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化现象

2024-05-22

功利化现象(精选五篇)

功利化现象 篇1

关键词:审判绩效,功利化,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绩效观

一、我国审判绩效评估体系的运行状态

2008年初,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 (试行) 》, 首次出台了全国法院统一参考适用的“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2011年3月, 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出台《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 确立了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评估公正、效率、效果共31项3级指标。

江苏省高级法院早在2003年底就出台了《关于建立全省法院质量效率统一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的实施意见 (试行) 》。2011年12月, 江苏省高级法院下发了《全省法院审判质量效率统一指标体系》和《全省法院审判绩效考核综合办法 (试行) 》 (以下简称审判绩效评估体系) 并向全省推行了其配套软件, 调整确立了19项基础指标18项分析指标, 成为考核法院和法官工作业绩的基本依据。

审判绩效评估体系设立目的, 是要遵循审判规律, 设计若干反映审判公正、效率和效果的评估指标, 从而规范、导向、激励、监督审判工作。审判绩效评估体系运行以来, 各级法院高度重视, 积极实践, 深入推进了司法规范化, 促进了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但是, 审判绩效评估体系的推行运用也使一些法院产生了功利化倾向, 片面追求调解撤诉率、结案率、执结率等指标值, 强推拔高审判绩效指标, 甚至运用种种潜规则在统计数字上“玩”技巧, 不如实填报基础数据, 导致数据失真, 最终导致考核失去意义, 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 背离了司法规律和审判绩效体系设计的初衷。

二、造成审判绩效功利化之原因

(一) 荣誉和利益的原始驱动

审判是法官的职责所在, 但也是其谋生的手段和自我实现的方式, 必然包含着法官个人的利益和荣誉。造成审判绩效指标功利化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在审判绩效评估中排序靠前的法院和法官, 可以获得相应的荣誉, 以及荣誉带来的利益。在案件审理过程中, 公正和效率本是法官和当事人一致追求的目标, 法官的利己行为同时也能促进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但在审判绩效指标的考核下, 法官和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在案件程序的精细度、公开性、参与性和对抗性等问题方面可能存在冲突, 而根据“理性经济人”理论, 假定人都是利己的, 在面临两种以上选择时, 总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 这就不能排除法官趋利避害的可能性。

(二) 审判绩效体系的设置不足

现有的审判绩效体系在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的权重设置上不够科学, 过于重视审判效率, 忽视了法官人性和案件的复杂性, 试图以简单机械的数据来考核法院、法官的业绩, 这是绩效指标的功利化最为关键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审判绩效运作过程中, 法官的审判权被有意无意地弱化, 审判绩效指标成了法官的“紧箍咒”和额外负担, 甚至引起许多法官反感和厌恶。如以结收案比、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四项案件未结案率、超审限未结案率、18个月以上未结案数等多项时间数据指标来评价法官的办案效率, 促使一些法官不得不设法“提速”, 缩短案件审理周期, 势必减少法官思考案件的时间, 最终影响到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性。

(三) 审判绩效体系运行的监督效果不力

首先, 没有建立起保障源头数据录入真实可靠性的完备监督机制。法综表是审判绩效考核的基础信息, 包括了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各项内容, 作为源头信息至关重要, 必须准确、详尽, 但法综表的填写完全依赖案件承办人或书记员的自觉性, 随意性较大, 统计员对漏录、错录、投机取巧随意更改数据情况很难发现错误, 就是有错误, 统计员很难有力量去指正。其次, 案件绩效评查机构的权威性难以确立, 审判管理办公室作为法院自身的内部监督, 他们即使发现了案件源头数据录入上的问题也很难有效纠正。

三、审判绩效体系运行中的功利主义之危害

(一) 导致不公平竞争

首先, 功利主义现象掩盖了审判工作的真实情况, 使某些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低下, 但擅长数据投机的法院或法官在评估指数的排名序列中脱颖而出。

