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2024-04-17

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精选6篇)

篇1: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内容摘要:习惯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我们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早对幼儿进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近代更是把及早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因此,我园非常重视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环境创设、教育教学、家园共育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好行为、好习惯的培养。在不断地探索、实践、积累过程中,初步总结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有效方法。

一、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

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1、室内环境创设

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在每个主题开始前,我们都发动幼儿、家长积极参与,从网上、从图书馆广泛搜集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布置到主题墙内。在主题进行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不断地观察、操作、讨论,不断地丰富主题内容,从而使教育内容深入到幼儿心里,落实到幼儿的行动中。如中班主题:衣服叠整齐。我们把叠衣服的步骤图贴在主题墙内,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围到主题墙前,讨论叠衣服的顺序,按图练习叠衣服的方法,在排一排、讲一讲、练一练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叠衣服的方法。

2、室外环境创设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楼道内、各种设施旁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楼梯口,我们用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提醒幼儿不拥挤;在草地里,用一只机灵的小猴子提醒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等等。为了引导和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我们还制作了国内外教育学家的名人名言,展示于楼道内。如威廉.詹姆士: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等等。逐步改变家长重智力、轻能力,重知识、轻习惯的思想,使家长能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发掘儿歌、图书的教育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歌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儿歌的教育功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并制成幼儿喜爱的图书,让幼儿在读儿歌、看图书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如:为了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我们创编了儿歌《好宝宝》。“小朋友,起得早,入园先问老师好。见到长辈行个礼,见到同伴点头笑。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吃得真干净》。“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米饭、馒头、小笼包,肉末、青菜、鸡蛋汤。营养丰富味道好,饭菜可口全吃光”。

三、注重情感教育,以“情“促“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能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识到,以往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分享,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内化和养成。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好孩子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挖掘,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出发,让幼儿在自觉的行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体验,由“知”生“情”,由“情”

促“行”。如小班主题:分果果。我们在让幼儿懂得分享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幼儿体验“爱”、“关心”、“尊重”等情感资源,要求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送给爸爸、妈妈吃,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和心情,入园后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强化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体会、感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四、加强在交往、游戏中的运用,不断培养和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贯穿于幼儿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里,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如:幼儿在玩滑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简单的提醒、说教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现在,我们发现类似的问题后,都要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坏处?怎样做才会更好?怎样才叫排队?生活中那些时候、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下楼梯、洗手、做操、上公共汽车等等。然后请幼儿表演正确的过程,并要求大家以后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经过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练习和强化,幼儿的自控能力逐步增强,从而养成了排队、不推挤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及时、正确的评价幼儿,在肯定、赞赏中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由于幼儿还

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他们常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调整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面对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给与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如:“你帮小妹妹搬椅子,真会关心人”;“小手洗得这么干净,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等,会强烈的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幼儿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大家都喜欢讲卫生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把香蕉皮扔进垃圾箱”;“你不争抢玩具,小朋友才愿意和你玩”等,会使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教师和家长要积极、正确的运用好评价之一方式,让幼儿在肯定、赞许、鼓励和期望中,不断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这是老师说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幼儿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七、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因此,我园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问卷调查等活动,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家长克服“重智轻德”的思想障碍,提高家长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共同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大班主题:别说我小。我们教育幼儿要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有些家长却因为时间紧,怕孩子干不好,或怕孩子累着等各种原因,不给幼儿动手的机会,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聘请幼教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用新的教育理念、用大量的生动事例,改变了家长的认识,从而自觉地配合我们的工作。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篇2: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

“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我园长期坚持研究的一个课题,教师们扎扎实实地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不但狠抓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抓好教师的工作常规,我园教师和幼儿都有了崭新的面貌,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现将本期研究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导,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1、全园幼儿在一日活动及环境的教育作用下,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貌行为、交往行为,学会分享合作。

2、教师在研究中总结经验,提高教研水平,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收集整理材料,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三、研究实施途径

1、强化幼儿园教育

(1)班主任工作:重视班主任工作,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各项活动:围绕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促进师幼文明行为的养成。

(3)主渠道渗透: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渗透养成教育。

(4)园所文化: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园所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5)科学管理: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幼儿良好

