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2022-07-16

第一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浅谈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21世纪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近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在我市相继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殊荣的基础上,又吹响了向生态宜居城市进军的号角。可以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舒适居住环境,不仅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也成为决定我市竞争力和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砝码。

雾霭中,霞光初现,我们所在的城市仍在宁静和优美地沉睡。

但苏醒即将到来。

伴随着一场巨大的城市变革,张家口,这片古老的土地必定会热血沸腾,热潮涌动,如一轮红日那般喷薄而出。

2008年是伟大的一年。不仅仅是奥运会的快步走近,对于张家口人来说,更多令人期待让人欣喜且值得赞叹的伟大变化就要发生在自己身边,出现在自己眼前。

如果说“增绿添彩”,清水河

一、二期综合治理以及快速路等重大城建工程的实施,让我们嗅到了张家口向“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讯息,为我们勾勒了张家口“生态宜居”景象大致轮廓的话,那2008年,张家口的“生态宜居”则将完全从纸上走下来,挟裹着浓浓的建设热潮,以前所未有的168亿元的历史投入,实施主城区“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的惊天之笔,创造一个属于张垣人民的城建奇迹!至此,张家口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大幕全面启帷,开始向着建设北方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全力迈进。

“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工程的总体实施,将有效地融合张家口“山、水、城”三大城市要素,使“大好河山”成为张家口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经过这一系列工程建设,张家口‘山水城市’的特征将愈加明显。

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张家口市主城区正在按照以老城区为主的商业居住区、以新区为主的行政办公区、以西山为主的工业聚集区“三大板块”进行建设。目前,修河蓄水,穿城而过的清水河已经完成两期工程,总长20公里的河道年内将全部完工蓄水;扩城上山,全长34公里环城快速路今年将全线通车,将有力拉动快速路两侧的城市开发;中心南移,将实现以行政办公为主的新兴城市中心;工业外迁,在建的三个工业聚集区已经形成90平方公里的工业发展平台,既定激励政策结合企业技改扩模工程实施,正促使着城区老企业和新上企业向西山工业区聚集;以绿化市区周边荒山为主的增绿添彩工程,正在建设着10个景区、40个生态公园。

城市建设就像一枚硬币,一面是现在,一面是过去。目前,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是一方面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一方面高度重视城市文化根脉的传承和保护。绝不能在城市建设中把历史的重要的文化遗存毁灭。一个城市文化的积淀能反映其未来发展的空间,而许多大的投资商往往对此十分看重,这对于增加城市的吸引力都是极为重要的

“城市是生产要素聚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载体,而路则是一个城市的脉。”有关部门表示,2008年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造中围绕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管理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堪称张家口历史上的大手笔。其中仅改造城市道路一项,总长就达80公里,占城市道路现有设施量的39%,将带来张家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迁。

高起点规划。今年我市对规划建设中的每条道路,每幢建筑物都要统筹考虑,形成既富个性,又和谐一致的城市景观,把特色作为城市的名片,作为城市的文化标志,将现代化建设与山水环境及文化根脉保护结合起来。

多渠道融资。我市通过采取充分利用土地开发收益、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本投资以及制定旧城改造优惠政策等措施,解决城市建设融资难题。

人性化拆迁。为确保回迁到位,我市在严格执行拆迁政策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浅山区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并及时兑现安置资金,调动拆迁居民的积极性。规范化管理。今年我市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严格建设标准,并积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使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将科学安排,精心施工,尽最大可能做到少扰民、不扰民,确保交通道路通畅,确保不发生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2008年我市还继续加大了城市绿化、亮化、住房、公交以及公厕等民心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继续实施“增绿添彩”工程,再启动11.5万亩周边荒山绿化工程,对市府西大街、清水河、盛华东西大街等实施两侧绿地、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并做好城市快速路、张宣公路、五一大街等配套绿化工程,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在中心城区新建3到5块规模绿地,完成加密种植树木100万株丛,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重点实施“1122”工程,即:完善一条滨河街景亮化(从清水桥起延伸两岸夜景建设至建设桥),改造一条道路照明(对西坝岗路亮化设施进行改造),改造二十条小街巷路灯,亮化二十座高层建筑,力争使城市的夜景更亮更美。

居继续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全年竣工住宅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及拆迁安置住房80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8万平方米,重点解决拆迁安置户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高新区纬四路停车场要具备开工条件;盛华西大街公交停车场、水母宫公交停车场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购置64部公交车,用于开通新线和更新车辆;配合“三纵十横”道路改造工程,谋划中心城区公交小环线思路,使中心城区公交路网结构更加合理。

