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德育美育教学

2024-05-22

语文课德育美育教学(精选十篇)

语文课德育美育教学 篇1

一、小学语文德育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德育工作,教师要充分依托教材,挖掘课文德育因素,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教材中选入的文章,每一篇都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育学生凡事争“早”,《白杨礼赞》让学生感受到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坐井观天》让学生明白要胸怀远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抓住课文德育资源,利用关键语句强化情感训练,使学生深刻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例如,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课文结尾有“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一句话,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语句,启发学生思考:课文借物喻人,借白杨的精神赞扬了建设者扎根边疆的博大情怀,请将结尾这一句与“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相互对比,想一想,这两句表达了什么深刻含义,你们能不能感受到爸爸像白杨树一样坚强的品质?在建设边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洪流中,学生的父辈也曾奉献无数力量与才华,借助课文中的相关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体会到爸爸眼中的孩子就是小树,小树就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像小白杨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建设边疆,奉献祖国,茁壮成长。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语文课文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每篇经典文章的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篇文情俱佳的文章都能成为德育目标。

二、小学语文智育培养策略

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学好语文,对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研改革呼唤素质教育的到来,但决不意味着摒弃学科本能、忽略语文课程智育因素。学校的每门学科承担着独特的教育职责,数学课程应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政治学科应培育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语文学科应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要广泛利用教学资源,实现语文学科智育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协调发展。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与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在有效的阅读与作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智育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自己讲,还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开口,参与课堂活动。例如,讲到杜牧《山行》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这首古诗,满山的红叶多么美丽呀,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秋天的枫叶呢,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能不能说一说或者动笔写一写呢?教师抛砖引玉,给出探究性问题,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有效升华了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和说的能力,还使得学生学会了倾听。

智育教学是小学语文基本学科目标之一,在进行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智育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听、说、读、写基本训练,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三、小学语文美育培养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两重特点,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良好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是十分广泛的,按照美存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美丽的小兴安岭》是诗情画意的自然美,《北京》是气象恢弘的社会美,《望庐山瀑布》是艺术美等,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各角度挖掘美育因素,向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德育、智育、美育是小学语文培育活动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引起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与此同时,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体育、劳育教学目标同样需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得到有效关注,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这一命题,仍旧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持续探讨。

摘要:素质教育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小学语文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又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就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培育策略做一简单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育策略,德育,智育,美育

参考文献

美德:美育德育-德育 篇2

所谓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所谓德育,是指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人们能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评价的一种教育。

德育和美育的区别主要在:前者是一种规范教育,注重培养个性对社会的服从;后者是一种解放教育,注重发展个性。前者主要通过说教、灌输实施,后者主要通过诱发、引导实施。但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王国维说:“美学上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把美系和伦理学用之于教育实践的德育与美育,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美好的世界。因此美育与德育有密切的关系。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

德育与美育只能结合,不能分离,也不能互相代替。这是因为:

(1)美育的强烈的感染性是一般的理论教育所不具备的一种优势。因为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带有一般理论教育的强制性,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容易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美育本身包含着荣辱感、羞耻心等德育因素,但并不等于德育。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本身虽包含着必不可少的伦理道德的因素、善的因素,特别是对社会美的评判,往往同善恶的道德感紧密相联,但毕竟是以德育为其思想理论基础。

语文课德育美育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 美育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38-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德育和美育的渗透有诸多益处,比如可以很好的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可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思想的熏陶和净化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和美育是很有必要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1.通过情感熏陶的方法渗透德育

众所周知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观点、思想的表达和抒发,语文课文当然也不例外,教师可巧妙利用文章所具备的这种特质,积极在课堂创设相应的情感情境,通过情感熏陶法对学生进行德育上的渗透,以此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心灵上的净化,比如在教学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为了营造出文章传达出的悲伤、庄重、爱国的情感,教师可在课前将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放置于讲台的一角,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报效祖国的名曲,相信当充满情感、豪放激励人心的音乐响起时,必定能够深深感染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敬佩狼牙山五壮士的所作所为及其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

2.通过阅读渗透德育

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加深文章理解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力量,教师可通过阅读教学加强对德育的渗透,我们这里所指的阅读主要涵盖两方面,一方面是课内阅读;一方面是课外阅读,下面我们就一一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是课内阅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内容,科学合理安排阅读形式和方法,比如在学习课文《小抄写员》时,教师可把阅读精心设计成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具体来讲就是找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抄写员和父亲,并根据角色性格特征模仿相应的口气进行朗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了解文章所传达出的情感,深刻认识小抄写员孝顺、顾家、照顾父亲的优秀品质,进而自觉在生活中向小抄写员学习,这种教育方式远比教师反复的语言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也来的更有力量和影响力;其次是课外阅读,毋庸置疑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开拓眼界、增加知识面,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鉴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辨别能力尚弱,教师可切合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书籍,并传授必要的读书方法,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和启迪,比如针对部分学生读书只注重情节的现象,教师可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关注作品思想内容,深切感受其所传达出的社会意义等。

3.在丰富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管对学生传授多少德育理论,如果学生不能将它贯彻落实到实践活动之中,那么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还是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是很关键的,建议教师可周末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或去做环保志愿者,又或者要求学生清明节去烈士林园祭拜,并把自身扫墓感受记录下来等等,这些都利于升华学生思想情感和境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途径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等特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其理解知识的难度,还能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美育渗透是很有必要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不同题材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面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录音朗读,或是播放于此相关的音乐进行气氛渲染,这样有助于学生捕捉课文传达出的情感信息,加深学生审美感受,又或者在面对写景状物的文章时,教师可通过朗读、讲解、多媒体图片、视频、录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雄壮广阔和自然之美,进而激发为建设祖国而好好学习的勇气和决心。

