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区建设情况汇报

2022-08-02

汇报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一项工作或者一个项目而言,汇报贯穿于任务的始终,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汇报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你明晰不同的阶段应该如何更好的撰写汇报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安置区建设情况汇报》,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安置区建设情况汇报

区文体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一、工程概况

文体中心建设工程是xx政府2011年面向社会承诺实施的十大惠民工程之一,也是推动文体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楼体改造前为xx办公场所,由于建成年代久远,老化现象严重,xxx决定对其进行整体改造,补充完善其文体活动功能。建筑物由主楼、副楼、附属设施3个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0474.95平方米。其中,主楼8层共5993.83平方米,内设办公室129间;副楼2512.48平方米,内设大小会议室5间、报告厅1间、各类办公及活动室14间;附属设施中,餐厅1013.87平方米,传达室118.12平方米,环卫公寓836.65平方米,车库445.65平方米。

二、工作推进情况

城乡建设委高度重视文体中心建设工程,xxxx年x月工程立项以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工程建设相关事宜,并委派一名副主任带领城乡建设科有关人员在xxx原址成立现场指挥部,牵头抓总搞好统筹协调。工程推进过程中,按照打造“阳光工程”相关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全程公开建设信息,得到了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周边居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保障了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全体参建人员充分发扬“五加

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扎根一线、靠前指挥、靠上协调,及时解决北

侧门头房拆迁、主体基础加固、无消防设施等影响工程进展的各类问题,确保方案设计、工程招标、材料选购、土木建设、进度控制、结算审计等关键步骤环环相扣、高效推进,保证了工程于去年x月xx日保质保量完工。

三、其他情况说明

1、具体改建情况。按照设计方案,楼体外立面整体采用浅黄、灰色调国标铝塑板装饰,内部地面大部分选用瓷砖材质,局部采用大理石材料。内墙墙面采用普通涂料粉刷。报告厅墙面全部镶贴吸音板、安装桌椅座位270个。全楼整体安装室内外24小时电子监控,增设室内消防喷淋设施,更换原楼电梯。南侧餐厅、电子监控室、消防监控室及保安工作室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了细部处理。室外高压线、配电室及热力管线全部按图纸迁移到位。对楼北侧自行车位进行了重新改建。

2、工程收尾情况。楼体内外改建装修、新安装电梯和电子监控设施已顺利通过验收,质量检验部门分别出具了验收合格证。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委托专业公司在全楼布设了消防喷头,经检测已达到消防安全标准,但由于原楼建设手续不全,固消防部门按规定不能审批出具消防安全相关验收证明。

3、交接相关事宜。我们全程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现已完成全部改造任务,按规定可以向xxx进行交接。前期我们与xx局进行了沟通,xx局现场查验了相关情况,并提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落实。其中餐厅改

造的问题,我们严格按照图纸施工,至于xx局提出的改造建议,由于工程已竣工,没有相应的变更改造图纸,出于安全考虑,我们无法进行改造施工。建议完成交接手续后,由接收单位另行设计改造。

4、拟迁入单位。文化局(馆)、图书馆、体育局、文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体协等社会体育组织、美术协会等社会文化组织。