继续加大了公共厕所的改造力度,进一步缓解市民入厕难问题。

2008年,张家口市计划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68亿元。其中,主城区的建设投资将达到95亿元。在主城区,该市年内将重点实施“三纵、十横、十四路、三十二条小街巷,一河、三桥、十二立交,一门、三网、十游园”建设和改造工程,拆迁面积将达到300万平米。列为“一河”的清水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将对商务桥至京包铁路桥、大境门至清水桥全长7.4公里的河道进行治理,共建设橡胶坝11道,并根据景观要求进行绿化、岸墙加固及河滩整理和生态修复,工程计划总投资10.45亿元。年内95亿元城建投资完成后,张家口市快速路环内1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架构即告形成。

首先,城市建设发展本身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好了,不仅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使城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其次,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要求,为了落实好这一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主城区进行大动作改造和扩建;三是满足广大市民的期盼,我市广大市民盼望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好的居住空间,在改革开放30年,我们加大城市的改造,是理所当然的,是张家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实现张家口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才能够真正安居乐业。生态宜居不仅要有诸如环境、收入、社会治安、人与人和谐相处等等条件,还要有好的的商务条件,让人们感觉在这个城市里办事方便、快捷、省事,感到这个城市适于发展,感到这个城市充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市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使宜居条件更好;通过改善环境,使宜居环境更温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使商务成本更低廉„„可能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加快城市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

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制度化、法制化。一是必须理顺市、区的关系。按照“职责与事权相统一”和“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原则,深化城

市管理体制,立足于属地管理,进一步明确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和事权,理顺市、区、街在城市管理中的关系,市对区进行业务指导,区是市的助手。二是必须理顺条与块的关系。要赋予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在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维护辖区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同时,在明责分权,给予区、街更大的责任和职权的前提下,实行“费随事转”、“条随块转”的经费拨付办法,加大投入,拨足经费,充分调动区、街管理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实现由突击型到长效型、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长效管理,必须从被动迎检和突击型、运动式的环境整治转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并由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的徘徊转向注重打造精品、塑造形象的高级阶段的管理。

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一是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是我们一贯遵循的工作方针,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巨大作用,要通过办好文明市民学校,使大家认识到“漯河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等简单的道理,从而促其从思想上、行动上做一个热爱城市的好市民,变职能部门的“独角戏”为全体市民的“大合唱”。其次要树立“群众至上”的观点,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城市管理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在工作中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如组织万人治脏、万人护绿等“全民动手日”活动;在居民区推行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发动市民自己动手改善和维护工作、生活环境。逐步培养市民自我规范、参与管理的良好习惯,形成共同遵守城市公共卫生秩序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媒体曝光等,对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

增强经营理念,建立高效运转的投入机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分步骤、有计划地建立政府引导、业主投资、社会主导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机制。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转变过去“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不办事”等传统观念,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大胆创新,改革体制,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积极推行BOT(建设—经营—转让或移交)、TOT(转让—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模式,稳步推进我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第二篇: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中国城市发展网>> 城市发展 >> 城市建设 >> 内容阅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 炜 来源:网络搜集 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1、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前提。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一是强化规划的前瞻性。要充分认识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将生态宜居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认真处理好生态需求与经济需求、产业调整与环境保护、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等关系问题,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更强。二是强化规划的针对性。要强化规划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加减法”,使规划更加有的放矢。如2001年,扬州编制的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控制性详规,就应该花大力气抓好落实。三是强化规划的制度性。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制度,进一步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形成由著名规划专家领衔、规划部门配合的规划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拓宽规划思路,提高设计水平。

2、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基础。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意义,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要求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使公众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二是必须坚持开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试点工作。以规划环评推动战略环评,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三是必须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绿化是体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在目前市区绿化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0平方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3、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重点。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一是要形成合理的城市开发体系。主要是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持扬州城市的历史底蕴。二是要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等城市要素的短板问题。三是要重视交通畅通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扬州道路交通可能面临的爆炸式发展。

4、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核心。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主要针对城市近郊的农业发展,除了要增加对农业投入,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培育和种植,增加对城市的供应。二是要对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筛选。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高科技产业,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业。对已有的工业项目要认真抓好环保工作,一定要吸取今年无锡太湖蓝藻爆发的教训,切不可做透支式发展。三是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金融、物流、会展、贸易、信息、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

5、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根本。要想使居民安居乐业,首先,在安居方面,应通过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达到“居者有其屋”。一是进一步完善“四房”体系,平抑房价。加大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双特困”家庭廉租房问题。二是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特别要解决消费者和房地产商之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取缔虚假宣传、炒作房价、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正义秩序。其次,在就业方面,通过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

