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2024-04-13

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通用8篇)

篇1: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行政服务中心贯彻落实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服务体制,完善一站式服务,行政审批服务和窗口服务质量、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截止到4月15日中心已运行四个月,现将中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心运行情况简介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和部署,8月行政服务中心开始进行升级改造工作,12月15日投入运行,目前中心进驻单位19个;进驻审批与便民事项71项。截止到4月15日,共受理各类事项142件,已办结138件,其中便民事项36件,行

政审批106件。

二、中心主要工作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中心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强化责任意识,组织教育全体工作人员,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和创优发展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强化业务技能培训,请专业人员现场讲解审批系统的功能、操作程序和业务知识;三是狠抓工作纪律,中心实行指纹考勤制度,一天四点名,同时把每月的出勤情况汇总报送给各窗口单位主要领导。实施了电子监察系统 建设电子监察系统,目的是为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营造更优的投资发展环境,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对每一件行政审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五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可以查询具体审批业务的申请人、申请时间、受理时间、受理意见、承办人意见、审核人意见、批准人意见、办结时间、证照情况等信息。对行政审批超时限、违规收费、违反审批程序、违反政务公开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批准等违规行为,分别发出预警信号、“黄牌“和“红牌“信号,并自动通过系统通知承办人、审批人等责任人,监察机关进行监督整改和追究责任。对网上运行情况可以进行在线评估和效能考核,进一步提升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质量和效果,定期对窗口各部门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在区编办的要求下申请了中心的中文域名,增加中心的知名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1、中心进一步对各窗口《服务指南》的格式进行了统一标准,统一印制,达到了整齐美观实用的效果。

2、中心编发了《行政服务中心规章制度》,以此来约束窗口人员行为,调动各窗口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自身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使窗口管理工作,更细致更有可操作性。

3、中心定期编发简报制度,向区领导和各窗口单位汇报中心启用以来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各单位进驻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等,对进驻单位起到了鼓励和督促的作用。

4、完善“矿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在坚决执行考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5、制定“矿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小组长工作职责“。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大厅管理,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民主投票产生小组长名单,制定了小组长的工作职责。

6、制定《关于建立重点项目审批手续代办制度的意见》。为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我区重点项目的推进速度,由园区办、监察局、发改局、住建局、环保局、安监局、行政服务中心等共同成立了“矿区重点项目审批手续代办办公室“,代办办公室在矿区行政服务中心内办公,对代办事项的组织、协

调,全程跟进并负责对代办项目全程督办。从3月上旬起配合区园区办协调相关部门为常恒能源公司代办2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

7、完善请销假制度 结合中心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中心请销假制度,加强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纪律,工作人员请假半天天,由所属单位负责人和中心副主任批准;请假一天以上,由所属单位和中心主任批准。领取出门证后方可出门。

增加了满意度测评箱

为客观的了解各个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办事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中心制作了满意度测评表,每个事项办完后让申请人填写满意度测评表,中心会根据来中心办事的企业和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的做一些调整。

成立了党支部,加强中心的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的开展党组织活动,四月上旬,成立了中心党支部。中心拟进驻第二批窗口单位

现正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初步拟定社保局等部门作为第二批进驻单位进驻中心,现社保局正在做入驻前的准备,中心正在积极筹备中。

三、存在的不足 四个月以来,中心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部分单位存在体外循环现象,入驻中心的一些审批部门或单位,往往“只挂号、不看病“,形成“体外循环“的审批模式,办事效率低下,承诺时限失控。申请人跑了窗口又跑部门,“一站式“服务变成了“多此一站“,中心个别窗口成了徒有其名的“收发室“。具体表现在:

1、窗口人员没有任何现场办结的权力,只能充当“收发员“、“二传手“的角色,只在中心受理事项,其余环节均在原单位办理;个别窗口甚至都不在中心受理,出现了只是派驻窗口人员在中心应付的现象,窗口人员没有起到作用,一件未办,形同虚设;有些窗口在原单位办理结束后,在中心审批系统上进行登记,监察系统失去应有的作用。

2、事项不完整。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事项不完整、程序不配套、办事不及时等等问题。有些部门在选择进驻事项上往往“避重就轻“,有些单位把不经常办理的事项放到大厅。

中心的ab角制度不能很好落实。部分窗口人员会经常接到单位通知,回单位办事,b角不能及时的接替工作,窗口岗位造成空缺。由于窗口人员的工资、福利、行政隶属关系等仍在原单位,只是现场办公接受中心管理、考核,导致少数窗口人员存在不服管、不怕管现象,加大了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难度。

部分入驻中心窗口单位领导观念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尽管行政服务中心已经成立,但是有些部门领导的思想观念并没有真正转变。有个别窗口单位领导认为入驻中心是在应付差事,甚至觉得入驻中心是一种夺权行为,这种思想是各个审批与便民事项不能进驻中心的阻力所在。

有的单位对窗口工作不重视,人员没有固定,轮流值班,随意变动,工作没有连续性,出现“一问三不知“的问题;有的甚至把即将退休,业务不精、无事业心的临时、闲散人员等派驻服务中心,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阻碍了服务中心发展。

四、下一步的措施及工作计划

进一步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中心的硬件已经到位,软件就要靠窗口的工作人员支撑,所以窗口人员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都要到位,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创建富有特色的学习型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代表中心的形象。中心将开展工作学习化,学习常态化的措施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考勤考核办法和业务相关知识;坚持党课和业务培训相结合,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分层次、按类别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

政治过硬、业务精湛、高素质的服务型干部队伍。中心管理人员要做到一专多能,要求大家既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有能做好多个岗位的事情。继续抓好日常工作

1、对工作人员上班到岗、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情况进行不定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解决。严格请销假制度,维护中心各项制度的严肃性。

2、做好中心网站的管理工作,做好各种申请表格、示范文本在网上公开和下载的工作,总结和探索审批系统和监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确保系统发挥最佳效能。

3、按照机关作风建设要求,利用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个别谈话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自律教育,促进廉洁自律,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办事速度。落实好区纪委的安排部署,做好实时监控工作。

4、加强中心的文化建设,在党建工作、文体活动、宣传报道方面下功夫,充分

发挥中心的资源优势,开展各种争优先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进一步的增加凝聚力、向上力。

