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功利性

2024-05-25

非功利性(精选十篇)

非功利性 篇1

一、原古巫术的目的与功利意识, 为原始审美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在人类漫长的文化历程中, 原始先民打造一些实用的工具, 例如石器、青铜器、陶瓷等, 是怀着一定的朦胧的目的意识。考古发现, 早在300万年前的早期猿人时代, 就已经出现猿人打造的石器, 但这些石器都是极其简单、低级的砾石工具, 因而还谈不上有制作者的审美追求寓含于其中。到了距今50万年前的晚期猿人, 亦即早期旧石器时代, 石器的打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从我国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中, 不仅打造的技术有所改进, 而且出现了砍砸器、剔削器、尖状器等有着不同用途的石器。但根据这些石器, 依然无法作出北京猿人已具有审美追求的判断, 因为这些石器尚未定型化、标准化。这说明此时的北京猿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是模糊的, 他们的石器打造, 从总体上说, 是随意的, 缺乏明确的对标准形式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 是不可能有对形式美的追求的。

历史发展到距今一二十万年的早期智人阶段, 亦即中期旧石器时代, 人类才逐渐产生对形式美的追求, 这首先体现于这一时期所打造的石器上。如从我国宁夏河套、河南小南海、山西峙峪、北京山顶洞等地出土的石器, 不仅种类增多, 除砍砸器、剔削器、尖状器之外, 还增加了石刀、石斧等, 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石器已经开始定型化、标准化。具体说, 就是石器的边缘都修整得较平整, 砍、削、刮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 石器的形式多带有对称、均衡、合比例的特点。

从石工具的制造, 到人类最早的装饰品的出现, 其间相隔时间漫长。也就是说, 此时上距原始人类砸开第一个石块, 亦即人类起源之时, 已经过去数万年 (恐还不止) 矣。不可小看这些粗陋的装饰品。这类用石头、骨头、贝壳等经过精心磨制和钻孔, 然后由用赤铁矿染成红色的绳子穿起来的串饰, 被当做美的象征而长期佩戴, 其中无疑蕴含着原始初民对美的探求。如果说初民最初制造石工具, 主要还是为维持生存, 而满足实际效用的话, 那么, 到了此时, 初民精心磨制这些简单的装饰品, 则已开始超越人类最为基本的温饱需求, 用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愉悦。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来考察, 这些制作简陋的原始装饰品内, 包孕的乃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的基因。原始社会的生活, 是产生原始艺术的肥沃的土壤。

对于实用和审美的问题, 普列汉诺夫说过这样一段话:那些为原始名族用来做装饰品的东西, 最初被认为是有用的, 或者是一种表明这些装饰品的所有者拥有一些对于部落有益的品质的标记, 而只是后来才开始显得是美丽的。使用价值是先于审美价值的。 (1)

当一定的目的、功利达到的同时, 才能接引、激发那种超越物质功利的精神升华, 产生对这个世界的满足感、幸福感与审美感;当一定的目的、功利达不到时, 才能引发人对世界的不满足感、痛苦感和毁灭感。另一方面, 史前社会生产力过于低下, 原始先民总是处于悲剧性的生存境遇之中。他们一直无力找到战胜盲目自然力与社会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因而不得不借助原始巫术的所谓“灵力”, 以观念性地而不是现实地实现其自身的愿望与理想。

人们一旦发现了审美的价值, 就把它变成一种自觉的追求。使用的价值来自于物质性, 而审美的价值来自于精神性, 感官的愉悦和精神的超越都吸引着人们在审美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正如格罗塞所说:“我们所谓审美的或艺术的活动, 在它的过程中或直接结果中, 有着一种情感因素———艺术中所具有的情感大半是愉快的。所以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 并非要达到他本身以外的目的, 而使用的一种手段。” (2)

二、实际功用形式和原始文化态度, 为原始审美意识发展提供土壤。

受缚于物质生活, 原始艺术不是先民们有意的创作, 它基本上附属于某种实用的目的。因而它不具备独立的品格, 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正如韦勒克与沃伦所说:“整个美学史几乎可以概括为一个辩证法, 其中正题和反题就是贺拉斯所说的‘甜美’和‘有用’。” (3) 人们必须首先满足物质的需要, 然后才能追求精神的需要。美的形成也是从实用到审美的过程。

就现实实践活动而言, 首先要实用, 然后才能成其为美, 同时也必须具备实用功能, 美才有所附丽。“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能方面的目的, 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 (4) 所谓实际功用, 包括宗教、巫术、劳动、生活等方面, 上述图腾柱、图腾文身, 以及华夏先民制作的陶器的功用, 分别属于宗教和日常生活的功用。此外, 大量的为祭祀神灵或祖先而进行的歌舞表演, 以及从北京山顶洞、宁夏河套、山西峙峪等地出土的各种石器等, 也无不具宗教与劳动生活方面的实际功用。另一方面, 它们的艺术美也同样是不容置疑的, 因而也同样是追求实际功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有力例证。

至于巫术的实际功用追求与审美追求相结合的现象, 在华夏先民的原始文化中, 更是大量存在。《山海经·大荒北经》说旱神天女魃在帮助黄帝击败蚩尤后, “不得复上, 所居不雨, 叔均言之帝, 后置之赤水北, 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 所欲逐之者, 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 决通沟渎。”这则神话说, 要消除旱灾, 必须实施驱逐旱神的巫术。这是神话艺术与巫术的实际功用的结合。《礼记·郊特牲》载神农时代的《蜡辞》云:“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勿作, 草木归其泽。”这是一条消除水患、害虫、杂草, 以保护农作物生长的巫术咒语, 是诗歌艺术与巫术的实际功用相结合的又一事例。上述审美与实际功用相结合的文化追求, 到了后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孔子所极力推崇的“尽善尽美”就是这种追求在文明社会的典型体现。

从实用艺术品到审美艺术品、从实用情感到审美情感, 这是原始艺术的发展历程。原始人要从恶劣的大自然中生存下来, 必须获得充饥的食物、抗寒用品、抵御外敌入侵的工具, 以及与异性结合, 等等, 从而在物质层面上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工具, 在精神层面上信仰超自然的神, 以各种方式愉悦神, 以求神的庇护。这样看来原始人从物质到精神的种种创造大都是为了生存这一目的。

在实用器物和活动的创造过程中, 各种在现代人看来的审美原则如对称、节奏不断介入, 审美情感也在这里渐渐形成。在实用情感向审美情感的不断发展中, 情感的来源和体现者———艺术品也由实用品向审美艺术品不断发展, 乃至从实用目的中独立出来, 走向纯粹的审美之中。