其次, 个案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以及司法价值的多元性和难以测度性, 使得简单的考核指标往往不能准确反应司法的应然逻辑。法官对于简单案件的各项绩效指标, 轻轻松松就拿到绩效高分, 而对复杂案件法官所要付出的精力比简单案件多得多, 绩效指标却比简单案件得分低, 案件绩效得分高低并不能准确反映法官的办案水平。不区分案件法律关系、背景因素和难易程度, 纯以案件绩效考评得分的高低来对法院进行考评或是对法官进行考评是不公平的。

(二) 损害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司法应然价值目标体系中的基本价值或第一价值, 在法律价值体系中处于元价值的地位, 其他价值在司法权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阶关系最终是以公正价值作为衡量标准的。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即准确认定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程序公正包括司法者的中立性、程序的平等性、程序的参与性、程序的公开性等。一些法官为了追求审判绩效指标, 随意滥用程序, 与诉讼法打“擦边球”, 突破程序、滥用程序所赋予的权利、规避程序所要求的义务, 随意减少法定程序的适用, 使得程序以一种不良的状态低效随意运行, 侵害了程序正义, 并最终损害了实体正义。

(三) 损害司法效率

对于司法权来说, 效率是公平、公正、正义至高价值下的低位价值, 但公正必须以效率为补充。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永恒主题, 效率则是司法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价值。审判绩效实践运作过程中, 扩大了程序设计的劣势, 增加了诉讼成本, 严重影响了司法效率, 如案件久调不决, 年底人为阻滞收案等不正常现象的出现, 造成了社会负面评价, 严重损害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对司法的信心。

四、避免产生审判绩效功利主义的几点建议

(一) 坚持司法公正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公正和效率, 是法律永恒追求的基本价值, 是构建科学的案件绩效体系的理论和价值基础, 无论是该体系的设置者还是执行者, 都应当保障司法公正、效率内在价值实现的衡平。司法的灵魂在于它的公正性, 司法失去公正, 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但公正离不开效率, 效率低下, 公正就无从谈起。审判效率与司法公正是有机统一的, 只有依法高效地审判案件, 才能更好地体现司法公正, 正义被耽搁等于正义被剥夺, 如果案件久拖不决, 审理限期长, 必然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继续受到侵害, 就谈不上公正, 即使最终做出了正确的裁判, 也延长了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时间, 不能很好地体现司法公正。

(二) 完善审判绩效体系的设置

首先, 审判绩效体系的设置要尽可能地体现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审判效果三个方面的统一, 建立起客观公正为目的、审判质量效率为中心、审判工作规律为依据、科学指标为导向、考核机制为动力的综合评估考核体系。其次, 要创设以人为本的审判绩效评价体系, 指标的设置要以法官为中心, 尽可能地符合法院工作和审判规律, 将制度规范内化为法官的自主行为, 从而最终实现制度与行动者的协调统一。再次, 应当适当减少甚至废除机械性的量化指标, 每项审判绩效指标的设定与评价, 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并非越高 (或越低) 就一定越好, 否则会“物极必反”, 使绩效评价偏移正确的方向。值得肯定的的是, 江苏省高级法院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意识到一些审判绩效数据指标设置的不合理性, 已逐渐取消了一些不合理指标。

(三) 树立正确的司法绩效观

在观念上树立对绩效考核体系在科学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的认识, 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 正确理性地看待绩效指标, 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有效。要通过绩效评估体系综合反映的质量、数量、效率、效果等, 彰显公正与高效, 形成激励机制, 正确引导法官多办案、办好案, 引导下级法院恪尽职守、依法办案。同时, 要善于分析考核数据, 认真挖掘影响考核指标数据的成因, 提出有效对策, 加强规范管理, 促进人民法院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文:适当包容功利化阅读 篇2

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每每此时,媒体总会翻出一堆令人麻木疲惫的数据,即国民读者群体与阅读数量的“双低”隐忧。为培养公众的阅读兴趣,关于设立“国家读书节”的提议早有年日,另一个最为纠结的问题则是,对功利化阅读现象的大肆讨伐。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是不需要多此一举地再设什么节日的,他们与功利化阅读的距离也必定愈行愈远。但中国真正读书的人确实太少,许多人还没有养成经常性读书的习惯,离王蒙所说的“读几本难懂的书”更是相距甚遥。

