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理论课研究性学习

2023-03-05

第一篇:思政理论课研究性学习

思政部教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

12月10日,思政部教师参加了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成都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

会议由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蒲开伦主持,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宗伟教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会会长张斌教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会长黄天贵教授、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会副会长刘文华教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主任研究会秘书长蒋家胜教授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

会上,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宗伟教授致欢迎辞,并就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办学趋势向与会成员作了详细介绍,重点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会会长张斌教授作了“形势与政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的主题发言,张会长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确认识反腐败的形势、当前腐败的主要特点、当前腐败的成因和当前反腐败的主要措施”等5各方面作了深入阐述。

下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主任研究会秘书长蒋家胜教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徐文教授、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副教授分别就“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团队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探讨”和“新时期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等问题进行充分交流与探讨。同时,对参加该年会的58篇学术论文进行了颁奖,我院李光胜老师参加评奖的论文获得了二等奖的佳绩。

此次学习交流后,思政教研部的老师们纷纷感到自己的工作既光荣神圣又任务艰巨,决定要抓住当前这一大好时机,以后应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以更大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

第二篇:关于高职思政课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理论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感悟、认可、内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高职生存在着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突出问题,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课程内容上的脱离实际,教师教学的水平不高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都是影响学生对理论认同的因素。因而要从以下路径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强化学科建设,增强理论自身的可知、可信、可感度;端正目标更新理念,围绕以生为本开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提升教师素质,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改善课堂教学,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论文关键词:高职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研究

一、高职学生存在着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1.高职生对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教学存在着不认同的信仰危机。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不认同主要表现在突出的“知”与“信”矛盾上。“知”指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即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里的“信”可作“信度”、“信服”“信仰”等多角度理解。“信度”指从学生的角度看思政课的理论观点、原理及它所包含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等的可信程度,也即相不相信它的科学性;“信服”从学生内心思想情感上对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内容的认可程度,也即是否认同这些理论对社会及对自身的有用性;“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尊崇并在意识中自觉自愿地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对不少学生而言知不知是一回事,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认知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而对理论从内心接受并完成知、情、意、信、行的心里活动过程的真正认同则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没有解决“信度”、“信服”和“信仰”的问题也即没有解决对理论的认同问题。其表现在:一是对理论内容的真实性持否定态度,认为理论与现实是脱节的,理论内容全是“假、大、空”的东西;二是对理论内容的真理性持怀疑态度,认为理论的政治目的太强,阶级性太突出,全是为我所用,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舆论工具,无所谓科学性;三是对思政理论的指导价值存偏见,认可它的社会价值或工具价值,而不认可它对自身有实用价值。

2.不解决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认同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公共理论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知识类、理论类课程,它在解决了是非判断的同时不等于就解决了价值判断,必须通过“知”、“情”、“意”、“信”、“行”这样一个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外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公共理论课仅仅停留在重视认知因素上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不能在情感上认同并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思政课不同于其它知识类课程,只注重知识、技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要根据思政课本身教学目标的实现,重在对学生进行精神生活和道德规范的价值认同教育。“认同”可理解为认可和同化,心理学中强调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也即强调对高职生对思政理论在认知、情感、态度上的接受,来自情感上的喜欢,出自内心的认可接受,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并作为外在行为的价值取向。因为当学生没有解决理论内容的真实性、真理性及指导性时,也就没有解决理论可不可信,值不值得学,学后有什么用这些学习的内生动力问题,解决不了真学真知真信的问题。这些对思政课理论不信服不认同的思想会形成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和接受时的阻抗因素。这种思想和情绪上的阻抗会表现在理论认同教育的知、情、意、信、行全过程,使每一个过程的成效都大打折扣。认知难以深刻,满足于一知半解;内心情感不予认同,甚至是心存逆反;理论没有内化,缺乏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意志力;以理论指导行为,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信念不坚定;更难以把理论付诸实践,落实在自我行为的价值取向上。因而若不强化理论认同教育,解决学生真学真信真行的问题就根本不可能达成思政课教书育人的目的。

