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浅谈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21世纪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近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我市相继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殊荣的基础上,又吹响了向生态宜居城市进军的号角。可以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舒适居住环境,不仅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也成为决定我市竞争力和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砝码。

雾霭中,霞光初现,我们所在的城市仍在宁静和优美地沉睡。

但苏醒即将到来。

伴随着一场巨大的城市变革,张家口,这片古老的土地必定会热血沸腾,热潮涌动,如一轮红日那般喷薄而出。

2008年是伟大的一年。不仅仅是奥运会的快步走近,对于张家口人来说,更多令人期待让人欣喜且值得赞叹的伟大变化就要发生在自己身边,出现在自己眼前。

如果说“增绿添彩”,清水河

一、二期综合治理以及快速路等重大城建工程的实施,让我们嗅到了张家口向“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讯息,为我们勾勒了张家口“生态宜居”景象大致轮廓的话,那2008年,张家口的“生态宜居”则将完全从纸上走下来,挟裹着浓浓的建设热潮,以前所未有的168亿元的历史投入,实施主城区“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的惊天之笔,创造一个属于张垣人民的城建奇迹!至此,张家口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大幕全面启帷,开始向着建设北方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全力迈进。

“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工程的总体实施,将有效地融合张家口“山、水、城”三大城市要素,使“大好河山”成为张家口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经过这一系列工程建设,张家口‘山水城市’的特征将愈加明显。

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张家口市主城区正在按照以老城区为主的商业居住区、以新区为主的行政办公区、以西山为主的工业聚集区“三大板块”进行建设。目前,修河蓄水,穿城而过的清水河已经完成两期工程,总长20公里的河道年内将全部完工蓄水;扩城上山,全长34公里环城快速路今年将全线通车,将有力拉动快速路两侧的城市开发;中心南移,将实现以行政办公为主的新兴城市中心;工业外迁,在建的三个工业聚集区已经形成90平方公里的工业发展平台,既定激励政策结合企业技改扩模工程实施,正促使着城区老企业和新上企业向西山工业区聚集;以绿化市区周边荒山为主的增绿添彩工程,正在建设着10个景区、40个生态公园。

城市建设就像一枚硬币,一面是现在,一面是过去。目前,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是一方面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一方面高度重视城市文化根脉的传承和保护。绝不能在城市建设中把历史的重要的文化遗存毁灭。一个城市文化的积淀能反映其未来发展的空间,而许多大的投资商往往对此十分看重,这对于增加城市的吸引力都是极为重要的

“城市是生产要素聚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载体,而路则是一个城市的脉。”有关部门表示,2008年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造中围绕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管理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堪称张家口历史上的大手笔。其中仅改造城市道路一项,总长就达80公里,占城市道路现有设施量的39%,将带来张家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迁。

高起点规划。今年我市对规划建设中的每条道路,每幢建筑物都要统筹考虑,形成既富个性,又和谐一致的城市景观,把特色作为城市的名片,作为城市的文化标志,将现代化建设与山水环境及文化根脉保护结合起来。

多渠道融资。我市通过采取充分利用土地开发收益、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本投资以及制定旧城改造优惠政策等措施,解决城市建设融资难题。

人性化拆迁。为确保回迁到位,我市在严格执行拆迁政策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浅山区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并及时兑现安置资金,调动拆迁居民的积极性。规范化管理。今年我市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严格建设标准,并积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使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将科学安排,精心施工,尽最大可能做到少扰民、不扰民,确保交通道路通畅,确保不发生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2008年我市还继续加大了城市绿化、亮化、住房、公交以及公厕等民心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继续实施“增绿添彩”工程,再启动11.5万亩周边荒山绿化工程,对市府西大街、清水河、盛华东西大街等实施两侧绿地、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并做好城市快速路、张宣公路、五一大街等配套绿化工程,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在中心城区新建3到5块规模绿地,完成加密种植树木100万株丛,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重点实施“1122”工程,即:完善一条滨河街景亮化(从清水桥起延伸两岸夜景建设至建设桥),改造一条道路照明(对西坝岗路亮化设施进行改造),改造二十条小街巷路灯,亮化二十座高层建筑,力争使城市的夜景更亮更美。