第二篇:×区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区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区现有××个城市社区居委会,社区平均规模2200户,有社区专职干部285名。目前,全区70%的社区居委会办公活动用房面积达150平方米以上;建成综合性、多功能的区、街社区服务中心9个,总面积13600多平方米;建有便利民服务设施470多处,街道医疗服务中心8个,社区医疗服务站49个,老年公寓、残疾人康复中心16所,拥有床位400余张;建成上规模的社区文化站(室)11个,面积约7330平方米;设置社区文化广场79处,成立社区文体活动志愿者队伍49支。全区已建成“省级社区建设示范街道”3个,“省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4个,“市级社区建设示范街道”6个,“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52个。1998年被命名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2002年创建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一、今年以来我区社区建设所做的工作今年来,我区上下以全市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动员大会及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凝心聚力,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落实新举措,切实强化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一)精心部署落实,进一步强化社区建设争先意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把社区建设作为我区率先发展的重要内容,列入2004年全区强力推进的五大重点建设之一。今年3月,全区召开了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2004年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社区建设工作作了周密部署。5月份又趁热打铁,对三月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门督查。8月25日,我区召开了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促进会,回顾、总结了上半年社区建设工作,对下半年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我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复检的迎检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动员,区委副书记×××在会上强调:全区要树立率先发展意识,高质量、高效率地加强社区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地迎接复查,为我区成功创建“全区社区建设示范城”贡献一份力量。(二)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形成社区建设整体合力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强力推进的重要保证。为切实加强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力度,进一步形成社区建设整体推进合力,今年6月,我区再一次调整了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和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正科级建制的社区建设办公室,负责对全区社区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督查。同时,还组织了由分管领导挂帅、3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体、社区保障和社区文明“八个专项指导组,各专项指导组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积极指导和参与社区建设。我区社区建设组织网络的构建,为合力推进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三)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社区建设的推进力度社区建设要发展,建设是基础,投入是关键。近年来,我区在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上不遗余力。去年,全区共投入×××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财政投入×××万元,在此基础上,区政府把社区建设项目列入财政预算。今年,区财政又投入×××多万元用于街道、社区基础设施项目的新建与改造。主要包括××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改扩建,××、××社区服务中心新建,××街道信息网站设施配置,××街道社区医疗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改建和老年公寓扩增内装,××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新建(该项目共投资800万元,报国家项目)等15个规模较大、设施较全、标准较高的社区建设项目,资金总投入达3000万元。目前,已有9个项目通过了峻工验收。与此同时,我区还提高了社区干部的待遇和工作经费。其中,书记、主任的生活补贴由原来500元/月提高至720元/月(大专以上学历的为870元/月);工作经费由原来每千户430元/月提高至660元/月,比上年提高了53%。今年1-3季度,全区共核拨社区专职干部生活补贴、社会保险经191万元,社区工作活动经费和劳动保障经费68.88万元。(四)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社区干部的服务水平一是结合全区第二届社区居委会换界选举,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聘了一批年龄较轻、文化素质较高的社区干部。二是从区机关各部门选派了首批25名年科级后备青年干部到社区挂职工作,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协助推进社区建设。三是对社区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今年5月,我区对103名社区干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促使广大社区干部认清职责,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全面提高社区工作服务水平。目前,全区社区干部平均年龄为42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92%以上,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6人,占社区干部总数的23%。(五)整合社区资源,广泛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结对共建,共驻共建是我区社区建设的一大特色。今年以来,我区继续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与社区结对共建和“四到社区”活动,区机关党组织与全区58个社区党组织已全部结成了共建对子,给予经费资助,帮助社区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另一方面,社区与社区内企事业单位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广泛开展共建活动,调动和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全区现有216个辖区单位与社区进行了结对共建,有60多个驻区单位主动将图书室、院校操场、电脑培训室等资源对社区居民开放,营造了社区成员共驻一域、共建社区、共享资源的良好氛围。(六)创新工作载体,积极实施特色型社区创建活动今年的社区建设,我区注重了特色型社区的创建,鼓励和引导各社区因地制宜创特色、提升服务顺民意,不断打造社区建设新品牌,塑造新亮点。3月份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星级社区活动的意见》,近期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型社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在58个社区中积极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重点围绕8种特色型社区的创建来展开(即学习型社区、服务型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型社区、文体科普型社区、双拥共建型社区,平安型社区、环保型社区和数字型社区)。努力实现“一居一品”或“一居多品”,以特色品牌来影响和带动整个面上的工作,形成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社区建设新格局,年内力争30%的社区创建成“星级社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经过新一轮社区建设力量的整合,我区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潮初步形成。下一步,我区将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的合力作用,进一步加压鼓劲,真抓实干,着力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姿态,做好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复检准备工作。(一)强化社区建设宣传力度一是要在《××日报》××××版中设一个“社区建设”专栏,充分展示我区社区建设的良好面貌,刊载我区社区建设中踊现出来的先进的人和事,通过这扇“窗口”把我区社区建设的亮点和精品展示给大家。二是准备制作一个多媒体演示片,形象、直观地反映我区社区建设的整体风貌和创建成果。三是积极筹办社区建设简报。近期,《××社区建设》第一期已经正式印发,通过《社区建设》简报这块阵地,把我区社区建设的动态及时传送到市、区、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和居民,把社区建设好的经验总结出来,把好的典范树立起来,同时也把政策法规宣传给居民,把社区居民的意见和意愿反映给社区和街道,以一根无形纽带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调动和激发社区居民参与、配合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民共建共创“美好家园”的工作新局面。(二)加强区级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随着社区建设的强力推进,我区原有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受区位和规模的影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我区社区建设蓬勃发展和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进一步增强区社区服务中心对社区居民的服务功能,我区拟于2006年前,择址重建一个规模大、设施全、标准高、功能强的综合性区级社区服务中心,建一座新的平台,高效率、高质量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一门式”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区社区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三)积极推行和完善“三制”建设一是推行社区工准入制。进一步理顺区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关系,进一步规范部门工作进社区的方式方法,促进简政放权,重心下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确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和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地位。二是完善社区干部工作考核制。对社区干部实行目标管理,用制度来规范社区干部的行为,用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考核干部工作业绩,促进社区干部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完善社区干部民主评议制。让社区居民直接参与评议本社区干部的日常工作,并以此作为干部选聘、任免的参考依据,培养和增强社区干部在社区居民中的亲和力和认同感。(四)强化社区特色建设近年来,我区社区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呈现出一些亮点,如社区党建、区机关与社区结对共建、选派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和“星级社区”创建等,这些特色对推进全区社区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区将认真总结创建经验,结合××实际,在做好全局工作的同时,因势利导,进一步强化这些特色创建,打造精品,展示形象。

