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幼儿园试题

2024-04-14

蒙氏教育幼儿园试题(精选8篇)

篇1:蒙氏教育幼儿园试题

蒙氏教育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蒙台梭利教育的目标是:(协调)、(专心)、(独立)、(秩序)。

2、儿童工作所遵循的自然法则:(秩序法则)、(独立法则)、(自由法则)、(专心法则)、(重复练习法则)。

3、蒙台梭利环境的三要素有:(环境)、(孩子)、(成人)。

4、蒙台梭利以教具呈现的内容有:(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

5、蒙氏教具三阶段教学法:(命名)、(辨识)、(发音

二、选择题:

1、蒙氏工作周期最理想状态是多长时间?

(C)A、1小时

B、1.5小时

C、3小时

D、2小时

2、下列属于日常生活区的教具是?(A)A、五指抓

B、嗅觉瓶

C、数棒

D、纺锤棒箱

3、下列不属于科学文化教育的是?(D)A、地理

B、历史

C、生物

D、数学

4、一个小工作周期的时间是?(C)A、一天的蒙氏时间 B、3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C、完成一份教具操作的时间 D、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5、2岁—4岁属于儿童的哪一个敏感期?(D)A、动作敏感期

B、语言敏感期 C、细节敏感期

D、秩序敏感期

三、判断题: 1、8周---8岁属于动作敏感期

(×)

2、蒙台梭利教具具有目标孤立的特性

(√)

3、蒙台梭利中自由的概念是指身体上的自由

(×)

4、蒙氏教具是指蒙氏教室中用具的总称

(√)

5、蒙氏教具并没有错误控制的热点

(×)

四、问答题:

1、区域活动与蒙氏教学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答:

1、相同点:①

材料自主选择

工作都是动手操作

2、不同点:①

蒙氏教具需要示范

蒙氏教具更加精致

蒙氏教具更加吸引孩子

2、怎样把握蒙台梭利教育?

答:

1、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和平教育。

2、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对生命的教育。

3、蒙台梭利教育是美的教育。

3、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主要特点? 答:1、以儿童为中心)。2、“不教的教育”、把握儿童的敏感期、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完全人格的培养、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混龄教育、丰富的教材与教具、屏除单一奖惩制度、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篇2:蒙氏教育幼儿园试题

一、选择做正规蒙氏教育的幼教品牌加盟。目前,国内很多知名幼教品牌在做蒙氏教育,如香港跨世纪、红黄蓝等。这些一线品牌很看重自己的品质,他们做的蒙氏教育都是很正规、很规范、很国际化的,他们也是经过不断地总结、考察、比较,才对蒙氏教育的全套理论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领悟。幼儿园想做蒙氏教育,如果靠自己琢磨、学习、考察,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能不能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全盘吸收也是个未知数。而选择加盟,就可以在加盟商的带领指导下,轻松引进蒙氏教育,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随时咨询加盟商,真是一个省时、省力又省钱的好方法。

二、让老师走出去,不断接受蒙氏教育培训。要想做正规蒙氏教育,必须要有合格的蒙氏教师,而合格的蒙氏教师怎么培养,就得靠专家培训。有的幼儿园不舍得在教师培训方面花费一分钱,总担心老师优秀了会不会跳槽,这样的幼儿园是永远也发展不好的。因为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打造优秀的园所,所以园长一定要舍得花钱,特别是舍得在教师培训方面花钱。给老师机会去接受正规的培训,去学习新的理念。国内有很多蒙氏教师的培训机构,园长要定期的派老师们去正规的培训机构接受蒙氏教育培训,只有不断地学习、交流、总结才能成长为优秀的蒙氏教师。

篇3:谈蒙氏教育法在农村幼儿园的运用

1.教育理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幼儿教育理念被定位在对幼儿的“保”安全、“保”成长上,“教”的内容也只是识字、学数等小学教学内容的延伸,忽视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个性的发展、习惯的培养。

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幼儿园保教人员不仅数量不够,而且还综合素质低,大多都没有接受过幼儿专业教育,缺乏必备的幼教专业知识、技能,再加上普通话水平达标率低,采用方言教学,这些问题都对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幼儿来说影响深远。

