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一路长拳教学教案

2024-05-01

武术一路长拳教学教案(共5篇)

篇1:武术一路长拳教学教案

字号:大 中 小

一路长拳教案

第一节 預备势

两脚并拢站立,眼看前方(图預备势A)

两手握拳,屈肘抱于两艘侧,拳心朝上;脸向左转,眼向左侧方平視(图預备势B)。

要点:挺胸、直腰、两肩后张、两拳緊貼腰侧。

一、马步双劈拳

1、左脚向左开步,同時两拳从腰侧伸向腹前错臂交叉,左拳在里,右拳在外,拳心对着眼观(图1-1)

2、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两拳向左右换臂侧劈.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1)

要点:开步、抡劈和半蹲的动作,必須同時進行。形成马步之后,两大腿要坐平,脚尖里扣,两膝里合。要挺胸、塌腰、两肩松沉,两拳与肩乎行。

二、拗弓步沖拳

左脚跟和右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左转,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在上身左转的同時,右拳先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继而臂內旋,使拳眼朝上,用力向前沖出,拳路比肩高;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图2)。

要点;上述两個动作必須连貫。沖拳要用力,右肩前順,左肩后牽。两脚脚掌全部着地。

三、蹬腿沖拳

左脚不动,右脚屈膝提起,用脚跟向前平直蹬出,脚尖勾起。同時右拳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之成直拳向前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3)。

要点:收拳、沖拳、蹬腿三個动作必須同時進行,协调一致。立地腿要站稳,两肩要松沉,左肩前順,右肩后牽。

四、马步沖拳

右脚向前落步,脚尖里扣;同時左脚前脚掌碾地使脚跟里转,上身随之左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在形成马步的同時,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即向右侧方成立拳平直沖出,路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4)。

要点:落步、转身和屈膝半群的动作必須与收拳、沖拳的动作协调一致。形成马步之后,两肩稍向后张,左肘向后牽引,挺胸、塌腰。

五、马步双劈拳

①上动稍停,两脚不动,两腿直起。左拳从在腰侧向腹前下伸,拳背朝前;在左拳下伸的同時,右臂內旋从右侧方向下、向腹前內收,收至腹前時,两臂成右外左內错臂交叉,拳心对着腹部。眼向右平視(图5-1)。

⑤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两拳向左右抡臂侧劈,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5)。要点:与本节的马步双臂拳相同。

六、拗弓步沖拳

右脚跟和左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右转,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在上身右转的同時,左拳先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继而臂內旋,使拳眼朝上,用力向前沖出,拳略比肩高;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图6)。

要点。与本节的拗弓步沖拳相同,唯左右相反。

七、蹬腿沖拳

右脚不动,左脚屈膝提起,用脚跟向前乎直蹬出,脚尖勾起。同時左拳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在腰侧;右拳随之成直拳向前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7)。

要点。与本节的弹腿沖拳相同,推左右相反。

八、马步沖拳

左脚向前落步,脚尖里扣;同時右脚前脚掌碾地使脚跟里转,上身随之右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在形成马步的同時,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即向左侧方成立拳乎直沖出,略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8)。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沖拳相同,唯左右相反。

第二节

一、弓步推掌

上动稍停,上身左转,右脚随之向前上步,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在右脚上步的同時,左拳拳心朝上,屈時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之变为侧上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9)。

要点:转身、上步、收拳、推掌的动作,必須协调一致。推掌時,必須使腕关节向拇指

沉并向前順,挺胸、塌腰,掌指高与眉齐。

二、拗弓步推掌

两脚不动,步型不变,上身右转。右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左掌变为侧立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10)。

要点:左肩前順,右肩后牽,两脚不要拔跟或掀脚。

三、弓步搂手砍掌

①上身从左向后转,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左掌直腕成俯掌,在转身的同時从左向后乎摆橫搂。眼随左掌(图11-1)。

②上动不停,左掌变拳,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同時右拳变掌,臂伸直从后由外向身前成仰掌平摆橫砍。眼看右掌(图11)。

要点:转身、搂手、收拳、砍掌的动作,必須协调一致,但不必过快。砍掌時,肘腕关节都須伸直,砍掌之后,掌心略高过肩,两肩松沉。

四、弓步穿手推掌

①左拳变掌,由左腰侧经右掌上面向前穿出,掌心朝上;在左掌前穿的同肘,右掌內旋使掌心朝下成俯掌,顧左臂下面屈肘收于胸前(图12-1)。

②上动不停,左臂內旋,左掌五指捏拢成勾手,勾尖朝下;此時上身右转,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同時右掌成侧立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12)。

要点:穿掌与收掌的动作,转身、勾手与推掌的动作,必須分別同時進行;而这两部分动作,又必须协调连貫,中間不可停頓。推掌之后,手腕要尽量向上弯屈,掌指高与后齐;勾手要尽量向下屈,手背略高过肩。

五、弓步推掌

①上动稍停,左勾手奕为倒掌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掌指朝下,掌心朝前。

②左脚向前上步,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为左弓步。同時右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掌随之成侧立掌向前乎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13)。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推掌相同。

六、拗弓步推掌

两脚不动,步型不变,上身左转。左掌变拳屈肘收拘于左膝侧,拳心朝上;同時右拳变

14)。

要点s与本节的拗弓步推掌相同,唯左右相反。

七、弓步搂手砍掌

①上身从右向后转,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右掌直腕成俯掌,在转身的同時从右向后乎摆橫搂。眼随右掌(图15-1)。

③上动不停,右掌变拳,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同時左拳变掌,臂伸直从后由外向身前成仰掌乎摆橫砍。眼看左掌(图15)。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搂子砍掌相同。

八、弓步穿手推掌

①右拳变掌,由右腰侧经左掌上面向前穿出,掌心朝上;在右掌前穿的同肘,左掌內旋使掌心朝下成俯掌,順右臂下面屈肘收于胸前(图16-1)。

②上动不停,右臂內旋,右掌五指捏拢成勾手,勾尖朝下;此時上身左转,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同時左掌成倒立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穿手推掌相同。

第三节

一、虛步上架

上动稍停,左脚尖里扣,上身右转,右脚撤回半步以前脚掌点地,左腿屈膝略蹲,右膝稍屈,身体重量落于左腿,成左实右虎之虛步。左掌变拳,在上身右转成虛步的同肘,向上屆肘橫举在头頂上方,拳心朝向身前,拳眼朝下;右勾手随之变拳,臂內旋使拳下栽,屈肘附在右膝上面,拳心朝向身后,拳面朝下。眼向右前方平視(图17)。

