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思路

2024-05-06

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思路(精选十篇)

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思路 篇1

有危机就有商机

孙钱伟 某进口食品店老板

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 曾经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 可是由于自己不想被别人管, 也不想管别人。去年9月份, 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开始裁员。我便主动辞职, 和朋友张文峰一起开始筹划创业。

经过充分的考察, 我选择的创业项目是加盟“自由自在”进口食品, 开一家自由自在进口食品店, 在锁金三村街道租下了一个店面。这里是锁金村创业一条街, 年轻人多, 大学也多, 附近有南林大、南师大紫金校区还有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 锁金村社区也有30万人, 消费群体非常大。

为什么会想到开自由自在进口食品店呢?我自己也是年轻人, 知道年轻人爱吃新奇的东西, 进口食品又是个新兴行业, 从网上看自由自在进口食品的宣传力度很大, 这对我们以后销售也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我去了自由自在进口食品总部实地考察了下, 觉得他们的整店营销模式不错, 于是就选择了自由自在进口食品。

为了找感觉, 近一个月, 我来往穿梭在麦德龙、欧尚等各大超市的进口食品专柜, 买了1000多元钱的进口食品品尝。在家闲着没事, 买来黄油煎牛排。去超市买进口食品吃, 就是为了找感觉, 然后是看供货商的电话以便日后联系。

我的小店商标已经注册好了, 就叫“willdennise (威尔·丹尼斯) ”, 将有100多个品种的高、中、低档产品, 而且根据销路的不同, 每个月都要换。包括各种各样的红酒、巧克力、韩国的水果糖、清酒等等。

一瓶在金鹰卖180元的红酒, 我们这里可能只卖一个零头;一盒德菲斯巧克力在金鹰卖140-150元, 这里只卖到一半价, 但是进货的渠道都是一样的。所以我想以优惠的价格来吸引顾客, 然后通过发传单、办一些会员活动来打开自己的局面。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网购, 除了实体店, 我还准备开一家网店, 在网上多做宣传。我是西祠网上的“南京电玩俱乐部”的成员, 专门玩音乐游戏, 又打得一手好鼓, 所以在群里的影响力非常大, 我准备先利用自己在网上的人脉。

在许多人的眼里, 创业是充满了艰辛和不测, 因为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差距很大, 而我却觉得创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开店之初, 我开进口食品店的想法遭到了妈妈的强烈反对, 连平时开明的外公也不看好我选择的项目。“开食品店存在很大的风险, 现在食品安全是一个大问题, 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教训, 还有如果食品在保质期内没卖掉也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外公对我的态度是中立, 不支持也不反对。

对此, 我还是很乐观的, 进口食品都要经过中国检验检疫局的安检, 应该不会有问题;至于保质期, 也不用担心, 如果销路不好, 可以在保质期退回自由自在进口食品总部换一批其他食品。

所以, 我想对准备创业的朋友说的是,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 请树立起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投资信心。在经济危机背景下, 盲目悲观并不可取。危机是“危”和“机”组成的, 有“危”即有“机”, 就像一枚硬币总会有两面。我们知道, 就在中国晚清动荡岁月, 也能产生巨商富贾胡雪岩一样, 往往时势造“英雄”。

危机中创业要规避风险

王增辉 食品公司总经理

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 2008年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 约有670万个就业岗位蒸发。联想等中外大公司的裁员浪潮让不少职场精英也开始岌岌自危, 一旦被裁, 将何去何从?

然而危机总是由“危”和“机”两方面组成。有人身陷陷阱, 有人吃到馅饼;有人看到的是生活的压力, 有人已经开始寻找新的财富机会。

前段时间, 我看过这样一条新闻:80后女孩程凌凭借“一元服装”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赚了20万元是在创业论坛里流传的一个故事, 她看准了很多遭遇危机的外贸服装厂用极低价格处理库存积压物品的机会, 通过朋友以每件低至一二元的价格进了大批库存T恤和衬衣, 然后以1至3元的低价销售, 很快打出了“一元服装”的火爆人气, 她的外贸小店一天能卖出上千件衣服。一个月后, 她带着赚来的5万元南下广州, 以更低的价格直接从服装厂购进成箱存货, 然后分为3元、5元、7元、9元等几个档次, 成箱批发给甩卖店或外地的外贸服装进货商, 又赚进15万。

这样的故事让不少人蠢蠢欲动, 然而危机中布满陷阱, 要想吃到馅饼并非易事, 尤其是小本经营, 更需谨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 创业一定要针对大众消费行业, 最好要选择现金流动快的行业和项目, 目前最适合创业的项目, 应该是围绕衣食住行做文章。

机遇永远与风险同在, 金融危机中的创业者又该怎样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我建议, 创业者最好避开那些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行业。例如, 金融危机来临时,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对与房地产有关的上下游行业要慎重选择, 如建材、家装等;企业不景气导致生产减缓, 对能源、电力、原材料的需求就会降低, 于是煤炭、钢材等行业将受影响, 这些行业眼下一般不要轻易涉足;至于高档家电、汽车、酒店等高端消费领域, 也应慎重选择。

危机中创业要选择适合的项目

张明 某营销策划公司执行总监

当前, 金融危机的阴霾依然没有散去, 创业的朋友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认清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投资机会。其一, 可逢低入市。类似投资者趁低买入房产、股票、基金、黄金等投资品种一样, 经济危机下创业, 具有降低投资成本的优势。例如此时租金、人工、材料的价格均处于低位。其二, 可大大减少竞争压力。就像乘公共汽车的道理一样, 人少时去乘车, 让人感到格外轻松和舒畅。其三, 把握先人一步的时机。投资创业最讲究先知先觉, 领先一步。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别人犹豫时, 你先行动了, 别人开始行动时, 你赚钱了, 等别人赚钱时, 你已经成功了!

但是, 不管怎样, 人们还是有一个消费“底线”, 这个底钱就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这四者当中, 尤其以饮食为人们不可省略的要素, 毕竟衣服、房子、汽车可以暂时不买, 或者暂时减少购买家居用品、减少出行, 但是人们一天都不能“暂时”不饮食。这就是, 不论世事怎样变幻, 始终“民以食为天”。因此, 投资食品项目是经济危机下的创业首选。

金融危机下哪些创业项目可走红?