三、审美和日常生活联系, 呈现由功利向非功利的过度和转化。

审美过程, 是主体心理对客观对象的一种反映。作为探讨原始美感的理论基点, 原始初民在没有纯粹艺术作品的世界里, 审美从何而生?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 人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的繁衍, 以及从事巫术宗教活动, 因而在当时, 尚未出现纯艺术的创作, 因而也不可能有纯粹的审美追求。所有的审美追求都是与实际功用的追求结合在一起的, 即先有实际功用的追求, 而后才有因之而产生的美的追求, 如先有对称、均衡、合比例的石器的产生, 而后才有对形式美的追求。而且这种审美追求在产生之后, 仍然与人的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繁衍, 以及宗教、巫术等带有实际功用目的的人的活动紧紧结合在一起,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甚至是为后者服务的。这种情况自然导致审美追求与实际功用追求的密不可分, 只是进入文明社会之后, 审美追求才逐渐脱离各种实际功用目的的操纵, 而独立出来。

审美发生与原始人类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是始于官能快感而又逐步超越单纯感性欲求的必然进程。中国古典美学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原始巫术文化及其审美意识的发生;先秦子学所呈现的主要是心性问题与审美酝酿;两汉经学, 以儒家的“伦理学的哲学”“霸权”企图解决宇宙生成论关怀之下的人生道德的审美课题;魏晋玄学主要从先秦道家那里吸取思想资源, 导致玄学的美学葱郁而深挚的哲学本体论的思辨性;隋唐佛学的美学以禅宗美学为代表, 审美主体要成为文人人格处于出世与弃世即无与空之际的生命和生活情调;宋明理学的美学, 是以儒学为文化基质的儒道释三学的综合, 人格审美在哲学本体和道德存养工夫之际达到对应。清代美学, 是阳明心学从“虚”到“实”的“反动”与转嬗, 是一种具有一定实学精神的美学, 接承王夫之哲学“气”论为其精神素质与底蕴, 呈现中国古典美学之辉煌的落日余晖。 (5)

其趋势是愈到后来愈呈现出强调审美由功利性向非功利性转变的一面, 特别是到了明清之际, 李贽的“童心说”, 公安派的“性灵说”, 汤显祖的“唯情说”, 王士祯的“神韵说”等学说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而由王国维提出的“美的东西‘可看玩而不可利用’”及“艺术‘无用之用’说”更是将美学中的非功利性思想推向了高潮。

这种先有功用的判断与追求, 而后才有美的判断与追求, 并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事例, 也见于古代典籍之中。《汉书·地理志》言粤地之民“文身断发, 以避蛟龙之害”, 文身是图腾崇拜的产物。南方人水事多, 故多以龙蛇为图腾, 文身即在身上刻画龙蛇之象。按神话思维, 文身的目的是使水中龙蛇见到文身者后, 能易于辨认出文身者的图腾归属, 而不加伤害, 并进而保护之。显然, 避害是南方华夏先民文身的最初实际功用追求。然而, 随着岁月的推移, 华夏先民在此基础上, 又逐渐增加了新的审美追求。《左传·哀公七年》载子贡语曰:“大伯端委, 以治周礼, 仲雍嗣之, 断发文身, 裸以为饰, 岂礼也哉?有由然也。”这是将文身作为一种人体的装饰, 作为美的追求。虽然作为美的追求, 但它原始的对实际功用的追求并未消失, 而是将二者融合为一。

巫术的实际功用追求与审美追求相结合的现象, 在华夏先民的原始文化中大量存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 旱神天女魃在帮助黄帝击败蚩尤后, “不得复上, 所居不雨, 叔均言之帝, 后置之赤水北, 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 所欲逐之者, 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 决通沟渎。”这则神话说, 要消除旱灾, 必须实施驱逐旱神的巫术。这是神话艺术与巫术的实际功用的结合。《礼记·郊特牲》载神农时代的《蜡辞》云:“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虫勿作, 草木归其泽。”这是一条消除水患、害虫、杂草, 以保护农作物生长的巫术咒语, 是诗歌艺术与巫术的实际功用相结合的又一事例。

实用价值向审美价值的转换标志着人类生命活动由物质性向精神性的一次巨大提升。借着这种提升, 人类不但确立了审美价值的意义, 而且意味着对自身生命方式的关照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人类对生存过程的理想性寻求, 对宇宙的感知体认, 包括对更丰富的人类意识的缅想, 在审美价值生成的过程中一一得到回应。原始部落的那些戏剧化了的巫术表演, 其中有男女巫混合进行的爱情巫术及耕种巫术的行为, 它以带有艺术色彩的场景设置复现人类的某种行为, 并将他们所理解的超自然力量灌注其中, 重新体验日常行为过程, 并祈望某种神秘力量的完满介入。原初艺术的审美行为已经跃出了其原来意义上的实用功能, 印证了审美功能的客观实在性, 又在确立审美价值的同时将原始人已经丰富起来的精神意蕴实在地融入其中。

因此, 实用价值向审美价值的转化不仅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 而且丰富了人类的生存世界, 带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所以, 当审美文化的功利性所制造的尘世喧嚣和繁华的泡沫逐渐散去后, 人类渴望的是非功利的田园牧歌、清风明月式的诗性生存;当体验了“酒神精神”的癫狂与迷醉之后, 人类向往的是“日神精神”的静穆与安然。审美文化的核心经历了一个从功利性向非功利性的转变过程, 最终实现与美学精神相融合的美好理想。

参考文献

[1]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

[2]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 (第一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3]裴文中.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 2000.

[4][法]雷奈.格鲁塞.中国的文明.黄山书社, 1991.9, 第一版.

非功利性接吻是获得幸福的捷径 篇2

美国最新二项研究发现,不幸福的婚姻对女性身体造成的伤害要超过男性。

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目前宣读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称,研究人员对276对平均年龄在54岁的夫妻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是否相亲相爱以及生活中是否存在如吵架,反感对方,在处理涉及孩子教育、金钱、性生活和亲属关系等方面严重不和等影响婚姻质量问题。

结果发现,痛苦婚姻对男女身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在夫妻关系紧张的婚姻生活中,尽管男性会和女性一样同感到心腹部脂肪堆积、高血压、高血粮和高胆固醇等为临床特征的新陈代谢综合征。

论设计的非功利性 篇3

一、功能性并不等于功利性

功能性是设计产品的首要因素,狭义的功能是指设计产品满足人类的实用需求或者物质需求,例如,房子能满足人遮风避雨的基本需求;衣物可以遮体御寒;椅子可以让人坐在上面学习工作。广义的功能则是指设计作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符号传达价值等其它价值意义,而本文主要指实用价值。设计产品的功能性主要由产品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具体呈现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设计的功能性已经由以前的“实用性”上升到“适用性”。实用性还停留在最基本的物品功用,例如,在原始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打磨雕琢石块主要就是狩猎野兽及切割食物,受生产力的限制而较少选择其它更为合适的器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于工具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范围,对于完成同一件任务人们会选择最适合的工具去完成,即使同一件工具也会最大限度的去设计它,让它变得更加的高效、省时、省力。所以适用就成了当前设计师首要考虑的原则,而适用体现的是不拐弯、不折腾、方便快捷,这是设计非功利性的直接体现。

