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高考备考应关注史学新理论及史学前沿问题

2023-02-14

1 连续四年历史高考平均分偏低

纵观近四年高考, 即2005~2008年, 凡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试题的省份, 历史高考平均分徘徊在4 2分左右 (1) , 即难度系数为0.42左右。广东2005年、2006年曾单独命题, 但2007年后仍希望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命题支持, 原因之一, 试题难度系数的控制和把握实在是一个棘手问题。

根据考试测量学, 高考属典型的选拔性考试。如果试题过于偏难或偏易, 考生考分就难以拉开, 则就会出现考生考试成绩要么普遍偏高或要么普遍偏低的问题, 这样就难以按优、中、差等级把考生层次分明地区分开来。这对于从名牌大学到普通高职院校生源均在一份试卷中进行选拔的高考而言, 不同层次的高校则很难从高考中准确地选拔到相应层次的人才, 即出现试题区分度不好的问题, 此乃高考命题之大忌。一般来说, 类似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试题难度系数若能控制在0.55~0.62之间最为科学合理。即满分为100分的试卷, 评卷结果若平均分在55~62分之间, 最能有效对考生群体进行有效区分选拔, 平均分低于55分此或高于6 2均属命题不算很成功。

这几年历史高考0.4 2左右这个难度系数反映出试题偏难 (2) , 区分度不理想, 特别是优等生和中等生难以区分。与其它高考学科相比, 历史学科难度已超过数学学科——多年来考生颇感头疼的学科。这并非历史学科命题专家故意刁难中学历史教学及广大备考师生。事实上, 教育部考试中心一直要求命题组尽可能将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理想的0.55~0.62之间, 命题组专家也殚精竭虑苦苦追求达此目标。然而却令命题专家困惑的是100分赋分值的历史学科连续4年评卷后考生平均分一直在42分左右徘徊, 即难度系数一直处于0.42左右。令命题专家有些沮丧的是, 专家组成员认为在命制试题过程已较注意有意识地降低试题难度, 然而测试结果却仍不尽人意。

2 历史高考平均分偏低原因分析

为何高考历史学科平均分连续四年偏低?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考生的素质及能力一年不如一年所致,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广大师生不熟悉新课标所致。但这些并不能解释为何其它学科高考平均分没有出现数年连续偏低的情况。

其实, 仔细研究、摸索及探寻高考题的命题风格、规律和特征, 可以发现还有另一导致上述历史学科高考平均分偏低的重要因素, 且这一因素较易为广大师生所忽略。纵观近几年历史学科高考试题, 有三大新史观 (范式) 直接渗透在试题中。这三大史观是: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但是, 这三大史观尚未编入和纳入现行中学教材, 广大师生对此较为陌生, 甚至一些资深的一线老教师也并不熟悉这三大史观。这是近年来历史高考平均分偏低、试题偏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高中历史教材许多省份采用的教材为2002年人教版, 人教版该版本的历史教材的突出特征之一是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来组织编写教材。具体来说, 中国古代史主要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至鸦片战争前夕) ”的依次演进编写, 中国近现代史主要按革命史观编写, 世界史主要按生产力范式编写。而中学教学非常强调依纲而教, 依本而学。纲即考纲, 本即课本。课本外的知识除非与课本中知识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否则, 一般不会、也没有时间去引用、介绍。这就造成当高考命题采用新的史学理论命题时, 尽管这些新史学理论在命题专家看来已不算怎么新了, 中学师生仍颇感难以适应。因此, 历史学科高考成绩出现了出乎命题专家意料的不应该的偏低, 而中学师生认为题目的确超纲偏难。

3 新史学理论渗透在高考原题中的具体体现

通过对2004~2008年11套历史高考试卷仔细研读、分析, 结合当前史学理论动态, 可以发现三大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不断渗透在历史高考试题中。

现试从近年高考原题中, 摘录、撷取一些较为典型的体现三大史观的题目说明之。

体现近现代化史观的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 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 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 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 有些学者从现代化角度, 研究中国近代史, 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 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 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 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 评价辛亥革命。