(五)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新一轮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全区××个行政村的社区建设提供了全面发展的良好历史机遇。目前,我区正在积极实施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加强“撤村转居”的专题研究,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使农村社区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老年人工作不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现将我区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底,##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8.8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42%,比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13.26%高出5.16%。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5.8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21%,比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8.87%高出3.43%。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该国家或地区便被认定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区的这两项标准则分别比国际通行标准高出了8.42%和5.21%。 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进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先后建成4所中心敬老院、1所福利院和街道老年公寓、14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5个“星光老年之家”,集中供养857名农村五保老人,“三无”老人122名,寄养老人71人(市管和市开发区管的寄养老人老人除外);同时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有1791名城市独居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享受此项服务。机构养老和养老服务

1 工作的开展,为实现我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医”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和赞誉。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机构建设,优化集中供养。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集中供养“硬环境”。全区现有的中心敬老院和福利院等,共有养老床位1290张。今年正在继续加大机构建设力度,重点放在加大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扶持力度,将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0张;对区福利院和中心敬老院,通过健全功能、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升级为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总数将达200张以上。同时##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也正投入建设中,已完成一期土建工程。二是实行规范化管理,改善集中供养“软环境”。统一编制《##区敬老院内部管理制度汇编》,规范敬老院章程、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等,实现民主管理;落实敬老院安全管理各项措施,保障院内老人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加强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五保供养质量。三是加强老人审核,扩大集中供养受益面,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目前我区农村和“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率分别是98%和96.7%。农村“五保”老人进敬老院供养,不宜入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实行户院挂钩形式供养;城区户口需要供养且符合条件的“三无”老人由市福利院供养,其他有条件的老人可进市福利中心、社会办敬老院及社会办的市管、市开发区管的福利机构供养。