二手物品:金融危机作用下, 闲置二手物品的价值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让二手物品流通起来产生效益, 二手物品生意, 正逐渐成为一个热门商机。二手物品生意从形式上可包括出租、出售两种, 对于小本创业者, 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用品交易, 成为最容易入手的二手物品商机热点。其热门项目包括二手服饰交易店、二手物品置换店等。

省钱学习班:金融危机中怎样避免投资损失, 怎样节省日常开支?专门教人怎样省钱的学习班, 如今已经在国外市场上出现。从怎样节省汽油到怎样买到打折商品, 这些省钱的方法都能在这种学习班中学到。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国内开展类似培训。

手工艺培训班:陶艺、拼布、纸艺……这些在晚上和节假日开课的手工艺培训班, 以前只是都市白领的休闲方式。然而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失业风险笼罩下, 更多的人将热衷于这样的培训, 不仅把它作为一种休闲, 一旦失业, 也可作为一种创业的技能。

创业书籍销售:在新增的创业者当中, 很大一部分是初次创业, 缺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因此对创业所需的书籍和资料存在着不小的需求。适合创业者的书籍主要有以下几种:营销类、管理类、技术类、励志类等。如果货源充足, 可开一家专门的创业书店。

白领食堂:下馆子太贵, 自己做饭太麻烦。金融危机下, 吃饭成了白领要解决的大问题。在白领聚集的写字楼附近开一家食堂式的餐馆, 主营经济型套餐, 正好可以填补这一市场空白。

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思路 篇2

厂家直接进货保证货源

服装除了款式,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因此,在货源上,首选那些大型的服装加工厂。这些工厂通常会为一些名牌服装代加工,往往会有一些尾货剩余。每加工一批服装以后,这些尾货会因为有一点点瑕疵而被工厂处理掉,处理价甚至比成本价还便宜。小徐在这些工厂进货,可以比别人节省一大笔成本。

选择男装降低压货风险

对于服装来说,最害怕的就是压货。一旦某个款式的服装不畅销,造成库存积压的话,就会阻碍现金流的运转,特别是对于小成本的服装店,现金的流畅更为重要。因此,小徐选择了比较传统的商业休闲男装,相对于女装来说,男装的款式比较固定,不容易过时,只要质量好,一般不愁销售。不像女装,每年一个款,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积压,很容易就亏本。男装款式的相对固定,也让小徐有信心给客户提供无条件退货,可以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形象。

垄断销售防止压价风险

有竞争就会有价格竞争,为了保证自己的货能够卖到好价钱,小徐采取了买断制。每次工厂有什么新货出,只要款式好,小徐会全部进行买断,以防止市场上有人压价竞争,这样自己就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无门店销售无铺租压力

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小徐没有将衣服直接卖给终端消费者,而是卖给了服装店铺。另外,小徐还在网上发布信息,卖给全国各地的批发零售商。没有采用传统的门店销售,也就没有了铺租的压力。

投资分析

成本投入:启动资金18000元,全部用于购买服装1000件,无店铺租金,无雇佣人员压力,以后根据货源调整。

盈利:每次进货1000件,每件盈利平均8元钱,每月净利润平均15000元。

资金周转周期:快的一个星期,慢的一个月。

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思路 篇3

关键词 强化安全 加强管理 注重科研 提高素质

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业绩下滑、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现金流不足,全球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种种因素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化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形势,通过危机认识机遇、抓住机遇和创造机遇,取得在逆境中的发展。

一、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

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周期性变化。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建国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以来,企业经历了多次“发展—调整—再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如果每一次调整都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就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纵观百年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路平坦的,也经历坎坎坷坷、几度沉浮,但走过坎坷终会有阳光大道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树立忧患意识,坚定信念,愈挫愈奋。只要行动迅速,措施得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向着百年企业的目标迈进。

二、强化安全生产,保证平稳运行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环保第一要务”的原则,立足防范,强化管理,不断创新,努力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环保生产、清洁生产、文明生产。一是制定安全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到个人,明确共同目标,落实各自责任,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环保检查工作,把“三废”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实处;三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事故处理并进行责任追究,对违章操作人员严肃处罚,对管理不善、监督不严、工作不力者追究责任,对酿成事故、给环境造成影响、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人更是给予严重处罚,并追根溯源,不管事故原因牵涉到谁,都根据责任大小一并处理,使全体员工时刻关注安全环保工作,保证生产稳定运行。

三、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追求利润最大化

生产成本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谁的成本低,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要加强对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控制,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降低消耗和成本。一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根据原材料及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及时量、本、利决策,以利润最大化原则,调整产品结构,安排产量计划;二是向内使劲,树立长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严格控制和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减少各类费用;三是加大用工制度改革,科学合理使用劳务工,降低工资成本;四是深入开展班组比较管理绩效考核,提升班组建设水平,形成层层有指标、人人有目标的对标链条,使产品成本、主要消耗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四、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升级改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原料大幅度涨价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要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一是围绕产品多元化,产品向深加工、专业化、高附价值方向发展,使产品从单品种向多产品、多品种方面转移,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二是及时跟踪行业和相关产业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第一时间的推广应用;三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在全公司积极宣贯节能工作的意义,倡导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理念,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为核心,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四是围绕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原料路线优化改造的问题,尽快研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五、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市场资源

一是坚持经营“三大原则”,即价格执行原则、付款原则以及客户选择原则,降低采购价格;二是坚持“满产满销”原则,科学、准确判断市场,在确保资金流向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适量库存产成品;三是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完善采购价格管理体系,采用差别化定价和不同的付款方式,有效提高购进质量和数量,变被动采购为主动采购,掌握市场主动权。

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立业务精兵

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思路 篇4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消费者市场得以慢慢聚合, 所有的需求都在演变成一种商机, 一种创业的灵感。而当政府开始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之后, 我们将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新型模式看到未来农业创业的新蓝图。

1.1 互联网开创了崭新的创业模式

上世纪末, 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农业创业高潮随之到来, 一批批乡镇企业应运而生。与之相比, “互联网+”的到来则使现代农业创业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 互联网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销售能力方面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其实就是一个大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 在生产中可以帮助创业者降低成本, 解决农产品生产中的问题, 在销售环节可以借助互联网挖掘有形和潜在的顾客, 市场一旦形成, 农产品物流运输能力也会随之提上去。可以说, 互联网将是今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驱动力。其次, 互联网对创业者来说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市场。互联网汇聚了海量的资源, 在这些资源里, 农业创业者显然有了更多的创业机会与创业选择, 大数据也帮助创业者缩减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同时通过这些数据也能及时规避一些风险, 可以说为创业者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目前, 互联网的极速发展, 使农产品市场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张, 而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竞争愈加激烈的现象, 让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渐呈现碎片化状态, 这也使得“长尾理论”得以适用, 即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 只要有卖, 都会有人去买, 为创业者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了可能。

来自江苏睢宁的“沙集模式”便是当地农户利用互联网开展农业创业的一个成功案例。首先是改变当地农民创业者的传统观念, 强调电商创业的低门槛和低投入, 激发他们开展电商创业的热情。由于心态的转变和当地政策的扶持, 农民和返乡务工人员都开始投入到当地电商创业中去, 形成多个农村电商集群, 目前已发展了几百家生产企业、电商服务型企业和物流公司, 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还改善了当地就业环境, 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1.2 互联网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是市场风向标