2.通过教师优美的语言渗透美育

课文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向学生传递信息、启迪学生心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而教师生动、优美、富于变化的语言讲解则可大大提升这种效果,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就拿《月光曲》这篇课文来说,文章本身并没有刻意描写琴声、节奏及旋律,但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通过语调由舒缓、柔和、快速、强烈、高昂激荡等的变化来朗读文章,让学生通过老师声音的变化感受和想象琴声节奏,进而获得美的音乐享受。

3.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渗透美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大自然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绿色课堂”。因此教师要想使学生审美感受和品味得到提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自然活动是很重要的,让孩子们在野外活动中真切体会“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或者在金秋时节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丰收的喜悦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有效举措之一。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和美育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作出多方面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品位。

参考文献:

[1]刘秀君. 浅议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8)

[2]于书海.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09)

语文课德育美育教学 篇4

一、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过于看重成绩, 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不够

当今社会, 学校为提高升学率, 学生们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迫中有着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 语文教学的工具价值备受重视。虽然教师也明白只用成绩来决定一个学生的定位是一种片面的判断 , 但学生成绩的好坏依然是判断是否为优等生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以试卷为辅导, 将教学过程转换为答题模板的复习和加强, 对于课本中文章的深入含义完全忽略, 也不在乎学生是否领悟到文章的美感和精髓。

2、对知识强行灌入, 没有与实践联系

语文是学生品德和修养养成的重要工具, 在课堂上老师们只是对一些诸如:尊老爱幼、爱国主义等名词进行了阐述, 却没有注重对学生生活中具体的应用予以指导和解释, 致使学生们没有对这些优良的品德和传统予以实践, 因此, 语文教育失去了最本真的意义。

二、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德育是教育者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心理或思想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有组织地、系统地实施积极的影响, 使之转化成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是善的行为, 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于学生品德的养成十分重要;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点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操, 通过艺术的途径, 靠美的形象打动人, 同时美是表现一定生活内容的感性形象, 是情感愉悦的对象, 实施美育, 就是使学生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明确善恶,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使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生活, 归心向善, 从而乐于接受道德教育。把德育寓于美育之中, 以美引善, 是人在审美享受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教育, 使人乐善好为。可见, 美育对德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三、为应对新时代的要求, 语文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德育与情感融合, 突出语文教学的情感性

中学的教育应注重情感诱发学生的思维, 进行有效的德育熏陶。语文教学艺术中, 教师情是理的先导, 理是情的升华, 德是理的结晶。入情才能入理, 入理方能动情。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合理地创设情感优化教学情境, 激活德育气氛, 以情激情, 激情明理。做到以情感化, 以理感化, 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感情得到充分交流融洽, 产生和谐共鸣, 让思想教育在轻松而愉快的潜移默化的情境中进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进行情感的双向交流, 让课文作者的“情动而辞发”, 教师沟通学生的思想感情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水乳交融, 让学生在课堂上融会贯通, 心领神会。

2、美育有情感融合, 激发学生对美的共鸣

在美育中以情感打动学生, 进而达到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我国在近代美学的开山鼻祖王国维, 把美育称为“情育”, 他认为“美育一面使人感情发达, 以达完美之域, 一方面为德育于智育的手段”。语文教材的情感性是客观存在的, 语文教师应使学生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晓之以情, 动之以情, 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启迪学生的审美情感, 让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愉快地接受德育。当被侮辱、被欺凌的祥林嫂站在学生面前的时候, 当热爱丈夫、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水生嫂现在正午的荷花淀的时候, 当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的“芦柴棒”晕倒在锭子上的时候,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给学生直接或间接的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他们自然就会明白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区别, 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3、德育与美育结合, 突出教学的审美性

幽默风趣的说理, 能让学生百听不厌;枯燥无味的说教, 会让学生“闻而生畏”。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究寓德于美, 以德示美的技巧。初中语文教学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性。首先,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要讲究语言的丰富多彩美。祖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 优美生动的词汇, 引人入胜的成语, 通俗风趣的歇后语, 色彩多姿的古诗词曲等都是精华国粹;其次,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要讲究语言的通俗质朴美。要抓住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讲究德育教育的通俗化, 不过分追求华丽的词藻, 重视德育教育的思想性、审美性, 使德育教育有声有色, 美不胜收。德育与美育的交融在教学中应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在教学中, 不是单为德育、美育而教育, 应当融于字里行间, 融于特定的情感、意境之中。切不可板起面孔进行说教。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最具灵性。单从一个“人”字的写法上, 就可以看出老祖先对我们人类寄予的厚望——做一个顶天立地、正正直直的人。汉字的字形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力, 而且, 汉字的创造空间非常大。我们知道, 中国汉字不过几千个, 词汇却浩瀚如海, 并且词汇的内涵丰富、韵味无穷, 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 体验语文的魅力。

四、结语

教育是培育生命灵性和美德的工具,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要以过去的教学目的为参考, 响应新时代的要求, 不仅仅对一个个知识点进行机械的教育而是更对的将深入的内在的部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语文教育与德育、美育紧密融合, 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任务, 放远眼光, 对学生负责, 造就合格的人才。

摘要: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要开拓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的要求,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应试教育最看中的分数, 而是要和德育和美感结合, 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到中国传统中博大精深的文化, 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使语文教育的成果不在局限在表面。本研究针对新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和现在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 分析了这些弊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育,德育,美育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语文教育书简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2]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一) [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 篇5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还要重视它的人文性,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绝不可小视。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平时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