(3)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1]

试题 (2) 、 (3) 问较明显地考查考生运用近现代化史观评价历史事件及分析历史重大事件的影响的能力。从高考的评卷结果看, 考生得分率较低。大部分考生答题仅凭试题材料中提供的有限信息作答, 临场根本谈不上运用近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和思路解题因而答题往往挂一漏万, 不着边际。

体现全球史观的试题: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 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 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 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 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 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 美洲/文明相遇, 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 美洲/侵犯, 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 美洲/发现, 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 美洲/侵犯, 全球史观/文明相遇[2]

考生在做此题时, 相当多的的考生反映连题目都看不懂。究其主要原因, 对于考生而言, 全球史观的内容较陌生, 还谈不上真正能运用全球史观去辨别、分析模棱两可、干扰性强的选项。

体现文明史观的试题: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 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 对这副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 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注意:

(1) 观点明确, 论述集中, 不要泛泛而谈。

(2) 联系中外史实, 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 文字通顺, 条理清楚, 结构合乎逻辑。[3]

题目中的“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这正是文明史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考生较少能按时间的纵向传承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以及空间的横向传播如跨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交融等大思路作答。归根结底, 考生对文明史观不熟悉, 空死记硬背一些教材史实和结论, 答题时感到派不上用场。

同时体现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三大史观的试题。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略

材料二17~18世纪, 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 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 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 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 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启蒙思想家) 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与伦理道德相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 (知识界) 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回答:

(1)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 丝绸之路的开通, 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 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2) 略

(3) 根据材料二, 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

(4) 根据材料三, 指出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 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请任选一事件概述其主导思想。

(5) 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 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题 (要求:内容具体, 有新意) [4]。

此题是将三大史观综合在一起考查的较典型的题目。第 (1) 问直接要求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意义;第 (3) 问考查角度非常新, 教材从未提到中国儒家思想对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但细一分析, 命题者是想考查文明的横向交流与交融, 属于考查文明史观的内容;第 (4) 问侧重考查中国五四运动前中国思想界的近现代化问题, 属于近现代化史观的考查;第 (5) 问显然是考查文明史观的问题。

4 高度关注史学新理论和史学前沿问题是高考备考不容忽略的环节

从上述列举的典型题目中, 不难发现, 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价值取向的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些新的史学理论相继引入高考的考查。尽管中学师生目前尚难以适应, 甚至颇有微词, 但目前的命题风格和趋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因为高考命题组还负有另一使命, 即充分发挥高考这一特殊“指挥棒”的作用, 真正指挥和推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因此, 中学历史学科要抓好高考备考工作, 必须高度重视史学理论及史学前沿问题, 这样才能使备考工作真正做到胸有成竹、高屋建瓴、统揽全局, 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性, 这是高考备考环节中不容忽略的重要一环。尽管教材滞后, 但对史学界一些较新的、影响较大的、相对公认的学术前沿问题和科研成果要及时关注消化, 并及时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当然, 关注史学理论及史学前沿问题, 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功利性的考试, 通过广大师生有目的、有选择地及时关注、消化、掌握新的史学理论, 这本身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传承, 这也是新课标的新考试观。

摘要:近年来, 中学历史高考试题中频频渗透考查中学教材中尚未编入和纳入的“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史学新理论知识, 使中学备考师生普遍感到难以适应。本文通过分析近年高考原题, 结合当前史学理论动态, 认为中学师生要抓好高考备考, 必须关注史学新理论及史学前沿问题。

关键词:高考备考,史学理论,史学前沿

参考文献

[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 (新课标广东卷) (第29题) [Z].

[2]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 (上海卷) , 共同部分 (第18题) [Z].

[3]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 (上海卷) (第36题) [Z].

[4]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四川卷) (第37题) [Z].

上一篇:HPF法煤气脱硫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下一篇:“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