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2024-05-04

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环境(精选八篇)

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篇1

一、项目开展意义

在对国家政策与国际背景以及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后,《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试验》项目应运而生。2010年11月,虹口区教育局正式开展了这一教育部与上海市合作的教育部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区项目。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数字化课程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行为跟踪与学习分析,构建基于“教育云”环境下的智慧课程,以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个性化学习和21世纪关键技能(即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创造和革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我认为,在该项目的总体部署中,需要综合考虑顶层教育云规划、终端设备的选择、数字资源统整、教学模式变革、运维与管理机制、以学习为中心理念的提升等6个方面的因素。

二、项目实施策略

1. 教育云规划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各地区教育部门投资建设了大量的类型各异的区域系统平台,各系统平台也表现出了形式不一、信息孤立的特征。考虑到系统平台可能有在上海市,甚至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的价值,本项目在教育云规划时采取与国际知名IT公司联合设计顶层云架构,并采用租赁云的方式进行部署,最终形成集IaaS (教育云基础服务平台)、PaaS (基础应用服务平台)、SaaS (教与学服务体系)以及多维门户与系统为一体的功能架构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数字化校园教育城域网等虹口教育信息化成果实现无缝整合,预留Learning Store、版权处理与发布平台的接口。

2. 终端设备的选择

21世纪的学生不像“数字移民”那样天生对数字化环境“水土不服”,他们是浸润在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因而对数字环境有着天然的适应能力。在数字化环境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随身携带的数字移动终端,在保证人与人、人与端、端与端的互动中发生学习行为。

在设计项目时,除了选择平板电脑作为移动终端外,为了使信息技术新型工具的使用尽量符合人体的自然形态,我们还引入了“双屏幕阅读”的试验,通过教育信息化

点读笔的方式将终端扩展至数字电视、墙面投影等大屏幕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舒适、便捷的数字阅读方式。

3. 数字资源统整

在项目实施的初期,我们也曾通过购买产品化的数字资源以及教师自创数字资源的方式来充实数字资源库,这些资源可以缓解师生对数字资源需求的燃眉之急。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资源形式不规范、版权信息和所有权等问题逐渐凸显。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我们构建了一套版权跟踪与管理机制,用来解决数字资源的版权管理和内容分发问题。

电子课本作为最重要的一类数字资源,涉及设计、开发、出版与教学应用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首先,电子课本的最终用户是教师和学生,因此让一线教师参与由数字出版行业主持的电子课本的设计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其次,电子课本作为数字资源,必须要满足动态操作的特征。因此,从数字出版的角度来看,电子课本的教学应用模式表现为出版社预设性资源的“静态出版”和教师使用过程中跟进的生成性资源的“动态出版”相结合的方式。出版社先出版标准版电子课本,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特征再进行处理,实现个性版电子课本的二次出版。在电子课本的开发过程中,版权认定跟踪、贡献计算及资源的发布是必不可少的。同样,诸如微型课程、校本课程、教师教学设计、电子学案、智能题库等,一旦在网上发布,都会牵涉到知识产权和数字版权的问题。

为了规范资源的创建和使用,我们在数字资源引进或开发的前期,先行开发了数字出版管理与发布系统,为以后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因此获得了数家出版社的信任与联盟签约,共同为该项目开发电子课本。现在,其他数字资源的版权也已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正在不断地完善该项目的管理策略和机制。

4. 教学模式变革

教与学模式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先进理念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探究才能得以实现。在教学应用研究中,我们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学校配套子项目申报与“自上而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推进。

一方面,我们开展了“自下而上”的探究。在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区各试点学校根据本校特色陆续申报配套子项目,积极开展学校信息化应用探索。目前,我区已有两批共18所学校,语、数、外等10门学科开展了试验,覆盖幼、小、初、高各个学段,涉及的项目主要有信息化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电子学案”设计与实践、步入高中(衔接课程)、数字化校本课程建设——指南针项目学校深化、学生数字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虚实结合在游戏中体验科技的乐趣、新工具带来的新方法等。

另一方面,我们开展了“自上而下”的课堂实践体验式培训,创设了新型教学设计支架式、开放式模板,让教师通过“创新设计—课堂实践一教学反思”体验式培训,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教学方式的变化。例如,“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在我区实施流程是:教师预告单元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学生通过电子课本的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对单元学习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问题设计课堂讨论题→课堂讨论与针对性的解答→在线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分类作业布置→自适应辅导跟进→教师教学反思(见图1所示),我们把这种基于问题的教与学模式归纳为“先学—后议—补缺”。

目前,从信息科技学科开始,我们开展了基于项目的“选题—实施—评测”,以及基于设计的“筹划—设计—交流”等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并在效果评测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应用的范围。

5. 运维与管理机制

随着我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尤其是本项目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软、硬件设备的增加与调整,使得我区教育信息化运维工作要求不断增多,更为复杂化、专业化。在市、区各级领导和专家关怀支持下,我们总结多年运维经验,依托业界ITIL的成熟科学理念,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大量实践与摸索,实现了依靠社会优势技术力量以整体外包运维并结合自身运维服务管理的方式建立基于普教系统的全新教育信息化运维服务体系。

该运维服务体系整合了包括网络、安全及终端等各级信息化服务内容,形成了统一运行的维护管理平台,明确了各项工作关系,建立了服务体系和相应服务策略,完善了服务组织架构及运维流程,保证了技术实施及管理的先进性,还巩固了全网信息安全,推进了运维服务工作的量化评价体系建设和基础服务循环改良理念。