一、感知美;

二、审视美;

三、创设美。我们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以切实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引言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还要重视它的人文性,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绝不可小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要尽快改变美育工作薄弱环节,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美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能充实人的内心生活,净化人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教师在各科教学环节中,都应该贯穿美育内容。俗话说:“语文是百科之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应该成为“百科之首”。

一、感知美

(一)运用教材,感知美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所收编的篇目中,无不存在审美价值。编写这套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它大量收编了许多名家名篇,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如周定舫德《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廖文根的《“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等,有的作品为学生展示了大自然优美的画卷,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如巴金的《繁星》,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等。有的作品反应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画卷,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应该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萧华的《四渡赤水出奇兵》,陆定一的《老山界》等。有的作品描绘童年趣事,展示少年立志成才的道路,这类作品都是说真话,抒真情,字字句句拨动这读者的心弦,令人感动,唤起学生珍惜人生最宝贵的金色年华,如于漪的《往事依依》,沈复的《幼时记趣》,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朱湘的《少年歌》等等。这些名人名篇,有古代或现代的,也有中国或外国的,有短篇小说,也有长篇小说,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说明文,它们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能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生活、珍惜时光,达到我们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分析字词,由词掘义,感知美

有些字词,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甚至有统帅全篇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狠抓关键字词的分析,也能受到美育的效果。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一些包含激情的文字:“纯洁和高尚”、“坚韧和刚强”、“淳朴和谦逊”、“美丽和宽广”、“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优秀之花”、“祖国之花”。抓住这些文字,结合事例分析,就可以认识到人民战士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变”贯穿全篇,作者通过写主人公的多次“变色,鲜明得表现了主人公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嘴脸,抓住“变”字进行分析,能增强学生对这种人的痛恨、嘲笑,培养学生爱憎分明、辨别虚伪的感情思想。

(三)在诵读中,玩味其意,感知美

诵读课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法。朱自清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注①)可见,诵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它具有移情的作用,能激发美感,教者通过教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在诵读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享受其乐。在诵读是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准确、鲜明、生动、朴实、自然。这就要求用普通话诵读,不添字、不减字、不重复,抑扬顿挫,充分的表情达意。可采取多种形式,把泛读、个别读、齐读、默读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一些。对于短小精悍的诗词,特别优美的句段,乃至整篇,还要求学生能流利背诵。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书读熟了,美感现了,学生从中潜移默化,美育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二、审视美

(一)在文学欣赏中,审视美

中学阶段的文学欣赏课,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课堂。在课内学习了著名作家的作品后,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欣赏相关的作品,或者课内学习的名著片段章节,运用文学欣赏课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或指导阅读原著。如课内学习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阿Q正传》、《雷雨》、《威尼斯商人》等名著节选后,由于课文部分内容有限,只能管中窥豹,还必须让学生阅读原著,来领会作品的意蕴,让学生自己去玩味、去感受,进行一番再创造的工作,进而抓住美的内涵。

(二)巧设问题,开发想象,审视美

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层层设卡,循序渐进的提问,逐步完成审美过程。记叙文的提问,要紧扣人物的动作,语言精神,肖像描写以至环境描写。有时对其中的细节描写也不能放过,让学生从作品的分析中认识主人公高尚行为和美好的心灵。如教材《分马》分析郭全海这个人物的形象时可设问:⑴文章是怎样描写郭全海出场的?⑵文章刻画郭全海这个人物,是怎样通过细节和心理感情的变化的?写郭全海出场:“郭全海爬到桌子上,高声叫道:‘别忙着,还得说两句。咱们分了衣裳,又分牛马,倒是谁整的呀?’这个出场,通过语言描写已经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美。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写了几个戏剧性的细节更现其心灵美。可通过主动换马,动员别人跟老王太太换马等细节分析,逐步展现郭全海这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

(三)小结归纳、加深认识美

学生认识美有其过程,开始是从表面上认识美。在教学中,可根据以上的分析再来一次小结,有助于加深学生美的认识。如教《白杨礼赞》,可先让学生对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有个初步的了解,继而认识白杨树美的风格,最后弄清白杨树的风格与北方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身上所体现的风格之间的联系,明确作者如何通过白杨树寄托自己美的理想和对人们的殷切希望。再如《春》一文的教学中,先分析几幅春景图,然后再学习语文最后一部分的设问:“一年之计在与春”、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领着我们上前去”。这同前文景物描写所表露的感情有什么联系?要引导学生明确:这些语句,揭示了春天的特性,突出了春的力量和发展前途,启示人们珍惜春光,在大好春光里有所作为。

三、创设美

(一)电教手段,创设美

电教手段最能展现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诗经•蒹葭》是一首朦胧之美的千古绝唱,为了更好的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我们先放一首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主题歌,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诗经•蒹葭》的演绎,之后将这首诗作简要介绍,接着引导学生在屏幕上观赏电视剧主题歌录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当场吟唱这首诗或这支歌,并且能很快背诵出来。这就是视听媒介所创设的情境,推动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了文章的意境美,产生了强烈的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多多利用电教手段,发挥它的优越性,让它更好地为语文现代化教学服务。

(二)在写作教学中,表现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就是学生心灵的外化。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素质教育,让学生写作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美感材料,通过思维的加工,熔铸笔端写好作文来表达美。