3.课程内容单一。农村幼儿园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以“读、写、算”为主,“放羊式”、“小学化”的问题长期严重存在,忽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弱化了幼儿德、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4. 资金投入 不足。在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一直在全国教育经费总量的1.2%至1.3%之间徘徊,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不到1.15%,远低于世界水平。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致使农村优质幼教资源稀缺,乡镇幼儿园设施老化,教具短缺,培训不足。很多农村地区“无园上”、“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层出不穷。

二、蒙氏教育在农村幼儿园的运用

蒙氏教育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它坚持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孩子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的过程。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在农村运用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感觉亲切的生活学习环境,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转变教育理念。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幼儿观。农村幼儿园要按照蒙氏“以幼儿为中心”的核心育人理念,在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的同时,还要牢固树立尊重幼儿人格、关注幼儿差异、发挥幼儿个性和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力,树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科学幼儿观;其次,要树立先进的教育观。要按照蒙氏教育法尊重幼儿内在的需求,摒弃“小学化”教育倾向,培养幼儿适应未来的基本素质;再次,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不教的教育”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丰富的教材教具作为教学手段,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幼儿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2.外引内培 , 提升师资水平。蒙台梭利教育法在理念体系和操作方式上都与我国传统幼教教育法存在差异。农村地区可以一个学区派出一名园长或是业务骨干到专业培训机构参加蒙台梭利教育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具体操作,全面引入蒙氏教育法,再在辖区内建立蒙台梭利示范幼儿园,对其他幼儿教师进行轮岗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采取考核认证制,以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引导督促农村幼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水平。

3.因地制宜 , 丰富课程内容。课程是教育之本,是实现教育目标、体现教育内容的学科总和和进程安排。以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为课程内容,利用农村幼儿具有对动植物的感性认识强、农村可以用来制作教具的材料更为丰富,室外可利用空间大等比较优势,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坚持课程以真实的经验与真实的事件为基础,给予幼儿动手操作、直接观察、复述表达的机会;还可提供直观教学材料,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灵活选择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及时纳入课程;保障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重视幼儿的实际动手操作过程;将游戏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让游戏成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基本活动。

篇4:蒙氏教育幼儿园试题

【关键词】幼儿园 蒙氏 混龄教育 指南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46-01

引言

混龄教育的概念:把三至六周岁的学龄前孩子组织在一个创设好的区域一起学习、共同生活及游戏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类似于生活实际,能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会理解和关心别人,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针对当下独生子女家庭较多的现状,幼儿之间缺乏一起活动及感情交流的机会混龄教学模式可以为幼儿创造情感交流的机会,在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大有裨益。蒙台梭利教育是意大利女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博士所创建的。它以其独特的教育方法和富有成效的教育魅力风靡世界,并受到普遍的欢迎,影响了整个20世纪。人类进入21世纪,蒙台梭利教育依旧存在于世界东西方100多个国家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蒙台梭利的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已经为我们所实践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一、我国幼儿园实施蒙氏混龄教育的困境

(一)没能充分认识到混龄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蒙台梭利非常反对将儿童按年龄分组。她认为,社会生活的魅力在于一个人可以遇到不同类型的人。按年龄分组是一种人为的隔离,它打破了社会的契约,剥夺了生活对儿童的滋养,会阻碍儿童社会意识的发展。在心理上,儿童需要成人或年长的儿童协助他们进入社会,需要与有权威的人一起学习、成长。儿童生活的世界越宽广,接触到的异质物和刺激越多,他们获得交流、学习的机会就越多,社会性得到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传统的理念认为,混龄班恰似个大家庭,不同年龄的儿童如同兄弟姐妹。在兄弟姐妹似的组织中,一个儿童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即是兄姐的永远是兄姐,是弟妹的永远是弟妹。如果是兄姐,就一直是处于照顾他人的领导者地位;而是弟妹的则始终处于被照顾、被关爱的弱者地位。但在蒙台梭利教育的混龄班中,一个儿童的角色是动态的,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从最初的被他人照顾,发展到照顾他人;从一个“弱者”努力地学习“强者”,发展到成为“强者”。角色的动态变化,促使其要不断适应和接受新的角色,在变化中孩子的交往能力得到飞跃性提高。同龄促进、异龄促进、角色换位等,为儿童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使每个儿童身心同步发展。因此,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

