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运资本

2024-05-03

企业营运资本(精选十篇)

企业营运资本 篇1

关于企业的价值, 金融经济学家给企业价值下的定义是:企业的价值是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 它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密切相关, 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能力。扩大到管理学领域, 企业价值可定义为企业遵循价值规律, 通过价值为核心的管理, 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 (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普通员工、政府等) 均能获得满意回报的能力。企业价值指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 它建立在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基础上, 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好, 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就越高, 企业的价值就越大, 这样企业都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为了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更为了监管企业的自身发展, 企业价值管理至关重要。

二、企业价值管理

早在20世纪50年代, Modigliani和Miller就率先提出了企业价值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现金流量的价值评估体系, 为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 Copeland和Koller对价值管理的概念和准则进行了分析, 即只有当资本回报超过资本成本时才能创造企业价值。并且明确价值管理是贯穿于公司的整体战略和日常经营决策中, 将公司愿景、评估工具、和管理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准则的管理架构。在价值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的成本和盈利成为价值管理的核心, 善于创造企业发展的经济点, 同时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 成为企业获得最大利益的关键。

三、企业基于企业价值管理的模式分类,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首先, 基于现金流的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即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自由现金流对终极控制股东行为存在约束行为, 加强自由现金流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企业价值的管理。

其次, 基于利润的企业价值的管理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利润概念并不意味着价值创造, 而是采用经济附加值的概念, 即考虑了资本成本后的剩余利润。在之后的研究中表明, 经济附加值总体上的解释力强于传统指标。而最新演变的最后一种模式, 是基于财务和非财务相整合的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即从以财务指标和核心的财务业绩评价时期进入到了全新的综合业绩评价时期, 也就是除了关注财务指标, 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关注反应企业未来盈利的潜在战略性指标。

最后, 已经获得了大家的关注, 企业价值不仅与企业的现时财务状况相关, 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和收益性, 而这些也是财务指标所不能完全表达的, 关于企业的战略价值、组织驱动等非财务驱动因素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同时非财务指标难以用数字来表达, 且不容易获取, 第三种模式依然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但是毋庸置疑, 无论哪种模式, 企业的现实财务状况都是分析的起点, 企业的自我价值管理也都体现于企业的财务状况, 除了要关注企业的长远战略的发展, 更应注意企业的成本控制, 关注企业的运营成本, 企业的资本运营也就成为价值管理的又一重点。

四、关注资本运营管理创造企业价值

在之前的研究中, 学者大多关注企业的长期财务决策诸如股利政策、资本结构等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而忽视了作为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企业的内部资本运营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 同时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我国学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年代, 虽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但是依然为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开端。在之前的研究中, 我们发现, 企业的流动资产的占用比例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正相关, 然而流动负债比例与企业的盈利能力负相关。营运资产占用水平越高, 营业资本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这有利于企业减少对营运资本的需求, 提升企业价值。同时, 企业的负债比率与营运资本管理成负相关关系, 较多的使用流动负债融资, 公司的财务风险就越大, 对企业的价值提升越不利。同时, 提高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 可以减少企业对短期负债的需求, 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企业的回报主要来自于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但是收入的增加并不一定能提高企业价值。这也是该指标的不足之处, 因为在资产负债表中, 企业的总资产中往往会有一部分是由非利息性负债形成的, 是对企业供应商和销售商资金的无偿占用, 在短期财务管理中, 经营者总是尽可能的加大非利息性负债的总额, 以利用这些无偿资金。然而, 非利息性负债的增加虽然提高了企业的账面价值, 但是却混淆了企业真实的资产报酬率, 使其无法反映企业的经营获利能力。所以提高企业价值, 更要注重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 以期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 减少企业对短期负债融资的需求, 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的整体资本成本, 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

摘要:将单纯的财务指标--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是企业的一贯做法, 但是这其中却存在许多的缺陷。首先, 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企业的价值则要求反应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其次, 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取得暂时的经营业绩, 会虚构业务粉饰报表, 虚增利润, 降低利润的可信度。现在, 众多学者将财务目标转为股东财富最大化, 在关注企业财务状况的同时, 将非财务信息纳入考核范围, 这更真实的反映了企业价值。但是, 无论是利润最大化还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最关注的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如何准确的评估企业的真实价值。

关键词:财务目标,企业价值,营运资本管理

参考文献

[1]严若森.公司治理评价及其灰色关联分析[J].经济技术, 2009 (7) :116-122.

[2]Copeland, Tom, Tim Koller, Jack Murrin.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ementtheValueofCompanies[J].NewYork, 1994, (21) :34-37.

[3]刘忻, 王春芳.企业价值管理模式研究评述[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 (5) .62-67.

企业营运资本 篇2

营运资本包括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金流。营运资本管理涉及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其目标是企业在保证营运资本充足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加快营运资本周转速度,提高营运资本的盈利性。营运资本作为重要的短期财务资源,其配置结构和规模关系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企业战略目标是否会实现,最终将对企业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在理论方面,西方学者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绩效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各营运资本项目的优化、营运资本政策的制定。在实践方面,戴尔公司以及沃尔玛公司都十分重视对营运资本的管理,并把对其有效管理视为自身的优势而不断强化。此外,从1997 年开始,美国雷尔公司(REL Consultancy)和英国CFO 杂志开始每年对美国规模前1000 的上市公司发布营运资本年度调查报告。报告除分行业对被调查企业进行营运资本管理绩效排名外,还对当年营运资本管理热点进行评述,同时将调查结果与往年度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此项调查扩展了营运资本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从单个营运资本项目的研究延伸至整体,营运资本管理方法从单纯的数学方法发展为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

我国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起步晚并且尚不深入。目前我国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资产管理、流动负债管理、营运资本持有结构以及投融资策略方面。将渠道管理、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联系起来的研究还很少。实践方面,我国企业还没有形成应用于资金协调以及资金定量控制的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营运资本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优化。由此,从渠道管理的角度研究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丰富我国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企业加快营运资本管理制度建设,增强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先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西方学者早期对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大多采用某些重要项目的周转能力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等。这些指标存在着单一性、片面性的局限。Hager(1976)首次提出了现金周转期这个概念。他认为具有较少现金资产的企业通常会获得更好的经营业绩,现金周转期越短,公司营运绩效越好。Richard 与Laughlin(1980)提出了采用现金周转期来反映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状况。现金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Joseph Cavinato(1990)以制造业为例,用产品现金周期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缩短产品现金周转期的措施。James A Gentry,R Vaidyanathan 和HeiWai Lee(1990)在传统现金周转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金流发生的时间和数量,构造了加权现金周转期模型。并将存货周转期按照存货的存在状态细分为原材料周转期、在产品周转期和产成品周转期。Martin Gosman,Trish Kelly(2003)选取美国零售企业研究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提出了新的衡量指标剩余日,剩余日= 存货的销售天数- 应付账款清偿天数。剩余日计算简单、有效,对于衡量零售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可操作性强、精确度高。

相比于国内研究,西方国家对营运资本与企业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早。Johns Groh(1992)在论文《经营周期、风险收益和机会》中研究了投资、风险和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营运资本管理的放大效应,即如果营运资本管理有效,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证实了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Shin&Soenen(1998)、Deloof(2003)、Lazaridis&Tryofonidis (2006)、Garcia-teruel&Martinez-solano(2007)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别选取美国、比利时、雅典和西班牙营运资本规模较大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和现金周转天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现金周转天数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水平对企业价值有显著影响,企业应该合理安排现金周转期。Nazir,Afza (2009)选用2009 年至2005 年间卡拉奇股票市场的样本公司,用资本回报率和托宾Q 值代表企业价值,分析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流动资产比与资产报酬率和托宾Q 值成正相关关系,流动负债比与资产报酬率成负相关关系而与托宾Q 值成正相关关系。