在写作课上除教给学生以写作技巧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感知美、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如我在春游活动中组织学生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都峤山、大容山、云天宫等,有意引导学生观察都峤山、大容山的美景,云天宫的精美藏品,指点学生从形态、色彩、光线等角度去感受、发现山石的奇特、湖水的清澈、林木的葱郁等美的事物,从中积累美的表象,成为作文中表现美的材料。在社会实践时我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厂矿企业参观实习,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美。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意蕴,更提高了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创造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宜一成不变或固定模仿某一教学方法,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说的多好:“教学课堂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甚至千花万花齐放,做好第一线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方法而否定那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那么多的教法都合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一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加任何改动就用。而应该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对自己有用的花粉,酿选自己课堂教学的蜜之精华。”(注②)我们应该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大量吸收中外教育家的精华思想、方法,结合自己的特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尽量将教材中的美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如教学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小小说时,师生除了理清故事情节、内容外,更应该挖掘船长——哈尔威这个人物身上的美,他美在镇定、沉着、果断、忠于职守,舍己为人、指挥有方„„让他的这种完美的形象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人格,美化学生的心灵。

我们要明确审美教育的着眼点,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具有高雅的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其生华为美的情操,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使他们更加加热爱生活,展望未来,为实现美好未来而奋斗。我们对课文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弄清其主题思想,分析艺术特色等,就是对作品进行一次鉴赏活动。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多思考: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同样的课文,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提问就有不同得得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学习《七根火柴》一文时,有的老师会这样问:“课文怎样描写无名战士临死前的言行?”或者“无名战士牺牲前说了什么话?做了怎样的动作?表现了怎样的思想”这样从文本到文本封闭式提问,就不可能达到审美的教育目的。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这样问:“无名战士无名战士留给人间最后的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这些言行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和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在哪里?”(注③)这样提问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是文本到人的开放式提问,使由知识领域进入到情感领域、意志领域。既开发了智力,又震撼这学生的心灵,把教育性的提问升华到自我教育的回答,这样就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会受到比较好的效果。

结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把课文所展示的美充分地挖掘出来,培养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崇尚美、热爱美、追求美,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希望每一个语文教师担负起审美教育的使命,不断探索,将语文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总之,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思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以切实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注释

①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P108-122 ②教育专家魏书生专题讲座.广西第七届中小学教研观摩活动,2010年10月 ③于漪老师《七根火柴》教学设计,P25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年4月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文化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

[3]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 [4]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六期

[5]毛泽东诗词六十七首.文物出版社.1999年8月 [6]玉林教育.2010年第三期

[7]巴金散文集.海行杂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语文课德育美育教学 篇6

一、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与价值

1、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内在联系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承载思想情感、寓教化于娱乐的作用,具有审美教育功能。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声波经听觉器官的传递,有规律地刺激大脑的神经系统。而不同风格的音乐会使欣赏者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进而对人的情绪和思维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经常与优美的音乐接触,会让人在美的感受中不知觉地、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

随着近年来世界音乐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颁布实施的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把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首定位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充分肯定了音乐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等。近年来,德育与音乐教育之间的相互融通关系受到广泛关注,人们从不同视角阐述了音乐美育的德育意蕴,认为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对德育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丰富德育理论、提高德育实效,拓展音乐教育的内涵,实现德育与音乐教育的整合。应在音乐教育中设计基于德育的音乐教学活动,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德育的手段,把德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目标与任务,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2、发掘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与价值

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发掘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与价值、创新教育方法是初中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关键。在当代多元化的背景下,注重丰富授课方式,增加具有时代特征教学内容,弘扬民族音乐的个性魅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挖掘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接受德育教育。

通常,音乐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当前初中生所经常接触的音乐类型来看,这些音乐大多表达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健康的思想和生动美好的情怀。如深受中学生们喜爱的《长江之歌》《我爱北京天安门》《三峡情》等歌曲,要么表达的是对伟大祖国和民族文化的讴歌,要么表达的是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些满怀情思的优美旋律无疑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国家和民族、对秀美山河及广大人民的热爱。同时,很多初中生接触的音乐中都会涉及到民族乐器、古典诗词和地方音乐?这些音乐中包涵的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和社会知识,不但能帮助学生们了解历史、体悟人生,更能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其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的能力。总的来说,音乐的感染力,尤其是它对学生们稚嫩心灵的震撼力是不容忽视的,而这也正是音乐教育可以作为初中生德育教育媒介的重要原因。

二、初中音乐教育发挥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影响因素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很早就已经被人们所意识到了 通过音乐教育来提升初中生德育工作实效的做法在今天已不鲜见。但是,在这一做法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以音乐教育为载体的初中生德育教育依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实施主体、受教育者、教育实效性和教育环境等方面。

1、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与价值缺乏重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确实较以往而言得到了更多的发挥,但总体来说仍然有很大的进步和上升的空间,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不少教师难以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中跳脱出来。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课堂体验和课堂参与正视不足,音乐教学中涉及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它对音乐教学是否发挥出好的德育教育功能也不太在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德育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渗透,还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无疑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音乐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也是发挥音乐教育德育功能与价值重要保障,部分教师对初中音乐教育的教育使命存在理解上的误区。他们将音乐教育视为单纯的审美教育而完全忽视其德育教育目标。这不但使德育教育在音乐课堂中失落,更让音乐审美教育本身缺少了原本应有的思想深度和感化力度。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功能大大弱化,初中音乐课的娱乐化特征、去德育化特征日渐显现。很多教师过分强调所谓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活动方式的选择上不够审慎、搭配上过于失衡,太过倾向于玩乐。这种形式的音乐课虽然因其轻松的特点而易于被学生接受,但却其实是对学生音乐教育机会的一种巨大浪费,学生们无论在音乐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没有得到科学、优质的引导。