(二)没能充分认识到混龄对儿童人格形成及认知发展的特殊作用

孩子间的心智比成人更接近,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自然发生的“渗透作用”。小的孩子能从大孩子的工作中获得灵感和榜样,学会与人相处;活动中知道等待、轮流、不打扰他人,学会许多成人无法用“语言”传授给他们的东西。大的孩子在教导小孩子的过程中,会自发的要求自己为小的孩子作出更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并能分析、综合、重组、总结自己的知识,增强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大孩子在生活上也会照顾弟弟妹妹,这样他们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也会得到发挥和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年龄的孩子身上,寻得自己过去以及未来的成长轨迹。因此,在孩子的人格形成及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混龄的环境所提供的良性社会互动要素更为多元与丰富。他们像一家人一样,感受到了同伴间的亲情、友情,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中。

二、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蒙氏混龄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研究蒙氏教育的精髓,本土化实践研究

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受到青睐,有其可取之处,但是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不能采用拿来主义,必须立足实际,理性借鉴,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设计符合本土的模式。首先,在实践教育中,注重教学案例的整理归档工作,把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和存档,以利于本校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为教师提供可贵的经验。其次,实施混龄教育班级的教师要善于积累教学中的经验吸取实践中的教训,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的素材。再次,在网络资源丰富的今天,我们通过微博建立自己园所的资源交流库,使园内有意向参与混龄教育的教师随时随地查阅参考。

(二)加强蒙氏教育思想的宣传,转变家长观念

我园开始尝试成立了蒙氏混龄班,在最初开班时有很多人不理解,担心小孩子会受到欺负,大孩子在带小孩子的过程中会误了自己的学习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同家长进行交流,分享在教学实践中对混龄教育这一模式的体会和收获,使他们熟悉混龄教育的目标和组织形式,使家长在观念上和我们达成共识,增强家长的信心和参与热情通过三年多的推行,家长都理解了,并从中看到了自己孩子得到的益处。

(三)创设一个实施混龄教育的和谐环境

为配合混龄教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设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们将原来整齐划一的办公格局用各个教具隔断成各种特色活动范围,幼儿会按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各自的活动范围。对于教学用具的设置,要考虑各个龄段幼儿的喜好对于大龄幼儿,有能力的,要给予角色领导的表现机会;能力弱的可以和小龄幼儿一同学习,又能得到角色领导的帮助,充分发挥混龄教育的作用,让幼儿在此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针对小龄儿童,能力发展较快的儿童可跨龄学习,和大龄幼儿一起学习;能力较弱的小龄幼儿在混龄班中,会受到大龄幼儿的格外关注,认知及社会经验可以从和大龄幼儿的交往中模仿所以,不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儿童,混龄班的弹性化环境兼顾了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龄教育对于幼儿成长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混龄教育属于“舶来品”,受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地域背景的影响,混龄教育不能完全符合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国内外经验,推进混龄教育的本土化工作。因此,幼儿教育的同仁们必须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教育不能太过商业化,否则其后果不堪设想。

参考文献:

[1]霍力岩. 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幼儿教育改革——借鉴蒙氏教育法的两个基本思路[J]. 比较教育研究,1999,05:55-58.

[2]刘文,魏玉枝. 混龄教育中幼儿心理理论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J]. 学前教育研究,2010,08:33-38.

篇5:蒙氏幼儿数学教育的魅力论文

摘 要:

本文通过作者对幼儿蒙氏教育中的亲身经历,贴切感受系列活动的描述,经过四方面的论述,充分论证了蒙氏幼儿数学教育的优越性、科学性、先进性及可操作性。它既体现了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又适合我们本地的幼儿教育现状。既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点面结合的论证方式有力地阐明了蒙氏幼儿数学教育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蒙氏幼儿数学教育 幼儿数学心智 敏感期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物”。也就是说数学是一种与思维密不可分的产物,它的核心也是以思维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幼儿数学教育,是帮助幼儿建立与发展初步的数概念,理解初步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一项工作。

有人认为数学抽象,比语言难学,其实语言也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相对数学来说,成人为幼儿创造了更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中指出:“大多数人对数学都有一种心理障碍,认为数学抽象难学”。其实“幼儿觉得数学困难,并不是因为数学的抽象而是成人提供的错误方法所致。”“如果把它深深扎根于吸收的心理之中,那么都将迎刃而解了。”我在蒙氏数学教学中,看到了它对幼儿的魅力。