行为养成的楷模。

2、协调家庭教育

幼儿园将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家长评价、家长园地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开展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3、依赖社会教育

加强与园外教育机构的联系,充分利用中心学校、教育局、教研室等各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院、市疾病控制中心、市卫生局等卫生部门的指导作用,拓宽教育的途径,调动一切有利于幼儿园的积极因素,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研究措施

1、健全研究组织机构,建立以园长为组长,业务园长为副组长,全体教师为组员的课题组;以教研组长为组长,教研组成员为组员的一级子课题组。课题组与各子课题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及园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体会,谈感受。

3、教研科研相结合,定期开展以一日活动中幼儿养成教育的有效渗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探讨活动、沙龙式研讨活动、专题研究活动、阶段成果汇报活动等,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搜集、整理、归档工作。

4、组织教师观摩常规较好的班级,并请研究成果较好的教师写出总结性论文,向全园推广。

5、将研究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每个生活环节都成为教育资源。

6、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五、工作安排

十一月份:

1、制定研究计划

2、写好养成教育教案及观察笔记

篇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一、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现在的小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更强日趋明显, 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 轻行为实践导引, 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 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 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 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 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 高分低德”的现象。为此, 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二、以《制度》和《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

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 养成始于家庭, 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作为一所小学, 我们严格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 让学生全面了解《守则》和《规范》的内容, 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 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提高学生分辨是非, 鉴别美丑的能力。

三、以强化训练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要“习”才能“惯”, 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下, 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换言之, 养成教育的重要方法是训练, 就是通过强制性的训练来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 我们提出了“一月培养一个好习惯”的作法。就是以学月为单位, 每月确定一个习惯训练的内容。我们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大致分为四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我们先从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着手。比如第一学月重点训练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同配合, 每天每节课坚持训练。学月末学校进行检查评比, 给予做得好的班级表彰奖励, 达到示范激励的效果。

四、以监督检查机制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一时的事情, 必须反复抓, 抓反复, 需要不断地巩固, 才能形成一个好习惯。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 缺乏自觉性、意志力。前一学月才刚刚养成的一个好习惯, 这一学月有可能就记不住了, 又回到了原点。这个时候, 就需要提醒和监督, 需要我们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每个班级设立了一些学生文明监督员, 让文明监督员专门监督学生的行为, 及时发现, 及时提醒。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

五、以评比激励机制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任由教师千遍万遍的叮嘱, 他们也是今天听来明天忘, 做手工、剪图案, 纸屑满地飞, 不仅影响教室的整洁, 也使老师说得口干舌燥, 忙得焦头烂额。怎样来改变这一不良习惯?只有利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竞争机制。针对这一点, 我们在每个班都做了一朵七色花和表格, 哪一组在课堂活动中卫生习惯良好, 哪一组就会不断地“出现”七色花, 积累到七朵七色花就可以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如此一来, 在课堂上乱抛纸屑的不良习惯有了明显的改观。随着年龄的增大, 年级的上升, 他们的习惯也会上升为自觉的有意识的良好习惯。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比赛、评比活动。如整理学习用具, 消灭废纸屑的比赛等, 使学生学有方向, 赶有目标, 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以文化建设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环境育人。”作为学校, 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在校园中建设走廓文化, 把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装表挂在走廓的墙上, 让学生每天欣赏。贴上“上下楼梯靠右行”、“脚步轻轻, 说话小声”等宣传语提醒学生不影响他人。我们建设花园文化, 在美丽的花坛里插上:“别踩我, 我很疼!”、“请别打扰我, 我正在睡觉!”等人性化的标语提醒学生共同呵护美丽的花草。我们建设班级文化, 每个班在教室里都设有名人名言、班风、班训、图书角、科技角等专栏。通过创设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七、家校合力共同推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 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 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 老在还款, 老还不清, 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 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篇4: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一、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1、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首先,要给幼儿创设能激发道德情感的良好心理环境与气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幼儿之间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品德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有利于品德教育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其次,教师对幼儿要有一种稳定的态度“定势”,应当尊重、热爱幼儿,熟悉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还要公正的对待幼儿,不训斥、责备、淡漠无情,这样幼儿就会从教师那里学会正确对待同伴,与同伴友好相处。

