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评价

2024-05-01

活力评价(精选十篇)

活力评价 篇1

一、表彰会&颁奖大典

针对教师喜欢追星的特点, 可以把表彰会设计成颁奖大典。

场地布置:把原先的领导席在台上、教师席在台下, 设计为颁奖舞台和观众席, 让领导和教师同坐在一起, 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环境布置:可以仿照各类颁奖大典, 用气球、红地毯、鲜花、纱幔等, 把场地布置得活泼而庄重。

音乐气氛:可以把传统的颁奖进行曲, 改为国际电影节、音乐排行榜颁奖等常用的音乐, 来衬托时尚而隆重的颁奖氛围, 营造一个“明星”云集的场面, 帮教师编织属于自己的星梦, 感到自己也是幼儿园中不可缺少的星星。

奖项颁发:由原来的统一由领导宣布、领导颁奖, 改为几个主持人主持, 请各层面教师做颁奖嘉宾来宣布获奖名单和颁奖, 体现参与、平等和尊重。同时可以通过VCR播放获奖教师平时的一些工作场景, 让大家共同重温平凡的工作瞬间。

二、奖项设计&时尚名词&趣味奖品

(一) 表彰层次——多元、草根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贡献, 因此表彰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那些成绩比较突出的教师, 而是要针对每位教职工在幼儿园整个工作中的独特地位、作用, 设立富有个性、针对性的奖项, 从而更好地肯定每位教师, 增添她们的工作信心和动力。

(二) 奖项设计——时尚、个性

在总体奖项名称上, 可以从园所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出发,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总体奖项, 如金城堡艺术幼儿园, 从“金马奖”PS出自己的“金城堡奖”、从“奥斯卡”PS出“金斯卡”。并且在此总奖项下, 设计了富有个性的小型奖项, 如“超级蜜蜂奖”“夜明珠奖”等等。

(三) 奖品设计——趣味、创意

在奖品的设计上, 也要做到别出心裁, 寓意深刻, 不在乎价值的多少, 但要充分挖掘与创意奖项有所联系的生活用品, 充分体现超级创意的生动和有趣,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

活力评价 篇2

运用发展性评价,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陈敏婷

越秀区清水濠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新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确立以生为本的评价思想

多元智力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而是一组。在智力中,各人的优势与特点不同。人没有智力高下与好坏之分,只有智力的特点不同。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力特点与智力倾向。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评价学生时,不搞一刀切,不排队不排名次,不分优劣等级。以学生为本,只要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多方面有提高,这名学生就是取得了成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学段落后,经过努力后又赶上;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许个别“超常”学生脱颖而出,跳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注意差异性评价,不同学生标准可以不同,重在激发兴趣,使学生建立自信,勤于进取。

二、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

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清代教育家颜元先生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十个手指有长短”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个人的学习活动水平层次也就不同。我们在进行课堂教育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现实”和认知水平来教学和评价,对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一要赞誉鞭策优秀生;二要肯定、激励中等生;三要宽容激励后进生。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信任、激励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尽量揣摩学生的认识过程,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基础,评价时要体谅学生的学习困难,肯定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切忌轻率地给学习落后的学生下结论,简单地评价他的智力有问题。另外,教师在评价时尤其应该赞赏学生学习时所付出的努力,学生在遇挫时便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未尽全力,下次一定要更努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心理品质。

三、发挥发展性课堂评价的作用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孩子,始终坚持将激励性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是我校研究的专题,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与众不同的思路,给学生一个充分表达的锻炼机会,若错了,再慢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观点,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化腐朽为神奇”的最佳契机。恰当地运用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切的激励性

在强烈的评价意识和明确的评价目的的`基础上,一般来说,评价以激励为主,这种激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优秀的反馈信息的激励,一种是“后进生”的激励,后进生有一个很突出的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而在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并逐渐由后进生转向优等生。如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反馈中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合理的内容,也应给予充分肯定。

(二)诚挚的情感性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对学生高度负责。评价恰当,不但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获得感情上的满足,所以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实事求是地肯定他的优点。教师要善于“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产生莫大兴趣和动力。气可鼓而不可泄。教师决不可主观片面地随意否定学生,当然,也不能把溢美之词当作廉价施舍,那样的话,效果也将适得其反。

(三)精当的指导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

教师的课堂评价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是说了一句:“读得不错,请再读下一段?”如能换成“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种评价,一分为二具有辩证性,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也会有一种受到关怀后的温暖。

(四)强烈的启迪性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他的教学评价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妥善地通过巧妙的教学评价,启动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吸引他们注意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如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来比喻小公主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评价:“比喻恰切精当”,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用这个比喻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纯洁无瑕”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老师没有忙于作出评价,而是又顺势问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童真的纯洁和可贵。

构建活力课堂,尽显“评价”精彩 篇3

关键词:评价改革;数学课堂;主体意识;学习兴趣;个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41-2