带着过多的功利化去阅读,这确实不利于健康的阅读。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过于强调读者的脱俗,这并非现实所能。更何况,置身激烈竞争的时代,节奏快、时间紧、压力大等因素常常困扰着人们,焦虑现象无所不在。在此情况下,对于新阅读者而言,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做到平心静气,两耳不闻窗外事式地阅读。

再者,时代竞争越是激烈,社会上的功利化阅读便越不可或缺。因为竞争本身是对包括知识存量厚度的综合能力比拼,功利化阅读同样可以为读者提供知识营养,只不过这种知识营养的针对性很强,更偏重于技能。这也就是讲,功利化阅读是现实社会竞争倒逼下的必然现象,这种现实并不会随我们的主观意志所改变。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推崇阅读的最高境界,但过于苛责那些初涉阅读领域的`读者,这并不利于阅读氛围的培养。另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即便是那些热爱阅读的人,也不乏一开始源自于功利化——在功利化的“循循善诱”下,他们的阅读面逐渐拓展阅读内容逐渐深入,最终才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事实上,对于那些不常读书的群体,适当包容功利化阅读,有助于激励他们走近书本,进而在长期阅读中步步深入,最终向读书最高境界发起“冲锋”。

这并不是说功利化阅读优点多多,而是基于眼前的社会现实,在无法拒绝功利化现象远离我们生活的前提下,顺应时势,特别是鼓励那些功利化阅读者逐步走向深阅读,这远比一开始便将深阅读摆在新阅读群体面前容易得多。总之,只有先养成阅读的习惯,才有去功利化的资本。

当代大学生学习功利化的现象剖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功利化;对策

近些年来,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大,出现了“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目的逐步倾向于功利性。2010年10月的《工人日报》报道说,几位重点大学校长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态度提出了批评。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把“对工作有用”作为学习的指挥棒,学习态度逐渐趋向现实与功利。

一、问题分析

以功利性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导致学习自主性的缺失。自主性学习是需要建立在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动机基础上。一旦学生从功利性出发,认为学习的科目对找工作没有任何帮助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松懈。其次,不利于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学生在这种功利性学习观的指导下,忽视了对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追寻实用性的和新颖性的知识。然而,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才是最根本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迅速地理解更复杂或更高深的应用技术。最后,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在功利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于知识的应用性,很少也没有兴趣去追寻为什么的问题。学生获得的更多是知识的信息意义,而非智能意义,这样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学习功利心产生原因分析

当然,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这种功利性的学习态度是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本身的,我们应该进一步深究其根本原因。

1.传统文化因素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等“读书实用论”的思想。现代社会将这种文化加以传承,“读书能够改变命运”成为很多寒门子弟的座右铭,这种学习的功利思想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着,已经根深蒂固。

2.社会风气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现象已经呈现。眼睛向“钱”看成为了很多人的行为准则,这种风气也传染到了校园。许多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找一份能获得高薪的工作,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性地倾向于功利。

3.教育成本因素

2002年《中国教育问题报告》指出,至少3/5的家庭无法供养一个大学生。高昂的教育投资必将造成对高回报的期待,毕业后追求高收入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

4.家庭影响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父母在孩子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很少关注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而更多的关注于现实状况。高考志愿填报时,把“好就业,有前途”作为填报专业的依据。中国家长功利性的培养方式对学生功利性的学习模式的形成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5.大学生心理因素

就业难使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以“钱”为中心的价值观腐蚀了学生的心灵,高昂的学费使大学生产生愧疚感。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下,学生自然会功利化,产生学习上的浮躁情绪。

三、弱化大学生学习功利心理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观念应该从小加以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的个人特色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正确的学习动机下,学生学习的满足感才会倍增,学习动力才能持久。

2.优化社会和校园风气

大学生功利性学习态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也应提上日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建设一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齐发展的和谐社会,从而剔除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这样有利于净化校园风气,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

3.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降低教育成本

在我国,孩子教育费用是家庭的一项重大支出。高校改革扩招之后,教育费用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普通家庭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入,降低家庭教育成本,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投入少、吸收劳动力多的产业。因此,我国应该加快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样有利于纠正大学生功利性的学习态度,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谭敏达.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文化历史探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2.邓辉平.大学生学习功利化的心理机制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2010.

