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

2024-05-10

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精选十篇)

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 篇1

关键词:节水农业,节水技术,政策导向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在国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宏观决策影响下, 各地政府都把节水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从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水价格改革到节水技术推广等, 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但是, 由于投入比和政策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农户不会选择节水技术, 而是选择传统的灌溉方式。一是农户收入低下自然影响节水的技术性投入;二是节水技术的高成本直接影响农户的投入选择;三是补贴型农业用水价格政策使得农业生产的低水成本产生和节水技术的选择冲击;四是国家农业政策倾向于对种植项目的补贴, 而不倾向于对技术投入的补贴。

问题的焦点在于, 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主线到底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一方面, 国家实行粮食生产直补和农业用水低水价政策;另一方面, 节水技术投入没有政策性的扶持, 大多数农户就只能选择传统的灌溉方式, 而不会选择节水方式。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出路, 只能是改革低水价政策, 同时对节水技术进行一定力度的财政补贴。

二、节水农业的技术性成本约束

对于节水农业的技术性成本约束, 可以看做是与节水技术的投入相关因素有关, 如农户收入、设备价格、水价与节水措施的比较、政府政策倾向等。约束要素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直接影响农户节水技术投入的偏好选择。

㈠农户投入能力低的约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2010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919元, 还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当前, 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日本, 美国农民人均年收入约为12500美元, 日本约为15000美元。美国是我国的12倍, 日本是我国的15倍。以色列把节水农业发展到世界最高水平, 实际上也是得益于政府的高投入和农民的高收入。

㈡节水技术高投入的约束根据王华亮先生对2009年河南省不同技术条件下的节水成本和效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当前主要节水技术的投入成本和效益如下:一是采取管道防渗技术, 每亩成本422元、节水113吨、节水总效益283元;二是采取渠道防渗技术, 每亩成本566元、节水90吨、节水总效益174元;三是采取微灌技术, 每亩成本883元、节水315吨、节水总效益321元;四是采取喷灌技术, 每亩成本1372元、节水225吨、节水总效益222元。其中, 前两项成本是必然成本, 后两项成本是选择成本。

㈢农业生产水成本偏低的约束农业用水价格管理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涉及的因素很多。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 目前, 全国水利工程水价水平普遍较低。2005年全国大中型灌区现行农业平均水价6.5分/立方米, 实际供水成本水价17分/立方米, 农业平均水价仅为成本水价的38%, 平均水费实收率仅为57.3%, 实收水费只占成本的22%。2007年全国百家水管单位农业水价6.16分/立方米, 2008年全国平均农业水价7.33分/立方米, 目前大概在10分/立方米左右。从1990年~2010年的20年间, 我国农业生产的水成本比重从区域来看, 一般北方灌区水费占生产成本的10%~20%, 南方一般只占3%~5%。

㈣政策性补贴倾向的约束2000年以来, 我国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 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扶持政策, 但是, 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指向非水项目的。也就是说, 到目前为止, 我国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国策是早就确定了的, 但是,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不同水利灌区的节水技术投入问题, 并没有形成规范的财政补贴政策, 更谈不上政策体系。一方面, 我国是世界上缺水的国家;另一方面, 在节水技术投入上没有形成政策共识, 没有投入补贴, 这就直接影响节水农业的发展。

三、典型事例中西北农业水价的运行矛盾

从西北各省区的水价水平可以看出, 农业用水价格水平普遍很低。农业用水成本大致水平是:每亩约50元~60元, 每吨水约5分~20分, 约占供水成本的10%~20%。这只是个大致的平均水平, 地区之间的实际差别比较大。为了进一步对水利工程灌区的农业用水价格政策和价格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又选择了西北地区的几个主要灌区作为例证。

㈠陕西根据调查, 陕西省的农业水价标准在西北地区最高。在其省属五大灌区的自流引水灌溉中, 斗口灌区的粮食作物水价为0.115元/立方米, 经济作物水价为0.30元/立方米。农业水价居于中间水平的是甘肃省, 该省实行的是两部制水价, 自流灌区每年收费按225元/亩~675元/亩, 再按0.03元/立方米~0.08元/立方米计收水费;抽水灌区再加收电费。全省农业水价平均0.07元/立方米。青海省农业用水水费按照实物折价后的平均水价约在1125元/ (亩·年) ~3375元/ (亩·年) 。新疆全区农业灌溉水价平均为0.029元/立方米。西北各省 (区) 的水价尽管有高有低, 但均未达到成本价格。

㈡甘肃甘肃的灌区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地区, 这里有1200多万亩耕地, 其中70%以上是水浇地, 属于内陆河灌区。2010年, 河西走廊五灌区的亩均农作物毛灌溉定额如下:川区小麦611立方米, 制种玉米770立方米, 普通玉米770立方米, 带田820立方米, 蔬菜833立方米, 油料528立方米。目前, 大部分地方的灌溉水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控制的, 但是, 基本上还是以漫灌为主, 用水量很大, 浪费非常严重。现行农业水价是1997年核定的供水成本价格, 平均仅为7.1分/立方米, 比全国的平均价要低。近年来,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和水资源管理供水成本成倍增加, 现行水价仅占供水成本的49%。

㈢新疆新疆是西北地区相对水价比较低的。近年来的农产品水成本变化可以通过新疆建设兵团的专题调查报告看出。该课题通过对所调查的8种大宗农作物、12种特色经济作物、6类园艺作物、3个畜种的成本效益及主要成本构成项目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棉花、小麦等大宗农作物的水成本比重中棉花为8.9%, 玉米15.2%, 小麦14.5%, 水稻23.1%, 甜菜10.1%, 油菜2.8%, 油葵8.2%, 制种玉米18.4%;各种特色农作物水成本比重中啤酒花为6.3%, 马铃薯6.3%, 红花5.2%, 薄荷5.7%, 熏衣草6.4%, 万寿菊5.1%, 留兰香14%, 茴香17.9%;大宗园艺作物水成本比重中苹果为5.4%, 红枣10.6%, 梨8.9%, 葡萄9.6%。

四、我国农业生产低水价政策的缺陷

㈠现行农业水价政策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单一的低水价政策, 水费与水成本的差额由各级政府财政补足, 并且长期实施按亩收费的简单型水价政策, 即不管有水无水, 不管种什么作物, 也不管用水量的多少, 各级水管部门一律按亩平摊征收水费。同时, 现行单一的水价政策, 缴纳的水费与用水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即与农民的切身利益不相挂钩, 最终导致单一水价结构既不能向用水户传递正确的成本变化信号, 也不能向供水单位反馈需求的变化, 起不到调节供给和需求的作用。

㈡低水价政策的副作用低水价必然导致大水漫灌方式, 目前, 我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左右, 远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70%~80%水平。低水价的副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用水户节水意识淡薄, 过低的水价使灌民对水资源的紧缺型认识不足;二是灌溉方式落后, 节水措施跟不上, 大多数农户不舍得在节水设备上投资;三是用水户积极参与灌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识差, 严重影响了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导致农业用水供给严重不足, 水资源供给越来越紧张;五是农业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各地水库的调蓄能力持续下降。

㈢低水价政策的体制缺陷政策是由体制保证执行的。目前, 我国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政策管理仍然存在许多严重缺陷。一是部分地区终端水价偏低, 不利于提高用水户节水意识。二是水利工程农业水价远低于供水成本, 致使工程老化失修。三是实施农业水资源费征收的省市极少, 地下水超采严重。四是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管理薄弱, 乱加价、乱收费和截留挪用水费的问题突出, 既加重了农民负担, 又助长了水资源的浪费。

五、发达国家节水农业技术投入政策导向

发达国家的节水农业技术投入政策体系比较完善的是美国。目前, 在美国各种农业灌溉技术中, 漫灌占45%, 低压大田喷灌占50%, 滴灌只占5%。以色列的滴灌比重已高达70%。水费比重各国也有所不同, 印度为5%~12%, 越南为3%~8%。

美国的节水技术扶持政策主要有:一是国家投资建设基本农村水利工程, 为农村提供用水保障, 美国在1933年~1943年就批准兴建了34个灌溉与调水工程;二是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投入机制, 提供无偿投资、无息或低息贷款, 美国在工程计划方面优先安排灌溉工程项目, 政府给予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 同时, 为了鼓励农民兴建水利工程, 联邦政府通常采取向农民赠款建设工程的办法, 一般赠款额为工程总投资的20%, 并在税收方面采取优惠措施;三是政府为初次购买喷灌设备的用户提供低息贷款, 以促进现代灌溉技术的应用, 美国农业灌溉工程的科研、设计等费用, 全部由联邦政府支付, 灌溉工程建设费用由联邦政府资助50%, 其余50%由地方政府支付或者使用由政府提供担保的优惠贷款。

除美国之外, 包括以色列等许多国家都对节水农业技术投入有比较实在的政策支持。比如, 以色列的政策规定, 供水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 用水者负担主要部分 (70%) , 政府负担小部分 (30%) 。澳大利亚灌溉工程斗渠以上的部分由政府投资兴建, 农场内部设施由农场主自己负责。管理单位所收水费只够渠系输水工程运行维护费的70%, 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农民兴建节水灌溉工程可向政府专门机构申请比普通商业贷款利率低7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在日本, 中央政府负责修建水库、引水坝、干渠等灌溉设施, 地方政府负责修建向农田供水的支渠, 用水者协会负责毛渠的修建。各级政府对灌溉工程设施给予相当大的财政支持, 灌溉面积7500亩以上的干渠, 由国家兴办, 总投资的2/3由政府承担, 县承担23.4%, 市、町、村及受益农户只承担余下的10%。

