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英语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全球化时代对大学英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大学英语的定位和课程设置需要重新审视。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第一篇:大学英语论文范文

论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建设与大学英语后续教学

摘 要: 本文将两个重要的概念结合在一起,首先以团结协作精神为指导,从大学英语课程的自身特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需求、阐述了建立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必要性;然后又以需求分析为理论基础,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从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英语后续教学的重要作用;最后分析了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与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团队建设 英语后续教学

2007年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关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文件,其中对教学团队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教学要求下,如何建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交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目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大学英语实行的是两年必修课的学制,整个四年的大学过程就只有大一和大二有必修的英语课程,鉴于语言的独特性,如果在两年中不进行学习和练习,就根本不可能达到在大学毕业后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要求,所以大学英语的后续教学就彰显出其重要性。而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也是后续教学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

一、建设大学英语教师团队的必要性

目前关于团队的为大多数人认同的定义来自于《团队的智慧》这本书:“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专业目标和方法而互相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教师团队合作是一种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个人学术的成长,而且是大学英语教学持续有效进行的保证,是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法门。

1.大学英语课程自身特殊性的要求

大学英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授课对象广,大学英语是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学期间的必修课程。小语种专业的学生通常也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授课对象十分广泛,涵盖除了英语专业的所有学生。二是课程量大,课时长,一般是二百五十个学时,历时两年四个学期。大学英语课应该是大学期间历时最长的课程,平均每周五节课,十个小时,学生共要完成四册教科书的学习。三是个体差异大,学生水平相差甚远。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个专业间相差比较明显,即使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分级教学,同一专业同一分级的同一班内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也十分大。而且,大学英语还没有实现小班授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授课,只能满足大部分同学的要求。在这种大氛围下有些同学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大学英语的成绩又相当重要,无论考研、就业还是出国,英语都占相当大的比重。四是两年的必修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英语学习及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的的需要。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学为所用,教学大纲中教学要求转变已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作出调整,此外,基于社会需求下对大学生英语实用能力要求提高的考虑,必须建立相应的后续英语课程。单靠某个英语教师的努力满足以上几条,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是很难的,必须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

2.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任务重,每一位教师都承担综合英语、口语、听力的全方位教学任务,事实上是每位老师都可能有自己的专长,并不是听说读写译样样精通,这样势必在教学中会相应地扬长避短,学生也就无法得到全面语言训练,此外要求老师实现全方位的标准对老师的科研也是不利的,不利于教师形成固定的科研方向,影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由此看来,建立教学团队也是必要的。

英语教师团队合作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特殊能力之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教师团队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为英语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平台,团队成员可以吸纳关乎展示和学习,从其他成员那里吸取宝贵的经验,最终实现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团队的梯队建设是合理的,新老结合的,年轻的教师可以从经验丰富的教师那里学到教学经验,得到提高。

总之,在教师团队中,教师个体是受益的,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鼓励和支持,通过与其他教师的讨论和意见的交流,教师团队给每位教师提供了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沟通技能的机会。

二、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是指大学生完成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规定的基础阶段教学指标后,继续应用、提高阶段的大学英语学习,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获取并掌握专业所需要的英文信息和基本技能,以英语为工具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在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多院校,只有在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比较匮乏,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简短,不利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因此落实、完善这一阶段的工作就被提上了日程。

1.基于需求分析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的必要性

(1)国家外语教育战略需求。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就要有一大批专业扎实、外语又强的人,只有这样中国在国际上才有话语权,才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学术英语可以对这种人才的培养起促进作用。通过后续英语课程这个桥梁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接受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的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2)社会需求。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由于并非所有的专业都有双语教学或者全英语授课,许多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一直停留在通用英语上,缺乏学术英语背景,以致日后在工作中无法很好处理遇到的问题。

