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人民政府网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关岭人民政府网范文

关岭自治县农业局开展情况

关岭自治县农业局

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暨“四帮

四促”活动情况

各位领导: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 “万名、千名干部下基层,扎

扎实实帮群众” 暨“四帮四促”活动要求,按照县办发[2011]49号《中共关岭自治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党组认真贯彻执上级文件要求,及时部署安排,精心选派干部深入到我局帮扶村开展工作。现将我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关岭自治县农业局自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

众” 暨“四帮四促”活动以来,成立了由局党组副书记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站负责人组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2个工作队。要求各工作队要及时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实际困难,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同时,在活动开展中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三项纪律,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并将

活动开展绩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认识充分,部署到位。

为切实搞好我局“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暨“四帮四促”活动工作的开展,成立由局党组副书记任组长,局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站负责人组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2个工作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综合办公室。及时制定活动方案,召开部属工作会议。由各工作队带领选派的干部深入到联系点,扑下身子,认认真真访民情,详细记写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为有效开展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到帮扶村,及时梳理问题,理清发展思路。

我局 “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小组都安排了两名副科领导担任工作队队长,另安排了相关工作队员到我局所帮扶村开展工作,目前,共下基层132人次。走访群众78人次,及时梳理问题2个,理清发展思路1个。其中梳理问题集中反映如下:

1、各村的农业基础设施都很薄弱,资金投入力度小,主要反映在修路难、饮水难较多。

2、农民学习农牧科学知识的途径少,得到农业科技培训的时间少,农民就业渠道窄,增收缺乏新途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经济收入等方面为“两委”班子“出实招、献良策”,协助村干部确定了农村发展工作计划,修改、完善了学习制度、财务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提出了“稳粮、增果、抓畜牧,建立种养殖基地,不断拓宽外销门路”的发展思路。

我局下派干部经过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增强了我局工作人员对农村工作的了解,同时,更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干部形象。

三、取得的实效

我局在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暨“四帮四促”活动中,局党组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各联系点与各村的支书、当地农户了解各村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局党组针对村民所反映的热点和难题,要求各挂帮干部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并积极协调各部门的力量,帮助我局的下派干部切实解决帮扶村的实际困难,达到帮扶工作的目的,工作取得一定的实效。

一是在春耕生产中,为顶云乡麻龙村、角寨村两村的50户困难户每户免费补助一包肥料,确保帮扶村困难群众种上地。

二是对帮扶村农户集中反映的病虫害防治难的问题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等进行了现场培训和讲解,发放农业生产技术资料8000余份,并免费发放价值2000余元的“稻瘟灵”、“三环唑”、“叶枯唑”等农药5件给困难农户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

三是为农户维修和维护农机具14台套,并组织10台套各类农机具投入春耕、备耕生产,抢耕土地1000余亩,排灌500余亩,指导农户进行水稻、玉米育苗50余人次。

四是帮助冬足村养鸡专业合作社解决10万元经费修建一个480平米的标准育雏室。

五是做好党员慰问工作,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局领导

及时到 “四帮四促”活动联系点6位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家中进行慰问,为他们每人送去200元慰问金。

六是组织党员干部30余人在断桥镇坝陵村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投入汽油机抽水泵共16台,免费抽水浇灌稻田面积150余亩,有效解决了水稻灌浆期急需水的问题。

七是为顶云乡麻龙村协调帮扶项目资金44.6万元用于该村群众发展养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八是出资50000元帮助坝陵村养鹅户杨正刚扩大养植基地。 九是做好顶云乡石板村和角寨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县委的要求,加强对下派干部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三项纪律。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指导和提出意见。切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克服了以往群众工作中的弊端,激发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热情,使活动的开展真正取得实效。

关岭自治县农业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二篇:关岭县新铺中学平安建设的工作规划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是学校和学生赖于生存基本保证。为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力营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平安建设活动的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乡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有关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三防”建设,强化队伍建设,营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配合乡综治部门平安建设活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工作目标

1、领导高度重视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与教学工作同步筹划、同步运作、同步考核,做到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相应办室落实具体工作人员。

2、“三防”措施到位,深入开展新一轮平安企业创建活动,要通过反复宣传与正面教育,使领导者进一步转变思想,调整思路,加大对“三防”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三防”措施落实到位,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防范网络。

3、无刑事治安案件,力争三年内,不发生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4、形成群策群力的工作局面,通过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全体人员充分认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工作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具体措施

1、强化组织建设

要在平安建设工作过程中,建立健全综治平安建设工作领导班子,强化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意识,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与单位其它工作相结合。

2、完善工作责任制

每年初,要逐级签订考核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加强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检查,遇有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精心谋划下阶段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

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综治、平安建设的良好氛围,让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深入人心,使广大干群自觉参与,形成“人人关心综治、平安建设,人人参与综治、平安建设”的良好工作局面。

4、完备台帐资料

台帐资料是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开展的反映,也是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真实情况的记录。要将各项台帐记载与平时工作同步结合起来,做到边开展活动,边按期记载。平时注重加强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为考核检查做好基础工作。

