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体系

2024-05-22

武术教学体系(精选十篇)

武术教学体系 篇1

明代是一个开明的时代,中国武术在此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跨入了历史的新阶段。流传至今的武术典籍论著,作为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形成明代武术的理论体系;开放的社会促进风格迥异的各个武术流派的构建和彰显,形成明代武术的技术体系;十八般武艺名称和内容的具体化,形成明代武术的器械体系。明代武术体系的形成,对后世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明代武术体系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明代是中国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朝代。无论是前期对蒙古残余势力的作战,还是中后期的抗倭斗争和抵抗满洲统治者的斗争,都离不开对武术的需求。明代经历了明太祖、成祖两朝的外显和宣宗之后的内敛,明代的社会经济也在这两种不同的统治政策下发展前进,至明代中后期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农村和城市的依附劳动者开始逐步摆脱人身的控制,获得了更为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城镇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市民阶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步走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武术在经历了宋元两朝出于统治者的需要被禁止后,在明代则作为“强兵护国”的一个重要手段。用来抵御倭寇的侵略和加强对内统治的武举制的实施与推广,为众多的社会习武者提供了一条晋升之途。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由长期稳定发展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在此时期农民起义不断;北方敌对势力与朝廷对峙;日本“倭寇”一度对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侵扰。这些军事问题的出现,成为明代及其军事家面临的重要威胁。因此,在这一时期,军事的需要为武术发展提供了最大驱动力,武举制的推行和武学的建立为武术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度保障,日本刀法的传入促进了中日武技之间的交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军事的重视必然引起对武艺的重视。在军事训练和战争实践中,产生了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猷的《剑经》等一批武术及军事著作,涌现出戚继光、程冲斗、俞大猷等著名武术家、军事家,成为武术实践与理论的先行者。

明代也重视准军队或民兵的武艺训练。明太祖推行“立民兵万户府,简民间武勇之人,编成队伍,以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无事复还为民”的武艺训练体制。此举在促进军队中武术本身的发展之外,也大大推进了广大民间的尚武之风。军队武术家与民间武术家的广泛交流,促进了军事武艺与民间武艺的融合。民间武术结社的发展与民间秘密宗教聚徒习武的出现,为民间武术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加快了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明代中日文化的广泛频繁交流,影响了明代刀法技艺,提高了自身刀法的演练水平和技击能力,成为武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 明代武术体系概况

武术体系指若干相互联系的武术理论、套路演练、技击格斗、器械方法构成的有机整体。明代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技术体系、器械体系。明代武术体系中的积极因子,为后世武术所借鉴和吸收。

2.1 明代武术的学科体系

2.1.1 武术理论体系

第一,以仁为核心的武德思想。明代各派武术无不强调武德。武德成为习武之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仁是贯穿于整个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在孔子看来,爱人之心即仁。仁的精神对武术的深刻影响不仅确立了习武者在日常的非武术生活中的做人意识,而且为处理武术专业中的各种复杂关系提供了指导。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爱人精神与推己及人的换位思维方式,提醒习武者在人格上尊重对手,这正是传统武术家们长期提倡的习武做人原则。仁也被视为游侠的品格特征。他们侠义相随,肝胆相照,能急人所急,往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宋代的理学思想影响中国的时候,“仁”的伦理观体现为万物合一,以诚敬存之。万物对生命的倾向,构成了天地的“仁”。从而渗透到明代武术理论体系中,成为武德的核心。

第二,相反相成的武术技击原则。明代武术,由于门派较多,自然风格各异,技术方法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老子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反其道而行,主动示弱,在武术技战术方面,表现为进道若退、后发制人。俞大猷《剑经》说,“技击的关键不外乎‘后人发,先人至’”。是对相反相成的技击原理最好的诠释。

第三,气为武术的本体。先秦时期开始用被视为宇宙本原的“气”来说明武术本体,在明代武术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庄子用气来表示万物之本源:“气变而有行,行变而有生。”“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与本根,是武术生命的精髓所在。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武术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明代何良臣《阵纪》中载:“气有勇怯,其勇怯不能凭识。能作其气,而张其胆,则胆与气俱用之矣。”进一步将胆与气结合,来阐明“气”在在明代武术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此外,五行学说、八卦理论、太极阴阳学说等,在明代成为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总体而言,到了明代以后,中华民族文化的各大家思想理论日趋成熟,且出现大融合的局面,他们共同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

2.1.2 明代主要武术典籍

明代由于对武术的重视,军队及民间尚武之风兴起,涌现了大批武术理论与实践者,在构建理论体系的同时,著书立说,产生了许多武术与军事名著。明代武术典籍是在明代武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相关理论的成熟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完整体系。以下主要典籍,成为后世研究武术的重要史料。

《纪效新书》是一部革新军训、以应实战的兵书,系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562年撰成,是历来研究武术的重要文献。《武编》介绍了明代以前各种武术器械和各派拳术练法以及各派武术的情况,由明代军事家唐顺之所编。论述了武术技击实战变幻莫测,而万变不离其宗。《阵纪》,明代何良臣著,阐述了练武与练胆之间的辨证关系。与戚继光的“胆大艺更高”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气堂集》,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著。有剑经、射法,其中剑经为俞大猷“学荆楚长剑,颇得要法,著为剑经”。《江南经略》,明代郑若曾著。在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刊行。郑若曾指出,“中国武艺不可胜纪,古始以来,各有专门,秘法散之四方。”《武备志》,明代茅元仪费时15年,参考兵书2000余种编写而成,是军事理论、军事技能、武术训练的集大成者。《耕余剩技》,明代军事家、武术著作家程宗猷于1616—1621年成书。主要介绍了少林棍法,包括理论、动作图解及动作线路,是享誉武林的一本名著。

这些典籍论著是对历代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身体训练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武术选材、武术训练、兵器制造、兵器使用的高度概括;同时是对武术拳械套路、动作图解、动作路线的详细介绍。武术典籍体系的形成,使武术理论更加专业化、明晰化、规范化;使武术套路得以传承,武术体系日臻完善,武术理论更趋于完整、系统、连贯,标志着武术进一步走向成熟。

2.2 明代武术的技术体系

自汉魏起,就一直有村社习武自保及私人授徒习武的情况。两宋更为普遍,元、明时一些民间秘密宗教常聚众习武,这使习武活动带上了宗法的特征。宗法性和地域性,有助于独特技术套路与演练风格的形成。宋代以后武艺社团的出现和武艺与表演的结合,促进了武术套路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武术流派的发展。明代开始,中国武术形成流派或门派,在拳法和器械中,有了不同风格、特征与内容的若干派别;同时,在每一流派武术中,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拳械方法和内容。

戚继光曾列举“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合拳,猴拳”等十六家拳;郑若曾也列举了赵家拳、南拳、北拳、披挂拳、猴拳等十一家拳法。由此可以看出,明代已经有了由不同技术特点、风格和演练方法等形成的、内部有着严格的师承关系的武术流派。

明代众多的武术流派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外家拳法和内家拳法。外家拳法最负盛名的为少林拳法。少林尚武与少林寺始于同时,少林武术在明代更得以显扬。其技术特点迅猛快捷、刚劲有力。当时少林僧所习拳、棍、剑、鞭、戟等,以拳和棍最负盛名。明代王世性在《嵩游记》中说:“寺僧四百余,武艺俱绝。”演练时,“拳、棍搏击如飞”。郑若曾《江南经略》记载,“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于少林。”少林寺僧和少林棍也曾在抗倭战场上骁勇善战,大显神威。写下了明代少林武术保家卫国的新篇章,成为明代武术流派中的闪光点。

明代武术家针对少林拳“主于搏人,人亦得乘之”的不足,创编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顺势使力”的内家拳。内家拳在明代传承体系明确,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六合拳等。其特征是在拳理和身体素质上重视内功,在技法上强调由内及外,内外结合,表现出浓厚的道教色彩。“详推此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太极拳是明代武术中的重要流派。武术流派的形成在此阶段是以丰富多彩为主要特征。相对的地域性,纷繁的个体性共同构成了武术的技术体系。

