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大学教育

2024-05-19

中西方大学教育(精选十篇)

中西方大学教育 篇1

欧洲大学最早的发源地应从柏拉图创建的阿加德米学园 (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学园) 开始, 至此之后, 欧洲大学似乎延续了学园的根脉, 其思想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欧洲一些最著名的大学。这不仅因为柏拉图学园存在年限之久 (接近900年) , 更在于它创建之初的大学理念。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夏商周, 形成于春秋战国, 正式确立于两汉, 发展于唐宋, 瓦解于明清。在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革, 每次变革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先秦私学的兴起、西汉太学的创设、北宋书院的建立和清末近代大学的诞生。虽然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 但那时的大学于现在意义上的大学相去甚远。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 应该只能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真正能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应从汉代的太学开始, 而太学又受着儒学的影响, 因此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源头的追踪的结果是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几个阶段, 而这几个阶段彼此之间既有承继关系, 又存在着断裂。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源头便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 也就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关于大学办学理念的对比

(一) 柏拉图学园完善的大学理念

柏拉图 (公元前427-347年) 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 在经历了12年的游历生活之后, 于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 在雅典城外纪念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 (Academus) 的墓地建立了其讲学授徒的学园 (或称“阿卡得米”, Academy) 。此处附有花园的运动场遂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所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院”。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 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园存在了900多年, 直到公元529年被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查封关闭为止。

课程设置是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 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交叉有区别, 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溯源今日东西方高等教育的不同传统。总的来说, 不同的文化背景注定了不同的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柏拉图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而中国传统高等教育重视人文科学, 这两条清晰的脉络一直延续到中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诞生。

1. 柏拉图学园中完善的课程体系

柏拉图创办学园的本来目的是讲述治国术, 旨在培养政治人才。他有着做“帝王师”的抱负, 希望在其追求实现的“理想国”中有“哲学王”来治理城邦。这一实践虽有效果, 其弟子也不乏参政从政者, 但三次西西里之行, 推行治理城邦政治主张的失败, 使晚年的柏拉图重新思考并修正他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创建学园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治理城邦的政治主张的, 学园学习与研究的重心是哲学, 主要采取讲演和对话讨论的方式, 有自由研讨的浓郁的学术气氛,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发挥创见。学园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研究, 学园门前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学园内拥有当时杰出的数理科学研究人才, 动物和植物的收集与研究在学园中也有所开展。

柏拉图学园在欧洲文化史上也有着特别的地位, 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 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 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 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同时, 它也是一所研究机构, 许多学者慕名来到这里, 更多的学生学成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这里, 学园渐渐变成了一座颇具盛名的研究院;此外, 它还有一点最特别的功能———提供政治咨询, 许多周边的城邦在建国、立法、组建政府时遇到麻烦, 都会来这里求助, 这一点又像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和策略研究公司。他的主要的教育思想, 即关于学园的理念都完整地体现在他的《理想国》中, 即培养哲学王, 学习即回忆不懂几何学者免进 (学园) , 教育由国家来组织, 重视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尤为重要, 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等等。具体地就是被后人总结为“七艺”, 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哲学王”的培养途径

造就哲学王与统治人才的关键是教育。他论述的太阳比喻、线段比喻、洞穴比喻, 旨在说明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世界的结构与认识的过程, 将灵魂从可见的现象世界往上提升, 实现灵魂转向, 从意见转向知识, 认识真实存在的理念世界;他将把握最高的善的理念。这是培养、造就哲学王与统治人才的必由之路。他设计教育的阶段与方式是分10-18岁、20-30岁、30-35岁、35-50岁四个阶段来完成的。其是以造就哲学王和培养好公民为宗旨的。

(二)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理念的历史沿革

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 从古到今虽为时4000多年, 然大概却只能划分为两个时期, 即传统教育时期与新式教育时期, 而其划分点则为清末的变法维新、革新教育。新式教育时期仅100多年的历史, 相对于长达4 000多年的传统教育, 二者在时间上是难以相提并论的。

而关于教育的理念, 作为儒家高等教育思想的精髓集中的《大学》则提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做人————“在明明德”, 然后“在亲民”这是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人做学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被后人称为“三纲领”。这几乎成了后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的确有一些大学精神的潜藏, 但一旦被集权体系利用, 就成为延缓落后体制灭亡的工具。

《大学》中的“大学”是否就是指的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呢?这里的“大学”, 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即高校及高校教育。涂又光教授认为“大学”有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问、大学校, 基本的意思就是“大学问”、“大学校”。《大学》之“大学”, 只指大学问, 不指大学校。中国古代的高等级教育机构都不是以“大学”为称谓的。最早笼统记载教育机构的是《孟子·滕文公上》, 曰:“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汉代学者郑玄认为, 五帝时就有了学校, 叫做“成均”。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正规的高等级教育机构的是汉代, 汉代是我国中央政府明令设置高等教育机制的创始时期, 它为中国官立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而公元前124年由董仲舒倡导汉武帝时创立的“中央官学中最重要的是最高学府———太学”为其主要标志。汉代的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大学泛指高等层次的教育, 太学专指全国最高学府而言。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经过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几个阶段。由于成均处于历史上的“传说时代”或“半信时代”之初, 所以成均的教育理念只能以传说为依据。私学, 孔子可谓代表, 而太学和书院则分别以董仲舒和朱熹为代表。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兴盛的一种大学教育形式, 它萌芽于唐末, 发展于宋、明, 普及于清代。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 清末书院大多衰落了, 但同时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得到传播, 其主要原因是: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影响。有识之士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逐渐接受与认同。新的思想和做法也改变了书院本身, 以至清末高等教育经历了大的变革:对原有的书院加以改进、创办新式书院、书院改为新式学堂。至此全国大部分书院都完成了改制。

中国从古代到19世纪末, 并没有以大学为名称的教育机构, 大学在中国作为教育机构出现是在近代后期, 而且是外国教会首先在中国创办的, 所谓兴“西学”、办“洋学”, 其名称都不叫大学, 而大多数被称为“学堂”。当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不是, 也不可能是全盘西化的结果。事实上,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形成过程中, 无论在观念的层面还是在个别制度及课程与教学方面, 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而在柏拉图学园影响下的中世纪欧洲, 1158年在意大利创办的通常被称为中世纪第一所大学波伦亚大学, 1231年又出现了本国第二所大学———萨拉诺大学。可见,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在创建时间上落后了欧洲近700年之久!虽然汉代兴起的太学在时间上比萨拉诺大学还早了1200年, 但太学并不能算做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大体有三种选士制度:一为两汉的察举制;二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三为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就其实质, 三种选士制度基本上都是自学考试制度。这样的制度注定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体制化形成的艰难!