6. 以学习为中心理念的提升

移动终端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为了实现基于评价的数字资源的个性化推送。Horizon报告预测了学习分析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个预测正逢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当前数据采集还不够多的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实践的是如何开展基于数字资源的学习。目前,我们在几个学校试点了“问题式学与教教学活动模板”的教学设计,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从问题式学与教模板图(详见图2)中可以看出,教学设计已经从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这一模式的教学设计让教师体验到了什么是“以学定教”,其具体实施表现为:学生通过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互动,数字平台将学习轨迹记录下来并进行学习分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分析结果为学生进行辅导并布置分类作业。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如何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以学习为中心理念的实践,还有一个要素就是过程性评价,它能为学生发展带来最大的便捷,但也是最难实现的瓶颈之一。本文没有把过程性评价放在总体部署中来描述,可见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以及所需要的时间。

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以个性化发展为前提的,而个性化发展又离不开从小养成的个性化学习风格,现代科技完全有能力记载下学生学习的痕迹,这样的数据记录横向统计,可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给予即时的反馈,有助于教师及时修正教学计划。对每个学生数据记录的纵向统计,足以给出一张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向表,这是项目试验真正的核心价值所在。然而,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带来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目前迫在眉睫的是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追求教育的公平。尽快实现基于三通二平台环境下的学习,可以让中国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成效。

作为国家试点项目的实验区,我们有责任开展一些前瞻性的探究和实践,这样的探索对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的教育一定会带来有益的帮助。数字化课程环境的真正意义在于,基于评价的资源智能化推送,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套适合发展的数字资源群,我们暂且定义它为“智慧课程”。

三、项目瓶颈问题

该项目实施两年来,我区已形成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对于实践中出现的各方面问题也找到了较好的解决办法。但是该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实施仍需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如电子课本的版权、整体项目的推进机制以及未来的实体和网络混合学习的管理与运维机制等。

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篇2

sql server2000安装说明 sql server2000服务器安装过程

第一步:将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安装程序会自动运行出现版本选择界面,我们以选择个人版为例。如下图:

图1 版本选择

第二步:在接下来的界面中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选项。如下图:

图2 选择安装组件

第三步:接着选择“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如下图:

图3 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第四步:稍后才开始出现安装向导,点击“下一步”后出现“计算机名”窗口。“本地计算机”是默认选项,其名称就显示在上面,我们按其默认点“下一步”。如下图:

图4 确定计算机名

第五步:接下来,在“安装选择”对话窗口中,同样按其默认项“创建新的SQL Server实例,或安装客户端工具”点下一步。

图5 安装选择

第六步:接下来的窗口是用户名、公司名的自取,在经过软件许可协议一步后,到达“安装定义”对话窗口(如下图)。同样地,按其默认“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选择到下一步。

图6 安装定义

第七步:在“实例名”窗口中,系统一般提供了默认的复选框,我们既可以安装默认方式的实例,也可以自定义。

图7 实例名

第八步:在安装类型对话窗口中,可以设定多个选项。比如安装组件的多少,以及安装的路径等,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图8 安装类型

第九步:在“服务帐户”对话窗口中,一般接受默认的选项。然后输入你的域的密码即可。

图9 服务帐户

【提示】:如果选择指定服务器所用的帐号就需要指定一个用户、口令和域名。

第十步:在“身份验证模式”窗口里,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NT以上,选择“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即可,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9X,就建议选择“混合模式”。并且为此设定访问密码。

图10 身份验证模式

第十一步:一切设定OK后,安装程序开始向硬盘复制必要的文件,开始正式安装。

图11 开始安装

几分钟后,安装完成。依次单击“开始”—“程序”,即可看到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的程序组件(如下图)。

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篇3

窦继红老师是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的语文教师,她已经从教26年了,是吉林省级语文骨干教师,长春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教师,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慧波老师是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教育局的小学巡视员,也是吉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骨干教师。两位老师都是语文教育的行家,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爱好者,经常讨论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设计新的课程。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文章中看出,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两位老师不仅已经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高度,更关键的是他们已经利用各种教学APP形成了自己的课程应用体系,他们的语文课程已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重构,形成了课程闭环,真正体现了教学APP应用的整合性,这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好了,话不多说,请大家好好看看窦老师和李老师的分享吧。

现在互联网已经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信息技术融声、光、影、色、字于一体,具有海量、及时、形象、互动等特点,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若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并将其与语文教学融合,开展智慧教育,就可以帮助语文教学形成跨越式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简单文字,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从而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与内化,有利于语感的训练与培养;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突破书本限制,发挥其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扩充教学知识量,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缩短认知过程,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的教学容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形成旨在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

●给予指导,提供工具

首先,教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教会学生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如学会用百度搜集、整理资料,如何使用2013版PPT、Word的讲座视频等。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些软件,笔者还特意制作了使用方法,并在班级群、360云盘、百度云盘等里面共享了这些常用的软件。

其次,练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让学生尝试使用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遇到不会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上网查找方法,逐渐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主题活动

1. 高年级语文主题活动

笔者去年在小学六年级教学时,开展了四项主题活动,具体如下:

(1)快乐小剧。小学语文中有很多适合编排成课本剧的文章,如《快乐王子》《晏子使楚》《爱美的梅花鹿》等,对于这些课文笔者都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写剧本,自己制作幻灯片作为剧本的背景,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演出,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奖励加分。

(2)教学课件我来做,即号召学生为教师制作课件。首先教会学生们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知识,重要的是教给他们一个方法,就是学会用百度,因为用百度不仅可以搜索材料,还可以解决一些不会的操作难题。然后给学生举例,提出必不可少的几个部分,最后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认领文章。结果不到半个月,笔者制作的本册教材PPT就都完成了。在上课时一边使用,一边对内容进行修改,当场提出修改建议,演示操作方法,让学生进行再次修改。例如,对于《诉衷情》的PPT,学生们一开始都做得很花哨,字都看不清楚,到后来制作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实用。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教师用的是他们的作品,无形中提高了听讲效率。