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互动性、便利性、信息更新快等特点, 及时准确地为农业创业者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同时帮助创业者分析出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 我国农业创业迎来新高潮, 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前面提到的“沙集模式”、“遂昌模式”、安徽农网等都是依托互联网构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农业创业者可以共享平台上的信息, 同时, 也可借助计算机与通信设备观察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预判农产品生长状态, 避免损失。这些平台也提供农业创业知识与技巧培训, 帮助那些需要创业的人员。

2互联网背景下个人农业创业的现状分析

2.1 个人农业创业的现状

个人农业创业是指个人在农业及相关涉农行业中, 在寻找或开拓市场空间的基础上对已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目前我国个人农业创业主体主要包括三类:①主动回流型;②农村本土创业型;③非农村创业型。基于以上分类, 本文主要从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农民、城镇居民展开现状调查。文章以河南信阳的实地采访调查为主要数据。

2.1.1 返乡农民工农业创业调查。

从受访的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看, 被调查的返乡农民工的年龄绝大多数在31~45岁之间, 年龄最小的为18岁, 最大的为55岁, 平均年龄为36.5岁;男性所占比例很高。受教育程度方面, 以高中及其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受访返乡农民工居多, 其次是初中受教育程度的受访返乡农民工。这些情况基本上能反映全国的返乡农民工人口状况, 与农村的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说明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返乡农民工农业创业较为多元, 养殖业是农民工创业首选, 其次是农产品加工。因为养殖业门槛低, 需求多, 风险相对低, 且易学成。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多是来源于借款, 贷款很少。调查显示, 农民工创业初始资金主要是自己的积蓄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 只有一成的农民工能够得到贷款。这也是影响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的重要因素。农民工返乡创业难度大, 成效不明显。

2.1.2 大学生农业创业调查。

目前, 最为大学生所熟知和考虑的莫过于绿色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 这也是他们在农业创业项目方面的首选。根据受访的大学生调查结果, 他们对农业创业的前景普遍看好, 对农村电商发展也有自己的独到观点, 也能认识到创业方面的困难。不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农业被认为是属于地位较低的行业, 更多的大学生还是会选择在城市就业。采访中, 也有部分大学生表示, 受农村电子商务的极速发展, 农业创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农村地域, 也可以借助网络在城镇开展农业创业, 这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农业创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概念, 已经不再受地域限制。

在对大学生的创业准备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 有一半同学表示参加过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农村实践活动, 有部分大学生表示有涉农组织实习或相关兼职工作的经历, 这表明涉农实习或工作的经验是促成大学生开展农业创业的有效动力之一。

在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方面, 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明确表示所在学校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 这反映出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开始向创新型实用型靠近, 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得到逐步提高, 同时, 创业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实际创业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1.3 农民农业创业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 农民开展农业创业的诱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满现状, 追求发展。大部分创业农民文化水平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 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 他们有胆魄和经验, 能力强, 发展潜力大, 不满足于现有发展, 追求扩大再生产。有一定积蓄和当地人脉。二是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农村受地域环境影响不同, 自然地理条件孕育出了许多当地特有的农产品, 这些农产品如何打出去是当地政府的难题, 而扶持相关的农产品创业, 不但对解决当地就业有所帮助, 也提高了农民收入。所以, 相当一部分农民是受政策的支持而开展创业活动的。

2.1.4 城镇居民农业创业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开始注重饮食健康, 特别是目前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下, 一些城镇居民看到了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村电商发展的潜力, 积极投身到农业创业中来。

城镇居民开展农业创业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创业形式多样, 创业理念独特。如农业观光园, 就是在园内种植一些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和稀有林木, 并配以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 既可以游览观光, 又可以使游人品尝新鲜的农产品。还有一些相关的高端“私人订制”理念, 即以自然环境为支撑, 打造有机、生态、高科技的创新型高端生态农庄, 满足国内高端人群的居住与休闲度假需求。这些项目的特点是在满足高端人士消费需求的同时, 解决一批农民长期就业问题, 这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未来。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契机开展农业创业。由于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和利用率较高, 且手机、平板等便捷的网络移动设备, 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购物, 快捷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也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了方便。城镇居民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查询农业市场信息, 掌握第一手资料, 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网上发布产品广告信息, 在网上进行农产品销售。

2.2 个人农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2.2.1 农村电商普及程度低。

虽然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在不断提高, 但是作为农村电子商务进行使用却很低。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民观念没有转变, 电商市场亦未形成。在传统的观念中,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农产品多是自给自足, 以市集的方式就能把农产品销售出去, 而农民也不适合从事电子商务创业,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这个群体进行创业的潜能。

同时, 这种问题还会恶化创业环境, 造成其他的群体也无法开展相关的农业创业, 如返乡农民工, 大学生。这样的形势对区域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致命打击, 需要及时改变。

2.2.2 创业模式较为单一。

开展农业创业活动首先要有所创新, 如果没有创新观念, 就很难在创业这条道路走下去。当前借助互联网开展的农业创业模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 C2C电子商务模式。即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网等在网上开店, 以自己能拿到的货源展开销售,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模式, 但也是造成同质化严重和价格比拼的原因, 很难打出品牌。第二类, 众筹模式。这是一种刚兴起的创业模式, 想法独特, 比较突出产品特点和背景, 好的众筹产品很容易成功。但这种模式使创业者存在侥幸心理, 一点特别的想法就想拿出来众筹, 结果是拿了消费者的钱而产品出不来。

2.2.3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目前, 由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程度不高, 间接影响到农村物流的发展。农村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交通多不方便, 导致很多物流公司没有覆盖农村。同时, 农产品对物流要求较高。在物流过程中要做到不污染、不变质。农产品本身价格较低, 还要求物流做到低成本运行。总之, 农产品物流运输一是包装难、二是运输难、三是仓储难。这三点可以说对农村发展物流配送业务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2.2.4 创业缺少金融支持。

开展创业活动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资金, 而金融支持在创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有三方面的原因制约着金融机构愿意支持农业创业者。一是大型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少。由于商业银行战略调整, 农村覆盖率较低, 而农村信用社提供服务较为单一, 贷款要求和金额并不能完全满足创业群体的资金需求。二是金融机构对创业群体信心不足。由于创业是一种高风险活动, 金融在没有足够的担保情况下, 很难放贷给创业者, 如果创业者能力也不突出就更不会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三是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有些创业者是因为本身信用度不高很难得到贷款, 而有的农民是因为抵押物匮乏, 宅基地作为集体所有, 并不能作为抵押物, 这些问题都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的体现。

从目前创业群体的资金来源看, 主要为自己的积蓄以及向亲人朋友借款, 银行贷款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 互联网背景下个人农业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互联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人们对“互联网+农业”这一创新模式充满期待, 如何利用好二者的关系开展农业创业活动, 从而增加收入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3.1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纠正传统观念, 普及农村电商