尽管中国高等教育活动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 但因年代久远, 学界一般把建于公元前124年的太学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所以在探究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时候, 以太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当然, 太学也必然对私学的代表人物———孔子所定的教学内容有相当的继承。

孔子继承西周传统, 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即礼、乐、射、御、术、数, 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 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而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 并要求“一岁皆辄课, 能通一艺以上, 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不以为郎中。”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的规定, 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 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太学生们在儒家思想的框架内, 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典著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三、比较中引出的深沉反思

通过对柏拉图学园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的对比, 不但可以深化“中国古代是否有大学”这一问题的探索和争鸣, 而且有助于认识中国大学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逻辑, 为当下在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建设中西融合、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大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反思之一存在的时间

柏拉图学园从公元前387年到公元529年被关闭, 历经了近900年之久, 而中世纪主要指公元5到15世纪, 因此, 柏拉图学园的理念一直影响着中世纪大学的构建, 而中世纪大学的一些实质性的要素也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被废弃, 仍继续作为近代大学的重要精神财富而得到发扬光大。例如, 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自治权、大学内部在学术上自由平等的风气等。简言之, 欧美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中世纪大学不断进行变革、更新和改造的过程。欧美近代高等教育应当被认为是中世纪大学或者是西方高等教育传统的逻辑产物。可以这样说, 在现代意义上的欧美的大学里, 仍然可以看到柏拉图学园的理念, 而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

反观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属于世俗性质, 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经历了各朝各代, 每一个朝代的更迭, 其教育理念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政治与高等教育的联系是如此紧密, 因此很难有一贯制的思想被继承下来。儒家的思想虽然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想, 但随着“焚书坑儒”, 其思想延续的根脉被强硬地扯断了。汉代虽“罢戳百家、独尊儒术”, 但到了魏晋南北朝, 南朝呈现出多样化, 北朝表现为规范化, 使得儒家思想经过了多次的分化。随后而来的隋唐直到明清朝, 更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推行, 而将高等教育陷入了形式化的阶段, 科举考试成了指挥棒。在这种断断续续的时间间隔中, 很难有一种教育理念被完整地承继下来。这不能不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桎梏。西方政治与高等教育虽然也有联系, 但学术自治的风气, 使其摆脱了某种政治的束缚, 而被延续下来, 这种延续, 有时间的保障, 就使得思想被一以贯之地传承了下来。

反思之二制度化高等教育的形成

一般认为, 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是12、13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中世纪大学。如上面提及的意大利的萨拉诺大学、波伦亚大学以及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等。中世纪大学的很多制度后来成为西方大学的基本形式。另外, 现代大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学院”这种制度在中世纪大学就已经普遍出现, 一个完整的中世纪大学一般分为4个学院, 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自从中世纪大学创立以来, 独立性与大学自治始终是大学追求的原则, 德国的洪堡在创立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时, 更加明确了这一原则, 可以说现代意义上大学正是以中世纪大学作为范式而构建的。

在我们得意于我们汉代的太学比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早了1200年的时候, 有一个问题跃出了人们的视野:太学与意大利的萨拉诺大学在同一个语境中吗?有可比性吗?公元1131年, 德国皇帝发布敕令, 承认意大利萨拉诺大学为专门从事医学教学与研究的高等教育机构, 实质上是把该大学纳入国家教育的范畴, 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化的大学。在这些中世纪大学理念影响下构建的现代大学更是制度化大学成熟的典范!而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不是由古代的“国子监”、“太学”、“书院”等机构直接演变而来的, 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指的是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等脱胎而来, 这又是一次大学理念的断裂!仅仅是制度化大学的起始阶段!

相对于欧美悠久的大学历史和大学传统,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展至今也不过百余年时间, 历史短, 也意味着背负的东西轻;而国外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决定了我们在建设现代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 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经验, 要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 建立起既有中国文化特色又有开放的大学精神的现代化的高水平大学。

摘要: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建了柏拉图学园, 其当时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等与同时期的春秋战国以及不同时期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思想作比较, 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 对现当代高等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大学理念,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柏拉图,反思

参考文献

[1]叶秀山, 王树人.西方哲学史[M].凤凰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二卷

[2]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3]李国钧, 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第1卷)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西教育对比之德国大学 篇2

讲座主题:中西教育对比之德国大学(待定)

主讲人:李工真教授

讲座时间:2010年3月

讲座地点:待定

讲座目的:从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的区别、国兴科教战略出台的历史背景、新人文主义的教育与科学定义、现代化大学的基本特点、德国大学生的生活及德国大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等五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让大家对德国大学生活有一个大体了解。也通过李教授的讲解让我们把中国的教育体制与之作对比,引起我们的思考。

主办单位:园艺林学学院学生会素质拓展中心

主讲人简介:李工真,(著名数学家李国平之子)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10月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里尔大学,师从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库尔特•迪威尔(Kurt Düwell)教授,专攻德国现代化问题。李工真教授因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武大活字典”,是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另一说:当年李工真、赵林和易中天号称武汉大学三大名嘴,文史哲各占一个)。在武汉大学,李工真的讲座总是场场爆满,总有很多人得站着听。李工真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从事讲学活动。

由于在德国历史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李工真教授曾多次获得国家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制作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时吸收了他的研究成果,请他担任其中有关德国历史的第六集《帝国春秋》以及“大国系列丛书”中《德国》一册的学术指导,并在片中专门采访了他。香港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栏目邀请他作特邀嘉宾。联系方式

电话:68763931(可用)

前期宣传

1.海报

2.南湖新闻网

3.校广播站

4.邀请函(校素拓)

5.横幅

赞助(待定)

活动流程(待定)