美国等国为了激励节水农业的技术投入, 多数对农业以水价格实行边际水价政策。所谓边际水价政策, 是运行市场机制的作用, 采取累计浮动水价的方式, 既对农户有补贴作用, 又能激励农户积极选择节水技术。如美国过去由于水价便宜, 农民采用大水漫灌, 耗水量达需水量的6倍多, 经过调整水价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即当灌溉水价由4.7美分/立方米提高一倍达到9.4美分/立方米的时候, 灌溉效率即由40%提高到60%。以色列实行全国统一水价, 通过建立补偿基金对不同地区进行水费补贴。不同部门的供水实行不同的价格, 用较高的水价和严格的奖罚措施促进节水灌溉。为鼓励农业节水, 用水单位所交纳的用水费用是按照其实际用水配额的百分比计算的, 超额用水, 加倍付款, 利用经济法则, 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对配额水的前50%的用水按正常价收费 (0.1美元/立方米) , 其余的50%将提高水价收费 (约0.14美元/立方米) 。对于超过配额用水的前10%, 定价为0.26美元/立方米, 再多的超额用水为0.5美元/立方米。

六、农业节水不同技术的政策设计

一是节水技术实际上是分成两个基本阶段的, 前阶段是渠道节水技术, 在基本实施节水战略的情况下, 这是必需的, 没有选择余地。至于是选择低压管道技术还是渠道防渗技术, 这不是成本问题, 而是耕地条件和供水环境问题。在西北沙地和戈壁地区, 由于渗漏比较严重, 必须采取管道防渗的技术, 在有些地区还必须同时采取管道防渗和渠道防渗的双重技术措施。所以, 前阶段成本是必需的, 而后阶段则需要根据条件和环境进行技术选择问题。也就是说, 如果是高水平大面积的节水试验区, 正确的决策思路应该是:前阶段节水技术必须采取, 后阶段节水技术有选择性。

二是在目前所有的节水技术当中, 微灌技术的投入成本比较低, 综合效益比较好。但是, 一般来说, 微灌技术多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管道是以化工塑料为基本原料的, 使用期比较短, 一般在两三年左右, 如果质量不是很好, 使用一年后就得更换。而喷灌技术与微灌技术虽然在投入上有差异, 但是, 一般来说, 采取喷灌技术一般多使用钢管和PVC技术, 使用期比较长, 但是, 总投入比较大。所以, 对于具体的地区来说, 要采用哪种技术, 就需要根据条件和种植作物的特性来确定。

三是在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许多条件比较差的地区, 由于投入条件的限制, 不可能大面积采用投入比较大、技术比较先进的节水技术。在这种情况下, 发展节水农业必须选择阶段推进的策略, 把节水农业分成三大阶段来实施。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政策支持内容。第一阶段是水利工程建设, 在目前情况下应该由政府投资包下来, 以后逐步采用BOT投资方式;第二阶段是渠系配套建设, 目的是把水高效地从水库输送到耕地上, 是采取管道防渗还是渠道防渗, 要根据具体情况再确定, 不能搞“一刀切”;第三阶段进入实际节水技术推广运用阶段。

四是目前国内通过对农业节水的成本和效益的调查, 主要集中在大面积的以粮食等农作物为主的农田节水问题上, 其实, 根据对甘肃省许多地方的调查发现, 节水成本最好的是塑料大棚技术。根据对个别典型区域的调查发现, 一般的塑料大棚占地约一亩, 建设成本在1万元~1.5万元之间, 不论种植什么产品, 效益在2万元左右, 用水在1000吨~1500吨之间。从发展模式上看, 大棚技术虽然属于高效农业, 但从每吨水的经济效益产出率上看是最高的。所以, 应该把塑料大棚技术作为节水农业补贴的重点对象。

五是排灌和滴灌技术的投入成本估算。根据河南省2009年的估算, 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每亩成本分别为883元和1372元, 如果再加上物价因素, 目前滴灌技术的成本大约在1000元~1500元, 排灌技术大约在1600元~2000元。考虑到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 采取哪种技术要看农民收入和土质条件, 分类选择。对于土地比较平整、面积比较大、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 选择排灌技术;而对于大部分比较零散和投入条件比较差的地方, 选择滴灌技术比较适合。目前, 国内技术比较先进成熟、成本比较低的是新疆的天业生产的地下输水管道和地面管件, 其中, 膜下滴灌技术平均一次性亩投资550元~600元。地下输水管道使用寿命可达20年~50年, 地面管件使用寿命为三五年, 田间滴灌带每年更换一次, 按全疆滴灌应用平均增收200元/亩计算, 投资回收期不到3年。

七、节水农业技术投入的政策支撑点选择

㈠制定农业水政策的思路通过上述对我国现行农业用水价格政策、节水政策的分析, 在思路上必须明确:一是水资源对于任何产业、任何部门来说都是商品, 不能对工业是商品, 而对农业是“福利品”;二是必须确定水商品的原则, 只有在水商品原则的前提下, 对水资源的保护和使用才能达到边际效应最大化;三是节水是今后我国农业战略中的核心战略, 节水政策应该成为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不仅是由我国的水国情决定的, 而且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所在。

㈡农业用水的政策体系设计根据我国农业的结构情况,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农业政策框架, 出台相关的农业用水政策体系。农业用水政策体系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资源供给方面的政策, 包括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政策、渠道建设和维修政策、水利工程和渠道管护政策;另一方面是水资源使用政策, 包括节水技术研发投入政策、节水设备投入政策、节水人才培养政策、节水技术试验政策、节水技术宣传政策。

㈢农业用水的政策扶持支撑点选择不管采取哪种农业用水政策, 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节水农业的健康发展, 所以, 必须调整目前重水价补贴、轻节水技术补贴的矛盾局面。总的设想是, 取消农业用水的补贴政策, 对农业用水采取成本价政策, 同时根据不同农业生产项目的均衡用水量, 采取边际水价政策。与此同时, 对节水农业技术实行力度比较大的政策扶持, 对不同的节水技术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政府财政补贴。用这种政策导向, 激励用水农户积极地、自觉地选择节水技术。对节水效率特别高、面积比较大、集中连片的农业项目, 采取最优惠的政策形式, 比如, 塑料大棚技术、大型排灌和滴灌区、无土栽培农业等。

㈣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政策对于地方性的、特别是乡镇、村自建的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 采取地方项目自治政策, 具体政策规定由项目业主自行决定。但是, 考虑到整体节水农业的发展、国家水资源保护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的需要, 各级政府应该对这样一类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给予政策性的投入援助, 采用“三三”制比较合理可行, 即国家投入1/3、地方投入1/3、农民自筹1/3。对于这样一类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范围内的节水技术也参考政府水利项目同等实施政策援助。

㈤改革农业用水的计价方式按供水经营者向用水户计收水费的不同方式分为单一制水价、两部制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阶梯水价、丰枯季节水价和季节浮动水价。改革计价方式的目的是促进节约用水、维持供需水的相对平衡、均衡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可根据水资源条件和供水工程情况实行分区域或分灌区定价。在实行农业用水计量的条件下, 可适当引入丰枯季节差价或浮动价格机制, 加大水价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继续推广计量水价和容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 以促进水资源合理分配和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要尽快制定科学的农业用水定额, 为推行新的计价方式打好基础。

八、结语

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管理(农业股) 篇2

农业股 姜玉辉

一、我省财政支农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财政支农”概念的变迁

狭义的概念:各级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从1952年至上个世纪末一直延续下来。

广义的概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支农”的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财政支农”广义的概念

首先,外延不断扩展。“财政支农”由过去单纯的支持农业生产为主,逐步向全面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转变。

其次,内涵不断丰富。“财政支农”由过去单纯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逐步向更多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转变。

第三,机制不断创新。“财政支农”由过去以支持基层政府和部门搞项目建设为主,逐步向更多地采取“免税、减费、补贴、奖励”等多种直接扶持农民的方式和措施转变。

第四,范围不断扩大。“财政支农”由过去以财政农业系统和各级农口部门负责为主,逐步拓展到目前财政部门内部各个业务处室(科室)和所有的政府部门,形成各级各部门

八个“1号文件”

中央8个“1号文件”主体分别是: 2004年-增加农民收入;

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发展现代农业; 20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2009年-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2010年-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2011年-加大水利改革发展。“三农”投入与财政支农资金

近几年来,各级财政的支农力度正在逐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国家与农民之间传统的利益分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照耀农村、滋润农民、支持农业”已成为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投入最多、增幅最大、增速最快的时期。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十一五”期间中央、省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情况及中央、省安排我市的财政支农资金。

(二)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情况

1、“十一五”中央财政安排支农资金情况

二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农业综合开发是我省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机购臵补贴和现代农业机械化提升计划等专项资金。

2、以支持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努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中央、省级财政主要设立以下几项专项资金,即: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以省农科院为龙头的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二是农业良种化工程。主要是加大农业良种公关和资源创新的力度,促进农业新品种升级换代。

三是农业重大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支持技术示范推广、农业增产增效、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农业重大应用技术研发,力争尽快突破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对尚未进入产业化开发和大面积应用的科技成果,进行区域试验和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实验,尽快形成组装配套技术,向农业生产转化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五是农业科技推广。主要以县乡农技推广单位为推广主体,鼓励省市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机构积极参与,对农业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主要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确保转的出、留得下、能致富。

二是农民科技培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工程;省财政主要支持以农业种养大户为主的农民辅导员,开展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主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运用先进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能力。

三是农民创业培训。—主要是选拔有一定产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种养大户、村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或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开展以农产品加工、营销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为主的创业技能培训,努力培育更多的农民企业家和创业明星。

6、以支持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为重点,努力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

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农业。—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力保护和秸秆气固化综合利用等专项资金。

二是加强农业生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三是积极发展林业。—绿化造林、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专项资金。

四是保护渔业资源。—农村水产补助、“渔业资源修复的资金,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及时分配、及时拨付,必要时采取预拨的办法,确保不误农时的应急所需。

——专户直拨到县,即将直接明确到县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通过特设专户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县,取消了中间环节,加快了资金拨付进度,有利于财政资金早拨付、早到位、早发挥效益。

——县级报账提款,即在国库集中支付流程中,增设财政支农报账审核岗位;对暂不具备国库集中支付条件的,根据工程进度或项目验收报告实行县级报账提款,切实提高了支农资金的到位率、支付率和使用效率。

(二)在资金监管上

为确保支农资金专款专用和发挥效益,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资金监管,实施绩效考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监管全过程,考核精细化。