要点:上架之拳,肘略向身后展开,下栽之拳,肘路向前牽引;做虛步時要挺胸、塌腰,左脚实踏地面,右脚虛点地面,虛实分明。

二、马步下压

①左腿伸直立起,右腿屈膝提起。同時右拳从下经体前向外抡臂绕环,至右前方時成仰拳平举,左拳下降至背后(图18-1)。

②上动不停,左脚蹬地纵起,同時上身从右向后转,右脚在转身后立即落于左脚的原位,左脚随之落于上身左侧,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右拳在右脚落地的同時,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前下压,左臂屈肘成直角,拳心朝上。眼看左拳(图18)。

要点:纵跳時,先使左膝路屈,然后蹬地纵起;纵起后,上身在空中向后转;转身后,右脚用落地,左脚随后落地。右拳外抡与提步动作、右拳屈肘抱腰与右脚落步动作、左前臂下压与左脚轻步动作必須分別同時進行。

三、拗弓步沖拳

左脚跟和右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左转,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仍朝上;右拳随即;从右腰侧向前平直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19)。

要点:与第一节第二动的拗弓步沖拳相同。

四、马步沖拳

左脚尖里扣,右脚跟里转,上身右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即向左侧方成立拳平直沖出,路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20)。

要点:收拳和沖拳动作必須协调一致。形成马步后,两肩稍向后张,右肘向后牽引,挺胸、塌腰。

五、虛步上架

上动稍停,右脚尖里扣,上身左转,左脚撤回半步以前脚掌点地,右腿屈膝略蹲,左膝稍屈,身体重量落于右腿,成右实左虎之虛步。同時右臂向右向上屆肘橫举于头頂上方,拳心朝向身前,拳眼朝下;左拳随之內旋使拳下栽,屈肘附在左膝上面,拳心朝向身后,拳面朝下。眼向左前方平視(图21)。

要点:与本节的虛步上架相同,唯左右相反。

六、马步下压

①右腿伸直立起,左腿屈膝提起。同時左拳从下经体前向外抡臂绕环,至左前方時平举,拳心朝上;右拳下降至背后(图22-1)。

②上动不停,右脚蹬地纵起,同時上身从左向后转,左脚在转身后立即落于右脚的原位,右脚随之落于上身右侧,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左拳在左脚落地的同時,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由后向上論臂,在右脚落地形成马步的同時,臂外旋,屈肘以前臂为力点,从上向身前下压,上臂垂直,前臂平举,拳心朝上。眼看右拳(图22)。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下压相同,唯左右相反。

七、拗弓步沖拳

右脚跟和左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右转,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時右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仍朝上;左拳随即从左腰侧向前乎直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在拳(图23)。

要点:与第一节第二动的拗弓步沖拳相同,推左右相反。

右脚尖里扣,左脚跟里转,上身左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即向右侧方成立拳平直沖出,路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24)。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沖拳相同,唯左右相反。

第四节

一、弓步双摆掌

上动稍停,右脚尖里扣,左脚尖外激,上身随之左转,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在身前下伸,并与右拳一起变掌,两掌从右向上、向左弧形绕环,至左侧方時,均成侧立掌,左掌直臂乎举,右臂屈肘使掌心靠近左肘,掌指均朝上。眼看左掌(图25)。

要点:转身与两掌绕环的动作要同時進行,协调一致。两掌绕环時,肩关节要放松,摆掌动作結束肘,左掌抬高与眉齐,右掌抬高与鼻齐,两肩松沉。

二、弓步穿掌

①左脚跟稍向外展,左腿全蹲,右腿伸直乎鋪成仆步,上身随之右转,向右脚处前探。在转身的同時,左”掌和左臂內旋,反臂上举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右掌成掌,从身前向右脚处橫搂。眼随右掌(图26-1)。

②上动不停,右掌继續向身后按去,至身后反臂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上身前移,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在上身前移的同時,左勾手交掌,臂外旋使掌心朝下,以掌心为力点,从后向下、向前撩起,成仰掌平举,肘、腕伸直,掌高不过肩。眼看左掌(图26)。

要点:上述二动,必須连貫。做仆步時,臀部尽量接近全群的小腿,上身向平鋪腿的一侧保伸。仆步转入弓步時,上身不要立起,要从低处向前探伸移动。撩掌時,肩要松。勾手肘腕关节尽量上屈,臂向上举,上身要挺胸、塌腰。

三、推掌弹踢

①右勾手变掌,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屈腕使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左掌开始变拳。

②上动不停,左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右掌成侧立掌从腰侧向前推出,掌指朝上。右脚不动,左脚随之向前水平弹踢,脚面繃平。眼看右掌(图27)。

要点:收拳、誰掌、弹踢必須协调、连貫。弹踢時,先使弹踢腿屈膝,小腿后举,然后脚面繃平,膝关节猛然挺伸使小腿向前弹出,整個腿与地面平行,立地腿站稳,上身稍前傾。

左脚向前落步,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右掌和右臂內族,屈肘橫架于头頂上方,成橫掌(掌指朝前,掌心向斜上方);左拳随即变掌,向前成侧立掌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28)。

要点:落步要轻,推掌要快。

五、弓步双摆掌

上动稍停,左脚尖里扣,右脚尖外撇,上身随之从右向后转,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時两掌向上、向右弧形绕环,至右侧方時,均成侧立掌,右掌直臂平举,左臂屈肘使掌心靠近右肘,掌指均朝上。眼看右掌(图29)。要点:与本节的弓步双摆掌相同,唯左右相反。

六、弓步撩掌

①右脚跟稍向外展,右腿全蹲,左腿伸直成仆步,上身随之左转,向左脚处前探。在转身的同時,右掌和右臂內旋,反臂上举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左掌成掌,从身前向左脚处橫搂。眼随左掌(图30-1)。

②上动不停,左掌继續向身Z后搂去,至身后反臂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上身前移,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在上身前移的同時,右勾手变掌,臂外旋使掌心朝下,以掌心为力点。从后向下向前撩起,成仰掌平举,肘、腕伸直,掌高不过肩。眼看右掌(图30)。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撩掌相同。

七、推掌弹踢

①左勾手交掌,屈肘收抱于左膝侧,屈腕使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右掌开始变拳。

③上动不停,右掌变拳之后,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左掌成倒立掌从腰侧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左脚不动,右脚随之向前水平踢踢,脚面繃平。眼看在掌(图31)。

要点:与本节的推掌弹踢相同。

八、弓步上架推掌

右脚向前落步,右腿屈膝,左腿壤直,成右弓步。同時左掌和左臂內旋,屈肘橫架于头頂上方,成橫掌;右拳随即变掌,向前成倒立掌子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32)。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上架推掌相同。

收势

①右脚跟稍向外展,右腿蹬直立起,同時上身稍向左转,左脚随之向右脚处靠拢并步;在并步的同時,两掌变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均朝上;脸向左转,眼向左侧方乎視(图收势C)。