我国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引入营运资本这个概念,毛付根(1995)在国内首次构建了营运资本管理的理论框架。他认为应该将流动资产的配置结构与相应的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角度出发制定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刘运国,周长青(2001)研究了我国的营运资本管理模式,认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大多为中庸型,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规模在同方向上变化,我国大部分企业对营运资本的管理较为保守,缺乏冒险和创新精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汪萍,闫甜(2007)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0 年数据为样本,对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者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为零营运资本管理提供了支持。郑萌萌(2009)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制造类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和营运资本管理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盈利能力、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与经济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而不是营运资本管理能力本身。张宁宁,吕娟和张新民(2009)用2004至2006 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样本公司的现金周转期与企业价值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随着供应链理论、渠道理论的发展,营运资本管理开始与两者相结合,绩效衡量也更为完善。王凡(2007)在传统营运资本管理和供应链营运资本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结构管理为基础、以项目管理为内容、以渠道管理为重心的营运资本管理模式。王竹泉(2007)从渠道管理的角度对营运资本进行了重分类,将营运资本划分为采购渠道的营运资本、生产渠道的营运资本和营销渠道的营运资本,构建了新型营运资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Erik Hofmann,Herbert Kotzab(2010)研究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本管理和单一的企业视角下营运资本管理的差异。他们指出单一企业现金周转期的.缩短并不一定意味着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提升。

(二)研究假设

本文借鉴国外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基于渠道管理的新型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体系,实证研究了我国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采购渠道营运资本是材料存货、预付账款与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差额。大量的材料存货和预付账款,会使企业丧失投资于收益率更高的项目的机会。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短期性资产,使用起来灵活方便而且占用成本低,企业应合理地增加两者的规模和延迟两者的支付期限。科学的采购渠道管理,可以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基础上,减少流动性资产的占用,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加公司价值。由此分析,提出假设1。

假设1:企业价值与采购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负相关。

生产渠道营运资本是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与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的差额。这里的在产品存货既包括制造业企业车间之间的半成品,也包括存在于车间内部的在制品。在产品的存放会产生管理费用和租赁费用,在产品存货和其他应收款本身也会占用企业资金,存在着机会成本。企业在实际支付应付职工薪酬之前,可以免费使用,性质上相当于无偿的商业信用。其他应付款是企业可以低成本使用的其他企业资金,在资金占用性质上与应付账款类似,可以节约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增加盈利性。生产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数值越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越高,由此会增加企业利润,增加企业价值,因此提出假设2。

假设2:企业价值与生产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负相关。

营销渠道营运资本是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与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的差额。成品存货与在产品存货类似,大量成品存货产生的管理费用、租赁费用和机会成本会影响企业价值。宽松的信用政策可以增加销售收入,但是也同时带来了管理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预收账款和应交税费在企业实际履行义务之前,无偿占用了其他企业资金,相当于一笔免费的商业信用。因此,减少营销渠道的营运资本,缩短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可以提高公司价值。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

假设3:企业价值与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负相关。

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表示的是企业原材料购买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环节的时间跨度。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期越短,营运资本从投入到收回的时间长度越短,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越高,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利润越多,企业价值越大。据此提出假设4。假设4:企业价值与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负相关。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0-2014 年沪深两市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基础样本。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们具有典型的公司特点,集供产销业务于一体。同时,在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上市公司占比达到60%,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此外,选择以全部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可以剔除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使本文结论更有说服力。

沪深两市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共1788 家,按照以下原则剔除不满足要求的上市公司样本:一、数据不完整,对于有一年或一年以上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将被剔除; 异常数据,出于统计分析的需要,剔除个别异常的制造业公司数据。最终得到样本公司1183 家,选取了8 个指标变量共5915 个样本观测的面板数据。

本文所用的分析软件为Stata 13.0,所用的上市公司基础数据来源于Wind 数据库,并结合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二)变量的选取

1、因变量的选取

本文采用托宾Q 值(TQ)作为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其被定义为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比率。托宾Q 值沟通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兼具理论性和可操作性,是衡量企业价值较为理想的变量。托宾Q 值的具体计算方法:TQ= 流通股股数×每股股价+非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负责总额总资产

2、自变量的选取

渠道管理视角下,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BusTP) 是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可以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即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 采购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PurTP)+生产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ProTP)+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MarTP)。分别使用全年材料消耗总额、全年完工产品成本和全年销售成本计算采购渠道、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为深入分析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期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研究该周期的三个组成部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将它们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

3、控制变量的选取

第一,公司规模(Lnsales)。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公司规模可以影响组织结构和决策能力,进而影响到公司绩效,因此把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之一。本文使用销售收入来控制公司规模和市场需求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且考虑到销售收入的数值较大,对其取自然对数以减小不同公司销售收入的差距,使数据更接近正态分布。

第二,财务杠杆(FIDebt)。债务融资具有税收档板的作用,在财务杠杆处于较低水平时,公司价值通常与财务杠杆正相关,但是,如果财务杠杆过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导致市场表现变差,因此把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由于债务融资主要来源于借款和企业债券,本文采用金融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金融负债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期末资产总额。

第三,销售增长率(SGrow)。销售增长率是本年主营业务收入相对于去年增长的比率,它反映了一段时期内公司的成长能力和发展速度。通常情况下,销售增长率高,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势头,从纵向、动态角度体现了公司价值。

(三)模型的建立

基于研究假设,分别构建以下四个模型。模型一用来考察采购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效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模型二用来考察生产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效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模型三用来考察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效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模型四用来考察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效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其中,因变量为托宾Q 值(TQ),四个自变量分别为采购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PurTP)、生产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ProTP)、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MarTP)和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BusTP),并引入公司规模(Lnsales)、财务杠杆(FIDebt)和销售增长率(SGrow)三个控制变量。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与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和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显著负相关。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可以增加企业价值。这一结论的得出,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者加强对营运资本的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提高企业价值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企业管理层应分渠道加强对营运资本的管理,最终实现营运资本的高效运转。

(一)采购渠道营运资本管理

采购渠道是联接企业和供应商的纽带。减少采购渠道的资金占用是提高采购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的关键。但是单纯的降低材料存货和延迟货款支付可能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和企业的信誉。企业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做到既减少资金占用又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第一,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降低采购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来说,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存货信息与供应商共享,使其及时组织生产,可以保障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为减少材料存货对营运资本的占用、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创造了条件。

第二,推行JIT 采购,即在需要的时候,按照需要的量,采购所需的物品。采购的原材料直接进入生产环节,减少了存货的管理费用和仓库的租赁费用,也减少了存货本身对资金的占用。实行JIT 采购,企业根据生产活动需要,要求供应商在约定的时间将指定数量货物送达,加快了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

第三,实行电子采购。对外,利用电子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与采购相关的作业;对内,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形成一个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管理为一体的平台。电子采购可以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行情,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快速寻找最优供应商,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作业,提高采购效率。

(二)生产渠道营运资本管理

生产渠道是材料存货向产成品转化的中枢环节,其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做到生产计划与销售订单的匹配,同时通过生产流程和生产方式的改进降低在产品库存。此外,还应该兼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管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改进生产管理,实施整体“拉动型”制造。整体“拉动型”制造是按订单生产和拉动式生产方式的组合,根据市场的真实订单组织生产,生产指令率先下达给最后一道工序,由后一道工序依次向前传递,上游工序完全按照下游工序的需求和生产指令操作。通过整体“拉动型”制造达到缓解生产过剩、解决存货积压问题的目的。

其次,优化产品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在产品设计阶段,物料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同设计人员一起参与产品设计,实施物料耗费分析和投产的可行性分析,优化新产品生产工序,缩短在产品存货周期。在生产阶段,企业应该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合格产品的产出率,减少原材料的耗费。

再次,注重对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款的管理。通过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第三方担保等措施纠正资金不合理占用现象,加强对其他应收款的管理。通过充分利用其他应付款的时间价值,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产的质量和效益。

(三)销售渠道营运资本管理

销售渠道是企业获取经营成果,实现营业收入的主要环节,也是渠道管理理论的重心。在销售渠道的营运资本管理中,要从客户角度出发,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不断改善客户体验。此外,应本着双赢的原则,发展与中间商和分销商的战略伙伴关系,不能为了自身短期利益挤兑上游企业,做到与中间商和分销商共享经营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有效节约销售渠道营运资本,保证营运资本的高效周转。