(3)我的课文我解读,这其实是笔者以前开展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变身。如果让学生写读后感,他们很不情愿,于是笔者变了个方式叫“文本解读”,引导学生用图片、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体会,然后利用2010以上版本PPT的视频转化功能,制作成文本解读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在播放的同时,他们还可以做补充讲解;播完后也可以进行点评。实际上,这在无形中开展了一次小型读书会,既锻炼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喜欢这种方式,乐此不疲。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个活动,笔者还从网上找了很多例子,如天问学校李龙老师制作的余光中的《乡愁》、李玉平老师制作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4)我的课堂我做主,即让学生尝试上课。这是笔者的又一大胆尝试,可分为如下六个步骤:①学生根据喜好组成讲课小组;②小组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选择喜欢的课文;③查找资料,设计教学内容;④制作课件;⑤分工上课;⑥教师和其他学生点评。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每组最少三人,一人负责拍照摄像,一人负责主讲,一人负责操作计算机。其他成员负责搜集资料、制作PPT、准备道具等其他任务,讲课内容由自己挑选,什么时候讲自己来做主。每次他们上课时,笔者一边记录,一边充当最调皮捣蛋的学生,总是提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课文的重点、难点,如果他们讲到了,笔者就不提问,如果没讲到,笔者就举手提问。渐渐地,他们在讲课时会揣摩这些地方,课文讲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上瘾。笔者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不少,何乐而不为呢!

2.低年级语文主题活动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开展的主题活动也不一样。

(1)教授知识点。例如,在生字教学时,笔者用东师理想平台制作了生字教学的课件,然后让学生走向讲台,讲讲自己对这个生字的认识和理解。

(2)课堂朗读、表演。小学低年级的大多数课文很有趣,适合分角色朗读,也可以编成课本剧演出。例如,在《一对蝈蝈吹牛皮》的教学中,笔者运用了三种方式来尝试:一是指名读。被指名的学生读得毫无生气,其他学生也不感兴趣。二是分角色朗读。这能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三是编成课本剧演出来。这种方法能让所有的学生欢快起来,在笑声中,他们不但记住了课文的内容,还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例如,本学期有一个单元是《绕口令》,于是笔者借机举办了一次“绕口令大赛”。学生们踊跃参加,自己组成小组,选择喜欢的绕口令,自己研究编排动作。整个演出不时爆发阵阵笑声,精彩连连。

(3)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令低年级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有一天,笔者发现班级里有一个小男孩不会系鞋带,跟家长沟通后发现由于家长的溺爱,孩子自理能力差,不愿意劳动。于是笔者用了两天时间教他怎样系鞋带,结果发现这个孩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然后鼓励他将系鞋带的方法介绍出来,接着笔者将他的讲述录下来,制作成《子豪教你系鞋带》的微课并播放给其他学生看。没想到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班里其他学生也跟着学会了系鞋带。由此激发了笔者的灵感,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微课大赛”,鼓励学生将自己擅长的生活技能、常识录制成微课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然后笔者给这些微视频添加了统一的片头、片尾,并上传到校内外网站中,让大家来投票,选出前五名,给获奖者买了奖品作为奖励。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但重视了生活能力的训练,还潜移默化地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

(4)记录生活点滴。随着微信的普及,每逢节假日,家长们总会在微信群里晒孩子们出游的照片。于是笔者想到,可以结合这些节假日开展活动。例如,中秋节开展“我们的中秋”晒中秋活动、十一开展“美丽的秋天”视频大赛等。这些主题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还训练了他们有条理说话、想好了再说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变教师角色

1. 教师是活动中的参与者、观察者、支持者、协助者

这一点在小组学习中和全班交流中尤为重要。在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参与其中的作用在于:一是观察学生的交流动态,在有偏差或者有错误时及时纠正。一开始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组成员分工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提倡他们用抽签法或顺时针轮流法,这样能很快分好工。二是解决难题,但这个解决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给出建议,如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看看书中的注释是怎么说的,你们都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能否说出各自的理由来,等等。三是支持产生争端。其实小组交流时如果能产生争论,说明学生在思考,智慧在生成,这是很可贵的,所以教师要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在全班交流时提出问题,然后引导他们找到答案。四是协助小组控制讨论的进度,提醒他们注意时间。

2.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评论员

之所以称教师为评论员而不是评价者,是因为评论员犹如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新闻中的观察员、体育比赛中的解说员。他既能很好地将每位学生的发言串接起来,又能在学生回答后做出鼓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有继续说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还能在学生不知所措、无法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及时帮他们续说。如果此时教师的评论再幽默些,那么整个课堂将是快乐愉悦的。例如,当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到作者生平的资料进行汇报时,我们可以说:“你真有心,又学会了借助网络来学习这种新的学习途径,希望你继续探索,为大家提供经验!”这比千篇一律地说“你真棒”要有效得多。又如,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出现错误时,我们可以说:“你能认真地思考问题,这值得赞扬。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人的意见,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与你的想法又有什么不同,好吗?”这也比冰冷地说“你回答错了”要有人情味得多。只要想一想学生需要多大勇气才能举起手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就应该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一点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如果觉得自己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们都不愿意举手发言,那就要从问题的设计是否过难、教师给予的评价是否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查找原因了。优秀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境,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让受评价的学生不仅能受到鼓励,还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多方运用网络,开展互动