3.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很好完成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任务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应包括:反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解、认同、接受及评价状况的认知标准;反映大学生以情感的方式进行善恶评价,形成稳定的思想政治情绪、情感和情操的情感标准;反映大学生为了维护思想道德准则,在行为活动中克服内外困难和障碍的毅力与能力的意志标准;反映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仰程度的信仰标准;反映大学生践行道德规范状况的行为标准。”思想政治课是高职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使其理解内化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理想信仰教育的主要阵地。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也事关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大问题。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传授知识、确立信念,指导行动的三重任务的统一。它不只是解决学生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问题,关键是解决他们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为此,思政课老师要以解决知信行相统一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认同教育。深入分析“知”与“信”矛盾存在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对理论的不信服不认同的问题,使之从知道与理解到认可与接受,升华为信念信仰,成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

二、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待深思

1.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生思想信仰形成冲击。学生决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不接触了解社会,相反,在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学生更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感知社会。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来自教课书和课堂上灌输的理论,还会对社会现实进行自己的解读、选择和接受。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的多元化思潮超越国家疆域跨越制度障碍向国内扩散和渗透,不可避免地对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冲击。以似是而非的理论迷惑和腐蚀青年,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些顽疾和陋习如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在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的掩盖下向年青一代渗透,使青年在追求开放、独立的同时更为自我和自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国内社会环境,随着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出现带给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多样化。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会产生“一切向钱看”的诱惑力,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追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容易产生不顾社会规范和不顾他人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少数青年学生受此影响而追求极端的自由散漫。社会现实的复杂多变和社会行为的失范,不仅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在考问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解读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变化,回应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成为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

2.课程内容上的脱离实际等使其缺乏说服教育力度。理论来源实践并能指导实践,若理论所描述或概括的不符合现实情况,会使人失去对理论的可信度,尤其是一些理论上的高调恰恰与现实中的失范构成直接的背离或矛盾时,都会影响到对理论本身的评判和信赖程度。而思政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在教材上有所体现。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探索与发展之中,有些原理并未成熟,有些体制机制有待建立完善,有些观点还存在着争议,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因为在编写教材及课程时过于偏重于抽象的理论原则、原理、规律,忽视对现实矛盾的分析和现实问题的解答。课程内容往往很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的完善性,偏重于抽象的理论原则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而某一原则它的现实可行性如何,怎样解释或解决社会现实矛盾却缺乏说服力。三是因为教材内容过于泛化,如概论课几乎涉及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方方面面,是我国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概括和高度浓缩,受老师水平和授课时间的限制,根本没有办法讲深讲透。

3.教师教学的水平不高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的不信服。教师理论功底的深浅,教学的方式方法正确与否,尤其是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于解决高职生对理论不信服不认同,提升教育教学成效至关重要。学生尊其师才信其理,只有学生心悦诚服地相信老师讲的是真话,教的是真理,才能解决学生对知识的真信,对真理的信服问题。而学生对老师的钦佩和信服程度与老师自身的多种因素有关联。一是与教师的理论水平高低呈正比,老师能否把抽象的理论讲深讲透,能否深入浅出并轻松愉快地阐述原理讲明道理,尤其是老师是否深入社会了解现实,是否有正确的政治视野和辩证地分辨能力,能理论联系社会及学生实际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二是与老师的人格魅力有关,老师备课认真,教态端正,精力充沛,为人诚恳,诲人不倦,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感人,所讲出的道理也会显得真实可信,反之,如果老师夸夸其谈,东拉西扯,言之无理,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疲倦、厌烦、甚至逆反。尤其是教师自身信仰与信念不够坚定,对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能及时澄清,甚至在课堂上发牢骚,说怪话,更易造成学生对他反感和对理论的不认同。三是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有关,若教师没有采取民主的、开放的、多样的教学,仍然坚持专制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只重视学生的知识获得,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来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训练习惯,也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四是与老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及课堂掌控能力有关,有的教师不懂教育学、心理学,不会采用欣赏式、鼓励式教育教学,批评人太直白或太激烈,不尊重人或不懂得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4.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成为一个阻抗认同的因素。一是远离现实的当代高职生对政治缺乏感性认识而无意于政治。在校的高职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物质充裕的年代,生活在家庭幸福的环境中,在学校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远离政治的方式生存,生活中似乎没有感受到过有精神引领的需求,学习理论完全是一种来自外在的你要我学的强制力。二是一些没有经过社会磨炼,缺乏远大理想信仰的高职生,不少人立志挣大钱而不是立志干大事,因而对政治素养及德育素质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感觉不到德育对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三是也有少数学生是受到社会或家庭、社区、同辈群体中存在的不良示范效应的影响,对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存在很多误读、误判甚至逆反,也就无法产生高层次的对思政理论这类充实精神生活和道德取向的需求。四是受学生早期已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影响,早先接受的理论观点与教学内容不一致,甚至相背离就影响到学生今天的学习,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接受与认同。总之,如何消除学生已有的阻抗因素,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引领他们产生高尚的精神追求,解决一个不是你要我学而是我要学的内生动力问题至关重要。

