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与人生观研究

2024-05-06

人生哲学与人生观研究(精选十篇)

人生哲学与人生观研究 篇1

(一) 阅读在国外的情况

英国的一项研究证明, 在所有的放松活动中, 阅读舒缓心情的效果最佳, 6分钟内就能降低压力的68%, 比听音乐, 喝茶, 喝咖啡, 散步等更能很快降低人的心理压力。在阅读时人们的精力会主要集中在文字上, 进入文学世界, 紧张的身体和大脑可以得到放松。这就是轻松的阅读在瞬间降低心理压力使人精神焕发, 逃离生存带来的挤压, 放缓大脑工作节奏上面带来的功效, 所以经济危机到来之时产生了图书馆全球红。

(二) 阅读在国内的情况

温总理曾不止在一种场合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改革开放30年, 人们富了投资理财, 而阅读理书更是一种超前超世界的精神储备, 有着阳光的软实力。改变大学生读书理念与方法, 营造人生起航时深究默研风气是目前国内的主流发展方向, 弄清深究与浅看是一个很系统的长久战, 不重视只有浅发展、浅思考、浅社会、浅人生。

(三) 用阅读推动文化活力

阅读流变在不阅读人中难以实现, 这是与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的推动相关联的。社会进步到了今天可谓千变万化, 这种变化根基是文化活力和文化软实力, 我们用什么东西去支撑生活中快速的变化呢?这就是阅读, 用阅读推动文化活力, 让阅读流变成实践物质, 这不仅是时代的需求, 更是文化需求, 也是软文化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证明这是必须的。中国的文化活力相比其他国家更多更广, 但和我们毗邻的日本相比还是有缺失的。

二研究内容基本思路

(一) 主要内容

利用大学里的公共资源进行阅读诱导, 对打开眼界增加能力非常有利。

大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社交能力, 信息收集能力, 自学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大学生的阅读与一个人处事能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巧阅读多阅读就成了未来各种能力的基础, 因此不能轻视, 研究阅读流变主要是研究书不是乱读的, 是有阅读规律的, 遵守阅读规律, 懂得阅读路线图, 阅读就会像健康人生流变, 就会产生健康人生与能力流变。

(二) 基本思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 是书先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有书介绍世界, 介绍新技术, 新文化, 新工艺, 打开心灵万卷烟火, 放飞思考, 激发灵感。人们的智慧才得以发挥起来, 爱好阅读, 把高端书当成礼品, 当成食粮, 这是有志之士的座右铭, 那些不爱读书, 少读书, 怎么动员都不读书的人, 素质是不会高的, 境界狭窄, 做不成什么大事, 也不想费劲更不想成就事业, 老年后很多的痴呆症患者就是不阅读少阅读造成的。读书越多, 思想越活跃, 干劲越高, 创新能力就越强, 因为阅读拓宽了视野, 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阅读是学子的生命, 没有了阅读, 学子就不成其为学子, 你听说过为了买《第二次握手》被挤断胳膊和踩断腿的故事吗?书的出版实际上永远赶不上阅读人群的需要, 不然为什么新书层出不穷呢?但是如果不去大海, 哪知天外天, 水淼天更蓝, 在书海来临之际, 你的阅读紧赶慢赶也赶不上, 因为人上人书中书理中理, 太多了, 他们的阅读也太广了, 这不是不读而是时间为飞跃的现实生活不够用, 感兴趣的事太多, 时间不够分, 一切苦不是书不优秀, 而是自己眼花缭乱, 无从选择, 现在更让大学生缭乱的是互联网太厉害了, 普及的速度太快了, 网络阅读如火如荼, 怎么办, 到底看什么?看不过来, 这只有科学规划, 认真冷静想想, 互联网虽好, 但是它的污染是第一位的。它伤害视力, 强光会对视网膜造成伤坏, 还有对身体各部位的照射, 不是一朝一夕能补救回来的。阅读还是回归纸质最为好, 因此现阶段阅读流变分为电子纸和纸质, 阅读倾向的流变反映着不同人群的思想追求和人生轨迹, 环保纸质的那份静态, 那份闲恬不是任何活动都能取代的超级精神享受。不读书和少读书的人和读低下书的人是觉不出来的。

三主要观点

(一) 图书馆的阅读现在正发生变化, 网络纸质电子形式多样, 在阅读环境上发上了变化, 所以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也要变化, 读者要根据自己所需信息的快慢为自己检索信息。

(二) 因为只有超前的阅读, 才能产生超前的效果, 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 他当选总统后不丢弃当教授时爱阅读的风格, 他读过的好书成了流行书, 畅销书, 他还重视阅读历史, 把治理国家的经验和书中的教训进行对比研究, 并注重在阅读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 抛弃偏执意识。他统治美国实现经济好转带来了希望, 因此受到大多美国选民的爱戴。

(三) 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创新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语言交际, 处理问题能力, 和生活工作环境中的为人办事水平, 有阅读基础, 语言表达肯定幽默诙谐, 有感召有吸引力, 时空转换敏捷, 没有阅读什么都没有, 有阅读就有一切, 现在大学生阅读的东西随时代的进步和飞速发展只解决温饱的生存方法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要看到阅读慢了是无法生存的, 为什么你想到的别人都想到了, 你必须阅读, 才能注入新的更快更先进的思想, 才能满足生存。

四重点及难点

研究大学生阅读流变与健康阅读, 要进行阅读心路调查, 观察日常阅读趋向, 找出上, 中, 下阅读人群的阅读理念与走向社会的影响力, 把阅读高端书对精神的抚慰变成文化软实力, 让那些真读书假读书的人在阅读流变中找到自信心与不足, 增加闯荡社会时应该具有的有创新能力有自信心的阅读流变效果, 真正体现阅读溢价性在人生中的作用。

五预期价值

在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政府和人民经济基础有了保障, 政府和人民都把阅读当成一件大事, 如大城市的图书馆现都免费为读者开放, 人文精神成了图书馆的核心发展目标, 把过去的藏书为中心发展为现在的用户为中心, 这就把图书馆放在了人类自由与平等的圣地, 所以大馆都把读者视为上帝, 把服务视为一种工具。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 我们没有理由放弃阅读, 更不能少读。

(一) 知识中人如何进行阅读来体现知识的溢价性

知识中人指大学生, 这个群体是未来社会的希望, 更应该以阅读为主, 利用先进的IT技术为自己充电。社会进步如此之快, 图书馆已成为人类快速发展的“物理场所”。

不去阅读, 不去体验先进文化不与社会同步共创天下, 知识中人积极阅读有很多好处, 读书就相当于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 谈得多了自然有升华的火光, 火光照亮了思想世界, 你就肯定是思想不凡, 笔下生风, 言出有理。我们的大学生阅读怎么样?还要进行大量的研究论证。

(二) 弱势群体更应该加快阅读步伐追赶知识的溢价性

社会发展造成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不阅读或少阅读会被文献信息堵塞而愚昧无知, 因此被社会边缘化, 所以弱势群体更应加快阅读步伐。所谓阅读流变是把信息用最快的速度提高人的能力转变成社会技能, 才是弱势群体的唯一出路。

六研究基础

参与研究阅读流变的课题组成员都是大学教师与文献资源管理人员, 他们大都拥有馆员, 副研究馆员, 在此前做过多项课题, 主要是研究文献信息的阅读价值对大学生的健康阅读与阅读流变, 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观察阅读流量, 指导文献检索, 提供文献信息, 服务对真阅读假阅读阅读的深邃度都有所了解, 这次研究课题组决定把中西文分类阅读路线图与实际阅读进行对比, 做出科学阅读的论证理念。大学不是纽曼的, 自然规律的永恒真实性是塑造高深学问者, 从而认识知识是一种力量, 大学不是学店, 学生也不是顾客, 而是研究学问提升想象力的重要场合。阅读的包容性包括PPT、图书馆、Web2.0, 让传统的阅读增加灵魂, 把那些虚假阅读, 浪费时光做出科学论证。

参考文献

[1]潘洪建, 魏游, 环蓉.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9 (5) .

[2]田树华.良好的阅读品质对于网络阅读的意义[J].时代文学 (双月上半月) , 2009 (4) .

[3]扬迎亲.高校图书馆设立快乐阅读空间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9) .