努力将各种网络平台及软件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能为信息化时代的学生探索出一条新的学习之路。

1.运用优酷网站

充分运用“优酷”这个大家熟悉的网络播放平台,把学习研究过程录成的视频、学生制作的作品等都放在其中,让每位学生家长可以随时观看,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学生自己观看、查找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同时,网友们的点赞,观看率的提升,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教师同行们看到了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

2. 运用校内外网站

利用校内外网站,笔者为班级建立了一个空间。每位学生家长都可以用手机注册APP手机端,随时将孩子的动态上传到空间里。班级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这个平台发起的,每天的作业、通知也是通过这个平台向家长推送的。还可以将空间分成几个主题,让学生和家长们都参与进来。

3. 运用教育信息网

充分运用长春市资源服务平台和宽城教育信息网,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设计的教案等,随时上传到该平台与其他教师分享。这样的交流平台有很多,如“老师走起”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们,使其成为教学的好助手。

4. 运用二维码

由于有的学生家里没有计算机,所以笔者将一些微课生成了二维码,形成一系列的码书,这样家长只需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让孩子在家学习了。只有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智慧教育研究,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知识,喜欢上语文学习。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们不但主动获取了知识,还在获取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技巧,遇到问题时锻炼了意志,找到答案时激发了自信心,制作时训练了美感,交流时又提高了语言能力,这就是智慧教育下的幸福课堂。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即使笔者不在学校,学生仍然能按部就班地上课、留作业、批改作业等,各负其责,非常有规律。学生从以前一分钟的自我介绍都无法开口到现在能独立讲课;从以前的抄作文到现在有六人在长春市书香少年作文比赛中获奖;同时他们都能独立地完成学习。每逢学校举行大型活动,笔者所在班级学生当选“礼仪学生”“校园文化小讲师”的人数最多,班级学生还成立了“小小讲师团”,专门为低年级的学生讲授Word、PPT、Excel等实用知识。

目前,笔者的优酷空间里已经有46个视频专辑、1321个视频、超过11万的点击率。各种教学APP的使用,让语文课堂变了样,学生们也更愿意上语文课了。

后记

两位老师的故事讲完了,我想读者朋友们一定大有收获吧。多的话我就不说了,但有一点是笔者一直都在强调的,那就是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以及信息技术的优势和长项,扎扎实实地做好课程重构的工作,才是将教学APP用好、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当然,笔者同样认为,娴熟地应用信息技术是未来每位教师的基本功,但课程的重构与新课程的规划设计不是每位教师必须要做的。或许把上述两位老师的工作进行有序、有机的整合,能够解决信息技术条件下可被广泛应用的教育资源建设的难题。

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篇4

1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单以教育领域来说,就运用了多种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云计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不仅带动了教育形式、学习方式的革新,还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模式。《素质教育云平台》的规划提出,要求智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应当将“云计算”与“智慧教育理念”相结合,逐步推出三网合一的智慧教育云平台,更好地开展教育服务。

提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打破传统教育形式,实现教学、管理、学习、教育结合,满足各种人士的需求。对学生来说,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应用,学生可以创建协同学习、及时互动、自主探究、智能评价的智慧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答学习困惑。因为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的智慧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空间,在这个学习空间中,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味地进行知识学习,而是合理规划学习计划,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之余为其提供娱乐活动,促使学生劳逸结合;为学生提供互动窗口,以便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好友沟通,解决学习或生活上的问题。对教师来说,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技术服务,便于教师借助最新的、最全面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活动规划与设计;借助智慧教育云平台还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案,以便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对家长来说,为家长提供交流平台,方便学生家长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以便科学、合理的教育学生;借助智慧教育云平台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不足之处,以便家长可以重点培养学生薄弱之处。对学校来说,辅助智慧教育模式的实施,使得学校可以大力急性课程研究及教学研究,利于提升本校的教学水平[2]。

2“云计算”环境下课程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

1)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

“云计算”环境下以云计算为核心的课程智慧教育平台的搭建,是以教育为主体,让教育教学在云计算环境中良好的开展,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协作互动、自主探索等,良好的教育学生。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云计算”环境下的课程智慧教学平台呢?

其一,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课程智慧教育平台中设置了课程教育,遵循“剥离知识,贴近应用”的原则,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探索,逐步了解知识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设置了实验教学,遵循“知其所以然”的原则,让学生参与虚拟的实验活动,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相关问题或困难的解决,以便学生在整个试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提升了自身的实验技能[3]。

其二,智慧教育平台是通过软件服务与硬件设备的云端整合实现有效应用的,因此为了使智慧教育平台能够适用于不同年级或不同学校中,可以通过基于学校教学内容合理地进行软件编程,使得智慧教育平台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适合的、有效的教学,促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另外,适合的教学软件的应用,还能辅助学生在教学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便学生可以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其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基于云计算技术建立的智慧教育平台,可以提供云服务,即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储和数字化资源的无限制传播,因此新更的教学资源或好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智慧教育平台的传播或下载被各个学校的教师及学生所共享,而不会受到地域或时间的限制。

其四,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智慧教学平台展开的教学活动,并非是单纯的理论化教学,而是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反思,探索知识的应用,以便学生可以准确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且具备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2)智慧教育平台的不足之处

基于以上对“云计算”环境下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分析,确定智慧教育平台的有效应用,的确有利于提升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效果。但综合智慧教育平台整体应用情况,可以确定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其一,教育资源难以共享。借助云计算技术的作用,实现的云教育将所有的教育资源连接在一起,形成共享的教育资源。但因为目前技术水平有限,教育资源导入智慧教育平台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教育资源整合效果不佳,如此必然会影响教育资源共享效果。