三、高职思政课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路径及对策思考

理论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感悟、认可、内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是从知识认知到情感体验到信仰构建到意志支持再到行为实践不断循环反复的认知、内化、认同、自我提升的过程。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路径都要指向使受教育者排除认知上的枯燥,情感上的困惑,信仰上的排弃,行为上的不坚定,激发教育对象自身去完成认知、体认和内化,完成自我成长与超越。

1.强化学科建设,增强理论自身的可知、可信、可感度。首先,教材要贴近社会现实使其更具有可信度。理论界与教育界需通力合作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教材克服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如脱离实际,过于抽象或宏观等问题。理论要跟上变化的实际,理论不仅能够说明实际,而且能够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树立“两课”的理论权威。教材定位上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思想,文字语言上增强可读性,使其更易于理解,让我们的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不仅可信而且可学,易于理解和感知,从而真正解决思政课通常被认为的存在“假、大、空”的问题。其次,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要注意把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把宏观的抽象的理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转变成微观的具体可感知可体认的知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放在它所解决的社会实际问题并关联到老百姓的利益得失中,让学生明白务虚是为了务实。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主题之中。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感兴趣且对引领学生精神世界有益的内容重点学习,着重点放在打开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的情趣,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2.端正目标更新理念,围绕以生为本开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首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是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上,也即具有一定的眼界、情趣、境界的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培植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个性,使他们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强烈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和幸福人。从这一教学目标定位而言,老师的教是确立以学生为认知主体,设法帮助学生扫除阻碍认知的种种思想障碍,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角色,老师的教不是呆板地教授书本上的理论,而是教学生怎么去理解、消化、认同理论并构建自己的价值标准,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认真思辩中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辩证思维、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素质。学生的学更需要在明确学生目的端正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自觉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培养自身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经历知、情、意、信、行的心理体认活动过程完成对理论的认同,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标准。其次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强化生本教育、素质教育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要以学生为学习认知主体,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素质教育在于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围绕着提升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原理、原则类知识。在坚持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中,教师的教重在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它要借助于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写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使学生能形成和表达他们的自己看法和感受,教师应提供有价值的评论或总结引导。教师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纳入学习资源中,挖掘学生自身认知、体认、思维等各种潜能。目的在于以此排除认知阻抗,消解认知懈怠,提升认知能力,增强内心感悟。

四、提升教师素质,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

首先,提升教师理论及综合素质,增强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通过渊博的知识、坚定的信仰、真挚的师爱、品格的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亲切、依赖、信服。学生又会把对政治教师的这种情感喜悦、内心认可转移到政治课的学习中,对教师的观点心悦诚服,遵从教师的教导和顺应老师的精神指引。政治课教师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的修养以及政治理论的修养,通过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善良慈爱的品德,锐意进取与开拓创新精神为学生作出表率,发挥情感育人的作用。