2.3 明代武术的器械体系

明代武术已形成自己的器械体系。宋代已有“十八般武艺”的记载,但在典籍中记载具体内容则是在明代。明代谢肇所著《无杂俎》载:“十八般武艺即‘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镐、殳、杈、耙头、绵线套索、白打’”,只是概括其多,实际武艺及器械种类,远不只十八种。明代拳术的许多基本动作,已与今日无异。拳术理论已很讲究打练法或战术。棍法技术内容丰富,各具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剑经》棍法。枪法众多,枪术理论较为完备。有杨家枪、石家枪、少林枪、冲斗长枪等,最受推崇的是杨家枪法。弓射、弩射仍是武艺的重要内容。剑术虽退出军旅,但在民间仍在流行。明代刀法、刀式种类繁多,自抗倭战争始,受到倭刀法较大的影响,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武术兵器总结的结果。大浪淘沙后的成型兵器,不过仅仅是兵器的一级大类,在其每一类中还有二级分类、三级分类等,可以说武术的兵器分类绝非仅仅十八。

3 明代武术体系对后世武术的影响

3.1 明代武术体系对清代武术的影响

清代武术逐渐退出军阵格杀领域,军旅武术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民间武术逐渐兴盛,进入了多渠道普及和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受明代武术理论典籍论著的影响,清代武术家总结拳技,阐发拳理,著书立说,推动了武术理论的发展。理论发展多方交融“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完善武术的整体观念。吴殳《手臂录》从程宗猷《耕余剩技》中探明程氏所传枪、刀武艺,总结了明代和清代的多家枪法诀要,是明清间枪法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枪经”。《拳经·拳法备要》系明代少林寺和尚玄机传陈松泉,再传张鸣鄂编撰而成。此书含《拳经》、《拳法备要》各一卷。包括身法、练法、拳法等秘诀、拳谱、备要。《苌氏武技书》为苌乃周创编。苌乃周技艺精湛,功夫纯青,桃李满门,授徒颇众。他综合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明清时代在民间流行的字拳、猴拳、少林拳、太极拳、醉拳等诸家拳法。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运用古典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和祖国医学理论中的经络学说等,成为一个理论精湛,技术全面的独特拳派。《内家拳法》是黄百家受其父黄宗羲及清初明、代遗民志士影响,有感于文人不武,于是从王征南习内家拳,并撰此书,是明代内家拳史和技术体系的重要资料。《六合拳谱》出于明末清初姬龙凤,六合即“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研究早期心意拳传序及技术体系的重要资料。这些经典论著,都与明代武术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继明代武术体系的形成后,清代武术体系已日臻完善。在清代武坛,拳派林立,拳种丰富,逾百余个。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新的流派应运而生,但受明代流派影响,主要的流派仍然是以少林派为代表的外家拳和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为代表的内家拳。此外,武术理论和技术在发展中,创立了南、北两派。其武德、技击原则、武术本体等理论被继承了下来;武术器械较明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九节鞭、虎头钩、三节棍、手梢子棍、流星锤等。

清代民间武术日益兴盛,进入多渠道普及和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武术强身保健、修身养性、审美娱乐等功能,与其自卫防身功能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拓广了武术发展的领域。武术孕育了儒士拳术大师苌乃周、武禹襄等,他们广泛摄取传统文化成分融入武术,丰富了武术技术内容,增多了武术锻炼形式,提高了武术文化趣味,由此诞生了门派众多的百多拳种。

3.2 明代武术体系对近代武术的影响

进入近代之后,武术受到了军阀混战动荡政局、东西方体育思潮交锋的影响。其发展有两个特征:一方面是以城市为中心,推动武术的普及与发展;另一方面,在近代文化思潮影响下,武术开始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演进。但总体来说,仍呈较好的发展趋势,且取得了一定成绩。

近代人们对武术的认识,随着新旧思潮的交锋和体育界土洋体育之争的展开而逐步深化。武术体育观逐步确立,武术体育价值得以提倡,武术健身领域得到开拓。如精武会“以武德为皈依”强调精武精神。同时,武术的唯物史观兴起,是对明清武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民国时涌现了大量武术著作,具一定的学术价值。大致分为:借易理阐发拳械理法的论著,如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孙禄堂《八卦拳学》、毓慧《八卦转掌汇览》;沿承传整理传统拳械,姜容樵著述最多,先后编著二十多种拳械专著;依考据探求武术源流,主要有唐豪《少林五当考》、《太极拳研究》、《中国武艺图籍考》等;参西学普及拳术运动,有马良编《中华新武术》、吴志清编《查拳图说》,徐致一著《太极拳浅说》等四类。

辛亥革命后,各界人士纷纷倡导“强国强种”,中国传统武术引起人们的重视,武术会社和武术组织相继兴起。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称为“国术”。中央国术馆的成立,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层层节制的武术管理体系。有识之士在有组织地推广武术的同时,对武术展开整理和研究。这些仁人志士对武术的挖掘与整理,推广与普及作出的贡献功不可灭,但这些都离不开明代武术体系。近代武术发展中古老的中国武术被纳入了现代教育的范畴,促使武术从价值观到运动锻炼思想,从教习到表演和竞赛方式,都向着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式演进。

3.3 明代武术体系对当代武术的影响

明代武术典籍论著,成为今日武术理论研究中极具参考价值的史料。明代拳术、器械中的许多基本动作,已与今日接近。如步法有进步、退步、闪身步、偷步、斜进步、跳剪步、跃步等;步型有高四平、中四平、低四平、雀地龙(仆步)、顺弓步、拗弓步、横档步、半马步、独立步、跪步等;平衡跳跃动作已有金鸡独立(提膝平衡)、二起脚(腾空飞脚)等;技击法则有横拳、短拳、顶肘、劈靠、搬采、擒拿、跳腿、弹踢、扫腿等。刀、枪、剑、棍等器械的演练方法及风格特点,亦被当今武术所借鉴和吸收。明代拳术实战理论已很讲究打练法或战术。其进退虚实、相反相成、谨养治气、正合奇胜等技战术理论对当代武术施与影响,也成为当今武术实战技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武术,虽内容庞博,流派纷杂,风格万千。但明代武术依然如影随形,渗透到武术的一招一式当中。明代武术体系,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当今武术体系则在发展中更加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潮流中,武术理论逐渐繁荣;武术运动蓬勃发展;武术事业蒸蒸日上。武术得到前所未有的挖掘整理,普及推广。经寻根探源,史海钩沉,现存“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达129种。武术体系经历明、清、近代的发展,体系更加完备。无论从理论、技术、器械方面,都有较大的充实、扩展与延伸。其理论典籍,套路演练,技击格斗,器械方法,风格体系,都建立在明代武术体系的框架之上。所以说,明代武术体系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换句话说,武术体系在明代得以建构,而在今天得以彰显。

4 结语

正如伍绍祖先生所述:“中华武术,溯其历史,源远流长;穷其内容,博大精深。”自明代开始,武术经历了从明代的格杀搏斗、技击防身;清代的强体保健、卫国修身;近代的内外兼修、天人合一;到当今的回归人性、休闲健身,这一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华武术在传统文化中传承,在技击实践中演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健康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成为当今人们修身、防身、健身的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明代武术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明代武术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兵器体系。研究表明:明代武术为清代武术、民国武术以及当代武术所借鉴和吸收,并对后世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武术体系,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明达,习云太,等.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孔子.论语[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3]老子.老子[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4]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马力.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谭华等.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一武术教学《武术》说课稿 篇2

作为高中的体育老师,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一篇关于高一武术教学《武术》说课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武术教学《武术》。

一、高一年级武术教材的意义:

高一年级武术教材主要由武术基础知识、养生知识和“形神拳”等内容构成。其内容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形神拳”是长拳类的基础套路,是在初中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编写的。特点是动作规范、舒展大方、刚劲有力。对于全面发展高一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增强腿部的静力性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上下肢的伸展幅度,有着独特的锻炼效用。同时,长拳对于身体姿势的要求和手眼配合的技法,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并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培养良好的精神面貌.

