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长葛

2024-05-05

河南长葛(精选六篇)

河南长葛 篇1

1.1 超市的含义

超市是指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食品、日用品、事物为主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 在消费者购物完毕后进行一次性付清价款, 从而完成消费。

1.2 超市的特点

(1) 方便快捷。超市将所销售的商品分门别类的摆放在购物架上供消费者自己挑选, 商品标签上标有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消费水平、喜好、习惯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 无需询问超市的导购员商品的有关信息, 减少了消费者和导购员的负担, 为消费者和超市导购员都带来了方便。

(2) 购物舒心。在超市购物不必担心购物时间的限制, 每位消费者都有自己需要的购物时间, 可以推着购物车在超市里随意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购物也无须担心购买过多商品而无法带回家, 现在的大型超市几乎都有送货到家的服务, 这对人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 物美价廉。一般超市的商品都会比摊位卖的商品价格便宜, 因为超市面积较大, 需要商品的库存量大于一般的摊位, 进货数量大就降低了购货成本, 且大超市为自己的名誉着想, 商品的质量有保证。

2 长葛市的超市概况

2.1 长葛市超市状况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在近些年涌现出大大小小的超市, 本文主要以其中的仟禧超市为例子给大家介绍长葛市超市发展的状况。

仟禧超市位于长葛市西转盘葛天路与小铁路交叉口, 其主要市场是周边的乡村, 价格低廉、产品质量有保障等优点得到了周边乡村居民的青睐。

2.2 消费结构

长葛市目前消费结构分为:

3~12岁, 处于此阶段的消费者需要家长陪同, 无收入能力, 家长主要为其购买玩具, 衣服等。

13~15岁, 这些孩子还处于中学阶段, 购物还需家长陪同, 主要购买文具类商品。

15~22岁, 此阶段的孩子处于高中或者大学阶段, 追求时尚商品, 主要购买零食, 住校生还需要购买生活用品等, 其主要经济来源靠家长支持。

23~35岁, 成熟型消费者, 此阶段消费者是主要消费群体, 具有经济能力, 可自行决定收入支出, 主要消费品为生活用品和化妆品等。

36~50岁, 理性消费者, 其消费的商品更追求实用性, 主要购买商品为蔬菜类、衣服类等。

3 长葛市仟禧超市的经营状况

3.1 仟禧超市简介

长葛市仟禧超市自2001年创始至今, 已有三家分店及其他便利店, 分别位于长葛市西转盘葛天路与小铁路交叉口、长葛市长社区、长葛市铁东路和解放路的交叉口。其超市主要消费群体为周边村庄的居民, 其位置偏于市中心, 为住在市中心周边的居民带来了便利。

仟禧公司始终坚持以发展超市为主业, 集百货、休闲等为一体的经营方针, 荟萃国内的名、优、新、特商品, 全方位面向各阶层消费群体。

3.2 超市的基本构造

仟禧超市三个店, 一个是一层的, 两个有两层, 由于仟禧主要经营生活用品, 所以超市的一层主要放置生活用品、水果、蔬菜、家居用品等, 二层会销售儿童玩具、儿童乐园、服装等。

3.3 仟禧超市SWOT分析

(1) 竞争优势:①仟禧超市距离市中心还有一段距离, 而大部分超市均向市中心发展, 这就给仟禧创造了优势, 它可以满足较偏远地区村庄消费者的需求, 更加趋于平民化。②西转盘店临近长葛市第二高级中学, 消费者更多且更趋向于年轻化, 为仟禧带来了更大的市场。③开店时间长也是不可忽视的优势之一, 创始人友善对待每一位顾客和合作商, 使其拥有大量的长期合作商, 因此进货成本也就更低, 更有促销商上门推销产品, 种种因素使得仟禧能够用最低的价格销售更多的产品。

(2) 竞争劣势:①仟禧因其方位较远离市中心, 所以较市中心的超市而言, 缺少大买家, 来仟禧购物的消费者大部分只是购买生活用品, 极少数人会购买高档消费品, 更别说奢侈品。而且购买者购买数额较小, 金额较少, 加上销售价格低, 导致其销售额较市中心超市小。但这些劣势是可以通过销售流水量来弥补的。②消费者素质不高导致超市损失严重, 原本利润就不高的超市加上额外损失, 导致员工工资处于中等水平。

