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彩云 教学设计

2024-05-01

应彩云 教学设计(共8篇)

篇1:应彩云 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学前教育具有开放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它使我们更关注孩子学习的状态。小班的孩子怎样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呢?我作了这样的设计。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1棵,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3.一个生日蛋糕。

活动与指导: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小班孩子的想像力极其丰富,所以,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这里是以青菜奶奶的生日为情景,引领孩子进入活动。

在活动中:

师:(出示纸制青菜)这是什么?

孩子:青菜。

师: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

孩子:青菜奶奶。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孩子:戴着老花眼镜„„有一条一条线„„有皱纹„„

师: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闻闻,猜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

„„

师: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我的茄子宝宝是弯弯的„„我的茄子宝宝是紫色的„„我的茄子宝宝摸上去是滑滑的„„我的黄瓜宝宝也是弯弯的„„是绿绿的„„

师:谁的宝宝摸上去也是滑滑的„„哦,有的宝宝摸上去是滑滑的,有的是粗糙的„„

孩子:我的萝卜宝宝是长长的、红色的„„我的萝卜宝宝圆圆的,是白色的„„

师:萝卜有长的圆的,还有不同的颜色„„除了红色、白色,还有什么颜色的萝卜?

孩子:有绿色„„我也是红的(举着胡萝卜)„„

师:这是红的(将红萝卜与胡萝卜作比较),胡萝卜的颜色和红的一样吗?这个颜色叫橘红色„„

——在引导孩子的认知过程中,尽可能地寻找时机,丰富孩子的知识。

师:(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萝卜宝宝、番茄宝宝、黄瓜宝宝、茄子宝宝。(边说边出示相对应的蔬菜图片)这些宝宝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

——这里尽可能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自己感受蔬菜的特征。这时,孩子获得的能力发展远比了解蔬菜的知识重要。

2.“小客人”来排队。

——和孩子的生活相似的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在选择蔬菜的种类和数量时,我就考虑让孩子积累一些数学经验。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数,只要用心,就可以在生活的背景中,让孩子在感知数中学习算术。另外,品种多样的萝卜、番茄、茄子,以及“给蔬菜排队”的不同维度,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是丰富多样的。

在活动中:

师: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队,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

孩子:„„大的排第一个„„黄瓜宝宝排在前面„„长的茄子排在前面„„

——就谁排在第一个,孩子的视角是多元的,有时是大的排第一,有时是短的排第一„„教师这时要传递的是:事物可以是多元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可能渐渐地养成孩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师:我们来数数,有几只番茄宝宝„„谁会写“5”„„谁知道“4”是什么样子的„„

——这时,孩子感受到了物体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也感受了数量和数字。

二、去青菜奶奶家

——小班年龄是言语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所以,我设计了“青菜奶奶眼睛不好、耳朵不好”的情节,来养成好习惯。

关于汉字的学习,我的做法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让孩子反复感知,从而认识一些汉字。

在活动中:

1.师:(将贴在板上的蔬菜图片用笔圈起来)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汉字“蔬菜”)

2.师:我们一起去青菜奶奶家„„门关着„„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谁?

孩子:我们说„„告诉她„„

师: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办?

孩子:我们说得响一点。

师:好,我们去青菜奶奶家了。

„„

师:青菜奶奶家到了。谁先去敲敲门?

教师扮青菜奶奶:谁呀„„你是什么样的黄瓜宝宝„„好,请进请进„„

——教师的提问,关系到孩子的思维活动的质量,好的提问可以推进孩子的活动。

三、和青菜奶奶过生日

1.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音乐对于我们平常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它可以为我的情绪情感推波助澜,在我幸福的时候飞扬我的幸福,在我痛苦的时候缓解我的痛苦。所以,我想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音乐是可以随时随处地为自己而用的。

在活动中:

在青菜奶奶家坐下„„

师:青菜奶奶请我们吃蛋糕啦。我们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孩子唱《生日歌》。

师:老师的生日歌和你们的有些不一样„„(老师将“青菜奶奶”填进生日歌里)

孩子也和老师一起唱„„

2.分生日蛋糕。

——在这个活动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数的了解远远不止我们认为的那样。

在活动中:

师:青菜奶奶的蛋糕谁想吃„„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纷纷举手)我„„

——小班孩子的心里只有自我,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的眼睛看见同伴。

师: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切开分吧„„

师:(切两刀)这样够了吗„„

孩子:够了。

师:数一数„„6块„„这6个人有得吃,其他的你们就没有了。

孩子:不行,再分。

师:数数,够了吗„„(一直切到与大家的人数一致)

——引导孩子关注集体。

另外,由于每切一刀都会增加两块,所以,可以让孩子积累双数的概念。教师指导语可以是“刚才有6块,切了一刀是几块?数一数”等等。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手口一致的点数完全超过我们的估计。

3.一起吃蛋糕。

——要求小班孩子有谦让行为有些勉强,但是可以提醒他们关心同伴。在活动中,我用“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吗”来提醒孩子关注别人。

活动后思考:

这是一个比较高效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轻松,孩子喜欢。这给了我一个启发:小班孩子的活动设计和孩子的生活越贴近,越容易吸引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

篇2:应彩云 教学设计

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往往以看图讲述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使孩子获得读懂图意的方法。可是,一堂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集体教学,没有太宽裕的时间让我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学习读图。并且,太多的画面解读有悖于孩子看书的初衷。

9月的一天,我给刚入园的小班孩子看绘本《熊叔叔的生日派对》。我拿着大图书习惯地边翻页边提问:“你们看熊叔叔在干吗„„这时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熊叔叔又怎么了„„”

目的性太强的我,显然惹毛了这群想知道“后来怎么了”的孩子。他们急切地打断我:“你烦死了!看下去,快看下去!”

为了保持孩子对我阅读课堂的热情,我选择了书中的3幅画面,以看图讲述的方式使孩子了解“熊叔叔睡得很香、生气了、用力拉”等基本符号的含义。而其他画页,则在满足孩子“往下看”的好奇中完成。

所以,集体阅读中的读懂画面,还真不能在长篇大段的“怎么看出”中,使孩子渐生厌倦而疏离了教学。

由于绘本除了图像之外,还有文字,尽管不多,却往往为图像的情景作着解释。有时,没有了文字的画面几乎难成故事。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第一页:天鹅和鸭子彼此对峙的模样,不看文字,很难让人读懂“情况”。教学前,何洁老师在设计课件时,分别在它们的脑袋上方添加了一个图像符号:一个大拇指,用以解释文字“鸭子觉得自己很棒„„天鹅觉得自己也很棒„„他俩都觉得自己很棒”。活动中,孩子比较准确地读懂了事件过程。

所以,在绘本教学中,为画面增加一些图像符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

有时,为了更好的理解故事主题思想,我们也可以在绘本画页中增加画面,帮助孩子将童话的思想与现实的生活相连接。

被师生共同喜爱的绘本《搬过来搬过去》,在故事发展阶段,有个动人的情景:抱着家什搬家。画面洋溢着这对情侣对生活的热忱,这正是故事的主题:带着热情和智慧,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第一次和孩子一起看到这情景时,一个孩子叹息:“哎呀!还搬啊,那么多东西,会很乱的。。”王红裕老师立刻回应:“他俩很聪明的,搬家才不乱呢!”以后,王老师就在这画页后增加了一页:大小不同的盒子。让中班孩子在这个情景中感知整理和搬移东西的方法。

这时,在绘本画页中增加画页,既使孩子感受了鳄鱼和长颈鹿的积极乐观和聪明智慧,又为孩子习得生活的技能提供了情景,从而绘本的主题思想着落于孩子的心田。

我发现:一个情节奇妙、引人入胜的绘本故事,一般不止7、8页。一个人物生动、情感浓郁的儿童故事,一般总有并列的情节和重复的语言。自然,这些情节并列、意义重复的画面,为故事感情的累积、孩子反复的感知,作了必要的铺陈。但是,集体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集体阅读对于孩子阅读方法的获得、认知及思想的重构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如何有效地两者兼顾呢?