一、幼儿数学逻辑与幼儿“秩序感敏感期”

1―3岁间的幼儿对事物之间的排列顺序,分类,配对表现出特殊的兴趣。而数学、几何图形及测量敏感期则出现在4岁左右,幼儿在这个时期对数学、几何图形、测量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蒙氏幼儿数学教育恰恰在这个年龄段提供了数前教育内容的活动:序列、分类、对应、数概念基本练习,四盒插座圆柱体、粉红塔、棕色梯、几何图形嵌板、数棒、砂数字板、纺锤棒箱、数字阶梯等。3―4岁幼儿通过学习操作这些活动,使他们建立序列、对应概念,形成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学习认识“0”,掌握0―9的数字抽象符号,通过触觉、视觉学习数名及笔顺,与数棒相结合使幼儿掌握“数量、数字、数词”三者间的关系,通过数字与数量的配合排列,了解数有奇偶之分。红蓝数棒每棒每隔10cm分别涂上红、蓝两色,红色部分表示奇数、蓝色部分表示偶数,最短棒代表“1”的量,最长棒代表“10”的量,它是代表连续“量”的直观教具。

二、敏感期与数学心智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断在环境中主动吸收他们所需要的数学经验。如:识别事物之间的差别,对同类物体的分类,以至生活的.种种计数、测量等。都展示了幼儿越来越成熟的数学心智,这时蒙氏幼儿数学教育给4―5岁的孩子给予了适当的数学刺激,为幼儿提供了适当的直观可操作教具,如:数字与筹码、彩色串珠棒、数字卡片、几何卡片、几何形体、四方拼盘、几何体阶梯、圆柱体阶梯、几何体支柱、数字100板、四盒彩色圆柱体等。幼儿通过操作这些教具,感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了解数量与数名的对应关系,掌握11―19的数名、数字、数量相结合,学会连续数的排列,通过操作数字100板,了解1―100连续数之间的排列关系。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以及多1与少1的数量关系。

三、建立自信心,避免“数学恐惧症”

当你的教育让幼儿感到困难而又有负担感时,你的教育便失败。蒙台梭利认为: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应考虑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容许幼儿去体验他们自己选择的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而非被迫学习。第二,帮助幼儿改善他们原来的学习方式,从而在未来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能力将能发挥到极致。数学思维的作用存在于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数学素质正是幼儿主体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而形成的,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数学兴趣的产生就是幼儿数学素质的获得。蒙氏幼儿数学教学正是从幼儿生理、心理特征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数学意识,消除幼儿的“数学恐惧症”。蒙氏数学教育从感官教育入手,积累数学经验,指导幼儿在感知过程中,把具体事物的数量抽象出来,以帮助幼儿形成数概念。在5―6岁这一年龄时期蒙氏数学为幼儿提供了这样的活动:金色串珠棒、金色串珠、100―9000数字卡片,以绿、蓝、红、绿分别表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以此类推的颜色数字定位。邮票四则运算游戏、金色珠银行加法游戏、黑白珠、灰色珠、彩色串珠棒、金色串珠棒组合进行连加、连减运算。运用加、减、乘、除法板进行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心算盒。12―102的串珠板、串珠链,13―103的串珠立方体、串珠链、二项式、三项式进行平方、立方的认识。立体直观的分数小人座使幼儿轻松了解分数的意义及表示形式,知道1个整体如何分成若干等份。借助几何图形橱,构成三角形,赛根板,以“三阶段教学法”帮助幼儿操作“数棒”、“纺锤棒箱”、“筹码”学习数概念,当幼儿会点数实物,并能记住总数时,数字卡片便同步出现在实物旁,使实物、数量、数字三者结合起来,最终形成数概念。