5、跟进代办项目进展情况。中心及时召开代办协调会议,由代办中心领导组织集中听取各部门意见及代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各部门工作,对项目集中会审、集中审批,并与代办办公室全程跟进,直到审批完成。建立代办台账,要求办理代办事项的各个部门定期向服务中心提交书面汇报,报告事项办理情况,记录代办事项的流程,方便中心对代办工作全程监督管理并确保代办事项的落实,确保代办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前一阶段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

1、杜绝体外循环,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统一认识。要提高各相关部门特别是一把手的思想认识,正确认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建议区领导召开针对体外循环的座谈会,二是已进驻中心事项务必在中心进行受理工作,杜绝在

原单位受理。三是保证申办事项第一时间进入办理程序。推行受理通知书,直接将事项办理的启动权交给了办事企业和群众,保证申办事项在第一时间内进入程序。

2、处理好中心与窗口人员的关系。一是窗口人员在中心工作要相对稳定,调换工作人员必须要经中心同意,批准后方可调换。二是完善窗口工作人员双重管理制度。重申窗口工作人员接受派驻单位和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双重管理和领导;三是推行窗口服务效能多重考核制度。建议区纪委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列入机关效能考核指标之一,赋予分值列入对派驻单位的机关效能考核。

3、提高行政效率。增加即办件的数量,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许可项目的文书表格发放、申请、受理、核准、发证、经费缴交结算等各环节都在行政服务中心内办结;对确需报请单位负责人签批的,也应采取事项的咨询、申请、受理、发

证在中心办理,审批、签字在原单位办理;需现场踏勘、论证的,中心窗口受理后,由许可机关内部自行协调办理。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行政服务中心.

篇2: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2011年,区行政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进驻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围绕全区“两加快一维护”和“服务重大项目、服务招商引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创建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口号,以“审批提速、服务提质”为目标,认真履行了《承诺书》中的具体工作。现将承诺事项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根据市建设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有关要求,组织“中心”人员再次对纳入中心管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进行了梳理。梳理过程中,共规范审批流程232项,累计压缩审批时限255个工作日。二是提高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工作实效。降低代理门槛,扩大服务范围,免费为各种规模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注册登记和行政许可事项代理服务。2011年,先后为XXXX、XXXX、XXX等X个重点企业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并为以上项目建立了代办台帐和服务档案。今年,共代办各种证照(手续)XX个。

三是建立完善高效便捷的服务机制。为服务我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先后建立了项目推进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并联审批制度、外来投资项目无偿代办制度、信息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等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企业在筹办、设立过程中遇

到的各种手续办理问题。同时,“中心”还进一步完善了电话预约、延时下班、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解决人民群众因节假日等特殊原因造成的请办事项无人受理、办理等问题。

四是积极开展“中心领导下企业”活动。深入企业、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并会同发改、环保、国土、税务、工商等部门召开企业座谈会X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XX个。

五是开展项目联合踏勘。对需要多部门勘察审批的事项,统一由行政服务中心协调相应部门集中组织实施,以减少行政成本,加速项目审批。

六是完善我区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了以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以镇(办)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以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为延伸的三级行政服务网络体系,将优质、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延伸至了基层。

通过建立完善以上各项服务举措,区行政服务中心确保了承诺事项的有力落实。

郑州市上街区行政服务中心

篇3: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关键词:大庆市,服务外包,运行机制

1 引言

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位于大庆高新区主体区, 园区入驻企业530家, 形成了石油石化外包服务、金融外包服务、云服务、物联网及嵌入式系统及创意设计服务五个特色产业板块。长期以来,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园区的发展, 为进一步发展园区产业, 建立和完善园区整体运行机制, 确保园区在规范合理的模式下运行,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园区运行机制设计方案。

2 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运行机制框架

一个产业聚集区的运行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 这些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如图1所示) 。

为了保证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运行的顺利进行, 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主要包括:第一, 决策机制;第二, 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第三, 激励机制;第四, 约束机制;第五, 协调机制;第六, 信息共享机制;第七, 评价机制。

3 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运行机制完善的目标

近年来, 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在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建立了相关机制, 为大庆服务外包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的工作目标应是运行机制的系统化, 使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的运行更加高效、有序。其基本思路如图2所示。

4 完善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运行机制的措施

4.1 完善政府决策机制

大庆市政府2007年成立大庆市服务外包产业工作领导小组, 由该小组对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相关规划和政策进行制定和组织实施。6年来,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政策运行效果较好。现结合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运行特点, 提出政府决策机制, 如图3所示。

4.2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1) 完善人才的引进机制

第一, 要掌握当前外包人才市场供应情况、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 做好人才引进规划;第二, 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从高校毕业生中挑选需要的人才, 从其他研究机构进行聘请, 加大海外人才的引进, 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第三, 提高引进人才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改善工作条件, 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建立吸引人才平台。

(2) 完善人才的培养机制

第一, 与高校联合培养。结合高校培养人才系统化和正规化特点, 全面“定制”式培养人才。通过开设专业, 或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定制”与外包要求所需课程, 实行“双毕业”制;第二, 引进与建立专业培训机构。总结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 引进诸如NIIT (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 , 在大庆设立培训中心。另外, 与企业联合共建, 并设立专业为企业培训员工的培训机构。第三, 建立企业内部培训体系。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企业员工的内部培训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可使员工迅速成长为骨干。

4.3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1) 建立双向激励机制模式

政府和外包企业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 如何让两者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从激励机制的本质出发, 让外包企业在意识上认识到, 只有园区整体发展, 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 在制度上, 政府应尽量结合不同企业的发展特色, 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具体如图4所示。

双向互动激励模式以外包企业个体目标为前提, 以共同利益实现为基础。该激励模式承认、重视和激发外包企业的自我激励。它强调的是激励和开发企业的内在需求、愿望, 进而引导、控制、约束和规划企业的行为, 充分启发、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之向园区整体发展目标靠拢, 以有效实现政府与外包企业的双方目标。

(2) 完善外包企业奖励制度

首先, 政府应加大奖励力度, 组织对园区内服务外包企业进行经营业绩、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评选, 并建议政府实行企业“星级”服务制, 依据企业服务质量, 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组成“星级”评级小组, 根据评选结果为企业“挂星”, 并通过各种传媒进行公示, 以增强品牌知名度, 同时, 给予土地使用, 扩充等配套优惠政策;其次, 鼓励园区企业或个人对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对其所提出的建议按其采纳的程度, 给予相应的奖励。