其次,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教育办不好的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好,不是人的智慧不够,也不是学科太难。人类天生是“乐于求知”和“恐于无知”的,人类对于知识和学习的厌倦一定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由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泯灭了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够使教育者所传导的观点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认同。诚然,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是教学方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华,是熟能生巧、巧而生变的产物。有待每位老师不断地探索与提升。

五、改善课堂教学,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首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理论说教法、直接灌输法、学生参与法、讨论法或辩论法、人格感召法、情感牵引法、直面以陈法、恒中有变法等,教师应做教学方法的有心人,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与发挥,努力探索出生动活泼的切实有效的形式。大胆采用专题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专题调研、项目开发等教学模式,这多种模式讲究的都是教师当好主要引导者,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学生要解决好学习目的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为我学,作为学习主体刻苦钻研,深入思考,理论联系社会及自身实际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多种感官感知理论,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课的资料,使学生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内容,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为学生提供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知和情感认同,让学生在感官的冲击下更易于接受教师传播的观点。

第三篇: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由于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路径,努力寻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口,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一体化 对策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离不开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因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由于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路径,努力寻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口,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才能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引导大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的作用。“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一、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必要性

1、 理论基础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概括与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休系。科学的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为物质力量。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正确的结合,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现实依据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

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论述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一系列文件精神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主体与实践教学主体的一体化、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 活动的一体化、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的一体化,有效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二、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内涵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就是指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大学生主客体角色的统一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灌输和说教的教法进行,在教学关系中教师是主体,即知识的传授者,而大学生是客体,

即受教育者。思政课引入实践教学以后,大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大学生主客体角色在教学环节中的分离,客观上把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割裂开来。实现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必须首先将大学生的主客体角色统一起来,并且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明确和认可大学生在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内化为内心信念,从而避免教师无意义的强制性的理论灌输,使教学内容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创设属于学生自己的有特色、有品位的话语空间、活动空间和成长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处于一体化的状态,形成良性循环。

2、教学目标的统一

由于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长期的分离状态,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目标,理论教学以理想人格的培养为目标,实践教学以实践人格的养成为目标,两者之间的转化是需要具备条件的。受多元文化形态的影响和冲击,当代大学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以较强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实践人格,这种实践人格在某种情况下与理想人格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只有协调好理想人格与实践人格之间的矛盾,把大学生现实的成长环境和客观的需要与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理性要求有机结合,把对大学生要求的理想程度与其实际接受的现实程度有机结合,从而找到教与学之间的共性,形成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的科学标准,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落实到大

学生思想转化的实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理想人格为标杆,在实践养成中以因人施教为特征,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用科学理论进行武装,用社会实践加以锤炼,用浓郁的主流氛围给予熏陶,通过一般性的思想理论教育与学生个性化的实践结合,塑造学生健康的实践人格。因此,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中心内容和有效载体既不是理论教学,也不是实践教学,而是学生的实践人格教育。它通过设置特定专题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块,把理想人格教育与学生实践人格的养成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自我思考、思想转化和身体力行,推动学生由实践人格向理想人格迈进。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统一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常被称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统一,它是获取知识与积累经验的统一,也是学理认知与情感体验的统一。成为高校思政课同一教学环节中的两个不同方面。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与强化实践教学排斥理论教学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因此要充分发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特点和作用。把两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案例分析、新闻播报、校园文化、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进行整体安排,实施整体推动,引导学生一方面用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把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问题和困惑进行梳理,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激发他们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

三、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对策

1、强化理论教学,切实发挥理论先行功能。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大学生系统的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学说、基本理论。强化和重视思政课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素养,提升思想境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和理论对于实践具有导向作用: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为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时代,认识对实践的导向、预测、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削弱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便无法开展。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认清理论教学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丰富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富有成效的理论教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辩证的、理性的思维分析、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倡导的理想目标和信念追求与现实中的功利取向和实用导向的巨大差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规范实践教学,切实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比理论教学更具优势,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式多样、内容有趣、吸引力强,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