[4]王文兵.当代高校读者阅读心理透析[J].新闻爱好者, 2009 (20) .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查与研究 篇2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优秀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与研究

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方向)班级:软件1092姓名:金亮学号:1091305210指导教师:寇 宝 银

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软件1092班学生金亮。我承诺:2011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关于大学生优秀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与研究》,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日期:

关于大学生优秀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与研究

研究

一、选题内容及理由:

他们是即将迈向社会的一群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家的希望,他们是时代的象征,他们纯洁善良,热情奔放,他们敢于冒险,勇于探索,他们就是当代的大学生。

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然而,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以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实践过程(包括实践时间与实践内容)时间时间:2011-8-7 到 2011-8-25。

实践内容:

(1)8月7日至8月15日,我对淮阴工学院留校的46号宿舍楼三楼至5楼的30间宿舍的留校的12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5份,实际收回119份,有效回收率95.2%。大致了解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有少部分同学不配合调查,随心所欲勾选项目);

(2)8月16日至8月20日,我对这一周内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筛选,搜索相关资料,并作出了有关总结;

(3)8月21日至8月25日,撰写实践报告和心得体会。

三、实践总结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倾斜主要表现在:

(一)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行动。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

(二)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一当前事,先为自己打算。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重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质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

益而见利忘义。

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己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消极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市场经济对广大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有促进的一面,如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自强精神,以及敢于维护群众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不应讳言的是,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也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自身的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加之社会上对“大款”们豪华的高消费生活有意无意的渲染使得人们心里发生不平衡现象,这都使得钱的多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

(二)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商品大潮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价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发生动摇,一些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三人行必有我师”有些人只知道这句话的前半句,岂不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们将西方资产

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当好东西学习,从而迷失了自我以至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当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弱点,这是造成其人生价值观取向上出现问题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对他们来说,唯一的重要人生竞争就是高考,故当他们跨入高等学府后,不少人就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可以松一口气,不再刻苦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加之,不少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娇宠,形成自私心里,这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只讲索取,不愿奉献,自私自利等。

这次实践调查让我认识到了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全社会予以重视,至于其思想观念,道德水平问题则更是重中之重,因为他们是全社会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全体,家长给予自己子女的生活成长的环境应是绿色健康的,社会给予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更应显得尤为和谐与丰富,让他们在一个乐有所益,可以培养成一生受益的好习惯的环境中成长,构建一个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群防群治体系,避免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逐渐滋生起来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的指引,更需要的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

人生哲学与人生观研究 篇3

课程改革实例研究。以《正确认识和学会处理矛盾》一课为例,我是这样实施课程的。

一、团队破冰—活动引领吸引兴趣

拓展游戏——心心相印

比赛要求:略

比赛场地:学校篮球场

比赛评价:第1名四次抽牌机会、第2、3名三次抽牌机会、第4、5名两次抽牌机会。第六名1次抽牌机会。

二、小组讨论——活动分享引出新知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团队里,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以对方为依存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对抗又互相支持才能让整个团队顺利前行。

事物具有两面性:成功与失败、先与后、快与慢等等。

尊重规则、才能事半功倍。

一分为二看问题、一分为二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深化理解不断掌握。

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1. 居安思危

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3.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 乐极生悲

5.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生活中处处有矛盾

其一、不要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其二、怕麻烦、怕问题、绕着问题走,都是否认、回避矛盾的表现,这样的心态和行为对我们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视频《扁鹊见蔡桓公》

合作探究—承上启下启动新知

面对感冒我们该怎么办?

1.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学生活动——打破节奏改善注意力

小游戏(略)

视频《白马非马》—激发兴趣引出新知

(1)矛盾的特殊性

《医生给猪打脉》漫画

(2)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

量体裁衣的故事

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

合作探究——请你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说人用简单教条方式处理矛盾的成语?

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习小结—总结归纳把握重点

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要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矛盾又是具体和特殊的,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要学会应对矛盾、解决矛盾;还有懂得不同的矛盾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作业布置——活学活用学会感恩

教师举例关于三行诗

课外作业:给妈妈写一首“三行诗歌” (建议内容上体现今天学习的矛盾观点)。

三、《哲学与人生》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概述

我结合哲学中的知识,设计拓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建立起初步对知识的感受。小组讨论教师务必有较强的引导能力,能运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往新课题上思维,并通过拓展活动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

以各种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包括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头脑风暴、项目教学等方式实施教学行为。主要考虑中职学生学习注意力下降的问题,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小活动或者小游戏,1-2分钟为宜。是以辅助性练习为主,让学生能够得到适度的应试能力。初步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把“学”回归到“做”即实践中。这是一切教学的目的与归属。

人生哲学与人生观研究 篇4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生卒年虽然相同, 但是人生际遇各不相同, 莎士比亚相对于汤显祖来说, 没有显赫的出身和入仕的人生抱负, 作为手套匠的儿子, 莎士比亚背井离乡的目标只是为了挣钱。莎士比亚在剧团拉过幕、跑过龙套。偶然一次的编写剧本的机会, 成就了他的戏剧人生。而汤显祖则是一心想入朝为官, 却又不想辅佐昏君, 使其人生一直郁郁寡欢, 虽有经典“临川四梦”的作品, 却不是他的心之所向。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 却有不同的人生际遇, 致使其戏剧作品也有所异同。本文从不同角度, 作出如下论述:

一、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中人物的对比

(一)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女性人物的对比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有温柔的、智慧的、泼辣的、痴情的。莎士比亚虽然赋予了女性各种美好的形象, 但是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一旦有了婚姻, 就完全屈服于丈夫的淫威之下, 所以蒲柏曾经评价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人物时说:“莎士比亚剧中的妇女的性格是无性格”。汤显祖塑造的女性更具有东方美的韵味。但是人物的数量却不是很多。描写霍小玉是温柔、美丽, 虽出身不好, 却对爱情忠贞不渝。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朱丽叶确极为相似。其角色都是爱情的化身, 为了爱情与家长专制进行斗争[1]。

(二)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中男性人物形象的对比

莎士比亚戏剧中男性人物形象是多种多样的, 其角色的数量众多, 且生活层次、文化程度各不相同。有王侯将相、市井小民;有君子, 也有卑鄙小人。在戏剧的各式角色中, 其性格特点有很多, 例如:哈姆雷特是忧郁的人物形象, 奥瑟罗是心胸狭窄, 妒忌心极强的人物形象等, 这些男性人物形象大多英勇善战, 而且具有大男子主义的特质。这些人物的特质充分体现了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和进程, 杀戮、占有、摧残、报复等, 都体现西方民族的民族特性。汤显祖作品中的人物, 如刘梦梅、李益、卢生、淳于芬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清秀俊朗, 又有儒家礼仪之风。这些人物都以“学而优则仕”作为人生目标, 兼济天下。这完全体现中国古代社会的人生价值观。

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中戏剧结构的对比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结构中, 双方都愿意用多条线索进行故事内容的推展。多条线索增大了作者的写作空间, 也使作品的故事内容更加充实。使故事情节更具有跌宕起伏的特点, 使观众的思维紧紧追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 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感受其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汤显祖的作品中多以男女主角爱情故事为主线, 将其他影响主线发展的人物设置为辅线, 其结构相辅相成推进故事的发展。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通常设有多条线索。例如《威尼斯商人》中设置了三条相互交错发展的线索。虽然多条线索的故事结构能使故事内容更加丰满, 但是又增加了故事的多余的内容部分, 使其像“懒婆娘的裹脚布”似的冗长。所以,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戏剧结构既有优秀可取之处, 也有不当之处。后人在学习过程中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2]。

三、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中戏剧爱情观的对比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中的痴男怨女, 在历史长河中的各类文学作品中都是不变的主体。爱情不仅是戏剧中人物追逐的主题, 也是世间红尘众生追逐的人生方向。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爱情, 更是让众生神往。汤显祖戏剧作品中的爱情观, 让后世为之倾倒。《牡丹亭》中爱情的力量超越了人力束缚, 与天与地, 因为爱的美丽和温暖, 让灵魂的力量超越了生死。这是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 冲破了封建社会思想的阴霾。莎士比亚眼中的爱情观, 是智慧的、自我的、美丽的, 爱情充满了人类的希望。人文主义的思潮为西方女性的幸福打开了解放的大门[3]。

结论:

汤显祖忙忙碌碌的一生, 其在21 岁中举, 到34 岁时才中进士。为入朝为官应试科举, 其用了近20 年的时光。有人说汤显祖应该继续在戏剧这条路上前行, 而不应该因“学而优则仕”的憧憬而抱憾终生。如果, 当时国际社会有现在的开放程度, 也许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可以秉烛夜谈, 汤显祖也许可以茅塞顿开。人生没有如果, 历史不可重来。中西方的艺术魅力, 在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生中绽放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摘要: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人生背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首先,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出生于十六世纪末, 卒于十七世纪初。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 既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又是中国明代经济发展相对繁荣时期。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因此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 由于两位戏剧家所处的国家文化背景不同, 其作品中的戏剧人生也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和戏剧结构以及戏剧中的爱情观的对比讨论, 阐述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人生的对比研究, 并围绕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论述, 作出归纳总结。

关键词:汤显祖,莎士比亚,戏剧人生

参考文献

[1]梁军童.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笔下的经典女性人物对比[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2, 08 (02) :168-169.

[2]苏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梦”之比较——以“临川四梦”与《仲夏夜之梦》为例[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 2012, 09 (08) :44-45.