在教育环境的创设上,可以结合各个阶段的教育目标,进行不同的环境布置。通过这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刺激,培养了幼儿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2、发挥家庭氛围的作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家庭对幼儿个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是幼儿道德认识、品德感、道德行为形成的客观条件。为使家庭成为幼儿品德成长的优良环境,家长一定要为幼儿创造良好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每天都保持乐观的情绪。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体贴、敬老爱幼。在与人交往时,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讲粗话、脏话,待人亲切诚恳。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意愿,不要挫伤孩子的求知欲。当幼儿出现错误或有过失行为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态度、方法,不使用尖刻的言辞、训斥,更不能体罚幼儿。

此外,家长可利用休息时间带幼儿出去参观各类博物馆,游览祖国风景区,以陶冶幼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孟母择邻”说明了古代人们对周边环境与幼儿行为密切关系的认识,现代化宣传媒介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幼儿灌输了许多单靠父母、教师言传身教无法做到的健康、积极的形象教育,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影视内容还有不适宜幼儿观看的内容,这些由成人有意无意编写的作品中的糟粕,必然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有资料分析表明,相当部分幼儿所表现的不良行为其根源就在于此,幼儿园及幼儿家长在为孩子们选择电影、电视节目时须特别注意,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提供多向教育的机会

1、游戏教育。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对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游戏中能更好地表现出幼儿的优缺点以及他们掌握行为规范的水平。如游戏《什么好,什么不好》能够培养幼儿对一定道德标准和道德概念的认识;在游戏《娃娃家》、《邮局》、《图书馆》中,能培养幼儿的友好关系,使幼儿懂得完成任务和各尽其职。另外,幼儿在《医院》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能够体验到医生对病人的同情心、责任心。

2、常规教育。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每日生活各环节的具体制度及行为规范。

在每日生活中,可以根据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教育任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常规教育。教师不仅要告诉幼儿怎样做,还要告诉幼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幼儿明白规则后就会按要求做。此外,在活动中还要注意观察幼儿,如哪些幼儿积极地收放玩具,哪些幼儿乱放玩具,然后采取表扬和鼓励的方法对行为进行评论;也可采取提问提问的方法问幼儿:我想看图书,该到哪儿去取呢?你为什么这样快就取到了?幼儿就会说:因为我们的书是放在书架上的。还可问幼儿:你睡午觉时,把衣服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衣服放在小椅子上?这时幼儿就会说,因为不能乱扔东西,为了不把它弄脏等等。通过练习,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也巩固了幼儿对规则的掌握。

3、艺术教育。一部好的文艺作品、艺术形象和文学书籍对幼儿个性的形成影响很大。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给幼儿选读一些优秀的品德教育、幼儿读物,组织幼儿表演书中的内容。每次给幼儿朗读作品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幼儿评价作品中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提问幼儿故事中谁对谁错(喜欢谁?为什么),指出作品中主人公的好行为,让幼儿也说一说。孩子们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都聚精会神地听。

三、家园教育的协调一致

家、园教育的一贯性是形成习惯的前提。由于现代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孩子是家庭的核心,老师和家长必须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教育。老师每天与家长要有直接的接触,以更多地了解每个家庭的教育情况。当幼儿有微小进步时,应当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进行表扬;如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老师要以委婉而真诚的态度同家长一起讨论幼儿的行为,分析家、园在教育中是否有某种疏忽,并向家长提出如何纠正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家长半日开放,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在半日开放活动中,家长能够在集体活动中观察自己的孩子,注意他们的行为习惯,更好地同教师一起分析见到的现象,找出幼儿行为偏差的原因。

篇5:培养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每位家长和老师的义务和职责。

孔子曾以“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名言概括说明孩童时期受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人的某种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自然而然的事了,每一位成功者在总结他的经验教训时,总会谈到某种习惯给他带来的诸多益处。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幼儿期和童年期的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发展期,正是培养一个人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恰恰在这个时期一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爱而忽视了良好的习惯培养,从而养成了许多恶习,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到底应该培养幼儿的哪些习惯呢?过去谈到培养孩子的习惯,无非是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等。我认为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幼教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出,幼儿的基本习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我认为也应该具有时代特色。我们只有积极培养幼儿形成新时代所要求的基本习