第一,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积极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认真听取客户的建议,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建立客户数据库,根据客户的自身特质提供相应产品,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和吻合度;根据企业信用政策,挑选信用良好的客户群体,提高其忠诚度,增加再购买率;提供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缩短货物送达购买者的时间间隔,增加客户的满意度。通过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一方面可以扩大企业的销售,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达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的目的。

企业营运资本 篇3

【关键词】营运资本;代工企业;管理

代工企业在新客户引入之初,会根据该客户的财务状况及业务大小核定信用等级和对应的信用额度,然后在涉及到业务往来的子公司之间依据业务大小分配该信用额度,每个子公司的净营运资本均应低于其分配的信用额度,否则,ERP系统会锁定与该客户相关的工单、收货、出货等一系列经营活动。因此,从企业的资金管理出发,探讨如何控制存货库存水平,缩短应收账款账期,延长应付账款账期,从而使净营运资本低于其核定的信用额度范围,保证企业日常生产活动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营运资本管理概述

营运资本是指投入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营运资本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狭义上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本文将其定义为存货及应收账款扣除应付账款的差额,即净营运资本。营运资本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营运资本管理的综合策略的制定,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营运资本管理对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1.预警财务危机。

营运资本管理的失败是企业财务上出现危机的最直接的表现,通过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及时监控和评价,可以对企业可能遭遇的财务危机提供预警系统,从而提前做好准备,采取相应的策略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2.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

成功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使企业流动资产接近流动负债,即“零营运资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并不意味着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而是说尽可能的使营运资本达到最小化,以减低企业的资金投入进而减少筹资成本。

3.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营运资本周转是整个企业资金周转的基础。只有在营运资本合理周转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才可以合理衔接,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补偿才能顺利实现,并赚取一定的利润用作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代工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原材料采购不合理,存货库存量多

一个企业拥有存货量的多少,反映了资产运作效率,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产与发展。代工企业原材料采购行为是在客户的需求计划或订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往往存在着许多障碍,比如需求计划未及时更新,最小订单采购量的限制,生产报废比例的预估偏差,供应商生产周期的不稳定,高估安全库存等等,使得企业原材料采购数量大于需求情况,进而产生很多的呆滞库存,占用信用额度。

2.客户需求变动但信用额度未及时重新审核

信用额度某种意义上代表企业的资金实力,是企业对提供给客户赊销和坏账风险的上限。客户的市场份额是瞬息万变的,代工企业里对应的信用额度也需适时调整,目前对一些客户,企业没有定期及时复核其各自的信用额度,在客户市场份额增大时,往往导致信用额度不足,ERP自动锁定所有相关生产经营行为,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在客户市场占有率降低时,该客户信用额度远远大于净营运资本会导致多采购的情况不会被ERP自动检测到,从而存货库存余额过多,也加大了企业的收账费用和坏账风险。

3.应收账款收款期长,逾期较多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可以使企业扩大销售,减少存货。不同的客户,会有不同的应收账款账期,赢得一个最经济的收款期,会减少代工企业的资金压力,但是,随着客户的本土化和交易的复杂多样化,即使同一客户也会有多种不同的收款期,并且收款期偏长。随着市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一些代工企业为了赢得更多的客户,经常省略深入了解客户资信情况,在未正确评估应收账款风险的情况下,同意赊销方式,这样虽然赢得了更多的销售量,却忽视了大量逾期货款能否及时回收的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过大,坏账风险增加。另外,因企业不合理的信用政策制度,不规范的日常控制,不及时的追缴工作,责任不明确等原因,严重阻碍了应收账款的及时回炉,致使企业应收账款得不到及时清理。

4.应付账款付款期偏短

应付账款付款期通常是指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取得物资与支付贷款之间的时间差,代工企业的供应商一部分是由客户指定的,这一类供应链付款期可控性小,但能与收款期相对应,剩余的供应商,多半为取得较好的采购价格,付款期偏短,这样,对净营运资本产生不利影响。

三、完善代工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对策

1.加强存货采购管理,降低存货库存量

存货管理始终是生产型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是企业流动性资产占用的主要部分。首先,企业需关注客户的终端市场发展情况,定期获得客户的需求计划并在ERP里及时更新,据此得到合理的原材料采购计划,进而调整物料需求。同时,计划员的业务能力要高,要充分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中材料损耗情况,进而做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其次,要制定严谨可行的采购政策,按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采购人员应对供货单位的品质、价格、财务信誉等内容实时监控,收集相关信息,做到货比多家,以期买到价格最低、质量最优的产品,同时得到最好的最小采购量,最优的生产周期。最后,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安全库存,减少进货量,从而降低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这样,既确保了日常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又有效地地控制了存货库存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

2.定期复核客户的信用额度并及时更新

信用额度又称信用限额,是企业信用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企业总体来说,信用额度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的资金实力、销售政策、最佳生产规模、库存量等因素,以及受到的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而确定的可对客户发放的信用额度的规律。企业应该通过认真地计算和参考以往的经验,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和市场等外部环境,合理地确定每一个客户的信用额度,并定期复核,及时更新,使信用额度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化,以此指导和控制企业的信用销售和应收账款持有水平,最终保证企业投入到该客户的净营运资本和其信用额度相匹配。

3.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措施,减少逾期账款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企业需要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以弥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对于被拖欠的应收账款应采取措施,组织催收,首先,制定及时和客户对账的制度,财务部门应与销售部门一起对本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跟踪分析,如果发现逾期欠款金额过大,应采取有效措施,通知仓库停止出货。其次,对不同的客户,需要采取和制定不同的应收账款催收政策,对过期账款长期没有变化的部分,应该限制发货或拒绝发货,并加大催帐力度;对有偿债能力却拒绝支付应收款项,人为发生的赖账,应在诉讼有效期内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以避免丧失欠款的追诉权;对确实没有支付能力的客户,企业在充分了解其可抵债物品的价格、质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物抵债,对能在约定期限内偿还货款的客户,可以审批一定的折扣,以鼓励客户及早偿还货款。最后,企业不能为了更多的订单而简单的批复较长的收款期,应在账面利润与资金成本之间综合考虑,并必须结合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市场潜力拟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收款期,以得到最优的应收账款余额

4.集中采购,获得更好的付款期

尽可能的获得较长的付款期,对于改善净营运资本非常有帮助,代工企业应平衡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制定行之有效的应付账款管理措施,比如每周付款一次改为每半月支付一次,或每月支付一次;再如集团企业间实行集中采购战略,在获得具有竞争优势价格的同时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付款期,总之,应付账款的余额越大,净营运资本就越低,越能更好的与该客户核定的信用额度相契合。

四、结束语

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充分协调采购、销售、仓储等相关部门的各种经营活动,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调动各部门积极配合,更好的完成营运资本的管理工作,以期使营运资本在核定的信用额度内变动,进而避免内部经营活动因超过信用额度而被禁止的情况发生,从而最大限度保证生产计划及时完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敏,《企业营运资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论丛.