后期收尾

1.讲座场地的整理

2.海报的回收

3.活动体会,心得的回收

浅谈中西方大学生责任教育 篇3

[关键词]中西方责任教育 思想渊源 模式 大学生责任教育

在当今社会出现诚信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之时,责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诠释责任,如何准确地定位责任教育,如何有效地实施大学生责任教育成为了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四有人才为教育的目标。我们的责任教育理念从整体把握,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的高度出发,具有长远指导作用,高瞻远瞩,具有统领性。而在现代的西方责任教育中以“个人”为本,突出个人的主体意识,从个人的角度,以个人全面发展出发强调合格的公民意识,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西方责任教育模式差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为教育目标的中国责任感教育和突出个人的主体意识,以个人全面发展出发强调合格的公民意识的西方国家责任教育在各自的指导思想下,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责任教育主要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实施的。而我国更侧重于学校肩负起实施责任教育的任务,从学前教育开始,开设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思想道德课程,通过书本和老师讲读的方式,对个体灌输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国家社会的法律法规、一般行为规范准则,注重责任教育的认知层面。由于责任教育内容范围广、内容多,而教育方式相对单一、形式相对单调,往往就会趋向训导教育,造成脱离个体实际,教育效果不佳。家庭教育中,服从父母,依赖父母,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和机会。社会教育中,对强化责任意识认识不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社会不良现象和价值观也对个体影响巨大。在市场经济大浪潮的冲击下,传统道德观、社会价值观受到冲击,容易形成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重索取,轻奉献。

国外教育在突出“个体”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重视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全面教育。体现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多管齐下,充分强调校外教育的重要性。国外教育偏向通过个体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学会做公民”的过程中,培养个体的责任意识。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实施个体的独立性教育;学校中尊重个体权力,创设各种情境,让个体感受权力与义务的涵义,加强个体的社会角色认知,将其内化为一种影响自己行为的意识。在社会中,国家更是重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大力建设和保护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广场,在英国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在一个很小的城市,也许没有气势宏伟的高楼大厦,但是到处都有指明通往各个博物馆和纪念馆的路标;国家不惜一切代价继承留有国家民族历史记印的传统文化,让国家民族精神和国家价值观以更为形象和生动的方式影响个体,星期日的教堂里的人都在为世界遭受苦难的人祷告,大街上几乎很少见到警察,所有的车辆都会让行人先通过,一切都在规则中井然有序地运行着……通过无形的课堂教育,让个体在自然的生活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明确了各自的角色,并将这种认知内化为一种影响自己行为的意识,开始积极履行社会角色的职责。

趋利避害,突出学校教育,切实有效开展大学生责任感教育

从中西方责任感教育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思想渊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西方的责任教育都表现出了各自的发展特点和趋向,研究这些不同对于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中高校责任感教育如何承担“补课”的责任,如何真正发挥学校责任教育的社会功能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真正影响其良性社会化进程的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对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而言,一方面个体具备了一定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积淀,另一方面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处在形成过程中,并未定性,因而此阶段是极佳的实施责任教育的时机,个体更容易认知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更易于强化个体社会角色正确认知,将其内化为一种影响自己行为的意识。

首先在实施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中,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人类独有的,对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种理解。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世界上纷繁多杂的各种社会理论中,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对个人对社会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个人与社会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关系。让学生懂得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其次,高校大学生责任感教育还需要学生认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是承担社会责任,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虽然懂得一些基本的大道理,但是这些大道理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太遥远了,学生无法感受到责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他们不能全面地正确地对待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社会整体利益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需要每个人都必须主动地承担责任。

无论是通过开展各种责任感教育的主题活动,还是通过长期的,经常性的教育,责任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观。但责任感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是“内化”,即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使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切实把教育内容内化为信念,将理念变成实践行为,把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个人直接的道德需要和要求,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突出道德的自律性和内化过程才是责任感教育真正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彭定光《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现代大学教育》2003.3.

[2]方凌瑾,唐良.《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打磨现代人才的品质》,《高教论坛》2005.1.

中西方大学教育 篇4

理想信念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 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来说,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定位作用。在我们国家, 大学生正式离开父母大都是在大学时期, 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在离开了父母的陪伴后, 在大学这个宽容的环境当中, 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他们一方面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转型带来的压力, 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人才,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二、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

( 一) 现有成果分析

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流砥柱, 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 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信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主要表现在: 第一, 主体意识增强。社会转型、思想解放给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极大冲击, 现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不断唤醒。他们自立自强, 期望以独立的人格立于社会生活中。第二,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多数大学生心怀国家, 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期待,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满热情,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第三, 树立民主意识、增加社会参与。随着我国民主政治不断深化, 大学生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 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受教育者角色, 他们更多的要求参加到组织管理中去, 扮演组织管理者的角色。

( 二) 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薄弱, 教育者总是处于优势地位, 使受教育者产生压迫感, 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 忽视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主体地位, 引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沟通困难的问题, 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为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培养所需人才, 应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2、教育缺乏方向性。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长期以来目标定位不准确, 缺乏层次性, 形成了两个极端。一方面, 高校过分强调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追求和灌输, 忽视了个体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违背了认识规律。另一方面, 高校在注重实际的情况下又过分强调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 反而减少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导致缺乏方向性。

3、缺乏实效性。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长期滞后于社会发展状况, 因此, 大学生接触和学习的内容与他们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去甚远, 无法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无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他们对此产生疑惑, 从而失去了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中西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比

1、相同点: 首先, 相同之处主要在于教育主体都是政府, 注重从政治角度和国家战略上予以考量, 都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理想教育, 其二, 中西方在内容上都重视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在方式方法上, 都以学校教育为主, 社会媒介和相关团体参与。

2、中西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几个不同点。第一, 在目标上。西方更注重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西方公民, 我们教育目标则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使之树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第二, 在课程设置上。西方在教学中往往通过公民教育、通识教育等方式, 用社会科学相关课程, 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宗教构成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部分, 我们则更注重的是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积累和灌输, 主要的课程即思想品德、政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一些课程, 教育者即本身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教师。第三, 在教育内容上。在西方, 教育往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很多西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均出自宗教, 许多人把德育等同于宗教, 把思想教育等同于接受宗教教育。在我国,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政策教育等。第四, 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存在一些差异主要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变化着, 当然也有政治环境、教育环境的影响,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不同也是其重要原因。教育过程中各有侧重, 西方更加强调学生的自我适应和素质提高, 我们更加突出理想信念的指引导向功能,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想信念, 凝聚力量, 实现民族复兴和个人理想。

四、中西方理想信念教育对比启示

中西方理想信念教育对比后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我们可以学习借鉴:

1、坚持以人为本。西方许多高校已经把体力、智力、职业、情感、社会等方面相关知识融入了学校课程, 并将它们从教室扩展到寝室以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还相应地建立了评估体系。理想信念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关心学生的当前状态和发展前景, 促进并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个性化、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部的重点都应该放在学生身上, 围绕学生而展开。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 教师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特性和个体需要, 转变传统 “你说我听”的教育模式, 建立一种平等自由、自主交流的全新师生关系, 密切同学生的联系, 在这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2、职业展望和社会公德教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当中。理想信念的教育, 当然是十分重要的, 但也存在忽视基本社会公德教育的情况, 我们的德育往往注重政治教育, 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并出现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道德教育, 做好育人教育。在职业教育方面, 我们更需要加强和重视。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和择业观, 更好的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教育者必须把大学生的自身利益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中去, 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同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目标结合起来, 这样, 教育目标就变成了自主利益和价值, 教育活动中大学生就会更加自主、自觉地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内化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过程中的自律作用。