经济性是功能性的另一个方面。即设计师必须考虑的经济核算问题,包括材料费、生产成本、产品价格、运输储藏、展示推销等费用。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适用、优质、美观的设计,是艺术设计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设计行为非功利性的体现。明末清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奢则贫者难行,而使富贵之家日流于侈。”立异创新作为古今设计师的共同追求目标,然而其最终的归宿却是让人们在最低的成本中享受最舒适的生活。因此,绿色设计、节俭设计、可持续设计是未来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在商业行为中,一些设计师为了提高设计费用、材料费用,故意让设计作品复杂化的行为是让人厌恶的。

二、审美性是非功利性的视觉显现

审美性是设计作品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一件经济实用的设计作品现在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审美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良好审美特征的作品完全能引领人们的消费潮流。因此,一方面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外在形式应该是包含设计师非功利性的文化底蕴和美学涵养以及情感意趣。另一方面,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的非功利性情感审美取向也会成为产品生产设计的引导方向。

设计作品作为技术、艺术发展的有机统一,在不同时期、地域的设计作品均展示出这个时期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特征。设计师在创造自己的设计作品时与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一样,其文化修养、审美取向、情感意趣都会在作品的视觉造型中呈现出来。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的很多作品都是自己的即兴情感、审美取向的视觉呈现,而并非是因为经济价值或者经济利益的驱使,但是福田繁雄的很多作品都成为了设计史上的不朽经典。

审美需求的产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形成的,人在获得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后则向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发展,审美需求具有社会必然性,也有个体情感性,审美需求的个体情感性是设计作品非功利性的情感渗透,因此消费者的非功利情感需求逐渐成了设计产品的需求导向。例如,当前消费者在购买自己的服饰之后再也不像以前年代是由于破旧损坏的原因,而是个性与时尚的情感需求。个性化、时尚化、人性化的情感要素成为设计师考虑设计作品的重要因子。

三、材料使用的非功利性是设计作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材料是构成设计作品的最基本物质基础,再新奇的设计作品如果不能够通过现实材料有效的体现出来,也最多是一个乌托邦的理想梦境。材料一方面既是构成设计作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材料也可以丰富设计作品的设计风格,设计作品也会对材料的发展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人类从石器时代、到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钢筋混凝土时代,均产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然而,设计师在决定使用材料的时候必须考虑材料的成本、对人体的损伤、对环境的污染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设计师使用材料的非功利心态是这件设计作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工业化时代已经让我们的地球满目疮痍,生态、环保、可持续作为各个行业发展的指向标,作为社会精英的设计师更应该把环保、生态作为自己的职业准则,而不应该为了一己私利使用不合适的材料而影响客户的健康影响环境的生态。例如当前一些设计师为了提取更加丰厚的利润,而使用一些不合格的、甚至是有害人体健康的装饰材料以次充好,这是没有职业道德的。

总之,在整个设计活动的始终,无论是从设计功能的适用性、经济性,还是在体现设计作品的审美样式,以及所采用的制作材料等诸多方面,只有设计师保持非功利的心态、领悟设计的元真本质,才能够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7.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8.

非功利性 篇4

[论文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 功利性 目标体系 评价机制

[论文摘要」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多元化、道德教育环境恶化、道德主体市场化的负面影响,在过德教育的动机、目的、手段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因而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制定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加强道德实践环节,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出功利性误区。

学校是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但在目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实践主体的某些错误和偏颇的认识,致使道德教育步人了功利性的误区。如何找准其深层次的原因所在,走出误区,这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形式之一:学校道德教育尚未能形成合理的、科学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由于只注重自身的需要,而忽略了人的成长过程其他阶段的需要,使道德教育彼此分离、孤立,没有形成合力,表现出教育动机的功利性。

目前,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无论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往往把共产主义的道德观、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强调,忽视了不同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认知特点。使得这种终极目标式的教育因失去现实的土壤,而表现出一定的理想化、空洞化,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难以收到应有成效。

形式之二:道德环境的弱化和恶化,形成道德真空,一些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目标性失范,处于无序状态。道德教育为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表现出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目前道德教育环境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都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分数至上”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采取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方式,逼迫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仅以牺牲孩子的快乐去获取“近期发展”,而且由于家长一味追求分数和特长培养,忽视对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有的甚至将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价值观念灌输给缺乏识别能力的孩子,致使青少年价值观念扭曲,甚至造成悲剧的发生。在学校教育方面,同样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一度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导致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造成教育者个人的道德境界与道德教育角色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无形中也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社会教育方面,一些领域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已成为社会公害。使得道德及其道德准则不能对社会道德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并导致人们的道德思想的混乱,出现道德行为的无序状态。

形式之三:“消防”应急式的教育方式,导致道德教育失去长期效用,表现出教育手段的功利性。

由于学校道德教育长期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社会、家庭等方面的道德教育未能形成合力,因而学生没有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意识。此时的道德教育就成为一种应急措施,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如大学生中出现了诚信危机,马上提出要加强诚信教育;中小学生中出现破坏公物,不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等行为问题时,又提出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近来,有关部门又公布高考加分政策,规定“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这种应急式的教育管理,常被称为“消防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其效果不具有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往往造成道德教育的“两张皮”现象。

二、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社会的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都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特别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多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使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道德教育也表现出功利性的趋势,需要我们深人分析。

(一)道德价值的多元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得功利性.导致道德教育的急功近利.表现出动机的功利性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多元化的倾向。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人们思想上出现了“价值真空”。过去指向遥远未来的美好理想的价值观念失去了对人们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而道德教育科学体系中适应新时代的主导性价值理想还没有设计出来或者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同,社会失去了主导性的价值理想。人们在这种多元化的道德理想状态中,表现出道德价值观念的功利性,即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急功近利。在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上,由于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体系,而仅以受教育者的易接受性为前提,实用主义地安排道德教育的内容,结果出现了一度被人们概括为“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教育倒置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由于过于追求教育的现实需要性和效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完整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导致道德教育出现了与道德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现象,表现出教育动机的功利性。

(二)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偏差、教育环节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导致道德教育环境的恶化,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学校是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但这些年来,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育环境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恶化,导致道德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否上大学、上重点大学,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只重视教育与升学关系的教育模式,必然导致对培养对象的道德要求、道德评价的含混或矛盾。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受学科教育方式的影响,不加分析地将学科教育中的讲授法机械地套用到道德教育过程中,单纯地在课堂上传授道德知识。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道德教育的重点是人的综合素养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养成,道德品质的形成与确立。这种违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的教育模式,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道德教育过程的方法,必然直接造成了道德教育实践中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指向未来社会的崇高的理想道德由于远离现实社会和人们的道德实践,显得要求过高、难以达到,逐渐被人们在心理上所怀疑、所放弃、所拒绝,使道德教育的高层目标常常落空;另一方面,指向现实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由于被忽视而没有养成,结果是道德教育的低层目标同样落空这种教育环境的恶化,导致道德真空的形成。而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又使道德教育在目的和功能上呈现出功利性的特点。