这正如蒙台梭利自己所说的那样“像梯子一样”,可以让幼儿自己主动向着自我实现挺进。

四、蒙氏数学给了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

蒙台梭利所设计的各种数学活动,并不要求幼儿一定形成相应的抽象数学概念及掌握计算技能,而是以满足幼儿学习数学的愿望,使其获得具体的数学感知经验为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幼儿将来学习与此有关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做好具体的经验准备。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通过操作教具获得数学经验,并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蒙氏数学教具种类繁多,但每种教具都具有多重功能,给孩子留有广阔的想象和创造思维的深度,如“数棒”既可在建立数概念教育时用,又可在学习10的合成时用,“分数小人”、“二项式”、“三项式”既可在数前教育学习分类,组合与分解时用,又可在学习代数,几何概念时用,利用“数棒”学习1~10的组合与分解时,在活动延伸中幼儿会发现1与9、2与8、3与7、4与6组合为10等一些有趣的问题,并会发现“1+2+3+4+5+6+7+8+9+10的总数等于55”等有趣的现象,从而对自然等差数列产生兴趣,蒙氏数学教具无不体现数学科学所特有的规律性,体现了“十进制”原理,如,“粉红塔”和“棕色梯”是按几何级数递增规律设计的。“长棒”、“数棒”和“彩色串珠”等是按算术级数递增规律设计的。平方、立方概念教具是按12―102;13―103的规律设计的,这样让幼儿更多地感受数的增减是如何按“十进制”规律变化的,并从中学习加、减、乘、除的“进位”与“退位”的运算。规律性的变化刺激幼儿不断探索,追寻新的变化。如我班王敬小朋友有一天他选择了“彩色数棒”的工作。直接目的是学习10的合成分解,知道2―10各数分成两个部份,分的方法比总数少1(如2分成两个部分有一种分法即1和1,3分成两个部分有两种分法即1和2、2和1……)学习合成分解间接目的是为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王敬小朋友用彩色数棒从10―2依次分别做分合式,他发现,数字在逐次递减,他摆出的彩色数棒正方形体也在逐次变小。这一发现使他很惊喜、兴奋,当时他手舞足蹈,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但又不好高声喧哗,打乱蒙氏教室安静有序的工作环境,只好张大嘴巴,瞪圆眼睛但却压低嗓门,以悄悄话的形式跑过来对我说:田老师,怎么这个彩色数棒拼成的正方形越来越小呢?(王敬的意思是说:构成10以内分合式的彩色数棒拼成的正方形体随总数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构成10的分合式的彩色数棒每边长都是10份,9的分合式每边长是9份……,直到2的分合式每边长2份) 。

从王敬的发现中不难看出,这不仅是实物数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形象一些,更是让幼儿领略了摸得着,看得见的直观形体,使抽象的东西物化,这就是蒙氏数学特有的魅力。

主要参考文献:

书籍

1、原著[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国发展出版社。 6月

篇6:蒙氏教育与婴幼儿亲子活动

《蒙氏教育与婴幼儿亲子活动》

哈尔滨哈锅实业开发总公司幼儿园

朱思葶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是她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正是这本书的问世,使她成为全球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蒙台梭利教育法引进我国已有多年,蒙氏教育模式正在许多幼儿园流行。但是,蒙台梭利真正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精髓是什么,在许多人头脑里还有些模糊,也有些人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仅限于表层的理解和操作层面的模仿,凡此种种,对于真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及发展是不利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儿童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儿童潜能的全面挖掘。蒙台梭利根据儿童自身天然的特点以及成长要求,在自由与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达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的新教育理念从内质上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创新,她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和“内在智慧潜能”。这种“内质”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一、蒙台梭利: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1907年1月6日,意大利罗马的一个社区里,一个37岁的妇女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儿童之家”,专门招收6周岁以下的幼儿。这是一群极端贫穷、衣衫褴褛的儿童,其中50多名幼儿的父母都是文盲。事实上,他们是贫困的和未被照管的儿童。生长在贫穷破落的家庭中,缺乏激励他们心灵的东西。他们营养不良,就像注定不能开花的幼芽,需要补充营养并得到新鲜空气和阳光。面对着这样的孩子,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却感到一项伟大的工作即将开始,并且她坚信将会获得成功。对于这些儿童,蒙台梭利做了大量的工作,用各种方式教育他们,开发他们的智力并成功地使这群儿童几年后都具有超常的心智,被培养成为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那崭新的、具有巨大魅力的教学方法,一下子轰动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产生如此惊人的转变的特殊环境是什么呢?是什么东西给了孩子们新的生命,并使这种新的生命的光辉扩展到整个世界呢?这种新的教育方法到底是怎样的神奇?谁帮助这群来自社会最低阶层的儿童找到解放他们心灵的方法?所有这些,都要归功于玛丽亚·蒙台梭利,一个伟大的女性。