绘本《天生一对》教学时,我减去了它俩2页很般配的画面;《犟龟》教学时,我减去了乌龟一路上遇到另外3个朋友的画页;《换一换》教学时,我减去了小鸡与最后3个朋友换声音的情节„„这些意义重复的画面,却给了孩子自主阅读的动机和空间。

哦!我们不必担心孩子对原作欣赏的缺失,因为一次趣味盎然的绘本教学,一定会引导孩子对原作孜孜以求,犹如一部好的电影对原著作的影响一样。

当看见孩子捧着书在细细翻阅,我知道:他们离书香越来越近了。

绘本,俗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由图画文本和文字文本共同构成的一种图文并重的书籍形式,有时图甚至比文字占更大的比重,还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比如《鼠小弟系列》)。绘本的图画是讲述故事的,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同时有象征的、典型的形态;还有飞扬的想象;而绘本的文字则简洁明快,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能帮助幼儿扩展理解力和想象力等。这种独特的表达系统使得绘本成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具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图画的叙事性

绘本的主体是图画,这里的“图”不是插图;也不是与文字相脱离的配图,“图”本身是叙事的。绘本中的图画本身就可以表达完整的故事,光看图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内容。这可以通过孩子之间的对话得到证实:一个男孩和弟弟在一起看维廉· 尼克尔松的《聪明的彼尔》。哥哥对弟弟说:“脱米,你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只要挨页儿翻,看画就能明白故事。”这也就是柯南所讲的绘画传达性,他认为这是绘本最具实质性的特征。如果没有这种传达性,绘本就失去了生命。

2.文图的完美结合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形式。从文学形态上讲,它是文字和美术的相互配合、相互丰富和相互激发。图、文不是简单的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其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的变化,而图画也具有一种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文字主要诉诸于听觉,而图画是一种视觉艺术,绘本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媒介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且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3.内容充满趣味

绘本之所以成为流行读物,不仅幼儿喜欢读,成人也喜欢读,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绘本特有的趣味性。无论是画面直观生动、幽默风趣,文字优美流畅,常用逆向思维来纺织童话故事或生活故事。幼儿和成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4.主题富含哲理

篇3:应彩云 教学设计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装置,设计理念,设计原则

湿地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以生态功能为核心的城市湿地公园利于保护城市湿地和绿地, 净化空气,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城市景观系统健康运作、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等。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场所, 使人们从中获得科学的、美学的、历史的、娱乐的高品质游览经历。互动性景观装置作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主要构成, 却由于对其认识的局限性及缺少使用人群的需求性分析等原因, 导致景观装置的艺术设计缺乏人与生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等问题。本文从互动性设计角度出发, 在保证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型的前提下, 以重庆市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通过理论与景观实例的结合分析, 着重研究了城市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装置设计需要遵循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原则。

一、重庆市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重庆市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以自然山水、植被景观为主, 兼具湿地生态游览观光与休闲的生态绿地场所, 集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科普教育、游览、休憩、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性、开放型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一) 地理位置及社会条件

彩云湖湿地公园源自重庆市主城区的最大溪流——桃花溪的活水源头, 总面积为83.1公顷,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和高新区交界处, 地处城市中心, 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肾”。这里原是一片被城市包围的臭水塘, 现在已成为山清水秀的景观, 成为重庆主城的“桃花源”。

(二) 彩云湖湿地公园互动性设计分析

1.合理的功能分区

彩云湖湿地公园规划为五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的功能区: 生态景观区, 主要利用现有桃花河水系形成人工湖体;九龙坝文化休闲景观区, 提供旅游、娱乐休闲配套服务 (如图1、图2) ; 运动休闲区, 设置足球、网球、游泳池等;滨水景观区;湿地生态示范区, 则将围绕桃花溪水体营造都市中难得的湿地景观。

2.多感官互动的景观装置设计

“碧水叠韵”与“芳渚临流”的湿地系统结构形成了视觉景观上的通透性。并于山坡上修筑茅草亭, 坐于亭中, 品茗、对弈, 与五柳先生同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人生, 临湖而设扇面亭, 可憩、可观、可赏, 有“歌尽桃花扇底风”之洒脱意境。同时, 利用原地形中半坡上的“U”形空间设休息廊架, 前留开阔场地, 可远眺桃花岛, 也可观湖中莲叶田之美景。

3.科普活动空间建设

科普活动是城市湿地公园加强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彩云湖湿地公园开发桃花岛作为鸟类保护岛, 保留湖心原有岛屿作为鸟类繁衍生息的栖息地。并结合原有地形于湖两岸种植幽竹密林, 中段水岸边筑造沼泽浅滩, 种植鸢尾、芦苇、 菖蒲、野慈菇等, 尾部结合原有地形形成梯田, 种植水稻、荸荠、红花寥与茭白等, 不仅可以有效的地净化水体, 也体现了农耕湿地景观。

二、城市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装置设计实践

(一) 相关概念

景观装置艺术是在景观环境设计中具有独特作用的艺术装置, 它是景观设计中体现某一特定主题的要素, 是装置艺术与景观作品的融合。景观装置艺术是景观设计与人们思想交流的一个载体, 可提升整个景观环境的品质。简单地讲, 就是场地, 材料, 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二) 城市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装置的设计理念

城市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装置的设计要有亲和性, 将人充分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互动性景观装置的主动性, 使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与周围环境产生良性的互动, 满足人们对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需求;互动性景观装置的趣味性可以更好的彰显景观装置的亲和性, 提高其自身的主动性, 增强人与景观装置的互动性。

1.互动性景观装置的亲和性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 互动性景观装置的设计体现的是现代人审美情趣和天性的需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 通过互动性景观装置的设计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沟通交流的场所, 让人们在参与互动中获得快乐, 放松心情, 减轻压力。中国传统哲学即追求“天人合一” 的境界, 即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这里的“自然”指的不仅仅是纯自然景观, 而是可以被人们体验的自然, 这种自然需要满足人们的感知活动, 并使其产生回应自然的心境。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装置的亲和性使其互动性变得简洁而灵动, 在满足湿地公园生态所需的前提下, 注重人在景观中的个性化需求, 主张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获得更为轻松的审美体验。