2013年12月,我校积极申报并有幸参加了苏州市教育局“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正式启动了教育质量校本化的综合评价改革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校数学组也逐渐将评价改革延伸到数学课堂教学这个大花园里,通过评价改革,促进数学课改研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通过研究和实践,笔者感到课堂评价改革的开展,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自主学习意识的回归、学习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学习情感的养成以及学习个性的张扬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笔者就课堂评价活动谈点粗浅认识与做法,请专家评析并予以赐教。

一、让评价呵护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用富有童真的情感善待每一个孩子,营造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都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效应。”而要实施个性化的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学习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并意识到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情感并不断发展完善的社会人,需要我们去精心呵护。相反,如果实用主义地看待教育,这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无异于买椟还珠,因为它消解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具有的意蕴。

一节数学课上,校对完之后,做对的孩子高兴的给自己画一颗五角星,小黄河也在数学书上歪斜而又自信地画了一个☆。“老师,黄河没做!”“我在心里想过,都对了!”望着黄河振振有词的样子我笑了,他肯定又是做在心里那本“本子”上了。我没有立即追问他为什么不写,只是轻轻地对他说:“我知道这道题你肯定会了。但是你知道张子美会做这道题吗?”黄河摇了摇头。于是我喊道:“张子美,请你把作业本拿来给黄河检查一下!”张子美的座位离黄河最远,她的作业写得既工整又正确。看了张子美的作业本,小黄河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一次我没有板着脸向黄河瞪眼睛,因为我不愿意看到黄河那急切地想表达自己想法的表情变得失望。我想,张子美的作业就已经代替了我的“严肃教育”,这是一种完全带上了富有童真的纯净真挚的师生情感的教育方式。

我们坚信:“呵护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

二、以评价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融入儿童的情愫,尽可能多地让数学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做法也多姿多彩。但如果我们仍然把追求考试分数作为教育的全部,那样学生是毫无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的,相反学生头脑里生来就具有的主体需要和主体意识却在这样的学习之中不断地被弱化,他们感觉不到数学与他的喜怒哀乐还有关系,感觉不到学数学除了会答题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用处。一句话,数学虽然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却没有走进他们的心灵。近期我听了一节低年级课,让我感触很深。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乱哄哄的。年轻的老师一声不响地在黑板上画起了五角星。画完后,她问:“哪组星最多?”学生说第三组。“第三组几颗星?”“其他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继续随手在黑板上写下:7 4 10 8。“你们想要哪个数?”学生都说要10。“为什么呢?”“因为10最多!”接着,老师让学生给这四组排一排名次,学生分别写出了3 4 1 2。现在你喜欢哪个数?学生说1。老师马上追问:1最小啊?学生抢着说:1在最前面。说不清,但学生意会了。接着老师又请每一组的学生说说想法。得第一名的小组代表,有的说要继续努力要不然别的小组会赶上的,有的说给几个★给别的组。不好的小组代表说,要再得几个就和第1名一样多了,有的说不行,还要多得几个,因为第1名的小组还会再得。发展的眼光!这可不是单纯数学的知识技巧可以代替、包办的。

这里,不经意的提问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智慧的本真?它怎么就把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的心联系的那么紧?把孩子的心与数学联系的那么紧?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天的数学课已满足了这些孩子们的情感需要,融入了儿童的情愫,而且,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感到数学已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如果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就像个窝窝头,不是牛奶、巧克力,孩子们不喜欢吃,相反如果让数学走进生活,孩子就会抢着吃争着吃。

三、用评价拓展活动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无论是对生活情景的感悟,数学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还是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选择等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可以讲,“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发现学生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承认学生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提倡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个性化,正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学校开设了小星星班,要求数学老师轮流给每个班级里的一些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有一次讲单位名称换算,我问学生:10000米=( )千米。孩子们经过一番思考,有人举手回答了:

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因为1000米=1千米,10000里面有10个1000,所以10000米就等于10千米。流畅严密的推理,太精彩了!

第二个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还有办法!因为1千米等于1000米,1000×10才等于10000,所以10000米=10千米。

我赞许地点点头笑了!目光停留在数学成绩不大好的祁励励的身上,他笑着:“我猜的!”说着他用手比划10000有4个0,去掉三个“0”后就等于10千米。

从这三个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差异,但是我们很难说清谁好谁坏。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体现了等量代换思想,第二个学生的逆向推理也很出色,第三个学生则很大胆,能联系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还处于懵懂的状态,但是我们要给他们留点时间,相信他们的发展有个过程!有人曾说过,时间和空间对于孩子来说就像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因为这些构筑了他们学习的基石。

四、让评价激励成长——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主体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课堂评价活动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身始终是充满快乐的!