5、强化职能工作:要在确保完成职能工作的同时,也要确保完成综治、平安建设工作。

新铺中学工会团支部办公室

二零零九年九月一日

第三篇:2009关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规划

关岭自治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专项资金补植补造项目

实 施 方 案

编制单位:关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编制时间:二OO九年九月

参加编制人员

项目负责:张

明 技术负责:翟长海

业:王昌敏、曾祥位、甘正刚 、鲁少年、郭品武、谢

勇、陈前德、吴德洪、胡基国、李

毅、甘

鸿、陈发勇、腾正祥、王国辉、刘胜洪、周洪标、邹章祥、倪秀能、雷荣刚、陈

鹏、王雯

业:王昌敏、曾祥位、王雯、鲁少年 审

核:翟长海、王昌敏

图: 郭品武、谢

勇、陈前德、吴德洪、胡基国、陈

毅、甘

鸿、陈发勇、腾正祥、王国辉、刘胜洪 周洪标、邹章祥、倪秀能、雷荣刚

报告编写:曾祥位

设计单位:关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证书等级:丁级

证书编号:黔林调丁字020号 通讯地址:关岭自治县关索镇大岩新区 电子信箱:guanlingly@163.com 邮政编码:561300

一、项 目 摘 要 ...............................................................................................................

1.1项目名称 .......................................................................................................................1.2项目建设地点 ...............................................................................................................1.3项目建设单位 ...............................................................................................................1.5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6项目建设期 ...................................................................................................................1.7项目投资概算 ...............................................................................................................

二、基本情况 ....................................................................................................................

2.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2退耕还林工程各退地、荒山补植补造面积 .............................................................2.3形成补植补造的原因 .....................................................................................................2.4 2008补植补造项目投资、任务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三、项目建设方案..............................................................................................................

3.1编制依据 .......................................................................................................................3.2建设原则 .......................................................................................................................3.3项目建设布局、内容及规模 ..........................................................................................

四、项目建设技术要求 .......................................................................................................

4.1适用条件 .......................................................................................................................4.2造林方法 .......................................................................................................................4.3补植补造树种选择 ........................................................................................................4.4补植株数 .......................................................................................................................4.5补植点配置 ...................................................................................................................4.6整地 ..............................................................................................................................4.7种苗设计 .......................................................................................................................4.8补植时间 .....................................................................................................................4.9幼林抚育等设计 ..........................................................................................................

五、项目建设期及进度安排 ..............................................................................................

六、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

6.1项目营造林经济技术指标 ...........................................................................................6.2投资概算 .....................................................................................................................6.3项目资金筹措 .............................................................................................................

七、效益分析与评价 ........................................................................................................

7.1经济效益 .....................................................................................................................7.2生态效益 .....................................................................................................................7.3社会效益 .....................................................................................................................

八、保障措施 ..................................................................................................................

8.1组织保障 .....................................................................................................................8.2制度保障 .....................................................................................................................8.3资金保障 .....................................................................................................................8.4建设质量保障 .............................................................................................................

8.5工程后续管理措施 ......................................................................................................

一、项 目 摘 要

1.1项目名称: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补植补造

1.2项目建设地点:关索镇、花江镇、永宁镇、上关镇、岗乌镇、顶云乡、八德乡、普利乡、新铺乡

1.3项目建设单位:关岭自治县林业局

1.4项目法人代表:张 明

1.5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总面积4.3948万亩,其中退耕地1.221万亩,荒山荒地3.1738万亩。

1.6项目建设期:1年

1.7项目投资概算:351.584万元

二、基本情况

2.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1.1 200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关岭县2002年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6.3万亩,退耕地造林2.9万亩,荒山造林3.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保存面积2.9万亩,保存率100%,荒山造林保存面积3.4万亩,保存率100%。项目区涉及关索镇、永宁镇、上关镇、岗乌镇、断桥镇、花江镇、坡贡镇、

- 12我县由于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和典型的石漠化县,退耕地全为25°以上陡坡耕地、荒山多为石质山地和半石山,土层厚度为10cm左右,石砾含量达30%—50%,保水率比持水率差。

2.造林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效

国家种苗造林补助费是按照每亩50元的标准执行的,我县造林地大多属于石山、白云质砂石山等困难地,土层瘠薄,石砾含量高,保水力差,当年一次造林成活率仅有50%,至少要经过两次以上补植补造才能达到合格标准。因此,国家补助的每亩50元只够营造生态林的当年种苗费。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上山植苗必须开支种植费,而国家要求群众无偿投工投劳达到造林目的已不现实,当年营造一亩生态林尚需120多元的种植费。如遇干旱、火灾等自然灾害,补植补造种苗费就没有了。

3.荒山造林难度大,抚育、管护工作跟不上,林木长势差 我县的荒山造林地大多为白云质砂石山,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造林难度大。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种植季节正遇连续长期干旱,从而影响造林成活率。虽然过后采取多次补植补造,有些小班造林成活率仍然较低,达不到要求。并且荒山造林只适宜营造生态林,难获直接经济效益,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种植不规范,稀密不均,造林密度偏大,抚育管理跟不上,苗木长势差,需要进一步补植补造和完善。同时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特别缺乏管护费,无专人看管,造林过后遭受人畜破坏,森林火灾影响严重,也是导致多次补植补造的主要原因。