(3) 竞争机会:①超市周边有高中学校,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营销学生的有关商品, 在学生休息外出的时候, 可以促销一些平时销售较好的学生用品, 尤其是符合学生口味的零食, 还有一些较新颖、新鲜的年轻人喜欢的商品, 这些商品会极大的引起学生及年轻人的注意力和好奇心。②通过实地考察发现, 仟禧的馒头销量极好。一日三餐之前卖馒头的地方总会被消费者围得水泄不通, 人们迫切希望能买到馒头。此时就是一个营销的好机会。可以通过扩大馒头摊位, 在馒头摊位周围尽可能不要摆放其他商品以阻碍购买馒头的消费者。

(4) 竞争威胁:近几年来市中心超市数量逐渐达到饱和状态, 竞争者也逐步向城市边沿扩散, 仟禧周边新开的超市对其产生威胁, 但就目前商品价格及老顾客的支持来说, 这个威胁还不是很大, 但不可以掉以轻心, 要考虑如何能够保证老顾客继续光临的问题, 所以仟禧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提高销售量。

3.4 仟禧超市的目标

从开店以来, 仟禧一直以其可靠的商品质量, 合理的价格定位, 热情周到的服务, 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及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下一个目标是占领农村市场, 向市区开拓进展, 走出长葛, 走出省, 甚至走出中国, 走向全世界。

4 结束语

就目前状况来看, 长葛市消费水平还不是很高, 超市即将达到饱和状态, 如果想更好的发展, 就需要考虑如何吸引顾客, 而不仅仅是增大销售量。要真正做到为民所想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在拥有一片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金燕.大型超市行业顾客满意测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7.

[2]程利平.百信货仓超市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7.

河南长葛 篇2

2013年,长葛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农村经济总体继续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一、农村经济运行特征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持续增长。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2.09万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18.71万元,增长4.0%;林业产值3.08万元,增长4.6%;牧业产值19.72万元,增长4.0%;渔业产值0.16万元,增长1.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1万元,增长6.6%。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预计达24.25万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增加值10.92万元,增长4.0%;林业增加值2.34万元,增长4.6%;牧业增加值10.65万元,增长4.0%;渔业增加值0.12万元,增长1.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22万元,增长6.6%。

(二)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略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5.55万亩,同比增加0.51万亩,增0.4%。其中夏粮面积56.06万亩,产量27.80万吨,夏粮总产实现“十一连增”;秋粮播种面积59.49万亩,比上年增加0.38万亩,增0.6%,产量为26.56万吨,同比增长0.3%。全年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粮食总产量继续稳定在50万吨以上。

(三)水果面积、产量均有所减少。2013年全市水果面积为240公顷,同比减少5.9%,水果产量达3956吨,同比减少6.0%,其中主要水果产量:苹果230吨,梨180吨,桃1398吨,葡萄1220吨,均比去年减少。

(四)畜牧业生产增长平稳。2013年,全市肉蛋奶产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其中肉类产量6.84万吨,同比增长4.0%;蛋产量4.79万吨,同比增长0.8%;奶类1.32万吨,同比增长0.2%。全市生猪出栏78.21万头,同比增长4.4%;存栏42.89万头,同比下降3.1%。家禽出栏648.01万只,同比增长0.1%;存栏507.83万只,同比增长0.1%。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长葛市近些年农业经济与农民收入都有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一是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过快,给农民增收带来一定难度;三是受市场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对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的内驱动力。继续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扶持政策,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认真落实各项科技措施;巩固提升蔬菜产业;健全农产

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密切关注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河南长葛 篇3

方志采访录是编纂方志的底稿, 方志的部分篇章内容主要是依据采访录所提供的材料编写的。由于方志篇目的限制, 故它不可能把采访录所有的内容都录入进去。这样必然带来一个问题, 也就是方志中录入的材料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出采访录的原本内容, 特别是人物采访录。下面我们就以现今存留下来的一册《河南长葛县采访录抄本》 (以下简称为《采访录》) 为对象, 通过对比它录入方志的情况来讨论这个问题。

《河南省长葛县采访录抄本》现藏于新乡市图书馆, 它未见收录于《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 中华书局, 1985) , 亦未著录于《河南地方志提要》 (刘永之、耿瑞玲,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0) 。