首先, 当前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仍然较低, 政府应该做好网络“村村通”工作, 只有硬件达到了才能借助互联网开展农村电商。其次, 传统观念中农民文化程度低, 不适合做电商, 只有年轻人才能做好电商的思想要得以纠正, 做好普及电商创业的工作, 激发农民及农民工开展农业创业的激情。同时, 还要加大农业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以及一些销售技巧。

3.2 提高创业中的创新能力

目前的创业模式较为单一, 市场竞争压力大, 必须增强创新能力以搞好创业。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由于本身原因需要政府机构的扶持, 通过专门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提高电商创业的能力。同时, 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有时候一些小点子都会发家致富的。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高, 懂技术, 拥有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富有干劲, 对互联网比较了解, 具有创新的潜力。他们可以带领当地农民通过组建电商平台把特色农产品推广销售出去, 也能提高当地创业者的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农民电商创业收入。

3.3 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目前, 农村电子商务尚在起步阶段, 导致农村物流体系还不健全, 一些大型物流公司基本不在偏远农村入驻, 而农产品本身特性也使物流运输成本增加, 而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 考虑农产品种植成本和物流成本, 农民宁愿农产品烂在地里也不愿拉出去卖, 所以农村发展电商创业, 一方面要建设好物流配送体系, 另一方面也要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创业, 这样不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也会弱化一些物流成本。政府和农民也可在当地建冷藏室和储藏室, 进一步减少农民创业的损失。

3.4 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和金融机构支持

借助互联网发展农业创业是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当地就业环境,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在其中做好重要的支柱作用。对农民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对城镇居民开展农业创业的可以比照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对大学生创业在租赁和税收等方面都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这样才能激发整个群体开展农业创业的兴趣。

金融机构也应重视和看到农业创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农村建立多元化, 基于农民需求的金融体系, 满足创业者的资金需求。同时, 农业创业者自身也要和金融机构一道构建良好的农村信用体系, 使创业阶段保证资金链运作正常。

4 总结

自2004年至今, 中共一号文件已连续12年锁定“三农”问题, 并且今年突出强调支持电商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这表明政府对发展农业创业的支持。在互联网发展愈发健全的情况下, “互联网+农业”是一个能使农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模式, 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只有把这一模式推广好, 运用好才能帮助我国农业走向更好的未来。作为农业创业的主体, 农民、返乡农民工、大学生以及城镇居民都应秉持创新之举, 发挥农业天然优势, 搞好农业创业。农村市场广阔而分散, 资源丰富而各有不同, “互联网+农业”的创新模式目前正在大力推进, 农业创业者大展拳脚的时候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张素芹, 李巧莎.返乡农民工创业:金融支持的困境分析与对策选择[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97-99.

[2]汪向东, 周蓉.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科技创业[J].中国农村科技, 2014 (08) :28-29.

[3]朱明芬.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杭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3) :25-34.

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思路 篇5

摘要:文章讲述自vX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备受关注。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新常态”经济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虽然经济增速回落很可能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但更重要的是,“新常态”经济带来了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改善了就业结构;政府部门深化改革,逐渐简政放权也给大学生创业和企业自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新常态;经济结构;深化改革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自来就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步步攀升,预计毕业人数将高达749万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正呈现“新常态”,亦即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逐渐调整优化,政府大力简政放权,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多元化。基于这些“新常态”经济特征,可以预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也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

1、文献回顾

,我国为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以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满足青年学生上大学的普遍愿望,开始实行高校大规模的扩招。20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出现井喷式增长,如中国迎来了中国高校第一个毕业高峰,应届毕业生人数由20的145万猛增至201万人。自此以后,毕业生人数每年仍以相当高的速度增长。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给大学生就业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由于21世纪以来的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排斥效应,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资源配置的优化,过剩的人力资源只能退出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愈加困难。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阻碍了大学生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教育结构落后,难以跟上大学生的市场化就业需求。苏剑、盛磊则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归结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下产业结构问题,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分化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使得市场对于大学生有较低的需求。除此以外,吴克明、孙百才还得出结论,认为大学生偏高的就业期望和择业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与国家经济发展与就业情况息息相关的。根据“奥肯定律”,劳动力需求的水平主要由经济增长速度决定。经济增速快,市场就会有较大的劳动力需求,就业岗位增加,失业率低;反之,劳动力需求将减少,导致就业水平降低,失业率增高。这一定律揭示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在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印证。国内学者对于“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也做了一些研究。如陈安平、李勋来利用1985—间的实际GDP和有效就业RE的数据,得出了经济增长推动有效就业增长的结论。相反地,另一些学者如蔡畴却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的并不存在“奥肯定律”揭示的经验现象,亦即高就业与高速经济增长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因此,即便经济增速下滑,由于劳动力供给产生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呈现新趋势等原因,就业依然能实现稳定增长。而随着新增就业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望得到缓解。本文将着重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出发,剖析“新常态”经济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2、“新常态”与大学生就业、创业

2。1 经济增速放缓

“新常态”经济最显著的特征

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经验分析的角度看,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落,而城镇新增就业却仍然在稳步增长;尤其地,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图1),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4年以来的新低,仅有7。4%,然而同年我国就业人口并没有随之下降,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22万人,甚至超过了上一年新增就业1310万人的数量。由此可以发现,就业增加对于经济增长的依赖程度正不断减弱;而另―方面,通过对经济增长1个百分比带动的就业增加数的衡量,可以发现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近年来GDP的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新增就业,GDP增长的“含金量”更高。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新常态”下的中高速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一定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恶化。(1)7%左右的稳增长速度能基本保障较为充分的就业,不至于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深;(2)放缓的经济增速收缩了荆棘下行区间底线,减弱了短期稳增长压力,也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得到及时的调整;长远来看更是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新常态”经济下,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需要抛弃陈旧的GDP高于一切的理念,认识到无需过于看重经济增速,只要保证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大学生就业就能保持相对稳定。

2。2 经济结构调整

除了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传统产业产能大幅超出需求的问题,第二产业陷入了产能过剩的泥潭;而高技术产业则日新月异,大量新兴产业逐渐蓬勃发展。这样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无疑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新常态”意味着国家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过去的经济发展中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于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有着日益扩张的需求,市场对于农民工等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力需求增加,而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类脑力劳动者的需求相对较低。这样的.经济发展结构自然而然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然而,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第三产业日益旺盛的需求导致我国产业开始大幅度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20,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就由46。9%提高到48。2%,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正逐渐得到调整和缓解。第三产业的兴起将带动新的就业增长点,并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发挥就业吸纳作用。并且,相对于传统产业,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的岗位普遍对从业者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日益上升的中高端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极大地拓展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定程度上得缓解。 (2)“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将有望为大学生提供更“体面”的工作;而这一改变恰恰是与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预期是相符的。大学生们普遍对于就业有较高的期待值;很多高校毕业生并非无业可就,而是由于不能接受现有待遇而形成“自愿失业”。而“新常态”经济下,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劳动者在办公室、写字楼等场所工作,工作环境显著改善;同时,工作的稳定性也会更强。这样一来,大学生的“自愿失业”比例将会大大缩小,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加入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中去。