4.后续产业工作发展缓慢,停补后退耕农户管理力度减弱 退耕还林的预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难得到发挥和体现,停补以后没有经济收益的退耕地存在复耕的危险。据对退耕农户的抽查调查,一旦停补后,不出现复耕的仅占少数,复耕可能性较大。停补后,退耕农户对苗木的抚育、管理等工作相继减弱,部分退耕地出现套种现象,损坏了部分苗木,从而需要进一步的补植。

5.种苗生产与造林需求脱节,从而影响造林的成效

林木种苗工作具有长期性与公益性、多样性与区域性、超前性与计划性等特点,由于现行体制、利益驱动等因素,我县林木种苗生产与供应尚不能完全体现超前性与计划性的特点,种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仅仅能够做到的是经验超前和市场超前,由于社会育苗对种苗需求盲目乐观,便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受到资金与技术的限制,只追求培育一些技术要求不高,投入低,见效快的常规苗木,导致有的苗木过剩,有的又不够,结构不合理,品种不对路,出现生产与需求脱节的不良现象。

6.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作的正常开展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操作程序复杂,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检查验收,其工作量一年比一年繁重,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专项工作经费,远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7.雪凝冻雨灾害对未成地苗木造成严重损失

2008年冬天,我县遭受百年不遇的冻雨雪凝天气,造成对新成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木死亡,给我县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2.4 2008补植补造项目投资、任务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4.1 2008补植补造项目投资、任务进展情况

2008补植补造项目总投资351.58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9.74万元,地县配套(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31.844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到位资金219.74万元,均为中央投资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资金219.74万元, 占总投资的62.5%,占中央投资的100%,群众投工投劳折资的地方配套部分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逐步配套落实。2008补植补造项目建设任务4.3948万亩,其中退耕地补植1.2210万亩,荒山补植3.1738万亩,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万亩,占总2008年任务总数的22.8%,2008余下的任务在2009年春节前完成。

2.4.2 2008补植补造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持续干旱,严重影响造林进度;

2.随着种苗费和劳务费的不断提高,造林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效;

3.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地的管理不到位; 4.荒山造林难度大,抚育、管护工作跟不上。

三、项目建设方案

3.1编制依据

3.1.1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下达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的通知》(黔发改农经[2009]1997号):

3.1.2 国家林业局《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LY5141—99)

3.1.3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2003)

3.1.4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

3.1.5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

3.2建设原则

3.2.1坚持提高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质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2.2坚持树种选择与后续产业增加退耕农户收入相结合的原则;

3.2.3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3.2.4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的扶持下,动员退耕农户自筹和投工投劳,搞好补植补造。

3.2.5坚持优先安排补助到期或临近到期的退耕地和生态地位重

- 7(1)适地适树;

(2)生态效益最大并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

(3)当地群众喜欢并具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经济林树种选择的依据 (1)适地适树;

(2)经济效益最大并兼顾一定的生态效益;

(3)当地群众喜欢并具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4补植株数

本次设计补植补造的株数为74株。

4.5补植点配置

补植点按“品”字型进行配置,部分石旮旯地带可“见缝插针”栽植。

4.6整地

整地按块状进行整地,规格为40cm×40cm×30cm。

4.7种苗设计

执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规定,必须达到质量标准最低要求以上的苗木才能使用,严禁不合格苗木用于本项目的实施。

结合本次补植补造的面积和造林密度,我县2009补植补造的用苗种类,苗木规格,苗木质量,苗木数量为:

- 9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项目建设期为1年,8—10月份为项目设计规划及审批阶段, 11月份为整地阶段,12月—翌年2月为栽植阶段。

六、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6.1项目营造林经济技术指标

根据关岭县近几年实施的各项林业工程(项目)实际成本支出情况拟定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营造林经济技术指标,详见附表

6、7。

6.2投资概算

根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及各经营类型的建设规模,关岭县2009补植补造项目总投资为351.58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9.74万元,地县配套(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31.844万元。

在总投资351.584万元中,中央专项资金219.74万元,占62.5%;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31.844万元,占37.5%。中央专项资金投资219.74万元,结构为:种苗投资131.844万元,占60%,整地投资43.948万元,占20%,栽植投资43.948万元,占20%;地县配套(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31.844万元,结构为:整地投资43.948万元,占33.3%,栽植投资43.948万元,占33.3%,管护投资43.948万元,

- 11项目区的经济发展,为贫困山区农户找到新的、持续的经济增长点,能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八、保障措施

8.1组织保障

县人民政府对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负总责,编制巩固退耕还林规划成果专项规划中明确县林业局为组织实施补植补造项目的部门,并落实目标和责任。

8.2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财政部等6部委局办印发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327号),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报账制,确保项目安全运行。补植补建设项目中,种苗投资达到招投标规定的要实行招投标,退耕地整地栽植原则上由退耕农户自已完成。将补植补造与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调动农户参与补植补造的积极性。

8.3资金保障

补植补造建设项目要积极争取省、市、县配套,鼓励受益退耕农户自筹和投工投劳,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质量切实得到提高。

8.4建设质量保障

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确保补植补造工程质量。

8.5工程后续管理措施

项目建成后,制定抚育管护办法,认真落实责任,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国家标准。

附表:

