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

2024-05-24

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精选8篇)

篇1: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

2015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法律常识:重点知识记忆3 【导读】综合历年河南政法干警考试科目来看,政法干警分为专科和本硕两种。本科政法干警考试科目为行测、申论和文综。本硕考试科目为行测、申论和民法。以下是河南华图分校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政法干警申论考试的资料,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Q群:247041660

61、管制期限:3个月——2年

拘役期限:1个月——6个月

有期徒刑期限:6个月——15年

剥夺政治权利期限:1年——5年(除刑法第57条规定外)

62、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当然也不适用死缓。

对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以前,被告人在羁押期间做人工流产的,应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能判处死刑;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63、在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年以上10年以下。

64、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65、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66、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7、数罪并罚的,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

68、缓刑适用范围;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69、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70、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71、减刑适用范围: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可以减刑);(二)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78条所列6项之一),应当减刑。

72、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73、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74、假释适用范围:被判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如有特殊情况,经最高院核准,可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75、累犯以及因**、爆炸、抢劫、强*、绑架等**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76、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10年。假释考验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77、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78、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罪,犯此罪并实施**、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79、犯劫持航空器罪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80、非法制造**、**后又非法持有、私藏**、**的,应以非法制造**、**罪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吸收犯)

81、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的,依照非法持有、私藏**、**罪的规定处罚。

依法配置**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没,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非法持有、私藏**、**罪的规定处罚。

82、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83、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此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84、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中,如果劳动安全设施符合国家规定,由于其他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成立该罪;如果有关部门或单位职工没有提出事故隐患,行为人因而未采取措施的,不成立该罪。

85、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以造成严重后果为犯罪成立的条件。

86、生产、销售刑法第141条至第148条规定的特定伪劣产品,但不符合各该条规定的构成要件时,如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则依照刑法第140条的规定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87、生产、销售刑法第141条至第148条规定的特定伪劣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凑成刑法第140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法条竞合)

88、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共犯论处。

89、以**、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刑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数罪并罚规定处罚。

90、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商业受贿罪)中,无论是索取他人财物还是收受他人财物,都必须是为他人谋取利益,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或者允诺他人谋取利益。至于利益的性质和种类,则不影响该罪的成立。(并且要数额较大)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篇2: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