幸福与人生人生哲理 篇5

这世界上曾经有位成功者,他疑惑道“:我的人生是很成功的,可为何感觉不到幸福?”又有一位平凡人回答他“:幸福是需要自己去发现的。”如今,大多数人早已认同了这种观点,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一种态度所致。虽然这种积极的态度是正确的,但是寻找发现幸福应当找准方向,追求不同的幸福,会造就不同的人生。

我相信,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一种是非选择性的;对应的是,幸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直观,一种是精神上的感受。

一些人选择幸福时倒向了物质,这样活着并不轻松。当物质的拥有满足他们内心的.渴望,他们会有一时之欢;直到物质消亡之后,这些人又很容易感到自己一无所有。也许物质会长时间存在着,然而随着岁月的侵蚀,那种满足的感觉还是会越来越淡,最后所剩下的只是一点意义渺小的残留,还是相当一无所有。

而精神上的不会如此,它同样给予我们满足感,可它不会压抑着我们,亦不会让我们感到身心疲惫、一无所有。那种幸福感可能也会越来越淡,但它所剩下的残留并不是意义渺小的,若我们正视它,它所给予我们的东西不会让我们感到遗憾。敞开心扉接受它,我们的思想也会随之升华,升华的思想会让我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这是物质无法做到的。

其实,我们选择了物质上的幸福,人生也许也就是非选择性的了。我们会物质化的向著名誉、金钱,会现实化的朝着利益、获取;当我们年长了,势必会感到自己是多么愚昧。因为这样子得到的幸福是可怜,而且是虚假的。他摇摇欲坠,容易消失,拥有者自然诚惶诚恐。

哪怕他们有了一个成功的人生,难免会有此疑惑,答案不言而喻。由于我们年轻时热衷于对身份的追求,所以做事容易变得物质化,我们也会叫苦叫累,却依然不愿放手。这其中虽有生活逼迫,更有的还是自身思想的原因。我们在这场游戏里找寻安慰,我们在这场追逐中抛弃自我。而当我们连自我也抛弃了时,我们又还能坚守什么?坚守自我的人们可以过的轻松自在些,但面对这喧嚣的世俗,实在难以坚守……

同样的,如果我们选择的是精神上的幸福,那么我们的人生是可以选择的。可以选择让我们生活轻松美好,充实快乐。那时的我们不会受限于物质的框架中,能够更清楚的看清世界。只可惜,意识到这些,怕是已经老年了。

年老的我们会通彻知足常乐的道理,并且习惯了生活中的各种打击,不再会因一些小事大发雷霆,也不会让我们所爱的,或是爱我们的人伤心难过。一切于我们而言都是平平淡淡的,我们平静的心湖很难掀起一丝波澜,唯一可以把我们打动的只有精神上的震撼。

我一直觉得,人们的本心应该是自然的,自然的含义就是遵从内心,不违背它。如果违背了我们的本心,那就无疑于自欺欺人,这是人生最大的罪过,切不可蒙蔽自己。

话已至此,若不想成功之后有同样的疑惑,就遵从本心,去寻找自己原本渴望的幸福。正所谓人生有得有失,只要我们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且并不后悔,那么所有一切失去的东西都无需遗憾。

阅读的人生与人生的阅读 篇6

阅读,人生心灵的故乡

儿童的阅读主要来自父母的提供,家长给什么,孩子就读什么。认识阅读在儿童成长中可以达到的任务和功能,可以为家长在选购童书时提供一些协助,但是并非绝对条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越广泛、越多元越好,如果条件不许可,则要多利用其它的方式,让孩子喜欢阅读,比如为孩子说故事、解说报纸与各种图文出版品。孩子在探索世界时,他会透过各种问题和行为,告诉你需要什么。“书本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阅读是开启世界之窗最好的方式,而且它可以随时随地不拘形态地进行,牛顿因此而说:“阅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阅读方式是让孩子了解世界花费最低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当孩子逐渐成长,加上经济自主性的提高,对图书会有自己的选择意见,成年后的阅读,更是结合了生活、工作与心灵的多项心智服务。

人生的阅读是有不同阶段的,就如同阅读的人生一样。“人不能选择天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这是在图书馆中常看到的标语,引自哈佛大学图书馆。“心灵的故乡”比喻阅读,真是绝妙,而其中的体会只有你亲自阅读时才可以感受到。阅读就像是跟自己在对话,尽管阅读的功能不同,但是都能反映出自己现有的心态。在出版市场上有很多书是根据阅读的对象来区分出版的,比方幼儿、青少年、妇女,还有银发族。这样的区分有些是因为语文理解能力的不同,但我们也发现很多人选择图书,是不受限的;图书本身可以被更广泛的对象所涵盖。因为很多图书与读者的关系是:想读的、该读的、可以读的延伸中,引发我们进行更多元阅读、深度阅读、每天阅读的终身阅读。

阅读,自我能量的扩大

中古时期,西方世界阶级观念非常强烈,图书是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一种财富;政教合一的体制下,图书在修道院里被收藏和阅读。庶民除非经过一番努力或经商成为富人,一般很难将自己摆脱传承下来的阶级与职业身份。一些人透过进入修道院学习,以大量的阅读累积知识,这些人也成为当时民众口中的智者。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今日的大学体制实际上是由中古时期修道院演变而来,但当时并没有非常严密的课程教学系统,大部分是靠着阅读形成自己的思想脉络。而古今中外的文明都显示着:阅读,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民间则又有一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认为这是影响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因素。前面两项如果归因于天生,既是天生何须迷信去改,而造风水所费不赀,更不实际,第四项积阴德则提醒人要注重善念德性,有能无德非人也。过去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读书是唯一仕进的快捷方式。时至今日,行行出状元,不论知识或个人修身,都能从阅读中获得,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

提起这“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又让我想到中外流行的胎教阅读,把阅读活动推前到胎儿阶段,聪明的妈妈利用怀孕期的阅读,为孩子增添未来生活上的能力。认知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任务,出版社在规划图书时,也暗藏着这个理论。譬如,在成年中期的人会面对繁衍后代与关注自己发展上的冲突,并且要克服心里出现的停滞感。市场上相应而生的图书不在少数,比方强调自我激励、家庭与生涯的冲突等方面,即使是一般的小说,也能在阅读时映照我们的人生。

相信自己,相信阅读

最近知悉广东省新开年规定:官员一年必须有一定的天数集中阅读,为的是要创建“学习型”的组织。终身学习对每个人都是一条通则,并非独厚于某个阶层某个工作,伴随着学习的最佳方式则是阅读。金庸先生说:“书本不但可以得到知识,也是一生最好的朋友。”而且这个朋友可以随时随地陪伴你,又不求回报,只要依你喜好不拘形式都能与你相处。在推广阅读活动中,相信大家已经听到许多有关阅读的好处和理念,例如: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有效方法;提升自己心灵;摆脱贫穷……其实就只有一条信念:让自我感觉好。

好处知道了,终身需要阅读明了了,但如何促进自己、家人,或团体的阅读?实践的工作比知道更重要。每每见到媒体上报导阅读率下降,我总是会紧张一下,我的思维是这样:大家都知道阅读的好,现在图书购买也方便,社会很多单位在推动阅读,大家怎会不看书呢?科技信息的进步确实让高科技媒体占据大量阅读时间,我也要自承网络让我的阅读时间变少。但这只是一小因素,更多的是人的惰性和环境的塑造。从终身学习的观点起步,后续将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各种阅读的环境塑造与行动的落实方法,让我们从阅读开始一起学习。

刘筱燕

人生哲学与人生观研究 篇7

关键词:体育史,武术史,李静轩,《百岁形意》,形意拳,传统武术

1 李静轩与济南形意拳

李静轩先生, 名守贞, 字静轩, 以字行。生于1906年, 祖籍山东桓台, 逝于2012年, 享年106岁。这位百岁老人的人生大致可以194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42年前的36年里, 老人读过私塾, 上过学堂, 当过学徒工, 也曾自己创业成为济南名噪一时的著名企业家。日本侵华后, 事业一再受挫, 35岁时大病不起, 直到1942年得遇形意拳名师李应勋先生后才有了新的人生。从此, 已年近不惑的李静轩为形意拳的研究与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李静轩先生生平, 网络上有很多资料可查, 但最权威、最完整的当属《百岁形意》一书中发表的, 由李鶬先生口述、向红女士执笔写成的《我的百岁父亲》一文。全文7万余字, 穿插了大量的练拳与生活照片, 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李静轩先生一生岁月与人生感悟。文章分上下两篇, 上篇“习武之路融会百年沧桑”生动地再现了李老的传奇人生。正如文中所言, “一位老人就是一部历史”[1], 李老百年岁月历经清末、民国和新中国的各个时期, 历经磨难, 自强不息。“历史研究, 本蕴藏于、也可以展现在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之中。”由此, 当前历史研究十分注重“人”的在场感, 李老一生的经历对于丰富我们的近现代中国认知提供了难得资料。下篇“养生之道成就健康人生”则将李老百年历练后的人生感悟一一道出, 百岁老人的人情练达与生活智慧跃然纸上, 读后令人感动之余亦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原来人生应该如此度过。要健康长寿需要“养心”、“益智”、“强体”。养心之道, 在李老看来, 需要宽容、感恩、不迷信、有目标;益智之方则包括勤、新、深、实, 勤于用脑, 与时俱进, 深入探讨, 落于实处;强体之法则需要有好习惯、好运动、好毅力。养心益智强体之后, 又有一个和谐之家, 这就是静轩老人长寿秘诀。

李老为形意拳名家, 在传承系谱里是形意拳第四代传人, 师承黑白鹞子李应勋先生。李应勋, 字向左, 河北祁州 (今河北省安国县) 人, 形意拳第三代传人, 师从形意拳创始人李洛能八大弟子之一李镜斋先生。

