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云南省人民政府范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

编号0000727 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

云政发„2008‟24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 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 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实施意见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认真做好我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结合我省实际, 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职责,理顺管理体制

我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

省、州(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县(市、区)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中型水利水电 1 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省级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省、州(市)移民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协调、监督和服务,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实施,按照项目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对移民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和档案实行全方位管理。

二、加强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管理

(一)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阶段的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实物调查工作开始前,省人民政府发布通告(以下简称“封库令”),禁止在工程占地和淹没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并对实物调查工作作出安排。

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应向省移民主管部门报送下达“封库令”的申请及相关材料,由省移民主管部门征求省投资主管部门和相关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报请省人民政府下达“封库令”。随申请需报送的相关材料如下:

1.经国家或省投资主管部门评估或批准的流域水电规划和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经项目主管单位技术审查确认后的工程占地和淹没区、失稳区范围规划设计文件,经确定的征地红线和淹没水位线。

3.国家或省投资主管部门对该项目开发建设的意见。

4.经省移民主管部门审查的《实物指标调查工作细则》。

(二)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封库令”要求,对明确的范围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打桩定界,设置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三)项目法人单位或项目主管部门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

(四)在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时,当地人民政府应主动参与,提出移民安置去向和方式,推荐移民安置方案,并配合规划设计单位完成本行政区域内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项目法人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应充分尊重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在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时,当地人民政府应配合设计单位完成实物指标分解细化到户的工作。

(五)国家投资主管部门立项或核准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由项目法人单位或项目主管部门报省移民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省投资主管部门立项或核准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报省移民主管部门审批。

水利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规划,报省移民主管部门审核后,由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报项目审批或核准部门,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一并审批或核准。

省移民主管部门在审查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审核移民安置规划前,应当征求省级相关部门和移民区、移民安置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意见。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出具书面意见。

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确需调整或修改的,应当按照程序重新报批。

未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或者移民安置规划未经审核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准或核准其建设,不得为其办理用地等有关手续。

移民安置规划经审批后3年尚未开工建设或5年未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的,开工建设或实施搬迁前应全面复核实物指标、重新组织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按照审批程序重新进行审批。

(六)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县级人民政府应在规划设计单位的配合下,依据移民安置规划和移民安置总体进度要求编制移民安置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经州(市)人民政府审核,报省移民主管部门审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实施计划作为编制移民安置计划的依据。

(七)项目法人单位进行项目施工筹建,须经国家或省项目审批或核准部门批准。施工区移民工作要统筹规划,移民搬迁安置完毕后,筹建工程方可开工建设,不能搞临时过渡。

三、严格执行移民补偿补助政策

(一)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耕地的,耕地亩产值以库区实地测算的平均亩产值计算。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照该耕地征占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6倍计算。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能使需要安置的移民保持 4 原有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标准的,由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报项目审批或核准部门批准。

(二)征收园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按照该园地征占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计算。

(三)征收林地的补偿标准按照《云南省林地管理办法》的标准执行。

(四)征收未利用土地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按照该项目占用旱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的1/2执行。

(五)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

(六)被征收土地上的零星树木、青苗等补偿标准由工程所在州(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七)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建筑物按照其原规模、原标准或者恢复原功能的原则补偿。对于原标准、原规模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下限的,按照国家规定范围的下限建设;对于原标准、原规模高于国家相关标准上限的,按照国家规定范围的上限建设。

对补偿费用不足以修建基本用房的移民户,应计列建房困难户补助费,以使其可修建基本用房。人均基本用房面积为:人均20平方米砖木结构(或相当于砖木结构)房屋建筑面积。

(八)移民远迁后,其在建设征地红线范围之外本村民小组地域内的房屋、附属建筑物、零星果木等私人财产应当予以补偿;无法利用又无法调剂转让的剩余集体资产应提出 5 处理措施。

(九)省际界河上的项目,如邻省补偿标准和税费征收标准高于我省的,参照邻省标准执行。

(十)对土地权属和类别划分有争议时,由当地人民政府协调国土、林业、农业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确定。