惯,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懒惰、自私、依赖等不良习惯。因此,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时,首先应从劳动习惯开始。幼儿刚入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自我服务训练,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教师可以逐步要求幼儿学会洗手、洗脸、吃饭、穿衣、系鞋带等生活小事。然后,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的劳动兴趣,持之以恒,反复强化,最终形成良好习惯。比如,每天要求早到园的幼儿为大家摆放好桌椅,让值日生管理种植区等,从而培养幼儿为大家服务的思想和劳动的兴趣。实践证明,劳动教育既能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也能发展幼儿的智力。

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1、激发自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刚开始学做一些事情,都应在兴趣中开始,在愉悦中完成,而不是被迫地、勉强地去做。其实幼儿做任何事情,都有感兴趣的一面,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孩子自理生活时,首先应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教孩子刷牙,我们可以用变“魔术”的方法吸引幼儿。“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玩的魔术,我能让牙膏变成一团团的泡沫。”于是,我开始示范刷牙,一会儿功夫,牙膏泡沫出来了,小朋友们很开心,觉得好奇,我便趁热打铁地问“你们想不想变泡沫?”“想”我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牙膏和牙刷,让一个幼儿到前面来变“魔术”。看见他把牙刷放在嘴里,左捣捣、右推推,久久不愿释手的样子,我很高兴。刷完后,我让他张开小嘴,对他说“哎呀!你的牙齿真白啊,嘴里还有香味呢,以后要天天刷牙,好不好?”全班幼儿看见了,异口同声地说:“以后我也要天天刷牙,让牙齿变得白白的”。

2、教给自理的方法

现在有不少幼儿能独立穿衣、吃饭、刷牙、系鞋带了,但是有些事情并非仅仅有了兴趣就能做好,因为孩子刚开始仅凭兴趣做事非常粗糙,基本还会闹出笑话,因此,我们必须教给幼儿正确的方法。比如教幼儿穿毛衣,我们可以告诉他们穿衣服要分前后,只要把肩膀的两条缝拎起来一抖,领子低的一面是前,高的一面是后。这样反复教

几次,他们就不会出现把毛衣穿反的现象了。

3、培养自理的能力

做事贵在持之以恒,而幼儿做事的随意性很大,有些事有时很乐意做,有时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做,能做的事情不愿做,不能做的事偏要做。对此,有些家长会大声呵斥一阵,有些家长则听之任之,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作为家长,应该使孩子把学会的每一项自理活动都坚持下去,变为一种习惯,否则,前面的努力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情况,以浅显易懂的道理开导他们或给他们讲个故事教给他们。比如,我们就拿前面的刷牙举例吧。有的幼儿刚学会的时候,坚持天天刷,后来是要提醒才刷,再后来,天冷了,便不肯刷牙了,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给他讲个故事,如《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白兔和小灰兔学种萝卜,小白兔很勤劳,坚持每天给萝卜浇水、施肥、松土、捉虫,后来收了很多萝卜。小灰兔却不想吃苦,浇了几次水,觉得太累,就不浇了;松了几下土,觉得太热,就不松了„„最后萝卜不是干死了就是让虫吃了,只好饿肚皮。讲完后,你可以问:“小白兔和小灰兔谁做得对?”“小朋友应向谁学习?”最后可以告诉小朋友:“我们都应该向小白兔那样不怕辛苦,天天坚持,才能把事情做好。现在天冷了,我们都因为天冷就不刷牙吗?只有天天坚持,牙齿才会健康,才不会生虫子。”

三、要培养幼儿初步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小故事、小寓言、神话传说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父母、老师都可以买这方面的磁带给他们听。范讲时语调要抑扬顿挫,神态要自然活泼,语句要简短流畅,必要时加上一些动作。这样,幼儿就能较形象地感知故事,这对于培养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很有好处。