居继续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全年竣工住宅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及拆迁安置住房80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8万平方米,重点解决拆迁安置户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高新区纬四路停车场要具备开工条件;盛华西大街公交停车场、水母宫公交停车场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购置64部公交车,用于开通新线和更新车辆;配合“三纵十横”道路改造工程,谋划中心城区公交小环线思路,使中心城区公交路网结构更加合理。

继续加大了公共厕所的改造力度,进一步缓解市民入厕难问题。

2008年,张家口市计划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68亿元。其中,主城区的建设投资将达到95亿元。在主城区,该市年内将重点实施“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建设和改造工程,拆迁面积将达到300万平米。列为“一河”的清水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将对商务桥至京包铁路桥、大境门至清水桥全长7.4公里的河道进行治理,共建设橡胶坝11道,并根据景观要求进行绿化、岸墙加固及河滩整理和生态修复,工程计划总投资10.45亿元。年内95亿元城建投资完成后,张家口市快速路环内1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架构即告形成。

首先,城市建设发展本身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好了,不仅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使城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其次,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要求,为了落实好这一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主城区进行大动作改造和扩建;三是满足广大市民的期盼,我市广大市民盼望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好的居住空间,在改革开放30年,我们加大城市的改造,是理所当然的,是张家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实现张家口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才能够真正安居乐业。生态宜居不仅要有诸如环境、收入、社会治安、人与人和谐相处等等条件,还要有好的的商务条件,让人们感觉在这个城市里办事方便、快捷、省事,感到这个城市适于发展,感到这个城市充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市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使宜居条件更好;通过改善环境,使宜居环境更温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使商务成本更低廉„„可能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加快城市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

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制度化、法制化。一是必须理顺市、区的关系。按照“职责与事权相统一”和“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原则,深化城

市管理体制,立足于属地管理,进一步明确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和事权,理顺市、区、街在城市管理中的关系,市对区进行业务指导,区是市的助手。二是必须理顺条与块的关系。要赋予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在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维护辖区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同时,在明责分权,给予区、街更大的责任和职权的前提下,实行“费随事转”、“条随块转”的经费拨付办法,加大投入,拨足经费,充分调动区、街管理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实现由突击型到长效型、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长效管理,必须从被动迎检和突击型、运动式的环境整治转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并由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的徘徊转向注重打造精品、塑造形象的高级阶段的管理。

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一是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是我们一贯遵循的工作方针,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巨大作用,要通过办好文明市民学校,使大家认识到“漯河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等简单的道理,从而促其从思想上、行动上做一个热爱城市的好市民,变职能部门的“独角戏”为全体市民的“大合唱”。其次要树立“群众至上”的观点,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城市管理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在工作中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如组织万人治脏、万人护绿等“全民动手日”活动;在居民区推行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发动市民自己动手改善和维护工作、生活环境。逐步培养市民自我规范、参与管理的良好习惯,形成共同遵守城市公共卫生秩序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媒体曝光等,对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

增强经营理念,建立高效运转的投入机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分步骤、有计划地建立政府引导、业主投资、社会主导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机制。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转变过去“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不办事”等传统观念,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大胆创新,改革体制,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积极推行BOT(建设—经营—转让或移交)、TOT(转让—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模式,稳步推进我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第二篇: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中国城市发展网>> 城市发展 >> 城市建设 >> 内容阅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 炜 来源:网络搜集 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1、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前提。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一是强化规划的前瞻性。要充分认识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将生态宜居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认真处理好生态需求与经济需求、产业调整与环境保护、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等关系问题,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更强。二是强化规划的针对性。要强化规划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加减法”,使规划更加有的放矢。如2001年,扬州编制的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控制性详规,就应该花大力气抓好落实。三是强化规划的制度性。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制度,进一步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形成由著名规划专家领衔、规划部门配合的规划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拓宽规划思路,提高设计水平。