因此,我们在开展课堂评价活动中,尝试建立《课堂成长记录本》。课堂上及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写评语,鼓励自觉学习的习惯和善于质疑的精神,经常在学情调查的同时,在记录本上写上充满激励性的评语。如:“你已经掌握了获取科学知识的钥匙”,“学会提出怀疑的问题,是科学家必备的素质之一”,“你的想法真了不起,你能在课堂上讲给同伴们听吗?”……这些真诚平等的语言让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快乐,成了我与学生们进行心灵交流沟通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勤奋好学、聪明可爱的小小探索者的未来。在自学活动中,不仅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之间也经常开展平等的对话,相互评价,相互勉励,如:“我同意××的观点!”“我还要补充……”“要是把××和××的意见合在一起就可以了”……这些面对面的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对话,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小主人的角色。

阳光评价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篇4

一、借助幽默诙谐的评价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上, 学生发现规律, 我会说:“好一双火眼金睛!”学生解题独特, 我会称以这位学生的名字命名, 称为“××解法”;有时学生出现了失误, 我会打趣道:“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呦。”“看来, 为了你, 我得发明后悔药。”“我可不希望看到三蹋糊涂减二蹋糊涂的作业。”

在一节应用题的练习课上, 其中有一道题的问题是:“这筐香蕉有多重?”有个学生回答:“这筐香蕉有65重。”教师没有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 而是笑着问:“你今年多大了?”“我今年10岁。”“不, 应该说你今年10大。”“你有多高?”“我身高大约134厘米。”“不, 你身高大约134高。”“不能那么说……”这个学生有些着急了。通过教师机智巧妙的引导, 在幽默的对话中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该怎样正确使用单位名称。

学生在笑声中有所思, 有所悟。所以说, 机智、幽默的评价语言, 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励学生上进。

二、借助准确简洁的评价语言,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性, 我们要用准确简洁的评价语言, 画龙点睛, 启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要善于巧妙地点拨、引导,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才能建立清晰的数学认知结构, 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 在学习“平均数”时, 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某小学三年级第四季度回收废旧电池情况:三 (1) 班有40个学生, 平均每人回收废旧电池24个;三 (2) 班有40个女生, 平均每人度回收废旧电池26个。三年级平均每人回收废旧电池多少个?”有部分学生是这样解题的: (23+25) ÷2。这种解题方法, 跟 (40×24+40×26) ÷ (40+40) 的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看起来, 这些学生的做法简单的多了。但是, 如果教师一味激励, 很可能就误导学生;如果教师简单地否定, 那么其中确实也有合理的成分呀!当两个份数相同时, 这样的算法不但可行而且也确实是一种简单的方法。简单地否定, 不利于学生养成解题策略最优化的良好习惯,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我先表扬学生的这种简便算法, 再及时引导学生感悟, 只有在两个份数相同的情况下, 才可以用两个平均数的和除以2的方法来解答。并提供对比素材, 如:某校四年级一班有41个学生, 平均每人回收废旧电池17个;四年级二班有39个学生, 平均每人回收废旧电池20个。四年级平均每人回收废旧电池多少个?通过计算的结果感悟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面的简便算法。又如:我在教第二册“认识时间”时, 组织学生分组自主探索时间55分的快速认读方法, 而后集体讨论, 其中一组代表发言。

方法一:一小格一小格数, 数到11是55格, 就是55分。

方法二:一大格一大格数, 每大格是5分, 数到11就是55分。

方法三:分针指到6是30分, 再接着数到11就是55分。

方法四: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它走到11就差5分, 60减5就是55分。

当这位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完他们组的认读方法后,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听完他们的介绍后, 你们有什么看法?

生1:第一种方法数的太慢, 有些钟面没有分小格, 不适用。

生2:第二种方法很巧妙, 用了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 5个5个的数数。

生3:第三种方法也蛮不错的。

生4:第四种方法, 利用了刚学的知识, 我想学会这种方法。

师:同学们不但爱动脑, 会思考, 想出多种巧妙的认读方法, 并且对每种方法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评价恰如其分, 那你们对整个组有何评价?

生1:这组同学善于思考。

生2:今后我们组要和这组的同学比一比。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 那么这组的同学听了大家的评价, 你们想说什么?

生:谢谢大家, 我们会继续努力, 做得更好。

这样,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 让学生去判断、分析, 找出优点, 指出存在的问题, 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充满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过程中, 肯定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学习行为,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诊断, 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的导向性作用。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 教师要通过准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 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 纠正之前错误的看法和做法, 使他们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 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和强化,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获得数学情感的双丰收。

三、借助饱含激励的评价语言,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课堂上, 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 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虽然, 有时候学生的回答差强人意, 甚至与答案大相径庭, 但是, 我们应该知道, 学生的回答是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而做出的一种解答, 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每位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评价语言中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 善于从每位学生的回答中找出闪光点, 给予充分的肯定, 坚持正面引导, 鼓励为主的原则,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燃起学生求知思维的欲望, 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对学生有出色表现时, 应该及时肯定。如“你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你可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啊!”“大家都很欣赏你的回答, 你的见解真独特。”“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 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 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你听得认真, 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对一些学生出色的回答, 想在全班推广他的说法时, 我们可以说“这种想法别具一格, 令人耳目一新, 请再说一遍好吗?”“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 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又想出新方法了, 真会动脑筋, 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你的思维很独特, 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对学生的作业中计算有错误时, 可以鼓励学生说“你的解题方法太好了, 可要细心呀!”当学生遇到难题, 想放弃时, 可以鼓励学生说“你肯定有高招, 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课堂上表现较差的学生, 相反, 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用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 因为你付出了劳动。”“看到你在进步, 我万分高兴, 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再想一想,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 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了希望, 从而会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借助商榷探讨的评价语言, 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激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取积极性的评价,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但这并不表明, 课堂上必须都是这类的评价语言, 不能出现反面批评、打击的语言。真正意义上的评价语言, 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数学学习的状态, 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 恰如其分的描述;真正意义上的评价语言, 不能隐藏学生的错误。