制度全覆盖: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始终坚持“靠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实行一项资金一个办法,所有的资金全部公开下发申报指南或实施意见,切实做到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分配项目资金采取因素法、公式法,努力减少资金分配中的自己裁量权。近几年来,基本建立起覆盖全面、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为财政支农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监管全过程:建立并实施了同步监督制度,切实加强资

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畜禽良种补贴、、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森林防火、农民创业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测土配方施肥、造林绿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资金。

第二种方式:实行计划管理、按计划分配资金。—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平原水库和河道建闸、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防汛支持经费、农村扶贫等资金。

第三种方式:实行项目申报、专家评审的办法分配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农业良种工程、农业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资金。

2、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对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实行“一卡(折)通”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等。

第二种方式是省级统一政府采购,由供应商直接将物资或设备供应给农民,省财政将资金直接支付或委托县财政支付给供应商。—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疫苗经费、农机购臵补贴、农民创业培训等专项资金。

第三种方式是对项目建设资金,由县里进行政府采购或公开招标,统一采购物资免费发放到农户,或确定服务供应

1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挑战四: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问题亟待解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艰巨。

挑战五:财政支农资金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仍需要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目标(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年均增长7%。—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亿亩以上、粮食产能达到并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

—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800万亩,原料产量达到3800万吨,实现产值920亿元。

—特色作物和园艺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亩(食用菌生产规模40亿袋),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吨,特色作物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放养水面发展到800万亩,占全省宜渔资源的81.5%。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200万千瓦,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达到95%,粮食作物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4.5%,年均增长1.15个百分点。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跃升到全国先进行列。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000户,其中年

3院的有关惠农精神,设立的强农惠农专项资金,主要目的是鼓励广大农民朋友用良种、种好粮、多打粮、快增收。

这项惠农政策是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期间国家不断地对政策进行完善,并扩大良种补贴覆盖面,增加补贴资金总量,收到了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我省和全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我省2010年粮食产量突破亿斤,可以说良种补贴政策功不可没。下面,介绍一下政策落实的一些具体情况:

(一)农作物良种补贴的有关政策概念

1、农作物良种。是指经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推广应用,符合农业生产需要和市场前景好的品种。

2、补贴品种。目前,国家对我省“四大粮食作物”即优质水稻、玉米、大豆和小麦给予全面积良种补贴。

3、补贴对象。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作物良种的农民(种植者)。

4、补贴标准。水稻每亩小麦、玉米、大豆每亩各元。(二)农作物良种补贴的申报及下达程序

1、逐级进行审核。由农户据实向村委会申报种植面积和品种,乡级农业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所属村农作物品种补贴面积进行登记、核实、公示,汇总审核后上报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对乡镇上报的补贴面积审核确认

5统计和监察等部门均有各自的职责分工。即,财政部门负责落实良种补贴资金预算,会同农业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拨付补贴资金,监督检查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农业部门负责良种补贴政策具体组织实施管理工作,编制实施方案,核定良种补贴面积,推介展示良种,组织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和提供咨询服务,监管实施过程,评估实施效果等。会同财政部下达实施指导意见。省级农业、财政部门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并按规定时限报送农业部、财政部备案。统计部门负责统计核定各地上报的良种补贴面积。监察部门负责对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程序等环节的监督,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各部门按照尊重农民意愿、遵从品质优先、遵守市场公开的原则,引导农民在发布的品种目录内选择使用农作物良种。不得采取强制方式干预农民自愿选种。各级农业部门会同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做好良种的市场供应,监督检验种子质量,防止假冒伪劣种子进入生产领域,坚决打击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依法依规严格管理。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良种补贴面积,不得套取、挤占、挪用补贴资金。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下面,再解读一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7备,在具体执行中对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提高到了12万元; 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度提高到了20万元。在此基础上,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如财力上可以做到的,可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当地农业生产急需和薄弱环节的机具给予累加补贴。

3、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取得当地工商登记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补贴对象的优选条件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生鲜乳收购站;列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中的科技示范户;“平安农机”示范户。同时,对报废更新农业机械、购臵主机并同时购臵配套农具的要优先补贴。申请人员的条件相同或不易认定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

(二)分配原则及管理程序

1、分配原则。为使补贴政策得到公平公正公开的落实,我省购机补贴资金采取因素法进行分配。分配原则综合考虑

9为确保政策落实,我们省重点强化三项措施:

1、强化政策宣传。农业机械品种很多,我们应引导农民朋友可以通过各省(区、市)公布的农机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补贴目录,了解购买哪些种类机具能够享受补贴。省(区、市)农机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和补贴目录向社会公布。目前,并不是对购买所有农机产品都给予补贴。只有经过严格筛选,列入各省(区、市)补贴目录的产品才能享受补贴。

我们要了解各省(区、市)补贴目录有三个主要渠道:一是农业部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上公布;二是在本省内通过印发文件、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等形式,向农民公布补贴产品目录,保障农民知情权。三是向当地农机部门咨询。

2、强化售后服务。各级农机部门要与生产企业共同做好农民购机后的服务工作。要将售后服务机构分布情况及其服务范围向社会公布。在补贴产品选型时,要求企业对售后服务等做出书面承诺。承诺内容包括:一是切实履行“三包”服务的有关要求;二是在作业季节接到用户反映质量方面的问题后,在24小时内到达作业现场;三是企业维修服务中心有充足的零配件供应能力,并保证有一定数量的零配件储备量;四是免费进行技术培训;五是对产品销售区域做出承诺,确保供货和售后服务。

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农业政策;创新;分析

自从在二零零四年后,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出现较大变化,并且农产品供给能力也在全面提高,农业收入也得到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最好的历史时期。根据现如今情况分析,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其发展形势带来一定的调整,因此在日后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与高度重视,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的经济得到不断的提高。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式具有着比较好的发展态势

现阶段农业经济总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形势好于预期,为实现全面增收以及种民生、稳粮的目标提供良好的基础,金融危机没有对我国农业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走势产生任何的改变。一是,农业生产得到比较稳定的发展,但是对于农产品而言,其供求紧平衡一直属于长期态势;目前由于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足,价格相对来说总体稳定,全面粮食以及农业生产都能保证其稳定的发展态势,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居收入的不断提高,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产品会处于平衡状态;二是,在二零零九年的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状况比预期的要好,但是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会出现变化;二零零九年上本年,农民在收入上存在困难,但是对于人均现金收入,进一步达到两千七百三十三元,实际增长为百分之八点一,对年初的预期要高。所以农民增收受到的主要影响就是市场因素;三是,农民公外出进行就业的这种形势已经出现好转,农村劳动力进转移的主要格局就是大规模的对就业进行转移;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劳动力在转移的速度上一直都出现减缓现象,但是根本没有对其转移的基本态势进行改变。现阶段,农民工外出就业基本上能够对二零零八年底的水平进行恢复,就业过程中的形式已经得到好转,但是对于就业中的压力,还需要持续相对来说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农村劳动力在整体上的就业形式还存在不乐观现象。四是,对城乡进行统筹发展已经得到比较不错的进展,但是关键领域改革依然是任重而道远;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进行充分的建立,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试点范围进行不断的扩大,普遍建立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农村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有些地区对该试点进行开展,对农村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由于农村公共品以及公共服务供给具有着比较大提升空间,但是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相应的矛盾。

二、在对金融危机进行应对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特征

现阶段,由于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出现比较大变化,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中表现的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农业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和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仅使产前环节,还是产后环节都会加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能源等一系列相关产业以及农业的融合业在不断深化。农业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特征比较突出,可以更好的去抱我金融危机的契机提高其向着新的阶段进行不断的演化。二是,农业产业布局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化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并且政策引导对其区域布局的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农业农村经济对其冲击表现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并且大国效应主要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四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从而凸显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其波动以及调整将会日益频繁。

三、农业政策的创新

(一)对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

以往在更多时候主要擅长对农业生产进行严抓,并且在农产品的实测中其宏观控制也缺少相应经验,并且缺少有效政策方面工具。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所出现的新形势,必须要根据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农产品特点从而对价格的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对波动周期进行掌握,不断完善农产品调控手段。与此同时也要统筹考虑生产者以及加工企业等自身效益,重点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因此在日后需要对其给与高度重视,保证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政策基本上的导向主要是为了突出强调农产业数量供给,在促进生产方面也不遗余力。然而其越来越为明显的趋势为连续丰收后,一部分农产品也出现区域性以及结构性等,所以必须要改变追求增产措施,从而尽可能的根据市场信息引导农业的结构调整。同时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必须要积极的传递市场信息,然而并不是对其市场信息进行扭曲,政策也要在稳定产量的目标基础上关注增收目标,因此在日后必须要对其给与高度重视,保证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水平得到全面发展,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必须要提高户籍制度的改革

针对于户籍制度而言,主要制约二元结构转换以及农民快速增收的关键所在,十多年以来,根据沿海较为发达的省份以及小城镇作为代表的部分地区开展户籍制度的改革试验地点,但是没有能够涉及到户籍制度核心,主要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福利制度,比如:住房保障以及养老等。所以户籍制度的改革其关键主要是剥离和其联系在一起的各种福利制度,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城乡的基本权利,并且也能够让城乡居民共享到平等发展的机会。

(四)必须要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

现如今农村的低保以及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试点工作已经得到稳定的推进,并且农村社会的保障社会水平也在全面提高,但是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城乡之间存在着两种不相同的设计、相互隔绝的社会保障制度。然而根据近期情况分析,必须要提高试点进度以及提高财政投入,从而提高补助标准,更好的实现应保尽保,抓紧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方法。然而根据长期分析,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不断的统一。另外,还要对国棉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加快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第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土地以及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育保证农民在除此分配环节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外,政府还要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尽最大努力向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贫困农民倾斜。

四、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现如今伴随着工业化以及市场化的全面推进,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自然以及市场等方面不确定因素以及调整,要想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必须要对农业政策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也要不断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布局,从有效降低农业以及农村经济非正常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带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红宇,孙立刚,张海阳,李伟毅,李娜.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判断[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24):120-124.

[2]回良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7,12(24):147-151.