2.互动性景观装置的主动性

互动性景观装置的主动性是以主动性表现出要求观赏者参与的状态, 甚至可以在欣赏者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已参与进艺术表现中。这种性质亦使景观装置艺术的互动性扩大到景观装置前所未有的高度, 并改变了艺术作品被动欣赏的设计手法, 使欣赏者与景观装置之间的互动成为一种相互关系。当欣赏者进入互动性景观装置所涵盖的范围内, 便开始与欣赏者进行行为交流, 使欣赏者自然而然融入其中。

3.互动性景观装置的趣味性

趣味性在景观装置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以一种亲和力, 使人们在新鲜、好奇的情绪下被作品展示的视觉和感觉所吸引。它可以在人们获得互动的同时, 享受美的感受。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自然地接收其本身所要传递的信息。在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次广场区属于谷地, 地势平坦, 该区域设置了参与性强的, 以游乐为主的互动性景观装置。

(三) 互动性景观装置的设计原则

景观装置设计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强调与人的情感互动, 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将景观环境与人之间的距离以艺术的方式拉近。首先, 景观装置直接面对的是公众, 为公众服务, 要遵循以人为导向的原则。在表现形式上, 题材更崇尚自由, 贴近民众, 不再是过去以宏大、庄严、神圣为基调的设计创作, 而是通俗的、生活化的创作风格, 从而体现主题特色的原则。景观装置的设计需要注重参与体验, 需要平易近人, 以实现景观装置设计始终以互动为目的。

1.遵从以人为导向的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开放型的公共空间, 它的使用者是多群体、多层面、全天候的。因此, 景观装置在体现互动性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人群 (健康人群、残障人群) , 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 各种使用性质, 各种社会阶层的人群, 以及在各个时间段、各区域使用的兼容性、协调性。必须满足人们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要进行各种不同选择的可能。景观装置的设计最终目的为了人, 所以要做到以人为导向的原则, 注重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感悟。

2.体现主体特色的原则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装置设计中, 应当注意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注重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从而体现互动性景观装置的主体特色, 增强景观装置作品表现的凝聚性, 对于提高装置主体价值亦有重要地作用。体现主体特色的设计原则需要根据城市湿地公园的地形、人文等方面做全面分析, 不断提炼, 才能创造出与人们生活紧密结合且独具地方、时代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3.以互动为目的的参与体验的原则

景观装置的互动设计注重“人在其中”的作用, 需要改变以往单行线的设计原则, 利于改善景观装置设计中仅考虑接受的对象, 单单注重视觉效果的情况。在装置设计上考虑游人在活动的精神参与和行动参与, 利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装置的发展。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即在营造人工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 适度开展休闲、游览、健身活动等互动性景观装置 (如图3、图4) 。

互动性景观装置设计是一种关注人心理需求,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目前, 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装置设计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 并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本文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装置设计有一定的建议, 但还需要在理论和评价标准上, 在建设的实际情况中进一步分析探讨。只有真正理解城市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装置的设计理念, 并成功地将其运用在实际中, 才能让人们在湿地公园中尽可能多地体验到人和自然轻松、自如交往的情趣。

参考文献

[1]王立, 陆林, 唐勇等.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运行现状、区域分布格局与类型划分[J].生态学报, 2010, 30 (9) .

[2]雷昆.对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 2005 (2) .

[3]建城[2005]97号,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试行) [S].

[4]符志华.装置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发展[J].现代装饰:理论, 2014 (8) .

[5]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哲学史, 1998 (3) .

篇4:应彩云 教学设计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境;新颖;激趣;能力;鼓励;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056-015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途径。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合理恰当地采用信息技术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智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仅以湘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材中的《彩云衣》为例浅谈一二。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运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乐学境界。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因而对视觉的感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小学生对于直观现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所以选用以形、声、光、色同时作用于各种程序的电教媒体,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骤增,思维活跃敏锐,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各班同学都在积极排练节目,迎接自己的节日,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看一看这些小朋友排队练的是什么节目?他们的服装又有什么特点?”通过看录像,在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的熏陶下。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个教学环节。

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探求新知,培养能力。

《心理学》指出:“在比较稳定的背景上,运动变化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选择运用计算机动画手段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从而产生良好教学效果提供了保证。这时他们产生了想画的念头,但是,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画好它呢?我精心设计、制作了以下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将教学脉络清晰地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画身着服装的人物时我是这样来讲授的:

1、画出骨式动态线;

2、再在人物的动态线上画服装基本形状;

3、在前两部的基础上接着画出头部和四肢;

4、运用曲线进行整体的修改,填画服装图案。

在此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动画讲解,前三个步骤分别画在计算机的三张画板上,第四个步骤把完成的人物作品制成三维动画——人物做舞蹈动作,并配以声音;“同学们,你看我有多漂亮!”以此同时,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讲解作画步骤,并在每个步骤切换画面时配以清脆悦耳的音乐衔接,最后一个步骤的动画效果更使同学们感到新奇和喜爱,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运用这种方法讲解,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对下一步的作业练习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在讲解最后一个步骤——着色时,我告诉学生可以任意选色上色,以达到色彩斑斓、鲜艳夺目的效果。此时出示用投影片制作的学生作品让同学们欣赏,由于儿童对于同學或同龄朋友的优秀作品一般投以钦佩的眼光,怀着羡慕的心情,甚至将其作为学习模范的范本,因此在此时出示几幅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大家欣赏,能够吸引学生情感的共鸣。

用投影片这种形式,而不采用挂图的形式让学生欣赏是因为投影形式新颖,光感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强光的照射下,儿童画色彩艳丽,对比分明的特点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巩固练习,歌曲铺垫,鼓励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对客观事物具有肯定情绪色彩的认识活动倾向。”信息技术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把学习的外在动机变成自觉追求的内在动机。在作画过程中,为了给学习制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有目的地播放一些欢快悦耳的歌曲做背景,既可烘托气氛又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

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差,需要以兴趣维持学习过程,而多媒体计算机、录像、电影等就恰好具有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本课教学安排中,我主要依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性原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教师应该多学习、多钻研,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

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表达、思维有机结合,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电教媒体的优势,又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从而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学,在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一定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卫和编.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篇5:应彩云小班数学教案

当我看到《收集东收集西》这篇有趣又富有幻想的散文诗时,就迫不及待地把它讲给班上的孩子们听。诗歌从自己的收集延伸到他人的收集、进而延伸到自然界,以妈妈的收集为结尾,既渗透着母爱,又拉近了文学作品与幼儿生活体验之间的距离,为幼儿的理解、模仿及创造提供了空间。

正值秋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经常捡拾院子里掉落的小叶子、小花瓣、花种子、树根,甚至小石子。像找到宝贝似的攥在手里。这些在成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东两却分外吸引孩子,他们还套用了散文诗中的句子――这是他们的收集。我想,既然孩子们那么喜欢捡拾自然物,何不满足他们,让他们把自己捡拾的自然物收集起来呢?在捡拾和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点数及类概念还不太清楚,因此,幼儿的收集正是积累分类经验的好机会,还能发展他们的点数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文学作品激发幼儿收集的兴趣。

2、利用幼儿收集的自然物、发展幼儿点数及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欣赏散文涛《收集东收集西》。

2、秋天的自然物,信封、大白纸、小筐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捡拾多种自然物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每天都能在院子里收集到许多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宝贝、尹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个小信封。请你们把宝贝装在信封中,看谁收集到的宝贝多,而且它们的样子还不一样。幼儿自选信封。

2、到户外指导幼儿捡拾多种自然物。

老师:你都收集到什么了?哪种最多?还能收集到其他东西么?

