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手术

2024-05-18

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手术(精选六篇)

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手术 篇1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6例患者, 男4例, 女2例, 年龄61~80岁、平均70.9岁;行全膝关节置换术8个月至9年, 平均4.6年。翻修原因:膝关节假体松动2例, 假体周围骨折1例, 关节不稳定1例, 置换术后感染2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心理护理

由于全膝翻修术为二次手术, 较初次手术复杂、技术要求高, 术后结果常较初次手术差, 再加上医疗费用等问题, 患者常有焦躁、忧虑、抵触等负面情绪。针对患者心理的特点, 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行翻修术的原因、必要性, 讲解手术方法、手术过程及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事项, 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疑问, 鼓励其正确对待手术结果, 增强患者的信心, 使之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3]。

2.1.2 术前康复指导

股四头肌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增强股四头肌肌力和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至关重要。对膝关节假体松动、关节不稳定等再次翻修的患者, 锻炼股四头肌尤其重要, 所以一定要向患者讲明锻炼股四头肌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康复训练的要求, 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表, 教会患者术前在床上活动和进行功能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方法[4]:患者仰卧, 患肢平放于床上, 伸直膝关节, 足跟用力下蹬, 足背屈, 嘱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 以手掌感觉到髌骨上下滑动为有效, 反复运动, 每2 h一次, 每次5~10 min, 以不疲劳为度。直腿抬高运动方法:患者仰卧, 两腿伸直平放于床上, 抬腿时要伸直膝关节抬离床面, 不要超过45°, 慢慢抬起到适当高度停留3~5 s, 再慢慢放下来, 这样反复练习, 每2 h一次, 每次5~10 min, 以不疲劳为度。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①行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②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动脉搏动情况, 监测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术后予平卧位, 患肢抬离, 保持外展15°~30°中立位, 防止外旋。③保持引流管通畅,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避免扭曲、受压, 翻身时妥善固定, 防止引流管脱落, 定期挤压引流管, 以防其堵塞。④术后当天患者会出现疼痛, 解释镇痛泵的作用, 与其聊天分散疼痛注意力, 若无法忍受时按医嘱给药。⑤大小便护理:术后由于手术和麻醉影响、排尿排便不方便、患者肠蠕动减慢, 可能形成便秘。指导患者家属按摩患者腹部, 促进肠蠕动。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

2.2.2 术后心理护理

翻修术后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忧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 耐心开导患者, 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告知患者康复锻炼对恢复膝关节的功能至关重要。康复锻炼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 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康复意识, 鼓励患者积极实施术后康复计划。

2.2.3 预防术后并发症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机体生理功能衰退、合并基础疾病多、对手术创伤耐受力差, 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如下:①感染: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交叉感染;定时翻身拍背, 鼓励咳嗽、咳痰。有留置导尿和引流管者, 嘱患者多饮水, 尽早拔除导管。术前2 d及术后7 d内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根据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情况结合创口是否有感染征象等决定抗生素使用时间。②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外资料报道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0%~70%, 病死率为0.15%~0.40%[5];而国内资料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7.5%[6]。术前需了解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遵医嘱术后6 h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 每日2次, 3~5 d, 以降低红细胞聚集, 改善微循环[7];术后麻醉作用消失,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舒缩功能锻炼, 以促进静脉回流, 放置血栓形成。③压疮。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 每2~3 h翻身1次。严格床头交接班。

2.2.4 康复指导

①术后当天维持患肢于伸直位, 将小腿和足跟略垫高以抬高患肢, 砂袋压迫患侧膝部, 按摩患肢。可以做深呼吸、活动踝关节和足趾。②术后第2天可进行有力的肌肉收缩锻炼, 主要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直腿抬高运动。③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使用下肢关节康复治疗仪 (CPM) 进行被动屈膝锻炼, 由200~300开始, 每次30 min, 每日2次, 逐渐增加角度, 同时指导患者抱大腿做曲膝上提活动, 5次/小时。④术后第5天, 指导患者练习患侧小腿悬于床沿下主动屈膝, 角度逐渐增大。⑥术后第8天, 协助患者下床练习平路行走, 做扶栏杆下蹲锻炼。整个康复过程中, 主、被动运动形式相结合, 多种锻炼方式交替进行。

3 结果

6 例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21 d, 没有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4讨论

翻修手术患者较初次置换手术患者的生理、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更大, 所以术前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术前术后根据患者心理的特点, 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坚持康复训练, 以缩短康复时间。针对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严密的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状况及锻炼后的反应情况调整锻炼方式和增减运动量, 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膝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 正确合理的康复护理, 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及假体关节脱位、指导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立峰, 郭艾.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0, 37 (1) :54-55.