3、针对不同层次因材施教。每名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各不相同, 因此, 不同的人可能具有不用的思维、行为、学习等方式。所以, 大学在进行相关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期间, 切记要掌握每个大学生个人自身的不同特点, 尊重学生自身的选择, 凸显层次性等相关原则, 以此达到”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的效果, 做到辩证唯物论中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的效果。积极调动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此体现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作用和实效性作用。并且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突出层次性原则同时以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并重, 做到不以学生的个人成绩对学生进行区别性待遇, 对大学生都应该做到同等对待。掌握住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人性格方面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差异, 改革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 有层次, 有类别, 有步骤的引导性教育, 由此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中心主旨”一个都不能少 “。同时在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4、开展多元化实效性教育。实效性即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教育内容上, 注意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 加强吸引力与感染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提高教育者自身水平素质,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优化教育环境。理想信念教育容易受教育目标、内容、手段、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等多种教育环境制约。增强实效性, 我们还需要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加强创新, 积极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通过具体事例和先进典型等多种活动方式, 消除学生抵触情绪, 调动积极性。同时, 注重多方位教育,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做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统一, 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五、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 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系着能否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路线, 关系着民族复兴能不能实现, 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 积极利用西方部分国家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和教学模式, 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重新调整思路和策略, 吸取和借鉴国外理想信念教育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独立、创新精神。

摘要:所谓的理想信念, 就是人们对未来的无限追求和向往, 是精神生活和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中西方教育的对比, 提出西方教育对我国教育方式方法的启示, 帮助高校挣脱传统教育中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方式, 形成让学生主动地树立的正确的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去创新和完善自己确立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西方教育

参考文献

[1]董晓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1) .

中西方大学教育 篇5

一、单项选择题(一共10题,每题5分。)试题1(5分)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137007】

A.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 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绝对数量很少 D. 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

B。标准答案为:B 试题2(5分)

某商品的原料价格上涨,则该商品()。【137035】

A. 供给曲线右移 B. 供给曲线左移 C. 需求曲线右移 D. 需求曲线左移

B。标准答案为:B 试题3(5分)当价格和收入既定时,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137043】

A. B. C. D.

C。标准答案为:C 试题4(5分)

【137045】 消费者剩余是()。A.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 B. 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

C. 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与总支付的差额 D. 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与总支付的差额

D。标准答案为:D 试题5(5分)

【137509】 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下列描述不对的是(A. 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B. 利润都为零

C. 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出。)D. 企业是亏损状态

D。标准答案为:D 试题6(5分)

【137512】 下列行业在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A. 卷烟 B. 水稻 C. 汽车 D. 飞机

B。标准答案为:B 试题7(5分)

【137515】 市场失灵是指()。A. 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不再具有灵活性B. 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下降C. 市场对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D. 收入分配不均

C。标准答案为:C 试题8。)

(5分)

经济活动具有外部经济性质的含义是()。【137518】

A. 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B. 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 C.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D. 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A。标准答案为:A 试题9(5分)

消费物品非竞争性的含义是()。【137520】

A. 只有一个消费者 B. 只有一个生产者 C. 生产成本为零

D. 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D。标准答案为:D 试题10(5分)

下面哪种情况指的是边际效用?()【161893】

A. 消费两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13个效用单位

B. 消费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6.5个效用单位

C.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效用单位,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D. 消费三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14个效用单位

C。标准答案为:C

二、多项选择题(一共5题,每题5分。)试题1(5分)

序数效用论不同意基数效用论的哪些观点()。【137590】

A. 效用可用基数加以衡量 B. 效用之间可以比较 C. 效用可以加总

D. 效用体现了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E. 货币也产生效用

A,C。标准答案为:A,C 试题2(5分)

若张某消费牛奶和面包时的边际效用之比为【137593】

1/4,即最后那个一单位牛奶的MU相当于1/4最后那个单位面包的MU,则()。

A. 牛奶价格为4,面包价格为1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 B. 牛奶价格为1,面包价格为4时,张某获得最大效用 C. 牛奶价格为10,面包价格为2时,张某应增加牛奶的消费 D. 牛奶价格为10,面包价格为2时,张某应增加面包的消费 E. 牛奶价格为2,面包价格为10时,张某应增加面包的消费

B,D。标准答案为:B,D 试题3(5分)

以下描述了完全竞争市场特征的是()。【147100】

A. 为数众多的小规模的买者和卖者 B. 产品同质 C. 自由进出市场

D. 完全信息,交易成本为零 E. 厂商可以部分控制市场价格

A,B,C,D。标准答案为:A,B,C,D 试题4(5分)

以下哪种情况为外部不经济的表现?()【147104】

A. 个人在公共场所吸烟 B. 向火车窗外扔垃圾 C. 在河流上游建化工厂 D. 居民楼下的卡拉OK E. 企业排放污气

A,B,C,D,E。标准答案为:A,B,C,D,E 试题5(5分)

均衡价格就是()。【147105】

A.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B.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 D. 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 E. 需求大于供给时的价格

C。标准答案为:A,B,C

三、判断题(一共5题,每题5分。)试题1(5分)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对消费商品的支付意愿或愿付价格也是【137599】

递减。

正确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为:正确 试题2(5分)单个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加总形成行业需求曲线。【137664】

正确

错误

错误。标准答案为:错误 试题3(5分)

外部成本的存在会导致该产品产出水平倾向过多。【137697】

正确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为:正确 试题4(5分)

存在外部经济时,厂商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137700】

正确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为:正确 试题5(5分)

供求决定价格,供应相对于需求越是稀缺,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161896】

低。“物以稀为贵”。

正确

错误

中西方大学城模式对比分析 篇6

关键词:大学城模式;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大学城,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意大利的波洛尼亚等。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大学城随着高校的合并、扩招应运而生。在这一建设过程中,一批初具规模、环境优美的大学城已在全国涌现,如上海松江大学城、重庆大学城、广州大学城等。

与我国大学城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西方大学城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又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借鉴西方大学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特点必然给我们提供诸多宝贵的经验。