老师:你捡到的树叶真多呀、还能收集到什么其他的宝贝吗?

老师:你都有什么宝贝?是从哪捡到的?

3、回教室指导幼儿把收集的宝贝进行分类。

老师:你们收集的东西真是太丰富了、尹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大大的白纸,把你们收集的宝贝都倒在大白纸上,看看你收集的宝贝有没有长得一样的,我们把它放在一起。

老师:你收集到什么了?

幼儿:我收集到了好多种树叶。

老师:它们都是树叶、都有什么样子的树叶呢?

幼儿:有杨树叶、小扇子叶、像小手的叶子,好多种呢。

老师:这是什么叶子呢?

幼儿:杨树叶。

老师:你能挑出和这片叶子一样的树叶放在一起吗?

幼儿:我捡到的东两名字都不一样。

老师:都有什么?

幼儿:小花瓣、小草,还有树叶,还有……都数不出来了,我先把一样的放在一块儿再数就行了。

老师:对,那我们把一样的放在一起,然后再数数。

幼儿:我找到了5样宝贝呢。

幼儿:老师,我自己分了11种。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分分好么?

幼儿:花种子放在一起,小树枝放在一起……原来我捡到了4类东西呀,我捡到了11片核桃叶,还以为是11种东西呢。

幼儿:我收集到8种东西,树枝是一种,但是有杨树枝和泡桐树枝,树叶是一种,也有很多种树叶、、

老师:一种东两也可以分很多,对么?

幼儿:因为它们都不是一种树上的树枝和树叶……

4、利用集体分类帮助幼儿更加明确类的概念。

老师把幼儿收集的每类中取出一个,放在不同的大筐中。小朋友们带着自己分好类的宝贝去给它们找家。

老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分好类的收集分别放在属于它的家叶,看看我们全

班小朋友共收集到几类宝贝。

5、我们今天收集了许多宝贝、小朋友们平时在回家的路上、小公园中发现了什么新鲜的东两还可以收集起来,和大家一起用这些宝贝玩游戏。

活动延伸:

1、鼓恸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游戏的玩法,如,比比谁的树叶项链长、树叶拼摆画、树枝长短的排列、装饰画等。

篇6: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精选)

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一: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学前教育具有开放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它使我们更关注孩子学习的状态。小班的孩子怎样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呢?我作了这样的设计。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1棵,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3.一个生日蛋糕。

活动与指导: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小班孩子的想像力极其丰富,所以,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这里是以青菜奶奶的生日为情景,引领孩子进入活动。

在活动中:

师:(出示纸制青菜)这是什么?

孩子:青菜。

师: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

孩子:青菜奶奶。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孩子:戴着老花眼镜……有一条一条线……有皱纹……

师: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闻闻,猜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

……

师: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我的茄子宝宝是弯弯的……我的茄子宝宝是紫色的……我的茄子宝宝摸上去是滑滑的……我的黄瓜宝宝也是弯弯的……是绿绿的……

师:谁的宝宝摸上去也是滑滑的……哦,有的宝宝摸上去是滑滑的,有的是粗糙的……

孩子:我的萝卜宝宝是长长的、红色的……我的萝卜宝宝圆圆的,是白色的……

师:萝卜有长的圆的,还有不同的颜色……除了红色、白色,还有什么颜色的萝卜?

孩子:有绿色……我也是红的(举着胡萝卜)……

师:这是红的(将红萝卜与胡萝卜作比较),胡萝卜的颜色和红的一样吗?这个颜色叫橘红色……

——在引导孩子的认知过程中,尽可能地寻找时机,丰富孩子的知识。

师:(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萝卜宝宝、番茄宝宝、黄瓜宝宝、茄子宝宝。(边说边出示相对应的蔬菜图片)这些宝宝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

——这里尽可能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自己感受蔬菜的特征。这时,孩子获得的能力发展远比了解蔬菜的知识重要。

2.“小客人”来排队。

——和孩子的生活相似的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在选择蔬菜的种类和数量时,我就考虑让孩子积累一些数学经验。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数,只要用心,就可以在生活的背景中,让孩子在感知数中学习算术。另外,品种多样的萝卜、番茄、茄子,以及“给蔬菜排队”的不同维度,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是丰富多样的。

在活动中:

师: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队,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

孩子:……大的排第一个……黄瓜宝宝排在前面……长的茄子排在前面……

——就谁排在第一个,孩子的视角是多元的,有时是大的排第一,有时是短的排第一……教师这时要传递的是:事物可以是多元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可能渐渐地养成孩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师:我们来数数,有几只番茄宝宝……谁会写“5”……谁知道“4”是什么样子的……

——这时,孩子感受到了物体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也感受了数量和数字。

二、去青菜奶奶家

——小班年龄是言语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所以,我设计了“青菜奶奶眼睛不好、耳朵不好”的情节,来养成好习惯。

关于汉字的学习,我的做法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让孩子反复感知,从而认识一些汉字。

在活动中:

1.师:(将贴在板上的蔬菜图片用笔圈起来)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汉字“蔬菜”)

2.师:我们一起去青菜奶奶家……门关着……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谁?

孩子:我们说……告诉她……

师: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办?

孩子:我们说得响一点。

师:好,我们去青菜奶奶家了。

……

师:青菜奶奶家到了。谁先去敲敲门?

教师扮青菜奶奶:谁呀……你是什么样的黄瓜宝宝……好,请进请进……

——教师的提问,关系到孩子的思维活动的质量,好的提问可以推进孩子的活动。

三、和青菜奶奶过生日

1.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音乐对于我们平常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它可以为我的情绪情感推波助澜,在我幸福的时候飞扬我的幸福,在我痛苦的时候缓解我的痛苦。所以,我想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音乐是可以随时随处地为自己而用的。

在活动中:

在青菜奶奶家坐下……

师:青菜奶奶请我们吃蛋糕啦。我们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孩子唱《生日歌》。

师:老师的生日歌和你们的有些不一样……(老师将“青菜奶奶”填进生日歌里)

孩子也和老师一起唱……

2.分生日蛋糕。

——在这个活动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数的了解远远不止我们认为的那样。

在活动中:

师:青菜奶奶的蛋糕谁想吃……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纷纷举手)我……

——小班孩子的心里只有自我,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的眼睛看见同伴。

师: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切开分吧……

师:(切两刀)这样够了吗……

孩子:够了。

师:数一数……6块……这6个人有得吃,其他的你们就没有了。

孩子:不行,再分。

师:数数,够了吗……(一直切到与大家的人数一致)

——引导孩子关注集体。

另外,由于每切一刀都会增加两块,所以,可以让孩子积累双数的概念。教师指导语可以是“刚才有6块,切了一刀是几块?数一数”等等。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手口一致的点数完全超过我们的估计。

3.一起吃蛋糕。

——要求小班孩子有谦让行为有些勉强,但是可以提醒他们关心同伴。在活动中,我用“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吗”来提醒孩子关注别人。