浅析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 篇4

1 营运资本的构成及其管理内容

1.1 营运资本的构成

营运资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周转的日常性流动资本, 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最低资本需求。美国学者Eugene F.Brigham和Seott Besley将营运资本分为总营运资本和净营运资本两个概念 (1972) 。总营运资本指公司对于短期资产的投资, 即财务管理学中的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及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 这体现着企业周转性资产的总规模及不同来源的结构;净营运资本, 则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余额, 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是企业需要从外部筹集的短期资产。虽然有学者尝试对营运资本重新进行分类, 将营运资本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 或从经济学视角将永久性流动负债归入营运资本。无论如何进行分类, 营运资本的构成要素基本上有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具体到资产负债表项目, 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等科目。

1.2 营运资本的管理内容

从运营资本管理活动角度看,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容有营运资本投资管理及营运资本筹资管理, 包括企业营运资本的预算、控制、决策、分析以及考核等活动;从管理对象角度看,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企业流动资本、流动负债的管理 (马宏伟, 2011) , 确定合理的流动资产占用水平、流动负债结构。无论是进行流动资本管理还是流动负债管理,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本质是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管理, 避免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企业应根据内外部情况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对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研究始于Herbert等人的研究, 他们发现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管理策略存在差异, 而且相对激进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通常伴随着相对保守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

1.3 营运资本投资

营运资本投资是企业确定一个适当的流动资产水平及流动资产结构, 以使其既能够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又能尽可能增加企业利润的行为。流动资产能提供一定的流动性, 但本身盈利性较低。因此, 营运资本投资决策必须对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权衡, 以确定合理的流动资产规模、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及其与流动负债的配比程度。据此, 可将营运资本投资策略分为激进型、稳健型, 流动资产比例越大越稳健、越小越激进。

1.4 营运资本筹资

营运资本筹资指在总体上确定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 是采用短期资金融资还是长期资金融资。流动负债是需要在一个营业周期内予以清偿, 但从长期来看不需清偿的负债, 通常是流动资产的重要来源。营运资本筹资管理也需要权衡流动负债的风险和收益, 确定流动负债来源、结构及其占总负债的比重。流动负债比例越大流动风险越高、融资成本越低;流动负债比例越低则风险越低、融资成本越高。因此依据流动负债组合的融资成本和风险匹配情况, 可以将流动负债管理策略分为激进型和稳健型。

2 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行业特点及资产流动性

各个行业由于其自身业务经营的特点, 适宜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也各有不同。比如产品流动性较强的零售、快销行业,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水平均较高, 商业信用的利用水平也较高;产品流动性弱、非流动资产占比较高的采掘业、制造业、电力、水的供应和生产业的流动资产投资水平相对较低。产品或总资产流动性弱的企业支付短期到期债务的能力较弱、短期债务融资成本高, 适合选择稳健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产品或总资产流动性强的企业支付短期到期债务的能力较强、短期债务融资成本低, 可以考虑选择较为激进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充分利用短期融资成本低的优势。

2.2 企业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企业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将影响企业营业资本管理。通常将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种:风险回避型、风险喜好型和风险中立型。风险回避型的企业管理者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配置上追求无风险或低风险, 主要配置高流动性、低风险性的流动资产组合以避开市场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对应的营运资本政策就是稳健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风险喜好型的企业管理者偏好配置较高的收益和较高的风险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组合, 这种组合的资产通常期限长、流动性低和不确定性较大。与之相对应的营运资本政策就是激进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风险中立型的企业管理者一般会兼顾投资资产的收益性和风险性, 寻求适度风险与收益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组合。与之相对应的营运资本政策就是适中型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

2.3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及赢利能力

根据优序融资理论, 企业融资的一般顺序依次分别为内部融资、债务融资 (先短期债务融资后长期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当企业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时, 就可以通过保留较多的盈余为未来的发展筹集资金, 从而就可以更少地使用债务融资, 即便使用债务融资, 也应当使用融资成本较低的短期负债。此外, 营运资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企业对营运资本的需求, 因为企业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会减少流动资产的占用。据此可知, 营运资本管理能力及赢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往往会选择较为激进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

3 营运资本管理方法与策略

相比大型企业及国有企业, 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弱、融资较困难。因此, 中小企业更应重视营运资本管理, 并创新方式, 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选择不同于大企业或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

3.1 营运资本投资

3.1.1 制定合适的应收账款政策

制定合适的应收账款政策对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依据国外研究出的并被广泛使用的5C系统, 即企业从自身的要素和能力出发, 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从而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付款记录, 来确定是否批准客户赊销和赊销金额。可是在本次金融危机中, 我们可以看到大型企业受到的影响很少, 而中小企业却受到了致命性的打击, 这又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的经济预测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弱, 由于中小企业很少在制定应收账款政策的时候未考虑经济环境对应收账款的影响, 从而导致在经济形势发生变动时, 应收账款不能随着发生调整, 以致在经济环境走低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缩紧信用政策, 减少坏账的发展, 使得营运资金周转断裂, 导致财务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在制定应收账款政策, 以及运用5C系统时, 还要咨询相关的咨询机构对未来经济走势作出预测, 以增强应收账款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1.2 加强存货管理

及时生产系统、作业成本法和供应链管理是当前最为流行的方法, 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如海尔的订单生产、许继电器的模块化生产。但是这些效果主要表现在大型企业, 而被中小企业运用时效果却很有限, 有些甚至出现负面的效果, 这也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讨论, 在争论中比较常提起的是企业规模。因为这些管理方法从研究到运用到具体实践, 都是在大企业、大公司进行的, 他们具有完善的模块化生产系统, 具备较强的产品适应性, 能很好地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由于资本投入的限制, 企业的产品线和生产线有限, 要想满足客户订单的及时性需求, 就必不可上地要保留一定额度的存货, 从而增加了对营运资本的占用, 当经济形势走低时, 由于需求的下降, 存货难以变现, 影响营运资金的周转, 这在我国江浙地带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中表现得更为严重。

那么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系统呢, 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但是中小企业可以从自身的情况出发, 由于中小企业的客户有限, 企业完全可以建立客户需求数据库, 分析客户的订购属性, 预先确定保底销售订单量, 从而进行提前生产, 这样既可以保证客户要求的及时性, 也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存货数量。同时加强存货的安全性管理, 防止不必要的存货毁损和灭失。

3.2 营运资本筹资

3.2.1 确定合理的营运资本结构

在确定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存货管理制度之后, 就要确定合理的营运资本结构,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机会成本。在现有条件和经济形势下, 保持较高的货币资金持有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持有较多的货币资金会降低企业的赢利能力, 但是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 我国企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普遍偏高, 但是在此次危机中, 由中小企业的大量破产的事实可知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结构严重向变现能力较弱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方面倾斜, 导致营运资本的周转能力严重下降。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深深地吸取此次危机的教训, 针对此次实践中的资金缺口, 在融资环境没有改善之前, 全额弥补资金缺口, 同时减少一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并对该流动资产结构进行分析, 考虑各成分的机会成本, 确定合适的营运资本结构, 之后根据相关环境的变化, 进行适当的调整。

3.2.2 密切与供应商的关系, 加强应付款管理

应付账款是企业从供应商获得的商业信用, 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不需要支付融资成本的负债。总的来说, 应付款的付款周期越长对企业越有利, 但由于供应商会给予一定现金折扣及延期付款会引起企业的信誉恶化, 所以企业必须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比较不同方案的成本收益后做出最佳选择。具体来说, 企业应保持与供应商的密切联系, 获得尽可能较优惠的现金折扣或宽松的付款条件;同时, 建立应付账款管理及信用“预警”系统, 对应付账款的划分、入账确认、账龄分析、对账进行监控, 合理利用信用条件, 选择最优支付时机和方式, 将应付款保持在合理水平, 提高应付账款管理水平, 努力树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 提高未来融资能力。此外, 企业还应充分利用银行给予的无成本信用融资, 采用应付票据 (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等票据) 进行结算。如果可能, 企业应将应收账款的收回与应付账款的付出在时间上进行匹配, 减少短期债务融资。财务人员应做到及时清理入库未达账项, 确保余额真实反映。企业可以通过应付账款周转率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这两个指标来考核企业应付账款的管理水平。

摘要: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 提高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水平, 降低其资金需求尤为重要。本文将立足于对营运资本的构成要素、管理内容进行分析, 为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运资本,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W.D.Knight Working.Capital Management Satisfying versus Optimization[J].Financial Management, 1972.

[2]罗福凯.论营运资本性质与特征[J].财会通讯, 2012 (12) .

[3]雷新途.经济学视角:企业营运资金规模分析[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2003 (4) .

[4]马宏伟.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J].企业研究, 2011 (24) .