其二,实践维度局限性大。因智慧教育平台的教育资源共享难以实现,相应的教育资源分配就会变得困难,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实践应用。所以,目前云计算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平台的实践维度局限性较大。

其三,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性缺乏监管机制。云计算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平台的互动窗口的设置是一大特色,方便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等等进行互动沟通,解决问题。但是目前缺乏健全的、完善的监管机制,使得智慧教育平台上互动窗口的应用,容易出现设备平台不兼容、互动沟通不畅通等问题,导致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效果受到影响。

3)智慧教育平台的创新

针对当前智慧教育平台存在一些缺陷的情况,应当注意加强以下方面的创新:

其一,技术创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教育平台,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与其技术水平不高有很大关系。为了规避此种情况,应当注意加强技术创新,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智慧教育平台的智能化分析,从而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智能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课程采集系统、多媒体投放系统、教育分析系统等方面的构建,以便提高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性。

其二,模式创新。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备受质疑的情况下,智慧教育平台发展中应当注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如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式教育模式等等,以便教育教学中科学的、合理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5]。

3“云计算”环境下课程智慧教育平台的评价模式

云计算环境下课程智慧教育平台在应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教育教学活动。所采用的评价模式主要为:

其一,现代科学评价方法与手段的有效应用。遵循“定性—定量—定性”的规则,充分分析定量评价方法和定性评价方法的有确定,进而将评价方法与现代化技术有效的结合,如此可以实现教育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配合运用,即在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基于教育评价理论,利用评价方法对教育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予以客观的、科学的评价,由此可以相对准确的确定教育教学活动水平,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后续合理调整教育教学,弥补不足。

其二,阶段性评价模式。所谓阶段性评价模式,就是将教学活动评价分为三个阶段,即评价明确任务、评定教学活动等级及规划的未来活动的评定。每个阶段的评价都建立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因此,在各个阶段评价后,会指明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调整建议,如此有利于及时优化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使其有效的开展,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其实,在智慧教育平台中应用阶段性评价模式,就是让教育者周而复始的调查、反馈、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总结经验,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合理的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以便良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尽量达到预期设想的目标[6]。

4 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的支持课程智慧教育平台不仅能够进行教育资源整合,还能资源共享,促使教师与学生通过借助教学资源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但是目前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实际应用中暴露了一些缺陷,比如资源贡献难、实践维度局限性大等。对此,相关负责人应当积极地进行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等,提高云计算环境下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性,并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评价模式,有效的应用于教育领域中,为各个学校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严莉,李忠.“云计算”环境下课程智慧教育云平台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7):42-43.

[2]赵乐平,钟润平.上海复尧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引领移动校园智慧教育平台建设[J].上海经济,2013(10):41.

[3]王谦,陈琳.内物联网模式下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的构建[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4):172-180.

[4]龙虎,张小梅,唐林海等.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0):109-111.

[5]杨现民.区域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及关键问题探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72-81.

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篇5

一、理论概述

1.教育人力资源

在教育领域, 教育的理念一直提倡以学生为本, 因此, 教育人力资源应当是具备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精神、文化等支持, 并且能够作为教育要素投入到教育活动的中的人们的总称;担负着专门引导和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师, 其身上具备的投射到教育实践中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与能力, 也就是“教师才能”, 作为个体生命独特的智慧, 成为教育人力资源中极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2.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向度

人文向度的涵义是在教育活动中以发展基于生命的独特性教育为目的, 尊重人的价值, 注重弘扬人的精神的一个持续的过程。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向度是教师通过人性化的选择, 主动地自我提高与发展, 生动展现其教学才能, 并注重对教育对象的情感世界的理解、尊重和数字化环境下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向度接受, 在完善自身价值素养的同时, 致力于培养教学对象的人文精神。

3.数字化教育

所谓的数字化教育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 依托和运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 有效地将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精神产品聚合而形成的“教育软件”, 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平台, 营造数字化的教育与学习环境, 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等渠道提供给教育者与学习者, 以满足教育者、学习者对互动交往、学习内容等方面的需求, 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1]。

二、数字化环境下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期待

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平台影响下, 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学习的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 因此, 学校应为学生营造更加先进的、新型的学习环境, 同时, 也应该更加重视对师资力量的培养, 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更好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营造出良好的教育平台, 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 与此同时, 学校应通过数字化的教育平台为教师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 促进教师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 数字化所体现的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与共享性, 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对学习的需求,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教学能力状态。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教育必须以人的人文向度作为目标,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那些敢于承担责任, 懂得自己的工作怎样同别人配合, 能承担更大任务, 能迅速适应已变化的情况, 以及能够敏感地与周围的人协调一致。

1.树立并体现尊重和发展个体生命的基本理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 是人与人、生命与生命交流互动过程。在数字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教育人力资源起到了更为积极的作用, 而教育的人力资源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促进新的教学方式的产生, 人们根据生命的特性, 遵循生命发展的基本原则, 引导学生认知自我, 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 懂得生命的整体性, 学会理解生命、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 让学生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对于需要开发和学习的学生来说, 教育人力资源才是信息与学生之间的传递媒介。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有利于自身不断发展的信息, 批判性地消化吸收, 将学生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向现实转化;以教育人力资源自身的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

如今, 处于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下, 高频率的信息发送与接收, 要求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说, 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需要终身不断学习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人力资源利用信息化的便利性,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主学习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能力, 形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获得情感上的激励, 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获得为终身发展而奋斗的能力。

4.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育的发展方向, 不是流水线式地生产出同样规格的人才, 而是在保持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发展独特的个人价值, 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以针对性的教学投入, 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1]。