该采访录为大本线装, 内封有“河南省长葛县采访录抄本”标目, 灰色暗格纸张折叠后, 楷书抄写, 每页8行, 每行20字, 共35页。抄录有《张公槐堂循吏传略》 (张六行) 、《张公仪廷孝友传略》 (张凤立) 、《张凤坡公事略》 (张晓鸣) 、《张镇五公事略》 (张中方) 四个人的传略, 他们均为清代人, 最晚在同治九年以前 (张中方卒于同治庚午年, 据《张镇五公事略》载) 。

2《河南省长葛县采访录抄本》出现的时间

采访录上并没有显示记录者及记录的时间, 它大致出现在什么时间呢?带着这一疑问, 我们检索了清代的长葛方志。清代长葛方志有两种:一种是康熙三十年 (1691) 刻本 (何鼎纂修) , 一种是乾隆十二年 (1747) 刻本 (阮景咸修、李秀生等纂) 。而四人的传略最晚的也为同治九年, 故他们不可能被收录于乾隆刻本。又兼之清代晚期未见有长葛县志刊行本, 因此, 我们断定该采访录并不是清代的采访录。

沿着这个线索, 我们又查阅了民国十九年 (1930) 铅印本《长葛县志》 (陈鸿畴修、刘盼遂纂, 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6) , 其卷九“人物传” (页412、422、431~432) 中收录了张六行、张凤立等四人。经对照, 收录的传略内容皆来自于采访录。据此而知, 该采访录当为民国编纂《长葛县志》时的产物。同时我们又查阅了该志的序言及卷首内容, 试图查到采访者, 很遗憾没有记录。

3 四人传略在《长葛县志》和《采访录》中的比较

我们把《长葛县志》和《采访录》中的四人传略进行了比较, 发现收录于县志中的四人传略与原本的四人传略, 其篇幅和内容都大为减少, 这可以通过两者前后的文字数量看得出来。表1如下:

从表1里的数字, 我们可以看出四人传略中, 张中方的被缩减的字数最少, 而张凤立的则最多。即使缩减最少的, 其后的文字数量也不足于原来文字的一半。文字的过多减少, 势必影响到原有内容的含量, 哪怕再有概括性的语言。我们仅以张六行的传略为例进行说明。在《采访录》“张公槐堂循吏传略”中有:其世系、考中进士之前的其他科第、为父尽孝道的具体描绘、任知县时在书院教谕生童的详细描述、填补银两欠缺、为人好施之举, 等等, 均被略去或者一笔带过。这些被省略的内容在人物传略中没有价值或无关紧要吗?其实非也。阅读《采访录》, 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县志所没有的文字信息, 这也正是今天其价值之所在。

4《河南省长葛县采访录抄本》的价值

阅读《采访录》中未被《长葛县志》收录的内容, 我们至少还可以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他们四人之间有无关系, 他们的世系如何, 以及乡邦地域文学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 我们具体阐述如下:

4.1 显现四人之间的关系

一个抄本上同时记录了四个张姓的人物传略, 他们之间有无瓜葛呢?这无法从《长葛县志》的人物传中得到答案, 却可以从采访录的材料中知晓。经我们查阅四人的传略而得知, 张六行和张凤立、张晓鸣三人为祖孙关系, 而张中方与张六行为同宗但非近支。

张六行, 字孝先, 号槐堂。乾隆辛巳 (1761) 第二甲进士, 官广东潮州府惠来县令。《惠来县志》也载有他于1772年曾任职惠来 (惠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新华出版社, 2002, 498页) 。张六行有五子, 其第五子为荣林, 嘉庆庚午举人 (《张公槐堂循吏传略》) 。张凤立, 字仪廷, 号丹山, 嘉庆庚午科举人。他是“德圃公之次男” (《张公仪廷孝友传略》) , 德圃公即是荣林。张晓鸣, 字应昌, 号凤坡。他与张凤立为兄弟关系, 在《张公仪廷孝友传略》中出现有“其弱弟应昌”, 而在《张凤坡公事略》中则有“其兄丹山”。他们同为张六行之孙, “家乘之可考者, 自前明外翰公始, 至公祖孝先, 公凡八世矣” (《张公仪廷孝友传略》) 。据此而知, 他们三人是隔代直系。