②脸转向正前方,两拳变掌,直臂下垂,仍作立正姿势(图收势D)。

要点:立正收势時,头須端正,收下額,挺胸,直腰,松肩,呼吸乎稳,精神振作。

第一节

两脚并拢站立,眼看前方(图預备势A)

两手握拳,屈肘抱于两艘侧,拳心朝上;脸向左转,眼向左侧方平視(图預备势B)。

要点:挺胸、直腰、两肩后张、两拳緊貼腰侧。

一、马步双劈拳

1、左脚向左开步,同時两拳从腰侧伸向腹前错臂交叉,左拳在里,右拳在外,拳心对着眼观(图1-1)

2、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两拳向左右换臂侧劈.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1)

要点:开步、抡劈和半蹲的动作,必須同時進行。形成马步之后,两大腿要坐平,脚尖里扣,两膝里合。要挺胸、塌腰、两肩松沉,两拳与肩乎行。

二、拗弓步沖拳

左脚跟和右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左转,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在上身左转的同時,右拳先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继而臂內旋,使拳眼朝上,用力向前沖出,拳路比肩高;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图2)。

要点;上述两個动作必須连貫。沖拳要用力,右肩前順,左肩后牽。两脚脚掌全部着地。

三、蹬腿沖拳

左脚不动,右脚屈膝提起,用脚跟向前平直蹬出,脚尖勾起。同時右拳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之成直拳向前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3)。

要点:收拳、沖拳、蹬腿三個动作必須同時進行,协调一致。立地腿要站稳,两肩要松沉,左肩前順,右肩后牽。

四、马步沖拳

右脚向前落步,脚尖里扣;同時左脚前脚掌碾地使脚跟里转,上身随之左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在形成马步的同時,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即向右侧方成立拳平直沖出,路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4)。

要点:落步、转身和屈膝半群的动作必須与收拳、沖拳的动作协调一致。形成马步之后,两肩稍向后张,左肘向后牽引,挺胸、塌腰。

五、马步双劈拳

①上动稍停,两脚不动,两腿直起。左拳从在腰侧向腹前下伸,拳背朝前;在左拳下伸的同時,右臂內旋从右侧方向下、向腹前內收,收至腹前時,两臂成右外左內错臂交叉,拳心对着腹部。眼向右平視(图5-1)。

⑤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两拳向左右抡臂侧劈,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5)。要点:与本节的马步双臂拳相同。

六、拗弓步沖拳

右脚跟和左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右转,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在上身右转的同時,左拳先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继而臂內旋,使拳眼朝上,用力向前沖出,拳略比肩高;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图6)。

要点。与本节的拗弓步沖拳相同,唯左右相反。

七、蹬腿沖拳

右脚不动,左脚屈膝提起,用脚跟向前乎直蹬出,脚尖勾起。同時左拳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在腰侧;右拳随之成直拳向前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7)。

要点。与本节的弹腿沖拳相同,推左右相反。

八、马步沖拳

左脚向前落步,脚尖里扣;同時右脚前脚掌碾地使脚跟里转,上身随之右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在形成马步的同時,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

8)。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沖拳相同,唯左右相反。

第二节

一、弓步推掌

上动稍停,上身左转,右脚随之向前上步,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在右脚上步的同時,左拳拳心朝上,屈時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之变为侧上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9)。

要点:转身、上步、收拳、推掌的动作,必須协调一致。推掌時,必須使腕关节向拇指一侧弯屈,以小指一侧用力向前推出;推出之后,腕关节尽量向上弯屈,肘臂伸直,肩部松沉并向前順,挺胸、塌腰,掌指高与眉齐。

二、拗弓步推掌

两脚不动,步型不变,上身右转。右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左掌变为侧立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10)。

要点:左肩前順,右肩后牽,两脚不要拔跟或掀脚。

三、弓步搂手砍掌

①上身从左向后转,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左掌直腕成俯掌,在转身的同時从左向后乎摆橫搂。眼随左掌(图11-1)。

②上动不停,左掌变拳,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同時右拳变掌,臂伸直从后由外向身前成仰掌平摆橫砍。眼看右掌(图11)。

要点:转身、搂手、收拳、砍掌的动作,必須协调一致,但不必过快。砍掌時,肘腕关节都須伸直,砍掌之后,掌心略高过肩,两肩松沉。

四、弓步穿手推掌

①左拳变掌,由左腰侧经右掌上面向前穿出,掌心朝上;在左掌前穿的同肘,右掌內旋使掌心朝下成俯掌,顧左臂下面屈肘收于胸前(图12-1)。

②上动不停,左臂內旋,左掌五指捏拢成勾手,勾尖朝下;此時上身右转,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同時右掌成侧立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12)。

要点:穿掌与收掌的动作,转身、勾手与推掌的动作,必須分別同時進行;而这两部分动作,又必须协调连貫,中間不可停頓。推掌之后,手腕要尽量向上弯屈,掌指高与后齐;勾手要尽量向下屈,手背略高过肩。

五、弓步推掌

①上动稍停,左勾手奕为倒掌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掌指朝下,掌心朝前。

②左脚向前上步,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为左弓步。同時右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掌随之成侧立掌向前乎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13)。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推掌相同。

六、拗弓步推掌

两脚不动,步型不变,上身左转。左掌变拳屈肘收拘于左膝侧,拳心朝上;同時右拳变为侧立掌向前乎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14)。

要点s与本节的拗弓步推掌相同,唯左右相反。

七、弓步搂手砍掌

①上身从右向后转,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右掌直腕成俯掌,在转

15-1)。

③上动不停,右掌变拳,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同時左拳变掌,臂伸直从后由外向身前成仰掌乎摆橫砍。眼看左掌(图15)。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搂子砍掌相同。

八、弓步穿手推掌

①右拳变掌,由右腰侧经左掌上面向前穿出,掌心朝上;在右掌前穿的同肘,左掌內旋使掌心朝下成俯掌,順右臂下面屈肘收于胸前(图16-1)。

②上动不停,右臂內旋,右掌五指捏拢成勾手,勾尖朝下;此時上身左转,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同時左掌成倒立掌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16)。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穿手推掌相同。

第三节

一、虛步上架

上动稍停,左脚尖里扣,上身右转,右脚撤回半步以前脚掌点地,左腿屈膝略蹲,右膝稍屈,身体重量落于左腿,成左实右虎之虛步。左掌变拳,在上身右转成虛步的同肘,向上屆肘橫举在头頂上方,拳心朝向身前,拳眼朝下;右勾手随之变拳,臂內旋使拳下栽,屈肘附在右膝上面,拳心朝向身后,拳面朝下。眼向右前方平視(图17)。

