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专业论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英语专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80名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及80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展开英语学习需求的对比研究。问卷从四个维度,共18个问题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个人需求进行了数据收集。对于最终的数据统计结果,作出相应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该实验对不同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启示。

第一篇:大学英语专业论文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态的比较研究

摘 要: 外语学习焦虑感是造成学习差异的主要情感因素,为降低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的负影响,本文采用Horwitz等设计的五级量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对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大学新生进行抽样调查,比较研究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况,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且焦虑主要表现在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外语课堂焦虑三个指标上。

关键词: 外语学习焦虑 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改革

1.引言

英语学习焦虑是指由语言学习过程的特点引起的、与课堂语言学习相关的一系列由自我感知、信念和行为等构成的明显的忧虑和恐惧感(Horwitz,2001:112)。英语学习焦虑通常与英语学习的成果评价有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害怕交际、害怕考试、害怕负面评价。外语学习焦虑感是造成学习差异的主要情感因素(Ehrman,2003:313),它對英语学习的正评价,即学习过程、考试成绩、英语交际能力、自尊心、自信心等都有负面影响。为降低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的负影响,防止新生因英语学习焦虑增加而造成成绩不断下滑,以及英语学习困难生现象的出现,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明确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况,并尽可能帮助学生缓解焦虑。因此,笔者对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新生进行抽样调查,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进行对比研究,基于降低英语学习焦虑这个问题提出,教师应承担主要责任的认识,对英语学习焦虑值高的学生进一步进行消除和缓解的干预策略研究,旨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能。

2.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比较研究

2.1研究方法

2.1.1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以Horwitz(1986:125)等设计的五级量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为依据。问卷分为个人信息和焦虑问卷两部分,一是个人信息,包括年级、性别、年龄;二是焦虑问卷,共33道题,包括口语焦虑、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外语课堂教学焦虑四个方面。采用Likert5点计分,5分代表极度焦虑,1分代表无焦虑,其中2、5、8、11、14、18、22、28和32题为反向计分题目。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感越强。

2.1.2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笔者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大学新生进行抽样,包括英语专业的41名新生(来自外语学院)及非英语专业的125名新生(主要来自法学院和刑事侦查学院)。本调查发放问卷166份,收回166份,有效问卷166份。在整理了问卷的原始数据后,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定量分析。

2.2结果

2.2.1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比较: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见表1。

表1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对比结果(x±s)

2.2.2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不同类型外语学习焦虑的对比:英语专业学生在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外语课堂焦虑三个指标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但在口语焦虑方面,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见表2。

表2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不同类型外语学习焦虑的对比(x±s)

由此,笔者认为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新生中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且焦虑主要表现在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外语课堂焦虑三个指标上。因此,在降低英语学习焦虑这个问题上,教师应承担主要责任的认识,笔者进一步进行缓解和消除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干预策略研究,主要在于改革目前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并引进新的教学评价手段。

3.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原因分析

笔者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学的2014级新生中,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有其特殊的背景。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西南政法大学是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该大学的法学院和刑事侦查学院是广大高考生的第一志愿首选院系,成为大批高分考生追逐的目标之一。多年来,该大学外国语学院招收的英语专业新生大部分是由其他专业录取空挡后调配而来。相对于王牌专业的新生,他们是高考成绩偏低且在录取中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因此,英语专业新生在初入学时,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陌生的大学学习环境、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和英语学习内容不能很快适应。相比而言,这部分学生个性与自尊心较强,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明显,但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很关注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他们惧怕失败,更惧怕来自同学和老师的负面评价。Jane.A.(2000:103)认为对负面评价越恐惧,学习焦虑感就越高。

笔者对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新生高考时的英语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发现其中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高考成绩较而非英语专业新生要低。因此,非英语专业新生是基础相对较好的优秀语言学习者。Oxford.R.L(2005:359)等认为优秀语言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特质是接受挑战的能力,同时,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胜任感强,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独自陷入焦虑和挫折等负性情绪中。另外,笔者发现小部分英语专业新生是理科高考生,这部分学生通常擅长逻辑、推理思考和抽象思维,对需要做大量记忆工作的英语学习并不擅长,英语能力相比文科生弱,因此焦虑感较强。通常理科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对于学习策略的运用较少,而且理科学生课内外阅读量受到一定限制,背景知识相对缺乏。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帮助理科生扬长避短,减轻学生焦虑程度,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

4.结语

外语学习焦虑感是造成学习差异的主要情感因素,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高校专业英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焦虑问题的探讨,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缓解、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愉快的外语学习氛围。笔者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且焦虑主要表现在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外语课堂焦虑三个指标上。基于这一研究结果,笔者将进一步改革目前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并引进新的教学评价手段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消除和缓解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Ehrman M E,Leaver B L,Oxford RL.A brief overview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System,2003,31:313-330.