还有张中方, 他与张晓鸣为师徒关系, 二人为抵御犯葛的粤皖匪之首。在《张凤坡公事略》中记载有“其师镇五 (镇五, 为张中方的字) 先生品端学博”、“众议举公 (为团长) , 公独推镇五先生老成练达, 众议乃定”。可见, 张中方与上述三人, 虽为同姓, 但无血缘关系。

4.2 有助于家谱研究

在《长葛县志》四人传略中, 他们的身世情况均未录入, 而《采访录》中却载有这个方面的内容。张六行与其孙张凤立、张晓鸣三人中, 仅张凤立一人传略里记有家谱, 而张中方一人另载家谱。

在《张公仪廷孝友传略》中载:“先世自山西洪洞徙葛, 遂家焉。家乘之可考者, 自前明外翰公始 (在《张公槐堂循吏传略》中亦有此) , 至公祖孝先, 公凡八世矣。孝先公以解元成进士, 任广东惠来县知县。子五, 长与次皆以科第显。公之父庚午科举人, 乃其第五子也, 娶於朱生公。”

而《张镇五公事略》则载:“先世晋洪洞籍, 明初徙豫, 复由项城南缸迁葛。始祖渠川公, 再传及八世祖。守良, 崇祀乡贤祠。七世, 宗孔, 饮宾文学。六世祖, □七, 拔贡生, 山东鱼台县知县。五世祖, 轼岁, 贡生, 罗山县教谕。曾祖日泰, 祖瑞桢, 俱有隐德。父, 天池, (字) 鹏, 忠厚长者, 配潘孺人, 生二长。甲第早殁, 公其次也。”

通过家谱的记录, 我们知道张姓的两个支系都来自于山西洪桐, 但张中方家族先迁至项城再迁到长葛, 这与张凤立家族直接迁至长葛不同。这一点也印证了张中方与他们三人为同宗但非近支的关系。这些家谱, 对于张六行和张中方的后人了解家史或编纂家谱均为不可多得的材料, 同时对于研究长葛县张姓的来源也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材料。

4.3 透视乡邦文学的地域特征

在《采访录》四人传略中, 张凤立的篇幅最长, 竟达两千多字, 其主要原因是他的传略中收录了其友对他的赠诗。“后人赠诗歌者不下数百家, 谨摘录数篇於后” (《张公仪廷孝友传略》) , 其文中共抄录有7人15首赠诗。这里我们仅择两首如下。

其一, 长社张位寅赠诗。旷代伟人只尽伦, 孝亲友弟见天真。培将心地灵源活, 施及同胞懿德纯。蔬食融融终岁乐, 萱唐蔼蔼合家春。雍容直入神仙籍, 不但绵延裕后人。

其二, 长社段珍赠诗。业承先人, 持志不群。同及小技, 而重大伦。蓼莪恒嫩, 常棣每新。允矣张仲, 展也君陈。多才多艺, 能事鬼神。寸草有心, 报得三春。寸草有心, 报得三春。竟随母去, 垂裕后昆。

这些诗歌均为赞美张凤立的才华节操及其孝道。从字数上长短不一, 短者二十多字, 长者达四百多字 (“候补知府邓州知州权知长葛县事王锡晋赠诗”和“长葛训导赵作楫赠诗”, 达420字, 我们没有摘录) 。从语言风格上, 有些诗句中使用虚词“矣”、“也”、“兮”、“者”等衬字入诗, 舒缓了诗句的语言。从押韵角度上, 有些诗句的韵脚, 如“书”、“如”与“余”相押 (许昌张立贤赠诗) , “歌”、“何”与“多”相押 (许昌张立贤赠诗) , 皆以方音入韵。无疑, 这些诗歌不仅为长葛地方文学整理提供语料, 而且还对研究长葛乡邦文学及其历史方音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5 结语

作为采访搜集而来的一手资料《河南省长葛县采访录》, 虽然在版本价值上甚微, 但作为河南地方文献还是非常珍贵的。由于长葛自乾隆至晚清没有方志刊行本, 因此, 挖掘《采访录》所收录的内容, 这不仅有助于研究长葛县张氏家族史以及乡邦地域文学, 而且对于认识长葛晚清的社会面貌以及民俗风情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县志中有记录, 我们没有赘述) 。

参考文献

[1]刘盼遂.《长葛县志》[M].陈鸿畴, 修.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30 (民国十九年) 铅印本, 1976 (民国六十五年) .