三、数字化环境下教育面临的困惑

1.数字化为教育带来了便利和自由

数字化使得人们脑中曾经虚拟的世界变得更加具体化, 人们曾经期望的政治、经济、种族和教育的自由, 显得更加地接近现实。千里眼与顺风耳不再只是神话传说, 信息的传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程度大大地降低了, 资源的共享由实物进一步延伸到信息资源。这就意味着, 在学习上, 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传统的面对面集体受教的模式, 受到了挑战。网络上庞大的信息量, 为教育提供了膨胀化的学习资源。数字化所体现出来的虚拟空间, 是现实事物与场景的高度一致的“模拟”, 这种高仿性的效果, 使得人们将它当成了真实的世界来对打, 我们在网络上阅读、购物、游戏和交友, 获得另一种生活体验, 甚至另一种生活方式。

2.数字化也为教育带来了困扰

虚拟世界的创造力, 是远远地超出我们的想象。对于看似枯燥的传统课程教学和活泼生动的网络世界, 心智不成熟的学生们, 究竟是因为对求知欲望的不屑, 转而进入虚拟世界里选择了躲避, 还是在虚拟的世界中流连忘返, 而厌烦了学习, 成了教育界一直穷于追究, 却不得其果的课题。但是, 不管是什么样的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 数字化的环境破坏了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这种状态, 成为学生今后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3.信息爆炸不等于知识增长

由于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上, 信息每天都在呈几何级数地增长, 个人接受信息的能力严重“超载”, 大量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人们对信息的准确查找和正确分析。知识是不同于意见的, 因为意见是可错的, 知识必须以真为前提, 真正的知识, 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 在信息的所谓“共享”上, 要付出相应的成本, 这就导致了, 网络上的信息量看似庞大, 但是, 具有知识性的信息却未必就足够多, 信息的爆炸, 并不一定就是学生知识的增长。那些以标榜着“专业”知识的面目出现实际却是无稽之谈的信息, 不仅会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极具欺骗性和误导性, 也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异化。

4.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碰撞

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资源, 是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还是优化了应试教育, 成了一个众多学者探讨的重要话题。一些学者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的同时, 还应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 并最终形成合理的价值观;而借助数字化的技术环境, 可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营造数字化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但实际的情况却是, 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学校的教育活动仍然处于“有素质教育之名却行应试教育之实”的状态, 偏重应考课本理论知识, 忽视德、体、美和劳方面的教育;过于强调考试成绩, 并把考试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不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资源的总量看起来很多, 但教师在实际的查询中, 会发现, 可用来重组的资源并不充裕。尽管政府部门开发了一系列的教育资源网站, 但是其网站内容也只是专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服务, 而商业公司开发的学生学习资源系统, 往往突出“应试”功能。

四、人文向度下的人力资源角色的现实差距

1.充当了执行者, 而不是建构者

工业社会的教育, 学生是以学习长期社会历史发展已经确立的原则、方法为主要内容, 强调学习的继承性, 为学生能够运用继承来的知识经验和原则、方法去解决将会重复出现的问题打好基础。教育人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是起到了信息的传递作用, 将规定的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 只有选择教授的方式的权利, 而没有选择教授内容的权利。这种教学, 难以实现学生主体对知识有目的、有意义的建构, 难以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更无从体现对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

2.充当了灌输者, 而不是引导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 是教学过程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 主要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强调知识的灌输, 相对而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要, 没有注重学生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引导和开拓, 使得学生在学习上被动接受, 没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难以形成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3.充当了教书匠, 而不是教育家

在传统观念中, 教师往往只是知识和学问的传递者, 以传授既有的知识为目的。教师们没有从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 没有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没有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 体现他的职业价值。

五、数字化环境下人文向度的教育人力资源优化策略

1.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

将数字化技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与学习工具, 用计算机的先进性来更有效地达成教与学的目标。在思想上融入对技术、教育与人的发展间关系的合理性理解, 并在教学实践上懂得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理论;在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的选择上, 注重人的实体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 并能结合数字化工具, 有效地与教学结合, 把数字化学习方式纳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改善教与学的效果。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2.善用数字化学习工具

数字化本身确实孕育着极强的支持个性化学习的因素, 我们应学会并善于应用这种独特的学习工具, 来为我们的教与学服务。如, 现在利用各种虚拟学习社区进行远程教育和教师培训活动, 学习以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技术工具为基础展开,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使得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 教师只需要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学习的评价完全基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既包括他们学习的效果, 也包括他们参与讨论、提供资源的努力。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及工具解决信息冗余, 方便教师和学生快速聚合和捕捉有用信息, 同时, 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教育人力资源作为对教育活动的有力支撑, 其导向作用对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对个性化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的培养,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在教育活动的合理利用过程中, 教育人力资源应当关注人的生命独特性, 数字化过程也应该是促进师生角色转换、提供不同学习情境体验、加强合作交互的个性化学习过程, 以最终实现借助数字化技术极大提升教育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 进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的目标。

摘要: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渗透正在不断地加强,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的教学或者是管理过程中, 成为了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为了充分运用数字化资源与技术支持学习者的学习, 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益, 还要注重教学的人文向度。本文系统梳理了教育人力资源人文向度的相关理论, 分析数字化环境下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期待, 指出当前数字化环境下教育面临的困惑以及人文向度下的人力资源角色的现实差距, 并结合实际, 提出实现教育目标的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人力资源,人文向度,信息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篇6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 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 又称为网络化学习。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具有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学习过程进行不断交流、协商的合作, 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 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终身等特点。数字化学习的3个要素: (1)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 (2) 数字化学习资源。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 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 (3) 数字化学习方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 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 形成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