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二: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 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应彩云小班教案音乐三:

活动背景

撕纸片是小班孩子比较初级的手工活动。让不太有目的的撕纸活动在一个游戏的情景中进行,是本活动的设计思想。

活动在想象的情景中开始,在玩耍中撕纸,利用已有的环境积累有关色彩和数的经验,是一个体现整合意识的活动。

当然,活动是以本班孩子的原有经验为前提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相当的“1”和“许多”的数经验,那么,在活动实施时,老师就可以让孩子在数数中完成“捡纸片”的游戏。如此,可以变化多样。

内容与要求

1、在撕撕玩玩彩纸中,感受彩纸的色彩和数量不同。

2、在想象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蓝等彩色纸条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

过程与指导

一、彩纸像什么

1、(出示彩纸条)这是什么?(五颜六色的纸条)你们看看这像什么?(抖动纸条:像花、像烟火等)

——让孩子在自由的想象中,充满激情地进入活动。

2、(拿一张纸条边撕边示范)我把纸条变成了什么?我把一张纸条变成这么多的小纸片。

——这是示范,动作要清晰。

3、我们在过节和高兴的时候,就把它撒在空中。(把准备好的彩色小纸片撒向空中)哦,过节啦,好高兴啊。

——激起幼儿玩耍的兴致。

二、撕纸条

1、你们想高兴吗?你们想过节吗?桌上有这些彩色纸条,你去把它变成小纸条,越小越可以飘起来,看。

——激发幼儿撕纸的愿望。

2、幼儿撕纸,老师指导撕纸,小纸片放在塑料小筐里。

三、过什么节

做完了吗?我们来过节吧,过什么节呢?(好,过 节)来,一起来往上抛,过节啦!啊,过节真开心啊!

篇7:应彩云中班绘本教案

应彩云中班绘本教案第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幼儿园:绘本火龙爸爸戒烟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目标:

1、观察细节,理解图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并大胆地表现。

2、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大胆地表现。

3、萌发孩子对爸爸的情感,爱自己的.爸爸。

教案准备:

课件、电子书、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

教案过程:

一、导入:每个人都有爸爸,你喜欢爸爸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绘本

1、看封面。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爸爸的书。他在干什么?他能把烟戒掉吗?

小结:这真是一个调皮又可爱的爸爸,这本书就叫《火龙爸爸戒烟记》。

2、分段欣赏。

提问:火龙爸爸吸烟以后,有什么变化?

(家里到处都是烟雾,小火龙经常咳嗽)

小火画、小火苗和妈妈是怎样劝爸爸戒烟的?

(幼儿表演,鼓励创编动作和说话的语气)

教师小结:爸爸为了逃避戒烟,一次次地为自己找理由。

三、再次完整欣赏绘本。

1、教师提问:为什么火龙爸爸最后戒烟成功了?你有什么办法帮助爸爸戒烟?

幼儿:我把自己的零食全送给爸爸。

幼儿:我给爸爸讲,不让他想抽烟。

幼儿:爸爸不抽烟,我让他每天亲我一次。

教师小结:谢谢你们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爸爸同意并努力戒烟是说明他非常爱他的家人。

四、活动延伸:

1、火龙爸爸为了一家人的幸福,努力戒烟,终于成功,你想为家人做些什么?

幼儿:我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烦爸爸妈妈。

幼儿:我以后不再随便发脾气,做个听话的孩子。

幼儿:有好吃的留点给爸爸妈妈。

幼儿: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玩具也自己整理。

教师小结:如果家庭中每个人都能为家做一些事,这个家庭一定是个幸福的家庭。

五、表演《爱我你就抱抱我》

我们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宝贝,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音乐中表演《爱我你就抱抱我》。

应彩云中班绘本教案第2篇

活动背景

撕纸片是小班孩子比较初级的手工活动。让不太有目的的撕纸活动在一个游戏的情景中进行,是本活动的设计思想。

活动在想象的情景中开始,在玩耍中撕纸,利用已有的环境积累有关色彩和数的经验,是一个体现整合意识的活动。

当然,活动是以本班孩子的原有经验为前提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相当的“1”和“许多”的.数经验,那么,在活动实施时,老师就可以让孩子在数数中完成“捡纸片”的游戏。如此,可以变化多样。

内容与要求

1、在撕撕玩玩彩纸中,感受彩纸的色彩和数量不同。

2、在想象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蓝等彩色纸条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

过程与指导

一、彩纸像什么

1、(出示彩纸条)这是什么?(五颜六色的纸条)你们看看这像什么?(抖动纸条:像花、像烟火等)

——让孩子在自由的想象中,充满激情地进入活动。

2、(拿一张纸条边撕边示范)我把纸条变成了什么?我把一张纸条变成这么多的小纸片。

——这是示范,动作要清晰。

3、我们在过节和高兴的时候,就把它撒在空中。(把准备好的彩色小纸片撒向空中)哦,过节啦,好高兴啊。

——激起幼儿玩耍的兴致。

二、撕纸条

1、你们想高兴吗?你们想过节吗?桌上有这些彩色纸条,你去把它变成小纸条,越小越可以飘起来,看。

——激发幼儿撕纸的愿望。

2、幼儿撕纸,老师指导撕纸,小纸片放在塑料小筐里。

三、过什么节

做完了吗?我们来过节吧,过什么节呢?(好,过 节)来,一起来往上抛,过节啦!啊,过节真开心啊!

——在玩耍中,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日。

四、找颜色纸片

1、你们看,地上都是小纸片。(举起红色小纸片)你找出这种颜色的小纸片,找到了吗?这是什么颜色啊?(同样的方法找黄、蓝、绿)

2、请你找红色的纸片。(听语言指令找颜色纸片)

——小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是先对照实物后,才能说出名称。

五、一片和许多片

(把手上的任何一种颜色的纸片放在筐里)看,你们手上的一片纸片,放在一起变成多少纸片?(可以反复)

——感受“1和许多”,积累相应的经验。

六、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这是黄纸片,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大胆发散的,得到同颜色的纸娃玩)送你一个黄宝宝。

——认识的颜色与孩子的生活相联系。

这里还有许多颜色宝宝,我们明天再玩吧。

应彩云中班绘本教案第3篇

篇一:中班语言绘本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乐意与教师一起阅读,发现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掌握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XX来看看。

2、初步感知字词:手、脚、尾巴、嘴巴。

3、体验参与猜新娘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灰狼娶新娘》故事绘本。字卡“手、脚、尾巴、嘴巴”。

2、大灰狼的手爪、尾巴、大头面具一套,红盖头一条。

3、“喜洋洋”音乐、红色喜字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同时出示红喜的幻灯片请幼儿看

2、提问:“听到了这些,看到了这些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入主题。

二、结合故事绘本教师讲述故事,了解主要内容。

1、是谁要结婚啦?他的新娘是谁呢?引导幼儿充分地发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大灰狼究竟想了什么办法呢?会对新娘说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看看。)新娘的手长得怎么样?

3、大灰狼还猜不出新娘是谁,瞧,他又叫新娘伸出了什么?他会怎样问新娘呢?大灰狼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脚来看看。)新娘的脚长得怎么样?