河南选调生考试:常识判断题1701-1800及答案

1701.辽宁曾被称为:->奉天,1702.发源于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1703.新石器时代属于石器时代的哪个时期?->晚期,1704.我国人口何时突破10亿?->1982年7月,1705.标准工作日即每日工作8小时,这适用于个体工商户吗?->适用,1706.“少先队”的全称是:->中国少年先锋队,1707.工业上大名鼎鼎的“耐磨轴承”是用什么制成的?->青铜,1708.小华要冻些冰块来调酒,为了赶时间,她应该:->就用冷开水,1709.“天字第一号”的来源是:->天地玄黄,1710.《悲惨世界》中的人物是?->沙威,1711.藏历新年,人们见面时都要说“扎西德勒”是什么意思?->吉祥如意,1712.“自由女神像”是哪个国家送给美国的礼物?->法国,1713.奥运会上的马拉松比赛的起源与什么有关?->战争,1714.观测气象用的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阳光,1715.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是指:->希腊神话中的女妖,1716.请选出有关教育题材的电影。(多选)->《玻璃樽》,《上一当》,《一个都不能少》,《海鹰》,《苗苗》,《凤凰琴》,1718.1999年12月15日,美国正式把巴拿马运河归还给巴拿马政府。此前,美国还在该地设立了一个个什么基地?->军事基地,1719.夏威夷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哪个洲?->大洋洲,1720.通常刚产出的生漆是:->乳白色,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1721.排球比赛场上运动员人数为:->6人,1722.乞力马扎罗山冰川和安第斯山冰川都属热带高山冰川,对吗?->对,1723.中国和朝鲜两国的界河是->鸭绿江,1724.换手表电池时应用金属小钳子而不是用手对吗?->不对,1725.教育部推出的“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对象是:->中小学,1726.普通小轿车大多数是采用那种驱动方式?->前轮驱动,1727.公安机关或公安人员收到罚款后,应当给被罚人开具罚款收据,罚款应->全部上交国库,1728.夏季和秋季进行家庭装修后,到了冬季墙面与门框出现缝隙,是否属于正常现象?->正常,1729.古筝和古琴是:->不同的两种乐器,1730.世界首家“知识银行”诞生在:->中国,1731.周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圆形,1732.“六畜兴旺”中的“六畜”是指猪、牛、马、羊、狗、鸡六种,其中人工驯化最早的是:->猪,1733.《掀起你的盖头来》是哪个民族的民歌?->维吾尔族,1734.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上的元素如锗、砷、锑,常被划分为:->类金属,1735.假象也反映本质,对不对?->对,1736.油桶着火时我们不能以下列哪种东西扑救?->用水,1737.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敌营十八年》,1738.金鱼的故乡是:->中国,1739.不同人种肤色的巨大差别是由皮肤里的:->黑色素造成的,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1740.指甲不停地长是因为指甲的组成部分硬角质蛋白:->由表皮细胞演变而来,龙羊峡在我国的哪一条河上?->黄河,1741.我国电报表示汉字一般用:->四位数码,1742.把人类血液分为A型、B型、O型或AB型的依据是:->红细胞具有不同抗原,1743.长江源于青海由上海注入大海。以下哪个不是长江流经的省份?->河南,1744.以下哪种使馆工作人员不具有外交官职位?->高级行政职员,1745.黄河在潼关折向东流,又穿行在峡谷中,其中什么景观最有名?->三门峡,1746.海马是马吗?->不是,1747.“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指:->谷子,1748.从何时开始,我国有了民办报纸?->宋朝,1749.葡萄的卷须实际上是它地上茎的变态,对不对?->对,175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一种官职,1751.汽车在刹车时是刹前轮还是刹后轮?->前后轮都刹,1752.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的主要对手是:->英国,1753.“玫瑰王国”是指哪个国家?->保加利亚,1754.第一个在奥运会参赛的中国人是->刘长春,1755.“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语出:->秦观,1756.在商店里一双皮鞋的价格是298元,而不是300元,请问商店根据什么这样定价?->心理,1757.属于京剧程派代表剧目的是:(多选)->《荒山泪》,《四郎探母》,《孔雀东南飞》,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1758.茶叶传入欧洲后,英国人养成了饮午茶的习惯,他们一般何时饮“午茶”?->午餐后晚餐前,1759.巴金的作品有->《家》,1760.英语China是中国的意思,那么,china是什么意思呢?->瓷器,1761.组成人类细胞基因得30亿对核苷酸分子有几种不同的碱基类型?->4,1762.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转速度和什么保持一致?->地球的自转速度,1763.1763.《十面埋伏》是:->琵琶曲,1764.黄褐斑和雀斑都多见于:->女性,1765.下面干果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核桃仁,1766.唐朝将协议离婚称为:->和离,1767.夏日里放声高歌的蝉是:->雌蝉,1768.我国最早的私立学校产生于:->春秋时期,1769.地壳里存在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1770.以下哪一个故事属于“弄假成真”?->孙权嫁妹,1771.素有“当代关汉卿”之称的是:->田汉,1772.海带怎样一煮就烂?->放几滴醋,1773.我国名花中有“凌波仙子”之称的是->水仙,1774.股东大会是股份公司的:->权力机构,1775.根据森林的用途和经营目的,将森林分为:->5种,177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哪一本古代典籍?->《孟子》,1777.人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异为:->1%,1778.美国微软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西部,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1779.仙人掌绿色的扁片是->茎,1780.原始人类在造独木舟时除了用石器砍,还用了哪些办法?->火烧,1781.适用于洗涤棉麻织物的洗衣粉,其PH值应为多少?->9.5~10.5,1782.手指甲和脚趾甲的生长速度:->不相同,1783.下列哪些景点被称为“桂林四绝”?(多选)->簪山,带水,幽洞,奇石,1784.哪个器官制造了血液?->红骨髓,1785.胸腺的作用是增强淋巴细胞的杀伤力,使淋巴细胞更为有效地杀灭细菌。胸腺只存在于人一生中的哪个阶段?->婴儿――青年,1786.以下哪些是鲸和普通鱼类的不同之处?(多选)->生育方法,呼吸方式,血液温度,1787.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主要曲调由黄梅传入而得名。黄梅在哪个省?->湖北,1788.诸葛亮的办公地点,武侯祠在什么地方?->四川成都,1789.投资者在我国券商机构里交易A股、基金、债券时,需交纳的各项费用中不包括:->消费税,1790.小张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风险,由:->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1791.下列姓氏读音错误的是->华(滑),1792.白鳍豚用什么呼吸?->肺,1793.多莉的胚胎在被植入代孕母亲体内前生长在:->羊的输卵管内,1794.作家老舍的原名叫什么?->舒庆春,1795.下列器官具备造血功能的是:->红骨髓,1796.在所有的两位数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的两位数有多少个?->45个,1797.干葡萄酒的特点是什么?->品尝不到甜味,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1798.饮料吸管古已有之,但却是用来喝酒的,那么最早的吸管是:->芦管,1799.国家授权投资的国有独资公司股东最少可为:->一人,1800.“蒙太奇”一词源于哪国语言?->法国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篇3: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

答:2013年以来, 国家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明确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方向, 其目的是解决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弊端, 积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毕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201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对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与内容、考试对象与时间、成绩呈现与使用以及考试组织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 同时明确各地要结合实际, 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我省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整体安排部署, 河南省教育厅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研制工作, 成立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起草小组, 由主管厅长牵头负责, 基础教育二处、省招办、省基础教研室、高中学校有关人员参加起草研制。起草人员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相关省份考试改革方案, 吃透文件精神, 理清工作思路, 制定了方案研制工作时间表, 分专题开展研究工作。强化借鉴学习。起草组先后到浙江省、上海市考察学习, 了解试点省市学业水平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 借鉴经验和做法。全面调研分析。省教育厅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公开征集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意见建议, 科学分析、整合吸纳。广泛座谈论证。厅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先后多次召开不同层面教育工作者参与的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座谈会、论证会, 调研中学教育现状, 分析存在问题, 听取考试改革意见建议。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研究论证, 数易其稿、修改完善, 目前形成了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并报教育部审核备案,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二、学业水平考试考哪些科目和内容, 成绩将如何使用?

答: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选考科目考试 (以下简称“选考科目考试”) 。

在考试科目上, 合格性考试科目实行全覆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范围。其中,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个科目的考试, 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考试范围为国家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 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 (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科目的考试, 由省教育厅制定全省统一考试方案,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 (市) 具体组织实施。选考的3个科目, 由学生根据拟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 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考试范围为《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试行) 》规定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二是作为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合格性考试成绩同时作为我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三、学业水平考试如何组织实施?