[2]Engh GA, Ammeen DJ.Bone loss with revi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defect classification and ahe matives for reconstruction[J].Instruction Couse Lect, 1999, 48 (2) :167.

[3]潘霞, 方建武.术前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3, 19 (8) :13.

[4]吕式瑗.创伤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30-131.

[5]Wroblewski BM, Siney PD, Fleming PA.Fatal pulmonary embolism and mortality after revision of failed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J].Arthro-plasty, 2000, 15 (4) :437-439.

[6]吕厚山, 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 1999, 19 (3) :155-157.

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手术 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38-02 中图分类号:R 687.4047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7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骨关节炎晚期的唯一手段。其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除手术因素外,术前及术后的康复锻炼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极为重要。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3例,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系统化的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女16例,男7例,年龄46~73岁,平均69岁。术前诊断:退变性骨关节炎15例,创伤性骨关节炎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痛风性关节炎1例,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2例。结果术后均无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例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膝关节康复锻炼功能较差。其余随访6个月~3年,以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9膝,良3膝,效果满意。

康复指导

1.术前(术前2~3天)指导

由于不同患者的年龄、体质、心理素质、主观要求、原发病和手术过程等不尽相同,所以康复训练也需因人而异,制订功能目标和训练方法:①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TKA手术目的、方法、康复的重要性、康复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和参与康复锻炼。②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痰技巧的练习。③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收缩、踝泵运动、直腿抬高、主动屈伸膝训练(抗阻和不抗阻)等动作练习方法。④教会患者使用拐杖:因术前训练时会伴有疼痛,所以要求不必太高,以免影响术后康复的信心。

2.术后观察指导

(1)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由于TKA手术中高龄患者居多,多有心、肺、脑、肾方面的疾病或功能不全,经过麻醉、手术创伤的袭击往往发生病变,为此,术后必须密切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本组中有1例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发生轻度肺栓塞,及时对症治疗及加强深呼吸训练、咳嗽运动,恢复良好。

(2)患肢护理 手术后患肢予保持膝关节悬空并置于过伸应力位,足跟垫枕,下肢弹力绷带外固定,膝关节上置冰袋冷敷压迫,间隔6 h一次,每次20分钟。TKA术后肢体肿胀明显,运用冷冻压迫法对减轻肿胀有一定的疗效[2],且冷敷可控制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术后2~3 d伸膝位固定,使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得到牵拉,矫治术前屈膝挛缩。

3.康复锻炼

(1)术后早期(术后0~3 天)指导 目的:减轻患肢肿胀,防止术后粘连,控制疼痛,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①麻醉过后即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即收缩股四头肌5~10 s,休息10 s,收缩10~20次为一组,每2 h进行一组,同时进行腘绳肌等长收缩训练;并进行踝泵运动和踝关节转动运动。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肤色泽、温度、肿胀及感觉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②术后第2天起,指导患者做患肢直腿抬高运动,患者取仰卧位,收缩股四头肌,绷紧膝关节,缓缓将患肢抬起,然后轻轻放下。刚开始不要求抬起高度,但要有10 s左右的滞空时间,以后逐渐抬起,每个动作10~20次为一组,每天3~4组或以患者耐受为宜。