2、掌握武术知识、技法、理解武术动作的内涵

在初中基础上,高一教材在知识方面增加了武术简史和养生知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武术走向世界的历程和养生保健的传统,以加深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初步树立养生、保健的意识。学生在学练“形神拳”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体悟所练动作的内在含义,提高拳术动作的质量,展现武术的风格特色,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良好的思想品德

高一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中国武术从民间走向世界的历程。让学生从正面了解我国武术从原始社会的萌发到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成为当今广传于世界的武术运动所经历的漫长岁月。学生在加深对武术认识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集体练习或竞赛中还可直接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二、高一年级武术教材的特点:

1、点带面地介绍武术的基本轮廓

高一学生对武术知识知之甚少,学习的课时又有限,因此在考虑想学生介绍这部分内容时,选择了以点带面的`方式。所谓“点”,就是选择最新和具有权威性的概念和事例;所谓“面”,就是将这些概念和事例排列成涵盖武术主要方面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轮廓。

2、拳术套路内容更加丰富,在初中基础上提高了动作的难度

“形神拳”是在初中武术教材基础上编写的拳术套路,考虑到目前学生学练武术的最大问题是体现不出武术应有的技术特色,因此,在“形神拳”素材动作的选择上,以长拳动作为主,同时还选择了适合出学水平的少林拳、南拳华拳中的典型动作。

3、体现了长拳传统技术要求

针对当前学生学习武术体现不出特色的现状,为学生掌握能展现武术风格的拳术动作,形神拳的动作图解中,安排了长拳传统技术要求——“十二形”。编写这部分内容便于他们在学习“形升拳”动作过程中体悟每个动作应体现的风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动作质量,体现武术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使之成其想学愿练的终身体育手段。

三、教 材 分 析

1、形神拳教材的特点

形神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体现武术的基础动作。以基本功为例,如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腿法等,都是从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击的角度编排的,

要完成这些动作不仅要求发力完整,步法灵活,而且手、腿、身、法、步,精、神、气均要协调配合。对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机能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套路结构简短,动作精练,动作的起伏转折、快慢停顿过渡衔接自然,有利于教师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领会。全套动作除起势、收势外,共分4段11个基本组合动作。全套动作层次分明,相互联系,衔接紧密,过度自然,有利于学生掌握。

2、形神拳教材的重点、难点

高一学年形神拳教材的重点是基本动作,教材的难点是形神拳的套路动作。

从武术的套路动作结构特点分析,套路动作是由若干个基本动作所组成,而套路动作的规格质量,取决于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所以,基本动作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应贯穿武术教学的始终,以保证套路动作的质量。

在形神拳套路动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套路动作的结构比较复杂,每个动作都包含着方向、路线、劲力、方法、意气、神韵等,处处体现攻防技击特点。动作要求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和一;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协调一致,紧密配合,难度是比较大的。因而套路练习是本单元的教材难点。

四、教 学 方 法 与 教 学 设 想

高一年级在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学习阶段,一般采取示范与讲解教学法,学习单个基本动作。例如,学习分掌正踢腿时,教师首先做一遍完整的示范动作,然后讲解其动作要领与要求,让学生根据动作要求做体会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采取集体练习法和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进行练习。如:先进行原地正踢腿练习,然后再过度到行进间正踢腿练习。

在学习基本步型和基本手法组合动作练习、基本腿法和基本手法组合动作练习阶段,一般可采用完整与分解教学法和武术程序教学法,学习各种组合动作。例如,按照武术程序教学模式要求,首先把高一年级所要传授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形神拳的套路动作分解之后,重新排列为步型组合类、腿法组合类、平衡组合类。例如,练习弓步时,把在形神拳套路中所出现的各种弓步与不同手法的组合动作,在练习时,结合各种手法进行练习,如弓步架打、弓步顶肘、弓步格挡、弓步冲拳、弓步勾手推掌等分别进行单式动作练习。逐步形成动力定型,为学习套路动作打下良好基础。在练习过程中,可采取集体练习法或分组练习法,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进行练习。

在学习形神拳套路动作阶段,可采取完整与分解教学法和讲解与示范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先做一遍完整的套路示范动作,给学生留下一种完美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进行分解教学。在进行分解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套路动作拆解教学法,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动作的攻防实用价值。例如,学习弓步左架右冲拳动作时,教师应根据其动作的结构和攻防含义,分别讲解其实用价值。再如,“当对方利用右冲拳击打胸部以上部位时,必须迅速地用左臂架开对方的右拳,同时右拳乘虚而入,击打对方胸部以上部位。”使学生既学会了基本动作,又掌握了攻防实用技术方法。为记忆套路动作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复习巩固提高阶段,可采取分组练习法和比赛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技术动作质量,体验武术中的攻防含义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树立良好的武术道德风尚。

五、形 神 拳 考 试 评 价 标 准

标准 内容

等级

形 神 拳

优 秀

套路熟练,姿势正确、规范,精神饱满,劲力顺达,刚劲有力,手眼相随,有气势。

良 好

套路熟练,姿势正确,动作较规范,精神饱满,劲力较顺达。

及 格

套路基本熟练,姿势比较正确,动作基本规范,动作力度一般。

不及格

武术教学体系 篇3

关键词: 武术 非武术专业 武术教学

1.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1]。2014年3月10日,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武术将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2]。但从目前的状况看,有着武术专项师资缺乏,教师武术基本功欠缺,教学方法陈旧等因素影响,所以中学绝大部分武术教学任务由非武术专业出身的体育教师承担。因此,推进和深化武术教育教学,一是加强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二是非武术专业的体育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提升。从实际操作看,前者周期较长,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后者开展实施方便、快捷,既能在短期内收获良好的效果,又是从根本上推进和深化武术教育教学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作为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一线的非武术专业教师,有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结合常州市近几年的体育中考情况,自己对武术教学有一定的教学感悟,希望借此为非武术专业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武术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检索,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武术教学的现状,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

2.2.2访谈法

走访常州市区17所中学,了解各校武术专项师资,非武术专项教师武术教学的相关问题。

2.2.3案例研究法

通过部分初中体育课例观摩、研讨,研究出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的方法建议。

3.结果与分析

3.1武术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武术专项师资不足,缺乏系统化专业化教学。

对常州市市区17所中学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得知:目前常州市市区中学武术专项教师比例较少,17所学校中只有4所学校有武术专项教师,占比为23.53%,且每校仅有1名武术教师,平均每校0.24人,可见武术专项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大部分学校学生的武术教学仅仅停留于最基本的套路学习阶段,加上常州市体育中考的大环境下,学生没有也不可能得到系统的训练,更谈不上专业化。

3.1.2基本功不扎实,教学过程不流畅。

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大多来自师范院校,对武术的学习仅限于在校学习期间,武术学习不够系统全面,对武术动作的掌握高低不一,参加工作后接触武术训练的机会更少,即使偶尔参加武术类的培训活动,也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武术的基本功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由于自身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武术技能储备不足,从而造成自信心不足,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流畅,教学效果较弱。

3.1.3教学手段单一,方法陈旧,缺乏吸引力。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初中学生激趣易、保趣难。电影、图书等网络多媒体资源对武术项目的夸大和神话,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国粹、传承民族文化的地位,学生愿意进行武术学习。但是武术的教学、训练过于死板;痛苦的基本功的学练、枯燥的套路学习、遥不可及的对练格斗;武术项目评价的单调和缺乏创新性,让中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低,造成初中学生较难保持兴趣的状况。

3.2改进措施

3.2.1学案导学法。

套路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这样几个过程:分解动作学习、完整动作学习、分组学练、多种形式展示等。形式虽老套,但稍加修改,效果会更明显。如五步拳教学时,可以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练(见下表)。

利用学案导学,一来解决对动作术语不清或遗忘,增强学生对动作的记忆;二来省略大量的讲解时间,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有效地提高课堂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3.2.2自主学练法。

新课程理念更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内涵包括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在武术项目的教学中,有效利用好自主学习对武术项目的学习也大有裨益。这里以五步拳为例(见下表)[3]。

这种武术套路(动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武术学习的兴趣,而且由于“教”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更专注,学习效果自然更高效。

3.2.3“e”学习法。

时代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今ipad等新型信息技术工具迅速在社会上普及。对于城市学校来说,有的学校配备了机房的同时专门装备了ipad机房。目前“e”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和文化课学习中比较常见,将“e”学习模式引入武术教学,将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形式改革的新尝试。学生对网络信息技术工具的掌握程度较高,学生中的网络高手比比皆是,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做文章。

4.结语

4.1当前基层学校的武术专项教师比例失调,学生接受系统化、专业化武术教学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在推进深化武术教育教学的进程上,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促进更多的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自身武术技能的提升。

4.2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首要提升武术基本功,进而掌握简单的套路、器械,其最终目标是自身具备一定的武术动作创编能力。

4.3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的武术教学需要创新教法,如学案导学法、自主学练法、“e”学习法等,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出更多有效的教法来推进深化学校武术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关于印发《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教体艺〔2014〕3号)[Z].江苏省教育厅,2014-2-27.