要点:上架之拳,肘略向身后展开,下栽之拳,肘路向前牽引;做虛步時要挺胸、塌腰,左脚实踏地面,右脚虛点地面,虛实分明。

二、马步下压

①左腿伸直立起,右腿屈膝提起。同時右拳从下经体前向外抡臂绕环,至右前方時成仰拳平举,左拳下降至背后(图18-1)。

②上动不停,左脚蹬地纵起,同時上身从右向后转,右脚在转身后立即落于左脚的原位,左脚随之落于上身左侧,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右拳在右脚落地的同時,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拳由后向上搶臂,在形成马步的同時,臂外旋,屈肘以前臂为力点,从上向身前下压,左臂屈肘成直角,拳心朝上。眼看左拳(图18)。

要点:纵跳時,先使左膝路屈,然后蹬地纵起;纵起后,上身在空中向后转;转身后,右脚用落地,左脚随后落地。右拳外抡与提步动作、右拳屈肘抱腰与右脚落步动作、左前臂下压与左脚轻步动作必須分別同時進行。

三、拗弓步沖拳

左脚跟和右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左转,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仍朝上;右拳随即;从右腰侧向前平直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19)。

要点:与第一节第二动的拗弓步沖拳相同。

四、马步沖拳

左脚尖里扣,右脚跟里转,上身右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左拳随即向左侧方成立拳平直沖出,路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20)。

要点:收拳和沖拳动作必須协调一致。形成马步后,两肩稍向后张,右肘向后牽引,挺胸、塌腰。

五、虛步上架

上动稍停,右脚尖里扣,上身左转,左脚撤回半步以前脚掌点地,右腿屈膝略蹲,左膝稍屈,身体重量落于右腿,成右实左虎之虛步。同時右臂向右向上屆肘橫举于头頂上方,拳心朝向身前,拳眼朝下;左拳随之內旋使拳下栽,屈肘附在左膝上面,拳心朝向身后,拳面朝下。眼向左前方平視(图21)。

要点:与本节的虛步上架相同,唯左右相反。

六、马步下压

①右腿伸直立起,左腿屈膝提起。同時左拳从下经体前向外抡臂绕环,至左前方時平举,拳心朝上;右拳下降至背后(图22-1)。

②上动不停,右脚蹬地纵起,同時上身从左向后转,左脚在转身后立即落于右脚的原位,右脚随之落于上身右侧,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左拳在左脚落地的同時,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由后向上論臂,在右脚落地形成马步的同時,臂外旋,屈肘以前臂为力点,从上向身前下压,上臂垂直,前臂平举,拳心朝上。眼看右拳(图22)。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下压相同,唯左右相反。

七、拗弓步沖拳

右脚跟和左脚掌同時碾地使上身右转,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時右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仍朝上;左拳随即从左腰侧向前乎直沖出,拳眼朝上。眼看在拳(图23)。

要点:与第一节第二动的拗弓步沖拳相同,推左右相反。

八、马步沖拳

右脚尖里扣,左脚跟里转,上身左转,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時左拳和左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左腰侧;右拳随即向右侧方成立拳平直沖出,路比肩高,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图24)。

要点:与本节的马步沖拳相同,唯左右相反。

第四节

一、弓步双摆掌

上动稍停,右脚尖里扣,左脚尖外激,上身随之左转,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在身前下伸,并与右拳一起变掌,两掌从右向上、向左弧形绕环,至左侧方時,均成侧立掌,左掌直臂乎举,右臂屈肘使掌心靠近左肘,掌指均朝上。眼看左掌(图25)。

要点:转身与两掌绕环的动作要同時進行,协调一致。两掌绕环時,肩关节要放松,摆掌动作結束肘,左掌抬高与眉齐,右掌抬高与鼻齐,两肩松沉。

①左脚跟稍向外展,左腿全蹲,右腿伸直乎鋪成仆步,上身随之右转,向右脚处前探。在转身的同時,左”掌和左臂內旋,反臂上举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右掌成掌,从身前向右脚处橫搂。眼随右掌(图26-1)。

②上动不停,右掌继續向身后按去,至身后反臂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上身前移,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在上身前移的同時,左勾手交掌,臂外旋使掌心朝下,以掌心为力点,从后向下、向前撩起,成仰掌平举,肘、腕伸直,掌高不过肩。眼看左掌(图26)。

要点:上述二动,必須连貫。做仆步時,臀部尽量接近全群的小腿,上身向平鋪腿的一侧保伸。仆步转入弓步時,上身不要立起,要从低处向前探伸移动。撩掌時,肩要松。勾手肘腕关节尽量上屈,臂向上举,上身要挺胸、塌腰。

三、推掌弹踢

①右勾手变掌,屈肘收抱于右腰侧,屈腕使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左掌开始变拳。

②上动不停,左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右掌成侧立掌从腰侧向前推出,掌指朝上。右脚不动,左脚随之向前水平弹踢,脚面繃平。眼看右掌(图27)。

要点:收拳、誰掌、弹踢必須协调、连貫。弹踢時,先使弹踢腿屈膝,小腿后举,然后脚面繃平,膝关节猛然挺伸使小腿向前弹出,整個腿与地面平行,立地腿站稳,上身稍前傾。

四、弓步上架推掌

左脚向前落步,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右掌和右臂內族,屈肘橫架于头頂上方,成橫掌(掌指朝前,掌心向斜上方);左拳随即变掌,向前成侧立掌平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28)。

要点:落步要轻,推掌要快。

五、弓步双摆掌

步。同時两掌向上、向右弧形绕环,至右侧方時,均成侧立掌,右掌直臂平举,左臂屈肘使掌心靠近右肘,掌指均朝上。眼看右掌(图29)。要点:与本节的弓步双摆掌相同,唯左右相反。

六、弓步撩掌

①右脚跟稍向外展,右腿全蹲,左腿伸直成仆步,上身随之左转,向左脚处前探。在转身的同時,右掌和右臂內旋,反臂上举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左掌成掌,从身前向左脚处橫搂。眼随左掌(图30-1)。

②上动不停,左掌继續向身Z后搂去,至身后反臂成勾手,勾尖朝上;同時上身前移,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在上身前移的同時,右勾手变掌,臂外旋使掌心朝下,以掌心为力点。从后向下向前撩起,成仰掌平举,肘、腕伸直,掌高不过肩。眼看右掌(图30)。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撩掌相同。

①左勾手交掌,屈肘收抱于左膝侧,屈腕使掌指朝下,掌心朝前;右掌开始变拳。

③上动不停,右掌变拳之后,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左掌成倒立掌从腰侧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左脚不动,右脚随之向前水平踢踢,脚面繃平。眼看在掌(图31)。