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 篇4

2003年以前, 我国政府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是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最低保护收购价;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 政府开始对粮食主产区农民进行粮食直补, 同时, 在全国各地逐步实施减免农业税;2006年全面免除农业税后, 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直补的力度, 目前由中央财政资金进行补贴的农业补贴有: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农机购置直补、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能繁母猪直补、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后备母牛补贴、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橡胶良种补贴等, 各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优势农业的扶持方向和农产品市场变化情况对某些农产品在生产环节或销售环节进行补贴, 如蔬菜补贴等。中央农业直补资金也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长之态势。2004年粮食直补资金为100亿元, 2006年为142亿元, 2008年增长至151亿元;2006年起实施的农资增支综合直补, 补助资金为125亿元, 2007年增至276亿元, 2008年继续大幅度增长, 达486亿元;其他农业直补项目资金也逐年增长。从农业直补政策的实施, 到农业直补项目和直补资金的不断增长, 充分反映了中央政府把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及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与努力。

一、我国农业直补的政策目标

随着农业直补项目和直补资金规模的不断增加, 农业直补政策越来越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重大政策。那么, 目前名目众多的农业直补项目的实施, 政府期望达到的政策目标是什么?从这些补贴项目出台之前的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农业直补的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和稳定物价。

1.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是生存的基础,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自不必赘述。众所周知, 改革开放初期, 因我国经济体制率先在农村进行而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 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明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1998年, 一度创下了粮食最高产量5.08亿吨。但随着改革逐步转向城市部门, 农业部门的改革相对滞缓, 从而导致了我国长期积累的“三农”问题越积越深, 日益严重, 农民税费负担沉重, 种粮比较利益低下, 很多农民不原意种粮食而外出打工, 大量农田抛荒, 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致使农业生产出现了大幅滑落。2003年, 全国粮食总产量仅为4.13亿吨, 降到了1990年以来最低水平, 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决策者的聚焦点。同时, 来自农村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加剧, 随着农民的流动向城市蔓延, 也蕴含着种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聚集。在这样的背景下, 党中央于2004年下发了“一号文件”, 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 提出了“集中力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 促进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粮食直补的政策随之出台, 主要是对粮食主产区粮农进行补助。由此可见, 粮食直补政策目标指向是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由于只有促进种粮农民增收才能稳定粮食生产, 只有稳定粮食生产才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说明这两个政策目标相辅相成。2006年, 党中央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 全面取消农业税, 将粮食直补政策推广到全国, 惠及了所有粮食生产者, 显然, 这一政策的目标更加倾向于促进农民增收。

2006年4月, 因柴油、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 中央政府又增加了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助。2007年、2008年这项补助资金都大幅度增长, 按国家财政部发言人的解释, 这项补助主要是为了缓解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种粮增支的影响, 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1]可以说, 这项补贴的政策目标仍然是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2.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国家农业部曾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 都旨在加快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与推广。这些补贴项目包括粮食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后备母牛补贴、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天然橡胶良种补贴等。

3.稳定物价水平

2007年春节, 由于肉禽蛋等养殖业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扬, 推动了CPI上扬, 形成了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7月, 国家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做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相关工作的通知》, 确定对每头能繁母猪以一年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在2008年农产品价格仍然继续上涨、CPI不断攀升的宏观形势下, 2007年12月, 国家财政部又发布消息, 提高了2008年度 (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 能繁母猪的补贴标准为每头猪100元。提高补贴的消息提前了7个月发布, 充分表明决策层对通货膨胀的忧虑和利用政府补贴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期望。2008年初, 因遭受雪灾和生产资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 部分地区蔬菜价格上涨较快, 一些地区的政府即对蔬菜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了直补, 这些举措都起到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作用。

二、农业直补政策效应分析

现行的农业直补政策是否能达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物价、发展现代农业这四大政策目标?这需要对农业直补政策效应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实证的检验。首先, 笔者利用经济曲线对其做了理论上的演绎推理, 然后, 再利用农业经济数据对农业直补项目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

1.经济曲线分析

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 农产品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和调节是滞后的, 体现在下一个生产周期上, 这就常常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 而农产品价格变动的蛛网模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原理。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周期性, 笔者分析了两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者供给曲线和市场供需均衡曲线。鉴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补贴是以粮食补贴为主, 因此, 以下的分析则以粮食补贴为例。

(1) 生产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对粮食生产环节进行补贴的政策效应。图1就是均衡市场条件下的粮食生产者供给曲线:ATC为粮食平均总成本曲线, MC为粮食的边际成本曲线。由于粮食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P=AR=MR) , 生产者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 (OPEQ) 。因此, 在农业生产成本 (生产资料、生产要素价格) 不发生变化的市场条件下, 对粮食生产环节进行补贴, 就会导致总平均成本曲线下移, ATC→ATC1, 粮食生产成本为ODFQ, 生产收益为OPEQ, 超额利润为DPEF。说明存在超额利润, 刺激了粮食生产, 并导致了图2所示的情况:粮食的市场总供给曲线由S移动至S1。由于粮食总需求具有刚性的特殊因素, 国内粮食总需求与人口有关, 这意味着粮食总需求曲线在短期内不会向右移动。这样, 供给变动影响价格变动显著, 粮食市场价格从P下降到P1, 农户即会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境地。这是第一个周期因补贴出现的粮食供给变化情况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第二个生产周期受第一个生产周期粮食价格下降的影响, 生产者预期收益无法实现, 甚至亏损。这样, 生产者又会减少生产, 粮食总供给曲线又将向左移动。如此往复, 需要经过几个生产周期的调整, 新的农产品均衡市场才会逐渐形成。

以上分析表明, 在农业生产成本不发生变化时, 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补贴, 虽然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会促进农产品供给增长, 然而在封闭市场上, [2][3][4][5]

(3) 影响农户农产品生产经营决策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产品的价格。受粮食供给总量持续下降的影响, 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降到了4.3亿吨的危险水平, 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状况通过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体现出来, 当时, 全国粮食主产区三种粮食的收购价格为56.5元/50公斤, 2004年上升到71.2/50公斤。粮食价格的上涨刺激了粮农种粮, 再加上国家的农业政策调整以及对主产区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 2004年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长, 增长率达到9%。由于粮食总供给的扩大, 2005年粮食价格出现了小幅下跌, 全国粮食主产区三种粮食的收购价格为70.03元/50公斤。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 促使2006年粮食总产量继续稳定增长, 达到了4.98亿吨。但粮食主产区又出现了卖粮难问题。为了保护粮农利益, 国家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 由中储粮食公司按平均71元/50公斤的价格进行保护性收购。因此, 2007年粮食收购价格也基本稳定在略高于最低保护价的水平上。从2004年至2007年, 粮食收购价格基本稳定, 粮食总供给稳中有增, 但增幅逐年下降。这除了受到农业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约束外, 价格刺激削弱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他没有农业直补保护的农产品的供给变化则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更大:上一年某一农产品市场价格高, 第二年就会出现供过于求, 遭受损失的农户不敢轻易进行下一轮的生产, 第三年又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很多地区农户都遭受过烂西瓜、烂西红柿、烂辣椒等问题。

(4) 农业直补政策起到了稳定物价的作用, 但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不明显。2006年下半年, 农业生产资料上涨, 国家启动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项目, 之后农资直补资金每年大幅度增长, 但分配到每一农户的补贴仍然有限。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过快, 补贴资金对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作用十分有限。2007年,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了18.5%, 2008年上半年,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了22.9%, 同期生产资料价格却上涨了26.2%。8月份粮食主产区三种粮食价格88.14元/50斤, 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96%。由此可见, 在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一过程中,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低于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的幅度, 二者之间的“剪刀差”, 反映了对农业经营利润的挤占和对农业劳动要素收益的剥夺。还应看到, 尽管三种粮食的综合收购价格上涨, 但除了小麦价格上涨较大外, 水稻价格则呈现出低位徘徊, 为此, 国家农业部启动了2008年中晚稻执行最低收购价的预案。这也同样说明了粮食直补虽然稳定了供给, 但促进种粮农民增收的目标却难以实现。

旨在增加农业生产能力的另一项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同样也是如此。启动这项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专业养殖户因饲料成本上涨造成的严重压力, 使得一些资金压力大的专业养殖户暂时缓解了困难, 保持了原来的生产能力未削减, 但全国肉禽蛋供给能力的快速上升, 主要还是来自于肉禽蛋价格上涨对养殖户的生产刺激。而在政府的生产直补以及各地方政府为保障猪肉供给所做的种种努力的综合影响下, 过度地刺激生猪养殖, 导致了在养殖成本并未下降的情况下, 猪肉价格近期大幅度下跌, 已经出现了一些养殖户宰杀种猪的情况。[4]同样, 奶牛良种补贴的环节 (如购精环节) 、苹果套袋技术推广补贴的环节 (如购买果袋环节) , 这些补贴都对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率和出口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补贴项目的补贴资金按应补农田核算, 直接发给农户, 如粮食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等, 并没有有效的机制来监督这些补贴款是否用于了购买良种, 因而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总结与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现阶段农业直补政策在稳定农产品供给和市场物价方面的政策效应是显著的, 但补贴刺激农产品供给增加, 却被农产品价格下降抵消了农民的预期收益增长, 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 无法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预期政策效应。对于推广农业科技项目的补贴, 只要补贴政策设计得当, 就能较好地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若补贴项目泛化为向农户发放现金, 就难以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

笔者建议:第一, 价格是最灵敏的刺激生产的信号, 政府不应过于担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适度的涨价对刺激农产品供给有利。我国拥有规模庞大、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劳动者, 在耕地面积不大、规模缩减的情况下, 靠价格的引导完全能够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第二, 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应从生产环节向收购环节转移, 尽量减少生产环节的直补项目, 增加在收购环节的补助。如对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保护收购价格逐年上调, 其上调幅度与物价变动水平挂钩;除了粮食外, 还应扩大最低收购价保护的农产品品种, 可利用财政支持大型深加工和出口创汇龙头企业进行保护性收购。第三, 加大实施“绿箱政策”, 政府的财政支持重点应指向增加农业科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农业灾害补贴、生态建设补贴等。由于“绿箱政策”不会对农产品价格和贸易产生扭曲, 且能降低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成本分担, 增强农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发展后劲, 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实施“绿箱政策”。

摘要:我国农业直补政策的实施, 主要是为了达到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物价水平这四大政策目标。本文利用成本曲线、供求曲线和现实状况的综合分析表明:农业直补政策体现了较强的政治效应, 在稳定农产品供给和稳定物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促进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效应并不明显;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方面, 其效果好坏与补贴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应让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并有限度地利用农业直补政策, 加大实施“绿箱政策”。

关键词:农业直补,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价格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场.2008年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提前下发——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答有关政策[N].南方农村报, 2008-02-26.