(三)道德主体的市场化,导致受教育者道德行为的功利化,道德教育手段的功利性

当今的青少年一代正处于一个开放、多元、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多元选择。市场经济所需求的竞争和效益已成为道德主体所追求的目标,独立自主、大胆创新是青少年的奋斗方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人的主体解放,也激发了人的主体性的觉醒,有力地冲击着“以义制利,以道德限制人们追求利益欲望”等传统观点叫。因此,当代青少年在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时,道德行为也就变得功利性了。

而我们的道德教育尚未能适应这种变化,在教育体系上未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体系;在教育环境上未能使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养成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我们的受教育者由于这些教育环节的不健全导致道德素养缺失,但影响和约束他们道德行为的新的道德理想、道德价值观又尚未形成。此时,社会一旦发生道德危机,个人的道德行为一旦处于无序状态,道德教育就必然成了一种应急式教育手段,成为补课式的教育方式,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

三、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误区的思考

(一)制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

学校是一个人接受规范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也必然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及德育教化的作用,就必须克服过去的德育目标崇高化和单一化的倾向,根据不同年龄及层次的认知模式、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教育目标体系。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逐层递进地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各学习阶段的道德教育内容。 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可塑性极强,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应重在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只有这样大道理才有坚实的基础,整个社会风貌才可能有大的改观。而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五光十色的梦幻时期,内心充满矛盾的“自理断乳期”,成长历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应重在进行“三观”教育,以及学会做人、做事。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学习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因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祖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感。而一个人的责任感、道德品质的形成,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大学阶段的青年来说,正是思想活跃,接受力强,精力充沛的学习黄金季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因而道德教育要注重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并将其所掌握的道德认识真正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我们只有从道德规范的养成着手,踏踏实实地、一点一滴地、循序渐进地做好德育的基础工程,才能为形成共产主义崇高道德理想奠定根基;只有将道德教育的根基打扎实了,才有可能进一步进行高尚道德的修炼,人们的道德水准才能提升到崇高的境界。

(二)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

学校的道德评价机制,应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育机构(学校)的道德教育措施、教育效果、教育水平;受教育者(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状况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通过评定可以较全面的了解和衡量学校乃至社会道德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效果,以便于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及时进行反省和调整。道德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建立科学道德评价机制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依笔者之见,道德评价机制应包括:道德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

道德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一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它涵盖了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也是学校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但这一基本规范还应同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年龄层次制定的行为准则相结合,把一般要求转化为具体要求,使之更容易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制定出对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进行评价的标准,定期进行评估。

道德评价的对象:党中央要求,党的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都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因此这个道德评价的对象应是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只有被评价对象都按照统一的、科学的标准与尺度进行评价,才能使道德教育卓有成效。

道德评价的方法: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常采用与学科教育评价完全一致的考试法。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这种道德评价从一个侧面强化了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品质及其行为间的分离,不能科学准确的评价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准。因此应当建立考试考查、舆论评价、行为观察等相结合的综合的科学评价体系。有的地方为受教育者乃至社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的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评价,不仅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而且可以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

(三)重视和加强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目的指导下,所进行的道德行为、道德修养以及有善恶价值和应承担道德责任的活动。学校道德教育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道德的知性教育;二是道德行为的养成冈。而道德行为的养成应是这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道德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要求。

当前学校的道德实践教育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道德实践要渗透到德育教育的课堂。要通过道德情景的模拟,古今中外传统道德事例的讲授,一些富有道德含意的象征性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道德理论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精心组织道德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手拉手”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三是营造良好的道德实践氛围。通过制定和宣传学生守则,严格奖惩制度,鼓励学生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引导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营造一个道德养成的良好环境。四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素质拓展教育,进一步推广和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工作。通过人文知识、身心健康教育及各类活动的组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总之,实践是一切的根本,也必然是学校育人的根本,更应是道德教育的根本。

(四)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伦理学的功利性 篇5

关键词:伦理学;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67-01

一、古希腊早期伦理学的功利性

古希腊早期的思想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这里达到高峰。下面我们主要从其的伦理学上的一些思想来看其共性,我把它叫做功利性。首先从苏格拉底来说。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因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1],这也是伦理学的开端,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了人。

其次,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与伦理学目的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认为国家的起源是从人类的需要中产生的。人类有多种需要,但每个人不可能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为了自己的需要,人们就必须互相的合作,这就产生了国家。由柏拉图国家产生于人类社会需要的思想可以看出其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需要服务的,人类的需要是国家产生的基础[1]。可见其功利性。在看柏拉图的伦理学的目的,柏拉图的伦理学致力于使人类变得更好、改变人类社会。柏拉图认为人都是向善的,没有人愿意做恶,恶只是人在达到善的过程中的一个错误的阶段,恶是因为人没有找到正确的办法到达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为了达到善、感受幸福与快乐。人只考虑自己的快乐。所以我们说柏拉图的伦理学也是功利性,是为了个人的善或者幸福这个效用的。而亚里士多德的追求快乐、荣誉、财产的人生目标也在揭示这其伦理学的功利性。他说财产、荣誉等是实现幸福的手段,可见他认为生活的富足还是需要一定的金钱与财富的,并且金钱与财富还是获得幸福生活的途径。

二、古希腊晚期伦理学的功利性

古希腊晚期古代奴隶制社会已经度过了它的辉煌发展阶段,进入了垂暮之年。当时,社会矛盾激化,不仅奴隶与奴隶主之间,而且城邦自由民内部的斗争也愈演愈烈。社会中弥漫的不满与对革命的惧怕在广泛地流传着。社会的衰败和普遍的混乱必然要引起道德的败坏更甚于知识的衰退。动摇了传统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习俗;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广大城邦自由民生活潦倒,痛苦不堪,对未来完全丧失信心。整个社会气氛极为低落。鉴于此,哲学家们开始把哲学研究的对象转向伦理学,转向如何使人们获得幸福愉快的生活。把伦理学当成了为人们在动荡的社会找到精神寄托的一个途径,其效用是功利性的。

怀疑主义的悬置判断的伦理学主要是通过不对任何问题作出回答,或者不对任何东西产生疑问,而减少思考以达到没有烦恼的境界,从而收获幸福。这为后期的不可知论埋下了伏笔。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皮浪。当时哲学有一种认为自己发现了真理,另一些人则断定真理是不能认识的,还有一些人则继续探索[2]。相信他们发现了真理的人,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做独断论者;学园派的则主张真理不可认识;而怀疑派则进一步从事研究。

我认为怀疑主义是一种能力,它用一切方法把现象与判断对立起来,由于被对立起来的事物、对象和原理、理由的完全对等,我们就达到了一种保留意见,不作判断的存疑状态,并进一步达到心平静气的境界。不作判断是一种宁静的心灵状态,由于它我们既不肯定也不否认任何事物。据说在皮浪身上把悬置判断做的特别彻底,有一次他在船上遇见了风暴,人们都非常的惊恐、四处逃窜,这时他看到旁边有一头猪在淡定的吃食,他就说这才是哲学家应有的态度。