一、 我国大学城建设发展现状

在我国,大学城是政府主导的带有共享教育资源特征的新的教育组织形态[1]。它以多所高校为中心,并具有教育、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的城市社区,为高等学校提供基础设施和后勤系统社会保障。

2000年9月,我国第一座大学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开城,标志着我国进入大学城发展建设阶段。根据资料统计显示,自1999年至2000年上半年,在东方大学城投入使用之前,先后有10个城市提出了大学城建设计划。2001年11月全国新建大学城数量达到29个,2002年全国各地已建成和在建设的大学城达到50个。到2004年5月,在“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发展城市新市区(城)”等多种目标引导下,国内有43个城市已建和正在规划建设大学城,大学城新建数量已经超过54个,遍及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截至2012年初,我国大学城新建数量达60余个。

迄今为止,我国大学城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也发挥了一系列积极作用。大学城的建设不仅为高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扩大了办学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城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为实现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对于地区高等教育事业而言,大学城建设的发展效应也同样重大。大学城的出现有机的整合了该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解决了许多地区长期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3]。如广东珠海,之前珠海市内没有高校,但自珠海大学城建设以来,就吸引了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进驻,为珠海提供了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大学城模式尚不成熟和完善,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大学城建设应利于有效地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使之集中化、规模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4]。而当前我国大学城过快、过热、过于功利化的发展,使得大学城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学城与周边城镇还没有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大学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度也不够,在很大程度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同一大学城内的各大学之间还是没有形成真正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二、 西方大学城模式分析

与我国大学城建设不同的是,西方大学城往往是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所或若干所集中于一地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大学内部或周围聚集了一定的人口从事一些生产科研活动,从而使大学校园或者大学周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5]。人们往往把这样的大学城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City)、校园城镇(Campus Town) 或大学社区(University Community)。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类典型的大学城模式。

(一) “自然发展型”的典范——英国的剑桥大学城

位于英国剑桥市的剑桥大学城伴随着剑桥大学的发展而逐渐成形。剑桥大学始建于13世纪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由于剑桥大学在当地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科研活动中的雄厚实力,促进了城市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剑桥大学被“包围”在一大片迅速成长和繁荣的地区之中,并且成为重要的城市中心。剑桥大学城也是一个高科技城,在良好的环境下,城内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结合,形成产业效益。整个学校就是一座城市,它没有人工围墙,与周围环境没有明显的界限,城市的街道贯穿于大学校园,城市生活社区与教学社区自然融为一体。

(二) “规划建设型”的代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园区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把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打造成全美的尖端工业基地,斯坦福大学提出了“将学校大量闲置土地出租给企业,兴办斯坦福研究园”的方案。此后,斯坦福大学划出部分校园土地来吸引外方兴建实验室、办公用房和轻型生产基地,加强与当地工业界的联系。于是,凡伦( Varian Associates) 公司、惠普( Helett Packard) 、苹果(Apple)、英特尔(Intel)、网景(Netscape)、雅虎(Yahoo)等公司相继进入,在那里逐渐形成了科技工业园区,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创了新的模式:以研究型大学为核心,学术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形成高新技术密集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今日世界著名的工业园区,被公认为世界电子工业的心脏、信息社会的典型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中心——“硅谷”。“硅谷”拥有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还有圣克拉拉大学、圣荷塞大学和9所专科大学及33所技工学校、100多所私立专科学校,集中了8000多家技术密集型公司[6]。

三、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对策分析

大学城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对城市长足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7]。在对比分析国外大学城发展模式基础上,综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大学城当前的建设现状,提出我们通过大学城的建设应该要实现:

(1)更好地促进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推行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合作共建,以期达到共赢局面。

(2)更好地推动大学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大学城的生态化、特色化、人文化、现代化。

(3)更好地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大学城规划或指定对口的科技园区,加快新技术转化。

(4)同一大学城中的高校可以尝试结成联盟,以研究型大学群的方式把各高校的教学、科研、师资力量汇聚起来,共同发挥引领性作用。(作者单位:1.湘潭大学研究生院;2.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黄金中学)

参考文献:

[1][4]李勃.我国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4).

[2]卢波,段进.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J].规划师,2005(1) .

[3]蒋达勇.我国大学城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3).

[5]杨天平,陈小东.西方国家大学城的发展模式[J].学术研究,2003(10).

[6]曾林阳,黄志远.关国硅谷模式介绍[J].放眼海外,2004(2).

中西方大学教育 篇7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一代。大学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阶段, 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 因此在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打好思想、政治、道德、身心素质基础十分重要。然而, 人文教育学科中总有一些激进的思想理论充斥着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比如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各种文化思想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这些思想文化中既有有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成长的一面, 也有不利于其吸取的一面, 俗话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针对这些文化思想我们也应秉承这种观点, 指引我们的大学生学习西方文化思想中好的一面, 摒弃其不好的一面。因此高等教育在面对西方社会思潮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既要强化学生的民族感, 避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又要削弱学生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 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走向自我封闭和孤立, 干扰自身的发展。同时, 我们必须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和全球化发展实际, 深刻认识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一、西方社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文学艺术作品、影视、广告等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和其他途径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流传。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等也随着这些文化的流传而在我们身边传播着。大学生是最易受感染的群体, 如今许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已经不知不觉地认同并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面对西方的这些观念, 有的大学生也普遍呈现出两种反应。大学生“西化”的现象随处可见, 比如, 现在的大学生疯狂地迷恋国外的节日, 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等;有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地追寻西方的生活方式:喜欢进西餐厅, 在衣着上也体现了欧美风的格调, “西化”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比比皆是。与之相反的是, 有的大学生对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存在一种鄙视、拒绝和仇恨的态度, 他们的一言一行体现着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例如, 很多大学生抵制西方的货物, 拒绝过西方的节日, 甚至出现了有的学生拒绝学外语的极端现象。如果盲目地追求“西化”的生活方式, 国家的民族文化会将不会被重视, 甚至存在被遗忘的危险, 而过分地倡导“民族主义”也会让大学生走向闭塞。在此情况下, 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就成为我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首当之选。所以在文化的引进过程中, 我们必须有选择性地引入、借鉴和吸收。对于那些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 我们要进行细致的剖析, 对于那些西方的文化垃圾以及不符合我国需要的, 我们要进行彻底的、无情的批判, 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其本质所在, 自觉地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