[2]鲁礼新.农业补贴政策的预期绩效分析:渑池县农户调查[J].改革与战略, 2006, (08) .

[3]陈薇.粮食直补政策的效果评价与改革探讨——对河北省粮食直补试点县的个案分析[J].农业经济, 2006, (08) .

[4][6]“粮农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及政策建议实证研究”课题组.粮农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及政策建议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调研世界, 2007, (04) .

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篇5

摘要 为了解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促进农民生活改善、农村和农业发展,该文通过对安徽黄山地区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状况的调研和分析,针对目前农业补贴政策中存在的补贴标准低、补贴项目不够齐全、补贴政策目标不清晰等问题,提出整合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拓展补贴门类、制定分类补贴政策、明确补贴政策目标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建议;安徽黄山

中图分类号 F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0-0284-02

2004年,实施了数千年的农业税制度被农业补贴政策所取代,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10年过去了,为了解此项政策的实施情况,笔者对安徽省黄山市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农业补贴现状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全市总人口150万人,农业人口占75.2%,现在耕地面积4.74万hm2。黄山市落实的涉农补贴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2013年,黄山市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资金7.0亿元,净增1.4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接补贴4 142万元,良种补贴1 667万元,粮食直接补贴707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 277万元。

1.1 粮食直接补贴

2003年,以“两放开,一调整”为核心内容的粮食直补试点覆盖到安徽全省。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全国共有29个省份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由表1可见,黄山市的粮食直补资金由2004年的75元/hm2增涨至2013年的234.15元/hm2,增长212.2%,其中2004―2005年上涨了40%,足以见得质的飞跃。

1.2 良种补贴

良种补贴是指国家对农民选用优质农作物品种而给予的补贴,目的是支持农民积极使用优良作物种子,提高良种覆盖率。国家良种补贴在2004年由之前的大豆、小麦和玉米扩大到水稻、小麦等品种,在增加补贴种类的同时,补贴面积和金额也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黄山市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水稻的补贴直接按照种植面积确定金额后,以现金方式发放。相关部门向农户推荐良种,农户自行购买。2004―2009年,早、中、晚3季水稻的补贴金额每年都保持相对稳定,其中中稻补贴最多(225元/hm2),晚稻相对较少(105元/hm2)。2010年后由于早、晚稻面积基本没有,故而只对中稻进行良种补贴,补贴金额仍然为225元/hm2。

1.3 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机具补贴发放的主要对象是购买国家和政府推荐的农业机械的农民和相关生产经营组织,目的是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这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黄山市发放的农民购机补贴资金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12年为最高,达3 084万元,比2011年增长27.6%。2013年有所下降,为2 277万元。

1.4 农用生产资料综合直补

这一类补贴主要在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生产资料的过程中发放。发放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农资的市场价格变化,及时调整,建立动态的补贴调整机制,合理发放补贴资金,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黄山市每年的农资综合直补都有一定的变化,但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年开始实行农资综合直补,补贴金额从2005年的150元/hm2上升至2013年的1 060.5元/hm2,提高6倍,可见政府对该项补贴的重视和实施力度。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农业补贴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提升产业、助民增收、利农利工的一举多得的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补贴标准低

国家在取消农业税后,创新性地推出农业补贴政策,并不断完善结构而形成了如今以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四大类补贴。各级政府也在逐年增加补贴金额,并将其作为支农政策的重中之重。但农民人均享受的补贴仍是很低,如安徽省黄山市,2013年农民人均4项补贴收入为77.9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0389元)比例不足1%,而且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急剧增加,补贴对农民的增收效应甚微。低标准的补贴,在当前农民务工收入比重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实属杯水车薪,难以真正实现对农民利益的保障作用[1]。

2.2 补贴项目不够齐全

农业补贴经过10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了主要的四大类补贴,一度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大作用[2]。但一些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的且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物价过度上涨和过度下跌的补贴没有运用。如在种、养殖业补贴方面,对种粮大户、生猪规模养殖、畜牧业规模养殖、渔业规模养殖等方面的补贴和补助措施少[3]。再如安徽省地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连接我国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同时具有南北方的特色,农作物品种丰富,而西部地区更是由于资源的缺少需要更为全面的补贴。因此,应该考虑地域特色,从农业均衡发展的角度给予综合考虑[4]。

2.3 补贴的政策目标不清晰

一方面,现行“四大补贴”属于“普惠制”,很多地方是根据农户承包的耕地面积进行补贴,只要有地,不论耕种与否,或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均享受种粮补贴,这种情况下,粮食补贴与是否种粮脱钩,并不能起到鼓励种粮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因流转而进行扩大种植面积的种粮大户来说,却拿不到补贴或很少,也就不利于激励种粮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积极性[5-6]。

建议

3.1 整合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整合各项惠农资金,建立国家、省、市(县)三级补贴体系,拓展农业补贴来源资金,提高补贴标准。资金是制约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落实的重要因素。要做好农业补贴工作,就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要通过财政补贴、地方筹集、银行信贷等多种方式,保证农业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在农业补贴发放过程中,要将有限的资金进行整合,投入到能够产生最大效益、让农民群众最大程度受惠的产业的项目中,真正形成农业资金的引导功能和政策效应。

3.2 拓展补贴门类,因地制宜制定分类补贴政策

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种粮投入比、种植作物品种、田块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制定更为全面的分类补贴政策。对于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的地区,补贴主要用于引导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农业补贴主要侧重于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对于中西部地区,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农民的竞争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的脆弱性和风险性大大高于东部地区,故而需建立与农业补贴政策相配套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防灾抗风险能力,保障农民利益,以支持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扩大对中西部地区农业主导产业作物的补贴范围,支持农民打造特色拳头产品,增强当地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农业补贴发放过程中,还要对近几年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进行适当补贴,以平衡物价、稳定菜农的收入[7]。

3.3 明确补贴的政策目标

明确农业补贴政策的根本目标就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中央文件对农业补贴总体政策目标进行规范和明确,保证目标的清晰性,并将目标进行具体化、细致化。只有如此,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和执行才更有方向性[8]。明确农业补贴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后,必然要改革现行粮食补贴与鼓励发展粮食生产政策目标存在偏差的问题,纠正粮食补贴在实际操作中不管种不种粮都给补贴的做法,真正体现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探索建立补贴向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的新机制,尝试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基本补贴单元来加强规模化,以解决个体农户生产难题[9]。同时,将种粮补贴按照实际的种粮面积进行发放,还能够提高粮食种植大户的积极性,让真正的从业者获得受益。在农机补贴中要加大对农机大户和合作社购机的补贴,也可以选择市场信誉好、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业合作社,奖励大型使用机械[10-11]。

3.4 完善法律法制监督体系

由政府牵头在调研农业补贴发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补贴的申请、发放、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规范,避免农业补贴发放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出现,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民的利益。参考文献

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 篇6

在2015年开展了家庭农场登记制度的探索工作基础之上,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引导家庭农场健康稳定发展,主要包括:建立农业部门认定家庭农场名录,探索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信息直连直报。继续开展家庭农场全面统计和典型监测工作。鼓励开展各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

2 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

2014年中央财政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资金达20个亿,在北京、吉林、浙江、湖北和重庆开展合作社贷款担保保费补助试点改革,支持发展粮食、畜牧、林果业合作社;落实国务院“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见,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2015年启动国家示范的合作社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资产等信息。2016年,将继续落实现行的扶持政策,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评定一批国家示范社,鼓励和引导合作社拓展服務内容。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扩大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范围,建立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

3 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

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2016年,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将继续推动各试验区深化改革探索,组织实施好深化1个体系、3个制度的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改善乡村治理机制。深入贯彻中央“十三五”深化农村改革决策部署,落实2015年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交流汇报会精神,组织开展试验区中期评估和到期试验任务验收,加强经验总结、宣传推广;部署安排新增试验任务,拓展试验范围;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规范试验区运行管理。

4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政策

2016年继续加大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将示范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排头兵、农业改革试验田、区域农业展示板。一是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投入整合力度大、创新举措实、合作组织发展好、主导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明显的示范区安排1 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引导示范区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二是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支持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建设投资不低于1 500元,其中中央定额补助1 200元。三是探索金融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有效办法,搞好27个示范区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试点,引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区的贷款支持力度。四是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推动各类资源、各方要素向示范区集聚。

5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政府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行奖励或补助的政策,2014年中央财政拨付的奖补资金228亿,各级财政拨付的奖补超500个亿,2015年加大对农民筹资筹劳的奖补力度和中央财政奖补的力度。

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以及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安排。奖补范围主要包括,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财政奖补既可以是资金奖励,也可以是实物补助。

(摘自http://news.wugu.com.cn/article/739305_1.html,2016-07-23)

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 篇7

关键词:农业环境政策,生态建设,一体化

将农业的生产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所实施的政策称为农业环境政策, 此政策的实施除了为保持一个比较理想的生态环境之外, 更加重要的是希望在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活动之间建立一种能够永续平衡使用的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是指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 其主要是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人工设计, 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 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最大化运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促使自然和人工能够达到的高效和谐的结合, 从而能够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 随着经济的增长, 环境会变差, 等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环境的进一步变差将会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增长, 甚至会促进经济的下降,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的加速, 人们收入水平也会得到逐步提高, 从而也会引导人类更加倾向于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 现实中的表现则为人类更加倾向于健康物品的消费。同时, 从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来看, 当环境质量比较差时, 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反之, 当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时, 经济会得到增长, 并且随着环境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环境质量会进一步变好, 经济反而会因环境的影响而加快发展速度。故而, 在理论上应该存在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此经济发展模式是不会以环境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 反而能够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协调、促进的关系, 两者相互促进的关键点即为政府的政策, 良好的、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政府政策不仅仅能够实现经济的增长, 同时也能够促进生态建设。