如, 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 学生刚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千, 教师提问。师:你知道千位在什么位置吗?

生:千位从右边数是第四位, 从左边数是第二位。

师:好。 (接着进行下面的环节) 你能总结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

细想一下, 学生这样的回答是不科学的, 因为还有十万位等更高的数位。正确的说应该是, 在整数部分, 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 第四位是千位。而这里,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理不睬, 还用了一个“好”字来评价, 学生就会默认这个知识是正确的, 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了地雷。针对这位学生的发言, 教师可以紧接着评价“他的回答全面吗?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听听其他学生的理解, 再明确指出像刚才这样表述还不够确切, 应该说, 通常情况下, 我们从右边数起, 第四位是千位。

总之, 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它有待于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不断探索, 不断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 努力提高口语素养。在数学课堂中, 对学生进行阳光评价, 引领学生快乐学习, 学生的学习会更主动、更出色, 数学课堂将更有活力。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应借助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对学生进行阳光评价, 引领学生快乐学习, 让数学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阳光评价,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数学教师评价语言的问题探讨》张秋爽, 《教学月刊》2007.3上.

有效评价,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篇5

一、多角度评价,“白日依山尽”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发挥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积极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多角度和多方位地点评学生。新颖的、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比如,作业态度的评价,家庭作业的“每日一默”,一般只要默写十个词语就行了,如果觉得自己掌握得不太好,肯下功夫多默就可以加分;阅读兴趣的评价,每天正常的阅读时间为20分钟,如果你爱上读书,增加阅读量就可以加星,如果还能积累摘抄佳词妙句,或是写上几句阅读感受,那就更棒了;订正效率的评价,默写错了,如还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订正得又快又好,还能算对!……这样,多角度评价学生,使学困生也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又能扬长避短,用勤奋弥补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更新评价,“黄河入海流”

曾经接触过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里面就指出: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的积极。事实的确如此,一个人只要对学习有兴趣还愁学不好吗?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往往会怀着能被老师尊重和认可的强烈欲望,教师积极的教学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克服困难、勇于突破。教师还应对学生做情感化的教学评价,以情动情,使学生的心灵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自主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的激励词。例如:当学生在学业上遭受了挫折时,教师就可以鼓舞他,下次再努力;学生在某些事上由于不敢做决定时,教师就可以说,别气馁,尽力去做;学生考出优异的成绩时,教师就可以衷心地称赞一句,好样的;学生在生活上屡遭困境时,教师可以安慰说,别失望,事情最后有办法解决的。

三、及时有效评价,“欲穷千里目”

评价具有激励、导向等功能。课堂上,运用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在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判断,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及时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曾教过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连课后布置的预习作业都不会独立完成。出于无奈,给他请了个小老师。突然有一天早自习,他拿了语文书到我这儿批改读书作业,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主动拿来改。当时,我又是惊喜又是激动,赶忙帮他改了,然后立刻表扬他:“你能够主动拿来老师批改,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希望今后能继续努力!”很明显,我看见他的脸上笑了,这是他很少有的自信的笑。从那以后他经常拿来我改,每次改完我也不忘做出及时评价,过了一个星期他竟然能主动到小老师那儿读课文读词语,过了两个星期他竟然会主动预习,上课也会举手读词语了。之后每天放学布置他任务,让他回家每天听写。在一次抽测中,原本看拼音写词语只能对一两个,这次竟出乎意料的全对了。由此可见,及时有效的评价对学困生的帮助是极大的。

四、关注学生平时表现,“更上一层楼”

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教师尽可能多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激情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我从孩子们四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对每一期作文都采用这种方法批改,在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写满激励的评价语。现在孩子们读五年级了,比起当初他们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了,孩子们对于写作也不再惧怕了,甚至对每一单元的作文课有了一点点的小期待。有时候,我一个单元的作文落下了,课堂上没交流过,见到我孩子们不禁问:“老师这个单元的作文什么时候写啊?我们都已经想好写什么了。”听到孩子们这样说,我的内心是无比高兴的。

日常生活中的关注不仅仅是写作教学当中,生活中、学习中,比比皆可。当你发现一个平时写字字迹特别潦草的同学,突然有一天他的作业交上来写得清清楚楚、端端正正,你要表扬他;当一个平日里没有礼貌、不文明,屡教不改的同学,不经意间你发现他弯腰捡起了地上的垃圾,你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那么这个同学之后肯定会变得文明有礼貌。点点滴滴,只要你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关注孩子们的平时表现,及时评价,那么,孩子们的进步会越来越大。