数字化环境具有信息容量大、技术形式多、信息集成快的魅力。它为教育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崭新的舞台, 它具备交流互动的开放性、个性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及时反馈的动态性、趣味学习的实效性等特点, 在数字化环境下,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 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广泛应用, 势必加速教育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社会, 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作为创新人才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 并具有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人类文明传承和前进的动力。文化的传播和发扬需要创造新文化。“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在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中, 贯穿着创新活动, 没有创新, 就没有文化的发展, 就没有新的文明, 就没有人类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进一步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就是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培养的人才的需要。长期以来, 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学生知识面过于单一, 只重书本理论知识的教育, 忽视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严重地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出现部分学生综合素质差, 视野狭窄, 学习主体意识不强, 缺乏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显然, 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只有实施素质教育, 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 要高度重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 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软环境。要创建一个合理的创新组织环境, 相互配合, 共同为创新环境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实践创新环境的建设从课堂教学抓起。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 发表自己的见解。突出创新环境的建设, 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感受科学意识、创新精神。让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成为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 为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树立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观。

3 在数字环境下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1)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实施素质教育。在数字化的理念下, 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各类学科知识, 更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在老师的课程设计中,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选择学习方法, 老师监控学习过程, 评价学习结果, 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实现自我发展。

(2) 构建适应高等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拓展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课程建设就是桥梁。构建适应高职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 为创新人才打下了知识基础。在教学内容上, 坚持现代性、基础性、前沿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使学以致用, 使创新能力、实践技能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服务。

(3)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保证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引进和开发一批面向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 以现代信息媒体为依托, 借助各种媒体和现代化手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在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水平、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广博的知识的同时, 要有再学习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操作能力, 为培养能接受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人才服务。

数字环境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篇7

大数据的应用在每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 具体到小学教育就是“班班通”数字环境的应用。简单的讲, 数字环境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硬件包括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仪、音响设备, 校园广播屏屏幕等等。软件则包括了网路覆盖、技术支持、教学支持等等。

众所周知, 我国的教育资源严重的不平衡,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有着全国最丰富的教学资源, 那里的学生享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而相对贫困地区却在教育贫乏中更加的落后。因为地区的差异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 使学生不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技, 是我们所不愿看的。国家教育部在五年计划中明确表示, 要在2020年普及全国中小学的数字化教学设施, 这一条例的颁布, 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了教育的尊严。那么怎么利用这种教育环境让全国的同学可以共同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成为了重要问题。一下是本篇论文笔者的浅薄看法:

第一, 设立专门的研发团队, 是得全国可以用统一的课件进行美术学习, 由于不同地区的限制、男女接受问题的不同、方言的习惯性、地方表达方式的不同等等问题, 可以研发多种版本, 如人教版, 女生版, 男生版, 南方版, 北方版等等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这种分类的版本旨在为学生量体裁衣, 给学生提供了一种体验式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的潜力能够更大的发挥。美术史艺术的重要分支, 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生感知力的艺术, 所以不同的教学版本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性认识, 从而让学生在这种基于对生活认识里创造更美的艺术。

第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体力劳动被大大的减少了。以往的条件下, 老师依靠粉笔和重复的说课来给学生传授知识, 这一劳动过十分的枯燥和辛苦, 数字环境的介入使得老师只要轻轻一点鼠标便可以完成以往的数分钟的工作, 这也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利用效率。在运用课件上课的同时, 教师的责任和任务并不是完成了, 而是被转移了。学生在听课件的时候减轻了教师的口述过程, 教师有时间和经历把目光转向每一个学生的问题,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因材施教, 让学生朝着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

第三, 在利用数字教学时, 要有意的将其他科目和美术科目相联系, 数字教学可以让其他科目的内容轻而易举的出现在美术课堂上, 这种科目的串联学习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宽度。

第四, 在利用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的作用是不能减弱的, 有了视频教学, 并非是闲置了老师的作用, 老师播放视频和口述讲解的关系上把握好时间、强度、速度等等。课件讲解是把另一位老师带进了教师, 但毕竟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是虚拟化的教学, 学生在此过程中是通过影响来学习的, 虽然视频中的老师拥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是无法感受真实的教室存在感, 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怠惰和乏味, 是因为学生无法和视频产生交流, 在教学的双向感受中缺失了沟通的对象。视频教学/课件教学等只作为教学手段而不能替代老师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找到一种平衡, 来确保课堂的实施。

第五, 在新环境的使用中, 要注意教师和学生“主体”和“主导”的确保。数字环境在美术上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以直观、感性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视觉的、听觉的东西, 让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感受学习课程的内容, 这种模式不需要拘泥于技术层面, 而是然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在这种模式里, 教师担任的是引导者, 而不是整个课堂的中心, 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能让新数字环境发挥它的作用。

对新数字教学环境固然给小学美术教育带来了便利和新的契机, 让美术教育变得新奇和富有创造性, 但是数字环境同时会带来一些弊端, 这需要所有美术从教者从中进行总结。通过近期的实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反思。

(一) 不能把数字媒体作为节省体力的工具, 否则依然无法改变课堂效果, 反而以为的在屏幕上书写, 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无趣, 教师不能单一的站在电脑面前讲述, 一些必要的肢体语言如板书、走动教学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 作为小学美术从教者, 必须增强做课件的能力, 才能让课堂丰富起来, 单一的PPT只是把黑板搬到了屏幕上去, 需要运用各种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起学生的好奇本能, 如播放视频、动画、音频等。