[2]Horwitz E K.Language anxiety and achievement[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1,21:112-126.

[3]Horwtiz E K,Horwitz M B,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125-132.

[4]Jane A.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Beng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03-105.

[5]Oxford RL,Ehrman M E.Adult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n intensive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 in the United States[J].System,2005:359-386.

作者:宋海萍

第二篇: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比较

摘要: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80名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及80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展开英语学习需求的对比研究。问卷从四个维度,共18个问题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个人需求进行了数据收集。对于最终的数据统计结果,作出相应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该实验对不同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学生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学习需求比较

1.引言

需求是任何一种行为的原动力,而需求分析则是提高和发展其有效性的必备条件。在教学活动中,需求分析范围广泛,涉及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本文中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是指在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和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课堂上教师应该教什么及如何教。

国内有关英语学习需求的研究不在少数,大多针对单一样本进行调查分析,鲜有对两个独立样本进行对比的研究。现如今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设有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虽然在英语课时量及所选教材的语言难度上有明显区别,但从整体来看,在教学方法、教学素材类型等方面并无太多差异,这样是否可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答案尚不明确。因此,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展开了此项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需求对比分析。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这些学生经过将近两个学期的学习,对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李养龙与张乐兴设计的英语学习需求调查问卷(见表1)。该问卷从个人需求角度出发,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对需求、兴趣及动机的研究为指导,将学习需求分为宏观性学习策略的心理倾向(第1、5、9、13、17题)和学习体/题材的心理倾向(第2、6、10、14题),将课堂需求分为课堂形式的心理倾向(第3、7、11、15题)和课堂情绪情感体验的心理倾向(第4、8、12、16、18题)。问卷的总体信度为0,823(李养龙,张乐兴,2011)。

2.3实验过程

80名英语专业学生(Group 0)和8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Group1)被随机抽取作为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作答问卷。学生完成作答后问卷被立即收回,其中每组各有6份问卷有遗漏作答现象,视为无效,因此最终有效问卷为每组各74份,共计148份。

2.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对问卷中的18个题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问卷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Likert scale)计分,每个题目包含5个分值:“完全同意”(记5分)、“同意”(记4分)、“不一定”(记3分)、“不同意”(记2分)及“完全不同意”(记1分)。题目得分越高,说明调查对象越支持这个观点。

3.结果

经过软件的计算和比较,问卷中的第3题和第12题出现了显著差异(Sig.<0.05)(见表2)。笔者进而对比这两道题目的均值,发现英语专业学生的分值明显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就是说,相比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专业学生更喜欢老师在课堂上多指导口语练习及更喜欢被老师提问(见表3)。

通过这一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比较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害怕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表达和交流,反映了他们对自身英语口语水平的不自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其口语能力的局限性,这也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现象,而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则需要英语教育研究者进行反思,从而寻找积极有效的方式。笔者对此提出几点建议:第一,运用灵活有效、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其锻炼英语口语的动机。例如把课堂口语活动的难度降到最低,先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拥有成就感,再逐步提高难度。第二,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断给“张口说话”的学生以鼓励,在学生表达过程中用身体语言或简短的语句进行肯定,结束后再总结性地纠正其中出现的错误或问题。第三,采用有趣的素材提高学生对口语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及年龄段,深入了解其感兴趣或关注的内容和话题,并围绕这些主题设计出新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对于媒体专业的学生,可以围绕电影、音乐等主题展开活动;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进行模拟英语面试。

4.结语

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需求的比较,可以更针对性地为拥有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制定合适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发现不同、分析原因并拿出相应的对策,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作者:赵越

第三篇: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对比研究

【摘要】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自主学习,有独立处理能力,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学生。近年来,英语教育一直改革,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与此同时,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就从阅读、听力、写作以及性别差异等方面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风格进行对比研究,并且提出缩小这一差异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英语专业 非英语专业 学习风格 对比研究