灵动评价:让语文教学充盈活力 篇6

一、客观评价,启发自信心

一堂语文公开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一位以往发言不积极,而这堂课积极发言的同学说:“这位同学今天表现得真好。要知道他平时最不爱发言了。”这位教师本想通过表扬激励学生。教师评价的第一句话的确能达到此目的,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紧接着的第二句话教师的本意可能是想告诉听课的人,今天她这节课很成功,你看,平时不发言的同学今天就积极发言了。可就是这句话大大削减了这节课的魅力,也削弱了教师的亲和力。因为这句话反应了教师的学生观察有缺陷,教师只注意了自己意思的表达,而把学生的感受置之不顾。“他平时最不爱发言了。”好像一瓢冷水,让学生难为情。此时此刻,学生的委屈情绪必然干扰学习激情,影响自信心的建立。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时只有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引导,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注重差异,激发进取心

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其答案不是老师期待的,而确实也是学生通过思考而得出的,并且不无道理。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给以否定性评价,教师更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一次我在教学《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当学生说到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时时,我高兴地评价:“对,爱因斯坦确实是最伟大的人。”可这时有学生提出了异议,如果我生气地否认学生的观点无疑扼杀了学生的灵性。我对这位学生说:“你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真值得表扬。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于是课堂上形成了激烈的辩论。之后,这个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表现更加积极,其他学生也从中得到启示和振奋,群体的多边活动就更加充实。

在课堂评价中尊重学生的独特表现,就会主动去欣赏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才会真正去聆听每个学生的心声,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三、妙用语言,调动积极性

课堂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课堂教学评价恰当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能够使评价更富有感染力。一次我在执教《五彩池》一课时,男女生分组朗读课文,学生读得很好。我评论说:“男生声音宏亮、整齐、奔放;女生声音甜美、圆润、绵密。男生读得好,使人想起了五彩池边的男导游,气宇轩昂;女生读得好,使人想起了五彩池边的女导游,袅袅婷婷;男生读得好,让人仿佛置身于高耸的藏龙山,广阔悠远……”孩子们的情绪被鼓舞起来了,练了一遍又一遍。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形象的评价语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领略到了语言所创设的丰富意境,唤醒了学生的联想。

由此可见,表扬语的艺术性,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当然教师既不能言过其实,又不能轻描淡写,要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出准确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到客观公正。

四、调度手段,凸显主体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往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成为了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要让学生处于与教师平等的对话地位,教师真正成为平等对话的引导者,我们就应该适时地把评价的权利教给学生。

1. 学生自评。

就是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对自己在学习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时,对于某些明显错误的看法,在表扬了其大胆发言精神之后,我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予以纠正,其中最多的方式是启发学生自我纠错,我绝不作当众宣判式的否定。这样,学生在自评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再次思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求考虑得更成熟一些,并由此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激发自己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2. 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可以通过同桌互说、互评,全班互评,拓展自主评价的空间,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集体的舆论,并内化为对儿童有良好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发展。同学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要评价他人,首先自己要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评价他人时,也能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唤起孩子们成功的渴望,激励他们健康发展。

3. 师生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定性评价,也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或者鼓励性的语言在学习活动实践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评价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学生对老师有什么看法可以当面向老师提出。师生互评,突破了教师评价学生的垄断权威,真正体现师生的合作关系。

让即时评价在语文课堂彰显活力 篇7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 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报刊中也有这样一句话:“靠近清泉 , 心灵就会湿润 ;靠近评价 , 生命就会舞蹈。”可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何等的重要, 而在琳琅满目的评价形式中, 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即时的评价语言。所谓即时评价, 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 作出及时的价值判断, 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续学习行为。

新课程理念认为, 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的, 而应随机地以学定教。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 采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巧妙引导, 展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颇具个性的心灵体验。用即时评价将学生引入生成的思考环境中, 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 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这种艺术的运用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味作简单性的肯定评价 (“对”“好”“棒极了”) ;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性的否定评价 (“错的”“你再想一想”) ; 不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 “顾左右而不言他”;也不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含糊其辞, 叫学生摸不着头脑;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巧妙地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 或幽默, 或设疑, 或点拨, 或煽情, 或梳理等, 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 使他们在求知、增智、冶情的道路上“小脸通红 , 小眼发光 , 小手直举 , 小嘴常开”, 构建一个个精彩的课堂。为了充分发挥及时评价的作用,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即时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捕捉即时评价的时机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 学生,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如果受到老师或同学的表扬, 他们的喜悦之情就会表露出来, 注意力会更集中, 兴奋度会更浓, 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因此,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善于琢磨学生的学习心理, 善于“捕捉”, 及时评价, 让学生自始至终充满自信, 以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1.当 学 生 发 言 正 确时 , 及 时肯定他 的成 绩