因此,总的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得经济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结构更加契合;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传统人口红利开始消退的同时,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已经为中国产业升级做好了高文化素质人才的储备,以大学生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正在形成。

2。3 政府简政放权、深化改革

“新常态”大背景下,“简政放权”是政府部门的自我革新。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消除束缚市场主体的各种体制性障碍,新常态经济下市场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对于市场微观主体而言,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也将会出现。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简政放权则有着几点重要意义。

(1)政府简政放权将给予企业发展以充分的自由度,通过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工商登记改革等等举措,政府对企业的制约大幅减少,企业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推进企业创新、扩大企业规模,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激发。作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各企业的蓬勃发展将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新的契机。

(2)“新常态”下的简政放权将给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企业注册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小微企业贷款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等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的推行和各方面管制尤其是垄断行业管制的放松,政府正努力为创业创新者敞开大门。如2014年,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达到了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的企业更是增长了45。9%,显示了“新常态”经济下政府放权激发出的巨大市场潜力。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行将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到自主创业的洪流中,形成新的创业狂潮;并以创业带动就业,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3)“新常态”的新形势下,一些政策的推行将有力地推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如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进行社保补贴,将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倾向国有企业而不青睐民营企业、个体企业的现状,缓解就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另外,国家鼓励大学生前往二三线城市就业、投入基层工作,满足二三线城市的劳动力需求。还有一系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行也有望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3、结语

总体而言,“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虽然可能带来传统企业用工规模下滑,但它同时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新的产业结构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会进一步扩张;同时政府简政放权,优化改革等举措给企业与个体创业者松了绑,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然而,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明显,宏观就业压力依旧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1)政府部门应积极发力,通过保证经济稳增长、发展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规范就业市场、不断改善创业环境等手段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虽然目前的GDP增速下滑未必会导致市场就业需求的大幅波动,但“新常态”下的稳增长对于保证就业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只有保证经济增速维持在7%左右的合理区间内才能保持社会就业相对稳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才不至于集中爆发。另外,考虑到中小微企业、基层单位在吸收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政府应当进一步通过提高小微企业培训补贴、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待遇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前往小微企业、城乡基层等等岗位就业。除此以外,政府还应采取更多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鼓励,创造公平的就业创业、环境,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2)各高校应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以应对“新常态”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一方面,高校应注意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把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结构相结合,建立国家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协同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就业。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崛起的现状,高校应当尤其注意根据大学生就业、失业情况、市场需求情况、经济发展趋势等等情况,合理布局高等教育中的学科专业结构,使得教育结构和大学生在学期间学到的知识适应于“新常态”经济下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应注意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咨询服务,并且根据大学生学习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地在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给出指导。除此以外,高校还应注意与用人单位积极联系沟通,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大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或者就业信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创业经济背景下的创业教育 篇6

一、创业经济背景下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可以使大学生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而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成长为高科技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工作岗位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未来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前人未涉足的全新工作岗位,而这些全新的工作岗位无疑要求工作者有更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1]。只有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使高校毕业生由知识的拥有者转变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创业者,才能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并在激烈竞争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仅凭一张大学文凭就可以轻松获得稳定工作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大学生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客观现实,再加上我国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就业需要,无形之中导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从国内劳动力市场来看,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本身已经被要求减员增效实施内涵发展,已经难以接收更多的高校毕业生[2];大企业则因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难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在就业供给方面,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随之而来的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供需比例失衡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数量仅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发达国家一般有20%~30%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其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3]。由此可以看出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缓解当前乃至于以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

(三)高校普遍缺乏高质量教育课程资源

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兴起较晚,创业教育的经验模式和理论研究尚未深入,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普遍缺乏高质量教育课程资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这也严重阻碍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体教学体系中,使得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没有和学校其他专业学科教育形成有机融合,从而导致其脱离专业优势的有效依托。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认识偏差

部分高校错误地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教育大学生自己创办企业,过于注重从“创业技能教育”角度去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过于侧重对大学生创业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大学生创业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速成的教育,高校希望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出“企业家”的想法是不符合现实的。

(二)高校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创业教师

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十分明显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创业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学者+企业家”高素质师资队伍。但目前大部分创业教师是半路出家,仅仅只是接受过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后就开始为大学生授课,由于不熟悉企业的运营管理导致流于理论讲解,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化和理论化,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三、创业经济背景下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更新创业教育观念

学校领导应该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到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并对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政策规定上有效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并且在整合学校相关资源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从而有效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校的顺利开展。而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更新创业教育理念,改革创业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创业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创业实践教学中应加强创业技能的培训,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确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加强创业师资建设,拓宽就业教育指导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刚刚起步,急需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以便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为高校创业课程的开发和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因此,相关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该采取学校培养的方式对学校现有创业教育教师采用下企业的方式丰富其企业实践经验,同时,应该大量聘请有过创业实际的优秀企业家、经济管理专家、创业投资家、工程技术专家等来学校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老师,从而满足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需求。同时,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侯我们一方面应该通过专业教育渗透创业教育理念,同时应不断延伸和拓宽就业指导内容,赋予其新内容,使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

(三)树立自主创业意识,积极参与创业实践

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到我国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改变就业理念,在日常学习和教育活动中主动培养良好的创业意识,明确自主创业能力是新形势下优秀大学生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侯应该重视培养其自主创业意识,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激发其创业兴趣,利用对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促使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动机,进而将创业能力的自我培养作为自己学习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创业实践对创业意识的重要指导作用,主动积极参与到实验实训、创业计划大赛、创业社团等各种校内外创业实践活动,在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身良好的创业心理和创业态度,并且提高自身的创业技能和创业意识。

(四)深化创业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制度

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新思路 篇7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的提出

在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进行调研考察时强调指出:“纵观目前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仍将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对这个战略机遇期,我们既要增强信心,适应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战略上保持良好的平常心态。”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在此次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习近平在作《建议(讨论稿)》说明时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结构优化、速度变化、动力转换的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习近平还说,“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上必须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具体表现

(一)从消费需求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

排浪式、模仿型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而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渐成主流。过去的消费是攀比式消费,是很不理性的消费,而现在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逐渐成为主流。这也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要通过创新供给来激活需求。这是宏观调控的方式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过去,政府将宏观政策的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这是需求管理理论。而现在则有所调整,因为仅仅谈刺激需求是不够的,硬性的刺激需求也并不见效。现在需要做的是通过创新供给来激活需求。这就表明,除了要重视需求管理以外,还要重视供给管理。比如苹果和阿里巴巴,智能化触屏手机的问世解决了一部分不会使用手机人的烦恼,而网上购物也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就使市场被明显扩大化。