营运资本管理中常见的十种错误 篇5

1.总以为只有首席财务执行官才有能力解决营运资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通过拖欠供应商货款或者提前回收客户账款等手段人为操纵季末和年末的报表;

3.在公司内部和分析家面前大肆鼓吹”现金为王”,但是并不把管理层人员的补偿方式与现金流以及综合资本方式联系起来;

4.坐等经济复苏,而不是积极地去改造运营资本流程;

5.简单的认为通过实施erp系统和其他的新技术就能有效的提高运营资本的管理;

6.没能联结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无法使所有参与交易的公司均能获得显著的收益;

7.以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方式来提高现金流,而不是充分考虑通过谈判获得更好的折扣或付款条件迅速地付款;

8.存货减少了,整个供应链却没有得到改善;

9.没有在欠款到期之前及时确认,也未能与客户及时联系寻找解决的办法;

10.将企业流程模式定义为以库存决定生产,即使当企业有能力运行定单决定生产模式时也不进行调整,

营运资本管理中常见的十种错误

LBO给国有资本营运带来的启示 篇6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本的营运由于其内在的“所有权行使缺陷”,导致国有企业普遍效率低下,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重组,采取“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以适当收缩国有经济战线,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国有资本的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但国有资本退出某些产业领域的良好愿望则受到非国有资本接纳能力不足的现实约束,使得国有资本难以实现真正的退出。国有资本内在的“所有权行使缺陷”还造成了另一问题:中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得不到微观层面的支持,也就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这是因为国有企业的高管人员宁愿将企业拥有的现金流用于奢侈的“在职消费”或投资于利润并非很高但风险较小的成熟行业,而不愿意投资于新兴行业和创业企业。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与所有者的激励不相容。

LBO交易具有的几个特点

LBO交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负债。如前所述,在一个典型的LBO交易中,其资本结构呈倒金字塔型,顶层是对资产有最高级求偿权的一级银行贷款,中间层是被统称为垃圾债券的夹层资本,底层是收购者自己投入的股权资本。虽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拥有的夹层债券品种十分有限,但收购方利用LBO方式仍然存在保持30%左右的夹层资本的可行性,通过高比例的债务融资以达到杠杆收购的目的。(2)高收益。在财务上,“杠杆”一词就是股本与负债的比率。收购方以高比例的负债来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如果目标公司损益表上的利润大于股息支出,则收购方将获得较高的股权回报率。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权回报率会逐渐快速下降,但无论如何,收购方利用LBO方式得到的股权回报率都要远远高于普通资本结构下的股权回报率,这有利于提高收购方股本的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3)享受优惠条件。对于收购方来说,LBO可以成为规避税赋的一种手段。LBO将产生大量债务,资本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这相当于间接地享受了政府的财政补贴。收购方利用贷款融资支付的利息将享受银行的低息优惠,可以减轻杠杆收购后的债务偿还压力。对于目标公司而言,在被收购前如果发生亏损,亏损额可以递延冲抵LBO后实现的盈利,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数。在LBO完成后,国有商业银行也将对目标公司的贷款利息给予付息挂帐、免息贴息等优惠支持。(4)发掘收购资产被市场低估的“隐藏价值”,LBO后可以改善公司的经营效率,提高其经济效益。所以,LBO既是一种价值转移,也是一种价值创造。

利用LBO有助于推动国有资本营运

正是由于LBO具有这些特点,有助于解决我国国有资本营运中存在的难题。前述可知,杠杆收购一般只需自付收购资金总额的约10%,其余是通过银行贷款或债券融资来筹集。就目前我国民间财富积累的状况来看,能承担得起这一部分资金的个人和民营企业应该是不在少数。通过启动这些民间资本,就可以解决非国有资本接纳能力不足的问题,促使国有资本真正从那些该退出的产业领域中退出,实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计量分析 篇7

在现代财务理论中, 作为公司短期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营运资本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分析的范畴, 有关其政策的理论分析是极为缺乏的, 因而制约了企业在营运资本管理方面效率的提高。众所周知, 对于某一财务问题, 即使在理论上已经有了明确的、科学的结论, 也并不意味着企业财务政策的制定就不会存在疑问和困难。“营运资本”也会成为人们广泛议论的一个理财话题。

一、文献回顾

(一) 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实证研究上, 很多专家学者都针对大量的上市公司开展调研。Kenneth Nunn (1981) 是较早地通过实证研究揭示营运资金的战略性影响因素的学者。Hyun-Han Shin和Luc Soenen (1998)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公司的净营业周期同公司的盈利性以及股票投资回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 从1997年起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的营运资金开展调查, 并每年发布一次年度调查报告。

(二) 国内研究

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的。总体来看, 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大多数研究仅是对某个营运资金项目的孤立研究, 少有对营运资金的系统研究。王竹泉、刘文静和高芳 (2007) 认为, 各行业上市公司在经历过1997~1999年的经济波动后, 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在不断提升, 不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存在相互作用。此外, 其研究中按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分行业对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名, 这为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和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研究设计

(一) 变量构造

(1) 本文选取总资产利润率为被解释变量。使用总资产利润率来衡量企业营业获利能力。计算方法简单明了, 能够较为准确反映企业营业决策下债权人和权益人投入资本的投资效率, 从而反映企业绩效与价值。 (2) 选取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负债比率、营运资金周转率为解释变量。其中, 流动比率和营运资本配置率所反映的偿债能力是相同的, 但流动比率是相对数, 排除了企业规模不同的影响;流动资产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 该比例越小政策越激进;营运资本的融资政策一般用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表示, 这一比例可以反映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流动负债融资的百分比。变量定义及计量规则见表1。

(二) 研究假设

假设1: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价值相关, 并且与投入资本回报率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随着企业的负债比率越来越高, 企业会更加关注营运资本管理。此时, 企业的营运资本被使用的最有效率。因此我们预期负债比率与企业价值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假设2: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企业价值相关, 并且与总资产利润率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假设3:流动资产比例对企业绩效没有直接的影响。本假设是研究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的持有水平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代表上市公司绩效的主要指标有资产报酬率和股权资本报酬率。我们预测, 流动资产自身并不具备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与企业价值没有相关性。假设4:流动负债比率与企业价值相关, 并且与投入资本回报率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假设5:营运资本周转率与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本假设是研究营运资本周转速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的相关性。

(三) 样本选取

本文的研究期限定为5年 (2003-2007) , 以深市和沪市2003年至200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的需要, 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2003年至2007年样本公司年度报表中的流动资产、总资产、流动负债、总负债、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以上数据主要是由“国泰安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系统”提供。研究采用了面板数据 (Panel Data) 以减少多重共线性带来的影响。

本研究筛选出394家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样本的选取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 公司上市年限较长, 如若上市时间不足5年, 则该公司将被剔除。第二, 数据完备, 相关参数可以计算。上市公司如果有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数据缺失, 则该公司将被剔除;同时, 出于统计分析的必要, 剔除个别年度异常的会计数据。第三, 剔除金融类公司。

(四) 模型构建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包含被解释变量Y和6个解释变量。其中βj (j=0, 1, 2, 3, 4, 5, 6) 为模型的参数, ui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分析

(一) 回归分析

运用OLS估计的多元回归结果见表2。

(二) 模型检验

模型检验分为三部分: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推断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

(1) 经济意义检验。从回归结果看, X1、X3、X5的符号符合特定的经济意义, 即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与企业价值成负相关关系且与预测相符。X2、X6的符号与经济意义相反, 需要应运一定的方法找出错误的原因, 改进模型, 如考虑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X4的符号表明流动资产比率与企业价值成正相关关系, 这个结论与预期相反。

(2) 统计推断检验。第一, 拟合优度检验:从回归的结果看, 可决系数0.471632, 根据以往的研究, 所以模型的拟合程度可以接受。第二, 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 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6和n-k=387的临界值Fa (6, 387) =2.10, 由回归结果得到的F=57.57406。由于F=57.57406>Fa (6, 387) =2.10, 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联合影响显著。第三, t检验:给定a=0.05, 查t分布表, 在自由度为n-7=394-7=387时得临界值1.960, 而各解释变量中, X1、X2、X6的t值均小于临界值, 所以它们对因变量没有显著性影响, 而X3、X4、X5的t值均大于临界值, 它们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

(3) 计量经济学检验, 具体包括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性的检验和自相关检验。

