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网页设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职学校《网页设计与制作》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人的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参与未来的技术和工作的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职业教育已经不仅是培养简单的劳动者,而且是技术和工作的积极参与者与设计者;教学内容不仅要培养职业能力,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毕业生在职业实践中能够针对学习任务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解决问题。中职学校的教学也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以此来适应教育部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中职学校,以往的传统课程模式,虽然能够提供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但是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没有得到提高,理实一体化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联系,课程目标是获得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是由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工作项目。理实一体化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融合,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仅仅传授其基本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是不够的,必须将教学活动转换为在工作情境中学生作为工作人员按要求达到工作成果的过程。为此,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通过分析当前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依据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对相关行业的调研,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并针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开发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跟多媒体制作相关行业的企业实践人员取得沟通,了解企业文化,方便教学时设计学习任务情境;了解企业实践人员的工作内容,从而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用。然后,任课教师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设计学习任务,编写相对应的学材(学生工作页)。学校为教学环境的改进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场地的协调帮助。此外,《网页设计与制作》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一个项目的流程是怎样的,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与同学之间如何团结协作,如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等内容。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评价方式具有全面性、多元性等特点,全面性表现为评价内容多维化,多元性表现为评价主体多元化。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多方面考察学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性。最后,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实验,通过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成绩、满意度对比、企业认可度等对比和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通过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学生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提高,对职业要求有了一定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由此表明理实一体化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理实一体化课程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本文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进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从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教学分析、课程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考核、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开发出适合本课程的学材(教材)。由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对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都有较高要求,还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有待在以后不断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网页设计与制作;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中职学校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

(三)课程及课程开发

(四)《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

三、国内外现状概述

(一)国外现状概述

(二)国内现状概述

四、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结构

四、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流程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方案制定

(三)理实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五、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评价

(一)课程开发阶段评价

(二)课程实施阶段评价

(三)课程结束阶段评价

第三章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

一、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二、课程标准制定

三、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一)学习情境

(二)学习目标

(三)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

四、学材开发

第四章 实验研究

一、课程实施

二、实验分析

三、优势与不足

(一)优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工作

(一)加强校企合作

(二)加强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同行调查问卷

附录3 企业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4 学习任务鱼骨图

附录5 学材(学生工作页)

后记

上一篇:新闻阅读性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科技创新与校园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