业政策,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

6、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保证。社会保障主要意义在于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兜底”。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人员。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打造“平安扬州”。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求。要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的防控能力,提高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处置能力,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使防范措施前置,防线前移,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生态宜居城市有无量化标准的问题。目前关于到底什么样的城市叫生态宜居城市还没有一个定论,但关于宜居城市,今年5月30号建设部刚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于这个标准大家议论很多,赞成者多,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诚然用一种标准来检测本市的宜居质量是否提高,以改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怕就怕简单的利用这种标准进行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就会导致各个城市不顾自己条件,甚至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城市建设标准,造成很大浪费,甚至造成城市的“千城一面”。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应慎重对待量化标准。

2、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软环境建设的问题。因为城市的“可见”因素(如交通、环境等)比较直观,所以城市管理者们也比较热衷于对其进行建设和宣传。事实上,诸如经济自由度、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机构的态度等这些城市“不可见”的软环境,某种意义上要远比硬件更能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由于过于偏重经济建设而忽视环境问题,我国不少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宜居”现象。要想消除“不宜居”因素,创建舒适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必须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人文关怀的问题。一个城市要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人文生态”:即居住在城市中的不同群体,同在一片阳光下,是不是都能感受到城市赐予的同样恩泽。如果城市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对不同群体存在着不平等之处,就必然会给市民带来心灵感受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价值方面上的不平等,比经济上的不平等,更容易给有着丰富情感的当代市民带来心灵伤害。因此,要让我们的城市在文化反思和自省中,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培育出全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只有这样,一个城市才能真正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4、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连续性问题。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可以建设完成的,就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来看,关于城市建设一任领导换一个思路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以政绩为主导的官员评价模式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这样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来说是存在不利因素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当政者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真正站在老百姓一边,以发展的眼光和视角来进行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切切实实做一些符合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要求、维护群众利益的事情,只有这样生态宜居城市的建

设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宜居城市。

(作者单位:民建扬州市委、扬州市国税局)

第三篇:树立健康文明观念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生态环境组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

一、牢树生态文明理念,狠抓机制建设,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作为我省第一个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创建工作,将生态市创建列为“九城同创”之首创。在生态市创建工作中,我们严格履行牵头部门职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抓好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宣传动员、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在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马莲河和蒲河综合污染指数较“十五”末分别下降了13.5%和16.3%,市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达到控制目标要求,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资源开发环境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生态文明理念基础渐牢。我们把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的理念渗透到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把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 1 -

型社会和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放在生态市创建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乡镇(村)等“绿色细胞”创建,把加强未成年人、社区居民、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作为一项重点工程,融入到全市 “十大惠民工程”和“九城同创”活动中,紧紧围绕“培育绿色文化,营造生态宜居新庆阳”主题,不断增强居民环保观念和意识,努力倡导“科学、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育广大群众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使我市生态宜居城市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二是重点生态工程有序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就是通过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项目,通过实施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水源保护等一系列生态民生工程,推动生态建设由被动治理向主动营造转变,实现天更蓝、水更绿、人居环境更适宜目标。近年来,我们始终围绕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定目标,下计划,促落实。自生态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实施项目投入资金314.4亿元,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绿色创建等重点生态工程有序推进。止目前,已创建并获命名的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学校10所、市级绿色学校184所,省级绿色社区10个,省级绿色单位8个,正宁县调令关森林公园被省环保厅命名为第二批“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先进单位”。全市生态市创建工作呈现出了面上全面铺开,重点基础夯实,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和民生工程力度加大、污染减排工作步伐明显加快、循环经济和生态农

业进一步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和旅游民生工程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三是各项农村生态举措务实推进。我们坚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推广清洁生产工艺作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抓好工作落实。止目前,全市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乡镇58个、生态村200个。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15个;乡镇垃圾填埋场97处,垃圾仓(屋)2930座。四是辖区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镇公厕、城市公共绿地等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达标率逐年提升,工程建设领域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新开井场钻井泥浆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了95%以上,标准化率达到100%。全市森林覆盖率、受保护面积等指数明显增加,生态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二、立足本职,把握重点,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虽然我们在生态市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在2015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我市生态市创建相关的规划、实施方案、考核办法等已通过文件、简报、及省、市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但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还够高,特别是仍有个别部门没有将此项工作真正拿在手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农民人均