2、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基础。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意义,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要求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使公众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二是必须坚持开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试点工作。以规划环评推动战略环评,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三是必须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绿化是体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在目前市区绿化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0平方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3、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重点。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一是要形成合理的城市开发体系。主要是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持扬州城市的历史底蕴。二是要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等城市要素的短板问题。三是要重视交通畅通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扬州道路交通可能面临的爆炸式发展。

4、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核心。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主要针对城市近郊的农业发展,除了要增加对农业投入,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培育和种植,增加对城市的供应。二是要对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筛选。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高科技产业,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业。对已有的工业项目要认真抓好环保工作,一定要吸取今年无锡太湖蓝藻爆发的教训,切不可做透支式发展。三是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金融、物流、会展、贸易、信息、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

5、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根本。要想使居民安居乐业,首先,在安居方面,应通过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达到“居者有其屋”。一是进一步完善“四房”体系,平抑房价。加大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双特困”家庭廉租房问题。二是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特别要解决消费者和房地产商之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取缔虚假宣传、炒作房价、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正义秩序。其次,在就业方面,通过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

业政策,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

6、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保证。社会保障主要意义在于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兜底”。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人员。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打造“平安扬州”。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求。要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的防控能力,提高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处置能力,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使防范措施前置,防线前移,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生态宜居城市有无量化标准的问题。目前关于到底什么样的城市叫生态宜居城市还没有一个定论,但关于宜居城市,今年5月30号建设部刚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于这个标准大家议论很多,赞成者多,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诚然用一种标准来检测本市的宜居质量是否提高,以改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怕就怕简单的利用这种标准进行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就会导致各个城市不顾自己条件,甚至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城市建设标准,造成很大浪费,甚至造成城市的“千城一面”。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应慎重对待量化标准。

2、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软环境建设的问题。因为城市的“可见”因素(如交通、环境等)比较直观,所以城市管理者们也比较热衷于对其进行建设和宣传。事实上,诸如经济自由度、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机构的态度等这些城市“不可见”的软环境,某种意义上要远比硬件更能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由于过于偏重经济建设而忽视环境问题,我国不少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宜居”现象。要想消除“不宜居”因素,创建舒适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必须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人文关怀的问题。一个城市要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人文生态”:即居住在城市中的不同群体,同在一片阳光下,是不是都能感受到城市赐予的同样恩泽。如果城市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对不同群体存在着不平等之处,就必然会给市民带来心灵感受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价值方面上的不平等,比经济上的不平等,更容易给有着丰富情感的当代市民带来心灵伤害。因此,要让我们的城市在文化反思和自省中,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培育出全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只有这样,一个城市才能真正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4、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连续性问题。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可以建设完成的,就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来看,关于城市建设一任领导换一个思路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以政绩为主导的官员评价模式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这样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来说是存在不利因素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当政者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真正站在老百姓一边,以发展的眼光和视角来进行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切切实实做一些符合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要求、维护群众利益的事情,只有这样生态宜居城市的建

设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宜居城市。

(作者单位:民建扬州市委、扬州市国税局)

第三篇: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构建生态宜居家园

加强城市管理建设构建生态宜居城市

《长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布,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五年长沙县发展建设的美好蓝图。长沙县将建设成为国际化发展的三湘门户,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支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高地、活力新城和宜居家园。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构建和谐宜居环境,在城市管理建设上还需要加强。 一是抓好城市下水道建设。一套不断完善的下水道系统,是一个城市持续光鲜的必要条件。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在完善自己的下水道机能。近年来,与各地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面对倾盆大雨,城市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这种“重地面轻地下”的观念,造成逢雨必涝的现象层出不穷。随着长沙县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市扩张、人口规模扩大、地面硬化增加,如果排水系统的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必然也会使城市“逢雨必涝、逢涝必堵”。因此,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抓好城市下水道建设这个良心工程,把长沙县打造成三湘首善的宜居家园。