河南长葛 篇4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其中“比邻”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2.默写古诗文。(10分)(1)赵翼《论诗》全诗。论诗 赵 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3)《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一句“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4)“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赵师秀“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作者含而不露的寂寞心情。

1.阅读《夕照》,完成下题。(16分)

⑴是大好的天气,太阳斜照到地面上的时候,光是极均匀的。不像正午前的,轰然的阳光,沉渣泛起,沸沸扬扬,光和影都是强烈的。

⑵这时,却是沉静下来,那些最细的光粒子,分布在空气里。光是薄薄的一层,却没有一点疏漏,连最犄角的旮旯里,都没有影,而是光。由于光的细致,这时的可见度相当高,那些外墙表面上,淡黄色的涂料,都被光色析出颗粒状的质地,显出一种毛茸茸的粗糙感。玻璃窗上的光,则是明快的,要是有人在这时推拉窗,那窗户上的反光,便哐啷啷的,不是指的声响,而是那股子活泼劲。要是老房子,瓦顶里的杂草,便丝丝可见,间隙里是缓缓平铺着的光。人的脸在这时呈现最柔和的线条,是照相里称作高光的效果。孩子是不消说了,连老人的布满褶皱的脸,也变得清朗细腻。并不是说,深刻的褶皱模糊了,其实反是更清晰了,但这清晰突出了它们的均衡有致,显得十分流畅。褶痕里的纹理纤毫毕露,一无暗影,肌肤甚至是娇嫩的。

⑶在这样的光线里,声音可传得很远。谁家在收晾衣服,晾竿清脆地碰撞着,还有拍打晒暄的棉被的声音,那空而实的嘭嘭声,不紧不慢的,一记记的,在住宅区的院子里,又疏落又饱满地散开。停在对面楼顶的鸽子,饱食的咕咕声,也清晰可辨。有脚步声,即便是鞋跟急骤地敲击着水泥路面,也还是轻盈和悦的,一串地从楼前到楼后,逐一消失。放学的孩子,聚在楼底的空地上做游戏,叽叽哝哝地私语,虽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细小稠密的声节,却一个也不落的,像某一种鸟语。哪怕是在顶层的六楼,也是清清楚楚。要有自行车骑过,那车轮上的飞子,吱啦啦地响过,就特别的悦耳,好听极了。连那窗台上蹦跳的麻雀子,那小脚爪子柔软地落地,都是入耳的。

⑷这时的阳光也是有气息的,是被褥的干燥和着灰尘的味,还是衣服上新鲜的肥皂味,竹竿则是清涩涩的气味。隔宿的溽湿气晒到此刻,已经散尽扫空。东西原先的气息,便蓬然而起,四下飞扬。它几乎是有形的,是一种绒毛状的东西,使劲地吸一口,几乎要呛鼻了。这样的住宅区,到处是水泥:地坪,楼板,台阶,墙。全少不了水泥,要说气息是单调的。然而,日里烟熏火燎,夜里声鼾鼻息,朝朝暮暮的,早已脱胎换骨,难免有些焐热的缠绵的浊气,经得起这么好的太阳不歇气地照吗?到了此刻,都是清洁利落的。水泥的阴凉气是有些出来,可却是舒爽的,有冷暖的,染了人气的,它简直是带响的,沙啦啦啦。再过些时,阳光从地面下去,暮色降临,光,声,气息,就全换了颜色。(选自《王安忆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小题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围绕“夕照”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小题2】任选一个角度,说说文中画线句子妙在何处。(6分)

【小题3】文章第⑵、第⑶、第⑷段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夕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2.阅读《沉浸〈诗经〉》,完成下题。(21分)⑴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也是在那里,我初次接触到《诗经》,立马被那些好听的“歌谣”迷上。野外总是天高地阔的,我一会儿化身为那只在河之洲的斑鸠,一会儿又变身为采葛的女子,岁月绵远,天地皆好。

⑵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⑶读书却使我的内心,慢慢儿变得丰盈。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而去。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