即时评价能及时地将学生正确的信息、探索的成果反馈给学生, 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得到充分肯定,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如教学“聪”这个生字时, 老师让学生说说如何记住这个字, 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耳加总, 总是用耳朵去听的人是个聪明的人。”我马上表扬他:“你能根据这个字的意思来记这个字的字形, 说明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没有夸张、空虚的表扬, 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顺理成章地进行评价, 很实在。

2.当 学 生 发 言 不 够准 确时 , 灵活运 用 延时 评 价

在课堂上, 对学生不是很准确或缺乏逻辑的发言不作草率的评价, 而是适当延时, 用语言提示诱导,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重新梳理思路, 经过一次或多次反馈后再评价,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整理或完善自己的思维, 实现再思考、再创造。例如“你再想想, 哪种表达方式更准确一些呢?”“你的思路正确, 但是答案错了, 再想想。”“对同学的汇报, 你们还有什么看法呢? ”等等。通过这样的延时评价给学生留出自我检查的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在不断争辩或自我反馈中明确认识, 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

3.当 学 生的 回答错误时 , 妥善运 用 包 容性评 价

“包容性评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保持探索的兴趣。我们可以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 安慰他, 肯定他爱动脑筋, 鼓励他再思考, 甚至可以鼓励全班学习他那种敢想敢说的精神。这样一来, 学生在课堂中随时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增强, 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发掘即时评价的差异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在身体素质、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课而异, 因发生的情况而异, 或直言不讳, 或委婉含蓄, 或严肃庄重, 或热情洋溢, 恰当把握评价的时机和评价的对象, 把爱、关怀、期待蕴含在评价中, 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需求及其发展潜力, 为每个学生提出适合发展的、具体的、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如有的学生天生胆小, 回答问题声音很小, 很少主动举手, 可以把大胆发言作为主要的评价目标。又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应充分肯定他的进步, 允许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再达到目标。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反馈, 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同样的问题, 对有一定潜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可以说:“你答对了, 能否再想想, 还有更好的说法吗? ”这样他们觉得不仅要答对, 还需要更好的方法。对中等生, 可以说:“回答得不错, 你听得很认真。”对基础薄弱的学生, 可以说:“你真会动脑筋! 这个问题比较难, 但是你回答出来了, 说明你很聪明。”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 越来越自信, 也会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这样具有个性特征的灵活评价, 能促进学生增强自信, 发挥其创造潜能。

总之, 教师要重视差异、尊重差异, 善于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 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有价值之处, 让爱的阳光多一些去关照沉默的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体现即时评价的多元化

优秀的即时评价不仅对知识技能进行评价, 也关注于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整体语文素养。

“你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 我相信你刚才一定是看错了! ”———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习惯的引导。“连起来重读。不要慌, 你的声音很好听! 你的形象也很好, 像男子汉! ”———给学生带去自信, 帮助他战胜胆怯。“我相信我心中的疑问你们一定能帮我解决。”———暗示学习目标。“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都是出色的。只不过, 每个学生出色的方面不同而已。所以, 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 关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才是我们现代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

四、创新即时评价的方法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 不能老套。左一个“你真棒”, 右一个“你真棒”, 或者对学生们说“表扬表扬他”, 于是大家就一起拍着双手, 异口同声地说:“棒, 棒, 你真棒! ”开始学生们还会感到新鲜, 时间一长, 这种评价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滋没味, 成了一种形式。反之, 评价语言灵活多样, 随机变化, 注重创新, 学生就会想听、爱听。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准确 真 诚 的 情 感 评 价

准确而又得体的评价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 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 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 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 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成绩或存在的问题。

如有位教师执教《泉城》一课, 一位女生在美美地朗读了描写趵突泉的句子后, 教师真诚地评价道:“真的非常感谢你, 假如你真的到趵突泉做导游, 那济南定会增添一半的美。”那位女生带着幸福、满足的微笑坐下了。那节课她主动朗读了三次, 而且她的激情也感染了其他学生。一堂课在学生的生动朗读和对文章内容、语言的品赏中圆满结束。

2.幽默 风 趣 的 快 乐 评 价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 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 教师不理解儿童, 儿童也不理解教师。”幽默的课堂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调节剂, 幽默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笑着接纳, 且印象深刻。

如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回答得很成功时, 老师可说:“恭喜你 , 答对了 ! 你回答得相当精彩 ! 你太有才了 ! ”———这是把“春晚”流行词活用为课堂评价语, 它们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成为课堂的开心果, 让学生在轻松一笑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3.润物 无 声 的 体 态 评 价

可以这样说, 没有丰富的、协调的体态语言, 就不可能有生动的、感人的课堂教学效果, 就不可能有融洽的、亲密的师生关系。一个理解的眼神, 一个亲切的微笑, 一个充满尊重的手势, 犹如催发感情的高效酵母, 胜似千言万语。而没有任何表情的说教, 永远使学生敬而远之, 永远无法让学生敞开心扉, 永远无法达到课堂上心灵真正的沟通。