(十一)农村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相关规定办理。

(十二)对淹没区内的居民点、耕地等采取修建防护工程的,其建设费和运行管理费由项目法人单位承担。

(十三)移民安置生产生活用水一般采用自流供水方式,确需采用提水方式的,其建设及运行、维护费由项目法人单位承担。

四、加强实施管理

(一)在规划未经审批前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要开展项目筹建或施工区征地移民工作,应由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人民政府或指定部门批准后,由项目法人或项目主管部门与州(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筹建期工作协议,协议签订前应将工程相关情况报省移民主管部门,具备条件的方可签订协议,开展移民搬迁安置的相关工作。

工程开工后,根据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由项目法人单位与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所在的省或者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移民安置协议;签订协议的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与下一级有移民或者移民安置任务的人民政府签订移 6 民安置协议。项目法人应及时将直接费用拨付到相应的移民机构。

独立费用的使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二)根据移民安置规划,签订移民安置协议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编制下一实施计划。下一移民安置计划应于上年10月底前报州(市)移民主管部门审核。

(三)移民安置工程施工图设计实行限额设计。由项目责任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由上一级移民主管部门组织专项审查核准后方可拨款开工。

(四)移民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补偿费、被征用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零星果木补偿费、移民生产生活恢复期补助费、农副业设施等计人移民个人财产。其他补偿费计人集体财产,专项用于解决移民的生产开发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五)跨县(市、区)外迁安置的移民,由移民区与移民安置区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安置协议。移民安置区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集体财产补偿费,按照协议负责用于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

(六)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移民安置协议办理移交手续。安置区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为移民办理户籍登记、子女就学及土地和房产确权发证等手续,并移交给移民安置区乡(镇)人民政府管理。

(七)对自行安置的移民,按照“本人申请,逐级审查,张榜公布,依法公证,货币兑现”的程序办理手续后,将个 7 人财产补偿费和搬迁费发给移民个人。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宅基地划拨费由移民区县(市、区)人民政府划拨给移民安置区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安排移民的生产和建设用地。

(八)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工程开工后,由省移民主管部门委托设计单位派出综合设计代表进驻实施现场,负责向实施单位解释设计意图。在实施中确需对方案进行重大调整和变更时,由项目责任单位提出,设计单位和监督评估单位提出意见后,逐级上报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执行。

(九)单项移民工程设计方案确需调整变更时,由项目实施主管单位和县(市、区)移民主管部门负责提出专题论证报告,设计单位和监督评估单位提出意见后,报原审查单位审查核定。

(十)单项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

本行政区域内移民安置项目,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依据有关规定实行“代建制”,由当地人民政府委托项目管理单位,并与之签定进度、质量、资金包干合同。

(十一)城(集)镇、工矿企业、专项设施迁建、复建因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增加的费用,由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单位自行解决。

(十二)移民安置达到阶段性目标或移民安置工作完成后,按照有关规定由省移民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 8 收;移民安置未经验收或初验不合格的,不得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

(十三)验收前,由省移民主管部门会同项目法人,委托评估机构对移民安置和生产生活状况作出全面评价,达到标准后方能进行验收。

五、认真做好后期扶持

(一)移民安置区县(市、区)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机构批准后实施。

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应当充分尊重移民的意愿和移民所在村(组)群众的意见,增加工作透明度,确保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经批准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基本依据,应当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者修改;确需调整或者修改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未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未经批准,有关单位不得拨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

(三)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应当包括后期扶持范围、期限、具体措施和预期达到的目标等内容。水库移民安置区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建立责任制等有效措施,做好后期扶持规划的实施工作。

(四)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后期扶持资金应当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对于身份 9 确认困难等特殊原因,导致难以补贴到移民个人的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还可以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但必须以移民为主。具体扶持方式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组)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并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五)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关注和支持移民安置区的发展。在安排交通、基本农田、水利、文化、教育、卫生等建设项目,分配支农、扶贫等各类资金时,对库区及移民安置区予以优先照顾。

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环保、通信、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受益地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对移民安置区实行对口支援。促进库区、安置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移民安置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纳入本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六)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形成的水面和水库消落区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由该工程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并可以在服从水库统一调度和保证工程安全、符合水土保持和水质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优先安排给当地农村移民使用。