四、培养幼儿品德好习惯

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为了将来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的奠基。良好品德行为的培养,要从小事做起。比如,礼貌问题,幼儿来园、离园时老师和幼儿要互问:“早上好”“再见”。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声“谢谢”。我们还应该在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孩子萌发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教育的形式培养孩子诚实、勇敢、宽容、谦让、友爱、协作、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等习惯。这样反复抓、抓反复,天长日久就能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篇6: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一、成功立项切实制订课题实施方案2006年9月份我园所申报的课题《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被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成功立项,同时被我市教体局确立为“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2006年重点课题,这既标志着我园教育科研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也更激励我们努力工作、奋发图强搞好课题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了使此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我园特制定了《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是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主抓,保教主任、年级组长为主要成员,形成了全体保教人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热烈氛围。二是明确课题研究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保教人员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建立高标准、高水平幼儿园为最终目标。三是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四是重审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五是确立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及方法。根据园内实际情况筛选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三种习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学习习惯,各班又根据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一子课题在自己班内实施研究。大、中、小班分别确定了子课题:让小班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言语习惯、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并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需要,确定采用抽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个案跟踪法、针对比较法与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六是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观察阶段(时间:2000月);第二阶段:分析并制定目标阶段(时间:2007年1月);第三阶段;实施培养阶段(时间:2007年3月2008年3月);第四阶段:总结阶段(时间:2008年4月)。

同时又制定了家长调查表,进行家长调查工作。各班又积极观察幼儿开展前期测量工作,然后的确定目标与研究工作将逐步进行。教师们的积极精神和认真劲头是史无前例的,我们相信经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

二、注重过程脚踏实地搞研究平时注重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扎扎实实开展好研究。首先制定了家长调查表,进行家长调查工作。本调查随机抽取我园小、中、大班120名幼儿及其家长(其中小班30名、中班45名、大班45名)。

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于2001月21日给各班抽样孩子家长发放了《幼儿身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对与幼儿经常接触的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职业、职务、爱好,每天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和方式,对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观念、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同时我们又采用个别访谈法了解家长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方面的做法。通过调查与对原始资料的处理,我们基本掌握了抽样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教养态度和教育理念,从而也可看出当今社会家长们对自己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重视程度,并为我园开展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材料。然后制定各种观察记录表,在各班展开观察记录工作,收集到了各子课题孩子表现的最原始数据,并对观察记录资料整理、分析,各子课题写出了观察报告。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实施过程中资料的收集管理,将阶段计划,游戏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反思随笔、案例分析、照片资料(幼儿作品、幼儿活动)、理论学习资料等分类归放。今年4月份幼儿园对课题开展情况先自查,并积极要求教体局进行中期检查验收。

三、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搞科研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应在培训教师上大做文章。首先在选择课题立项上积极培训指导教师如何从日常工作的问题入手选题,问题怎么变成课题,课题如何论证等。同时在大、中、小各班调查幼儿一日生活行为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四个子课题。11月27日对教师进行了《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培训实施方案,学习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如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12月18日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方法的培训,促使教师掌握研究方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学习如何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11月30日、12月5日、12月6日三次分别在三个大班对教师进行观察法的观摩培训,最后收集到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前测所需要的数据,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水平,也胜利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为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于2007年1月8日进行了研究经验交流培训会。在会上,各子课题组不单单交流了自己的中期研究成果,还深刻的谈到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在这次研究中得到显著提高,对幼儿园开展这项工作有很高的参与兴趣。

四、完成工作近期工作方向根据课题计划,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调查,观察阶段(时间:2001月)在这一阶段,我们通过发放家长问卷表及班内观察记录,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表现状况进行摸底。第二阶段:分析并制定目标阶段(时间:2007年1月)在这一阶段,各班根据调查,观察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类:A(好),B(较好),C(较差),并制定出了具体的近期和最终培养目标。如: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培养目标:让幼儿去与同伴友好相处,体验分享的快乐;让幼儿懂得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帮助别人,并能为别人服务。再如让小班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目标:使小班幼儿能够做到不挑食,不洒饭,不玩耍,安静地进餐;使小班幼儿能够独立穿脱衣服,并在午睡时做到按时入睡,不影响他人休息;使小班幼儿能够主动入厕,独立整理衣裤,并能够做到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使小班幼儿学会轻拿轻放,及时整理玩具。