二是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强力推行垃圾分类,避免二次污染;禁止大货车进入主城区,绕走环城线,减少噪音和尾气排放;划分区域,规范夜市,加强小摊贩管理,减少生活垃圾;公共场所严禁吸烟,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不断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全民健身工程(点)和村级体育设施覆盖面,在星沙公园、通程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和村部增设占地小,易于开展的乒乓球台、多功能健身器械等,为群众提供免费的体育健身场所,同时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比赛,积极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宜居”在当前生态文明加速推进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时代要求。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宜居城市建设,事关城市的发展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此,笔者对城市宜居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宜居城市的内涵

最初,宜居城市主要是关注如何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从19世纪开始,以理想都市建设和田园城市运动等为背景,追求城市舒适、便利和美观等职能成为英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宜居被更多地与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联系在一起。1996年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明确提出了“适宜居住的人类住区”,并认为,宜居的人类住区的条件前提就是行之有效的民主,即要使参与过程、公众参与和能力建设机制制度化”。“大温哥华地区100年远景规划”提出了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原则为公平、尊严、易接近性、欢愉性、参与性和权力赋予性等,指出“宜居城市是一个能够满足所有居民的生理、社会好心理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居民自身发展的城市系统”。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心将“宜居城市”比喻为“生命有机体”,描述不同城市要素所承担的城市功能。

国内宜居城市的研究历程是伴随着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过高追求GDP增长忽视城市生活质量等问题。宜居城市的提出成为解决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并逐渐得到各界重视。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自此“宜居城市”的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4月19日建设部科学技术司验收通过了具有导向性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对“宜居城市”的研究是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并随着现代化过程不断深化和丰富其内容。对我县而言,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深厚、宜人居住的地方。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下,我县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生态和宜居的优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知名度至关重要。

二、

第五篇: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

张天俊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已经被大家所共识,城市内部环境的改善不但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舒适性,更让一个城市的形象得以提升。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的热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城市绿化面积的增长确实让这个城市更加的美丽,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重城市整体环境的营造,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民生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更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把从园林城市的建设提高到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更高阶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生态标准

走可持续生态城市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 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今后1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环境问题是否处理得好是涉及全球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开始由概念走向行动,人们的环境意识正不断得到提高。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现代人对生态需求与消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 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更是现实选择。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

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园林城市的提出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提出的,它和我国传统的私家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他们都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犹如绘画一样,用人为的审美情趣来建设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园林城市”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而“花园城市”则印记着欧洲国度的风情。 生态城市的提出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宜居城市的提出

2002年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廿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六个方面的要求和相应的目标”。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小康社会目标时,特别提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此前一年,2001年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代表中央阐述党今后的历史任务时,已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论述既宏观又明确地为宜居城市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尤其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兼顾,是城市工作的准绳,也是宜居城市的最主要标准。

人居环境科学为宜居城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良镛院士主编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运用希腊城市学者道萨迪亚斯的人居环境系统模型,结合城乡建设实际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这个理论从城镇居民点都包含着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的原则出发(图:人居环境系统模型),提出了解决人居环境的五项原则: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原则;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原则;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与人居环境建设方式多样化,技术多层次的原则;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的原则;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的原则。

五项原则中,生态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提出,这是因为在人类每一次“征服”自然的胜利后,都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属于自然,人类的需求,生存都依赖大自然;而迅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日益严峻;城市的蔓延,土地的开垦,过渡的放牧,荒漠化的扩大,使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尤显迫切。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首先要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及生产工艺按生态原则进行调整、改造;其次要大力推进城市内的绿地系统建设,加强城市郊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第三,