功利化现象 篇4

一、统一衡量标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

当前, 应试教育体制仍是我国的主流教育体制。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程本应是一种“鸡肋”课, 应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 但是由于各大高校的美术专业大量招生, 且对报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低———只需达到正常大学录取分数的60%即可。这就使得大量学校、家长和学生认为这是一条考学的捷径, 因为有某种功利思想的存在, 各种高考美术辅导班应运而生, 如有短期集训班、高考冲刺班、押题班等, 而且大多学费高昂, 动辄上万。先不探讨这些辅导班教学水平如何, 其最明显的弊端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存在问题。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应试高考。所以在教授课程时, 教师完全不考虑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 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只是按照高考要求培训孩子的应试能力, 用统一的衡量标准去评价孩子的作品。如若出现别出心裁的作品或风格与之有差异的学生, 往往会受到批评教育甚至重罚。这种太过功利性的教育思想极大损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违背美术教育的本质, 也势必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把原本快乐和享受的美术课程学习变成了孩子学习生涯的一段痛苦经历。

二、流水线加工式教育导致学生创新能力衰退

由于教师经常面临来自外在的压力 ( 即教育部门的行政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 和内在的压力 ( 即自我的前程、业绩和绩效的压力) , 所以他们在平时工作中不知不觉就成了功利性教学的实施者。为了让提高自己的业绩, 在日常教学中他们给学生设置了条条框框的种种要求, 如某大学的绘画风格非常细腻, 而某同学的文化课成绩有可能达到这个学校的要求, 那么不管该生是否喜欢、适合这种细腻的画风, 都必须学习这种画风。这是一种完全无视孩子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的只是教师自我的业绩, 是一种过度的功利性思想。再如, 某些高考辅导班为了方便教学, 会让班上所有学生都使用同一种画法去画同一幅画, 不许掺杂个人想法, 不许标新立异, 这种“流水线加工”式教育彻底违背了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因为美术教育恰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 而这种“流水线加工”式教育则是一种极端追求功利的教育,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使受教育者更看重考试成绩而不是教育过程, 它使学校更看重商业价值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

三、过度功利性教育导致艺术生地位低下

儿时, 我们看到背着画板或是背着乐器去学习的人, 总会以羡慕的目光看待他们, 那时候这些人被称为有天赋的人。而今社会对这些学习绘画、音乐和体育专业的学生投去的大多不再是羡慕的目光, 因为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学困生”。什么是“学困生”简单来说就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类学生无法凭着文化课成绩去考大学, 但家长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所以就让孩子走这条有希望能考上大学的艺考捷径。这些孩子有的全无学习艺体课程的兴趣, 只是被逼无奈混日子, 有的抱着和家长同样的想法愿意试试看。只有极少数同学是真心对这些专业感兴趣, 非常有意愿去学。这就导致这批艺体考试大军鱼龙混杂,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从而引起了社会对这批学生的误解。

教育的功利性思想本无好坏之分, 因为人类的任何活动一旦有其目的, 便产生了功利性。现如今为找份好工作而读书, 是教育功利性的体现。教育的功利性思想并不可怕, 但无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 过犹不及。我们当今的中学高考美术专项辅导班就属于这种过度追求教育的经济功利、业绩功利而忽略了美术教育的本质内容一种病态教育。

