 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 ”幼儿特别感兴趣, 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小猴踩钢丝等, 他们非常高兴地慢慢走着。

三、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 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 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 因此, 即使老师讲得对, 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 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做。所以, 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方面, 对幼儿的点滴进步, 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 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小班幼儿在吃早点时, 桌上、地上全是馍馍渣, 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 我在幼儿吃东西时经常表扬那些吃得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某某小朋友吃东西吃得真干净, 桌上、地上一点馍馍渣也没有, 他吃得多香啊”。这时, 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吃着, 生怕馍馍渣掉在地上、桌上。吃完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 我吃得可干净了, 没有把东西掉到桌上。”所以,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表扬和鼓励, 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四、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 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 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幼儿洗手后经常不擦干, 针对这个问题, 正巧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 我就把洗手说成给小手洗洗澡。我说:“小手洗过澡, 不擦干会生病的。”由于有了感冒的生活经验, 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 有的幼儿边擦手边对我说:“不擦干, 小手就该咳嗽了。”幼儿的常规培养是建立在幼儿亲自体验基础上的, 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遵守, 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五、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力的人, 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 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 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例如, 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 即使老师口渴了也要排队, 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喝。要求幼儿午睡时安静、不讲话, 老师也不可以大声讲话, 更不可以在午睡室聊天。因为幼儿听到老师讲话, 就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假如午睡室十分安静, 则想讲话的幼儿会打消讲话念头。

六、培养幼儿要重视家园配合。

特别小班幼儿初入园时, 部分家长认为,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无论孩子的身心发展或行为习惯培养都应由幼儿园负责, 极少甚至从不过问孩子的在园行为表现, 更有甚者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幼儿园。针对这样的情况, 老师要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 让家长明确教育孩子的责任, 明确家庭教育是终生的, 幼儿园教育是暂时的。家长要密切、主动地配合教师实施教育计划, 正确要求和教导孩子, 创造条件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促进, 巩固教育成果。如对孩子生活、学习的要求, 要家园一致, 明确孩子的生活准则, 培养其良好习惯。只要家园配合好, 幼儿就能培养出良好、稳定的常规。

总之, 幼儿教师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 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技巧与家长积极配合, 达成培养共识, 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努力为幼儿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发展环境, 使每个幼儿真正富有个性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4.

[2]李志强.走进生活的道德教育——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篇14:幼儿园常规教育方式的探讨

一、榜样模仿,形成好的常规

幼儿善于模仿。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幼儿都很容易学会。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在日常的活动中,教师要先给幼儿树立良好的常规榜样,把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寓于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培养孩子文明用语的习惯。小班新生刚入校的时候,有的幼儿不能礼貌地问好,或者不知道怎么问好。针对这种的情况,每天利用晨间接待或离园时间,教师都要注意以身作则,主动热情地向幼儿、家长问好。幼儿爱模仿,性格开朗的幼儿马上回答:“老师好!”及时肯定和表扬主动问好的幼儿,启发内向的幼儿:“老师先问你好,你也要问老师好呀!”对于有进步的幼儿马上鼓励他们:“真棒,你进步了,能向老师问好了,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配合情境教育,多练习文明礼貌用语,久而久之,文明的氛围、礼貌问候的常规就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前提。在幼儿园里,要教会幼儿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的时候洗手的习惯。如果教师总是以说教的形式教育,肯定效果不好,有的幼儿餐前洗手会偷偷地躲过去或只是玩水。如果教师在检查幼儿小手的时候,看到小手洗得干净的幼儿,很夸张地赞赏:“XX的小手洗得真干净,好美啊!”然后教师可以抱抱、亲亲幼儿。没洗手的幼儿此时就会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老师,要求再去洗手。等他们把洗净的小手伸出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可见,夸奖好榜样的方法确实很奏效。

二、故事与随机教育相结合

幼儿爱听故事,故事不仅仅趣味性强,情节吸引人,而且每个好的故事都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故事是引导幼儿形成好的常规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常常引导幼儿倾听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道理。

小班初期,幼儿进餐习惯一般都不好,撒饭、挑食现象严重。针对这种情况,要多给幼儿讲有关节约粮食、不挑食的故事,如《漏嘴吧公鸡》《珍珍的梦》等。故事很容易让幼儿明白:挑食、撒饭、不好好吃饭都是不好的习惯。教师要正面引导孩子好好吃饭的好处:变聪明、美丽、长得高,能快快长大。这些都是幼儿向往的,从而会让幼儿挑食的毛病得到改善,而且要让幼儿个个都做小小监督员,互相监督。

随机教育也很重要。例如,有段时间班里频繁出现随手扔垃圾的现象。在一次春游休息时,我们来到一块满是垃圾的草坪旁边。幼儿看到草坪上的垃圾都纷纷议论起来:“啊,那么漂亮的草坪怎么会有垃圾呀?”看到大家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笔者就因势利导:“这块草坪以前是很干净很漂亮的,后来因为有人随手乱扔垃圾,使得草坪变脏了也不漂亮了,这样乱仍垃圾会破坏环境的。”幼儿听了都点点头。然后笔者带头捡起了垃圾,幼儿也纷纷学教师把垃圾送到了附近的垃圾桶里。不一会,草坪便恢复了干净如初的面貌,大家都高兴地欢呼起来。从此以后,班里成立了环保小卫士,向自己的家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乱扔垃圾的现象彻底从班级消失。

三、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日常教育要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我们要从小训练幼儿会生活的本领,可以经常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尝试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些好玩的玩具和装饰品等。如果幼儿表现得不是很理想,積极性不高,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让幼儿养成持之以恒、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幼儿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们虽然小,但还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心疼孩子,怜惜孩子太小,忽略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很多事情都包办代替。教师要多与家长交流,说明包办代替的害处,告诉家长:包办代替是包办幼儿的成长,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权利;不让幼儿去做他所能做的事情,变相地阻止了他们身心的发展。教师要多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让家长主动支持与配合教育。

