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应偏重于文

2022-09-11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 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 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 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只有语文一科, 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 当时称为“国文”课。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以后, 大力提倡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 国文课受到了冲击, 于是小学改设“国语”课, 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 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儿歌或故事等。中学虽仍设“国文”课, 但白话文的比重有明显的增加, 大量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 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 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 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及内战等而被迫终止。全国解放后, 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 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 随后推向全国, 从此, “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那么, 语文是什么呢?语文是以现代汉语为表述手段, 选取文学库里优秀、经典的作品, 通过教师的指导, 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充实精神, 提升人格, 促进个性发展, 提高思想认知境界, 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 (《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的解释是:语文即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

语文教学, 在各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区别, 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教学语文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小学语文, 因小学生处于孩童阶段, 孩童对语言文字还处于认知期, 教学侧重于口头语言, 认知字、词、句及其作用的教学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语文教学是以语为主, 老师教孩童识字, 教他们积累词语, 教他们遣词造句, 教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即以语为主。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它有鲜明的思想性、艺术性、工具性等特点, 在弘扬爱国精神, 继承光大传统文化, 发扬人文精神, 培养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 提高运用母语能力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学生主要通过对名家名作的具体分析, 互动研究, 由表及里, 逐渐提升到在精神、灵魂、生命境界有所感发, 得到其潜在的熏陶、润泽, 成为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源泉。大学语文除了保持高中语文的工具性、知识性的同时, 着重体现人文性、审美性, 更兼具研究性、创新性及深刻的哲理性。做到最浅层的工具性与最高层的哲理性并存。从而使整体学习效果更好, 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增强其社会能力, 使其逐渐成为“智慧和心灵”的优秀人才。

中学语文, 中学阶段, 是一个特殊的阶段, 它分为初中和高中。

初中语文, 教学的重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字、词、句的认知面, 但语文老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 学生不再是孩童, 而是青少年, 教科书上的训练重点也落在文上, 老师教学的重点也落在浅易、基础的文章教学上, 初中语文教学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教学文体为主, 即以文为主。

高中语文, 高中生已是十六七岁的青年, 他们青春年少, 是人生意识、情感态度、理性、个性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 他们迫切地需求各方面的知识。就语文而言, 他们不但需要更多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 而且需要了解更多的前人的文学作品、人生经验、历史文化及各方面知识。而我们中华文化浩如烟海, 但我们应当选用其中优秀的、经典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在学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现代、当代及外国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作品, 用以开拓高中生的阅读视野, 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提出了课程性质和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一个属性, 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属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是语文科的专责。在教学过程中当然偏重于书面语言训练。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 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 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 包括文化、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 (乌申斯基语) 。因此, 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 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 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 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 人文性如“毛”;工具性如“肉”, 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 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 便没必要设语文课, 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 语文课就没有灵魂, 是没有血的死肌。只有孤立的字、词、句、是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 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 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 落脚于吸收人文内涵, 培植人文精神。

过去教学语文, 不少老师以语为重, 在字、词、句上很下功夫, 探究汉字的造字方法, 讲解汉字的读音、意义、用法, 大讲特讲词的构造方式, 词类 (词性) 的划分, 词与词的组合, 讲单句的类型, 讲句子成分的划分, 讲复句的类型等等。把语文课上成“汉语”课, 把语文当成纯工具进行教学, 完成忽略或背离了语文的人文性。

当今时代, 既可以说是全球一体推行现代化时代, 也可以说成是信息爆炸, 知识过剩, 或形式超过内容, 或过去、现在、未来拥在一起的时代, 或脱节时代等等。总之, 不管是什么原因, 都迫使你要在学生时代大量读书, 养成一种爱读书的习惯。语文老师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读书, 要彻底改变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分析, 感悟作品, 从而使学生的在人文精神, 艺术培养, 阅读习惯与写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与发展。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如果将“语文”定义为“语言文学”的话, 那么, 语文教学应偏重于文, 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勇教授说得好:“语文不偏重于语, 语文偏重于文, 语文约等于文学”。其实, 就教材本身而言, 教材是由一篇一篇的文章构成, 每一篇文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一个整体才能表达一个基本的或主要的意思, 即教材由“文”构成, 绝不是“语”。阅读一篇文章, 最主要的是要解读出该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讲解一篇文章也应该主要弄清楚文章的思想内容。假如讲鲁迅的小说《祝福》我们该怎么讲?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字、词、句等语言的研讨上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解读写文的背景, 讲解构文 (小说) 的要素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 , 研讨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 即以文为重。

上一篇: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下一篇:大连海事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