要点:与本节的推掌弹踢相同。

八、弓步上架推掌

右脚向前落步,右腿屈膝,左腿壤直,成右弓步。同時左掌和左臂內旋,屈肘橫架于头頂上方,成橫掌;右拳随即变掌,向前成倒立掌子直推出,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图32)。

要点:与本节的弓步上架推掌相同。

收势

①右脚跟稍向外展,右腿蹬直立起,同時上身稍向左转,左脚随之向右脚处靠拢并步;在并步的同時,两掌变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均朝上;脸向左转,眼向左侧方乎視(图收势C)。

②脸转向正前方,两拳变掌,直臂下垂,仍作立正姿势(图收势D)。

要点:立正收势時,头須端正,收下額,挺胸,直腰,松肩,呼吸乎稳,精神振作。

篇2:武术一路长拳教学教案

兴仁一中 卢宁相 2018.03.27 一路长拳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符合青少年练习。但是要真真练好,达到一定境界,就必须要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进行练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武德,磨练了意志,又陶冶了情操。

一路长拳共有32个动作,分为四节,整个套路动作的方向是左右直线运动,第一、二节向左运动,第三、四节是向右运动,即使在运动中有转身的动作变化,但转身后仍是朝着原来的方向前进,左左右右,一套动作下来,基本又回到原位,并且起势和收势在同一方向,且动作难度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第一、三节主要以拳为主,第二、四节以掌为主。了解了这些规律便于学生掌握整套动作,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路长拳由于套路较长,难记忆,学生在没有任何武术基础的情况下,仅用四个课时掌握它有一定的难度;要想使学生掌握整套动作,且在第四课时顺利演练下来,必须要使学生掌握本套拳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它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等特点。对于传授长拳套路的技术动作具有特别有效的作用。规范优美的动作示范,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把武术中的精、气、神也展现给了学生。设计逼真的教学挂图也同样为学生进行学习带来帮助,直观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明确学习目标,建立正确完整的动作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它能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2、准备活动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把套路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安排在准备活动当中,这样既热了身,又学习了基本功,并对整套动作练习进行了简化,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如,在准备中安排弓、仆步压腿,弓步冲拳,弹、蹬冲拳或推掌等基本动作练习,既拉伸了韧带,活动了关节,又使学生学会了长拳的一些基本姿势,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3、注重语言的提示与讲解。

在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阶段,语言讲解是直观教学最好的搭配,教师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对每一个动作的规格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动作的重点与难点,以便有利区别地练习,提高动作质量。例如,学习弓步撩掌时,讲明左手内旋向上成勾,右手仆步横搂转身左手还原掌根向上撩,右手身后成勾。这样既讲解了“弓步撩掌”的结构,移动路线,又说明了仆步横搂是难点、掌根上撩是重点,便于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技术。在学生巩固提高动作阶段,用语言提示动作的攻防技巧,使学生理解攻防的含义,较准确地掌握动作。

4、注重个体差别。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爱好、兴趣差距较大,势必在学习时对动作的掌握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提示学生所犯错误及其原因。通过讲解示范,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另外要注重优生与差生搭配,结成对子。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优差结合,形成优带差,以优促差的局面。这样既激发了差生的学习动力,又能培养班级体育骨干,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调动优生的积极性;同时优差生在一起互帮互学,又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还培养了学生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质。

篇3:浅谈中学武术课程中的长拳教学

关键词:武术课程,长拳,教学

长拳是武术主要拳种之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查、华、炮、红、少林等具有拳势舒展、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等共同特点的拳术统称为长拳。长拳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单练套路和对练套路。

中学教学一般以教授基本功和小组合为主, 选择规定套路如“少年拳”“五步拳”为教学内容。

一、长拳套路的技法特点

102

长拳技法特点主要变现为:手要快捷, 眼要明锐, 身要灵活, 步要稳固, 精要充沛, 气要下沉, 力要顺达, 功要纯青, 四击 (踢、打、摔、拿) 合法, 以形喻势。

二、长拳套路的教学要点

1. 注重功架, 打好基础

长拳的功架是手型、步型、身型等姿态的综合表现, 多半指静止时的造型, 总体要求是招势清楚、端正工整、规范准确、势正招圆。不同的手型和步型都有其特殊要求, 即动态的手法、步法、腿法也都具有规范性动作要求, 如手型要求拳紧、掌要并拢挺伸、勾要屈腕捏拢, 身型要求顶头竖项、挺胸塌腰、收腹敛臀、躯干中正等。因此在长拳教学中, 首先是要打好基础, “未习拳术, 先学扎马”功架练习即基本功练习, 是基础的基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长拳又是深入学习其他拳械的基础。习武如同建楼一样, 有多好、多深的基础, 就有多好、多高的发展空间。师生要为此共同努力, 练好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为套路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 正确运用分解教学法

分解教学法是教学中常见和必须采用的教学方法。由于长拳动作复杂多变, 为非周期运动, 个别动作又繁难, 为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因此教师要学会正确运用分解教学法。一般情况下是将较难的动作分成若干个小节进行教学, 等基本动作学会后再做完整的练习。有的动作宜按上下肢动作进行分解, 如腾空跳跃或转体动作多用此法。

3. 精讲多练, 强化动作规格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活动, 教学中应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 在讲解动作路线、方向、规格后, 关键是加强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增强对动作规格的理解并逐步掌握。俗话说:“功到自然成”, 不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 没有练习时间的积累, 讲的再多也是枉然。教学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 教师“传道”之后要经历一个“解惑”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练习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给予纠正, 使学生对新动作或新套路的掌握由“生”到“熟”、由“泛化”逐渐“分化”直至达到“动力定型”。

4. 实践中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长拳的节奏包括动作的节奏、动作组合的节奏及套路的节奏。不同的动作、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套路和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节奏要求。

教学实践证明, 长拳节奏是较难掌握的一个教学难点, 尤其是初学者, 即使是学会了动作也难以驾御套路的节奏, 甚至对此迷茫, 不知所措。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从单个动作入手, 通过反复练习来感知每个动作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少年拳”中的“缠腕冲拳”动作, 待学生学会动作后, 要在练习中让他们体会出:缠腕要快、握拳回收要与右脚下震同时完成, 此外震脚略顿后, 上左脚成马步冲拳。教者要适时用语言提示:“快、震、落、停”。如此这般逐一掌握每个动作的节奏, 进而掌握动作间的衔接, 知道何处应衔接紧凑, 何处应稍静“亮势”。例如一个行步接里合腿落步成弓步推掌则要嘎然而止, “动迅静定”。由此发展到处理好每一个组合的快慢刚柔, 最好达到整个套路的流畅自如、富有节奏。

武术教学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 通过实践教学还可以结合个人身体素质和接收能力的不同灵活运用,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篇4:武术一路长拳教学教案

