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渠道理论对出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探析

2022-09-12

一、出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不足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

公司制改制后的出版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为取得发展先机和竞争优势必然会大量筹集资金,营运资金管理日益重要。出版企业通过强化营运资金管理,能够提升运营稳健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版企业主流的营运管理方法是采用传统的财务方法,多注重单个营运资金项目指标,利用财务数据判断资金运转效率,未真正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结合起来,这种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着缺陷。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不足

1. 项目指标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冲突

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是通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对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并加以改进。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等指标之间相对孤立,未考虑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容易造成指标之间出现矛盾冲突。例如,放宽信用政策促进销售可加速存货的周转,但又会增加应收账款的规模,降低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延长应付账款的支付,虽然可以延长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但是可能会导致供应商供应减少或质量降低,影响产品的生产,延长存货的周转天数。

2. 未全面考虑项目指标

除了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这些传统指标外,其他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也属于营运资金范围,但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未考虑这些指标。对于某些特殊的业务,单纯计算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这些传统指标不利于全面的管理。例如,出版业务中的预收账款,主要反映预收客户全年的图书款。

3. 未体现渠道管理的思想

存货作为企业营运资金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包含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从渠道管理的角度去分类,原材料属于采购渠道、在产品属于生产渠道、产成品属于销售渠道,它们分别受到各渠道经营效率的影响。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直接计算存货的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不利于寻求提升存货管理的办法。

二、基于渠道理论营运资金管理系统

(一)基于渠道理论对出版企业营运资金分类

渠道理论日益发展成熟,企业依据渠道理论将日常经营活动划分为各个环节,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将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转变为以客户、生产、供应商为中心,对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原有的营运资金进行重新分类,供应链、客户关系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经营营运资金按照渠道不同可分为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营销渠道营运资金。这样不仅按照不同类别将所有的营运资金项目列入管理范围,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营运资金在各个渠道上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研究奠定基础。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受采购、生产、销售渠道管理工作的影响。其中,采购渠道管理水平决定了原材料、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计生产成本、预付账款等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生产渠道管理水平决定了在产品、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营销渠道管理水平决定了产成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加快营运资金周转效率从而提高盈利能力营运资金管理的首要目标。企业除了经营活动还存在理财活动,和理财活动有关的营运资金包括:货币资金、短期借款等,这类营运资金是企业投资、筹资活动形成的,与经营活动无关,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

(二)出版企业各渠道营运资金的分布特征

1. 采购渠道

采购是出版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始,采购渠道主要业务是向上游供应商采购纸张原材料、印刷劳务和委托创作等。结算采购活动的货款会产生应付款项和预付款项。采购渠道是内部价值链的开端,出版企业应该谨慎选择供应商,同时也要考虑供应商提供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会直接影响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金额。纸张原材料、应付款项发生在采购活动过程中,属于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所不同的是纸张原材料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而应付款项为企业提供了免费的商业信用,为企业节约了资金,因此,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原材料+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计生产成本

2. 生产渠道

企业采购活动完成后,需要进行生产活动,主要业务是对出版物进行选题策划、编辑、印刷、装订、加工,最后将产成品包装入库。生产成本、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与生产过程相关,都属于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所不同的是生产成本、其他应收款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而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为企业提供了免费的商业信用,为企业节约了资金,因此,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成本+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

3. 营销渠道

营销环节是产品价值实现和营运资金回收的环节,企业通过销售获得企业再次生产需要的资金。营销渠道的业务主要是对书刊的销售,产成品数量影响着企业的库存管理,过多会增加库存成本,过少会增加短缺成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对于企业非常重要,企业希望增加周转率,减少外部对本企业资金的占用,预收账款取决于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供应量。产成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与营销活动相关,属于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其中,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而预收账款、应交税金为企业提供了免费的商业信用,为企业节约了资金,因此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产成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金。

三、出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将营运资金按照不同的渠道进行分类后,然后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营运资金的流动性主要通过周转期来进行评价。根据渠道特点不同,使用不同的周转额。采购渠道使用全年材料、劳务消耗总额;生产渠道使用全年完工产品成本;营销渠道使用全年销售收入。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360÷(全年材料、劳务消耗总额÷采购渠道营运资金)=360÷[全年材料、劳务消耗总额÷(原材料+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计生产成本)]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360÷(全年完工产品成本÷采购渠道营运资金)=360÷[全年完工产品成本÷(生产成本+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

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360÷(全年销售收入÷采购渠道营运资金)=360÷[全年销售收入÷(产成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金)]