纯收入等11项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这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深深体会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石,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的全力配合是我们开展创建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于下一步工作,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把社会文明、环境友好作为生态市创建工作的主基调,立足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以生态市创建助推全市文明城市建设向深入开展,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以生态县(区)创建为抓手,以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狠抓城市禁烟、禁噪、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整治和放射性物质监管,全面深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减轻城市环境压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态人居环境。二是加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绿色细胞”创建工程。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契机,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 “一池五改六配套”工程作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主要抓手,通过组织开展绿色机关、饭店、学校、社区、企业和医院等“绿色细胞”创建和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到2015年,全

市80%的乡镇和行政村达到生态乡镇、村建设标准,10%的绿色细胞达到省级以上创建标准,全市创建达标并获国家级生态市命名。三是强化区域环境噪声管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噪声污染是居民反映较为强烈的热点之一,在各种环境污染投诉中,噪声污染问题占60%以上。今年我们将把对建筑工地噪声整治作为整治重点,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审批。完善企业噪声源管理,设置噪声排放标识和档案,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并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确保各医院及时将医疗废物中心集中处置,防止二次污染。四是加快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全面实施《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综合考虑区域开发现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细化界定禁止开发、限制开发、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进一步完善全市重要(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示范典型。五是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通过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餐饮业油烟防治等专项治理,建设城市生命系统安全体系,切实加强人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境内5条河流及较大的27条支流水质,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市区和七县城区无劣Ⅴ类水体、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全市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第四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宜居”在当前生态文明加速推进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时代要求。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宜居城市建设,事关城市的发展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此,笔者对城市宜居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宜居城市的内涵

最初,宜居城市主要是关注如何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从19世纪开始,以理想都市建设和田园城市运动等为背景,追求城市舒适、便利和美观等职能成为英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宜居被更多地与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联系在一起。1996年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明确提出了“适宜居住的人类住区”,并认为,宜居的人类住区的条件前提就是行之有效的民主,即要使参与过程、公众参与和能力建设机制制度化”。“大温哥华地区100年远景规划”提出了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原则为公平、尊严、易接近性、欢愉性、参与性和权力赋予性等,指出“宜居城市是一个能够满足所有居民的生理、社会好心理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居民自身发展的城市系统”。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心将“宜居城市”比喻为“生命有机体”,描述不同城市要素所承担的城市功能。

国内宜居城市的研究历程是伴随着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过高追求GDP增长忽视城市生活质量等问题。宜居城市的提出成为解决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并逐渐得到各界重视。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自此“宜居城市”的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4月19日建设部科学技术司验收通过了具有导向性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对“宜居城市”的研究是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并随着现代化过程不断深化和丰富其内容。对我县而言,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深厚、宜人居住的地方。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下,我县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生态和宜居的优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知名度至关重要。

二、

第五篇:1010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实践与对策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近年来,许多地方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生态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成为各地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作为***省28个文明古县之

一、***省首批绿色生态县之一的***,生态既是优势,又是潜力,更是希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全县上下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城市建设中的精品和亮点显著增多,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提升。

一、近年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思路

1、坚持规划设计先行。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前提。近年来,***十分重视城市的规划

设计,以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城市规模的有序发展为目标,切实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一是强化规划的前瞻性。将生态宜居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认真处理好生态需求与经济需求、产业调整与环境保护、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等关系问题,切实增强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二是强化规划的针对性。认真做好规划的专题研究,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对县城未来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设计,以法定的形式明确了县城发展框架。坚决查处,三是强化规划的制度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制度,进一步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形成由相关专家领衔、建设部门配合的规划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水平。

2、狠抓生态环境建设。搞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基础工程。近年来,为了打造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市一是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生态宜居城市的意义,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要求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使公众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二是大力开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工作。以规划环评推动战略环评,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

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坚决查处、严厉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三是全面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绿化是体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城区绿化工作,新种补种以樟树为主导的绿化树种2万余棵,新增铺城市绿地3万余平方米,使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8平方米。

3、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城市基础设施是全体城市居民的“公共物品”,是城市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提升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市一是力求形成合理的城市开发体系。主要是在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大力实施好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实现新区开发与旧城保护和改造的良性互动。保持城市的历史底蕴。二是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4200余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与此同时新建了一批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厂,基本解决了垃圾、污水治理等问题。三是高度重视交通畅通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提高城市路网等级。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

道路交通较快发展的态势。

4、提高生态产业水平。适应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把城市生态产业提高到一个较好的水平,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市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重点扶持城市近郊的农业发展,在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培训和普及的同时,制定并落实一系列优惠措施,有意识的引导农民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培育和种植,增加对城市的供应。二是对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筛选。积极实行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业。对已有的工业项目认真抓好环保措施的落实,坚决做到环保措施与项目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同时投入使用,杜绝透支式发展。三是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贸易、信息、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