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是,由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不同,它的复杂性导致操作中的不规范性。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首先,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其次,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要求等形成为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使实践教学具备制度上的保障。再次,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最后,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的实习实训中,与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正确处理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为一体,坚持实践育人原则,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3、化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矛盾和冲突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虽然属于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环节,但理论教学以系统的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则以运用知识和积累经验为主。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以积极的态度予以回应,化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首先,运用主流与支流相结合的分析法,阐明科学理论与错误行径的关系,科学理论作为社会的主流,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体现社会正能量,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而错误行径作为社会的支流,与人民利益不符,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被淘汰,不会长期存在下去。主流与支流相结合的分析法可以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其次,运用发展分析的方法,阐明理论与现实之间转变的条件、动力、途径,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衡性和长期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肩负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再次,运用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由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社会新问题,客观公正的肯定成就,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相信中国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学生把坚持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有机统一起来。

4、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性。

首先,协同理论学习与理论应用。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通过典型案例和新闻事件,指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百姓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运用基本理论认识、分析、解决各种现实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也应主动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总结经验,升华经验,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提高理论修养,实现思想认识的升华,塑造完美人格。其次,协同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因此要调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判断,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实践自律,促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协调配合。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设实践教学的环境和情

景,鼓励学生将实践素材带入课堂,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实践成果,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再次,协同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理论是实践的反映,实践发展又是无止境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理论的创新。教师在做好理论传承和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善于把最新的理论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用创新理论指导学生实践,并且根据实践变化,引导学生推动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加强与实际的结合,对于掌握并运用理论具有重要作用。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杜会的进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加强实践环节,己变得迫在眉睫。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在准确把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精神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

[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3]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Z] [4] 王飞 .思政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在意蕴 [J] 江苏教育(职业教

育版)2013(10) [5] 王飞. 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整体优化的对策[J] 职业时空 2013,10(4) [6] 任鹏.周莉.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3)

第四篇: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

作者和学号班级

日期

奴役之途还是自由之路?

奴役之途还是自由之路?

---- 读《通往奴役之路》有感

摘 要:《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的最知名著作。但由于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被列为“禁书”。哈耶克称要将此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读一读,而我国是属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那就让我们这些社会主义者来读一读马克思主义的死敌——哈耶克的这本书,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有益处的。

关键词: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专制

一、引言

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而社会在不断进步,每个人也在不断进步,所以关于思想永远不会有一个永恒的正确定理,所谓的真理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正确。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出版时,因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遭到了众多社会主义拥护者,甚至是资本主义改良者的抨击,然而此书被翻译成超过20中语言出版,想必这本经济学名著必有其独到之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此书可以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

二、哈耶克的基本观点

哈耶克在书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哈耶克主张,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统治阶级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但是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支持中央集权,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对哈耶克而言,“通往奴役之路”代表了国家进行中央计划的开端,随著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所有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在哈耶克看来,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样的国家早已经在“通往奴役之路”上了,而当时许多民主国家也正在重蹈覆辙。哈耶克写道:“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在个人主义伦理学看来是对于所有道德的否定。但那在集体主义的伦理学里却成为了最高的原则。”尽管哈耶克对集体主义社会的态度是否定的,但他在书中也提及了:“对于那样的计划经济的批评,是不能与完全教条式的自由放任态度混为一谈的。”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的确支持政府对于邮政、道路、污染和工厂噪音等的管制。

(一)私有制是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保障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不仅仅是没有效率的,也是不自由的;如果个人只是计划人员实现其计划的工具,就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对于政治自由和经济效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哈耶克把实行私有制的社会称作“富人得势的世界”,而认为实行公有制的社会,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尽管私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平等,这也是两者之间唯一的共同点。然而在私有制社会,穷人的机会虽然比富人少一些,但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同样可以发财致富,虽然每个人的收入不可能均等,但走向致富之路的机会却是均等的,哈耶克认为这是真正的社会平等。而在公有制社会里,尽管穷人名义上是公有财产的主人,但实际上,哪一部分财产也没他的份。不仅如此,由于事无巨细都被当局牢牢控制.老百姓只得低声下气,任人摆布,靠当权者的“恩施”过日子。哈耶克于是问道,究竟是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好,还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好呢?