六、加强监督管理

(一)移民资金必须按照“政府负责、项目管理、专户储存、审计监督”的管理体制进行管理,不得侵占和挪用。

(二)对移民安置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要实行全过程监督和管理。省人民政府及省移民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移民安置工作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监督,州(市)人民政府及移民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移民安置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监督,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对有移民安置任务的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三)各级移民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及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移民安置计划和工程进度拨款,保证移民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不得滞留移民资金。并根据会计制度和相关要求,按时上报财务报表和项目资金使用报表。

(四)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移民资金的使用纳入重点审计范围,按照“下审一级”的原则,由上一级审计部门对下一级政府移民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各级移民主管部门要加强移民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的内部审计和监督,也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和中介机构对移民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五)审计、监察机关和财政部门进行审计、监察和监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及时提供有关资料。

(六)对移民安置要实行全过程监督评估。省移民主管 11 部门和项目法人单位采取招标的方式,共同委托有移民安置监督评估专业技术能力的单位对移民搬迁进度、移民安置质量、移民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以及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恢复情况进行监督评估;被委托方应当将监督评估情况及时向委托方报告。

(七)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必须搬迁的移民,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搬迁或者拒迁。已经安置的移民不得返迁。

(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移民机构以及项目法人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移民工作档案,并进行管理。

七、切实保障移民合法权益

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时,应当广泛听取移民和移民安置区居民的意见,必要时应当采取听证的方式听取意见。

移民安置规划阶段,对实物指标调查成果进行复核和分解时,由设计单位牵头,在项目法人单位参与下,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按照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组织相关部门和工程占地区涉及的有关乡(镇)、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将集体、个人财产细化、分解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移民户,填写移民手册,并取得其签字认可,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核后,向群众公示。

安置工作开始前,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依据审批的移民安置规划和实物指标分解细化成果,制定具体补偿方案,以村组为单位将征收的土地数量、土地种类和实物调查结果、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金额以及安置方案等向群众公 12 布。群众有异议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会同项目法人单位、设计单位及时复核,调查结果有误的应予改正。

在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过程中,移民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提请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或其移民管理机构进行复核,确实存在问题的应妥善解决。移民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认真做好新老条例过渡时期的相关工作

(一)为保证移民安置工作健康、有序、稳步推进,维护库区的稳定,在2006年9月1日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可继续按照原有规定和规范开展工作,但补偿投资概算按照新的规定执行。

(二)在2006年9月1日前已经投产的中型电站,不再进行补偿投资概算调整。

九、多渠道安置农村移民

水库淹没区、安置区各级人民政府和移民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环境、资源、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建设的实际状况,坚持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安置的方针安置农村移民。对于容量有限、开发过度、相对贫困,就地就近农业安置十分困难的项目,有条件的可采取进入城镇安置;

二、三产业安置;调整和开发农业产业安置;农村老龄移民养老安置等多种形式安置农村移民。对于其他有一定环境容量安置移民的项目,应以就地就近农业安置为主,辅之以其他安置方式。

在确定安置方式时,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在设计部门的协助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拟定多套安置方案 13 进行比选和优化,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对所需资金进行认真测算,协调落实投资,妥善安置好移民。

十、其他

(一)我省其他有关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的政策、规定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按照本实施意见执行。

(二)有关人民政府、移民管理机构、项目审批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项目法人违反条例或本实施意见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所造成的损失自行负责;造成严重后果,有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可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

(四)本实施意见由省移民开发局负责解释。

二○○八年一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申请书云南省人民政府

申请书

申请人:何勇,男,55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社区南门村。

申请人:何志钦,男,26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社区南门村。

申请人:钟文英,女,

南路。

申请人:杨敏芝,女,

街64号。

申请人:姜莲,女,

区南门村。

申请人:严云和,男,

社区南门村。

申请人:甘利军,男,

社区南门村。

申请人:黄建兴,男,

社区南门村。

申请人:王开禄,男,

社区南门村。

申请人:王宗明,男,

社区南门村。

60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环城53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南城40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社38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 35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 42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 67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 61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 1