近些年,我国在市场宏观调控的理念上也进行了调整。过去产品匮乏,生产力不发达,强调需求决定供给。而现在,人们逐渐发现需求决定供给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始注重怎样才能更多地创造供给,从生产的角度不断地去开发市场。

(二)从投资需求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

现在传统产业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上,虽然呈现出饱和状态,但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互联互通和一些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却大量涌现,对创新的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从相关的统计资料来看,2012年以来,各类行业在利润额、利润率、资产负债率、产能投资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日益发展放缓,而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主导产业的集群快速成长。传统的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产能大幅度下降,而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成长。从国际经验来看,出现这种分化就表明了经济的转型。

(三)从出口和国际收支领域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

我们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2015年的前三季度还是负值。这是因为全球的总需求都不高,导致我国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然而,我国的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要去不断地挖掘。同时,还要看到一个新的、积极的变化,那就是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已经很高。比如,在埃塞俄比亚就体现出了中国的建造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埃塞俄比亚仅有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现代化大楼都是中国建造的。中国将国内过剩的生产力都转移出去,并且在一些对外投资项目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虽然我国现在的劳动力优势开始逐渐减弱,但是我们还可以寻找新的比较优势。

(四)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上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

在互联网时代,分工可以更细化,过去属于一个密切产业链的,现在都可以独立出来。比如工业设计就可以独立出来,甚至可以把它划分到文化创意产业和研发设计当中,这样的话,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趋势就会越来越明显。

(五)从生产要素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

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式的,因此在那个阶段,要素指的是资本、土地和劳动力。而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增长方式,要靠人力资本和技术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比如我国在发明专利上的增长,就让大家对中国的创新有了一定的新认识。比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业态在纽约成功上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在互联网这个新兴业态面前,并没有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些都表明了我们在创新方面还是有起色的。

经济危机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创业分析 篇8

纵观历史, 历次经济危机中都会诞生一批创业英雄, 例如福布斯、福特、三星等等。而此次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的中国民企, 显露出明显的经营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偏短, 2006年平均寿命五年, 2007年缩短至三年零八个月, 2008年继续降低至两年零九个月, 其原因正是因为民营企业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一旦资源成本上升, 由于资本有限而致生产受限, 若再遭遇市场需求变化, 则必将倒闭。因此如果民企希望在市场中更坚挺的生存, 需要转型, 即从传统的盲目生产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性生产企业, 才能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而电子商务正是在新经济时代下融入新的生产服务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 利用电子化手段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以及客户紧密联系, 按需生产注重需求变化灵活应对的新经济模式。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万亿, 网民超过3.38亿, 并且网络规模继续扩大, 新的经济模式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青年创业成为趋势。

1 电子商务创业的SWOT分析

1.1 电子商务创业的优势分析

(1) 模式清晰:中国有成功的B2B、B2C电子商务模式, 阿里巴巴及淘宝的创始人马云就是最成功的创业者, 为青年人树立了标杆, 并且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清晰, 体系较为完善, 符合消费者所要求的简单、快捷、低成本等特点。

(2) 技术要求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已经逐步完善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了配套设施如:认证体系、信用评价体系、安全支付体系及物流体系的建设, 另外, 目前市场上有ecshop、shopex等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系统和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工具可供直接使用, 省去了大规模的软件开发成本支出。

(3) 市场大, 销售机会多:中国网民数量已居世界首位, 网络购物普及至各式各样的日用品, 触伸到标准化程度较低的商品领域, 从事网络商务活动不需要实体店面, 省去较大成本, 同时可将各式各样的产品资料上传至网店供客户选购,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只要掌握必要的网络技术与营销技巧即可开店。

1.2 电子商务创业的劣势分析

1.2.1 诚信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 目前电子商务活动中诚信度的确立还存在缺陷, 包括在世界C2C领域排名第二的淘宝网中, 商家与客户的信誉度都是可以伪造的。其次在电商领域存在较多交易欺诈行为, 尽管有认证体系、评价机制, 但纠纷不断, 究其根本还是人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通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可以规避的, 但是需要时间。

1.2.2 配送系统不够完善。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到90年代中期才出现, 虽然物流企业纷纷挂牌, 但是多数公司没有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很好的融入到经营过程中。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接轨较为生硬, 双方没有很好的合作机制, 以至于电子商务的配送环节缺乏配套的服务管理。虽然商务巨头公司也在考虑将配送环节纳入经营范围, 但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 配送系统服务问题仍将是难以解决的硬伤。

1.2.3 法律法规不明确。

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明显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现状, 电子商务企业纳税制度无法可依, 网络开店登记制度不明确, 以及电子合同的签署缺乏标准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法律法规的不明确, 行业制度标准化的缺乏, 都令电子商务创业者们缚手缚脚。

1.3 电子商务创业的机会分析

(1)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 许多行业衰退待兴, 这正是青年创业的良好时机, 有跌必有涨, 低谷时期招兵买马, 必将迎来高潮时期的繁华富庶。另外, 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 提出了振兴十大产业的对策, 其中就包括物流行业。中国物流业的崛起, 物流业与电子商务行业的整合, 必将带来新的创业机遇。

(2) 移动商务技术的发展, 为电子商务开拓了新的市场。3G网络的成熟, 越来越普及的智能手机, 都为电子商务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移动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创业热点。

1.4 电子商务创业的威胁分析

目前电子商务在中国快速发展, 青年创业者众多, 尤其是淘宝网店已突破150万家,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独树一帜, 做出自己的特色, 才是去除威胁的最根本解决办法。众多商家提供的商品价格、质量、服务不同, 面对竞争威胁, 青年创业者必须制定适用的策略来开辟市场。

2 电子商务创业的策略分析

2.1 模仿策略

中国众多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最初都是从模仿起家的。例如搜狐模仿了雅虎, 百度模仿了Google, QQ模仿了ICQ, 淘宝模仿了Ebay, 当当模仿了亚马逊。目前这种模仿策略仍在被许多企业继续沿用, 例如当下腾讯模仿了人人网的开心农场, 并利用自己庞大的客户资源成功的完成了游戏推广, 百度模仿了淘宝网的C2C模式并完成了“百度有啊”的建设。无数成功的案例都在给我们启示, 在模仿的基础上, 加上自己的创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少走弯路。电子商务的创业者们更是如此, 因为在电子商务创业大潮中无数的企业倒了下去, 挺立着的是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后留存的成功模式, 是经过市场检验被认可的。青年的电子商务创业绝不可忽视模仿而一味求新。

2.2 差异化策略

电子商务是高科技的应用, 在网站建设上需要有自己的技术性与创新性。百度起初模仿了Google, 但李彦宏拥有自己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腾讯仿造了开心农场, 但游戏得以迅速推广离不开马化腾十年积累下的无与伦比的客户资源;淘宝模仿了Ebay, 但正是因为马云十年磨剑、跑马圈地、不赚小钱的宏图伟略打败了市场统治者易趣, 才成为新的王者。因此, 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模仿也有差异, 才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取得自己稳定的客户资源。

