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3课

2024-05-22

《哲学与人生》第3课(精选7篇)

篇1:《哲学与人生》第3课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说教材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的第三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道路》,主要涉及辩证唯物论部分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这节课的侧重点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好人生每一步”,着重阐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把握客观规律,自强不息,积极发掘自我潜力。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节哲学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在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能力目标: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易产生疑惑。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对此要讲清、讲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 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六 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再从教学过程上谈一谈: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 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在学生们观看图片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们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小结---青藏铁路的建设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板书标题,引出新课)用这种情境讨论法展开新课,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 讲授新课

新课内容1 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这一部分的内容涉及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的统一”,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即使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3个环节对该重点进行突破:

第一环节:多媒体展示图片:克隆羊、人造心脏、建设三峡等。在学生观看图片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第二环节:分别展示图片:黑猩猩用木棒抓蚂蚁 和 工人生产拖拉机。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黑猩猩的行为和工人的行为都属于发挥自觉能动性吗?”(由于这个问题对于中职一年级生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因此回答会产生分歧)有的同学会回答:“黑猩猩和工人都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的同学会回答“黑猩猩不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此时,我会让同学们就各自的观点展开辩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引出结论: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让学生阅读教材“揠苗助长的故事”,在阅读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揠苗助长是不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呢?”(这样,采取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阅读完毕之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很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然后进行练习:多媒体展示“刻舟求剑的故事 ”,提出问题:“故事中的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吗?他为什么找不到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运用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对刚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内容2 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有了前一部分的学习与思考,这一部分就相对容易理解。在讲授时,我结合教材当中“大学生毕业后的故事”,同时用苏洵、蒲松龄等名人落榜后的故事进行例证,让学生了解: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

步骤三 拓展延伸

让每个学生写出一句有关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名言警句,并随机让几名同学解释他为什么写这一句,有什么现实意义。这样既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步骤四 小结及作业

课堂小结,可以把、传授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布置课后作业可以巩固知识点,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工作完成以后,我会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小结,然后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教材第33页的体验与探究进行思考和分析。

步骤五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追求全面、简明、清晰、直观。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篇2:《哲学与人生》第3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说教材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这节课侧重点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着重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因此,本节课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将知与行很好的统一起来,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知行统一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不仅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提高中职生的人生发展能力奠定理论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易产生疑惑。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对此要讲清、讲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 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六 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再从教学过程上谈一谈: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 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从头再来》,提出问题:“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重头再来”。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板书标题)用这种情境讨论法展开新课,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 讲授新课

新课内容1 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用多媒体展示2则材料《西红柿的故事》和漫画《白卷》,提出问题:“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通过对《西红柿故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分析漫画《白卷》,引导学生认识到没有做饭的实践,就写不好做饭的文章,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第二个环节: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多媒体展示电磁理论的创立者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的图片,结合文字资料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让学生阅读材料《小陆成功的故事》,在阅读之前提出问题:“1从小路做市场营销工作成功的经历,谈谈你对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把实践和认识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的理解。2结合小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实现成功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和挫折?”(这样,采取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在阅读完毕学生谈论各自的看法之后,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分析教材当中《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的事例,把事例与理论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理解: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四个环节 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首先展示漫画《耕田与下地》,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们阅读成语故事《纸上谈兵》,提出问题:“赵括熟读兵书却打败仗的事例,说明了说明问题?”通过这一组材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理解说明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

新课内容2 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以齐白石学画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一谈齐白石学画故事的体会,由浅入深说明道理:在人生说明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勇于实践,踏实肯干,持之以恒,最终就会像齐白石一样取得人生发展道路上的成功。

然后让学生阅读一组材料:《“蓝领专家”孔祥瑞事例》和《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题出问题:“这两则材料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在执行同一种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锻炼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接下来用练习法帮助学生巩固观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让学生结合材料妇说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步骤三 拓展延伸

每个中职学生几乎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我们看到的通常是这些名人、明星成功时的辉煌,但未必了解他们艰苦奋斗的过去。请认真查找你的偶像的成长资料,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并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他或她取得成功的原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步骤四 小结及作业

