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2022-07-16

第一篇: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所谓生态课堂,是指以实践生命价值追求,以民主管理为基础的课堂生态环境,师生多元、多向、多层次互动,启迪智慧、创造自我、发展生命的课堂教学。讲究和谐健康是生态课的基本主张,教师要深度发掘人文价值,为构建生态课堂奠基。在具体操作中,要追求教学的生活回归,体现生态课的基本属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化教学情境,提升生态课运行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一、发掘人文价值,构建生态课基础

教育需要关注生命,这也是教育本质属性基本诉求。而人文教育应该是所有课堂教学的第一要旨,语文课堂教学更是人文教学的重要阵地,如果说知识学习是求真,那么人文教育就是求美、求善,语文课堂教学肩负学生情趣、情操、情感构建使命。特别是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良性化塑造。这些智慧意识的建立都需要有优良的历练契机,语文课堂恰恰能够提供这样的条件。因此,教师要提升人文教育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促生更多生命成长元素,形成生态课基础。

在学习《我的母亲》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开展一个对比活动:“我与胡适比母亲”,从生活、学习、思想成长等角度展开对比,找到异同点。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对比之中。在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有触动心灵的体验。有学生说:“我的母亲和胡适的母亲一样,也很关心我的学习,平时监督我做作业,但我的母亲从来没有这样狠劲地打我。”教师总结:“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但爱孩子的情感是相同的。胡适的母亲处于那个特定的年代,教育方式也许不是最科学的,但对孩子的真情却是炽烈的。”学生从文本学习中获得了很多知识之外的东西,这对学生思想品质塑造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追求生活回归,体现生态课属性

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回归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关注生活,这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本质属性特征。将语文与学生生活联系在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和谐、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如果有条件,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场景,亲眼目睹语文生命特征,亲手操作语文技能,体验生命成长过程。

学生生活体验是语文学习重要认知媒介,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生活现实出发,设计生活化特征更为鲜明的教学方案。在学习《端午节的鸭蛋》时,教师让学生讨论话题:大家熟悉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学生大多知道我们身边的习俗,如插艾草、点雄黄、吃鸭蛋等内容。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由学生总结作者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教师继续给出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对咸鸭蛋念念不忘呢?学生思维启动,展开积极探讨,对文本主旨要义有了深刻体味: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真谛,只有充分感受生活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教师抓住学生生活感知,不仅探知了文本要旨,对自身生命价值培养也多了更多思考。

三、创设生动情境,升级生态课品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介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宜学习条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和谐互动形成思维情感共鸣,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生态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进行实物展示、现场观察、生动讲述,或者借助多媒体,将丰富画面、精彩图片、生动视频、个性化文字、灵动动画等材料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形成心灵触动。

在学习《吆喝》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学习,感知课文大意,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北京地区各个时期的吆喝声集锦,学生被多种多样的吆喝声所吸引。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搜集本地吆喝声,体会吆喝的特点。学生对本地吆喝声都非常熟悉,自然对讨论话题产生浓厚兴趣,课堂内吆喝声不绝于耳。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体会北京地区的吆喝声特点,然后结合本地生活中吆喝声展开对比学习体味,从中形成生活感知。这其实就是对社会的认知实践,从中获得的成长力量自然呈现显性。

生态课不仅追求知识传授,更注重生命成长。传统教学模式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新课改大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引入生态化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学生健康成长规律。教师从培育人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人格品质塑造。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追求生态课教学,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共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陈令光,教师,现居山东临沭。

第二篇: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海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一) 2010-04-13 17:37:39 来源: 作者:王军广 赵志忠 张忠伟 【大 中 小】 浏览:10

1次

评论:0条

摘要:海南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发展条件,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近年来以出岛出口和直接进宾馆进超市为导向,大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推动海南农业进入基础最牢、发展最快、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本文首先对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海南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最后提出并分析了海南生态农业近期的发展思路。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海南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发展现状 策略与思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化肥、农药大量使用于农业生产,使传统农业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类对绿色产品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关注。农业科学工作者极力呼吁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各国政府也相继制定政策扶持并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当今的社会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而农作物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则严重制约着各个国家之间的良好合作,带来的诸多的外贸危机,而绿色壁垒问题的解决也是要求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因而发展生态农业必然对国家或地方的总体贸易状况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4]。

农业是海南特区经济建设的基础,要发展海南热带特色农业,除了要增加农业投入外,还要注重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在海南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一部分地区,由于忽视了生态规律,导致了一系列影响和制约农业发展的生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农业向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由单纯追求速度和数量向同时注重效益和质量转变,实现由注重经济效益向注重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转变。当前,我省正处在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热带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为了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4]。