申请人:甘忠,男,62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社区南门村。

申请人:李成林,男,38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社区南门村。

申请人:龚绍珍,女,68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社区南门村。

申请人:郑金华,男,38岁,汉族,住元谋县元马镇双龙社区南门村。

申请事项

申请给予处理元谋县元马镇双龙社区南城三社停车场房屋及门面土地使用权转让登记手续问题。

申请请求

请求云南省人民政府责令并监督楚雄州人民政府给予申请人办理元谋县元马镇双龙社区南城三社停车场房屋及门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登记手续。

请求云南省人民政府给予解决我南门三社部分农户与南门三社村集体的土地权属争议。

申请理由

元谋县元马镇南城三社在1993年申请建设一个停车场,经

元谋县土地管理局以元土征字【93】15号和楚雄州土地管理局楚土建字【1993】第60号文件批准,并报云南省土地管理局以云土复【1993】建字第125号文件复核同意,元马镇南城三社集体取得坐落在元马镇马街南路108国道线西侧5793.36平方米土地使用权用于建设停车场。为进一步发挥停车场土地使用效益,南城三社在停车场边上临街建盖房屋一排。因停车场所用的土地未与农户办理过征地手续及支付征地补偿费,为妥善安置农户,南门三社于1996年底召开村民大会同意,于1997年1月15日将邻108国道边的前排铺面所有权及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给本社农户永久使用,部分受让农户与转让方南门三社签订了《房屋转让协议书》。

其中,存在元马镇党委政府在职的干部聂宗文与该土地存在利益关系(即:土地权属争议)我村的5户霸道农户在全村民大会及村民小组,没通过,即不同意的情况下建盖房屋。现以相隔13年,至今没有得到解决。2008年至今我们申请人找到元马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副镇长郑世荣却口头告知,他说:“你们这事情有些复杂,元马镇政府确实没有能耐处理”。

2009年7月申请人找到了元谋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副县长却口头告知无法解决土地登记和土地争议,他说:“你们农户不服可以请律师走私法诉讼,诉村民小组也行、诉元马镇政府也行”。申请人在无耐的情况下找到了元谋县国土资源局、楚雄州国土资源局,电话走访了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云南省土地

部门却口头告知你们投诉的事情不属于土地违法,而是属于土地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16条,【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1998年12月22日,南门三社将申请人何勇、杨敏芝和钟文英办理房产登记手续的处理方案报政府审批,元马镇政府签署同意办理房产登记手续。申请人到土地管理局办证,却遭到土地管理局以南城三社不到场为由屡遭拒绝,至今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办证问题。2009年5月,申请人何志钦与钟文英向元谋县政府提出情况反映,要求办理房屋登记手续,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在信访材料上批字,《请县国土局牵头协调处理》,元谋县国土资源局于2009年9月22日答复决定:“

(一)南门三社获准用地面积5793.36平方米,1996年5月城镇地籍调查实测面积为6112.7平方米,比批准面积多占319.37平方米,存在少批多占的违法行为,应补办用地手续。

(二)南门三社将少批多占的319.37平方米用地手续完善后,与原批准面积一并报元马国土资源分局,按程序依法办理南门三社集体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

(三)南门三社办结初始登记手续后,按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相关程序,依法办理申请人等农户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上述决定作出后,申请人请求南门三社出面协助办理手续,南门三社相关领导没有人愿意出来处理事情,元谋县政府也不履职,不作为,决定下来却不付诸行动。由于南门三社及元谋县政府的办证拖延,一

拖就是十多年,导致申请人家没有能够及时的建房,时间一长将导致需要花费的资金成倍数增长。另外,原审批的停车场没有建房的部分,有的被荒置,有的被用来收废品,没有能体现其使用价值,纯属浪费土地资源。

申请人在元谋县政府不作为的情形之下仍然找南门三社和县政府,县政府却又口头答复无法解决问题,要求申请人去法院告村小组,而法院却告知不属于受案范围,这意味着申请人办理登记手续又成了泡影。难道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将永远得不到维护吗?恳请云南省人民政府责令并监督楚雄州政府尽快解决申请人的土地使用权登记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此呈

云南省人民政府

申请人:何志钦等共14人已多次向楚雄州

人民政府、楚雄州国土资源局、楚雄州信访局发映,至今未得到解决。

第三篇: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 公室

云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面向全社会成员的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公益性事业。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公民享有接受终身教育的权利,履行终身教育的义务。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除国民教育外、包括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教育培训活动。