形意拳, 据信, 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合称中国四大名拳, 属于内家拳系。作为一门长期在民间流传的拳术, 其起源、创始人以及传承世系等等, 都不可能有确切资料可查。在练拳人的口耳相传中, 创于达摩或岳飞的传说一般被认为是附会而来, 明末清初的姬龙峰所创心意拳为形意拳前身的说法则流传较广, 为人所普遍接受。心意拳传至第四代李洛能 (或记做李老能) 时, 李模仿12种动物形态创编十二形拳, 该拳始定名为形意拳, 正式外传, 李洛能也被称为形意拳始祖。李洛能传人中有著名的八大弟子, 即郭云深、刘奇兰、车毅斋、宋世荣、李镜斋、白西园、张树德、李太和。八大传人开枝散叶, 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 从地理分布上形成了山西派、河北派与河南派, 从不同的练拳风格上又有车氏、宋氏和尚氏等分别。

据目前资料显示, 济南形意拳可分为三支:一支为刘奇兰再传弟子尚云祥所传之尚氏形意, 由尚云祥弟子韩伯言带至济南。一支为郭云深再传弟子马耀楠先生所传, 代表人物有何洪斌, 韩宝树等。最大的一支即李静轩老人所习练的河北派形意, 由李镜斋弟子李应勋传至济南。上世纪30年代初, 李应勋应山东省国术馆之邀, 从河北来到济南授艺, 为国术馆形意拳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 济南沦陷, 李应勋拒绝伪国术馆之邀, 在中山公园私下练拳教拳,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 1942年, 重病中的李静轩遇到了李应勋老师。

李静轩先生对于济南形意拳发展的贡献可谓至深且巨。民国时期其不断资助山东省国术馆, 并曾任该馆理事。改革开放后, 与师兄弟一起创建济南英雄山形意拳辅导总站, 创立静轩国术馆, 有教无类, 弟子遍布海内外。如今, 济南形意拳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英雄山形意拳辅导总站学生也已遍布全国各地以及美、英、法、德、加拿大、阿根廷等国。毋庸讳言, 由李老等人创立的这一形意拳辅导机构为形意拳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李老现又将李镜斋系形意拳原汁原味的记录了下来, 编订成书, 更将进一步推动济南形意拳的发展。

2《百岁形意》的价值和意义

李老练拳最大特征就是原汁原味, 其不断强调“练拳要守规矩, ……一招一式要学到位、做到位, 不能走样”。[1]《百岁形意》一书从三体式开始讲起, 五行、十二形、对练、刀枪棍棒各种器械, 徐徐道来。李老或亲自示范摄影, 或由李鶬、陈心耿等高徒代为示范摄影, 一丝不苟, 讲解细致。还设置专章探讨练拳的心得体会以及各家形意大师的拳学理论, 不啻为一部形意拳的百科全书。

全书包括李鶬《我的百岁父亲》一文以及12章正文, 另有序言及附录, 35万字, 2000余幅图片, 528页。12章正文分为概略、拳术、套路、器械以及拳学理论几个部分。综合看, 全书价值在于以下六项。

首先, 该书为广大形意拳友提供了一本厚实的教科书。本书主体部分对于形意拳拳术、器械介绍极为细致, 是拳友的极好教材, 也是广大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有利于传统武术的推广。静轩老人提倡的“原汁原味”练拳是本书继承传统“不走样”的保证。传统功夫之所以给人以一种后继乏人的感觉, 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练拳成了一种娱乐休闲式的活动, 对于很吃功夫的诸如桩功等习练要求, 现代人很难达到标准。再加上当前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普遍较大, 人们也很难挤出更多时间钻研拳术功法。这样一来, 传统功夫在习练传承过程中, 很难保证不发生基于个人理解、其实往往是迁就自己惰性的种种改变, 这种改变对于练拳者而言有害无益。另外, 传统武术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经脉、气息等等说法无法经过解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加以验证, 很多功夫的习练多是师父根据经验进行传授。因此在练拳过程中, 很多人都会自然地羼入自己的理解。人与人有着天然的差异, 众人习练会有区别本也无可厚非, 但是, 若长此以往, 拳术就会偏离最初的发展脉络, 有害无益。比如三体式中, 五争劲法、前三后七、大小三尖对等等, 稍一不注意, 就可能会出现偏差失误, 若没有一个权威教本, 若干年后, 或许我们根本无法看到原汁原味的形意拳术了。故此, 李老先生提出的原汁原味练拳、日积月累努力的原则, 是对时下习拳风气的有力纠正。

本书与普通拳谱不同之处, 还在其记录并保留了历代形意拳名家的练功心得与修习技法。其第十一章“形意拳释密”与第十二章“形意大师及其拳学理论”, 原汁原味地照录了李应勋以及其他历代形意拳名家的亲传口诀与拳学理论, 不仅为刚入门者提供了理解形意拳的门径, 也为形意拳理论、拳史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 为近现代武林发展提供了一段信史。静轩老人百岁著史, 所谈多亲身经历, 其著作对于建构民间传统武术史意义重大, 尤其对形意拳传承史的研究更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书中珍贵的照片, 延展至今的传承世系图, 都是传统武术史研究不可多得的史料来源。学界对于武术史的研究, 最大障碍就是文献记录不够, 所谓“文献不足征”。长期以来, 由于习武者往往文化水平不高, 无法留下更多的文字记录;又由于种种原因, 各门派总喜欢神话自己的发展史, 很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事迹只是口耳相传, 缺乏过硬的史料依据支撑。本书所记录下来的李静轩先生的很多事迹却是通过大量的当事人采访、大量的文字与实物记录 (如报刊与电视网络媒体之报道) 为基础, 辅以大量的照片作参照, 为传统武术史留下了一段信史。在文化已经大大发展的今天, 所有习拳者都应该有这么一份责任, 为中华武术发展史留下可供后人参考的历史资料。

第三, “勋潮风格”是对李镜斋系形意拳特点的集中总结, 也是对形意拳发展的重大推进。本书副标题中注明该书所介绍拳术为“李镜斋系形意拳实录”, 实为李镜斋系形意拳集大成之作。在中国武术论著中, 本书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呈现了李镜斋系形意拳的风貌。从桩功到五行拳、十二形拳, 从单练套路, 对练套路, 到刀枪剑棍, 李老历经七十年, 将每一个动作保留和传承下来留给世人, 的确是对李镜斋系形意拳的抢救, 功莫大焉!

李镜斋系形意拳, 从创始人李洛能到李镜斋到李应埙到李静轩再到李鶬先生, 历代代表人物都姓李, 但静轩老人不同意该派拳术为“李氏形意”, 而是将济南形意拳定位为河北形意拳之“勋潮风格”。勋是指李应勋, 潮则是静轩老人师兄高书潮 (字医俗) 。“勋潮风格”的具体内涵是“稳健、扎实、舒展、大方”, [1] (75) 该风格的提出无疑是对形意拳发展的进一步推动。但书中一再强调, “勋潮风格”是李应勋先生与高医俗先生的拳术风格, 也是李镜斋系形意拳特点的真实体现。也就是说, 老人提出这一风格, 并非是要独立门派, 而是对于李镜斋一系形意拳术特点的继承, 同时根据个人习练特点加以推进发展。这当然是李老谦虚, 表现了其“但开风气不为师”的高贵品格。

第四, 该书详细介绍了一位世纪老人的百年沧桑, 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自晚清到当代的活生生的生活史。“一部老人就是一部历史”。静轩老人百岁人生, 百年岁月, 亲身见证了晚清、民国、新中国的众多历史事件, 其一生如同一本大书, 可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的历史资源。比如李老民国时期对于实业救国的参与, 就是研究近代经济史发展的重要史料证据。新中国成立后, 李老在新中国建设、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中的种种经历, 都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对于百姓生活史的重视是当前史学研究的方法与热点, [3]我们如果能暂时放一放王侯将相史学, 对国内现存百岁老人进行口述史访谈, 由其本人追忆其百年人生, 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对于百年变迁进行长时段回顾反思, 历史必然会得以极大丰富。第五, 对于练拳养生、长寿秘诀的解释很有说服力与现实针对性。当前社会发展步骤加快, 压力大增, 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细细体味生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李老的“三定”[1]、“四忘”[1]就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相对于当前街面书摊上充斥的各类养生书籍, 本书所提主张或许才是最有见地的, 因为毕竟, 此书出自一位看透了人情冷暖、见证了一个多世纪历史的功夫老人之手。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说服力的呢?另外, 相对于吃绿豆治百病等等奇葩的养生理论而言, 本书注重发掘的传统武术之健身养生价值, 当然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生命在于运动, 中国传统功夫历经千锤百炼, 其养身健身防身价值, 是一个已经被屡次证明了的问题。

第六, 书中提倡的李静轩老人的人生精神值得推崇。“功以久练而方成, 气以日积而见益”, [1]李老自36岁习练形意拳并初尝甜头之后, 一直持之以恒, 从未懈怠。李应勋先生说每天都要练拳, 即使有事耽误, “间隔也不能超过48小时”。[2]形意拳的最大特点是对场地要求不高, 斗室之地亦可练习, 所以即使遭遇恶劣天气无法出门, 李老也会在家里坚持习拳。这种坚持精神成就了武林一代宗师, 也成就了一位老人的百年传奇, 也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最好样本, 成功者必须有所坚持。持之以恒是获得人生成功、生活幸福的最好保障。