1.关岭自治县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农户受益及建设任务安排情况表

2、关岭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退耕地补植补造小班调查作业设计一览表

3、关岭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荒山补植补造小班调查作业设计一览表

4、关岭自治县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荒山)补植补造分树种种苗需求量表

5、关岭自治县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荒山)补植补造投资概算表 附图:

1、关岭县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荒山)补植补造小班分布示意图

2、关岭县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荒山)补植补造小班作业设计图

第四篇: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网

哈呼政发〔2014〕1号

一、2013年工作简要回顾过去一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一城一谷一集一纽”①战略布局,积极应对挑战,合力攻坚克难,区域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持续优化,经济运行又有新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18.8:43:38.2调整为18.4:43.1:38.5,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5亿元,增长8.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增长30.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15.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增长14.1%;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2.1亿元,增长22%;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增长12%。园区建设持续提速,品牌形象又有新提升。开发区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65亿元,增长17.7%;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3.03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38.3%。“药谷”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新引进德顺长、成程集团等医药项目27个,天宏药业等30个项目开复工,园区新增建设面积2平方公里,集聚医药企业63家,形成了以科技研发、生产加工、贸易物流为主导的全产业链体系,被工信部批准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食品企业增至48家,在省市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杉杉商业综合体等大项目开工建设,大商贸格局初步形成,城市载体功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持续升温,项目建设又有新突破。构建了以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挂帅,5个招商分局、63个招商工作组齐上阵的引资工作新格局。全年新引进杉杉商业综合体、武汉柏霖生物、台湾大成长城集团等大项目77个,签约总额325.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7.6亿元,分别完成全市产业大招商任务指标的112%、156%、18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8个,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全年实际使用内外资分别达107亿元和1.49亿美元,完成任务指标的114%和129%。在全市率先打响春季集中开工战役,全年共有哈药新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等103个大项目实现开复工,完成投资136.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54个。1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7亿元,完成计划的101%;1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7亿元,完成计划的387%。利民开发区被评为全市产业项目大招商先进单位。转型发展持续深化,都市农业又有新跨越。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4亿元,增长7.5%。大灾、大汛之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增幅列全市第三,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坚持农业向特色、规模、深度开发调整,新增棚室蔬菜7000亩;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6家,新建千头猪场4个,建成规模生猪养殖场62个,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区;新发展杨林湿地水上乐园等旅游农业项目20余个。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节水灌溉工程58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实施田间工程,新打机电井87眼,打造高产稳产田4万亩。积极争取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新增各类大型农机设备163台(套)。植树造林7500亩,更新农防林352条。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0余家,流转集聚土地66万亩。宜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又有新变化。新城区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编制完成36平方公里控详规划、哈铁北站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以提升城市承载功能为重点,投资2.86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新建长青大街、福州路等“5路1桥”②;对四平路扩建维修,对呼兰河二道河桥进行加固;扩建利民二水厂,新增日供水能力3万吨。老城区立足打通断头路、疏解拥堵节点,加快路网升级改造步伐。总投资6443万元,新建东北环路、文明东路等7条道路3.96公里。维修巷路38条9.2万平方米;完成建设路东段沥青罩面2万平方米。改造建设路东段、北大街路段排水管线1587米,老城区积水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呼兰河大桥改造工程如期竣工投入使用,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道靓丽景观。呼兰河客运码头建成投入使用,开通萧红故居至湿地公园旅游公交专线。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580户。完成90套廉租住房配建、分配任务,新增廉租补贴140户。老城区三水厂实现并网供水,居民用水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城市管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拆除违建房屋43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15公顷,购置各类环卫绿化机械设备44台(套)。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区争创四星级村3个、五星级村1个。全年改造桥梁23座、泥草房6878户。利民街道城中村改造搬迁安置4个村屯525户,腰堡街道大堡村1.4万平方米灾民回迁楼投入使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又有新进步。科教文卫协调发展。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6家,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10%。哈师大附中利民校区招生工作顺利启动,降低30分招收呼兰学生80名,占招生总额的28.6%;顺迈中小学校教学楼和体育馆主体封顶;实施校安工程6所,创建标准化学校7所,新建、改建幼儿园7所。推进顺迈集团、国药集团、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顺迈医院开诊进程加快;村级医改工作全面启动,大用镇卫生院医疗楼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农村居民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萧红多媒体数字展馆正式启用;成功举办第三届湿地旅游文化节,对外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建立市级体育示范社区 2个。深入开展“惠家工程”,为2244对育龄夫妇实施了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乡低保分别新增1280人和3670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9700万元,发放救灾救济资金1008万元。新农合参合34.8万人,参合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21.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6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9万人,社会保障达标率100%。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66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2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下。基层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区敬老服务中心和4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3家,增加床位746张;新建千米社区服务中心2个。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暨城市社区建设现场会在我区成功召开,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文明创城持续推进,社会管理又有新探索。围绕“干净起来、秩序起来、文明起来”,扎实推进“三公九重工程”③,城市交通秩序、卫生环境、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清冰雪工作得到市里肯定。科学进行区划调整,新增社区9个,完成新设利业镇和沈家、长岭撤镇设街申报工作。深化“平安呼兰”建设,大用镇“多村一社区”以及大学城“三联一创”等综治经验在省市会议上交流,群众安全感综合指数排名列全市第二位。进一步理顺安监工作机制,我区率先建立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渐进稳妥推进。