课堂小结,可以把传授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布置课后作业可以巩固知识点,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工作完成以后,我会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小结,然后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教材第78页的体验与探究进行思考和分析。

步骤五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追求全面、简明、清晰、直观。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篇3:《哲学与人生》第3课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彰显生本味

中职教学应贯彻生本教育新理念, 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等理念。面对中职学生, 教师要把他们视作具有鲜活生命和个性的个体, 他们的学习、进步、发展是我们从事中职教育教学的宗旨。

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笔者在中职学生中开展《哲学与人生》教学, 摒弃过去纯粹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 更多地关注学生能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 主动参与课堂, 在师生互动中张扬个性, 增强生命活力, 获得切身体验和感受, 尊重人格、理解需求、挖掘潜能, 获取主动学习、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 力求引导学生做到导学习重点拨、先活动后学习、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等具体要求。如在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导学教学步骤: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分组讨论—交流共享—解决学习问题—拓展延伸。具体要求学生, 先于课前对“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学习能力做必要的预习, 课堂上结合教师的导学预设开展课堂中的小组间讨论, 可在同一小组或临近小组之间共享讨论成果, 再由小组分别推举学生代表发言, 其他学生认真聆听, 并对学生代表的发言进行质疑, 提出观点。要特别注重的是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他们相互合作开展学习, 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布置学生写作小论文《我看人生挫折》的延伸拓展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坚持以生为本, 就必须处处为学生着想, 为他们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 从而有效改变以往中职生在哲学课堂无所事事、昏昏沉沉的不良学习姿态。

2. 在合作中学习, 注重团队精神。

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 在面临课堂学习时往往积极性不高, 而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却相当强, 在以活动形式为主的课堂中却表现出极强的表现欲, 并且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较强,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 即针对中职生的哲学课堂学习, 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多在活动中参与互动学习, 避免枯燥沉闷的哲学说教, 并在活动中锻炼团队合作, 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 使得个体和团队素质得到适当发展。笔者曾在中职学校校际交流课中, 以“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为课题开展了一次公开教学活动, 主要形式为通过教师列举典型案例、创设情境, 并将学生分四个学习小组, 组内以学生代表为小老师, 在教师设置的案例和情境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讨论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 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积极性和主动合作精神都得到很好的发挥,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注重探究性学习, 增强参与哲学课堂的动力。

在中职哲学课堂中, 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在哲学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在参与质疑、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参与课堂的动力, 掌握获取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在探究学习活动中, 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都有话可说, 都有所收获。如在“如何区分新旧事物”、“如何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和逆境两种境遇”等教学问题中, 笔者很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 开展探究学习, 由他们发现、质疑、分析解决问题, 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哲学即是生活, 课堂教学充盈生活味

1. 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体现了鲜明的生活味, 课程内容设置充分把哲学原理广泛地结合中职学生生活实际, 从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都始终围绕中职生人生道路的多个视角, 如唯物论与人生选择、辩证观点与人生态度、认识论与人生实践、历史观与人生理想、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等。因此, 中职哲学课堂教学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增添教学的生活趣味, 充实哲学教学的时代感, 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 生活即是哲学。笔者认为, 中职哲学要让学生喜欢, 要让学生勇于参与课堂, 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课堂活动。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之后, 笔者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做到知行统一, 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的教学问题。相反, 教师如果不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毫无体会感受, 那么哲学课堂可能就显得动力不足、苍白乏味。

2. 让时政进哲学课堂, 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业和就业, 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心理素质、实践能力, 关注国内外大事等, 适时引时事政治素材进课堂, 把哲学学习与自己身边的社会生活相融合, 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 增强学生积极应用哲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并且, 笔者经常借助哲学课堂教学, 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搜集一些社会时政热点、学生或学校身边发生的事件, 并在学习小组中适当筛选, 选择出较有代表性的话题由学生代表在课前10分钟进行演讲, 锻炼学生表达和表演的能力, 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讲得相当好, 还能够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进行点评, 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 体现活动味