4.巧 妙 机智 的 智慧 评 价

马卡连柯也说过:“教育的机智在于随机应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育机智。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或突发情况, 采用智慧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 机智巧妙地摆脱困境, 用自己内在的魅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使教学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

例如学习《荷花》一课时, 一个学生在朗读多彩多姿的荷花的句子时读得不错, 恰好黑板上漂亮的教具———荷叶被风吹掉, 于是我借题发挥, 摸摸学生的头, 竖起大拇指:“你读得多好, 看, 连圆圆的荷叶也在向你点头呢! ”学习后面两段, 学生纷纷发言, 生怕得不到老师别具匠心的奖赏, 不知不觉教学又掀起了高潮。

活力评价 篇8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否准确、是否有艺术性, 确实能左右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热情, 也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的必要条件.

一、问题描述

1. 评价语言含糊、失误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 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生答问时, 常会出现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于是教师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 或学生回答不太准确时, 一般都置之不理, 直接喊另一个学生回答, 通过用对后一个学生的肯定来回避对前一个学生的直接评价.教师认为这是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其实这样直接导致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含糊与失误, 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一头雾水.

例如《认识乘法》教学片断:

师: (出示主题图) 看, 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从图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几只?鸡呢?

师:我们先看小兔, 你能很快地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兔吗?

生:6只.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2个2个数的, 2、4、6.

师: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师生一起数) :1个2, 2个2, 3个2.

师:会列算式吗?

生1:2+2+2=6

生2:2×3=6

师:你真厉害, 你还会列乘法算式?那你知道这乘法算式中2、3、6各表示什么吗?

生:……3个2.

师:请先看这个加法算式表示几个2相加?

生:3个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好的, 请坐.3个2, 我们是数出来的, 我们一起数一下.

生:1个2, 2个2, 3个2.

师:乘法算式是我们等一下要学习的.我们知道了3个2相加得6, 兔有6只.

这个教学片断中, 不仅教学比较混乱, 提问没有指向性, 而且对于学生的评价含糊, 当学生回答不出或答非所问时, 老师或者直接跳过, 或者不做任何评价, 或者含糊不清, 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一头雾水.这样就导致学生对知识形成错误理解, 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

2. 评价语言苛刻、吝啬

这类教师往往高高在上, 对学生的回答总不满意.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才是高明的, 只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才是正确的, 学生的回答不是不准确就是不全面, 很吝啬给学生以鼓励.他们奉行的是严师政策, 认为这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3. 评价语言急躁、草率

这种类型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为: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自以为已经理解了学生的意思, 就草率讲述自己的看法, 竭力把意思强加给人, 或者学生稍有停顿马上制止学生继续回答.

4. 评价语言单调、贫乏

不少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惯于采用“不错”、“好”、“真好”、“真棒”等语言, 单调乏味, 有时想对学生评价, 但又不知如何去评, 致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例如《十几减6、5、4、3、2》的教学片断中 (出示情境图) :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再编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题吗?

生:兔妈妈采了11个蘑菇, 花蘑菇有6个, 蓝蘑菇有几个?

师:怎样列式?

师:同桌两人相互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师:好的, 请坐.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2:因为11-5=6, 所以11-6=5.

师:不错, 还有不同想法吗?

师小结:真棒, 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很快算出了得数.

以往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但现在教师却一味地说“不错!”“很好!”“很不错!”“再想想!”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迷失在一个单调、贫乏的“赏识”怪圈.的确, 这些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 但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我们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弊病不少.不切实际的表扬, 其实是一种虚浮政策的传递, 也是一种不实风气的熏陶.长此以往, 就可能助长华而不实的学风, 误人子弟.因此,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问题不可小视.

二、解决策略

1. 评价语言要简单明确

要本着“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 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 是否有浓厚的兴趣, 是否去主动探索研究, 尊重个性差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2. 评价语言要饱含激励

比如:“今天你又有进步了”、“还需努力”、“再细心一点”、“没关系, 你已经尽力了”等, 用激励性的语言, 善待每个学生, 树起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抬起头迎接每一天.

3. 评价语言要不拘一格

课堂评价语言要灵活多样、随机应变、注重创新, 这样学生才想听、爱听.评价语言要想不拘一格, 除了经常变换语言外, 还可以将预设语言和随机语言有机结合, 根据课堂气氛及时调整语气、语调、节奏.要根据多元智能, 建立“分层多维”的评价标准.心理学家认为, 每个人同时拥有八种智能, 只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组合存在, 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色.因此应正视学生具有的多元智能, 多角度观察和接纳学生, 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评价, 发展学生潜能.

4. 评价语言要情真意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老师的评价, 要因人而异, 因课而异, 因发生的情况而异, 用爱心正确评价, 让学生如临春风, 如沐春雨.例如第14届“现代与经典”中特级教师刘松所上的《解决实际问题》片段:

师:这种方法与刚才的方法又是截然不同, 同样解决问题.好不好了?都清楚了?都明白了?