(二)计划经济导致效率损失,最终迈向集权政治

在哈耶克看来.一切类型的计划经济都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没有多少区别,它们都是集体主义。哈耶克认为,迄今为止,对资源配置来说,竞争是最为有效的,计划是与竞争鲜明对抗的,它只有被用来弥补市场缺陷时,才能与竞争结合起来。如果完全限制竞争,而用计划取而代之.那么结果必将一塌糊涂。因为计划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损失。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普遍而持久,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许多知识分子崇尚社会主义,认“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为理想目标。“铲除私有制度”和“推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为了达到理想境界而必须采取的手段。哈耶克曾亲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并目睹希特勒上台,他认定法西斯统治与社会主义者鼓吹的 “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警告英国和美国的知识分子:除了要进一步推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具体含义之外,还必须权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而这个代价是极其昂贵的,首先是效率方面的损失,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浩如烟海,情况复杂多变,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面面俱到,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所以中央计划部门是不可能替所有的人作出“生产什么”和“怎样消费”的正确决策的,这样的决策过程会造成很大浪费,即便消费者有权选择买什么和不买什么,消费品的价格也将是严重扭曲的。

“效率损失”并不是哈耶克抨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依据。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许多人相信:资本主义“盲目生产”所造成的浪费不一定比社会主义“计划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小。哈耶克在书中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提出的命题是:彻底的计划经济和彻底的竞争经济,如果可能实现的话,都是有效率的。然而这两者的混合注定是效率低下的,除非“计划”是为了加强和改善而不是为了排斥“竞争”。

最重要的是经济计划必然导致政治集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难以统一,要想计划顺利进行,就得推出一个权威,由他独揽大权,最后一锤定音。这样, “独裁”就不可避免。而且,要大规模地推行计划,独裁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哈耶克说,独裁和计划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随,形影不离。

在中央计划体制下,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总是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一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结果全体人民形成了同样的思想模式,最后由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思想支配一切。比如30年代德国政府为了消灭犹太人,找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造舆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必先诛之而后快。双手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反而洋洋自得,充满崇高的使命感。他们空有健康的躯壳,却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哈耶克深信:“我们选择的自由,就一个竞争社会而言,依赖于这样的事实,若某人拒绝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可以转而与另一人谈判。但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垄断了我们命脉的权威,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仁慈了。”哈耶克认定,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将丧失一项最宝贵的权利--自由思想的权利。

三、我的感悟

哈耶克,一个反共产主义的旗手,一个自由主义的战士写下了逻辑严密、结局夸张的文字,论证了公有制的社会体系必然走向独裁专制与腐败,使我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小公民深受震撼。但哈耶克的论证对于中国的前进方向是极有警示意义的。尤其在当今社会,统计阶级的贪污腐败事件被不断揭露。社会主义的策源地德国走向了自由的对立面,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亦是半路夭折,朝鲜等国饱受计划之苦,世界范围内至今还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我们还应沿着这条看不到希望的路走下去吗?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很可能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震惊地发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思想与纳粹上台前夕的德国思想是如此的相似。而在这两者之后,同是令人不堪回首的文化大革命和纳粹的残暴罪行。想来有些后怕,倘若中国没有掉转船头,仍朝着国家社会主义的方向驶去。今天的中国会是怎样?今天的我们又是怎样?恐怕我也会如那些以为自己正在通往自由之路的社会主义者那般欢欣鼓舞地走向奴役之地。