二、西方社会文化影响下构建文化认同的意义

在当前全球化大背景下, 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是一种发展趋势, 西方理论思潮的传入更是不可避免。高校是众多理论思潮的聚集之地, 因此在引进和利用西方文化和理论思潮时, 应该持辩证的观点防止“西化”和“民族主义”一边倒的倾向。如今, 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容易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文化观念受到影响, 更易形成不正确的观念。在塑造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茫然而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 更有可能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造成消极影响。因此, 我们一定要在汲取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警惕自己民族文化的流失, 构建我们的文化认同, 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是以忠诚、热爱和报效祖国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意识。列宁所说“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我国高等院校在面对西方强有力的理论思潮冲击下, 针对大学生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一般来说都忽略这些社会思潮的影响, 除了人文社科的学生以外几乎对理工科的学生不提此类思潮。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仅仅局限在平常的“两课”中展开, 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我国的高等院校几乎无一例外都没有专门开设此类课程。

四、西方社会文化影响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一) 理论教育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培育其民族精神, 因此可以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及对当前国情、世情的分析来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理论知识, 以此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在各类人文学科教学中要充分融入爱国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如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 要紧密结合国际形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结合我国国情,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解答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问题。在理工类学科教学中, 也要在基础理论教学中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得到充分的阐述, 应深入发掘蕴含在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融入爱国主义思想的重大题材, 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综合性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之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树立投身建设伟大祖国的理想信念,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使爱国主义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舆论引导

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离不开舆论宣传的引导。以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媒体, 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网络化、现代化得到的最新载体。高校应抢占网络阵地, 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增强其实效性。在网络媒体时代, 博客、论坛、手机短信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 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随着类似于博客、空间、论坛等网络聊天工具的盛行, 如今辗转于各个论坛, 发微薄、发帖子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每日必做的事情。网络的确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但是网络上的一些负面消息也可能对大学生产生影响。面对此情况高校不可等闲视之, 要加强网络媒体特别是校园网的舆论导向。校园网可以多加宣传报道在校学生、校友的先进事迹;开辟爱国主义理论知识宣传栏;转载社会上先进的人和事,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性、创新性。

(三) 环境感染

加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感要注重营造教育环境,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高校应展开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 培育大学生理性爱国情感。校园文化具有普遍性、科学性、灵活性等特点, 因此在探寻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时, 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重视课堂主渠道和课外多渠道的模式,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 (如校报、广播、橱窗) 的作用, 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以直观的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文化加强爱国主义自我教育的层面, 开展如科技文化节、论坛、沙龙、演讲等学术、文艺活动, 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从而达到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

(四) 实践体验

爱国主义教育不应是抽象的、空洞的说教, 而是具体的知、情、意、行的统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最终必须落实到爱国主义的行为实践之中。如重庆地区现在热火进行的“六个一”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其丰富的内容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知识, 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 而且能使其思想更接近于实际, 感情更接近于群众, 认识更趋于客观。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认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实际行动之中。

五、结语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同时也是中国未来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本文旨在分析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探寻以理论教育为核心、舆论引导为支持、环境感染为载体、实践体验为动力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旨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立足现实, 勤奋学习, 全面发展, 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 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常常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影响, 高校如何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引导, 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文以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为出发点, 旨在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促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李乐.近二十年国内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综述[J].西南大学学报, 2010 (5) .

[2]杨发航.新时期影响爱国主义的主要社会思潮[J].新视野, 2010 (1) .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王跃飞.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6 (4) .

中西方大学教育 篇8

教育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两者是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文化交流, 若没有文化交流, 教育就会因此逐渐失去生命力, 难以获得发展。新文化的产生就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那么, 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机构, 可谓是创新文化的中心。而具有鲜明西方文化色彩的近代教会大学作为一种典型的高校类型, 其内部所发生的中西方碰撞和融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活动过程及其特点, 还揭示了在其中所发生的文化更新的实质就是顺应和同化。

(一) 个案选择:我国近代教会大学

1. 我国近代教会大学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首先, 它是教会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学校类型。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 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已久中国的大门, 把中西文化教育的显著差异直接地展现在中国人面前。其后, 伴随着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教会获得了开办学校和自由传教的权利。于是, 教会人士开始兴办学校, 试图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本土的传教人才, 打开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心结”, 消除传教中出现的文化抵抗。可见, 教会学校首先是在武力和不平等条约的双重保护之下开办起来的。在此, 可以说, 教会学校是西方文化试图影响中国的产物。而教会大学, 这些由西方传教士在华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 它是“教会学校中最为重要、最有代表的部分”, “它们在中国教育乃至社会近代化, 在中国文化、教育交流史上所具有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最引人注目”。

其次, 教会大学既是教会学校又是高等学校, 其身上兼具了西方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的特色。西方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是密切相连的。尽管宗教势力在与世俗势力漫长岁月的争斗中丧失了其原有的政治统治权, 但宗教在西方文化之中仍有不可动摇的精神统治的地位, 它融入了西方文化的骨血之中, 成为了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教会大学, 作为一种宗教学校类型, 它具有更为浓厚的西方文化的色彩。

2. 教会大学的发展过程具有典型性

教会大学内部包含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 它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中西文化不断交锋的过程, 在其中发生的文化间的活动具有典型性的特点。

教会大学实际上可被视为传教士移植西方教育的一种尝试。但因为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长久以来的闭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传教士最初西化中国的意图遭到了抵抗。为了回应这种抵抗和冲击, 传教士只有不断的修正他们的办学宗旨和方向, 使教会学校能适应当时的实际需求, 进而获得生存的空间, 教会大学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校。

最初在华建立起来的教会大学大部分都是在原有的教会中学或教会小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不仅办学条件较差, 数目较少, 而且学校教育的宗教色彩也较浓。后来, 洋务运动和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开展为教会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不少传教士主张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通过培养社会精英, 进而左右中国社会的发展, 使整个中国基督教化。在这受教育需求高涨而高等教育机构又恰好欠缺的时期, 教会大学抓住了机会, 以其较高的教育质量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吸引了大批中国学子前来就读, 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于是,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 同时达到与中国自办大学分庭抗礼的目的, 教会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政策, 变得越来越趋向于世俗化、专业化和中国化。也就是说, 中国化和世俗化成为了教会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 中国先后掀起了“非基督教运动”和“教案”风波, 教会大学这种发展势头受到了爱国主义浪潮的强烈冲击。1925年10月16日, 北洋政府公布《外国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要求全部教会学校必须向中国政府立案注册, 并对教会学校的办学作了限定性规定。自此之后, 教会大学结束其独立状态, 以私立学校的形式被正式纳入到政府管辖的学校教育体系中, 并因其身份的转变而日渐被普通中国人所接纳, 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其中国化和世俗化的程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教会大学一方面普遍因战火而遭受到惨重的损失。另一方面, 大部分教会大学被迫内迁后都出现了生源结构的改变和与差会联系的困难等问题, 面临着招生和资源不足的困境。因此, 在战争接连不断的打击之下, 教会大学在迁移和重建过程中增加了校际之间的互助和交流, 普通国立大学也逐步地拉近了与它们的距离。于是, 在动乱之中, 更为中国化的教会大学慢慢地建立了起来。到新中国建立之后, 教会大学更是直接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完全地融入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当中。