一、 研究区概况

海南农业人口521万人,占总人口的61%。全省热带土地面积5302万亩,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管辖的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现有耕地1092万亩,人均耕地1.3亩。

海南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2~26℃,常年降雨量1500~2300毫米,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冬季农业的黄金场所。生物物种丰富,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地区,许多物种资源为海南特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生产条件使海南农业在全国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

势。海南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不可替代,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海洋渔业基地[5]。

近年来,海南省贯彻实施“一省两地”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首要地位和支柱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绿色农业和科技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437.6亿元,同比增长7.7%,5年来年均递增8.7%,高出全国近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4390元,同比增长15.8%。 农民收入增长进入“快车道”[5]。

二、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地区,光温充足,有利于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强调农业的发展要立足热带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一省两地”战略,发展冬季优质瓜果菜,把海南建成全国冬季的“菜篮子”和“果盘子”,2008年,全省冬季瓜果菜出岛量达450万吨。

(一)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瓜菜、水果、渔业、畜牧业、热带作物等特色产业蓬

勃发展。

2008年全省瓜果菜704万吨,产品畅销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二是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2008年橡胶干胶产量近3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胡椒、椰子、槟榔等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三是建成全国热带水产种苗中心和渔业生产基地。2008年水产品产量149万吨,出口4.9亿美元。四是建成全国最大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连续9年实现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肉类产品实现从岛外调进到出岛出口的历史性突破。五是建成全国南繁育种基地。全国每年来海南南繁的技术人员近5000多人,我国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和瓜菜品种,有80%经过南繁加代选育,常年南繁面积13万亩,约可提供商品种子2600万公斤,可增产粮食15亿斤,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5]。

(二)农产品加工发展快

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0家,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15%。定安、琼中、屯昌、昌江农产品加工园区顺利推进,完成投资3.45亿元。其中定安塔岭农产品加工园区总产值5.45亿元、增长165%。投入1.5亿元建设农产品预冷处理系统,新增冷库容量2.6万吨,冷库总容量突破10万吨,冷藏保鲜处理能力达20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量138万吨,总产值37.8亿元,分别增长9.7%、2.1%,尤其是一批国内外知名饲料企业投资加盟,提升了海南省饲料工业整体水

平,美国艾格菲、广东恒兴、四川新希望等投入3.6亿元[8]。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农产品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加大,新增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万亩,供港农产品基地20万亩,认定297个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优质绿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抽样数量及检测合格率逐步上升。2009年1~9月份,全省各级流动服务站共抽检瓜果菜样品53938个,比08年全年抽检总数多近4倍,平均合格率达到97.16%,比08年的平均合格率提高0.76个百分点,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8]。

(四)农产品出岛出口大幅增长

2006年瓜果菜出岛总量371.6万吨,比2003年增长39.55%,其中瓜菜230.6万吨,水果141万吨,分别增长29.15%和36.99%。生猪出岛38万头,文昌鸡出岛量2000万只,其中出口港澳市场31万只,创汇1643万港元。2007年农产品出岛出口快速增长,瓜果菜出岛449万吨,增长21%。生猪出岛76万头,实现由进岛转为出岛的历史性突破。文昌鸡供港350万只,增长10倍以上。2008年,瓜果菜出岛470万吨,拉动100亿元收购资金、100万人次的进出岛。肉产品实现从岛外调入到出岛出口的历史性突破,由1999年前从省外调进生猪120万头到

2008年出岛出口120万头。水产品出口不断扩大,近三年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2008年海南口岸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9.8%,高出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增速30个百分点[5-6]。2009年半年,瓜果菜出岛432.5万吨,同比增长11.4%;产值131.1亿元,增长14.8%,其中瓜菜出岛243.9万吨,增长11.6%;水果出岛188.4万吨,增长11.2%。瓜菜、水果平均收购价分别达2.9元/公斤、3.2元/公斤,分别增长3%、4%。香蕉平均收购价达2.8元/公斤,增长16.5%,创历年最好水平[18]。

(五) 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流动站,农民节本增效有保障

海南省农业厅经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了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于2007年10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首批流动服务站16个,第二批5个。近两年来通过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通力协作,精心组织,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较好成效。为了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更好的服务农民。全省已组建了21个流动服务站,每个站配备了流动服务车,车上装备了土壤快速检测仪、GPS定位仪、手提电脑等先进设备,可准确确定采样的地理位置,快速检测土壤中养分,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储存、传递检测数据,每部车每天可检测50个土样,可为40-50个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服务,21个流动服务站全年至少检测2万个土样,测土面积200万亩,为1.5~2万农户提供快捷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的建立和运行,将把测土配方服务工作从化验室直接延伸到田间地头,极大地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16]。