但是社会主义作为目标并没有错,它反映了人类对更加美好、更加自由的生活的向往, 每一个人只要不是彻底的宿命论者,就是一个计划者,每一个行为都是或应当是有计划的行为。计划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新中国成立前,当时的中国人过得是没有主权的日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何来思想自由,何来人人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才当家作主站起来了。我们能否认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吗?社会主义在中国,那是毋庸置疑的。从这方面来看,我们踏上的并不是一条奴役之路,而是自由之路。

社会主义有很多种,哈耶克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斯大林主义等等,而这其中有一种极端的,那就是社会主义会发展成为纳粹制度——法西斯主义或是说极权主义。正如孔子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社会主义发展到极端是错误的,自由主义发展到极端,那就是完全放任,这也是极不合理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因此,我认为哈耶克如此极端的批判社会主义是不合理的。

现在的我们就好像初中学过的那篇文章--《两条路》中的主人公。回忆曾经有两个选择,我们选了其中一条,却永远会在好奇另一条路上的风景会是怎样,会是荆棘密布还是春暖花开。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踏踏实实走好我们选择的路。尽管我不同意哈耶克的观点,但我敬佩其学术成就,作为一名读者我觉得长了些见识,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理论研究没能如此的深入?为什么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尽管在不断发展但似乎离社会的现实在不断的远去?为什么我们对于自由主义的借鉴是那么的少,对这些理论的研究是那么的不屑一顾,似乎我们的理论研究者总是那么的胆战心惊的去论证什么而不是去发现什么抑或是极为偏执对自由主义的理论嗤之以鼻?

我想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还是有很多精辟的治国治党经验的,但是我们的政治理论研究却过于单薄,极少有人提出前瞻性的理论设想。作为今天的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应以更为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各种各样的理论,不仅仅是经济理论,让这些理论为我所用,同时需要对这些理论以系统化。当然这是需要极大的魄力的,就像当年邓小平,能摆脱姓资姓社的纠葛一样。真正的正视社会现实,求真务实,以极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开展党的理论创新,迎接反华、反共人士的理论挑战,树立中华崛起的文化影响力是当前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相信我们走的绝不是通往奴役之路,而是一条通往自由之路,是一条走向社会民主、国家富强的道路!

第五篇: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

题目: 高职学生道德现状调研

分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信1307 指导老师:张老师 姓名:马艳 学号: 3341307021

完成时间:2014年5月3日

第 1 页 共 1 页

一、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现状

(一)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责任意识淡漠

有部分学生在人才市场残酷竞争的冲击下,只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政治理论的学习;只重个人能力的提升轻视了良好品德和政治素质的养成,在此肤浅意识的支配下,形成了明显的大学生德智分离现象,这也是近年来大学生道德失范`违法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学生忽视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漠视优良传统道德,俭朴、勤劳、友爱、诚实。所以,该部分学生追求“公私兼容、奉献与索取相互平衡”的道德准则,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道德信条。又加上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等价交换原则对大学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的取向上更加现实,“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产生甚至蔓延。见利忘义、逐利弃义之举增多,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有上升的趋势。

(二)缺乏社会公德,道德行为失范

在今天的校园中,学生谈恋爱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了,但是有部分情侣根本不顾周围环境旁若无人地勾肩搭背,拥抱亲吻,行为非常亲昵;打饭、取钱时不排队、插队不爱护公共卫生不尊重他人,特别是不尊重老师和后勤工作人员;随地吐痰、不讲个人卫生;在宿舍里打扰别人休息在自习室不关手机铃声、大声说话、吃东西等;上公共厕所不冲水不爱护学校公共设施、践踏草坪在自习室、食堂占座一味地与他人攀比;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孕主动让座;更有甚者在校园里酗酒闹事最后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法受到应有的处罚等等。

第 2 页 共 2 页

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现状的形成的原因

(一)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观念上的误区

他们认为进入大学主要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其他的公共课知识都无所谓,所以根本就不重视自我修养,思想上松弛懈怠,没有远大的报复和理想,对自己的要求是相当宽松。对自己不关心,对学校食物也不关心,对国家大事和社会事务不理不睬,对善、恶、美、丑问题出现错误的认识,没有社会主要道德的羞耻之心,因此社会主要道德规范也对他们失去了约束力。其实,这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具有的职业精神和发展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二)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够完善