2.3 专一化策略

在企业策略制定前, 市场调研及网络调研一定要完成企业客户或市场的细分。在创业初期资金、资源不足的环境下, 抓住重点制定专一化策略能够使企业以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为某一客户群体服务, 从而超越竞争对手, 获得自己的市场地位及优势。而专一化策略的制定涉及到市场群体的取舍, 需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及缜密的计划与思考。

3 对电子商务创业的建议

(1) 货源的选取。电子商务归根结底是商务活动, 所以稳定的、高性价比的货源选取非常重要。网络里的商品销售者, 往往都是生活中的经销商, 所以竞争激烈。对青年创业者来说, 价格优势是非常难以获取的。如果没有价格优势, 那么就必须深入研究营销推广的技术、技巧。

(2) 诚信为本。以诚信为本, 才能够取得消费者的信赖, 取得稳定的客户资源, 对待每一位客户都必须真诚热心, 只有这样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为创业者们的长远发展建立有利的基础。

(3) 关注国家政府政策。当前经济动荡, 国家政策会实时调整, 对国家实时颁布的经济政策及法律规定要充分关注。实时关注政府为促进就业或推动电子商务发展而发布的有利政策。

摘要:电子商务行业走过了网络经济泡沫时代, 现在正迅猛发展,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其中, 而当前经济危机肆虐全球,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尚未消除, 同时大量毕业生涌入社会, 形成了就业岗位减少与待业人数众多的矛盾, 在需求与供给如此反差巨大的情况下, 青年人投身电子商务创业的机会如何, 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方面进行比较, 并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经济危机,电子商务,创业

参考文献

[1]陈永泰, 何有世, 张征, 倪绍标.基于价值同盟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综合版) , 2007, (12) .

[2]凌娜.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选择[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14) .

经济新常态下的乡镇企业管理思路 篇9

一、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镇企业占9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占95%左右为个体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98%是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重偏高,占6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性过剩突出,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企业结构散乱,80%的企业分布在自然村落,大而全、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存在;区域结构失衡,东、中、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大大滞后于东部地区。

此外,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素质偏低,缺乏竞争力,一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装备落后;一些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差;一些企业职工素质偏低,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企业家人才稀缺。少数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企业负担较重,向乡镇企业收费的项目多达上千种,其中许多是不合理收费,不合理负担约占企业利润的20%。

符合乡镇企业特点的投资机制和机构,以及相应的担保机制和机构尚未建立,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与企业广泛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融资和担保困难,造成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严重匮乏,资金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市场开拓及信息服务等方面建设滞后,手段缺乏,难以适应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对经济新常态下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认识

1. 发展动力多元化趋势。

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将从过去单一由投资拉动为主向要素、投资、消费、创新等多元推动转变。一是乡镇企业传统的生产要素已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一些新生产要素(如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等)的出现将为乡镇企业重新建立起比较优势,从而形成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新的着力点。二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乡镇企业投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乡镇企业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激发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从而拉动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三是乡镇及农村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阿里、京东等企业的县域电商战略,未来消费对乡镇企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四是我国改革创新力度逐渐向乡镇渗透,国务院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将会在乡镇范围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全面增强创新对乡镇经济的驱动能力。

2. 经济结构合理化趋势。

乡镇企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十分明显。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乡镇企业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这就对转方式调结构提出更高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稳经济、促发展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对乡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四化同步”的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极大地促进了乡镇消费市场的膨胀和需求结构改变。“十三五”时期,乡镇企业要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将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作为优化结构的战略重点,稳步推动乡镇企业经济结构合理化。

3. 城乡发展一体化趋势。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保持乡镇企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十三五”时期,乡镇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及产业发展融合化的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乡镇企业发展很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土地产权影响融资贷款问题及未形成产业集聚市场效应。政府应以乡镇企业产业集聚为规划目标,以乡镇或区域为单元,结合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及区位交通等因素,规划若干乡镇企业发展产业功能区,将办理审批手续后产权完整的成片土地,按幅分割出让或租赁给乡镇企业,并建设和完善道路、生活、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特别是积极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加快乡镇企业产业集聚,鼓励企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对企业自身因素或客观发展需要无法进驻成片区域的,应着力引导企业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和土地使用权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2.突出创新驱动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助力产业升级。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薄弱的环节,在“十三五”时期要从多方面突出创新驱动的新引擎作用。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电子商务;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农业互联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废除地方保护规章制度,打破行政壁垒;继续简政放权,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在人才战略方面,营造优越创业环境,吸引毕业生、农民工等人员回乡创业;政企校多方合作,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加强教育投入,实施教育兴乡镇战略。

3.积极发展配套乡镇企业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发展配套产业,开发配套产品。加大乡镇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力度,生产为大中型企业配套的原料、半成品等。大力发展物流、包装、贸易、餐饮等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业,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和民族文化产品。围绕农产品的加工与流通,大力发展企业化运作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服务领域广、组织化程度高、经营机制灵活、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提高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各种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同时,加强政府对乡镇企业发展工作的引领作用。切实加大相关政策的督促落实和科学发展的指导工作力度,引导乡镇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依法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诚信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健全安全、劳动、财务等管理制度。积极帮助其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认真落实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责任目标,充分调动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不断完善乡镇企业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重视财务、统计工作,稳定队伍、加强财务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其业务素质,提高统计信息质量。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休闲农业发展思路 篇10

1 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 休闲农业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完善

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容乐观, 发展休闲农业将是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良机。休闲农业对农村一直存在但被忽视的休闲光观和文化传统等特色起到了包装的作用, 通过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农村的民俗文化及农业的生产过程来增加旅游产品的新体系, 农业的产业链和农村的面貌得到改变, 使农民的收入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且, 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周边的文化传播、农夫产品的销售、水电通讯、道路交通、宾馆住宿和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影响, 所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及人流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保障。

(二) 休闲农业解决了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的问题

休闲农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相关专家提出, 旅游业的发展能为相关产业提供更多的岗位需求。休闲农业也是一种旅游产业, 但其综合性较强, 要有相适应的全方位配套设施, 不仅对农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对相关产业如文化、交通、住宿、餐饮、运输的发展也有很多的帮助, 而这些行业能提供大量的岗位。 所以, 休闲农业对农村发展第三产业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休闲农业产生了大量的岗位需求, 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转移。

(三) 休闲农业有利于农业生产中附加值的提升

休闲农业的开发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更直接的效益, 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农产品, 避免了传统农产品销售中操作环节过多造成的一些问题。 并且, 要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的旅游资源, 不仅能够从娱乐、体验、观赏、品尝及购物等为游客所提供的服务获取相应的报酬, 也有利于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休闲农业能够更好的对农产品进行商品的转化, 同时可以使农业当中潜在效益如教育、文化及生态等转变成无形的产品形成实际的经济收入, 有利于农业的生产附加值的提升, 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效率。