二、蒙台梭利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儿童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儿童潜能的全面挖掘。蒙台梭利根据儿童自身天然的特点以及成长要求,在自由与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达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的新教育理念从内质上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创新,她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和“内在智慧潜能”。这种“内质”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她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智慧潜能”的发展,及时发现孩子在各个方面的智慧潜能的自发倾向,并及时加以捕捉和诱导,使其得到强化和发展,如果这种倾向被忽略,则可能失去它们再出现的可能性。发现和测试孩子的智慧潜能,是教育者认识孩子天才取向的武器。但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造型的泥塑,教师和父母必须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从他们智力的本质入手,训练他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能力。蒙台梭利提出的观点说明,那些智力出众的人,都是在改造某种状态 的同时,不断改造自身、自我发展的人。他们不但学习他人创造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习他人的思维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得到最高的体现。1.1最佳时期。

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是人的智能开发和训练的最佳时期。孩子年龄越小,智力发展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剥夺了孩子这一最佳时期受教育的权利,对孩子的发展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如果完全剥夺孩子这一早期教育的权利,孩子的智能将被无情地埋没。1.2关键期和敏感期。

对孩子各种感觉训练和智力潜能的开发,有着(0—6岁)年龄段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感知能力年龄段、语言表达能力年龄段、逻辑思维能力年龄段、艺术创新能力年龄段、数学计算能力年龄段、品质能力综合培养年龄段。不同的年龄段,就有着不同的孩子内质的挖掘潜能的任务和不同的训练方法。作为教师和家长,要懂得和了解这些具体的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进行系统的、分阶段的、有侧重面的对孩子进行智力培训和潜能开发。1.3坚持持续性。

对婴幼儿的早期培养要坚持持续性,要把婴幼儿看作是连续发展着的个性,要看到这个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由于儿童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和生理及心理的需要而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从而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积累经验,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婴幼儿智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充分发展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各阶段充分发展的积累和延续。1.4工作。

把儿童的学习活动寓以“工作”的含义。“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作业,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意志,增强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激活孩子智慧潜能的焦点在于,不应当首先培育以知识为中心的能力,而应该着力挖掘和培养他们精神和品德的能力,孩子生来具有优秀的能力和潜力。培养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同时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纪律训练,这样使得孩子的纪律和自由意识同步发展。1.5感觉训练。

通过感觉教育(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把感官作为心灵的窗户。婴幼儿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利用感觉搜集事实,并辨别它们,感觉训练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通过感觉训练可以使婴幼儿对事物的印象清晰、纯正。通过训练婴幼儿的注意力、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是他们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炼。还可以通过训练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正和改善。

三、新世纪早期教育新理念

跨入二十一世纪后,培养人才成为国际上密切关注的大问题,迎接人才竞争,缔造更先进、更幸福、更和平的人类社会,必须从提高人口素质抓起。这是关系到国家盛衰、民族存亡的大事,培育孩子成人成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的一生受遗传、环境、教育的影响最大,遗传赋予人在各方面发展的潜力,而环境和教育则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催化、塑造人的作用。

近年来,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科研和实践,对人的自身心理、生理、社会发展获得了更为深入、广泛的了解,从而对怎样及早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加紧促进、提高下一代素质,提出了不少的新理念、新观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早期教育应从生命之初做起

早期教育应从何时开始?现今认为,0—3岁是早教的关键期。确切地讲,应该从受精卵细胞开始实施,直到出生后3足岁,包括出生前胎儿期与出生后婴儿期。

婴儿接受外界环境和教育的能力越来越强,受到环境中各种事情所给予的影响更为深远;体格、心理、智力、情绪、社交发展迅速,性格初步形成。我国传统观念认为“3岁看到老”的道理,也指明了3岁前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了解孩子是早期教育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先天气质也各不相同因此抚育方法要相适应。由于身心发展规律不一,快慢不同,风格各异,所以要注意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每个孩子的情感脾气性格不同,如反应敏感性、对父母依恋程度及与人交往态度等都不一样。培育者要与孩子多接触,常沟通,才能了解孩子,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家庭在早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最早、最亲、最密、最长。父母是开发婴幼儿潜力最重要的实施人。早期教育必须首先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并以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