1. 注重实践性,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中职哲学课堂不应变成纯粹的哲学理论说教, 而应努力将学生的“人生”与“哲学”相结合, 让学生在学哲学中有效利用哲学, 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指导。在这一点上,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设置较合理, 主要以哲学学习指引人生, 以人生实践体验哲学。笔者认为, 哲学学习是为学生的人生实践服务的, 教师应通过学哲学强化对学生学习、择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人生问题的指导作用, 发挥哲学学习的实践性意义, 使得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哲学原理和观点, 又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选好人生路, 走好人生路作为《哲学与人生》的课堂教学重点。如在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学中, 笔者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 针对第四个教学环节“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列举了现实生活中诸如“科学算命”、电脑测字或测姓名等“伪科学”, 发动学生积极思考, 探究其中的哲学道理。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效结合生活实际, 解决现实问题, 这是哲学学以致用原则的真正教育意义。

2. 学习和实践活动多样化, 注重在活动中学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 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笔者主张, 学哲学不应是单纯枯燥的理论罗列, 应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形式, 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哲学效果更显著。首先, 充分利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现有的体验探究活动素材, 如教材插图、体验与探究、拓展与延伸等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结合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在课间活动中轻松解决了哲学问题,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笔者特别关注哲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尽可能对课堂活动教学进行有效拓展, 延伸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 如积极指导学生结合中职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实习工作等形式, 引入哲学课堂, 以他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切身体会作为哲学课中的有益素材和资源, 丰富哲学课堂教学。此外, 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谈谈体会感受, 进一步领悟哲学意蕴, 通过参加座谈会、听报告会反思哲学道理等, 丰富哲学教学活动的形式, 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具有鲜明的生本味、鲜活的生活味、多样的活动味, 只有靠教师的细心体验才能感受到, 只有在教师热心教育并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勇于突破、勤于摸索, 才能捕捉哲学教学中的各种有益信息和课堂资源, 不断提高中职哲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湘洪.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1) .

[2]李晓慧.中职“哲学与人生”案例导课艺术性探索[J].教师 (中) , 2010 (12) .

[3]梁文侠.哲学与人生[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8.

[4]陆浩勤, 黄巍, 彭茂清.中职校德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 2012 (12) .

篇4:聊聊BMW X1的3种人生哲学

从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得旧人哭?绝版后驱X1的纯种宝马就要黯然退场,对热爱宝马的人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消息。因此不得不回顾一下这款曾经拿下红点设计大奖的车型,它在车迷们的心目中,永不谢幕。

六轮驱动(宝马X1车主)

——它比奥迪途观好看多了

X1实在是一款完美的产品: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标准豪华车布局,宝马精髓的3系底盘,沃德十佳发动机,拿过红点设计大奖的外形设计……其实宝马的设计师都是哲学家,先构思美学理念,再把基因渗透在每个车型之中,从不轻易改变自我的信念,因此总是在引领风尚。

什么?X1的外形不威猛?我觉得你应该是习惯了满大街的短发动机舱前驱车布局,稍有不同就觉得另类,宝马其实是一种前中置发动机布局,发动机并不像前驱车那样位于前轴正上方,而是比较靠后,甚至缩进一点进入驾驶舱,打开X1的发动机仓就能看出这点。再加上后驱布局,这样才能造就50:50的操控性配重。所以如果读懂了宝马的设计语言,再看X1就会觉得红点设计大奖绝不是浪得虚名。标志性的长车头卓尔不群,车身腰线修长性感,车身侧面低矮修长,和大部分SUV相比有种骨感美。

生产队长(宝马X5车主)

——宝马有种看不见的豪华

生产队长是我的同事,我总拿跃哥新提的奥迪Q7和他的X5比内饰,使其大受伤害。终于在某天,他很严肃地和我讨论BBA的不同之处,并总结出宝马、奔驰与奥迪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两者的豪华看不见,而后者却满目珠光宝气。

“中控台、侧门板的软质搪塑材质虽然看似粗糙,但其实这种粗颗粒的纹理是通过用真皮蒙皮来实现的真实皮革纹理,更粗更深,但更生动、更像真皮。至于材质的软硬,完全是不同的价值取向,宝马造的是运动机器,你觉得软软的居家风格能相配么!”