答:在考试时间安排上, 合格性考试每年安排一次, 在每学年上学期期末开考, 考试覆盖所有科目, 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同一科目两次考试机会, 可在高二、高三阶段各考一次 (含补考) 。选考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三下学期的期末, 随6月份统一高考一起考试, 在高考三个科目 (语数外) 考试之后进行。选考科目一经确定, 不得变更。每个学生有一次考试机会。

在考试命题上, 省教育厅成立省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委员会, 完善命题工作协调机制, 建立由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专家组成的命题专家库;加强命题队伍建设, 强化命题人员培训, 确保命题质量;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 切实提高命题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在考试组织上, 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要求, 统一设置考点、考场, 规范考场布置, 严格组织程序。加强安全保密工作, 建立健全诚信机制, 严肃考风考纪, 建立考试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考试作弊等违规行为, 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在评卷管理上, 加强阅卷队伍管理, 搞好培训, 统一阅卷 (考核) 程序、标准和方式, 确保评分准确。加强对评卷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提高评卷质量和公信度。

四、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考试有何区别?其成绩如何呈现?

答:合格性考试为达标考试, 实行全科全考, 学生在校期间同一科目拥有两次考试机会, 考试合格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

选考科目考试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学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作为考试科目, 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每位学生拥有一次考试机会。

在考试成绩呈现上, 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考试的成绩均按人数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E五个等级, A等级15%, B等级30%, C等级30%, D、E等级共25%。其中, 合格性考试中的E等级为不合格等次, 原则上不超过5%。合格性考试达到D等级及以上方可获得相应选考科目考试赋等资格。

五、选考科目成绩如何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答:选考科目成绩将实行两次成绩转化, 首先将依据考生学业水平成绩排序, 按照人数所占比例进行等级划分, 再根据等级对应转化为具体分数计入高招录取总成绩。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 我省将在2018年出台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中明确选考科目成绩转化细则。

六、为什么我省选考科目只安排一次考试机会, 且随高考考试一同安排?

答:关于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的考试次数, 据了解, 目前, 出台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25个省份中, 只有浙江省允许考两次。我省规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只能参加一次选考科目考试, 首先, 考虑到我省是考生大省, 每年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60多万人, 相当于浙江省的两倍, 考务承受能力受限, 考试安全风险大。其次, 如开展两次考试, 学生两次考试的等值性难以把握。由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按照比例以等级呈现, 两次考试必然会造成考试结果的等值性差异, 如何保证两次考试具有等值性, 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再次, 一次考试有利于减轻学生考试负担。

选考科目考试成绩要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 其重要性与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同等, 考试组织需要社会各界多方参与配合, 同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一并安排, 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考试安全和信度, 同时也减轻了多次组织考试的压力负担。

今后, 随着学业水平考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 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我省将逐步实现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选考科目两次考试机会。

七、学生什么时间确定选考科目?

答: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和高校要求, 在合格性考试之后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学生确定的选考科目其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D等级及以上。选考科目何时报考以及考试成绩在高校招生录取中怎样赋分和使用, 将在我省后续制定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中具体明确。选考科目一经确定将不得变更。

八、如何保证学考的科学、规范、可信?

答:为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可用, 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要求, 重点强化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 继续坚持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全省统一管理, 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确保考试的权威性。二是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命题, 加强命题队伍建设, 强化命题人员培训, 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 确保命题质量, 切实提高命题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三是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的标准和要求, 统一设置考点、考场, 规范考场布置、实施程序等, 严格考务管理。学业水平考试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场里进行。尤其是选考科目考试, 将随高考一并进行, 切实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和可信度。四是加强安全保密工作, 建立健全诚信机制, 严肃考风考纪, 建立健全考试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考试安全。五是加强阅卷队伍管理, 搞好培训, 统一阅卷 (考核) 程序、标准和方式, 确保评分准确。加强对评卷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提高评卷质量, 维护考试信度。

九、改革后的学业水平考试会不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答:本次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是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 除选考科目外, 其他学科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即可, 学生的学习、备考负担有所减轻。二是现行高考科目是统一规定的, 有的科目学生不擅长但又必须考。改革后3门选考科目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主选择, 扬长避短。学习有兴趣和擅长的东西, 负担自然有所减轻。

十、普通高中学校和学生如何适应学考新变化?

答:高考综合改革打破了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文理分科模式。通过学生自主、自由科目选择, 突出了兴趣特长, 实现了文理兼修。为满足学生多样化课程选择, 学校必须实行走班教学管理。这些变化, 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适应学业水平考试带来的变化, 必须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学改革。一是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 实行分层教学, 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二是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培训、研修,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生不同的选择, 组织实施相应的教学,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加强教学条件保障。在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满足新的教学需要。四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学校要组织实施好生涯教育课程, 指导学生选学、选考乃至选报高考志愿, 指导学生认真规划高中三年学习

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 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选择, 规划人生。要逐步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提高教师对学生人生发展规划的指导能力。

十一、高校什么时候公布选考科目的要求?