2 2.探索居家养老,提供多方服务。一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在已建成1家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13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基础上,今年正在重点对居家养老服务站改造提升,建成集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管理,又具有同时提供20位以上老年人午餐、午休、康健、活动、上门照护服务功能的城乡居家养老照料中心10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配臵棋牌室、多功能厅(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康复室、日托、食堂等必需的功能设施,因地制宜设臵服务项目,提供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各类服务。二是扩大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覆盖面。在原有7个平原乡镇开展的基础上,将安福、康乐等6个乡镇(不包括山区村)85周岁以上的老人列入我区第二批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乡镇,力争全区享受服务的城乡困难独居老人达到2000户以上。为他们提供保洁、精神慰藉、联络沟通等服务。三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信息库建设,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要求,请政府购买服务的协管员对所有享受服务的对象定期进行逐户走访、核查,确保真正有需要的老人得到帮助。

3.实施困难救助,保障基本生活。一是在低保、边缘等救助方面,对困难老人给予适当倾斜。全区农村低保对象6618人,老年人占40%,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同时,可以叠加享受低保;农村边缘困难群众6074人,老年人占31%,救灾救济、临时救助中老年人比例也达到近一半,困难老人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二是通过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等安居工程,有效缓解农村困难老人住房难问 3 题。到2011年底,已解决了964个农村困难户住房困难问题,今年将再解决安居工程300户。三是探索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力争全区城乡低保、低保边缘困难老人以及85周岁以上家庭中失能、失智老人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补贴,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摸底调查之中。

4.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质量。发挥社区、村的服务功能,积极为老年人搭建活动平台,解决老年人精神贫瘠问题。一是全区建有农村“星光老年之家”195家,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学习、康健等活动场所。新增的60家农村“星光老年之家”也正在建设之中。二是在农村建有老年大学分校及老年电大教学点70个,在校学员人数2100余人。三是组建老年体协、老年文艺团队、体育团队等800个,参加人数近2万人,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四是制发老年优待证116627人次,办证率达99%以上,让老年人在商业、交通、水电、通讯、邮政等行业中享受到优质、优惠、优先的服务和照顾。五是积极开展老年维权,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我区人口结构变化发展,出现了大量的“421”家庭,即一对夫妇赡养4位老人,家庭养老负担日渐加剧。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医”,成为当前摆在政府、社会和家庭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我区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和“空巢独居”的特点,这给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带

4 来了巨大压力,对我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等造成了一系列影响,也给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机构薄弱,机制不够健全。养老服务涉及面广、部门较多,目前养老服务工作各自为政,部门分割,难以形成合力,主要还局限在民政部门。虽然区有老龄委,在乡镇(街道)有老龄工作委员会,村和社区普遍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初步形成了基层老年人工作网络,但是由于在区、乡镇(街道)缺少强有力的养老服务领导力量,加上专职人员少,以及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造成工作指导力度不够,基础工作未能理顺,各级组织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2. 基础设施不足,经费保障困难。一是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不足,目前仅靠福彩金支撑,没有地方财政支持,约束了覆盖面的扩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居家养老站点建设及运行经费的不足,已影响到更好地运作和巩固。二是未建有区级老年活动中心,而周边县市基本均建有县市级老年活动中心。三是养老机构建设规模偏小。目前全区现有养老机构勉强能够维持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按省里规定3%的老年人进入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推算,我区现有福利机构总体规模、功能品位、服务保障等已远远未能达到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全区范围尚且空白,主要是因投入大,回报迟缓,目前尚未出现不图回报而热衷于养老事业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而且由于

5 政府财政困难,相关鼓励、扶持、优惠政策滞后等问题,民间资本不能有效引导到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上。四是老龄工作经费不足,老龄工作经费和专项活动经费虽已列入财政预算,每年仅有5万元,与老年人口人均2元(即18万)的最基本标准差距较大。农村星光老年之家的建设资金也仅靠省里补助的每家1万元,地方配套困难,很难建起具有基本功能的老年活动场所,更谈不上维持具有一定质量的正常运行。