3 启示

综合该书, 可给我们提供很多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第一, 和平时期习武究竟是为了什么?李静轩老人历来强调, 练拳目的是强身健体, 而不是争勇斗狠, 常说练了一辈子拳不与别人交手是最幸福的。所以, 当有人攻击中国传统功夫技击性不强时, 很可能忽略了中国功夫习练的本意。止戈为武, 习武者首先讲究武德。《百岁形意》一书所宣传的理念值得所有习武者认真思考。在今天和平社会里, 即使战争到来也是高科技对抗的时代里, 习武的意义究竟何在值得我们不断思考。传统武术往往包含了中国人历久传承的各种人生智慧, 是涵养人生的最佳材料。强身健体、凝练智慧、涵养人生、幸福百岁, 这或许是当代练拳的时代价值。相对于跆拳道等等奥运会项目, 中国传统功夫的保存与传承更应该值得重视。第二, 如何保存武术传承的第一手资料问题?武林界老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无法留下文字记录, 这也是历史上各门派传承总是不太清晰、缺乏文献考证依据的原因。不能再让这种现象继续下去, 需要做点扎实的考证工作。随着武林元老级人物的日渐凋零, 急需要重视口头资料的发掘, 口述史、田野访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访谈、田野与文献, 重新建构中国民间武林史, 或者叫中国传统武术史, 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价值的。武林并非“逝去的武林”, 其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李老文化水平较高, 可以留下自己的文字, 对于那些常年习武无暇或无力留下文字的各派武术高手, 需要有心者采访记录下其一生经历, 以为武术史研究提供民间视角, 提供活生生的案例。历史是活着的历史, 有必要对传统功夫老人进行一次大规模口述史访谈, 有必要对民间武术进行一次彻底的田野调查, 对于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技击能力进行一次实事求是扎实的有数据支撑的可说服人的调研工作。第三, 如何将传统武术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当前, 中国武术走向世界, 已经吸引了众多观众。但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129种拳术流派[4], 目前能够走向世界的只有太极、少林功夫等寥寥几种, 如何充分挖掘武术资源, 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第四, 中国传统功夫是应该走向市场还是要远离市场?究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需要全社会支持的文化遗产?相对于奥运比赛项目的跆拳道, 相对于可以登台比赛获得各种竞技利益的实战技击项目, 中国传统功夫在民间市场的不断缩小有目共睹, 有学者已经指出“大量优秀传统拳种已经或正在流失”的严重性。[4]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否就是无用的?我们能否在市场面前听之任之, 任由传统武术自生自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强调文化建设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5]而国术是中国身体文化的代表, “代表了中国人‘文武之道’中‘武’的一面, 或是‘动静’理念中‘动’的一面。总之它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6]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 武术承载了传统精神的信息密码, 值得我们不遗余力的继承和弘扬, 传统武术界要将如何建设、完善“传承体系”作为自己的责任。对于一批历史证明了的, 社会效益较好的优秀拳种, 也急需社会各种力量予以扶持。

参考文献

[1]李静轩.百岁形意[M].济南: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4.

[2]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10.

[3]常建华.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再出发[N].人民日报, 2011-3-31 (理论版) .

[4]薛欣, 梅杭强, 郭彩云.中国传统武术门派的发展趋势[J].体育学刊, 2013 (1) .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新华网, 2012-12-19: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人生哲学与人生观研究 篇8

毋庸置疑,霍尔顿和方鸿渐是孤独的,只是正如“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两人的孤独心境也不尽相同,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前者的孤独贯穿全文,寂寞、苦闷、孤独、沮丧等字眼充斥着全文上下,犹如晴朗夜空的一轮明月,抬头可见;而后者的孤独感仿佛朦胧夜空中的星星,需要仔细辨认方知位置。

一、沟通的无效性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故事开头,几乎全校的人都在球场上呐喊助威,而霍尔顿一人却爬到高高的山顶上。他来此不是为了看得清楚,“流连不去的真正目的,是想跟学校悄悄告别”。 (1) 从这一情景可以看出,霍尔顿身上患有现代人的通病:人与同胞的疏离。在学校,霍尔顿与同学们处处不合,总是感到与他们之间有一层隔膜,难以进行精神交流。他对整个学校失望透顶,找不到任何一点值得留恋的东西,“连外面街上都是一片死寂。你甚至听不到汽车声。我觉得那么寂寞,那么苦闷……”, (2) 于是打定主意,当晚离开潘西中学。在夜深人静的寒冷夜晚,当所有人都在温暖的被窝里睡觉时,霍尔顿只身一人,无处可去,游荡在城市街头。这种致命的孤独感带给读者的共鸣可谓刻骨铭心。圣诞节前夕,街上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孩子们在父母的陪同下,个个兴高采烈,而霍尔顿孤身一人在街头游荡,极力寻求与人的沟通,以摆脱难耐的孤独。他总试图给人打电话,但却没有打给他渴望交流的琴,而和其他人的交流也总是毫无意义。他只希望能有人愿意倾听他的谈话,好好地谈谈他的所思所想,以及他感到痛苦、困惑的原因,但这么简单的要求却无人能做到。最后霍尔顿被孤独所压倒,痛不欲生。他情愿逃离社会,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任何人的地方,从此装聋作哑,一辈子再也不说话,“这样就再也没有必要同任何人进行愚蠢而无用的交谈了”。 (3)

在假模假式的世界中,霍尔顿宁愿孤独,以出走来对抗,但当他耐不住寂寞时,却又前往热闹繁华的场所,在人群中品味孤独。霍尔顿的这种孤独是在繁华与喧嚣中的孤独,是在人群之中的孤独。越是在人群中,在热闹的反差下越凸显出他的孤独。这并不是由客观环境的隔离所造成的,而是心理上的隔离。尽管生活在闹市中,却得不到理解,无法与周围的人交流和沟通,找不到心灵的朋友。这使他的孤独成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痛、难以言说的苦。

与霍尔顿的孤独苦闷相比,方鸿渐的寂寞显得朦胧而晦涩。故事里的幽默讽刺有时甚至会让读者淡忘了小人物命运的悲凉和孤独。夏志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围城》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立和彼此间的无法沟通的小说。” (4) 这与《麦田里的守望者》有几分相似。

在故事开头,回国船上,方鸿渐本买的是二等舱位,但“只有他一个中国人,寂寞无聊得很”,加上其他中国人对他“摆阔”产生了敌视,他便自愿放弃了二等舱。船上的中国人整日打牌赌钱消遣,方鸿渐本不爱好麻将,自然与他们产生了隔阂。正值孤独之际,鲍小姐穿着性感外露,言语放肆,浑身散发着妖艳、狐媚,只轻松一句话就将方鸿渐俘虏了。尔后,他又将苏文纨当作了形式上的女朋友,二人出双入对。可以说,在“白拉日隆子爵号”上的方鸿渐,排解外界无聊寂寞与内心空虚的方式,就是频繁地与异性交往,寻求感情的寄托。而此后的方鸿渐远没有如此幸运了。

一回到熟悉的家乡,船上的一切便恍如隔世。“上岸时的兴奋,都蒸发了,觉得懦弱、渺小,职业不好找,恋爱不容易成就”。 (5) 这是方鸿渐第一次思考前途,对未知生出忧虑,也是他一人体味孤独。接下来的日子里,方鸿渐在丈人家的银行做事,“白天昏昏想睡,晚上倒又清醒”。坐立不安的他还频频生出伤春的情怀和“忽忽若失的无名怅惘”。尽管时时处处与人应酬,稠人广众之中也曾抛头露面,却常常感受到一种难耐的内心孤独。而在与唐晓芙恋爱失败后,方鸿渐的孤独达到了极致,“觉得天地惨淡,至少自己的天地变了相。他个人的天地忽然从世人公共生活的天地里分出来,宛如与活人幽明隔绝的孤鬼,瞧着阳世的乐事,自己插不进,瞧着阳世的太阳,自己晒不到”。 (6)

来到三闾大学后,置身于结党营私、乌烟瘴气的环境,方鸿渐不屑于拉帮结派,和赵辛楣同游离于各派系之外,于是二人成了众人排挤的对象,就连他“在街上走,多了一个顾忌,老远望见他们,就避开”。 (7) 赵辛楣走后,他更像大海里的小舟失去了风帆,孤立无援、彷徨无助,只有与孙柔嘉相依为命,排遣孤独。却不曾想到流言卑鄙,他又轻而易举地掉进了孙柔嘉早已经撒下的温柔大网,从此开始了更为孤独绝望的生活。

在故事的结尾,方鸿渐与孙柔嘉大吵一架后,孤独落寞地走在人渐稀少的街头,路灯拉长的影子更显出他一人的寂寞,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像老头子篮里过时笨拙的泥娃娃。回到家里,饿着肚子居然睡着了,只是这睡“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8) 没有了明天的希冀,只剩下了无谓的碌碌营生,方鸿渐的人生理想、爱情、婚姻、事业全都在这如死一般的睡中结束了。“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的,老死不相往来。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或消化,或排泄,是个人的事;为什么心里容不下的情感,要找同伴来分摊?聚在一起,动不动自己冒犯人,或者人开罪自己,好像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要亲密团结,不是你钻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 (9) 这段方鸿渐的内心独白,正述说了他灵魂深处的寂寞,以及对世界、对人生希望的虚无。