在国际教育的影响之下, 我国教育必将与科技紧密的结合, 教育的立体式、体验式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的初衷是是释放人的天性, 激发人的潜能, 让不同性格、天赋、能力的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此之前, 必须实现个性化的体验式教学, 才能为今后的人才储备提供可能性。

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篇8

随着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大数据规模不断扩大,大数据已然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产,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的概念,采用智慧信息管理方法处理大数据,结合云计算处理技术,能提高对大数据的挖掘和信息分析能力。在资源不断集中的大数据信息管理库中,由于数据规模较大,通过智慧管理,为人类生产、管理、消费和教育提供汇聚与分析的智慧思考[1]。智慧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概念,“智慧教育”最早是受“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概念的启发而产生的,智慧教育的本意是应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评估教育过程汇总的需求和不足,通过智慧教育,为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集中管理、实时监测提供统计数据分析[2,3,4]。在基于智慧教育的数据挖掘视角下,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对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提供数据信息资源,注重个性化学习与发展,创新云计算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

1智慧教育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在云计算环境下,通过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处理,促进教育资源更全面地互联互通,智慧教育的本意也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教育目标是培养在21世纪社会的新型创新性综合人才,智慧教育是智能化的、可定制的个性化教与学,智慧教育的模式主要分为Student-centered approach(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otivate students to learn(通过多元取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Motivated with fun(通过兴趣激发学习动机)、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diversity(丰富的学习资源)、Technology support and service(技术支持与服务)。智慧教育是建立在教育信息化语境中,基于智慧教育的数据挖掘视觉,把复杂庞大的教育管理、教务教学、课改教研等资源信息进行数据优化挖掘的整合,为智慧教育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的新的模式和发展路径,在云计算理念下进行教育云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个性化智慧型的教育服务[5]。

不同的研究与实践群体对“智慧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在教育信息化“两平台”与大数据汇聚的背景下,基于云计算理念的智慧校园建设目标是汇聚教育管理,通过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海量信息管理,对教育管理的教育大数据实现资源征集、资源汇聚和资源工件。云计算理念下的“智慧校园”建设就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将复杂的教育管理、教务教学管理过程信息化,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开展的数字化学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智慧教育模式下,通过云计算处理,大量的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不复存在,采用“集中建设、分散使用”的建设方式进行数字化教育信息系统建设,在智慧教育信息模式下,采用开放资源与网络自组织的社会化课程学习进行课堂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采用开放式的课程教育环境和资源,进行课程体系的配套改革,以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为基础建立网络化的课堂学习模式,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2数据挖掘与智慧教育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数据挖掘与云计算学习是智慧教育的两大基石,本文分析基于智慧教育的数据挖掘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在进行智慧教育发展和实践中,需要对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系统生成的海量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采用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进行智慧教育中的显性或隐性学习行为信息的特征分析和提取。依据知识建构理论设计智慧课堂,在智慧教育模式下,通过云计算理念,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闭环系统进行数据信息挖掘和分析,采用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用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在智慧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依据知识建构理论,基于智慧教育的动态行为和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应用,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信息管理系统。发展基于智慧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意的关键要素体现在:

(1)理念上,建立以知识建构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通过创新指导思想,指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智慧课堂上的课程教学方式创新;

(2)技术上,采用基于智慧教育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教育资源信息大数据加工,实现教育优化决策和部署,创新教学评价模型和方法,在数据挖掘视角下,创新丰富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实践,实现“智慧化”学习。

(3)应用上,需要从教育网络大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数据库构建和教育系统重构。智慧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和推动,结合现有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智慧课堂的应用上实现“云+端”的教与学应用,采取“云+端”的服务方式,通过微课堂和翻转课堂等学习模式,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立体沟通与交流,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墨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先学后教”转变为“以学定教”,实现智慧的课堂,发展信息化条件下的智慧教育模式。

综上分析,构建基于智慧教育数据挖掘的人才培养学习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3实施智慧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路径

应用云计算技术开发的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基于智慧教育数据挖掘的人才培养学习系统和发展模式,在云计算环境下,采用“翻转课堂”、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等新型教学模式实施智慧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在当前开放资源与网络自组织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界不断探索,在教育改革中进行实践,突破了以学校传统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制定清晰的智慧教育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1)以更大范围的开放度和深度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模式革新,让学生掌握适应信息时代的网络化教育和主动学习方式,基于智慧教育的数据挖掘视角,应用物联网和海量信息处理等新技术进行智能化教育资源整合和教育多媒体数据库构建,建立可流动、可获取、可应用的大规模数据库和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库,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提升教育评估、教育决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通过发展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模式,推动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

(2)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建立智慧教育模式,通过海量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利用云计算对校园网络系统及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教育云服务平台,通过课前预习测评深化学情分析,创新教育实践,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在智慧教育中,在云计算环境下部署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平台——智慧教室,从智慧课堂大平台建设、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出发,进行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使传统课堂发生了结构性变革。

(3)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翻转课堂和微课堂发展成果,依据知识建构理论,通过情境感知、数据挖掘等方法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云计算环境下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知识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服务,借助“大数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路径。

4结语

在大数据信息发展和云计算技术成熟的今天,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的大数据时代,“智慧教育”成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建立智慧课堂和智慧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汇聚教育管理、教学支持领域的海量信息,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最大范围的教育资源分享与教育合作,采取全过程动态学习分析的智慧教育模式,改进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进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刘群,王国胤,吴思远.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9):50-53.

[2]吴翊.启发式教学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1(1):67-68.

[3]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1):65-67.

[4]林英,李彤,杜磊.创新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法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5(9):72-74.

上一篇: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对策下一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