3.场所规划缺陷,养老用房短缺。在当前工作中,在小区建设规划时没有前瞻性,对用于养老服务场所往往考虑不多,导致用于为老服务的场所、基础设施不足是很普遍的。首先我区所属的城市社区大多在老城区,特别许多建设年代较早的老社区,公益用房十分紧张,不能满足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托老所等需求。由于社区经费困难问题,个别社区还存在着将原本可用于公益用房的场所进行出租的现象。二是许多新建的小区,因开发商利益驱动,可用于为老服务公益用房预留的设施严重不足,只有物管用房,如果有房屋多余,也不肯用于为老服务用房,往往商业寻租或出售。如柳湖花园等小区。三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没有给养老机构建设预留场地,不能应对未来社会化养老的压力。

4、保障水平不高,解决存在困难。自从实行新农保、新农合以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新农保和新农合障水平不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问题依然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贫困山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一些大病支出问题

6 较为突出。目前,由于区级财政困难,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医疗等需求,子女晚辈培养负担也仍牵涉和影响着许多困难老人的生活, 2011年我区贫困山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左右,只能解决家庭基本温饱问题,低收入成为农民养老和医疗问题的头号问题。另外,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98%以上的老人选择的是居家养老,所以家庭养老仍然是老年人的首选模式,因此做好居家养老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四、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设计规划。按省、市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在市、区一级建立社会养老服务领导小组,并按“有机构、有职责、有编制、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的要求设臵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加强对养老服务的领导和管理。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养老服务工作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关部门在审批房地产开发、旧城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时,能合理安排,给养老服务留足一定的空间,省里规定是新建小区每百户要规划15至20平方米用于养老服务。

2.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工作开展。经费是困扰我区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加大市、区财政投入,

7 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加强敬老院、福利中心、“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公寓建设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将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和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增加投入;三是增强困难老人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救助标准;四是拓展老年人活动平台,新建区、乡镇(街道)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生活,并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质量。

3.加快体系建设,创新养老模式。一是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民政、残联、劳动、卫生及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区域养老机构、社区服务、医疗卫生、老年活动等服务设施,增加服务功能,建立乡镇、村(社区)运作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形成覆盖全区、满足不同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二是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支持现有社会福利机构和乡镇、街道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尚未建有敬老院的乡镇、街道原则上都要建设1所以上以护理为主的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推进敬老院提档改造,向社会开放,转变运作方式,鼓励实行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模式和非营性性养老服务机构连锁运营模式,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同时,积极为有需求的其他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三是引导开展“社会化养老”事业。出台和贯彻用地、税费优惠减免、资金补助等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四是探索建立“老人互助食堂”,老人只要花少量的钱或者不花钱,就可以解决老人的用餐困难问题。

8 4.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监督管理。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监督管理,建立等级评定动态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大对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积极探索有效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积极倡导和发展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慈善助老、志愿者结对服务、邻里互助等,探索义工服务新途径,形成敬老、爱老和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5.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爱老氛围。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加大社会养老服务宣传力度,逐步转变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弘扬中华传统的敬老、爱老美德,扩大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处长,各位核查组领导: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欢迎你们来到******区,对******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2012年企业税收完成情况进行核查。下面,我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不妥之处,我们将认真整改。

一、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位于******市东北部,是充分利用山前坡地、荒地开发建设的产业集聚区,2009年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后才全面启动建设工作。由于集聚区起步晚、基础差,发展还仍处于培育阶段,与先进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集聚区原规划面积6.5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对集聚区向西,向北进行适当的扩展,新增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总面积达8.75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底,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3.3平方公里,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7.3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1.94亿元,工业完成投资25.45亿元。