霍尔顿、方鸿渐的孤独寂寞虽各有特征,但在异化的世界,他们都得不到世人的理解,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接纳了。缺乏与他人真诚的交流,只得独自地消遣寂寞,唯有忠诚而沉默的影子与之相伴。

二、对家庭的疏离

霍尔顿、方鸿渐,在对待家庭的态度上,都共同表现出疏离、排斥与逃离。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塞林格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描写霍尔顿的家庭关系。从故事中,我们得知这个经济富足的中产阶级家庭,能为霍尔顿提供一切他所想要的物质满足,比如文中提到,霍尔顿曾借给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和詹姆斯·凯瑟尔衣服穿,他所用的也是高级的真牛皮手提箱。但物质的丰富并没有带给霍尔顿精神的幸福。从故事中,我们不难还原出霍尔顿的家庭氛围,自私而冷漠。

霍尔顿在三天的流浪生活中,一直在逃离家庭。他偷偷溜回家探望妹妹菲苾,碰巧父母从舞会归来,他便赶紧躲进了壁橱,然后悄悄溜走。显然,他与父母的关系已形同陌路。在这样一个名存实亡的家庭里生活,他自然得不到任何真正的关爱,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亲在故事中从未露面,虽身为律师,但在霍尔顿眼中,就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打高尔夫球,打桥牌,买汽车,喝马提尼酒,摆臭架子”。 (10) 在妹妹菲苾得知霍尔顿又被学校开除了时,她一直重复着“爸爸会要你的命”这句话。可想而知,他平时对儿子的教育就是数落痛骂,根本没有关爱。他早就一手安排好了儿子的前途,上贵族学校,一心只想让他进耶鲁大学或者普林斯顿大学,培养他成为资本主义的接班人,却丝毫不关心他内心的真实愿望。霍尔顿在父亲面前势必唯唯诺诺、畏畏缩缩,更谈不上打开心扉了。而在霍尔顿想象的未来世界中,他对父亲角色的定位就隐约透露着他对父爱的渴望:“我们如果生了孩子,就把他们送到什么地方藏起来。我们可以给他们买许许多多书,亲自教他们读书写字。” (11) 而母亲老是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唠唠叨叨,对儿子漠不关心。买了崭新的冰鞋作为礼物,结果却买错了,儿子要的是跑刀,她买了花样刀。连儿子真正想要的东西都搞错了,这样的母亲不了解儿子,更从未想过要去理解儿子。她能做的只有满足儿子物质上的要求,根本没有关心他的精神世界。身为父母,在儿子出现问题之后,他们没有用家庭的温暖去感化他,用父母的爱去关怀他。在这般自私、冷漠的家庭中生活,当然体会不到温情,霍尔顿隐忍着精神的折磨,只有不停地逃离、出走。

与霍尔顿相比,方鸿渐生活的家庭散发着沉闷的封建腐朽气息,让人窒息。从小生长在旧式大家庭,方鸿渐却并不擅长那一套繁文缛节,带新媳妇回家也未能参透二老的意愿向他们行叩头大礼。虽然方鸿渐对父亲方遯翁表面上还算尊敬、听从,但父子关系却并不亲密。他宁可父亲生气摆摆家长的威严架子,也受不了他那可笑的幽默。文中还借孙柔嘉之口一语道出了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你虽然是大儿子,我看你的父亲母亲并不怎么溺爱你。” (12)

爱慕虚荣的方遯翁,带领了大批亲朋好友前往车站迎接荣誉归国的博士儿子,听到众人的附和称赞,做父亲的沾沾自喜,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顾影自怜般地写日记,用皮里阳秋的笔法记录下一言一行,还展示给到访的朋友,从各个方面证明自己高人一筹,为的是让天下后世知道他如何教子有方。未争得儿子同意,他就满口替他应允了给学校作演讲的事宜。一方面是出于虚荣、好面子,显示家学渊博,一方面封建家长制的专横霸道在他身上也得到了极好的表现。

再来看看家人之间的感情。方鹏图对哥哥方鸿渐的评语居然是“傻瓜”一个,因为他和周家闹翻了,现在点金银行发达得很,方鹏图打着共同发达的如意算盘,希望将来可以合股投资。两位弟媳之间本来彼此攀比、暗争激烈,但孙柔嘉来后,对她充满了敌意和诽谤,二人为着共同的敌人竟然“旧嫌尽释,亲热得有如结义姐妹”。 (13) 间接耳闻了弟媳的闲言恶语后,方鸿渐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向和家庭习而相忘,不觉得它藏有多少仇嫉卑鄙,现在为了柔嘉,稍能从局外人的立场来观察,才恍然明白这几年来兄弟妯娌甚至父子之间的真情实相,自己有如蒙在鼓里。” (14) 这里的真情实相,便是金钱、利益。亲人之间如此,亲家之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方家和孙家彼此瞧不起对方,交换过鄙视,背后都嫌对方不阔,谁也不满意谁。孙家对女儿的事情冷漠得几于放任,对女婿的态度更是客气得疏远。

在表面井然有序的封建秩序下,仍掩盖不了丑陋的勾心斗角。在这样的封建家庭中,一跪三叩首的礼数已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兄弟、妯娌之间,搬弄事非、恶语相向更是家常便饭,父爱、母爱的神圣完全在拜金主义中溶解消失了。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方鸿渐只有不断地逃离,从国内逃到国外,从上海逃到长沙。

与他人沟通的无效性,与家庭亲人的疏离、排斥,注定了霍尔顿、方鸿渐的人生之旅孤独而寂寞。他们就像泥泞沼泽中的困兽,周围却挤满了好奇、冷漠的看客。他们得不到世人的理解,更谈不上与他们成功的交流。就算偶有一两个精神慰藉,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寂寞人生,这一悲凉的事实。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围城》里的主人公霍尔顿、方鸿渐虽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但面对同样因物欲而异化的社会和冷漠而虚伪的世人, 他们又有着相似的性格和孤独人生。本文以平行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 从与他人沟通的无效性、与家庭的疏离, 分析研究两位主人公——霍尔顿、方鸿渐相似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霍尔顿,方鸿渐,孤独

参考文献

[1]江磊.文人与无路可逃——浅论钱钟书与《围城》的悲剧性.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4) .

[2]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1.

[3]陆文虎.“围城”内外——钱钟书的文学世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4.

[4]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5]邱玉敏.在尴尬的东西方文化夹缝中——方鸿渐生存悲剧成因探析.济南大学学报:2004, (1) .

[6]吴其南.围城修辞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7]尹德翔.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外国文学评论, 1988.7.

略论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 篇9

关键词:人生理想,宗教,宗教理想

0 引言

人生理想问题一直是人类文化关注的重要问题。人生不能没有理想,“理想出于理性,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理想是构成人格的要素,人类所以异于禽兽,伟人所以异于常人,全看理想的有无和高下。”作为人生奋斗的根本目标,人生理想赋予生命以意义,激励人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没有理想的人生是盲目的人生,与动物的生存没有区别。不同文化所宣扬、追求的人生理想有着很大的区别。如儒家文化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而道家则把“自然无为”、“逍遥自在”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作为不同于世俗文化的宗教文化,其人生理想又与世俗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美好神秘境界和来世天堂幸福的描述和向往,构成了宗教人生理想的主要内容。然而,在宗教人生理想实现之前,人首先和直接要面对的却是现实的人生和生活。现实人生与宗教理想生活之间的完全不同,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人生的不同选择,有些人着眼于现实的生活,也有信仰宗教,把美好的人生寄托于来世。

1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常常是人类生活中重要问题,这两种人生理想和追求反映在不同的人身上,常常是人们对现世与来世人生根本看法的表象反映。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是不同的,突出反映在:

首先,对人生本质的基本判断不同。宗教的人生理想是从有神论的立场出发来规定和设计人生理想的。宗教的根本特征就是有神信仰,这是宗教人生理想论的大背景,宗教所提出和追求的来世幸福是与神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宗教中,天堂福地是神灵的居所,神灵是天堂福地的主人,人们所希望的来世幸福正是这些神灵给予的,没有神灵的存在,就没有宗教所追求的来世幸福。宗教之所以以有神为其基本信仰,根本原因在于其对现实人生本质的看法和价值判断。人生是痛苦的,这是宗教对现实人生的基本判断。佛教对现实人生的基本判断就是人生是痛苦的,其“四谛说”讲的就是人生的痛苦及如何摆脱人生痛苦、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问题。苦谛,就是揭示人生的痛苦的本质的真理,集谛,揭示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灭谛,说明摆脱人生痛苦的理想境界,道谛,指出解脱人生痛苦,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途径。道教也认为现实人生是充满痛苦的,有诸多的烦恼,而死亡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故道教贵生,追求长生不死,并把长生不死作为人生的根本幸福。基督教认为,社会、人生中充满了种种的苦难,导致人生充满苦难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罪恶。与宗教文化相反,世俗文化尽管也承认人生有种种痛苦,但是以现实人生为基础去设计人生理想,反对以神灵代替人去思考和安排人生。强调人们从现实的物质世界出发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才是真实的。