4、大灰狼还是不敢确定自己的新娘是谁,他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大灰狼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尾巴来看看。)新娘的尾巴长得怎么样?

5、大灰狼最后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大灰狼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嘴巴来看看。)新娘的嘴巴长得怎么样?

6、大灰狼的新娘有着长满毛的手、尖尖爪子的脚、又粗又长的尾巴、还有一张长着尖牙齿、红舌头的.嘴巴,她到底是谁呀?教师揭示谜底。

三、结合字卡,师生共同复述故事,加深理解。

1、大灰狼对新娘说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手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手”。

2、大灰狼又叫新娘伸出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脚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脚”。

3、大灰狼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它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尾巴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尾巴”。

4、大灰狼最后请新娘伸出什么呢?说了什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嘴巴来看看。教师出示文字,引导幼儿感知字“嘴巴”。

四、幼儿角色扮演游戏:

1、将幼儿用教师准备好的道具扮演成新娘,然后所有的小朋友扮演新郎,用故事中的对话将故事表演一遍。

2、请一名幼儿扮演新娘,另一名幼儿扮演新郎,再将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3、视幼儿的兴趣和课程时间,游戏可反复若干次,加深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及对角色对话的掌握。

五、结束部分:

1、在大森林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在举行婚礼呢,我们去看看好吗?

幼儿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篇二:中班语言绘本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互相关爱的深厚情感。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PPT或电子书,人手一本绘本,背景音乐《童年》。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瞧,封面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与文字,自由表达)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鸟窝》,书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集体阅读

理解小鸟与白头发老奶奶互相关爱的情感。

1.观察绘本第2页,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里面住着谁?

师: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绘本第3、5页,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鸟与老奶奶共同生活的情景。

观察第3页,师:是谁来到了独自居住的白头发老奶奶家呢?(小鸟)他们在干什么?(白头发奶奶在织毛衣,小鸟在唱歌)老奶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观察第5页,师:小鸟给白头发老奶奶带来了欢乐,那么她又是怎么照顾小鸟的?

师:小鸟和老奶奶成了一对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可是,有一天……

3.教师配乐朗读绘本第6~11页,了解故事的第一个转折。

师:老奶奶收到了谁的来信,信里写了什么?她把房子卖给了谁?又对老爷爷说了什么?

4.观察绘本第12、13页,体验老奶奶与小鸟的依依惜别情。

师:老奶奶走了,她和小鸟依依不舍地告别,她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自主阅读

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老爷爷住进来后的情景。

1.幼儿自主阅读剩余部分,猜测画面内容(播放轻音乐)。

师:后来老爷爷搬进来了,他会和白头发老奶奶一样,与小鸟快乐地生活吗?请你从第14页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看,一直看到书的最后,答案就藏在里面。

2.集体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师:老爷爷住进来后是怎样做的?他和小鸟成了好朋友吗?(重点页引导)

第14、15页,师:老爷爷和小鸟是怎样生活的?和当时老奶奶在的时候一样吗?

第18页,师:老爷爷又给小鸟做了什么样的窝?山坡上有什么变化?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看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许多小朋友都会一页一页地翻,用好听的话介绍给大家听,还能告诉大家是第几页,下次我们再来仔细地找一找《鸟窝》的秘密。

篇三:中班语言绘本优秀教案

一、设计意图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在这绘本里,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

2、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以及带有蚂蚁、西瓜、推、撬、挖等字卡。

2、绘本相册图片、绘本《蚂蚁和西瓜》

3、多媒体

4、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歌曲《蚂蚁搬豆》导入,引出故事内容。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师:蚂蚁很聪明想出了好办法把豆豆搬走,我们来看看,今天蚂蚁又要搬什么了呢?(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要搬西瓜,(教师出示大西瓜和蚂蚁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集体体验蚂蚁在搬西瓜过程中滑稽可爱的动作。

师:你看到什么?

(2)图二,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细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图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图四,鼓励孩子放松大胆的表演动作,感受集体表演的乐趣。

(通过动作表演,让孩子自主的进入角色和蚂蚁站一阵线,积极的投入以下环节的发展)

(5)图六,进一步感知蚂蚁团结、爱动脑筋、勤劳的优点

(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连接词: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表达蚂蚁劳动的场景)

(6)图七图八图九,合理想象,理解故事情节发展

师:蚂蚁把那些西瓜都搬到哪去呀?他们是怎么做的?

3、留段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故事最后的结局,随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蚂蚁们舍不得把瓜皮扔了,那么最后他们会把这块西瓜皮抬到哪里去?要做什么呢?

4、情感提升

师: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蚂蚁?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音乐游戏结束,教师出示大西瓜

师: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大西瓜,用力搬也搬不动……快来哦,帮我一起搬哟~~

附:故事《蚂蚁和西瓜》

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蚂蚁们发现一大块西瓜。“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几个蚂蚁一起使劲,一点不动。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还是一点不动。一个蚂蚁有了好注意,去请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来帮忙,大家一起推呀,撬呀,忙得满头大汗,但是西瓜还是闻风不动。爱动脑筋的小蚂蚁们没有放弃,它们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他们分工合作终于将西瓜一块一块搬运回家。最后大家还把瓜皮搬到海边当滑滑梯,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应彩云中班绘本教案第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风儿和云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习朗诵诗文。

2、激发幼儿产生联想,丰富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与诗文相关的课件、各种白云卡片、白云头饰、录音机、磁带、篮子

活动过程:

1、我说的谜语你们猜: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是什么?(云彩)

2、那跟老师一起去看云彩吧。

(1)看看这朵像什么?这朵像什么?还有这个呢?跟小朋友说一说像什么?小朋友说一说平常你见过的云彩还像什么?

(2)这天上的云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谁让他们变的一会像这个,一会像哪个的?(风)

3、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就是关于云彩和风的,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仔细听一听,诗中都是说了些什么?(老师边说边表演)。

(1)谁来说一说诗中都是有什么?

7、请小朋友看一段动画,想一想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1)谁知道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云彩能变成很多东西)

(2)云彩很有趣是风吹着它变的`,那么风儿有本事是什么意思?(风儿有本领,又能耐能吹得云彩变成狮子、小白船、还有胖娃娃)

8、请小朋友听一段诗文,听一听这段诗文,云彩变成了什么?

云彩变成了什么?(小白船)从你的小椅子底下拿出小白船,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跟录音一起说一下这段诗文。

9、请小朋友在听一段诗文,听一听这段诗文,说了些什么?

云彩变成了什么?(大师子)学一学狮子的样子。请小朋友跟录音一起说一边。把狮子放回小椅子下面。

10、请小朋友再听下一段诗文,说的又是谁?

(1)拿出图片,看胖娃娃带的是什么帽子?身穿什么褂子?做的什么动作?谁见了笑嘻嘻?

(2)听录音一起说一边。

11、请小朋友看着动画跟老师一起完整的说一边诗文好吗?