如何纠正这种急功近利的功利性教育, 首先, 应“明确为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能传授艺术知识、培养艺术技能, 更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学科”。而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考大学的一个跳板。所以在教师的继续培训、远程学习等学习活动中应着重强调这一内容, 并设置机构去督促教师把这一教学目的切实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其次, 学生也应认清自己的特点, 不能盲目服从家长的安排。在老师的指导下, 健全自己的人格, 提升自我的素质, 明确自己的目标, 把握自己的未来, 作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教育的傀儡。再者, 有关部门、学校和家长应扭转自身的功利性错误思想, 以自然良好积极的心态去关注美术教育, 关注孩子的成长, 否则, 再强调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再注重学生的发展, 革除功利性教育思想都是一句空话。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 教育体制和评价体制改革的深入, 社会、学校和家长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会随之提升, 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过度功利性这一现象定会发生转变。相信通过社会、学校和家长这几方的紧密配合, 中学美术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找到培养人才和学生升学的平衡点, 而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安徽2013年美术统考报考人数再次上涨.湖北美术高考网, 2012-12-18.

功利化现象 篇5

日前发布的“国内第一份有关中国博士培养质量的调查报告”――《中国博士质量调查》称,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甚至有下降趋势”。

中国现行的博士培养制度是引进的、外在的制度,由于中国的博士生导师手中握有大量的资源和利益,因此,逐步衍化为目前中国的“老板制”。在“项目”的推动下,博士与导师之间终于形成了类似于老板与员工那样的雇佣关系。

有专家认为,在“老板制”建立之后,作为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博士培养过程日趋利益化功利化,甚至成为了学术不端的源头

“骄傲――拿到通知书的刹那,觉得祖坟都冒青烟了;

有意思――刚进实验室,面对仪器设备,觉得很新鲜;

没意思――搞科研也就是这么回事,和以前想的不一样;

不想上了――身边的朋友忙着升官发财,自己却还在耗着;

想自杀――家庭、事业、爱情样样不得志,房子、车子、票子要啥没啥,还整天被实验和文章折磨;

无所谓――痛苦到极致反而不知道该去痛苦了,随便吧;

毕业了――戴上博士帽的那一刻,突然连为什么要读博都忘了。“

这篇名为《读博七个阶段》的文章在网上被热炒,不少博士网友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而近期,对博士这一人群的关注,正在不断升级,已经从网上的自嘲、议论,上升到课题组的专项研究,直至国家有关机构的大规模调查。

日前,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为首的课题组出版了《中国博士质量调查》。紧接着,另一项由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主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任陈洪捷牵头的全国博士生调查结果也终于出炉。

随着《中国博士质量调查》――这本被称为“国内第一份有关中国博士培养质量的调查报告”的问世,博士工――作为一个新近的热门语词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既成“博士”可谓精英,又何来“工”?

“最牛导师”曾同时带47名博士;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着导师一半以上的课题任务,有些导师的课题100%由学生承担……调查中得出的一系列数据,也许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些回答。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中国的学术体制被附着太多的利益,而拥有“研究入门者”以及“学生”双重身份的博士生,在很多时候正在彻底沦为利益的末端、学术的草根。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巨大的利益以及异化的制度推动下,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潜流正在暗中涌动。

调查结果显示,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甚至有下降趋势”,在对新进博士创新能力的评价上,用人单位认为“一般”和“差”的占68%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规模已在世界排名第一。

“早在,我国教育部门就宣布,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我国招收博士生6.19万人,当年获得博士学位的有4.87万人,“很显然,教育部门对这一教育成就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对于这样的成绩,有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说,这样的速度“太快了”。

198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正式实施。条例第三条明文规定:“我国实施三级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3年后的5月27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中国的第一批18名博士问世。

此后,直到1992年,我国博士培养工作一直处于起步阶段。1992年至5年间,博士数量一直呈现平稳增长趋势。

但从开始,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就以每年23%的比例递增。

在《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的一系列数据却揭示了问题的另一面:全国指导博士生在20人以上的导师不在少数,指导博士生最多的一位导师手头上有110多名博士生。由于导师指导人数过多,与博士生交流不够,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每月平均交流3次以上(不含3次)的为50%,月均集体活动的次数超过2次的不到40%.