4.4 强化约束机制

制定约束机制的目的在于规范政府和企业行为, 使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中发展, 强化约束机制不仅要做到政府与企业的自律、政府与企业的互相监督, 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和服务外包协会的监督职能, 真正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督约束机制 (如图5所示) 。

4.5 形成快速有效的协调机制

通过政府制定协调机制, 搭建协调平台, 组织服务外包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服务, 使企业的业务开展更加顺利。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增加了资金的周转、扩大了业务数量, 同时, 通过这样一个协调机制, 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营环境, 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基础。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协调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园区管理协调、企业经营协调、企业业务拓展协调, 具体组织形式 (如图6) 所示。

4.5.1 园区内管理协调

从政府的角度, 建议通过服务外包协会定期组织园区内企业进行交流, 围绕着企业发展的特色、政府政策的解读、园区发展的规划等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 促进企业间的沟通和理解, 另外, 当出现问题时, 也可通过该协会和政府的调解进行解决。总之, 以外包协会为桥梁, “借力”缓解矛盾, 实现园区内有效的管理。

4.5.2 外包企业经营活动协调

在外包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时, 不可避免地与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机构有较多的业务往来, 在此过程中, 政府需要进行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协调, 实行“绿色通道”, 简化审批程序, 必要时实行“补办手续”制度。与此同时, 有效的监督也是十分必要的。

4.5.3 外包企业业务拓展协调

重点强调政府应协调组织服务外包协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企业共同打造一个服务平台, 为企业提供一个和谐、稳定、诚信和高效的运营环境, 以吸引外部企业入驻、投资, 与园区内企业开展长期业务合作。

4.6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4.6.1 建立信息资料数据库

建立涵盖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及人才信息等信息的数据库, 并设立局域网, 将信息在局域网上共享, 使园区服务外包企业都能免费获得上述信息。同时, 开设讨论区, 服务外包企业可进行充分的交流, 增强对信息的理解和消化。

4.6.2 建立信息咨询服务部门

政府设立专门的集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分析及向外包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咨询服务部门, 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参考。另外, 还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进行市场分析与预测、技术引进与创新、政策解读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的详细规划与设计。

4.7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建立主要是对园区企业运营状况、政策制定与执行情况及园区整体战略规划的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确定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以及进一步调整政府政策和园区发展的战略目标 (如图7所示) 。

5 结论

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区运行机制的完善能够促进大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在具体实施方面, 应充分结合政府决策机制、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评价机制等七大机制。结合园区实际发展需要, 针对性地调整相关政策与机制, 最终实现园区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单联宏.服务外包产业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 2012 (5) :115-116.

[2]王习农.积极构建面向服务外包的企业运行机制[J].中国市场, 2011 (41) :58-61.

篇4: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国际金融危机对长三角地区港口(下文简称长三角港口)和航运业的冲击相当严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因此面临严峻考验。上海、江苏、浙江2省1市相关港航管理部门和企业积极应对,危中求机,逐步扭转港航生产持续下滑的态势,实现企稳回升。2009年,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总体好于预期。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不少港口由上半年的下降转为增长;外贸货物吞吐量逐步反弹;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减缓,不少港口出现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回升态势明显。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发布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并批复《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三角港口发展而言均为利好因素,对于战胜金融危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经济逐步复苏,外贸进出口年底出现强劲反弹

2009年,长三角地区共完成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10.1%,高于全国增长率1.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1.4%,较上年略有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特点显著,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明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自身发展转型和筹办世博会的繁重任务,上海市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全年实现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8.2%,增长率较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江苏省实现GDP 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3,比上年增长12.4%,增长率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连续17年保持2位数增长。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2009年第1季度GDP增长仅3.4%,但经过努力迅速扭转局面,全年实现GDP 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长率较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我国外贸进出口自2008年11月以后连续大幅下挫,2009年3月份开始企稳回升,8月份回升趋势基本确立,11月份进出口总值由降转升,12月份进出口双双同比出现强劲增长,环比也呈现大幅增长,月度进口值创历史纪录,月度出口值也列历史第4位,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加速复苏。进口大幅增长,说明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显现,内需比较强劲。

2009年,长三角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1%,低于全国下降率0.8个百分点,外贸总量占全国36.4%,较上年略有提升,其中: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分别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分列全国第3位、第2位、第5位,较上年均有下降,下降率分别为13.8%,13.6%,11.1%。

2 运输需求受到抑制,水路货运量下挫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需萎缩,外贸进出口大幅下降,尤其是出口贸易量大幅减少。水路货运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远洋航线货量受到重创。2009年,长三角地区水路运输虽然受到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等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但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仍十分重要。2009年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3.44亿t,比上年下降2.8%;占全国比重为43%,较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市完成3.72亿t,比上年下降12.5%;江苏省完成4.64亿t,比上年增长8.5%;浙江省完成5.08亿t,基本与上年持平。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比上年下降6%,其中:上海市完成亿t??km,比上年下降8.3%;江苏省完成亿t??km,比上年增长9.6%;浙江省完成亿t??km,比上年增长1.5%。

3 吞吐量继续增长,部分港口增长率较上年提升

我国港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长三角港口在我国经济和港口航运发展中继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对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贸易的运输保障能力继续增强。2009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9.22亿t,比上年增长8.3%,增长率提高0.4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比重较上年略有提高,为38.5%。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口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92亿t,比上年增长1.8%,增长率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海港完成4.95亿t,比上年下降2.6%;内河完成0.97亿t,比上年增长32.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苏省港口继续保持较强的发展态势。200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3亿t,比上年增长12.1%,增长率提高2.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上海市和浙江省港口10.3和5.4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22亿t,比上年增长16%;内河港口完成11.78亿t,比上年增长11.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浙江省港口加快推进港航强省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扭转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大幅下滑的局面,下半年呈现持续回升的态势。2009年全省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0.3亿t,比上年增长6.7%,增长率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7.0亿t,比上年增长8.7%;内河港口完成3.3,比上年增长2.6%。

2009年,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总体呈现逐季回升的态势,吞吐量下降的港口数量由第1季度的8个减少到第4季度的1个。货物吞吐量复苏态势强劲,有8个港口增长率超过上年,有4个港口增长率超过20%。泰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64.9万t,比上年增长29.8%,成为2009年长三角地区增长最快的港口。增长率超过20%的港口还有江阴港、嘉兴港、苏州港,分别完成万t,万t,,比上年增长24.0%,22.9%,21.1%。苏州港的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太仓港区分别完成,万t,万t,比上年增长21.8%,10.9%,29%。常州港、连云港港、扬州港、宁波―舟山港增长率超过10%,分别完成,万t,万t,万t,比上年增长19.0%,13.1%,10.9%,10.8%。宁波―舟山港的宁波港域、舟山港域分别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6.1%,21.7%。南京港、台州港、温州港、南通港、上海港、镇江港增长率均不到10%,分别完成万t,万t,万t,万t,万t,万t,比上年增长9.2%,7.2%,6.0%,3.2%,1.8%,0.1%。