2、初中生自身存在制约音乐教育发挥德育功能的因素

制约初中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发挥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本身的音乐素养。在国内,初中生的音乐基础往往不够扎实,对音乐情感和美感的领悟能力较为有限。这无疑严重阻碍了他们对音乐教学的德育感悟。在某些地区至今还有一些音乐教师认为初中音乐教学的含义就是给学生们放音乐或教他们唱歌。学生们当然也非常适应这种不作为或者说简单作为的音乐数学模式,以至于当他们真正接受基础乐理和音乐赏析教育时反而会因为音乐知识本身不可避免的理论性而对音乐课产生乏味的印象。但事实上,音乐知识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正是他们所需要却又奇缺的。在学生的音乐素养难以跟上现实需要、难以达到既定标准时,不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受到制约,音乐教学本身的成效也容易受到质疑。

3、音乐教育中发挥德育功能的教育实效性偏低

音乐教育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的实效性,取决于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的物资保障、财力保障、师资保障、制度保障、信息保障等条件。合格的音乐师资是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保障,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取决于执教者的积极主动性和业务水平高低。音乐教师懂得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和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方法、手段等,都能极大地提高德育功能和价值的教育实效性。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不同地区的音乐教师实力发展不平衡,很多学校由于受到音乐师资岗位编制不足、教育财政投入有限、缺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因素的制约,面临较多的困难和挑战,使音乐教育中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偏低。有待各级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从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德育实施主体的业务水平、音乐与德育教学内容整合、学校德育评价制度等方面为切入点,从经济上、制度上、师资专业发展上等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推动音乐教育中实现德育培养的目标,切实增强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实效性。

4、教育环境对加强初中生德育的影响

教育环境是对教育效果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因素。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会或多或少地制约教育成效。教育环境因素分为显性教育环境和隐性教育环境,教育显性环境是对教育成效有直接明显的影响因素,如教育方针政策、教学硬件条件、教育管理水平、课程的设置、教材选用等;教育隐形环境就是对教育成效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素,如施教者的教育意识、校风、班风、教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教学氛围、校园氛围等。

从音乐教育外在的环境来看,学校音乐教育环境对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趋于弱化,其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错误的观念,音乐课程设置中开课率不足,音乐课程安排中音乐教学缺少德育观念,学校或家长忽视初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或支持力度不足,校园音乐文化的欠缺,没有充分挖掘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因素等。从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看,多元化全球化的音乐世界对初中生产生影响,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让学生赏心悦目并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避免不健康音乐的泛滥制约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

三、创新音乐教育模式提升初中生德育工作实效性

1、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音乐课的常规流程中。比如音乐课开始前,学生们进入教室就坐并和音乐教师相互问好,这一系列动作的展开需要有一定的仪式感,站、坐、行、声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和文明举止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感受,给他们音乐表演和抒发学习心得的机会、引导他们用音乐的方式大胆地展现自我,培养良好的心态。同时,教师们还应当要求台下旁听的同学认真欣赏、客观评论、细致借鉴,帮助他们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学会真诚、友好地与他人相处,懂得博采众长、为自己所用。

其次,要深入地发挥出歌曲教学的德育媒介功能。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成功的歌曲教学不但能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还能让他们在歌曲的情感中体悟人生百味,树立起更加正面、更加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出健康科学的审美趣味.,在初中生的歌曲教学中,要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形象为重点,并借用歌曲的编排、演唱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自然、国家、人民的热爱。同时,要善于发掘歌曲中的德育资源,有意识地展开以歌唱祖国、歌唱家乡为主题的歌曲的教学,并积极地进行相关讨论。比如在教授予家乡有关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们讨论自己家乡的特点和特色,表达出家乡让他们引以为豪的地方,再说说家乡当前发展的不足,引导他们将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转化为家乡作贡献、负责任的动力

最后,还要将初中生的德育工作渗透到音乐赏析课中。音乐赏析是一种较深层次的音乐审美活动。它以视听为主要方式,以乐谱分析和资料阅读为重要辅助手段,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赏析内容,能充分调动起赏析者们的艺术想象力,从而达到感悟音乐精神、体会艺术真谛的目的。也正是因为音乐赏析能够与人的心灵发生深度的联结和互动作用,这使得它被视作为初中生德育教育实施的一个有机媒介。通过在赏析中对音乐作品的内涵、主题、风格、形式等方面的深度理解,学生们既得到了艺术的熏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对美、善良、正义、积极人生的由衷向往,为德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音乐课外活动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

虽然音乐课堂是以美育德的主要平台,但音乐课外活动的德育功效同样不可忽视,二者相互影響、互为补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外音乐活动是课堂音乐教育的扩充性延展,也是一种更具趣味的变体。课外音乐活动因其实践性而更易于被初中生接受、喜爱。课外音乐活动对学生德育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而这一点同样得益于其实践性。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国内各中学针对初中生的课外音乐活动主要是团队表演,像民族小乐队、合唱团、铜管乐队等的都是较为常见的形式。它们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演奏和演唱能力、提升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给他们以审美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升华。但是,若想要取得切实的德育教育成效,这些常见的课外团队表演活动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第一,无论是演奏还是演唱,都应当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好的音乐作品旋律优美、情感饱满、主题积极健康,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升华情感、净化心灵。同时,好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资源。演出中,学生们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音乐中,更加能对音乐中的积极力量产生共鸣。此外,在团队表演的排练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守时守纪、相互帮助、彼此配合,让训练的过程同样成为他们提升德育水平的机会。