第四条 终身教育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促进学习的方针。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终身教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设立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承担终身教育相关职责的部门负责人组成。

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终身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和评估,整合终身教育资源,其办事机构设在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务员管理、农业、科技、水利、林业、民政、文化等有关行政部门和扶贫、老龄工作部门及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终身教育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用于终身教育的经费列入本级政府教育经费预算。

前款规定的经费应当主要用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在职及其他人员的教育培训、购买终身教育服务等。

第七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为本单位在职人员教育培训提供经费保障。

企业应当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至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在税前扣除。企业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所占比例,不得低于职工教育经费总额的60%。

第八条 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或者兴办终身教育事业,鼓励公民为终身教育提供志愿服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民捐资举办教育培训机构或者捐助终身教育事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 第九条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终身教育的宣传,为终身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十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国家公务员管理部门负责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职业培训教育工作。

国家公务员管理部门负责国家公务员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其他国家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在职人员的教育培训。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当建立职工培训制度,支持在职人员接受教育培训,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变。 第十一条 有关部门应当履行下列终身教育职责: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失业人员和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就业培训工作;

(二)农业行政部门、扶贫部门负责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工作;

(三)农业、科技、水利、林业行政部门和扶贫部门负责农村科技、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工作;

(四)民政、教育、文化行政部门和老龄工作部门负责老年教育培训工作;

(五)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

(六)工会、共青团、妇联及科协等组织协助开展有关教育培训工作。

第十二条 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按照有关部门的教育培训计划和要求,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第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教育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

教育工作。

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对社区学校(院)的人员和经费予以保障。社区学校(院)应当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技能培训服务;鼓励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为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提供服务。

第十四条 各级妇女联合会应当会同教育等行政部门与社区密切合作,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经验。

第十五条 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网络,统筹协调职业院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等,开展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培训活动。

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居委会)负责组织农民参加相关教育培训。

第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成人教育纳入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综合管理;农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林业、水利、乡镇企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工作。

第十七条 鼓励专家、学者及其他具有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人员从事终身教育工作。其中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务评聘、业务进修、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应当与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权

利。

第十八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行政部门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兼职教师信息资料库,为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终身教育工作提供师资信息服务。

第十九条 办好云南开放大学。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建设社区学习中心,形成校内校外相互补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

第二十条 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应当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依托本省开放大学,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干部在线学习、企业职工在线培训、老年网络大学等,形成本省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公共服务平台,并开展终身教育理论研究。

第二十一条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终身学习电子信息网站,州(市)、县(市、区)应当建立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提供远程教育服务。

鼓励教育培训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终身教育活动。 广播电台、电视台(站)应当开设终身教育节目,促进受众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用于播放终身教育节目。

第二十二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发挥师资、科研、课程开发、场地、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为开展终身教育提供服务。

教育培训机构应当重视公民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

第二十三条 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文化馆(站)、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开展终身教育提供免费服务。

政府兴建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按照规定对终身教育活动实行免费。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企业及其他组织开发的教育培训资源用于终身教育。

第二十五条 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成绩合格者发放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所发证书信息应当进入终身学习电子信息网络,并允许单位和个人免费查询。

第二十六条 逐步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成人高等教育同等学历水平同类课程的学分可以在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相互转换。

普通高等学校的高等教育课程的学分,可以转换为电视大学、业余大学等的成人高等教育同等学历水平同类课程的学分。

学分转换的专业和课程的目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 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终身教育工作检查、监督和评估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终身教育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

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可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对开展终身教育的教

育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开展终身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

第二十九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未按规定履行经费保障职责的,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其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或者进行问责。

第三十条 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提取和依法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其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或者进行问责。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四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

【发布单位】82302

【发布文号】云政发[1999]201号 【发布日期】1999-09-27 【生效日期】1999-09-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执行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

开放的若干意见〉中有关税收优惠条款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云政发〔1999〕201号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有关委、办、厅、局、公司:

现将《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中有关税收优惠条款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

开放的若干意见》中有关税收优惠条款的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第三条第四款、第四条第五款和第十条第四款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若干意见》中所称“同级财政部门”是指我省省、地(州、市)、县(市、区)财政厅(局)。