早期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人类生活在群居社会,每个人必须进入社会,因此让孩子“做人”,不但要学会自己生存、生活的本领,而且还要具有进行社会交往和为人类社会服务的能力。全面整体发展的人,不仅个人一生幸福,还能促进社会和平及社会进步。在对孩子的培育中,不仅要注重体质和智能的发展,还应特别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性格开朗、情绪乐观、积极主动、不断向上、勇敢大胆、不怕挫折和困难;对自己自信、自强、自尊,对他人富有爱心、热心、耐心和宽容心,感情丰富、道德品质优秀,遵纪守法。对孩子发展顺其自然,加以引导 1.整体开发和谐地全面发展

孩子是完整的一个人,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在不断成长中。因此,在早教中要身心兼顾,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使之获得平衡和谐的全面发展,不偏废。2.尊重孩子个体差异

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心声,如想什么、要什么、爱什么、什么动机、情感和态度等。根据孩子的特性,为其安排教育内容和环境,也可随时抓取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培育。

四、培养孩子从0岁开始 井深大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索尼公司的创始人,后来他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研究,成为日本乃至世界上声誉卓著的儿童早期教育权威。他认为,天才不是天生的、遗传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后天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而且,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3岁前。

三岁以前的孩子,可塑性最高。因为婴儿在刚出生时,脑部组织还远没有定型,因此,婴儿将来会有怎样的能力,很大部分取决于成人的教育与培养。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只要在适当的时期给予适当的教育,都可以成为具有充分智慧和良好个性的人。当然,如果培养方式不当,孩子的发展就大不相同。

人的脑细胞在婴儿出生后,随着智慧活动的开展,互相牵连、互相沟通。脑细胞之间的互相联结,恰好约在出生至3岁的时间。而且整个脑细胞的70%~80%,在3岁以前就已经完成了。当然,3岁过后,脑细胞还会进行其他部分的组织发育。但3岁以前的脑组织相当于电子计算机“硬件”部分,3岁后则是软件,如果3岁之前所制造的机体本身不好,到了3岁后再反复训练、运用,也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3岁前的调教方法非常重要,等到了幼儿园再教,为时已晚,就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期。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及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前是黄金时期。

一般来说,出生到2岁是感知和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这时可给孩子多听、多看、训练动作。2岁后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期,可教孩子说话、发音、学儿歌、弹琴等。儿童的早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年轻的父母千万不要错过。

0~3岁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关键期,而且井深大认为人的潜能应从0岁就开发,那么,从哪里着手,怎样开发幼儿的潜能呢?

总而言之,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操作性极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它不但完成了对婴幼儿早期智力潜能的挖掘,而且还在全面提升儿童的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方面颇有建树。

有效地实施早期教育是英才成长的奥秘所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而人类知识的得来是与人的智力水平分不开的。

篇7:蒙氏教育幼儿园试题

刚进入托班的幼儿常常会哭闹不止,但当我带他们到蒙氏教室,并让他们进行日常生活教具的工作时,他们就会玩得非常高兴。

刚开始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玩弄教具时,总是两手抱住,或是整个手掌一把抓住教具,而且对于小一点的东西,他们总是握不住。我知道这是幼儿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不够的原因。我就开始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从幼儿最喜欢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一把抓“五指抓”开始。我选择了一些带“抓、捏”的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抓软软的小海绵块,然后到小纸球、豆子等。慢慢地,幼儿的小手真的灵活了许多。接着,我又开始让他们做三指抓、二指捏的训练。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幼儿可以很灵活地抓、拿细小的物体。我又让幼儿做三指抓、二指捏的蒙氏教具,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他们能规范地将一根根小圆柱取出,但是放回原位时老是对不准圆穴。这又表现了幼儿手眼的不协调性。我又开始着手于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选择适合幼儿训练手眼协调的教具,让幼儿反复操作。现在两岁半的幼儿能将小豆子很难确地放入与豆子大小相当的小瓶里。他们玩其他玩具时,也能灵活地拼、凑,最明显的一点是幼儿可以很自然地用三指抓将铅笔握住画画,不再象以前那样都是一把抓了。