X1的仪表盘看似简单,但那显示的不是橙色,是专门研发的BMW orange,仪表指针的显示均匀度要求非常高,以便在高速运动中保证清晰易读。全球销量第一的豪华品牌会做不好内饰?宝马只是不愿让内饰过多分散车主对驾驶感的注意。

女神经(天天在朋友圈晒照片的X1车主)

——浅论X1的精致主义

女生往往会更关注细节,在X1上随处可见精致的细节设计,比如跟在X1的车后,你可以看到醒目的铝制后悬挂摆臂,还可以看见排气管的右边的那根有个小阀门,大多数时候会处于关闭状态,深踩油门才会打开,这是为了提升低扭。

X1的后视摄像机居然带有加热功能,这样在潮湿的雨天能防止起雾。

晋级版增配的前排座椅加热功能,最高可以加热到42.5度,但如果打开节能模式,加热的最高温度只能到37.5度,很贴心的细节。

停车辅助系统也有和其他品牌车型不一样的地方,一般来说,挂倒档就会启动倒车雷达,有时候我们需要长时间倒车,提示音一直嘀嘀响个不停,很是烦人,但X1上面的却很聪明,只要你倒车过了一定距离,它会默认你是在长距离倒车,而自动关闭。

篇5:《哲学与人生》第8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说教材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的第二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这节课侧重点是“如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着重阐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辨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因此,本节课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把握事物的本质,明辨是非,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因为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帮助学生解决人生问题的理论支撑点,它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理解和掌握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易产生疑惑。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对此要讲清、讲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 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六 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再从教学过程上谈一谈: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 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展示成语故事“买株还珠”,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故事是哪个成语的来历?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归纳补充,得出结论:有些人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现象,不看重其内在的本质。现象和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板书标题,引出新课)用种情境讨论法展开新课,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 讲授新课

新课内容1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为了突破重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讲解现象和本质的概念。通过展示漫画《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让学生讨论:“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区分现象和本质。

进行练习:展示漫画《盲人摸象》,让学生进行分析。(运用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对刚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环节:让学生阅读资料《数控机床上的闪亮坐标》,在阅读之前提出问题:“张喜江哪些举动表现出了他积极上进、踏实肯干、勤于思考、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对工作满腔热忱的特质?”(这样,采取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第三个环节: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是本节课的难点,中学生由于缺乏辩证观点,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在本环节的讲授过程中,我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想结合的方式。针对中职生容易《对“本质和现象”认识的几个误区》进行讲解,用列图表的方式让学生对真假和假象、假象与错觉,进行比较区分。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动物的异常变化与地震预报》和《海市蜃楼》,进行分析讨论,使他们对理论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第四个环节:让学生阅读案例《地心说与月心说》讨论:“这个案例说明了说明道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新课内容2 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在学习了基本理论之后,我将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讲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联系相联系。让学生阅读教材当中《小天使》的寓言和《居维叶》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说明道理?”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当中进行积极的评价总结,让学生掌握::如何才能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提高自己的人生发展能力。

步骤三 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写一篇《我所感受的社会生活》的小短文,谈一谈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并与同学交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他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步骤四 小结及作业

课堂小结,可以把传授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布置课后作业可以巩固知识点,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工作完成以后,我会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小结,然后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教材第90页的体验与探究进行思考和分析。

步骤五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追求全面、简明、清晰、直观,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篇6:高中政治二年级哲学生活第3课

一、选择题

1.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这表明哲学()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钻研哲学,有很高的哲学修养。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尖锐而复杂的矛盾,回答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等问题。这说明()①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 ③哲学都是对时代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

④哲学能够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据此回答3~4题。

3.哲学要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为此它必须()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时代呼唤“高鸣报晓的雄鸡”,社会更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这是因为它可以()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全盘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A.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东城模拟)2012年5月29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上海转型发展专题研讨会暨复旦大学校庆107周年学术文化周闭幕式上提出,解决经济转型中的各种问题,思想比知识更重要,需哲学家解悟。材料意在说明()①哲学家能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②真正的哲学能启迪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③哲学的真正使命在于揭示世界的本质