答:高校应提前3年向社会公布分专业的招生选考科目范围, 科目数至多不超过3门。考生的三门选考科目中, 只需1门符合报考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即可报考该校相关专业。

十二、普通高中往届生或社会人员如何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答:普通高中2017级及之前的在校生仍按原办法参加考试。因休学、留级等原因转入2018级的学生, 其已获得的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有

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在5年内全部科目达到合格性考试要求者, 由省教育厅颁发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证书, 并作为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证明。

篇4: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中考考试;制度实施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Sports Exam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enan Province

LIU Tian-xiao

(Department of Sports, Huanghuai College, Zhumadian, Henan 463000)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 reform, the system of Sports Exam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enan Province has benefited a lot. And now it is implemented everywhere. The examining items include standing long jump, 1000-meter race (for boys), 800-meter race (for girls), 50-meter race, shot put ball, sit-ups (for girls), rope skipping, pull-up (for boys), and basketball.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Key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Exam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豫发〔2007〕30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实行初中体育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是加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锻炼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关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豫发30号”文件下发四年来,河南各地在实施体育中考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和执行体育中考制度提供参考。

1河南省体育中考制度的历史回顾

自河南省1981年进行重点中学体育中考试验,2007年提出体育中考改革要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口号,即体育中考改革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2008年进行体育中考的全面改革,至今已有19个年头,河南省体育中考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1试验推进阶段

1992年原国家教委体卫司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河南省被正式确定为全国试点省份。1992年体育中考刚刚推出之时,重文轻体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河南省教育厅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加强体育中考的宣传和教育,统一思想,并把体育中考确定为“地位考试”和“初中毕业生选拔性考试”。结合1979年“扬州会议”提出的“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教学观念,以及当时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状况,河南省首先按传统的“跑、跳、投”老三项进行考试项目设置,确立“50米快速跑、铅球、立定跳远”为中考内容。1993年增设“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允许学生在“跑”的项目内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50米跑”,或是“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第一次尝试了选择性考试。项目评分标准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依据,优秀级确定为满分标准。每项满分各为20分,三项满分为60分;1993年把60分改为45分,每项满分各为15分。考试的组织形式采用全市统一安排,现场集中测试的方式。1994年开始采用电脑编排、录入考试成绩。经过几年的实施,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程度有了较好的改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学生的体能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1.2初步改革阶段

20世纪末,就在体育中考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的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为了能让学生获得体育中考的高分,置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于不顾,使体育中考慢慢地走近应试教育。体育中考成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指挥棒。教学过程简单化、程式化,使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不良影响。为此,从2000年起河南省把原来确定的体育中考的“地位考试”和“初中毕业生选拔性考试”,改为“水平性考试”和“导向性考试”。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和运动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把“跑、跳、投”老三项考试项目改为“球类技能项目、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运动体能(身体素质)、平时成绩测试”,分值分别为5分、10分、15分、10分;球类技能项目为“篮球行进间投篮、排球垫球、足球颠球”三项,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参加考试;运动体能(身体素质)为“实心球、立定跳远、跳绳”,也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参加考试;第一次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对学生初中阶段三学年的体育成绩进行评分,计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由学校给予评价,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审核或检查。

nlc202309051242

1.3逐步纠正发展阶段

2000年的中考方案一直延续到2002年,2003年因为非典没有组织考试。到2004年,体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化,《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但是,课改中的一些负面问题也随之出现,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被忽视,运动技能学习被淡化,体育教学中“放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初中体育教学应试教育的现象又进一步抬头。学生的体育学习根本无法体现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更加无从谈起。分析其原因,是由于体育中考内容设置不够丰富,方法过于简单,没有运动技能含量,容易导致体育教学简单化。初一、初二体育课“放羊”,初三时逼着学生每天练习体育中考的内容。为此,2004年河南省首先加大平时成绩检查的力度,在平时成绩测试中增加学生需要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要求,并在检查中专门抽查这一内容。把原来球类技能项目中考成绩的分值由5分增加为6分,进一步刺激运动技能教学。同时把《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引进体育中考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三选一进行测试。2005年开始有把《体质健康标准》中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改为“肺活量/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握力/体重指数”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考试。这次改革,由于增加了运动技能评价在体育中考中的权重,并在整个评价体系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体育中考的评价由单一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有效地解决了体育教学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倾向。

1.4全面深化阶段

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就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的功能定位、价值取向以及我省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性意见:体育中考如果仅仅是在学生苦其心志的基础上再劳其筋骨,激化应试教育,就需要改革甚至没有必要存在。如果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引导体育教学向良性、健康、常态化发展,就值得肯定,并需要加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河南省集中力量开始调研、论证,构思新的体育中考方案。2007年底提出未来几年积极稳妥完善体育中考改革的基本设想和推进思路,提出了2007、2008年逐步过渡的建设思路。2009年在2008年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和评价内容,加大运动技能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把体育中考分值划分为过程性评价分,终结性评价分。具体分值根据各地市实际情况确定。

2体育中考考试的意义

2.1体育中考考试的目的是培养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体育中考考试是一种育人考试,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公民的手段。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从体制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同时促进学校、社会、家长共同来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主要表现在各地市教育部门实行初中体育毕业升学考试时指导思想明确,注意了考试的政策、评分标准以及计入升学总分的比重与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考试的项目较少,评分标准宽,计入升学总分的成绩满分值一般是30-60分。从一些教学实践和统计材料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其中60%-90%左右的分数。据全国许多试点城市1994年统计,在许多市、区、县中考成绩550分以上的人中,考试体育的成绩未达到满分60%的仅只占1%,(其中还要扣除少数支体残障和患有先天疾病的考生)并未影响他们的升学。在这里,从正确树立人才观的高度必须强调指出,我们所说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电脑网虫”。

2.2体育中考考试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形式

体育中考考试不分及格与不及格的界限,只要学生努力达到的分数,真实准确,无论得多少分都计入升学考试总分。因为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强身健体!只要学生平时认真上好体育课,按规定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还有,学生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生理和心理上一方面调节了因学习紧张引起的疲劳;一方面增强了体质,精神状态也迥然不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也是人们常说的“8-1>8”的道理所在。实行“考试”的目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纠正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积极有效形式。其目的在于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学校关心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活动落到实处,确实改变当前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高近视率、多肥胖症、多瘦条型、运动协调能力差、自私、怕吃苦、耐力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素质、健康方面的严重社会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全社会都来重视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问题,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问题,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3河南省体育中考成绩显著性分析