篇8:蒙氏教育幼儿园试题

一、混龄教育实践管理模式的尝试

(一) 转变教师观念与角色, 培养一支适应混龄教育管理的师资队伍

蒙氏教法早在1994年就已开始在中国幼儿教育界流行, 但现有教学实践流程和相关的可借鉴的教学案例缺乏, 我们只有自己挖掘园所优势———与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姐妹园关系, 多次派遣教师到该幼儿园跟班取经, 让教师在实践中切身体验和学习混龄教学模式, 积累经验。我们利用假期时间派教师参加各种蒙台梭利教育培训, 从理论上对教师进行充电, 同时进行园内培训 (学习专题报告和讲座, 观看教学活动) , 并且在学习和观摩后形成文字形式的领悟, 进而完善蒙氏教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混龄教育管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不断摸索, 不断积累, 才能让这种教学模式日趋完善, 进而推广开来。

(二) 深入研究蒙氏教育的精髓, 本土化实践研究

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受到青睐, 有其可取之处, 但是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 不能采用拿来主义, 必须立足实际, 理性借鉴, 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设计符合本土的模式。

首先, 在实践教育中, 注重教学案例的整理归档工作, 把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和存档, 以利于本校教师间的教学交流, 为教师提供可贵的经验。

其次, 实施混龄教育班级的教师要善于积累教学中的经验, 吸取实践中的教训, 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的素材。

再次, 在网络资源丰富的今天, 我们通过博客建立自己园所的资源交流库, 使园内有意向参与混龄教育的教师随时随地查阅参考。

(三) 加强蒙氏教育思想的宣传, 转变家长观念

2006年9月, 我园开始尝试成立了蒙氏混龄班, 在最初开班时有很多人不理解, 担心小孩子会受到欺负, 大孩子在带小孩子的过程中会误了自己的学习。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 全方位多角度同家长进行交流, 分享在教学实践中对混龄教育这一模式的体会和收获, 使他们熟悉混龄教育的目标和组织形式, 使家长在观念上和我们达成共识, 增强家长的信心和参与热情。通过三年多的推行, 家长都理解了, 并从中看到了自己孩子得到的益处。

(四) 创设一个实施混龄教育的和谐环境

为配合混龄教育, 我们在幼儿园环境设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们将原来整齐划一的办公格局用各个教具隔断成各种特色活动范围, 幼儿会按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各自的活动范围。

对于教学用具的设置, 要考虑各个龄段幼儿的喜好。对于大龄幼儿, 有能力的, 要给予角色领导的表现机会;能力弱的可以和小龄幼儿一同学习, 又能得到角色领导的帮助, 充分发挥混龄教育的作用, 让幼儿在此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针对小龄儿童, 能力发展较快的儿童可跨龄学习, 和大龄幼儿一起学习;能力较弱的小龄幼儿在混龄班中, 会受到大龄幼儿的格外关注, 认知及社会经验可以从和大龄幼儿的交往中模仿。所以, 不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儿童, 混龄班的弹性化环境兼顾了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兼顾了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使幼儿在充满温馨和爱心的家庭式教育环境中共同生活、共同学习, 进而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对幼儿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

这些年对教学实践的摸索和研究表明, 通过混龄教育的幼儿性格活泼好动, 喜欢主动与身边的人交往, 具有好奇心, 独立性强, 善于思考和探索, 这些能力和性格的养成有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由此可以看出, 混龄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 我们在有效发挥其优势的同时, 要发现这种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 实现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第一, 因为年龄的差距, 低龄幼儿辨别能力不高, 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感染班上其他的幼儿,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敏锐的视觉,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 在教学中积累经验, 探索科学、可行的教学流程, 进而引导幼儿朝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 为混龄教育的推广献计出力。

第二, 混龄班级的教师要面对发展水平不一的个体, 而且每个个体都有很鲜明的个性, 所以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真正承担起“导师”的角色与职责, 才能更好地驾驭混龄班级的管理。

本幼儿园混龄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为幼儿创设了一种自然的学习环境, 提供了异龄观摩的学习机会, 促进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而且对从教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机制提出了挑战。正像蒙特梭利说的那样:“在蒙氏混龄班里, 年长的孩子和年幼孩子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和谐关系, 是很难在成人与孩子之间发现的,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精神上的渗透作用, 年长孩子的心智比成人更接近年幼孩子的心智, 大小孩子间互相关爱, 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 互相赞赏, 互相合作, 共同进步, 表现出真正的手足之情。”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用善意画错为美-散文下一篇:聘护士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