[3]姜庆军.初中学生武术项目推进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4.6.

[4]张晓光.上好中学生武术课的几点经验[J].中国校外体育,2013.9.

武术教学体系 篇4

一、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手教材剖析比较

1、学习与掌握难度比较

武术套路包含相互连接的固定攻防动作。攻防动作指的是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力度、姿势和轨道等三种元素在空间和时间的范畴中通过融合而产生的整体客观反映式, 具有很强的技击技巧性。武术套路从分类上来说, 有传统套路、现代新编武术初级入门套路、现代竞技套路。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选用第二种武术套路。由于武术套路具有动作路线变化复杂和动作很多的特征, 例如, 在简单的初级拳之中就含有三十几种动作, 除了规范的动作之外, 还重视动作的劲力、节奏和速度之间的协调。在做武术动作的过程中, 应该贯彻“精神气力功、手眼身法步”这八法结合的思想, 提高动作之间的协调性。在学习新的武术套路的时候, 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困难, 尤其是入门很难。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有一定复杂性, 动作的路线较难记忆。因而对于学习武术套路来说, 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功, 如果没有扎实的能力, 在学习武术套路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遏止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其次是枯燥性。古人云“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要练武, 得吃苦”, 是很有道理的。学习武术套路必须有吃苦的精神与坚强的意志。从学习过程上来看, 学习起来很枯燥。由于武术套路具有空泛性的特征,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师着重于重点套路的教学, 忽视了对动作内涵和动作运用的讲解。因此, 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领会到动作的深刻含义, 只是进行简单的模仿, 不仅在学习的时候一知半解, 最终还会失去攻防的本义。武术套路的动作过于强调标准化和规范化, 而很少提到套路的技击性, 丧失了攻防的核心意义, 最终将武术教学变成了单一的“武术操”。

武术散手主要由摔、打、踢等技术组成, 主要形式为双方格斗。无论摔法、腿法、拳法, 都使用单招的形式进行呈现, 因为单招技术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和动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具备良好的基本功也能够掌握。散手动作具有容易记忆的特征, 使学生能够“一学就掌握, 一听就记住, 一看就想学”。一般来说, 大学生在学习武术散手几个月之后, 就能够基本掌握基本的技术, 如直、摆、勾三种拳法, 正蹬腿、侧踹腿、侧鞭腿三种腿法, 接腿涮摔和抱腿前顶摔等基本的防守和进攻的技术, 同时能够进行一对一的练习。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武术散手所具有的实效性特征, 相对于武术套路学习, 减少了困难性, 增加了乐趣。

2、武术散手技击性突出

武术套路中具有大量的重复性动作, 同时, 很少有跳跃动作。在动作连接的角度上, 套路的主要形式有:下肢不变的同时上肢变化、上肢不变的同时下肢变化、上下肢同步变化等。在整个武术套路中应该重视动静疾徐、刚柔虚实、攻守进退, 着重于弧线运动和直线运动在变化的过程中, 通过瞬间停顿获得的作用力转换和变向运动相一致。这些特点对招式的技击性产生了冲淡效果, 加之学习过程中对动作的标准化和规格化需求, 学生很难对套路进行掌握, 最终失去了学习武术兴趣。通过调查显示, 很多女学生都担忧生理是否能够负荷, 并且在长期的下肢活动和静力练习下, 会使骨盆出现扩张等生理反应, 也是导致女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

武术散手由传统武术一脉相承, 变化中对套路进行了淡化, 更突出于技击性, 强调于应用性。散手的每一个招式之中, 攻防技击都具有直观性的特征, 并且能够实现相互对应。例如在直拳攻防的过程中, 直拳进攻讲究将上盘和中盘作为打击点, 有明确的打击部位, 防守方法主要包含拍压、拍挡、后闪、潜闪等方法。再例如侧鞭腿攻守的练习, 进攻的时候应该将头部、大腿和躯干等侧面作为打击点, 使用外抄、提膝、腾挪、外挂等方式进行防守。在组合进攻的过程中, 一般是通过两个到四个单招组成, 便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 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手在教学过程上的对比

1、教学形式对比

近些年来, 我校在武术套路课程中使用由基本功到技术再到套路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势都符合专业训练的需求, 要求较为严格, 显然如此要求大学生学习武术是不可行的。如此一来, 学生只能单纯地接受, 被动学习, 很难发挥学生学习武术的主动性。教师在教授武术散手课程的时候, 转变了以往从基本功到技术再到套路的教学方式, 重视学生进行主动探求的能力, 很多动作和技术都需要相互协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学生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 自主寻求解决困难的方式, 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在进行攻守练习的同时, 使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 融洽课堂气氛。

2、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比

武术散手和武术套路在教学方法之中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 针对基础动作, 进行了个人联系、分组练习和集体学习。二者的不同之处是, 教授武术散手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一对一的防守和进攻的练习。学生应该通过进行打击练习使出拳和发腿速度和力量得到提高, 同时提高抗击打能力;在对散手技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以后, 可是使用实战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实战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传授应战的交手规律和相关技巧, 提高实战训练的水平。武术散手的教学具有很多的方式, 在防守方法上来说, 即使是相同的进攻动作, 也具有不同的防守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进行武术教学, 还可以使用讨论法和发现问题法等进行武术教学,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有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与记忆。和武术套路的教学手段相比, 武术散手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授武术散手的时候, 可以使用活动手靶和拳击手套, 教师在讲授腿法教学的时候, 可以练习脚靶;在条件实战的过程中, 可以运动护胸和护头等;在完全实战的过程中, 有专门的擂台设备。上述的教学手段则不会出现在武术套路的教学中。

三、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手在教学效果上的对比

1、生理机能方面

学生通过武术散手和武术套路的训练和学习, 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力、灵敏、力量、柔韧等, 有助于学生心智的成熟, 贯彻全面锻炼学生的教学理念。通过长期的坚持训练和学习, 可以获得壮体魄、强筋骨的效果。这是它们武术学习的的基础点与出发点。

2、技能形成方面

武术散手的运动形式是进行双方互相对抗, 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抓住合适的进攻时机, 在防守的构成中一定要到位, 并做出及时的反击, 使条件反射能够正确、熟练。根据不同的临场情况和对手, 使学生的应变的能力得到提高, 有助于抗击打和击打能力的提高, 这也提高了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水平, 针对大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特征, 不断向上述的学习目标努力。

3、品德教育方面

在教授武术散手的过程中, 从学习基本动作、练习基本技术、全面实战和条件实战的过程中, 能够考验和锻炼学生的品质和意志。例如在初学散手的时候, 学生应该承受拉韧带的疼痛;在练习攻防的过程中, 应该能够承受被击打和击打的痛苦;训练强度加大时, 要忍受过度疲劳带来的痛苦;在实战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克服冒失、胆怯、犹豫等心理反应和心理作用。武术散手的持久性学习, 能够提高学生不怕累、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的精神, 最终产生乐观积极、成熟果敢的思想品质。而武术套路的学习则很难达到上述效果。

四、小结

从学习难度上来看, 武术散手更容易学习、理解与掌握, 动作名称便于记忆, 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入门学习, 而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 学生始终能够保持攻守技击的状态, 确保学习兴趣的浓厚。从学习效果上来看, 武术散手的效果更为显著, 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击打和抗击打能力, 获得防身自卫与克敌制胜的生存技能, 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勇敢、坚毅、顽强、不怕累、不怕苦以及敢于拼搏等思想品质, 益处明显。而武术套路的教学难以企及, 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研究与改进。