武术运动分为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两种表现形式, 而在竞赛中武术套路可分为长拳类、太极拳、南拳类、传统拳类以及传统器械类, 长拳类又包括长拳、刀术、枪术、剑术和棍术。武术套路运动项目虽然繁多, 但是每一个项目都有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和演练风格。长拳项目是最适合武术套路初学者学习的, 而了解并掌握长拳运动的呼吸及运用方法是学好长拳的重要基础。

1 长拳与太极拳、南拳呼吸方法的区别

长拳、太极拳以及南拳是武术竞赛的主要拳术项目, 这三种拳术有着不同的技理与技法、不同的风格特点以及不同的耗氧量, 因此不可将这三种拳术的呼吸方法混为一谈, 应找到属于每个拳种自身相应的呼吸方法, 如此才会对习武者的训练有所帮助, 推进习武者在拳术方面的进步。如不加以甄别与区分, 所有的武术套路项目采用同一种呼吸方法, 或呼吸方法杂乱, 便会影响武术套路技能的提高, 甚至可能破坏身体机能, 造成运动损伤。因此练习者应注意区分及运用套路运动中不同项目的呼吸方法, 以达到掌握技术要领, 提高专项技能, 强身健体等作用。以下简洁地阐述此三种拳术的呼吸方法和要求, 以示区别。

1.1 长拳运动的呼吸方法

长拳运动的特点表现为撑拔舒展、势正招圆、快速有力、灵活多变、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腿法较多、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且要求手要快捷、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青、四击合法、以形喻势。与太极拳、南拳相比, 除了步型要求最低最严格外, 其跳跃腾空动作很多, 身法身形要求很高。这些要求和特点决定了长拳运动强度大, 对氧的需求量也较大, 从而对练习者呼吸方法的要求更大。长拳运动中平衡及跳跃接步型的动作较多, 如果不善于掌握与运用“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的方式方法, 容易导致吸氧不足, 从而气血不足, 动作紊乱, 运动的平衡性遭到破坏。因此长拳运动须运用腹式呼吸, 善于“蓄气”, 这样才可保持运动的平衡。因蹿蹦跳跃、闪展腾挪、灵活多变的动作较多, 在长拳运动中除了沉气之外, 还有提、托、聚三法, 合谓“提、托、聚、沉”四法。这四种呼吸方法在长拳训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些呼吸方法随着动作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例如在大跃步前穿+搂手弓步冲拳动作组合中, 前一个腾空动作需要提气, 紧接下一个动作便需要聚气发力。如练习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的方法, 此动作组合便很难完成。但在训练中练习者应遵循“气宜沉”的基本要求, 注意顺应自然, 不可故意做作。

1.2 太极拳运动的呼吸方法

练习太极拳分为三个阶段:塑形、懂劲、求艺。在塑形阶段应做到呼吸自然[1], 由于太极拳讲究轻柔缓和, 动作延绵不绝, 所以自然地增加呼吸深度就可以满足身体对呼吸的要求, 练习者配合身体运动协调呼吸即可。而在最后两个阶段, 当套路动作熟练后, 在练习中应追求将意识、呼吸和动作有机结合为一体, 此时应当做到拳式呼吸, 亦称腹式呼吸。太极拳讲究气沉丹田, 每个动作开与合, 身体的伸与屈都应配合相应的吸气和呼气, 这样才能达到“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效果[2]。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 要遵循“顺应自然, 吸满则呼, 呼尽则吸, 均匀呼吸”的原则。

1.3 南拳运动的呼吸方法

南拳动作有着朴实无华, 刚健有力, 起势激昂, 步法稳健少跳跃, 重拳法少腿法的风格, 以及稳马硬桥, 手法丰富独特, 沉气实腹, 发声呼喝助长发力的特点。南拳的演练风格与特点决定了南拳的呼吸方法, 南拳运动的呼吸方法主要是引“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要求呼吸匀细、深长、有力, 争取多用鼻吸;吸气时膈肌下降, “气沉丹田”, 这种呼吸方法可使腹腔器官产生相应的蠕动;可使胸部宽舒、腹部充实;还可降低重心, 达到根基固若磐石的效果。因吸气时多伴随吞身变手化解对方攻势的动作, 所以腹式呼吸降低重心, 有利引进落, 化势解招。

呼气时应徐徐由口而出, 徐徐将气呼出则身体重心不易上浮, 有利于步实身稳及肢体发力。因为呼气时常伴随施力发劲击打对方, 肢体发力要借助于基座, 步实身稳尤其重要[3], 因此呼气要求徐徐而出。

2“提、托、聚、沉”四种呼吸方法在长拳套路运动中的运用

2.1“提”法在套路运动中的运用

提气是一种胸式深呼吸方法, 就是利用腹壁内收, 胸腔扩张的方法。先用吸气, 使隔肌收缩, 腹内压增大, 气流向胸腔上升, 再突然屏气, 让气充实胸腹腔, 使身体有上升的感觉, 达到提高身体重心的目的。在长拳套路运动中, 当我们练习跳跃或者翻腾动作时, 通常在我们的起跳环节就应开始提气, 这样可使身体踏跳的高度增加, 在空中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击响、转体等动作。

采取提气的呼吸方式主要用于跳跃、腾空动作。如长拳套路中:旋子、侧空翻、腾空外摆莲、腾空飞脚、旋风脚等。只有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好提气法, 才能使身体内外合一的协调发力, 使跳跃腾空动作完成得更高飘[4]。

2.2“托”法在套路运动中的运用

托气是指吸气将结束时紧接着来一下由慢渐快的半呼气, 并顿然止于“闭气”。它有利于将呼而未尽之气, 托于腹部以助动作截然有节, 体势优美凌厉, 突出精神饱满, 气势雄伟, 姿态威严等特点。在长拳套路运动中, 通常是一系列连续快节奏动作之后, 紧接着一个静止的定势亮相动作或者平衡动作。在完成此类动作时, 应注意呼吸节奏快速的转换。

采取托气的呼吸方法主要用于亮相和静止性的定势和平衡动作, 如燕式平衡、扣膝平衡、低虚步架拳等。在快速运动中, 突然停止不动, 以体现武术运动的“动如涛, 静如岳”的特点, 使长拳攻守进退、动静疾徐的特点更加突出[5]。

2.3“聚”法在套路运动中的运用

聚气是指吸气后, 暂时停止呼吸, 气沉于腹而“闭气以待”, 随着攻击性动作的同时伴有短提吸气后, 可以气催力, 并促使全神贯注, 其中使之获得强大的力量, 突出“刚劲有力”、“内外合一”等特点。应注意的是吸气与动作必须同步, 这样才可以达到“聚气成功”以气催力的作用。如冲拳动作之前应吸气于“闭气”以待, 随拧腰送肩冲拳之同时运用“聚气”, 以增加冲拳的速度和力量, 同时也可避免由憋气造成的不良影响[6]。