(2)术后中期(术后4~14天)指导 目的:预防关节僵硬,恢复肌力及关节功能。①膝关节被动运动:术后第4天开始应用CPM辅助患者进行膝关节运动,起始角度为0°,终止角度为30°,每天上、下午各1 h,每天增加5°~10°,在1周内尽量达到或接近90°,一般以不引起膝关节明显酸痛为宜。当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时,可停用CPM。②膝关节主动活动:CPM机对防止术后粘连,迅速恢复关节功能有很大帮助,但不利于肌力的恢复,所以在进行被动运动的同时要注重主动运动。膝关节屈伸锻炼时先以屈膝30°开始练习,每天增加5°的屈伸活动度,在术后两周达到0°~90°的活动度[3]。主要做法:术后4天,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卧位,患肢伸直,缓慢屈伸膝关节;术后5~7天开始床边膝关节屈伸锻炼,指导患者坐于床边,双腿下垂,将健侧的足跟放在患侧的足背前方,慢慢地挤压患肢,帮助患肢膝关节尽量屈曲,每10~20次为一组, 每天3~4组,逐渐增加锻炼次数。③离床行走训练:初次下床活动时应有专人辅助,患者拄双拐,先迈健侧下肢,用健侧下肢负重,然后利用拐杖移动向前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摔倒和外伤。应将重心放在健侧,患侧不负重触地;上下楼梯活动,早期主要依靠拐杖上下,健腿支撑,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待病人适应后脱离拐杖抗阻力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

(3)术后晚期(术后15~60天)指导 目的:增强肌力,扩大关节活动。此期患者大多已出院。在患者出院前应做好出院康复指导,给病人指定康复锻炼计划。嘱患者坚持以上的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加强进行抗阻力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及负重训练,直至患膝功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负重力量逐渐增加至可以完全负重。重点强调:①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多角度等长运动:将术侧足分别放在不同级的阶梯上,使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不同,然后分别在这种不同的角度上进行等长肌力训练。②固定式自行车练习:开始时座垫尽可能地抬高,逐渐降低座垫高度,以增加膝关节屈曲。 

总之,重视TKA手术前后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系统化的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但住院治疗期间要重视,出院后仍要坚持进行,至少维持半年才能保持或增进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亦璁.膝关节外科的基础和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01-502.

[2]张 俊,蒋 垚,邵俊杰,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和术后持续性冷冻压迫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3):205-207.

[3]刘 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5例的功能锻炼指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646-2647.

(收稿日期:2010-07-15 修回日期:2010-09-04)

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手术 篇3

关键词:关节置换,翻修,髋,手术技巧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的成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更多年轻、活跃的患者接受该手术,由此使得翻修手术量不断上升。髋关节周围疤痕等挛缩的软组织得不到较好的松解,必将影响翻修术后髋关节的功能,甚至出现软组织不平衡,导致髋关节脱位、生物力学不均衡等情况。我们自2008年3月~2010年10月有选择性地运用单切口双入路法对17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翻修手术,进行了短期随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全部确诊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患者17例,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挛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56~83岁,平均66.7岁。前次假体置换术后时间3~18年,平均10年。3人行第2次翻修手术。均有髋关节疼痛,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史,患肢短缩和跛行。生活不能自理7例,其余生活部分自理,需扶双拐或借助轮椅。

1.2 手术方法

根据术前髋关节手术疤痕设计髋关节后外侧或外侧皮肤切口,分离皮下脂肪后常规切开阔筋膜,在股骨大粗隆附近横行切开阔筋膜约3~5 cm。髋关节后侧入路按常规显露进入,松解外旋肌群和后侧关节囊等疤痕,显露和拔出髋关节假体。再行髋关节前外侧入路,切断臀中肌股骨附着点的前部,分离臀中肌和臀小肌的下缘,显露和松解髋关节前侧关节囊和软组织疤痕,显露关节腔。彻底清理髋关节及其周围瘢痕组织。大量生理盐水冲洗(≥3 000 mL),稀释碘伏浸泡,彻底止血。按照髋关节翻修原则和术前计划,结合术中情况选择和安装髋关节假体。根据骨缺损程度选择植骨方式和髋臼修复重建方法。检查髋关节假体固定可靠,活动良好,无活动性出血。在股骨粗隆上钻孔,固定外旋肌群。依次缝合阔筋膜及皮肤,留置1根伤口负压引流管。

1.3 术后处理措施

术后三角枕置于双腿间固定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止膝关节屈曲、内收、内旋造成髋关节后脱位。有外旋不稳者穿“丁”字鞋防髋关节前脱位。早期鼓励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促进小腿血液回流。术后12 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至术后约2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行患下肢肌群等长收缩,术后3~4 d开始髋膝关节主动伸、屈和直腿抬高训练,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和肌力恢复。