怀疑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是:任何命题都有一个相等的反命题与它对立。我们相信,根据这条基本原则,我们就能够避免独断,同时可获得安宁。避免判断的安宁是人们获得幸福、快乐的功利主义的方法。

伦理学的实质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的,是功利性的。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P290,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 1976年版

[2]哲学简史 陈志坚编著 线装书局 2006.5

对阅读功利性的再认识 篇6

在我们传统的知识观念中,实用一直占居着主导地位。受这种知识观左右的人,做事总是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总是那么地急功近利。人们之所以在购书时会有这样的问,无非是想从书中寻找摆脱自身烦恼的答案,无疑,这就是阅读的最初目的。

君不见,实用类书籍长期在各类书店中唱主角戏吗:创业潮初起时,商场实战技巧类的图书层出不穷;房地产兴起时,有关房产投资的书蜂拥而上;全民炒股时,关于股票、基金为主的理财方面的书籍立刻就占据了社科类书籍销售排行榜首;每年大学毕业季,学生们为了应对各种奇特的面试考试,总是青睐面试指南类的图书。此时的阅读,不管你是如何看待读书这事,但是你都要正视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实的人们首先把读书当作敲门砖,作为谋生谋职的手段。阅读,其功利性显而易见。

在当今这样的一个浮躁年代里,要想让一个学生静下心来,不为考试升学而读书,只为自己的心灵而读书,可能性实在是太小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 , 幽忧读之 以当金石 琴瑟也!” (尤袤《遂初堂书目》序) 此言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读书的功效利益观;再看看古人留下的名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功利性的直白,这黄金屋,这颜如玉不正是古人读书的动力吗?不正是他们的功利性的具体体现吗?

毋庸讳言,驱使着当下的中学生读书如此的功利,除了升学、就业压力等社会因素外,无疑与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受高考“指挥棒”指使,把阅读和语段训练划成等号,常常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干训练内容有关。在此要求下,学生必然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对待阅读,这就使得启迪心灵、感悟人生、陶冶情操、获得美感等这些本应作为读书意义的内容消失殆尽了。

学生是按老师和家长的要求硬着头皮来读书,读书大多是为了应付眼前短暂的升学目标,没有远大的读书计划,也没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这怎能不使学生在残酷的竞争中,在有限的读书时间内,让自己的读书呈现最大的功效利益呢?

即便是一些学生在读书,我们也常常发现大都是一些通俗文学或流行小说,方式多为碎片化的快餐阅读。为什么部分学生乐此不疲,因为这类书,可以使学生暂时摆脱听不懂课的烦恼,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调节舒缓一下大脑。当然,这情况与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欣赏水平、读物本身的趣味以及学习的焦虑有关,也与社会的读书风气有关。同时通俗文学或流行小说在部分学生中受欢迎,也反映出当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阅读内容、类型的选择,阅读范围的宽窄、阅读品位层次的高低,其关系到学生知识面的吸收,更关系到学生品德的养成。如果长期沉溺于这类图书的阅读,必将对学生的心智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因此,面对着目前我们的国人实用主义的知识观,我认为阅读的功利性是必要的,但不能只是功利性。

实用者的阅读,看重的是有用的眼前;理想者的阅读,更着眼于眼下看似无用,而实际在人生发展中必有大用的未来。其实,有用抑或无用,取决于一个人的视野、心境和魄力。视野是“用”的尺度,心境是“用”的容器,魄力是“用”的动力。如若拥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胆识,哪里还存在有用与无用之分呢?还需要去争执阅读是否带着功利性吗?鼓励学生们去读一些“闲书”,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书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没用。没用,或许是暂时的,但实际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闲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能够丰富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智慧的。

我们的阅读传统,千百年来就是和墨香四溢的书籍相伴。曾有人言,与书的远近,可以估算出与梦想之间的距离。阅读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它会潜移默化地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吴非老师曾言,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缺乏智慧的教师在辛勤地工作,因为这样的教师会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学生教得不会学习。我们应该暂且将读书是否要有功利搁置,把读书看作是自己教育职业的内在诉求,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一群嗜书如命的读书人,书就无香可言。

“当风清月朗之时,一窗明月半床书,拥衿而卧,心静如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有清泉绿茶之为伴,信手抽取一册心仪之书,恭敬地捧读,与一个个精彩的头脑作精神的交流和心灵的激荡。”———尽管这情境在目前只能是一个理想,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阅读必将伴随成长;阅读决定着成长,与功利无关。

非功利性 篇7

1.1 国家建立统一的全民合同聘用制

在国家层面上,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为民营医疗机构吸引和保留人才破除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障碍,逐步消除政府和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因人事、编制政策而客观上带来的“不平等”现象。国家建立统一的全民合同聘用制,不区分编制内、编制外,共同享有社保、养老等政策,使医师从“单位人”回归“社会人”,破除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招人、用人方面的障碍。

1.2 国家建立统一的职称评定、科研申请、重点学科建设标准和平台

1.2.1 建立统一的科研立项申请标准与程序。国家课题的申请不应以医院性质为批准的对象,而是应以医院具有符合条件、科研能力强的医生及团队的科研能力作为批准的条件,为此,只有在科研立项申请方面制定出配套政策与实施管理细则统一平台,向民营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倾斜,才能使该领域更加公平、公正。针对科研课题,原则上应当公开招标,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公平、公开竞争。

1.2.2 建立社会职称评定机构,促进卫生人才流动。应当建立社会专业委员会的职称评定平台。公立医疗机构医生向民营医疗机构流转,原有职称应当给予保留;同时,应当将民营医院纳入卫生职称评定系统,以解决医务人员职称评审渠道不畅问题。

2 推进多点执业,促进卫生人才流动

2.1 加强立法,使多点执业合法化

首先,相关部门应尽早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与《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撤销关于医师只能在一家医疗机构注册行医的规定,从而消除医师多点执业与已有法律法规的冲突。其次,国家应尽早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正式确立医师多点执业的法律地位,并应明确多地点执业规则、考核办法、注册办法以及多点执业医师变更注册地点时的具体程序和要求,明确医师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执业地点执业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遵循的法律规则等。只有完善了上位法,才能真正使医师多点执业在我国名正言顺、有法可依。

2.2 通过签订协议明确执业过程中的医疗责任

在目前的情况下,多点执业医师要与所在单位和多点执业单位签订协议来明确各方的责、权、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并有利于医疗机构对多点执业医师的管理

2.3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引导和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宏观统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应制定科学的薪酬制度和人事选任机制,鼓励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到社区医院、农村或偏远山区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平衡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满足基层患者的医疗需求。同时要制定科学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引导卫生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建立医疗人才信息档案,实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顺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切实改善基层和农村患者缺医少药的现状。