纵观教会大学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可把其发展的特征归结为两点:世俗化和中国化。前者是针对于教会大学的宗教性而言的, 后者则是针对于其西方文化特性而言的。教会大学, 其创建初期就是一种几乎全西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宗教神学教育为主、西方传教士为教师队伍的主力、独立于政府所控制教育体系之外的地位。后来发展历程中, 它逐步的朝中国化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并最终成为一个符合当时中国现实需求的, 具有西方先进之处的西式的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可见, 在教会大学发展的过程中, 中西文化在不断的碰撞和融合, 文化和教育都在其活动中获得了更新。

二、从近代教会大学学校文化来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学校文化中包含不同的文化类型, 从横向来划分, 可根据学校中各不同群体所承载的文化类型划分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课程文化;从纵向则从学校文化自身的发展历程出发, 依据学校文化在不同时期在学校中展现的不同状态划分为形成期、发展期、衰退更新期。本文拟首先从纵向的角度对中西学校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进行分析

1. 形成期 (1882-1905)

这一时期是教会大学的创立期。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在对外战场上几乎屡战屡败。战事的失利、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高傲的中国人开始正视西学, 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方式, 无论是有志之士自发的探索西学之途的思考, 还是在从统治阶层开始的种种尝试 (如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 其后的“百日维新”以及20世纪初清皇朝的教育改革) 。有些传教士也敏锐的感觉到, 只要对自身稍做改动, 降低对方的警戒心, 就能有助于被对方所接纳。若要完成其原本的教化目的, 那教会学校究竟是该坚持原来的强硬态度, 以直接传教为主教育为辅;亦或是为抓住时机而做出必要的改变:改为间接传教, 主要通过教育进行文化渗透, 从而达到最初目的。针对教育与传教的先后、主次问题, 传教士在其内部开展了激烈的争辩。

2. 发展期 (1905-1937)

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 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种选拔性考试的结束, 更为重要的是, 它为新式教育的开始扫清了障碍, 解除了束缚。于是, 新式学堂很快就建立起来, 成为另一处学生学习新知的场所, 成为了与教会大学相抗衡的另一种学校教育机构, 对教会大学造成一定的冲击。此外,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新式学堂的建立, 在中国社会里, 学习西方的潮流越演越烈。人们不仅不再排斥西学, 还视习西学和用西学为救国富国的或攀附的重要工具。其中, 青年学生对西学的热情尤为突出, 他们对西学的渴望和要求不断增加。因此, 对有西学教育的学校机构的需求量也猛增。由于新式学堂创办时间较短, 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 因此这种巨大的需求为以优质教学质量闻名但数目一直较少的教会大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扩展机会。

面对挑战和机遇, 为了抢先取得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使其能更好地为帝国主义侵略事业服务, 各教会大学开始合并资源联合办学, 积极扩展学校规模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扩大其与社会各方面的接触面, 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变得更为世俗化和中国化。而其后爆发的“非基督教运动”和“教案”风波则使教会大学的世俗化和中国化更进一步, 变成了中国政府管辖下的教育系统中一部分。

3. 衰退更新期 (1937-1952)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教会大学的发展遭到战火的冲击。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中国一直处于动乱之中。不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以及战火造成的毁坏对教会大学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尽管如此困难, 教会大学却从未放弃过办学, 反而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工作, 并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为中国化和世俗化。可惜的是, 这种努力并未使教会大学像之前那样顺利的克服难关, 政治交锋最终还是导致了教会大学的消逝。1952年, 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处理接收美国津贴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决定》, 对教会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并将改造后的学校机构纳入到新中国的教育系统中。至此, 教会大学的历史在中国大陆画下一个句号。

三、对近代教会大学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 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近代社会中所发生的中西文化间的活动, 可发现, 文化的顺应和同化在其中显而易见。在19世纪中期, 当西方传教士和西学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社会时, 它们对中国传统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相对先进的西方文化面前, 显得异常被动和抗拒。于是, 起初它选择了忽视西学, 沉默地适应西学带来的冲击。但其后连续爆发的几场战争中, 西方文化都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展现了两者之间差异和距离。战败的屈辱引发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处于劣势的反思, 其中不少人更是开始了积极探索和对外学习的道路, 期望通过学习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先进的、科学的西方文化来改进本民族文化中的不合理之处, 并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于是, 中国文化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进入了文化顺应的阶段, 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扬弃、继承、吸收对自身文化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更新。这使中国文化变得更为开放和独立, 并在持续的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步入了同化西学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下)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2]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3]丁刚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何晓静, 史静寰著.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

[5]黄新宪著.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6]李清悚, 顾岳中主编.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教育侵略活动资料简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 第19页

[7]刘香君.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5) .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 篇9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 是我们这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学界对于文化的概念各执一词, 有多种不同的定义。《辞海》中文化的解释是:广义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受到经济、政治、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从这个意义上, 有的学者将文化上升到思维方式的层面, 将其看成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东西, 所以文化的差异, 不仅仅是文化卞体和文化形态或产品的不同, 更是一种模式的差异。

1 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1.1 哲学渊源层面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哲学因为生存环境、社会状况、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们认为自然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整个宇宙万物, 使人们不思去征服自然, 而是听任自然的摆布, 对自然产生一种崇拜、迷惘、甚至俱怕。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基础上所产生对自然恐俱的心理, 削弱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 扼杀了人们去探索自然和揭不自然科学规律的才智。这种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实质是做人治人之学, 受其指导者更注重和顺应自然节奏, 遵循自然规律, 同时也形成了守旧复古、循规蹈矩、求实中庸的思维方式, 而不善于对自然的探索和科学的追求。

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古希腊贫瘠的土地和优越的海洋资源造就了盛极一时的商业文明。海运、捕鱼、采矿必须与自然进行搏斗, 这就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意识。对人来说大自然需要驾驭征服, 人与自然关系越紧密, 所出现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越多, 这就不断促进人们去思考和探索。因此西方哲学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本内容, 强调天人相分, 以求实求知为主旨, 带有科学精神和宗教幻想, 充满理性色彩。这种商业文明衍生出的哲学观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社会结构, 以法律调整取代了伦理道德的调整。在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 西方民族个性自由、民主精神得到了充分发展, 同样形成了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探索自然的品质。