一般来说, 政府实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产品产品增长以及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而政府的生态建设则主要是约束人们在使用自然资源、向自然界要收入的过程中同时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因此, 农业政策目标和生态建设的目标两者之间可能是一致的, 也可能会出现冲突, 同时两者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如果在制定农业环境政策时能够充分考虑生态建设, 同样在进行相关生态建设时也必须考虑生态建设对农业的影响, 可以使农业政策和生态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此双重目标, 政策制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模式的改变

最好的模式是建立综合性机构专门负责政府政策和实施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过此机构, 要求各部门在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时能够考虑到环境改善问题, 同样, 各部门在制定各种环境政策时能够考虑到此政策对其他社会发展不利的影响, 尤其重点应该加强县级等最和现实挂钩部门的权限问题, 促进其将现况真实信息向上一级部门汇报, 从而推动上级部门制定出最能反映现实的政策。

在我国, 环保组在1976年首次成立, 专门负责和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随后经过几次变化, 在1985年成立了农业部环境保护委员会, 办公室设在环保能源司, 并且在此委员会由部领导任主任, 部内各司局分别任各负责同志, 形成了有关司局分工负责和环保能源司归口管理的体制, 从而极大地加强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组织与协调。并且, 在国务院1998年进行的机构整体改革中, 由国家环保总局专门负责农业环保相关工作, 农业部则专门负责农业相关政策问题。《中国21世纪议程》、《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也明确强调了要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强调国务院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发展, 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 但此观点目前仍处于指导方针方面, 在相关政府政策中并没有明确这些原则具体实施的制度以及程序等, 因此, 此模式在我国仍需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规范政府政策的制定

一般来说, 政策的形成是由几个相互关联的部门共同形成并加以约束的, 因此, 政府制定政策时应该考虑到各个部门的目标, 并且能够在不同部门不同目标之间寻求共同的目标, 从而能够在各个部门之间达成共识。同时, 为了保证政策在现实过程中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参与, 应该在政府政策制定之前就在广大公众之间征集意见, 最大化地减少社会民众和政府的矛盾。另外, 政府也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政策实施后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作出评估, 看影响是积极的, 还是相互促进的, 或者是消极的, 如果是积极的或相互促进的, 看能不能推广此政策, 如果是消极的, 看能不能采取环境保护的措施来加以改善。目前, 在我国, 只有进行大型的项目时才会考虑到环境问题, 而一般的中小型项目很少会进行环境的考量, 只是更加关注经济效益的提高, 具体来说, 多数项目在衡量是否进行时仅进行短期财务目标的考虑, 而极少关注到远期的目标, 包括环境影响及相关的人际关系等。从而在我国很多地级县,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均不进行的和对环境有巨大影响的项目却在广泛进行等等。此外, 地域不同, 环境问题也是不同的, 因此, 要将环境建设和社会关系因地制宜进行。我国地域宽广, 各个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生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一个地方取得重大成功的政策换个地方可能就不会成功, 故而, 首先要求执行的县级机构实地提供真实的数据, 其次也要求事后的政策以及环境评估能够不论项目大小谨慎进行, 从而更好地调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三、政策工具的利用

从总体上看, 促进农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政策工具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法律法规、方案、程序、措施等组成。准确地把握政府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政策工具如表1所示。

1、宣传工具

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 所以, 人们为了规避风险、减少不确定性、促进农产品生产和产量的提高会过多地使用诸多化学物品, 但这些物品投放到环境中必然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 政府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措施来约束或监督人们使用或减少使用这些物品。这些措施首先就体现在宣传工具上, 具体包括政府开宣讲会, 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或现场等方式向农户传播过量使用化学物品对人们的损害, 鼓励使用更少污染的绿色肥料, 从而增强农户的环保意识;政府提供技术服务, 帮助农户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政府提供各种和生产相关的信息, 比如病虫害信息以及预防办法, 土壤信息以及正确的农作方法等等。同时为了最大化促进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关注环保问题, 政府应该在进行环保知识普及的基础上, 通过经济手段来激励农户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 从而最大化促进农业政策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的协调。

2、经济激励工具

经济激励工具主要是指政府所采取的促进农户改变生产作业方式的各种经济措施。凡是农户从事的生产方式对环境无害的, 甚至是有利的, 那么农户就可以从政府手中获取适当奖励, 从而促进农户采取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 进而必然影响到生态环境。政府传统上所采取的经济激励工具主要是在促进农户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方面, 除此以外, 我们同时还应考虑到这些工具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问题, 比如由政府适当承担对农户的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成本负担, 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壤大量流失部分环境保护的费用, 再比如对家禽粪尿储存、处理提供补贴, 对使用绿色肥料的农户补贴等等, 这些均有益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3、法律、法规强制性约束

法律、法规手段主要是指通过政府法律、法规方面的明确规定来约束农户的一些生产行为。具体包括农户使用的各种化肥和农药标准, 限制存在潜在污染的农业活动, 禁止不良农业活动, 禁止某些高度易侵蚀土壤的耕作活动、许可证的管理、农户使用补贴所满足的规定等等。

农业环境标准是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产品标准、供应商标准和环境标准。在农业环境标准方面, 我国已经初具规模, 但一些具体的尤其是地方性的具体标准措施方面仍需逐步进行完善。

四、资金管理的强化

资金的多少及利用在很多情况下直接关系到结果, 因此, 在资金管理方面, 首先, 应该坚持“专人负专责”的原则, 具体来讲即谁对环境造成污染, 谁承担责任;谁获取了生产或环境收益, 谁承担环境改善的支出;谁对此进行开发, 谁承担相应的风险以及环境保护的费用。其次, 对环境保护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也应该多样化, 不应该仅由政府来“买单”, 而且也应该从社会、个人等多个渠道来筹集, 这样可以促进约束效果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合适的农业政策目标应该是一个既包括农业经济发展目标, 也包括生态环境目标的目标体系。农业政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通过环境政策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获取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两者之间可以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业政策目标和环境政策目标的一体化要求在制定相关农业政策和环境政策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各个政策目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从而作出一定的妥协, 实现多重目标的共同发展。因此, 我们在制定各种政策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积极的和消极的各种环境因素, 包括各种潜在的因素, 最终制定出一体化的农业环境政策。

参考文献

[1]王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 2010 (6) .

[2]蔡岩兵:农业环境政策与农业协调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8) .

[3]汪宁、叶常林、蔡书凯:农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相互影响及协调发展[J].软科学, 2010 (1) .

[4]任景明、喻元秀、王如松:中国农业政策环境影响初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

[5]李士元: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 (2) .

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 篇8

近年来, 在国家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 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打造富强沂南、生态沂南、宜居沂南、文化沂南、和谐沂南”的奋斗目标, 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 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创新举措, 乘势而上,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全县经济社会得到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 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69.66亿元, 同比增长13.1%;财政总收入达到23.6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 增长39.2%, 总量在全省排名上升了4个位次, 增幅居全市第3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4亿元、增加值92.2亿元, 分别增长47.82%、20.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0元。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市前列, 呈现出经济赶超、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人心向上的良好局面, 一个富强美丽和谐的新沂南正在阔步前进。沂南县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着眼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结合全县农机化工作实际, 坚持以创新促发展,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 以农业机械化建设为载体, 不断强化农机职能, 夯实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为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回顾这几年的实践, 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领农机化工作全局

沂南县属欠发达县, 农机化整体水平不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既给农机化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也给农机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为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对农机化的需求, 迫切需要我们从传统、单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中解脱出来。为此, 我们按照党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及科学发展观战略要求, 及时调整农机化工作思路, 把农业机械化工作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和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立了立足大农业, 发展大农机, 在发挥农机传统优势基础上, 努力拓展农机外延, 统筹农林牧渔和农产品加工各业机械及新农村建设等机械的统筹发展新理念。在统筹发展理念的引领下, 全县农机部门上下努力开拓, 勇于创新, 不断借助外部有利环境和因素, 整合系统资源, 注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推动了农机化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目前, 农业机械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的坚强基石和后盾。

2 坚持以政策法规建设为抓手, 优化农机化发展环境

充分利用中央连续出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所带来的良好机遇, 努力优化沂南县的农机化发展环境。

2.1 法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几年来, 从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 县政府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赴外地考察农机化工作, 并积极研究解决立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农机化的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2.2 政策扶持取得显著成效

新阶段探索中的农机化工作普遍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为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 连续2a由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机化专题工作会议。市委领导也对发展农机化作出了重要批示, 并对全市农机部门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较好发挥上级政策效应的基础上, 市政府还协调市农机、农委和财政三家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强农政策增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沂南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还得益于强大的资金投入, 作为欠发达县, 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下降, 但全县上下并未因此而减少对“三农”的投入。省、市级农机专项资金较大, 各县 (区) 也都落实了配套资金, 县 (区) 农机化专项投入也加大。此举极大的鼓舞了农户的购机热情, 2012年, 全县农业机械购置资金有了大幅增加。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农户、农机合作社、农机示范基地、农机科研单位以及农机安全村都可享受扶持政策, 购机补贴政策已经成为农民参与最踊跃、实施效果最好的产业补贴政策之一。

2.3 农机 (公共) 服务体系得到稳定发展

在市政府的重视关心下, 县农机化的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也日趋加强。今年农机与农业部门联合成立了农业机械技术攻关小组;农机与公安、工商、质监部门联合开展农机安全和市场整治活动也已成为配合默契的常规性工作。农机部门还不断通过各类载体, 扩大农机宣传面, 提升农机在公众中的形象。近年来在我县还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活动, 进一步扩大了农机与外地合作与交流, 营造了农机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3 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开辟农机增收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益才是农机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而提高效益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几年来, 沂南县大力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和大户, 以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机经营服务模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 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拓宽了服务领域, 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县、乡 (镇) 农业服务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部分企业投资农机化事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热点, 初步形成了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 农机经营户为基础, 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和农机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投诉监督等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县已成立多家农机经营服务单位及乡 (镇) 和村级农机作业服务组织, 并且在县工商局注册了6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小麦机耕、机收率有了较大提高, 跨区作业也走向成熟, 并且增加了作业收入和农民收入。