第三条 第三条 《若干意见》中所称“由同级财政部门全额返还”,是指对外商投资企业已缴入我省地方各级金库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25%部分和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的正税部分,不包括对上述税种附征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附加部分。

第二章 对有关问题的界定

第四条 第四条 对《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款第

1、

2、

3、

4、5项中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期限,作如下明确界定:

(一)第1项规定:“从开始获利起,头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至第5年缴纳入地方财政的所得税,由同级财政全额返还。”是指凡在1999或以后进入获利第3年至第5年的,符合该项范围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此项优惠政策。1999年已进入获利第6年的,符合该项范围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再享受此项优惠政策。

(二)第3项规定:“经批准,自企业开始经营的第1至第3年,上缴增值税中地方分享的25%,由同级财政返还。”是指1999年或以后为经营期的第1年至第3年的,符合该项范围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此项优惠政策。1999年已进入经营期第4年的同类外商投资企业,不再享受此项优惠政策。

(三)第4项规定:“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由同级财政返还。”系从1999年开始执行。1999年以前,再投资部分已缴纳入地方财政的所得税不再享受此项优惠政策。

(四)第5项规定“从有收入起,头3年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第4至第5年税务部门征收后,由同级财政返还。”是指1999年或以后为有收入的第1年至第3年的,符合该项范围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优惠政策。1999年已进入有收入的第4年的同类外商投资企业,不再享受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优惠政策。1999年或以后为有收入的第4年、第5年的,符合该项范围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由财政返还其所缴纳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优惠政策。1999年已进入有收入的第6年以后的同类外商投资企业,不再享受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优惠政策。

第五条 第五条 《若干意见》第四条第五款规定:“对列入出口基地的开发性农业项目,从有收入起,3年内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是指从1999年起建立的该类基地,从有收入的起,3年内免征企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第六条 第六条 《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款第2项中“外商投资兴办经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根据云政发〔1992〕92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认定和考核两个规定的通知》,由省科技主管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

第七条 第七条 《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款第

1、

2、

3、

4、5项和第十条第四款中涉及由我省同级财政返还税款,仅限于企业在1999年或以后中已实际缴纳入地方各级金库的税款。

第八条 第八条 《若干意见》第九条第四款规定:“今后5年,开发区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继续留在开发区,”是指国家和省批准的开发区,以1997年为基数,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留给开发区,即从1998年起往后连续的5年,即1998年至2002年。

第三章 关于所得税的返还

第九条 第九条 《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款第

1、

2、4项中涉及按先征后返的办法,由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返还所得税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返还手续。

(一)凡中方投资者均为省属企事业单位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所得税就地解缴入省级金库,其已缴纳入库的所得税由省财政厅负责列支返还;

(二)凡中方投资者均为地(州、市)属企事业单位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所得税就地解缴入地(州、市)级金库,其已缴纳入库的所得税由地(州、市)财政局负责列支返还;

(三)凡中方投资者均为县(市、区)属企事业单位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所得税就地解缴入县(市、区)级金库,其已缴纳入库的所得税由县(市、区)财政局负责列支返还;

(四)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就地解缴入当地县(市、区)级金库,其已缴纳入库的所得税由该县(市、区)财政局负责列支返还。

(五)凡中方投资者为在我省境内的中央属企事业单位和我省地方〔省、地(州、市)、县(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共同与外商举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其所得税就地按中方投资者的出资比例分级解缴入中央级金库和地方各级金库,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只返还其已解缴入地方各级金库的部分,对其解缴入中央级金库的部分,我省各级财政部门不予返还;

(六)凡中方投资者为省属企事业单位和地(州、市)、县(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共同与外商举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所得税就地按中方投资者的出资比例分级解缴入省、地(州、市)、县(市、区)级金库,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分级返还其已缴纳入地方各级金库的部分,如中方投资者原财务预算级次为省、地(州、市)的,所得税解缴入省级和地(州、市)级金库,其所得税的返还由省财政厅和地(州、市)财政局分别负责列支返还;