⑷读着读着,我贪心了,就想拥有它。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我身边许久,我也没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始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⑸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然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

⑹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也没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迷恋,也没想过自己日后会走上写作的路,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⑺很快,我要毕业了。突然收到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单价七块六毛。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询似的看他,他却无甚异常,仍是一副冷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⑻我最终没有相问。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的,吐着芬芳。(选自 2015年5月9日《扬子晚报 》,作者:丁立梅)

【小题1】请简要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内容。(5分)

【小题2】第⑵段插叙了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3】品味第⑸段中画线句,合理想像,对她此刻的心理进行描写。(不超过60字)(5分)【小题4】本文三次写到七里香,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⑤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惎: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 靳:吝惜,不肯给予。⑤ 诮:责问。

【小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则意其犹有美者(猜测)B.使者见而怪之曰(奇怪)C.吾固知吴人之靳也(本来)D.颦蹙以让使者(责备)【小题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有植枸橼于庭者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使者以诮⑤吴人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而王之求弗止乃记之而去D.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而伯乐不常有【小题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2)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小题4】梁王是怎样一个人?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2.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8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2分)(1)便要还家要:(2)渔人甚异之异: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处处志之寻向所志B.屋舍俨然怡然自乐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无丝竹之乱耳D.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小题4】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2 分)1.阅读《客晓》,完成小题。(6分)客晓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小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的画面。(2分)

【小题2】诗的三、四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边小洲。②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小题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所呈现的画面。(2分)

【小题2】“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只青蛙掉进了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我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于是它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奶在它的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纵身一跃,终于跳出了奶桶。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套作;

河南长葛 篇5

经历了“十一五”的快速发展, 行业形势及产品技术未来如何发展成为钢筋及预应力机械从业人关心的问题。2011年10月28日, 钢筋及预应力机械分会五届三次年会在河南长葛召开, 此次年会由长葛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心、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和《建筑机械化》杂志协办, 主题为钢筋加工配送与预应力新技术交流。

解读行业形势 明确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金星作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及当前形势》的报告, 就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预测、发展重点、政策性建议和措施意见等阐述看法;分会理事长刘子金研究员作了《钢筋及预应力机械行业发展与展望》的报告;大会审议了分会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通过了分会行业技术委员会工作条例, 宣读了专家组成员名单。

刘子金理事长在报告中就国内外钢筋及预应力机械行业发展状况做了说明比较, 并展望了我国钢筋及预应力机械未来发展, 指出钢筋及预应力机械向多层次化发展, 钢筋向专业化集中加工配送方向发展, 钢筋加工企业向集团化网络布局发展, 钢筋加工和钢筋机械连接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预应力机械向高强和无损监测方向发展, 大力开展行业自律和信息化建设。发达国家建筑钢筋加工配送比率高达90%以上, 而我国仅为5%-10%, 90%以上建筑钢筋是在工地现场进行;建筑用网片国外应用比率70%以上, 而我国仅为5%-10%, 巨大的反差说明专业化集中加工配送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 钢筋专业集中化加工配送技术由于具有降低成本、保证质量、节省用工、提高生产效率等特点, 已成为建筑业的“四节一环保”新技术, 被住建部列为《建设事业“十二五”重点推广技术》内容之一和建筑业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内容, 是今后建筑业钢筋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葛市副市长范耀江在讲话中表示, 长葛市与钢筋及预应力机械分会近些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往来关系, 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及分会的支持下, 长葛市建筑机械行业得到长足有利的发展, 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小型建筑机械生产和集散中心, 2010年10月被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授予“全国小型建筑机械产业基地”的称号。

深入技术交流 推动行业进步

与会代表从技术层面, 标准层面等多方面发表看法, 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技术交流, 建研建硕 (北京) 科技股份总经理吴广斌、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副总工朱万旭、沈阳建筑大学工厂厂长田野、裕丰企业集团副总裁文济就锚固新技术、预应力技术、钢筋调直与加工配送方面作了技术报告。建研建硕 (北京) 科技股份总工徐瑞榕、建研科技 (北京) 结构工程公司副总工陈茜、欧维姆机械缆索部长黄芳炜就钢筋连接新标准、预应力方面的国标、行业标准进行了介绍。德国PEDAXG公司工程师Jan.Elze作了《欧洲的钢筋加工—从完全依靠人力到自动化》的演讲, 为我国钢筋加工朝自动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技术交流结束后, 代表们参观了长葛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津中建机械公司、巨霸机械公司和远东凌风机械公司4家当地企业。