经过两个阶段的实践工作,园课题组教师认真写出了幼儿行为观察报告和幼儿家长调查报告,《幼儿身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报告》、《中班孩子言语习惯的观察与思考》、《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的观察报告》和《关于小班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察思考》等研究报告应运而生。《幼儿身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还在中国幼教研究权威CN刊物《幼07儿教学研究》年第4期上发表。论文、《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实践与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立》分别在06年河南省幼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浅谈幼儿独立性培养》在06年济源市教育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中获二等奖。教育行为反思随笔《小猪回来了》发表在《河南幼教》07年第一期上。

2007年3月新学期开始进行第三阶段的工作,即写出对幼儿有针对性的矫正实施方案,编制各种游戏教育活动,在各个实验班开始实验,并做出大量的实验记录。让孩子在游戏教育活动活动中体验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处,并积极通过言传身教和环境教育逐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总结出我园在培养孩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经验。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幼儿成才、成人,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相信我们的辛勤工作一定会对幼儿教育有实实在在的贡献。

优势:

1、各园领导、教师对习惯养成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普遍认为本次习惯养成测查工,作非常有意义确实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一些幼儿园已将习惯养成工作纳入幼儿园的科研或教,研课题中有的幼儿园还将习惯养成与幼儿园特色建设相结合,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

3、教师的研究意识增强,为使幼儿能形成良好习惯,对幼儿的学习材料进行研究,精心设计了具体操作方法,保证了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正确性。(如:经过尝试,教师发现带棱角的铅笔比圆柱形铅笔更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铅笔本身的棱角可以更加明确幼儿手指的分工,有效减轻了幼儿握笔书写的难度。)

4、小学校长对幼儿园的习惯养成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非常欣赏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状态并认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习惯养成的方法上恳于动脑赞扬教师能将习,惯培养巧妙地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体现教师的创造性。督导室的老师们表示,一定要将幼儿园习,惯养成中好的信息传播到小学使幼儿的良好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得以延续,并保持终生。

虽然幼儿在习惯养成研究受到了领导、教师、家长的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在习惯养成测查中的一些问题:

1、测查中,教师将活动的落脚点放在了本活动的教育目标上,没有放在习惯养成上的指标上,没有突出习惯养成的主题。

2、教师在把握测查指标上缺乏灵活性,仅就指标上有的,提示与幼儿进行交流致使创设真实情景的愿望与现场测查的气氛不相符合,这种“上死课、死上课”的现象,造成教师、幼儿情绪较为紧张、尴尬的场面。

3、教师对习惯养成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往往是只关注要测查的习惯而忽视了其他习惯。如:只关注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却忽视了卫生习惯的养成教师只关注了幼儿是否会整理小书包,忽视了孩子是跪在地上整理的。

以上结果表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强化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意识,并要明确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有好习惯。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对有关测查指标作进一步调整,补充与筛选,使课题研究更加深化。

今天,由教研、督导、园长(校长)一行三人组成的测查员队伍来到的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进行测查。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是南开区的十一五立项课题,经过了几年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围绕有关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各幼儿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

为使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并检验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局领导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习惯养成指标的制定,经过多次研讨、培训,一份一百多题组成的习惯养成评价标准已出台,培养什么样的人?他的规格是什么?现在有了答案。

各幼儿园围绕标准进行了学习,并将标准落实在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培养,孩子们已形成了一些在幼儿时期应具备的良好习惯,如学习习惯、生活卫生习惯、锻炼的习惯等在本次测查中有了体现。仅就“给小椅子洗个澡”这个主题,所测查的是幼儿劳动的习惯。孩子们将摸布浸泡在水中,而后拧干,将摸布折成正方形后开始有序的给小椅子“洗澡”,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里后外,无论是椅背、椅面、椅子腿,甚至是塑料椅子背上的小缝隙、椅腿底部外显的横切面都仔细擦拭,孩子不仅动作规范而且边擦边观察自己擦拭的效果,擦完后,幼儿将摸布洗净、拧干、搭在盆边或平铺在桌上。

当我看到幼儿由擦椅子动作规范变为非常投入的给心爱的小椅子“洗澡”时,由衷地感到欣慰:将椅子擦干净已成为孩子的需要!他们在擦拭椅子的过程中所体现出认真仔细、有始有终以及良好的坚持性,都是孩子将来从事学习和工作所必备的良好的品质。

上一篇:)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下一篇:镇宣传思想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