(3)学生需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通用英语后,接下来的学习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由于不同专业有其特定的语言形式,在高级英语学习阶段,像通用英语那样所有学生都应该掌握的系统性的语言特征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应根据需要掌握某个目的语域的语言特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把握在实践中遇到的语言,并使自己使用的语言与不同的语域相吻合”。蔡基刚调查发现,为应对这种全英语专业课程,学生对EAP有强烈的需求,他们希望在上全英语专业课前有一门衔接性课程。

2.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现状

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是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之一,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但在中国的部分高校中,大学英语的后续教学面临着一些尴尬和困难,这是由于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重视不足及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缺乏等原因造成的。

ESP英语包括EBE,EST,以及EAP和EOP,在国外的研究和课程设置开设起步较早,到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在我国几经波折后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可能成为大学后续课程的主要方向之一。到目前为止开课实践的也少之又少,这与我国特殊的外语教育背景有关,一方面是当时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另一方面与师资短缺等因素相关。现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稳步提高,重提学术英语作为部分高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学术英语迟迟不能进入课堂的原因众多,教材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国内没有现成的高质量教材,完全从国外引进的教材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十分大,学习起来困难重重,过难的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此外,学生的听力水平尚且不足,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局限也是影响学术英语进入课堂的原因,有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可能很丰富,但是在英语表达上欠缺,而英语能力好的教师专业知识不一定那么强,从这一点看来教师的团队建设就显现出其必要性。

三、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建设是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有效进行的保障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突出英语的工具性,强化应用,以适应社会对具有较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在后续课程的设置上,必须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更符合所教授学生学科特点的课程。选修课和ESP课程应该是后续课程的两种重要模式。

选修课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课程,根据《课程要求》,选修课主要分为三类:语言技能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这些课程分别包括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实用英语写作、翻译理论和时间、英美文化、西方文明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影视欣赏、音乐欣赏等。

与选修课程相比,ESP专门用途英语术语后续课程是更加具有专业性特征的课程。它指的是与某种特性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从某种程度上说,ESP英语是从基础英语到双语教学的一个过渡,毕竟它和专业双语课程存在一定差异。ESP侧重语言方面,而双语教学则更侧重专业知识方面。ESP课程内容对专业性深度要求不高,但其语言形式上却要求较高程度的代表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如新闻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等,所以更适合由外语教师来担任。

不管是选修课还是ESP课程,都不仅仅是一、二年级基础英语的补充,更是在基础上的延伸,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更加具有挑战性。目前在各大高校已经开展的英语后续课程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不得不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学需求。这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但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仅凭单个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必须建立相应的团队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质量的保证,是后续课程真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社会用人需求的关键。建立结构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势在必行。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它们的不断完善与成熟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并推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真正意义上使英语学习学为所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及个人发展需求,更为社会输出更多英语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李侦.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网络教学的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薛源学报,2009(4).

[3]马武林.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探究(一)——学术英语[J].外语研究,2011(5).

[4]刘丽娟.基于教学能力发展的英语教师合作团队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

[5]唐镭.论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30).

作者:徐高楠

第二篇:大学英语的定位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摘要】全球化时代对大学英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大学英语的定位和课程设置需要重新审视。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北京林业大学近年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符合这一定位,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了三个模块的教学模式——“综合英语模块”、“西方文化模块”、“中国文化模块”,三个模块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能力与文化素养三方面共同提高。课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定位 课程设置 工具性 人文性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多的国际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学英语作为大学里一门公共必修课,比起其他课程,受众面广,影响更大,其教学改革也备受关注。近年来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因费时低效而广受指责,围绕大学英语的定位、课程设置、甚至大学英语的存留问题争议不断。新的形势下,“大学英语应该教什么”摆在了教育者面前。本文根据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的指导方针,详细阐述了北京林业大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希望能为其他院校的改革提供借鉴。

二、大学英语的定位

1.对大学英语定位的争论。对大学英语的定位,大学英语教学界争论激烈,专家学者意见分歧很大。蔡基刚(2012)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提出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实际上是把大学英语培养目标定位于基础英语教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方向性的错误,直接导致了大学英语的费时低效,最终走向消亡。为适应教育国际化挑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只有一个: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 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不可能是基础英语或通识英语。大学英语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学术交流能力。