在全国20个亿吨大港中,长三角地区占7个,分别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南通港、南京港、连云港港、江阴港。2009年江阴港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使长三角港口群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4 外贸吞吐量总体加快回升,个别港口仍然下降

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拉动效应的显现,长三角地区外贸货物吞吐量复苏步伐不断加快。2009年长三角港口共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7.16亿t,比上年增长6%,增长率回落2.9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稍有下降,为33.3%。上海港外贸货物吞吐量下降明显,完成2.58亿t,比上年下降5.7%;江苏省港口完成2.02亿t,比上年增长22.8%,增长率提高18.3个百分点;浙江省港口完成2.56亿t,比上年增长7%,增长率回落6.7个百分点。

2009年,长三角地区有9个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超过上年。按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台州港完成728万t,比上年增长63.5%,为2009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港口;常州港完成322.2,比上年增长61%;江阴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55.2%;泰州港完成462.8万t,比上年增长52.6%;温州港完成198万t,比上年增长43.4%;嘉兴港完成351万t,比上年增长35.9%;苏州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太仓港区分别完成万t,854.0万t,万t,增长27.5%,15.1%,72.7%);连云港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19.9%;镇江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17.9%;南通港完成,比上年增长17.2%;宁波―舟山港完成万t,比上年增长6.3%(其中:宁波港域、舟山港域分别完成万t,万t,增长7.6%,2.7%);上海港、南京港、扬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出现下降,分别完成万t,672万t,296万t,比上年下降5.7%,4.3%,10.0%。

5 不少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下降明显

2009年,长三角地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比上年下降6.5%,下降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总量比重降至37.1%,其中:上海港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10.7%,但仍居世界第2位,与世界第1的新加坡港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新加坡港2009年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13.5%。从东北亚主要集装箱大港来看,香港港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14.8%,居世界第3位;釜山港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19.4%,在世界排名中退后1位,居第6位。

江苏省港口完成874.4万TEU,比上年增长3.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浙江省港口完成万TEU,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万TEU,比上年下降3.9%,仍居世界第8位,下降率低于前7位,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2009年,长三角地区有2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超过100%:一是常州港,完成6.5万TEU,比上年增长102.0%,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港口;二是嘉兴港,完成20.2万TEU,比上年增长101.0%。有2个港口增长率超过40%:一是江阴港,完成75.2万TEU,比上年增长49.8%;二是台州港,完成9.1万TEU,比上年增长42.5%。有1个港口增长率超过10%:泰州港完成8.3万TEU,比上年增长18.1%。有3个港口增长率不到10%:一是苏州港,完成271.8万TEU,比上年增长5.8%(其中: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太仓港区分别完成87万TEU,33.4万TEU,151.3万TEU,增长6.9%,9.6%,4.3%);二是温州港,完成39.4万TEU,比上年增长3.4%;三是连云港港,完成303.2万TEU,比上年增长1%。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南京港、南通港、镇江港、扬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均出现下降,分别完成万TEU,万TEU(宁波港域和舟山港域分别完成万TEU和8万TEU),121.2万TEU,35.1万TEU,29.3万TEU,22.1万TEU,下降10.7%,3.9%(宁波港域和舟山港域分别下降3.9%和8.6%),6.2%,20.9%,4.0%,17.5%。

6 港口经济运行中需重视的问题

2009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历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严峻考验。目前,随着国家一系列经济政策效应的显现,出现良好回升势头,但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注意:(1)区域港口集装箱运输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明显,出现多极化发展现象,涨跌互现,增降幅度差距悬殊。个别港口逆势强劲增长,增长率超过100%;(2)区域港口集装箱运输随国内外经济形势好转出现回升向好的态势,降幅收窄,环比增长,但全面恢复仍需较长的过程;(3)市场竞争仍然主要依靠初级手段,自主降价和政府扶持有可能使竞争激化。

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中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1)港航生产面临形势仍不容乐观。出口贸易形势的彻底改观还有待时日。长三角港航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应正确研判形势,制订务实的发展策略,调整运输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汇聚各港力量,促进区域港口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2)区域港口市场竞争有加剧的迹象。长三角港航管理部门和企业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整体观念,自觉规范竞争行为,共同维护经营秩序,加强合作,防止恶性竞争的出现,为迎接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积蓄实力。

(3)东北亚国际枢纽港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港口陆续出台优惠措施,加大力度吸引我国外贸进出口货物的国际中转。我国应加快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简化国内港口支线业务环节、程序和手续,降低综合成本。

(4)区域港口实现紧密合作需要外力推动。国务院19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功能转型的重要时期。优化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长江流域港口信息共享、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区域港口资源、合理布局各港功能、规范区域港口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推进区域港口资产和业务融合等都需要借助行政和市场两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

7 2010年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金融危机最严重的阶段已经过去,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2010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3%左右的增长,但全球经济依然脆弱,有可能随着各国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调整出现振荡。

尽管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2010年我国经济预计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将有所增强;投资和消费总体上继续保持2009年的势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精神加速调整和优化。

水运需求与经济贸易的正相关性决定2010年我国水运形势将逐步好转,港口经济运行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港航生产将恢复平稳增长,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将高于2009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将由负转正,港航企业经营效益将有所好转。预计2010年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33亿t,比上年增长13%左右;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8亿t,比上年增长11.5%;集装箱吞吐量将达万TEU,比上年增长9%。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长三角地区各港航管理部门、企业、中介组织和区域港口综合协调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抓住19号文件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刻认识区域港口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重视处理港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减少负面影响,加快先行先试政策的探索和突破,开拓创新,拓宽合作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各项工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5: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一、盐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整变化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国家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规模水平的主要指标。自从一九九八年开始实施规模以上工业统计以来,随着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使用了13年的500万元的标准已经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统计数据质量,适应gdp核算下算一级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自二〇一一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由原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提高至XX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二〇一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确保全面实现我区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目标,按照国家新的统计制度,我区对二〇一〇年盐湖区统计范围内的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整,共淘汰了15家企业。其中除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方舟工贸有限公司由于企业分立外,年主营业务收入在XX万元以下的有14家,具体名单为:运城市南星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运城申达塑料薄膜有限公司、山西巨龙风机有限公司、山西三通电子有限公司、山西省运城世强防盗门有限公司、山西省运城彦昂乳业有限公司、山西建华化工有限公司、山西中鑫洋麻业有限公司、山西关铝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天网安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城市麦可馨食品有限公司、运城市福同惠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天龙标志服装有限公司、运城市八星化工有限公司。