生齐说:清楚了, 明白了!

师:谁让我们明白的?

生齐说:邓老师.

师:是伟大的邓老师, 我们应该怎么感谢她? (生一起鼓掌.)

师:我觉得你们的鼓掌太普通了, 你们应该像我一样用欣赏的目光看一下美丽的邓老师.

在这一片段中, 由于教师把每一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的生命个体, 针对学生的回答, 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评价鼓励,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的声音, 无拘无束地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从而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的认知过程要以情感为依托, 只有对认知过程具有相当深厚的情感时, 认知过程才能完善, 认知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反之, 认知过程会中断, 认知能力无法提高.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反映, 重视对学生的情感评价.

活力评价 篇9

一、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权益, 是对学生进行人本关爱的立足点。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 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 问:“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大多数学生认为:诸葛亮能准确地把握鲁肃的真诚, 并大胆地向鲁肃借船, 没有超人的才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所以借船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预见大雾、预见曹操不敢出战, 这确实高明, 但借船不算, 因为都知道鲁肃诚实, 不打小报告, 向他借船这不算什么神机妙算。”学生们还因此激烈地争论起来, 一时难分高下, 最终把焦点落在了教师的评价上。这位教师没有将学生引到事先设定的框框中, 而是巧妙地做了这样的评价:“‘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常的。因此, 大家讲的都有道理, 特别是后面学生的发言与众不同, 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真了不起。”这位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 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 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去聆听每个学生的心声, 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二、鼓励学生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诸多名师也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 是最廉价的润滑剂。实践证明, 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同学进行心灵的碰撞, 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体验中走向成功。

众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自始至终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据说, 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 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多, 有的多至近百种, 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得到恰当的鼓励。因为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 并使火花熊熊燃烧, 照亮全班, 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同时,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不仅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还能充分认识到自身水平与更高水平的差异, 形成“自我求成, 自我发展”的新需要。

三、宽容学生

赞科夫主张“对于学困生, 更加需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要使学生发展, 首先得宽容学生的错误, 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 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 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或在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 尤其是一些学困生, 出现错误甚至是经常性的, 这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 需要用爱心去唤起学困生的生命活力。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是否爱学习, 是否积极参与, 是否能与同伴合作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的评价。“新课改”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既关注学生的特长, 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 主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 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 即使有错误, 也是个美丽的错误, 不应该大动肝火, 应该允许学生犯错, 让学生在犯错中汲取教训, 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 在犯错中长大, 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以学生为本, 以“超自我”的视角抛弃成见, 与时俱进, 全面反思, 使语文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 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摘要:传统的课程实施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 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 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 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用有效评价催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篇10

一、机智延时,评价动机充盈期待性

在一个有发散价值的开放性问题提出后,教师宜采用延时评价法,循循善诱,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林冲面对洪教头的挑衅,连说“不敢,不敢”。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答案多元的问题:“此时,林冲究竟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各抒己见时,教师不要过早作出终结性评价,可以相机穿插激励性评价:“你走进了林冲的内心!”“林冲会把你当作知音!”“你已和林冲心理零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兴奋,能有效地促进课堂生成异彩纷呈,向纵深发展。

二、着眼发展,评价内容体现形成性

“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是不科学的。面对丰富多彩的见解,不能笼统地以“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语词进行评价,而要指导学生适应“看法+原因”的评价模式。

仍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学生评价人物性格特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具体地谈依据。这样的评价方法不仅让学生讲清自己的看法,还通过陈述原因清晰地呈现思维的动态轨迹。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倾听学生的言语内容,注意捕捉学生即时出现的“美丽的错误”“灵动的创见”等有价值信息,看清学生的迷茫点,给学生的偏差点把脉;依托有效评价因势利导,指明学生的突破点,欣赏学生的收获点,给予正确、有效的引领。

三、融进生评,评价主体凸显交互性

为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功能,教师须将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同评、全班共评等形式综合运用,从而改变评价主体“教师霸权”的现象,使之凸显多向的交互性。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结尾处,可精心设问:“洪教头惨败后,你若单独和他促膝谈心,想使他成为一位德艺双馨的武教头,会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些什么呢?”引领学生从帮助洪教头成长、进步的目的出发,针对发言同学的感情、语气、内容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交互评价。学生在互评过程中比照要求,相互比照时协同发展,张扬个性。此举既拓宽了文本的广度,又加深了与文本对话的深度。

四、丰富语言,评价环境呈现情景性

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积极借助文本中鲜活的形象,挖掘其中的评价资源,并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营造自然、人文、和谐的探究环境。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有这祥一句:“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可这样评价学生的朗读:“你读出了粗俗无理、恶语伤人的洪教头!”……还可以组织男、女生赛读,并评价:“女洪教头读得好,男洪教头也不甘示弱!”……这样的评价润物无痕,能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使他们读得更投入,学生、文本、教师三者间的关系必定更加融洽。

上一篇:统计工作水平提高下一篇:小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