全面开展信访积案攻坚战,福临家园等一批回迁安置老大难信访案件得到成功化解。机关作风持续转变,自身建设又有新加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下联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加大精文简会力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审批服务,为70个项目办理审批要件302件,现场办公11次,无偿代办12项,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32件,政协委员提案97件。深入开展“政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对全区29个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现场评议,公务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等“四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保持行政问责的高压态势,先后查处作风建设案件12起,问责公职人员23人,并将违规发放购物卡等4起典型案件向全区通报,机关纪律、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审计、统计、法制、档案、残联、老龄、气象、物价、人防、区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也都取得较大成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鼎力支持和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开拓创新、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深刻体会到:成功应对复杂形势的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抓招商、上项目、聚产业作为既管当前又利长远的根本举措,统筹规划,综合施策,强力推进,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支撑。特别是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药集团和国内500强企业杉杉集团、永达集团,对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加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筑好巢才能引来凤”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引导全区上下强化“做主人、靠自己”的责任意识,倡导“难为别人就是难为自己,方便别人就是发展自己”的服务理念,通过完善配套、提升效能、规范执法、强化问责等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全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投资,争取了主动。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赢得了百姓的理解支持、信任和拥护。特别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总投资11.6亿元,启动实施了新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以及困扰老城区多年的供热、供水、地下管网改造等15件民生实事,共计136个项目,除个别项目如农村公路因上级计划调整没有实施、150万平方米集中棚改因慎重考察合作企业、论证具体合作方案,计划明年正式启动外,其余近百个项目全部得到有效落实。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打造过硬队伍作为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锻炼干部、在为民服务的最前沿磨砺干部、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检验干部。特别是面对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各级干部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以“保家护民”的果敢和担当,连续奋战堤防一线,成为我们迎战松花江、呼兰河双洪峰的中流砥柱,使我区在大灾之年没伤一人一畜,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呼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底子薄、基础弱、总量小仍是我区当前的主要矛盾;优势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短、配套产业不完善,投资大、牵动力强的立区大项目还不多;城镇化进程缓慢,新城区载体功能不完备,老城区基础设施欠账多,中心村镇建设迟缓;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多、新兴财源少、增收渠道窄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善;体制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部分部门职责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个别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缺乏攻坚破难的勇气和创新突破的方法。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根据中共呼兰区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确定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跨河北扩、沿江东拓”全面城市化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建设目标任务,抓改革、促发展,聚产业、上项目,转作风、惠民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开创呼兰改革发展新局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2%;万元GDP④综合能耗降低4%。同时,区政府还要竭力办好以下12件民生实事:1.维修农村公路67公里,改造平交道口30个,安装警示标志225个,改造危桥14座。2.新城区建设阳明滩联络线、昆明大街、规划一路、北站广场等“11路1泵站2桥1广场”⑤。3.启动老城区内、外环路⑥建设;完成萧红大街景观大道建设,维修扩建3条城区道路;启动建设呼口大桥至哈肇路连接线。4.改造老城区2.8万户旧楼供水计量设施,更换20栋旧楼地下供水管线,清洗30公里供水主管线;改造排水管线2条,重新铺设排水管线3条;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解决9个村屯1.2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5.启动老城区集中棚改一期91.6万平方米项目;完成电机厂二期等4个棚户区改造任务;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200户15万平方米。6.实施一排干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干渠整治、道路修建和绿化美化项目; 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7.加快呼兰河公园配套建设;改造步行街广场和历史文化公园。 8.加快交通、城管等公共设施建设,新建停车场20处,完成40个公交站亭建设; 增建垃圾中转站2个、水冲式公厕6个、环卫工人休息房8个。9.启动水毁工程修复和呼兰河治理工程,修复加固呼兰河堤防麻家围子等险工弱段,加高培厚呼兰河左岸孟家堤防段。10.启动附属实验小学和顺迈小学扩建项目,续建幼儿园1所,维修改造学校2所,创建标准化学校8所。11.启动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医疗楼建设项目; 争取顺迈医院尽快开诊、嘉润医院新综合楼投入使用。12.新建200张床位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维修改造第二殡仪馆。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把改革作为最大“红利”,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致力以改革促进转型发展,靠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机构、优化职能的总体要求,全面清理内设机构,推进食品药品、卫生和计生、文化等部门的机构及职责整合,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做好补充和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三定”⑦工作,切实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继续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非行政审批事项,做好省市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的承接工作,建立行政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推进“两集中,两到位”⑧,启用新的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坚持精干主体、理顺关系、企业运营、高效管理,继续深化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加快开发区体制由政区合一向区企一体转型。以“三个公司”⑨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吸引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融资参股,做实土地收储、基本建设和投融资等各类运营平台,提高资产运营、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效益,增强开发区服务效能和自身造血功能。建立新型的用人管理制度,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专业人才,逐步实行人员聘任制和试用期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落实“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先行先试,获得先发优势和改革红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农村产权要素市场化、资本化进程。全面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农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区乡村三级服务机构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落实机构编制、规格经费等事项。建立与哈尔滨银行、浦发村镇银行、信用联社对接平台,拓展合作社融资渠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新型主体发育。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指导意见,促进合作社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进财税工作创新。