以河南省1995和2005年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例,1995年(未实行体育中考)有效样本数量共2488名学生,其中男生1244名,女生1244名;2005年(实行体育中考)有效样本数量共3824名学生,其中男生1912名,女生1912名。

由表1-表4可以看出:男生1000m、女生800m跑;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反映了人体在速度、耐力、力量等的身体素质。2005年初中学生比1995年初中学生明显退步,说明了学生运动素质明显提高。运动素质是身体组织、器官的功能表现,如耐力素质是心肺功能的直接表现,2005年初中学生比1995年初中学生运动素质明显提高。大量的事例和数据都说明:初中体育毕业升学考试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体育课的正常化;缓解了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精神压力;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nlc202309051242

4对策与建议

4.1利用体育中考,转变人们的体育观念与行为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应加大宣传力度,把人们的体育观念从传统的“训练-强健模式”转到“活动-健康”模式上来,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健康和终身体育为目的体育活动。以体育中考为手段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更多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的生动性,积极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学生、学生家长对体育中考及学校体育活动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与习惯,端正办学思想,形成重视学生体质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4.2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和评价

开展学校体育专项督导,确保各项措施的实施。包括体育器材、场馆建设、课时安排。健全、建立长效机制,为学校体育工作保驾护航。要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真正把体育工作摆到学校教育更重要的位置。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学校体育制度,如评比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和个人、学校体育年终考核等,把体育中考作为其中固定量化项目,促进学校体育走向规范。

4.3利用体育中考,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软硬件的建设

学校要重视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建设,改变学校体育投入不足的状况,提高、改善学习和教学的环境,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用体育考试的办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是教育管理的无奈选择。改变这一尴尬局面需要理念的更新,需要管理制度的创新,更需要对体育教师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能力培训,要始终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专业技能培养、教学能力锻炼、教学理论学习作为重点来抓。从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选定准则三个方面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和发展要求,提升体育教师知识创新能力。

4.4优化体育中考全过程的操作模式

体育中考的“透明度”是抑制其发展的“瓶颈”,要想得到社会认可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今后在工作中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规范,设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确立一套有效的安全保障制度,形成一支作风正派、业务熟练的考评人员队伍。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考试规则、裁判工作组等要报批并对监考裁判人员进行政治与业务培训,做好考前、考中、考后准备工作,考试检测工具应尽量使用智能化测试仪,避免人为操作作弊的可能,提高考试评分的科技含量和考试的信誉度。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考试工作质量。

4.5推进课程化的体育考试

对体育中考进行课程学研究,尝试把体育中考作为一个目标纳入原来的目标体系,采取多样的课程教学方式,增强课程的生动性。课程化不仅表现为课程内容知识的衔接和递进,而且也表现为课程的逐步深化,关注课程在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得学生在意识、视野和能力得以逐步提升。具体说就是要促进学生上好体育课,不断感受体育文化,提高运动能力,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重视平时锻炼考评,倡导运动技能结合“2+1”工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平时锻炼测试综合考评,研究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内容方式体现人性化。

4.6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和透明度

体育中考作为综合性评价手段,检验标准要把运动能力、健康知识,包括对体育的态度、习惯、技术掌握等也列入考核和评价内容,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着眼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重视对学生平时体育学习行为和表现的评价,以此促进初中各学段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防止平时成绩在最后弄虚作假,要强化学生平时体育课成绩的审查,要求各校每年把学生测试的成绩公示,学生平时都是现场测试,对自己的成绩很清楚,公示后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成绩,增加透明度。同时还要加强师德修养,细化检测制度,严惩弄虚作假,这样才能使平时成绩成为实现体育中考初衷的“催化剂”。

任何事物都是在前进中不断地发展,体育中考也是这样。河南省的未来体育中考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严格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终身发展的内部需要;优化体育中考方案、提高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对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为造就体魄强健、文明高尚的一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S〕.2007-05-07.

〔2〕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S〕.豫教体发〔2000〕30号,2000-07-5.

〔3〕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9).

〔4〕王燕,关于我国中考加试体育工作的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第23卷,2008,12.

〔5〕谢卓锋.对我国体育中考实施情况的审视与思考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

〔6〕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2006,9,18.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5,7.

〔8〕陈两福.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回顾与展望〔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2).

〔9〕赵东辉.沈阳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08,(31).

〔10〕李秋兴,洪惠娟,胡新民,方敏,黄法良.中考体育评分方法的设想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4).

(责任编辑:李远伟)

篇5: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2、李琳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A:深度加工 B: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D:机械识记

3、文纳特卡制的最早实验看是()。A.贝尔 B.兰卡斯特 C.华虚朋 D.布鲁纳

4、下列对室外游戏场地活动说明正确的是。A:全园各班必须共用室外游戏场地

B:游戏场地中要放置的设备和用具尽量是小型的 C:好的游戏场地不仅要有设备,更要有“设计” D:户外游戏场地在设计时要注意安全卫生

5、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之为__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6、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__。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7、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A:自主化 B:社会化 C:教育化 D:虚构化

8、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A:确定方法 B:确定内容 C:确定目标 D:确定标准

9、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是()A:形成性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10、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考试用书 D:教科书

11、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__。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12、参与糖类的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进食欲的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13、主张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家是____ A:诱发性事件 B:信念 C:情绪结果 D:驳斥