同时,根据山西省统计局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规定要求,我们初步确定的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有12家,新增企业名单如下:运城制版印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天海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运城市海枫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山西省运城市南洋制版彩印有限公司、山西民峰正艺印务有限公司、山西晋久品种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金博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格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运城市盐湖区晋运水泥厂、山西恒誉镁业有限公司、山西寰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海顺线缆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根据新统计标准盐湖区淘汰的15家企业中,空港新区占3家,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占2家;新增的12家企业中,空港新区没有,禹都占3家。截止目前,盐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为56家,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家,从总体上看变化不大。

二、规模工业企业统计门槛调高对我区的影响

统计标准提高后,工业统计数据较原口径出现了一些变化。因统计范围缩小,宏观上规模工业企业户数和总量都将受到必然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布局也将出现变化。同时,会对部分小企业无论是在享受政府激励政策还是社会关注度方面带来一些影响。

但从积极的角度看,统计标准提高,有利于夯实统计基础,提高统计质量。国家对规模以上企业标准进行调整,将有利于政府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倾注在大企业上,重点扶持大企业。

从盐湖区这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整情况来看,我区淘汰的15家企业,去年完成的现价工业总产值为4.44亿元,占全区现价工业总产值的4.61%;其主营业务总收入为3.39亿元,占全区主营业务总收入的3.69%;企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为净亏损4941万元;年上缴税金756万元,占全区税金总额的3.30%。而其中的14家年主营业务收入在XX万元以下的企业,去年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为1.48亿元,占全区现价工业总产值的1.53%;其主营业务总收入为1.34亿元,占全区主营业务总收入的1.46%;企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为净亏损5026万元;年上缴税金756万元,占全区税金总额的3.29%。

二〇一一年新增的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年主营业务收入均在XX万元以上,预计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总收入均可达4亿元以上。

从以上情况分析,由于统计标准提高,统计范围缩小,我区的工业统计数据变化目前具体表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比上年减少了3户。但通过以大换小等企业置换调整方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虽然我区二〇一一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有所减少,但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完全可以弥补企业数量减少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针对以上的变化和影响,我们积极采取以下几点应对策略:一是相应调整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十二五”规划;二是高度重视500-XX万元企业发展情况。利用这些企业目前较完善的统计网络,及时掌握这部分企业发展情况,制定专门针对这部分企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上台阶,为进规模以上行列做好准备;三是高度关注规模以下工业发展。高度关注小型企业的发展,并将部分规下企业纳入成长型企业来扶持,从而使我区规模以下工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四是督促企业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健立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实现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

三、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情况及预测

二〇一一年元月份,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02亿元(年前由企业估报,数字较为保守),较上年同期的5.11亿元增长了17.8%。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完成5.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77亿元增长了17.9%。其中8家省市属规模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77亿元,同比下降0.4%。工业销售产值完成2.53亿元,同比增长了5.4%;48家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长了39.4%。工业销售产值完成3.09亿元,同比增长了30.5%,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省市属企业。

从各企业来看,今年元月份现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的企业共有40家,占到全区企业总数的71.4%。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有:鑫洲玻璃制品、关铝碳素、英发包装印务、渝煤科安运风机、浩腾科技、今麦郎食品等公司;现价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幅度加大的企业有:飞宇建材、颐源阳光工贸、南苑化工、寰烁环保科技、银光特钢等公司。

从今年元月份和目前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我区工业经济今年仍可保持20%左右较高幅度的增长,实现我区工业首季开门红形势较为乐观。预计到二〇一一年底,全区可以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幅度均达到20%以上。

四、目前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主要规模以上企业的了解,我区56家企业中,除海升果业、盐化劳服公司两家企业因季节性生产停产以外,其他企业生产基本正常。

目前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今年二月份节日集中,有相当数量企业因职工放假或用工短缺不能满负荷生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进度和全区生产性指标的完成。

2、一季度正处于我市冬季居民用电高峰,用电负荷向民生倾斜,我区工业用电仍显紧张。部分连续性生产企业和新上项目扩容受到严重影响和制约。

3、融资难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流动资金短缺限制了部分企业的发展和工业新项目投产达效。

篇6: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关于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2009年9月10日)

市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调度会议后,我县高度重视,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打造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控链条为目标,精心组织,不断加大推进力度,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营造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强大动力 市工作调度会议后,我县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传达贯彻了市会议精神,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一是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又抽调了2名工作人员,充实了办公室的力量,县政府拨付经费2万元,购置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二是明确要求各单位行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把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纳入各单位整体工作部署,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与其它工作有机结合,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切实担负起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三是县纪委监察局在9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了9个督导检查组,负责所辖单位行政权力运行运行机制建设的督导检查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

二、明确工作重点,廉政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全面开展

廉政风险评估是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使廉政风险评估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工作中我们把握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重新确认行政权力2598项,其中县本级87项,43个县直单位1715项,18个镇(街道办、嘴东管委会)政府796项;初步查找廉政风险点1120个,其中县政府本级162个,县直单位731个,各镇政府227个(9项);确定A级风险238个、B级风险476个、C级风险506个。

一是抓好县政府本级廉政风险评估管理。把县本级所行使的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查等存在较高廉政风险的行政权力46项(占县本级行政权力项目的50%以上)纳入廉政风险评估范围,查找廉政风险点,并逐一制定防范措施,经过详尽摸排,共查找廉政风险点162个,制定防范措施150条,修订制作流程图 个。同时,依据风险大小,对县本级重要行政权力进行分级,其中A级风险 个、B级风险 个、C级风险 个。制定廉政风险等级目录,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把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使风险点变成安全点。