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开源节流两手抓。积极争取省、市财源建设专项资金,巩固壮大主体财源。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推进公共信贷平台建设,努力破解项目建设融资瓶颈。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对商业、粮食、供销、工业等重点领域国有资产监管力度,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偿债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大对乡镇街道转移支付力度,专项化解乡镇债务。推进社会体制及其他领域改革。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落实、稳步推进涉及民生等领域的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引导非公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最大限度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园区转型,进一步提升药谷品牌影响力。围绕打造“药谷”品牌,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园区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确立在省、市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投资2.5亿元,建设昆明大街、哈药总厂环路等“4路1桥”⑩基础设施,提升园区载体功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新拓展3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吸纳更多医药企业入驻。加速医药产业集聚。抢抓生物医药产业整合、并购和大企业扩张的难得机遇,加速引进研发型、生产型、配套型项目,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重点推进投资5亿元的国药物流、投资2.76亿元的农业部疾控中心动物疫苗产业化等项目,年内力争引进医药产业大项目18个。完善公共平台建设。依托哈医大研发中心和哈药集团药物研究院,建立集生产力促进中心、新药研发、成果孵化和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公共平台,打造研发高地、孵化洼地和检测基地。确保生命医药创业大厦、院士工作站、实验动物中心上半年正式运行,药物中试基地争取年底通过认证并具备生产能力,GLP实验大楼年内完成设计并争取开工建设,药物研究院力争年底投入使用。强化配套服务支撑。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科技要素和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围绕“药谷”建设,强力推进雷帕霉素等10余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借鉴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地“筑巢引凤”的成功经验,在园区内规划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1万平方米。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继续把抓产业、上项目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始终保持“举全区之力抓大项目”的推进态势,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着力提升产业项目投资规模。全年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00个,投资总额570亿元,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按产业类别划分,生物医药项目30个,绿色食品项目12个,商贸物流项目6个。着力提升产业项目谋划水平。谋划产业大项目30个,年内达到商业计划书深度项目10个以上,力争生成和落地一批千万、亿元级大项目。围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以上海复兴集团、康夷宝保健品、鼎泰丰、秋林食品为重点,加紧谋划一批园区项目;以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检测平台、义乌小商品工业园区为重点,尽快生成一批配套项目;强化与上海张江、江苏泰州等医药园区联系,及时引进一批转移项目;加大对沿江旅游产业带等项目包装力度,策划运作一批储备项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积极对接,向上争取一批规划项目。着力提升产业项目集聚能力。在深入推进药谷和食品产业园建设的同时,围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杉杉商业综合体项目,打造一站式品牌购物中心。推进投资22亿元的永达名车广场项目,打造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端汽车销售有形市场。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国药物流项目,打造全省最大、最先进的物流配送中心。实施北斗综合示范应用工程,打造北斗产业基地。着力提升产业项目推进质量。坚持谋划项目抓洽谈,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推进,竣工项目抓达产。重点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实施领导包保、监控服务和要素保障,确保齐云医药、开润包装、大成农牧等签约项目按期开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杉杉商业综合体、天宏药业等在建项目如期复工,誉衡药业、威凯洱药业等竣工项目全部投产。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继续保持“大招商、招大商”的推进态势,加速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定向招商转变,着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注重招商质量。严格执行入区项目评审制度,科学评价论证,严格准入标准,重点面向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着力引进投资强度大、产业支撑强、财税贡献突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力争新引进项目55个,签约总额270亿元,到位资金41亿元。创新招商方式。继续推行部门招商、乡情招商和代理招商,实现招商方式、招商主体多元化。以区级领导为主体,发挥7个招商工作组作用,围绕重大产业项目跟进洽谈,带队开展定向招商;以招商局为主体,5个招商分局根据产业和地域,开展专业招商;以开发区领导为主体,针对所主抓的产业,开展产业招商;以国药集团、杉杉集团、台湾大成长城集团等企业老总为主体,发挥其人脉资源优势,实行以商招商。提高招商成效。强化同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的联系,对国内外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以聘请招商顾问、设置区域代理等形式,全面掌握重点企业的发展布局和业务拓展方向,主动推介,强化对接,提升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对国药物流、上东医药等已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主动靠前对接,尽快签约落地;对北京亿阳、四川沱牌等意向性项目,加快跟进步伐,达成投资意向,努力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格局。坚持域内外企业同等待遇,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新上项目。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进一步加快都市农业发展步伐。抢抓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历史机遇,全力推动农业转型、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优质稻米产业园区、高效蔬菜产业园区、畜牧规模养殖园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扩增种植业示范园区5个、面积10万亩,实施“旱改水”2万亩,沿江扩稻8000亩。推进滨兰公司、双达集团大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辐射带动“粮改菜”5000亩以上。扩大与麦肯集团合作,依托文俊、金山合作社发展专用马铃薯3000亩。推进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新改扩建标准化畜牧示范场20个,发展网箱养鱼3处。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认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为重点,推进呼兰韭菜和大葱等地理标识品牌开发。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节水增粮行动,新建各类水源井233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实施水毁工程修复和呼兰河治理工程,对呼兰河堤防麻家围子等险工弱段进行修复加固,对呼兰河左岸总长14.4公里孟家堤防加高培厚,达到20年一遇标准。更新大型农机具200台(套),新建水稻育秧小区7个,打造高产稳产田3万亩。实施孟家乡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84公顷。启动沈家周边7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综合整理土地4万公顷。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走“内涵挖潜、合作发展”的路子,以现有村级资产资源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入股农业企业,以存量换增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逐步解决村集体“空壳”和债务积重难返问题。选择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启动村社、村企合作发展试点,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增加生产性收入。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大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增加工资性收入。全年开展“阳光工程”技能培训4000人,新增农民转移就业6000人。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规划为引领,强化政策扶持,配套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加快大用田园新城、沈家大罗小镇建设,带动周边3个村屯撤并,打造新型村镇建设样板。加快腰堡街道永丰村搬迁进程,年内实现应迁尽迁。推进许堡蒲井、方台小方、莲花老哈3个村整村扶贫开发,力争两年内整体脱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成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建设,维修农村公路67公里,改造平交道口30个,安装警示标志225个,改造危桥14座。