3、将德育教育巧妙地融入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

长久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校园音乐文化的德育功能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其实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巨大。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能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道德理念等方面对初中生们施以正面的引导。这种引导虽然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但其功效却是不容质疑的。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多在细微之处,细节既是它的提升空间,也是其展开的难点所在。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要坚持课外音乐的播放。大多数中学都有校园广播站,但坚持运用广播站为学生们播放课外音乐的确很少。其实,校园广播是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辅助工具。一首美好的音乐不但可以让学生们增长音乐知识、消解学习中的压力与疲劳,更能让他们置身于一个美好的环境之中。使他们认识美、了解美,由对美的向往中获得真与善的体悟,从而形成有利于德育教育展开的高尚情操和精神觉悟。

其次,要深入地利用好校园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在国内普通家庭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男女老少,即便是还未成年的初中学生,很多人都能较为熟练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且由衷地喜爱这种信息交互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利用校园网络加紧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间接服务初中生德育教育对学生们来说算是投其所好。学校可以借助校园网向学生们推荐优质的音乐作品,并提供这类作品的在线赏析和免费下载。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学生们在学校里的快乐时光、增加他们对学校的情感;二来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好的文化、积极的精神更深入地包围他们。

此外,学校应鼓励、指导学生建立各种课外音乐兴趣小组和艺术社团。受到当前课程设置的影响,初中生每周的音乐课时数有限。学校、班级可以因地制宜开辟与艺术有关的活动场所,开展具有艺术鲜明特色、吸引力强的音乐与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个性特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社会的德育资源,建立家园协作德育模式,并同所在地的社区、艺术团体建立固定联系,发动、协调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学校德育工作,逐步建立学校与社会相互协作的艺术与德育教育网络,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总結

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篇7

关键词:德育,美育,课堂,情感

优秀的课堂,要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生活体验的经验,引导他们熟悉生活、学会生活。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情感”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再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主题,从“事实说话补认识,情景再现温经历,亲身体验强感受”设计导入,为突破课堂教学重点服务,从“形象感知释感念,类比感悟渗道理,情景体悟揭困惑”入手设计导入,为解决课堂教学难点服务,发挥导入的铺垫功能。真正提高品德课堂美育教学导入的实效性。

一、美育是德育效果的重要体现

培养学生的美育认知、美育情感,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而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可以以美育来体现。在教学中,有着诸多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教师在教授课时以自己对美的感悟为先导,深挖教材中的每一个美丽细节,与社会环境中的多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多种学科知识、多种智能参与、多种学习途径,让学生感悟自然之中、社会之中每一个美的瞬间,在心里埋下美的种子,让美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中倡导献出我们的爱心,关爱他人,一幅幅温馨的插图诉说着生活中的感动,学生从老师的讲授、身边的事例中判断出生活的美丑,从而确定美的标准,并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判断,做到尊老爱幼,关爱他人。

二、教师是美育和德育的教材

教师作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应力求做到言行一致。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这是最具说服力的。教师美的人格还表现在道德评价上。在教学中,教师对文明行为的由衷赞美,对不良行为的揭露和斥责,都影响着学生,促使他们向着教师所赞扬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外在美也影响着学生,端庄大方的仪表、亲切自然的语言、恬淡悠然的性格也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三、德育与美育相互促进

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课堂品德教育主题,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在上课时,就要先行孕育道德美育情感。在老师深情的讲述中,学生都为之动容,在其心头激起情感的涟漪。带着这样的情感进入课堂教学,学生怎么会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例如在“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中,注重通过儿童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达到教材所承载和传达“感受、理解、体验、践行”的价值目标。教材里讲的是妈妈怎样关心生病的我,在课堂上,不是一味去分析父母对孩子的爱和道德灌输,而是创设了活动情境,通过大量的真实照片和情景对话,还原学生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现实或仿真的生活情景中,自说、自画、自演家人的爱,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向同组成员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小故事,而后又请小组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介绍平时家里人是怎么关心自己的,并以家里人对你这么好,你又该为家庭、家里人做些什么等问题讨论发言。感受家的温暖,激发爱家、爱家人的情感,使学生更了解、关心自己的家,有报答家人爱的思想和行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陪爷爷奶奶聊天、给病中的亲人送水送药、打扫和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妈妈做家务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对长辈的爱。对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从而促进他们良好美育的形成。

语文课德育美育教学 篇8

关键词:风景写生,德育,美育,融合

风景写生课程在高等艺术院校中是作为各专业学科的必修基础课程, 教师带领学生们离开喧闹的都市, 在乡间的自然淳朴中去“师法自然”。带队教师与学生在朝夕相处, 将对学生们的日常关怀“润物细无声般”融合进教学实践活动中, 同时做到了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与在潜移默化中的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双重功效。近年来, 我院尝试将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于风景写生课程之中, 构建出一套“大风景”的教学模式。