(六) 农村沼气建设点亮了农业循环经济

到2009年12月份为止,全省累计使用沼气农户将达31.2万户(含集中供气农户2.8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29.7%,占全省宜建沼气农户的48%。累计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724处,总容积13.74万M3,累计集中供气农户达2.8万户;建设省、市县、乡镇、村四级沼气服务网络1199个站(点)。农村户用沼气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形成年生产沼气能力达28578万M3(折合标准煤20.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4.2万吨;沼液沼渣可供12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用肥。实现以气代柴,按户年均节柴5.4吨计,全省31.2万农户使用沼气,年可节柴168.48万吨,相当于312万亩林木年生长量。按每个沼气用户年节支增收2500元计,全省沼气用户形成年节支增收达7.8亿元。海南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得到国家农业部和发改委的充分肯定,得到广大用户的普遍赞扬,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17]。

(七)无疫区建设加快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有效收入

据统计,2007年全省养猪业和养禽业的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51%、58 %,与2001年比较,分别提高了1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300多家,年出栏肉禽10万只以上的规模化养禽场达3000多家。全省畜牧龙头企业有26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6家、市县级5家。

全省获得认可的畜牧品牌1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9个、市县级1个。全省畜禽产品认证有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农产品2个[19]。

无疫区建设在农民增产增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5%,占农民家庭收入34%,与2001年比较,家庭牧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总收入比重提高了14.54个百分。显然,畜牧业在农民增产增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海南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19]。

(八)发展设施农业 实现丰产增收

海南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农民及企业发展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采取多项优惠政策,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并把喷滴灌设施农业列入农机具购置补贴目录,拉动和引导农民、企业投入;推广微灌、滴灌和喷灌带设施种植面积约30万亩,其中香蕉园推广面积约20万亩,以喷灌带为主;荔枝园、芒果园、木瓜园、龙眼园、绿橙园等也部分推广喷滴灌设施,部分果园实行水肥一体化生产,具有节水、节肥和增产的效果;推广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约80万亩,其中冬季瓜菜推广面积约70万亩,地膜覆盖作物年均增产约10%—20%;采用塑盘育苗种植的冬季瓜菜面积约100万亩,提高了成活率,增产10%左右[14]。

(九)建设太阳能灭虫器示范基地成效显著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海南省农业厅顺应生态建省、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打造品牌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力抓太阳能植保新技术为主体的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工作,积极筹措资金,推广应用太阳能灭虫器2000余台,在海口、澄迈、琼中、万宁、儋州、琼海、三亚、临高、文昌、东方、定安等12各市县建立42个示范区,防控水稻、瓜菜和热带水果等害虫,防控面积3.16万亩,在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成效显著,并深受广大农民的广泛赞扬。据统计,通过2年的示范推广,全省应用太阳能植保新技术面积达26万亩次,预计挽回农作物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节省防治成本2660万元,尤其重要的是,平均每亩减少用药2–3次,减少有机磷农药使用量60%以上,使示范基地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15]。

三、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各级政府应强化质量重于数量的理念,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建议市县尽快成立相应的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明确职能和事权,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对农业生产、流通全程监管。一是加强产地环境管理。重点解决

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把全省农资经销企业纳入监管范围,建立农资监管信息库,严格记录农药、兽药、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购进和销售。三是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在全省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重点建设一批以田头冷库为主的固定农产品收购点,配备质量安全检测设备,抓住田头批发环节,既可有效把住进入市场农产品质量关,又可追溯到产地和生产者。四是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进一步健全疫情监测、动物免疫、卫生检疫、执法监督和人工屏障体系,建设覆盖码头、规模养殖场、重点乡镇、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质量监控网络。加强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建立植物病虫害监控可视系统,建立植物流动医院,开展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

(二)发挥传统农业优势,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高投入、高科技含量和高回报。因此,现代农业并不仅指高水平的设施农业,而是泛指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一种综合性概念。根据其内涵和我省的农业生产实际,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农业、庄园农业、生态农业等。各地应根据生产与经济条件,有重点地选择发展。尤其是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找准传统农业与现代设施农业的结合点。(2)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土洋结合。(3)管理技术要与现代农业设施相适应。(4)现阶段我省

应重点推广的内容:腹膜节水滴(喷)灌技术;简易大棚栽培技术;穴盘育苗技术;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等[10]。