城镇生态环境还包括城镇社区的生活废弃物的就地无害化处理,并将它资源化,能源化再开发再利用。

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本身要求以一定经济实力为基础,近年我国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及有关配套建设投入等已构成重大的经济活动,有的已成为重要产业。反之,这些巨大投入,又在迅速形成更巨大的积累,良好的人居环境又不断吸引来先进技术装备,吸引掌握新兴技术与管理的人才,增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实力增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原则。

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许多难题,寄希望于科学的发展与新技术的运用。但社会与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只有保持发展方式的多样化,技术水平的多层次化,才能恰到好处地推动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适用、先进技术也许永远都是人居环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人居环境建设要面向广大群众,重视社会群体。经济发展是中心,社会发展是根本。以追求利润为动机营建城市,以满足少数人或个别阶层需求为依据进行决策,是完全错误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建造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和高档次的别墅式住区,更重要的在于创造惠及广大群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这样,就要面向广大普通群众解决居者有其屋,就要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成年人、未成年人准备多种多样,适应不同需要的生活与休憩空间,就要加强社区建设,使不同家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本地居民、外来居民,都能和谐共存于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之中。总之,我们的城镇是人民的城镇,要加强城镇的人民性,即要遵循城镇环境建设的社会原则。

满足社会不同阶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发展经济与技术,同追求城镇艺术,尊重城镇的文化传统是一致的。我们当然要积极发展经济,但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陶冶人;我们当然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但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则先进技术难以被广泛运用,甚至以失败告终。环境建设还要同艺术美学结合起来,对于规划师和建筑师来说,“最终要使人类环境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就城镇环境来说,应该为工业、商业、金融等服务业,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游戏、娱乐、旅游休憩等人文活动,组织各种不同的空间环境,使其各得其所,而又不互相干扰。

总之,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是发展人居环境,也是推动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

园林城市与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关系

园林城市只是生态城市的低级阶段,生态城市是园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状态,是一种益居的、可赏的、生态循环的、和谐的城市状态。 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9 、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社区文明、社会和谐、公众参与;

10、经济富裕:提高人均收入、减少贫富差距;

11、环境优美: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

12、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能源资源开发合理,生活生产用水充足、湖泊河流水质良好、历史人文景观保护良好等;

13、达到生活便宜:交通方便、商业设施方便、市政设施方便、教育文化体育设施齐备、绿色开敞空间分布广泛、城市住房安排合理、公共卫生良好等;

14、公共安全处理机制的建立:能充分预防疾病、自然灾害、恐怖事件以及处理这些事件;

我国近年来园林城市建设情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宁波、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昆明市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情况

2008年开始,昆明全面实施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三年达标工程,大幅度增加绿地空间。道路绿化做到了见路栽树、见土植绿,缺塘补栽、视觉补差;对新建道路和微循环改造道路则坚持一街一景;对所有入湖河道和滇池湖岸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了沿河沿湖亲水型湿地带、绿化林木带;还将绿化工作向社区、小区、单位、院落和家庭延伸,广泛开展垂直绿化;广场绿化按照“3个80%”的要求,拆房建绿、退厂增绿,建设了一批城市公共绿地,以保证市民步行5分钟500米就能到达绿地广场。同时,昆明还对城区所有公园、广场、绿地实行永久性、强制性保护。在环城绿化上,则以滇池流域、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面山、生态林网、入城交通干线、县乡公路沿线为重点,开展面山绿化、环城绿化、沿线绿化,连片、大片植树造林,形成了环抱市区的绿色屏障。

对昆明市园林城市建设情况评价

昆明市造园活动已经告一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街头绿化比以前多了,这对市民休憩、活动是有很多好处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环境,但已经建成的绿地太分散且面积太小,不能达到足够的生态效应,几乎是点状绿化,自然状态下环境内部能量不能循环。但园林城市建设的概念本身就是初级阶段,我们更应该综合发展,发展和谐城市,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小结:我们在进行国家园林城市申请的同时,只能说我们简单的符合了《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我们现在还处于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差距还很大,我们还应该不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z],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0]106号2000.5

[4]《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7.4

上一篇:如何看四维彩超报告单下一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