2 结果

手术时间120~210 min,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术中出血量为300~560 mL,平均370 mL。术后8 h后开始负压引流,24 h总引流量≤100 mL或术后48h拔出伤口引流管。伤口引流量为190~260 mL,平均340 mL。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7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坐骨神经或股神经麻痹、皮肤压疮、关节假体松动或脱位等并发症。1例发生肺部感染,经治疗痊愈,2例伤口延迟愈合。7人步态异常,2人需拐杖辅助行走,但下肢功能无异常,日常生活能自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22.8±5.6)分提高至(84.2±5.7)分,平均WOMAC评分由术前的56.2分降至术后的42.8分。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翻修的原因很多,其中假体磨损和松动是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1,2]。假体的磨损碎屑、骨水泥颗粒、金属电解微粒等使关节周围软组织形成很多包溶性肉芽组织,关节腔面的软组织被染色或坏死液化物聚集关节腔。术后关节腔周围的疤痕几乎都是慢性炎性肉芽组织,血供差,细菌容易滋生繁殖,翻修术后的感染率比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率明显增高。彻底清理坏死或异物颗粒,清除血运差的挛缩瘢痕,尽量恢复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平衡就成为髋关节翻修的关键手术技术。

为了适应髋部疼痛,患者常保持特定姿势,这就使髋关节局部肌肉和关节腔周围疤痕挛缩,甚至关节强直在某一固定位置。BHAN等[3]发现过大的髋臼及股骨前倾角及前方软组织的挛缩是引起脱位的原因。充分暴露髋关节是减少脱位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单切口单入路松解难以彻底清楚碎屑和松解疤痕组织,例如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对髋关节腔前侧挛缩软组织的处理就困难。JOSHI等和HAMADOUCHE等[4,5]采用外侧人路及大转子截骨,暴露髋关节强直的股骨近端。高志国等[6]采用改良髋关节前外侧与外侧联合人路,松解严重屈髋畸形的挛缩软组织。由于存在局部软组织的挛缩,要彻底显露髋关节就往往需要延长切口、剥离更多的软组织和大粗隆截骨。但是,单切口双入路能较容易地显露髋关节腔周围的软组织,彻底清理炎性肉芽等软组织和松解挛缩带。

单切口双入路松解法主要适用于髋关节术后局部组织严重挛缩,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术前预测术中难以获得良好的显露和合适体位的患者。术中只能选择髋关节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中的一种入路作为主要手术窗口,另一种入路作为辅助清理和探查窗口。由于翻修手术时局部瘢痕挛缩、解剖结构不清等造成手术显露困难,可以选择无与原手术不同的髋关节手术入路,以规避循原手术入路损伤坐骨神经或股动脉的风险。

单切口双入路原则上应该利用原手术疤痕或者至少与原切口保持适当的距离(建议7 cm以上)。对于术前是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和髋关节外侧入路的患者,翻修手术时可以采用原手术皮肤切口进入。对于术前是髋关节前侧入路的患者,则采用髋关节外侧皮肤切口。

总之,单切口就是只用一个皮肤切口,双入路就是在阔筋膜下分别进行髋关节的前外侧和后外侧分离。该方法可以通过髋关节的前方和后方进入关节腔,能全方位的清理髋关节附近的微粒、肉芽组织和挛缩带。该组病例少,其临床应用前景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CLAUSS M,LUEM M,OCHSNER PE,et al.Fixation and loosening of the cemented Muller straight stem:a long-term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review[J].J Bone Joint Surg Br,2009,91: 1158-1163.

[2]BELMONT PJ Jr,POWERS CC,BEYKIRCH SE,et al.Results of the anatomic medullary lock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t a minimum of twenty years;A concise follow-up of previous repots [J].J Bone Joint Surg Am,2008,90:1524-1530.

[3]BHAN S,EACHEMPATI KK,MALHOTRA R.Primary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bony ankylosis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J].J Arthroplasty,2008,23(6):859-866.