(三)创新机制加快推进海南特色现代农业进程

紧紧围绕构建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积极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海南特色现代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海南现代热带园艺业、现代南繁育种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水产业和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等热带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为此,要加快建立三种制度: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地产权制度;培育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建立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制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必须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海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构建新型农业科研体系,提高科研水平;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实施以人为本战略,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性,积极推进海南城镇化进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充分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2][13]。

(四)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民众的生态农业意识

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尚浅。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一是运用现代化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生态农业,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生态农产品的健康性和优越性,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认知度,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将生态农业作为对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以生态农业的原理为指导,引导农民采用生态优化组合技术,实施生态型种养模式,延长物质转化和利用关系,使之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良好生态系统[3]。

四、生态农业近期发展思路

今后要以出岛出口和直接进超市进宾馆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品牌农业,把海南建成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推进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5]。

(一)发展精致瓜果菜,建设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集中建设100个规模特色农产品基地,重点建设36个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24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0个农产品供港出口基地。建设100座田头冷库,加快发展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的现代设施农业。

(二)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全国“无疫区”

认真做好“无疫区”工作,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兽医、动物卫生监督、疫情报告、屏障、法律等六大体系,打造全国最大“无疫区”品牌。加快建设10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畜禽良种场,扩大生猪、文昌鸡加工出岛出口,大幅度提高畜牧业比重。扶持罗牛山、温氏等一批畜牧龙头企业做好“产地注册场”和出口企业备案,扩大畜产品出口出岛。力争生猪出岛150万头。运作好海荷肉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大海南和牛示范点,打造海南畜牧新品牌。加快饲料工业发展,加强饲料质量监管,创新饲料工作机制,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三)做大做强制种业,建设海南国家南繁育种基地

制定实施南繁发展规划,策划建设20万亩南繁育种基地和4万亩核心试验田建设,加强南繁公共服务平台和高标准基地建设,加强南繁检疫和转基因管理,保障南繁安全。争取投入,加快乐东、三亚、陵水、临高等基地建设,力争制种面积达到15万亩。完成农作物种子南繁荔枝沟基地项目二期工程,动工建设南繁种子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南繁检疫和转基因管理。支持做大做强南繁科学院,编制争取南繁公共研发等平台项目

(四)发展热作和林业,建设全国最大的热作生产基地

培育发展橡胶、椰子、槟榔、胡椒等一批热作龙头企业,扶持发展热作精深加工。加快发展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林业建设,大力发展热带花卉产业,在中部地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山区特色经济。

(五)加快发展水产业,建设全国海洋渔业基地

推进水产养殖逐步向海水养殖及外海深海捕捞为主转变,以扩大精品水产业为重点,推进罗非鱼、对虾、鲍鱼等水产健康养殖。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出口基地,扶持发展远洋渔业,推动休闲渔业发展。

(六)加快发展冬季特色瓜果菜,提高优质瓜果菜比重。

实施瓜菜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力争全省冬季瓜菜面积230万亩、产量340万吨。加强37个大田洋瓜菜生产监管,推广瓜菜塑盘、营养袋育苗面积100万亩。加快发展中部山区冬季瓜菜生产。推广水果套袋、香蕉无落地采收技术,提高大宗水果的品质,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珍稀水果。加强瓜果菜分拣、包装、贮运等产后处理系统建设,争取优质瓜果菜占出岛总量的70%

以上。

(七)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拓展农业观光休闲职能,研究制定全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把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作为休闲农业的开发重点,创建100个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策划开发休闲农业产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加盟开发,拓展休闲农业发展空间。

(八) 建立规模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标准化。

实施基地规模化是促进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抓手,是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基地。制定出口基地奖励办法,支持企业做好出口基地备案认证,建成一批供港瓜菜基地和畜禽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标准化和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要围绕大宗特色农产品,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标准,规范生产过程,开展全程质量控制,建立基地生产档案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开展创高产活动,重点创建17个万亩以上田洋和陵水英州、乐东佛罗、三亚凤凰等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20个节水示范基地,力争节水2亿立方米[5]。

参考文献

[1]罗声明,丁 萍,关于海南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7(5):134-137.

[2]陈 芳.闽北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3):35-37.

[3]秦计伟.生态农业发展对策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329,332.

[4]高 扬。榆林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5] 海南省农业厅.2008年海南农业情况. 海南农业信息网(http://)2009-7-1.

[6] 海南省农业厅.2007年海南农业情况. 海南农业信息网

(http://)200-10-29.

[7] 海南省农业厅.海南农业概况. 海南农业信息网(http://)2007-11-15.

[8]肖 杰.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农业情况通报2009年第1期(总87期). 海南农业信息网(http://)2009-1-20.

[9] 海南省农业厅. 农业情况通报2009年第5期(总91期). 海南农业信息网(http://)2009-3-26.