二、产业集聚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2年,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集聚区经济发展速度较2011年略有减缓,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8.8%,较2009年增长342.6%;税收8832.6万元,同比增长3.2%,较2009年增长129.1%;其中:2012年“三税”全口径收入2229.9万元,同比下降8.9%,较2009年767.6万元增长190.5%。

三、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截止目前,集聚区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8个,总投资22.92亿元,累计已完成工业投资17.44亿元。其中亿元项目10个,完成投资19.65亿元;引进省外项目2个,总投资3.4亿元,完成投资2.3亿元。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整合”“配套”--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我市六大支柱产业,结合我市矿用设备生产企业较多的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以全国500强--河南煤化集团为引领的山久管业、柯如机械、鼎力机械等先进矿用机械生产企业集群;围绕厦工机械、奇瑞发动机等项目抓配套,建设强信科技、中晶特玻等高科技企业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群;先后引进了力合热导压力容器项目、金结化工压力容器等专业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二是“突破”“创新”--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我市四大新兴产业,结合我市碳酸钙产业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高科技纳米碳酸钙产品生产线,打造新型纳米碳酸钙生产基地;通过建设多碳醇助溶剂及醇醚燃料项目,推进了河南省车用民用新型燃料的应用。该企业通过新型醇基燃料的研发,申报了六项国家专利技术、一项重大科技成果,是国家科技部新型醇基燃料燃具示范基地。三是围绕集聚区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着力培育集聚区电子、电器产业,提升电子、电器产业的集聚发展。

同时,集聚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积极谋划投资12亿元的机械制造产业园项目,努力引进投资5.7亿元******旭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全面服务投资1.5亿元的中州机械厂搬迁项目,跟踪洽谈投资1.5亿元的丰田汽车发动机外壳项目,争取早日落地开工建设。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银企服务

三年来,集聚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零基础零配套到满足项目建设企业生产需要。始终坚持银企服务,加快融资体系建设,努力撬动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速度。

1、完善配套,增强项目承载能力

先后融资1.87亿元,建成三路、二路、六路、七路、十五路等共8.2公里的集聚区主干道,与原有道路形成了集聚区“四横四纵”的道路框架体系;先后完成12.6公里的管网(供排水)建设、10公里的供电线路建设、6公里的弱电入地线路建设,为集聚区项目提供基础设施配套保障;进一步加快标准化厂房和公租房建设,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新锦绣、江昊电子等企业已入驻生产。

2、银企服务,加快融资体系建设

认真研究金融政策,以全市集聚区金融专项服务活动为契机,利用集聚区短信平台,定期发布项目情况,主动邀请银行到集聚区,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加强银企业间合作。通过银企对接,已为企业融资1.7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五、下步工作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融资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创新,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服务,全面加快项目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培育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1、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力促续建项目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形成经济增长点,扩大经济总量。同时,加快投资12亿元的集聚区机械制造产业园、投资1.3亿元的强信公司陶瓷、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等主导产业项目建设速度,年内开工,年内投产;二是加大招商项目落地进度。服务好中州机械厂搬迁项目、投资1.5亿元的发动机外壳等在谈项目落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储备。

2、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产业发展模式,壮大集聚区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依托集聚区机械制造产业园的建设,培育矿用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的产业集群;围绕多碳醇助溶剂和纳米碳酸钙的投产,吸引新材料企业集聚发展;围绕集聚区标准化厂房建成,着力培育电子、电器等高科技产业,提升集聚区产业发展水平。

3、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路网、供电、供水管网等建设。计划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约5.5亿元。重点完成规划八路、中原路、南山路、贵苑路等道路,总长度10.21KM,形成集聚区南北贯通、东西连通的“六纵五横”路网体系;开工建设集聚区蓝领公寓项目,可有效解决入驻项目职工住宿问题;完成集聚区供气规划、供热规划编制,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完成管网建设;投资建设110千伏变电站,确保满足集聚区项目中、远期用电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基础配套服务,提升集聚区项目承载能力。