[4]JOSHI AB,MARKOVIC L,HARDINGE K,et al.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n analysis of 181 hips[J]. J Arthroplasty,2002,17(4):427-433.

[5]HAMADOUCHE M,KERBOULL L,MEUNIER A,et al.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ed hips:a five to twenty-one-year follow-up study[J].J Bone Joint Surg(Am), 2001,83(7):992-998.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心得 篇4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临床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手术室护理必不可少,本文就我院近年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观察,并探讨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8.3±6.5)岁;疾病类型: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4例,骨性关节炎10例;合并疾病:其中共31例(77.5%)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18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

1.3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67±56.2)min,术中出血量(167.5±21.8)ml;术后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切口感染的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于7~12d内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9.5±1.2)d。

2护理体会

2.1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应在手术前1d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目的在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访视的内容包括:首先护理人员应进行自我介绍,并问候患者,以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说明访视的目的,并向患者说明进入手术室后一直到手术结束的手术过程,包括入室时间、麻醉方法、手术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等,以使患者做好充分准备,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和信心;同时可适当给予一定的承诺和保证,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愈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术前访视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15min为宜,以不引起患者紧张和疲劳为宜[1]。

2.2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应在术前1d备好手术所需要的相关器械、用具以及置换所需要的替代假体等,并安排相关人员做好手术室的消毒工作;手术前30min开启手术室净化装置,并将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调整到适宜状态,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2]。

2.3严格查对,加强心理干预

手术当天做好与病房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严格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以及手术名称、用药部位等,所有信息均应确认无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陌生的环境会加大患者的紧张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时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并给予患者以鼓励,缓解紧张情绪。有研究显示[3],手术室的各种器械声响会增加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将麻醉机、监护仪、电刀、吸引器等操作仪器音量调整到最合适级别,以减少对患者不必要刺激,充分体现细节护理。

2.4麻醉与体位护理

首先,建立静脉通道,全髋关节置换术一般选择在患者患髋对侧上肢开通静脉通道,并固定稳妥后,并将输液速度调整到最合适级别,连接监护仪器,再次对手术所需器械和物品进行查对;其次,协助麻醉医生完成麻醉后,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一般对于用后外侧切口的患者,可协助患者侧卧,并保持患侧在上,外侧或前外侧切口患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并垫高臀部[4]。

2.5术中配合

协助医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手术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安静,严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血压、呼吸、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护理人员在手术时应保持精神集中,思维清晰,准确、快速、无误地传递器械和物品,以缩短手术时间,这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5]。

3讨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手术室护理不再是单纯的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期间所采取的的短暂性护理,而是向整体的护理模式迈进。在本组的资料中,我们对4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新模式下的手术室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充分的手术准备、严格查对制度、麻醉与体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以及术后随访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晓军.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4):105-106.

[2]周丹.209例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重庆医学,2011,40(10):982-983.

[3]黄海燕.心理疏导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1(7):653-654.

[4]张菊芳.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指导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1(7):661-66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篇5

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3例, 女12例, 年龄57~71岁, 平均65岁。其中10例为慢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3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2例为强直性脊柱炎, 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关节面破坏严重, 股骨髁及胫骨髁破坏程度不等, 髌骨能活动, 膝内外翻畸形, 侧副韧带基本正常。全部病例术前均经X线及CT检查确诊, 实行择期手术。

2 术前访视及手术房间、器械准备

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 了解病情, 仔细阅读病历及化验结果, 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法和手术体位, 消除其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 使患者以乐观的态度接受手术。同时与手术医生沟通, 了解术中对手术器械及手术步骤的特殊要求。我院手术间均有层流装置,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均安排在百级手术间, 手术前一天仔细检查高频电刀、负压吸引器、驱血带、电动止血仪、电锯、电钻, 使其保持完好状态。准备常规下肢骨科器械及全膝关节置换的特殊器械包、骨水泥、球式冲洗器、庆大霉素、无菌生理盐水、各型号人工全膝关节等。