(七)凡中方投资者为地(州、市)属企事业单位和县(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共同与外商举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所得税就地按中方投资者的出资比例分级解缴入地(州、市)级金库。各级财政部门分级返还其已缴纳入地方各级金库的部分,如中方投资者原财务隶属预算级次为地(州、市)、县(市、区)级的,所得税解缴入地(州、市)级和县(市、区)级金库,其所得税的返还由地(州、市)财政局和县(市、区)财政局分别负责列支返还;

(八)凡在我省境内的中方投资者均为中央属企事业单位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其所得税就地解缴入中央级金库的,不属于该实施细则返税范围。

第四章 关于增值税的返还

第十条 第十条 《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款第

2、3项中涉及“由我省同级财政部门返还增值税”,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上缴增值税中25%的地方分享部分,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返还办法是:符合《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款第

2、3项条件的企业向其财政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财政登记机关审批后,将有关资料送税款入库的同级财政局,由该财政局审核并办理返税手续。

第五章 关于农业特产税的返还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款第5项中涉及“由我省同级财政部门全额返还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从取得收入的起,免征期满后,第4年至第5年上缴当地县(市、区)财政局金库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返还办法是:符合《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款第5项条件的企业向其财政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财政登记机关审批后,将有关资料送税款入库的同级财政局,由该财政局审核并办理返税手续。

第六章 关于列入出口商品基地的开发性农业项目

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减免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若干意见》第四条第五款规定中所称“出口商品基地的开发性农业项目”,是指在我省境内从事开发性农业项目并列入出口商品基地的企业。该类出口商品基地开发性农业项目企业的资格认定,由企业提出申请,报同级外经贸部门会商同级财政、地税、农业部门审核确认。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凡被确认为出口商品基地开发性农业项目的企业,均可向当地县(市、区)地税征收机关申请减免,由当地地税征收机关负责办理。

第七章 关于省外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若干意见》第十条第四款中“省外企业到我省兴办开发性项目”是指在我省从事生产性项目开发,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 1.投资方是省外外商投资企业;

2.投资方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确认,从事开发项目的省外企业。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符合上条规定的省外投资企业,可享受我省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按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章 企业申报材料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凡符合《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款第

1、

2、

3、

4、5项中所规定享受所得税、增值税25%部分及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返还优惠政策的外商投资企业,可按上述规定返税级次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返还已缴税款,并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返税企业应于终了后第五个月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返税申请,并填制《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返税申请表》(见附件);

2.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证副本原件;

3.上一联合年检部门已加盖“合格验讫章”字样的财政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4.外商投资企业若是高新技术企业,还需提供经省科技主管部门确认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

5.经具有执行外商投资企业有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上一会计报表(含查帐报告);

6.企业税收缴款凭证复印件。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凡符合《若干意见》第四条第五款规定享受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减免的出口商品基地开发性农业项目的企业,可按上述规定向当地县(市、区)地税征收机关申请减免,并提供以下材料:

1.减免税申请书;

2.出口商品基地开发性农业项目企业资格认定材料。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凡符合《若干意见》第十条第四款规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省外投资企业,可按上述规定返税级次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返还已缴税款,并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返税企业应于终了后第五个月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返税申请,并填制《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返税申请表》(见附件);

2.企业营业执照;

3.外商投资批准证书或者由省经协办出具的项目开发企业确认书;

4.经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上一会计报表(含查帐报告); 5.企业税收缴款凭证复印件。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地税征收机关在收到企业申报的合格材料后,应按照“公开、规范、高效”的原则尽快予以办理。