其次,关注的重心不同。世俗文化所提出的人生理想往往以追求事情的成功为内容,如儒家的人生理想。在世俗文化中,人们所理解的人生理想是对未来现实生活的一种希望和追求。不论是“有为”或“无为”,“出世”或“入世”,这样的人生理想是在现世之中的,离不开现实社会生活,并且又以改善现世生活环境、创造美好的现世生活为内容的,其关注的重心在于求得现世生活中人个价值的实现和人生幸福的获得。宗教所提出的人生理想往往是关于生活之幸福和生命之完满的,它以不愁衣食住行,自由自在,没有痛苦,没有世俗生活的种种罪恶,永生不死等为主要内容。宗教的人生理想追求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世俗文化所谓的成功,是精神的完满而不是功利的获得。在宗教看来,来世生活的幸福才是人生的目的和重心,现世的生活只不过是来世生活的准备,现世的努力是获得来世幸福的根本前提和条件。

最后,最终归宿不同。宗教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生的理想境界,通常是一种神秘的、美好的状态,如佛教的涅槃境界、道教的神仙境界等;一类是人生的理想归宿,是宗教所说的美好的、幸福的彼岸,如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佛国净土、伊斯兰教的乐园等。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质的区别在于宗教总是追求美好的神秘境界、来世幸福和天堂永生。来世高于现世,彼岸高于此岸是宗教的基本观点。宗教把人的生命历程分为现世和来世两个不同的部分,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人生的终结,人死之后,其灵魂不死,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天堂或地狱、来世、后世),在那里继续生活。对人来说,现世的生活是痛苦的、暂时的,来世生活则是美好的、永恒的。因此,人不应当执着于现世的欢乐和现实的人生,而应当追求来世的幸福。佛教对人生历程的“四谛说”概括、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现世人生从根本上是罪恶的,每一个都是上帝的罪人,要受到上帝的惩罚,因此,现世人生是痛苦的,对人来说,只有来世的生活才是永恒的,真正的幸福是彼岸天国的永生,而不是今世有限的感官快乐和世俗欲望的满足;伊斯兰教教义中有“两世幸福”的主张,今世幸福与后世的幸福不能等量齐观,与后世的生活和幸福相比,今世的生活和幸福是短暂的、虚幻的,不值得过多地追求和留恋。宗教对来世人生理想、幸福和对现世人生痛苦的肯定,反映在人生态度上是重来世轻今世,因为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人要改变现实生活,解除痛苦是不可能的,要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痛苦,获得幸福,只能到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去找。尽管不同文化对人生的认识有很大差异,但世俗文化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不能否认,现实人生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痛苦,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等生理现象,挫折失败、悲欢离合等社会现象都会给人造成痛苦,但世俗文化对现实人生的判断是,痛苦并非现实人生的唯一内容,人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和痛苦,也同样存在着欢乐和美好的事物。因此,人应正视现实生活之不幸福,通过改变现实环境和条件来创造幸福。

2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矛盾性

宗教人生理想总是与现实人生交织在一起的,宗教人生理想追求的来世幸福,从根本上讲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投射。宗教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总是与现实人生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性共同构成了宗教人生与世俗人生。

在现实的尘世生活中,宗教总是以其来世人生幸福的说教占据了一部分人的心灵。这些接受了宗教人生理想的世俗人,为了达到彼岸的幸福生活,严格按照宗教原则生活,对他们来说,宗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宗教。他们或积德行善,或忍耐顺从,接受命运的挪揄,所做的一切既是为了解脱现世的痛苦,又是为了追求来世的幸福。而对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面对现实的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么追求功成名就,要么无为而治。尽管在他们的内心中,可能也保留了对来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和期待也时不时地影响着他们的现世生活。但从本质上讲,他仍然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人。尽管,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两种人生理想时常会发生矛盾,有时,现实的人生理想驱使他追名逐利,有时,对来世的向往又使他节制自己的欲望。有时,现实的种种痛苦使他对来世更加充满期待,有时,来世的虚幻又使他竭力想抓住可把握的现在。如此等等。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之所以会发生矛盾,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1)宗教人生理想仍然不可能离开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宗教人生理想尽管追求和向往来世的幸福,但仍然是以现实的人生为基础的。宗教人生理想论的根源在于其对现实人生的消极判断,即人生是痛苦的,在现实人生中人无法完全摆脱痛苦,只能期求来世的幸福。而如果宗教人生理想完全脱离和超越了现实生活,就会变成一种虚幻的梦想,这种梦想与现实的人生无关的话,人们是不会去相信其说教的。正是基于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宗教人生理想总是与现实的尘世生活既联结在一起,又分割开来。这种联系使人们相信只要信教,按宗教教义生活,就可以达到来世的幸福;而正是这种现实与来世的分割又使得人们总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迷惘,如此,今世与来世、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便充满了矛盾。(2)现实人生状况是纷繁复杂的,正是这种纷繁复杂加剧了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矛盾。前面已提及,宗教人生理想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消极判断,而事实却是现实人生中的痛苦与幸福总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生就是苦与乐、幸福与不幸相互交织的过程,离开了痛苦就无所谓幸福和快乐。宗教人生理想将两者分裂开来,就是将痛苦留在今世,把幸福放在来世,这样做必然加剧现实人生中的矛盾。(3)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的矛盾还反映在主体创造性上。宗教人生理想一味宣扬的是有神论,即神会给人来世的幸福,只要听从神的旨意,接受神的安排,就能获得来世的幸福。现实人生却是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能动性不断扩展又不断受到限制的过程,当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受到客观外界因素的制约时,当人遭受痛苦时,宗教人生理想便有了存身之地,怀着这种理想,人可以暂时解脱现实的痛苦;当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扩展时,人相信自己可以得到现实的满足与快乐,不必去祈求来世,这时宗教人生理想就成了虚幻的向往。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信教与否,不过是这两种人生理想斗争的结果。

3 宗教人生理想对现实人生的意义

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既联系在一起,又形成鲜明对比,辩证地看,宗教人生理想一方面对人类生活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其是人类对人生问题的一种反思,也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内容,因此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积极意义。

宗教人生理想对人类现实人生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到哪里去寻找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根本不存在宗教所信仰的神灵,神灵观念是人们错误思想的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虚幻的、错误的反映。自然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人类的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是在宗教所说的来世、彼岸,而是在今世,在现实人生。人生的幸福,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来实现,只有不懈地努力和奋斗,积极投身到改造自身和客观世界的现实活动之中,才能实现人生的幸福。宗教人生理想论却认为,美好的生活在彼岸的天堂而不是现世,所以人生的最高目标是得到来世的幸福。宗教人生理想的幸福论立足于来世,轻视现实的人生,对现实人生持悲观的态度,这与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不符合的。现实生活中,悲观主义常常是和宗教人生理想联结在一起的。最典型的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他认为人生就是充满了痛苦的,人生宛如一个海上行程,尽管可以躲过了暂时的险滩暗流,最终却是船沉海底———死亡。人对痛苦的永恒解脱就只有生命的结束,因之,他追求如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走向神秘主义。

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相伴随,马克思、恩格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宗教是对市民社会的反映,是生活于市民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本质异化,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市民社会现实的批判。由此可知,宗教的产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尽管宗教人生理想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由于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存在,是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因此也有其值得借鉴的作用。

首先,宗教人生理想对来世幸福、彼岸永生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是对人类苦难的社会现实的间接抗议和批判。必须承认,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各种罪恶和苦难,生理的痛苦、精神的痛苦充斥于现实人生,个人的恶行、社会的罪恶充斥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大的痛苦是社会罪恶带给人们的痛苦。宗教所宣扬的“人生是苦”、“生活是罪恶的”等思想,是对现世人生痛苦和社会罪恶的认定,正是基于这些认定,宗教提出了与苦难重重的现实人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来世幸福图景。

其次,宗教人生理想体现了人们对快乐、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对理想社会的深切向往。现世人生是痛苦的,但人们渴望美好、幸福的生活;人生而必有一死,但人们却渴望长生不死;人有肉体,自然就有种种生理的痛苦,但人们却渴望身体的永远健康,如此等等。现实生活中有诸多的苦难,人生也有诸多的渴望。宗教的彼岸福地、来世天堂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些渴望而设计的。

再次,宗教人生理想所宣扬的来世幸福一定程度上也是体现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人活着最大的痛苦就是死亡的来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是很难消除的,给人以来世的幸福前景,便是给人以极大的终极关怀,让人怀带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平静面对死亡,宗教在这一点上的作用无疑是积极的。

最后,宗教人生理想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止恶扬善的作用。宗教的天堂地狱观念对于宗教徒的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对于宗教信徒而言,天堂和地狱是真真切切的客观存在,天堂的幸福和地狱的惩罚令他们深信不疑,死后进天堂,避免下地狱是他们最强烈的愿望、也是人生的最高理想。为了死后进天堂,他们严格地按照宗教的原则生活,一般来说,宗教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都是劝人向善的。这样,宗教的人生理想论就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激励人们行善,防止人们为恶。

总之,宗教人生理想是一种独特的人生理想论,在宗教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宗教信徒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复杂的作用。宗教人生理想与现实人生理想相互影响,又与现实人生充满矛盾。人生就是一个超越不完满的现实,把美好的理想不断变为现实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宗教人生理想无疑支配着宗教信徒的人生,也对非宗教信徒的生活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宗教人生理想不是万能的人生良药,但对现实人生仍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赖全.伦道德三观信仰及其象征意义,宗教学研究,2010,02.