1.2 思维模式层面上的差异

从诸子百家起, 就比较擅长于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删繁就简, 整体把握。“大道化简”、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 成为智者的最高境界。在这样的思维境界中少注重条分缕析, 排斥径渭分明, 竭力维护说也说不透, 想也想不够的状态 (曾德昌, 2001)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朦胧、写意、含蓄的美强调在和谐中去体悟达观, 独钟对整体的直觉、体验、领会和顿悟、修养、践履。西方人的思维方法从最初就把着眼点放在大本大原问题上, 注重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推理。德漠克利特认为:找到一个关于因果必然的说明比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还重要。可以说, 在西方文明的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的理性的教养, 西方的祖先总爱把自己放在世界的对立面, 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眼睛去观察思考一切可以或可能被观察思考的事物, 由想象而本质, 一旦有蛛丝马迹便要追根究源。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表现出整体和谐性, 强调悟性,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境界。中国人习惯从整体中看个体, 善于把握整体, 合二为一, 注重平衡, 异中求同;而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逻轨片而性, 强调理性, 习惯从个体中看整体, 喜欢化整为零, 一分为二, 注重分析, 同中求异。

1.3 价值观与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

总的来说, 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 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性, 因此, 西方人在交际交往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 总是从个体的立场出发, 强调个性。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 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独立性, 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很清晰、分明, 是以与他人的关系而定, 总是把自我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 才会变得完整, 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参与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 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他们往往从集体主义出发, 强调群体。中国人在交际时喜欢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 似乎那样才表现出与人交际中的真诚, 或同时也喜欢把别人老底探个究竟, 不然就觉得不公平或被别人欺骗了。

如在西方, 几乎每个成年人都知逍适应彼此的习惯, 他们很注意与人相处的分寸, 不过分亲昵, 但也保持经常的联系。拜访某人需事先预约, 忌突然造访。否则, 受访者会感到不快,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拜访打乱了工作安排, 给他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在去拜访朋友时, 可以送礼物给别人, 但决不会送东西给主人的伴侣。去参加朋友生日或朋友婚礼, 一般送朋友礼物一般不能送具有中国特色的红包。

2 外语教学中进行的文化导入2.1重要意义

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 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 还应适时、适度地导人相关的文化知识, 从而增强人文教育。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 两者是息息相关的。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 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还是文化的产物。世上没有不反映一定社会生活和一定文化内容的语言, 也没有和语言毫无关系的文化, 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2教学实践中的方式方法

2.1 词汇教学。

在词汇教学时, 要注意英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 如动植物词汇、颜色词汇、地名词汇、数字、习语等, 通过对比分析英汉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 展示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教授语言结构时要体现出差异, 汉语文化侧重知觉体验感悟, 强调语序, 语序可类比人们感知世界的顺序, 体现汉民族靠直观、靠感性认识外部世界的思维方式。

2.2 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 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 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 英语注重运用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整。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 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 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对于学习英语语法, 减少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 的错误是有帮助的。

2.3 其他。

在传递文化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的习惯, 以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英语, 排除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 按西方人的观念和思维进行有效的交际。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 不同的国家, 由于信仰、习俗等不同, 文化存在很人的差异,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如各类报刊、文摘、杂志等。通过人量的阅读, 学生可以开阔眼界, 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可以借助此幻灯片、娱乐电影等来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跨文化交际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研究[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2006, 65 (3) :66-70.

[2]许娟.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探析[J].胜利油日职工大学学报2006, 20 (4) :12-13.

[3]周丽蕊.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08, 12:71-72.

中西方大学教育 篇10

一、表现在教材设置方面

大学英语教学目前仍然是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习得的一个重要平台。现阶段, 我国各大专院校针对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虽然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语言习得为标准, 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 (参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 但课程中充斥大量反映西方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各类语言材料, 中国元素严重缺失。不仅如此, 为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宣传介绍。杨杰瑛 (2003)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 就从语言学习的角度, 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教育。林汝昌先生 (1996) 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文化导入分三层推进, 并强调西方文化导入的文化教学思想。这在无形中为英语语言传播西方文化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 使得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进而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推向了弱势边缘。

二、表现在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因为专注于传授目的语的语言技能, 缺乏培养学生双向对等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西方文化, 一心围绕西方转, 给学生的文化意识带来不良影响。有些英语教师本身缺失文化意识, 不能客观地看待不同文化的优劣势, 在课堂英语教学中极其主观地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无形地贬低了汉文化的优势, 使汉文化不知不觉地走向了劣势边缘。教师文化输出的偏西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课堂知识的补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相关知识补充是各类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顾名思义, 相关知识补充指的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额外知识。目前, 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偏重语言技能的传授和英语教材中的“亲西方”文化倾向,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限于语言知识的增加, 或限于文章作者生平简介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介绍。尤其是后两类的相关知识补充,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英语教学的西方文化内容含量, 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比例失衡情况更严重。

实际上, 相关知识补充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如果利用得当, 则是调整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一剂良药。

2. 中西两种角色的交流和互动

中西角色交流主要适用于由外籍英语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英语热”的持续升温, 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来到中国执教, 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为中国学生带来了地道、原版的英语语言, 极大地方便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另一方面, 来自英美的外籍教师作为西方文化的承载者, 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地向中国学生传播西方文化。

3. 学生对文化的主观意识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 一方面, 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 可塑性强, 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 另一方面, 广大在校大学生身为国家栋梁之才, 将来既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主力军, 又是引领中国主流文化的先行者, 还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当这些未来的治国先锋站在国门与西方进行对话, 交流中一味追捧西方文化, 而对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 无从谈及时, 将是每个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可见,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亲西方”文化导向已给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民族观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转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大学英语教学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 也在传播西方文化。如果不在英语教学各个环节植入中国元素加以抵制, 那么中国学生在习得语言技能的同时, 其内在的中国特质也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而向后者迁移, 这对肩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大学生来说, 后果不堪设想。目前, 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向失衡的现状及中国元素缺失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 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还在为进一步提高语言技能的习得效率而大力提倡对目标语言的文化导入, 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中国文化处境的危险程度。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纠正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现象, 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提高中国元素的含量, 调整中西文化的分配比例, 最终实现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平衡与对等。

参考文献

[1][美]Edward Sapir.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

上一篇:埋入式监测仪器下一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