12、小朋友基本上都能说下来了,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图片咱们分组说一边诗文。拿小白船的说小白船那一段,拿狮子的说狮子拿一段……与孩子一起说,请小朋友把图片放回家。

13、刚才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想表演了,现在请小朋友站起来跟老师一起表演一边。小朋友说的好表演的也好。

14、快看一片小白云也被你们吸引来了,瞧,它变成了什么?(小白兔)说一说小白兔长什么样子?(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图片画的什么?跟其他小朋友说一说。)

15、小白云变得多有趣呀,你们想不想变成一朵小白云呀,(想)

16、老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朵小白云的头饰,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白云在空中是怎样飘来飘去的。

17、请小朋友先做小白云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飘的动作,在飘的时候,小朋友想好了,你要变成什么?等老师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呀变,你就接着变成他的样子。

18、来咱们先试一边,风儿吹呀吹,云彩变呀变,你变成了什么?(小鸭、小兔)

19、还想玩这个游戏吗?咱们道外面去玩好吗?

应彩云中班绘本教案第5篇

活动背景

撕纸片是小班孩子比较初级的手工活动。让不太有目的的撕纸活动在一个游戏的情景中进行,是本活动的设计思想。

活动在想象的情景中开始,在玩耍中撕纸,利用已有的环境积累有关色彩和数的经验,是一个体现整合意识的活动。

当然,活动是以本班孩子的原有经验为前提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相当的“1”和“许多”的.数经验,那么,在活动实施时,老师就可以让孩子在数数中完成“捡纸片”的游戏。如此,可以变化多样。

内容与要求

1、在撕撕玩玩彩纸中,感受彩纸的色彩和数量不同。

2、在想象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蓝等彩色纸条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

过程与指导

一、彩纸像什么

1、(出示彩纸条)这是什么?(五颜六色的纸条)你们看看这像什么?(抖动纸条:像花、像烟火等)

——让孩子在自由的想象中,充满激情地进入活动。

2、(拿一张纸条边撕边示范)我把纸条变成了什么?我把一张纸条变成这么多的小纸片。

——这是示范,动作要清晰。

3、我们在过节和高兴的时候,就把它撒在空中。(把准备好的彩色小纸片撒向空中)哦,过节啦,好高兴啊。

——激起幼儿玩耍的兴致。

二、撕纸条

1、你们想高兴吗?你们想过节吗?桌上有这些彩色纸条,你去把它变成小纸条,越小越可以飘起来,看。

——激发幼儿撕纸的愿望。

2、幼儿撕纸,老师指导撕纸,小纸片放在塑料小筐里。

三、过什么节

做完了吗?我们来过节吧,过什么节呢?(好,过 节)来,一起来往上抛,过节啦!啊,过节真开心啊!

——在玩耍中,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日。

四、找颜色纸片

1、你们看,地上都是小纸片。(举起红色小纸片)你找出这种颜色的小纸片,找到了吗?这是什么颜色啊?(同样的方法找黄、蓝、绿)

2、请你找红色的纸片。(听语言指令找颜色纸片)

——小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是先对照实物后,才能说出名称。

五、一片和许多片

(把手上的任何一种颜色的纸片放在筐里)看,你们手上的一片纸片,放在一起变成多少纸片?(可以反复)

——感受“1和许多”,积累相应的经验。

六、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这是黄纸片,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大胆发散的,得到同颜色的纸娃玩)送你一个黄宝宝。

——认识的颜色与孩子的生活相联系。

这里还有许多颜色宝宝,我们明天再玩吧。

应彩云中班绘本教案第6篇

活动目标

1.帮助他们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学习仿编散文诗,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及关爱。

活动准备

1.幻灯片—云的形态

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站在窗前饶有兴趣的对幼儿说:小朋友快来,到老师这里来!

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们想看吗?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

看看窗外的天上有什么?

大树的叶子为什么会动?

二、观看后交流

1.你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你平时看到的云会动吗?

(让幼儿知道天空中有风,风一吹白云就会移动。)

2.大树的叶子为什么会动?

(启发幼儿讲述,大树的叶子被风一吹就来回的摆动。)

三、欣赏诗朗诵《云彩和风儿》。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提问:听了后有什么感觉?

(让幼儿充分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配乐诗朗诵

老师配合朗诵用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其体验理解。

(1)为什么说云是有趣的云,风是能干的风呢?

(2)散文诗中的风都把云彩变成了什么?

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来表述。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完整的回答)

3.集体跟着老师朗诵散文诗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诗的内容。

(2)请幼儿说说平时还见过云彩变成什么?

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的`……”句式来表述。

四、欣赏—云的形态

通过课件,让幼儿欣赏,形状奇特、变幻莫测、多姿多彩的云。

《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云彩变成小帆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船飘呀飘,漂到远处看不见。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啊,吓得羊群都逃散。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胖娃娃,头戴金帽子,身穿白肚兜儿,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应彩云中班绘本教案第7篇

活动目标:

1.大胆猜测并讲述故事情节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尝试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感受绘本语言的趣味,培养绘本阅读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绘本“我永远爱你”

活动过程一、出示封面,--今天车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封面。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谁呢?他们在干什么呢?

--小熊和妈妈紧紧地抱在一起,小熊心里感觉怎么样啊?当你们被妈妈抱着的时候,你觉得幸福吗?

二、分段欣赏故事,幼儿大胆猜测讲述。

1、PPT出示图一、图二--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熊和他妈妈的故事。

小熊想给妈妈做早餐,结果打碎了妈妈最心爱的碗,小朋友们猜猜看妈妈会怎么样呢?

2、PPT出示图片,让幼儿大胆猜测,感受母爱的伟大--出示图三图四讲述故事,引出妈妈说:我永远爱你--出示图4,小熊问妈妈:你还爱我吗?小朋友们猜猜看,会吗?妈妈是怎么说的呢?幼儿大胆猜测,自由讲述。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真的还爱小熊吗?出示图5,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呢?

妈妈说“我永远爱你,但是你要把羽毛收拾干净。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小熊又问了:如果....你还爱我吗?你们猜猜看这次妈妈还会爱小熊吗?妈妈会怎么说呢?

--那我们来看看这张图,验证一下妈妈还爱小熊吗?他们在做什么呢?

小熊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他在帮妹妹洗澡,他还是个乖孩子,所以妈妈还是爱小熊的,妈妈说:我永远爱你,但是你要负责给妹妹洗澡。

--出示图片,继续讲述故事。

妈妈和小熊一边说一边走进了厨房,妈妈看到了地上的碎片,妈妈会怎么样呢?她会怎么说呢?由上面的两次回答为铺垫,引导孩子说”我永远爱你,但是.....“--小熊想到了什么办法送给妈妈一个新碗呢?

观察图片,幼儿大胆讲述--------故事结尾,小熊做了一个名字为:阿力爱妈妈的新碗送给妈妈,妈妈会对小熊说什么呢?

--对,妈妈说我永远爱你。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美吗?这本书也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我永远爱你“

三、完整欣赏故事,激发情感,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再来听一下这个故事。

--小熊犯很多的错误,妈妈还是对小熊说我永远爱你,小朋友们你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们觉得妈妈好吗?如果你们做错了事,妈妈会怎么说呢做么做呢?