第一, 多重共线性检验及修正。通过直观判断法:从上面统计推断检验中可以看出X1、X2、X6的t值均小于临界值, 所以它们对因变量没有显著性影响, 并且X2和X6的t值符号与经济意义相反, 说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 得相关系数矩阵, 见表3。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 X1和X2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 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通过逐步回归法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 发现剔除X2和X6后, 模型的可决系数和t值有了明显的改善, 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有了显著提高, 模型的整体拟合程度较好, 见表4。

第二, 异方差性的检验与修正。采用White检验法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因为该模型为多元, 所以选择有交叉项的辅助函数, White检验结果 (White检验表略) 显示, n R2=288.7100, 在a=0.05下, 查X2分布表, 得X20.05 (5) =11.0705, 比较计算的统计量与临界值, n R2=288.7100>X20.05 (5) =11.0705, 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在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异方差性进行修正的过程中, 我们分别选用了权数W1t=1/Xt, W2t=1/Xt2 。经检验, 发现选用权数W15=1/X5进行异方差修正的结果最好, 见表5:

可以看出, 在进行了异方差的修正以后, 参数的t检验均显著, 可决系数有所提高, F统计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使得该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

第三, 自相关检验。给定显著性0.05, 查表可知DW统计量为2.094634, 根据DW统计判断可知不存在自相关性。

(四) 最终估计结果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检验之后, 得到了最终的估计结果:

综合上述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实证分析结果, 可以出如下结论: (1) 流动资产的占用比例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正的相关性;流动资产占用水平较高, 营运资本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但二者近几年来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2) 流动负债比例与企业的盈利能力负相关, 负债比率与营运资本管理成负相关关系, 营运资本管理越有效率, 从而使企业价值越大。较多使用流动负债融资,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较大; (3) 流动比率、与企业价值相关, 并且与总资产利润率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 (4) 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我们删除了解释变量营运资本周转率, 所以营运资本周转期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无法考察。

客观而论, 在理论上对营运资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具有极大困难。在这个领域, 假说可能比经验检验更为重要。明确了营运资本与企业价值无关、明确了流动资产占用与现金流量的创造无关, 就可以为企业制定先进的营运资本政策指明方向, 为理财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滕宝红:《哈佛模式——营运资金管理》,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版。

浅谈现代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 篇8

一、传统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思想

营运资本又称循环资本, 是指一个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 通常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流动资产是指公司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能够变现或消耗的资产, 包括现金、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等, 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 表示对公司资金的占用情况;流动负债是指公司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要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交税金等, 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右边, 表示对公司资金的来源。传统零售企业对营运资本的管理就是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管理。它要求公司在资金来源与占用上互相匹配, 以保持公司的短期的偿债能力, 且用两个比率指标加以衡量。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表示公司用它的流动资产偿还其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西方会计界过去一般认为, 流动比率维持在2:1比较合理。其根据是因为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等金额, 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 剩下的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障。人们长期以来的这种认识成为银行考虑是否向举债人提供贷款的一个重要因素。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中的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率, 其中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部分。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国际上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1, 维持在1:1以上, 才算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以及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并说明企业能较好地应付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

由此可见, 传统零售企业对营运资本的管理是一个基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思路, 忽视了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而且流动比率大, 可能由于存货积压和滞销, 也可能应收账款长期被拖欠, 这些情况恰恰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不足。

二、现代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思想

随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零售企业对营运资本的管理不应该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性管理, 而应该侧重对公司无收益流动资产和无成本流动负债的管理。我们知道, 当资金被占用在短期投资时, 由于短期投资可以带来投资收益, 因此短期投资被视为收益类的流动资产, 同理由于短期借款需要支付给银行利息, 所以应被视为有成本的流动负债。而当资金被占用在应收款、存货、预付款时, 这部分资产通常无法给公司带来收益, 甚至可能出现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 因此这部分资产就是无收益流动资产。而应付账款、预收款、应交税金等则无需支付利息, 因此属于无成本流动负债。现代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思想就是要减少资金在无收益流动资产的占用, 同时增加无成本流动负债, 并延长无成本流动负债的偿债时间。基于以上管理思想, 现代零售企业在商业博弈中出现三种情况:

1、无收益流动资产的占用>无成本流动负债。

这种情况说明该公司占用“自有资金”或资金被别的企业占用经营, 说明该公司是个“弱势公司”。

2、无收益流动资产的占用=无成本流动负债。

这种情况说明该公司占用了别的企业和个人资金经营进行“无本经营”, 说明该公司是个“优势公司”。

3、无收益流动资产的占用<无成本流动负债。

这种情况说明该公司占用了别的企业和个人资金进行“负营运资本”经营, 说明该公司是个“强势公司”。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就是“负营运资本”经营的典范。

现代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就是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创新营销、创建企业竞争优势, 不断追求“零营运资本”, 甚至“负营运资本”, 实现企业“由弱向强”的转变。

三、现代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1、加强销售环节管理, 控制应收账款。

零售企业经营特点是“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 理论上不产生应收账款, 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大多数企业批零兼营, 且时常会有团购大客户和批发客户的光临, 赊销情况虽然不多但也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产生, 零售商可以通过内外两个方面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1)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经营活动中, 企业应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 掌握客户资信情况, 并从品质、能力、资本、担保、环境等五个方面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根据客户的信用标准, 授予不同的客户不同有信用条件。对信用标准高的客户, 公司可以授予较高的信用额度及较长的信用期限;对信用标准低的客户, 则授予较低的信用额度及较短的信用期限。对新客户应当采取先紧后松的策略, 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放宽信用条件。同时应结合运用现金折扣政策, 合理确定折扣期和信用期。当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 要及进对信用政策进行修改和调整。

(2) 建立健全内部应收账考核机制。对经营责任人要建立应收账款跟踪考核制度, 商品赊销后, 业务人员要定期进行帐龄分析, 关注客户偿债能力的变动。对快到期的应收账款要及时催收, 防止拖欠;对逾期应收账款, 要逐笔分析欠款原因, 采取积极的措施, 加速资金的回笼, 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积极保全公司的债权资产。

2、加强采购环节管理, 控制应付款。

现代零售企业大多实行连锁经营、规模经营, 由于掌握大量的终端资源, 在商业博弈中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因此, 现代零售企业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 在商品采购谈判中, 提高筹码, 向供应商积极争取宽松的信用政策, 增加应付款金额, 延长付款时间, 增加“免费”资金来源, 同时, 严格控制预付款, 减少“免费”资金的占用。

3、选择最有利的经营方式, 控制存货。

目前零售商经营的商品通常有经销、代销、联营三种运作模式。对零售商而言, 联营商品零售商成本最低、风险最小, 原因是零售商根据实际销售额按固定的毛利率向供货商提取毛利, 存货责任完全由供货商负责;代销商品库存由零售商管理, 货款根据销售进度结算, 通常每月结算一次, 销多少结多少, 零售商只是承担库存商品短少损耗责任;而经销商品由于按进货批量一次性结算货款, 零售商必须对存货完全承担责任, 因此, 成本最高、风险最大。为减少存货资金占用, 降低经营风险, 零售商应坚持“能联营不代销、能代销不经销”的原则开展经营活动。同时零售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搭建信息查询平台, 让供货商适时监控零售商的商品库存量, 做到双向互动, 实现快速补货, 以减少存货量和存货资金占用。

4、灵活运用商业信用工具, 增加预收款。

商业信用理论上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 它是企业直接的信用行为。联系零售企业的实际, 零售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 创新营销管理, 创新商业信用工具, 如发售购物信用卡等方式, 增加企业的预收款。在现实社会中, 目前商业信用卡筹资已成为现代零售企业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

四、现代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宏观经济环境, 做好存货调节。

存货管理的目标是企业持有的存货总成本最小化, 但在现实经营活动中, 有时存货增加并一定是“坏事”, 当预期商品价格上涨时, 公司增加存货, 反而会带来存货升值, 成本降低。因此, 零售商在经营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宏观经济环境, 关注市场供求变化, 做好存货调节, 在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中求的平衡。当预期商品价格上涨时, 适当增加存货量;当预期商品价格下跌时, 适当减少库存量。