加强监督与管理,可委托医师协会对医师执业水平进行考评,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师多点执业考评机制。对于考评不合格的医师,加强培训学习后,若仍不合格者,取消其多点执业资格,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 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维权作用

行业协会应当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开展科研、调研工作,将政府部分监管职能逐步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转移。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维权作用,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发展的正常秩序。

4 社会办医院应逐步纳入医保报销制度

建立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与公立医院统一的医保报销制度,而营利性医院享受有限的医保政策。对于营利性医院按政府指导价格和医保政策要求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医保进行支付;对于其他的医疗服务,营利性医院则不享受相应的医保政策。

5 改革国家税收政策,促进社会办医院的发展

5.1 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免税政策

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按照该通知,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应当享受相应的免交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但在调研中发现,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仍需交纳25%的企业所得税,而公立医院则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在与公立医院承担相同的公共卫生服务上,应当同公立医院享受统一的免税政策;对于所有权归社会,或者投资人收回成本后所有权收归社会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应当同公立医院享受相同的免税政策;对于所有权归投资人所有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可以参照高新技术产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另外,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在建设投资和发展再投资方面应享受免税或税收优惠政策。为解决社会办非营利性应收税与免税项目界定不清晰问题,应完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商业活动的收入项目规定,制定出更加详细且全面的项目列表,使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征收走向法治化道路。

5.2 建立营利性医院以营业时间为起征点的税收优惠政策

建议将营利性医院税收起征时间修改为自医院正式营业之日起;营利性医院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所得可享受3年免税,以促进营利性医疗机构健康快速发展。

6 制定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与公立医院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

在社会资本举办医院的土地使用政策上,课题组建议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的用地政策应当逐步过渡到同公立医院相同,由政府免费提供。此外,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区域内卫生规划等具体情况,考虑营利性医院在用地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7 社会办医院融资政策应适应市场经济规律

7.1 非营利性医院可以融资贷款,但不可以进行资产抵押贷款

课题组认为,为了促进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的发展,应当拓宽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的融资渠道,包括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以及适当放宽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的贷款政策等。另外,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通过担保等方式获得的贷款的用途应当严格监管。

7.2 营利性医院可以抵押贷款

应当允许营利性医院同企业一样,以其资产向银行抵押获得贷款,以促进其再发展。

8 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8.1 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审批、准入、监管

现有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因为都不是事业单位,所以都不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卫生行政部门是代表政府管理人民健康安全的部门,医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预防健康保健服务,卫生行政部门有义务管理所有医院。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应当考虑公立医院和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营利性医院都应统一在卫生行政部门登记、管理,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的准入、核准职权都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行使。

8.2 衔接区域卫生规划与社会办医院的准入制度

政府应当对社会办医院与公立医院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制定该区域内政府举办的医院与社会资本举办的医院的比例。统筹考虑本区域内应当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医院的类型和数量,及社会资本可以举办的医院的类型。对于需要政府举办的医院,政府应当积极承担举办该类医院的责任;对于社会资本可以举办的医院,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该类医院,引导社会资本举办的医院向专、精、优的方向发展。社会资本举办的医院可自主选择开设与其医疗机构类别和功能相适应的诊疗科目,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核准。

8.3 明确社会办医的市场准入标准和审批环节

严格社会办医准入应当从审批环节入手,制定符合社会办医特点的准入标准,在机构准入、技术准入、设备准入、人员准入方面加以明确和统一,尽量将其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准入标准一致,才能确保社会资本举办医院的发展能有一个良好的起点。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通过年审的方式淘汰不合法的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核心制度。完善社会办医准入制度,由程序审查向实质审查转变。

8.4 严格社会办医准入的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责任内容,恶意通过骗取等非法途径取得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资格,又不履行医疗机构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卫生行政部门违法审批也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应当予以撤销。

9 完善社会办医院的监管体制和机制,提高监管效力

9.1 明确监管主体

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运营中的医疗技术等质量标准应当由卫生部门统一监管,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联合药监、医保、财政、审计、物价、质监、民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构建联系会议制度,以便互相沟通协调,协同对社会办医院进行全面监管,并明确各自的监管范围和责任。

9.2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发挥行业组织监管作用

建立包括政府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组织和消费者保护组织参与,包括公众舆论监督在内的较完善的现代监管体系。

9.3 建立针对社会办医院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在社会办医准入问题上,引入第三方评估主体,确立由第三方评估制度来进一步规范社会办医院的准入。第三方评估组织应当有权监督政府的审批程序并且针对申请单位主体申请时的资格条件出具评估报告,申请主体只有在取得第三方评估组织专业的评估报告之后才能到行政机关审批。作为评估组织,除了负责社会办医院设立时的评估工作之外,也负责社会办医院运营期间的评估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组织的专业性作用,实现社会办医准入和监管制度的完善。

9.4 改进监管方式,加强监管力度

制定明确的监管程序和监管规则,并向社会资本举办的医院和公众信息公开,监管机构依照既定的监管程序和监管规则进行规范的监管。在监管方式上,可突破单一事前通知式检查,适当进行突击式检查,增加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降低发现问题的监管成本;可借鉴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的做法,适当应用追踪检查法,即追踪一定数量患者对医疗机构整个医疗流程的体验或某个具体的系统及环节的体验,增强检查评价的系统性,避免检查流于形式;配备专(兼)职医生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日常运行中的医疗行为进行巡回式驻点检查,确保医疗质量。

解读当代大学生功利性人际交往 篇8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观念和行为状况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与变迁,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观念和行为已由传统的重义轻利向现代的义利兼顾、义利统一转变, 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我们通过一些简单数据便可见一斑。华中师范大学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和影响因素, 针对他们的交往范围, 从其心理成本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及功利性分析两方面设计问卷,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成本投入动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在大学生心理成本的投入功利性中, 教师和学生团体所换来的心理收益和物质收益的比例分别是 (37、9%;62、1%) 和 (41、4%;51、6%) , 与其他对象相比 (校内服务人员79、3%;20、7%/虚拟对象58、6%;41、4%) , 心理收益偏低而物质收益却很高。[1]这说明大学生在和不同人的交往中, 心理成本投入的产出预期始终是围绕着最直接和最有利的收益。因为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疑难的解答者和考试的命题者, 也就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考试成绩好坏;而学生团体是某些学生锻炼能力的地方, 是某些学生获取课外经历的地方, 学生团体也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阅历和生存能力。由此可见,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需求其回报的不仅仅是心理满足, 还有对物质的需求。如果我们总是用传统的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来评判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或用社会市侩交往的唯利是图尺度来衡量其表现, 而无视新形势下他们的现实需要, 便对他们的功利性行为全盘否定, 这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所属的“功利性”概念更多的是利益和互利。正视利益, 正确理解利益和互利, 是社会道德进步和文明的表现, 是对群体及他人利益的尊重, 我们不应简单地把它等同于是利己主义或个人主义。因此, 当代大学生功利性人际交往有其发展的必然性、现实的合理性, 应予以积极的关注和冷静的思考。