一、提出“大风景”写生教学理念之缘起

在当今严酷的就业形式下, 大学生们已经普遍没有了“天之骄子”的优越心理, 面对未来比较茫然与焦躁。一方面, 学生在人生观与世界观初步形成阶段需要他所信任与崇拜的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引;另一方面, 高校的德育课程又只限于单纯的大课宣讲, 缺位生活场域的人文关怀, 很难实现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展开与有效沟通, 知与行的脱节, 使得学生普遍比较排斥德育课程。美育教学也有同样的困境出现, 互联网大数据的普及, 使“慕课”等网络教学模式让艺术教育走进“有教无疆”的广阔天地, 各类中外名家名作的高清晰图片信息更是唾手可得。可以说当代艺术学子们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看似越来越便捷而广泛, 但信息量爆炸般庞杂的互联网络也往往会让人迷失其中, 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沉迷与对摄影图像的依赖使得学生们的作品与现实世界越来越远, 作品缺乏思考深度。如何帮助学生穿越“迷网”, 擦亮“慧眼”, 作品渐“接地气”, 在学习有效知识的同时又能保证健康完善的身心发展, 是高校美术教师们需要面临的新问题。近年来, 我院改革传统风景写生课程, 提出“大风景”的教学新理念。风景画创作不应该仅仅是一幅优美风光作品的视觉享受, 观看画作带给欣赏者的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理慰剂与达成夙愿。穿透画作呈现出的应该是画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作品中所流露出的人文情怀才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一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的探索, 突破了以往风景画写生教学中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格调和造型能力培养, 更加重视教育者在美育的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师生通过愉快的互动沟通, 在专业教学实践中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 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真正达到培养人、砥砺人、完善人的最终目标。

二、“大风景”写生教学的内涵精神

德育和美育作为各自独立的学科, 它们都有着自身特有的规定性。德育侧重说理, 注重用“概念”说话;美育侧重行动, 注重用“形象”说话。但二者又都是“人学”, 研究和教育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真正完善的德育绝不应该仅是古板、空洞的教条, 而应该是心灵的疏导与充满情感的交流, 艺术美的力量会使德育变得丰盈和富足。孔子早就提出过“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的人生道德修养路径, 荀子也提出过“美善相乐”, 即倡导德育与美育的完美融合。古希腊也曾有过“缪斯教育”, 苏格拉底曾提出“美即是善”的观点。中西方的先闲们都懂得借助美育形象的、诉诸情感的力量来促进德育, 以艺术的手段来塑造完美的人格, 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绘画教学实践与日常关怀可以说是学习与生活看似截然分开的两面, 而在风景写生课程中带队教师与学生们的朝夕相处, 为这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机。学生们与喜爱的老师同吃同住同画画, 这种无间的接触形式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面对同一风景共同创作过程中, 教师坦诚悉心的指导学生创作, 学生对老师没有了隔靴捎痒的芥蒂与代沟心理, 朋友般敞开心扉的亲密相处。吃饭、画画、不经意的聊天间就会把学业与思想的困惑都袒露给老师, 而这时老师的几句良言点拨是胜过课堂上千言万语的。乡间自然淳朴的生活写生, 可以让学生找到简单、坦诚的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 大自然中不加人工雕琢的天然形态都可以成为造型活动最为依赖的基础。任课教师在启示学生用“自然法则”在画布上进行视觉元素再创造的同时, 更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更加坦诚、闲雅的面对生活;引导学生体察日常生活中社会大众的悲欢离合, 平日烦躁都市生活中所忽略掉的“微不足道”的温情劳作。

三、“大风景”写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国内目前的风景写生基地教育资源已呈现日渐完备的态势, 普遍完善了教学接待的条件, 大都有着便利的交通, 形式各具特色、内涵积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外出风景写生前, 任课教师会充分遴选写生教学基地,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落实教学过程的实施推进。由于大部分学生之前都没有过外出写生的体验, 缺乏对风景写生的造型规律及特点的了解认识。课前, 教师会先指导学生对喜好的名作做适当临摹, 以减轻学生突然面对自然风景时的茫然与仓促感。课中, 教师通过现场写生示范展开教学活动, 带领学生逐渐摆脱教室写生的局限与约束, 感受如何通过穿透自然的繁复, 归纳、提纯、表现, 完成从对自然物的描绘到表达心像的创作过程。欣赏中西方风景画历史上的名作, 分析构图、色彩, 技巧, 引导学生品读大师作品背后所包涵的对美的独特理解。课后, 定期开设美学美育、艺术鉴赏等课程, 不定期聘请校外艺术家开展作品交流与学术讲座, 及时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向同学展示, 营造浓厚的艺术理论氛围。实施设计课题教学与多元化的考试形式, 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有主题性的意境课题形式。课题可教师拟定可自拟设计, 可抽象可具象, 要求学生写出创作感想, 强调对作品感受的叙述表达。这种意境式创作突破了简单的对景写生, 增加了情感的诉求与研究表现, 超越了纯绘画技能的研习, 注重审美情趣、美学理念与综合修养的滋养追求。课程考试亦采取多元化的形式, 作品展现除了传统画面呈现的方式, 还增加了文字解读、影像记录、口诉表达等综合多媒体展示形式, 个性化的表达学生的创作理念。作业评价标准更是综合整个外出写生期间的个人表现、作品感染力、创作能力、创新意识等全方位考量。“大风景”写生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使得佳作频出。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篇9

一.读“美”文

朗读是一门艺术。是学生感知教材的重要方式, 是获得文章美感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进入作品的桥梁。学生在朗诵时, 通过进眼、出口、闻耳、记心, 使课文内容在音韵美的感受中浸入心田, 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 形成学生立体思维。因而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或示范朗读声像带等作为“导读”, 让学生体会、模仿, 还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 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要领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 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气势和情韵, 接受美的感染、熏陶;同时, 加强诵读练习, 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和晨读时间, 努力做到字音准确, 吐字清晰, 声音宏亮, 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节奏, 使学生借助自己的声音, 体味作品的情致。一篇文章, 特别是诗歌、散文, 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语调, 通过有声有色的诵读, 其声的表现力就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感情反应, 进而受到心灵的洗礼和感化。