二是抓好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的评估管理。重点组织县财政局、建设局对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等环节的行政权力进行了梳理,查找廉政风险点21个,制定防范措施25条。在此基础上,县政府修订完善了《建设工程招投标、评标定标办法》,制定了《滦南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督实施办法》等16个规范性文件,对财政投资项目廉政风险的监控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我县规定“对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市政国有投资控股的工业、交通和水利等国有投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招投标。对拟公开招投标的公有投资建设项目,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建设单位必须向纪检监察机关备案方可组织招标。招投标统一在县交易中心进行,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对招投标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对未严格按程序进行的招投标,及时做出处理”。截至到6月底,对17项建设工程和施工监理招投标进行了监督,涉及预算资金26603.12万元,节省资金764.36万元;监督、规范政府采购活动6

4批次,涉及预算资金2598.10万元,节省资金386.03万元。终止不合规范招投标2宗,规范招投标程序7宗,确保了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突出抓好村权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将村级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纳入构建农村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新格局工作之中,统筹推进。将涉及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容易发生优亲厚友、引发信访矛盾、发生侵占挪用行为等具有较高廉政风险的村权纳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范围,建立健全监控机制。一是建立村级招投标监管体系。凡村级2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建设、2000元以上的产权交易、1000元以上的物资采购,由镇招投标办公室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统一组织招投标,每项招投标活动均由镇招投标办公室立卷归档;二是建立完善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机制,全面实行电算化管理,建立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三是实行村务动态公开、网上公开,一事一议公开;四是通过健全村民监督组织、民主决策机制和开展民主议政日等形式加强民主监督。

三、创新工作思路,构建权力运行廉政风险评估动态管理机制 工作中,我们坚持标准化运作、动态化监管、公开化运行,多渠道收集权力运行信息,及时发现廉政风险,积极构建行政权力运行廉政风险评估动态管理机制从而实施动态监管。

(一)借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经验,推行标准化管理。我们把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廉政风险的评估管理工作实际。近年来,我们先后在县纪委监察局、县技术监督局、国税局、地税局、建设局、商务局等单位,建立和运行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入手,加强过程监控,使行政服务过程的每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

态。下步,我县将进一步借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与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有机结合,将廉政风险评估、管理的各项措施转化为日常工作的管控程序,嵌入日常工作的处理流程,实现管理有制度、工作有标准、岗位有职责、操作有规范,风险有监测、过程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考核。对行政权力运行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循环管理。

(二)拓宽廉政信息采集渠道,建立分析、反馈和快速反应处理机制。抓好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建设,信息化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要素,我们在完善网络建设、实行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行政权力动态公开。一是建立“滦南县政务公开(纠风效能)网”,打造行政权力运行网络监控平台。今年8月份,我们对原有的“滦南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进行改版升级,建立了“滦南县政务公开(纠风效能)网”,设立了“行政权力运行监控平台”和“行政权力动态公开平台”;设立了“行政审批”栏目和“政府信息公开”窗口,分别与县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相链接。并且我们给每一个主体单位都预留了“会员登录”的窗口,由各单位负责在网站上添加规定的内容。目前,这个网站正在试运行。下步,我们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严格要求并督促各单位及时全面地将本单位纳入廉政风险管理的行政权力项目的运行情况,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键环节及时添加到网站进行公开;第二,要切实加强网上监督。明确责任科室(环境效能科)和具体的责任人员,建立网络监控台帐,进行记帐式监督,对各单位行政权力的行使情况重点对廉政风险点进行网上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示和预警,从而实现动态收集、反馈和处理廉政风险信息。第三,实行重要行政权力运行登记网上备案制度和政务公开网

上公开、备案制度。今年5月份,我们制发了《关于规范政务公开有关工作的通知》,从组织领导、办事机构,公开范围、程序、方式以及公开的时间要求等几个方面对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工作进行了规范,要求各单位进一步落实会审会制度、局务会议纪要制度。下步,各单位要将重要行政权力动态运行情况随时上传到“政务公开网站”上,将政务公开内容按季度在网上公开和备案,这样,便于组织监督,也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三是拓宽监督渠道。今年7月份,我们在全县聘任了80名作风(行风)效能监督员,在25企业设立了优化发展环境效能联系点,负责监督全县各级各单位的行政行为,重点举报不作为、乱作为和侵害企业利益、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聘请的监督员有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离退休干部,还有来自基层、农村和企业的代表;25家联系点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也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可以说基本囊括了社会各个层面。我们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座谈,切实发挥监督员和联系点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地、畅通地监督渠道,这样,我们能够全面、及时地掌握各单位行政权力行使的情况,对出现的廉政风险和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地处理。而且,监督员和联系点作为民主评议行风(作风)的测评主体,其评议情况将作为民主评议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样,我们可以将行政权力运行和行使情况融入到干部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关效能建设考核、民主评议考核等工作之中。

篇7: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现在我向各位汇报一下我区司法行政系统领导班子建设情况。

去年,区委根据工作需要,对我局领导班子作了较大的调整,除保留一名党组成员外,一正二副三位局长都作了相应的调整,我是从乡镇调入的,两位副局长先后从其他区级机关调入,他们具有从事专业法律工作的经历。班子平均年龄43.75岁,文化程度都在大专以上,男女比例为1:1,可以讲,这一届领导班子是一个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化的班子。下属有1个公证处、4个律师事务所、20个镇乡(街道)司法所和15个法律服务所,基层班子的平均年龄为45岁,大专以上学历达89%,党员占85%,男女比例为22:1。在新一届局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经过全局广大干警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3年底,我局被省厅推荐向司法部申报集体一等功;2004年2月,钟公庙街道司法所被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工作模范司法所”称号;2004年7月,五乡镇明伦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司法部、省司法厅领导曾多次就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及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对我区进行了考察调研,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下面我着重汇报一下班子建设情况。

一、总体思路

创业绩,务必抓队伍,抓好队伍的前提是要先铸就一个团结战斗且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好的领导班子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新一届领导班子经过调查研究,审时度势,于去年8月份提出了“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开拓奋进、再创辉煌”的班子建设总体思路,以实现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第二次飞跃”。