从学生发展看当代大学生功利性人际交往的合理性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感情丰富, 思想活跃, 率性而为。他们的人际交往需要极为强烈, 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 获得友谊, 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是一种合作性极强的综合体系, 身处其中的个体因自身素质及综合技能的特殊差别, 随着分工的加剧与社会化程度的增强, 无法仅靠个人的力量求得生存与发展, 大学生作为一个“准社会人”也不例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高等教育领域中很多的旧有制度, 特别是分配制度, 由“国家统一包办”转变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们日益注重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优化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人际交往已被他们看作是必要的生活内容。从大量的毕业生反馈信息看, 相当一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出现过因人际交往障碍、缺乏交往经验而苦恼的状况。显然, 一个不善于与人交往的人, 将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也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功利性人际交往则有利于大学生们养成务实作风, 帮助大学生接受商品经济社会的现实, 做好踏入社会前的职业准备;有利于他们讲求实效,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利于他们增强竞争意识, 激发开拓进取的精神, 追求个人奋斗, 早日成才。

2. 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正当权益

任何个体作为社会成员都要维护自己生存、实现自身发展的个人利益, 这种利益具有不可侵犯性。一些人误以为讲利益就是在宣扬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 对正当的个人权益难以启齿, 忌讳功利问题, 其实这种认识是有失全面的。市场经济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对市场经济及其关系作出反映的人际关系不可能再因循传统,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使个体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既讲究利己也讲究利他。当代大学生生长于这种言“利”的环境中, 在人际交往的道德价值取向上必然与现存的社会环境相一致。他们不再简单地欣赏传统的“崇义贬利”的君子之交, 利己利他的交往也是一种道德交往。[2]这种讲“功利”的交往给予了个人利益适当的道德地位, 保障了个人合理、合法的权益。如果我们只重视整体利益, 而忽视甚至损害大学生们正当的个人权益, 戏谑他们的客观人性需求, 只是把他们看作一群可以不食人间烟火的“君子”“贤人”, 这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利己利他的观念和行为, 是对正当权利的保护, 是人性的体现, 有利于促进他们人际交往道德的良性发展。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和谐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总是乐于和别人交往, 热心关注所在集体 (如学校、班级或团学组织) 的发展, 并能在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而且, 对于负有“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任务的大学生来说, 和谐的人际交往也是他们高效地获取科学知识和精神文化的重要保障。功利性人际交往不仅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主动性,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崇尚自尊自立, 追求独立人格的良好品质;不仅有利于保障学生的独立性, 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 还有利于他们摆脱外在束缚, 开始更多的从自身需要、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来确定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竞争激烈的今天, 如果我们还以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规范”和评价他们的行为, 不仅难以起到约束的作用, 反而导致一些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逆反行为发生。因此, 用客观现实的目光来审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倡导定位于义利结合的人际交往与人情关系, 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 还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另外, 大学生功利性人际交往还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当然,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对学生合理的物质愿望也不可忽视, 应予以适当考虑或满足。这样不仅有利于师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 密切师生关系, 对推动班级建设和集体凝聚力的生成也有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功利性人际交往也有利于学校和谐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与时俱进。当前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唯一选择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正视他们的合理需要, 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铺平道路, 这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而言之,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利性特点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的,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一种正常的现象,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予以肯定。

当代大学生功利性人际交往中隐含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功利性人际交往虽然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 但并不是说就完全没有问题。由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不完善,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必要的法律及道德约束, 他们对个人利益的强烈追求就会蜕变为急功近利、唯利是交。当代大学生功利性人际交往中主要隐含的问题有:

1.认知偏差

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袭和民族世俗心理的影响下, 当代大学生往往易被眼前短暂的物质利益所蒙蔽, 社会认识肤浅, 历史责任感淡薄。

2. 情感冷漠

由于学生间的利益竞争, 容易产生交际壁垒, 淡化了学生之间纯洁的友情, 从而导致“信任危机”以及个人对班级、对老师、对学校的离心倾向。

3. 道德沦丧

大学生更多地关注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 追求物质享受, 使大学生在道德评价、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上产生失衡, 从而导致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及社会公德的退化。

4. 行为失范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道德上的互利原则作为幌子, 来为自己不进行道德行为或进行不道德行为辩护, 以致在实际行为中锱铢必较, 变成为道德的“市侩”。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行为。

我们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的功利性人际交往总体发展还是积极健康的, 性质还是互助互利的。少数学生的重利轻义、见利忘义行为不能代表一切抹杀本质, 对他们的功利性交往横加指责、一棒打死有违事实。诚然, 这些少数行为也损坏了当代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危害了他人、集体及社会的利益和正常生活, 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放任自流。我们承认当代大学生的功利性人际交往有合理的一面, 并非赞同和主张其在人际交往中要以金钱和利益作为是否交往的唯一杠杆。我们应当呼吁大学生尊重互利和利他的正当交往行为, 自觉摒弃那种以既得利益为全部目的的“掠夺性”交往。当前, 大量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密切关注着当代大学生的功利性人际交往倾向, 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来教育和引导着大学生们对功利价值追求及其对道德认识的理性思辨。他们相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才能走出目前教育发展的误区;只有冷静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功利性交往, 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真正营造出一个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倩昕, 张婷.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成本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 2007 (8) .

非功利性 篇9

首先, 缺人文精神, 获短期效益。高考中, 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师生及家长所重视。阅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其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在实践中,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企望快速看到阅读的成效, 甚至大部分语文教师也是如此, 功利性思想过重导致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学中注重传授学科知识体系, 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 “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如在实现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目标时, 教师在教学中会注意完成三维目标, 但在实现情感目标时明显不足。在多次的公开课观摩中, 进行公开课教学的教师都会突出三维目标, 但是几乎都是把目标一一列举出来。实际上所有学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教学对象不同能达到的情感目标也不同,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 其不是靠教师一节课的讲授所能达到的, 而是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注重告诉学生答题技巧, 让学生套用公式, 学生则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 题目会做, 但内心缺乏情感, 学生的阅读素养没有得到提升。在高中所有学科中, 除了历史学科之外, 就是语文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爱国情操。语言本身记载了诸多历史, 记载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如人类感知这个世界靠的就是语言, 如杜甫在《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透过语言, 读者能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们不应只追求短期效益, 而忽视人文教育。我们可从语言抓起, 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 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奠定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