摘要:近年来, 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 武术套路教学的影响有明显下降趋势, 而武术散手教学的影响不断扩大。本文针对这一现象, 对这两种武术类型从教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比较与阐述。

关键词:高校,武术套路,武术散手,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青山:《论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4) :153-154。

[2]邱丕相、杨建营:《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体育学刊》, 2007, (7) :11。

[3]赵国庆、李早英、贾海茹等:《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实行“格斗文化”教育的培养模式》, 武汉体院学院学报, 2007, (6) :16-17。

[4]缪柯:《刍议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搏击武术科学》, 2007, (12) :6。

[5]席连正、李文凤:《武术散手课教学新探》, 《搏击武术科学》, 2010, (6) :18。

武术教学体系 篇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86-01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华,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高校武术教学是将武术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天然载体,起到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发扬工作。武术文化集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等多重功效于一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特点鲜明。首先,就其娱乐性而言。早在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武术就作为一种娱乐表演形式为世人所推崇。其表演动作华丽优美,内涵博大精深,极具可赏性;其次,就竞技性而言。作为一种技击术,武术从产生到发展,一直围绕着技击这一主线展开。而且,随着民族体育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武术自首次在北京奥运会作为比赛项目以来,其出现在世界各大赛事上的频率越来越高,竞技性特征也日渐凸显;最后,就其建身性而言。武术的很多套路拳术,几乎都是零起点。尤其是太极拳,更是不分男女,老少皆宜,这也为武术作为一种健身项目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在传统的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课程与其他体育课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武术老师的授课方式和讲授方法,基本上与其他体育课程相差无几。由此造成了武术文化难以渗透到武术教学中,老师在授课时按着传统技战术知识和套路讲授,往往偏重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武术中所蕴含的武术精神和武术道德提及较少,即便是有些老师注意到了武术中内在的武术文化,也往往是将行抱拳礼这种简单肤浅的礼仪形式代表了对武术文化的传授与讲解。而对于学生来说,其关注点也往往在期末考试成绩上,对于武术知识的汲取也以考试内容为导向,死记硬背,或机械模仿,完全无视武术文化的存在。

(二)落后的教授方式和手段妨碍了武术文化的传承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贴合实际的教学方式。随着高校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多媒体教学推广普遍。但是,在目前这种背景下,武术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却呈现出相对滞后的态势,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本身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就不高,再加上上课内容和形式的单调、乏味,就进一步妨碍了武术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承与发展。

(三)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武术往往带有神秘而传奇的色彩,而且武术常与一些历史上的武术宗师联系在一起,如咏春拳创始人叶问、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武学大师。但是对武术文化了解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很多人不知上述武学大师在推动中国武术文化发展上,同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在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道家阴阳八卦、以柔克刚、生生相克等理论知识,将太极打造成为了一代绝学。在武术的传承中,人们往往热衷于武术的一些具象信息,如与武术有关的人和事,而对于那些隐性的、糅合在武术当中的武术文化常常是忽略的,造成了武术与武术文化割裂情况的产生。

二、对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一)加强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在武术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武术文化的内容和章节,既能丰富武术学科的学科框架,同时也传承了中国武术文化。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武术文化知识的讲解,通过一些代表性的武术礼仪,直观、具体地展现武术文化的魅力,丰富武术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武术教学水平。丰富武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武术教学的趣味性是促进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结构,关注学生对具体武术套路的兴趣爱好,避免千篇一律。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在保障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武术活动,增强学生对武术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武术教学体系 篇6

关键词:中小学;武术段位制;武术教学

一、中国武术段位制概述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为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全面评价习武者的武术水平而制定的等级制度。武术段位制分为3级9段。初级分为1、2、3段,中级分为4、5、6段,高级分为7、8、9段。武术段位制的确定依据是习武年限、技术和理论水平高低、武德修为以及对武术发展所作的贡献。

二、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开展的必要性

中小学武术段位制开展的必要性:(1)加强系统化武术教育,培养武术后备人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2)推动武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加强中小学生武德、武技及武理等综合素质的发展。(3)弥补了应试教育中的缺失,加快了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

三、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的现状

1.我国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的情况

早在1915年,有识之士就提出要将中国旧有的武技推入新兴的近代学堂、学校。然而,时至今日,学校武术教育状况并不容乐观。2004年3月30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声明要求从2004年9月开始,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内容。但由于种种因素,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一书表明:“在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华南七地区中小学中,各有65.6%、73.7%、77.3%、75%、73.4%、60.4%、70.4%没有开展武术内容”。这印证了人们对武术教育需求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2.武术在江苏省中小学开展的情况

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这标志着武术迈入了进入中小学的步伐。武术操推广后,江苏省各市也相继开展了中小学武术操比赛,为了促进武术的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体育局等部门为武术进课堂做出了重要努力。然而从总体来看,武术教育在江苏省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四、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段位制推广的改进措施

1.武术部门与教育部门加强协作配合

教育主管部门是学校的上司和领导,负责向下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传达政策、发出任务、组织监管,如果没有对武术段位制内容教学进行统一安排或宣传,仅靠鼓励和学校自主参与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同样,武术主管部门对武术段位制和相关政策的宣传要深入到学校,作用在学生主体上。

2.加强武术师资建设

江苏是武术人口大省,针对武术师资力量的不足,应该从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也是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法,二是招聘专业武术教师,三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聘用武校和武术俱乐部的教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等。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当前江苏省中小学武术教育比较普及,但是教学内容少、教学频率低满足不了学生需求;武术段位制进校园可以增加习武人数,有利于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有利于提高练武者的积极性;武术段位制在江苏省中小学的推广是可行的;武术主管部门的重视是促进江苏省武术段位制进校园实施的有利因素;对中小学生宣传不够,缺乏激励措施,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制定相应措施等,是影响学校开展武术段位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2.建议

武术管理部门应继续与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合作;教育部门制定措施,给予优惠政策;加强现有体育教师培训的同时,应对社会武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将武术段位制教学纳入校本课程,或成立武术俱乐部,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教学,先解决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的第一步;在解决段位考評,学校和武术协会进行联合,根据开展的程度、练习的人数统一组织考试、比赛。

参考文献:

[1]洪浩.武术段位制引入中小学教学必要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

[2]艾泽秀,姚孔运.中学武术段位制推广模式与策略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2012(2).

[3]韩大帅.武术段位制在江苏省中小学推广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6).

武术教学体系 篇7

关键词:中小学校,武术教学,现状,体育教育,改革

学校武术作为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传递方式和场所,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武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都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广和提倡。但现实情况是, 当今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都不能胜任学校武术教学, 使得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几乎处于名存实亡的现状。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当前可以说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根据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学进行改革, 以便培养出能够胜任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合格教师, 应该是我们从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工作者的首要课题。

1、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对中小学一线的体育专家和教师进行访谈, 悉听其多年的教学体验, 记录和了解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现状;采用文献综述法, 查看相关内容的书籍和资料, 探讨中小学武术教育课程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分析与讨论

2.1 中学武术教学现状

大部分教师反映, 在大学期间学的武术技能如今已全部遗忘了, 因此也就谈不上教学, 尽管中小学体育教材中有武术的教学内容, 但体育教师们都明显表示出在示范武术动作、讲解攻防含义等教学能力上比起球类、田径和其他教学项目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而造成目前中小学武术教育无奈、尴尬的局面。一旦武术课在中小学丧失应有的地位, 武术的普及推广和发展将会十分严峻。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问题。

2.1.1 师资严重缺少

由于武术拳种较多、内容丰富, 技术动作路线、方向复杂, 不具备一定武术专业素质的教师很难能胜任教学的要求, 其技术水平的优劣是直接影响武术教学开展的主导因素。根据蔡宝忠老师带领的《东北地区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小组所调查和了解的情况来看, 在所调查的东北三省27所省会城市中小学时发现, 有25.83%的学校开设武术课, 而72.94%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造成的原因依次排列为:缺少武术专长教师、缺乏简明有趣的教材, 其他教师不愿承担教学任务、学校无要求、受场地器材限制、学生不喜欢《教学大纲》中的武术内容等。