2、控制应付账款的承付的同时, 要讲究商业信用。

从理论上讲, 应付款周转期越长, 对公司营运管理越有利, 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应付账款控制也是一把“两刃剑”, 如果任意拖延付款时间, 零售商不仅因此失去现金折扣, 而且可能影响公司的商业信用。因此, 零售商要在尽量控制应付账款的承付的同时, 权衡利弊得失, 不能“一刀切”。

3、保持适当的现金持有量。

现金是一种非盈利性资产, 持有量过多, 势必造成现金管理成本的上升, 也会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持有的现金过少, 则可能无法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基本需要。企业要充分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尤其要防止将营运资金大量用于开拓新店等长期投资项目, 以免资金链断裂, 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

摘要: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营运资本管理思想逐渐发生变化。现代零售企业如何转变理财观念, 通过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 节约投入资本, 提高财务效益, 这是摆在现代零售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传统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思想和现代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思想的分析比较, 提出了现代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

参考文献

[1]、吴世农、吴育辉编著, CEO财务分析与决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3

企业营运资本 篇9

关键词:营运资本,关键因素,方案选择

一、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背景

1. 营运资本管理的必要性

营运资本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所需的资本, 它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一部分, 对企业经济活动能否顺利开展, 起到了直接的决定作用。从会计角度来说,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就是指营运资本, 它反映了企业对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总和就是营运资本, 它是整个财务要素的组成部分, 它与许多财务指标紧密联系, 是企业所有短期性资本运转的统称。然而企业往往只关注长期财务战略, 忽视对营运资本的管理, 最终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降低, 经济效益的下降。因此, 需要企业采取科学合理的营运资本管理措施, 加大短期财务筹划力度, 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水平。

2. 国际国内营运资本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必须具有良好的营运资本管理。科学合理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实施, 是资本营运管理目标实现的保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策略中, 很多企业都有适合自身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根据史密斯和赛尔对美国一千家公司抽样调查, 实施了营运资本策略的企业约占百分之三十, 其中六成的企业存在一种所有人员都了解的营运资本策略。调查表明企业规模越大, 实施正确的营运资本策略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商业信用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普及, 企业通过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和控制, 达到了流动资产上的“零”投资, 流动资产占用达到最低水平。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缺少切实可行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尤其是老牌的国有企业, 都存在一个认识误区, 认为流动资产“越大”, 企业实力“越强”, 盈利能力“越高”。向着流动资产“零”投资的反方向发展。长此以往, 企业财务风险越来越大。根据有关部门对我国3911家企业调查显示, 只有56%的企业感到流动资本管理很有必要, 其中:26.8%的企业感到资金“有所紧张”, 资金缺口在10%以内;16.7%的企业感到资金紧张“明显加剧”, 缺口在10%到20%;12.5%的企业感到资金“严重紧张”, 缺口在20%以上。因此出现两种表现状况, 一种是流动资金紧缺, 一种是流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加大。以上研究调查情况表明, 我国企业对营运资本缺乏科学严密的管理策略, 许多企业仅仅凭经验对营运资本进行管理, 营运资本的使用效率比较低, 不能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营运资本管理可行性方案分析

1. 某科技产业公司基本情况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 是由自然人筹资兴办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矿用设备及配件。公司依托周围高校科技研发环境, 利用高校科技成果优势, 扩大科技成果转换力度, 培植科技产业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公司经过几年的运营, 已经将其科研成果, 实际运用到了主要产品上。取得国家专利5项, 2007年公司产值已经过亿,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也成为了当地同类型公司中的纳税大户。并且培养了大批生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 综合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随着公司的日益壮大, 营运资本的管理也随之提到了工作日程。企业负责人已经意识到,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中心是市场, 而财务管理是开发与稳定市场的手段。科学合理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运营策略, 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保证。

2. 营运资本管理方案

该公司目前市场前景很好, 企业的收益也很大。但由于企业扩张较快, 资金明显短缺。因为主要投资者是自然人, 也就意味着面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较为困难;其二, 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并不等于寿命长, 因此应该考虑企业长期经营风险;其三, 人员更换频繁, 人才流动性强。鉴于以上三个原因, 该公司要想抓住市场机遇, 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 就应该对营运资本进行有效管理, 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益。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三套营运资本管理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A方案:只考虑对流动资产投资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也称之为流动资产的结构管理。首先确定一个能够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量, 其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高流动资产水平。根据管理者的风险喜好程度, 分为激进的、中庸的、稳健的财务政策。

激进的财务政策, 具体是指企业不采用短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资, 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 而是将部分长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的办法。此策略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

中庸的财务政策, 是遵循短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 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的原则。所谓的短期资产是流动资产, 而长期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 当然也包括无形资产和长期资产。另外, 在流动资产中有一部分最低的产品和原材料储备是经常占用的, 也属于长期占用资产, 称为长期流动资产。它的风险和报酬处于中等水平。

稳健的财务政策, 是企业将部分短期资产用长期资金来融通的筹资组合策略。具有低风险、低报酬的特性。

B方案:仅仅考虑流动负债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所谓流动负债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一年以上的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者使用的资产。流动负债的融资政策基本内容包括:使用短期投资、商业信用, 短期融资的融资政策。按照我国的金融信贷政策, 短期融资程序简便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比如:商业信用融资具有方便, 没有现金折扣和限制较少的优点;短期融资券是由大型工商企业或者金融企业所发行的短期无担保本票。它具有筹资成本低, 筹资数额大, 能提高企业信誉的优点。

C方案: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不仅制定和使用对流动资产的投资政策, 而且制定和使用流动负债的融资政策。

流动负债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它的特点是占用时间短, 周转快, 易变现。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必然包括流动资产的投资政策, 因为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用流动负债进行短期融资, 具有很多特点, 比如成本低, 偿还期限短, 客观上国际国内宏观政策变化的影响也较小, 所以营运资本管理策略还必须包括流动负债的融资政策。因此适时适度地对流动资产投资的同时, 考虑对流动负债的融资效果, 两条腿走路, 这是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稳健策略。

三、营运资本管理方案选择的关键因素

该科技产业公司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 产品的研发成本较高, 产品的利润附加值也较大, 生产周期不算太长, 拥有高校科研技术支持, 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管理特别是营运资本管理方面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比如: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多少合适, 融资方案如何选择等等, 都没有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因此要求财务部门制定好营运资本管理基本策略, 确保公司健康发展。公司根据具体情况, 聘请有关专家, 对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加以分析, 并结合国家有关科技产业类企业的有关政策, 采用调查研究、现场模拟、数学模型测算等方式总结出选择营运资本管理策略的四个关键因素:

1. 营运资本管理制度成本

建立及实行营运资本管理制度, 对企业长远发展来说有益无害。但是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 并且不断完善制度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如果营运资本管理制度成本高于管理效益的话,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营运资本制度建设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2. 营运资本管理制度效果

企业管理的目的, 就是提高经济效益, 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所有的决策都围绕着企业的利润目标。实施管理制度, 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话, 再多的营运资本管理制度决策方案都是无效的。

3. 营运资本管理风险度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风险偏好。虽然营运资本管理方案制定的非常完善, 但是风险程度非常高。此时企业应本着谨慎性的原则, 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如果其他评价因素基本相同, 应该选用一种风险比较低的营运资本管理方案。最大限度降低营运资本管理中的风险。

4. 营运资本管理的可行性

营运资本管理方案确定后, 要进行可行性论证。一个方案的好坏, 除了要看自身的各种因素搭配外, 还要看其实行的内外部条件是否成熟。一个再好的方案如果不具有可行性, 或者说受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的制约, 实施条件不具备等, 都会使得营运资本管理方案无法实施。这是评价和制定营运资本管理制度的关键因素。

四个关键因素从成本效益, 风险偏好等角度加以考虑。它可以全面反映营运资本管理方案是否可行, 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是否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四个关键因素的评分及加权分数, 可以让企业管理层更清晰的比较与选择营运资本管理方案。