采用聚气的呼吸方法主要用于快速发力的攻击性动作, 如冲拳、劈掌、踹腿、顶肘等。掌握并运用好此种呼吸方法, 可使长拳动作快速有力, 大大加强攻击动作的杀伤力。

2.4“沉”法在套路运动中的运用

沉气与提气相反, 即隔肌向下运动使气沉于腹中, 也就是“气沉丹田”。它能使胸部宽松, 腹部充实, 降低了身体重心, 多应用于较低姿势或较高姿势向低姿势转变的动作, 从而达到根基稳健, 固若盘石。

采用沉气的呼吸方法通常用于后扫腿接侧摔、旋风脚接马步, 仆步穿掌等身体重心自上而下或低重心的动作。气沉丹田使腰、腹部稳定、重心沉稳, 正如长拳传统“十二型”中“站如松”, 使动静密切联系在一起, 即所谓的“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3 结论与建议

长拳运动要求达到三节六合、四击合法以及以形喻势的“十二型”要求, 在训练过程中就必须将“提、托、聚、沉”这四种呼吸方法与长拳动作协调运用, 在演练的过程中, 应随动作的变化而变化, 恰当地调节呼吸。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长拳的技能水平, 也可以减少错误动作带来的损伤, 提高练习者身体机能。掌握与控制好自我呼吸是长拳套路练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长拳套路的演练中做到呼吸与动作的协调一致, 才可使运动员在完成整套动作时达到精力充沛饱满, 气力顺达协调的效果。

因此, 在长拳运动训练时, 练习者应正确的甄别与选择、合理运用呼吸方法, 切勿混淆它法, 胡乱呼吸, 在其它拳术运动中亦如此。掌握长拳运动正确的呼吸方法是练好该拳术重要的保证, 亦是提高身体机能、强身健体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侯婷.太极拳运动中的呼吸方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 2007 (06) :93-94.

[2]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3]苗钟立, 陈永新.呼吸与发声在南拳套路演练中的运用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11 (07) :61-62.

[4]刘岚.浅谈武术运动中呼吸的运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2) :91-95.

[5]王英, 申力.浅谈武术教学的呼吸技巧[J].湖北体育科技, 1999 (04) :49.

篇5:武术一路长拳教学教案

关键词:武术,长拳,腿法,平衡

1 前言

在武术长拳套路中, 腿法和平衡动作是较为基本的技术动作, 也是表现套路动作质量及难度的基础动作, 通过练习可以有效提高习练者的柔韧性、协调性、稳定性等身体素质。本文对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腿法动作、平衡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 讨论其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性及内在规律, 以期为长拳套路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提高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 腿法动作在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统计与分析

2.1 长拳套路中的基本腿法

腿法, 是武术实用技法之一, 即脚踢之法, 是一种发挥强有力下肢的功用之术, 从不同的角度, 攻击人体上、中、下“三盘” (三盘, 一般是心窝以上各部为上盘, 心窝以下至档部以上各部为中盘, 档部以下各部为下盘) [1], 在实践中为了保障击打的远度和力度, 力求控制空间的各个方位, 多使用腿法。拳谚曰:“手是两扇门, 全凭腿打人”、“一寸长, 一寸强, 一寸长, 一寸先”、“拳打三分, 脚踢七分”、“宁挨十拳, 不吃一脚”、“练拳不溜腿, 到老冒失鬼”等等, 可见腿法在武术中的重要性。

在长拳套路中要求动作方法要“四击”合法, “四击”之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其中踢法就是指腿法, 主要有蹬、踹、弹、点、缠、摆、扫、挂等。在1996年版的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将平衡的组别分为五组, 分别为:第一组 (屈伸性腿法) , 包括弹腿、踹腿、蹬腿、点推、铲腿、缠腿等腿法;第二组 (直摆性腿法) , 包括正踢腿、斜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后撩腿、倒踢腿等;第三组 (扫转性腿法) , 包括直身前扫和伏地后扫;第四组 (击响腿法) , 包括单拍脚、斜拍脚、摆莲拍脚、里合拍脚;第五组 (劈叉腿法) , 包括横叉、竖叉和跌叉。

2.2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的统计分析

从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的比较统计 (见表1) 可以看出:

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步法共出现1次正踢腿、1次里合腿、1次外摆腿、3次弹腿、1次蹬腿、1次踹腿、1次伏地后扫腿、4次单拍脚, 总计8种腿法共出现了13次;第二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共出现了1次正踢腿、1次里合腿、2次弹腿、1次踹腿、1次直身前扫腿、1次伏地后扫腿、3次单拍脚、1次斜拍脚、1次跌竖叉, 总计9种腿法共出现了12次;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共出现了2次正踢腿、1次外摆腿、1次弹腿、1次蹬腿、1次踹腿、1次伏地后扫腿、2次单拍脚、1次跌竖叉, 总计8种腿法共出现了10次。

统计结果显示: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使用的种类 (分别为8种、9种、8种) 相差不大, 其出现频次分别为13次、12次、10次, 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这正说明了在使用种类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出现频次越多, 说明重复动作越多。过多的重复或雷同动作表现出了套路内容空洞与单调, 比如在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出现了单拍脚4次、弹腿3次, 这两种腿法就占了总共出现腿法次数的一半以上。可见, 重复动作较多, 然而可喜的是, 相关专家与创编者已经关注到这一现象, 在三套套路中单拍脚 (分别为4次、3次和2次) 和弹腿 (分别为3次、2次和1次) 的出现次数逐渐减少。