王守仁 (2011)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教育资源极不平衡的大国来说,不能轻易地提出取消大学英语教学。大部分大学新生的英语能力欠缺,如果没有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专门用途英语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可兼顾三类,即普通英语/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简称EGP)、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类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简称EGE)。

束定芳(2014)提出了建立通用与专用英语并存的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通过通用英语学习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素养;通过专门用途英语学习增加专业知识,培养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术素养。

胡开宝等(2014)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应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培养外语能力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只靠学术英语教学很难做到,必须有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教学的介入。

尽管所用术语略有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上争论中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英语之争。不同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指南》對大学英语的定位。《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在高校的人文通识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求。

(1)工具性。《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课程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陈琳(2012)指出,语言的“工具性”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蔡基刚(2012)认为,在大学里,外语教育的工具性是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外语来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包括专业信息和文化信息。外语工具性的实现是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为前提的,只有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学生才能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才能增加专业知识,提高学术和专业的交流能力。

(2)人文性。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偏重于语言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的教育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大学生既要了解西方文化,熟悉其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又能熟练应用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三、北京林业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应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定位,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英语水平、学习需求和师资特点,从2012年起我校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建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涵盖3个大的模块,即“综合英语模块”、“西方文化模块”和“中国文化模块”,将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列为选修内容,实现了基础英语学习与文化课通识教育的结合,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在提高综合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1.综合英语模块。我校虽然是211全国重点校,但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于教育欠发达地区,语言基础很薄弱。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以此作为工具,阅读人文学科和科技文献,了解先进科技动态。鉴于大部分学生语言基础还不扎实,大学英语课程继续保留以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这套教材取材广泛,内容涉及校园生活、人际交往、婚恋、就业、环境、社会热点等方方面面的话题。课堂的重点以提高语言技能为目标,强化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同时针对不同话题开展输出型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内涵,寓文化素养的熏陶于语言能力训练之中。

2.西方文化模块。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还是一种文化和思想载体,具有人文性特点。我们在第一学年加入了《西方文化读本》。该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为西方文化基础和文明摇篮的两希文化,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宗教改革运动,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直至启蒙运动、民主大革命和现代主义思潮。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西方的价值观、政治制度、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典故、民主自由的含义等有更深的理解,更好地欣赏西方的影视文学作品,解读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能以包容的心态接纳西方文化,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冲突。

3.中国文化模块。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多采用英文原版阅读材料,对西方文化介绍较多,对以英语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传播较少,造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2014年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第二学年引入《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和《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化》两本教材。该教材是以英语为媒介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文化素质类通识课教材,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和当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介绍以及相关英语表达方式的训练,增加语言输出的机会,提高学生用英语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

4.学术英语写作。作为理工类综合院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校很多学生在专业课学习和未来就业中都要面临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学术交流、论文写作的问题,英语作为工具的重要性愈显突出。针对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我们开设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通用学术英语写作能力。但 “学术英语的应用领域相对狭窄,对于我国广大高校大学生来说,学习学术英语的需求是存在的,但不应以偏概全,使学术英语成为大学英语的全部教学内容。”胡开宝(2014)也认为,“学术英语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术语言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是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中很小的组成部分”。因此,我校的学术英语写作只是作为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以满足少数学生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需要。而很多學者所倡导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即把语言作为工具进行学科专业学习,笔者认为更适合作为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由专业老师在学生高年级时开展。

四、结论

大学英语教育是以英语为媒介的通识教育,在建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应兼顾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语言+文化+多学科知识的三套车课程设置。北京林业大学课程改革的3个模块各成一体,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综合英语模块”侧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为英语成为实用工具打下基础,当然也兼顾人文性;“西方文化模块”和“中国文化模块”侧重人文性,旨在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同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学术英语写作侧重专业性,体现了英语作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工具的特点。开设的不同选修课是三大模块的有益补充。经过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基础英语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语言技能后,可以把英语作为学习新知识新内容的工具,开展以文化内容、专业内容为依托的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文化修养和科学素养的教学,并以此促进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要认识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只有正确定位,才能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培育出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价值观正确、专业技术一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6 2013 General Serial No.156 9-13.