根据专家调查研究数据, 从四个关键因素角度对以上A、B、C方案进行评价, 如下表: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C方案无论从营运资本管理制度还是效果, 还是从风险度到可行性方面, 同A、B两方案相比, 加权得分最高。因此, 该科技产业公司应当选择C方案加强对营运资本的管理。也就是说公司负责人既要关注企业流动资产投资, 也要重视企业对流动负债的融资政策。另外, 目前在市场经济和国家金融管控政策的改革与创新环境下, 对于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企业, 在营运资本管理方面, 还应采取如下灵活措施:投资融资的多样化;研发、生产、销售的综合化;人才成本管理的集优化;财务成本管理的规范化。只有结合公司具体情况, 采取多样化投资、融资方式, 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汪平, 辜玉璞, 闫甜.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报告数据的分析.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下) , 2006-07-01

[2]辜玉璞.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政策的实证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2006-03-01

[3]刘怀义.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 2010年第3期

[4]胡爱萍, 秦国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方法研究.会计之友, 2010年第10期上

企业现金流与营运资本的探讨 篇10

营运资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 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它的投入和收回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 营运资本一旦出现问题, 轻则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重则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使企业破产。广义的营运资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投放于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主要包括现金、有价证券、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狭义的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即企业长期资本中用于生产经营周转的部分, 又称为净营运资本。若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 净营运资本为正值;若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 净营运资本为负值。会计学通常考察净营运资本, 以衡量企业避免发生流动性问题的程度。

现金流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要素, 企业的发展无时无刻不需要现金流的支持。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作支持, 企业就不能采购原材料, 不能偿还到期的债务, 不能支付员工的薪酬, 企业会在一夜之间陷入困境。现金流可以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现金流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 它的特点是流动性最强, 能够发挥支付手段的作用, 它除了存款利息收入外, 本身并不具有盈利性, 不能为企业创造任何价值, 但是现金流的持有可以保证企业的流动性。现金流属于营运资本管理的一个重要项目, 二者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现金流和营运资本具有重大意义。

二、现金流管理和营运资本管理

(一) 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是指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主要对资产负债表上半部分项目进行管理, 主要是涉及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科目。一个企业的净营运资本状况, 不仅对企业内部管理非常重要, 而且也是一个被广泛用于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 一个企业的净营运资本越多, 它越能履行当期财务责任。从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说明进行营运资本管理的必要性。对于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Grey Filbeek和T ho ma s MK ru eg er, 指出:“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是保持营运资本要素的最佳余额,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能力。”科学而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保证企业长期规划中预测现金流量的顺利实现, 无疑会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按照现代财物理论, 企业价值取决于企业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多少。因此, 现金流管理在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金流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 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 现金流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 现金存量管理

对于现金的管理可以分为两类, 现金存量管理和现金流量管理。现金本身不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 因而被称为“非盈利资产”。过多的现金占用往往表明企业没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发展前景堪忧。同时, 将过多的现金闲置在企业中, 非常容易诱发出严重的代理冲突, 比如现金被管理当局无效率的转移和挪用, 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不仅如此, 按照詹森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过多的现金存量会造成过度投资, 损害到股东的利益。若现金存量过少, 又会制约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影响到企业的财务信誉, 带来过大的财务风险。合理的现金存量的确定设计到与现金存量相关的各种收益和费用之间的权衡, 它的确定是一个实务性相当强的问题, 单纯从理论上的推演很难解决问题。在实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集团公司的现金管理中, 他们一般采用集权式管理, 将现金及其流动的权力完全掌握在集团公司手中, 降低资金浪费的现象。所有子公司的现金流动归集集团公司管理, 集团公司类似一个银行机构, 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和控制现金, 在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之间调剂余缺, 降低资金的占用。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现金存量的态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 不同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也会影响到现金存量水平, 这些角度都可以作为现金存量实证研究的内容。

(三) 现金流量管理

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 从支出现金采购原材料, 到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形成生产资金, 生产过程结束后形成产品, 最后产品销售实现现金的回收, 这就是从现金到现金的资金循环过程。支付原材料账款形成现金流出, 产品销售后收回应收账款, 生产周期结束, 同时形成现金的流入, 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这两个时点就形成了现金周转期。按照“零营运资本”的理念, 现金周转期自然是越短越好, 表明企业无须把更多的资金占用在流动资产。现金周转期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递延期

存货周转期是从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 再到出售这些产成品所必需的平均时间, 它是产品在各个生产阶段持续时间的总和。应收账款周转期是将公司的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也就是销售产品到收到现金的时间。应付账款递延期是从购买原材料和雇佣劳动力到向材料供应商及雇工支付现金之间的平均时间。要缩短现金周转期还依赖于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应付账款递延期的情况。

加速现金周转速度还依赖于各种技术的应用, 比如现金流量同步化、加速现金回收、延迟现金付款。现金流的同步化, 主要是指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时间上协调一致, 以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入满足企业现金流出的需求, 而无需大量的现金存量和对外融资, 节约资金占用。也就是实现“以流量抵存量”的状态。如果现金流入的时间早于现金流出, 或者在金额上远远大于现金流出, 这就会造成现金存量不合理的增加, 而较多的现金存量会给公司带来不好的影响, 主要是代理冲突现象会加重。如果现金流出的时间早于现金流入, 或者在金额上远远地大于现金流入, 这样的话, 企业可能为了适应这种现金流出进行贷款、出售有价证券等。严重情况下会影响企业的财务信誉甚至引起企业的破产清算。加速现金回收主要是针对应收账款周转期,

一方面可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尽量缩短现金回收期, 在制定信用政策时, 公司要在增加的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公司可以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广泛采集客户的资信信息, 如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企业信誉等, 帮助销售人员制定不同的针对性比较强的信用政策。另一方面, 加强事后管理, 即收账工作, 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 对于逾期较短的客户, 可以发函通知, 请其尽快付款。对于过期较长的客户除了发函打电话外, 还可以派人上门催收, 如果以上办法行不通, 则可以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请诉讼等等。延迟现金付款, 主要是在保证企业良好的财务信誉的前提下所提倡的一种理财手段。如果公司和供应商在没有现金折扣但有约定的信用期, 最好在信用期满的那一天付款, 而不要提前付款;如果有现金折扣, 企业希望得到这部分优惠, 可以在折扣期满的当天付款, 而不是马上付款。

三、企业现金流管理原则和现金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原则

1、满足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维护企业的财务信誉。

在现金流管理中,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各种应付义务的履行, 比如所得税的上交, 货款的支付、雇员薪金的支付等。这些都是企业的法定支付业务, 必须完成。

2、将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降低风险对于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现金的主要特点就是拥有最强的流动性, 在环境多变的情形下, 持有现金有助于企业调整策略, 应对各种不利的局面。一般来说, 管理层对于企业风险的厌恶感越强, 手中掌握的现金往往越多。

3、提升现金流周转速度, 最大限度的节约占用, 增加企业价值。

通过高效率的管理, 争取实现以“流量抵存量”。

(二) 现金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

1、对于现金流管理缺少全程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现金流管理手段只侧重于事后分析, 而缺乏事中的控制、事前的预测和安排。

对于企业的资金循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 最大限度的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提高现金流的流速。其中, 现金流内部控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销售环节, 重点是在应收账款的回收上。这个环节关系到现金能否顺畅地回流, 形成经营现金流入。在该环节, 一方面要加强信用销售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2、对于现金流的使用效益不够关注。

公司除了要加强现金流的内部控制, 促进现金流的顺畅、快速循环外, 还需要注重现金流的使用效率管理, 可以借助各种现金管理工具, 避免现金的闲置和浪费。如果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时间上出现不一致, 或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金额差别也很大, 会直接造成现金缺口或现金富余。当企业现金出现闲置时, 可以通过购买短期有价证券进行短期投资, 当企业再需要现金时, 直接出售这些有价证券即可, 使得企业现金流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汪平.财务理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2]、孟焰, 李连清.企业战略性现金流管理的探讨[J]财会通讯 (综合版) , 2006, (10) ;

[3]、何瑞.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财会月刊, 2006, (1)

[4]、左小明.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方式[J].财会通讯, 2004

上一篇:MRSA下一篇:渎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