3 术中配合

3.1 巡回护士的配合

病人进入手术间后, 热情接待病人, 向病人做自我介绍, 核对病人姓名、床号、年龄、有无过敏史、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侧还是右侧及摄片等。病人取仰卧位, 在上肢建立静脉通路, 协助麻醉师麻醉, 一般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完毕为患者留置导尿管, 麻醉期间上止血带前按医嘱静脉推注罗氏芬1.0 g。协助手术医生安置手术体位, 注意保护骨突处, 手术铅板黏贴好, 抬高患肢, 大腿根部扎上止血袖带, 并记录止血开始时间, 下肢一般为80 kPA、1.5 h, 到时及时提醒医生松开, 必要时隔5~10 min后重复止血。在使用骨水泥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防止骨水泥过敏导致血压骤降和心率减慢。手术开始前、关闭伤口前及关闭伤口后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术中所用物品并认真记录, 手术结束后, 协助手术医生将病人护送至病房。

3.2 器械护士的配合

由于手术器械种类多, 器械护士须提前30 min洗手上台, 将所用的器械分类放置妥当, 并检查器械是否齐全并清点数目,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后期使用的器械暂用无菌巾覆盖。协助手术医生消毒, 铺单, 贴无菌手术膜, 驱血带驱血, 安放好电刀线、吸引管、调试好电钻、电锯备用。手术过程中按照手术进度, 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 再切开股四头肌、髌骨、髌韧带和关节囊, 直至暴露膝关节。仔细剥离近侧胫骨骨膜, 去除骨赘及其附属结构残余, 充分松解膝关节软组织。在进行胫骨截骨、股骨髁切除、髌骨截骨过程中, 协助做好电凝止血, 并将髓内、髓外对线引导器及时递给医生。在行远端股骨切除使用髓内引导器时, 递电钻给医生于股骨髁间窝处先行钻孔, 再从小到大依次递松髓腔扩大器扩大髓腔, 递电锯切除股骨髁及骨远端骨赘。髌骨截骨时递间隙测量板给术者测量伸膝与屈膝间隙, 检查关节有无明显外翻, 局部结构有无明显挛缩, 递电锯切除髌骨骨赘。在安装假体试模时, 递电钻在截骨的中央钻孔, 将髌骨、股骨髁、胫骨假体全部安装到位并进行测试, 注意膝关节的解剖标志、韧带平衡情况, 评价髌骨轨迹, 达到理想平衡。在安装人工关节时递生理盐水将髌骨、股骨髁、胫骨表面的血迹、骨屑冲洗干净, 调配骨水泥, 在骨水泥较稀时递给术者固定胫骨假体, 当骨水泥处于面团期时, 递给术者进行股骨假体的固定, 并加压, 递刮匙去除假体周围溢出的骨水泥, 待骨水泥坚硬后, 清点物品。生理盐水或含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松止血带, 递引流管放置于伤口, 清点术中所用物品, 正确无误后缝合伤口, 无菌纱布覆盖, 弹力绷带包扎。

4 体会

一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篇6

1病例介绍

1.1对象

患者, 女, 76岁, 因右膝疼痛7年, 加重入院, 病人走路跛行, 关节功能明显障碍, 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指征和生活质量。

1.2方法

右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选择:右膝前纵切口。麻醉方法:全身麻醉。

2手术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病人的心理准备

由于患者疼痛明显, 关节功能明显障碍, 故存在怀疑和恐惧的心理。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时, 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 着重讲解操作过程及其优越性, 并对手术中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给予针对性说明, 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及对我们的信任, 以解除患者和家属的疑虑和恐惧, 积极配合手术, 访视时间不宜过长, 以10min为宜, 避免引起病人的紧张和疲劳。

2.1.2环境准备

手术需安排在较大的百级层流净化装置手术间, 手术床需透过X线, 同时备好C臂X线机、高频电刀、止血带、各种监护及急救药品等。

2.1.3器械准备

术前1天准备骨科基本器械, 全膝关节置换术器械, 其他特殊器械, 另准备德国Link公司提供的全膝关节置换器械。

2.2巡回护士的配合

2.2.1建立静脉通道, 协助麻醉过程。保证术中输液输血用药的顺利进行, 并协助麻醉医生行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时, 巡回护士要充分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以病人为中心, 陪护病人。

2.2.2摆好体位, 病人取平卧位。

2.2.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 敷料。注意术中进度, 迅速提供手术时所需物品, 记录止血带使用时间,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呼吸, 心率, 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医生。