④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人们经过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A.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发展 C.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才能指导社会变革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前人理论成果的态度是()

A.机械相加

B.全盘吸收C.直接利用

D.批判继承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有机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

A.阶级性

B.革命性C.科学性

D.实践性

10.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11.对比毛泽东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②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④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④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真理性的理论体系

B.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 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上的哲学

二、非选择题

13.(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16分)(2)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有哪些?(6分)

14.(30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6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在它的产生中还有哪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16分)(3)你能从上图中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有什么不同吗?(8分)

1-5BDCBC

6-10CDBCA

11-12CB

13解析: 第(1)问比较简单,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即可;第(2)问也较简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合理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智慧结晶,是人生美好生活的向导,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还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2)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4解析: 第(1)问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第(2)问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第(3)问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1)图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除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外,还有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篇7:人生与哲学课

班级:道桥102 姓名:辛宇

学号:2010150216

人是要有尊严的,没有尊严的人生,就好比是一个被抽去了脊梁骨的软骨人,没有尊严,没有硬骨头,只有软皮脂肪,只有唯唯诺诺,没有尊严的活着。

人生在世,需要赚钱,以换取生活资料。为了生存,人也必需要努力进取。但是,人绝对不可以为了走过更快便捷的路径,而让尊严和骨气消失。

做人,做的就是骨气。做人,做的也要有尊严。尊严,不是钱多权大。尊严,是一种做人所必须拥有的大气硬朗,是一种不为富贵财权弯腰的骨气。

把自己的尊严通过特定的方式,展示给别人,最起码让别人看到:这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不趋炎附势,也不因为别人拥有很多钱而让自己变成一个为金钱五米竞折腰的没骨气的人。做人要有骨气。是自己的,大可理直气壮,甚至可以心安理得地收获。不是自己的,绝不要伸手张嘴向别人索求索取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钱,财,物,权。

不必感慨自己的命运不济,生不逢时。事实上,在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或是收获的,哪怕是失去。在收获一件东西的同时,其实也在同时在失去另一件东西。而在失去一件的同时,其实也同步在拥有另一件。收获果实的季节,播撒种子的季节,同时也在等待着严冬万物萧条的来临,炎炎夏季对人类万物的火热拥抱。这就是生活。平平淡淡中渗透着热火朝天的衷肠,轰轰烈烈中上演着现实人生中的悲欢离别的喜悲愁乐剧。

当人们在惊喜于自己在收获或是在拥有时,其实,也在不无遗憾地同时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这就是现实处于既是矛盾又是相持,既是颉取采摘丰收硕果的金秋时节,在收获的金黄秋收季节,同时也即将迎来萧萧肃杀绿色生命的严寒冬季的秋冬过渡季节。奈何于岁月时光的无情的同时,也在用力扼腕,仰天长啸于生命战车在四季春夏秋冬快速更替轮回的现实愁绪的伤感。

人的一生,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去努力赚钱。当人们年轻时,无不在拼命用命去赚钱养老,而当人们的岁月年轮走到年老的季节时,却只能用年轻时用宝贵的青春去交换来的金钱去挽留生命的延长生息。

这是万恒不变的人们在地球上演绎的生命演义,拥有很多的快乐,但也同时在擮取很多的忧伤。岁月的苍凉无奈,总是无时不刻在这个星球上空上演。

但,无论岁月终将如何的改变这个环境,无论人们在现在,还是在未来的将来哪一天,灵魂走向何处何方,都一定不能忘记了一个人的做人原则:要有骨气,要有尊严,一定不要为了一些或是蝇头小利或是丰厚利益的诱惑,而最终迷失了自己的心灵纯真的方向。岁月无情,人有情。一个人做人做事,最讲究的就是,骨气和生命始终融在一起。生命在,骨气就在。

每到入冬,就有人口口声声念叨夏天,或是留恋夏天的热烈奔放,或是向往夏天的明媚艳丽。至于与其唇齿相依的秋和春,则不提及。由此延展,不难测度季节的转换对于一个人心态的影响。有时,它默不吱声地改变你的行为,掌控你的倾向;有时,它悄无声息地使唤你的命运,主宰你的方向。