另外, 根据云南的调查资料:在调查的441名中学体育教师中不能掌握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有268人, 占60.8%;江苏的调查资料表明:对86所大中小学的575名教师进行调查, 60%以上的人对武术不通或不感兴趣, 只有10%的有武术专长;浙江省问卷调查42所中学173名体育教师武术教学情况, 有104名教师上武术课, 占总数的60%;有69名教师从不上武术课, 占总数的40%;山东的调查资料显示:对133个市县、区所有的第一中学调查, 有124所学校没有武术专长教师, 高达93.2%。这种师资现状, 是很难承担起学校武术教育任务的。也正是由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武术内容在不断地削减, 直到被其他体育项目所代替。

2.1.2 教材内容陈旧, 单一

50多年来学校武术教育一直没有形成适合自己教学和学习的独特体系。人们看到的学校武术教材都是按照竞技武术技术要求编写的武术教学内容, 主要以套路形式为学校武术教材的内容, 既没有反映武术整体的技术体系, 也没有突出武术的本质特征, 而且没有反映出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兴趣。这也使学校武术教育出现了“学生喜欢武术, 却不喜欢武术课”的情况。单一化、标准化、统一化的“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全面的垄断着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学校武术教育内容统一化、单一化特征非常凸现。以至于, 出现了大批学生学习韩国跆拳道的情况。

2.1.3 武术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目前, 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形式是“注入式”、“填鸭式”, 这种单一的教师“教”, 学生“学”的教学手段, 把学生只当作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 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培养, 而这种过于强调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性”, 从而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 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致使学生认为武术是一门枯燥无味的难学的课程, 学生的学习也变为被动学习, 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导致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反感和排斥。

3、对未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改革的启示

根据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新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思路。

3.1 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

“注重和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是现代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它主要培养包括6个方面即;解析动作攻防含义和准确完成动作示范的能力;识图自学和自练的能力;欣赏武术类运动比赛和表演的能力;观察分析与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运用教学原则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力以及创编武术类动作组合的能力。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科研方法与实践的培训, 抓好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打好科研基础。

3.2 构建新的武术教材体系, 注意兼顾套路武术和对抗项目的教学和练习

武术本来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技击活动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 以技击攻防动作为主要载体, 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 注重形神兼备, 打练结合, 内外合一的修炼, 融技击性、健身性、文化性于一体的, 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总合。只不过到了近现代因为种种原因让我们人为地把他们给分隔开啦, 造成了当前这样的尴尬局面。当前武术教学内容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的需求, 改革现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全面, 既要有套路内容, 也要有对抗项目的教学和练习, 否则不能满足中小学生的不同兴趣需要。

比如以大武术观来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将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 套路与散打融进一个体系中, 汲取传统武术营养, 对技术体系进行科学的综合创造, 淡化套路, 突出方法, 强调应用;例如:1) 太极拳 (陈式) :浑圆桩、腰功等→老架、新架→活、定步推手→乱采花等散推→一时短打13法等→自由实战。2) 形意拳 (河北) :三体势→杂势捶等→安身炮等→软硬八手等→盘根、混法等→自由实战。3) 八极拳:两仪桩、靠桩等→大小八极→金刚八势→对接等→六大开、八大招等→自由实战。

3.3 增加教学时数, 加强术科教学, 注重和强化武术基本功教学和练习

传统的基本功内容丰富、系统、全面, 概括起来包括臂、腰、腿、桩四种功法, 每一种功法又包含许多具体内容。要根据武术必修课的目的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和练习内容, 练习时, 注意身体的全面发展, 避免单一化。该内容的练习务必贯穿于武术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基本功的教学和练习, 全面发展学生协调、灵敏、速度、力量、柔韧、耐力以及反应能力等专项素质, 并使其正确掌握基本功的练习方法。须知武术基本功是自身学好套路和格斗技术的基础, 也是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示范能力和指导武术练习能力。所以, 注重和强化武术基本功教学和练习是武术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4 加强武术理论学习, 进行武术道德和武术文化鉴赏的教育

高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基地, 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各种文化知识都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武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向他们传授一种怎样的价值取向, 这直接作用到他们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去学习和对待武术。

武术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受中国传统文化乳汁滋养的结果, 它不仅有精湛的技艺, 切富有深邃的文化内涵, 因此武术在教学中仅从习练拳脚、健身防身的小武术观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一个大武术观, 从武术内层和深层认识武术的哲理、伦理和学理。首先, 武术要作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向学生灌输。当代的武术教育如果离开了武术文化或文化教育, 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故此, 在教学中要丰富武术教学内涵, 充分运用武术特有的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些谚语铭言、成语故事、历史文化知识等进行精神浸透, 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 特别是武德及礼仪教育要贯穿整个教学训练的始终, 如武术特有的礼仪“抱拳礼”。其次, 一堂效率高、效果好的武术课在进行动作技术学习期间, 也应该使武术文化、技击运用、民族精神融会其中, 使武术的技术学习变成学生民族精神“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已有着数千年文明发展的积淀, 渗透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 各种思维、意识和行为方式都在其中有所体现并打下了深厚的烙印, 正如太极拳被称为“哲拳”一样。“刚柔虚实”“攻守进退”“动静疾徐”等无论在套路还是攻防技击中都能很好的表现出来, 假如技术教学只是在肢体的操作上进行讲解, 而缺乏文化教育和渗透, 那么培养的学生要么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介武夫”, 要么就是只会演练花拳绣腿的“舞术”。

因此, 要使学生在学习时理解吃透技术含义, 加深加强文化内涵, 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将技术学习过程变成为获得武术知识、增进武术情感、知晓历史人物、丰富身体体验等多方面教育作用和学习收益的过程。

3.5 积极开展与武术相关的活动, 达到巩固提高技能之目的

成立武术俱乐部, 学生自发组织武术协会, 成立高水平武术运动队, 开展武术比赛, 建立健全课外武术活动和学校武术俱乐部制度, 完善“功夫在课外”的活动场所。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 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成和弥补自身的不足, 学生必须加强课下复习和练习, 达到巩固提高技能之目的, 培养自我练习的能力。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自我纠错、自我评价的能力。

4、结束语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想使武术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重获新生、柳暗花明, 其源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 强化学生的武术教育教学能力, 使学生在校期间打下坚固的武术基础, 这样才能在工作之后有能力、有责任、有义务去完成和适应基础教育改革, 开展和强化中小学武术教育, 重新占领这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阵地, 并在此充分发挥武术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温总理, 你会武术吗-”引发的思考[J].武术科学, 2004.4:1-2

[2]蔡宝忠.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有米难为无巧妇之炊”[J].中国学校体育, 2007.5:26-29

武术教学体系 篇8

传统武术文化, 指在具体的传统武术动作形态基础上, 围绕着武术动作形态赋予其一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使其以一种极具科学的文化形态而存在。武术文化涵盖了一切以武术竞赛为中心的文化形态。诸如武术擂台赛、武术表演、武术器械、武术服装等都属于武术文化的范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 武术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修身养性方面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念。而在竞技方面,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则形成了内外兼修、术道并重运动特点,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独具个性的支脉。从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实践来看, 武术的竞技功能始终都是作为武术文化最核心的一项功能被传承的。也正因为此, 武术文化才在发展中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备受世人瞩目。少林寺棍僧解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成吉思汗用弯弓成就了统一大业、义和拳义士赤手空拳斗入侵强寇等等, 这些历史展现出了武术文化的强大魅力。也正因为如此, 武术才得以不断传承发展, 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即在原有的竞技、健身祛病、观赏养性等功效上, 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武术哲学、技击理论、锻炼理论等理论体系, 成为指导我国武术实践的主要依据。