1、以身作则。我长期在基层乡镇工作,虽然分管过政法工作,但区级机关毕竟与乡镇有一定区别,所以讲我是个新兵,其他两位副局长也都是刚调动或提拔不久,对全局干警来说,我们的班子是一个崭新的班子,是一个陌生的班子。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树立威信是新一届班子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凡是要求干警做到的,局领导班子总是要首先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全局上下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2、团结协作。班子内部自始至终坚持民主集中、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和求真务实四原则,做到大家心情舒畅,没有无原则纠纷,既民主又集中。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班子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会议,相互通气,统一协调,互相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发挥每个成员的优点和特长,同时优势互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开拓奋进。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鄞州工程”的推进,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司法行政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近几年,南京市江宁区、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等在司法行政工作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周边县(市、区)司法行政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区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团结带领全局广大干警在继承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4、再创辉煌。我局是多年的老先进,2001年12月,被人事部、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2年9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所谓争先进容易保先进难,如何保持先进呢?局新一届班子经过缜密研究,提出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全局干警的聪明才智,接过上届领导班子的接力棒,努力实现全局工作的“第二次飞跃”,再创司法行政工作的辉煌业绩。

二、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1、加强政治建设。一是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增强政治坚定性和敏锐性。二是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三是争创“四型”机关,做“四型”的班子,要求班子成员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一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班子成员先后有多篇文章在省、市报刊中刊登或获奖。

2、加强业务建设。一是加强学习。为尽快进入新的角色,适应新的岗位,要求班子成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对新法律知识的学习,与时俱进,以适应新体制下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需要。近二年,局班子新上任的三位同志都先后参加了省厅组织的新上任司法局长培训班。二是体现在工作创新上。“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是我区的品牌产品,为使品牌工作发挥更大的功效,去年我们尝试向社区和企业深入,相继开展了“民主法治社区”、“民主法治企业”创建工作,此项工作已得到了区政府的肯定,并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区20个司法所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司法所”的前提下,今年2月,我们提出了在全区基层司法所中开展创建“示范司法所”活动,通过示范司法所的示范辐射功能,带动司法所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加强对基层班子的建设,重点是做好基层班子教育培训工作。以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相互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两年来,共组织各类培训班8期,分批组织基层司法所长到南京市江宁区、诸暨市枫桥镇学习取经,同时推荐优秀司法所长进入各类高等学府进修学习,目前大专在读5名,本科在读3名。

3、加强作风建设。班子的作风建设直接影响到局机关的形象。去年6月,新一届局班子领导刚上任就分两组走访了全区二十个镇乡(街道),征求基层领导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利用《鄞州普法》报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发出10万份征求意见表,真心实意地征求各级领导和全区广大人民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此外,我们还十分注重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班子成员是党风廉政的重点对象,带头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形成反腐保廉的整体合力,增强领导班子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当然,我们的领导班子建设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局班子在决策上缺乏远瞻性,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班子管理缺乏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等等,但问题最突出的还是镇乡(街道)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班子建设。一是平均年龄偏大,需要补充新鲜血液。尽管近年来部分镇乡(街道)配备了数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一线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岗位,但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人员青黄不接的状况。二是法律基础薄弱,专业知识结构有待优化。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班子中受过正规法律专业教育的较少,大部分都是边干边学,法律专业知识薄弱的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岗位流动频繁,由此带来工作衔接和磨合方面的问题,有些同志刚适应司法工作,就被调到其他岗位,不利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三、努力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我们班子建设的努力方向是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围绕科学发展观和“新鄞州工程”建设,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服务用心”、“工作诚信”。

1、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在班子建设中,要牢记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也是最活跃的。我们既要强调班子成员之间达成共识,齐心协力,也要注重发挥好每个成员的各自优势,充分展示个性,不断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班子的运作处于高效状态、最佳状态。

2、围绕科学发展观和“新鄞州工程”建设。随着“新鄞州工程”的实施和“平安鄞州”的建设,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时刻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班子的各项决策也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中心工作。时代在不断发展,各类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作出决策之前就必须深入研究,反复论证,使中心工作得到较快、较好的落实和实践。

3、保持“头脑清醒”、“服务用心”、“工作诚信”。在日常工作中,全区广大司法干警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找出工作差距,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贴近群众,用心服务,主动为社会稳定服务,为鄞州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诚信工作,诚信服务,树立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良好形象。

四、几点建议

借此机会,我就我们日常工作中急需上级部门、各位领导支持、关心的几个问题作一汇报,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第二次飞跃”总体目标。

1、改革基层司法所管理体制。现在的镇乡(街道)司法所与综治办合署办公,人员相互兼职,人、财、物都由镇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司法局只对其作业务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镇乡(街道)司法所的发展,同时,由于人力有限,我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也很难深入,这也影响了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我们建议把现有基层司法所管理体制,改由区司法局和镇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双重管理,在人、财、物方面加以明确划分,同时司法所长人选由区局提议,商镇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报区委政法委审批,并享有正科级待遇。这样做便于加强管理,进一步明确镇乡(街道)司法所的地位,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2、加强干部交流。我局现有干部27人,其中进局8年以上13人、进局20年以上4人,其余都为近二年新进人员。当然也不是说这样不好,老同志有老同志的好处,但如果所占的比率较高,就会使整个队伍陷入“死水”,工作的创新能力不强,激情不够,主动性、创造性不够,工作凭经验,去年怎么做,今年还是这么做。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多加强干部间交流,可以是政法系统内部横向交流、局与局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与市局、兄弟县(市、区)司法局之间交流,这样就可以变“死水”为“活水”,使整个队伍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3、尝试配备“公职律师”。所谓公职律师是指取得司法行政部门颁发的公职律师执业证,在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专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执业律师,拥有公务员和律师双重身份。近几年来,政府在管理决策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法律事务,面临着许多历史遗留难题等,政府职能部门配备公职律师,已迫在眉睫。为政府或部门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和法律建议;参与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议和修改工作;受政府或部门委托调查和处理具体的法律事务;以区政府身份代理区政府或部门参加诉讼、仲裁活动等等,公职律师以其“离得近、叫得应、专业熟、信息灵、反应快、保密好”等优点为政府或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和较低成本的专业法律服务。因此我建议尝试在有关政府职能部门配备公职律师,规范政府行为,减少不必要的信访、上访,为打造“平安宁波”、“平安鄞州”作贡献。

篇8: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1 区级 “一站式”行政服务创新

1. 1“两集中三到位”奠定 “一站式服务”基础

行政服务局前身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成立之初, 仅作为政府的派出单位, 各相关部门仅把部分的审批权限入驻中心, 而核心审批事项和权限还留在原来的部门。“一站式服务”还缺乏相应的基础。2008年, 吴江启动了“两集中三到位”改革, “两集中”要求各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向本机关的一个科室集中, 各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科室向当地行政服务中心 ( 局) 集中; “三到位”即要求各部门的许可 ( 服务) 事项要到位, 对窗口授权要到位, 中心 ( 局) 窗口负责人按要求配备到位。通过改革, 吴江38个部门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局, 达到应入尽入, 行政审批事项和权限在吴江区范围内得到更高水平的集中, 奠定了“一站式服务”的基础。