[2]梁丽萍.民主社会运行中的宗教价值阐释,浙江学刊,2010,03.

庄子逍遥人生观研究 篇10

春秋时代, 社会动荡, 诸侯征战, 平民生活异常艰辛, 而统治者荒淫无道, 残酷压榨百姓, 阶级矛盾尖锐。战争使得奴隶大量逃亡, 奴隶制度瓦解, 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 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庄周就正处在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当时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 冶铁, 炼钢技术有了改进, 新的工具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 由此带动了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给文人学士提供了雄厚的物力支持, 社会变革则提供了社会实践论题。《庄子》一书, 正是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产生。

庄子所处的时代, 社会的前进伴随着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加强, 这也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庄子对于剥削和压迫的现状有着切肤之痛。对于社会的黑暗面, 庄子感受颇深, 正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 庄子振臂一怒, 对现实发出强烈的愤慨, 然而庄子又是一个具有浪漫情怀的人。因此他的“怒”仅仅是局限于对于自身情怀的改变。

正是基于此种情怀, 庄子无力改变眼前的不平世界时, 才利用他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无待逍遥”的理想境界, 以此表明其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压迫的反抗, 庄子的《逍遥游》正是在其理性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的一种关于自由人生的浪漫主义和幻想。

庄子虽有匡时济世之志, 但是他清楚的认识到“他的治世方略也只能像儒、墨一样, 只是一种理论, 只是一种空想, 根本不可能为某一当权者所接受, 更不可能被推广运用”[1]。所以, 庄子思考问题的重心, 由救世转向救人。所以他更多考虑的是个人, 是个人生命的价值, 是个人的精神家园, 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寓所。是一个“道”的境界。

二、庄子的逍遥生死观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皆是气的演变和聚散的结果。就生物而言, 一定数量的气以某种方式聚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个体, 此时便可以说它诞生了,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这些聚合在一起的气散了, 也就说它走向毁灭。同样的道理运用到生命上, 气以特定的形式聚合形成了人的生, 而后又以特定的形式散开, 使人走向生命的终结。然而庄子又说“通天下一气耳”, 气在此时此地的聚合既是在彼时彼地的消散, 同理, 气在此时此地的消散既是在彼时彼地的聚合。“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所以庄子说:“其生也天行, 其死也物化”[2]。正是因为庄子懂得这个道理, 才能够于妻死之时鼓盆而歌, 在庄子那里, 人的生死仅是气的聚散, 气的聚合有了生命的始, 气的消散带来了人类生命的终结;生生死死的过程犹如四时更迭一般。

发妻逝去, 庄子仍鼓盆而歌。庄子认为死生是自然现象, 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不可逆转, 死只是肉体的消亡, 所以对于死亡, 不必恐惧, 不必悲伤, 更加不需要悦生恶死, “遁天倍情”[3]。

人自出生之时起便饱尝世间的艰辛劳苦, 少年之时为生计劳碌, 中年之时, 为子女奔走, 老来本该与老妻赋闲家中, 却又有儿孙辈的聒噪, 只有死亡们才能归于宁静, 得到安息, 由此观之, 死亡倒是一件值得期盼的事情。此外, 庄子曾假借骷髅之口说出“死, 无君无上, 无臣无下, 亦无四时之事, 从然以天地为春秋, 虽南面之乐, 不能过也”[4]。正如骷髅所言, 死亡的真谛就在于对人生负累的解除, 死亡也因此产生了它的价值。所以说:生, 并不值得快乐, 死亡, 也没有什么值得沮丧和伤怀的。

三、摒弃物欲之累, 直达逍遥之境

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人生苦短, 多少欢乐事, 到头来, 终成泡影[5]。如果我们把目光逼视现在, 我们立刻就会感觉到现代人发明并创造了庞大的社会枷锁, 又使自己成为社会枷锁的奴隶, 人人都渴望逍遥自在, 可事实未必如此, 我们常被前程、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等人间俗事搞得焦头烂额。

在当代社会, 物欲对于人的统治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人们终日被功名利禄所困扰, 无法解脱。人创造了物本根目的是为人服务的, 现在人却为之奔波。人与物的关系颠倒, 且人自身也如上了发条的机械般, 身不由己、无休无止、没有思想的做着机械的运动, 物, 不仅统治了人, 人自身也成了物, 成了机械。庄子高举逍遥旗帜振臂呐喊, 就是在对抗物对人的统治。

庄子这里, 人类的烦恼与不幸并非自然界造成, 而完全是人类自己造就的, 实际上, 庄子把个性之自由与逍遥看的比任何一切都更为重要。

“泽雉十步一啄, 百步一饮, 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 不善也。”[6]

“马, 蹄可以践霜雪, 毛可以御风寒, 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 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 无所用之。[7]

庄子认为:人性自由而自在, 人的逍遥就应当表现在自然英发、虚静恬淡、就是不为欲所累, 不为物欲所役。

野鸡生于自然之中, 环境艰苦, 经常是食不果腹, 然而其天性逍遥自在, 天性飞扬, 绝不肯被拘于笼中, 做那被赏玩之物。对于马而言:“义台路寝”比起“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 环境固然优越许多。 但是后者逍遥无束, 想吃草时就吃草, 想饮水时就饮水。想奔驰就立即像旋风般奔驰远去, 想嘶鸣时就嘶鸣。其中的自由自在又岂能是“义台路寝”所能比拟的。动物尚且如此, 人又岂能例外呢?社会的束缚, 世俗的偏见, 个人的荣辱, 足以使人感到强大的压力, 让人窒息, 并从而发出人不如物的感慨。庄子真正羡慕和追求的正是这种生活, 他想像游鱼、奔马、蝴蝶一样生活。

庄子认为:“人之有所不得与者, 皆物之情也。”[8]人被外物役使, 使人丧失了生命的本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 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 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 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 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 使性飞扬。此五者, 皆生之害也。”[9]五色、五声、五臭、五味、趣舍, 既是外在之物, 但同时又不是一般的独立的外在之物, 他们对于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可以使人心性迷乱, 引发情欲。对于这些外在之物, 人们应当摒弃。

庄子还视功名利禄如粪土一般, 他将卿相之位视做“鸱之腐鼠”, 愿意做那“发于南海, 而飞于北海”[10]的鹓鶵, “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11]。庄子曾于濮水之畔垂钓之时发出愿为那“拽尾于涂中”的老龟之声。庄子认为人们应当虚静恬淡, 不为俗物俗情而迷性乱心。保持那颗自然之心。

庄子认为鹏飞九万里, 乃是“风斯在下矣”[12]。庄子认为:逍遥并非独立的, 还要有所依凭, 二者关系互相依赖, 互相制约。逍遥之境越高, 依凭者就越大;依凭者越大, 逍遥的境界就越高。

四、逍遥之径

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逍遥, 而要获得逍遥, 既要有自己的处世策略, 也需要实现逍遥的特殊方法, 《庄子》中提出了许多实现逍遥的特殊方法, 其中最为强调的就是安命、游心。

庄子的逍遥是建立在安命的基础上, 他认为行为委顺、态度自然, 既可以保全性命, 更可以实现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因此, 在庄子的生命哲学中, 高蹈的自由精神与形体的委顺、无所作为奇异的结合在一起, “在行为上庄子是委顺的, 在精神上庄子则是高蹈的”[13]。精神的自由与行为的委顺正是通过安命与游心实现了统一。

庄子认为生命所遇到的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 受“道”之作用。 “命”作为抽象的“道”的具体作用体现, “道”不可违, 也就是说 “命”不可拒, 所以, 人们只能接受这种必然性, 也就是庄子说的“安之若命”、“顺命”。庄子认为“安命”、“顺命”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 “唯有德者能之”。

要实现精神的逍遥, 庄子认为既要安命顺命, 又要能够“游心”于 “道”。庄子的“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与时、与世并游, 即为了全身而采取的形之游。这是为应付社会、人事而采取的应对策略, 是为求保身的无奈之举。第二是指心灵的“游”, “庄子把心灵之自由自在称作‘游’, ‘逍遥游’之所谓‘游’, 实际上不是别的, 就是心游, 就是神游, 就是精神的解放和自由。”[14]庄子的良苦用心也正在于此, 实现“心游”或者说是“游心”。游心于世俗之上、宇宙之间。“心”不被世俗所污染, 保持清虚宁静、自由逍遥。心灵的逍遥, 生命的自由才是“游”的精神本质, “游心”既是“对宇宙万物做一种根源性、本真性的把握, 从而达到逍遥之境。

五、结语

上一篇:众筹发展模式下一篇: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