二.听“美”乐

“音乐按照形式美组织, 节奏与旋律在时间中展现、流动, 引起与接受者相契合的内部情绪节律, 产生欢乐、喜悦、谐趣、轻浮、抑郁、悲伤等各种情感的共鸣”, 对审美主体有巨大的冲击力。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声音,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用学生喜欢的音乐形式, 既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中蕴含的各种美, 又能使学生享受了音乐美。音乐可以感染学生情操, 可以将学生带入清新自然、温柔和谐的静谧中。学生也可以跟随舒缓的音乐闭目冥想, 展开想象的翅膀完成文字向意象的转化, 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审美的能力。

三.写“美”字

书法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写字也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可是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语文教学中过多的空泛的文章分析挤占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 写字这项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却被忽视, 造成学生不知笔画名称、笔顺规则、胡拼乱凑、书写潦草, 写出的字让人认不出、猜不透。更有甚者, 错字连篇、笑话百出, 让人不忍卒读。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将千百年来的书法名家和名作搬进语文课堂, 作为教学的内容, 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 运用字体端正美观、行款整齐、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的板书, 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并加强写字练习, 要求书写认真、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求善求美。这不仅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美, 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细致耐心、严肃认真的学风。

四.剖“美”形

“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 离开了具体形象, 就无所谓美, 也谈不上什么美感。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美, 重要的就在于它通过刻画具体的形象, 更集中、更典型地再现了生活中的美。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就是要自觉地去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众多具体形象, 了解得深刻些, 理解得透彻些, 感受得多些, 开发得广些, 使之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使之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辨真假、判善恶、明是非、知美丑, 爱其所当爱, 憎其所当憎, 从而使语文教学发挥其得天独厚的美育功能。通过语文教学把众多的不同形象进行及时剖析, 并为学生所理解、把握, 那么就能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 或崇敬, 或爱戴, 或同情, 或惋惜, 或鄙视, 或蔑视, 形成一种鲜明的倾向感, 由此把学生引入美的王国, 在感知欣赏美的形象中, 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 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 从而做到点滴铭心, 潜移默化,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

五.创“美”想

审美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好的作品, 常常是“言尽意未尽”、“意尽而情未了”, 这些未尽的“情”和“意”, 就要靠学生“思而得之”。这种“思而得之”的理解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 美育如果仅局限于感知而没有想象的参与, 就不会扩展和深化。因而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理解和分析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 把学生带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 引导学生发现美。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净化人的感情, 培养人的情趣, 美化人的灵魂。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散文、诗词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图画”, 构成了引人入胜的审美意境。

浅谈初中语文美育教学 篇10

文学艺术是人类对美的认识的最高产物, 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它包括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以及蕴涵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当前, 初中阶段语文美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现状堪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仅是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 而且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它是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教育如果缺乏美育教育, 将是一项贫乏的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需要制定相应的美育培养目标, 以指导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门充满美并具有一定魅力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其中的审美功能, 进行审美教育。课堂教学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 是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主要途径。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现状, 要科学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只有课内外结合, 才能符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 才能真正实践语文美育。初中语文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 也是文学的教学, 其育人的功能使它注重于开发心灵、陶冶性情、培养人格。

语文教育的内容、形式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在主要教学任务的各类学科中, 语文教学是与审美教育联系最为直接、密切和广泛的学科, 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 打动学生的情感, 启发学生的心智, 是语文教育的显著特点。语文教育是包括对学生的智力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教育, 并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过程。有效地创造语文教育教学的艺术形象, 在美化学生的感知的基础上可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丰富的教育内容, 这样学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形态和类别的美, 以这些美去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是初中语文美育的应有内涵。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综合的美育课堂, 课堂美育是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初中语文美育作为教学实践活动, 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组成的, 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以教材为载体, 通过自由创造和技巧、技能的操作与把握, 共同参与、共同发挥完成的。初中语文审美教育不同于音乐、美术的审美教育, 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基础性、融合性。

语文美育就是引导学生在既往的知识基础上, 通过审美心理的培育和建构, 沟通各种心理因素的和谐联系和发展。这种语言知识与人文精神高度整合, 既是语文教学的天然优势, 又是语文教育价值的取向。相互协调, 协同发展, 旨在塑造理想的人格和优美的灵魂,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即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 陶冶性情, 发展思维, 在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中感受人文精神, 扩充文化积累, 培养审美意识与能力。学生在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能力的基础上, 产生表达美的冲动和写作激情, 用自己的笔或口去描绘林林总总的画面、美的人物和事件, 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也正是美育自觉性提高的重要标志, 也是美育实践性的体现。

语文美育追求的理想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发展精神、滋养心灵, 在人文关怀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心理现象和积淀的系列性, 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 能使课堂教学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的感召力、更浓的诱导力, 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得到收获, 进而对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学中的情感弥漫于学生的心灵, 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内心受到濡染;教师高尚的情操、新奇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等, 能使学生佩服, 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思想观念, 模仿教师的风度, 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 大多是名家名作, 涉及古今中外, 包括天、地、人、物、事等, 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 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师要把自然美的描写跟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 通过联想加深对文章优美语言的理解, 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表现自然美。作为教师要系统地将语文教材的内容美与形式美进行统一, 协调语文教育的过程与方法, 更好地实施学生的审美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推进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 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 了解人类文化历史, 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 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 传承着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的各种信息和美, 对学生的身心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能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上一篇:市场营销渠道下一篇:中医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