4、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通过增资扩资,壮大投融资规模,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全面推进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安置小区建设。加强银企对接,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集聚区健康快速发展。

第五篇: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一、我区的基本情况新城区位于我市主城区东北部,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63万,社区90个(其中:综合社区71个),行政村13个。区委下辖25个党(工)委,其中:区级部门党(工)委15个,街道党工委9个,非公经济组织党委1个;党组13个;党总支24个,党支部446个。截止2006年底,全

区共有党员7785名,其中:女党员3357名,少数民族党员147名;党员平均年龄为52.7岁。2007年6月底,我区流出党员75名,流入我区党员191名。近年来,我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为目标,以党建精品、亮点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组织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城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全区形成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合力区委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为了把党建工作抓实抓牢,近年来健全了三项制度:一是区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定期听取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部关于党建工作的专题汇报,分析存在的不足,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做出工作部署。二是组织干部例会制度,每月10日由组织部召集各党(工)委组工干部召开例会,交流经验、讨论问题、安排部署全局性和阶段性的党建工作。各党(工)委也相应建立了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三是量化考核制度。每年年终,区委都成立党建考核小组,采取听、查、访、谈等方式,对各党(工)委完成《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所列各项内容进行检查,使党建目标管理考核与区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同步进行。区委在健全制度的同时,还加强了党建责任网络建设,形成了以区委书记、各党(工)委书记、基层支部书记为主线,以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委委员、支部委员为支线,以党员责任区为基础的党建责任网络。书记负总责,抓全局性的党建工作,党委成员抓点上的党建工作,党员责任区突出面上的党建工作,从而完善了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在全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基层党建工作的氛围和合力。

(二)切实抓好基层党建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

1、抓班子,选好配强领头人。在社区和农村换届中,党支部成员全部采用“两推一选”的方式产生,使一批年龄轻、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进社区、农村党支部班子。在2003年的社区换届中,全区实现“一肩挑”的社区49个,占总数的69;社区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了5.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上升了8.1。在2005年的农村换届中,由于方法得当,也达到了年龄下降、学历提高、结构合理的效果。在非公领域,我们本着“宜专则专、宜兼则兼”的原则,采取内选、派入、聘用、兼任等方式,陆续为全区非公党组织选配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能担当重任的党支部书记。

2、抓培训,注重班子成员能力建设。我区一直重视社区、农村、非公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近年来先后采取新上任干部任职培训、班子成员每两年参加一次轮训、专项培训以及积极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社区、非公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形式,对全区259名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47名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173名非公党支部班子成员累计进行了920人次以上的培训。经过这些培训,使基层党务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责任意识、工作能力都得到普遍的增强和提高。

3、抓规范,不断提高工作层次。在街道,我们制定完善了街道党工委议事规则、街道党工委书记定期研究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在社区,制作了统一的制度牌匾,积极实行党务公开;在农村,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后进村党支部开展整建活动,制定了《新城区农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完善和坚持了一年两次的村务公开制度;在非公经济组织中,我们下派了33名指导员,帮助开展非公党建工作。为了更好的指导工作,我们还印制了《新城区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免费配发给基层党组织,用以充实学习资料,指导开展工作。这些都确保了我区基层党建工作做到有制度可遵循,有办法可依据,有指标可考核,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

4、抓硬件,提升阵地建设水平。近年来,全区在社区硬件建设中累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建立了总面积达2.42万平米的区、街、居三级社区服务设施,其中62个社区各建成了180平米以上的星光工程,较好的落实了社区党组织的办公场所和党员的活动场地。2004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还专程到我区社区服务中心视察,对我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区财政每年还拿出100万元,将社区干部工作补贴由每月300元提高到590元,每个社区办公经费由1000元提高到了2000元。区委组织部还拿出近50万元党费分批为所有社区党支部配备

上一篇:爱与责任小学演讲稿下一篇:爱是教师最美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