一、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指定的官方语言,在世界各地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在中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是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英语知识,但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课时数和学习策略都大不相同,所以就造成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有很大不同。但国内对这两者学习风格不同的具体表现,研究甚少,因此笔者就针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不同,做出研究与分析。

二、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的对比研究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针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阅读方面的差异采取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笔者对河北某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访谈。在访谈过程中主要涉及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方面。在访谈过后,笔者对访谈结果进行总结与整理。

2.2 认知差异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出现走神现象时,会返回来重新读一次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20%采取返回重读的方式,大部分会忽略此部分,继续往下阅读。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越到难以理解的部分会采取不断重复阅读的方式,当明白其含义之后会继续重复阅读,从而加深印象。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就会跳过去,认为一句话难以理解,并不会影响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另外在教材方面,英语专业学生的教材难度和词汇量都比非英语专业要多。但是,入学时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不相上下,在教材难度差别很大的情况下,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不得不采取反复阅读的方式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会以英语四级和英语六级为最终目标,所以会在课堂内外通过大量的单词记忆和习题练习来进行自我评估,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平时英语活动较多,缺乏自我评价的方法,因此,在监控和自我评估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要高于英语专业学生。

2.3 认知策略差异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产生认知策略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方式的不同和教材存的差异。通过调查了解,老师在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阅读课堂教学方法大不相同。现在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老师一般采用全英文教学方式,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时会让学生以英文自己对文章大意进行总结,而英语专业的老师在阅读课堂教学时,由于课本内容较多,所以一般不留让学生自己总结的时间。这就造成了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认知策略不同。而教材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教材中包含了提高学生阅读技巧的sectionB,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技巧,而非英语专业的教材中没有专门的阅读技巧部分,泛读的课时安排比较少,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加注意论点,论据,论证等。所以说,教材的长度与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只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

三、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水平的对比研究

3.1 调查对象和方法

通过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考试试卷听力部分成绩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且结合对学生与老师访谈的方式,调查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听力水平的差异。笔者对河北某高校大三年级英语专业30名学生,非英语专业30名学生大一,大二两个学年期末考试英语听力成绩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且针对老师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听课情况分别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

3.2 听力差异对比结果

根据调查顯示,在全英文教学的课堂中,英语专业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但非英语专业学生大部分反映听课非常困难,尤其是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句型和一些高级词汇,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老师只能英文讲一遍,再翻译一遍,这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另外,期末考试听力成绩显示,第一学期,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差异不明显,从第二学期开始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成绩要显著比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成绩更好。

3.3 差异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水平要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水平。通过对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笔者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词汇方面,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量要远大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量;第二,发音,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发音,会在课余时间针对发音问题进行大量练习,而这点就被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忽视;第三,听力练习,非英语专业学生每周的听力课只有两个课时,并且由于其他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密,课下又没有针对性的练习,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练习英语听力的机会较多。总之,要想学好英语,听力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而提高英语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正确的练习方式,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四、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问题的对比研究

4.1 调查对象和方法

针对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写作方面的差异采取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笔者对河北某高校英语专业10名成绩中等学生与非英语专业10名成绩中等学生进行了访谈,主要涉及写作动机和写作基础、写作习惯和英汉语言差异等方面。访谈过程采取录音的方式,并在访谈结束后将语言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进行研究与分析。

4.2 写作动机

通过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都很低。当笔者提问在写作过程中是否会出现紧张,烦躁等情绪时,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说这取决于作文题目是否是自己所熟悉的,且大部分学生都透露出自己本身并不喜欢英语写作,但是迫于压力又不得不写,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满足感,而是充斥着厌烦。所以在写作动机方面,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

4.3 写作基础

在写作基础方面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较多拼写错误且使用词汇一般为较简单的词汇,英语专业学生在英文写作过程中虽然也会出现拼写错误,但这种情况发生较少,且写作过程中应用高级词汇较多。语法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过程中一般语法应用较简单,且有时候存在严重的语法错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语法上会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是会采用较多的伴随状语从句、非限制性定于从句等句型,提升整篇文章的质量。

4.4 写作习惯与写作策略

在写作习惯和写作方法上,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访谈过程中,全部学生都说自己平时有背诵范文的习惯,英语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在背诵之后会进行写作方法的总结,这一习惯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却不存在。此外,英语专业学生表示在初次写作完成后,自己会对作为进行检查和修改,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写完作文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在写作方法上,英语专业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写作方法,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是采取背诵作为框架,再填充内容的方式。