14、.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____ A:调节功能 B:游戏功能 C:交际功能 D:问题功能

15、课外活动是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自主开展的,这是说明了课外活动____的特点。A:孔子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塞万提斯 E:克鲁普斯卡娅

16、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是。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权

17、下列哪部作品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A:《新青年》 B:《繁星》 C:《呐喊》 D:《女神》

18、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E:重视个别差异

19、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和()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A:知识学习B:身体发展 C:技能发展 D:技巧形成

20、制定目的在于加强幼儿园科学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法规是()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1、教学设计是一种()的过程。A:表现信息 B:创造信息 C:评价信息 D:传递信息

22、教学技能属于()A:交际技能 B:操作技能 C:心智技能 D:言语技能 23、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25、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A:内部言语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26、下列曲目不属于我国十大古曲的是()A:高山流水 B:梅花三弄 C:金蛇狂舞 D:阳春白雪

27、绅士教育放在首位的是()A:德行的教育 B:骑士技术 C:军事教育

D:文化知识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__。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教育史上最早把“班级”一词引用到教育学中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埃拉斯莫斯 D:洛克

3、研究表明,儿童能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的年龄大约在____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4、古代“子时”指的是。A:晚上9点~晚上ll点 B:晚上10点~晚上12点 C:晚上11点~凌晨l点 D:晚上12点~凌晨2点

5、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A:特殊、优先 B:特殊、重点 C:重点、优先 D:额外、优先

6、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__。A.生存性 B.娱乐性 C.竞争性 D.技能性 E.教育性

7、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__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计划

8、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_。A.凯兴斯坦纳 B.卢梭 C.福禄倍尔 D.小原国芳 E.裴斯塔洛齐

9、下列属于个性的是__。A.需要 B.性格 C.动机 D.世界观 E.气质

10、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被称为()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11、学生作业出现错题时,老师让他把该题做十遍。这属于____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我强化

12、正常的中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存在千差万别,这反映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__ A.连续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13、李某是一名教师,下列不属于其可以行使的权利的是()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C:在寒暑假带薪休假

D: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14、普通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有()。

A.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C.建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D.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15、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其作者是。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16、教师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______开始的。__ A.教育行政机构 B.学校制度

C.师资培训机构 D.教育法律法规

17、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A:培养文化本体 B:构成文化本体 C:支持主流问题 D:繁荣多元文化

18、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____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A:探究模式 B:游戏模式 C:目标模式 D:游戏模式

19、”小班要培养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该目标属于幼儿园教育的()A:短期目标

B:幼儿园教育目标 C:活动目标 D:中期目标

20、课的类型是指根据__划分课的种类。A.教学规律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任务

21、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的创设的是____ A:规定限制 B:理解 C:协助 D:同情

22、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__。A.上课 B.作业 C.练习D.辅导 E.课外活动

23、__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A.教师 B.校长 C.教材 D.教具 E.学生

24、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A.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

25、现代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德育管理 B.学习指导 C.常规管理 D.常能训练 E.环境管理

26、下列曲目不属于我国十大古曲的是()A:高山流水 B:梅花三弄 C:金蛇狂舞 D:阳春白雪

27、绅士教育放在首位的是()A:德行的教育 B:骑士技术 C:军事教育

篇6: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

二十四节气有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雨水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惊蛰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冷惊蜇,暖春分。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春分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清明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谷雨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立夏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小满

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无雨,芒种无水。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芒种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夏至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夏至下雨十八河。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小暑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立秋

六月六秋,早收晚丢。

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处暑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白露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有雨来年丰。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寒露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霜降

晚稻就怕霜来早。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立冬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小雪

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大雪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小寒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大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不冻,冷到芒种。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篇7: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

(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人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实践对认识(理论)的决定作用原理

【原理】实践是人们发行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原理

【原理】人们在实践中要实现预想的目的,必须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失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把主客观联贯起来的特性,一种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方法论】反对用实践以外的任何东西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4.认识辩证发展过程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人生观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原理

【原理】个人活动是社会总活动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作用。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方法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反对脱离社会需要的自我设计,也反对否定个人活动的作用。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科学社会意识的促进作用。3.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贡献的原理

【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客观条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扬顽强拼博的精神,立足本职,作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各地市招教备考QQ群:点击查看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http://he.zgjsks.com

篇8:河南会计考试问答 河南会计考试常识 河南会计考试知识

答: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 关系国家的发展大计, 关系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前途命运, 备受社会关注。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 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 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 其权威性、公平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突出的问题, 主要是评价标准、选拔方式、入学渠道相对单一, 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日益凸显, 难以适应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入学机会存在差距, 中小学大班额、择校现象较为突出, 加分造假、违规招生、考试舞弊等问题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和教育形象。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 2014年9月3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颁布实施, 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 明确了目标任务, 提出了要求。国务院要求各地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 经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是我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风向标”, 牵一发而动全身, 敏感而又复杂, 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发展任务重、考生数量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的大省来说, 改革难度更为突出, 制定好《方案》显得尤其重要。省委、省政府对这项改革高度重视,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 将这一涉及国计民生的改革列为省重大改革事项, 重点研究、重点部署、重点推进。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询问和了解情况, 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徐济超副省长专题听取汇报并多次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协调《方案》的重要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省教育厅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调查研究, 立足省情教情, 坚持问题导向, 借鉴试点省市的经验, 广泛征求人大、政协、市县教育部门、高校和高中阶段学校以及教育专家等各方面意见, 充分评估论证,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如期完成了《方案》的起草任务, 并顺利通过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的审议和教育部的备案。

二、我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定位是什么?