其次, 多统一, 多制约, 师生均受损。翻看我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选文, 可发现教材选文有统一的标准, 即从以文化的普遍一致性来证明当今秩序的合理性这一角度来选文, 此标准的一致性既显示出语文教学的历史遗留问题, 也反映出新课改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受此标准影响, 学生的阅读领域大为减少, 阅读兴趣也降低了。此外, 因高考需要, 标准答案的统一, 使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 都难以放开思维, 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祝福》这篇文章, 师生都认为其重点在批判悲剧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 除此之外我们找不出其他更新颖的理解;大家熟悉的《雷雨》, 几乎都是解读为揭露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罪恶的现象及地主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 每届学生都会表演这部话剧, 表演者和观看者都以这一角度去解读这篇文章, 考试的标准答案也是如此, 于是一代代教师这样教, 一代代学生也这样学。久而久之, 再学习这些文章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实际上, 我们的解读是否正解, 是否对应了作者的情感, 没人去考究也没人去追究。就如有些著名的文章入选中小学教材, 笔者在做课本中的题目时, 答案竟然与标准答案大相径庭, 没法理解。许多教师争相模仿那些看似成功的教学模式, 结果是教师没有个性, 受教者自然也没有个性。

再次, 缺少文本对话, 弱化学生的阅读认识。懂阅读的人都知道, 阅读其实就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对话活动, 我们通过阅读作者的文字来体验或感悟作者的情感, 这比直接对话还能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诉求, 有人称之为精神的对话、灵魂及心灵的碰撞。当今阅读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完全忽视了阅读的本来意义, 不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仍是“灌输式”的教学, 学生记公式甚至背答案, 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很少, 就算是有阅读, 那也仅限于小说之类的书籍, 而且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也只是注重对故事情节的记忆, 不会去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写作技巧, 读完大概记住了情节, 却和作者的思想没有丝毫碰撞, 这样的阅读当然无法满足学生提升阅读素养的需求。有部分成绩比较好、读书比较自觉的学生也会适当地读些好的作品, 可其阅读思路仍是紧跟教师上课分析课文的思路, 没有自己的创新理念, 阅读的技巧自然也没脱离其固有的框框。存在这么多问题, 我想大概是由于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第一, 学生“慢读”少, 教师“精讲”多。因有高考压力, 各学校从高一起就注重学生的题感训练。到高三时, 学生各科的试卷习题几乎可堆成一座小山, 阅读教学自然也不例外, 学生的阅读量不多, 训练题却是多得惊人, 而且教师无一例外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答案来订正错误。加上课余时间还有其他科目的作业要做, 学生能够自己把握的时间不多, 往往是课堂上学生现做教师现讲, 学生真正阅读的时间很少, 整堂课可能都是听教师的分析, 学生记笔记。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 不可一蹴而就, 学生要慢慢悟, 再慢慢练, 光靠教师讲或学生听, 是很难提高阅读能力的。

第二, 脱离生活实际, 缺乏生命力。把学生固定在教室里, 框在语文阅读教材里, 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 远离社会实践。孔子有言:“不观高崖, 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 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 何以知风波之患。”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语文阅读源于社会生活, 应用于社会生活, 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 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略了生活实践, 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理想的语文学习理念应把学生的精神愉悦摆在第一位, 唯有愉悦的精神状态, 学生才能更好地认知发展。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 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 (即最优的) 作用而组织的控制。”由此可见,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要求将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及正确的教学原则结合起来, 从而选择和制订最佳教案, 优化教学过程的“精神吸引”, 实现师生合作探究的最佳效果。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优化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理性追求。

语文学习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具有“赚分”的“显性功利”, 还有超越“赚分”这一“显性功利”的更高级和更重要的关于人的素养的“隐性功利”。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明白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赚分”这样单一的“显性功利”上, 而应该把目光放到“隐性功利”上。此外,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极力彰显语文学科的魅力, 彰显其承载人类文明与发展和对生命的体验与思考的意义,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这一最具有深刻意义的“隐性功利”的重要价值, 这样语文学习才能深入人心,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因此,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 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人格优化的最佳途径,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满足新课标语文教学的要求。

摘要:新课改实施已进入深化成熟阶段, 纵观近几年高中语文新课改以来的教学成效, 发现学生确实已经产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仍有众多亟须改变的地方。本文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探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整个语文教学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功利性反思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功利性;反思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1.语文课程的性质及教学功利性

语文课属于语言类课程,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同时,语言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浓缩和锤炼,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邃哲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功利性:就是语文教学以是以考试取得好成绩为目的,教学主体得到实际好处,这种功利性的教学背离了语文教学真正目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不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2.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目标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走向成熟时期,语文课对学生人文素养起着重要的陶养作用,语文课的教学起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第一,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关注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人文情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第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二、高中语文教学功利性原因及表现

首先,分数至上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功利化。众所周知,语文、数学和外语是中考和高考必考科目,是升学的关键科目,考高分,上好学校,找好工作成了学生学习好语文课的最直接的动力,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由于考试内容容量有限,很多宝贵的文化资源没有被学习,很多文化精华没有被传授,学生学不到系统的语文知识,基础知识不扎实,完整意义的文章因为考试出题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掌握文学作品作者的真正地思想精髓。

其次,急功近利导致语文教学陷入困境。语文属于长线学科,提高语文成绩非朝夕之功。由于急功近利,老师常常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突击备考,出现押题、猜题、背诵作文模板,生吞活剥,没有让学生真正领会语文的精髓,没有真正掌握语言本质。由于急功近利,一部分学生为了升学考好成绩,把学语文的时间都用在数学、外语容易得分的学科上,认为语文成绩不会影响总成绩,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可上课不上,为了突击提高成绩,干脆就不学语文,觉得学不学语文成绩没差别。

三、摈弃语文教学功利性的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功利性是我国教育功利性的具体表现之一。彻底摈除高中语文教学功利性除了是从制度上加以改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认识语文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人的一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影响,特别是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从思想上让师生认识到语文学科对于人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首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制度上提供保障,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尽可能的消减语文教学功利化的趋势,比如目前已提出的教学改革,提高语文课最高考成绩中的权重,改变高考语文试题的出题方式,使试题体尽量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试题答案避免绝对化、唯一性,应该尽量人性化,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是问题的答案尽量多元化,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发挥个性特长的空间。

其次,语文教师要摈弃功利思想。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端正思想,真确认识语文课的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真正履行语文课教会学生使用语言传递思想、交流情感和启迪人生的使命。要传给学生系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水平,不要急功近利,只求自己的名誉、好处,要为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在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和启迪者的作用。在导、读、欣赏、写等方面多下功夫,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最后,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来吸取语文的营养。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掌握”。都讲得很有道理语言讲究“水到渠成”习得法。先秦散文大家庄子的《逍遥游》讲究“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语文学习同样讲究“功到自然成”,你不要刻意的去追求,而要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成就“自然功”。同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学会体验和感受生活,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去感悟。生活重在体悟,你可以将社会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加以综合、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不就自然提高了语文水平因此,教师就要设计好教师如何导,好学生如何读,“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无定法,你认为最好的就是你的特色,学生在你的引导下,就可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摈弃语文教学的功利性,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东平著:《教育我有话要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非功利性】相关文章:

上一篇:实战与创新下一篇:《通雅》小学研究述评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