大学生是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 是富裕强盛的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当前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 要求大学生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而且具有强健的体魄, 足以应付中国可能面临的风险与变故。然而, 由于近年来我国在推行传统武术时, 过于注重武术的商业性, 过分强调武术的健身功能, 而忽略武术的攻防技击性, 使得中国武术在国际各种技击中难以体现出优势, 从而抹杀了中国武术该有的威力。而从高校武术教学的实际来看, 学生的武术呈现两极分化, 有点武术功底的学生缺乏应有的武术文化素养;而追求武术文化素养的学生所拥有的武术则明显形式化。基于此, 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所在, 改变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使得武术焕发出应有的内外兼修之功力。

2 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缺乏专业的武术教师

从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的实际来看, 由于专业武术教师的缺失, 很多高校的武术教师都是体育教师担任, 他们只是对教材上的武术套路比较熟悉, 所以只能将教材要求的武术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 而自身也无能力掌控实际的教学效果。而由于缺乏专业性, 教师只能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武术教材要求的具体拳式, 而对于武术的攻防性则不知从何考察, 使得学生只是掌握了拳式的形, 而并不能将武术的内在功力发挥出来, 从而彰显出武术教学重形式轻内力的现实, 也导致武术实质上被认为是花拳绣腿。

由于教师缺乏专业性, 就很难结合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 将武术之魂彻底地展现出来, 以彰显武术强大的魅力。所以, 尽管高校学生谈起武术, 最为眉飞色舞的还是少林拳, 最为沉醉的还是金庸笔下的无敌神功。但事实上, 对着武术有着较高兴趣的大学生, 从武术教学中所学的依然是看似凶猛实则难以发挥威力的拳剑术, 学生也难以从教学中领悟到如何使拳剑术发挥出应有的气势。故而, 高校学生空有一腔学武术的热情, 却只能无精打采地挥出其绵软的一拳, 生生抹杀了武术这以气势和威力著称的运动的魂灵。

2.2 高校武术教材对传统武术文化揭示不足

从实际来看, 由于高校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不断增加, 现行的武术教学教材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对武术知识的渴求, 教材内容也滞后于当今武术发展的社会需求。很多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了解不是出自武术教材, 而是来自于金庸等人创作的武侠小说中。从文学作品中了解到武术文化神秘而充满了诱惑, 使得很多学生对武术充满兴致, 而又害怕吃苦不喜欢练习武术。从全国高校武术教材的安排来看, 大多数高校的武术教材内容涉及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长拳、太极剑、初级剑 (刀) 等拳剑套路, 且这种教材内容几十年未变。而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使得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的武术文化知识, 或者地方一些主要的武术精粹, 如鹤拳、形意拳、梅花拳、双钩、拐等其它武术知识, 以便全面了解武术文化的精髓所在。但是, 现行教材上这些知识的短缺, 使得很多学生丧失了对武术探究的兴趣, 只能对武术保持一种近乎无知的神秘感。

2.3 高校武术教学面临着设备场地缺乏的局面

从诸多高校的武术教学实际来看, 武术教学场地的不足是限制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的一大弊病。在专门的武术训练场馆, 由于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即使高校没有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武术器械, 学生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中国的武术器械、一些将要失传的武术技艺、民间武术帮派以及各地比较有名的拳、剑、刀、棍等武术套路等, 对武术文化有个全面的了解。而由于大多数高校由于条件限制, 武术场馆只提供为武术专业的学生使用, 其它专业的学生只能由教师在运动场找块地方进行相应武术套路的教学, 这直接导致学生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在招式的讲解上, 无法接触到其他有关武术文化的知识。

3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建议

3.1 引进或培养专业的武术教师

为了充分展现中国武术的灵魂, 高校可以引进或自主培养专业的武术教师, 借助教师的专业性, 合理安排武术教学, 对学生所要学习的武术套路进行取舍, 将教材中的内容按照主次区分开来。专业的武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确定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武术套路, 将其作为重点传授对象, 还可以通过演示将一招一式将武术的气势发挥出来, 使得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武术所蕴含的功力。当然, 在选择要教的武术套路时, 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喜好, 确定所要教的武术套路, 使学生出于兴趣, 也会自主探究武术套路蕴含在招式中的气势, 从而自己琢磨出怎样通过动作将武术的气势发挥出来。在进行讲解时, 教师可以通过动作的分解, 将动作发力的要点提示给学生, 使学生可以根据掌握动作的力来自哪里, 并通过不断的力量练习使得自身的动作具备该有的威力, 避开花拳绣腿之嫌。

3.2 将更多的武术文化知识补充进教材中

高校应该对现行教材作出修订, 在教材中增加更多的武术文化知识, 使学生从中对中国武术文化形成全面的了解。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 增加中国武术刀、枪、剑、棍等器械知识, 增加我国武术主要的攻防技击性知识, 增加各地武术文化的特点与精粹, 增加大学生比较关注的武术及武术文化等等, 使得通过教材武术文化的全面展示, 将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使学生增进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了解。因为了解, 学生才能够将喜爱化作动力, 将对武术的单纯喜爱化作实际行动, 积极参与武术训练, 挤出时间锻炼教学中的武术套路, 使自己的动作在锻炼中逐渐能够正确展现出武术该有的威力。

3.3 化解高校武术教学场馆设备缺乏的局面

在现有的条件下, 要想让高校在短时间内配备给学生武术训练的场馆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高校教师可以利用投影设备, 将多媒体课件搬到运动场去, 营造一个移动的武术场馆, 创设多媒体教学环境, 将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各大流派的特点、各种武术器械的攻击特点等等, 都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 让学生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来了解更多的武术文化知识。同时,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 将要重点讲解的武术套路通过慢动作分解, 使学生观察到学习的武术套路每个分解动作的要领, 能够清晰地看出武术动作气势的来源, 从而能够准确展示武术动作, 并发挥出武术该有的功力。

4 结语

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中蕴含着比较深厚的武术精髓, 只有抓住这种精髓所在, 才能够将武术的气势发挥出来。因此,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 必须对当前的教学实际进行改进, 改变武术教学重形式轻实质、教材武术文化揭示不足、教学场馆设备缺乏等问题, 采取武术教学的内外兼修、在教材中形成系统的武术文化体系、巧妙化解教学场馆设备缺乏等措施, 全面地展示出我国武术文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袁勤.武术传承方式的现代教学论诠释[J].体育与科学, 2009 (7) :97-99.

[2]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3]潘晓波.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刍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5) :118-120.

[4]秦志明, 张峰岩, 臧威.论高校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 2009 (4) :24-25.

[5]陈龙, 刘秀平.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8) :70-71.

[6]苏克强, 胡素梅.传统文化视阈下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创新[J].搏击·武术科学, 2012, 7 (9) :26-28.

[7]符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 (5) :59-60.

[8]罗艺.体育教学中如何凸显体育精神,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意志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12) :60-62.

[9]杨明.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术论坛, 2010 (9) :254.

武术教学体系 篇9

一、武术文化教学纳入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 武术自身发展需要

武术在历史上的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淡化。但是, 在当前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发展, 寻找新的历史使命和其存续的意义。目前的武术的发展在我国进入了瓶颈阶段, 虽然经历了历史的沉淀, 受到现代理念的感染, 逐步发展成为武术实技, 并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竞技,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武术也因过分强调格斗技术和对抗技巧而丧失很多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武术文化教学纳入高职体育教育体系不仅能完善武术的教育体系, 更能发掘武术新的内涵帮助其延续、发扬和创新, 突破目前武术发展的瓶颈期, 为国人展示正确的武术观和武术价值。

(二) 武术文化教育培养思想道德

武, 止戈为武。德, 仁义为心。古人尚武崇德, 将武、德并列看待, 这就意味着武术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不仅是一门技术技巧, 也是一个道德和思想的升华方式。武德, “德”字在后却以学德先于学武, 就更体现了武术的本质。武术的体育教学在高职的开展过程中, 武术文化的教学配合着武术理论与实践教学开展, 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武术中的武德内涵, 并且在不断学习中逐渐培养优秀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

(三) 武术成为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通过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来体现, 而武术可以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它的历史传承能力体现了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吸收归纳和创新反映出它有着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武术因其在多数国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而成为纽带, 凝聚着民族的根源和文化传统。高职通过武术文化的教学, 帮助学生体会武技的内涵和文化传承,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尚武价值观, 才能逐渐培养真正的武术技术和文化的接班人。