2.3器械护士的配合

2.3.1由于手术器械种类多, 器械护士需提前30min洗手上台, 将所用的器械分类放置妥当, 并检查器械是否齐全并清点数目,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后期使用的器械暂用无菌巾覆盖。

2.3.2手术野常规消毒, 铺单, 贴无菌手术膜, 驱血带驱血, 安放好电刀线、吸引管, 调试好电钻、电锯备用, 用无菌巾覆盖C臂X线机, 并固定好, 防止脱落, 配合清点器械、敷料。

2.3.3取右膝前纵切口, 密切配合医生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 再切开肌肉、髌骨、髌韧带和关节囊, 直至暴露膝关节, 注意及时传递血管钳、电刀, 用干纱布拭血。

2.3.4仔细剥离近侧胫骨骨膜, 去除骨赘及其附属结构残余, 充分松解膝关节软组织。在进行胫骨截骨, 股骨髁切除, 髌骨截骨过程中, 协助做好电凝止血, 并将髓内、髓外对线引导器及时递给医生。在行远端股骨切除使用髓内引导器时, 递电钻给医生于股骨髁间窝处先行钻孔, 再从小到大依次递送髓腔扩大器扩大髓腔, 递电钻切除股骨髁及骨远端骨赘。髌骨截骨时递间隙测量板给术者测量伸膝与屈膝间隙, 检查关节有无明显外翻, 局部结构有无明显挛缩, 递电钻切除髌骨骨赘。在安装假体试模时, 递电钻在截骨的中央钻孔, 将髌骨、股骨髁、胫骨假体全部安装到位并进行测试, 注意膝关节的解剖标志、韧带平衡情况, 评价髌骨轨迹, 达到理想平衡。在安装人工关节时, 递生理盐水将髌骨、股骨髁、胫骨表面的血迹、骨屑冲洗干净, 调配骨水泥, 并在骨水泥中加入万古霉素, 在骨水泥较稀时递给术者固定胫骨假体, 当骨水泥处于面团期时递给术者进行股骨假体的固定, 并加压, 递刮匙去除假体周围溢出的骨水泥。

2.3.5待骨水泥坚硬, C臂X线机透视假体位置满意后, 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松止血带, 彻底止血, 清点术中所用物品, 准确无误后缝合伤口, 无菌纱布覆盖, 弹力绷带包扎, 术后待病人清醒, 返回病房。

3讨论

3.1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因为该手术无菌要求较高, 专业性较强, 需要手术室护士在术前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掌握特殊用物的使用要求, 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 给予针对性的说明、解释, 熟悉病情、手术方式、手术医生的习惯, 尽可能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从而积极配合手术进行。

3.2术中做好准确及时的配合

洗手护士在手术前应检查好器械的性能, 并了解手术步骤, 在手术中需密切观察手术进程, 提前准备好器械及用物, 准确及时的传递器械, 术中认真配合, 不进行与手术无关的交谈, 营造严谨的作风, 以缩短手术时间, 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3.3术后护理

继续安慰患者, 鼓励患者, 观察右下肢及伤口情况。

4小结

本例患者, 术后病情稳定, 无高热畏寒, CPM机锻炼膝关节屈曲至80°, 神志清, 精神好, 心肺听诊无异常, 愈合良好, 双下肢不肿, 恢复良好。说明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宣教、充分的器械及用物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与术者熟练的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翁习生, 盛林, 钱文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一种新型股骨截骨法[J]。中华骨科杂志, 2010, 30 (1) :122-124.

[2]Joshi AB, Markovic L, Gill G knee arthroplasty in octoge-narians:resnlts at 10 years.?J Arthroplasty, 2003, 18 (3) :295-298.

[3]Mangaleshkar SR.Bajaj SK, Thomas AP.Denham totalknee arthroplasty:a lo-year follow-up study, J Arthro-plasty, 2002, 17 (5) :550-555.

[4]钱文伟, 翁习生, 林进, 等。一期双膝关节与单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 2008, 28 (4) :298-301。

[5]杨建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5) :607-608。

上一篇:自主互助下一篇: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