[10]肖 杰. 在海南省无疫区国家评估验

收反馈会上的讲话. 农业情况通报2009年第49期(总135期). 海南农业信息网(http://)2009-12-7.

[11] 肖日新. 海南热带高效农业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C]. 热带现代农业建言献策论文集.海南省农业厅。2007年10月

[12]欧阳欢.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

报.2009-11:101-102.

[13]奚 磊.元谋县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14]陈发卿. 海南发展发展设施农业 实现丰产增收[N].经济日报,2009-12-25(1).

[15]张曼丽.海南省农业厅建设太阳能灭虫器示范基地成效显著。海南农业信息网(http://)2009-9-23.

[16]海南省农业厅.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站 农民节本增效有保障. 农业情况通报2009年第38期(总124期). 海南农业信息网(http://)2009-11-16.

[17]海南省农业厅. 海南省农业厅发放今年第二批新增农村沼气项目设备. 海南农业信息网(http://)2009-12-23.

[18]海南省农业厅. 促销力度大 瓜果菜出岛量效益均创历史新高.海南农业信

息网(http://)2009-7-27.

[19]朱清敏.无疫区建设促进海南畜牧业发展. 海南农业信息网(http://)2008-12-31.

第三篇: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建设重点地区。是广西资源

优势和区位优势产业。速生桉树作为广西的主要林浆纸原料在广西区大面积、大量种植,而速生桉树这一外来树种的大量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就大面积种植速生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广西林浆纸一体化速生按树林生态环境

广西地处我国北热带地区,为桉树适生区,有良好的林业产业发展条件,然而,大面积地种植桉树人工林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从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广西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们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林浆纸一体化就是打破过去我国林纸分离的传统管理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造纸企业为主体、通过资本纽带和经济利益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建设造纸企业和原料林基地。发展林纸一体化的大公司、大集团,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产业化新格局,以提高我国造纸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充分利用广西的资源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雨量充沛,温和的气候适宜河流丘陵众多的地理环境很适宜于多种植物纤维原料的快速生长,光热、水电等能源十分富足。我区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全区商品林面积80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53%(不含灌木林),针叶木、阔叶木品种繁多,特别对于发展速生丰产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我区现有各种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30万公顷,更多的速生丰产林建设也正在按计划稳步进行中。发展木浆造纸,我区大有潜力可为。

(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升市场竞争力

企业自办造纸原料林基地,实行林纸一体化经营,符合当前国家对造纸工业 1

实施根本性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不仅可以缓解浆材供需矛盾,有利于调节浆材市场,调控浆材市场价格,做到浆材定时、定量、定向地持续稳定供应,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而且还有利于浆材供应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达到减少浆材库存、过段费用及提高浆材新鲜度,对改善纸浆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并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实现定向培育,形成以原料、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的一个完整产业链,实现企业造纸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趁势,并以此带动我省造纸原料林基地产业化的发展。一方面保护了天然林和区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解决了造纸工业发展所需的浆材原料问题,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林业部门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存在的资金困难,实现优势互补,最终使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林纸产业步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轨道,对推进我省造纸工业现化化和造纸原料林基地产化进程,实现林纸一体化总体目标和林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收入和就业机会

我区种植速丰林效果好,一是产量高,桉树每公顷出材90~135m3;二是轮伐周期短,桉树主伐年龄6年,并且伐后还可萌芽经营1~2代,其产量亦不亚于苗木造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据自治区林业局专家介绍,种植速丰林成本低、管理粗放、技术易掌握、经济效益好,每亩投资约400元,与种植果树每亩上千元甚至

五、六千元的投资相比要少得多,基本上只有前期一次性投入;仅有定植、施肥几个关键环节,其技术易掌握;按每公顷产木材90 m

3、市场单价280元计算,每公顷至少可获纯利1.5万元。

二、 桉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面积营造桉树林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桉树林地持续发展问题,桉树纯林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土壤侵蚀的问题,森林病虫害的问题和环境污染等,只有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才能保证广西林业和经济的可持发展

(一)、桉树纯林结构单一,生态稳定性差

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不如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短轮伐期的速生林会存在一定的生态隐患。营造大面积的纸浆用材林基地,容易出现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

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多数研究认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是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特别是短轮伐期人工林,常使土壤肥力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幼龄林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比老龄林高,树冠生物量与干材生物量的比例亦随年龄变化而增大。轮伐期短,意味着采伐取走物质中边材比例大,树冠生物量也大。据估计,将桉树在轮伐期由57年缩短到18年时,每单位木材取走的P数量增加70%,桉树7年生时便开始形成心材,此后木材中高达90%的养分贮存在边材和韧皮部可移动的鞘中,所以7年生以上的树木,边材相对较少,单位体积的养分含量逐渐下降,因此林木生长年限越长,砍伐时从林地移走的养分就相对越少。而广西速生桉林的采伐周期为五年,所以对地力消耗很大,使土壤肥力下降。