5、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安居乐业是和谐城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群众利益最现实、最集中的表现。保障城市居民安居乐业,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根本所在。在安居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调控,平抑房价,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双特困”家庭廉

租房问题。二是规范市场,加强监管。取缔虚假宣传、炒作房价、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在就业方面,一是改进思路,将政策落实与改进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政策落实上做到“人人不落空”,解决好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推动创业式就业。二是大力培育为劳动力市场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居民就业渠道,提高居民就业率。三是勇于探索长效机制。力求使就业再就业工作从应急型逐步转变为持久型,从法律层面解决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关系。四是大力实施职业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培育完善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体系。

二、当前***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在近几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碰到一些情况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与城市软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因为城市交通、环境等“可见”因素非常直观,自然纳入了我们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点。但诸如经济自由度、政府工作效率、服务部门的态度等这些城市“不可见”的软环境,某种意义上要远比硬件更能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前,由于过于偏重经济建设而相对忽视软环境问题,使得不少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宜居”现象。***要想消除“不宜居”因素,创建舒适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城市软环境建设,切实放活经济发展,改善机关效能,提高政府效率。

2、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公众的认同率。一个城市要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公众认同率”:即居住在城市中的不同群体,是不是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公平与和谐。如果我们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对不同群体存在着不一样的差别,就必然会给市民带来心灵感受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方面上的不平等,比经济上的不平等,更容易给市民带来心灵伤害。因此,***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提高公众对城市的普遍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3、必须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和连续性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可以建设完成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好足够的准备。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届党委、政府领导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真正从维护

群众利益出发,以发展的眼光和视角来进行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切切实实做一些符合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要求、维护群众利益的事情,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届领导换一个思路的问题。只有这样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宜居城市。

4、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必须与强化城市管理相结合。城市管理是巩固建设成果、营造良好秩序、发挥城市功能的必要手段,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每一个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必须做到全覆盖、无缝隙,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事关居民生产生活的环境、市政、安全、信息、社区等方面的管理,把管理细化到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小巷、每一幢楼宇。必须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思考 总体来说,近年来***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有限的。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紧密围绕生态宜居城市的深刻内涵,突出强化“五大意识”:

第一,要强化生态保护和绿化意识。要继续以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建立以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空气净化等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系。要高度重视风景名胜区、城市规划区以及重要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生态保护工作,积极利用山石采空地和废弃矿区开发林地、绿地。要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根据***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做好城市绿化的研究,使我们的城市四季有绿。要优化植物种群,在积极推广本地植物的基础上,引进一批适应我市自然条件的树种,保证绿化树种的多样性。要突出抓好城区周边绿化,努力形成“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大生态、大绿化格局。要因景植绿,见缝插绿,切实搞好居住小区、道路、广场和户外休闲地绿化,为群众营造清新怡人的休闲娱乐环境。

第二,要强化水系建设意识。城市水系除了为生产生活供水排水和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外,还体现记载着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树立亲水观念,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融入水的要素,积极创造宜居的亲水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要突出加大治污工作力度,搞好泸水河、护城河等重点水域的污染治理,增强水体功

能。要强化节水意识,综合利用地表水,保护好地下水,切实运用行政手段、利益调节等办法,把节水工作做的更好。要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新护城河疏浚整治、县城防洪大堤工程建设为依托建设谋划好城市水利工程,使水系成为城市的亮点和亮丽的风景线。

第三,要强化产业布局调整优化意识。***是一个发展中的中等县份,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必须把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结合起来。要通过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使产业发展更加符合城市的规划建设,有效地防止因产业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污染等问题,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要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城区内的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集群发展。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城区周边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进行搬迁改造,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要积极推进城区“退二进三”,突出发展物流、信息、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使服务业逐步成为城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四,要强化城乡统筹意识。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是整

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科学调整镇村布局,突出发展中心镇,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以中心村镇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水、电、路等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增强小城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空间载体和硬件支撑。要逐步将镇村管理纳入城市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

第五,要强化文脉存续意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是全省28个文明古县之一,只有把文化品性展示出来,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城市的特色才能更好的凸显出来。要把培育城市文化与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工作相结合,根据***的历史风貌、文化传统和产业布局特点来确定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功能定位,切实加强对历史、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通过发掘、改造、包装,重新打造,真正体现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品味。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之中,城市布局、城市景观都要在存续地方文脉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城市文化特色。要把培育城市文化与城市旅

游业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以此带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

上一篇:生态乡镇汇报材料下一篇:水务安全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