(六)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建设,进一步彰显现代都市城区新形象。坚持用经营城市理念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城市,扎实开展以“八大环境,一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一城一谷一集一纽”的城市空间布局,围绕“完善功能、彰显特色”的规划主题,重点推进老城区道路交通、给排水、一排干及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滨水岸线及重点区域的控详规划,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控详规划覆盖率。继续完善新城区总体规划,完成东区产业规划、北斗规划和重点园区概念规划,编制利业镇规划、6平方公里控详规划和阳明滩联络线等重点管网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乡村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发展。完善城区载体功能。坚持“配套围绕项目建”,进一步提升新城区服务“北方药谷”的保障能力。全年计划投资3.08亿元,建设阳明滩联络线、北站广场等“11路1泵站2桥1广场”,重点为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园区和哈铁北站配套。完成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做好接纳哈药总厂污水处理的前期准备。加大与电力规划、热力燃气等部门的协调力度,推进药园和已建项目的相关配套建设,确保园区发展和项目投产运行。围绕改善群众宜居环境,进一步加大老城区改造建设力度。启动老城区集中棚改一期91.6万平方米项目。投资1.8亿元启动内、外环路建设,逐步形成“两环四射”的路网格局。完成萧红大街景观大道建设,维修扩建老城区3条道路。启动建设呼口大桥至哈肇路连接线。对20栋旧楼地下供水管线进行更换,对30公里供水主管线进行杂质冲洗,迁移配置户外水表2.85万户,对小十字街至食品公司、新胜路西段2条排水管线进行改造,对东府路加油站东侧等易涝地段3条排水管线重新铺设。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200户15万平方米,新增廉租补贴135户,完成电机厂二期等4个棚户区改造任务。推进呼兰河公园建设,对步行街广场和历史文化公园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停车场20处,完成40个公交站亭建设。增建垃圾中转站2个,建设水冲式公厕6个,环卫工人休息房8个。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景观建设,对呼兰河桥及南大街、萧红大道实施亮化、美化。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小区环境、市容市貌、公共卫生、建筑垃圾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净化市容环境。加强市场摊区管理,规划设立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购置专用车辆设备,提升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五定”制度,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配合城市改造和道路建设,有序推进街路命名及街路牌设置工作。加大违建治理力度,坚决杜绝新的违建发生。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各5000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投资7.5亿元启动一排干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干渠整治、道路修建和两侧绿化工程,打造城市景观绿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推进呼兰河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华电哈三电厂一期脱硫、脱硝改造项目建设。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推进哈尔滨义利农牧科技大型沼气、富强益民养殖合作社沼气工程2个农业源减排项目建设。推进村屯和道路绿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七)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改善,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坚持民生优先,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好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附属实验小学和顺迈小学扩建项目,推动哈师大附中利民校区9月正式开学;续建幼儿园1所、维修改造学校2所、创建标准化学校8所。加强卫生事业建设,启动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医疗楼建设工程,推进农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达标率50%以上;争取顺迈医院尽快开诊、嘉润医院新综合楼投入使用。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化“惠家工程”和“黑土甘霖”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进一步打造“萧乡文化”品牌,完成文庙布展开园,启动龙王庙修复工程;举办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创建市级体育示范社区2个;推进河口湿地公园三期建设,组织好第四届湿地旅游文化节。加强广播电视工作,提高节目播出质量和覆盖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求,继续推动各项保障提标扩面。推行城乡低保区乡两级审核审批体制,强化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0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800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扩面2万人、1100人、550人、500人,社会保障达标率100%。进一步巩固新农合成果,参合率、覆盖率均为100%。促进就业再就业,免费实施再就业培训3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80个,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加强社区建设,推进滨才社区争创国家级和谐示范社区,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进社区配建和达标社区创建工作。做好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新建200张床位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1所。维修改造第二殡仪馆。做好残疾人扶贫、就业、康复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综治责任体系,强化日常巡防,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提升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管控能力,打造最具安全感的平安呼兰。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继续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9个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档案库和隐患排查治理平台,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和“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政府。强化责任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强化“做主人、靠自己”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自我革新,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敢于担当、敢于承重、敢于碰硬,积极开拓尚未涉足的“盲区”,勇于探索令人望而却步的“难区”,奋力突破阻碍发展的“禁区”,努力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在探索中有所突破。强化宗旨意识,大兴勤政为民的务实作风。扎实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征求意见、问题整改、整章建制等各个环节工作,着力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把人“沉下去”,把心“带下去”,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增强施政为民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大兴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务实之风,进一步精文简会,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努力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强化规范意识,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强化法治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处理问题,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检查,确保“项目优质、干部安全”。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把软环境当成硬任务,用硬措施治理软环境,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执法行为,保持行政问责的高压态势,努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强化自律意识,塑造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引导广大公务员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政底线,划清公私界限,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切实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晒在阳光下。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廉政建设的扎实成果树立形象、赢得支持。实现发展新跨越、开创工作新局面、追求幸福新生活,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期待,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纵然一路险阻,我们也要砥砺奋进、勇往直前!让我们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凝神聚力,创新进取,为加速“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建设进程,共创全区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简称术语解释 ① 一城一谷一集一纽:就是建设呼兰健康产业城,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形成大江北商贸物流仓储集散中心,构建省城北部中转枢纽。②5路1桥:规划一路、哈药总厂环路、长青大街、福州路、雪花路、雪花路哈伊下穿桥。