篇15:幼儿园喝水常规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小班常规打造之手指游戏的精彩

对于幼儿园来说,小班是基础阶段,是整个幼儿园时期,甚至是学习时期的奠基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都会受到小班时期习惯养成的影响。那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就成快乐重中之重,那如何培养幼儿的常规呢,今天我想来说说我的经历之手指游戏。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吸引他们注意力让他们停止哭闹的最有力的办法,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只要积木游戏才是受所有幼儿的喜爱,但后来发生的事,打破了这个“以为”。在园时不可能用积木游戏代替幼儿的全部游戏生活,在集体活动,以及其他各个环节中,有许多时间是空白的,在这些空白的时间里,我们能做什么来使各环节衔接在一起,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常规呢!

一天在浏览育儿网站时我发现了既好看又好还有背景音乐的手指游戏,当即决定学这些手指游戏,让幼儿爱上美好的音乐、优美的动作、幽默又有趣的语言。我将音乐下载下来并理清动作。期待孩子们会喜欢,如《小白小白上楼梯》、《土豆土豆丝》、《鳄鱼吃猴》、《两只小鸟》等等。

第二天,我便在大部分幼儿用完早点之后,让幼儿听音乐,幼儿被音乐里的童声吸引,慢慢安静下来,紧接着,我坐在他们前面,开始用手指游戏来表演,幼儿情不自禁学了起来,连平时调皮的朋朋和什么都不参与的琪琪也吃完坐下来,看着我,举起自己的两只小手说边说边做,室内瞬间安静,我想我成功了。

之后,我发现在午睡时个别幼儿躺在床上还会举起小手,回忆手指游戏,我很高兴他们接受地如此之快。

但孩子们需要新的刺激,所以之后我在每个月内会选两种新手指操加到以前,既满足幼儿的猎奇猎新的心里,又让手指游戏延续下来。

篇16:保育喝水随笔

郭晴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有一点,就是不爱喝水。为了她这 一点,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是,还是不行。

一次组织喝水时,看着郭晴又端着杯子在发呆,我故意说:“孩 子们,今天我看一看谁把杯子里的水都喝光了,老师就奖励她一个喜 洋洋的小粘贴。记得哦!是全喝完才能得到的!”孩子们一听,特别 高兴,一会儿就把一杯水喝完了,走到我跟前要奖励,这时我偷偷的 看郭晴,只见她呆呆的看着领奖励的孩子在欢呼雀跃,我随机提高了 嗓门说:“全喝完水的小朋友才有奖励哦!”听到我的话,郭晴转过 头看着我,看得出她已经有点着急了,我走到她跟前悄悄的对她说: “郭晴,你如果喝完这一杯水,老师奖励你两个粘贴,这可是咱俩的 秘密呀!别告诉其他的小朋友!”郭晴点点头看了看杯子里的水,好 象有点心动了!过了一会儿,我又偷偷的向她使了个眼神,她也会意 的笑了笑。不一会儿,郭晴就把水喝完了。

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从小班开始培养孩子们,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单单是说教,给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引导,因 材施教,总会有一种办法,渐渐的改掉孩子的不良习惯!

拓展阅读一:幼儿园保育员随笔

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人,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如何养成尤为重要。

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所以,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之一,通过实践使我们不断认识到,在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幼儿期开始培养

第一,幼儿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幼儿时期,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成人 的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行成一些定型的概念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但幼儿知识贫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学好学坏都在无意识之中。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幼儿加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尽力避免不良卫生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第二,幼儿正处于生长 发育的旺盛时期,但也是十分娇嫩时期,如不养成良好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会给身体发育 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发育。

第三,对孩子的一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养成的,所以它的形成并不感到困难。比如,家长平时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趴着或蒙头睡觉、经常洗澡、修剪指甲等卫生习惯。同样的,如果幼儿时期由于家长教育失当而形 成了不良卫生习惯,成人后要想加以矫正就非常困难。

二、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内容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 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诸如:自己吃饭、擦脸洗脸、穿脱鞋袜、系鞋带、穿脱衣服、洗碗、扫地等。睡眠习惯。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

三、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

第一、守规则常坚持。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应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幼儿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每天回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喝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地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第二 、标准统一,共同监督

活动中需要统一的规则,教师和全体幼儿要牢记于心,这样良好卫生习惯才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如果老师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模棱两可,小朋友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结果随心所欲,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如在要求幼儿喝水时,老师也应与幼儿同时进行;幼儿洗手,老师也要与幼儿共同洗手,并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做出洗手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模仿。

第三、培养集体促个别

良好的班风可以约束个别幼儿不良的行为。因此,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转变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如:有些幼儿不喜欢剪指甲,老师可通过情境故事讲述形式教育幼儿要勤剪指甲,因为指甲长了很容易藏着细菌。在集体的合作和带动下,个别的幼儿就改变了原先的不良习惯。

第四、发挥榜样的作用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为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习惯。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五、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家园教育环节的一致性

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经验交流活动 . 教师经常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卫生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要求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规及卫生习惯。

总之,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为了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材,一定要抓好这个教育的黄金时代!

拓展阅读:保育员随笔

自开学到现在虽说不是很长,但对每个孩子性格的了解我觉得还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表面上看,许多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活泼、可爱、好动、爱说,或者内向、斯文、不主动等等性格,但其实少数极个别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她本来的性格有着很大的“两面性”。我们班的胡昕言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

上一篇: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公路口岸运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