4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提高农机化配套程度

为使农机推广紧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全县农机部门紧密结合本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特点, 整合相关资源,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重点推广项目和课题, 大力发展适应高效、生态农业的特色农机。建立了重点引进和主动研发相结合的推广模式, 探索了农机、科研、制造、农机专业合作社四位一体的创新合作机制。通过项目带动战略, 完成了多种实用机械的研制。以现代农业为依托, 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机化配套工程, 建立了小麦、果蔬、花卉、畜禽等多类型机械化示范基地。为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结合全县实际, 农机部门还大力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保护性配套机具、节水灌溉设备、畜粪无公害处理、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型机具设备, 积极探索畜粪无害化处理和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措施, 促进了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5 坚持以源头管理为重点, 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 沂南县农机安全生产也步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农机部门努力适应新形势, 通过建立健全和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农机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制度、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和拖拉机道路交通联合整治、积极创建“农机安全村”等活动,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 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杜绝了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为建设平安沂南、和谐沂南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 篇9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现状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2007年, 泸州市政府根据中央和省上的有关精神, 下发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县 (区) 、乡镇均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确定市人保财险公司承办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在全市142个乡镇和街道办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站, 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纳入县 (区) 、乡镇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市、县 (区) 财政筹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配套补贴资金,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财政给予保费补贴两大因素的共同推动下,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使长期徘徊不前的农业保险得到了空前发展。2007年, 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2295.19万元, 为泸州市提供了5.7亿元的农业保险保障;2008年, 各级财政加大了保费补贴力度, 增加了保险品种, 扩大了承保范围, 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765.89万元, 比上年增长了151.22%。

3.政策性农业保险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 各级政府和承办机构始终把理赔服务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理赔服务质量, 设立统一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报案电话、聘请农业、畜牧技术专家进行灾害事故损失评估、开通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绿色服务通道、通过农户粮食直补“一卡通”支付赔款等, 收到了良好效果, 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2007年, 泸州市共处理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案5796件, 为6637户受灾农户支付赔款441.48万元;2008年, 共处理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案18547件, 有41711户农户得到灾害赔偿, 赔款支出2340.58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1995.16万元, 比上年增长了677.92%;2009年1月至3月底, 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款支出895.35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351.83万元, 增幅为56.65%。这些赔案的处理, 深受农民的好评。笔者在农村调查中得知许多农民得实惠的典型事例, 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同心村二社养猪大户李晓红饲养的159头育肥猪因一场疾病死亡130头, 人保财险古蔺县支公司及时查勘理赔, 将31590元赔款送到了李晓红手中。李晓红感慨地说:“我仅交了477元保费, 就获得3万多元的赔偿, 政府养猪保险政策的确好!”

4.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初步形成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 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 政策扶持, 市场运作, 风险共担, 自主自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第一, 政府推动。各级政府把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列入农村的主要工作, 在宣传动员和组织投保等方面采取行政手段予以推动, 并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第二, 政策扶持。各级财政将保费补贴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给予参保70%~80%的保费补贴。同时, 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免除营业税。第三, 市场运作。农业保险业务以市场运作为主, 保险机构的选择、保险风险的化解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在政府的主导下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交给商业性保险经营机构承办, 实行“单独建账, 独立核算”。农业保险条款、费率由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农业保险营运费用由市政府核定 (2007年为保费收入的20%, 2008年为保费收入的17%) , 并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成本中列支。保险经营机构按保费收入的40%安排再保险。第四, 风险共担。采取政府与保险经营机构联办的方式, 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农业保险风险责任以当年保费收入的3倍为限封顶并承担在此限额内的保险赔付责任的方案。农业保险赔款在当年保费收入的2倍以内, 由保险经营机构承担全部赔付责任;赔款在当年保费收入2~3倍的部分由保险经营机构与政府按1∶1的比例分担。第五, 自主自愿。农户或农业生产企业、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各级政府等有关各方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都要坚持自主自愿原则。

5.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水平仍较低

从泸州市农业保险发展的情况看, 2008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765.89万元, 在保险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仅为2.7%, 仅占全市财产险保费收入的12.27%, 而当年全市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却为20.81%。这说明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2008年, 泸州市农业人口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14.17元,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54%, 这说明无论从保险的密度还是深度考量, 农业保险发展的水平都还很低下。2008年, 泸州市承保水稻93.56万亩, 仅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9.6%;承保玉米72.92万亩, 仅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6.74%;承保育肥猪121.03万头, 仅占生猪出栏数的22.83%;承保奶牛456头, 仅占奶牛总数的8.1%。这说明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也比较窄。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1.政府的主导作用还需进一步强化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 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对政府主导作用认识不够统一。个别县 (区) 和部分乡镇政府没有认识到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而是片面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事情, 政府是帮保险公司办事, 因而主动性不强, 甚至有抵触的现象。二是政府主导方式不够科学。在实际工作中, 少数政府部门要么置保险条款规定、保险经营客观规律于不顾, 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采取强制命令的方式进行干预;要么任其自然发展, 主导力量不够强, 没有把握好主导行为的尺度。三是政府主导作用不够制度化。为了工作的推动, 市、县 (区) 和乡镇政府都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 但这一农险工作领导机构履行职责没有常务化和正规化, 个别地方甚至形同虚设, 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财政补贴及相关配套措施落实的力度还需加大

目前, 财政补贴仅限于保费补贴,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承办机构没有给予经营管理费用补贴, 没有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基金。甚至个别县 (区) 由于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和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 加之财政资金安排压力大, 不愿意出钱承担县 (区) 应分担的农业保险试点品种的保费补贴资金, 因此除开展能繁母猪和少量的生猪保险外, 水稻、玉米、奶牛等险种尚未开展。

同时, 政策性农险试点工作由财政部门牵头, 其他涉农部门配合, 但由于工作机制尚未完善, 其他农业、畜牧等相关部门在农业保险工作中的参与度还比较有限。税收问题也是农业保险工作中遇到的新难题。国家除了对农业保险免征营业税外, 对企业所得税、农村保险代办员的个人所得税等其他税负减免还没有明确规定。农业保险和其他惠农政策如何有机结合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业贴息贷款等与农业保险挂钩和配套) , 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也是农业保险系统工程中的重要课题。从保险监管方面来看, 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的认定、农险代办员的资格审查、手续费的相关规定等, 也需要逐步解决。

3.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我国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专业保险法律、法规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予以规范和支持。2009年2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 对农业保险的规定很笼统, 其中第186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 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2007年, 《农业保险条例》被列入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 成立了由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立法小组, 由保监会负责起草。保监会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 听取农民和农民协会的意见, 并考察了国外农业保险立法情况, 先后召开了六次论证会, 并就条例草案广泛征求了意见。但由于种种原因, 《农业保险条例》的制定和出台被搁浅。

4.对农民的宣传动员不够

由于县 (区) 、乡镇政府和承办机构对农民的宣传动员力度不够, 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好处、试点险种、保险责任、保费标准等缺乏了解, 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积极性不高。根据2009年4月对泸州市7个县 (区) 752户农户问卷调查, 被调查的农户中听说过水稻、玉米、奶牛保险的分别为439户、495户、226户, 占总户数的58.38%、65.82%、30.05%。而知道水稻、奶牛保险农户中, 仅有336户、88户参加了相应保险, 分别占被调查总户数的44.68%、1.6%。以泸州市古蔺县为例, 该县自1992年开始开办烤烟保险, 并于2004年起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从2009年4月对该县3个镇农户的调查得知, 农民除了知道每单位承保标的应交多少保费、保额是多少之外, 对财政补贴政策、保险条款等几乎一无所知。

5.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显现

在农业保险中, 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其他保险更为突出, 更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和风险高的农户愿意投保, 自然灾害少的地区和风险低的农户则不愿意投保, 且这种逆向选择难以消除。从2007年~2008年泸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情况看, 自然灾害严重的古蔺县和叙永县, 政府和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都比较高, 投保的品种多, 覆盖面也大, 而自然灾害较少的泸县、江阳区和龙马潭区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就不高, 特别是泸县仅开展了能繁母猪和少量的生猪保险, 水稻、玉米等险种至今未开展。

同时, 农户在投保后欺骗保险公司或者对保险标的管理不善或放任不管, 给农业保险经营带来道德风险。在过去两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 造假骗赔的现象时有发生, 且有迅速蔓延之势, 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如2008年叙永县有1800多件赔案现场照片雷同, 甚至有个别乡镇兽医站人员把同一张假现场照片以10~20元的价格卖给农户造假索赔。同时, 水稻、玉米出现灾情, 乡村干部一般都从农民角度出发, 夸大受灾程度, 千方百计让保险公司多赔。道德风险的显现严重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 使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严峻挑战。

6.承办机构价值取向存在冲突

目前,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办机构是商业性保险公司, 其自身的价值取向是追逐利润, 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政策性、惠民性、非盈利性, 其追求的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承办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 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于一身, 从价值取向上就存在冲突。特别是目前四川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的是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的模式, 以市州为单位如果当年有盈利则作为大灾准备金全额提取, 如果亏损赔付在当年保费收入200%以内的由保险公司自行承担, 赔付在当年保费收入200%~300%的部分由政府和保险公司各承担50%。在这种情况下, 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实际上是“包亏不盈”, 只赚了一个“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总之, 由于价值取向的冲突, 保险公司对经营风险大、效益低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动力不足, 积极性不高。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保护措施之一, 必须依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扶持。否则, 政策性农业保险既不能走远也不能走好。因此, 国家应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 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政府的管理职权和作用、财政补贴制度、费率形成机制、经营主体的权益、再保险机制等, 使我国农业保险走上一条法制化的道路。在国家立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 建议先由国务院制定《农业保险条例》或在有条件的省、市、区, 制定农业保险地方性法规, 确立农业保险的政策性, 明确农业保险的基本原则、组织形式、保险条款的制定、保险金额的确定、保险费率的厘定、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方式等, 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创造应有的法律环境。