2 休闲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关系

(一) 要保证休闲农业和循环经济的统一性

休闲农业的广泛运用, 让大众的旅游模式得到转变, 大众可以选择休闲农业的旅游方式更好的了解农耕文化, 参与到农民的生活中来, 体验独具特色的乡土情趣。 休闲农业的发展强有力的推动着传统农业, 使农业结构得到改善, 农业资源进行整合, 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是劳动力进行转移的良好机遇, 也是建设新农村所需要的活力产业。

(二) 要保证休闲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有效结合

农业循环经济所指的是, 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的生态系统, 并且依照一定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的相关规律, 通过对农业生产中资源和废弃物的把控, 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相结合, 达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让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统一的发展。旅游活动与农业生产是发展休闲农业的组成部分。休闲农业虽然能给农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其中的旅游活动和农业生产也相互影响着。首先, 旅游活动受到了农业生产的影响, 如: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虽然增加了经济效益, 却破坏了旅游的环境。其次, 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污染也严重影响着农业的生态环境。这与休闲农业中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相违背的。 因此, 发展休闲农业要贯彻实行循环经济理论, 才能有效解决旅游活动和农业生产两者带来的负面问题, 要合理规划出旅游活动的区域范围, 并且不影响到农业生产, 使人们更好的体验休闲农业, 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构建多种休闲农业模式的建议

(一) 建立发展市民农园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所指的是, 经营者通过对其相邻的农地及都市用地进行划分利用, 市民可以承租进行耕种, 能够使市民感受到田园生活, 体验农耕的丰收喜悦, 是休闲农业的一种体验模式。城市郊区是市民农园发展的合适场地, 并且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水源, 便利的交通能节省出行的时间。 市民农园的经营方式可以是村委会或者是村里建立的集体企业。经营者可以把村民存在农园的一些多的土地按亩/年的方式进行付费承包, 并且, 经营者也可以雇用村民进行劳作, 付给村民相应的报酬, 村民也能够增加实际的收入。城市中不乏一些也是农民出身的人, 这些人是市民农园的主要来源, 他们通过对村民土地进行承租, 在土地上种植各种蔬菜, 并进行蔬菜管理的各项活动, 并组织相应的活动将所获得的劳动产品进行展评, 有的市民承租的土地面积表较大, 所属的经营公司要提供房屋供其休息娱乐。 由于一些市民因为别的原因而不能及时的进行耕种, 经营公司可以推出托管服务的方式, 让村民代替其对土地进行管理, 经营要根据管理时间收取一定的费用给予村民。 市民农园体现了农村和城市一种互动的形式, 相比于农家乐, 市民农园是更有效的经济模式, 促进市民农园的发展, 能更好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并且能满足市民的“情感需求”。

(二) 建立发展科技教育农园

我国城市经济不断的发展, 使极大数现代人习惯于城市的钢筋水泥的生活, 而农业方面的知识及其不足, 更严重的是出现了“五谷不分”的现象。 不过现代人已经厌倦了都市生活, 他们向往农村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 这为发展科技教育农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科技教育农园指的是, 把农业生产作为基础, 结合农业和高新的科技手段, 通过运用农村的丰富资源和农业环境, 使游客能亲身体验参与到农业的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的生活, 并通过这种方式, 让游客更好的了解到农业技术、知识及历史等方面的学问, 作为一种休闲农业的模式其特点是教育学习及农业休闲。科技教育农园需要以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其发展空间的保障, 农业示范园区可以设置划分出多种教育观光景点及农业休闲场所, 也能够增加周边农民的收入。 发展前景具有很大潜力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一种是发展农业技术的科普农园。以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基础, 把科研项目及农业的高新技术作为科普内容, 让游客全面了解到农业生产的新技术, 实现科普农园的科研教育、科技示范及农业生产的一体化服务。 一种是发展少儿农业的教育园区。充分运用示范园区所提供农业的高新技术、生产过程和资源环境, 使中小学生成为农业活动的参与者, 并学习到相关的农业知识。也可以建立农业博览馆, 组织学生在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进行参观, 让学生提高对农业知识的了解

(三) 建立发展具有独特民俗风情的休闲农园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 所体现出的地方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以民俗风情为主的休闲农园所具有的特征是农村不同的民俗文化及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使农村民俗文化和乡土文化让人们充分了解。 根据当地的一些民俗节日, 可以有效的增加旅游的娱乐项目, 如:篝火节。 民族独特的庆贺方式以及舞蹈文化能让游客感染其丰收的喜悦;民间技艺。 农村有不少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 游客对其有着很大的兴趣, 通过组织相应的民间技艺活动, 让游客亲自参与其中, 感受民间技艺的乐趣。

4 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要求

(一) 因地制宜, 科学的规划

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科学的规划。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求有科学的规划, 根据当地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 要充分研究分析当地具有的农业特点、民俗文化、环境特点和市场客源, 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及方向, 要突出本地民俗文化特色, 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并且要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要求, 做到科学的发展规划, 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脚步。

(二) 重视环境保护, 做到科学发展

休闲农业要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相辅相成的作用, 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根本要求, 促进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要着重注意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 当地所能承载的旅游量要进行研究分析, 要合理的开发农村生态环境资源, 加强环境的保护力度, 不能破坏当地农业资源的原始性, 让农村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得到保证。并且发展休闲农业要注意对人文资源的保护及开发, 使地方特色更好的衬托出旅游文化的品位。

(三)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政府部门要增加力度, 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并且, 以招标的方式可以对休闲农业进行投资开发, 招标的对象可以是农民个人、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国内外企业。 政府部门要给出一定的优惠政策, 让休闲农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使公共设计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 要重视建设安全、环境、卫生、通讯及交通等基础设施, 保证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备, 并制定与当地相适应的安全设施、卫生设施、饮食设施及住宿设施等相应的政策, 规范的标准性可以促进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四) 加强人员培训, 优化管理体制

第一, 政府要予以干涉, 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和体制规范, 相关政府部门如交通、工商、文化、农业及旅游等在管理方面要相互协调, 相互合作。 第二, 从业人员要加强培训, 提升其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从业人员在休闲农业中表现出服务意识和文化水平的不足, 因此要加强从业人员知识水平、民俗文化和服务意识的培训, 要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指导, 让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宣传当地的民俗文化, 有利于休闲农业服务档次及文化品位的提升。 并且, 要加强休闲农业的绿色宣传力度, 让游客和当地的居民都能够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使休闲农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5 总结

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增加农村的经济效益, 受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影响下, 其发展前景不可小视。 要加强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 并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 让投资者及时的了解信息进行投资, 使我国的休闲农业做强、做大, 实现我国小康生活同步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张广海, 包乌兰托亚.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及其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0) .

上一篇:收费及价格政策下一篇:转基因粮食作物