1. 2 科室优化调整搭建 “一站式”行政服务平台

按照“一站式服务”要求, 行政服务局把入驻科室依据审批事项类别、流程加以规划、梳理和调整、打破以往按行政职能部门设置窗口的建制格局, 分别按内、外资企业项目审批链组合, 将所涉及的行政服务事项集中进驻一个综合窗口, 各相关部门向综合窗口按需派驻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成立综合业务科室。综合一科由发改委、经信、工商、环保、国土、规划六个窗口派驻业务骨干, 负责审批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备案或核准, 综合二科由商务、发改、工商、环保、国土、规划六个窗口派驻业务骨干组建, 负责外资企业投资项目的受理, 综合三科由住建、规划、气象、民防、消防五个窗口组合建成, 负责服务工程建设领域, 三个综合科室共整合了113项审批事项。

1. 3 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是 “一站式服务”核心

在不断整合集聚审批资源、搭建平台的同时, 行政服务局从具体事项出发科学重塑了行政审批流程。“一站式服务”后行政服务局的具体流程: 第一, 一窗受理, 综合业务科室入驻的窗口中有牵头科室, 各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受理相关审批业务, 对审批材料进行初审, 如果具备法定申请条件的, 出具“受理通知书”, 并加盖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专用章”; 第二, 同步审批, 各部门受理后, 要并同时并行审批事项, 行政服务局变以往的“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 极大地加快了审批速度, 节省了审批时间; 第三, 限时办结, 由牵头部门对审批业务跟踪, 及时督促检查各相关责任单位的工作进度, 限时办结; 第四, 集中发证, 审批结束后, 申请人到综合业务科室接受牵头部门交付的审批结果, 并办理相关事宜。通过流程的再造, 部门事项的审批时间极大压缩, 以设立新企业为例, 从前置到设立审批, 办理时限有法定时限3个月缩减到4个工作日以内。

1. 4 完善监督监控机制确保 “一站式服务”取得实效

完善的监督监控机制是改革成功的必备要素, 吴江行政服务局早在2005年就引进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部门科室管理达到了标准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006年行政服务局 ( 行政服务中心) 成立党委和纪委, 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服务局的领导和监督监控水平。在2010年行政服务局正式挂牌后, 局内部专门设立督查科, 对各窗口和分中心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仪容仪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和对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 受理服务对象对窗口及其工作人员在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投诉或建议。在“一站式服务”过程中, 实时监督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过网络监控系统, 以及限时办结监督、公众评价和投诉监督等对各业务科室进行监督, 确保了“一站式改革”取得实效。

2 镇级 “一站式服务”行政服务创新

针对基层市民的现实需求增多, 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政府服务方式和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 以获得对市民的反应速度和效率, 建立镇级便民服务站, 实行网络的一站式服务。推行办事代理制、首问负责制、办理限时制、小勇跟踪制等, 减少办事程序和环节, 切实提高直接面对基层和群众的“窗口”机构服务效率和质量。以吴江盛泽镇为例, 作为强镇扩权试点单位, 努力创新行政服务新模式, 设立镇级行政服务局, 采用授权、委托或延伸服务的形式赋予盛泽镇, 并实现了审批权限、服务事项、窗口人员向行政服务局的“三集中”。

2. 1 行政服务以 “智慧服务”为统领

积极完善和建设局门口网站、内布局与网, 优化再造审批流程, 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打破“一人一岗”的传统用人模式, 让每一个进入行政服务局的人员主动学习、培训, 多岗位适应, 多业务熟练, 为构建精简、统一、高效的盛泽行政服务夯实人才基础。

2. 2 行政服务以 “线块组合”为特色

根据上级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要求, 按块 ( 类) 组团设置经济、建设、社会民生3个综合服务“窗口”, 加快构建“人员精干、服务高效、方便快捷”适合镇一级行政服务模式, 推动业务量少的事项开展集中服务。

2. 3 行政服务以 “因需制宜”来创新

凡是下放授权的盛泽镇事项, 原则上由盛泽镇行政服务局代表镇人民政府履行相关权限, 按流程对所需服务事项既受理也办理。若涉及现场勘查、查验环节, 则实现交接单和倒逼机制, 在相关专业部门执行并提供行政审批、许可等依据后行政服务局完成后续服务环节。

3 吴江创新区镇两级 “一站式” 行政服务的经验和启示

3. 1 吴江打造 “一站式服务”具有样本意义

行政审批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 由实际执法部门来审核是否符合条件的行为, 是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实施监督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 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仍需摆脱原有行政审批体制的路径依赖, 政府在职能结构、行使方式和方法、行为习惯方面对管理型政府的模式存在较强的依赖关系,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尚处在起步阶段, 中央政府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具体路径也缺乏明确的指导, 对实施后产生的示范效用和不确定无法预知和把握, 对地方政府的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探索把控能力不强, 远远落后于地方的创新速度。因此吴江行政审批服务的创新虽然取得巨大成绩, 但是仍处在试点阶段。

3. 2 吴江 “一站式服务” 的内涵是行政审批制度创新, 外延是便民服务体系的拓展和中介的监管与培育

其背景是, 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所谓“全能政府”, 是说它什么都能做, 而且必须身体力行地去完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能够把所有的事物都很好地、高效地完成。反而由于权力的集中、职能的齐全, 造成了行政机构的臃肿, 即政府不得不拖动着庞大的身躯在各项具体事物中周旋。因此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集中、建设有限责任政府成为必然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说, 是“一站式服务”的内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有边界的,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然首先是法治政府, “无疆”以“有疆”为前提, 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而在便民服务领域和中介监管领域是否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吴江也在探索之中。从实际效果上看, “一站式服务”能够满足民众对政府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的期许, 吴江政府的承诺与实践, 体现了吴江区委、区政府对民众期望的一种理解以及对行政服务责任的一种贯彻。

3. 3 从根本上说, “一站式服务”是服务理念的无止境、无边界

打造“一站式服务”凸显了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高度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党中央在新世纪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的科学应对。吴江区委区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 十分注重通过提升行政服务品质和效能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创新吴江区镇两级行政服务服务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沈荣华.“无疆服务”——吴江行政服务十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晨诵.《这条路》教学设计下一篇:社会法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