二、武术文化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应用

(一) 历史观教育

武术作为国术, 延续千年并集百家之长。同样, 武术文化, 传承千年, 更是一本历史的纷繁日历。每一种武术技艺都有其源头、发展、鼎盛和衰落。中国武术博大精深, 这“博大”在于数量之多, 每个武术都有其故事, 那么千百个武术技艺分布在数千年的时空当中, 每个故事连接着当时的时代背景———以点向面辐射, 逐渐形成了以武术发展为视角的历史观。因此, 武术文化作为高职武术体育课堂的一部分, 将会以别样角度为学生呈现历史。

(二) 人文精神教育

武术的培养讲求内外兼修, 也就是说, 既看中身体机能的培养, 也不能忽视心神意念的配合。身体机能的培养靠的就是武术基本功的日常训练, 而心神合一则需要更高的武术境界, 这就需要在充分理解武术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学生在学习武术文化的同时, 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武术文化的独特性, 让他们明白, 武术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技巧, 还能一种够培养人的心智与悟性的方式, 让习练者从中领悟到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这种独特的人文性, 可以造就更多有着良好人格品德、坚强奋斗的技术性人才。

三、总结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自古就存在的传统体育竞技, 在长期完善的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它不仅将我国传统文化延续至今, 同时还在不断的精炼、融合与创新中, 使我国的武术体育和武术文化教育长期存在于高职课堂之中。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片面地追求武术技艺的训练并不能培养一名合格的武术学者, 只有同时重视学生武术文化的培养, 才能通过武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培养人独特历史观、人文精神和品德水准。

参考文献

[1]沈建文, 惠永强.学校武术教育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作用的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8 (10) :123-125.

武术教学体系 篇10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武术教学,传承,发展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我国经济和社会在急剧变迁,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体育文化价值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武术运动淡化了其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忽视了民族独特的健康理念和价值观,这些必然影响武术运动的深入普及。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受到了重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传统武术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集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1]。大学生是知识教育的高级阶层,他们的武术文化修养,将直接影响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若想中国武术文化生生不息,必须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1 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运动。武术在发展中融合了各个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这句话,充分肯定了习文修武的功效。习武之初可以启迪童蒙,正心修身,及其成功,小则杀贼平乱,保护乡里,大则安邦定国,造福千万黎民。这是中国五千年来文武合一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儒家思想的教育重点。武术文化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东方文化的极好典型之一。武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武术讲以人为本。人生天地之间,一呼一吸,无时不与天地连;一动一静,无时不与天地合。武德修炼的要求,忘我、牺牲、勤奋等是释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武术以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讲究“拳起于易,理成于医”,追求内外兼修,将传统医学理论融于武术,极大地丰富了武术理论体系,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类健康,武医结合正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崇尚武德是武林人士的优良传统。“习武先习德”,“尚德不尚力”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体现,也是武术文化中最直接、最理性的精华。“仁”与“合谐”的思想是武德的核心,武术运动的主体即人体自身是与宇宙自然相应相通的,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和谐”观念渗透于武术的各个方面,是武术伦理思想的最高准则。中华武术有着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反映了东方古典艺术的神韵。它注重对内在感情的抒发和对内在修养的表现,重在写神、写意。武术的美还在于它的外在表现性,如它的风格特点、劲力节奏、结构造型、动静虚实、阳刚阴柔等。对于武术,人们早就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武舞”不仅是一种武术动作,而且是一种艺术形式。武术之美还体现了自然与和谐,古典美学观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因此,武术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击,更在于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的思想内涵[2]。

2 武术文化在高校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将武术与传统文化离开传承

武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进行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武术传播的核心是文化传承,脱离文化传承的武术传播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当高等教育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的时候,我们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承却不经意或者故意将武术文化的俗文化的一面反复夸大。在武术文化的传承工作中过于注重其历史性,而将文化性冷落。我们在传承武术文化的过程中,一说起武术文化,多数人还是津津乐道于岳飞武艺的高超,岳家枪的出神入化;张三丰太极拳的奇幻无比;霍元甲迷踪拳的勇猛无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武术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却听不到人们讨论岳飞对中华武术文化的推动作用及其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听不到对太极拳在发展中怎样结合太极哲学理论体哲结合的论述,听不到霍元甲在西方体育大举冲击中华体育之时挺身展示中华武术神奇的武德修养。只强调了传承武术过程中的人和事,而忽视将传统武术文化的另一部分融合进来。另一方面又专门来普及武术文化性,人为的将武术文化的内容割裂开了[4]。

2.2 传统武术教学内容在高校的缺失

中国武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在现代社会逐渐衍生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大体系。“竞技武术”作为官方传播为主的主流现代武术,其实不存在传承问题,因为竞技武术只是武术体育功能扩大化的表现形式,是体育化的武术。相对于竞技武术,民间传统武术需要传承,在现代社会,以口传身授为传承特征的民间传统武术越来越边缘化,成为“逝去的武林”。高校是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地,但是当前高校的武术教学内容仍然是以竞技武术为主要内容,忽视对传统武术的教学,导致高校不能有效地继承与发展中国武术,这是民间传统武术越来越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高校的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初级长拳、初级的本土拳种如八极拳、通背拳等都没有出现在高校武术教材中。因此,作为武术传承与发展重要基地的高校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增加传统武术教学内容。

3 武术教学中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1 武术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与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爱国才能敬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二十一世纪高校的武术教学不应只停留在武术技术的掌握上,还应根据武术教学特点和武术技法中的特有功能及丰富的内涵来达到领悟、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以此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武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卫国强身”。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武林豪杰为我们留下的事迹不胜枚举。如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以及少林寺僧人为了抵抗倭寇的侵略,刻苦研习武艺,严惩倭寇,使民族精神大放异彩等。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强暴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5]。武术文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思想,因此,在武术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塑造全面的人格。武术文化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即通过武术的练习使人们对自然、对生命有深刻地认识,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高校通过武术文化教学使大学生在自我修养与外在发展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积极的互动,从而塑造全面的人格,为当今社会人类生存提供一个较好的方式。

3.2 武术文化教学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有关习武精神的经典名句,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6]。中国人过去把练武术称之为“练功夫”。所谓“功夫”一方面指做一件事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另外,也指在某一事业上的造诣和本领。将这种习武精神贯穿到武术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大学生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武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营造武术传统文化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延伸。文化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武术是一种文化,但大多数人对武术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没有视武术为真正的文化,这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传播,已经成为武术发展的最大阻力。因此,武术在新的时代的发展绝不能走过去的老路,而是要从文化方面的角度出发,在文化的氛围中营造学习的气氛。如通过语言、礼节、服饰、动作的本身文化等来塑造谐观念的理解,学会关心人、帮助人、成就人,认真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学会宽容人、体谅人、尊重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4 武术教学过程中突出武德培养

武术文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思想,它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了民族的优秀品质。自古以来,中华武术都倡导以武修德,武德修养以礼为先,“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因此,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来培养武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其一,应注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魅力,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上课过程中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其二,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传统武术的时候,可以引荐《霍元甲》、《少林寺》等优秀电影给学生看,让学生学习电影《霍元甲》中主人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扬“精武”精神来达到救国的目的。学习电影《少林寺》中的那种除强扶弱、助人为本的高尚情操[7]。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训练,达到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发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献身精神,培养道德情操的作用。其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课的开始和结束,师生互行“抱拳礼”,并相互“问好”、“再见”,这样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师生之间纯真的感情,发扬“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练习套路、教学比赛、测验的前、后学生行礼,或者练习对练的前、后两人互相行礼,能培养学生虚心求教、坚毅勇敢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华中科技大学“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研究”课题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思与建构——“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研究构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5.

[2][7]王军平.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尚武崇德的内涵[J].搏击·武术科学,2005(4):14-16.

[3]赵钟晖.武术文化中武德的继承和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4(4):27-30.

[4]谢惠蓉.武术文化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3):33-35.

[5]刘创.重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4):45-47.

上一篇:成本分担率下一篇:分散性过程体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