(二)、生物多样性的减弱

造林树种单一大大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持,即人工林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失衡。由于人工林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减少,其生态稳定性降低,以致对某些病害、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动物和微生物,人工林的特殊群落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林下生态环境,由于凋落物成分和林下植被的减少,其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减少,反过来影响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的组成和数量的变化影响到营养元素循环中的凋落物分解过程,从而对营养元素生物再循环产生深刻影响。

(三)、加剧土壤侵蚀

桉树林过度消耗水分,减少生物多样性使林地雨水通透量和径流量达到很高水平(降水量的75%--90%),这意味着林地土壤流失的可能性大,同时桉树林地土壤不易湿润性和疏水性导致土壤流失加剧。土壤是养分的载体,土壤泥沙的流失必然引起养分的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

(四)、不合理的种植和经营模式的影响

在我国90年代中期以前的桉树种植过程中采用①全垦整地。以前桉树种植时主要选择平地或缓坡地,然后进行机耕,有时进行2次机耕。机耕破坏了原有的土壤剖面结构,减少了地表的凋落物和林下植物覆盖,导致土壤水分向下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和养分流失严重,林分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果降低。

根据我们在阳西的监测,全垦后第一年土壤流失量为13吨/公顷·年左右。②全树收获和早期种植的桉树品种不利于土壤肥力维持。早期种植的窿缘桉和柠檬桉凋落物少。不利于养分循环。同时,一般都进行全树收获,除砍伐木材外,还收获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这样的收获方式加大了养分流出生态系统的数量,必须进行人工施肥进行补充。③施肥少和不能平衡施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早期种植桉树时,很少施肥,即使有施肥,也是施一次基肥。施肥时,只施含N、P、K的复合肥。由于机耕整地养分流失多和全树收获养分损失多,少量补充不能形成养分在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地力衰退。部分地区由于缺少微量元素,长期得不到补充,造成地力衰退。

三、速生桉树林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面对广西全力打造全国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战略和速生桉树林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我们只有采用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使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和保护生态环境完全得到协调发展。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纸和林一体化管理,注重规模效应,集团化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首先要合理的规划、合理的分配有限的林地资源,政府的职能和管理上实现统一,建立林浆纸一体化办公室,实现林纸一体化统一管理,在具体的操作上减去一些不必要的交叉环节。建设广西林浆纸一体化,实现林、纸统一管理,一定要做到责有所托,任有所务。同时国内企业不要互相残杀,要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强强联合实现集团化发展。

(二)、采用科学生态型种植和经营模式

根据桉树适生环境,切实合理地规划林种的搭配,使桉树人工林既不过于集中,又有2个以上的树种更新轮作,并考虑营造一定比例的桉树与其它树种的混交林,不采用全树收获,使砍伐后养分归还量增加,这样可增加林地土壤肥力,使林地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形成生物群落互相制约的食物链,提高森林的自我调控能力,增强森林自身抗御病虫害能力,做到结构合理,永续作业。

(三)、合理施肥减轻环境污染

采用按树专用肥,把基肥和追肥分开,按桉树养分需求特点基本做到平衡施肥。施肥采取挖沟施肥、坑内施肥,施肥后立即覆土的方法,避免肥料裸露于地

表、被雨水冲刷进入到水体中,这方法可有效防止施肥对环境造成污染。在病虫害防治时,选择使用生物药剂或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农药,对水源和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四)、加强政府,企业和有关科研院所合作

原料基地建设最难以确定的是大面积栽植桉树的长期生态效应,从防患的角度考虑,建议企业与开展对桉树人工林生态定位的研究,收集各种影响生态环境、土地退化的基础数据,以便更有针对性的采取更为合理的营林措施。

第四篇: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进程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城市问题纷至沓来。严峻的城市环境现状迫使人们反思以往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理念。城市人在不愿放弃城市便利舒适生活的同时,又希望拥有乡村宁静恬淡的生活。人们的这种意识,可以认为是生态城市思想的萌芽和原始动力。这种思想是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逐步形成的。到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城市的理念理论体系被正式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当前,世界上普遍认为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最优途径,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新的聚居模式。