河南长葛 篇6

卖粮卖树“勒紧裤腰带”用上电

建国以来, 大孟村的群众是想电、盼电……直到1978年秋, 大孟村还没有用上电。群众生活吃面是柴油机磨的粗糙的“一风吹”, 照明工具是煤油灯。煤油灯不但不亮, 而且熏得人视力模糊。为改善这一状况, 村委会首先是找到长葛电业局求助, 然后是卖粮食卖树, 可资金仍然筹不够, 只好召开群众大会, 动员年收入200元以上的村民出钱出力。用当时的话是“勒紧裤腰带, 也要赶在年底前把距村子2 480 m远的10 kV线路, 跨越400 m宽的双洎河架到村里来。”

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 电业局在农村架设线路的每一笔投资必须报当地计划经济委员会批准。来自农村的乔北方局长深知农村用不上电的诸多不便, 他亲自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来到大孟村, 勘察、测量线路走径, 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施工, 仅用5天时间就架通了10 k V线路。当时, 由于资金缺乏只允许安装1台50kV·A变压器。1978年冬, 少数村民用上了电, 25 W的灯泡照亮了小村的黑夜。

两次增容拉闸限电不堪回首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大孟村不少村民用上了动力电, 搞起了农产品加工和工副业, 农村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手头富裕的村民购买了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享受电力带来的新生活。由于用户和用电负荷不断增加, 村里变压器容量显得小了。1985年, 在村委会的号召下, 大孟村2 630位村民每人集资10元钱, 安装了第二台50 kV·A变压器。

大孟村地理位置偏僻, 地上地下无任何矿产资源。广大村民因势利导, 利用送到家门口的电力能源,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养殖业。当时的长生园蜂产品加工厂、得红养殖场等一些小企业已初具规模。企业的发展壮大, 带动农村用电能量不断上升, 再加上村民大量添置家用电器, 村里电力供应再次敲响了“警钟”。1990年, 村委会采取向动力用户每千瓦 (按电动机铭牌容量计算) 收取20元钱, 不够部分从村办副业中支取的筹资办法, 安装了第三台50 kV·A变压器, 缓解了当时全村紧张的用电局面。

1995年, 村里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村民越来越多, 供电“瓶颈”再次出现, 且日趋严重。低电压常常造成电动机无法正常启动, 40 W的灯泡红得像兔子眼, 变压器、导线等设备严重发热, 损耗大, 电价涨到每千瓦时1元钱, 还经常发生设备烧坏的事故。村委会已不好意思再让群众集资办电, 为保护现有供电设施不被烧坏, 村委会制定了有序用电计划, 采取停电、限电、轮流用电、不发展动力用户等措施限制村民用电。

缺电, 严重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些初具规模的小厂开始往城里搬。农村电网急需升级改造, 广大群众也迫切期盼用上同价电、安全电、放心电。

惠民工程农民迎来发展春天

为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切实减轻农民用电负担, 1998年, 国务院作出“两改一同价”的决定, 全国供电企业积极响应, 从此, 农网改造这一民心工程拉开了序幕。

长葛电业局网改施工队来到大孟村。通过对用电负荷的实际测量, 该局在用电负荷中心增加了2台100 kV·A容量的变压器。同时, 供电线路也得到改造, 供电半径缩小, 导线截面积增大, 全村用电面貌得以彻底改观。这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前, 村里人是往城里跑, 现在是往村里回。”提起农网改造, 大孟村村委主任孟留聚深有感触, “过去村里仅有3台小容量变压器, 供电距离远, 电压质量差, 电价高, 群众意见大, 刚起步的小企业都往城里搬, 想留也没条件留。农网改造后, 优质的电力供应, 较低的土地使用费加上农村道路的畅通, 促使这些小企业纷纷回村里投资办厂, 仅蜂产品加工厂就有6家, 从业人员300多人, 蜂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大中城市, 还销到了韩国、日本和香港、台湾等地, 老板们高兴得不得了。”

上一篇:教学内容的遴选与确定下一篇: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