答:这次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我省这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定位, 就是立足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改革的价值取向, 着眼于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 积极稳妥推进,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这次改革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遵循教育规律, 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健全评价机制, 提高选拔水平。把健全和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作为改革的重要支撑点, 健全多元评价机制, 取消文理分科, 统筹人才培养规律与考生的学习兴趣爱好, 增加考生的选择性, 促进科学选才。三是完善规则制度, 促进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健全考试管理和监督制度, 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四是加强统筹设计, 有序稳妥推进。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列入教育综合改革的全局进行设计, 统筹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协同推进考试、招生、录取各环节配套改革, 合理确定改革的进度和力度, 确保改革稳妥实施。

四、这次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我省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8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有序出台配套改革方案, 到2020年, 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进一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河南省情的考试招生制度。

五、这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主要任务有五个方面:一是促进我省学生升学机会公平。通过努力增加我省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逐步增加农村学生升入重点高校的人数、大幅减少和严格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等措施。创造条件, 积极作为, 着力缩小地区、城乡和校际之间招生差距, 促进升学机会公平。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通过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等举措, 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同时, 为建立更加科学的高校选拔录取机制创造条件。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通过完善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渠道等措施, 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志愿填报模式和投档录取方式。普通录取批次全面推行平行志愿投档, 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 提高考生志愿的满意率。加快推进基于考生总成绩、专业志向和学习特长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改革。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强化考试招生安全, 健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考试联动机制,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法纪教育, 全面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和技术防范, 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 》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采取坚决有效措施, 维护良好的考试招生秩序。五是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我省2018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改革方案将于2018年秋季开学前向社会公布, 从当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推进基于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

六、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什么特点?

答: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特点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统筹各类教育招生改革。这次改革涵盖了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乃至继续教育的考试招生, 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几乎关系到所有受教育人群。二是入学机会更加公平。这次改革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入学机会公平的措施, 如, 加快我省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建设, 建立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 积极争取国家以及相关部委的支持等, 更好地保障全省不同受教育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三是高考招生录取机制更加科学。统一高考招生从单一标准向综合评价转变, 强化了高校招生与高中学考的关联度, 注重了高校招生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综合素质的考量。换句话说, 今后高校招生, 既要考两个“三科” (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高中学业水平三科选考科目) , 也要看三年综合素质表现, 着眼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突出问题。四是纵向流动的升学渠道更加多样。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 实现了高校分类招考、部分考生提前分流, 减轻了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压力。五是学生的选择权得到更好保障。这次改革,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考试方式, 还是选定哪些选考科目, 都着力扩大学生的选择机会, 凸显出选择性教育理念, 更好地保障了学生学习和考试的选择权, 实现“学其所好”“考其所长”, 引导学生打牢基础、发展特长, 从而增强学生的考试自信。

七、近年在增加我省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措施?

答: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相继采取了“支持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等一系列重要措施, 缩小区域之间升学差距。省委、省政府对扩大我省考生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高度重视, 多措并举, 积极作为, 下大力气提高供给能力。一是在每年的省政府主要领导与教育部主要领导的省部会商中, 都将增加我省招生计划基数、增加河南学生上大学、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作为重要议题, 重点会商。二是先后实现了我省9所高校与国家7部委的省部共建, 推进与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教育合作机制, 加强高校建设和招生合作。三是坚持对外开放带动战略, 开展了74个本科高校与境外优质高校的教育项目合作。如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合作举办的河南大学迈阿密学院, 经教育部批准, 今年将主要面向河南开始招生。经过努力, 自2012年以来, 我省高考录取率、本科录取率稳中有升, 考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逐年增加。

下一步的主要措施:一是按照2015年召开的第二次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 启动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计划投入31亿元, 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加快推进河南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建设, 提升我省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自给能力。二是积极争取部属高校等重点高校扩大在我省的招生数量, 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为我省考生提供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八、如何让我省更多的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

答:由于多数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相对偏低, 农村学生考上重点高校的人数相对较少。为改变这一现状, 《方案》提出: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部属高校和全国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单独招生专项计划。二是积极实施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由我省参加高招第一批录取的省属高校按规定比例安排计划, 招收农村优秀学生。建立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争取让更多优秀的农村学生不仅有大学上, 而且能上好大学。

九、我省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有什么新举措?

答: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 2015年3月12日, 省教育厅等7部门印发了《河南省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的实施方案》, 我省减少了7大类高考加分项目, 进一步规范了保留加分项目的资格认定和审核程序, 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有力地促进了高考公平。《方案》又进一步规定, 除全国统一设立的高考加分项目外, 不再增设省级高考加分项目, 将高考加分的激励导向功能转移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引导实施素质教育。

十、如何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答: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以下简称“学考”) 是国务院《实施意见》提出的要求, 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均列入学考范围, 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 全面打牢成长成才的文化知识基础, 避免严重偏科, 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方案》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措施:一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 对学考的功能进行了新定位, 即学考主要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其成绩既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也是升学的重要依据, 这是新的变化。二是明确了学考的分类, 规定了相应的考试范围。《方案》提出, 学考分为合格性考试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选考科目考试 (以下简称“选考科目考试”) 两类。合格性考试范围是国家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选考科目考试是在合格性考试科目学习的基础上,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考试范围是所选科目的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三是明确了考试的组织实施, 规定了在校学生参加考试的次数。《方案》提出, 学考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命题和考试由省招生机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的规定严格实施。《方案》规定,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同一科目的两次合格性考试、一次选考科目考试。选考科目安排一次考试, 主要是因为:同一科目两次考试的考生对象、考试人数、试题内容都不同, 按照学考规定的比例划分成绩等级时, 从理论上必然造成评价结果的等值性差异, 成绩的公平性很难保证,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做法可资借鉴, 同时也考虑到我们这样一个考生大省, 考试两次的组织实施、考试安全、命题水平等都面临较大改革风险, 从稳妥考虑, 经反复论证, 《方案》规定了选考科目只考试一次。

《方案》明确, 我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学考办法。选考科目确定的时间在合格性考试之后, 其等级成绩在高校录取中怎样赋分和使用, 将会在后续制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中具体确定。中职学生和社会考生如何参加选考科目考试, 《学考办法》已经作出明确规定。

十一、为什么要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怎样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实施?