1、中国生态聚居思想的发展历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哲学家和思想家关心的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我国古代一般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称为“天人关系”。《易经》的作者提出了“天人合一”、“物我齐一”的自然观,赋予“天”以“人道”,即“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这种观点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既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与自然建立起和谐发展的关系,这就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原则。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也相当早,是世界公认的城市发源地之一。我国城市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约在春秋之际,中国就基本上具有了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在古代风水学中普遍涉及的“天人合一,负阴抱阳,坐南朝北,背山面水”,以及合理布局土地等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古朴的自然生态观的体现。这一模式影响着我国几千年来城市建设发展的生态模式,支配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应用。这些思想虽然有些观点也包含了一些封建的因素在内,而且也没有形成系统,但在本质上,这些古朴的观点还是体现了生态价值理论的,很多地方是值得借鉴的,它对我国古代和近代城市建设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它也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我们的前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近代,我国在20世纪初在生态城市思想与实践上落后于西方国家。其后,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停滞不前后,我国现代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开始追踪国际的先

进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这方面我国取得了迅猛跃进。到90年代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相对完整的城市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

在学术、政策上,1972年我国参加了MAB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并当选为理事国;1978年我国建立了MAB研究委员会;1979年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1982年,在首届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座谈会上,提出了“重视城市问题,发展城市科学”的重要思想,并把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列人1983—1985年的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被认为是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1986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进行试点工作,这可以认为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次具体实践。1988年生态城市领域的著名专家王如松教授出版了《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一书,对生态城市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19%年王如松、欧阳志云的《天人合一:山水城市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一书从战略高度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实践中,在江西宜春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试点之后,我国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又先后分四批开展15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生态省2个,生态地、市16个,生态县(市)l29个,其他7个。1996年,威海市提出了“不求规模,但求精美”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并实践于“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活质量文明化”,的总体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中。新世纪以来,上海、广州、厦门、宁波、哈尔滨、扬州、常州、成都、张家港、秦皇岛、唐山、襄樊、十堰、日照等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贵州、山东、吉林、安徽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其中,中德两国开展的“扬州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合作研究就是一例。最近,在2006年4月,建设部筹划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人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在2006年8月7日,国务院在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些都表达了我国人民对建设新型生态城市的美好向往。建设生态城市,将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2、西方国家的生态城市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

西方的生态城市思想的出现晚于中国,不过其生态城市的思想极其丰富,也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到16世纪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都寄托着人类对自身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理想

型城市的向往。古罗马建筑师威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总结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城市建设经验,主张应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考虑城市的选址、形态和布局等。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在城市用地的选择上也体现了结合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的思想。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的建城思想也反映出朴素的生态意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阿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主张从实际需要出发实现城市的合理布局。美洲的印第安人村落的建设也反映了朴素的生态城市的思想。

而早期“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与城市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变化紧密相关。十八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宜布了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工业成为城市社会的中心,人类居住区在迅速发展,同时工业革命业带来了很多以前没有的问题。过快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建立在掠夺式的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威胁到地球上各种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

19世纪以来,针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生态问题,西方国家一些学者相继提出“生态城市”的观点和相关研究。1820年欧文提出了“花园城’,的概念,倡导花园城镇运动;1898年霍华德在

《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在其“自然、低密度”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出现了一批早期的花园城市。他的思想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有相似之处,本质上是对一种美好的人类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德国人韦伯的《城市发展》,英国人吴温的《过分拥挤的城市》等,也都是该领域很有影响的论著。20世纪初期,英国生物学家盖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1915)中,把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城市规划与建设,为研究生态城市奠定了理论基础。1916年,美国人帕克在其《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几点建议》一书中,将支配自然界生物群落的某些规律,如竞争、共生、演替等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开创了城市环境生态研究的新领域。1933年,《雅典宪章》规定“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人类居住、工作、游憩、交流四大活动功能的正常进行”,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城市有机综合体的思想。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卡森的《寂静的春天》(1962)、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1972)、丹尼斯·米都斯等的《只有一个地球》(1972)为代表的著作中,较为系统形象地阐述了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对世界城市化、工业化与全球环境恶化的担优,更加激起了人们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兴趣,生态城市研究也进人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

及至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MAB第11项计划),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生态学理论的

广泛应用与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落的规划建设与研究。“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并且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城市的研究方法也不断更新。

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伯克莱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

(International Eco-city Conference),与会的12个国家700多名专家学者就如何根据生态学原则建设城市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其中包括伯克莱生态城计划、旧金山绿色城计划、丹麦生态村计划等,内容涉及城市、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各个方面,并草拟了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十条计划。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阿德雷德举办了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学术研讨会。大会就生态城市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政策进行了深入具体地探讨,并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同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也举办了未来生态城市全球最高论坛。1996年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举行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Rebuilding Program)”。1997年在德国莱比锡召开的国际城市生态学术研讨会也将生态城市作为主要议题之一。同年国际现代建筑学会组织通过了关于“生态城市”的宪章,提出了通过城市规划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此后,有关探讨“生态城市”的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政策的书籍、会议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出来,生态城市的研究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

