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

2022-10-08

今年九月新学期开学, 中华民族传统的武术项目也将成为中小学生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要求新学期开始, 中小学要将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纳入各学科, 并且每周保证1小时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实施纲要》要求: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要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 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特色课程, 武术教学在我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目前武术教学与训练多以套路教学为主要内容, 武术套路动作繁多, 且腿部负担较大。诚然, 武术教学不容易, 但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 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从整个系统上分析教学全过程, 从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去看待各种变量因素, 武术课就会变得轻松多了, 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改善。

1 少儿接受武术教学与训练的价值

(1) 通过少儿武术教学, 使学生在练习实践中能积累更多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 手段及专项理论知识,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通过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3) 通过专项武术教学, 使学生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 在武术教学中, 通过由浅入深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 提高套路运动的技术水平和能力;通过武术教学,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 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活泼开朗, 乐观向上的精神。

2 武术教学与训练在体育实践中的优势

2.1 武术运动易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武术课跟其他体育课不同, 其他体育课如铅球、跨栏、跳高等课则难免单调无味, 而球类课在—个班中也只有—部分人得到较大运动量的锻炼。中学生对武术课则兴趣很浓厚, 武术运动姿态丰富、变化多端, 形式各异, 有单练、群练, 有徒手, 也有器械, 既具有独特的技击性, 又有大方、舒展的美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

2.2 武术运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运动是一项男女老幼、体强体弱皆宜的运动, 一般都可缓可急, 可刚可柔。能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体质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 不少运动项目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足球、篮球运动倍受学生喜爱, 但它是强者的运动, 体力稍弱者便难以承受那样剧烈的对抗运动。

2.3 武术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

俗称“拳打卧牛之地”, 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 即使一时没有器械, 也可徒手练拳练功。

2.4 武术运动受时间、季节限制很小

3 少儿接受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注意事项

3.1 结合少儿生理特点, 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注意事项

(1) 培养良好体态, 控制力量训练

少儿肌肉中水分多, 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 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 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 易疲劳, 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 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 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 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 养成良好体态仪表, 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 负重练习要慎用, 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 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 各项素质应搭配练习, 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 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2) 以“双基”教学为主, 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 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 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心肌纤维收缩力弱、血压也比成人低、呼吸肌力量较弱, 所以, 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 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 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 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 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3) 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 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 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 大多凭兴趣。所以, 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 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 应穿插比赛或游戏。同时, 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 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 应以模仿性质为主, 少讲解, 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 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

3.2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 其他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 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要有长远规划, 合理搭配, 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 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 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 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 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 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 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

(2) 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 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 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 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 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 相得益彰, 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 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4 结语

少儿正处于武术打基础和积极提高的有利时期。所以, 在进行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 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 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 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

摘要:笔者根据少儿生理特征以及武术课的教学与训练特点, 结合教学实践, 针对如何改善教学效果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少儿武术教学的推广与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教学与训练,少儿,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绍钧.武术课教学应做好四个环节[J].中国学校体育, 2002 (3) .

[2] 蒋建平.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

[3] 蔡仲林, 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我国破格提拔干部制度基本问题的规范研究下一篇:新农村背景下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