4.5 英汉语言环境差异

由于汉语是我们的第一语言,而英汉的句型句式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英文写作过程中都很容易受到汉语影响。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中会较少受汉语影响,因为英语专业的英语课时安排较多,在课下也有大量的英语活动,再有,在平时也比较喜欢英文的影视剧和英文歌,平时接触英语较多,所以受汉语影响就比较少。但是,汉语习惯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影响就较大了,他们表示,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中国式英语。

五、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总体差异分析

5.1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我们处在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大环境中,无疑给英语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众所周知,即使我们没有进行英语的学习,如果生来就处在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环境中,我们也可以轻而易举的以英文进行交谈。所以说,长期的英语语言环境会使我们接受英语更加容易。在访谈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通常集中在课堂,在课余时间大部分同学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但与英语相关的极少。而英语专业的学生课堂接触英语的时间较多,并且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会参加一些英语交际活动,并且喜欢英文影视剧与英文歌曲,这就形成一种环境的影响,使得英语专业的学生接受英语更加容易。

5.2性别差异对语感培养的影响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性别对语言的接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因为不同性别学生的个人语言学习能力、兴趣、对语言的学习动机等方面都大不相同。并且不同性别的人对语言的使用上也有很大的差别,通常女性要比男性对语言更为敏感,所以在英语的学习中,女性对英语的接受能力要高于男性。英语专业中有90%以上都为女性,而在非英语专业中男性要多于女性。这就造成英语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接受英语的能力相对较强。剧调查显示,英语专业英语成绩前10名有8名女性,只有2名男性,非英语专业中英语成绩前10名有7名是女性,3名为男性。由此可见,性别差异与英语的接受能力有很大关系。

六、改善英语学习问题,缩小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差距的建议

6.1 学生角度

首先,要加强对基本功的认识,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基本功,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使得英语学习起来不至于太过困难。只有有扎实的基础,才能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对英语运用自如。现在很多普通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只是停留在文凭教学的水平,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学科要求。所以说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加强自己对英语基础的训练。再有,非英语专业在英语课程设置上比英语专业少,这就使得非英语专业的语言环境不如英语专业,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多参加与英语相关的活动,比如同学之间的情景交际,并且可以通过原聲的英语影视剧和英文歌来创造英语语言环境,从而减小这种学科的差异。在阅读方面,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要想办法明白句子的机构与含义,从而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再有,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养成总结的习惯,总结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应该如何改正,都会给英语的学习带来很大帮助。

6.2 教育工作者角度

在课程设置上,不要一味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也要适当对英语的文化,文学等进行补充。现在大多数学习对英文文学、语言学等课程都不够重视,在阅读方面也向“快餐化”发展。实际上,加强对英文文学和语言学的重视,会给学生的英文学习带来很多便利,并且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阅读量。文学可以使学生增加自身的语言素养,对写作等方面非常有利。另外在教材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选择难易相当的教材,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对英文的学习,并且,阅读材料长短也要适中,材料过长会使得学生不能深入阅读,材料过短又会造成资源浪费。笔者认为,在非英语环境下,增加学生的英文阅读量很有必要。另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比如在写作之前,老师可以提出写作题目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充分讨论,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在写作前就有了大概的思路和写作框架。在写作的过程中,只要对写作前的大概框架进行填充和删减,列一个提纲,然后开始写作。写作完成之后,老师再次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发现问题,然后进行修改。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将自己的见解和发现的问题提出,但切记不能以极端的语言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课堂也就活跃了起来。

结束语

英语学习是我国教育的重点,而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就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分别从阅读、听力、写作等方面对比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习风格,提出笔者的见解,旨在通过取长补短来改善英语的教学方法,从而为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向红.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学习策略与动机调查[D].湘潭大学,2005.

[2] 丁艳雯,唐艺,陈珠玲.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习语学习现状调查[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7):82-84.

[3] 赵婷. 英语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词块使用情况对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4] 赵欣.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性别差异与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研究(英文)[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05-107+121.

[5] 白云玲. 英语与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意愿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6] 刘红. 对中国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语篇特征的差异性的调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

[7] 刘飞燕. 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中动机、焦虑和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8] 周爽. 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孙佳琪

上一篇:数学德育论文范文下一篇:专业技能训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