当困惑的秋带着少许的忧愁与无奈被宁静奋进的冬所代替,我仿佛一下子钻进了冬的怀抱,当我满屋寻找那份在冬季里少有的绿,少有的清香,哪怕是一缕阳光?却感四壁空空,心绪黯然,就在油然而生的失落与茫然的间隙,忽然发现同室那位青春靓丽的少女,她不是我正要找的答案吗?由她从不认真的早餐,从来简洁明快的装束和口无遮掩的言行,我从脑海存留着的贫乏词汇中搜索来一个最佳组合——阳光心态。有人说,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括号是出生,右边括号是死亡,我们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在生命当中,阳光心态可奉为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就是要锻造靓丽多彩的事情,培植豁达乐观的好心情把括号填满。正所谓“内心愁苦命运也将愁苦,心态决定命运。”

阳光心态是一种处世哲学,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生命皆大欢喜。我有一位活灵活现的朋友,她很喜欢文字,她的生活观永远的别致,永远的新颖。在她的空间里,有这么一段话:“喜欢温婉含蓄的文字,喜欢欲语还休的结构。行云流水的笔韵,隐藏着含而不露的情愫和心神交融的怦然„„句式间,镶嵌着愉悦欢快的花红柳绿,章节里,浸染着酸涩难辩的风霜雨雪。”

聆听朋友的心语,仿佛一路走过来时那一阵有急促、有沉稳的脚步声,还有林涛的喧响和海洋的呐喊,以及春风的和煦,夏日的暖意,秋天的温情,所有历经的往事,转眼间,沿着我身上的遭遇都化作云烟飘逝了,留下的除却朝向阳光的心态,便是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生活,以微笑面对人生世事。

激情创造生活,心态决定未来。给自己的心灵开一扇窗,让阳光进来。当明媚的阳光抚摸你的心时,你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那就是阳光心态。阳光心态,是信念的基点,是力量的源泉,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生命,因此,而精彩!生活因此,而瑰丽明快!如果把人生的过程比做船的旅途,那么阳光心态就是扬帆的风,乐意轻松帮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困境与生活共舞,面对愧疚与忧愁,阳光心态则是一种无言之美,让积极提升点,让乐观增强点,让快乐张扬点,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活在当下,未来导向,向下比较,就能使你每天获得阳光心态。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

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心理点评

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喜欢上进的人,终究永远成不了大器。学习,能让知识内涵进一步得到更高的升华。努力,让人们感受到刻苦学习得到的更多知识回报。人热心去帮助他人,本身是不可以索取回报的。但是,对于自己努力学习后,所得到的报酬,事实上,在每一个人所学习知识刻苦努力之后,本身就已经让自己的身心素养上得到了很多的涵养回报。

知识上的回报,是可以也是能被人们认可允许的一种素质回报。知识的增加,素质的提升,无时不刻在向人们倾诉着一种从心灵深处唤发出来的一种索取丰富的各种知识后,倾听到的知识涵养回报的呼喊。喜爱登山,并将这种严重消耗体力,严重考验个人意志和人人所具有也必须要承载得起的团队合作精神的人们,也深深地知道:人,只有站在高高的万山之巅,脚踩坚实的巍峨高山上的土地,哪怕是嶙峋坎坷不平的山崖石,才能将人类征服世界最高峰的万丈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自古以来,万旦不变的真理,站得高,看得远。历史将告诉后人,征服雪山,征服世界最高峰的人们,终将被人类的史册所记载,英雄的攀登者,勇敢的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勇士。你,是很值得让所有踩着你们攀登的足迹继续勇往直前去征服巍峨的世界最高峰的人们敬重的。历史将告诉人们,一切勇于征服世界最高峰的人,都是强者。

而强者,是孤独的,因为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攀登雪山过程中的那份寒冻,更多的是,他们在攀登世界最高峰时所必须承载起的那份“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但是,孤独的勇士的内心,尽享的却是那种攀登高峰后得到的那份站得最高,视野俯瞰更开阔,心灵境界也得到更清洁纯正的升华。

上一篇:传统经典童话故事下一篇: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从亚当?斯密难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