生态城市实际建设也逐步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热点,很多世界著名的城市先后开展了这方面实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一般都有明确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都比较重视实际效果和公众参与。国外的生态城市规划在确定整体目标外,会在一定的时期内集中力量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城市在生态城市在建设的初期可能并没有考虑朝着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只是从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出发的,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市,是从解决交通问题人手进行系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些城市规划年限较长,如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市参照“影子规划”方式,其设计时间跨度将近300年。

总的来看,现阶段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特点可大致概括为:(l)制定明确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2)强调资源的再利用、生活消耗减量和垃圾循环利用的3R原则;(3)促进地方社区的公众参与,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

3、我国生态城市可行的发展方向及具体对策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是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发达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经济、政策上支持不足,成功的经验也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在一段时间内,过于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功能结构单一化,生态基础差,这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增加了不少难度。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只有在工业化城市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和信息化,并尽量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来进行改进和建设。当前,我们所追求的生态城市不仅是“天蓝、水清、地绿”这些形态上和形象上的目标,还应是城市生态功能的健全,以及这些功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良性的生态机制,使城市的生态形象和生态功能统一起来,协调一致,从而使城市真正走上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投人大量的政策、社会、经济、科技、经济和公众的参与等。我国目前的远期规划年限一般在20—30年左右,而这种全面深人的规划在20—30年内往往难以实现,会出现铺的摊子过大,效果差,造成急功近利的现象,最终会导致规划目标不能全部实现。

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可行的对策主要有:

1.优先利用城市周围先天的自然环境。对城市周边区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加以改善和合理利用。开辟城市生态走廊,加强对城市地区自然和生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及生态预留地。新规划的城市应预留出一定比例的空地用于绿化,老城市应结合城市危改工程等,预留出一部分区域用于绿化,对于有历史文脉的遗址或建筑应加以保护,开发时可以适当加以结合。

3.推进生态节能住宅区建设。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对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有驱动作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及其周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建议新建普通住宅区绿地比例不应低于35%,高档住宅区不应低于50%。

4.城市中的工厂要实现清洁生产,逐步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只有达标后才允许排放,各类垃圾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安全从城市运出。鼓励工商业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可持续的时常、工艺与方法,开发、销售生态产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5.要尽量使用清洁能源,逐渐改变我国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城市活动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

6.合理规划卫星城镇,控制大城市规模。我国目前很多城市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小城镇是比较明智的策略。小城镇在规划时要注意生态绿化工程和绿化设计和养护,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和高水平施工相结合。

7.编制和修订科学可行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和改进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随着人们对生态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尽可能与我国的国情相符合。规划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8.加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力度。公众参与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支持生态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保证。

当前,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相比较,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尚在探索之中,需要多学科专家的积极参与,并力求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我国城市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之路,必须坚持高标准的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高起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这也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编辑:admin 时间:2011-1-31 21:19:0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根本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始终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此,应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大力开发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一方面,加强节能、低碳、环保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制定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科技规划,加强领导和指导,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组织科研力量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特别是要根据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和循环利用技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另一方面,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引导企业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装备。抓住落后产能相对集中的重点行业,依法坚决淘汰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企业,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注重总结推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

促进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能源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性质,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布局。比如,建立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工业经济,建立在土地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农业经济,建立在太阳能、氢能等资源基础上的经济是生态经济。从能源资源的视角来看,经济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不可再生、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以太阳能、氢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经济,其主要特点是资源可再生、污染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逐步实现由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经济向以太阳能、氢能为主的新型能源经济或低碳经济转变。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多。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垃圾历年累积堆存量达60多亿吨,有200多座城市饱受垃圾问题的困扰,而许多城市现在仍然采取填埋、堆肥、焚烧等不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垃圾。这不仅严重浪费可再生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应改变以往把垃圾等废物视为包袱和灾害的观念与做法,将其视为再生资源和巨大财富,通过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手段,努力防止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并充分挖掘其巨大的资源潜力,实现“二次利用”。

重视利用荒野这一宝贵资源。所谓荒野,是指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或者人工改造较少的自然环境。在传统观念中,荒野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然而,在生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荒野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价值。荒野是一种具有原生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的自然系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休闲价值、审

美价值。应进一步转变对荒野的认识,深入研究荒野资源的价值,在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荒野资源利用的方式,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荒野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四上找规律说课稿下一篇:山体爆破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