[2]丁研,蒋学清.大学英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辩[J].学术探索,2015(4):148-151.

[3]袁平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J].外语界,2010(3):7-13.

[4]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 (9):35-38.

[5]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6]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 国 语,2012(1):69-76.

[7]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9):4-11.

[8]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9]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2014(3):12-19.

[10]陈琳.英语新课标准的“变”与“不变”[J].21世纪英语教育,2012.5.1.

[11]邵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1):5-9.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BJFU2017JY046)。

作者简介:由华,女,讲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法。

作者:由华 石玲 何彦雨

第三篇: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大学英语近年来逐渐成为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但在大学英語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手段陈旧、教学目的趋于应试化、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等问题。因此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手段,明确教学目标,开展个性化教学,并不断增强师资力量。从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其成长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做出努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问题;教学改革

H31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课程逐渐成长为大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是全体大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英语开始进入强调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发展的“后大学英语时代”。在此种条件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的手段,改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英语课堂,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型课程,在教学中理应得到教师的关注,利用更为先进的教具和新型的教学手段,创设创新型课堂。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还没有脱离高中时期英语教学的方法,采取满堂灌的形式,要求大学生死记硬背英语知识点,布置大量习题要求学生完成。甚至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直接采取读课本的形式,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也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空间。还有许多教师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很少采用新型教学工具,导致大学英语课堂缺少时代感。大学英语教学缺少创新性的手段,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技能,也不利于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2.趋于应试教学

大学期间学生基本上没有升学压力,各类考试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但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存在,导致了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之上。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来布置学习任务,在四、六级考试之前甚至直接利用四、六级真题来代替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过于重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在授课过程中反复强调要求學生提升四、六级成绩。由于教师过于重视英语四、六级考试,导致英语教学趋于应试化,让学生练习的题型过于单一,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甚至出现“哑巴英语”这类问题。

3.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

大学生到大学阶段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专业,将学习重心转移到了专业课程之上,忽略了其他基础性课程的学习,直接造成大学生忽视英语学习。同时,许多学生由于缺少升学压力,在学习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仅仅追求及格分,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特别是许多高校分给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数不多,学生一周只能上一至两节英语课,拉大了学生与英语课程之间的距离,也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忽视英语学习,在课堂上不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课下也没有自主学习英语,直接造成大学生英语水平直线下降,不利于其今后向着更高层级发展。

二、“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将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区分开来,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今后在生活与工作的中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筛选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出一定的变动,能够直截了当的提供给大学生其实际所需的内容。

例如常见的if从句,在高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句子的时态,能够在单选题和完形填空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则需要学生能够使用这一从句,表达个人情感,与他人灵活交流。可以说大学阶段对英语学科的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大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2.开展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后大学英语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人生规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尽量给每个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提供机会。因此教师需要真正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人生规划。从而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个性化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利用课上时间。

例如针对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外国文学的英文版著作,让学生通过阅读英文书籍来培养语感,提升英语水平,并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而针对理科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有意识的传授给学生一些专业术语,让学生认识并能够熟练应用相关术语。这样个性化的教学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进步的空间,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3.加强师资力量

大学英语教师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了解时代的发展,学习新型的教学手段,并能够设计出具有时代性和进步性的英语课程。同时教师需要降低姿态,多学习英语知识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素养,能够为更多大学生答疑解惑。并且,大学英语教师最好能够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师技能,用独特的个人魅力来获得学生的喜爱。不断强大的师资力量能够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更加科学的、高效的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开展个性化教学,加强师资力量,从而逐步完成“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为大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课堂,综合的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卢艳.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9:63-64.

[2]丁婧. 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探索[J]. 普洱学院学报,2015,06:112-114.

[3]章木林. “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82-84.

[4]高琳琳,刘岩,葛忠强. “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企业导报,2014,14:191+189.

作者:莫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