周转额选用全年累计发生额,是一个时期指标。营运资金选取全年12个月期末数的平均数,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季节性的影响。与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相比,上述评价指标避免了各项目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涵盖的营运资金项目更为全面,而且体现了渠道管理的思想。在利用以上指标进行评价时,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周转期指标用来评价渠道营运资金运用的效率,不能单纯地认为周转期越低越好。例如:某企业采购渠道、生产渠道、营销渠道的周转期都低于行业标准,则说明该企业营运资金运用效率较高。但如果只有采购渠道的周转期低于行业标准,生产渠道远高于行业标准,则说明企业有可能原材料采购不足导致生产量过低。

四、某出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计算及分析

本文选取某出版企业作为案例,通过对该企业2016-2018年相关指标计算,分析了解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单位:万元

(一)采购渠道

由采购渠道评价指标计算出的某企业2016-2018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项目组成如表1所示。

2016年至2018年,由于全国范围内纸张价格呈上涨趋势,原材料上涨较快,预付账款同步上涨,应付款项在2018年上涨近600万元,与消耗总额同步上涨,反映了物价和人工成本的上涨。整体来看,出版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利用效率较高,在采购渠道资金使用过程中,企业大量使用应付款项,充分利用外部资金,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但这种情况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债务风险。出版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全部小于零,说明企业在该渠道具有较强的运营能力,与供应商在采购渠道的关系上占有优势。

(二)生产渠道

由生产渠道评价指标计算出的某企业2016-2018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项目组成如表2所示。

单位:万元

2016年至2018年,企业在产品逐年上升,说明生产环节的营运资金占用比例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大幅降低主要由于债权债务专项清理工作,对营运资金的影响基本抵消。应付职工薪酬逐年上升,说明企业人工成本支出压力上升。周转期的上升说明企业生产渠道营运资金运行效率下降,存在缺陷。

(三)营销渠道

由营销渠道评价指标计算出的某企业2016-2018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项目组成如表3所示。

2016年至2018年,产成品逐年上升,原因一是生产规模扩大,二是产品销售不足。债权专项清理工作使应收账款大幅下降,反映了正常销售下应收账款的规模。预收账款逐年下降,占用外部资金的规模下降。营运资金占用整体上升,流动性下降。出版行业图书销售,客户通常的结算周期为180天,使得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的周转期要高于采购与生产渠道。从上表可见,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周转期基本稳定,略有上升,说明企业销售业绩3年来没有大的变化。

单位:万元

出版企业在全面改企后,行业竞争加剧,同质化现象严重,单本书效益大幅下滑。近年来出版行业增速减慢,回款困难,普遍利润下降。整体来看,采购渠道资金利用效率最高,生产渠道资金利用效率逐年下降,营销渠道资金利用效率远远低于其余两个渠道。近年来,对出版企业有利影响事项主要是债权清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未降低收入规模的情况下大幅减少了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占用资金的规模,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出版企业不利影响事项主要纸张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增加了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占用资金的规模,全年材料、劳务消耗总额大幅上升,给企业带来的较大的资金压力。

五、出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针对某出版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企业内部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与外部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

对内部供应链企业,要加大合作的规模,降低上游企业供应成本,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争取互利共赢。对外部供应商要根据企业正常生产需求确定供应商数量,同时确定主要供应商。出版企业可根据所需原材料品种选择不同级别的供应商,将大宗原材料采购集中在几家优秀的供应商上,维护亲密的合作关系,同时防止过度依赖。企业按照等级将供应商划分,见表4。

(二)提高在产品核算准确性和及时性

出版企业开发适合并且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信息系统,能够针对多项目多任务进行成本归集,保证在产品成本归集的准确性。在编辑、印务、财务等部门建立有效部门互控合作机制,提高成本数据流转速度,保证产品成本归集的及时性。

(三)合理运用商业信用政策

出版企业应当建立更加严谨的信用政策,合理利用商业信用。在营销渠道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建立客户档案,进行信用评级,针对不同的信用级别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业务员要根据客户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回款及时、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可以适当调整付款期,增加销售量,扩大收入规模。对于一般客户可以采用给予现金折扣或商业折扣的激励方法来促使资金回收,加快资金周转。对于资信状况差的客户采用紧缩的信用政策,甚至采用预收、现销的形式降低资金风险。对于无法收回的账款及时借助法律手段,及时止损。

结束语:

本文基于渠道理论研究出版企业的营运资金,将营运资金的管理与出版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价值链管理结合起来,从采购、生产、营销三个方面入手,分别计算出版企业营运资金指标,并提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将评价指标体系与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相结合,寻找业务管理的缺陷,调整管理策略,达到改善的目的。本文立足于出版行业并结合工作实践,为出版企业制定了营运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出版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有现实参考意义。

摘要:公司制改制后的出版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黄金期,资金需求量的增加使营运资金的管理日益重要。基于渠道理论建立新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营运资金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策略,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对出版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有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出版企业,渠道,营运资金,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青岛: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心,2012.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

[3] 孙佳茹.基于价值链时代出版营运资金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