第九章 其他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省财政厅〔1996〕云财外字第110号文《转发财政部〈关于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入库级次确认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认真做好所辖企业所得税入库级次的确认工作,及时向各级税务机关和国库提供企业所得税入库级次通知单,作为各级税务征收机关解缴企业所得税入库级次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各级税务征收机关应于终了4个月内将所辖外商投资企业已解缴纳入地方各级金库的税收情况分户资料抄送同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各级税务征收机关要认真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依法制税严格税收管理权限文件的通知》要求,严格划分税款入库级次,不得混库。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接到外商投资企业的返税申请报告后必须认真审核,经审核资料齐全、内容真实的,方可办理返税手续。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机关对《若干意见》中“实行先征后返优惠政策”,应采取列入支出办法返还(无论是所得税、增值税地方25%部分或农业特产税)。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各地(州、市)财政局应于次年5月底之前将所辖企业的返税情况逐级汇总,上报省财政厅。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凡未向我省各级财政机关办理财政登记手续的外商投资企业,一律不办理返税审批手续。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凡外商投资企业在1998年中应缴未缴税款(含补缴税)或查补缴税款跨在1999年缴入地方各级金库的税款,均不给予返还。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外商投资企业采取伪造、涂改,或其他非法手段骗取返税的,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处理外,还将取消其享受《若干意见》中规定税收优惠政策的返税资格。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中外合作勘探开发石油、贵重金属资源的企业的税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适用《若干意见》中的税收优惠条款。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本办法也是《云南省外商投资条例》中规定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的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贯彻执行《若干意见》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律以本实施办法为准。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返税申请表》(见附件)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发各地财政机关使用。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和监督执行。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其中涉及财政返还的部分,执行期限暂定为7年。执行期满后根据省财政决定另行规定。

附:《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返税申请表》(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做好

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做好“两基”迎“国检”自查工作的通知发布: 2010-06-18 21:19 点击: 136

各州、市人民政府:

根据《云南省“两基”攻坚规划》,我省全部县(市、区)将于2009年年末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按国家“两基”验收工作程序规定,在全省以县为单位实现“两基”后,要以省为单位,整体接受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全面督导检查(简称“国检”)。“两基”“国检”是国家依法对省级“两基”工作的整体评估和确认,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督导检查和考核。虽然我省“两基”工作成效显著,但由于实施过程时间跨度长,工作进展不平衡、差异大,各地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做好“两基”复查工作,确保全省如期通过“国检”。

根据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现就做好我省“两基”自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自查的内容、重点及要求

“两基”自查内容依据为《云南省“两基”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两基”巩固提高复查年审项目及指标要求》(云教督〔2003〕4号)。各级政府必须以下述七项内容为重点,认真排查,切实解决存在问题。

(一)普及程度。重点检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生的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

各地要以农村学生的入学和巩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确保普及程度各项指标高于验收标准。

(二)教师队伍。重点检查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有编不补的问题,以及县域内教师均衡配置的情况等。

各地要按照省定教师编制标准,配足配齐合格教师,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三)办学条件。重点检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设施配套情况,以及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大班额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配备不足,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益等问题。

各地要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全面消除D级危房,解决好校舍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

(四)教育经费。重点检查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教育费附加征收使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情况,以及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等问题。

各级政府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要依法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有较高比例用于教育,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要对近三年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进行自查,凡有拖欠的,必须在2009年底前补拨到位。

(五)教育质量。重点检查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主要检查中小学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标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情况,以及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否存在设立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的问题。

(六)学校安全管理。重点检查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舍与设施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情况,以及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的情况。

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中小学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督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常抓不懈,确保师生平安。

(七)扫盲工作。重点检查扫除青壮年文盲情况和脱盲人员复盲情况(扫除青壮年文盲中的“青壮年人口”指15——50周岁人口)。

“国检”是对“两基”的全面检查,各地要切实抓好扫盲工作,对“扫盲”和“普九”工作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二、时间安排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各县(市、区)要结合“两基”复查年审,对“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认真对“两基”工作特别是近三年工作进行疏理和总结,写出高质量的自查报告,准确填写《“两基”复查年审情况登记表》(云政教督〔2005〕11号,填3年数据)。

州市人民政府要对所辖县(市、区)逐一进行检查,形成各县督导报告,连同县级自查报告、《“两基”复查年审情况登记表》,于2010年1月底前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同时报纸质文件和电子版)。

2010年春季学期开学后,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将组织人员对“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三、切实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

在自查中,要以

“国检”为抓手,边查边改,认真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各项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未达到相应标准要求,要迅速制定整改措施,克期达标。

对2009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要及早检查,及时整改,必须达到相应要求。

四、健全完善“两基”档案

县、乡两级“两基”业务档案资料,要全面实行微机管理,做到规范、完整、齐备,反映全程工作痕迹,并突出特色亮点,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八日

主题词:“两基” 自查

通知

抄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抄送:各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局。

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2009年9月21日印发

上一篇:雅思考试经验帖范文下一篇:云南方言古语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