在这种状态下,博士培养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调查结果显示,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来整体上没有进步,“甚至有下降趋势”,在对新进博士创新能力的评价上,用人单位认为“一般”和“差”的占68%.

“《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的数据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第一博士生产地’,‘产品’质量很成问题。或者我们可以这样问,这个‘第一博士生产地’是怎样炼成的?”熊丙奇说,“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能对博士教育的发展产生多大触动,即便有,也是‘反触动’。据我所知,还有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博士教育发展速度不够快、不够大胆,以上的调查,正可为进一步快速发展博士教育,提供‘经验’”。

中国大学科研中的“老板制”是功利主义的产物,是师生关系功利化的结果。这是一种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的关系

通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完整地勾勒出了中国博士制度的异化路径。

调查将中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的博士生培养制度;第二阶段,1950年至1966年的博士生培养制度;第三阶段,1977年以后的博士生培养制度。

在历史地梳理了中国博士发展制度之后,调查认为,“中国现行的博士培养制度是引进的、外在的制度,并不是在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产生的,所以不十分适合中国,目前来说是一种有问题的制度”。

而在调查中所指出的中国博士培养制度的外来与传统的矛盾,集中体现为“导师制”与“老板制”的冲突。

所谓的“导师制”(或称师徒制)源于欧洲,以科研和撰写论文为主要任务,实行导师个人负责制;而“老板制”源于美国,强调课程学习、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实行导师小组负责制。

但是国外的导师制引进之后,由于中国的博士生导师手中握有大量的资源和利益,因此,逐步衍化为目前中国的“老板制”。

据了解,“老板制”的形成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研究经费以竞争的方式发放,并在研究经费中,把用于学生培养的费用计算在内,在科研中实现“教育功能”;二是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招收主要由导师掌握的研究经费决定,导师掌握的研究经费越多,招收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也越多。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这样的前提下,掌握在博士生导师中的利益,便以项目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写的书大都是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课题或项目,有经费支撑的。当然,完全是因为我们导师的名气大才能拿到这些项目的。”一名替导师“做过项目”的博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据了解,这些项目包括:横向项目,一般是指来自市场的项目,多见于理工科,一般是将已有的理论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因此产品直接与市场有关。在中国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后,横向项目便成为课题组的重要经费来源。

与横向项目相对应的是纵向项目,一般是指来自中国教育系统内部层层下达的科研任务。纵向课题多是理论研究,需要的是学术创新成果。由于中国的科研经费僧多粥少,纵向课题的经费,往往只包括购买仪器、设备、资料和差旅费,不允许用于人才培养。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一些博士生看来,给导师“做项目”是件不错的“活儿”。

“首先,能够得到一定的报酬,具体数目视‘项目经费以及导师人品而定’;其次,自己能够获得学术成果,有时导师会把学生的名字加在自己名字后面,有时导师会在前言中注明某一章节是由谁来执笔的,最差的也能在后记中写上,‘感谢自己的学生某某为此书作出了贡献’。”一名在读博士生说。

不过,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感恩”于导师的“栽培”,“有些老师自己一年拿几十万元,对一个学生一两万元都不愿支付。”一名已经毕业的博士坦言,“我做了很多项目,出了很多差,但是回过头来看,这和工作有什么区别?读博期间还做那么多横向项目,还不如出去工作”。

不论评价如何,在“项目”的推动下,博士与导师之间终于形成了类似于老板与员工那样的雇佣关系。

在《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作者就明确指出,“中国大学科研中的‘老板制’是功利主义的产物,是师生关系功利化的结果。这是一种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的关系”。

39%的博士认为学术不端“值得同情”,23%的人表示“可以原谅”。博士培养过程日趋利益化功利化,甚至成为了学术不端的源头

有专家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老板制”建立之后,作为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博士培养过程日趋利益化功利化,甚至成为了学术不端的源头。

上一篇:环境监测技术应用下一篇:农村土地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