2.进一步理顺农业保险管理体制

为了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应设立农业保险管理的专门机构。鉴于前几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牵头,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宜在各级财政部门下设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局 (财政部门直属管理的二级局) , 主要职能是统筹全国农业保险发展、负责设计和改进全国农业保险制度、开发保险险种、厘定保险费率、审查和监督经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再保险支持、大灾风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等。

3.不断完善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

目前,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体制宜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大型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为主, 地方性、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和互助合作保险为辅的经营模式。待农业保险发展到一定业务规模 (主要农作物和大牲畜承保面达到60%以上) , 以及国家财力、农民保险意识、农业保险技术等条件基本成熟以后, 可以考虑建立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 对农业保险实行专业化管理。该经营模式的特点是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统一由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运作实施;建立国家财政扶持的农业保险大灾准备专项基金制度和农业再保险制度;国家运用差额补贴方式弥补各省、市、区农业保险的亏损;采用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参与方式,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作物和牲畜实行强制保险;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结合起来, 凡有各项补贴政策的农业保险标的, 予以强制保险, 凡没有参加的农户, 不给予各项政策补贴。

4.加大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当前, 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保费的补贴。有条件的地方, 要增加财政对保费补贴的品种和比例。当前要重点解决个别地方政府不愿意承担其应负担的那部分保费补贴, 导致这些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搁浅的问题。二是给予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补贴。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费用率, 实行差别费用率补贴 (一般应在20%左右) 。三是对农业保险提供巨灾补贴和再保险补贴, 对因巨灾造成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亏损的, 由政府巨灾基金兜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项补贴应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以保证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 加大税收优惠的力度。我国除应对种、养业农业保险免征一切税赋外, 对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或承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机构经营种、养业以外业务的营业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全部实行先征后返政策, 返还税金部分全额计入保险公司大灾准备金, 实行专户管理, 专款专用, 用于反哺农业, 保护农民利益, 提高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或承办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

最后, 加大行政支持的力度。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行政支持的力度, 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工作来抓, 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 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特别是乡镇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宣传、动员引导、组织投保、理赔监督等工作。各级政府财政、税务、农业、畜牧、气象等部门要通力协作, 共同解决好财政补贴资金及时到位、税收减免政策落实、灾害损失核定以及灾害预防预报等问题。

5.实行适度“强制保险”制度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及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突出, 必然使实际损失率和赔付率升高。实践表明, 财政保费补贴对提高农业保险参与率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 提高参与率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是实行强制性投保。我国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经济能力和积极性受到农业产出效益、农民收入水平、收入来源多样化以及农民对风险的认识程度和保险意识等的影响, 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参与率很低。因此, 我国政府在实行财政补贴农业保险计划的同时, 也应该采取强制性、区域性的投保措施, 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作物、牲畜、林木等由国家指定的专门保险公司采取强制投保的方式承保, 保证必要的参与率。通过强制投保, 可以在足够大的领域内分摊风险, 避免逆向选择, 降低农业保险费率。但是, 在适度强制投保的制度设计上, 应注意避免强制投保演变成乱摊派。

6.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水平

政策性农业保险承办机构要深入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和最需要转嫁的风险, 设定不同档次的险种供农户选择, 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当前, 要优化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保险产品, 把病虫害、旱灾作为附加险列入保险责任, 开发一年期育肥猪保险产品, 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散养育肥猪保险期限短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服务规范与制度, 适当调整服务时间, 优化流程, 简化手续, 竭尽全力为农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承保理赔服务;要坚持“快查勘, 快定损, 快赔付”的理赔原则, 及时将赔款送到受灾农户手中;要加强乡镇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站建设, 不断健全农业保险服务, 将农业保险服务网点延伸到乡镇和村社, 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要在农业灾害数据收集整理、农业风险识别、预测、区划、预警、信息统计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有计划地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保险专业人才队伍, 努力提高产品开发、费率精算、承保管控、损失核定等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技术。

7.加强农业保险的政策宣传

农业和税收政策研究 篇10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业增长,分析

1 引言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 财政支农政策能有效地促进农业增长。对于农业基础薄弱的中国而言, 财政对农业的大量投入对促进农业增长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诚然, 在我国发展的不同时期, 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加大。尤其是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 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有了大幅度增加。2008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5955亿元, 比2007年增长37.9%。江西省是农业大省, 农业的稳定快速增长关系到整个省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江西省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为96亿元, 比2007年增长17.3%, 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 与该省农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要求相比, 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仍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虽然受制于政府财力的增长速度, 财政支农总量的增长十分有限, 但通过研究财政支农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支农资金, 实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作用。

2 文献综述

财政支农作为我国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我国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财政收支的不同状况下, 一些学者对其做了一些实证研究:孙红霞 (2008) 通过实证研究测定了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分析了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魏琴 (2008) 通过实证分析, 就我国财政支农总量、结构及方向进行了测算, 提出加大总量的投入、改善结构的建议;张元红 (2000) 通过分析, 认为虽然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下降, 但我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仍将是财政资金支持。综上, 财政支农支出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将区域细化, 把目标定在江西省, 考察其财政支农支出对该省农业增长的贡献度, 并据此分析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提出改革建议。

3 江西省财政支农与农业产出增长的总量分析

本部分用1980—2008年江西省的相关数据, 共29个样本, 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江西省农业产出 (记为At) 和财政支农支出总量 (记为Bt) 的相关关系。

原假设1∶Bt增长不是促进At增长的因素;原假设2∶At增长不是促进Bt增长的因素。建立模型如下:

Bt=b0+b1Bt-1+b2At+b3At-1+vt

At=a0+a1At-1+a2Bt+a3Bt-1+ut

为了克服异方差, 我们对At和Bt的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采用lnAt和lnBt来代替At和Bt, 再通过ADF检验证明lnAt和lnBt都是一阶单整, 可通过一阶差分使其平稳化。模型变为:

ΔlnBt=b0+b1ΔlnBt-1+b2ΔlnAt+b3ΔlnAt-1+vt

ΔlnAt=a0+a1ΔlnAt-1+a2ΔlnBt+a3ΔlnBt-1+ut

运用相应数据和计量软件E-views 6.0, 得到检验结果如下表。

上表中的结果表明:At增长推动了Bt的增长, Bt的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At的增长, 即江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增长与农业产出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4 江西省财政支农与农业产出增长的结构分析

本部分以C-D生产函数为模型测出江西省财政支农各类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 具体分析当前江西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 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4.1 选择变量

采用1980—2008年江西省财政支农各类支出数据和各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共 29个样本。江西省各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影响江西省农业增长的财政支农各类支出因素为解释变量, 主要包括:第一,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主要指用于田间水利设施、粮食商品基地、乡村道路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第二,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主要用于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以及农民科技培训等。第三, 支农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其中, 前者主要用于农村兴修农田水利、建设小型水电站等的补助费用;而后者主要用于农业事业单位机构的专项经费支出, 支撑农业事业单位的运转。第四, 其他支出主要是指各种补贴和农村救济费用, 主要包括政府对农民的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贫困救助的转移性支付。

4.2 设定模型

本文采用为C-D生产函数为模型:

At=DX1t^β1X2 t^β2X3t^β3X4t^β4

其中, 江西省第t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记为At, 第t年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记为X1t, 第t年农业科技费用记为X2t, 第t年的支农支出记为X3t, 第t年的其他支出记为X4t, β1、β2、β3和β4分别代表各项投入的产出弹性, D为常数。

将模型两边取对数后变为:

lnAt=D+β1lnX1t+β2lnX2t+β3lnX3t+β4lnX4t

运用相应的数据和计量软件E-views 6.0, 得到了如下结果:

lnAt=2.1555-0.0396lnX1t+0.9645lnX2t+0.2869lnX3t+0.3749lnX4t

从回归结果看出, 方程拟合情况很好, 各项回归系数显著, 且DW=1.8797, 不存在自相关, 方程有较好的解释力。

4.3 分析结果

从以上的回归结果及结合江西省目前财政支农的情况, 可以看到, 江西省的财政支农结构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农支出比重较大, 而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不明显。回归结果表明, 该部分支出的系数为负数, 其与农业产出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主要因为在这部分支出中, 大部分资金用于大型水库修建、江河治理等工程, 而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偏小。而且大部分的投资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 直接给农业带来的益处不多, 但长期以来却被统计在财政支农支出中,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同时, 由于能直接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带来益处的支出部分增长缓慢, 就导致整个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并未很好地起到支持农业的作用。

其次, 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从模型结果看, 该部分的支出与农业产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江西省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水平低。以2003年为例, 江西省农业科研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仅为0.39%。而2005年农业科研投资强度 (农业科研投资占江西省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依然仅为0.56%。

再次, 支农支出比重很大, 其中各项事业费支出比重大,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比重较小。回归结果表明, 该部分支出对农业产出的提高作用较小。主要因为分税制改革后, 中央政府主要承担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支出,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费用则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 且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财力充足但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因此就会使这部分支出中各项事业费支出比重大,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比重却更小。虽然近年来, 江西省该部分支出总额较大, 增长速度较快, 但支援农业生产的支出增长较少, 大部分资金用在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上, 对农业产出作用不大。

最后, 以农业补贴为主的其他支出所占比重较大, 但对农业的增效不高。从模型结果看, 其他支出对该省农业产出的贡献率很小。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业的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 但补贴率实际很低。农业补贴总量有限, 具体平均到农户, 资金量更少, 再加上在实际运作中的流失, 农民从政府的补贴中并没有得到很多的好处, 财政补贴并未充分发挥其对“三农”的支持作用。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 江西省的财政支农政策对该省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改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当前该省财政支农的总量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不变的情况下, 单从财政支农的结构看, 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主要表现为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和财政支农效率不高。因此, 在保持或加大财政支农总量的条件下, 要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具体措施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投入, 减少农业事业费开支, 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经济增长动态的实证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 .

[2]魏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产出效率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 2008 (4) .

[3]张元红.财政政策与中国农业的周期性波动[J].中国农村观察, 2000 (4) .

[4]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新媒体与社会再生产下一篇:元语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