③三公九重工程:“三公”即重点部位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关系。“九重”就是突出“九项重点工作”,即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教育治理、道德模范学习评选表彰、“道德讲堂”建设、文明餐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网络文明传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④GDP: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⑤11路1泵站2桥1广场:11路即:阳明滩联络线、哈药总厂环路、昆明大街、规划一路、济南路、北京东路环路、北站一路、北站东路、金马路、四环辅路、沈阳大街维修;1泵站即:昆明大街给排水泵站;2桥即:规划一路下穿桥、北站北侧下穿桥;1广场即:北站广场。⑥内外环路:内环路即打通西环路,新建谷丰路、向阳路;外环路即西环路向北延伸600米,新建北环路、滨河北路和东环路南段。⑦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⑧两集中,两到位:即推进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项目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到位,授权窗口权限到位。⑨三个公司: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利民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哈大齐核心示范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⑩4路1桥:即昆明大街、哈药总厂环路、沈阳大街、规划一路及下穿桥。 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八大环境,一项活动:“八大环境”即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一项活动”即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两环四射:两环即内外环路,四射即东府路、南北大街、萧红大街及计划新建的滨河北路四条出城道路。五定:定时、定员、定岗、定职责、定奖惩。

2014年1月3日印发

第五篇:政府法规研究网章程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章程

马永顺团队1590102010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全名:马永顺政府法规研究中心

第二条,马永顺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办公室和政府法规中心网为中心机构。

第三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旨在建设诚信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为促进中国经济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本中心是民间自发组织,来自民间,服务人民 第四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接受马永顺团队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五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职责是:广泛收集信用系统和政府法规研究成果,开展信用系统和政府法规研究,为广大律师、商帐催收人员、公司财会人员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积极探索信用系统和政府法规模式,广泛吸收专业人士为政府法规研究中心会员,通过政府法规中心网成为广大律师、商帐催收人员、公司财会人员的交流平台。

第三章 会员

第六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会员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

第七条 申请加入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拥护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章程;

二、 有加入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意愿;

三、 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成绩,热心信用系统和政府法规事业的发展。

第八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 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 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 由理事会发给会员证;

第九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 参加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活动;

三、 获得政府法规研究中心服务的优先权;

四、 对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 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 执行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决议;

二、 维护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合法权益和声誉;

三、 积极参加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各项活动,完成政府法规研究中心交办的工作;

四、 按规定缴纳会费;

五、 为中心发展积极献计献策。

第十一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并交回会员证。

第十二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三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其主要职责是:

一、 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 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

三、 审议理事会、监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 决定重大变更和终止事宜;

五、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四条 会员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五条 会员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期由理事会根据需要确定。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召开,延期召开最多不超过一年须由理事会确定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同意。

第十六条 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开展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 第十七条 理事会的职责是:

一、 执行理事会会议的决议;

二、 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秘书长;

三、 筹备召开会员大会;

四、 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 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 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

七、 决定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 领导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 接受监事会提出的对政府法规研究中心违纪问题的处理意见,提出解决方法并接受其监督;

十一、 决定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九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时,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本章程第十七条中除

二、

四、十项的职权,常务理事会对理事会负责。

第二十一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半数以上表决方能生效。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时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三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 在政府法规研究中心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 任职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

四、 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 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六、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设会长,会长为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五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召集、主持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二、 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 代表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二十六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 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 协调各分支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 提出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 决定办事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 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二十七条 监事会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监事会由3人组成,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向会员大会负责,其主要职责:

一、 选举监事长;

二、 出席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三、 监督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及领导成员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活动;

四、 督促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及领导成员依照核定的章程、业务范围及管理制度开展活动;

五、 对政府法规研究中心成员违反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纪律、损害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声誉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向理事会提出处理意见;

六、对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处理意见,提交理事会并监督其执行;

七、对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第五章 资产管理

第二十八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经费来源:

一、马永顺团队提供

第二十九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不对任何人收费。

第三十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一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二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三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接受会员大会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 终止程 序

第三十七条 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终止决议须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经 年 月 日会员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二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政府法规研究中心的理事会。

上一篇:管理者岗位职责范文下一篇:贵金属黄金交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