现在在一般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是一种比较笼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法,而今天的大学生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对与这种缺乏针对性、有效性、长期性的教育方式来说早已厌倦,甚至对政治理论课教师产生了心理畏惧感或者疲倦感。其效果是可想而知了。同时,在大学的政治理论教育中,重理论轻德育,轻实践。大学的管理方式和高中截然不同,由高中的具体`直接的管理,到大学生的自主、自立、自由的生活。如果这一过度时期没有相应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机制,那么那些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趁虚而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也会在大学生心中投下阴影。在这样一个价值和利益取向多元化的环境下,部分学生的道德和修养都重受其影响。

第 3 页 共 3 页

(三)大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上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可是在心理上却根本没有成熟

他们在生活上缺乏自主能力,在情感上缺乏自控能力,在形势上缺乏辨析能力,在生理上缺乏调适能力。这一系列不成熟性,使得他们很容易被环境影响,于是自己的道德认识出现偏差,道德意志薄弱、道德情感缺乏应有的定向力和调控力,最后使得道德行为易变、无序、易走极端。所以心理素质的不健全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大学生也没有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他们与社会的联系非常密切。伴随中外交往的频繁,一些腐朽的落后的错误思潮相应产生,这些对社会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东西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且还影响着高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如果不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话,随时都有被这股潮流吞没的危险。渗透到了高校各个领域的这些思想,这就使高校的道德教育出现了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社会上这些消极腐败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更直接,更直观,更感性,更刺激,更具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和腐蚀性。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1、创建要创建一个适宜的校园环境,要打造一个公园式、园林式、功能组建清晰、建筑风格反映现在和未来、力展时代精神和高品

第 4 页 共 4 页

位文化内涵的高校布局,加强校园的绿化也相当重要,美丽的校园可以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舒适、优雅、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尤其是要对全院的草坪、花圃等绿化区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系(专业、班级)维护,提升学生护绿护美的情感和责任意识。

2、对大楼、校道冠以励志类或有相当文化寓意的名称;对校园的宣传栏、广告牌(灯箱)等进行布局、外观、内容上的美化亮化优化的统一设计;在合适位置设置校训、学校定位、办学理念、文明用语类语句和中外名人名言牌匾;建设并发挥图文信息中心及校园网的信息育人作用,净化优化网络环境和视听环境;高度重视体育和文化活动场馆设施建设;在教室、食堂等公共学习、生活及活动场所悬挂或张贴名人画像及警句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最后,加大实践基地设施力度,并规划创业基地建设,以专业技能、创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德育建设。

(二)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夜要重点考虑,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开展以下课程与之配套。

1、开设劳动教育课,把学生的劳动教育课作为选修课设置,每个学生都必须在一学期内参加若干次劳动,并将劳动效果纳入期末考核的范畴;

2、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呀区分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比如:加强对文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加强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3、开展社团文化活动。鼓励学生成立或参与各种社团,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与各种健康积极的校内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道德的修

第 5 页 共 5 页

养,加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毛泽东思想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政治理论课,这是当代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不能动摇的。笔者认为,在坚持理论教育时,还应该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比如教材编写问题,教育作为一个科学系统,大学这方面的教材与中学之间怎样分工,如何衔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内容不应该重复,深度应有区别,高校教材应体现出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应有高校的内容特色、理论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课里有关于道德的内容,那么:《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材这样编写,就考虑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的方法。笔者在此倡导在以后道德课教学中尽量多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

四,总结

当然,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有其他的方法,但是我认为,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增强德育队伍的力量,发挥教育的优势,加强德育的效果,这样就一定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也只有这样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才有更广阔的空间,加强道德建设也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

第 6 页 共 6 页

上一篇:淘宝美工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淘宝天猫运营方及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