--那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你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四、结尾--今天车老师把这本书带来了,里面还有熊妹妹,熊奶奶,小朋友们想看吗?那我们一起回到班里再去好好阅读一下。

应彩云中班绘本教案第8篇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约定“的含义,感受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小朋友有关于约定的经验。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内容——激发兴趣。

1、知道什么是约定吗?(约定就是和别人说好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既然有了约定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对,要遵守约定说到做到。)我要和你们做个约定:学本领的时候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竖起来,小脑筋动起来,说话前先举手。行么?

2、那如果没有遵守约定的话会有什么麻烦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约定的故事。

二、观察理解故事——了解约定的含义

(一)和狮子爷爷的约定

森林里可热闹啦,小动物们听说狮子爷爷做了一辆公共汽车,都好奇极了。老远老远就听见了车轮咕噜咕噜的声音。(播放ppt+音乐)

1、狮子爷爷开着自己做的公共汽车遇到了谁?它们之间说了什么?(我要和你做个约定,你上车后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为什么狮子爷爷要和小兔做这样的约定呢?

小结:狮子爷爷知道兔子喜欢蹦蹦跳跳,在车上蹦蹦跳跳的话会有危险,所以狮子爷爷和兔子之间做了这样的约定。

2、狮子爷爷接着又遇到了谁?小刺猬也想搭车,狮子爷爷同意了吗?它们之间会有什么约定?(我要和你做个约定,你上车后不能刺伤乘客们。)小结:小刺猬答应了和狮子爷爷的约定高高兴兴的上车了。

长颈鹿和小松鼠们也想来搭车,你们觉得他们能搭车吗?为什么?(和你边上的好朋友讨论讨论)指导语:狮子爷爷和你们一样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善良的狮子爷爷最后还是同意它们搭车了,狮子爷爷说:我要和你做个约定,它们之间会约定了什么?

3、总结: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做了约定,和小兔子约定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和小刺猬约定不能刺伤其他小的动物,和长颈鹿约定不能把头伸出窗外,和小松鼠们约定要排好队上车,小动物们都答应了狮子爷爷要遵守这些约定说到做到,可是它们能做到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约定后发生的事

1、仔细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你看他们做到了吗?(长颈鹿把头伸出了窗外,那其它小动物呢?你们还记不记得上车前狮子爷爷和它们做的约定?他们遵守了吗?

所有的动物都忘记了自己和狮子爷爷的约定,整个车厢乱成了一团,最后oooooo小结:小动物们没有和狮子爷爷之间的约定,违反了乘车的秩序,所以撞车了,看来约定的事情一定要遵守,要说到做到,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谈谈生活中和谁有过约定?

——知道约定的重要性在动物世界里发生了这样一个约定的故事,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约定,你们平时和谁有过约定?你遵守约定说到做到了吗?

小结:还记得我们上课前约定了什么?原来遵守约定会让人感到快乐,我们要做一个遵守约定的人。

1、和朋友约定的事情做到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和家人约定的事情做到了你是最棒的!

3、遵守和妈妈的约定,妈妈会更爱你!

活动评析:

活动的选材非常的.有趣生动,孩子们非常喜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社会意识正在逐步的加强,因此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活动的目标清晰,各环节能紧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提问和回应也能围绕”约定“和”遵守约定“展开,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适时的回应,有效的达成了活动的目标。如:小朋友说到:”兔子不能再车上蹦蹦跳跳“时,老师便追问:”为什么兔子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小朋友纷纷说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老师总结:”是呀,在车上蹦蹦跳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老师的回应归纳了孩子们的回答。又如: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分别做了约定以后,老师用ppt的形式归纳总结了这些”约定“,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对”约定“含义的理解。为后面遵守”约定“的环节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使幼儿在后面的活动环节中更能感受到小动物们违反了”约定“最后倒置的严重后果,知道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老师在”仔细观察图片"环节上还需加大一些,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仔细观察,促使孩子更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篇8:彩云之上

“我说过多少遍了, 要他不去小煤窑做事, 他就是不听。这不, 真出事了吧。”男人叹着气, 懊悔不已。

“现在说这些, 还有什么用呢?这山旮旯里, 不去小煤窑做事, 又怎么养活这一家子啊!”女人的眼泪落到了黄土里, “煤窑巷道塌方的时候, 我就离他一丈多远。他刚刚吃过我送去的晌午饭。”

女人还要去医院处理丈夫的后事。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处理的了, 丈夫已经被推进了太平间, 只等明天和亲属们见个“面”, 就可以火化了, 可是, 女人想多陪陪丈夫一会。可如何让一个八岁的男孩一下子接受父亲的死讯, 去喊最后一声“爸爸”。女人走后, 男人犯了愁。八岁的年纪, 正是懵懂的年纪, 像一片稚嫩的绿芽, 触碰一下就会脱落, 枯萎。弄不好的话, 可能一辈子再也长不出绿芽了。

男人拭去眼角的泪水, 走进了屋。如何让孩子意识到失去了父亲呢?男人透过窗户, 望着天边的彩云, 似乎有了办法。男人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 有千言万语要对他说, 可不知为什么话就堵在了喉咙里。男人只是问了句, “你在画什么呢?”

“我在画将来啊。”孩子停下了手中的画笔。“将来?你的将来是什么?”“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很远?很远在哪里呢?”“大概在天上吧。”“为什么在天上呢?”“我不知道。”

孩子真的太稚嫩了, 什么都不懂。男人轻声地问, “我们明天去看看爸爸, 好吗?”男人看着窗外, 害怕触碰到孩子的眼神。

“看爸爸?是到天上去看吗?”“为什么要到天上看呢?”“因为, 人死掉了就会到天上去, 爷爷去年就到天上去了。”

一股热流在男人的眼里打转, 但必须装着坚强。原来, 孩子已经懂得了死, 还知道了父亲的死。

“你带我到天上去吧, 求求你啦。”孩子突然哭出了声, 扑到男人怀里。男人不知如何是好, 他突然灵机一动, “我们做个游戏吧。我们跑到对面的小山包去, 天就挂在那座小山包上。”

“真的吗?天真的在那里吗?”不等男人回答, 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跑开了。

男人紧跟在孩子身后。好不容易, 他们才跑到小山包的顶上。可天依旧离他们那么远。孩子愤怒了, “你骗我!骗我!”

“你回头看看你的家。家变矮了。虽然, 我们没有天那么高, 但离天更近了。”男人边指着远去的家边说。

“你说什么?”

“当你出生的时候, 你很矮;后来你学会了爬, 你又高了一点点;你会走了, 你又高了一点点;你现在会跑了, 可以跑上小山包了, 就更高了。以后, 你还可以跑到最高的山包去。就这样, 你不断地长高, 天离你越来越近了。”男人把孩子拉到了身边, 握着他稚嫩的小手。

“那, 天到底有多高呢?我什么时候才会到天上呢?”孩子感觉这样的‘长高’太慢了。

“天, 很高很高, 比彩云还要高。”男人大声告诉他, 心情迅速变得绝望, “或许, 你永远都到达不了那么高的天。”

“你撒谎。”孩子双眼通红, 泪流不止。他使劲挣脱男人的手, 朝一座更高的山跑去。男人看着孩子奔跑的样子, 泪水再一次流过了脸颊。男人以为, 他还是个孩子, 可这会儿, 他早已是个小小男子汉了。

上一篇:听群众心声下一篇:三年级导游词作文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