从腿法的组别统计来看 (见表2) , 击响性腿法、屈伸性腿法、直摆性腿法、扫转性腿法、劈叉腿法分别出现14次、11次、4次、4次和2次。

这可以看出, 击响性腿法所占比例最大, 而实战中腿法的运用最常见的却是屈伸性腿法, 如蹬腿、踹腿、弹腿 (鞭腿) 在散打中最为常见;从动作的攻击点来看, 可以将击响性腿法、直摆性腿法视为攻击上盘的主要腿法, 扫转性腿法和劈叉腿法视为攻击下盘的主要腿法, 而屈伸性腿法既可攻击中盘, 又可攻击上盘或下盘。其中击响性腿法、直摆性腿法多为直线型的进行上下或内外击打, 屈伸性腿法是由屈至伸的进行上下 (弹腿) 、左右 (侧弹腿) 或前后 (蹬腿、踹腿) 攻击, 扫转性腿法为弧线形的进行左右攻击。可以看出腿法既能击打上、中、下三盘, 又能进行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的攻击, 可谓八面威风, 上中下全面控制空间的各个方位;从腿法动作的前后动作来看, 多为与手法动作的配合, 体现了“手是两扇门, 全靠脚打人”的手脚并用的作用, 戚继光在《拳经捷要篇》中说:“学拳要身法活便, 手法便利, 脚法轻固, 进退得宜。腿可飞腾, 而其妙也”[2]。足见拳法的便利与腿法有关, 三套套路中在“手做掩护、出脚隐蔽”方面应有所调整, 如, 第一套中第28式 (上步正踢腿) 、第二套中的第30式 (上步正踢腿) 均为两手侧平举, 如同基本功中的正踢腿练习一般, 这样大开门户, 身体的正面将无从防守, 出手何谈掩护?而在第三套中第33式 (正踢腿) 进行了调整, 在正踢腿前手臂立圆抡臂, 这有利于手做掩护, 同时还可兼顾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上下合一、手脚并用。“右臂由下向上立圆抡臂至头右上方”可以抡开对方的出拳起掩护作用, “左臂由下向上立圆抡臂至身体左后侧”可以上步近身扑面或抓头发, 继而可以变勾手向下回搂, 同时起正踢腿[3], 既可以手脚齐用, 又体现了出腿隐蔽、突然和简捷。同时左臂在头顶上方亮掌有利于护头, 右手在右跨旁成勾手有利于护裆, 这样两臂一上一下形成了上面护头、下面护裆之势, 封住了门户, 使头、裆等要害部位处于有效的保护范围之内, 符合技击原理。

另外, 腿法动作多为单一使用, 虽然有了手脚配合, 但缺少了腿法组合或拳腿的连环组合, 拳谚曰:“打人全凭连环脚”。如在华拳套路中就有转身里合腿———后挑腿———迎面退的腿法组合动作[4]。因此, 在长拳套路中的编排中要多考虑运用一些利于或便于突出腿法技击的动作素材, 不可忽视攻防技击技术, 即使有些动作经过加工改造, 不同于“原生态”的生死搏斗技术, 但也要保留攻防实战技术的主要环节, 并非“花拳绣腿、好看无用”。

此外,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的种类虽然相差不大, 但内容有变化, 比如增加了跌竖叉、直身前扫腿等腿法技术, 也成了难度技术动作。将不同的类别动作组合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又复杂的动作组合。比如第二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第10式 (击步腾空飞脚) 、11式 (旋风脚劈叉) 以及第21式 (垫步旋子) 、22式 (直身前扫腿) , 体现了跳跃动作和腿法动作的连接配合;这也表现出了长拳“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更符合体育竞技的要求, 既体现了套路的高潮动作, 又增加了动作的节奏感和观赏性。

综上所述, 腿法动作在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特点为:第一,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腿法在使用种类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其出现频次逐渐减少, 其中击响性腿法和屈伸性腿法出现频次较多, 主要原因是单拍脚和弹腿动作的重复与雷同造成的;第二, 腿法动作既能击打上、中、下三盘, 又能进行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的攻击, 可上中下全面控制空间的各个方位, 其动作的实战应用多为拳腿配合, 基本体现了“手做掩护、出脚打人”的特点, 但缺少腿法组合或拳腿的连环组合;第三, 跌竖叉、直身前扫腿等腿法技术的出现, 增加了动作的难度系数, 充分凸显了动作的观赏性和艺术美感。

3 平衡动作在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的统计与分析

3.1 长拳套路中的平衡动作

在武术套路规则中规定长拳套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平衡动作。1996年版的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要求要有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 其中必须有一种持久性平衡。可以说平衡动作对长拳的比赛成绩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竞技化程度更高的比赛中, 一个稳定性很高的平衡动作的完成会对比赛结果起着关键性作用。长拳套路中一般含有提膝平衡、燕式平衡、侧身平衡、扣腿平衡等多种。

3.2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的统计分析

从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的比较统计 (见表3) 可以看出:第一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共出现1次提膝平衡、1次侧身平衡、1次扣腿平衡, 总计出现3种平衡;第二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共出现1次提膝平衡、1次燕式平衡、1次扣腿平衡, 总计出现3种平衡;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共出现1次提膝平衡、1次燕式平衡, 总计出现2种平衡。

注: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第39式“扣腿双摆掌”经反复观看录像后将其认定为过渡动作, 不符合平衡动作中的扣腿平衡组别。

统计结果显示: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的数量和种类设计符合竞赛规则, 第一套、第二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符合1996年版的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要求要有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的规定。第一套中的提膝平衡、侧身平衡和扣腿平衡分属“直立提膝平衡”组别、“前俯、后仰、侧倾、拧身平衡”组别和“屈膝半蹲平衡”组别;第二套中的提膝平衡、燕式平衡和扣腿平衡分属“直立提膝平衡”组别、“前俯、后仰、侧倾、拧身平衡”组别和“屈膝半蹲平衡”组别;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符合2003年版的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规则中未对平衡动作的数量和组别进行规定。

由此可见, 提膝平衡是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的常见技术, 相对燕式平衡、扣腿平衡来说, 技术难度较小, 比较容易完成, 这种单腿支撑的动作“如树生根, 稳如泰山”, 瞬息变化的向静止性转变不但“稳固”, 而且还要“静定”, 做到戛然而止、纹丝不动, 这在长拳十二型中形容为“立如鸡”, 形象比喻了单腿独立势动作安定稳固和静观动态的机警神韵。扣腿平衡动作“伏如猫”的沉稳乖巧之势和燕式平衡如同大鹏展翅的静态形象都表现出了平衡动作相对静止的定势造型。此外, 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中平衡动作还体现了静态动作的高低之分, 高的动作如“提膝架掌”, 似“金鸡独立”;姿态如“燕式平衡”, 像“大鹏展翅”;低的造型如“扣腿插掌”, 似“虎卧山岗”。显示了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展示肢体运动相对静止的定势造型, 表现了静若山岳、巍峨壮观的意境神韵。

4 结语

在长拳套路的创编过程中, 应拓宽腿法动作素材的选择渠道, 避免同一腿法动作的重复出现, 使之不但具有实用性, 而且要体现腿法技术的多样性, 注重不同组别的合理选择。在平衡动作的编排中, 既要体现动作的美感, 又应展示肢体动作在高、中、低势等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定势造型。

参考文献

[1]施荣华.简论武术的一种实用技法——腿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6 (2) :30.

[2]马明达.说剑丛稿 (增订本) [M].北京:中华书局, 2007:277.

[3]王玉龙, 徐伟军主编.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长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3:64-6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武术一路长拳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路花香 教案教学设计04-07

一路花香详教案05-12

武术教案全集05-08

武术教案105-14

幼儿武术备课教案05-16

光华小学武术社团教案04-15

武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05-14

武术教学方案05-09

幼儿武术教学05-02

大学武术教学05-10

上一篇: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下一篇:陈涉世家 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