答: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国务院《实施意见》的要求, 是通过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 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 发现和培育学生个性特长, 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方向性的重要制度。从制度设计层面考虑, 一是着力克服考试成绩本身主要反映学生认知水平, 而不能反映学生行为表现和综合素质情况的局限性。二是着眼构建把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相结合, 形成更加科学、较为全面的选拔人才机制, 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

我省将从2017年开始试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正式实施。我省的《评价办法》, 一是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 对评价内容进行了严格规范。二是按照写实记录、公示确认、审核归档等程序, 对高中学校提出严格的评价程序规定。为确保评价真实可靠, 改革中要着力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事实要如实记录。第二, 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进行校内公示, 充分发挥校内师生的监督作用, 高中学校和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 确保阳光、透明。第三, 省教育厅将建立全省规范统一的电子化信息管理平台, 着力加强监督。第四, 对弄虚作假者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罚。

十二、我省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答:推行分类考试是这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国家的要求, 今后高职院校招生, 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与统一高考招生相对分开, 有利于突出职教特色, 有利于适应职业院校办学定位,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式, 有利于一部分考生从高考的“独木桥”中分流出来, 从高考的竞争压力中解放出来。近年, 我省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试点和探索, 2015年, 全省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已超10万人。下一步, 《方案》提出三项措施进行推进:一是继续扩大高职单招、五年一贯制等分类考试招生规模, 确保2017年后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二是改进高职院校招生办法, 扩大高中学考成绩在分类招生中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测试水平。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学业水平测试制度。

十三、今后我省招生录取安排有那些新变化?

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从2016年起, 将平行志愿投档的范围由普通高考录取第一批、第二批扩大到本科三批和专科普通录取批次 (提前批除外) , 降低考生报考的风险, 提高志愿满意率。二是从2017年起, 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 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 克服简单用录取批次来划分和评价高校的倾向, 激发高校的发展活力, 引导高校特色发展、优势发展。三是推进以专业优先的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方式改革, 鼓励学生发展兴趣, 这是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 也是改革的方向。

十四、我省何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是怎样考虑的?

答: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 我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 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需要指出的是, 对我们这样的生源大省, 发展的任务已经很重, 改革必须要极其慎重。教育部批准河南等17个省在2018年启动, 主要基于到2017年国家在上海市、浙江省的第一轮试点才能完成一届高中生的试点周期, 届时, 我们将可充分借鉴试点省份的改革经验,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有利于更加平稳地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十五、今后统一高考的科目、内容和高校招生的录取机制会有哪些变化?

答:统一高考的科目有两大变化:一是考试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 科目分值不变, 减少了现行的“文综”和“理综”考试科目。二是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增加听力考试内容。两次机会如何提供, 将会在随后制定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时明确。考试内容将会进一步增强基础性、综合性, 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高校招生的录取机制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将依据考生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考成绩, 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择优录取。也就是说, 高校招生录取既要看两个“三科” (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高中学业水平三科选考科目) 成绩, 也要看学生三年综合素质表现, 着眼打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 这对推进教育教学理念更新, 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说明一点, 高校要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培养要求, 提出对考生报考的选考科目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十六、哪些方面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

答:一是考试方式的选择机会增加。《方案》提出了多种考试升学方式, 考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 选择参加统一高考招生, 也可选择参加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还可以参加全国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考试, 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式。二是考试科目的选择机会显著增加。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选考科目, 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由学生自主选择3科, 有20种选择组合, 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兴趣, 改变了现在文理分科2选1的现状。

十七、这次改革是否扩大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

答:这次改革对高校招生的自主权有一定的扩大。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可以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自身优势, 按照专业或专业类对考生提出不同的选考科目范围要求。二是按照高校提前向社会公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对考生提出不同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三是高职院校以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为基本依据, 根据自身办学特色, 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 招生自主权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十八、如何更好地确保我省考试招生安全?

答:抓好考试招生安全, 始终都是我省每年高考和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确保全省学考的安全, 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机构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方案》提出四条措施:一是坚持从严治考, 加强考试招生秩序综合治理, 规范考试行为, 健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考试联动机制, 采取坚决有效措施, 切实做好招生考试的安全管理和技术防范。二是加强信息公开, 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 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三是完善考试招生诚信制度, 加快健全学生、学校考试招生诚信档案, 强化诚信结果使用。四是加大违规查处力度。《方案》明确要求, 各级公安、监察、工信委、教育等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大对考试招生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强化责任追究。

十九、在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方面有什么新思路?

答:一是在义务教育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基础上, 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办法。二是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化解择校入学矛盾。三是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实行将优质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招生办法。四是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就学和升学的机会。

随着《方案》的逐步实施, 对于进一步更新我省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 推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引导学校特色发展, 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等方面, 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十、如何确保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上一篇:答谢会的优秀致辞下一篇:课件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